二级医院(通用12篇)
二级医院 篇1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军走出国门执行维和任务的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熟悉联合国在维和任务区的各种工作制度以及程序,更好地完成维和任务,既是分队在任务区开展工作的要求,也是展示我军良好形象的需要。而我国派驻维和部队的历史相对较短,对于维和活动中的各项规章和制度需要进一步熟悉和明确。
我国派遣的联合国驻刚果(金)医疗分队,即驻地的维和二级医院,主要负责保障驻地的维和部队官兵、联合国雇员、民事警察、军事观察员,以及地区医务官授权的非联合国雇员和其他人员,保障任务繁重。笔者曾在刚果(金)任务区的二级医院内工作,现将有关装备核查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供同行及后续队员参考。
1装备的定义及分类
分队的所有装备、设施按所属性质可分为联合国所属装备(united owned equipment,UNOE)及分队自携装备(con-tingent owned equipment,COE)。
1.1联合国所属装备(UNOE)
UNOE是由UN提供的装备,大致包括生活区及病区的板房、空调、发电机、集装箱、水泵、卫星接收机、办公计算机、便携通讯器材等。每一件装备都有各自唯一的特定编号(bar code)。装备的名称、型号、编号以及负责人的信息均存入专用的数据库,UN责成每批分队指定专人注册并负责保管UNOE。负责UNOE核查的是UN的财产控制清查处——PCIU(property control and inventory unit)。核查时,PCIU将以数据库内的清单为依据,在分队负责人的带领下对所有装备的编号逐一核对,并记录其功能状态。
1.2分队自携装备(COE)
分队自携装备(COE)根据补偿性质的不同又分为“干租”(dry lease)和“湿租”[1](wet lease)。“干租”是指出兵国向任务区提供的装备,由联合国维护这些装备。出兵国不能部署这些军事资源以保护其本国利益而得到的补偿。“湿租”是指由出兵国提供装备,并进行自我维护和保养。在该体制中,出兵国对所部署的主要装备项目和其相关次要的装备提供和承担维护和支持义务,并从联合国获得标准补偿,补偿费用要比“干租”高。
按照UN与中国政府达成的谅解备忘录MOU的要求,我国派驻到刚果(金)二级医院的所提供的装备都采取“湿租”的办法,由UN分阶段、按标准对各项装备进行补偿。
根据装备性质及补偿比例,COE又分为主要装备(main equipment)和自我维持装备[2](self-sustainable equipment)。
主要装备是COE核查的重点项目,一般是一些功能重要、补偿金额较多的大型设备,包括各种车辆、发电机、集装箱、海事卫星电话等。主要装备除了需要在数量上满足要求外,更重要的是使其处于完好的功能状态。
自我维持装备包括的内容十分宽泛,涉及医疗、工程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致包括:医疗装备、细小工程、食堂服务、通讯、办公设施、武器炸药、洗熨清洁、日常用品、帐篷、文化娱乐设施、防护装备、个人物资、维修工具等。
2 UNOE核查
2.1 UNOE核查目的及方式
UNOE属于UN的财产,PCIU部门会定期对所有UN-OE进行检查,查其在位及完好情况。分队有责任对UNOE进行妥善使用和保管,禁止买卖和转让。UNOE核查一般每3个月进行一次,PCIU核查前2周通过邮件方式通知被核查单位。每批分队轮换交接时,PCIU也会派专人对所有UNOE进行全面清查,并负责监督UNOE交接的全过程。
2.2 UNOE核查的注意事项
为确保UNOE核查的顺利通过,需做好以下几点:(1)分队指定专人负责UNOE的管理,对全部装备的编号一一核对并造册,要熟知安装位置,以便在核查时能够快速定位。(2)平时定期对UNOE进行自查,发现故障及时提出工程申请,报送后勤指挥中心,协调有关部门维修。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对某些UN装备,即使分队有安装和维护条件,一般也不建议自行维修或调换安装位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3)UNOE发生人为损坏或丢失时,分队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切不可隐瞒不报,以免造成被动。如果事故确定为分队的责任,依据谅解备忘录,出兵国将承担全部损失,费用将从出兵国的补偿金内扣除,并及时将处理意见向PCIU部门反馈,将损坏或丢失的装备信息从数据库内删除,以免在今后的核查中出现问题。
3 COE核查
3.1 COE核查的目的及意义
COE核查是指出兵国分队按照与MOU的条款要求,对在维和行动中配置并使用的人员数质量、主要装备、自我维持装备及消耗物资(耗材)的核查。COE核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在“湿租”的情况下,各出兵国为分队提供的装备是否能够达到完成维和任务的标准,并根据核查结果给予出国兵相应的经济补偿,是分队在任务区内重要的工作之一,应当引起分队的高度重视。
3.2 COE核查方式及程序
根据MOU的相关条款,COE核查按核查时间、顺序分为抵达核查、定期核查、其他检查和报告[3]。
抵达核查主要是针对首次到达维和任务区的分队,首次检查将于装备抵达任务区时进行,必须于1个月内完成。分队指定的人员必须解释并演示自给装备的功能。
定期核查每3个月进行1次,总部通过邮件提前20 d通知各分队,如无特殊情况,核查日期一般不做更改。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例如分队刚到任务区或者即将离开任务区的情况下,分队可与核查管理部门协商核查的具体日期,适当延迟或提前核查日期。对于二级医院,每次核查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 d。
其他检查和报告是指维和部队司令官和联合国总部所认为的其他一些必要的核查和检查,COE部门也有权对所管辖的分队的COE装备随机抽查,以确保装备的在位与否及功能状态。在此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对于已经损坏且无法修复的装备以及用于更换的新设备都需要及时报请COE部门进行核查,并备案注册。
3.3 COE核查的注意事项
联合国与中国签订的谅解备忘录MOU和标准操作程序SOP内有装备核查的具体项目和要求,标准较为规范、严格。分队出国前要熟知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并以此为依据来指导核查工作。
核查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完善各种核查材料,事先准备好核查必需的装备、物品清单等材料,具体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按照核查要求,先进行自查,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想办法解决。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或是损坏的装备要及时更换和维修。由于驻地的资源有限,零配件不易购置,给装备的维修造成困难,因此要提前通过各种渠道予以补充[4]。对因客观原因的确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切忌弄虚作假,影响分队的声誉,而且还会为今后的核查带来麻烦。此外,做好核查时的接待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主要装备中的车辆、发电机、集装箱等要首先确保UN标志清晰、外观整洁。车辆各种指示灯正常,起动、制动、维修工具及附属设备完好。为确保发电机能够正常运转,要求每个月开机1次,每次试机30 min,以保证电瓶电量充足,随时可以正常工作。保证集装箱内的温、湿度符合要求,并按要求做好记录;集装箱内的食品和药品要摆放整齐,而且要垫防水垫,注意及时清理过期的物品。
医疗设备尤其是一些紧急诊断的治疗设备,例如X线机、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除颤监护仪等要确保仪器各项功能完好。此类设备若出现故障,由于缺乏备件,很难修复,会给医院的医疗服务带来很大影响,若通不过核查,还会直接影响分队的声誉及联合国对我国的医疗费用补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出国前多购置1台,以备不时之需[5]。驻地的基础卫生设施落后,对分队营区的卫生环境也是一个挑战,除了定期做好蚊蝇灭杀外,针对蟑螂多的现象,还要单独对营区内的重点部位(如厨房和餐厅等),进行系统地灭杀。
针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核查组的有些要求可能会超出MOU的规定,分队可以据理力争,有理、有利、有节地与核查组协商,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但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对待核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认真及时地改正。核查后认真总结经验,尤其是分队到达任务区后的首次核查,经验总结非常重要。
总之,联合国对二级医院的UNOE核查及COE核查是对分队装备性能及执行医疗服务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分队整体工作的促进,有助于分队解决自身存在的不足。只要熟知相关制度规定,认真对待、充分准备,就能够顺利通过每次的核查。
参考文献
[1]田巨龙,王与荣,胡小南,等.浅谈“维和”二级医院医疗仪器的管理与维修[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1):64-66.
[2]田巨龙,王与荣.维和医疗分队(中国)医疗装备管理和维护经验[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2):1146-1147.
[3]郑德柱,肖海,宋风兵,等.国际维和行动中医疗卫生装备的管理和实施[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1):60-61.
[4]牛德华,景惠雯,毛明辉,等.如何做好维和医疗队设备的维修保障工作[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3):105-106.
[5]刘立洁,王忠明,楼林,等.浅析影响维和二级医院医疗仪器装备工作的几点因素[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2):91-92.
二级医院 篇2
磐石医院:在全市民营医院率先通过二级综合性医院等级评审
1月21至22日,菏泽市卫计委组织山东省专家评审团一行11人,对曹县磐石医院进行二级综合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评审分为综合、医疗、护理三个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提问、模拟演练等方式,对照《二级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逐条逐项,对医院的管理水平、医护质量、服务能力、综合实力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评审验收。经过一天半的紧张工作,评审团一致认为曹县磐石医院全体职工精神面貌好、凝聚力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并对广大职工迎接评审所展示的爱岗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最后,曹县磐石医院二级医院现场评审顺利通过。这在全市民营医院中尚属首家。
二级医院 篇3
【关键词】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74-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2011-2013 years, (18658) cases of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2011-2013 a tota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498) cases, the infection rate was 2.67%,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was the highest, three years for an average of 3.72%, the first quarter of three years i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was the highest, 3.2%; the first part mainly in 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hospital, the three year average of 53.27%; monitoring pathogenic bacteria dominated by fungi infection, three years for an average of 68.73%, high risk department for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onitoring, to monitor and manage the key departments, focus groups and key parts,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regularity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Keywords】: hospitalized patients; nosocomial infec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水平,掌握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以便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为院感科的工作提供有效方向,现将2011年-2013年我院1865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感染2011年1月-2013年12月患者18658例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综合分析。
1.3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判定。
1.4统计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计算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构成比等,并将所有数据输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 2011-2013年共发生医院感染18658例,感染率为2.67%。2011-2013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见表1。
2.2 各科室医院感染率 各科室医院感染率以2013年最低,为1.91%。见表2。
2.3 不同季节医院感染率 一季度全院医院感染了最高,为3.2%。见表3。
2.5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病原菌监测以真菌感染为主,2011年最高为92.68%,2013年最低,为46.4%,见表5
3 讨论
我院医院感染以2012年最高,经过对标准的培训和采取干预措施,2013年有所下降,但均低于卫生部规范要求的≤8%的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率居首位的科室为内科,其次是骨科,与文献报道的一致。内科多为老年性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接收侵入性操作的机会多,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增加了二重感染的机会,导致了医院感染发生。
调查显示,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率最高。因一季度仍处于寒冷季节,也是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发季节,患者及家属怕冷不愿开门窗,开窗通风的依从性差,病房通风不良,空气污染严重,病房环境中的细菌密度较高,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病房应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的有效对流,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概率。
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与《四川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相同,呼吸道感染高发原因有病人自身因素、各种诊疗操作和环境方面的因素,因此,应重点加强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病室通风换气,每日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限制人流与探视,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减少创伤性诊疗操作等。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监测以真菌感染为主,主要与长期、大量、多种使用抗菌药物和临床医师凭经验性用药有关。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大奖惩力度,加强培训和监督,提高送检率,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浅谈二级医院临床药师 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疗事业的突飞猛进, 医院药剂科的工作也将会随之改变, 临床药师将是医院药学发展的铺路石, 是帮助药师摆脱机械性的发药职能从而扩充其为患者提供咨询及改善药物服务的质量, 同时引导患者安全可靠地得到健康教育和服务。在临床药师的实践工作中, 通过与医师建立起更有效的工作关系等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实施药学监护, 反映了社会进步对药师和药学服务的客观要求, 是医院药学的的发展趋势, 关系到药师职业的前途, 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结合实践工作及自己的心得体会简单分析如下:
1 医院对临床药师本身素质的要求
临床药师工作范围的扩大, 对专业技术要求的提高, 决定了临床药师是高素质的人员。体现在专业知识上, 协调关系能力方面以及沟通能力方面, 心理学知识方面等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临床药学已成为一门药学与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 内容丰富的综合性药学学科。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 对药师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医学领域发展迅速, 广泛使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 如器官移植、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 都要求药学做相应的配合。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奋斗过程, 只有不断奋斗才能获取医师与患者对药师作为药物治疗专家的承认。
1.1 临床药师在工作实践中要掌握的知识
1.1.1 药物治疗监测
要求对具体患者用药的选择, 给药方案的制订, 患者依从性, 药物一药物、药物一食物、药物一化学数据、药物一疾病的相互作用, 临床药代动力学数据的实际应用, 预期用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以及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理、临床症状变化等方面, 能与合作的医务人员交流, 并能不断提出新的见解。
1.1.2 患者用药史从入院开始记录, 要培训其记录全面的用药史
的能力, 这需要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及参加查房与医师、患者交流的能力。
1.1.3 药物治疗
患者针对药物治疗管理和治疗终点的确定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及疗效指标确定给药方案, 如不满意则要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推荐更好给药方案。
1.1.4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在用药患者中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收集分析资料, 书写报告。
1.1.5 药物评价
参加药物使用评价和其他质量评估。
1.1.6 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参加药物之间及药物与药物相关的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1.1.7 掌握计算机应用及Internet技术提供可靠的药物资料, 为临
床及药物治疗委员会制订规定作参考, 推荐安全有效、费用一疗效比低的药品, 学习如何做好咨询工作, 提高交流沟通技术。
1.2 药学监护是药师职业的准则
即药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患者的利益, 通过提供药物治疗, 使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达到最佳的状态;为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应与医师护士通力合作, 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 以最少的药费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解决患者与药物相关的问题;药学监护在具体实践中包括面向患者和社会两个方面, 要参与制订药品监督管理方面的政策, 制订处方指导原则, 制订治疗指导原则, 并开展药物经济学、药物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实践工作中, 临床药师是提供药物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 在调剂工作中, 正确地交待服药时间是临床药师给患者提供的最基本的药学服务之一, 服药时间是患者用药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他们常常并不满足于“1日几次, 1次几片”的简单交待, 而是希望了解何时服药最好, 可以依照药品说明书来指导服药。实际上, 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品“服药时间”项内容有不一致的现象, 如江苏某药厂生产的罗红霉素, 药品说明书上注明空腹服用, 而苏州某药厂生产的罗红霉素, 药品说明书上则未注明空腹服用。由于进食可使罗红霉素生物利用度下降约一半, 故应采用空腹口服。临床药师都要对药物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才能满足患者对服药知识的需求并尽可能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
2 临床药师必须与临床医师建立合作性工作关系
目前, 在医疗领域, 药物及药物治疗的快速发展和创新, 管理性医疗保健的扩展, 以及老年人群药物保健的需求等, 表明了加强药师与医师间合作的必要性。在那些药物治疗管理中成功地整合了临床药师服务的实践环境, 患者结局得到了改善。有效的交流, 共担患者保健责任, 出于改善患者保健的目的而紧密合作, 通过临床药师与医师的协作, 药物治疗的监控得到了增强, 患者资料及时共享, 药物治疗问题可以得到更有效地解决。临床药师与医师合作性工作关系有几个发展阶段: (1) 专业知晓阶段。药师与医师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视作为交换, 交换是最低限度的, 其相互作用是一种离散性质。 (2) 专业认同阶段。临床药师应致力于让医师了解你所能为其提供的资源, 关系的价值体现在医师和临床药师间合作所产生的协同优势上, 让双方从伙伴关系中都有所收获。通过同临床药师一系列积极性的交换, 医师能够开始建立一种信任基础, 并且逐渐投入到协作关系中去。在达成专业认同的目标, 临床药师需要去确认一个在实际服务中患者和医师都有需要的领域, 并发展在该领域的专业技能。临床药师可通过其服务的特定目标来进行沟通并征求医师的反馈, 从而建立起顺畅的交流。 (3) 探索和尝试阶段。临床药师继续充当启动者, 医师对临床药师的能力予以肯定, 当临床药师的保健行为满足或超出了医师的期望值, 关系就能得到扩展, 信任价值和满意度是支撑专业关系的扩展所必需的, 并不断地提供杰出的保健服务。 (4) 专业关系扩展段。临床药师继续进入高质量的临床干预, 同医师定期面对面交谈。建立并加强个人和专业关系, 临床药师和医师双方都朝向将患者受益最大化为目标, 不断巩固合作关系。 (5) 对合作性工作关系的承诺阶段。当医师和临床药师所付的交换努力和具有的相应权力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承诺就易达成, 医师将会依靠临床药师的发展协作关系来展示其知识和技能, 而临床药师则依赖医师帮助管理药物治疗时所提供的临床信息, 临床建议将有助于各阶段关系的发展, 在实践工作中, 临床药师可以参与查房, 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临床药师根据医嘱将住院患者每次服的药包装在同一容器内, 并注明药品、剂量及服药时间, 单剂量给药方法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学服务的优点:由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服药过程, 能够掌握患者服药的第一手资料, 及时与医师沟通, 调整给药方案。
二级医院巡查细目 篇5
1、绿色通道
先诊疗后结算(急诊先静点、手术、处置后结算)等
1、首诊负责制:不得拒绝急诊患者,院前、院内急诊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无缝连接。
2、优质护理(方便患者、态度和蔼、简化流程)
3、预检分诊:
急诊科分诊能力,能短时间内将患者分类处理。
4、看病本
(合理诊断、用药、合理收费)收费是否与公示板相符
5、传染病
一经诊断按规定保卡、转诊,杜绝治疗传染病。传染病、食物中毒登记完整。
6、合理安排门诊服务
缩短患者就诊等候,亮点:急诊患者有急诊挂号机制。
器械科
1、《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组成、职能(资料)
2、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人、才、物体系(资料)
3、《医疗器械日常管理制度》《监测制度》《应急预案》
4、向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食品监督部门上报《医疗器械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信息》
5、全院医疗器械养护、安全使用评价考核资料及存档(资料)
6、有ICU、放射线、骨科、介入、移植科、输血科产房的器械监护材料(资料)
医务科
1、投诉制度:人、地、器材、信箱、途径、流程
2、首诉负责制:a制度、执行、改进 b专人负责、专部门处理 c反馈(重大问题处理记录)
3、投诉是否纳入医疗体系:a制度、成员
b是否有质控指标
C留档备查(资料)d投诉信息上报(电话、口头、书面、及时性)
4、内部投诉:本院职工对管理、服务各项工作有无内部投诉的正常渠道、制度、反馈机制。
5、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
a制度、流程、制度、改进
b上报信息平台
病房管理
1、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100%
2、出入院办理 出入院管理制度、流程,尤其出院办理要分时,减少患者等候
3、出院告知情况:(询问医生或护士:出院告知为床边、出院告知单、还是门诊告知)
4、首诊负责制:转诊、会诊、负责医疗咨信传递,无缝连接
5、探视和陪护制度:实地考察
6、住院服务中心建立:陪检服务
7、营养科:(例如泌内科)保证饮食科学,问患者是否有特殊饮食指导
8、出院后随访:随访率:一周内二级医院85%、三级医院95%(包括满意度、健康教育、指导)
9、医患沟通:a各种沟通单(病历中如术前沟通)
b宣教单:包括心理疏导
C培训资料
10、医疗器械(植入、介入)身份识别记录病历中的体现
11、知情同意书签订情况
12、医疗器械养护登记资料:尤其ICU、产房、介入科、骨外科、大型医疗器械养护
门诊部、导诊
1、挂号:a预检分诊(制度、流程)、b提前挂号(提前30分钟挂号)
2、志愿者服务(有标志)
3、预约诊疗:(三级以上医院开展100%;预约诊疗率≥50%;复诊应预约≥80%;口腔产前检查预约≥90%;分时段分类预约应占预约总数≥50%)
a手段:电话、网络、等方便患者
b预约挂号门诊是否收费
C预约诊疗占门诊和专家号的比例()
4、公益性:便民箱、健康咨询、义诊资料
5、方便患者查询结果(没带辅助检查、没带卡。。是否可以查询检查结果、是否排队等候检查结果)
6、弹性分诊:(意外情况,患者的分诊处理:大夫突然状况不能工作,门诊部的调配)
7、专家特诊时间不超过总体的10%
8、专家门诊(积极推行专家门诊全日制)
9、合理安排节假日服务和专家门诊
10、门诊收款处:减少患者排队时间:分窗口收款,能否互相收款,11、有无执行制度,现场考察
12、门诊全年开放:夜诊、节日门诊、13、是否建立会诊中心:(多学科、多专业)
14、门诊检查同级互认
15、优质护理:提供方便、简化流程(提供轮椅、退药过程简化)
输血科
1、冰箱养护
2、输血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系统建设
辅助科室
1、住院患者分时预约检查达到100%
2、提高医技效率:方便患者查询结果(没带辅助检查、没带卡。。是否可以查询检查结果、是否排队等候检查结果)
各职能科室
各职能科室是否职能分开,医务科、质控、病案、护理、院感、保健科
一、经改办
1、特需服务(特需号、高间、急诊检查收入占医院收入的比例)
2、特需服务项目
二、工会
1、职代会组织结构。定期开、会议记录资料(职工献计献策)
2、院务公开制度(院领导分工)a公示形式b具体地点
3、本院职工对医院管理、服务各项工作有无内部投诉渠道、机制、反馈。投诉记录反馈看资料
三、院办
1、医院管理规章制度,职责分工明确看资料
四、宣传科
1、是否公示、报纸、广播宣传节假日门诊开放时间
病案室
二级医院 篇6
【关健词】年报;统计;分析
医院统计分析报告是医院统计部门通过利用医院的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与统计预测,分析了解门诊、住院的运行状况以及疾病结构和疾病的临床特征,为医疗、预防保健、医院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统计信息服务,为各级领导的管理和经营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本文资料来源于某院2015年病案管理系统的相关统计数据及《医院统计年报表》,利用电子表格等工具对《医院统计年报表》中的工作负荷与效率类指标、治疗质量类指标、患者负担类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资料准确、可靠。
二、结果与分析
1.工作负荷与效率
(1)门急诊人次
2015年门急诊人次共156964人次,与去年同比上升0.02%,本年度专科专家门诊与去年同比上升146.05%;皮肤科、五官科门诊人次与去年同比略有上升;其余科室门诊人次均呈下降趋势。门诊量与去年同期比较下降幅度在10%以上的科室依次为:内科、康复科、急诊科、妇产科。此四个科室普通门诊人次下降多系开设专家专科门诊的影响。
根据2015年门急诊人次季节变动分析,门急诊人次的月高峰依次为4、6、8、9、11月;门急诊人次最多的为8月;该年2、10月门急诊人次较低。反应出门急诊人次随季节变化,2月有我国传统春节大假,10月有我国十一黄金大假,长假对门急诊人次影响较大。春节后3月门诊人次开始上升,8月达到最高,11月因南方季节处于交替变化,就诊人次又进入一个小高峰阶段。如图1:
(2)出院人次
2015年出院病人13235人次,与去年同比上升1.32%。内系科室除儿科外,住院病人均呈上升趋势;外系科室除骨伤科、泌尿、肝胆外科与去年同比略有上升外,其余科室均呈下降趋势。本期出院病人与去年同比增长排名前三位的科室依次为:血透中心、康复科、心血管内科;从出院人次占比来看排名前五位的科室出院共8366人次,占全院总出院63.2%,前五位的科室内系科室占4个科室。可见我院病人结构以内科病为主。建议医院在人力资源配置、设备购置上应优先考虑以上科室的工作需求
(3)住院手术人次
如表所示,该院应当加大手术科室的宣传力度,争夺医疗市场,同时该院手术科室业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5年手术统计表
(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2015年出院者平均住院11.2天,与去年同比下降1.75%。平均住院最长的是血透室,其次康复科、骨伤科;最短的是儿科。二甲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标准≤10天。本年度平均住院日还有待控制。
(5)床位利用情况
病床周转较慢,床位周转次数为27.7次;病床使用率为85.2%。其中儿科病床使用率低于20%;五官科病床使用率低于40%;泌尿、肝胆外科、妇产科、病床使用率低于70%;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血秀中心病床使用率低于90%;老年病科、骨伤科、普通外科病床使用率超过100%。建议根据科室病床使用率情况合理调配床位;在人才建设上加强儿科、五官科、泌尿肝胆外科、妇产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同时加大对科室的宣传力度。
2.治疗质量
治疗质量反映了医院医疗服务的状况,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治疗质量主要考核指标:医院死亡情况及死因构成。
医院死亡情况:本年度死亡人数134人,较去年同期减少28人,同比下降17.28%,死亡率与去年同比下降18.36%。死因情况如图 2:从图中可见该院死亡病人中肿瘤占的比重较高,其次是呼吸系统性病,处于第三位的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
3.患者负担
为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该院重点关注人均住院费用、住院病人药占比等,并从总体上来监督和控制这些指标。
(1)人均住院费用:本期人均住院费用6162.6元,较去年同比下降5.32%,这与该院着力于为病人着想控制人均费用的增长的政策是分不开的;该院人均住院费用最多的为血透中心12790.4元,其次是泌尿、肝胆外科、骨伤科、老年病科。最少的为儿科979.2元。
(2)住院病人药占比:2015年该院药占比26.8%,控制在卫计委30%范围之内。药占比与去年同比下降13.83%;符合国家医药改革的发展趋势。药占比最多的为心血管内科:38.6%,其次儿科:36.2%、老年病科:35.7%;最少为骨伤科:9.9%。从总体上看药品使用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三、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2015年医疗业务运行与去年相比取得了一定的业绩。门诊诊疗人次和住院人次与去年同比呈缓慢上升趋势;平均住院日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呈逐年下降趋势;治疗质量指标有所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均费用、药占比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手术例数有所下滑,医院应加强对手术科室业务技术的提高,加大对手术科室的宣传力度,拓展手术科室医疗市场,同时也要建设重点专科;针对门急诊病人的季节变动情况,建议医院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人均费用呈下降趋势,但还高于全省二级医院水平,医院应在控制人均费用的同时,调整费用结构,增加有效收入。平均住院日任然高于二级甲等医院控制天数1.2天,医院应当重点制定降低平均住院日的方案,以达到把平均住院日降低到二甲医院标准范围内。在今后的发展思路上医院应在增总量的同时加强学科建设,从深度、广度上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改进病人就医感知,改变现有的服务模式,为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 篇7
1 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管理规范和标准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已有《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等法规性文件, 管理体系日益健全。但是由于地方因素的影响, 我国很多二级医院也相应制订了医疗卫生装备计量与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或条例, 但内容相互差异很大, 缺乏统一的尺度及检查的标准, 监督效果也不好, 导致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1.2 安全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一些二级医院缺乏医疗设备安全管理意识, 片面注重硬件建设, 认为在无故障无报警的状态下运行即安全, 甚至一些医院未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真正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同时相关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管理的效率与效果难以保证, 容易造成错误判, 形成潜在隐患[2]。
1.3 临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二级医院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多, 也使得设备升级和更新换代的频率空前加快, 设备操作也越来越复杂, 不断对设备管理与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很多医院设备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 对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不良事件缺乏足够重视, 导致可能出现安全事故[3]。
2 加强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对策
2.1 实施医疗设备专管专用管理
医疗仪器设备的专管专用是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重要措施, 特别是医院设备应用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为此在具体的管理中, 要求各使用科室在通过使用培训考核的、有责任心的医护人员中安排医疗设备管理员, 积极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同时要填写保养记录。在医疗设备的应用管理中, 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条件, 采取必要的保暖、降温、防潮、防腐、防尘等措施, 以使工作环境在满足设备性能时不对医护人员和患者造成危害。
2.2 明确质量控制实施范围
我们需要积极利用风险分析理论评估医疗设备质量, 超高风险医疗设备风险评分总值高于40 分, 高风险医疗设备风险评估分值在30~40 分, 低风险医疗设备风险评估分值在20 分以下。依据分值不同, 制订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分别调查相关质量与风险管理的因素, 运用科学规范的数理统计、管理学方法, 明确每个医疗设备的管理要求, 制定管理制度、实施措施和考核标准。不断提高认识, 树立新的医疗质量观, 不断提高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水平, 以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2.3 加强使用前质量控制
使用前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利用有限的资金引进急需的设备, 特别是对科室提出医疗设备使用需求, 要进行广泛调研论证, 拟选设备的参数需求及理由等。特别是要对医疗设备引进计划的制订必须实行集体领导, 需进行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 逐级审批后执行;必要时邀请生产厂商进行讲解, 作为厂商与设备遴选依据。设备交付临床使用前对设备进行用前检查, 杜绝质量不合格医疗设备投入临床使用。
2.4 注重使用中的质量管理
使用中的质量管理主要目的是确保通过正确的流程, 保证诊疗安全和患者健康,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首先, 要确保设备使用规范化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的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其次, 是加强周期性设备质量控制, 根据医疗设备检定周期, 实行定期、定点巡检, 标识检定日期和有效期限, 使医疗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也要根据设备档案和医疗设备配置情况, 积极进行预防性控制管理, 避免或减少故障的发生。
总之, 医疗设备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也日益彰显, 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多方面加强管理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莹莹, 沈秀红, 刘菲男.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7 (22) :294-295.
[2]泮凡, 胡伟标.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 2015, 7 (18) :46-49.
公立二级医院亏损成因与对策 篇8
1 亏损原因
1.1 业务收入受限
1.1.1 药品收益明显减少: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8部委为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民生问题,减轻社会药品费用负担,规范药品购销行为,从2006年6月要求医疗机构按药品实际购进价顺加固定利率15%作为零售价[2],并多次对医疗机构的药品实行最高零售价格调整,使公立二级医院药品加成率从以往的4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药品收益明显减少。
1.1.2 医保总额控制:
医疗保险机构依据定点医院医保费用超出预算指标部分是否得到补偿,分为“总额控制”、“总额预算和弹性结算”[3]。前者即实际发生费用高于预算指标时,只按预算金额结算;低于预算指标时,据实结算。后者则是超预算部分由医保和医院按比例承担。这两种医保支付方式都严格限制了以诊治医保病人为主的公立二级医院业务收入的增长[4]。医保强制性“超出不补或按比例分摊”的结算方式,使公立医院承担了与医保病人“统筹支付”之间的费用差额。按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三年以上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应作为坏账处理,列入支出,也造成了公立医院不同程度、不可避免的直接经济损失。
1.2 运行成本增加
1.2.1 人员费用逐年上升:
按照劳动保障、人事部门政策规定,公立医院必须增加的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如“同工同酬”、“最低工资标准”、“带薪休假”)以及职工养老金、医保金等社保基金上缴数额不断递增,使公立医院人员开支大幅上升。
1.2.2 基建维修费用增加:
公立二级医院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广大老百姓基本医疗需求,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投入了大量资金增加基本建设、改善就医环境、提高诊疗手段。由此所产生的运行成本,都必须由医院自行负担、自行消化,对医院的经济具有很大的影响。如固定资产修购基金的提取大幅增加,必然导致医疗成本的相应增加。
1.3 卫生投入不足
1.3.1 财政投入减少:
财政对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卫生支出曾经一度占政府总支出的6%,而到2002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为4%。在2006年3万多亿的财政预算中,仅有1200多亿用在医疗领域。“这个比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5]。政府对医疗机构财政投入的减少,导致公立二级医院承担政府救灾、稳定、急救和“三无”病人等医疗费用以及流动资金短缺、资产负债率上升、专业人才外流、核心竞争力下降等严峻问题无法根本解决。
1.3.2 医院举债经营:
处于三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公立二级医院,其基础建设、购置医疗仪器设备等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是由医院长期积累的修购基金承担或通过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近些年药品收支两条线返还比例偏低,将原用于公立医院日常开支的经费转为统筹使用的基本建设等专项经费,促使公立二级医院结余分配赤字进一步增大。
2 对 策
收入受限、成本增加、投入不足是导致公立二级医院政策性亏损的根本原因。在积极探索逐步完善医保、医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的同时,尽快建立健全既体现公立二级医院公益性质,又能激励约束相容、确保财政投入绩效的财政补偿机制[6],是解决亏损问题的关键。
2.1 按医院承担的服务量多少(包括门诊工作量和住院床日)进行补偿:
财政对公立二级医院的经费补偿一般是以项目补贴为主。主要补偿方向为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这种补偿方式容易引导医院扩张基本建设、盲目增加仪器设备,在现阶段医院资金紧张、医保收入受控、支出快速膨胀、收支结余赤字的状况下,不利于公立二级医院健康有序发展。应逐步尝试通过更为合理的以救治人次多少(即工作量大小)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来提供补偿,体现促进效率的原则。比如,按卫生行政部门统计每门诊人次能耗4元的标准进行补偿,同时每住院床日折算为3个门诊人次,即可计算出医院全年的工作量应补偿的资金量,做到合理公平、便于操作。
2.2按承担公共卫生职能需要投入的运行资金进行补偿:
公立二级医院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如传染病防治、眼防、戒毒、应急救治等公共卫生职能。对这些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发挥,政府应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其进行补偿,以体现对民生的责任和重视。
2.3按区域卫生规划对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疗设备进行补偿:
对符合卫生规划的基本建设项目,由政府根据项目功能、规模及建设标准给予核定,建立建设规划项目库。纳入规划项目库的建设项目,由财政资金安排为主,这样既有利于区域卫生规划,又能按资金情况有序安排;对符合区域卫生服务功能的大型医疗设备,则按照政府采购程序由财政给予适当补偿。同时,逐步建立起区域内医疗机构大型设备检查互认制度,杜绝不合理重复检查和大型医疗设备重复购置。
2.4按医院药品加成率低于平均数的百分点及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大小补偿: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药品加成率的要求,对公立二级医院按政策降低的药品加成率的比率、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大小综合考虑后给予补偿。这样既执行并体现了国家宏观政策,又使医院在停止“以药养医”的运行情况后有一定的财力补充,避免医院出现政策性亏损。
2.5按医院实际运行情况调整修购基金提取比例:
对所有固定资产统一按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的下限比例提取,同时对闲置不用、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提取修购基金,既能使医院降低运行成本,也可以保证医院有必要的发展基金。
2.6全面开展成本核算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完善公立二级医院成本考核机制,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医院在管理上不断加强增收节支意识,限制不必要的支出;同时对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加强监管、加强考核,以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
摘要:导致公立二级医院机制性经营亏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医保总额控制、运行成本增加、政府投入不足等政策性因素。解决公立二级医院机制性经营亏损问题的关键,是尽快建立健全体现公益性质,激励约束相容,确保投入绩效的财政补偿机制。
关键词:公立医院,亏损,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水根.宁波出台公立医院经济补助新政策[N].健康报,2007-10-26(1).
[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8部委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Z].发改价格[2006]912号,2006-5-19.
[3]孟开,常文虎,张大发,等.国内部分城市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现状及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7):452~454.
[4]鲁盛康,朱士俊,张迎媛,等.预付费制的发展与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2):100~102.
[5]潘先蓉,冯超.“看病难、看病贵”成因剖析与政策展望[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28(6):377~378.
二级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探讨 篇9
1高危药品的概念与范畴
高危药品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 (ISMP) 明确提出的, 是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1], 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 但一旦发生则后果很严重。在国内高危药品的定义并不统一[2], 有的指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的药物;有的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物;有的把所有的注射剂当作高危药品, 因其吸收快, 作用迅速, 且用药量大, 更具危险性。实际上高危药品并没有特定的范畴, 其目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ISMP于2001年提出了5类高危药品, 2003年第1次公布了高危药品目录, 包含19个类别及14种特定药物, 2008年又公布了最新的高危药品目录, 包括新的19类高危药物和13种特定高危药品[3]。
2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现状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每个医院都制定有自己的高危药品目录。我国目前已认识到高危药品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建设与管理指南》第31条和《医院药事管理检查标准》 (征求意见稿) 第5项第1条, 明确提出了医疗机构要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虽然提出了要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 却没有制定具体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一些三级医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4], 但并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有医院将风险管理[5]和SHEL模式[6]应用到部分科室的高危药品管理中,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许多二级及以下医院虽有高危药品一说, 但医务人员概念不明确, 对高危药品造成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医院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存在严重的用药安全隐患。
3我院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探讨
我院是一所二级综合医院, 开放病床300张, 设病区9个, 常用药品有700多个品规, 近2年药品使用金额年均近3000万元。在2009年开展第2轮医院管理评审工作中我院加强了对高危药品的管理, 通过不断借鉴三级医院的管理经验[2,3,4], 逐步形成了适合医院工作实际且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
3.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下设立高危药品管理小组, 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分管药事工作院领导直接管理。管理小组负责全院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 包括制定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执行, 制定高危药品目录, 定期组织检查, 对药品使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差错事件进行评估并提出处理意见等。药库、药房和各护理单元均指定专人负责, 包括高危药品的请领和发放, 账物的核对, 按要求贮存保管, 监督合理使用等。
3.2 结合用药实际, 制定高危药品目录
根据我院基本用药目录, 参考2008年ISMP公布的19类高危药物目录及13个特殊品种, 同时对医院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差错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 药剂科会同医务科和护理部制定了我院的高危药物目录, 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肉松弛剂和细胞毒性药品等9个类别约50个品种, 并确定其中在我院风险等级最高的前16种药品, 分别是:10%氯化钾注射液、2ml氨茶碱、25%硫酸镁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肾上腺素、胰岛素注射剂、缩宫素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维库溴铵、氟尿嘧啶、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硝普钠、氯胺酮、利多卡因、地高辛, 该目录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进行调整和更新。
3.3 制定和落实管理制度
3.3.1 按要求存放:
药库、药房和护理单元均设置专门的高危药品存放区域, 实行专柜或专架 (屉) 单独存放, 不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如果需要在冰箱存放的, 则使用不同颜色的储存盒。对剂型、规格和外观等极为相似易混淆的品种如10%氯化钾和10%氯化钠注射液采取远距离分层或分格存放。
3.3.2 设置警示标识:
在高危药品存放处设置醒目标识, 并在存放柜或架上悬挂黑色的警示性提示牌, 对不能直接静脉注射的品种 (如10%氯化钾注射液) 同时标示“严禁直接静脉注射”。对包装相似, 药品相似, 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7]。药房向病区发放药品时, 高危药品置于不同颜色的包装袋。对静脉输注有滴速限制的药品, 护士根据医嘱和用药规定将滴速要求用红色笔标写在输液卡上, 提示输液过程中遵照执行。
3.3.3 开展风险管理:
将高危药品目录、每个品种的最大安全剂量和潜在风险、使用注意事项与禁忌证、典型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及差错防范措施等归集成资料下发, 并定期组织学习, 目的就是要让医师、护士和药师明确和重视每个高危药品的潜在风险。高危药品品种或药品含量、规格及包装等如有变化, 药剂科及时书面通知临床各科。若发生不良反应和用药差错事件, 临床医护人员及时向药剂科和医院管理小组通报。
3.3.4 由专人负责:
药库、药房、各护理单元均指定专人管理高危药品, 包括领用与发放, 每天核对数量做到帐物相符, 每月对药品质量和有效期进行检查, 按效期先进先出, 保证质量合格, 按要求规范使用,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范差错发生。
3.3.5 执行核对制度:
药剂人员在认真审核高危药品处方的基础上, 在调配时实行双人发药复核, 核对无误后方可发药。护理人员进行注射剂浓溶液稀释时实行双人复核, 使用高危药品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重点防止“相似性”或“相邻性”引起的干扰即药名、剂型、外观、包装与患者姓名相似的干扰以及床位相邻、药品存放相邻、已配好的药品摆放相邻的干扰。
3.3.6 运用信息化管理:
在医院信息系统中, 将高危药品品名设置成不同的字体或字号, 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在系统数据库设置最大安全剂量警示程序, 即在药品录入操作中, 当输入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时, 如果超过单次最大剂量或每天最大安全剂量, 系统会提示不能提交医嘱或处方不能确定, 可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合理使用问题。
3.3.7 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由于高危药品的管理与其它监管药品不同, 其监管着重在防范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用药差错[3], 因此监督检查应针对药物使用的全过程, 包括按要求存放和设置警示标识、医师正确开具处方、电脑录入准确、调剂发药和临床应用坚持核对、按要求贮存保管且帐物相符、临床使用合理等方面。
4实践体会
由于高危药品的范围较广, 品种也较多, 我院重点针对比较常用但风险较高的品种开展管理工作, 通过实施安全管理, 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高风险性和高危害性有了充分认识, 工作中认真执行各项管理规定, 落实差错防范措施, 从而有效降低了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药物安全事件。
参考文献
[1]张波, 梅丹.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J].中国药学杂志, 2009, 44 (1) :3-6.
[2]张幸国, 饶跃峰, 张国兵, 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J].中国药房, 2009, 20 (22) :22-23.
[3]侯颖, 叶欣, 宋洪涛.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 30 (16) :1399-1401.
[4]孙世光, 李秀敏, 崔杰, 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研究[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0, 10 (4) :256-259.
[5]夏同霞, 罗晓兰, 王玉和, 等.风险管理在我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药房, 2010, 21 (17) :1552-1553.
[6]贺尔.应用SHEL模式加强住院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J].海峡药学, 2011, 23 (9) :239-240.
二级医院 篇10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40人,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8人, 其中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人, 中级59人。开设床位150张。
医院设行政办公室、医务科、医疗质量控制科、护理部、预防保健科、财务科、审计室、总务科、设备科、保卫科等行政职能科室;业务科室有:急诊科、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骨科、康复科、麻醉科 (含ICU) 、影像科 (MRI室、CT室、X光室) 、超声科、检验科 (含微生物实验室、PCR实验室) 、病理科、心理咨询室等。医院科室设置齐全, 功能完善, 能全面开展二级甲等医院所开展的医疗业务及部分三级乙等医院的医疗业务项目。
医院拥有GE Signa profile Goid0.2T核磁共振 (MRI) 、GE Hispeed Dual型螺旋CT、日立EUB—5500型彩色B超、DR数字成像系统、C型臂X射线机、日本产PENTAX- EPM-3300 电子胃镜、PCSA系统、美国产动态心电图仪 (HOTEL) 、彩色乳腺红外线扫描诊断仪、多功能麻醉机、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CR实验系统、电视腹腔镜、前列腺电切气化系统、监护仪、等离子手术系统以及TTM热断层扫描仪等大中型医疗设备。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让病人满意”为工作目标, 实施“以人为本、人性化关怀服务”, 诚信医疗。推行手术室全天候开放、专人导诊、专人接送病员、专人为病员送水送药、办理进出院手续等便民措施;公开药品、检查、手术、治疗等服务价格以及实行单病种定额医疗, 实行病员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 让病员明明白白消费。
地址: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浓洄学街28号
二级医院 篇11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思维,推行更易于患者接受的服务模式,是我们每一个护理管理者应面对的问题。卫生部推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改善护理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满足患者的需求发展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契机。我科通过积极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满意度明显提升,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了护理服务与患者服务需求、学科技术的协调发展。
1细研管理,是创建优秀护理示范病区的保障
1.1科室组织学习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本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治疗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并考核。
1.2调整科室工作流程,更改输液治疗及费用收取流程。重新制定各班职责,制定监护室护士工作制度。科室设康复指导护士及办公室护士各一名。根据新住院楼护士办公室开放性特点,特设办公室护士一名,负责病人首问负责制,解答来科病人及探视相关咨询,并负责病区病人及家属答疑,热情接待新病人,介绍就医环境。
1.3科室施行内、外、NCU分组管理,强化责任护士负责制,引导各责任组进行良性竞争。
1.4弹性排班,探讨科室科学排班模式,护士分层次使用,白班及晚夜间均实行护理小组长负责制,确保各时段护理安全及质量,破解高风险科室及年轻护士大量涌入的风险管理难题。
1.5各专科护理进行梯队培养,制定出三年以上护士内外分组及管理和技术发展方向。
1.6护士长多次组织创优质服务病区的会议并对工作中的各种细节进行讲解,让护士理性和感性相结合,增加对创优质护理服务的信心。
2夯实基础,是创建优秀护理示范病区的灵魂
2.1科内成立由周江负责的基础护理指导小组,负责探讨并指导科室基础护理管理,强化基础护理质量。
2.2对危重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实行科学化、标准化与个体化相结合。建立相应的营养体系。配合医生对病人实行热卡、蛋白质的需求及部分酸碱平衡的纠正。制定各时段饮食计划,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人现实状况及时调整并组织落实。
2.3定期由科内基础护理小组负责人周江进行基础护理培训并对床上擦浴、洗头、梳头、泡脚等操作进行规范培训并进行科室推广。为增加患者舒适度,改良冰枕,制成冰溶。
2.4根据科室昏迷躁动病人多,科室定制了床档十个,自制血氧探头保护套十个,确保病人及设备安全。
3提升专科,是创建优秀护理示范病区的内涵
科室成立责任护士负责的专科护理小组,对颅脑术后头部不同部位引流管护理观察及装置更换、气管切开吸痰、更换纱布、重症患者头部摆放、瞳孔变化的观察及动态信息的采集等专科实用操作定期组织学习并确保每人进行实体现场考核,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专科护士进行经验及细节讲解,促进中青年护士专科水平快上新台阶。
4康复指导,是创建优秀护理示范病区的重要内容
每周二下午为病人实施康复训练指导,借助多媒体及教材进行培训。科室选派康复指导人员张晓芹每周进行一期康复病人指导,并每周进行评估。对出院病人进行康复指导方案制定。制定出适应我科偏瘫,外伤恢复期病人适宜的康复训练资料和医生一起评估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并制定出下阶段康复训练目标。
5特色服务,是创建优秀护理示范病区的亮点
5.1针对科室内病人口服药多、品种多,制定口服药摆药专用盒子,便于核對及摆放。
5.2科室制定住院病人外出请假申请书,与病人提供有效沟通,确保安全。
5.3科室重新规范输液流程,每日提前1.5小时,方便患者中午进餐。提倡科内批量更换液体,让护士走在病人响铃之前。
5.4对气管切开病人和脑出血病人建无声语言沟通牌。
5.5据新病区设施及目前专科发展要求更换了一批健康宣教宣传单。
5.6护士站摆放盆景和便民服务袋。
5.7制作护理温馨服务提示专栏、阅报栏、联系卡和指示牌。
5.8患者提供轮椅、针线盒等用具。
5.9设立过敏提示、防跌倒提示等患者安全警示标识,确保环境温馨、患者安全。
5.10在服务流程上,推出首问负责制,设立健康园地、设办公室秘书。
5.11科室推行特需服务,护士长手把手指导,提高护士提升优质服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12便病人就餐,护工免费提供订饭送餐业务。
6加强交流,是创建优秀护理病区的新鲜血脉
7社会经济,是创建优秀护理示范病区的永恒主题
7.1行病人每日费用责任制及出科费用检索制,确保收费准确,提高病人满意度。无一期病人对费用不满意及投诉。
7.2与社区及目前和我院的部分陪护联系,培训了六名熟悉我院部分工作及就医环境并具有一定神经内、外科专科陪护专业知识的人员。协助社区提供社会舞台,方便病人借助社会力量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
7.3护士熟悉医保、合医及各种保险的相关政策及管理工作,做好政策宣讲及协调工作,增加病人住院期间满意度。
7.4对于三无人员、社会弱势群体、车祸无名氏病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及关爱,做好报告及协调工作,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疏导。神经科创伤病人多,在费用管理上往往存在第三方介入及部分民事纠纷。真可谓小科室,大社区。针对科室催款难度大,病人及家属易激动,催款纠纷多的情况,护士长已行八次现场模拟训练,提高护士催费技巧及避免催费纠纷,在原则范围内灵活掌握,对催费,停药这一现实问题较好把握,增加病人对病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8小结
二级医院感染管理的缺陷与对策 篇12
1 二级医院感染管理的缺陷
1.1 医院领导对感染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 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近年来, 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 二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建立了完善的医院感染质控保证体系, 并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但是, 大多数二级医院领导对于预防院内感染工作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与支持, 除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每年可以定期到院外参加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班外, 临床科室兼职监控员特别是检验科兼职监控员很少或根本没有参与到医院感染方面的管理和学习, 而且医院内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不足, 从而造成临床科室预防感染的制度、措施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因此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1.2 医护人员自我防护不到位
有的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工作中未认真执行消毒隔离操作程序, 受污染的台面或地面不及时消毒, 未按要求洗手或对手消毒, 未认真执行标准预防技术, 对突发事件如血液和体液的飞溅污染到来时显得束手无策, 未及时、正确处理, 这极大增加了工作人员感染的可能性。
1.3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目前大多数二级医院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预防性用药、联合用药和较多地使用昂贵抗生素等不合理现象, 这不但使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加和繁殖, 而且机体失去了抗真菌的能力, 破坏了正常菌群内部各种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造成了微生物失衡, 使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条件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 成为病菌, 从而引起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的双重感染。
1.4 实验室设置不合理, 防护设施不全
大多数二级医院实验室都存在业务用房分配不足, 从而造成布局不合理、通风不良, 不能有效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洁区, 甚至工作区和生活区在同一区间。实验室基本生物安全保护设备如紫外线消毒灯、消毒/灭菌器、生物安全柜、洗眼/洗手设备、常用消毒剂等物品配置不齐全或无, 不能做到有效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2 管理对策
2.1 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护人员安全防护、实验室安全防护等规章制度。同时医院感染科要加强对临床各科室预防院内感染工作的管理,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要深入科室检查、指导医院感染制度执行情况, 在知识更新、技术操作、管理水平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 使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自觉提高防护意识, 掌握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2.2 强化自我防护,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技术
标准预防的观点既强调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 也强调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和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病人, 因此应加强防护。
2.2.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防止交叉感染
静脉采血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进行操作前要进行洗手或手消毒。采血小枕上覆盖卫生纸巾, 每采血一人后揭去一张。无菌棉签、棉球、纱布等开启后使用时间为4 h, 未用完的重新灭菌。
2.2.2 注意手的消毒
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殊性[1]。而医院感染性病原体传播最主要的媒介物是污染的手。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环境, 手上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较多, 故在工作前后均须用肥皂流水洗手。洗手时用洗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指、手背、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 洗手时间不少于15 s, 最后用流动水洗净。“七步洗手法”能有效地去除医务人员手上的细菌, 洗手后采用消毒纸巾、纱布或毛巾擦干, 不宜设置公用擦手巾。
2.2.3 正确使用各种防护设备及用品
预防医院内感染是医院感染管理的核心问题, 能否防止或控制感染的发生及蔓延往往取决于消毒灭菌和隔离工作的质量[2] 。故在临床操作中需戴防护手套、口罩, 对有潜在感染性的血液、体液等物品在操作时要穿隔离衣, 戴防护眼镜。工作中被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地方, 要马上用消毒剂擦拭。每日对科室的空气、物品表面、地面定时进行消毒。
2.2.4 预防针刺伤或锐器伤
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发生率较高, 毛秀英等[3]报道, 护士被针刺伤年发生率为80.6%。故工作中要小心处理用过的尖锐物品, 不用手去除针头, 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利器盒内, 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 立即挤压伤口旁,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 用肥皂液、流动水进行冲洗, 再用碘酊和酒精进行消毒, 并根据病人血液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2.3 医疗垃圾科学分类, 防止增加环境污染
医疗废物要分类收集, 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分类, 不能混合收集。医疗废物实行专人、专车、专线密封容器收集运输, 集中放置医疗垃圾暂存间, 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与医疗废物收集人双方交接有记录, 核实交接的医疗废物类型、数量、交接时间, 经手人签字。
2.4 合理使用抗生素, 防止二重感染
严格执行药师查房制度, 对临床医师违反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现象要严格查处。医院感染管理科要认真督促临床医师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 慎用广谱抗生素[4,5]。执行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知识, 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 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 积极观察药效, 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与换药的依据。同时注意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不宜置于同一瓶药液中, 防止药液相互之间产生拮抗作用, 出现药理上或化学结构上的改变, 丧失或降低抗菌作用。
2.5 合理设置临床实验室, 完善防护设施配备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合理设置临床实验室, 尽可能做到布局合理, 通风良好, 有效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洁区。同时完善防护设施配备, 条件不允许也要做到努力配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灭菌器、生物安全柜、洗眼/洗手设备、常用消毒剂等实验室基本生物安全保护设备。
3 小结
二级医院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 业务用房分配不足, 布局不合理, 且医院感染的专职人员来源有限等原因, 易造成医院感染管理者的水平参差不齐, 这极大地阻碍了医院感染管理, 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故二级医院在预防院内感染工作中应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必要的、有效的措施, 促进临床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强化自我防护, 认真执行标准预防技术, 切实保护好临床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尽最大努力减少医护人员和环境被感染的可能, 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缺陷,护理
参考文献
[1]张彦, 冷琼芳, 查红, 等.治疗室空气细菌与医院感染细菌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2) :14-15.
[2]杨艳, 张弘, 周小春, 等.实施护理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9) :71-72.
[3]毛秀英, 吴欣娟, 于荔梅, 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6) :422-425.
[4]张世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探讨[J].家庭护士, 2007, 5 (8B) :87.
【二级医院】推荐阅读:
二级以上医院06-08
二级综合医院11-23
二级公立医院01-02
二级医院临床药师12-29
二级医院评审解读11-12
创建二级医院工作汇报07-05
二级医院评审汇报稿08-08
医院二级评审材料目录12-05
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01-11
二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