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2024-09-11

写字教学的困惑与思考(精选11篇)

写字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篇1

作文教学历来有两种价值取向:一是教会学生写各种实用类文章, 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二是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我从教二十多年, 有时真觉得作文越来越不会教了。因为, 时间越长, 困惑越多;困惑越多, 就越不知道自己教得对还是不对。

困惑一: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作文教学的目的决定了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作文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培养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劳动者, 还是要培养有一定创作才能的文学家?作文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这些问题看似简单, 却是每一个老师必须首先弄清楚的。

困惑二:怎样正确处理作文教学和语文文本教学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语文教学能不能仅停留在研读文本这个层面?怎样才能实现文本研读、写作教学和作文训练的三位一体?怎样才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从写作的角度研读文本,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怎么更好地处理文学名篇名著教学, 让学生从写作实践中真正明白文学创作与文章写作之间的异同?

困惑三:怎样使作文教学回归本色?

由于应试作文中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主导作用, 近些年, 作文教学中形成一种突击式、单一化的作文教学倾向。作文教学能只为考试而设吗?我们还要不要系统的作文训练?学生的作文写作到底有没有套路可寻?

困惑四: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高考试卷评价中的要求?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般分两个方面, 一是基础等级, 一是发展等级。其中基础等级中涉及题意、中心、内容、思想、感情五个分项;表达项涉及文体、结构、语言、词语、书写等。发展等级又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这些要求?如何去掉肤浅、无病呻吟、一味模仿等通病, 让学生的作文真正成为有思想、有灵魂的作文。

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也是将来参加社会实践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从这方面说, 作文水平的高低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学业水平, 所以, 不解决理论层面的认识偏颇, 就不可能把作文教学从被动从属地位拯救出来。针对以上问题, 我做了下面一些思考:

出路一:制定相对完整、科学的作文教学大纲, 明确作文教学总体目标和各阶段目标。

长期以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具体的教学大纲, 有具体的课程编排和教材文本, 可是作文教学却被动地从属于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和文本教学不分家, 甚至于淹没文本教学之中。作文训练更没有严格的方法指导, 没有系统的训练计划, 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首先确定科学、严谨的教学目标。

关于目标的确定, 我觉得有三个参照给我们提供了思考:一是从新课标中关于作文教学的要求看。其中第二条的表述是:“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 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 表达真情实感,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第五条中有这样的表述:“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 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从这些表述可以看出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很显然, 高中作文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文学家, 而是要让学生成长为具备一定写作能力, 能从事一般实用文体写作实践的劳动者。

二是从语文课本中关于写作能力培养的“表达交流”部分看:无论是必修一的“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还是必修二的“写景要抓住特征”, 以及必修三到五的“多思多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等, 这些作文训练, 都着眼于文章体裁, 而不是文学性写作。

三是从高考评卷中对学生的作文评价要求看:高考无疑是为了考查学生写文章的最基本的能力。一句话, 作文也要有它的工具性。

从上面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作文教学不是无章可寻、无法可依的。只不过到现在为止, 还没有系统地加以明确罢了。

出路二:作文教学要单独设课。并指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研读文本, 从文本研读中学会写作。

长期以来, 过于偏重文本教学而忽视作文教学, 过于偏重文本教研而忽视作文教研, 过于偏重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知识积累而忽视作文能力和写作习惯的养成。作文教学不是应付检查, 就是流于形式;即使是作文课, 教师也只是简单的方法指导和技巧点拨。忽视学生成长经历和社会实践能力, 忽视学生生活积累和语感积累。在作文教学上搞突击、搞速成, 极大助长了学生厌学、怕学作文的心理。导致作文教学成了文本教学的附属, 教师被动教, 学生被动学, 作文能力难以养成, 作文成绩难于提高。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有专职部门研究制定适合学生各阶段练习的科学的作文教材, 要有经过实践检验、能够胜任的专职的作文教学教师, 而且, 担任作文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能与学生共同作文, 也要熟悉语文文本内容, 在作文教学中自觉地把文本中的写作因素渗透进来。要把作文教学当成一项长期的任务贯彻到学生学习生活中, 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辩证思考和理性分析。要注重学生作文习惯的养成。

出路三:作文教学要回归学生生活。要让学生真正自主作文, 抒发真情。

多年来, 由于高考作文对教与学的制约, 作文教学几乎走进了死胡同。特别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出现, 更催生了大量程式化、单一化、模式化的作文样品和训练方法。作文教学急功近利, 写作成了高考前的突击作战, 各种各样的速成班、速成法应运而生。从高考中出现的优秀作文来看, 文学化倾向也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教学训练。怎样才能把作文教学抓好?怎样才能既让学生考出优异成绩, 又让学生掌握了实实在在的写作能力?这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认为, 作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也是人。作文教学应顺应学生思维模式, 更不能把我们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启发学生, 是让学生在系统的作文训练中逐渐养成一种写作的状态。不论是实用文体的写作, 还是文学性文体的写作, 我们都要引导学生从自发过渡到自觉。要让学生养成勤读、勤记、勤写的习惯, 其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此外,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 还要多给学生提供社会生活体验的机会。

要让学生感受生活, 认识生活, 只有真正的感受和认识, 学生才不套作, 不盲从, 才会摒弃无病呻吟之作, 才会写出真情实感之文。

出路四:正确认识高考作文评价要求对作文教学的导向作用。

我们是搞教育的, 任务就是让学生拿个高分, 这是很现实的, 也是很客观的目标。我们讲学情、考情, 并不是说一味地屈从, 把学生引向高考程式化作文的死路。高考作文的写作, 应是在系统化、科学化训练基础上的一次大阅兵。只有摆正了这个关系, 才能有的放矢, 也才能真正完成作文的教学任务。

但是, 由于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偏重高考中所谓优秀作文类型的训练, 许多老师积累了大量作文素材, 形成了所谓作文速成之法, 学生也逐步形成一种为了高考而写作文的错误认识。所以, 要扭转这种认识和不良风气确实很难。我认为不妨也要进行高考前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关于“表达交流”部分就在必修五单辟一章高考作文专题, 这其实就是从现实出发对高考作文的一种必要的指导性训练。不过, 我们的任务是要形成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东西, 要与高考作文评价中的要求衔接起来, 制定详细科学可行的训练计划。落实“基础等级”中关于题意、中心、内容、思想、感情五个分项的具体要求以及“发展等级”中关于文体、结构、语言、词语、书写等的要求。对于这些小项, 在具体的作文训练中要合理分类, 有重点地进行阅读和习作。同时, 也要注重发展等级, 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只有见多识广, 才能更有把握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就目前情况来说, 大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是盲目的, 学生多是消极写作和应付差事。作文训练课成了学生休息课, 效果很差, 前景堪忧。对学生作文的评价, 既没有科学系统的体系, 也没有一定标准, 即使有, 也只局限于高考作文评价中的要求。

从教学实践看, 多年来, 我就发现不少在评判学生作文时不负责任的教师, 或者是不具慧眼的教师。一份学生作文, 明明是优秀的, 却被这些教师错误地评定为三类, 甚至是四类文, 这种现象在高考阅卷中也时有发生。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 我们的作文现状就是教师不了解学生作文水平, 学生也不了解自己的作文能力。有的学生写作的水平长进了, 教师却视而不见;甚至于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严重的套作现象, 教师还要当着全班同学大夸大奖。总之, 作文教学严重脱离学生, 作文评价严重偏离实际,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改革。

总之, 我们必须看到, 教育在发展, 学生在进步, 我们的作文教学已经越来越背离日益发展的语文教学实际;同时, 我们也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清醒的认识:学生迟早要走向社会, 成为一个实践的人、社会的人。着眼于社会发展, 着眼于学生发展, 着眼于实用和学生实际生活需要, 这才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也可以保证学生走向社会后在实用文体写作上不至于无所适从, 这是我们每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必须承担的一项艰巨任务。

写字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篇2

反思多年的教学情况,真的有很多困惑,主要如下:

一、任务和应试不可兼顾。目前我县的英语教师采用的是“任务型”教学模式。但在中考的内容和形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平时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补充语法知识。教师在“任务”和“应试”之间挣扎。既要安排课堂活动,又要讲解语法知识,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

二、单词过多、学生难掌握。我们五册书中词汇表中有2285个单词,389个固定搭配。其中标注黑体的重点单词和短语有1393个。而考试经常涉及到非黑体词汇,所以教师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词汇,其中不少拼写复杂的单词给学生的记忆和应用造成了很大障碍,导致学生学习英语困难。

三、英语辅导资料多。但大都是老版本的《课堂练习》、《新动力》等、老师对资料的处理上存在困惑。不用怕指责(家长、社会、学校各方面),用了对知识点又不够落实,不能有效地进行训练。

四、英语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怕学英语,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危害慎重。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有:一是同学们自身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二是差生存在叛逆的心理,造成大面积掉队现象,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单一,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了解到,初中学习中,学生大多数对英语的学习无兴趣,学生从7年级下学期就开始分化。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老师抓头不是抓尾不是。导致高分上不去,尾巴却越来越长。想了很多办法,努了很大的力,效果还是不很好。

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有些还是用我们的努力能够改变的。打造英语高效课堂就更应是当务之急。我认为应从教材的处理,了解学生、营造教学氛围和创设情景教学四个方面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

一、多渠道获取资源、组成适合施教的教材。

根据所教教材和学生的情况,从网络资源、报刊杂志、图片资料及图书馆的藏书中搜集并组织教学内容。时常征集学生的意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授课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要,教师也有更多的创造与发挥空间。不少老师抱怨现在的教材过于复杂,词汇量大对学生的起点设计过高时,我们是否想过对教材内容适当调整,让他更适合自己的实际呢?

这里很值得提一下的就是常规教学,我们必须以常规教学为抓手,七个环节一个都马虎不得。只有抓好了常规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备好了课,也才能谈“组成适合施教的教材”的问题。

二、多角度了解学生、组织适合学生的教学

一些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候往往比较在意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态度,但很少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或对学生的偏好。所以大部分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让所有的同学回答相同的问题,并满足于得到相同的答案。

我所看到的英语作业有:课堂练习册、新动力、全程伴读、听力训练、听写、作文、抄写、周报、周记、阅读训练等。如不充分了解学生的实情,千篇一律,势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吴局长提出的“生本作业”的问题。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习惯以严肃和端庄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为的是更好的控制课堂。一些教师希望学生对自己敬畏有加,这样才不会导致课堂纪律的混乱。对于老师而言,是很重要的一门功课。“师生关系具有能动性,蕴含着巨大的情感、认知和智能潜力”。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这种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各种潜能才会得到充分挖掘和发现。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活动创设情景,让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

英语是一门应用学科,我们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可是多年来,我们的教学始终走不出“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误区。究其根源,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情景创设和活动实践。当老师在课堂中仔细分析各类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时,更应创设能够在课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条件,把课内的学习转化成课堂外生活的一种演练。我问过一个制作英语标志牌的同学,她说标志牌上的英语她一生也不会忘记。这就是英语教学延伸至课外的好处。

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篇3

一、语文何以成了学余

目前,教语文的老师都面临一种尴尬,是让学生做数理化呢,还是做语文?尤其对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目前的现状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基本没有人主动去学语文。他们的理由是,语文成绩拉不开档次,再好也很难超过120分,再差也很难低于80分。于是只是在数理化等做得头疼时用学语文来调节一下紧绷的神经,语文已然成了“学余”。事实上,当学生步入社会,最用得着的就是语文。人们说当下大学生是高分低能,与语文水平普遍较差不无关系。语文高考是否能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这仍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但是高考语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完全脱节,这是导致中学生不学语文的罪魁祸首。我们以全国卷为例,盘点一下高考不考的内容。拼音、词语辨析、关键句赏析、文学常识等体现语文学科本色的题目大部分退出了高考试卷,考的内容大部分是阅读理解。考生们答题时往往都是根据小聪明和答题模板在答卷上胡搅蛮缠。学生们认为反正没有统一答案,只要字写得好,语句通顺,均可得分。分数高低就看阅卷老师阅卷标准的宽和严。有的评卷老师宽和,找优点给分,分数就高些;有的评卷老师严格,找缺点扣分,分数自然低一些。让老师和学生都觉得别扭的是高考处处要用语法和修辞,但中学语文课本基本不涉及语法和修辞。专家们对此美其名曰“淡化知识,重视能力”,对学生来说却是知识欠缺,能力受限。常常有人问我们一个问题,“授人以渔呢,还是受人以鱼?”可连现在的小孩子都会齐声说“授人以渔”。于是我们的孩子天天在沙漠里练习打鱼技术,却没有鱼吃。可以想见,我们的这种语文教学教出的学生的语文水平会是什么样子——缺乏文学常识积淀,不懂语法,不会修辞,只会一些网络语言和答题套语的空话天才。什么是能力?高考是否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语文能力?现实情况却是,这些年笔者的学生让我常常判断失准,笔者认为语文水平差的可能考出高分,而看好的学生都总是成绩平平。笔者发现在语文考试中,思维缜密、套的好的,容易获得高分;注重性情、有创意,自主发挥者总成绩平平。可见,我们的考试和教材都需非来一场大的革命不可。

二、课外阅读现状堪忧

治学非博览群书不可。学语文有建树者,往往是一些好读书者,是图书馆里泡出来的书痴。没有图书馆条件的,是嗜书如命的疯狂借读者或在一定经济条件支撑下的买读者。有人曾就孩子学写作求教于鲁迅,鲁迅也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只不过给他开了一些必读书目而已。

笔者在小学初中阶段非常崇拜一个叫蔚黄记的邻居。他嗜好读书,又有一个亲戚开书店。他常从书店借出书来读,笔者则跟在他后面借着读,为了能尽快读完,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那时候(70年代)并没有多少作业任务。以致曾在好长一段时间把当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做为自己的理想。蔚黄记学习并不认真,甚至很松懈,是个无拘无束,好自由的人。但写作文常落笔不凡。可惜上高中几天就辍学了。笔者虽读书不如他多,但也一直靠语文成绩来装饰门面。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笔者深有体会。笔者感觉自己现在的性格里面融合了许多所读过的书中的主人公的因子。笔者憧憬他们的学识渊博、武艺高强、勇敢智谋、滔滔辩论、豪爽豁达、侠骨正气。也常常为自己学他们不到家常常显得委琐、无能而苦恼。多少年后想来,虽然自己没学成一个英雄,却也正确处理了许多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也有了许多了不起的地方,真是受益匪浅。

在这些年的教学中笔者却发现,好读书,多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平时作业压力大,一逮着闲工夫就说游戏上网,课外阅读也仅限于网络上鱼龙混杂的豆腐块文章。有的同学大部头作品就一部没读过,只背了一些哲理名句,却缺乏圣人的招引和历练,显出整体世风的浮躁和轻狂。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语文课本就是他语文的全部!尽管课本里的文章是越来越多,必修、选修、课文读本、中学生必读书目。理念是好的,但操作不到位,监管不力,成为一纸空文。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时间。理论上,课外阅读,课外进行,天经地义。可由于其它课的课外作业重,课文课外阅读费时、效率低、不好检查等原因,学生一般不管。而课堂上,语文老师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就不错了。

从学生的角度说,一个中学生每天应至少保证1小时的课外阅读,20分钟背诵、朗读,10分钟预习,30分钟做练习题,30分钟写日记的时间,那么每天课外用于语文的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30分。可绝大多数同学都做不到。因为每天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只有6-7个小时,而数、理、化、英语要占去更多的时间,除非你不想当一个“好学生”。因而我们痴心妄想地只从语文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现实的。只能从学生可能用于学语文的时间的前提考虑,从现有的语文资源考虑,提高语文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堂结构亟待改善

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过分注重了阅读的质而忽视了阅读的量。我们现在一篇10分钟就能读完的文章要学2-3课时,换句话说我们让学生在本该读10篇文章的时间里读了一篇文章,实在是对学生智商和情商的一种蔑视和践踏。虽然美其名曰精读,举一反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但从语文的角度上讲,我们“举一”,学生“反三”了吗?大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老师“举一”学“一”,“反三”则要么忘了,要么望尘莫及。我认为,语文每周应增加到7课时。其中2课时精品讲读,3课时用于自主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2课时用于写作。自主阅读课以量为目标,可作一些笔记,写心得的要求。自主阅读课以自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目标,但不要因为布置过重的任务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阅读的速度。自主阅读课可以在图书馆或阅览室进行(缺点是难以统一内容),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进行(可统一内容,但视觉效果不好),有一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是让学生下载到手机上阅读。其实我们阅读的渠道还可以拓展得更宽一些,例如,校园报架,教室阅览柜,甚至课桌面贴纸都可以让学生的课余从语文中获得精神的栖息。老师可以不断地推荐一些好的作品,使学生从手机游戏里走出来,进入文学的乐园。

总之,要学好语文绝非易事,要教好语文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目前这样一个浮躁的世风之下。但高考的指挥棒指向哪里尤为重要,关系到一代人整体的语文素养问题,关系到科学技术人才的发展潜力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不可小视。笔者希望这篇小文能抛砖引玉,引起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同仁的关注,共同探讨对策,改善语文教学落后现状。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论语章句集注[M].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85.

[2]甘惜分. 甘惜分文集(第一卷).博览群书——三论同青年同志谈治学之道[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3]过传忠.正确对待这根“指挥棒”——试谈高考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J].语文教学通讯.1980,(10).

[4]陈光明. 正确面对高考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观念谈[J].山东: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版. 2008(3).

[5]鲁迅. 鲁迅全集(第3卷).读书杂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鲁迅. 鲁迅全集(第4卷).答北斗杂志社问[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小学计算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篇4

一、计算教学的困惑

1. 是复习导入还是情境导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 ”所以,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都是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练习→总结回顾”的环节进行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不错的效果,但很多教师都存在着困惑: 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创设情境教学,如果按传统的复习导入是不是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呢?

2. 算理重于算法还是算法重于算理

算理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指思维方式,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 算法是计算的方法,指计算的法则,就是简约了思维过程,添加了人为规定后的程式化的步骤,使计算方便、准确. 当前学生计算能力差,与教师在课堂上“重算法、轻算理”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很多教师都认为现在提倡算法多样化,一节课中只要把多种算法讲清楚就很好了哪里还有时间讲算理. 就算有剩余的时间还不如让学生进行强化练习,也许学生会掌握的更好.

3. 教师讲授还是让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老师都觉得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才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还有的老师又觉得计算方法很多都是约定俗成的,如,乘法竖式、除法竖式的格式,当然是教师讲、学生学就行了,还怎么自主探索? 好像两种说法都有道理,那到底在计算教学中是用“教师讲授”的方式学习新知,还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二、计算教学困惑的思考

1. 复习导入与情境导入的关系

为了探究“复习旧知导入”和“创设情境导入”的效果,用小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一课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复习旧知导入”的效果明显比“创设情境导入”的效果好,因为学生在二年级学过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这是学生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但因为时间隔了比较久,很多学生都忘记了,所以在上新课之前进行旧知复习,能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使学生能从旧知迁移至新知,顺利地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格式”这个难点.

2. 算理是必须的,算法不可缺

( 1) 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

算理是指计算的理论依据. 通俗地讲就是计算的道理,是客观存在的. 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计算”的问题. 算法是计算的基本程序或方法,是按算理规定的方法. 解决“怎样计算”的问题. 算理是计算的依据,而算法则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理解算理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正所谓: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可见,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主生成算法,并在算法形成与巩固的过程中进一步明晰算理.

( 2) 算法多样化与优化之间的关系

计算教学注重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算法多样化与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算法多样化更多地体现在一种算法的个性化上,算法优化则更多地体现在算法的“进化”上,这个“进化”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教学中,倘若过分地追求方法的多样化,往往就会得出一些只适合于个别优秀学生不带有普遍性的方法,错失了优化基本算法与熟练掌握运算技能的时机,应该及时地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对比分析,优化算法,使所有学生都能较快地掌握基本算法,形成基本的运算技能.

( 3) 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

写字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篇5

我们认为在赞成实施新课改的同时。一定不可忽视教学的最终归宿:学生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这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和目的性的核心所在。

一、创新尚可,但不可为求新而“新”,要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学以致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没有创新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鼓励学生质疑求异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激励学生求异探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目标含义。但为“创新”而“新”,以致在“新”的玄虚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忘记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确有舍本逐末之嫌。新课改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是学生逐步形成认知和认知发展的过程,是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动态生成教学追求真实自然,课堂再现的应该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语文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你想真正成为一名好老师。就要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在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深思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另一方面更要熟虑怎样聚焦课堂,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基础、情感体验等要素,合理使用恰切的教法,这样,也只有这样学生能力的形成才能落到实处。我认为,创新是必须的,关键是如何创新,怎样让创新为形成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形成服务。那种只为创新而创新,只能是缘木求鱼,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伤害的。

二、探究尚好,但恰当的以知识点为“引线”的问题情境教学设计才是开展课堂讨论的有效手段。

要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会使课堂生命力窒息,还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探究精神。但如何恰切地引导学生探究是课堂讨论的关键。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发思维的第一步,它能使学习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求自得,探索感悟。但是人们往往在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中忽视了以知识点为“引线”的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以致枝蔓不羁,甚至海阔天空,最终使得知识教学的收效甚微。正因为问题的科学设计是实施问题情境教学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技巧和基本原则,但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该恰切地融入一点生活味,点缀一点艺术味,充实一点人文味,才能使以知识点为“引线”的问题情境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预想的效果。

三、要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必须关注两种“倾向”,协调四对“矛盾”,才能在真挚有度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万改不离其宗,新课改的目的也不排斥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要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最终实现教学的实效性和目的性,关键还要正确领会新课改的实质,关注两种“倾向”,避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把握新课改的策略,必须协调“四对”矛盾,真正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最优化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一)必须关注两种“倾向”

1、“强调小组讨论”,忽视课堂教学效益的倾向。

课堂小组讨论时,一般情况下与同学展开对话争辩的学生,往往是少数性格外向的学生,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理不当,小组讨论就会被少数学生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进度,以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保质保量完成小组讨论的任务,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课堂教学的质量。新课改下的课堂讨论教学,关键在于教师把握小组讨论话题和难易度,话题与文本相关知识点的结合,讨论的切入点,以及小组讨论活动的适时“放”与“收”。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其有效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倾向。

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角,教师则起引导和掌控节奏的作用。新课改的实施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但并不是弱化教师的讲授。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效益。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旦这种作用被弱化,课堂教学的有序性乃至有效性将无法得到保障。只有教师合理控制和重新组合教材的容量和难易度,研究学情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把握课堂气氛向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向发展,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他们内在的一种需求和渴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预定的目标。

(二)必须协调的“四对”矛盾

(1)互动的“真”与“假”。

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学生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和在“真”动中获得教学的最大效益。“动”不只是行动,更是“神”动。许多课堂问与答接连不断,此起彼伏,笑声不断,掌声连连,气氛非常热烈。表面上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师生互动,而实际上,互动基本上是单向的,教师直白提问简单知识,学生依书读答,缺少一定的认知深度性和思维延展性;一些合作讨论的话题就是让学生分小组一起找几个定性的结论,或者由老师设定几个问题交由学生讨论,没有来自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有些话题远离学生生活,甚至有些论题“高深莫测”。这样的互动讨论,名为讨论,实为浪费时间;一些表演蕴涵的道理过于浅显,为表演而表演,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这种教学互动不是“真”动,而是典型的“假”动。

真正的互动不仅是师生互动,也包括生生互动、生问师答和生问生答。真正互动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在共同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共同讨论,在共同体验的基础上感悟,从而达到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融,知识上的融会,能力上的贯通,最终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2)探究的“深”与“浅”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探究学习一般分为知识探究、问题探究和活动探究。其实,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探究,有探究价值的应该是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识和问题,并通过探究明理寻的,最终形成能力。

设计探究活动,旨在引发学生思考,从情景活动中体验或感悟道理。然而有的探究,看起来层出不穷,接二连三,活动接着活动,实际上学生总是跟在教师后面,思维既无深度,也无广度。有的为了赶时间,没有真

正探究学习的过程,布置的课后探究只是书面作业而已。

好的探究活动,问题应该深浅适度,次数多少适宜,指导学生得法。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本身更加重要。所以,探究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通过文本学习,引导学生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应引导学生关注什么(对问题现状的分析)、为什么(分析问题造成的原因、后果)、怎么办(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和思路)。

(3)目标的“实”与“虚”。

古人云:“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应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但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往往偏离三维目标:一是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学,对基础知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二是强化基本概念、观点和方法技巧的教学,整堂课是从知识教学到解题训练,联系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感悟,却少有提及甚至不提,淡化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辩证统一。

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固然很“实”,但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也不能“虚”。学生要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从贴近生活的体验出发,思考人生面对的问题,形成辨别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从而内化为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4)课堂的“内”与“外”。

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应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应该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比如根据教材特点,面向学生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的人文、自然等各种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要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变化,及时丰富充实并形成大语文课的氛围,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三)教学现实的困惑

第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全新的,也是有利于教学和人的发展的,更是合乎素质教育要求的,但现实的严峻性我们也不能不认真重视,尤其高考是社会、家长、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和老师教学优劣的主要标准。正是基于这一现实,我们的教学在新课改理念的呼唤和现实评价的困惑中举步维艰,甚至蹒跚观望。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一定要尽快呼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改变对学校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从评价方式和标准上彻底给学校松绑,只有这样,新课改的实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老师的自我发展才能真正变为现实,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第二,在实施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走极端的变形课堂状况。主要表现是:为了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施探究学习,常常看到有些教师由原先的教师“满堂灌”彻底改变为“满堂问”,或者学生讨论探究缺乏老师整体的教学预设和规划,导致分组讨论探究往往变成了像“自选商场”一样的混乱,使得整个教学节奏失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要改变这种把良好愿望的“改革”变成崇尚“时髦”的走极端现状,必须强化教学预设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新课改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其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价值。

语文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篇6

但是, 在欣喜鼓舞之余, 我对某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一些困惑和疑虑:面对新课程, 我们的语文课究竟怎样才能充分展现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语文课究竟姓什么?

这个问题是困惑我很久的老问题了, 最近又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这些天听的一些课, 使我的困惑更增加了一层。

比如有位教师课上讲了一篇传统课文, 著名作家孙犁的《荷花淀》。这是一篇众人称道的经典美文, 但这位教师整堂课几乎没有对文本本身的品读、研读、讨论分析和对文中所体现出的美的意境的赏读品味, 而是借助图片、媒体等声光电的展示, 给学生展现了荷花池和池中盛开的荷花, 又借助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 向学生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 以此来表现战争的残酷, 并由此引导学生去体会、分析对战争的思考。

我不禁疑惑, 难道声、光、电的展现和多媒体的运用能替代文本的研读了吗?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由一篇篇具体的文本构成的。语文的这一特征就决定了语文课必须对文本加以深入的研读, 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品读中感受语言的美, 感受作者构思的精、用词的巧, 进而在心灵深处感到震撼, 得到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升华。

我们并不反对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但是, 语文课必须姓“语”, 语文课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 去研习文本, 品味语言, 感受意境, 在品读研习中接受熏陶和教育, 其中包含教师对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和学生对文本、对教师的情感。我认为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所应该体现的, 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 而现代教学手段只能是辅助而已。如果抛开情感因素和文本阅读的拓展延伸, 脱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 那么课堂再怎么生动活泼都是舍本逐末。

二、这样的讨论有意义吗?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一个核心, 而阅读则是富有个性的行为。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话题, 引导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 多角度、多侧面地展开讨论, 以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 这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一个理念。

但是,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讨论泛化、无度开放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 体现其所认为的新课程理念, 在引导学生讨论时随意拓展开放, 导致了阅读教学中不应该产生的问题, 这种所谓的讨论对学生的认知产生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比如有位教师讲授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一文, 他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在这篇童话中, 你是喜欢那两个骗子还是那个小男孩?”于是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很快, 班上形成了两个派别, 一派喜欢两个骗子, 说他们聪明, 善于动脑;一派喜欢小男孩, 认为小男孩讲真话, 真诚。教师统计了一下人数, 发现两派的人数差不多。于是又让学生展开辩论, 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结果经过辩论, 喜欢骗子的学生人数居然超过了喜欢小男孩的。最后, 这位教师作了总结, 说大家经过学习和讨论, 对《皇帝的新装》有了“新”的认识, 说明大家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来思考, 这种精神值得提倡。

且不说这样的讨论所产生的结论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会起到怎样的负面效应, 这种表面热闹的所谓讨论, 对学生理解文本又有多大的作用呢?可怕的是现在许多教师都喜欢这种表面的“热闹”, 这才是最值得担忧的。

我们追求的讨论, 应该是基于文本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内涵, 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深入和延展。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并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进行思考。而脱离了文本的所谓新观点、新发现, 只能把学生的情感因素、思考角度引入歧途。

三、这样的质疑值得提倡吗?

质疑, 《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释为“请人解答疑难。今亦以指提出疑难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质疑”, 更多的应该是后者, 就是师生通过对文本的探究, 提出疑问,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解决疑难。《〈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指出, 我们“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 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这里所说的“探寻”指的应该就是“质疑”。

但是, 鼓励学生“探寻‘新解’”, 并不是说可以随意地肢解或否定文本的严肃性和典范性。日前我应邀参加一次语文活动, 有幸听了一位教师讲授的《苏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一) 》中选自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由老作家徐迟翻译的《神的一滴》一文后, 不由得对新课程倡导的“质疑”产生了疑惑。

节选的文章共6个小节。应该说, 选文文笔相当优美, 作者将瓦尔登湖的美丽与神韵描写得细腻真切, 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与人关系的独特理解, 文章既具有一种自然风光的美, 又具有一种人格的美, 给读者造成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这位教师在介绍完作者及作品后, 就进入了文本赏读环节, 逐段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教学方法显得传统了些, 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理念有一定的疏离。这些且不去说, 让人吃惊的是, 在赏读完每一段文字内容后, 这位教师都要学生谈谈这一段有哪些句子表达得不好, 需要修改。更令人惊讶的是, 一篇1000多字的译文, 居然让这位教师找出了不下30处的“错谬”之处。

以第一段文字为例, 文字不长, 共三句话, 现抄录于下:

“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 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 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这位教师认为, 这三句话都有问题。请看他是如何分析的:

第一句话, 主干是“湖是……姿容”, 搭配不当, 可把“是”改为“具有”或将整句改为“湖的姿容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

第二句话, “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中的“的人”属多余, 加上后整句显得牵强, 不如删除后句子更通顺。

第三句话, “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 以“四周”修饰“群山”是可以的, 修饰“山崖”则不妥, 建议将“四周”删除。

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三句话:第一句话要强调的是瓦尔登湖的美, 作者特别用了“最美”、“最有表情”这两个定语来修饰, 且用一个表示肯定的动词再次加以强调, 把自己对瓦尔登湖的一份情感充分表达了出来。“是……姿容”真的搭配不当吗?这里作者明明用的是强调的口吻、文学的语言, 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气氛, 这位教师却硬要从纯语法的角度加以肢解分析, 结果使得语言的妙处和精髓丧失殆尽, 语文课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鼓励学生与大师对话、与文本对话, 不唯上、不唯书, 大胆质疑,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是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一种身体力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 培养聪明人。”我们提倡这种具有真知灼见的、合乎常理的、能激发学生智能的质疑和探究, 是因为这种质疑和探究发自学生内心, 能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而质疑与探究是创新的契机, 敢于对现成的结论或做法提出怀疑和质问, 这是创造思维所具有的可贵品质。我们倡导的是这样的质疑:挖掘课文中可资质疑的材料, 精心设疑, 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对其中的某些内容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 提出“别出心裁”而又合乎情理的见解。

但是, 过分地纠缠于细枝末节, 过分地追求所谓的“疑不惊人死不休”式的质疑, 只能使语文课的教学成为考究课, 成为语法课, 而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鉴赏性, 语文课堂将变得索然无味, 语文的神韵、语言的精妙都将荡然无存, 学生对文本的品读、美读, 对语言的品味、体悟都将不复存在。这种所谓的质疑和探究, 语文教师必须坚决反对。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姓什么的问题, 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就语文课堂教学的性质、新课程主张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分析, 以期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

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困惑与思考 篇7

面对这样的情况, 学校和教师在不断加强学生管理的同时, 也要有针对性地突出数学课程改革, 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其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更有利。教师也常常在思索, “教什么和怎么教”, 可以说, 中职数学教学已成为中职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中职数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困惑

1. 入学低门槛, 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随着中职阶段教育的普及化,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门槛降低, 学生只要有初中毕业证书即可就读, 甚至还未取得初中毕业证书也能就读, 实际上就是入学注册生,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差异性越来越大。相当多的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 也正因为未达到初中毕业要求, 升学读高中无望, 因此被动地就读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学生几乎是零分数学入学, 不少从小学开始就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到中职学习是父母之命或是为了学一点就业求生的技术, 或是为了拿文凭到社会上找份工作, 对数学课根本就不屑一顾, 更谈不上兴趣。有人对中职学生和中职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 对数学有一些兴趣且不是十分有兴趣的只有6%, 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学生高达61%, 38%的学生最怕上数学课, 厌恶数学的学生也达到11%。毕业生中有85%的人, 反映3年中等职业学校最难过的是学习数学课。

2. 中等职业学校对数学课的要求比较模糊。

教育部2009年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把课程的任务定位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 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说明, 既要学习一定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也要结合相应专业学习一定的数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然而, 一般中职学校对数学课程的要求是“相当于普通高中”、“管用够用, 适用为度”、“为专业课服务”等, 要求不明确, 校、专业与专业之间, 数学课的差距较大。有人曾暗访过部分中等职业学校, 所开设的数学课程大致有四类:一是按教育部大纲要求开足开满数学课时与数学内容, 这类学校一般是比较知名的、要求较高的、历史悠久的中职学校, 非常少。二是在课程表上按教育部大纲编排开足开满数学课时与内容, 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克扣课时与内容, 这种学校主要是为迎接上级检查而设置数学课, 比较多。三是打着“管用够用, 适用为度”的招牌, 实际安排数学课时只有规定课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只安排最基础的知识学习, 这类学校比较多。四是部分学校只开一个学期的数学课, 其他学期的数学课程虚设或者根本没有安排。曾有过一则笑话:一位中职毕业生, 被问到极限时说“老师, 这个极限符号很好看, 但是我不认识它。”

3. 教师教学改革积极性不高。

中职教师与高中教师及大学教师不同, 高中教师往往因升学压力、学校社会和家长的期盼, 迫使教师对所教课程进行深入研究, 寻求最佳的教学措施来提高教学效率, 所以教师必须自我进行教学改革。而大学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的主要工作之一, 每名教师都有教科研任务, 必须按规定完成教科研的工作量。中职教师因为没有教科研基本任务, 没有学生升学压力, 在非与职业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大部分已被边缘化的情况下, 教师对数学教材与课程特别是教法的钻研已无动力, 认为教学改革在基础较弱的教学对象中探索已无意义, 所以数学教学效果每况愈下。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没有正确的学生观, 认为“破罐子破摔”, 只要学生不出乱子, 学与不学都不管了, 学习无积极性的教学对象使教师的教学激情受挫。二是学校对数学课程的定位模糊, 教师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 没有了教学积极性, 教学改革无从谈起。三是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匮乏, 其中一部分中职数学教师全无教学科研能力。据了解, 部分中职数学教师对课题研究基本不懂, 无法选择课题题目, 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选择题目写论文, 一句话说, 就是找不到教科研的选题方向与切入点, 更谈不上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了。

二、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1. 根据学生特点,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第一要务。

一提到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大部分教师是摇头示意的, 那是不是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数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的确, 要把一个厌恶和害怕数学学习的班级, 调动起来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教师要面对现实, 迎难而上, 才能解决问题。 (1) 因材施教, 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要了解学生, 对学生进行摸底、谈话, 掌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了解他们的学习期盼和要求, 因此, 数学教师的谈话、谈心非常必要。其次, 掌握或了解学生所期盼的未来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在这个职业的操作规程或工作要素中, 编排若干个数学故事, 以适当的教学方式呈现给学生, 寓必要性于趣味性的教学中, 走近学生兴趣爱好的“最近发展区”, 唤起他们的数学热情。这种打破教学方式方法的教学, 想必学生是不会是无动于衷的。 (2) 设置情境, 更新或替换教学内容。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差, 底子薄, 对自己没信心, 学习没兴趣, 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课有抵制情绪, 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难以跨越的数学学习问题时,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就会大大降低。因此, 削弱数学教材难度, 设置问题情境, 更新或替换数学教学内容, 对学生重拾学习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会有很大的帮助。一是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每一个数学知识点的背景资料讲清楚、讲明白, 使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慢慢体会数学的魅力, 增加对数学的认同感。二是选择一些学生能体会得到或能感受得到的蕴含数学的生活经验, 设置教学情境, 从中发现如果没有数学就会出现矛盾与对立且无法成立的案例、典故等, 激发学生热情, 坚定数学学习信念。

2. 明确数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基本定位。

学校对数学课程的定位应以教育部颁发的数学课程教学大纲为标准, 始终坚持为基础服务、为技能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设置数学课程, 在大原则不变的情况下, 可以适当调整课时与课程内容, 认真组织好顶层设计, 这是其一。其次, 数学教师也应有所作为, 正所谓“有为才有位”, 要在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数学对日新月异的科学的贡献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更加关注, 要能用娴熟的技法运用教材以外的知识为教学服务, 带领学生参与一些和数学有关或体现数学应用的技能比赛、知识竞赛, 如数学游戏、数学电影、数学建模、数学演讲、数学棋盘等, 使数学知识与数学素养同步提高。

3. 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改革能力。

教师是学校教学实施的主要载体, 是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除了常规的教师教育以外, 学校应要求教师掌握最新教学理念, 经常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总结经验教训, 研究教学过程, 从而发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 最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 主要在这些方面有缺失, 教科研的能力不高。因此, 一是要不断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术培训,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 能用一般的教学理论解释简单的教学现象, 提高驾驭课程与课堂的能力。二是以校本研修的形式, 组织现场教学研究, 分析本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形成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三是制定激发教师教学热情的制度与政策, 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鼓励教师脱颖而出。

总之, 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明确课程定位, 因材施教, 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效指日可待。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一直面临诸多困惑, 而深化数学教学改革又是中职教育的现实需要。本文在分析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中存在困惑的基础上, 对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以期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学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乾泰.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0) .

一年级写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8

一、寓教于乐,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1. 练字必须先练姿。

正确的执笔, 规范的坐姿不但是写字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首先, 教师应充分利用挂图作细致的讲解和示范。在开始学写字时, 不求多、不求快, 用大量时间纠正错误姿势:如有的握笔过高或过低, 有的握笔时用食指绕住铅笔, 有的写字时手腕朝外笔尖朝内, 有的坐姿不正等等。这些不正确的姿势会影响到学生骨骼的生长发育, 以及视力。

其实长时间保持一种挺直的书写姿势, 即使是成人也难以承受, 更何况是低年级小学生。我们可以自编“写字歌”, 配上音乐, 边唱边做姿势操。譬如坐姿的教学:学写字, 要牢记, 头正腰直腿放稳, 两臂平放桌面上, 笔杆斜靠虎口里。又如写字姿势的教学:眼离书本一尺远, 胸离桌缘一拳远, 握笔点离笔尖一寸远。握笔姿势的教学:右手拇指拿, 食指捏, 中指托, 左手按住写字本。找准四点记心中, 贴好四点空心拳。手离笔尖二厘米, 运笔自如靠手指。这些歌谣通俗易懂, 孩子们轻轻松松地吟唱, 认认真真地模仿, 日子久了, 就会牢记了执笔方法、写字姿势、书写规则等方面的规矩。

2. 练字需要练眼力。

古时孩童一入学便练习楷法习字, 现在的孩子习字同样要讲究读帖, 而现行的语文书本就是最好的帖子。因为在小学一二年级,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 编者把要求学生会写的字都范写在课后的田字格中。所以在写字指导中,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写前观察重点应放在生字的笔画和笔顺上, 即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收笔, 在观察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找准关键笔画。这种有效的“看”是写前的准备, 写前观察越仔细, 范字在头脑中的印象就越深刻, “眼”中的字变成“心”中的字, 书写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在书写时要做到眼到手到, 不要瞻前顾后, 写一笔看一笔。事实上, 书写时笔画的起、行、止全凭眼睛的感觉行事。我认为这一步不能忽视, 要踏踏实实地领着孩子“带格写字”, 这对于打好小学生的写字基础举足轻重。写好以后, 要指导学生把自己写的字与田字格中的范字进行比较, 重新审视自己所写的点画、结构、取势, 找出不足之处, 立即进行改正, 从小养成“提笔即练字”的良好书写素养。

3. 练字需要选好书写工具。

引导孩子选好书写工具也非常重要。初学写字要选用B或HB铅笔, 笔芯浓淡适宜, 软硬恰当。铅笔容易磨损, 很多同学在写完后笔尖的一侧会出现尖尖的斜面, 表示他长时间在同一角度书写;还有些同学的字看起来线条很不流畅, 说明他的笔一定没有握紧。在教学中, 我常跟孩子们打这样一个比方:田字格本子就是你的战场, 而你是一位将军, 铅笔就是你手中的武器。想打胜仗, 首先要学会用好铅笔这支“枪”, 拐弯、直线、用力, 指哪打哪, 笔要握紧, 不断地转着使用, 这样枪才能更亮, 枪法才能更准。在写完几笔后, 可以把笔稍微转动一下, 这样既保持了笔尖的圆滑, 又缓解了写字给手指带来的疲劳。用完的笔尖只有是圆圆的, 写出来的字笔锋才能更圆润、更饱满。

二、有的放矢, 激发持久的写字兴趣

1. 要孩子写少写好。

练字贵在精, 而不在多。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发育有害, 还会影响他们写字的兴趣。因此, 坚持一个“少”, 保证一个“好”字, 为学生精心准备作业, 精减作业量便成为我最好的选择。

学生开始学写字时, 我只重质量不重数量, 每个生字描两遍, 每节课只能描四行, 而且每描两行教师必须面批一次, 好的画上圈以示鼓励, 不好的擦去重写。我经常这样告诉学生, “精雕细刻”一个字比胡乱“涂鸦”一百个字的进步要大。

2. 为孩子亲手写字。

低年级孩子存在着极强的“向师性”和模仿心理。教师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的表率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课前写”:我在走上讲台之前, 也会像小学生那样铺开田字格纸, 把要教的字认真地练一练, 细心琢磨, 找到写好这些字的难点和技巧所在, 这样课上的书写指导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中写”:在生字书写时, 一般不急于让学生动笔, 而应让学生放下手中一切, 集中注意力, 看教师示范书写, 展示运笔的轻重缓急, 展示结构的合理安排, 展示写好一个字的全过程, 给孩子最直观的感受。

“课后写”:教师的示范不能只限于写字课堂, 平时课堂的板书和作业批改也都要认真书写;教师的示范也不要仅局限于黑板上, 而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进行零距离教学, 或细声慢语地提示生字的位置与结构, 或恰到好处地展示主笔的力度与笔锋。一对一“把腕”写是我常用的奖励手段, 一般用于书写认真或进步显著的学生。握住学生的小手演示, 让学生不仅耳听、眼看、心想、还有“手感”和荣誉感。

3. 让孩子互评互学。

有评价才会有进步, 对学生的写字作品, 要做出恰当的评价。教师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结果性评价固然重要, 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过程性评价更不容忽视。对于那些书写水平一般或进步相对较慢的学生, 必须“润物细无声”地加以引导与鼓励。在巡回指导时, 教师一旦发现书写难度较大, 普遍写不美观的生字, 就应趁热打铁地组织一次评价性对话活动更有实效。

如学习《窗前的气球》中的“喜”“重”二字, 就可以拿两位学生的“作品”放到投影上展示, 让全班学生仔细看看, 并对照书写是否注意“间距均匀, 长横写长, 左右对称”的要求, 指名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字, 喜欢哪一个笔画, 等等。让学生在评头论足的同时, 既纠正了错误, 又明确了写好这个字的要领。

三、有效训练, 优化指导写字的技能

汉字是一种复杂的文字, 仅常用字就有三千多, 且一个字一个模样, 大家觉得, 这么多字教学起来一定很难。实际上, 如果能根据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学生的基础, 把握阶段性训练重点, 扎实训练, 传授一些浅显易懂的书写要领,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基本笔画的训练, 重在指导运笔。

基本笔画的训练应一丝不苟, 让学生懂得笔画的位置和形状, 并体会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以及运笔的轻重缓急和提按, 从而把每个基本笔画写得规范、顺利。由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 教师要进行直观教学, 加强示范。范写时力求做到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听与看相结合, 范写与练写相结合。讲解、范写时, 教师可借助动作演示、打比方、故意示错等方法, 让学生体会运笔的过程, 如长横就像跳远, 起跳运足力气, 跳过去要轻快, 落地要稳住脚跟。遇到要转折的笔画要停顿一下, 看清转折后行笔的方向再写, 还可有意把笔画放大或用湿布在黑板上书写, 并配上运笔口诀帮助记忆。

2. 独体字的训练, 重在布准主笔。

所谓主笔 (即字的骨架) 通常指在横、竖中线上或靠近横、竖中线的关键笔画。大多数独体字有一两个主要笔画, 定准主笔, 其他笔画 (即字的血肉) 的位置也就容易摆布了。所以, 教学重点便是让学生认准并定准主笔, 摆布好次笔, 做到疏而不空, 重心平稳。如“禾”字, 它的主笔是“”, 如果“”写歪了, 那么“禾”字的重心就不稳了。为了突出主笔, 一字中若有多横或多竖, 一定要有长短变化, 左右若有两竖, 一般应像小朋友排队时一样, 短的在前, 长的在后;一字不多捺, 有多捺时, 其中一捺就要缩成点。如果能把主笔强调突出了, 写好了, 字自然和谐平稳, 富有神采。

3. 偏旁部首的训练, 重在揭示规律。

偏旁部首大多是从独体字演变过来的, 字的偏旁部首直接影响到整个字的结构和重心。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偏旁部首写法的变化规律。因此, 要引导学生步步观察, 细细思考, 让学生掌握汉字偏旁变形的规律, 如“月”字作底撇变竖 (如背) , “走”字成旁捺加长 (如“起”) 。

4. 合体字的训练, 重在把握部件比例。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篇9

一、小学数学6个知识点的解析

1.关于“数位”与“位数”。“数位”是指一个 (非零) 自然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区别:“数位”无法比较大小。数位顺序表从右端算起, 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第三位是“百位”, 第四位是“千位”, 第五位是“万位”, 等等。平时只说个位数是几, 十位上的数是几。只有数和数可以比较大小。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数位多的数一定大。 ()

分析:本说法是错误的。理由是:数位不能比较大小。如将题目的条件改为:位数多的数一定大。则题目是对的。

例2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

分析:所谓最大的几位数、最小的几位数, 通常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研究。所以一位数共有九个, 即:1、2、3、4、5、6、7、8、9。0不是最小的一位数。

2.关于四则运算。 (1) 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是否互为逆运算?“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这似乎成了许多老师的口头禅,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例如:加法“2+3=5”, 其逆运算为“5-2=3”或“5-3=2”。故此, 加法的逆运算只有减法;减法“5-2=3”, 其逆运算有“5-3=2”或“2+3=5”。故此, 减法的逆运算有减法和加法两种。因此, 只能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而不能说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同理, 也只能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而不能说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2) 为什么不写“倍”?在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用题时, 很多学生会自然提出这样的疑问, 例如:“饲养小组养了12只小鸡, 3只小鸭, 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为什么“12÷3=4”的后面不写“倍”呢?分析:在解答应用题时, 得数后面一般要写上单位名称。如:12只的“只”;8克的“克”。一个数只有带上单位名称, 才能准确地表示出一个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等。但是, “倍”不是单位名称, 它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例如, 上面的计算结果“4”, 表示12里面有4个3, 也就是12只小鸡是3只小鸭的4倍。所以, 在算式里不写“倍”, 以免“倍”与单位名称发生混淆。 (3) “倍”和“倍数”有什么区别?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了“倍的初步认识”, 认识了概念“倍”, 而在第二学段, 学生又学习了“倍数”这个概念。那么, “倍”和“倍数”这两个词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这两个词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倍”指的是数量关系, 它建立在乘除法概念的基础上。例如:男生有10人, 女生有30人, 因为“10×3=30”或“30÷10=3”, 我们就说, 女生人数 (30) 是男生人数 (10) 的3倍, 也可以说, 男生人数 (10) 的3倍等于女生人数 (30) 。所以, “倍”其实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商 (这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等各种表现形式) 。“倍数”指的是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它建立在整除概念的基础上。例如, 30能被6整除, 30就是6的倍数。可见, “倍数”是不能独立存在的 (具有特定的指向性) , 而且对数的形式有特别的要求 (必须为整数) 。同时又应该看到, 30也是6的5倍, 因为6×5=30, “6×5”表示6的5倍。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说, “倍”的含义应宽泛于“倍数”, 后者可以视为前者在特定情形下的一种表现。

4.关于估算。“估算”教学的策略: (1) 凑整。取整十数、四舍五入。 (2) 取中间数。如, 672+678+673+679≈675×4=2700。 (3) 利用特殊数据特点估数。127×26×7×3=127×26×21≈130×500=65000。 (4) 寻找区间, 看首位。首位-1:至少;首位+1:最多。例如:4.3×3.7, 至少:4×3=12, 最多:5×4=20。 (5) 利用乘法口诀估算。如,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教科书中设计了如下一些估算题目:59÷3 88÷3 91÷2 41÷4 62÷4。 (6) 利用估算进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打“×”) 。

题例:公园平均每小时有36~45人乘坐碰碰车, 估计6小时中, 乘坐碰碰车的人数是 () 。

A.少于200B.400~500

备选答案不是一个具体数值, 而是一个数值区间时, 可以利用乘法估算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5.关于简易方程。 (1) x=0是方程还是方程的解?分析:方程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 x=0是方程。 (2) 简易方程用等式的性质去解太难、太麻烦, 怎么办?分析:新课程标准规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目的是与中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的解法保持一致。在小学, 教师可以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简易方程。

6.关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 (1) 直径是圆的对称轴吗?分析:所谓对称轴是指:如果沿某条直线对折, 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 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作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在小学阶段, 圆的直径是线段, 对称轴要求是直线, 所以, 应该说: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2) “路程”就是“距离”吗?分析:这两个词在许多老师的教学语言中是替代使用的, 其实不然。“路程”是指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所经过路线的长度;而“距离”则指连接两个地点而成的直线段的长度。“路程”所经过的路线可以是曲线段, 也可以是直线段, 还可能是折线段。一般情况下, 两个地点之间的“路程”大于它们之间的“距离”, 只有当两个地点之间的路线为直线时, 路程和距离才相等。

二、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 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确可能遇到许多知识性的“诘问”。因此, 如何尽最大努力减少“诘问”数量, 以保证数学教学的科学性就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 有效的教学依赖于教师对所教内容的深层含义是否有坚实的理解, 良好的教材、软件、教师用书都不能代替高资质的教师。数学教学的“四基”是否扎实, 一个关键的因素便是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 加强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理解, 进而提升数学学科素养, 这既要有宏观层面的考量, 又要有教师个体的微观反思。

其次, 建议老师们对小学数学各册教材中的疑难性知识及背景资料进行相应的收集、整理, 并单列板块形成教师个人的资料库, 以供教学的需要。

再次, 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中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篇10

关键词:中小学;写字教学;师资培训;课程落实;评价机制

鲁迅先生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搞好写字教学既是人类交流的需要,也是对学生意志品格的培养和高尚情操的陶冶,还能将书法艺术继承和发展下去。因此,对中小学生强化写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和涵养的必须要求,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然而,纵观近几年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却不容乐观,孩子们的字写的是越来越潦草了,有的东倒西歪,有的四分五裂,有的缺胳膊少腿……我们对当地学生的写字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学生在执笔、坐姿等方面存在着很大问题,许多学生在写字时没有做到头正、身直、足平。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中国娃》中的这句歌词曾风靡一时。可是现在,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娃写不好方块字了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应试教育的沿袭让学生没时间正正规规写好字;第二,师生对电脑、网络产生了依赖;第三,观念上的忽视,认为信息社会去强调写字是观念上的倒退;第四,师资水平的局限,许多老师自身的字都“捉襟见肘”,让其去推动写字教学只能是勉为其难、隔靴搔痒。

语言学家认为,汉语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取得地位,取决于汉语自身的发展和竞争力。汉语的传承和发展要靠现在的青少年,幼儿园、中小学是学生写字姿势、习惯和风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提高他们文字的书写能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至关重要。

一、重新认识,唤起对写字教学的重视

正如无论现代交通工具多么先进,而人们都离不了走路一样,电脑也不会取代书写。首先,中小学校长应对写字教育有清醒的认识。事实证明,一所学校是否重视写字教育,与校长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作为校长,与其喊一些诸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共同生存”之类的大口号,不如把教育视点放到真切关注写字的点滴发展上来。其次,要提高各科教学对写字教育的认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写字教学。”“加强写字教学,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所有老师的共同任务。”因此,写字教学不仅语文学科要重视,其他学科教师也有指导学生写好字的义务。

此外,还应意识到,“字如其人”,在孩子将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一手好字,可能成为用人单位是否选择录用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学校还应利用学校广播、召开家长会等,加大对写字训练的宣传力度。

二、给教师“充电”,提高教师书写水平

教师的书写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书写水平。一些学校的写字课一般都是语文教师担任,而有些语文老师本身字就写得不好,有的连执笔都不正确,又何以让学生掌握写字的要领呢?所以,加强写字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抓好师资培训。可以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让教师过好“三字”关,还可以采用讲座、辅导班、短训班、进修等各种形式对在职的语文或美术教师(有书法基础的)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提高,也可以聘请社会书法工作者来校任教或代课。

三、开设课程,落实课时,纳入教学常规管理

在农村,不少学校课程表上的写字课被其他课程“挪用”。学校要严格按课计划开设写字课,将写字课程纳入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写字课程可体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同时应组织不同层次的书法比赛,以推动中小学写字教学的开展。

四、家与校园衔接,突出各个角色的作用

从影响孩子学业的微观层次上看,孩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要依赖三个重要角色的影响:首先是是幼儿园教师,孩子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最初已经不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而是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因此,幼儿园教师对指导孩子写字也要重视起来,虽然幼儿识字的任务不是很重,但是写字的姿势和习惯一旦形成会影响孩子上学以后的发展。其次是中小学教师,上好写字课,各学科配合。中小学教师是搞好学生写字教学的核心力量。再次就是家长,在孩子初学写字的时候,要进行正确的辅导和提醒,给孩子营造舒适明亮安静的写字环境。

五、校师生联动,实施评价激励机制

导向作用非常重要。可以尝试对中小学校、教师、学生在写字教学方面制定一个评价激励制度。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写字教学纳入中小学教学常规督导检查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三笔字”应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考核,还可以与评优、竞聘职称、绩效工资结合起来。再次,学生文化考试应涉及写字内容。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许多地方语文学科的考试中书写的分值达到了5%左右,这个比例还可以适当提高。同时,在其他学科考试中也应逐步体现书写要求。

另外,比较社会上英语能力测试的多种多样,国家对“汉语”应用的测试却只有普通话测试一项,有关部门可以研究制定汉字书写水平的等级测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篇11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有兴趣, 他们才会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语文学习上, 才能以更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 体会成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以此激发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语文认知水平。

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 才会开动大脑, 积极思考, 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学生只有以饱满的情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感, 也只有这样课堂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教学质量才会提高, 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然而 , 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有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那么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热情和态度也不是很饱满, 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取得好成绩而去学习语文, 那么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教师因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传授者,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教师自身对教学都没有投入太多感情和精力, 那怎么要求学生以饱满的激情去参与教学呢?那学生更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同样, 教师也应该好好反思教学过程, 看看自己的教学是否是真的富有激情?是否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兴趣?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言传身教, 让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学生因素。上课时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以饱满的状态进行教学, 充满激情, 而有些学生则对老师讲的内容毫无兴趣, 不认真听讲, 这很容易使老师失去激情和热情, 久而久之老师的激情和兴趣也没有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也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这也是因为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

3、教材因素。学生教材的编订是严谨和慎重思考的产物, 所选择的课文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名篇、选文, 渗透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但有些文章过于强调思想和人文, 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和感受, 这也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4、语文学习方法单一, 知识来源简单。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舞台和场所, 课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知识量的多少, 而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教师往往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 过分强调学习而忽视留给学生空间, 占用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和实践机会, 更加强调学习语文需要去记忆和背诵, 多练习, 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模式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对课堂和老师失去兴趣。

思考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方法和对策

语文教师一直都在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 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第一, 教师用自身的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榜样, 以自身的影响力传达给学生正能量, 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激情, 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学生。学生会模仿教师的言行, 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被教师的激情所感染, 慢慢地恢复和增强对于文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会受到老师和课堂氛围的熏陶和感染, 在教师的影响下, 学生一定会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提高对于文的认知水平。

第二, 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可持续性。学生学习兴趣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 教师要有毅力、耐心和恒心, 不能害怕失败, 不要怕付出精力和时间, 更不能做到一半就放弃, 一定要坚持, 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序进行, 得到预期效果。

第三, 开阔语文学习渠道,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语文源于生活, 生活体现语文的魅力, 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 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快乐。教师要扩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课堂和生活中传授语文的内涵。例如, 可以让学生走进自然,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可以让学生走进农村, 感受到新农村的变化和美好;还可以开展各种课余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体会到时间和学习带来的两种乐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有所提高, 教学效果和质量也会很大幅度的提升。

第四, 重视阅读训练, 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阅读教学, 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 特别是课外阅读, 让学生全方面地提高自身素质, 积累各方面的知识, 开阔眼界。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拿高分, 不主张学生进行阅读, 特别是课外阅读, 教师应该向家长传达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教师要向家长传达正确的观念, 那就是阅读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量, 这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学生的学习过程少不了书籍的陪伴, 学生会在书籍中找到共鸣, 在书籍的启迪下提高自我, 得到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感悟和情感的升华。

困惑二:学生想象思维受到限制的原因

想象和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 我们应该培养这种天性。

1、教师和家长要给学生机会和时间去想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这需要让学生全方面发展, 全方位得到培养, 而不是只注重学习成绩的高低。

2、“标准化”阻碍了想象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中, 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创新和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抓紧一切时间提高成绩, 间接地阻碍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

思考二:教师要采取对策,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这需要教师留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去思考和想象, 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对学生的想象内容要给与肯定和鼓励, 让学生体会到想象带来的快乐, 尊重学生的想象成果。

摘要:当代的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各个教学阶段都进行了改革, 小学的语文教师体会着语文教学的愉悦感, 学生们也畅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感受, 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也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大大影响着新课改的完善,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困惑,方法,思考

参考文献

[1]李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新语文学习 (教师版) , 2011 (02) .

[2]潘凤鸣, 程超, 齐建辉.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才智, 2010 (05) .

[3]王金禾.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尔现状及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5) .

[4]黄小兰.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老区建设, 2009 (10) .

上一篇:应用与环境下一篇:输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