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之目的任务

2024-10-21

学校体育之目的任务(精选4篇)

学校体育之目的任务 篇1

一直以来, 高职体育始终受到着教育传统观念的束缚, 远远落后于当今社会的需求, 这也造成了人民群众对体质的概念认识不一致, 以及人们对以教授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目的的长远效益感到疑惑, 这使得人们尝试重新开始认识“体育的概念”, 尝试着对现在的高职体育目的与任务进行改革。这些尝试, 随着现代化生产和生活形式的出现, 社会对人的体质要求也就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仍以“一个面向, 三个为主” (即面向全体学生, 以增强体质为主, 以普及为主, 以经常锻炼为主) ;以增强体质, 培养“三基” (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高职体育三大目的任务与现时国家所倡导的终身体育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也极不协调。

一、高职体育教育的目的

高职体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作为高校教育组成部分的高校教育, 其教育目的应和高职教育总目的保持高度一致, 即为总目标服务, 为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师资力量服务;另一方面, 高职体育又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应该充分体现学校体育的属性, 既要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提高学生的潜能, 增加体质, 增进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综合来讲, 高职体育的目的是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对大学生身心进行科学的培养, 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的过程中, 尚德、益智、健美, 达到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 使其成为新世纪所需的合格人才。

二、高职体育教育的任务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完成以下几方面的任务来具体实现的: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其具体含义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大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2) 塑造健美的体格与体型, 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与仪态。 (3) 全面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 提高生理机能水平。 (4) 增强适应环境与抵抗疾病的能力。通过大学的体育教育, 使学生获得强健的体魄, 为终生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为未来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2、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

大学生具有知识基础扎实、求知欲强、分析与理解问题强的特点, 因此, 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体育观念与认识的关键期。高职体育应充分认识并利用大学生的智力优势, 加强体育理论教学, 通过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传授, 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 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认识,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成为终身体育的参与者。高职体育在加强大学生体育理论教育的同时, 还注重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 使学生能掌握体育技术与技能, 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依据高职的特点和终身体育的需要, 高校体育特别重视高校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 如科学健身能力、体育锻炼效果自测自评能力、体育教育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不仅是德育学科的工作任务, 也是各学科的工作任务, 德育渗透在各学科之中, 学校体育具有丰富的品德教育因素, 体育教育充分利用其自身特点,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活动之中。通过体育教育, 学生要提高社会责任感, 树立群众意识, 培养热爱集体, 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勇敢顽强、拼搏进取、创新开拓、艰苦奋斗等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同时学生还要注重培养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陶冶美的情操, 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德, 促进自身的个性全面发展, 使自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 高职体育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在提高学生体质的前提下, 更应该灌输学生一种理念, 一种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 使得学生再走出校门后, 仍能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 进行有效的自我锻炼, 高职体育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才能根本得到体现。

摘要: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体质, 培养能力。现在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体育教育与之相适应, 为社会培养多方面体育能力的大学生。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雷彬.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思考与建议[J].体育学刊, 1998, (3) ∶70-71.

[2]张立强.浅析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与任务[J].克山师专学报, 2002, (3) ∶115-116.

学校体育之目的任务 篇2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房屋建筑物的施工过程,熟悉现场施工技术和管理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房屋节点构造与结构方案的认识,从而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中达到适当拓宽知识面的目的;通过参加具体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全过程,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施工组织能力和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为走向专业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实习要求

1、参观工地的现场施工工作要做到主动向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请教,虚心向施工工人学习,尊敬师长,待人有礼貌;

2、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积极参加工地的施工实践;

3、注意安全,仅工地要戴安全帽,穿胶鞋,严禁穿硬底及高跟鞋到工地,遵守施工单位及施工工地的安全管理制度;

4、认真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坚持记实习日记,以便记录实习中的收获,并为撰写实习报告积累材料;

5、实习完成后应及时归还在实习单位所借用的图纸资料和其它物件。

实习任务

(1)学习抄平放线的方法及浅基础施工方法;

(2)学习桩基础及其它深基础工程具体施工方法和要求;

(3)学习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法,并进一步熟悉各种结构形式的构成、构造;

(4)学习劳动组织、材料、机械设备及其它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5)学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现场管理的方法;

(6)学习模板的制作和安装的步骤与施工验收标准;

(7)学习钢筋的下料、加工与安装,以及钢筋代换的原则方法;

(8)学习混凝土的配料、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及养护的方法,以及混凝土 施工的组织、质量控制与质量检验方法;

(9)学习各种装饰装修工程(包括抹灰工程、饰面工程、幕墙工程等)的施工 方法和要求;

(10)学习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规划文件的内容及编制方法;

(11)参加图纸会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验收及其它各种技术管理工作;

(12)学习施工项目管理的方法;

(13)收集先进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资料;

学校体育之目的任务 篇3

但笔者在研读两本教材时,发现二者不仅在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目标”的提法上存在区别,而且在思想内涵上存在主体性及人文差异。笔者经过认真分析,结合自身对我国体育思想发展的认识,认为《概论》的提法更为合乎国际惯例,限于笔者认识有限,在此提出以和编者商榷。

1 体育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差异

1.1 主体性的内涵

主体性的讨论发端于哲学领域,最初从一般哲学意义上讲,“主体是指从事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人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1]然而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实践”理论的丰富,人们对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这才有了主体性的争论。何谓主体性?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李为善研究员等依据中外有关研究成果概括性提出:“主体性是指‘是一个主体’或‘是与主体有关的’这样一种性质,而作为一个主体的基本特征是自觉能动性,包括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2]同时,该研究提出了主体性的“客观物质前提”论,指出“人的主体性有双重的物质依托,即人自身的生命物质系统和相应的社会物质系统。由此它强调了主体的对象性本质,指出人既是能动的,同时也是受动的,受他的对象所制约的,人的存在世界是一个物因人而活、人因物而跃的活生生的世界。”[3]从上文有关主体性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强调人的主体性实质上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符合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的。

1.2 “依据”与“目的”的体育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差异

两种版本教材在选择“确定体育目的”及其依据时,显示出在体育价值取向上的主体性差异。二者都将“社会(政治)需要、体育的特点(功能和特征)、社会发展状态”列为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在表述方式上,《概论》将国家的“政治需求”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统归入“社会发展水平”,而《教程》则将“社会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基本状态”分开表述。区别在于,《概论》将人们的体育需求作为确定体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教程》则选择将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另一条重要依据(表1)。

从上述区别我们可以发现,《概论》直接提出“人的体育需求”是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体现了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而这一点从《教程》中没有得到直接体现。不仅如此,在对“依据”内涵的理解上,两种教材也不尽相同。《教程》在选择“社会的需要”依据时,比较片面强调体育的需求的阶级性,认为“任何国家所拟定的体育目的和任务,一方面会带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一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和认识倾向”;[4]而《概论》在确定“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依据时,虽然承认“体育目的”的阶级性,但同时也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需要决定文化生活发展的方向”,从这一点来看,《概论》的体育价值取向反映了“客观物质前提论”下的主体性思想,强调的是社会本位的体育价值观与人本主义的体育价值观的和谐统一。[5]而恰恰相反,《教程》在论及“社会发展的基本状态”的依据时,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人和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决定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水平”,[6]在强调物质第一性的同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而从“体育法律法规”和“人们的体育需求”两条依据的区别来看,不仅显示出后者以人为本的主旨,同时,从逻辑出发,还可以发现选择“体育法律法规”的依据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一个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本身就是为保障整个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的产物,它反映了一定社会或社会统治阶级的认识;同样,体育法律法规也体现的是一定社会或社会统治阶级对体育的认识及要求,一定程度上是体育目的的反映。因此,应该是先有“目的”而后有“法律”,体育法律法规应该是实现体育目的的保障而非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既然在确定目的依据的选择上就已经显示出主体性差异,那么其最终确定的体育目的自然不能幸免于这种差异(表2)。

从两种版本教材所确定的体育目的来看,《教程》所确定的体育的目的仍停留在“体质论”思想层面,虽然教材中也明确了“体育活动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本质功能与特征,但同时强调“体育完全可以承担,也必须承担增强人民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社会职能”。[7]从此不难看出,《教程》所确定的“体育目的”在体育价值取向上偏重于社会本位论而忽视人的主体性。

2 体育“目的”、“任务”,“目标”提法及内涵的人文差异

2.1 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主义(humanism)源于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在西方文艺界所掀起的一股以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异化、强调人的解放为目的的思潮,这种以摆脱宗教对人的异化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主义思潮,后来为社会所广泛接受与传承,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学术传统与学术范式。一些学者称之为“近代人文主义”。“近代人文主义”固然给西方社会带来了民主进步和科学的飞跃,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近代人文主义”因其过于强调人的理性,将理性作为人的本质而逐渐遭到批判,代之而起的是 ‘非理性主义’,也叫做“现代人文主义”,“现代人文主义”更为关注人性的多样性,强调人不仅需要理性,感性也不可或缺。但“不管是近代的理性也好,现代的非理性也好,人文主义始终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它强调的是对‘人’的存在、‘人’的权利的关注。这既包括对作为整体人类的生存状况、前途命运的思索,但更多的是对作为个体‘人’的尊严与独立的关注,它包括对人的天赋权利的捍卫,以及对愚昧、强权等一切不合理现象的排斥。这就是‘人文精神’”。[8]

2.2 两种教材体育“目的”、“任务”,“目标”内涵及提法的人文差异

《教程》在第一篇第三章有专门针对“人文体育观”的论述,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也基本趋向于上文所述,并且认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物”。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在某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和受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体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体育实践一度忽视人民群众的需求,反对人本主义,使体育的人文精神无从谈起。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本质上决定了它具有善于吸收人类历史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的特性,这也是近三十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体育对源自西方的现代人文精神不应该排斥,而应是吸收、扬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9]这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原则。坚持体育的现代人文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体育领域对党的政策方针的有力贯彻,是体育工作指导思想的重要内涵。

《概论》和《教程》分别提出了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概论》中称为“目标”,“目标”与“任务”在两教材中内涵指向趋近)。(见表2、3)从二者确定的“目的”的区别来看,我们发现《概论》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不再作为体育的目的,而将之归入“目标”层面,这是基于体育人文精神理念下的正确选择。众所周知,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获得了飞速发展,从我国运动员奥运参赛的历程可以发现,从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夺得15枚金牌开始,中国代表团在之后的历届奥运会上刮起了夺金旋风,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中国军团更是创纪录夺得28枚金牌,排名首次跃居金牌旁次席,因此,有人说我国是奥运强国一点也不为过。国旗在奥运会赛场的一次次的升起,确实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国际形象,鼓舞了国人的士气。这是“举国体制”创造的最大的效益。然

而,另一方面,在我国竞技体育特别是奥运战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临另一个尴尬的现实: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连年下滑,群众体育的质量滑坡,国民体质下降。而这正应是我国体育应该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

《概论》之所以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淡出体育目的层面而将之归入“目的”的下一级“目标”层面,出发点正是基于对体育本质、体育人文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对我国体育“普及与提高”指导思想的正确贯彻。相反,《教程》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纳入我国体育的“目的”体系,体现出从思想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体育就是竞技”的旧有观念,对将“发展和提高竞技水平”当成体育本质的旧有思想仍然难以割舍。不可否认,在我国体育思想发展史上,“为人民、为国防、为国民健康服务的思想”、“(体育)是党的一项政治任务”的思想等等,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我国体育的指导思想,并且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打破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树立国家形象,鼓舞人民群众的生产热情等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体育的发展终归不能脱离体育的本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一再提出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体育也应该秉承这种理念,将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增强国民体质、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作为唯一的根本目的。反之,让“竞技体育中心论”观点继续占据我们的头脑,只会阻碍体育的健康发展。

《概论》和《教程》还有一处明显的区别,即将“任务”换成“目标”提出,其中是有一定的深意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目标”的定义是:①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②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10]“任务”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11]按照我们的传统文化习惯,我们通常会认为,“任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意味,有逐级下达的语言意境;而“目标”则更多地体现出协作,显得主体性稍强。在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从“社本”趋向“人本”与“社本”相结合的大环境下,用“目标”显得更为适合;并且,严格来讲,“任务”与“目标”的指向不一样,“目标”多指向结果,“任务”多指向围绕结果的活动。所以,《概论》用“目标”取代“任务”,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精神。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概论》从体育的本质出发,不仅在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时,坚持人的“主体性”的体育价值取向,而且提出体育的“目的”、“目标”时更注重体现体育的人文精神。而《教程》在原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的基础上,丰富了教材内容体系,对体育的概念、体育的本质、体育人文观的理论阐述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了一个台阶。但在确定提出体育目标的依据时仍然受到计划时代下“社会本位论”思想惯性的影响,“主体性”意识不足;提出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仍然印刻有“竞技体育中心论”的痕迹。

古希腊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发祥地,强调以人为中心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卢元镇先生在解读奥林匹克文化时,认为“古希腊人对人的个人价值的高度重视,不仅为希腊体育尤其是古代奥运会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近代西方体育的再度崛起和壮大繁荣埋伏了历史条件”。[12]所以,如何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方针的指引下,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理解体育“目的”与“目标”的内涵与实质,将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摘要:提出体育的“目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了规定体育实践将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其首要条件必须符合体育的本质,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文精神。通过对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体育概论》中体育“目的”、“任务”、“目标”的提出方式及内涵的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体育概论》的提法更为合乎国际惯例,其内涵更为强调人的主体性及人文精神。

关键词:目的,任务,目标,主体性,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伟光.关于哲学的主体和主体性[J].天津社会科学,1992,(3).

[2]、[3]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研究[N].光明日报,2002-03-26.

[4]、[6]、[7]周西宽,主编.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116、117、118.

[5]杨文轩、杨霆,主编.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吴光远.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哲学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06,(2):39

[9]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D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12/content-7054717.htm,2007-11-12.

[10]、[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903、1067.

岩土工程勘目的和任务 篇4

1、查明沿线各地段岩土体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查明地层的成层规律及纵横向的分布。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

2、评价场区地震效应;划分场地土类别,明确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判定饱和砂土的液化势,计算可液化土层的液化指数、判定液化等级,液化层厚度及深度。

3、查明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状,确定岩土体的承载力容许值[σ0],回弹模量及设计所需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4、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特殊岩土体分布范围,成因类型,发育规律及对工程活动可能引起的不良地质现象的预测,并提出处理措施及建议。

5、查明沿线各地段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型所需参数。

6、查明地下水的特征,及水、土对管道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对基坑开挖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应提出支护措施的方案。

8、对沿线各地段路基的稳定性和岩土性质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结论。

上一篇:双语师资下一篇:折旧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