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阅读教学对策(精选12篇)
中年级阅读教学对策 篇1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入书中的情境, 感受作者在写此篇文章时的心情,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感情。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需要汲取大量知识的阶段。因此, 教师要抓住这个阶段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就要分析处于该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习能力, 从实际出发, 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量, 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现状
1.学生上课不认真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 最常见的问题便是学生容易走神, 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讲话, 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小学生的上课时间为45 分钟,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些学校会在课堂上让文艺委员带着全班唱歌等, 这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小学生的思维在五、六年级的时候是最不容易集中的, 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 学生刚开始认真听, 过几分钟后, 学生便和其他学生讲话, 或者走神发呆。对此, 教师应该努力避免学生出现走神、思想不集中、上课讲话的现象出现。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去学、主动去探索, 而教师就主要负责组织学生的语言断句。如, 在学习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 教师可以先留十分钟时间给学生认真阅读, 认真体味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雪夜里渴望有人买火柴的心情, 以及设身想象小女孩在憧憬中失去生命的遭遇。当学生阅读完了以后一定会有一些问题以及顾虑, 这时教师应该循循善诱, 耐心引导学生说出心里的想法。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提问,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去阅读文章, 防止学生走神,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缺乏阅读情景的设置
学生上课不认真是我国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阅读教学没有情景也是一个现状。阅读也需要灵感, 而阅读的灵感来源于情景教学。在要求教师创设情境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进入角色, 教师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带着学生一起通过情景教学去阅读文章。如, 在阅读《皇帝的新装》一文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现在教师就是皇帝, 教师大摇大摆地走在学生中间, 学生扮演在街道两边的臣民, 让学生体验书中的场景,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还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 活跃课堂气氛。
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改善策略
1.通过兴趣吸引学生的阅读
小学是阅读的基础阶段, 学生在此阶段的知识面还有待发展, 所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考虑全面, 不仅考虑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还重视学生的感情培养。如, 在学习《桂林山水》时, 教师可以先领导学生阅读全篇文章, 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山水风景中, 让学生感受到桂林景色的迷人,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重, 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描述自然景观的技巧。阅读不仅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保证, 还是对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 可以对学生平时的素养进行规范。教师在平时就要对学生进行精神的熏陶, 通过阅读教学, 让学生学习文章中好的习惯, 最终形成学生自身的习惯。教师也可通过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提高, 这样的教学方法才算对新课改的达标。如《将相和》一文中, 讲述蔺相如相忍为国, 廉颇大受感动, 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此二人齐心为国, 文中引发学生对大局的思考, 让学生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以及齐心协力团结的道理。
2.差异性阅读教学
鉴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具有差异性。所以,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不能只用一种死方法,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于教师所讲的文章段落来说, 成绩稍好的学生对教师说已经听懂了, 希望教师讲下个知识点, 这时有些教师便不再过问其他学生是否听懂, 开始讲下个知识点, 这样对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 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通过一系列方法来改善该差异性, 而不是忽略不计,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要用不同的方法, 教师可将学生的阅读方式、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爱好统计起来, 再分开对学生进行推荐阅读和帮助学生阅读,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阅读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因此, 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 还是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升华。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 积极引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阅读是语文的灵魂, 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高年级的认知规律, 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词汇。从小学高年级语文的阅读现状入手进行分析, 探索出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对策。
关键词:兴趣阅读,差异性阅读,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林振杰.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J].学周刊, 2013 (11) :46-47.
[2]于江敏.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 2015 (04) :151.
中年级阅读教学对策 篇2
单位 龙 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一量化规定,不仅体现了教学要求的变化,更体现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是素质教育的观念落实于语文学科的标志,是我国历来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当代语文教育的体现。大量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具有其他任何活动都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分析
自全面实施“减负”以来,大多数的小学生都从繁多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了,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他们是否会利用这些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呢?笔者从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方面调查本校五年级(五年制)的421名学生,其结果如下:
1、每天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39%的学生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阅读;52.1%的学生有时有,有时无;8%的学生完全没有;
2、有多达51.3%的学生喜欢课外阅读;47%的学生一般;只有1.7%的学生不喜欢; 3、81.5%的学生家中无藏书;
4、课外阅读方法单一,71%的学生只会用逐字逐句的“细读法”;
5、每天有固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只有27.3%;
6、经常和老师、家长、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情况的学生只有12.6%;
7、从阅读的内容来看,童话故事是学生的最爱,其次是科幻类书,以及一些小说故事,卡通类等书籍。但家长对小孩的阅读起了相当的干预作用,家长最希望孩子读的课外书是课业辅导书。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课外阅读虽然有热情、有兴趣、有基础,但仍然存在严重的缺陷:面窄、量少、指导不够,效果不明显。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方面。
1、学校方面
我们如果一味指责学生阅读兴趣不广泛,阅读效果不明显,显然过于偏颇。从“教”的角度去审视,施教者的价值取向浅近恐怕是根本所在。首先,在素质教育呼声日高的新形势下,相当一部分学校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学校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只是在应试模式里兜圈子。其次,有些学校误认为学生素质的提高,不过是指能歌善舞,会琴棋书画。因此,只注重艺术素养的熏陶,而忽略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为学生创造静心读书的氛围。再次,一些学校可以不怕高价地添置现代化的教学 1
18-11-21 0:54 设备,而不情愿为学生添置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外书籍,即使偶尔添置了一些,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达标”检查,很少对学生开放,这使得书源不足成了学生阅读的大碍。
2、教师方面
首先,由于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老师放不开手脚,课堂教学往往只限于课文,对课外阅读这种“长线工程”则不闻不问。其次,大语文教育观尚未确立。大语文教育观要求建立一个课堂内外相互结合的新的语文课程体系,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把“小课堂”和“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未能真正确立这一点,对课外阅读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课外阅读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另外,大纲意识淡薄。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规范了语文教学的运作。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学生的阅读量,不少教师对此要求却不甚了解,或者置之不理,致使要求没能得到落实。
3、学生方面。
首先,由于课外阅读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生就很难获得有益的指导。尝不到课外阅读的甜头,课外阅读也就不能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其次,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求知欲较强,但还不具备成年人的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所以缺乏指导的课外阅读也多是读些卡通、漫画之类的读物,而那些需要较高阅读能力的书籍,阅读者寥寥无几。再次,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独立阅读的能力,但他们的自制力还差,阅读注意力容易受电视、电影、录像等声像作品的干扰,不少小学生放学回家,一丢下书包就坐在电视机前看个没完没了。对电视如此痴迷,哪里还顾得上去读课外书呢?
4、家长方面
有些家长往往认为课外书是“闲书”、“杂书”,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视作“不务正业”。据一项调查表明:20%的家长不赞成孩子读课外书,26%的家长明确表示不允许孩子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才支持看课外书的占45.1%,放任不管的占8.9%。即使有些“通情达理”的家长,由于迫于升学竞争的压力,择重点校、重点班的影响,也往往只局限于让学生读“作文辅导”之类的课外书,岂不知这不仅无益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反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除此之外,青少年读物的匮乏,社会上公共图书馆的开放率低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
二、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
怎样才能切实开展好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呢?
这当然是个系统工程,要有学校、社会、教师等方面的配合与协调,要做好三方面的基 2
18-11-21 0:54 础工作。一是要让所有相关人士都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因而都成为搞好课外阅读的动力而不是阻力;二是为教师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在组织、指导课外阅读时没有后顾之忧;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既能轻松愉快又能卓有成效地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组织和指导。做好了这三方面工作之后,具体的组织和指导就可以循序渐进了。
1、制定计划、统筹安排。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各年级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的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从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方法、阅读评价等方面给予通盘考虑,以避免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阅读目标首先要定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是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如:对读书笔记的指导,要体现由摘抄词句到摘抄片段,由总结内容到总结写法,由简单的眉批到能够写心得,从而让读书笔记成为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园地,使他们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阅读内容的选定应遵循“指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趣味性”、“广泛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拟定和推荐了《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书目》,这些书目分为必读和选读两种,必读书目选择的是一些著名的优秀诗歌、散文、童话、小说,开学初将书目印发给学生。
2、加强引导,激发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根据学生的爱好激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阅读兴趣的侧重点不同。高年级的学生喜欢读的主要是历史故事、寓言、文字优美的散文、情节曲折的小说等。从性别上说,女同学较喜欢读童话、民间故事、散文等,男同学较喜欢读科幻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另外,同龄人写的和写同龄人的作品也备受学生喜爱,因为与学生生活接近,易于理解,易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2)制造悬念激趣。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制造悬念,或借助录音范读某文章的精彩片断,或讲述某一作品的故事梗概,或只说故事的开头,或简介某一作家的奇闻轶事等等。每当这时,学生的求知欲特别强烈,渴望阅读相关作品,了解作品全貌。
(3)树立榜样激趣。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教师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配合教材,推荐读物。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
(1)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帮助学生了解作品全貌、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了《狱中联欢》可让学生读《红岩》。
18-11-21 0:54(2)推荐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紧接着介绍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课外阅读。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如教完古诗《示儿》后,介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因为这两首诗都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
(3)推荐与课文体裁相同的读物。教师在教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如学了《滥竽充数》就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4)根据节选的课文推荐原文。通过阅读全文,能加深理解课文。如学了《少年闰土》可让学生读《故乡》。
(5)推荐与习作练笔有关的文章。作文课前引导学生阅读与这次作文内容相关或形式相近的文章,让学生把从课外读物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去,从而在读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4、广开渠道,解决书源。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图书资料普遍匮乏,这在一些农村学校表现得尤为突出。据调查,当前约有60%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是通过与同学朋友互相交换个人存书进行的,20%的学生是通过个人购买书籍进行的。学校图书室书籍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占的比例很小,这大大抑制了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因此,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结合少年儿童的特点,不断增加书刊,供学生自由选择;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方便学生阅读:
①在各年级组建立“流动图书站”,其中的图书是年级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及阅读计划,及时从学校图书室领来,并定期予以调换更新,如学习《金色的鱼钩》,教师就挑选一批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和回忆录,让学生课前课后阅读。
②在各班建立“班级图书角”。每学期初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5本书,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互相借阅,资源共享。
③要求每个学生家里要有个人书架,学生每月由家长陪同或自己独自逛书店一次,每次购买所需图书1—2本,按时阅读。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由学校、年级、班级、学生家里的四级图书网络。
5、根据实际,指导方法。
培根说过,有的书浅尝即可,有的书可以狼吞虎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课外阅读的指导很重要。”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必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切实解决“怎么读”的问题。方法的指导既可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也可开设专题阅读方法指导课。在向学生介绍浏览和略读之外,着重帮助学生掌握下面几种读书方法:
(1)精读。对于重要的自己喜欢的文章,要通过初读、细读、反复读、一字一句地读,直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边注,逐步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2)速读。这是一种高速度,高效率的阅读,是从文字符号中迅速吸收有用信息的一种读书方法。课程标准提出5-6年级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速读时,可 4
18-11-21 0:54 采用“扫视法”培养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性阅读习惯;也可用提问法,让学生速读后解答,培养速读的习惯和能力;还可用竞赛法,激发学生速读兴趣。
(3)读书笔记。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如圈点批注、摘录、摘要、列提纲、写心得等。高年级学生以写心得体会为重点,兼用其他方式。
(4)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阅读童话寓言时,如何抓住情节悟道理;阅读写人文章时,如何理解人物形象;写事文章如何把握前因后果,认识事情所反映的意义;阅读古诗时,如何抓住关键词语明白诗意,把握意境;阅读说明文时,如何抓住说明特点,让学生领悟说明方法等等。教师可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通过讲座或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阅读鉴赏的能力,从而逐步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形成主动阅读的心态。
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经常结合语文课本开展这类读书活动。例如学习《观潮》这课前,让学生去探索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查找有关的资料。学生找到了有关潮水的书籍;再通过浏览,筛选有关章节,找到钱塘江大潮的部分;最后精读,筛选有关知识点摘录下来进行交流。
6、结合实际,培养习惯。
阅读习惯是由实践积累巩固下来的阅读方式、方法、程序等的通称,即适应阅读所需要的,熟练的行为方式与思维定势。“好的阅读习惯正确反映阅读能力,终身受用,有利于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指导,方可逐渐形成。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主要进行以下习惯的培养:
(1)边读边思的习惯。即阅读时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要读有所思,读有所获,读有所悟。
(2)读书动笔的习惯。即重要文章力求精读,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或边读边圈划,或作旁注眉批,或写读书笔记。
(3)阅读序文、目录的习惯,即首先要看一本书的前言、后记、目录、内容提要等,对这本书有个整体的了解,才便于确定下一步采取何种方法进行阅读。
(4)查阅参考资料的习惯。即阅读书籍、文章,如遇生疏的内容、疑难的问题需要弄懂,就需要动手查阅资料。
(5)定时定量阅读的习惯。每天的课外阅读不少于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阅读量。(6)做“读书卡”的习惯。在阅读中,见到特别欣赏的语言片断,有了临时触发的感想,都应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可专门设计一份“读书卡”,里面注明填写的内容、时间、书名、作者、优美词句摘录、主要内容、收获与感想。通过定期检查“读书卡”,可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另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姿势端正,爱惜书籍等良好习惯。
7、开展活动,组织交流。
爱因斯坦指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 5
18-11-21 0:54 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1)举行读书心得交流。这是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还可以渗透教师对所交流内容的简要的肯定性评价,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情感、审美、思维方法等多重收获。学校可以规定,每班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读书交流课,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汇报评比活动。交流的内容可以是读书的体会或感想,可以介绍图书信息或汇报某种阅读方法。
(2)展评优秀读书笔记。随着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读书笔记也会显示出学生的个性与特色。有摘抄式笔记、剪贴式笔记、归纳式笔记、感想式笔记等等,可以定期检查读书笔记和展评读书笔记,让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从而进一步强化课外阅读的兴趣。
(3)经常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如速读赛,即选用一篇文章,限时让学生阅读,看谁能把握文章大意;读书知识竞赛,即设计若干知识题,让学生竞赛或书面回答;古诗吟诵竞赛,即让学生参与古诗知识竞答,佳句妙对,看图想象意境等活动;优秀诗文朗诵赛主要是对所选的诗歌、精美散文作出表情朗诵。竞赛形式多种多样,有学校的、有年级的、有班上的,优胜者都给予适当的奖励。
8、检查督促,灵活评估。
学生是发展着的人,在逐渐趋于成熟,对他们的教育必然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教育学生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它需要适当的点拨引导,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让学生养成习惯,实现内化,提高能力。所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检查督促,以及灵活的评估,是推进课外阅读,确保课外阅读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评估的方法大体有:
(1)摘记类评估。检查、评比、交流课外阅读卡等书面文字资料。
(2)活动类评估。开展读书知识竞赛,举行读书心得征文,开展速读竞赛等等。(3)记诵类评估。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并且附录了《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
(4)运用类评估。比一比谁在习作中运用的课外知识多,赛一赛谁在口头表达中引用的课外知识丰富。
教师在期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综合考察,评出不同星级的课外阅读积极分子。
9、家长配合,共同管理。
课外阅读的主渠道在课外,学校的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要和家长的沟通信息,实行共同管理,这样有利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较好的课外阅读环境。父母要为儿童阅读课外书籍提供物质支持,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并以各种方式鼓励儿童参与阅读。学校可布置“亲子作业”,让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看书,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这样,学生阅读兴趣就可能越来越浓郁,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将得到长足发展与提高。
18-11-21 0:54
中年级阅读教学对策 篇3
关键词:兴趣阅读;差异性阅读;阅读教学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入书中的情境,感受作者在写此篇文章时的心情,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感情。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需要汲取大量知识的阶段。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阶段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分析处于该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习能力,从实际出发,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量,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现状
1.学生上课不认真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最常见的问题便是学生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讲话,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小学生的上课时间为45分钟,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些学校会在课堂上让文艺委员带着全班唱歌等,这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小学生的思维在五、六年级的时候是最不容易集中的,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刚开始认真听,过几分钟后,学生便和其他学生讲话,或者走神发呆。对此,教师应该努力避免学生出现走神、思想不集中、上课讲话的现象出现。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去学、主动去探索,而教师就主要负责组织学生的语言断句。如,在学习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以先留十分钟时间给学生认真阅读,认真体味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雪夜里渴望有人买火柴的心情,以及设身想象小女孩在憧憬中失去生命的遭遇。当学生阅读完了以后一定会有一些问题以及顾虑,这时教师应该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学生说出心里的想法。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去阅读文章,防止学生走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缺乏阅读情景的设置
学生上课不认真是我国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而阅读教学没有情景也是一个现状。阅读也需要灵感,而阅读的灵感来源于情景教学。在要求教师创设情境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进入角色,教师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带着学生一起通过情景教学去阅读文章。如,在阅读《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现在教师就是皇帝,教师大摇大摆地走在学生中间,学生扮演在街道两边的臣民,让学生体验书中的场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活跃课堂气氛。
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改善策略
1.通过兴趣吸引学生的阅读
小学是阅读的基础阶段,学生在此阶段的知识面还有待发展,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考虑全面,不仅考虑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还重视学生的感情培养。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先领导学生阅读全篇文章,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山水风景中,让学生感受到桂林景色的迷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重,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描述自然景观的技巧。阅读不仅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保证,还是对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可以对学生平时的素养进行规范。教师在平时就要对学生进行精神的熏陶,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习文章中好的习惯,最终形成学生自身的习惯。教师也可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法才算对新课改的达标。如《将相和》一文中,讲述蔺相如相忍为国,廉颇大受感动,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此二人齐心为国,文中引发学生对大局的思考,让学生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以及齐心协力团结的道理。
2.差异性阅读教学
鉴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只用一种死方法,“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文章段落来说,成绩稍好的学生对教师说已经听懂了,希望教师讲下个知识点,这时有些教师便不再过问其他学生是否听懂,开始讲下个知识点,这样对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一系列方法来改善该差异性,而不是忽略不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用不同的方法,教师可将学生的阅读方式、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爱好统计起来,再分开对学生进行推荐阅读和帮助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阅读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还是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升华。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振杰.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3(11):46-47.
[2]于江敏.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04):151.
中年级阅读教学对策 篇4
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在一些研究和报道中不难发现,小学生在课上与课后的反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学生在课下对阅读的兴趣很低,或者一些学生只喜欢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一小部分书籍,阅读对于小学生的影响力显然没有电视、网络或者游戏等的影响力大。
2.教师的教学方法
现如今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基本上处于千篇一律的状态,语文教师不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不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大部分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多读课文,甚至要求学生背诵,但是基于阅读的理解却很少有老师提及。另一方面,在课前的准备上, 大部分老师不会告知学生此次阅读的目标,也并不让学生去回顾和搜集与本次阅读课程有关的知识和背景资料。这就会导致学生盲目地学习,而且无法与学习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最重要的是, 教师仅仅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但是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践,也不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阅读的方法。
3.课堂学习的氛围
阅读课堂的学习氛围,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关注程度。大多时候,教师对于学生课堂上是否发言,是否具有积极性以及是否理解教学内容的关注度都不太高,没有积极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教师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是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都能直接影响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对策
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为阅读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内,因此利用课堂内的大环境,布置一些学生可以进行的活动,或者利用一定的教学方法, 就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地震是怎样发生的,有怎样的危害以及地震中感人的故事等。在讲课的时候把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并让学生对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以及小故事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地震的形成原因、危害、自救方法等,最终通过这些资料让学生对文章中父与子的感情以及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明确和深刻的理解,调动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另一方面,如果课本中有明确的角色设定,则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所讲述的内容排演简短的话剧和舞台剧,以娱乐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景,体验人物所处的真实环境和语言环境。这种方法也可以在课前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对整篇文章的阅读都感兴趣。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是为阅读课的教授进行铺垫,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有效,也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读课文,并对所阅读的课文进行“翻译”式地讲解,不仅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会使整个课程进行得沉闷无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改变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课件上色彩鲜艳的图片或者切合实际情况的视频,都会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即使脱离了课本,也能对课件上讲解的课文内容产生兴趣。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还能使学生掌握阅读训练中的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课件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课件上展示的内容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受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感情,从而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思想感情,并对文章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课堂上, 老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定期布置读后感或者组织小的阅读知识竞赛来激发学生课下阅读的积极性。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沉闷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无心听讲,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每个学生都给予同样的关注,并且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只要在阅读的时候就会使用自己形成的固定的方法。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活跃课堂气氛,多和学生互动,还可以临时组织一些小的辩论赛、知识问答等小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高兴地接受新知识。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方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因此,从根本上发现和解决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阅读学习。但是现如今,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却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不仅存在于学生学习阅读的方面,还存在于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方面。从实际出发,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篇5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培养学生口头及书面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技能,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将来灵活运用英语奠定扎实的基础。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策略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现状 策略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行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由于受传统阅读理论和英语标准化测验方法的影响,存在如下问题: 1.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取“逐字逐句”的讲解方法,而忽视了整篇文章的思想构建,造成了学生认为阅读就是背诵和记忆语言点的错误思维,从而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东西,使教学过程变成了“知识搬运”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意识与思维的不可分割性,也忽视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重要性,直接导致了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滞后性。2.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默读
很多教师在教授文章前,总是让学生将文中不理解的生词或词汇标示出来,然后通过查阅词典的方式扫除生词障碍。殊不知,将所有生词扫除干净之后,虽然有利于学生通读全文,但是却失去了让学
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机会,同时也将阅读课程变成了教师的故事课;有时候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仅仅局限于故事情节表层,从而使得阅读教学也仅仅停留于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上;还有的教师喜欢在阅读课上播放录音,在播放之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进行回答和讨论,并复述文章内容,最后由教师将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简单提示一下。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对文章的自主默读,无形中削弱了阅读课的教学效果。
3.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练习
有些教师会让学生做大量与文中语言知识相关的练习题,殊不知占用了师生很多时间,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技巧进行指导的时间,在统一的习题面前,体现不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无法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使他们失去了自主阅读的机会,无法顺利培养他们的各项阅读技能,因此,在今后的阅读课程教学道路上要努力探寻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从而改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低效问题。
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对策
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人结合初中阅读教学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相应的教学对策: 1.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充分激发其内在驱动力,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学习兴趣
是学生基于自身发展需求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知倾向,这种倾向总是伴随着较为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认知意识,具体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好恶程度上,同时兴趣也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巨大内在驱动力。经过多年的阅读实践教学,笔者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官刺激: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实物、图片、幻灯片等作用于学生感官,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形象化认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趣味意识。
阅读导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奇、无知时,最能激发他们内心的好奇感,从而产生探究、实践、求知等学习意愿。所以在上阅读课之前,应设计趣味性导入,投入趣味因子,利用音乐、表演、故事等创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快速投身于良好氛围中,从而达到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不吝称赞: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学习的成效与兴趣是成正比的,兴趣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成功的体验。当学生在本来不感兴趣的课堂上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时,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兴趣感。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合理、恰当的学习目标,并适时的给予指导、帮助和鼓励。如“这次考试你没有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胜利就在眼前”等。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及课堂提问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层次性,因人而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取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在每次测试或
考核结束后,要及时表扬进步较大、每一方面有优势的学生,设置听、说、读、写等四个单项项目的优胜奖,以激励所有学生投入英语阅读学习中,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享受成功。2.精心选取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取对学生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符合学生,就可以引起学生共鸣,反之,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要求是语言真实地道、体裁趣味丰富、难易程度适当以及具有时尚性,如报刊杂志,贴近学生生活,与课文有一定的关联,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阅读材料应涵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让学生不仅在阅读过程中学到了相应的语言知识,提高了自身的阅读水平,同时获取了其他方面的很多知识。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阅读材料,引导他们发挥自主意识。3.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现行英语阅读教材中文章的结构较为复杂、句子长度适当增加、词汇密度也随之增大。例如九年级由于每个单元文章的阅读量变大,幅度变长,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的新语法:新教改对于学生的阅读速度、整体把握语言框架、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文章段落寓意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与老教材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相比,新教材更注重采取即时阅读与两遍阅读相结合的策略,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学生的焦虑感,也增强了他们阅读学习的信心。4.创造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布置教室创设温馨的环境,如设立一个图书角,摆放各类图书,杂志,黑板报让学生轮流值班负责,成为学生展示自己风采的表演舞台。阅读经典名著,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有一个正确、优雅的为人处世观、价值观,陶冶了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课余时间,不断与学生谈论看过的书籍,互相交流想法,为学生起模范作用。让学生多阅读,读后用自己的英语语言讲出来,让学生通过看英文报导,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三、研究的成效与思考
通过对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课题经过本人的教学尝试-实践-反馈,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语言能力的拓展、思维路径的铺设,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提高,如果长期坚持这样的教学方式,那么“不待老师教”的愿望自会实现,教师也能摆脱用奴隶的双手培养奴隶般的学生的尴尬境地。2.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启发、帮助、鼓励,教学意识和应用意识得到了进步,学生会注重从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中提出问题,会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际,去分析解决问题,体会英语是一种社会实践性工具。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探索之路还只是一个起点,师生原有积尘的陋习难以一下子根除,有时会制约学生的阅读。由于我校处于城郊结合处,只有走课题化的研读之路,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思考、实践、探究,才能真正走出封闭圈,共同享受阅读所
带来的乐趣。参考文献:
中年级阅读教学对策 篇6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问题;主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106-02
一、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现状
(一)学生课堂阅读时间增长。
一般来说,语文授课教师为使学生将重要的课文背诵下来的主要措施,便是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通篇的解读,然后对课文进行多度,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印象以及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通常情况下,一篇文章语文教师会让学生进行四到五次的阅读。首先是通读,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后,再读一遍。接下来可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对文章解读。然后老师让部分小组上台进行有角色的朗读,让学生带入感情色彩,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认识。最后全班整体对文章阅读一次,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课堂阅读方式较为多元化。
在小学语文课本的讲解中,老师会依据课文不同的特点来选择阅读的方式,如讲读课时老师会采用听录音读、领读、齐读、个别读、分段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的阅读形式;而在讲解标有“*”的阅读课时,教师则会选择轻声读、默读、快速读、竞赛读、评读的形式。阅读形式依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课文不同的特点而灵活多变。
(三)学生阅读基础较为牢靠。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各项基本功能是相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通过观察发现,在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都能达到预定的知识教学目标,学生字词掌握牢固,阅读准确流利,为进一步的阅读理解与情感体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学生不具备充足的阅读时间。
由于课业的繁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感觉非常大,平常的闲暇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也被父母要求参加各种兴趣班,通常情况下都与阅读无关。有的小学生课外闲暇时间比较充裕,但是大多数时间都被浪费在电视、电脑上面,觉得看动画片或打游戏比看书有意思,而几乎从来不读书或很少读书,还有的小学生虽然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读书的时间少,读书的数量也很少。
(二)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方式。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缺乏浓厚的兴趣,大致有三点原因。
1.有些语文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平时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只是一味地注重对课文的分析,而忽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指导,既不愿花时间去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也很少指导学生如何挑选正确的阅读材料,学生无法体会出阅读带来的快乐,当然对阅读不感兴趣。
2.有的学生是在父母和教师的强制性要求下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产生了逆反和抵触心理,反而对阅读提不起兴趣,甚至讨厌阅读。
3.随着图书市场的不断扩大,市面上的书籍数量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繁杂,小学生喜欢接触那些动感十足、形象化强烈、极具吸引力的动画片和网络游戏,而将那些十分有益的课外读物弃之一边。
(三)语文教师忽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普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小学语文老师为了让学生们在最短时间里接受最多的语文知识,以应付平时测验或期末考试而不断缩短语文阅读的时间,如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对文章的内容、形式、写作手法等语文知识进行分析讲解,而学生几乎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去仔细地阅读文章,根本没有经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去了解文章的内容,即使是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文章的内容、写作方法等,也还是不明白文章到底讲述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小学生只是不断被动地接受这些语文阅读的“技巧”如怎么分段、怎么归纳等固定的一个阅读模式,而实际上根本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使小学生对这样一成不变的模式产生厌倦心情,实际的课堂阅读教学也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提高学生的兴趣。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效率已备受关注,如何在课堂上合理利用多媒体,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已成为信息时代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导入、朗读、评价等环节合理应用多媒体,增加知识背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感知情境,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化。
(二)授课教师应致力于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写结合已经不是新名词,在目前关于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论述中,读写结合还是比较受老师喜欢的一种比较奏效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读写有机结合确实能解决在阅读与写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能解决写作教学无序、低效的困境;解决阅读教学课与课之间脱节、读写的割裂,教学分离的问题。
(三)明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听、说、读、写,从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通过读书带动听、说、写,从听、说、写中学会读,使学生各有所长、各得其果。大多教育者都认为,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可能每节课在听、说、读、写上都达到课程标准,但应该是有偏重点的,如《小英雄王二小》和《这个办法好》侧重听、读与讲的训练,学生不仅要学会这些故事,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还要带着感情,能够在班级或在家庭中将王二小、毛泽东等这些人物故事讲给其他人听;而在《谁住顶楼》的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能够以话剧或表演的形式将课本内容的自编自演出来,在讲解之前便能以自己的理解将课本内容以讲故事、画漫画、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发展个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俊梅.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学周刊,2014,30:81.
[2]朱坤林. 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教学与管理,2014,29:40-41.
[3]栾育莲.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及对策[J]. 成功(教育),2013,09:66.
[4]吴燕飞.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180.
[5]李艳平. 电子白板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J]. 数字教育,2015,01:78-82.
中年级阅读教学对策 篇7
一、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点
为了准确了解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使改善措施更具实效性, 本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为样本, 采用综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 对当前的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
1. 小学英语课堂基本情况
在这个研究中, 我们以本区英语教师所上课型情况及每种课型课堂的阅读情况为研究材料, 分析了2009年以来常规调研和随堂听课中所听的高年级英语课的课型比例以及阅读教学在每节课中的大致比例。
从表1中可以看出, 阅读课在所听课型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小, 而且教师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词汇教学和对话教学上。同时, 也可以看出, 在词汇和对话课型中, 大部分教师都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缺少对阅读内容的提前渗入。通过对阅读课堂的观察分析, 我们还发现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缺少对阅读技巧的指导和对阅读习惯的培养。
2. 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基本情况
在这个研究中, 我们从全区各小学 (大部分是农村小学) 中平均抽取了1000名五年级学生作为样本, 对他们的英语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确保调查的客观性, 我们采取了让家长填写调查表的形式。从这个调查中可以发现, 由于农村家长对孩子的英语教育的认识和指导不足, 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薄弱点不仅存在于课堂教学, 更表现为课外阅读指导的严重缺失。
(二)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难点
阅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点, 而且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成为难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教师方面
1) 英语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英语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是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一个显著特征。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数量微乎其微, 即使有部分从中学改岗或转岗的英语教师完成了英语专业的进修, 但没有经过专业的语音、语调的训练, 专业水平较低, 相当一部分农村英语教师只有初中英语水平。这是制约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阅读教学的瓶颈。
2) 大部分英语教师教学技能欠缺, 唱、演、画、玩、做、写等技能偏低, 影响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 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许多英语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只注重教师的全盘传授, 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重视对文本中词、句的讲解, 而忽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4) 英语教师工作量大。这主要表现为任教班级多, 跨年级任课, 跨学区走教, 备课量大, 辅导差生任务重。这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有序、高效、持续开展。
2. 学生方面
由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重听说不重阅读, 在词汇和对话教学中缺少对阅读内容的提前渗透, 同时又不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辅导, 因此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缺失, 主要表现为:
1) 对已学的语言材料不能快速地认读。
2) 对新学语言不能有效地构建。
3) 缺少对文本信息的收集能力。
4) 缺乏收集和处理文本信息的技巧和方法。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研究
基于当前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除了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外, 教研部门还可以构建一个“区—学校—学区”的三级教研网络, 以教师为主体, 以活动为载体, 以教研室牵头, 围绕“兴趣培养、方法指导、高效课堂、课外延伸和平台搭建”五方面在全区范围内构建和谐、有效的阅读教研、教学平台, 切实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 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激发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热情
小学英语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阅读能力更是直接受阅读兴趣的影响, 阅读兴趣高, 阅读动机就强。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发孩子天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使阅读成为令人愉快的活动。这是顺利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根本保证。
首先, 读前语料的选取要有趣味性。英语阅读材料要选取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强且难易度适中、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所选材料的生词量尽量控制在5个以内, 以2~3个为佳。让学生通过阅读趣味性强、难易度适中的材料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 享受英语阅读的乐趣。《童话盒子有声双语绘本》《苏斯博士双语经典》等都是较好的阅读材料。同时教师还可自行编写与教材配套的以单元话题为目标的主题阅读读物, 巩固学生的所学内容, 拓展其阅读视角。教师还可改编学生喜好的故事短剧, 如Snow White, Little Red Riding Hood, Lion and Rabbit, 让学生边阅读边排演,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指导阅读方法, 培养阅读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 教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能,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迫切需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小学阶段虽然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 难度不大, 但作为初始阶段, 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养成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
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 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目的。有时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可以交换使用几种阅读方法。教师在分配学生阅读任务时, 应建议学生选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 以便学生更好地阅读, 更快地提高阅读能力。
2. 阅读技能
猜测词义:猜测词义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对语篇的信息、逻辑、背景知识及语言结构等的综合理解猜测或推断某一生词、难词、关键词的词义, 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阅读技巧, 掌握这种技巧后,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很快通过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或生词本身的结构特点推断词义, 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抓关键词:学会抓关键词, 如注意who, when, where, what, how, why等关键信息, 以便从整体上理解所读信息。
3. 阅读习惯
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掌握升降调、停顿、弱读、重读、连读、失去爆破等技巧, 养成有节奏、抑扬顿挫朗读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 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 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 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 循序渐进, 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 逐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 重视课内阅读, 构建高效课堂
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在阅读指导课中得以实现。教师要重视课内阅读, 构建高效阅读指导课堂。211 (20分钟学习文本, 10分钟扩展阅读, 10分钟创新写作) 阅读指导课堂教学模式, 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学生自主输出的有效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技能训练和习惯养成的同时, 也给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自主阅读和自主输出的机会, 从而使知识得到复现、巩固, 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 适量课外阅读, 拓宽阅读渠道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这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为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 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 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和运用英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课本外, 还应尽量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如自编阅读材料、英语报刊杂志和英语学习网站, 让学生在泛读中巩固、扩大词汇量、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阅读一些简易读物。这样,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 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即“得法于课内, 受益于课外”。
(五) 创设展示平台, 升华阅读兴趣
根据小学生爱表现、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魅力英语平台, 以更好地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每节英语课前的三分钟可设为“English Report”时间, 让学生在这三分钟里说英语笑话、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等, 尽情展现自己的英语魅力,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学生为了能在这三分钟里表现更好, 会尽最大努力做好充分准备, 在进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选定素材并进行整理, 然后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后再表现出来。学生的阅读水平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得到了自然提升, 同时表现较好的学生能起到榜样、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无形中带动其他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样, 教师也可创设其他丰富多样的展示平台, 如单词记忆大赛、故事演讲比赛、情景剧表演比赛等等, 对学生来说, 每次比赛的准备过程既紧张又充实更具挑战性, 这准备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能力提升的很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这些平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升华了阅读的兴趣, 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提高了学习效率, 并且提升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为样本对当前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情况和学生的英语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 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点和难点,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积极加强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激发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热情;指导阅读方法, 培养阅读能力;重视课内阅读, 构建高效课堂;适量课外阅读, 拓宽阅读渠道;创设展示平台, 升华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小学英语/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中年级阅读教学对策 篇8
关键词:语文阅读,现状,策略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就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有着阻碍。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加强研究,对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就能起到促进作用。
一、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的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注重阅读写作的结合。在这一环节下,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是两个比较重要的部分,是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只有充分注重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才能保障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从实际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老师只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但是对学生的写作没有注重,使得阅读和写作分离,这就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
再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也没有注重创新。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有着促进作用,但是一些老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就没有注重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在传统的单一性教学方法应用下,在整体课堂氛围上就比较沉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有着诸多不利,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也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有着诸多负面影响。
另外,一些老师在对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在教学的层次性上也没有充分体现。对阅读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学生在阅读的兴趣上也比较淡薄。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对阅读教学的时间分配没有合理性的呈现,这些层面的问题对实际的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为能促进小学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结合实际对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下,对实际教学发展就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第一,注重对情境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注重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只有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主动积极性的培养才比较有利。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就要注重对教学论以及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语用。老师还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特征的体现,针对性的制定情境教学的方案,让学生能够融入阅读教学情境环境当中,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二,注重新教学技术的科学应用。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对阅读教学的效果良好呈现比较有利,将多媒体技术在阅读教学当中科学的应用,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中,能够为学生呈现动态化的教学环境,将音视频以及图像文字等载体综合性的应用,将阅读的内容丰富化以及多样化,这对教学效果的良好呈现就比较有利。
第三,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习惯培养。学生有了朗读的习惯,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就比较有力,能帮助学生体会阅读内容中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思想。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就要能够对朗读的方式科学选择,对学生进行泛读以及领读和分角色朗读等方式综合性的应用。在学生积累多了之后就能在语言特色上丰富化,对学生的语感培养也比较有利。老师对学生安排朗读任务要注重时间上的科学控制,对于难理解的句子要详细的讲解以及进行范读。
第四,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积极主动性方面得以充分重视,而情感的融入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引发学生的共鸣就比较有利,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老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够为学生创设阅读思考的情境,对学生的情感欲望能够得以有效激发,让学生在内心的感受层面丰富化。另外,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技巧以及方法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阅读的方法,这样就能有助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问题,而对这些实际的问题解决就比较重要。在新的教学发展环境下,只有充分注重教学的方法多样化应用,以及在教学的思想观念上及时转变,对教学改革的目标实现就比较有利。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对优化实际教学的模式就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加以促进。
参考文献
[1]邹旭晶.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
[2]贺玉珍.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6(52).
[3]李海燕.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1).
中年级阅读教学对策 篇9
一、浏览与略读, 引领阅读前沿
浏览与略读可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定的信息, 使学生对语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印象。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材料篇幅不长, 基本在100词左右, 涉及的话题和语言都比较简单。因此, 浏览与略读的技巧需要慢慢培养。
例如, 《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关Zhang Peng’s Weekend的语篇涉及多个动词过去式, 学生浏览与略读后, 觉得难度较大。那么怎样才能降低难度呢?在实际教学中, 先可以设计一个从动词原形变成过去式的连线活动, 以清除语言理解上的障碍, 减轻学生的认知压力;然后引导学生讨论“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I did my honework last weekend.”“I watched TV last weekend”……引出了许多有关周末活动的语言。
浏览与略读能让学生抓住阅读材料的基本骨架, 大致了解语篇内容, 使学生对阅读语篇形成明确的心理预期。因此, 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 一开始的浏览与略读是必要和有益的。
二、精读细读, 分析解决问题
精读细读, 即在浏览的基础上, 让学生细细阅读选文, 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写作思路、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 做到重点明确、胸有全局。我认为, 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独立阅读的机会, 引导他们反思阅读中遇到的困难, 然后分析并解决问题。
如《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Recycle2中的Deng Ming’s village的语篇, 在阅读前, 教师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然后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精彩。“I can see a bridge and many trees.”“I can see…”通过精读细读完成“Look at the picture, read the passage and finish the sentences”的阅读任务。接着设计一个“家乡美” (Say your village) 的主题, 通过语言的描述, 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提高英语表达与阅读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从简到精多次阅读语篇, 设定阅读任务及实施方式, 顺利理解所提供的材料, 仔细分析阅读材料, 了解语篇的中心所在, 精华所在, 在确认和检测答案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体验。
三、广泛阅读, 提高阅读能力
专家Grellet建议:阅读理解步骤包括“快速略读”和“更加仔细地阅读”两步, 这指出了泛读和精读需要相结合。泛读训练能改变学生见到生词就查词典的习惯, 最终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课上, 教师应适量增加泛读训练量。
以《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中有关Shopping的语篇为例, 第一遍阅读时可以针对各种动物的饮食喜好, 设计判断正误类的练习, 让学生快速略读后完成;第二遍阅读时可以针对各种动物喜好的原因提出问题, 如:Rabbit likes fruit, but she doesn’t like grapes, Why?让学生详读后找出答案;第三遍阅读时请学生跳读寻找相关信息, 完成课本上“Finish the sentences”的练习。
广泛地涉猎难度适中的英语阅读材料, 不但能拓宽知识面, 而且能提高阅读速度、掌握阅读技巧, 从而促进对材料的理解。成功阅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语感, 提高阅读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小学高年级如何施教英语阅读语篇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英语求知欲强, 记忆力好, 有好奇心, 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阅读方法, 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做好小升初的阅读衔接工作, 务必让他们多接触阅读材料, 增加词汇量, 在阅读中形成阅读的策略。教师应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和不同难度的教学素材予以教学,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使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使他们学会从阅读中获取语言能力, 充分享受阅读给他们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最终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剑辉.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 (小学篇) , 2008 (8) :12—16.
中年级阅读教学对策 篇10
一、学生阅读练笔迁移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写作素材
做好读写结合,极为关键的一点便是通过广泛的阅读来给日常写作积累素材,然而实际情况却常常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学生语言素材缺失;其二,生活题材不充分。学生对于所阅读的文章内容难以同作文写作联系起来。
(二)切入时机不合理
要想促使读写能力得以有效的结合,切入时机至关重要,大量的实践表明,合理掌握好读写迁移时机,能够促使学生更易掌握读写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时常会发生诸如学生急于下笔,在未能够对文章进行充分朗读与感悟的基础上便进行练笔,学生自然难以写出优秀的文章。
(三)练笔技巧不科学
迁移式练笔的技巧多种多样,但在一开始都是由模仿开始,而在模仿的过程中其主要的难点便是需要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变,要尽可能地达到“仿中有创”的境地,因此就必须要确保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练笔技巧。而若是对学生在练笔写作前未采取具体的指导,如以《我的卧室》为题进行写作前,若未给予学生提供具体的写作方位与顺序,那么学生所写出的文章常常会杂乱无章。
二、提高学生阅读迁移练笔能力的措施
(一)深入情境,以情感悟
语文课堂的教学,教师需引导学生能够浸入到文本中,对文本内容进行多次阅读,品味、感悟其中的语言内涵。只有将阅读中所收获到的情感实现与体验凝结成文字,方可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化积淀。
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之时,在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阅读且理解了父子情之后,教师可就事前所预设出的问题“你是从哪些段落、语句当中感受到这对父亲对儿子的爱?”学生再找出相关的语句后,教师便可将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并联想到自身在学生阅读到:“不!爸爸。想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难以抑制,这也便是练笔的最佳时机。
(二)内化语言,补白联想
教材不但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课本,同时也是学生积累语言、应用语言的主要资料。在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语句学生却不会将之灵活地应用到自身的练笔写作中。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切实地用好课本教材,教师可在学习了某篇课文后向学生提问:“在学习了这门课程以后,同学们又积累掌握了那些词句?”还可在学生练笔之后与同桌之间互相进行交流。
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之时,可在学生反复诵读后,思考“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当中的“又”字与“何时”一词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学生进而便可联想到春天万物复苏,而作者已经多年未入家门,基于对诗歌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基础上,学生便可自然而然地写作出带有自身情感的作文。
(三)迁移范例,仿句联系
在学生的日常阅读写作过程当中,加强对写作方法、规律的总结与整理,在进行作文写作时予以参考、借鉴,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方法,这同时也是一种智能化的转换交互迁移。
例如,在教授《钓鱼的启示》一文后,可要求学生写作由一件生活小事当中所获得的启示,其基本的构思方式是利用相似联想,以小见大的手法。学生将所学习到的写作段落构造方式应用到日常的课堂练笔当中,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自然也将得以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在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开展阅读迁移式练笔训练时,主要存在有缺乏写作素材、切入时机不合理、练笔技巧不科学等三方面的问题。在本次研究中基于对这些分析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会,将语言内化于无形并利用补白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将课文当中的示范例句迁移到学生的练笔过程中,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丹萍.小学高段阅读迁移式练笔的问题和策略探析[J].小作家选刊,2016(16).
[2]陈素荫.找准“点”迁移“写”:小学高段阅读迁移式练笔[J].小学语文教学,2013(2):47-48.
中年级阅读教学对策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阅读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教学效果不佳。可以说语文阅读教学开展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是否能具备全面的语文能力。我国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改善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1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缺少激发兴趣教学方法
信息化无疑是当前社会的流行趋势,毫无意外这种趋势也影响到小学生。除了基本的语文教学课堂之外,学生还能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途径进行阅读,甚至还可在网络上购买电子阅读书籍。这种多渠道阅读方式无一不冲击着课堂阅读教学,学生在五花八门的阅读方式影响下对教师采用的阅读方式越来越没有兴趣,尤其还面临小升初的题海压力,更无法抽出时间进行阅读。再加上语文教师也缺乏运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满足学生好奇心,但教学方式往往过于单板,以致于学生兴趣不高。
1.2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缺少情感和价值观培养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方法依旧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听讲方式,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并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情感态度。但从多数学生虽然知道利用多种方式阅读,然而在阅读方面缺乏情感交流,说明教师没有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有效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1.3教师忽略教材内容 学生阅读能力存在差距
多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认为除了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更要重视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为人处事能力、阅读能力、学习成绩及情感体验。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详细研读语文教材,更没有重视教材中隐形的教育内。再加上学生之间阅读途径不同及受教师教学方式影响,长期以往形成阅读能力差距。
2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改进对策
2.1 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也掌握了语文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并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此阶段的学生还可以独立查字词,品读文章和归纳文章整体意义,一般这个时候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已经变为“喜不喜欢阅读”和“愿不愿意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才能促使其实乐于阅读和爱上阅读。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引发学生共鸣。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桂林山水》一课时,就先让学生讲述自己去过的地方,之后运用多媒体软件播放桂林山水的图片,并搭配优美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静态美,学生在这样学习环境下会全新理解《桂林山水》的意义,大幅度提高阅读效果。
2.2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情感态度培养
通常阅读课文中的文章语言都是经作者细细琢磨,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欣赏和揣摩阅读文章重点词句,只有对文章词语有了深刻体会才能产生阅读兴趣。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就紧抓“操作自如”四个字展开教学,从词语本意延伸到现实生活,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就能轻易理解后面的“飞一般、作急转弯、左拐右拐”等词语,更激发了学生阅读情感,知道原来威尼斯的“说不完的情趣”就源自威尼斯的美。
2.3 挖掘语文教学内容,实现阅读写作同步
小学语文教师应善于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统一。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讲解《山雨》一课时,就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之后开展复习活动使学生熟读课文,掌握文章精彩段落和写作技巧。再例如学习《索溪峪的野》一课时,当学生已知道“撅、叟”等生字后就让其有感情且流畅正确的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课文中描写的索溪峪风景区优美的大自然风景,最后教师对比分析《山雨》和《索溪峪的野》两篇课文,解读课文精彩语句和表达方法,进一步指导学生在风景方面的写作。
3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是有需改进的地方,学生阅读兴趣不高、主体地位不明显、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培养等因素都阻碍阅读教学发展。因此则要求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能积极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善于挖掘教材内容,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培养,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坤生.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 2015(34):118-118.
[2]陈为国.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上旬, 2015(5):169-169.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策 篇12
关键词:教学,阅读,引导
长期以来,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大部分学生看来, 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教学过于呆板, 只是一味地被教师灌输, 因而学习兴趣并不高, 教学效果也不佳。教师必须改变这一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常识, 提高学生的涵养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也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教师要加强文言文教学, 深入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相关的文言文知识, 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改变以往呆板的灌输模式, 不要扼杀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和好奇心。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 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有意义的东西。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 不仅仅只学其表面, 更要深入去探索其本质。
二、教师课前进行备课, 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备课是一个学习、提升、修炼的过程, 是一个力图完善、精益求精的过程, 是一个将知识整理、归纳的过程, 它需要每一个教师用心、用情、用力准备。因此,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用心备课, 更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整理和归纳知识点, 使自己在上课时能够有条不紊, 将所要讲授的重点清晰明了地讲解给学生听。教师掌握的知识体系越完整, 知识掌握得就越巩固。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注意前后联系, 考虑哪些是重点的, 哪些是需要训练的, 哪些是需要进行补充讲解的, 哪些是需要学生感悟的, 哪些是要发挥学生想象的, 从而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 巩固知识。此外, 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引导, 激发学生发挥其想象力, 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
三、加强练习, 提高阅读效率
课后练习为教学目标的确立提供了依据, 也为教学设计打开了思路。 在一篇教材里, 我们首先考虑教什么, 也就是确立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其实, 每篇课文的重点大多隐含在练习中。比如《钱学森》一文的课后练习有:画出课文中钱学森的话, 体会这些话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依据这个课后练习, 很容易看出这篇文章所要讲解的重点, 并且能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 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些目标的确定与课后练习是相对应的, 紧扣课文, 简洁明了, 易于实施。同时课文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 是课程标准目标的具体体现,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课后练习则着眼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是学生掌握知识, 进行能力训练的载体。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依据课后练习的内容, 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 把课后练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样以《钱学森》这篇文章为例, 在教学时可以把课后练习导入教学中,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认识。接着让学生进行有要求的自学, 比如让学生默读课文, 画出钱学森所说的话, 并想一想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以及体会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样的设计, 不仅把课后练习的内容融于教学之中, 更让学生在学习中眼、耳、手、脑并用, 使听、说、读、写等技能得到了训练, 也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发散学生思维, 提高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情感教学, 发散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 发挥想象和联想, 从而把握作者的心境, 并与之相契合。比如在学习《山峡》这一篇文章时, 只是简单地感叹一句“真美”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进更多真诚的赞叹, 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起来, 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在课堂学习中产生共鸣, 才能更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才能敞开心扉, 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中年级阅读教学对策】推荐阅读:
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05-19
浅谈中年级阅读教学言意兼得的策略论文05-29
中年级阅读07-25
中年级实施课外阅读08-07
小学中年级阅读要求05-09
农村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07-17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09-10
小学中年级英语教学08-18
中年骨干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大10-11
中年级课堂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