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土保持法

2024-06-03

新水土保持法(共12篇)

新水土保持法 篇1

1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国家政府方面已经有文件批复下来,可以让公民作为依据去实施监督管理,可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法律法规来说还是很不够的,暂且不说水土流失,说一个更大的方面——环境的保护与破坏,在这个问题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针对的处罚,感觉如果某个人或是某个企业做了破坏环境的事情,只是受到良心的谴责而已,但这对于某些不重视这些的人形同虚设,所以说起不到想要的效果。这也正是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最不希望看到的现象。

在水土保持法的实施过程中,也有很多公民虽然听说过水土保持这种说法,但仅仅只是听说,对条例没有进行过深层次的了解,欠缺宣传和参与。因此,在进行水土保持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宣传工作,在社区、学校或是村庄进行知识的普及,特别是对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的西北地区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媒体,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传播方式进行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知识,也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水土保持的工作也就开展的越顺利。

2 深入贯彻新水土保持法

在中国201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全文(2011修正)》中,分为6个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总则、对水土流失的预防、治理、监督、法律责任及末尾的附则,其中共分为35条内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该对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依照着水土保持法上的法则进行,对破坏水土的行为要进行检举,并且管理的机构分为国家、省、县3级,也要从自身的角度从一点一滴做起。

管理部门在管理的方面,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的地方人民政府,对从事挖药材、养柞蚕、烧木炭、烧砖瓦等副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根据水土保持的要求,加强管理,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在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政府部门也应当适当的更重视林地与草坪的保护和栽植。

3 搞好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全国的水土保持监督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大力度,尽量搞好全国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对河流两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加固堤坝、退耕还湖、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合理放牧等方面的措施。对水土保持新修改的条例进行深一步的了解,只有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努力将水土保持的工作做到最好。在水土保持这件项目中,要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比方说,在几年之内,使某个地区相应面积的水土流失土壤条件得到改善,使水土流失的土壤总面积减少,朝着相应的目标努力,将工作做到更好。

加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力度,包括加大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力度、生产建设项目督察检查力度、水土保持规费征收力度和加大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力度这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都跟管理人员密切相关,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大管理力度,从而将水土保持逐步推进。

4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成效

中国整个范围内水土流失的程度相对于20世纪的格局是没有太大变化的,西北地区跟全国其他地方相比水土流失现象更为严重。中国在最近几年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水土流失,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21世纪,东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从14.29~9.11万km2,呈明显得减少趋势,水土流失现象也明显减弱。而且在相关法律的管理,有关部门对水土方面环境的保护更加重视,相对来说在河流两岸进行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相应的措施,而对于草原上水土的问题则进行了合理放牧、植树种草这一类的措施,这样间接的减少了水土流失土地的面积,可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在中国的实施是有一定成效的。

5 结语

深入贯彻新水土保持法推动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在现代的生活中,公民应该根据自身义务做出一点一滴来保护环境,政府部门也应该及时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公民进行惩罚并给予教育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出现。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开展是一份长久的工作,应该秉着的有始有终的态度进行。

摘要:新水土保持法使公民对水土保持有更深刻的意识,本文将简单的介绍中国水土的现状、近些年来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成效、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深入贯彻新水土保持法应该搞好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和加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力度。

关键词:新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军.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提升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J].中国水利,2011(06).

新水土保持法 篇2

关于加强新《水土保持法》宣传贯彻和实施一周年宣传活动的总结

安岳县水土保持委员会:

云峰乡人民政府根据安岳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安水保委(2012)1号文件精神要求,高度重视此法的宣传贯彻,以“防治水土流失,共建生态家园”,“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安岳“为主题,以“水土保持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主导思想,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为主要内容,以坚决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防治水土流失,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展了广泛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云峰乡党委十分重视,2012年3月13日召开了新《水土保持法》宣传贯彻活动的专题党委扩大会议,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王治文同志任组长,政府乡长黄彬同志、政府副乡长谭港同志,谢吉祥同志任副组长,乡司法所、综治办、国土、城建、公安派出所、社会事务办、党政办和农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人员,调拨活动经费,安排部署活动内容、时间、宣传工具等。指导督促各村支部、村委的宣传贯彻活动工作。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内,由党政办主任唐雄任主任,全面责任收集活动的有关资料,反馈各种信息。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乡党委、政府于3月15日召开全体乡、村干部。乡直机关责任任参加的会议,由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乡党委书记王治文同志作了《依法整理水土流失、全民共建秀美山川新安岳》的动员报告。使每位参会人员充分认识到水土资源是人类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缺的基础资源。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是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之长远大计。保持水土,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新《水土保持法》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法,是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有力,有效的法律武器。

三、形式多样,措施有力。

我乡将新《水土保持法》纳入普法的主要内容,普及全民水土保持法律知识注重宣传失效,坚持平时宣传〈张贴标语15幅,墙报2期〉与集中宣传〈利用逢场天集中宣传3次〉相结合,发放宣传资料近1000份,出动宣传车2台∕次,对我乡的云江路、云双路、云水路主要乡村公路进行广泛宣传,由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王治文同志的讲话录音,组织村、社干部,全体机关干部,乡直机关职工收看了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曾正伟在安岳电视台发表新《水土保持法》实施一周年的讲话,宣传标语和图片。乡设置了信息反馈,举报电话24872094,广泛发动群众反馈信息,对乱砍乱伐,乱开滥垦,不按水土保持审批方案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再建工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举报,并由领导小组按照新《水土保持法》进行坚决制止,处罚。结合“3.22”世界水日,抓典型事例和舆论监督,做到“人力、物力、财力”的三投入,坚持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开发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时”制度。我乡的新《水土保持法》宣传,贯彻活动顺利而有序开展,达到了宣传不留死角,家喻户晓,受教育面达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安岳县云峰乡人民政府

新水土保持法 篇3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 S157.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2.048

1朝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朝阳市属“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低山丘陵区,由于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和诸多历史因素影响,境内曾光山秃岭、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上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20多年来,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为朝阳制订的“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以造林种草为重点,实行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农业建设总方针,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恶劣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朝阳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累计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013万亩,其中,基本农田286万亩,水保林944.4万亩,经济林255.9万亩,种草129万亩,封育治理207.6万亩,其他措施190.1万亩。经先后4次遥感普查对比,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由上世纪80年代末的81.5%已下降到目前的40%,年均降低近2个百分点。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3788吨,下降到每年每平方公里2554吨。现有水土流失面积的土壤侵蚀模数削减1/3;森林覆被率由15.2%提高到40%。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基础保障性作用。

2当前全市水土保持工作重点

朝阳市虽经多年治理,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总体看,全市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较差所导致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仍是制约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目前还有水土流失面积120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0%。而且,待治理面积主要是坡耕地、沟壑和高山、远山、石质半石质山,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重道远。新时期全市水土保持重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2.1继续实施大凌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朝阳市大凌河流域总面积1950万亩,经过20多年连续治理,累计治理503万亩。目前仍有363条小流域,86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且多分布在高山、远山、石质山,治理难度日益加大。多年的大凌河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已成为朝阳水土保持的品牌工程、形象工程,四期工程均以95分以上的成绩通过了国家验收。

2.2推进坡耕地及沟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朝阳市是农业大市,农业生产是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市现有耕地面积747万亩,累计完成水平梯田面积131万亩。现有坡耕地面积 405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4 %。其中,适宜修建梯田的坡耕地面积294万亩。自2010年以来,先后有4县(市)列入了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修建梯田4万余亩。尤其以2011年秋季朝阳县实施的万亩水平梯田成效更为突出。但全市剩余坡耕地面积仍然较大,广大农民群众修建梯田的意愿十分强烈。借国家启动坡耕地治理契机,朝阳市提出百万亩农业水平梯田建设计划,平均每年完成10万亩。

2.3启动城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已纳入全国水利“十二五”规划。朝阳市水土保持部门于2011年末启动“朝阳市城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探索实施“朝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得到市政府批准。工程规划经水利部批复,于2013年全面实施,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以城郊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竭力打造精品工程,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市政府提出的“生态朝阳”建设目标。

3 实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面对新形势、新特点,朝阳市要以新思路迎接新挑战,推动新时期水土保持建设与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3.1不断创新水土保持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力度,全力推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继续施行行政目标管理机制,强化组织保障体系,提高行政推动工作执行力。坚持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全市最大的基础工程,将水土保持治理任务列入市、县、乡政府责任指标,实施严格的政府督察考核、奖惩机制以及正负激励机制。各县(市、区)政府对各乡(镇)实行“同类同考,项目支撑”的工作激励机制,激发各乡(镇)抓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扭转部分行政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不平衡状态,全力推进生态建设步伐。

3.2继续实施项目支撑方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水土保持项目并加强实施力度

充分抓住国家加强生态建设投入的机会,加快大凌河流域生态建设,推进百万亩农业水平梯田工程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整顿规范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工作,加大水土保持资金投入,加快生态建设进程。

着力抓好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的实施和投入。目前国家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8.86亿元。特别是近5年,全市每年都争取1.5亿元省以上资金,占全省水保资金总量60% 以上。自1993年始,全市大凌河流域列入全国八片重点治理扶持计划,全面完成了4个五年工程计划,对515条小流域实施综合治理并圆满通过国家验收;自2010年以来,每年争取资金5000万元, 实施5万亩水平梯田建设;2014年又使全国首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项目落户朝阳。坚持推动“四荒”资源出让与治理开发,完善新形势下“四荒”资源出让与治理开发的政策措施,坚持政策拉动、行政推动、利益驱动、典型带动的“四动”方略,扶持、培育、引导治荒大户。全市通过出让与治理开发“四荒”资源,广泛吸引全社会生态建设资金,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局面。endprint

3.3创新水土保持业务服务机制,强化技术保障体系,着力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

每年都提前完成水土保持项目规划设计,为争取国家投资和高效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打好基础;建立并完善技术人员工程实施负责制,将项目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民生工程;大力开展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科技含量、效益和管理水平。

3.4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监督管护工作

深入持久地开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当前特别注重新制定的《辽宁省水土保持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提升全社会水土保持法制意识,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管护重于治理的科学理念。继续完善全市水土保持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部门行政执法协调协作机制,目前要结合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实际,尽快制定出朝阳市实施《辽宁省水土保持条例》具体办法,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具有更全面、更具体、操作性更强的依据。

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重点是在各类生产建设项目的行政审批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利用政务公开窗口开展有效的行政审批监督。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护工作,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管护网络,建设相关部门联合管理机制,坚决遏制人为损毁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有力控制水土流失加剧的态势。

3.5 突出精品工程战略,打造水土保持项目品牌

在国家级水土保持项目建设过程中,要继续坚持实施精品工程战略,注重规划测量,做到“放线到班、定位到桩、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平直美观”;注重工程监督,实行“行政监察、技术监管、群众监督”;注重施工方式,水平槽和水平梯田采取人机结合方式,由机械开挖水平槽、修整梯田田面,专业施工人员夯实筑埂。大凌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北票长皋乡白相屯流域,实施高标准水平槽整地4000亩,规模为全市单片水土保持工程之最,为春季造林提供了良好条件;朝阳县北沟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以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强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从华杖子村到周台子村绵延5公里的宏观效果,百余台机械齐上阵的施工场面,树立起水土保持精品工程的品牌形象。

4 发展目标

新时期朝阳市水土保持工作将在十八大“生态文明”目标指引下,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潮。根据中央、省两级一号文件精神和省水利厅、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工作指标,实现生态朝阳、美丽朝阳的宏伟目标。

新水土保持法 篇4

1.1 以高质量的水土保持普查成果保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科学性

新水土保持法的颁布意味着应当对原来水土保持普查的成果进行重新调查, 包括对重点监督区、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进行重新划分。而且, 原来的水土保持法对重点监督区、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项目的建设进行了限制, 因此, 应当对各地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重新划分。

1.2 以扎实的抽样调查基础成果为政府目标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新水土保持法中对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和考核奖惩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控制的比如治理面积和预防面积等指标不能用于考核, 相关数据只有通过普查点进行获取。因此, 对于工作人员在普查点工作的精细与扎实程度、准确度及现场勘查的仔细程度都对基础数据的准确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对后续调查工作的开展造成制约。

1.3 以相关调查成果保障危险区与泥石流易发区、滑坡和崩塌区的科学划分

新水土保持法对划分危险区与泥石流易发区、滑坡和崩塌区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要求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积极对这些区域进行公告并进行管理, 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及个人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惩处。正因为这些区域容易导致水土严重的流失, 而且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相关部门提供的调查结果基础上, 对该类地区进行科学、准确的划分, 并执行严格的管理, 尽可能大地的减少水土流失做出努力。

2 全面做好水土保持重要区域的调查研究, 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1 水土保持规划全面指导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新水土保持法中对各级人民政府在水土保持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 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将水土保持进行全面的规划, 并将规划上报进行审批, 作为以后执行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执行。此外, 新法要求防止水土流失的责任和义务应当通过水土保持的规划进行明确。可见水土保持规划的作用和地位。正是因为水土保持规划基于全面、系统、科学、认真的普查的原因, 而且, 这些调查结果都经过相关专家的论证, 所以, 水土保持规划建立在此基础上应当是科学、合理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执行预防及防治水土流失问题时进行认真、细致的规划。

2.2 需通过水土保持规划确定重要的水土保持区域

2.2.1 水土流失严重区、生态脆弱区

新水土保持法对生态脆弱区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明确的要求, 包括禁止在该类地区进行建设开发活动, 应当对这些地区的植被及地壳等进行保护。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生态脆弱区是指包括地貌和岩性、大气及土壤和生物之间的关系不协调, 这些地区被称为生态脆弱区。正因为这类地区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 因此, 应在水土保持规划中加强对该类地区的保护。

2.2.2 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

新水土保持法中还对包括丘陵、山区及风沙区和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禁止开发建设活动在此类地区开展, 各级人民政府在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时, 应当将该类地区作为重点的预防地区进行保护。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及个人,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水土保持法中的相关条款对其进行惩处。

包括丘陵区、山区和风沙区是一种比较容易辨认的地貌。因此, 在对该类地区进行水土流失的预防时, 不仅要对一些开发建设单位不合规定的开发建设现象进行惩处, 而且, 应当通过相关的调查和分析情况对这些地区进行环境治理。从多方面进行该类地区的水土保持和防护工作。

2.2.3 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项目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大型的建设开发项目对水土严重流失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因此,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监测机构对建设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 并保持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如果通过监测结果显示, 有关的开发建设项目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当地政府部门应当对其进行及时的制止, 并通过备案, 坚决制止此类建设开发项目进行环境破坏, 同时责令该开发企业在相关方面进行整改。

3 科学确定禁垦坡度, 为划定禁止开垦坡度提供决策依据

在新法中关于开垦坡度的限制与原法中规定相同, 并未作出调整, 但是对各地区政府依据其行政区的情况对开垦坡度进行适当调整进行了明确。并且进一步对禁止开垦的坡度上种植何种植被进行说明。其旨是出于对水土流失的保持考虑。而且, 其中也包括了对违反规定的处罚条款。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地区的政府应当根据其行政区内的经济状况与水土流失状况、人口与粮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在此基础上对开垦坡度进行限制。

包括行政监督执法、社会组织的权益和公民法、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及水土流失的防治对于确定不同等级的水土流失预防或治理区域来说, 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 应当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研究, 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 一定要进行区别对待。

4 总结

我国虽然地域面积大, 但是许多地区都因为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不适合人民居住。因此, 地方政府在推行新水土保持法的过程中, 一定要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 对于在禁止地区进行项目开发建设的单位及个人, 应当依照新法中的相关条款进行惩处, 同时更具自己行政区内的各种实际因素, 进行综合考虑, 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规划, 为我国治理及预防水土流失问题作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水土保持法电视讲话 篇5

K J.CO

M 4 同志们:

6月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14周年纪念日。这是一部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法规。颁布14年来,对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县是一个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自1983年起,国家陆续在我县开展了永定河流域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等水土保持项目,为改善我县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致富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建工业、矿山开发等项目,造成了局部地区的生态恶化和新的水土流失,这是绝对不应忽视的问题。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新的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法》赋予我们的责任。为了深入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促进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在这里重申以下几点:

一、全社会都要增强保护水土资源的紧迫感、责任感。水利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执法力度。敦促开发建设单位依法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二、对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要进行全面调查,对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性质、水土保持方案等情况进行详(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细摸底、逐一登记、分类建档,对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三、加强领导,搞好依法行政。全县各有关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制定好实施方案,完善配套规章,严格管理程序。在办理开发建设项目审批立项时,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办理批准手续,从根源上把好项目审批关。

深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加强预防监督工作,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需求,也是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任务十分艰巨。全县上下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新水土保持法 篇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着重点之一,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治理过程中,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技术等综合治理措施,加快坡耕地改造、坡面水系建设和农村林草植被建设,能够有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使水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农村

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将新农村建设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在未来将长期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农村水土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目前,我国有许多县市已经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对于部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山区而言,饮用水和土地灌溉较为困难,除此之外,山区水土流失严重,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山区经济的发展。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水土保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兴建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水土流失逐渐减少,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实现长远发展。

(二)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石

水土保持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工作中要着重注意对农村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合理规划,使农村整体布局更加的合理和完善。还要注意加强农村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解决农业生产中灌溉难的问题。建设水土保持林,提高土地水分涵养能力,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定期对山林进行封禁,以便提高山林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加强水资源和生态防护林建设管理的同时,要坚决打击乱垦乱伐等现象,及时遏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三)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新农村建设,尤其是贫困山区中的新农村建设,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也就要求当地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依托当地情况,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满足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又治理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在新形势下,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充分与流域内实际情况相结合,将水土保持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通過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当地经济状况,为经济发展寻求新的模式,从而达到致富的目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了当地水文条件,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实现了生产力的长效发展,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要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符合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水土流失严重,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如不能及时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新农村建设无从谈起。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互结合,适应新形势要求,以达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目前,由于各地所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差别较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治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按照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对工程、植物、农业技术三大治理措施优化配置,形成小流域综合防治体系。(1)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在小流域中,建设以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是实现流域可持续治理与开发的根本措施。即可以发挥林木特有的生态屏障功能,又可以为社会提供一定的林产品,提高经济效益。(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小流域治理中采用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有山坡防护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和小型蓄水工程。山坡防护工程包括山坡梯田、水平沟、水平阶等,主要通过改变微地形来防治坡面水土流失,就地拦蓄雨水,为作物或林草植被生长增加土壤水分,改善生长条件。小型蓄水工程可以将地表径流和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变害为利。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的基础,为林草措施及农业生产创造条件。(3)水土保持农业措施。该措施是在水土流失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等方法,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随着水土流失治理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在一些小流域治理中已建成了以生态农业原理为基础,以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农林复合型、林牧复合型或农林牧复合型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三、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前景展望

新农村建设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赋予了水土保持新的内涵和历史使命。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准自身定位,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对广大山区而言,生态环境脆弱,当地政府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更要充分发挥政府积极性,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发展当地农村经济。

总结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要实现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而水土保持工作可以从根门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如果能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并造福于新农村建设,就能使老百姓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水土保持的好处,体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袁晓武.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2012,(12):21.

[2]李仓.冀北土石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模式探究[J].河北水利.2011,(8):18.

浅谈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 篇7

一、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含义: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0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 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公布, 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实施, 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 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 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现代化农村, 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其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

二、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民以食为天”、“有土则有粮”, 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是立国富民的基础。如果水土资源遭到破坏, 进而衰竭, 将危机整个民族的生存, 我国有8亿多人口在农村, 若使人与自然真正达到和谐, 就要处理好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一方面, 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 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和承载力;可以增强农村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改善人居环境, 保障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新农村建设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通过新农村建设可有力地推动水土保持工作, 促进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根本改善。

三、水土保持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 水土保持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农业是农村的基础产业, 生产发展首先是农业生产的发展, 是以粮食安全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否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 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水土资源、充足的阳光和有效的雨水是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中, 我们不能不承认人为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资源破坏、气候恶化、灾害频发, 农业生产资源将失去依存的条件, 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潜力。因此, 水土资源既是生态与环境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基础性、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注重生态效益, 改善生态环境,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而水土保持作为保持或增进土壤生产能力, 以获取最高经济生产措施, 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 它追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完整统一, 从而促进农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2. 水土保持将更加完善生态建设。

在我们的生活中, 水土保持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辽河流域的治理, 防堤、护坡、植被种植等, 减少了水土流失, 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就是通过工程、林草、农耕等措施的有效结合, 可以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和植被覆盖率, 涵养水土资源, 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防止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发生, 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因此, 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在一个流域、一个区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 统筹考虑水土流失、水污染、草原退化与沙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防治措施。只有提高水保生态建设,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 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和承载力, 才能增强农村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改善人居环境, 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水土保持是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

新水土保持法 篇8

1 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

1.1 水土流失保持区域不断外延。

水土保持是防止水土流失, 改善水土资源, 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中一直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山区、丘陵和风沙区, 各大工程的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就使得我国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 所以在新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当中, 一定要在山区、丘陵和风沙区开展相应活动的同时也在湖泊和平原等地区开展相应的活动, 此外, 其还必须要朝着非农业方向开展, 这样就可以使得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得到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群众的利益, 这样才能体现出工程自身的综合效益。

1.2 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配套性。

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 最开始是将耕地保土耕作措施和建设梯田当做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 又开始实施林草植被措施, 但是实际的效果都不是很好, 在结果方面都比较单一, 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国开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 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综合性相对较强, 所以在实施效果上也有了显著的改善。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之后, 我们发现只采取一个措施是很难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 所以在新时期, 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其进行优化配置, 这样一来也就形成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善和科学的体系和机制,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 一方面要对工程建设的资金予以筹集, 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吸引外资。

1.3 水土保持的科学技术性。

在很长时间以来, 人们都认为水土保持是一种相对比较简单易行的群众性活动, 但是, 事实并非如此, 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实际上存在着非常强的综合性, 在应用的过程中它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 所以该项工作中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只有不断的改进技术, 增加技术当中的科技含量, 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新时期, 水土保持工作一定要充分的应用科技的力量, 特别是要加大高新技术的应用力度, 这样才能不断的改善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保证其综合效益的实现。

1.4 水土保持工作的系统整体性。

水土保持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作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是预防监督、治理开发、监测预报、行政管理和科研宣教五位一体的整体, 任何分割开来的独立性观念和指导思想, 对水土保持多功能多目标整体效益的发挥是无益的。新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更要注重其整体性和全局性, 尤其要注重各种技术措施的合理配置和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要坚决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的传统模式, 把水土保持工作看成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 列入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 长期坚持开展下去。

2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搞好水土保持的科学规划。

我国是一个地域面积很广的地区, 同时不同地域在自然条件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在水土保持规划当中, 必须要首先做好水土资源现状调查和评价等工作, 在做好了这项工作的基础上, 我们一定要对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控制, 尤其是要注意规划设置的创新性和科学性以及综合性。

2.2 加强组织领导和机制创新。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 要协调好各部门、各领域、各环节间的各种关系, 做好水土保持的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监督检查、统一监测评价等工作;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调动全社会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要建立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户治理、专业队治理、股份合作治理等多种治理组织形式, 大力推动“四荒”使用权拍卖, 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促进水土保持产业化发展;要加强水土保持的舆论宣传, 提高领导者、管理者、建设者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律义务和责任意识, 增强对水土流失防治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局面。

2.3 加强水土保持可研与技术推广。

在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中, 如果想要推动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就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和改进。在农业发展领域, 一定要对不同地区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进行更加详细和全面的研究。不同的小流域综合防治措施在优化配置的过程中也会找到改变水土保持情况的最佳方式。而在那些非农业的领域当中, 一定要对不同类型开发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全面的研究,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使用当前比较主流的技术来培养更多的新品种, 从而也就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2.4 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建设。

我国的水土保持要走出“先破坏后治理, 边治理边破坏”的怪圈, 就必须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建设, 依法保护水土资源。要严格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 重点抓好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 把水土流失的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培养一支在政治、法律、业务诸方面具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使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落实到每个地方和每项开发建设工程当中。要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 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结束语

水土保持工作需要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 治理水土流失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和支持, 还需要大家的大力支持与响应。政府应该努力宣传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制定合理与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政策, 让大众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尤其是针对农业生产的工作人员, 教会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观念, 节约水资源, 使大家积极主动的保护环境, 为国家发展与环境治理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建设工作, 水土保持工作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进和完善, 但是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予以处理,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及发展, 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预防监督

参考文献

[1]徐虹, 王兆福.我国水土保持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4) .

[2]王冉冉, 许士国, 徐向舟.水土保持措施对韭园沟流域水环境影响的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 2009 (2) .

[3]田永兰, 宣海龙.试论三盛公水利枢纽沿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J].内蒙古水利, 2010 (4) .

新水土保持法 篇9

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体现,它关系到能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好“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就越高,社会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就更加紧密,因此,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生产发展首先是农业的发展,但其能否得到发展,发展的潜力有多大,完全取决于良好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而良好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依靠一切具有实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来实现。坡改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水保土保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为经济活动奠定基础;荒山荒坡配制拦水工程,植树种草,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和植被覆盖率,涵养水土资源和改变区域气候,为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奠定基础;合理确定农、林、牧、副、渔各业用地,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奠定基础等。如杨郊乡七家沟村,1997年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山上将500亩荒山荒坡修成果树池台田,发展爱宕、砀山酥、锦丰梨等3万株,密植栽培半白优质桃1000株。山下修高标准水平梯田,发展葡萄和农作物等。果园实施立体种植,果树行间种地瓜、土豆、花生、大豆等。山沟修谷坊55座拦截泥沙,沟口建2座塘坝储蓄水源养渔灌溉。修作业路4000m。修泵房2座,安装果树灌溉地下管路1万m。建可储水果350吨恒温库一座,建年生产能力为250万个包装箱厂一座。现果树年产量10万公斤,地瓜、土豆,花生、大豆等年产量15万公斤。为使产品得到深加工和再利用,建100头规模日光温室养猪厂一座,以本园生产的地瓜、土豆、豆饼为饲料。建设沼气池四座,以猪粪为主要原料。建设果计厂一座,以本园生产的果品为原料。养鱼2池塘,以果渣做鱼饲料。现果品生产加工、包装箱厂、恒温库储果菜、养猪养渔、果计厂等为当地解决剩余劳动力70多人,年创收纯利温50多万元。工程综合效益是一个穷山村变成现在山青水秀的富饶山村,人均收入由治理前的5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元,现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实践证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改善贫困山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综合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命线工程,它在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作用,是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2.1 以水土保持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为理念,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五年计划完成430km2综合治理任务。根据连山区水土流失状况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部署,将规划治理面积围绕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进行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贴近民意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确定农、林、牧、副、渔、村庄、道路、景观等各业用地,科学配置工程、植物、农耕、法制等措施,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连山区新农村建设打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2 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综合治理

根据“十一五”期间确定的治理模式,对西部中低山强度侵蚀区150km2荒山荒坡治理任务重点实施植被覆盖工程,以水平槽、鱼鳞坑、果树盘为主,营造水土保持生态林和经果林,既调节地表径流又为植物生长储备水份,为减少各种自然灾害打基础。对中东部中度侵蚀区200km2工业生产基地治理任务重点实施保护和合理利用为主,在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审工作,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同时,搞好恢复治理工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打基础。对东南沿海漫岗轻度侵蚀区80km2果品、粮油、蔬菜生产基地治理任务重点实施预防保护为主,要严格控制采伐、开矿等生产建设活动,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植被。

2.3 工程实施中要协调好一项工作和重点完成两项工程

2.3.1 解决目前水土保持工程补助标准低、工程实施难度大的问题,发挥水土保持在生态建设中综合规划的职能优势。

2.3.2 使水土保持工程直接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东南沿海漫岗

轻度侵蚀区根据小流域的自然特点,五年计划建设10条城市美化型、城效旅游观光型、生态休闲型、科技教育型三大效益显著的精品治理工程。

2.3.3 为清洁环境和拉长生态良性循环链,根据各地特点,五年

计划建设500座养殖—粪便沼气—沉渣有机肥—有机农产品的生态循环工程。

3 建设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根据新农村建设优美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水土保持要重点开展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作,以水土保持的理念指导、推动新农村建设,以水土保持的技术标准完成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同时,实施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程,实现农业清洁生产,保护水土资源,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保障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使农村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

新水土保持法 篇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 并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 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意义深远的作用, 其是促进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1,2]。当前, 结合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 我们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融入了新农村建设内容, 进行大胆、初步的尝试, 成果显示, 其生命力是旺盛的。但究竟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如何提高水土保持?这是水保人关注的热点。

1 水土保持的基本涵义

水土保持的涵义有法律的定义和行业标准的定义之分, 概言之:是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 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综合性措施[3]。

2 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

2.1 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水土保持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途径, 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 它通过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追求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完善统一, 是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是要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和谐稳步发展。一方面, 新农村建设要求人们从自然界获得丰厚的物质条件, 以供人们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从而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就越高, 对自然资源领域开发的要求就越高, 社会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就更加紧密。因此, 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才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水土保持的根本任务, 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2.2 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标志, 其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生产发展首先是农业生产的发展, 但其能否得到发展, 发展的潜力有多大,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农业资源, 取决于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从水土保持的内涵看, 水土保持正是给予了新农村建设良好的农业资源、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相反, 如果不进行水土保持, 不按自然规律办事,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过度开发利用, 就会造成水土流失, 恶化生态环境, 破坏农业资源, 引发洪涝灾害, 农业生产将失去依存条件, 新农村建设就不会有稳固的根基。因此,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水土保持, 没有良好的水土资源条件是无法建设新农村。

2.3 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长期任务。

水土保持是国民经济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只要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停止, 水土保持就不能停顿。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步骤, 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都是需要长期奋斗才可能实现的目标任务, 特别是在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程度严重的局面下建设新农村, 任务既是艰巨的, 更是长期的。

3 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 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否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使治理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 水土资源既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性资源, 注重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改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3.2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生存质量。

水土流失不仅直接破坏自然生态景观, 影响环境形象, 还会破坏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 削弱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导致气候恶化, 诱发、加剧旱、涝等自然灾害;同时, 水土流失使环境恶化、资源萎缩, 人们为求得农业增产大量投入化肥、农药等石化能源, 这些化肥、农药有70%流失到耕地中, 不仅会直接污染施用地, 还会通过地表径流的挟带作用, 污染水源或其它非施用地, 给农业和人民自身安全带来威胁。针对以上新农村建设中常遇到的难题, 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和建设, 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而且可以提高农民生存质量。

3.3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农村“生产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核心是发展生产,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增加农民收入。水土保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在对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长期以来, 各地政府和水保部门紧紧围绕“生产发展”这一主题, 积极引导农民退耕还竹、退耕还果等举措, 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壮大特色和后续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 实现了农村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4 提高农村水土保持的措施

4.1 加强预防监督, 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随着发展工业强县战略目标的实施, 矿产资源开发、公路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其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大量弃土、废渣、建筑垃圾等, 对原地表、土层结构, 植被以及水土保持设施将造成一定程度的毁坏, 如果不及时清理, 遇到暴雨季节, 这些松动的泥土、弃土废渣就会被雨水带走, 到处乱流, 人为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从而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因此, 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加强预防监督工作,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避免因开发建设而破坏生态环境。

4.2 合理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水土保持实施应按照各水土流失类型区和自然特点, 合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 对于农村地区为减轻水土流失、改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 提高土地生产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a.重治坡耕地, 减少水土流失;b.配套坡面水系, 合理利用水资源;c.植造水保林, 增强涵水能力;d.兴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e.发展特色产业, 如水果林等

4.3 加强后期治理, 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

对已治理后的水土资源的进一步治理、保护、开发与利用, 实现水土保持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持续增长, 壮大区域治理开发的综合实力, 不断加强水土保持自身造血功能, 以水土保持效益反哺社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并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

4.4 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工作, 提高人民水保意识。

针对农村这个独特的治理区存在的人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 水保意识不强的特点, 在实施水土保持工作的同时, 要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加强水保知识的宣传, 培训, 提高人民的水保意识, 使人民自觉地投身到水土保持的行列当中。另一方面, 也可以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村的措施, 通过示范村的作用, 起到传播、带动水土保持工作的目的。

5 总结与建议

水土保持和防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 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搞好农村水土保持, 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通过改善生态环境, 调整产业结构, 发挥产业优势, 就能增加农民收入, 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摘要: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水土保持, 没有良好的水土资源就无法建设新农村。从水土保持的内涵入手, 简述了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 并阐述了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以及就如何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部分措施。

关键词:水土保持,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丙友, 荣建东, 周彦明.水土流失对“三农”建设的障碍作用及解决途径[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6 (3) :53-54.[1]刘丙友, 荣建东, 周彦明.水土流失对“三农”建设的障碍作用及解决途径[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6 (3) :53-54.

[2]孙正勇.浅析水土保持与旺苍新农村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1) :158-159.[2]孙正勇.浅析水土保持与旺苍新农村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1) :158-159.

新水土保持法 篇11

河南省新县水利局 465550

摘要:现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不断深入,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其对环境的破坏力度在不断加深,水土流失也变得更为严重,对城市环境构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降低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应加强对水土流失的应对,及时做好水土保持,强化对水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治理力度,旨在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人们营造更为和谐的生活环境。为此,本文就城市水土流失分析及水土保持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生态治理

通常条件下,人们认为水土流失只存在于山区或相对偏僻的地区,其实城市的水土流失情况也相对严重。如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由农村迁移到城市,水土流失现象变得也越发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其会对城市的发展构成威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应先对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行分析,将其视为水土保持的重要突破口。

一、城市水土流失分析

如今,城市规划面积在逐渐扩大,人口数量在不断扩大,会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城市原有的地理结构受到严重破坏,且会产生严重的环境负担,其中水土流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们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定西市新城区的建设工程项目所占有的面积达到将近250万m2[1],这些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乱堆乱放的现象,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是导致当地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水土流失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其一,水土流失会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行为,会使得水资源大量减少[2]。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会对原有的植被形成破坏,且地表覆盖面积的不断扩大,会造成大多数的地表径流出现流失的情况,水分无法渗入到地下,影响地下水的平衡度,对地下水的补给受到阻碍,大大的影响了自然界中水资源的正常循环。其二,水土流失严重,会造成大量的淤积,当遭遇暴雨时,会阻塞排水口,为防洪工作带来压力,极易生成洪灾。其三,水土流失也会对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自然景观已然不复存在,打破了原本完整的生态系统,逐渐演变为秃地、不毛之地。水土流失一旦发生,城市会经常出现扬沙天气,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水土保持策略

1、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力度

通过对水土流失危害性的分析,解决水土流失现象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强化水土保持具有关键意义。城市的发展,政府部门责无旁贷,应发挥带头作用与公共服务功能,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动力。政府应加强对水土流失危害性的认知,强化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加大在水土保持上的重视度与投资力度,是为人们服务的重要体现。因此,政府部门应在城市的关键点设置水土流失监控与管理点,开展水土流失的目标性与针对性治理,可大大提高水土流失的治理效率。政府部门具有权威性,其高度的影响力不可忽视,以此为契机,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水土保持中来,强化对日常水资源的保护,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施多部门协调工作,由水利、环保、林业、水保和国土等部门的领导所组成的领导班子,通过各部分的协调统筹以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在政府行为方面,甘肃政府部门于2012年、2013年分别出台了《定西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试行)》和《定西市市区规划管理办法(试行)》[3],针对定西市未来的发展与规划提出了建设的要求。

2、强化城市绿化景观建设

为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强化城市绿化景观建设是必然选择。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应秉持着多管齐下的理念,城市绿化景观建设是基本条件。城市的居民区内,应覆盖大面积的草坪,既能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也能涵养水源,完善地质结构,及时补给地表水。对于城市残渣、废渣堆砌地点,应对该区域的土壤进行改良,增强土壤的肥沃程度,禁止土壤内部存在重金属物质,选择抗逆性强、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的植物进行栽种,能有效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对于城市中闲置的老城区,应适度的进行改造,开展绿化工程,以此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甘肃定西市就在关川河的两侧设立滨海风景区,既能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也可促进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

3、建立网络监测体系

为了及时了解到水土流失的情况,应充分借用现代信息化、网络技术,设置水土流失网络监管系统,根据各区域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各市级应设置水土保持監测与管理中心,实施对区域水土流失情况的动态化管理,下设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点,要定期对辖区内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彻查,做好精准取样,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计算出水土流失的侵蚀情况。若某区域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应设置多个观测点,实施定位观测与调查,其主要的观测对象为建设区域的地貌、植被生长情况、扰动程度、水土流失量等进行分析,可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社会环境变得愈发复杂,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为城市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强化城市水土保持迫在眉睫。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政府部门应加大重视力度,呼吁各领域共同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加强对水土流失情况的网络化监测,以实现水土保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杨杨,乔莉萍,陈留芳.城市水土保持宣传策略及效果反馈[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4,04:66-70.

[2]刘佳佳,郭栋.城市水土保持策略及相关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3,19:225-226.

新水土保持法 篇12

在农业生产中, 水土保持工作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力支撑, 水土保持工作也有效地承载了其建设的稳定性。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有着必然性, 必须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来实现。在部分农村地区, 尤其是那些偏远山区, 面临着巨大的水土保持工作压力。必须保护好水土资源, 合理利用这些资源, 从而提升土地生产力, 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1 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水土保持是指通过防治水土流失, 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 以此保持土地应有的生产力, 并释放其可能的生产力潜能。这个过程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从而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良好互动。水土保持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新农村过程中, 水土保持能够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促进农业生产, 进而改善农民生活。水土保持工作的任务就是有效地推进农村乡风文明, 保证村容整洁, 为管理民主提供外部条件。要发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引导群众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实现“山-水-田-林-路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为农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促进农业生产。

2 水土保持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1 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 做到减灾保丰收

水土保持工作能够为抗旱减灾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在一些多旱山地地区, 通过积极开展基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获得了较好的水利条件, 不但保障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用水, 而且在应对干旱时能够发挥重要的农业抗旱减灾作用。

2.2 为农业发展提供力量, 促进农村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能够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使得农业发展更加具有活力。在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中,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促进了坡面径流灌排调控体系的配套和完善, 使得一些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了遏制。通过遏制水土流失, 农业生产条件获得了明显改善。

2.3 保障现代农业发展, 为特色产业提供发展动力

水土保持工作能够保障现代农业的发展, 通过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构建良好的农业基础条件, 对于吸引农业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鸡头寺村为例, 其通过构建优越的基础水利设施, 保障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吸引了许多民间投资用于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园林绿化树种, 大力培植花卉产业, 促进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 发展中药产业;进行种植果蔬, 构建高效特色产业。

2.4 搭建农民增收平台,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水土保持工作能够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为农民增收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平台。民营农业生产企业的进入能够带给当地农民大量的工作机会, 这就需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可以通过果树种植、水产养殖和牲畜养殖, 为当地农民提供工作平台,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5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项目, 构建起完善的水保林与经济林体系,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建立起绿色生态环境。通过建立供水站, 保障当地人畜饮水安全, 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

2.6 联系党干群关系, 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打造出一系列致富工程, 做到让农民满意。在水土保持工作中, 要做到一事一议, 这能够促进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 提升乡村文明水平。这将能够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 打造真正的“乡村文明”。

3 水土保持工作中尚且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尚且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 这些问题有:全国总体上的需治理土地面积高达了3.57亿hm2, 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繁重;新增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大, 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与土地石化严重, 尤其是东北黑土地黑土流失严重威胁到了东北粮仓的稳定;人口与环境和资源的矛盾总体上属于激化状态;政府和民间对于水土保持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与总体生态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适应;水土保持专业队伍建设尚不完善, 民众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欠缺, 基础研究薄弱。

4 保障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形成立体化和系统化的工作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 提升行业规范水平, 促进依法行政;开展广泛的水土保持宣传,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水土保持的科技创新, 提升水土保持工程的科技含量, 以科技为推动力;完善社会参与, 引入市场机制, 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协调性, 建立起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谢海燕, 赵健.水土保持强力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人民长江, 2008, 39 (5) :99-100.

[2]鄂竟平.扎实做好”十一五”水土保持工作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中国水土保持, 2006 (6) :1-4.

上一篇:脉冲设计下一篇:多功能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