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2024-11-13

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选择(共12篇)

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篇1

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研究证明了资本结构影响企业价值, 而企业融资方式会影响资本结构, 因此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是很有研究必要的, 恰当的融资方式有助于企业成功。

一、企业融资环境

企业融资能力不仅受企业本身经营业绩的好坏、财务杠杆的高低影响, 还受到整个大环境的影响。现今经济高度开放,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也很显著, 造成了一些靠出口赢利的企业倒闭破产。金融危机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体现在市场消费需求减少、企业订单减少, 存货周转变慢、资金周转不灵、资产流动性变差。现在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 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抵制通货膨胀, 如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压缩企业的贷款额度、增加对企业贷款的限制条件等等。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企业贷款融资困难, 同时企业上市融资的风险也一直在增加。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 企业要想求得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融资方式, 多元化与特色化相结合, 寻求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

二、传统融资方式

从资金来源上, 企业融资方式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内部融资主要是指企业不全部将利润分红, 而是留存一部分再投资, 扩大企业规模。由这种方式取得的融资因不需要支付手续费和使用费, 成本低, 也不会稀释原股东权益, 同时作为一种再投资的形式, 没有偿付的风险, 故具有风险低、成本低和使用灵活的特点。因此, 内部融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筹资方式, 是企业的首选。但是, 内部融资也存在缺陷, 如企业不可能全部留存不分红, 即使全部用作再投资, 也可能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综上, 内部融资是一种不可能的也不长远的方式, 现在是高度开发的社会, 要具有使用外来资金盈利的能力, 才能使企业真正做大做强。

外部融资按产权关系分为两种, 即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第一种融资形成了企业的原始资本, 又根据发行对象分为私募股权和公募股权两种。权益融资具有不必担心归还原款的特点, 但成本较高。债务融资应该是比较传统的融资方式, 如银行借款、债券等。债务融资的企业通常都有按期还本付息的压力, 这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要求较高, 如果现金不足以按时还款, 对企业声誉有影响, 甚至导致破产的后果。债权人防止经营者滥用资金, 危害其利益, 在借款合同中会制定相关的限制条款, 甚至有限制经营方式、经营者薪酬等, 因此融得的资金可能灵活性较差。债务融资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 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可能影响企业再次的融资能力, 且债务的增加会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经营风险较大的企业要慎重选用这种方式。现实情况下, 选择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一是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高的往往较多采用股权融资, 经营风险低的可采用债务融资;二是企业当时的盈利能力, 如果盈利状况较好, 高于预期的话, 较多采用债务融资, 这样可以防止股东利润被稀释。现代经济环境下, 权益融资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了, 出现了介于债券与股权融资之间的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 企业可选择的方式增多了。在多样的融资方式面前, 选择哪一种成了企业的又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今天这样复杂的经济环境下, 仅仅采用传统的筹资方式可能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笔者建议企业从自身特点及行业特点出发, 选择一个最适合的融资方式, 可以传统方式与新兴的融资方式相结合等。

三、企业融资方案的设计

1、中小企业融资方案设计

(1) 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打破了传统信贷模式, 出租人往往拥有较雄厚的资金, 购买是根据承租人的需求选择的, 购买租赁物后租给承租人, 从承租人处收取一定租金。显然这种融资方式特别适用于需要设备但是资金不足的投资人。同时, 融资租赁也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由于承租人可以不必一次性花费大笔资金就可使用设备, 这样可减少承租人的运营资金, 起到一个杠杆的作用, 因而逐渐在企业中形成为一种流行的融资方式。并且, 融资租赁不像普通借款那样影响承租人的资本结构, 因其在资产负债表中不做负债处理, 单从财务指标上分析不影响偿债能力。另外, 由于最终所有权不一定归承租人所有, 其不必担心设备过时, 还可享受税前扣除租金费用带来的利益, 这也是融资租赁的一个亮点。融资租赁这种方式的使用体现了资本市场正在完善, 是一种健康的方向。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家货币政策的收紧, 各大银行均加大了对企业贷款的条件限制, 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发展规模等与大企业无法匹敌, 可是中小企业要发展壮大, 融资是必须的, 而融资租赁具有成本低、限制条件少和手续简单的优点, 自然就成为了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2) 其他融资方式。区别于传统融资方式主要以企业资信为标准选择企业贷款, 贸易融资注重业务交易全过程的匹配程度。其根据中小企业特点, 创新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式,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抵押物不足的难题。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以核心企业的资信, 对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一种方式。由于已经有了金融危机的教训, 供应链融资不能采用单一的链条, 市场竞争已经演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不再是只存在于单个客户之间。单靠同一条供应链是很难应付危机的, 要依靠团队的力量, 营造一个战略市场同盟, 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

2、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设计

(1) 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内涵。高科技企业可以从产品和工艺两方面区别于传统企业, 表现在为市场提供高科技产品或服务, 或者通过不同于传统的工艺即高科技技术来制作传统产品, 由于制作过程技术含量高, 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污染低等优点。比如电子信息技术、光电子和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生态科学技术等, 往往是既造福于大众, 又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资源。

由于高科技中小企业产品和工艺都涉及高新技术, 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研究成果, 一切还在摸索期, 因此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但同时失败的可能性也大, 又因企业规模比较小, 所以承受风险的能力也小。这一产品符合国家支持的政策, 是市场前进的动力, 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

(2) 高科技中小企业新兴融资方式研究。一是风险投资。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受企业处于何种阶段影响的, 高科技中小企业正是处于创业期, 传统融资的取得对于其比较难, 那么就催生了风险投资这种方式。风险投资由专门的投资机构提供, 投资对象主要是中小高科技企业, 这种投资追求的是高风险高回报, 是以企业上市和股权出售、资本增值为盈利的目标的, 区别于传统的投资是以企业分红等为盈利目标。这种风险投资正是看中了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新和成长潜力。它也是一种股权性投资, 参与企业管理, 风险投资者的金融市场优势与风险企业家的技术优势正好互补, 这样既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又有助于风险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风险投资以资本增值为利, 区别于传统投资的另一点是当企业发展一段时间后进入成熟阶段, 风险投资者就会从中撤资, 转而去投资其他新项目。因此, 处于创业期的企业优于使用这种方式。

二是天使投资。天使投资区别于风险投资, 它的管理模式比较简单, 规模比较小, 与投资者仅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提供者是一些有一定资本的个人或家庭, 一种来自民间的权益资本筹资方式, 这种方式可提供的资金量可能有限。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的相同点是高风险、高回报。

由前所述我们可以得出, 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是多样的, 选择时不必局限于传统融资方式, 新兴融资方式是应经济发展需要出现的一种产物, 也可根据融资方式的特点及与企业的适应性进行选择。

四、结语

融资方式的选择是资金取得的第一步, 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我们现在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 通货膨胀高涨, 泡沫似乎无处不在, 不是炒房地产, 就是炒艺术品, 这些都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 国家的货币吃紧政策正是为了抑制这些不良投资行为, 只有我们的实业真正能得到发展, 能够顺利融得需要的资金, 才能营造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环境。那么在这种融资难的情况下, 怎样才能在可接受的成本下顺利融资, 是每一个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 融资更显困难。所以, 企业融资前要做好融资计划, 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 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同时企业本身也要坚持诚信,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 投资人有利可图, 这样我们的融资优势才能真正得到发挥, 做到共赢。

参考文献

[1]云星华: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当代经济, 2010 (2) .

[2]毕晓韵、彭芳春:金融危机下供应链金融融资问题与机制创新[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0 (6) .

[3]秦波: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企业融资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 2011 (8) .

[4]闫慧:论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9) .

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篇2

[摘要] 在当前中国经济银根紧缩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严重的制约了自身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小企业的现状,介绍几种普遍的融资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建议

一、中小企业发展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加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是吸收就业,活跃市场气氛,推动经济增长,维护市场活力的前提条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上半年,宁波实有个体工商户突破30万户。以去年底全市574万户籍人口计算,平均每19人或6户家庭就拥有1家个体工商户。但是中小企业却因为融资困难而阻碍了其发展。从外部环境来看,2011年,央行第六次上调法定存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的历史高位。在流动性紧张和通货膨胀压力持续高企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普遍加剧,盈利空间有所缩小,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再次成为焦点。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也同时加重了企业融资困难。从中小企业融资情况分析,随经济复苏的趋势逐步明朗和通货膨胀压力的持续高企,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日趋旺盛,与金融机构2011年逐步收紧信贷资源之间的矛盾更为凸显,因此企业信贷需求不能及时、足额满足的现象有所显现,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感受。调查结果显示,31.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造成企业生产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调查,2011年在成本上升等压力下,浙江、广东、江苏等地的一些中小企业已出现半停工、停工状态。清明节后,温州江南皮革、波特曼、三旗集团这3家知名企业,除了江南皮革,另两家企业的歇业或倒闭,倒闭的原因都指向资金紧张。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要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融资难问题。正是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各中小企业开始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融资。

二、主要几种融资方式介绍目前,我国可供中小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多达二十多种,既有直接融资方式,又有间接融资方式。针对现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我们选取了几种普遍的融资方式开展讨论。

(一)银行借款融资:

银行贷款是一种最为正规的融资方式。由于中小企业的市场淘汰率远远高于大中型企业,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选择这种方式来贷款的话可行性不是很大。在这个时候良好的银企关系可能会提供一定的便利之处。其次,由于银行贷款手续繁复,审批时间过长,许多中小企业为求发展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从民间融资。数据显示,在宁波的13万多家注册企业中,有信贷记录的约为4.4万家次,也就是说,近三分之二的企业从未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对于这种融资方式,今年宁波市中行行长表示,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以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授信审批权限,扩大和健全对实体企业“绿色审批通道”名单和准入,提高效率。

(二)民间融资:

同正规融资相比,民间融资的供给者更了解借款人的信用和收益状况,从而克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种筹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合集资金将其贷放到生产流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压力。同时其利率杠杆灵敏度高,资金滞留现象少,手续简便,提高了资金使用率,是一有效集资途径。但该方式的利率相对较高,一旦企业出现重大的问题使得无法偿付时,出现的问题将会是非常棘手的。另外由于其具有“地下”性质,因此能够使中小企业在获得融资的同时保持其经营的私密性。因此民间融资能够成为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据统计,目前我国社会储蓄存款己突破12万亿元,政府应当在有效的制度安排下,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覆盖面。据悉今年浙江将结合经济规模、行业特点和金融供给情况,主动帮助小额贷款公司提高放贷能力,在偏远乡镇、山区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业务覆盖面。但是,民间集资有一定的消极性,首先由予法律的不明确、体制的不完善,以及认识的不统一,致使一些地方的民间借贷处予非法状态或放任失控状态,这就是温州出现多起非法集资的案件。所以对于民间进行的融资活动,我们不宜简单地禁止,而应加以规范,将其纳入正式的金融体系。

(三)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一种中长期固定资产融资,时间一般是3至5年,并且由于融资租赁有允许承租人提前归还租金的便利,因此融资租赁又兼具短期融资的优点。此外,融资租赁还具有效率高、风险小,设备、服务和融资的一揽子解决等优点。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多数技术设备落后,又无自身积累且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去更新,发展融资租赁业,企业就可以在资金短缺或不愿动用经营资金的情况下,添置或更新设备,提高产品竞争力。目前融资租赁的金融杠杆作用基本没有得到发挥,我国的租赁公司的资产规模最多是几百亿元,因此发展的空间很大。对于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做的是解决政策上的一些制约因素:一应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放开金融祖赁公司的准入(由于金融租赁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目前实现严格的准入制度,受银监会监管,难以批准);二是适当降低资本金门槛。(目前规定新设的内资租赁企业最低注册资本金要达到17000万元)。

(四)“金贝壳”贷款:

“金贝壳”是一项为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贷款借款保险产品。宁波市的城乡小额保证保险贷款为全国首创,这种由政府、银行、保险相互合作解决中小企业、农户及城乡创业者抵押担保不足的融资模式目前已在全省推广。“金贝壳”有力地支持了小企业与城乡创业者生产经营和创业发展,而“金贝壳”业务只是宁波市推出的众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举措之一。据悉,到今年1月底,宁波市10家银行发放的“金贝壳”贷款已突破20亿元,共1799户小企业和农户受益。去年宁波初创期小企业最高额从1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创业者(个体工商户)从10万元提高到最高100万元。据了解,宁波市将大力推高该投资项目。这种融资方式支持的对象包括申请小额贷款用于生产经营的农业种植养殖大户、初创期小企业和城乡创业者。

(五)存货融资:

存货融资具体地来讲是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该机制,出借方可以接收更多与仓储的存货有关的信息,并且对仓储的存货进行更高级的控制。其中,仓储的存货担保了融资安排,在借入方违约的情况下可以为出借方提供了可以得到抵押品的担保。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存货质押融资方式主要有三种:仓储融资、信托收据融资和抵押单存货融资。这种方式的融资资金数量具有灵活性。中小企业将其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等存货作为担保物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但是,考虑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通过存货担保来获得的资金相对较少,不过这可以用来缓解短期的资金缺乏。

(六)应收账款融资:

应收账款的筹资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融资方式。主要是中小企业将其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入专门的融资机构,由其为企业提供资金、债款回收、销售分户管理、信用销售控制以及坏账担保等金融服务,使企业获得所需资金进行周转。这是一种融资来源弹性的弹性较大。当企业因销售额增加而需要更多的资金时,其发票金额也将逐日增加,从而使以此为基础而获得的资金额也日渐成长。其次,应收账款提供了企业以其他方式可能极难获得的借款担保。最后,当应收账款予以代理或出售时,企业可以获得在其他情况下无法获得或获得时成本较高的信用部门服务。但是这种筹资方式的成本太高,通常比基本利率高2%或3%。另外,如果发票很多,面额又很小,则可能使这种方法显得非常麻烦。在某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应收账款筹资出现大幅增长的趋势。

(七)建立担保公司:

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瓶颈是担保难,因此政府不一定要大规模地参与中小企业的投资或借贷,而是以担保引导的形式。建立担保公司就是一项最直接的举措。据悉,银行小额贷款的营销成本较高,小企业向银行直接申请贷款受理较难,这就造成小企业有融资需求时往往会向担保机构等融资机构求救,担保机构选择客户的成本比较低,从中选择优质项目推荐给合作银行,提高融资的成功率,就会降低银行小额贷款的营销成本。目前,许多投资担保公司,在贷后管理和贷款风险化解方面的规范和高效运营,获得了银行充分信任,一些合作银行把贷后催收、贷款资产处置外包给担保公司,双方都取得了比较好的合作效果。因此,这种方式可以使得贷款有所保障,从而加快贷款进程。

三、我国各类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与政策建议

(一)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成长性、高收益的特征,又普遍缺乏必要的担保手段,因此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采取间接融资的方式获取发展资金。所以要尽快建立起开放运作的二板市场,鼓励天使资本之类的民间非正式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从而降低创新型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型中小企业。一般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前期购买技术更新设备等投入较高,然而企业自身规模较小,成长性和收益受到技术成熟度的局限,所以既无力提供足够的抵押从银行获取贷款,又不能采取直接融资方式。因此需要通过国家相关产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合作成立为此类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如成立地方性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提供担保鼓励中小银行贷款、通过四大国有银行设立专项金融机构贷款和政府财政拨款等,多管齐下,以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化迅速开展。

(三)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由于技术扩散程度较高,产业发展成熟,市场成熟,竞争激烈,利润率处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且企业正常发展所需资金不多。此外,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分布趋于集中或分散。对于集中分布的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政府可以采取与地方相关产业协会合作成立产业担保机构、组织该产业中小企业成立互助担保基金、开放金融市场鼓励民间金融机构参与等方式帮助产业内的中小企业融资;对于零散分布的中小企业,政府还可以通过成立创业基金,建立一些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如社区银行,扶持其发展,但这些决不能取代其他金融机构的作用。

四、我们的意见根据目前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美元的贬值,货币银根紧缩,融资可能性的变小,使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在这样的融资环境下,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两项措施上。一是,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首先,要解决民间资本的疏通渠道问题。在政府监管下,应该

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篇3

关键词:养老方式;养老意愿;研究综述

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老龄化速度比原来预测的要快许多,老龄化问题从一个中长期问题演变成需要立即着手解决的新问题。现在每天有2.5万人迈入老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负担系数持续下降的趋势出现转折。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养老保障体制提出严峻挑战,面对家庭的小型化趋势和独生子女的新一代,中国千百年来的家庭养老方式和社会伦理规范都在发生变化。庞大的养老规模需要巨额资金,但我国必须迅速建设广泛覆盖的社会养老安全网,同时又要防止福利的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沉重负担,处理好养老保障水平刚性增长与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矛盾,成为中国在发展中要应对的重要挑战。在我国已超过2亿的老年人口中,有超过六成生活在农村。基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找寻满足时代需要的新型养老方式已至关重要。本文在梳理目前养老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路径,本文在结合其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新农保试点中的农民养老方式选择进行实证研究。为完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有关农村居民养老方式的研究

对养老方式的研究,相比农村,对城市关注的文献更加丰富。穆光宗(1999)以养老支持力为划分标准定义了家庭养老方式,并指出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外移和替代的客观发展趋势,因此,应该在家庭养老方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和助老事业。杨宗传(2000)等学者从经济供养、生活服务由谁提供,区分了社会保障和家庭保障方式,从老年人和谁一块居住的居住方式划分了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在此基础上,详细界定了中国的养老模式。

有关新兴的养老方式的探讨,柴效武(2004)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详细论证和分析了以房养老的运行和社会实践的可行性,并用生命周期理论对以房养老的运作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田晓虹(2005)以在北京周边地区建立老人宜居城市和上海农家养老寄养计划为案例,分析了养老都市新模式-异地养老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和人口结构不合理问题,并指出应该探索中国式的养老新模式。

更多学者采纳了折中观点,提倡应该坚持多种养老方式相结合。谭克检(2002)指出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是一个根本的养老保障系统,其目前在农村的运作仍十分的薄弱,虽然现阶段家庭养老仍占据主要地位,但是伴随农村家庭结构类型的变化,强化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已经十分必要。杨燕绥、赵建国、韩军平等(2004)通过研究指出了三个悖论,即解放思想和制度创新才是解决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关键而不仅是资金;尽早建立可以整合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的平台,对城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不是扶贫政策,而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刘晓梅(2012)的研究表明:家庭养老正在被取代,养老方式向个人化和社会化发展。杨恩艳等(2012)的研究表明养老的实现取决于家庭责任的体现,家庭养老在中国养老方式中占据主要地位,应积极探索新型家庭养老方式。钟建国等(2009)研究表明应以政府养老为主,家庭和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制度。钱海龙(2012)的研究表明应探索依靠老年人、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方式。阮荣平(2010)从绩效的角度对各种养老方式进行比较,得出社会时间平衡对风险化解有效,家庭时间平衡的个体福利最大。

二、有关农村居民的养老意愿研究

通过对养老意愿的文献梳理,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人们对晚年生活的预期,揭示养老方式的发展变化;也有助于对选择和确定社会养老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从现有的研究看,对养老意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这一研究对象;另外,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中年后期,也有学者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进行研究;还有学者对中、青年群体的养老意愿进行研究。

关于养老意愿,目前学术界尚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养老意愿是指人们对养老所持有的看法和态度;也有学者认为养老意愿是个体对养老模式的主观选择倾向。以上两种界定,虽然在具体化程度上有所不同,但都明确指出养老意愿是一种关于养老问题的主观意愿。在实际研究中,因不同研究者的侧重点不同,故对养老意愿的操作化亦有差别。复寿劳(1997)在对上海浦东老年人的研究中,将养老意愿具体化为居住意愿和生活护理意愿;李建新等(2004)在对中西部农村的相关研究中,将养老意愿操作化为三个变量:是否同意“养老靠子女”、是否同意“养老靠自己(配偶)”和是否同意“养老靠政府(集体)”;龙书芹等(2007)认为目前关于城市居民养老意愿的研究,主要侧重老年人的居住意愿;田北海等(2012)的研究认为养老意愿就是对养老模式的主观倾向,并将其操作化为“您最愿意以哪种模式养老”选项涉及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其他等五项。程亮(2014)在养老意愿上,认为子女负责者占据主流,政府、子女和老人责任均摊次之,两者相加所占比例高达90%,而认为由政府负责和由老人自己负责所占比重较小。此外,代际之间的养老意愿也有很多差别。

上述学者有的从城市老年人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养老的经济支持、居住方式以及养老照顾模式意愿,有的研究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有的学者分析了老年人选择某种养老方式偏好的深层次原因,也有的从农村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入手挖掘老年人对养老态度的转变。而无论从哪个视角出发,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模式或养老内容的因素都可以归结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观念因素以及社区因素。

三、有关农村居民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宋宝安(2006)通过对城乡老年人口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人口特征、社会地位和家庭情况等因素影响着其在“共同生活模式”、“独自生活模式”和“福利模式”三者之间的选择。董沛(2009)对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进行了实地研究,发现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多数老人的第一选择,但是选择机构养老的人数增多,年龄结构以60-65岁组,80岁以上组最高。子女个数和配偶、子女居住地、邻里关系成为了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社会支持重要影响因素。年龄、健康状况、经济等个人特征直接关系到对他人的依赖程度,进而影响到了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唐利平等(2010)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考察了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与同时代非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老意愿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是影响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程亮(2014)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建立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传统观念、经济状况、养老保险和政治信任对养老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无子女和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对养老意愿选择几乎没有影响;家庭经济状况越好,越不倾向选择政府养老,而选择子女养老;有养老保险者倾向选择非子女养老方式;相对子女养老而言,随着对中央政府信任程度的提高,选择政府负责养老的几率降低。

四、结语

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得知,专家学者对农村地区养老现状、现存的主要养老方式及其影响因素都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涉及农村地区养老方式实证研究的文献较少。上述文献为未来研究奠定了一些基础,但也存在不足。一方面,养老方式的选择不够完善,尤其在2009年新农保试点后,农民选择多样化,相关研究的缺乏使养老方式选择不易被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中青年和老人的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规范分析偏向何种养老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对于新农保试点和实施后农民养老方式选择问题研究的还需广泛和深入。(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篇4

企业并购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 统称为M&A, 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 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基础上, 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 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

企业的并购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 如何选择最优的方式进行融资, 是每个参与并购的企业面临的问题。企业并购不仅是实现企业改造、资产重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 更是实现企业资源重新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 也是衡量资本市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并购能迅速地改变企业的价值,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并购融资有良好的资本市场基础, 融资手段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在并购融资上有更大的选择范围, 可以更加合理地设计并购融资结构, 提高了并购成功的可能性。

探究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及其路径选择问题, 对于企业顺利实现并购, 解决并购中出现的融资短缺, 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有效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并购市场的日益壮大使企业对并购资金的需求日益旺盛, 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匮乏, 融资渠道窄,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滞后, 融资中介机构不完善, 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出现了强烈的矛盾。基于此, 本文将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运用文献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结合相关理论对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以期为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本文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企业并购融资的重要性分析;第二部分为企业并购中所采用的主要融资方式分析;第三部分为企业并购融资中所产生的问题;第四部分为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路径选择;第五部分为总结与讨论。

二、企业并购中所采用的主要融资方式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 融资方式也随之不断发展、演化, 提供给企业多样化的选择, 在并购过程中, 企业可以参考当前的金融政策及自身的实际情况, 来选择规范、合理的融资方式。

(一) 债务性融资

在并购过程中, 企业可通过向社会、银行发放债券的方式来获取并购企业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 向银行借款也是筹集资金的一种主要方式, 这种方式具有融资数额大、成本低、手续办理流程较为简便等特点;然而, 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 需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其次, 还需向银行披露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资产信息及经营信息等;再次, 还需提供可靠的保证人或相应的抵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削弱了企业的再融资能力。除了这一个方法之外, 发行债券也是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 其优点是规避了股权被稀释的可能性, 减轻了企业的税负, 其缺陷为若发行的债券数量过多, 则会增加企业再融资的成本, 改变以往的资产负债结构。

(二) 权益融资

所谓的发行股票就是上市企业将再融资的股票或者是企业发行的新购合并对价同时进行支付的一种行为, 能够帮助企业快速筹措资金, 能够有效减轻企业的负债, 被众多企业所认可。然而, 权益融资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譬如稀释企业的股权等。而交换股份则与发行股票存在很大的不同, 交换股份是指收购方发行的股票采用并购的方式交给并购方,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风险, 消除大量资金流出而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其缺点为审批手续相对来说较为复杂、耗时较长、通常会受到各种法律条款的制约, 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收购股票的风险。

(三) 混合性融资

混合性融资, 顾名思义, 具有上述权益性融资以及债务性融资两种方式的特点, 通常采用认股权证与转换公司债券的融资工具, 具体为:

1. 认股权证。

其实质为一种企业发行的普通股票的看涨期权;在既定的时间内, 以协商好的价格购买普通股股票的选择权凭证。其优点为:在特定条件下延期支付股利、并且在并购之后股东也不会在第一时间转化为普通股股东的角色, 这有效地延迟了稀释股权的时间, 提供给企业大量的再融资机会。

2. 可转换公司债券。

在特定条件下, 债券持有人可将自己名下的债券全部兑换为股票。具有三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将企业发行的证券转换为普通股股票之后, 则无需偿还之前购买债券的本金, 减轻了企业偿还本金的经济负担;具有有效性、灵活性与可执行性;无法实施转换的债券要比能转换成股票债券的利率要高。

三、企业并购融资中所产生的问题

(一) 内部积累的限制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处于最初的发展阶段, 金融工具稀少、市场亦不发达。内部积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企业的融资方式, 是企业留存了一部分可自由进行支配的资金。由于受到一些历史性因素的影响, 倘若企业仅通过内部积累筹集所需的资金, 那么将会带给企业前所未有的财务压力, 即便并购成功, 那么也并无充足的资金来支持其运行。

(二) 银行贷款的限制

以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为背景, 并购企业仍旧以银行贷款为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 然而, 因为经济改革的缘故, 金融机构对贷款等业务实行了终身负责制, 给企业借贷问题套上了枷锁。由此可见, 短期之内企业是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 而长期贷款企业通常应用在更新改造或者是大规模的结构调整等方面。纵观现阶段我国国有银行的管理方式、运营情况与业务能力, 我们可以发现其缺乏专业化管理, 不能有效地参与、控制监督业务的开展与实施。另外, 因为现阶段我国金融行业的抵押贷款机制并不完善, 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测的信贷风险, 往往企业在抵押了一部分资产之后金融机构才能发放贷款。可见, 金融体制改革之后, 加大了企业的贷款难度。

(三) 债券融资并购难度大

现阶段, 因为企业的发展规模相对偏小, 政策文件对其管制甚严, 所以, 国家财政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然而, 以当今的政策体制来看, 资金投向、债券利率和发债额度严重制约了企业发行证券的融资行为。首先, 企业若想发行证券, 必须要经过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的审批, 拿到具体的发行额度。其次, 《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公司法》与《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对上市企业的资产情况有着严格的审批要求, 还需审核企业负债率、规模及信用评价等。最后, 国家要求将生产经营作为申请债券融资的主要用途, 因而很难将其应用于并购企业业务中。

(四) 增发新股融资并购方式受到市场的质疑

以我国上市企业为例, 在当前的金融市场格局下, 因为缺乏灵活、有效的融资工具, 很多企业为确保并购任务顺利实施, 通常选择增发H股或是A股来解决资金问题。我国财务行政部门出台的《证券法》中对上市企业发行股票、证券的具体要求与条件进行了严格规定, 在实际收购过程中, 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问题。增发配股成为我国大部分上市企业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 以往单纯的收购行为, 在利益的驱使下, 成为获取利润的主要工具, 所以, 在当今金融市场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下, 增发融资并购方式遭到社会公众的质疑。

四、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路径选择

纵观现阶段我国上市企业的资产状况以及融资方式, 发现现金支付仍然是并购企业支付资金的主要方式, 因为我国金融市场对并购的审批较为严格, 大部分上市企业仍选择债务融资方式来支付资金。然而, 伴随而来的是无法避免的财务风险, 拓宽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成为金融行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大力发展股票融资

1. 定向增发新股作为并购支付手段

在我国香港资本市场与西方经济市场上, 定向增发新股这种融资方式应用较为广泛, 其中换股收购最为常见。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收购的目的, 向并购企业发行股票, 来取代并购企业的股票。实际上, 这并不属于利用发行股票来达到并购企业的目的, 但效果却无甚差别, 在我国上市企业中需大力推广, 提供给企业一条合理、有效的融资渠道。

2. 增发新股或向原股东配售新股以获取并购资金

现阶段, 在我国企业开展的股权融资活动中, 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公开发行企业新股, 一是向原股东配股, 二是企业首次发行新股。社会公众是企业增发新股的主要对象, 它既不属于首次发行股份范畴, 又不属于非配股范畴。所以, 增发新股是除了配股以及首次发行股票之外的另一种融资方式。这种方式和向原股东配售企业发行的新股具有共同点, 通过自有资金来实行企业并购, 从而降低企业并购成本。

(二)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利用

利用可转换债券的方式来进行融资是指在特定时间内, 可转换证券持有者以协议好的价格将自己所持有的债券按照一定比例全部转换为股票。这种融资方式对于并购企业来说不仅提高了股票的出售价格, 而且跟普通债券相比, 契约条件更为宽松、偿付的利率更低。而对于债券持有人来说, 可有效结合本金增值的利益性与债券本身具有的安全性, 根据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将债券转换成股票。

(三) 提高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开拓并购融资新渠道

1. 商业银行发放并购贷款

鼓励银行提供给企业专项贷款, 用来拓宽融资途径, 国家级相关部门考虑在融资上提供给企业一定的支持, 对贷款实行专户专用、封闭式管理方式。在企业资金允许的条件下, 提供给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 如:偿还期限、利率等等, 实现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共赢局面。

2. 设立企业并购基金

在上世纪80年代, 企业并购基金在美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并购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基金既具有鲜明的投资特色, 也具有“共同资金、共同受益、分散风险、专家经验、集体投资”的特点, 具体体现在融资迅速、高收益、高风险等方面, 同时还能提供给企业其他的金融服务。

五、总结与讨论

本文中所提我国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是值得我国企业在并购中积极探索的新路径, 但在具体实践中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对于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必须进行积极处理。对于我国企业并购融资, 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学者进行深入探究, 本文仅在本土化视角下对其做了初步分析,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企业的并购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 巨额的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并购活动的瓶颈。不同的融资方式决定着融资渠道的宽窄、融资成本的高低以及风险的大小。企业如何在众多的并购融资方式中选择最优的方式进行融资, 是每个参与并购的企业面临的问题。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路径选择:大力发展股票融资;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提高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关键词:企业并购,融资方式,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泽来, 胡玄能, 宋林峰.并购融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郭娇, 汤伟, 等.企业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研究[J].会计之友, 2013 (7) .

[3]王艳林.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支付方式剖析[J].商业时代, 2009 (20) .

[4]唐蓓.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的公司并购融资行为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1 (18) .

[5]郭志宝.浅析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优化与选择[J].会计之友, 2011 (12) .

[6]肖小玮.中国企业并购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8) .

[7]孟悦.浅析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J].技术与市场, 2010 (4) .

[8]兰秀文, 马瑛.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 (21) .

[9]李伟奇.浅论企业并购融资及支付对价[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12) .

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篇5

股权融资就是拿你的股权换对方的现金,好处在于当时不用支付利息,弊端在于一旦你盈了利就要给对方支付股权的分红。用一句通俗的话形容,就是砍了大腿换汽车。

所谓的债权融资就是我们从银行里边借钱,每年要支付利息,这会增加企业现金流的压力,好处在于我们把本金和利息还掉之后,股权不受影响。债权融资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寅吃卯粮,今天挪用了明天的粮,后天再还明天的债。

两者的不同

1、风险不同

对企业而言,股权融资的风险通常小于债权融资的风险,与发展公司债券相比,公司没有固定的付息压力,且普通股也没有固定的到期日,因而也不存在还本付息的融资风险;

而企业发行债券,则必须承担按期付息和到期还本的义务,此种义务是公司必须承担的,当公司经营不善时,有可能面临巨大的付息和还债压力导致资金链破裂而破产,因此,企业发行债券面临的财务风险高。

2、融资成本不同

从理论上讲,股权融资的成本高于负债融资,这是因为:一方面,从投资者的角度讲,投资的风险较高,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也会较高;另一方面,对于筹资公司来讲,股利从税后利润中支付,不具备抵税作用;

而债务性资金的利息费用在税前列支,具有抵税的作用。因此,股权融资的成本一般要高于债务融资成本。

3、对控制权的影响不同

债券融资虽然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力,但它不会削减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力,如果选择增募股本的方式进行融资,现有的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就会被稀释。因此,企业一般不愿意进行发行新股融资,随着新股的发行,流通在外面的普通股数目必将增加,从而导致每股收益和股价下跌,进而对现有股东产生不利的影响。

4、对企业的作用不同

发行普通股是公司的永久性资本,是公司正常经营和抵御风险的基础。主权资本增多有利于增加公司的信用价值,增强公司的信誉,可以为企业发行更多的债务融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可以获得资金的杠杆收益,无论企业盈利多少,企业只需要支付给债权人事先约好的利息和到期还本的义务,当企业盈利增加时,企业发行债券可以获得更大的资本杠杆收益,而且企业还可以发行可转换债券和可赎回债券,以便更加灵活主动的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其资本结构趋向合理。

企业该怎么选?

1、大型公司

相对于中小型企业,大型公司的发展比较成熟,企业资金流变化一般不是很大。由于企业已经一定规模,如果想进一步扩张,就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这部分资金可以部分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先解决,然后再通过债务性融资,进而是权益性融资来筹集。

2、中小型企业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企业的发展相对来说不是很稳定,所以在确定融资方式的时候也较为复杂。例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知道这个企业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但投资者对于这一信息没有充分了解,这样就会造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管理者可以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可以获取更大收益;

同样,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如果并不看好企业的未来发展,但是投资者由于缺少内部消息而不能做出正确判断,那么经营管理者就很可能优先选择风险投资或者股权融资的方式,这样便可以将大部分的风险转嫁给投资者。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特殊环境等不确定性,没有固定的最佳的融资顺序,而应视企业所处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特点而定,所以说在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选择时,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资产负债率与资本结构不同企业

当债务资本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时,企业达到最优资本结构,而如果超过这个比例,则说明企业资本结构中的债务资本较多,资产负债率偏高,这会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同时企业的融资风险增大。所以此时企业的融资策略应该偏向于权益性融资,或者减少债务性融资;相反,在资产负债率较低的时,一般情况下企业应按照内部融资、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的顺序进行融资。

4、经营风险不同的企业

在这里所指的企业经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利润的波动风险。如相对于与生活必需品的相关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可能更大一些,所以在进行融资策略的选择时,这些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以及经营管理者对于企业的未来预期将会直接影响融资的顺序。

经营管理者对于风险越偏好,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预期就越好,也就越倾向于采取优先内部融资,债务性融资优先于权益性融资的顺序;相反,经营管理者对于风险的偏好低,或认为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变槽糕的几率增大,就越倾向于采取股权融资的方式来转嫁部分风险给投资者。

最后总结一下

❖短期融资灵活,资金成本低,能迅速缓解企业资金难题,但增大企业偿付压力。长期融资,资金成本高,但是在一个相对长的周期偿还,降低企业短期资金风险,比如应付债券。

❖股权融资应该是创业企业最爱的,VC风投或者上市,被击中了能带来巨额资金流入。股东的钱只需要用未来的利润兑现,你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资金成本!

★ 债券结算合同协议书

★ 个人债券投资计划

★ 融资合同

★ 融资计划表

★ 融资策划书

★ 融资计划书范本

★ 融资计划范文

★ 融资协议书范本

★ 股票强行平仓赔偿损失纠纷案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篇6

关 键 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行业类型;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3-0039-02

企业融资主要包括内源融资、 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依靠内部积累进行的融资,具有自主性、有限性、低成本、低风险等特点,可以增强企业的剩余控制权。 权益性融资指融资完成后增加了企业权益资本的融资,如股权出让、增资扩股、发行股票等,它具有融资期限长、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低、资金使用自由度高、资金到位率低等特点。 债务性融资指融资完成后增加了企业负债的融资,如普通贷款、发行债券、民间借贷等,它具有融资期限短、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资金使用自由度低、资金到位率高等特点。企业融资涉及到诸多问题,如融资的时机、融资的数量、融资的方式等,其中,融资方式的选择是重要一环。在融资实践中,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对提高融资的成功率和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中小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有很多融资方式可供选择,而每种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融资的需求。

(一)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类型选择融资方式

1. 高新科技中小企业。(1) 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主要包括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生物科技、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光电子与光机电一体化等16大类领域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风险高、收益高、资金需求具有长期性、所需资金多、外部收益大。正是以上特点决定了高新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特殊性。由于风险大,它很难像其他中小企业以普通融资方式筹集到资金。如银行贷款,这类贷款注重安全性, 一般回避高风险,且需要资产抵押担保。所以,从理论上来讲, 普通贷款并不是高新科技中小企业适合的融资方式。而通过发行股票的权益性融资,一般要求企业有几年的盈利记录, 而大多数高新科技中小企业并不满足。 因而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不适合传统型的融资方式。(2) 高新科技中小企业适合创新性的融资方式。从表面上看,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受到许多限制, 但实际情况并不然。尽管采用传统融资方式很难,但并非所有的融资方式都不可行,最重要的一点是,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小企业相比有一个很关键的优势——“概念优势”。 所谓概念优势,是指高新科技中小企业所占有的“高新科技”这个概念顺应了社会发展,容易受到具有冒险精神的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基金青睐,甚至高新科技领域巨大的盈利前景也会吸引一些其他投资者。而且由于“高新科技”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国家也会对这类企业给予充分的政策、法律,甚至是直接的资金支持。所以这类中小企业适合风险投资、买壳上市、融资租赁等创新型的融资方式。

2.传统中小企业。(1)传统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传统中小企业主要是指在农业、制造业、餐饮业、建筑业、医药业、商业和其他传统型非科技行业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与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相比,传统中小企业具有如下特点:低风险、收益稳定、享受较少的政策优惠。基于以上特点,传统中小企业缺乏足够高的盈利前景, 很难获得风险投资,而且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也较难。(2) 传统中小企业适合传统的融资方式。传统中小企业有其自身优势,由于其资产中有形资产占主体,市场成熟,产品需求稳定,风险相对较低,所以比较容易获得亲友的借款,以及利用银行贷款、商业信用等传统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二)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选择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发展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筹集资金的方式也应不同。

1. 种子阶段——内源融资为主。在这一阶段,中小企业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活动比较单一,组织结构十分松散。由于仅有产品构想,未见正式产品,所以很难确定产品在商业上、技术上的可行性,企业前景的不确定性较高。就整个财务情况看,企业处于亏损期。此时企业尚无正式销售渠道,没有销售收入,只有支出。企业处于“种子阶段”的失败率很高,大部分“种子”都被淘汰掉了。该阶段,由于企业技术不成熟、产品无市场、生产无规模、经营无经验,因而风险很高,敢于投资的机构和个人非常少, 企业取得风险投资的可能性很小。又由于这时产品市场不明确,生产也未正式开始,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少之又少, 想要取得普通贷款也并非易事。因此,处于种子期的中小企业应首选内部权益融资,主要是自有资金,其余是民间借贷,此外企业还可以寻求政府创业基金的帮助。

2. 创业阶段——权益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为辅。中小企业进入创业阶段就意味着已经掌握了新产品较为完善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案,接下来就是将研究成果向商品化转变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资金主要用于形成生产能力和开拓市场。由于要建设厂房、购买设备、后续研发、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战略性规划,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大约是种子期所需资金的10倍以上)。 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其内部已形成一定的资金积累,融资条件相对较好,这时,融资方式应以权益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为辅,重点是吸引投资机构或个人,如创业风险投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投资、担保下的普通贷款等。

3. 成长阶段——银行信贷为主。闯过创业期后,中小企业在生产、销售方面基本上有了成功的把握,组织机构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已定型,也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企业的风险已大大降低。但企业在成长期仍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能力,牢固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确立在业界的主导地位。因此,企业在这一阶段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已有了较为稳定的顾客和供应商以及较好的信用记录,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也大为减少,财务风险也大大降低,吸引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利用信用融资成为成长期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最佳选择。另外,在创业阶段投入资金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追加投资也是一个选择,但由于此时中小企业极具发展潜力,为了避免稀释股权,一般不宜采用股权融资。

nlc202309030456

4. 成熟阶段——资本市场大规模融资。进入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发展稳定、组织机构完善、管理经验丰富、产品销售量和利润持续增长,但行业整体的销售增长率和利润率会逐步下滑。企业获利的关键因素可能就是对大规模生产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改革组织模式,增强或重建管理制度,开拓新的品牌,以适应市场创新的要求,所以企业仍需要大批资金投入。处于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应主要考虑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票、债券等形式的大规模融资,适度的债务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而有条件做强做大的中小企业应主要考虑实现企业上市。

综上所述,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而不同的融资方式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中小企业应充分了解各阶段资金需求的特点和权衡各融资方式的利弊,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

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1.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民间借贷。 银行贷款手续复杂,所需时间较长,不能及时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资信程度不够,而且没有足够的资产作为抵押,因此很难进行担保融资。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借贷就成为中小企业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正视民间借贷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重视这一有效的融资方式,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

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要创新。中小企业涉及的行业类型十分广泛,经营模式也千差万别,当前传统的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应当寻求更多的融资方式。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是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目标相一致的。如:股权融资,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应考虑在创业板市场上市;项目融资,应以独到的市场眼光,研究开发出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的项目,来吸引风险投资和国家扶持基金;债务融资,如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等。

3. 中小企业要提高融资能力。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还是银行贷款,但是中小企业资信程度不高是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经营能力,才能及时偿还贷款,取得银行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而现在一些中小企业在需要资金时才找银行,平时也不和银行打交道,做交易时直接使用现金,与银行一直都没有业务往来。此外一些中小企业不能如实纳税,缺乏建立良好信用记录的意识。

4. 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因此,商业银行要把支持中小企业作为信贷工作的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贷款政策和办法,增加贷款种类和贷款抵押物种类。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贷款的诸多政策,但只有银行积极全面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才是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之道。

综上所述,当企业需要资金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问题时,融资是一条有效途径。而融资方式的选择是融资成功的关键之一。首先,中小企业只有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和自身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才能成功融资,帮助企业正常有序经营和发展壮大。其次,中小企业应该通过创新自身的融资方式和提高自身的信用能力, 增强信用意识,改善融资方式。最后,商业银行和社会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以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竹枝.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3-83.

[2]高正平. 中小企业融资实务[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44-150.

[3]程剑鸣,孙晓岭. 中小企业融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4.

[4]张维德. 中小企业融资完全手册[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3:417-430.

[5]杨宜,梁红. 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方式比较与选择[J]. 财会通讯,2009(5):19-20.

[6]谢小娜.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 现代商贸工业,2009(12):155-156.

[7]唐军,刘晨.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J]. 特区经济,2006(4):55-57.

[8]胡竹枝. 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23-26.

[9]张露.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研究[D]. 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06.

[10]李海玉.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D]. 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6.

(责任编辑、校对:龙会芳)

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篇7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 它主要通过R&D和R&D成果转化形成自主的创新产品, 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与传统企业一样, 高新技术企业也存在着完整的生命周期, 但对于生命周期的划分, 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 有着不同的划分方式, 而本文在对高新技术企业各阶段研发投资特征及其融资路径进行阐述时, 采用赵昌文在《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与融资》中提出的四阶段划分法, 即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一) 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研发投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的种子期正处于开发研究甚至是创意萌芽的阶段, 尚无成熟的产品, 无正式的销售渠道, 无销售收入。在这一阶段, 企业R&D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新的技术和知识形成设计思想, 评估这种新的设计思想在技术上和经济效益上的可行性, 并将这种R&D设计思想转化成R&D成果, 形成专利文件。那么, 资金需求就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R&D人员的工资、试制费用和专利申请费上。

(二) 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的研发投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建期企业已经研发出了特定产品, 并着手向市场推销新产品, 但此时产品品种单一、销售渠道不畅通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一阶段, 企业R&D的主要任务是完成R&D成果到样机或原型, 再到生产的物化过程, 解决的是产品生产技术以及工艺技术的问题, 其资金需求较种子期大幅增加, 主要集中在大量增加配套设备, R&D技术及工艺人员工资上。

(三)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的研发投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长阶段, 产品的核心技术, 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基本确立, 初步形成了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导的创新产品, 并将其投放市场, 产生了一定的销售收入。在这一阶段, 企业R&D的主要任务是优化、臻善R&D技术, 并进行新技术的研发, 其资金需求同样集中在技术研发, R&D人员的工资上。

(四) 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的研发投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在成熟阶段, 产品的市场份额较高, 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都达到最高峰, 但该时期产品已然不再具有垄断性, 面临着被其他产品所替代的风险, 竞争能力日益减弱, 企业利润也逐渐趋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在这一阶段, R&D的主要任务是再现企业在种子期和创建期的R&D行为, 即完成从R&D设计思想到R&D成果, 再到样机或原型, 最后到生产的全部过程, 其资金需求强度巨大, 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R&D技术及工艺人员工资以及增加大量配套设备上。

二、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从种子期到成熟期是一个相当漫长且又充满各种风险的过程, 不同阶段研发投资的风险程度和资金需求强度都有很大差异。因此, 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上, 必须适应不同生命周期的成长特点, 这对于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 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研发实质上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 最终是否能够形成R&D成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技术风险畸高, 未来的经济收益更是极度不明朗。因此, 此阶段的融资途径受到自身高风险性的制约, 难以吸引理性的投资者。但是由于该阶段企业R&D活动相对简单, 又还没有投入正常的规模的生产经营, 资金需求量并不大, 所以企业可以依赖种子资本和政府财政资金进行研发。

1. 种子资本

种子资本一般包括发起人的投资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发起人的资金投入通常是自己的存款资金或者是一切具有利用价值的资产, 他们的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R&D活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为企业R&D活动提供资金, 且基本能够满足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发起人投入资金的额度显示了他们对R&D成功的信心。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由于带有一定程度的援助性质, 所以国外也把它叫做天使投资。天使通常是指通过自己的职业经历、积累了足够财富的社会精英, 他们倾向于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原始项目的早期投资, 甚至当这些项目还仅处于初步规划的阶段, 而天使投资者看重的则是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潜力与前景以及高额的回报率。

2. 政府财政资金

政府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R&D活动的帮持主要是利用政府补贴, 即是政府以财政拨款、财政贴息、低息贷款、贷款担保以及参股等形式直接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研发资金或融资协助。具体地来讲, 高新技术企业在种子期的财政支持政策以财政直接投资、贴息贷款等为主。国家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其目的还是为了促进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 进而优化产品结构, 推动产业升级, 使中国大步迈进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二) 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的研发是一个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方案并生产出产品的过程。这一过程, 很有可能因为生产细节的偏差抑或是工艺技术无法达到既定的标准而导致创新产品夭折, 进而无法按预期投放市场。同时, 由于高新技术产品没有可供利用的存量设备、生产工艺, 所以企业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的构建以及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这一阶段企业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管理风险, 而这三大风险加之大额的资金需求直接催生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风险。显然, 不管是从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考虑, 还是从银行的贷款风险出发, 依赖于银行借款筹措资金都是不可行的, 取而代之的应当是长期权益性资本, 这时企业主要追求的就是风险资本。除争取风险投资外, 企业还可以利用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融资租赁等方式为企业的研发融集资金。

1. 吸引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回收期长等创新性投资特点, 但其投资者并不着眼于企业近期的盈利能力和资金的安全性, 而是更加地关注企业的潜在竞争能力以及由创新技术所带来的超额垄断收益。在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 风险资本为企业R&D活动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 可以说它是这一阶段最适宜的融资方式。

2. 利用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在创建期可以利用的财政支持政策除了种子期就享有的财政直接投资、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外, 还可以获得政府采购的机会。政府采购政策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创建期已经拥有了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的产品, 政府通过大量采购这些产品, 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 增强企业的再研发能力, 刺激企业的再研发积极性, 同时为处于初创期企业的持续经营提供保障。当然,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建期, 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对平缓R&D活动的资金压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方式包括增值税及营业税的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的减免、进出口税收的减免等。

3. 以融资租赁的方式购进设备

融资租赁是指承租方获得租赁资产的实质控制权, 享有或承担资产在有效使用期内带来的各种经济收益或风险, 而租赁期间所有权仍归属于出租方的租赁形式。同时, 作为取得该项权利的代价, 承租方需要分期支付租金, 包含本金和利息两个部分, 其实质是对租赁期间取得资产的使用权和租赁期满时取得资产的所有权进行的分期偿还, 融资租赁兼有商品信贷和资金信贷的两重性。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需要增加大量配套专用设备, 如果直接购买, 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 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但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取得则不需要一次性支付全部成本费用, 能够适度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

(三)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的研发实质上是对已研发技术的改良、优化, 以及为新技术的研发做准备工作。这一阶段, 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 引进高素质的R&D人才, 为维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积累资源。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长期后, 特别是成长期的中后期, 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 经营风险不断下降, 经营业绩稳步上升, 那么, 这一阶段研发投资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留存收益、股权融资的方式。

1. 拨用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内部筹资的资本来源, 是从日常生产经营所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 因此也被称作“自动化资金来源”。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阶段, 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定额度的留存收益积累, 因此可考虑利用留存收益进行研发投资。当然, 高新技术企业也可以设立专项基金, 定期从留存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研发基金, 为企业的研发活动积累资本。

2. 通过扩股进行融资

股权融资是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时, 通过扩增股本的方式募集发展资金。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融资途径而言, 股权融资形式通常包括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以及通过创业板直接上市融资。

(1) 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对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融资途径进行选择时, 不应当仅仅从企业自身的财务资源角度考虑, 还应当着眼于产业链视角, 围绕新产品的研发, 设计整个产业链的规划, 争取吸引并获取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公司对本企业进行投资、增资扩股。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 不仅扩大了企业的资产规模, 而且丰富了企业研发投资的资金来源, 同时通过整合产业链上的研发资源, 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整体的研发与创新能力。 (2) 通过创业板直接上市融资。创业板是指专为暂时无法上主板的中小型高科技成长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融资途径, 并为风险资本提供有效的退出渠道的一个证券交易市场。处于成长中后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 该市场对于企业准入的门槛相对较低, 便于发展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取大量的资金, 从而补给企业研发资金。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 选择在不同环境的资本市场上市, 可以是国内中小企业板、香港创业板, 或者是在美国NASDAQ等等。

(四) 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熟阶段, 已有的技术资源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超额收益, 企业的利润逐渐趋于行业平均水平, 因此, 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 会加大研发投入, 创新产品。那么, 这一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实质上是对种子期、创建期研发活动的再现, 资金需求强度极大。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前期的成功运作, 形成了较大的规模, 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融资能力, 那么就可以利用主板市场上市、银行信贷以及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

1. 利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

主板直接上市融资主要是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向投资者募集资本的行为, 一般称为IPO。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熟期, 由于企业的成长性好, 经营业绩稳定, 资本规模较大, 符合主板市场上市融资的客观条件, 那么企业就可以选择IPO融资。IPO融资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募集到企业成熟期所需的研发资金, 而且为风险投资者收回投资、实现高额的投资报酬提供了出口。当然, 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后, 也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认股权证或者可转换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

2. 通过银行信贷融资

在高新技术企业初创阶段, 银行往往出于信息非均衡情况下资金安全性的考虑, 存在着大量信贷配给的融资约束现象。但当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熟期后,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有序, 盈利能力提高, 资产规模扩大, 资产质量优良, 为数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恰为从事货币经营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 此时银行为了扩大客户群, 愿意为进入该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 因此, 相对低成本的银行贷款自然成为了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

3. 以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融资

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到成熟阶段, 企业一般拥有了大量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和商标等知识产权, 这些知识产权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带来稳定的超额纯收益, 其特征符合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要求, 因此企业此时可以将知识产权卖给一个特色载体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 或中介机构, 然后SPV或中介机构将这些知识产权与从其他企业购买的各种基础资产组合成资产池, 以资产池预期现金流为依托, 向市场上的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Assets Backed Securities, ABS) 以获取充足资金。这里以R&D成果作为研发投资的资金来源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来讲是一种良性循环, 激发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三、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不断发展, R&D活动的不断深入, 对于企业R&D的融资方式也逐渐由内部融资向外部融资过渡。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我们为了便于对高新技术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方式进行探究选择, 将完整的R&D活动依照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了四个阶段,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高新技术企业每一阶段的R&D融资并没有明显界限, 例如风险投资, 它贯穿于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的整个过程, 特别是在创建期和成长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 我们需要对每种融资方式进行评价研究, 从而确定高新技术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模式, 有的阶段是以某种融资方式为主, 有的阶段则是以多种融资方式共存。

(一) 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研发投资的资金需求主要是利用种子资本和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 其中种子资本是由企业自有资本和天使投资构成的, 它投入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发起人和个人投资者对R&D项目成功的信心, 兼具了信息传递的作用, 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 尤其是天使投资, 它是吸引风险投资的纽带。

政府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的支持一般是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来实现的, 政府直接投资通常只为那些它认为将会带来很高社会回报率的R&D项目提供直接资助, 这些资助往往是配套实施的, 当然也需要企业投入相应的资金, 这直接刺激了企业的研发投资行为, 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特定目标。总体来说政府直接投资能够减少高新技术企业R&D的风险与成本, 激励了企业持续增加从事R&D项目的投资。据此, 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研发投资应当采取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种子资本等为辅的融资模式。

(二) 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研发投资的资金需求主要依赖于风险投资、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政府财政支持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及其研发成果的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融资租赁对研发投资产生的效应而言,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的研发投资主要集中在增加大量配套专用设备上, 如果直接购买, 企业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 但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取得则不需要一次性支付全部成本费用, 同时融资租赁的资产由于视同自己的资产进行管理, 计提折旧还会带来抵税效应, 因而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的压力。此外, 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可以弥补高新技术企业的专用设备经济寿命较短的不足, 降低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设备无形损耗增加的风险。

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回收期长等创新性投资特点, 这恰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耦合, 因而两者形成一种天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进而获取风险投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 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风险投资者在对投资项目进行筛选的时候, 通常都有一套严格的机制, 他们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潜力、潜在客户、以及技术风险进行透彻地分析, 以此来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从而有效地促进研发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同时, 风险投资者在对企业注资后, 往往要参与到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建立先进的科学的高效的内部控制和健全全方位渗透的财务制度, 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内在价值, 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发展铺平道路。据此, 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研发投资应当采取以风险投资为主, 财政支持政策与融资租赁并存的融资模式。

(三)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资金需求主要是通过历年留存收益以及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创业板直接上市等权益融资方式得以满足的。留存收益是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内源融资的资本来源, 它不需要直接支付利息或者股利, 其融资成本和费用远远小于外源融资, 同时留存收益资金的使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自主性与独立性。在融资优序理论中, 内源融资是融资的首选方式。

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是通过股权联系来牵制上下游产业链中相关企业的利益趋同, 畅通研发新产品价值链的形成路径, 以实现资金、技术、信息、制度等优势的互补, 提高研发资源的使用效率, 推动研发新技术的快速应用。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降低未来新产品投产后的经营风险, 还可以降低新产品试产中的技术风险, 同时加速了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而创业板更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程中天然的融资渠道, 它宽松的市场准入机制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难题, 同时通过二板市场进行股权融资能够保证企业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在阳光下运行, 从而避免了间接融资所引起的高成本、低效率。据此,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应当采取以股权为核心的融资模式, 适度利用留存收益或其他债务融资途径筹集资金。

(四) 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研发投资的资金可以通过主板市场上市、银行借贷、知识产权证券化等融资方式获得。主板市场上市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提供了一条较长期且稳定的融资渠道, 能够迅速获得大量发展基金。同时通过股票价格传导机制, 市场可以将社会流动资金配置到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中去, 促使企业高效地利用在证券市场上募集到的资金。值得一提的是, 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上市使得企业获得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企业内部发展、合并与并购、合资经营提供了宽广的机会, 进而助推了高新技术企业超常规的飞跃式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后, 源于银行的债务融资约束减弱, 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适度负债优化融资结构。银行信贷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来降低资金成本, 而且由于银行拥有畅通的信息渠道, 减弱了外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性, 致使外界能够参与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的监督与控制, 从而有效地激发企业经营者不断付出, 以此来提高研发投资的产出效率。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方式融资, 其实是租用了金融担保公司的信用级别, 避免了市场对原始权益人资信水平的要求, 从而有效地分担和降低了研发投资的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此外,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原始权益人以出售资产的方式进行融资, 它是通过销售收入进行确认的, 不会增加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 因而不会恶化高新技术企业有关偿债能力的各项指标, 企业仍然可以利用债务融资获取研发资金。据此, 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研发投资应当采取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并存的融资模式, 但必须确保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王新红.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2]韩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3]姜超.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5]于春红.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6]刘佳.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2010.

不同代销方式会计处理及其选择 篇8

(一) 受托方视同买断方式代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视同买断方式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代销协议, 委托方按协议价收取所代销货物款, 受托方实际售价可由双方在协议中明确规定, 也可由受托方自定, 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

视同买断方式又分为两种:一是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协议明确标明, 受托方在取得代销商品后, 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 均与委托方无关, 这种代销方式下, 与委托方直接销售商品给受托方没有实质区别, 在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时, 委托方应确认相关销售商品收入。二是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协议明确标明, 将来受托方若没有将商品售出可以将商品退给委托方, 或受托方因代销商品出现亏损时可以要求委托方补偿, 这种代销方式下, 委托方在交付商品时先不确认收入, 受托方也不作购进商品处理, 受托方将商品销售后, 按实际售价确认销售收入, 并向委托方开具代销清单, 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时, 再确认本企业的销售收入。

[例1]2010年5月1日,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代销协议, 甲公司按800元/件的协议价收取货款, 此产品成本为600元/件, 乙公司将以l000元/件的价格销售甲公司的产品, 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差200元/件归乙公司所有。代销合同中规定, 乙公司在取得代销商品后, 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 均与甲公司无关。乙公司5月1日收到甲公司的商品, 并收到甲公司开具的增值税发票, 发票上共注明售价800万元, 增值税共136万元, 货款未付。乙公司5月10日实际销售时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售价1000万元, 增值税l70万元, 5月25日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货款936万元。城建税税率为7%, 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 下同) :

(1) 5月1日, 乙公司收到商品

(3) 5月25日, 支付给甲公司货款

(4) 计提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例2]2010年5月1日,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代销协议, 甲公司按800元/件的协议价收取货款, 乙公司在市场上要以l000元/件的价格销售甲公司的产品, 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差200元/件归乙公司所有, 此产品成本为600元/件。代销合同中规定, 将来乙公司没有将商品售出时可以将商品退回给甲公司。5月15日, 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时开出增值税发票, 发票上共注明售价800万元, 增值税共136万元。乙公司5月10日实际销售时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售价1000万元, 增值税l70万元, 乙公司5月25日支付给甲公司货款936万元。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 5月1日, 乙公司收到商品

(2) 5月10日, 乙公司销售代销商品

(3) 5月15日, 收到甲公司开出的增值税发票

(4) 5月25日, 支付给甲公司货款

(5) 计提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二) 受托方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收取手续费方式是指受托方按照所代销产品的数量或金额向委托方收取手续费的代销方式。这种代销方式的特点是受托方一般应按照委托方规定的价格销售, 不得自行改变售价。在这种代销方式下, 委托方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例3]2010年5月1日,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代销协议, 乙公司以l000元/件的价格对外销售甲公司的产品, 根据代销数量, 向甲公司收取20%的代销手续费, 产品成本为600元/件。5月15日, 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时开出增值税发票, 发票上共注明售价1000万元, 增值税共l70万元。乙公司5月10日实际销售时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售价1000万元, 增值税l70万元, 乙公司5月25日支付给甲公司货款1170万元。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

(1) 5月1日, 乙公司收到商品

(2) 5月10日, 乙公司销售代销商品

(3) 5月15日, 收到甲公司开出的增值税发票

(4) 5月25日, 支付货款并计算代销收入

(5) 计提代销收入的相关税费, 税业税:200×5%=10 (万元) ;城市建设维护税:10×7%=0.7 (万元)

教育费附加:10×3%=0.3 (万元)

二、受托方不同代销方式的选择

本文从比较各种代销方式的净利润大小的角度来探讨受托方对各种代销方式的选择。

第一种视同买断方式, 根据例1中的数据:

净利润=1000-800-3.4- (1000-800-3.4) ×25%=147.45 (万元)

第二种视同买断方式, 根据例2中的数据:

净利润=1000-800-3.4- (1000-800-3.4) ×25%=147.45 (万元)

收取手续费方式, 根据例3中的数据:

净利润=200-10-0.7-0.3- (200-10-0.7-0.3) ×25%=141.75 (万元)

可见, 视同买断方式的净利润高于收取手续费方式, 因此受托方应选择视同买断方式。而由于第二种视同买断方式在受托方收到委托方货物时, 并未发生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 因此第二种视同买断方式又优于第一种视同买断方式。

参考文献

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篇9

1 深基坑支护类型选择

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如今支护结构日臻完善,出现了许多新的支护结构形式与稳定边坡的方法。

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经比较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挡土结构,由于基坑开采区主要为粘性土,它具有一定自稳定结构的特性,因此护坡桩采用间隔式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挡土,土层锚杆支护的方案,挡土支护结构布置如下:a.护坡桩桩径600mm,桩净距1000mm;b.土层锚杆一排作单支撑,端部在地面以下2.00mm,下倾18°,间距1.6m;c.腰梁一道,位于坡顶下2.00m处,通过腰梁,锚杆对护坡桩进行拉结;d.桩间为粘性土不作处理。

2 土钉墙支护施工工艺

土钉墙施工采取分层分段交替穿插进行,土方开挖与喷锚施工协调配合,在沿基坑6m宽范围内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挖土,及时进行喷锚网支护施工,开挖深度满足土钉施工要求,不得超过相应土钉层距0.3米,沿基坑水平向不超过15米为一施工段,不宜太长,以保证边坡安全和稳定。

2.1 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第一层边坡开挖→人工修整→初喷射砼→钻孔→打设土钉→高压注浆→布钢筋网→复喷射砼→第二层边坡开挖(循环进行,至坑底)

2.2 主要施工方法

2.2.1 土钉设置

采用Φ48×2.5钢管,按设计长度下料后,锚入端用切割机做成锥形(锐角),并将缝隙焊死,防止锚进土层时泥土进入锚管;锚管注浆孔采用电焊设置,锚管尾部距离注浆孔最近距离为2.5m,注浆孔直径为8mm,在注浆孔处用角钢 (3cm×3cm×5cm) 焊上倒刺,焊接时必须满焊,防止钢管锚入时因振动而导致倒刺脱落。

2.2.2 孔位定位

根据每层设计标高,在已开挖出的工作面两头部分设置竹签,再用建筑线将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该建筑线部分为该层土钉标高位置;根据围护设计要求,制作好三角架,施工过程中,每施工3米,利用三角架校对一次土钉角度,确保土钉按设计要求角度打入。

2.2.3 钢筋网片铺设

Φ6.5钢筋网片应与边壁保持5cm距离,并且固定不出现晃动,用钢丝绑扎,纵向筋插入土中300mm,与下一层钢筋搭接,铺设时每边绑扎的搭接长度为20cm;Φ12加强筋压在钢筋网片上。

2.2.4 喷射砼

干喷法,分片自下而上进行,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宜控制在0.8~1.0m,射流应垂直指向喷射面,在土钉部位应从边壁开始喷射,防止出现空隙。。

2.2.5 注浆

采用注浆泵按低压(0.6Mpa)方法进行注浆填孔,注浆的浆体搅拌均匀后立即使用。开始注浆前、中途停顿或作业完毕后,应用清水冲洗管路,防止管路堵塞。

3 护坡桩的设计

支护结构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加斜土锚的设计方案,桩的直径为600mm,桩间净距为1000mm.考虑基坑附近建筑屋的影响,还有环城南路上机车等动截荷的影响,支护设计时,参照部分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情形取地面均布载荷q=40KN/m。

3.1 桩上侧土压力:

3.1.1

桩后侧主动土压力, 因为桩后土为三层 (杂添土、粘土、粉粘土) 所以计算时采用加权平均值的C、Φ、γ, Φ=21.32, 得:Eα=4.7H2-2.76H+108.49;

3.1.2 桩前侧被动土压力:

因为桩前侧土为两层(粘土层、粉质粘土层),所以计算时应采用加权平均值的C′、Φ′、γ′,得:EP=33.89676t2+104.5t;

3.1.3 均布载荷对桩的侧压力:

由公式Eq=qKaH,得:Eq=18.672H。

3.2 桩插入深度确定:

计算前须作如下假设:a.锚固点A无移动;b.灌注桩埋在地下无移动;c.自由端因较浅不作固定端,按地下简支计算。

3.2.1 建立方程:

对铰点(锚固点)A求矩,则必须满足:ΣMA=0

所以有:1KEP (23t+h-a)=Eq[23 (h+t)-a]+Ep (h+t2-α) q

式中:K为安全系数,取2,得:8.31t3+82.97t2-138.75t=114.12

3.2.2 插入深度及柱长计算:

根据实际情况t取最小正解;t=1.99m.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手册》及综合地质资料,取安全系数为1.2,所以桩的总长度为:L=h+1.5t=8.5+1.2♀1.99=12.4 (m)

3.2.3 锚拉力的计算:

由于桩长已求出,对整个桩而言,由于力平衡原理可以求出A点的锚拉力,ΣFA=0,即:Eα+Eq=Ep+TA,取t=1.99解得:TA=194.35 (KN)

4 土层锚定设计

锚固点埋深α=2m,锚杆水平间距1.6m,锚杆倾角18°,这是因为考虑到:a.基坑附近有环城南路和建筑物的存在,倾角小,锚杆的握裹力易满足;b.支护所在粘土层较厚,并且均一,可作为锚定区;c.粘土层的下履层(粉质粘土层、粉砂层、圆砾层)都是饱水且较薄。

土层锚杆抗拔计算:土层锚杆锚固端所在的粘土层:

4.1 土层锚杆锚非固端段长度的确定:

由三角关系有:BF=sin (45°-Φ/2)/sin (45°-Φ/2+a)·(H-a-d)代入数据计算得:BF=5.06 m

4.2 土层锚杆锚段长度的确定:

该土层锚杆采用非高压灌浆,则主体抗压强度按下面公式计算:r=C+(1/2) rhtgΨ。式中:r—埋深h处的抗剪强度,K—安全系数1.5, d—锚杆孔径,取0.12m,锚固段长度L=17.98m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发展而发展的一门新的实践工程学,它还有待于理论上的完善,如何取一种在经济技术上都合理的支护类型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场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工程要求。

浅谈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篇10

一、企业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从来源上讲可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以下分别介绍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类型及优缺点。

1.内部融资

内部融资即是指企业通过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盈余公积金, 专门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由于内部融资是从企业利润中而来, 无需支付到期利息、股利, 也无需承担一定的筹资费用, 筹资风险较小。 内部融资的缺点:一是企业股东对投资回报有较高的要求, 积累扩大再生产资金将导致企业可供分配的股利减少, 使单纯通过股利取得收益的股东无法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二是使用税后利润进行融资, 将失去企业在所得税前列支财务费用的机会, 无法实现抵税。

2.外部融资

外部融资即企业通过向外部金融机构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资金。 外部融资的优点:一是可以在所得税前列支财务费用, 具有抵税作用, 可以使企业少缴纳所得税。 二是外部融资不受企业经营收益的影响, 当企业经营不善时, 企业可以通过向外部筹集资金, 以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链断裂问题, 给企业带来重大的转机。 外部融资缺点:一是企业需按照借款合同定期向银行支付利息, 若企业经营不善, 将面临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 二是外部融资需要企业向金融机构提供资产证明及抵押, 贷款手续十分繁琐, 无法及时获得贷款资金, 极易导致企业错过最佳投资机会。

二、选择融资方式应注意出现的问题

1. 内部融资比例较高, 未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由于内部融资无需企业承担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 我国多数企业选择使用内部自留资金为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 特别是一些保守的传统行业, 只关注财务风险, 过度依赖企业税后利润进行融资, 甚至很少向金融机构贷款, 资产负债比例极低, 生产经营规模完全取决于企业当年利润水平, 不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进行投资, 失掉了最佳的投资机会, 未能充分发挥财务杠杆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证券市场不健全, 企业过分依赖股权筹资

由于我国企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及企业领导经营理念的束缚, 在选择筹资方式时, 将债务融资排在最后予以考虑, 而发达国家企业在对融资方式进行选择时, 将债务融资排在股权融资之前。 我国企业只注意到股权融资无需到期偿还本金及利息的优点, 以为股权融资可以根据企业当年经营利润随意发放股利。 我国证券市场仍存在许多不健全的地方, 上市公司门槛高, 导致一些投机企业利用粉饰报表等手段达到上市条件, 通过不断发行股票向股东筹集资金, 而一些未达到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 则很难通过向股东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3.融资理念缺失, 筹资成本不平衡

一是我国多数企业领导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及各自的优缺点重视不够, 盲目选择利率低、贷款发放快的外部融资手段, 使企业面临极大的偿债风险, 一味要求财务部门四处融资, 对财务风险缺少必要的评估, 在企业内部未形成正确的融资理念。 二是财务部门在内外部融资手段的选择上, 缺少必要的评估, 未对外部融资所承担的到期还本付息及内部融资所丧失的投资机会成本进行合理估计, 无法使企业融资综合成本达到最佳标准, 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 对内部融资所面临的机会成本认识不足, 不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对策的建议

任何企业均面临着融资方式选择的难题, 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的目标、行业特点, 并考虑自身抗风险能力与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符合自身发展、 综合融资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 解决企业在融资方式选择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如下:

1.树立正确的融资观

一是企业领导应提高对优化资本结构的认识, 创新融资方式, 根据企业自身经营规模及风险承受力, 适当提高外部负债比例, 积极使用其他企业、金融机构提供的商业信用, 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功能, 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筹集必要的资金。 二是财务部门应指派专人对内部融资所产生的潜在机会成本及银行贷款利息成本进行评估、衡量, 为领导选择融资方式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 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 提高企业抗财务风险能力。

2.提高内部融资认识, 降低企业机会成本

一是企业应摒弃以往错误地认识内部融资无需承担任何资本成本的观念, 科学、合理地计算内部融资机会成本, 明确内部融资机会成本的存在性, 将该成本作为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衡量标准。 二是企业应充分考虑净资产与负债的比例, 不应一味将所有留存收益全部转化为企业投资, 不断优化资本结构, 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 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健全证券市场准入制度, 提高企业上市门槛

国家应进一步出台证券市场规范政策文件, 一是促使一些无实际投资项目, 只靠筹资维持生计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改进外观设计、 生产工艺、创新投资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价值, 不断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及会计信息准确性。 二是证券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准上市、已上市公司的监管, 对不符合《证券法》中上市标准的公司一律不予批准上市。 其次, 定期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当发现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出现严重异常时, 责令其及时改正。

4.大力发展我国债券融资市场

我国企业应打破传统一味依赖股权融资的模式, 客观、公正地看待发行债券在税前列支、保全原有股东持股比率等方面的作用。

(1) 国家应加大对证券市场改革, 打破原有证券市场对发行企业在发行额度、发行后资本结构等方面的苛刻限制, 降低我国企业发行证券的准入门槛, 增加企业融资渠道。 证券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 将以往债券发行审批制向核准制或备案制转换, 将事前审批监督向事中、事后监管倾斜。 同时, 不再对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使用方向加以限制, 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促使企业更加灵活地使用资金, 充分发掘潜在的投资机会。

(2 ) 政府应不断完善 《 证券法 》 等债券发行相关法律法规, 保障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能顺利流通。 由于我国证券业发展较慢, 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尚未健全, 证券监督相对弱化, 导致企业在上市发行证券审批、选择包销机构、票面利率的波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纠纷, 使广大债券投资人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3) 上市公司可采取灵活的债券期限来满足不同债券投资人的需求, 为企业及时筹集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 我国目前债券发行均采取单一、固定的期限作为支付本金、利息的期限, 这种限制不利于债券投资人进行选择, 导致上市公司丧失一些具有短期投资需求的投资人, 无法真正发挥发行债券在募集资金方面应发挥的作用。

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篇11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方式;分析与现行选择

现阶段,我国企业融资依赖于内部集资和银行贷款两种方式。随着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非上市有价证券、上市债券、上市股票、风险投资基金等融资方式也已经进入企业家的视野, 但上市债券与上市股票两项仅占我国企业融资的不足1%,另两种现代融资方式在我国也只处于起步阶段。在解决企业融资困难这一问题上,我们既要从间接融资出发,注意增强间接融资扶持力度,同时也应创造条件,尽快开辟企业直接融资之路。

一、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当前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点之一。许多企业因缺少融资渠道而使经营陷于困境。据统计,过去20年的全国银行贷款总规模中,国有企业贷款比重达85%,占工业生产总值60%的,大量的非国有企业仅占15%,其中乡镇企业约为5%,个体私营企业不足银行贷款总数的1%,致使企业中一些有前景、有市场的新技术项目无法实施,企业规模难以扩张,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阻碍了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企业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而独立存在,因而可以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分析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环境分析

1.缺乏与企业相匹配的金融体制。因我国针对企业的贷款政策刚刚起步,企业贷款还十分困难,银行在风险和收益权衡上更注重于防范风险,由于在银行目前企业的资信等级普遍不高,故银行贷款便偏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由于银行贷款以大企业为主,而与企业配套的企业组织体系还未形成,故绝大部分企业仍游离于企业集团之外,致使通过优势企业从银行借贷再转贷给企业的融资体系尚未形成。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主要是为国有大企业、大项目融资而设计的,很难对企业进行"微观信贷"。一方面,金融部门感到支持企业存在难度,即他们财务状况较难了解、保证措施难以落实、贷款主体也难确定,从而对民营企业申请贷款感到决策无据,无从着手。此外部分金融机构存在着“重大轻小”的倾向,诸如个别银行对贷款一定数额以下或注册资本金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制定了不予贷款的规定,对贷款需求“急、频、少”的小额“另售”性质的企业贷款不感兴趣;而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抱怨金融部门程序多、审批慢、条件高。

2.缺乏企业贷款的担保机制。大部分民营企业不能提供有效抵押或担保,即便企业能提供,也因抵押品变现难,银行不愿意接受。同时,企业深感抵押环节多、收费多、金额高等贷款的困难而作罢。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比例大、地位特殊、面广、线长、情况错综复杂,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以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特别是银行实行资产管理后的存贷制度,使贷款供应缺口加大,在放贷的操作中,银行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为抵押,而企业多半是租赁经营,无产抵押。

3.缺乏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配套服务规范的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企业大多没有建立会计档案,缺乏历史依据,以前会计年度的注册资金、应收账款等财务状况无法监管,个私企业戴“红帽子”(集体、乡镇企业、校办企业)、穿“洋外衣”(三資企业)现象也十分普遍。而目前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其法律约束程度不够,致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无法监管。

(二)企业内部分析

1.财务管理尚不规范。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资产负债等情况,然而中小企业时常变更注册资金或者注册资金是借来充数的,注册后撤离归还给债权人,或者转移注册资金另作他用,此类财务管理尚不规范的情况,使银行要系统地了解一个企业的成本难度很大。

2.信用等级低,担保难。支撑企业信用关系主要是一些短期信用关系,特别是商业信用,其信用基础比较脆弱,而企业中,经营得较好的企业一般不肯给其他企业作担保,所以刚起步或需要通过技改上项目的企业很难寻到担保。从总体上看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小打小闹,一旦经营状况良好,就会去炒股票、炒期货,这些都加大了企业信贷风险。

3.缺乏直接融资渠道,企业资金来源主要靠内源融资。由于民营企业贷款难,又没有投资风险基金的支持,其中一些科技型、前景好的企业因受资金制约而失去了许多宝贵的发展机会和市场占有率;更多的小型私营企业,尽管掌握先进的高科技项目和专利,但因缺少启动资金,也只好将项目转让。民营企业既不能发行公司债券,也不可能参与BOT 的项目融资,更难以象国有企业那样通过股票市场向社会公众集资,再加上没有规范完善的资本市场,只能靠个人和家庭的积蓄,或向亲朋好友借款,或以远远高于国家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民间融资"来解决企业创办和发展的资金筹集问题。

二、探析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企业为缓解资金紧张问题,除争取银行贷款外,在直接融资方面开拓融资渠道也是必要的。

(一)建立固定融资网络

1.设立企业发展基金。在实行财政预算分级管理体制下,安排财政支出时可按一定比例给企业发展基金或国家财政和银行共同出资组建,还可通过社会集资、发行债券、股票等形式扩充基金。发展基金主要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

2.成立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借鉴德、美等国经验,我国需建立企业贷款担保,按一定比例和额度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也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设立永久性政府机构,提供贷款担保。

3.鼓励企业间的金融互助。金融互助形成内部资金市场,允许企业以股票、债券等非信贷方式融资的经验。

4.发展中小银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给予贷款利率一定幅度的上浮,同时给予税收优惠,积极扶持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促使它们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

(二)发展风险投资事业

这一点对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重要,一般而言,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过程存在高风险、高科技含量、期限长等特点,这使得以确保投资安全为原则的传统投资资金不愿涉足。

我国在发展风险投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和建立高科技板块。因为风险投资是一项具有较大正的溢出效应的公共产品,可考虑建立由政府带头参与,提供资金支持的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政府的出资比例控制在20%之内,这也是国际通用比例。政府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态度应是“支持、引导、不控股、不干涉”。公司应实行商业化的整体设计,除政府资金支持外,应吸引居民储蓄存款,保险投资挤出基金,大企业集团的资金加入。

另外在条件成熟时,也可通过合资等方式引进海外资金。发达的融资机制和退出的机制是风险投资发展的保障,在目前情况下,还应尽快规范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建立适合风险投资企业发展的创业板市场,它同时也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主要退出场所。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我国自己的二板市场。

(三)发展企业信用担保基金

担保基金的目的是为了扶持企业的发展,为准确地衡量面临的风险是担保基金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控制担保风险,担保基金和商业银行应各承担一定风险责任,银行承担一部分贷款损失。由于担保基金运作可以推动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这样既扩大了税收来源,也减轻了政府在安置再就业和救济失业人员方面的支出。这种补偿方式可以通过财政拨款方式,也可以通过所担保企业部分退税于基金。银行可以弥补一部分基金的损耗,银行可以将贷款利率部分比例用于基金补偿来源。

(四)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综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为企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政策和金融支持都离不开立法支持,建议国家或地方尽快制定和出台《企业促进法》、《担保基金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关实施细则,使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在有关法律制度保障下得以完善,充分发挥其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上改革建议只是基于目前中国经济的现有条件而作出的选择,任何方案都不可能是最优的, 关键还在于其可行性。以上方案也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霞.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分析[J].市场与发展,2006,(2).

[2]李树丞,刘长庚,楚尔鸣.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邓红征,周长信.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模糊综合评价[J].企业经济,2009,(2).

浅谈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篇12

融资方式从来源上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依靠企业内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的新增资金需求。内部融资以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和计提折旧形成的资金作为资金来源。外部融资是指从企业外部获得资金, 具体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直接融资是指企业不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 而是通过证券市场直接向投资者发行股票、公司债、信托产品等方式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因而, 银行贷款就成为企业间接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融资方式按照融资中产权关系的不同, 可分为权益融资 (或股权融资) 和债务融资。权益资金无须还本付息, 被视为企业的永久性资本。而债务资金必须定期还本付息, 它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根源。

二、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

资金是企业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的血液, 如何筹集企业所需资金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首要内容。每个企业在进行筹资方式选择时, 必须清楚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有关因素。

1. 外部因素

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外部因素是指对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外部客观环境。主要是指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外部客观环境的宽松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企业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时, 必须遵循税收法规, 同时考虑税率变动对融资的影响。金融政策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企业融资、投资、资金营运和利润分配活动。此时, 融资方式的风险、成本等也会发生变化。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理财活动的宏观经济状况, 在经济增长较快时期, 企业需要通过负债或增发股票方式筹集大量资金, 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当政府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做出调整时, 企业的融资方式也应随着政策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2. 内部因素

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发展前景、盈利能力、经营和财务状况、行业竞争力、资本结构、控制权、企业规模、信誉等方面的因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这些内部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 企业融资方式也应该随着这些内部因素的变化而作出灵活的调整, 以适应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融资需求变化。

三、融资方式的选择策略

1. 遵循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的优序理论

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优序理论”, 企业融资的首选是企业的内部资金, 主要是指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 在内部融资不足时, 再进行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时, 先选择低风险类型的债务融资, 后选择发行新的股票。采用这种顺序选择融资方式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 内部融资成本相对较低、风险最小、使用灵活自主。以内部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的企业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2) 负债比率尤其是高风险债务比率的提高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 (3) 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易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 一些公司将筹集的股权资金投向自身并不熟悉且投资收益率并不高的项目, 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随意改变其招股说明书上的资金用途, 并且并不能保证改变用途后的资金使用的获利能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没有较大提升的前景下, 进行新的股权融资会稀释企业的经营业绩, 降低每股收益, 损害投资者利益。此外, 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趋向不断完善的情况下, 企业股权再融资的门槛会提高, 再融资成本会增加。比如, 2008年8月22日, 证监会就再融资公司的分红出台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的分红比例, 要求《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确定的再融资公司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同时, 随着投资者的不断成熟, 对企业股票的选择也会趋向理性, 可能导致股权融资方式没有以前那样畅通了。

目前, 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则是将发行股票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其次考虑债务融资, 最后是内部融资。这种融资顺序易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财务杠杆作用弱化, 助推股权融资偏好的倾向。

2. 考虑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及财务状况, 并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情况, 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方式。

(1) 考虑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宏观经济状况, 在经济增速较快时期, 企业为了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 需要筹集资金用于增加固定资产、存货、人员等, 企业一般可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等融资方式获得所需资金, 在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放缓时, 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降低, 一般应逐渐收缩债务融资规模, 尽量少用债务融资方式。

(2) 考虑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发生的代价。融资成本越低, 融资收益越好。由于不同融资方式具有不同的资金成本, 为了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取得所需资金, 企业自然应分析和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的高低, 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融资方式及融资组合。

(3) 考虑融资方式的风险。不同融资方式的风险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 债务融资方式因其必须定期还本付息, 因此, 可能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 融资风险较大。而股权融资方式由于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 因而融资风险小。企业若采用了债务筹资方式, 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 一旦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下降时, 税后利润及每股收益下降得更快, 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美国几大投资银行的相继破产, 就是与滥用财务杠杆、无视融资方式的风险控制有关。因此, 企业务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融资方式的风险程度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

(4) 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总的来说, 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财务状况越好, 变现能力越强, 发展前景良好, 就越有能力承担财务风险。当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大于债务资金利息率的情况下, 负债越多, 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 对企业发展及权益资本所有者就越有利。因此, 当企业正处盈利能力不断上升, 发展前景良好时期, 债务筹资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当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 财务状况每况愈下, 发展前景欠佳时期, 企业应尽量少用债务融资方式, 以规避财务风险。当然, 盈利能力较强且具有股本扩张能力的企业, 若有条件通过新发或增发股票方式筹集资金, 则可用股权融资或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两者兼而有之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5) 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激烈, 进出行业也比较容易, 且整个行业的获利能力呈下降趋势时, 则应考虑用股权融资, 慎用债务融资。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较低, 进出行业也较困难, 且企业的销售利润在未来几年能快速增长时, 则可考虑增加负债比例, 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6) 考虑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一般情况下, 企业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较高, 总资产周转速度慢, 要求有较多的权益资金等长期资金作后盾;而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 其资金周转速度快, 可以较多地依赖流动负债筹集资金。

为保持较佳的资本结构, 资产负债率高企的企业应降低负债比例, 改用股权筹资;负债率较低、财务较保守的企业, 在遇合适投资机会时, 可适度加大负债, 分享财务杠杆利益, 完善资本结构。

(7) 考虑企业的控制权。发行普通股会稀释企业的控制权, 可能使控制权旁落他人, 而债务筹资一般不影响或很少影响控制权问题。因此,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慎重选择融资方式。

(8) 考虑利率、税率的变动。如果目前利率较低, 但预测以后可能上升, 那么企业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筹集资金, 从而在若干年内将利率固定在较低的水平上。反之, 若目前利率较高, 企业可通过流动负债或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以规避财务风险。就税率来说, 由于企业利用债务资金可以获得减税利益, 因此, 所得税税率越高, 债务筹资的减税利益就越多。此时, 企业可优先考虑债务融资;反之, 债务筹资的减税利益就越少。此时, 企业可考虑股权融资。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 企业应综合考虑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多种因素,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资金成本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融资方式。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融资方式的类型, 分析了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内外因素, 提出了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三级质控网络下一篇:脱硫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