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精选12篇)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篇1
我国高校就业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再加上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很少有大学生有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 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差, 无法面对就业压力, 在就业时表现缺乏自信心或者过于自负, 进取心不强, 各种原因综合起来导致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继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之后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大因素。如此一来, 大学生的求职就业已不是个人能力的比拼, 而是他们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如何在高校教育中发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对提高高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1 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分析
1.1 自卑感心理
缺乏自信心是大学生就业和择业的心理障碍之一。面对如今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面临找工作时感到困惑和不安, 甚至怀疑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不敢相信自己, 一看到周围比自己有优势的求职者, 大有自愧不如的感觉。拿出很大的勇气还是不敢走到单位招聘者面前, 甚至是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影响自己水平的正常发挥。这就是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现, 具体表现为就业方面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 缺乏信心, 容易产生消极心理。
1.2 焦虑心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革, 现在大学生就业已趋于多元化, 虽然拓宽了大学生就业面, 但是就业自由度越大, 学生个体责任越重, 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便越重。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录用程序感到很大压力, 有的因性别、学历层次等不敢大胆求职, 有的因自己成绩不佳烦恼, 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
1.3 怕苦心理
应届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选择省会城市或大城市就业, 追求物质享受, 倾向于外资高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及高校科研单位, 不愿意到基层。在怕苦心理驱使下, 择业面变窄, 导致就业失败或困难。
1.4 嫉妒心理
看到别人找到比较理想的单位时, 产生羡慕、痛苦, 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别人超过自己, 采用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嫉妒心理会把朋友当对头, 使朋友关系恶化, 人际关系紧张, 影响就业的顺利进行。
1.5 攀高心理
由于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 自我评价过高, 认为自己德才兼备, 所以就业中不肯“屈就”, 对稍有不对口的用人单位就抱着拒绝态度, 结果就是机会错过, 难以就业。
1.6 依赖心理
有些毕业生不是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去“推销”自己, 而是一味地依赖父母、亲戚、朋友、社会关系给自己找门路, 或以自己成绩或是优秀毕业生等优越条件坐等学校落实就业单位, 最终没有好的就业渠道。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2.1 高校毕业生要加强自我认知, 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
自我定位就是在高校期间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气质、职业生理特征等。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兴趣、能力和人格特质, 正是这些个人因素的不同组合, 才造就了千差万别的学生。当然每种职业都有它相应的人格素质要求, 即职业素质。作为高校管理老师, 应该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在对自己的人格特征、职业兴趣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发现自己的优势, 再结合职业意向给自己合理定位, 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2.2 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工作, 不是社会或学校强加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 而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 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 依据现实条件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 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帮助学生正确评估自我, 正确进行职业分析, 确定就业目标, 从而在学校和社会上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 达到培养职业所需的实践能力这个目标。
2.3 开展学生就业心态调整辅导
大学生要进行心理调整, 克服就业焦虑心理, 关键是要转变就业的思想观念。要让高校毕业生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求顺的思想, 让同学们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面对就业焦虑, 进行理性思考, 根据情况的变化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只有正视就业压力, 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 这种压力可以变成动力, 它可增强人的进取心。遇到困难要冷静思考, 重新评价、定位自己, 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2.4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
从本质上说, 就业问题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的问题。政府要主导社会快速发展, 增加市场活力和就业岗位。同时, 建立就业激励机制, 鼓励毕业生到边远特殊地区去, 建立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体系。政府作为主导部门, 要尽快制定和完善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行为的规则和法律法规, 营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就业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月涛.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 2012, (12) :120-121.
[2]俞少华, 张亚林.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2) :140-141.
[3]李连中.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09, (23) :132-134.
[4]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5]蔡立彬.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 2009, (09) :68-69.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篇2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信在写个人求职简历时大学生个人简历网下面提供这一篇应届毕业生自荐信怎么写为写简历时参考。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还为求职者推荐这份应届大学生自荐信例文为模板,更多的专业简历在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审查我的自荐书。
我叫***,福建长汀人,是长江师范学院[师范大学法学院毕业生求职信范文]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专业届毕业生。二十年来风雨人生路磨砺了我坚强的意志。求学山城的四年,一次次挫折中奋勇前进,一回回收获中走向成熟。成就了我理智的头脑,使得我在拥有年轻人奔放的激情同时,也不失一份干练与坚韧。长江师范学院四年的求学生涯马上结束,在这即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时候,我满怀着似火的激情,带着一份自信与坚定,向贵单位毛遂自荐,希望能用我的所学、所知为贵单位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并且希望自己能够伴随着贵单位的发展而成长!
四年的大学生活,在校训“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指引下,我孜孜不倦的吸收知识的养分,翱翔于知识的殿堂。对于知识的学习,我力求一种“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境界,登高能望远,高屋建瓴是我对知识的观念。“专”、“精”、“广”、“博”是我对知识的一惯追求,严谨务实是我对所学所做的态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汗水之后,我掌握了扎实的知识技能。在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之外,还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某大学计算机系学生求职信范文] 办公室操作的相关软件,WORD、E XCEL、ACCESS、POWPOINT等。
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体验真实的社会,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外,我还利用寒暑假,深入社会去锻炼自我。同时,我还经常利用闲暇之余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充分发挥特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并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及其他工作经验。
“春开无数,毕竟何如秋实”,成绩是既往的,犹如过眼烟花,让它随风而去;真正主要的是这些成绩所证明的综合和各方面的能力。宛若灿烂秋实,才是我真正的收获。从学校到社会,我懂得,我将面临的是一种人生舞台与角色的转换;我也懂得,无论我的准备是如何的充分,社会中 不可预测的坎坷和风浪,但我不惧怕任何对我能力与意志的挑战。我将以一贯的自信,一贯的作风,去打拼那份属于自己的那片沃土!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恭候您的佳音!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 毕业生 心理健康 重要性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以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投行宣布破产为标志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金融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虚拟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实体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寒冬”正呼啸而来。当前,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力度较大的刺激经济措施,但从上述趋势判断,不利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明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0万,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除过大学生外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还有800万下岗失业人员,这两大群体构成了2009年就业工作的主要部分。在这个背景之下,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状况, 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调适办法,非常有必要。
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2009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由此带来的危害才刚刚开始,大学生就成为就业市场上最直接的受害者。在这次的“金融危机”影响下,原本就已愈发严峻的就业压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种种压力之下,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和行为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心理障碍:一是认知障碍,包括对就业形势不明,对未来工作期望过低或过高,不能科学选择工作种类和就业地区等,以及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认识不清;二是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急躁、抑郁、恐惧等;三是人际交往障碍,包括怯懦、冷漠,不善于人际交往,甚至存在社交恐惧等。人际交往能力差是存在于大学毕业生人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仅有16.7%的被调查人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差是造成就业困难的因素,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认识还不到位。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宏观调控的滞后性和人才需求迫切性的矛盾,使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能完全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部分毕业生就业紧张的问题不可避免。例如,建筑人才现在明显紧缺,但前几年却培养不多;前几年经济管理人才紧缺,现在又出现过剩等。但是,多数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只重视管理功能,却忽略了其根本指导意义的教育和服务功能。就业指导的内容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就业信息和组织招聘活动。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知道形势单一乏味,主要是讲座和就业指导课,几乎不含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缺乏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求职道德、成功道路方面等教育。这些导致部分毕业生在面临激烈的竞争时无法准确的自我定位而茫然失措。
2.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不够深入
2005年1月,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该文件的出台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及决策依据。尽管高校对解决人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己逐步取得共识,但针对性强的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依然相对欠缺,没有形成完整的就业心理知道体系。
3.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据相关数据统计,30.4%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前儿乎没有心理准备。对待就业他们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一但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在面临就业时就表现为职业成熟度不高,将求职理想化,以至于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心理上难以承受。此次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悄然而至,使得没有心理准备的毕业生们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大环境的变化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
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认识社会与职业,了解职业自我
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人才需要以及各种职业的特点并不了解,这成为大学生业困难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从进入大学时起就应该多了解社会、认识就业形势、获取职业信息,特别时对于本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特点,自己喜欢的职业的工作特点、工作能力要求等要有充分的了解。在临近毕业时,还必须了解国家的大学生毕业分配政策以及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措施与优惠办法等,还要了解各年的人才需要状况与发展形势特点,各地方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会、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情况,以及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等。还应该了解职业自我包括自己的业务能力特点、气质、个性、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方面。认识自己的职业要求与社会发展形势是否相符、估计自我就业程度,并比较自己的职业心理与能力特点与社会要求的差距。总之,在评价职业自我时要客观,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根据社会的要求去积极发展自己的能力,促进职业自我的完善。
2.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业务能力
大学生要及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以便在大学的学习期间能有方向、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准备。做好职业规划首先必须要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即自己将来希望能在什么样的单位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自己希望能取得什么样的事业成功等。其次,要设计自己的职业通道,即确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目标所需要经历的过程、途径,它一般是由一系列的职业岗位构成的。确立了自己的目标,我们就需要考虑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它。应该说达成同一职业理想的途径、方式等都是不同的,选择那种道路则需要根据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3.培养健全的就业人格,做好应对就业困难的心理准备。健全的就业人格是保障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以下一些人格特点:(1)较强的自信心;(2)自知之明与接受现实;(3)能控制自我情感,具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4)具有较强的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2009年,我们面对的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市场萎缩和大学毕业生增长的高峰期的双重压力,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已经成为上至国家总理和国家最高决策层,下至普通学生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高度重视和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是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大事,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陶国富.大学生心理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2]葛操.当代大学生心理分析.北京工商出版社,2000.
[3]杨小琼.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研究.广西大学硕士生论文,2007.
[4]上官俊.大学本科毕业生心理现状影响因素的分析.昆明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浅谈小学毕业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篇4
如何让孩子们安全度过这个过渡期, 用健康的心理去迎接充满竞争的中学生活? 我认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任的班主任教育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 初步谈谈对小学毕业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改变“ 学习本位”的思想,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中之重
“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而作为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 更是要以“ 传道”为主任, 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毕业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 熟悉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规律, 能够轻松应付每天的学习任务。 同时, 从生理和心理上, 都处于从幼稚逐渐趋向成熟的过渡期, 很容易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正是学习的规律化和特殊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有更多的兴趣和精力去关注周围的新鲜刺激的事物, 并且跃跃欲试。 再加上老师和家长施加给孩子的不合理的学习压力, 容易使这个阶段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同时,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小青年也把“ 黑手”伸向了这些孩子。 一些自制力差的孩子正是在这一阶段沾染上了吸烟、喝酒、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欺负小同学、上网吧等恶习, 并且把这些恶习错误地标榜为“ 长大了”、讲哥们义气。 针对这种状况, 班主任要改变“ 学习本位”的思想, 树立“ 以人为本”的观念, 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正确的学习态度,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要将这种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形成一道保护的屏障, 增强学生对各种恶习的“ 抵抗力”, 让他们享受到真正完美的教育。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爱为主要的教育方式
我曾让六年级的学生写过一篇作文《___我想对你说》, 批阅的结果让我吃惊, 全班七十名学生, 几乎都是选择了向自己读过的故事中的人物或卡通形象诉说, 只有两三个孩子选择了跟父母亲交流, 竟然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心声告诉老师。 真诚的交谈, 可以走进学生的心里,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不但是可以解决疑惑的良师, 而且是可以倾诉心声的益友。
三、创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 以班育人
教育系毕业生心理学类论文题目 篇5
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学位论文选题
一、儿童青少年问题
1.学前期儿童攻击和暴力行为研究综述
1.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干预探析
2.儿童多动症问题研究
3.儿童退缩性行为研究
4.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5.家庭环境与儿童智力发展
6.中学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7.青少年网略成隐现象分析
8.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9.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
10.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研究
11.学业不良学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12.青少年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13.中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14.浅谈小学生懒惰心理的表现及矫正
15.儿童亲子依恋的研究综述
16.儿童同伴接纳研究综述
17.儿童教师接纳研究综述
18.学习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探讨
19.儿童亲子依恋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
20.高中生学业负担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21.离异家庭儿童同伴关系研究
22.小学生校园压力与应对
23.中学生考生焦虑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
24.中学生自信心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25.教养方式、智力、个性特点与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
26.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
27.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的培养
28.网络游戏与小学生心理发展
29.中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
二、大学生问题研究
1.大学生自我效能和成就动机的关系
2.大学生心理适应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3.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
4.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与应对策略
5.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适
6.大学生专业课与公共课学习态度之差异
7.大学生逃课行为之原因探究
8.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9.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10.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1.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其应对方式研究
12.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13.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14.本科新生的职业/主修专业认同:人格与决策的角度
1.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大学生考试应付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3.大学生挫折感的成因与消解分析
4.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及现状分析
5.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自信心关系研究
6.大学生自信心与家庭教育方式关系研究
7.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调查分析
8.大学生就业中的面试与应对策略
9.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10.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11.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
12.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13.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4.大学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取向及影响因素研究
15.大学生自我效能与学习动机关系研究
16.女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
17.大学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8.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研究
19.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调查
20.大学生性观念心理调查研究
21.大学生恋爱观探析及恋爱观教育
22.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发调查与分析
23.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调查
24.大学生生活状态的心理调查
25.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26.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
27.大学生生活满意感调查
28.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现状研究
29.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30师范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
31.大学生专业学习满意度调查研究
三、理论研究
1.宽恕的心理机制
2..由埃里克森同一性理论探索家庭教育模式
3.论由海德的平衡理论探析态度的转变
4.学科问题解决理论及其对教学作用研究
5.同一心理学流派中不同代表人物观点的比较研究
6.人格、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的研究
7.遭遇创伤时间后的心理改变研究
8.影响个体挫折承受力的心理特征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10.建构主义心理学思潮述评
11.前瞻记忆研究综述
12.前瞻记忆特点研究
13.时间管理倾向与前瞻记忆相关研究
14.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比较与整合15.转型期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
16.动态职业环境下职业成长与组织承诺的关系
17.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18.职业刻板印象:自我卷入与评价偏向
19.职业成长理论研究简评
四、其它
1.教师的压力与压力源研究
2.关于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
3.当代教师工作满意感研究
4.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5.新退休干部的心理困惑研究
6.在高校管理中如何应用胜任特征模型
7.如何增加企业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8.企业招聘中如何应用心理测试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篇6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心理障碍 心理调节 理想择业
[作者简介]周迎红(1966-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学生思想工作;赵东升(1969-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政工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张颖琳(1973-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94-02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以及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大中专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调节和解决,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如自卑、焦虑、嫉妒、畏难等。因此,重视毕业生理想择业心理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充分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理念,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客观地分析自我,冷静地对待现实,利用应急心理救助技术,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也是一种消极、失去心理平衡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使一些毕业生悲观失望、犹豫孤僻、不思进取,而且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以及沮丧、失望、孤寂等不良心理现象。有自卑心理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缺乏勇气、不敢面对竞争、不敢参与竞争,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持有这种心态的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部分专科生。近年来,部分用人单位偏重学历,不看能力,导致对专科生的需求比例逐渐减少。加上部分专科生择业期望值偏高,面对研究生、本科生的竞争,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二是部分女生。由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择业时常常受到冷落,有的用人单位不愿聘用女大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使有的女生四年大学综合测评名列前茅,有时也很难顺利找到理想的单位。这些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政策,损害了女毕业生的自尊心,也挫伤了她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她们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推销自己。有些女毕业生缺乏自立自强精神,无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三是部分缺乏社会关系以及来自农村的学生。在社会转型时期用人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某些关系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依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有时拥有良好社会关系的毕业生即使在校学习、表现和能力一般,通过所谓的关系,也能很快落实一个较好的单位。这就给那些缺乏社会关系或来自农村、性格内向的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平平、能力一般的学生,在他们看来,学习好不如命运好。他们把人才市场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看成是“走过场”,对学校的就业形势、就业指导和教育政策反应冷淡,因而在择业受挫时心灰意冷、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四是部分学习成绩不佳以及受过处分的“问题毕业生”。由于推荐材料上存在着“污点”,这些毕业生在择业时总是害怕被用人单位发现,甚至抛弃。于是,对于用人单位的招聘总是躲躲闪闪,显得没有勇气和信心。总之,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困惑产生自卑心理并不奇怪。自卑心理的产生有社会、家庭、环境、生理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与自身心理素质有极大的关系。这些毕业生在择业中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即使对一些能够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而只是说“试试看”等,显得很不自信。
2.焦虑心理。焦虑心理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倾向。面临外来威胁、灾难或危险时,所表现出的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称之为焦虑。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在目标受阻、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增加时,通常会产生焦虑心理。对即将走出校门、没有社会经验的毕业生来说,在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时产生焦虑心理并不奇怪也不难理解。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可增强人的进取心、上进心,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为。但是,如果过度焦躁、沮丧、不安,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身疾患,严重影响毕业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其潜能和才华的发挥,影响择业的进程,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3.嫉妒心理。所谓嫉妒,就是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及条件持羡慕又抱以敌视的情感。这种心理特征主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不利和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是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甚至报复的手段来摆脱愤怒和困扰,求得心理的补偿或达到自身的心理满足。强烈而持久的嫉妒心产生,往往会对本人及对方造成不良或严重的后果。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嫉妒心理也是一种较常见的不良心理倾向,毕业生在求职问题上的嫉妒心理主要有: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先是羡慕、转而痛苦、后又不甘心,个别人为了不让他人超出自己,可能采取背后拆台等手段。当别人成功时,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嫉妒心理产生,有时会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嫉妒还会使团体人心涣散、人际关系冷漠,这又更加重了自身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以致影响自身的发展和求职的顺利进行。
4.畏难心理。当代大学生基本未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往往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目前在毕业生中存在着学工的不爱工,学农的不爱农。毕业生就业时死守大城市、大型国有企业及高薪三资企业,不去偏远地区以及私有企业工作等。这些现象就是明显的例证。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高是要求工作环境好,又有发展前途;薪水高就是注重经济收入,追求生活水平高;职位高就是要求社会地位高,最好是上层单位、政府部门、大公司、外企、大集团。总体看来,他们要求所选择的工作要名声好、牌子响、效益高、工作轻、离家近、管理松,这是典型的贪图享受怕吃苦的表现。在畏难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难局面,其直接后果是增加了毕业生求职的失败率,因此,毕业生求职前就应努力克服畏难的心理。
二、心理障碍的调试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既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求职就业。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采取不同的心理调适方法,及时排除心理困惑,保持良好的心情,使之能适应新的环境,维护自身健康,从而顺利就业。
1.消除自卑感。首先,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假如一个人总想着‘我办不到’,那他必然会办不到”。一个人的自信心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在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困难和挫折。俗话说“上帝不会把所有幸运都送给别人,而把所有不幸带给你”。实践证明克服自卑感的最好办法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被暂时的困难吓倒,在实践中逐步增强信念。其次,正确评价自己。通过各种心理测试,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纠正过低的自我评价,多找自己的长处,即使微不足道也不要忽略,这些本来就属于你自己的财富对你恢复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人各有所长,应利用自己的優势扬长避短,寻找成功的经验,还可以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别人能干好,我一定也能干好”“我行,我一定能行”。
2.克服焦虑情绪。主要是更新观念,主动进取,积极应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打破事事求稳、万事如意的思想,增强市场竞争的意识、敢于竞争的新理念。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可能会伴随你的一生。毕业生求职过程就是一个竞争过程,即使你暂时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但如果没有竞争意识,不继续努力,也很可能会丢掉这份工作。有竞争必定会有风险和失败,只有不怕风险和挫折,勇于向挫折挑战,树立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焦虑心理才能得到缓解和克服。心态调适,还应注意克服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增强求职的勇气,这有助于减轻心理焦虑的程度,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3.遏制嫉妒心理。要克服嫉妒心理,须努力做到真诚待人,学会爱人。做人诚实,是立身之本,诚实的人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潇洒地工作和生活。诚实做人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成功。爱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道德遗产。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在解释“仁”的含义时只概括为两个字:“爱人”。“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朴素的话语是亘古不朽的真理。有了这种精神境界,就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别人有困难时就会主动给予帮助,有痛苦时给予安慰,有成就时予以祝贺,也就不会产生嫉妒心理。当然无论是真诚待人还是诚实做人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长期加强自我修养,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及时排除各种不良意识。
4.调适畏难思想。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能吃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不能吃苦就难以成就事业;任何职位都需要吃苦,需要付出;最艰苦的环境,往往最容易锻炼人,磨炼意志,常常也最易成功。世界大富翁、美国著名企业家哈狱博士在23岁时已是百万富翁,此时他完全可以在美英这些发达国家发展自己的事业。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却勇敢地进入百废待兴、千疮百孔的前苏联,在那里他住的是从未见过的污秽的房屋,与臭虫、老鼠为伴,没有洗澡间,没有水,也没有面包。可是他却做成了石棉、铅笔、毛皮、古蓝等多项生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说明,要克服畏难思想,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作风,就需要实践。毕业生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有意识地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克服惧怕心理,训练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自立,合理确立自己的目标。因为失败并不表示你不如别人,失败更不表示你一事无成,而充满自信、积极面对失败则是成功的前奏。
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根源于社会,取决于自身。毕业生只有对自己的愿望、能力、主客观条件、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全面地了解,才能做出客观、全面的综合分析,走出择业心理误区,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论是文科还是工科大学生,只要从心理上消除自卑感、克服焦虑心理、遏制嫉妒心理以及合理调试畏难思想,多渠道搜寻就业信息,客观展示自己的专业长处以及业余爱好,最大限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相信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必将找到自己的理想职业,充分发挥聪明智慧,真正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龚瑞昆,王绍玉,顾建华. 灾时应急心理救助技术与方法(3)——沟通技术[J].城市与减灾,2003(5).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篇7
关键词:“毕业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大学生在临近毕业之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当他们在升学、求职等方面经历了挫折之后, 很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严重的甚至会产生仇恨、泄愤的冲动和行为, 学生自毁前程的同时也给校园和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家覃彪喜在《读大学, 究竟读什么》一书中谈到大学毕业生的处境时说:“当年的‘天之骄子’显然已经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1]高校教育者应给予毕业生特别的关注、教育和引导, 帮助他们完成由学校向社会的顺利过渡。
一、大学生“毕业季”心理特点分析
大学生在“毕业季”的心理状态可以用“矛盾”二字来概括。在人生的重大转折时期, 面对突如其来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社会严峻的挑选和考验, 由于经验匮乏、身心脆弱, 毕业生们极易陷入交织着复杂矛盾的心理境遇。
1.焦虑的内心与迟缓的行动。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大背景下, 临近毕业工作却没有着落的大学生内心充满了焦虑感。一份针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级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当面临择业问题时“‘90后’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较‘80后’更为严重, 且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焦虑和偏执上”。[2]
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 这种焦虑的心理状态并不能转化为推动学生产生积极求职行动的正能量, 相反, 在一些院系组织的招聘会上, 出现了参与学生人数寥寥的冷清场面, 学生的表现较为被动。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期望值过高造成的, 渴望工作一步到位的学生对理想之外的职位采取了漠视和拒绝的态度, “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还未被广大毕业生所普遍接受。焦虑的内心与迟缓的行动之间的矛盾衍生出来的只能是新一轮的、更为强烈的焦虑心理。
2.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当网络频频发布大学毕业生卖猪肉、捡破烂、做家政的新闻时, 总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据此发出无奈的感慨: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就像两条平行线, 永远没有交汇的一点。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碰撞, 不少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遭遇碰壁, 极易引发失落、沮丧, 甚至绝望的心情, 必须加以及时、有效的调节。
反观大学生创业的事例, 在那些似乎被人瞧不起的行业中, 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如北大毕业生陈生进入养猪行业, 不到两年时间在广州开设了近百家猪肉连锁店, 营业额达到两亿。又如湖南大学研究生梁明毕业后捡破烂, 几年中从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发展到拥有三家废品回收站。因此,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 必须学会化解、转化矛盾的方法, 摒弃传统偏见, 目标远大不怕起点低, 低门槛也会带你走进大世界。
3.他人的荣耀与自我的挫败。“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更注重自己的外貌、气质、能力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促使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分化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然而, 理想与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当对现实中的自我评价达不到所期望理想的自我标准时, 两者发生矛盾, 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 失去达到理想的自信, 产生自卑的情绪体验。”[3]
临近毕业, 有的学生已经收到了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有的学生与理想的就业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考上公务员、选调生的学生已经进入政审的阶段。与这部分学生明朗而美好的前程相比, 有些学生的前途仍处在暗淡与迷茫之中。有的学生考研失败, 处于复读还是找工作的两难境遇中犹豫不决。更多的学生则处在找工作的奔忙劳碌和求职无果的痛苦煎熬之中。两相对比之下, 处于失意状态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颓废或者嫉妒的心理, 受这些心态困扰的学生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有的学生与他人盲目攀比导致心理失衡;有的学生眼见前途无望而破罐破摔;有的学生见不得他人高兴, 对身边的得意之人充满了一股莫名的仇恨, 甚至演化为发生口角或打架, 人际关系随之恶化。
4.个体的认知与盲目的从众。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 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 区分‘自我’和‘非我’, 心理学称之为自我意识, 这是人的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自我能力、品质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是不适当的。如果对自己估价过高, 就会给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 最终导致失败, 别人也会说他妄自尊大, 不知天高地厚, 不愿同他交往, 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反之, 对自己评价过低, 又会产生自卑心理, 精神萎靡不振, 缺乏自信心, 甚至自暴自弃。”[4]大学毕业生站在人生十字路口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是对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在现实中, 我们看到, 有许多学生恰恰不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 出现了在前途的抉择中毫无主见、过度依赖、盲目从众等心理。有的学生在升学、考公务员、考选调生、去国企、去私企、自主创业等出路面前犹豫不决, 不能综合考虑个人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 知识储备、能力专长等因素做出适合自己的合理规划, 从而导致举棋不定、来回摇摆, 眉毛胡子一把抓, 却什么也没有抓住的结果, 浪费了时间精力, 错失了最好的时机。有的学生缺乏竞争意识, 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竞争, 把找工作这件事交给父母, 过度依赖家庭, 一味地等、靠、要, 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做主。还有的学生盲目从众, 人云亦云, 凡事喜欢效仿身边的同学, 殊不知即使专业相同, 能力、兴趣也可能有很大差别, 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因此, 毕业生要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 准确进行自我评价, 优化心理素质, 克服依赖心理, 增强竞争意识和择业信心, 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二、大学生“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大学生临近毕业阶段突出的心理特点, 高校应在每一年的“毕业季”加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 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 对学生因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的过激行为或恶性事件防患于未然, 这对于优化学生素质、维护校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是十分必要的。
1.优化学生素质。人才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 其中, 心理素质是基础。高校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向社会输送素质优秀的祖国建设人才。大学生如果没有稳定而健康的心理素质, 是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 即使在表面上具备了优异的学习成绩, 然而若存在心理上的问题或缺陷, 同样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人才, 是无法胜任其将面对的各种社会责任的。2003年4月, 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在应聘公务员时因体检不合格被取消录取资格, 在得知这一结果后, 他用尖刀行刺嘉兴市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 造成一死一伤, 被判处死刑。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终因心理扭曲和冲动毁灭了自己。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首先在于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 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大学生毕业阶段因升学、 就业、情感等问题所产生的压力进行教育过程的实施, 帮助每个学生营造积极、阳光、自信、向上的心理环境, 纠正一些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进而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维护校园稳定。高校学生毕业阶段的安全稳定工作一直是整个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业季”是校园意外事件的高发期, 大到恶意伤人、 杀人, 自杀、自残事件;小到打架滋事、破坏公物事件, 尤其毕业生离校期间, 学生在校园内酗酒打牌, 从宿舍楼上向下乱扔酒瓶、暖壶等杂物伤人毁物事件已经成为各高校“毕业季”的普遍现象。近年来, 在高校更是出现了毕业生用“裸奔”、“让酒瓶飞”、“被单宣言” 等疯狂行为庆祝毕业的现象。2011年6月29日, 浙江大学一男生决定用爬树跳湖的方式留下自己最疯狂的毕业照, 却最终导致溺水身亡。在高校, 毕业生的亢奋、冲动的情绪和行为还往往会影响、带动非毕业班学生, 使之参与进来, 造成事态的扩大化。这些情况的发生无疑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文明形象, 也严重危害了校园的安全稳定。因此, 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自觉维护大学生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 保持平和心态, 克服浮躁、冲动情绪, 抵制鄙俗卑劣行为, 保证毕业生文明有序离校,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3.促进社会和谐。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水平、文明程度和身心健康状况是衡量社会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合格且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不仅指拥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杰出的业务能力, 而首先应具备的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我们看到, 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进入社会之后暴露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严重的会导致自毁前途、危害社会。2013年4月10日, 一男子持刀闯入上海张江路建中路口一家工商银行, 威逼工作人员交出现金, 得手后迅速逃离。经调查, 抢劫者是上海财大一毕业生, 毕业后因事业不顺、 恋情无望, 竟萌生疯狂念头, 光天化日之下蒙面持刀抢劫银行, 当问及犯罪动机时, 这个90后大学毕业生说:“我就是想报复社会。”这种报复社会的行为指向的是不特定的公众, 除了给无辜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残, 还让公众产生恐慌并且对国家和社会失去信任, 直接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而许多类似案件的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群体中隐藏的诸多心理问题。
因此,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学生心理不稳定、 突发事件易发的“毕业季”站好最后一班岗, 针对个别、关注全体, 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确保每个大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人才, 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大学生“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毕业前的半年至一年一般进入实习期或自主择业期, 绝大多数学生已修完全部课程, 出入学校的时间比较灵活, 这给对学生的统一、集中管理和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 “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要突破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模式, 积极探索新形式、新方法, 开辟多块阵地, 有实效、有创新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抓住关键节点, 适时予以指导。“毕业季”的关键时间节点例如:考研成绩公布及复试前后、大型招聘会前后 (求职高峰期) 、毕业资格审核期、毕业离校期等。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这些特殊而敏感时期中的易发矛盾, 给予不同学生群体以及时、适时的指导。如考研落榜学生的沮丧情绪疏导、进入复试学生的焦虑心理缓解、求职受挫学生的压力管理、因种种原因无法顺利取得学位或毕业资格学生的心理指导、离校期间学生亢奋、感伤情绪疏导等等。教育者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 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划分重点时期和重点人群, 以点带面, 既节省教育资源, 又使教育富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2.利用网络优势, 开展全程教育。当今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 网络平台更是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交流方式。尤其在“毕业季”, 学生的流动性较大, 教育者更应注重开辟并把握好网络教育的阵地, 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程化和全覆盖。通过建立飞信、 QQ群、班级邮箱, 开通微博、博客, 建立网站等方式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开设网络课堂, 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建立心灵驿站, 实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网上咨询及指导;通过测评、游戏、竞赛等方式普及知识、增强互动。发挥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 使师生之间实现信息互递和零距离沟通, 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调动班团力量, 形成教育合力。高校既要从教师的层面做好“毕业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同时, 也应从学生的层面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自助及互助体制。因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同学们几年的朝夕相处使他们彼此最为熟悉和了解, 教师要积极调动班团干部和集体的力量, 协助班级自主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起班团干部、学生党员、宿舍长责任包干制度, 完善学生间的联络体系, 使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 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
4.整合教育资源, 优化服务质量。目前, 我国的许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师资不足, 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状况, 对此, 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 引进专业师资, 建立起院系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社团组织和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心理危机干预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 它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知识。高校应大力培养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门人才, 尤其应建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队伍, 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 将心理危机干预的师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5]此外, 积极利用校报、广播站、橱窗等媒介开设心理健康专栏, 聘请专家进行讲座, 提高教育、咨询工作的服务质量, 完善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机制, 在整个学校营造起积极、向上、和谐、奋进的心理教育环境。高校还应配套建立和完善考研、就业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使学生清楚政策、掌握信息, 这也会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 在高校中, 临近毕业的学生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教育者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更为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使“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奠定大学生积极奋进、健康高尚人格的重要基石, 为大学生的成人、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覃彪喜.读大学, 究竟读什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12:1.
[2]刘娟, 姜喜双.“90后”大学毕业生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665.
[3]张颖琳.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3:95.
[4]徐端海.不高兴了你怨谁——精神健康自我疗法[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3:61-62.
护理专业毕业实习前心理教育初探 篇8
一、对实习前心理状况的调查
笔者对牡丹江医学院2007—2008、2008—2009两届86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采取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等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分实习前、进科实习开始四周后、实习半年后三个时段进行调查,包括以下内容。
焦虑自评量表(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评定时须根据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否则测验的结果不可信)。焦虑自评量表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一般来说,焦虑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者为轻度,61~70者是中度,70以上者是重度焦虑。评分需与常模或对照组比较进行分析,主要用于评定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通过分析研究,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压力。
二、实习生感到焦虑的问题
1.心理问题
实习前期:对未来的实习生活充满期待,虽然对陌生的环境、繁重的工作、未来和带教教师、病人等的关系或多或少产生恐惧,但大致上是既紧张又兴奋的。似乎从某种角度上说,从实习那刻开始,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社会人,一个成年人,角色开始真正转变。很多同学开始在着装上打扮自己,希望自己在外貌上看上去更成熟。
实习初期:实习生对医院适应的能力有强有弱,掌握的知识有多有少,很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多数都从小就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的照顾、服务,进入医院实习后,作为护士,这种优越感消失,反过来要照顾、服务别人,尤其是刚刚接触到真实病人后,心理上不免发生许多变化,产生诸多不适应。而且护理工作强度大、责任大、风险大、压力大,但是工资却相对不多的现状,和理想中的生活存在巨大的差异,心理上的落差造成一部分实习学生对未来的方向感到迷茫:有的惰性大的学生缺乏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甚至产生逃避和害怕的情绪,工作上往往缺乏主动和热情,具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部分实习学生对自己当初所选择的专业感到后悔,觉得做护士太辛苦,自己首要的是应该赶紧想办法找其他工种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实习学生对护理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但希望通过考取研究生得到更高的学历,能去更理想的城市、进入更好的医院,得到更理想的职业报酬,我国的研究生考试一般定在第二年的一月份,实习生活一般在当年的七月份开始,因此很多实习学生放弃前半年的实习,把时间都用到专心复习考取研究生上来。目前考研与实习的冲突已经成为医学院校进行临床实习最难解决的问题了。
第二类,有的实习生依赖心理较重,因为刚接触临床护理工作,并不能很快上手,又不知道怎么和患者沟通交流,患者的不满意、拒绝常常使自己不知所措,只好事事都请教带教教师,独自处理事情的能力差。
第三类,有些实习生和第二种正相反,因为惧怕带教教师对自己不满意,同学间没有面子,而所有事都想自己解决,造成护理事故的隐患。
实习后期:经过长时间的实习,护理实习生已了解了疾病的护理常规及基本操作,对单调的、重复性强的护理工作产生厌倦心理,再加上即将到来的就业问题,使护理实习生注意力不能集中,心理状态不稳定、焦虑越来越重。
2.自我约束问题
在经过校园生活后,学生步入相对无约束的实习生活,有一种自我释放的感觉,随着工作神秘感的消失,产生了学习及工作上的放松。有些自律性差的同学,缺乏责任心也缺少社会竞争意识,他们既有身为学生无需为赚钱烦恼的心安理得,又缺乏对外界因素的抗干扰能力,对自己的行为约束不严,整日沉迷于网络或受到不良风气的熏染,忙于各种交际和娱乐,影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
3.操作压力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就医的正当权益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维权意识更强,对护理安全和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生在学校都是在模型上操作,一旦真正面对病人,就会感到非常紧张与焦虑,常常显得不知所措。特别是有些病人,对实习护生不信任,甚至拒绝给实习生机会,实习护士唯恐差错事故的发生,使得17%实习生表现出情绪波动和精神紧张焦虑,产生了畏惧心理。
4.就业压力问题
近些年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相对较好,可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在心理问题中提到过的第一种情况外,还有社会竞争的日趋严峻,对实习生产生就业压力。
三、岗前培训内容改进
根据表格反映的结果,牡丹江医学院调整对实习学生的培训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加强纪律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更多地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
1.心理辅导
实习前,首先进行心理教育的讲座,做好转换角色的心理准备,多年的学习生涯使得学生大多习惯于轻松环境下的学习和生活,依赖性强,自律不严。到医学实习后,由原来的学生转变为医疗事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单调劳累的实习工作,病人的不配合,自身技术的不自信,陌生的环境,同带教教师、医生、科室内其他护士以及病人的关系的处理,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预测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困难和压力,培养学生面对压力、困难不逃避、不漠视,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积极吸收他人经验,要树立勇往直前的思想观念,要有智慧去化解它,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它。担负起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在实习期间热情接待每一位希望得到帮助的实习生,重点关注心理上明显存在负面情绪的学生,多和实习医院交流、多和实习队长了解,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疏导。
同时,在正式实习前一天带领护理实习学生熟悉医院环境,介绍相关科室的位置,所在科室各个房间的作用,如换药室、被服室等,各种仪器设备的放置等,消除实习生的紧张情绪。
2.操作技术指导
实习前,重点加强学生的基础操作动手能力,利用模拟人进行: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无菌技术、吸痰法、男女病人导尿术、心肺复苏术、胃肠减压术等项目,强化“三基”护理知识。
3.就业指导
牡丹江医学院专门成立就业教研室,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成立就业实习管理科,专门负责实习学生的实习、就业问题。
(1)举行就业指导讲座。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正确理解什么是就业、什么是择业、什么是职业、什么是事业,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适当调整就业期望,正确地进行就业定位,做好最坏的打算,向好的方面努力。
(2)邀请用人单位来学校开招聘会,与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
(3)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确保未就业的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单位招聘的相关信息。
(4)请已毕业的学生现身说法,讲述其应聘经历,进行经验指导。
4.规章制度教育
学习学院的实习管理相关要求。介绍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如实习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概念。明确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并着重强调各种疾病的传染途径,加强预防,强调安全防范意识,就人身安全和理疗安全的案例举例,提高自身自我保护。
5.人际关系指导
护士的工作更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在工作中用语要避免简单生硬、莽撞粗鲁、讽刺侮辱性的语言,病人及家属的情绪有时候处于易于激动的状态,护士的态度就更要和蔼、亲切、耐心,使用礼貌性,安慰性的话语,平复病人及家属焦虑的心情。作为一名护理实习生,对自己的带教教师、同科室的护士、医生要尊重、虚心向他们学习。
6.进行护士常用礼仪培训
通过学习,更好地调整自己的仪态,修饰自己的仪容,提升自己的气质,使自己更有竞争力。
摘要:护理实习生由于处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变而面临诸多压力,有针对性地指导能有效疏导学生不良心理健康状况,舒缓毕业实习中的心理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使学生更积极、正确地面对各种实习中的困难,实习效果会明显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篇9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用人单位普遍希望大学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西方社会学家在论述人的现代化标志时, 也把是否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重要一款。但是, 目前的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出现了诸多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高等学校不仅要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 而且还要解决学生的长远发展问题, 它内含着一整套有关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后劲”的培养问题。”[1]因此, 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及其调试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方面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内涵
1. 社会适应的界定
适应这一概念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所谓“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而真正把适应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的则是赫伯特·斯宾塞。这位社会有机论者认为, 适应是一个不断被打断又不断趋于完整的过程;适应性总是大致的, 而且重新调整总在不断进行。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塔尔克特·帕森斯在他的AGIL功能分析模式中提出了“适应”的概念。他认为适应包括两个方面:消极地服从环境或积极地干预环境。当代社会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安东尼·吉登斯, 在批判用适应概念解释社会变迁的基础上, 详细阐释了社会适应的概念。吉登斯将适应分解为:人在社会中定位及社会这棵大树在个人心目中生根两个方面, 并分析了适应形成的机制。吉登斯认为, 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 而这种感受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制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惯例。惯例促发一种指导人们行为举止的实践意识。这种实践意识潜移默化, 使自己和他人达成一种默认的共识, 从而得以适应社会。
2.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范畴
根据以上有关社会适应性的概念, 我们可以认为, 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指的是高校毕业生在离开学校、走入社会阶段, 通过社会互动, 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习惯、行为等, 努力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一个角色转移过程;它也是基于基本社会化之上进行的继续社会化的阶段性成果表现。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实质就是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笼统的说, 大学毕业生适应的是整个社会。而具体来说, 大学毕业生需要适应的对象主要分为三类: (1) 工作适应。所谓工作适应指的是就业创业或转换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对新职业岗位的逐渐适应和逐步习惯的过程。 (2) 人际适应。人际关系, 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关系, 它以一定的群体为背景, 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 经过认识调节、感情体验、行为交往等手段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有利于保持愉快的心情, 又对事业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3) 生活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比较单纯, 走上工作岗位后, 生活轨迹将发生较大变化, 生活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为此必须掌握生活规律。
(二)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每一位从学校到社会的年轻人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的一段时间中, 都有一个心理很不适应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是烦躁、易怒、压抑波动、失望、犹豫、冲动、沮丧等, 常常伴有抑郁、失眠等生理现象, 处于临床“亚健康状态”。男性往往出现酗酒、嗜烟等不良生活行为;女性则可能出现无原因流泪、长嘘短叹、情绪低落等现象。这个时期我们称之为“心理适应期”, 它与“工作适应期”是两个概念。一般而言, 从初入社会时的心理盲目适应, 经过心理不适应, 再到心理基本主动适应, 其周期需要3-5年时间。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能力偏强的人, 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心理比较脆弱, 自我调控能力差, 缺乏辩证思维的人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与周围人交流少, 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治疗的人, 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身处于工作环境差的单位, 特别是人事关系复杂、人际关系矛盾多的单位的人, 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由此可见, 大学毕业生职业社会化的关键期就在毕业后的头几年。
1. 工作适应方面:自信心弱
工作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主要方面。每个莘莘学子满怀人生梦想进入社会, 开始的时候是充满了自信心的。然而笔者做的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调查 (以下简称调查) 显示:毕业生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感到比较顺手和得心应手的238人, 占52.8%;一般情况的132人, 占29.8%;力不从心和勉强应付的73人, 占16.4%。在此问题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 但存在毕业年限的差异, 毕业1~3年的与毕业4~5年的差异显著, 后者适应状况明显好于前者。从总体上看, 适应良好的人数超过半数, 但如果把毕业4~5年的除外, 毕业3年以内的毕业生适应良好的人数肯定不会过半。而对进入机关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作的社会适应状况调查, 则更是显示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其中工作适应自信心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当然由于政府机关不同于其他工作岗位, 有其特殊性, 所以在相对的一段时间 (3-5年) 里, 毕业年限越长, 自信心下滑。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 工作经验的丰富, 工作能力的提高, 自信心又逐渐上升。但是本文研究的是一般适应周期即3-5年, 所以自信心弱是大学毕业生在工作适应方面的突出心理问题。
2. 人际适应方面:压抑感重
人际关系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在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中, 人际关系适应最好, 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朋友, 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关系很好。但仍有一部分毕业生在适应周期内承认自己在人际适应上有压抑感。这种压抑感往往从正式开始工作即产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强烈, 在达到顶点以后逐渐回落。它由以下三种感受组成:一是个性失落感。大学时期允许个人个性在适当程度发挥, 而工作团队则是一个强调共性的地方, 于是毕业生在与人相处时, 过分压抑自己的个性, 甚至为了某些需要而伪装自己;二是层级挤压感。刚从学校到社会工作, 一般都要从最低的层级干起, 即使同事们并没有压制年轻人的主观动机, 但在工作上, 尤其是在心理上, 职场新人总是会感觉到来自职务地位的种种压抑;三是攀比失衡感。新进入职场的人习惯于与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同一批进入工作岗位的伙伴等作比较, 比较的结果常常是优越于别人的方面被忽略, 而输人一筹的地方往往锱铢必较, 由此也容易产生压抑感。
3. 生活适应方面:矛盾感重
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调查显示, 在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方面, 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 一般情况的占中等, 不大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地位方面, 感到很好和比较好的占30%以上, 一般情况的占50%以上, 很差和比较差的占15%左右。部分毕业生适应较差是因为随着职业生活的全面展开, 刚刚从业的激动兴奋渐趋平缓, 好奇心逐渐消失, 伴之而来的是矛盾和冲突的产生。一是职业社会与学业社会的矛盾。在学校里, 所接触的人和事相对简单单纯, 虽然也有矛盾冲突, 但远不如职业环境复杂激烈。所以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 毕业生倍感苦恼, 感叹职业社会的复杂和职业工作的艰辛, 恋校心理也由此产生。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 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当走向社会, 走上工作岗位, 处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时, 就会感到理想与现实反差太大, 许多人一下子从理想的“高空”跌落到现实的“地面”, 不少人因而彷徨、苦闷、迷茫、失望。
二、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中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 客观因素
1. 高科技发展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高的要求
未来社会充满了竞争,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既呈多元化又呈综合化;知识不断生产和创新, 瞬息万变。以科学发现转化为技术发明为例, 20世纪以前的科学研究转化为技术成果平均时间约需30年, 20世纪中叶大致为10年, 下半叶缩短至5年左右。在科学知识的总量增长上, 19世纪每隔50年增加一倍, 20世纪中叶每隔10年增加一倍, 当前则是每隔3至5年增加一倍。单就科技论文的数量而言, 全世界每隔一年半就增加一倍。在IT产业界, 计算机的“摩尔定律”表明, 每隔18个月左右, 计算机CPU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将提高一倍。“未来并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 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 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 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2]由此不难看出, 高科技的发展, 信息时代知识的猛增与更新速度的加快, 必然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而客观上注定了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不适应性。
2. 社会变革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高的要求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以大量生动的事例分析了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的三个特点:短暂性、新奇性和多样性, 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和给人们带来的不适应。他对“未来的冲击”的理解是:“由于人的适应系统和人的决定事情过程负担超重而引起的痛苦。”[3]简言之, 未来冲击就是人类对过度刺激的反应。托夫勒指出:“社会的理性取决于个人的理性, 而个人的理性不仅取决于某些生物的资质, 还取决于环境的连续性、正常性和规律性。变化的速度和复杂性, 与人的决定能力之间的某种相互关系是理性的基础。”[4]如盲目加快变化速度、增加新奇性和扩大选择范围, 我们就会轻率地损害理性赖以存在的环境上的先决条件, 从而使千百万人遭到未来的冲击。毫无疑问,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加速向前发展的社会变革时代。如果说在农业社会阶段, 人们注重的是生产经验的积累, 因此在心理态度上习惯于向后看, 而在工业社会里, 尤其是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发现, 社会变革的加速化趋势使得他们必须未雨绸缪, 人们的心理态度倾向性是将来。这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迎接社会变革的挑战, 否则就会增加对将来社会不适应的可能性。
3. 快节奏生活对人的生活技能提出高的要求
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一直身处象牙塔, 基本上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状态, 对社会缺乏了解和认识。刚进入工作岗位, 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 有许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习。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生活节奏的加快, 工作压力的加剧, 现代人总会发出“做人真难”、“活着真累”的感慨。生活的强度、难度、紧张度远非学校生活能比。于是高容量的信息、转瞬即逝的机缘, 连同现代人的彷徨、困惑、郁闷与烦躁一起涌向职场新人, 对他们的生活技能提出空前的挑战。所谓生活技能是指个体能够采取正确的、适当的行为, 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根据此定义, 成为生活技能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 概括起来有决策能力、处理情绪问题能力、有效交流能力、缓解压力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勿庸质疑, 没有足够的生活技能是难以适应社会上快节奏的生活的。
(二) 主观因素
1. 缺乏丰富的知识储备
调查显示, 毕业生感到工作中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知识不够用44.2%、能力不足17.4%, 合计为61.6%。这说明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还不算高, 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这从相关的素质调查中也可得到证明。当今时代,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些重要科研课题、技术革新项目以及一些边缘学科的兴起, 往往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正像有的企业家所反映的那样:在工厂的具体设备设计过程中, 往往遇到的不单纯是某一方面的问题, 而是涉及到诸如:电学、材料力学、化学分析、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众多领域。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不仅要精通一种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相近学科和专业的知识, 重视科技信息的搜集。事实上, 大多数科学家也往往并非是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 而是以博取胜, 同样也没有一个重大科技问题是处在单一学科的封闭领域之中。所以说如果在校期间不注意知识积累, 拓展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就很容易在工作中出现自卑感。
2. 缺乏灵活的人际协调能力
在学校里可以个性张扬, 根据个人意愿做事, 但是企业更多强调的是统一标准、流程和规范, 个人要通过组织发挥作用。如果说在学校里你是一个人答卷, 那么到职场里就是集体答卷了。毕业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需要了解不同角色伴侣对他的角色期望, 学会处理角色丛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包括新的在工作单位的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 在社区的邻里关系, 新建立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 以及妥善处理原有的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等等。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只有当毕业生们具备足够的人际协调能力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时, 才能运用好集体智慧, 取得成功, 否则只能是力量相互抵消。
3. 缺乏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
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在离开学校后的社会生活中, 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感, 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经验, 涉世尚浅, 容易想当然地想象社会生活的美好, 而又往往脱离现实条件。具体来说, 一方面, 从小到大, 家庭教育忽视生活技能的训练, 较少提供给他们生活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养成他们依赖性的习惯, 致使他们遇事易激动, 缺乏情绪控制, 处事不够老练;另一方面, 学校教育多是传授理论知识, 即使是少有的生活知识讲解, 也缺乏真枪实弹的实践。众所周知, 生活技能是在掌握了相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练习获得的, 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由不会到会, 由不熟练到熟练, 继而逐步形成技能。所以, 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 只有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强调“做中学”, 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 才能使得多方面的实际能力得到培养。
三、对大学毕业生心理问题的教育与自我调适
(一) 思政工作者要针对毕业生社会适应的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著名人类学家兰德曼曾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 它没有对人做出最后的限定, 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 正是这种未确定性使人类永远处于一种不断追求发展和完善的冲动之中。”[5]因为人作为主体不仅仅是认识的主体, 而且是存在的主体, 他必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以及文化环境中探讨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和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后劲”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思政工作者理性对待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 在毕业前根据往届经验, 采取积极措施, 加强思想教育。
1. 以“有效创造实践成才律”为基点, 提高心理认知水平
“有效创造实践成才律”是指在以成才为目的的创造实践中, 成才者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下, 其内在素质得到优化状态, 从而促使其外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发生质变, 推动其由非人才向人才转化, 由低层次人才向高层次人才转化。思政工作者以此为基点, 就是考虑“内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根本法宝。要改变工作适应自信心弱的现状, 就要从根本入手, 强化“内功”。这里有效创造的“内功”指的是提高心理认知水平, 它包括发展敏锐而细腻的观察力、稳定而持久的注意力、清晰而准确的表达力、精确而长久的记忆力、复杂而抽象的思维力、广泛而丰富的想象力等。心理认知水平的提高来源于日常工作中的锻炼。思政工作者要通过有效的活动形式帮助毕业生认识到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件具体、琐碎、事务性的工作, 精益求精, 从具体的工作中找出规律性, 从个案特殊性中找到普遍性, 从个别事物中发现共同点, 才能让自己始终工作在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的氛围里, 激发成就感, 找回自信心, 做好工作, 从而积累经验, 提高素质, 以“作为”求“地位”, 争取领导、同事和社会的认可。任务完成得圆满, 领导、同事和社会认可后, 就会把新的更加重要的工作交给年轻人。这样, 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2. 以“凸透镜律”为重点, 疏导压抑情绪
“凸透镜律”是这样一种人际关系处理现象:对自己是“凸透镜”的远距离使用——过度缩小自我能力和工作成绩, 同时凝聚所有的散点, 过分强调共性, 而不敢适度发挥自己的个性;对别人是“凸透镜”的近距离使用——扩大同事、朋友、伙伴的工作能力, 高估他人成绩, 造成颠倒成像。正是毕业生以“凸透镜”来处理人际, 无形中积累对自己的压力, 于是造成了强烈的压抑感。思政工作以此为重点, 是因为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意义重大。因此思政工作者要对毕业生进行支持性心理帮助: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能力特点和个性优势;改变参照物, 化压力为动力, 不盲目与他人比较;知足者常乐, 既不嫉妒他人, 也不自怨自艾;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热心助人、律己宽人。
3. 以“角色转换律”为难点, 调整矛盾心态
“角色转换律”是指人们伴随着身份角色和社会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换的规律。对大学毕业生来说, 角色转换就是从大学生的身份和社会位置转化为社会公民 (职业者) 的身份和社会位置时所发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换。思政工作以此为难点, 是因为从单纯的象牙塔到纷繁复杂的社会, 意味着人生中的重大转变。这重大转变的难处在于如何实现毕业生政治角色、民族角色、文化角色、法律角色、道德角色、经济角色社会化等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现实性。思政工作者应该针对毕业生生活适应中的矛盾心态, 加强对毕业生角色和角色社会化理论的教育, 使毕业生的角色心理得以正确的呈现, 从而疏导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绪, 以正确的现实的职业者身份投入生活。
(二) 社会要提供必要的关怀
大学生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 除了学校要积极发挥作用外, 家庭、社会也要一齐努力, 齐抓共管。一方面, 家庭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起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一点过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家庭的作用是从小孩一生下来就开始并占主要地位, 社会的影响也从这时开始。小孩入学后, 是家庭、学校并重, 难分伯仲。不要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 事实表明, 许多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或家长只养不教造成的, 所以家长要提高认识, 加强对子女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培养;同时家长自己也要提高自身素质, 改变教育方法, 主动关心毕业生社会适应阶段的心理状况, 帮助子女缓解那些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 作为社会, 主要是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毕业环境, 建立公平、平等的竞争机制, 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 以便青年学生走出学校走出家庭, 在社会生活大环境中接受锻炼, 接受教育。拿用人单位来说, 在招聘会上因大学生的阅历浅、社会经验不丰富而拒绝录用应届毕业生,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本来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 就有一段或长或短的适应期, 在这期间完成从学生角色到劳动者角色的转换。因此, 社会要给予大学生一定的宽容心, 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培养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他们的知识转换为生产力,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用人单位应把有条件的毕业生吸纳进来, 进行规范的指导和训练, 而不是把大学毕业生拒之门外, 这样他们将比有经验的低学历者成长得更快、更好。
(三) 大学毕业生对在社会适应中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毕业生自己也要学习运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1. 自我静思法
冷静与理智是表示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自我静思法也叫自我反省法, 遇到困难时要冷静对待, 控制心境, 切莫冲动和急躁, 摆脱干扰, 仔细分析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外界的原因。冷静思考, 有利于稳定情绪, 找出原因, 有利于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 自我转化法
有些时候, 不良情绪是不易控制的。这是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 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到不良情绪中, 以求得心理平衡, 保护自己。
3. 自我适度宣泄法
因挫折造成焦虑和紧张时, 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宣泄”, 切忌把不良心理埋于心底。忧郁隐藏的越久, 受到的伤害越大。较妥善的方法是向朋友倾诉, 一吐为快。求得自慰、疏导、同情。
4. 自我慰藉法
自我慰藉法就是自我安慰法, 实质上是自我忍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已尽了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 可以说服自己适应着让步, 不必苛求, 承认并接受现实, 以求得解脱, “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然, 自我调节的方法还很多, 如松弛练习法、环境调节法、广交朋友法、自我暗示法、幽默疗法等。这都是应变的一些方法。但最主要的是毕业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平时就注重培养良好的品质, 磨练坚强的意志, 多方面体验生活培养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毕业后的社会适应中, 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 不至于在困难面前退缩。
参考文献
[1]、顾坤华.浅谈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64-66
[2]、武正林.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M].苏州:苏州人民出版社, 2001:86
[3]、4、季相林.大学毕业生“适应期”问题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 2003, 1:33-35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篇10
1 独立学院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群体,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1],而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性格更外向,思想更活跃,但依赖性更强,独立性更差,意志相对薄弱,所以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具体表现如下。
1.1 就业观念脱节,导致盲目自负和自卑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总体上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转型期,其观念与社会需求脱节,在择业中还沉浸在过去大学精英教育的观念里,不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和清醒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错过了很多本可以就业的机会;或家庭情况相对较差,加之独立学院学生文化成绩总体基础相对较差,导致自信心不足,招聘会上,常常表现出一种“胆怯和自卑”,在用人单位面前不能充分展示自我。
1.2 就业情绪不稳,导致过度依赖和等待
独立学院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表现出自立能力偏低,缺乏个人独立决策能力和进取精神。这种特性势必使其毕业生依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消极,缺乏主动性,不能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
1.3 就业心态失衡,导致异常焦虑和急躁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毕业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独立学院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整天对就业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以至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不宁,行为上反应迟钝。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但又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冷静观察以及对自我求职的理性思考,做了许多吃力不讨好的事,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1.4 就业期望过高,导致竞相攀比和从众
独立学院学生生源绝大部分来自于省内,区域行业就业心理严重,且日常生活消费水平远远高于普通高校学生,高消费也同时助长了虚荣心和攀比心理,许多毕业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也相当高,在求职过程中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等特点,盲目攀比,人云亦云。
2 独立学院毕业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
独立学院毕业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其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导致独立学院毕业生心理问题多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 社会原因
虽然独立学院作为新生事物正逐步被社会接受和认可,但独立学院毕业生仍没有完全得到社会认可,有些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歧视,在实际工作中对“三本”的毕业生另眼相看,加之金融危机硝烟尚未消退,导致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比普通的大学生压力更大。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办学资金完全由学生来承担,高昂的学费使贫困家庭的学生经济压力比较大。
2.2 学校原因
独立学院办学历史比较短,在办学模式、管理方式、办学条件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相对陈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能力和水平,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另外,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有淡化和弱化的倾向,没有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加以正确引导,导致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出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倾向。
2.3 家庭原因
独立学院收费相对较高,大部分入学的同学有着比较好的家庭背景和条件,优越的家庭条件使独立学院毕业生知识面较宽,思想活跃,爱好广泛,特长、个性明显。与此同时,家庭条件优越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又在他们身上表现明显,一方面父母社会地位较高、家庭经济比较富裕,多数家长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到层次较高的单位,不希望子女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家庭的溺爱成为独立意识差依赖性强、攀比心理重的重要原因。
2.4 自身原因
独立学院学生成分复杂,面对自己今后的就业前景及状态,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是很大一部分毕业生由于对当前社会形势和自己的认识不足,往往又缺乏自信心,感觉无力、无心来改变现状,造成期望与现实的较大差距,从而产生各种矛盾心理。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普遍缺少社会实践锻炼,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及择业的过程中,有的产生了自卑心理,有的造成了急躁心理,形成了“就业难”局面。
3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如何使独立学院毕业生顺利完成人生角色的转换,顺利就业,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心理健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3.1 打造独立学院品牌,为毕业生提供就业背景竞争力
独立学院品牌是指公众对一所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科研成果、教育教学质量等的总体评价和印象。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独立学院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独立学院具有“后发先至”的高起点优势,可以通过借鉴普通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建立起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需要、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开放教育模式,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努力打造自身的品牌,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2 加强就业分类服务,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独立学院毕业生之所以容易出现“就业难”的状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当前就业政策了解不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在就业教育过程中,应帮助毕业生客观分析“就业难”的实质。同时,做好分类服务工作,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主动邀请相关单位有针对性的开展专场招聘会;针对准备考研的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3.3 开展就业心理咨询辅导,促使毕业生健康就业心理
独立学院应该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对策,积极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及信息服务网络,构建完善适合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与干预机制,针对压力下毕业生就业行动上的盲目、伪积极甚至放弃的行为,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和心理素质培训,并注意保持其主动性和实效性,建立毕业生“一对一”谈话机制,帮助毕业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及时疏通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及其他心理疾病,使毕业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优势和劣势,从而正确定位,从而提高面对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克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就业心境。
3.4 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毕业生四级立体就业联动机制
独立学院四级立体就业联动机制,是指政府、独立学院、家庭和毕业生自身等主体以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以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自身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生供需平衡为导向,共同承担责任,加强优势整合,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作为政府,应该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努力拓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渠道,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就业氛围;作为高校,应当召开相当数量的双选会,对用人单位进行比较详尽的调查、建立长期联系的工作,为独立学院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家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指导毕业生正确择业;作为毕业生,要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定位。
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既有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因此,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促使他们积极就业、安全就业。作为独立学院毕业生本人,要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定位职业,能够及时调整就业中的期望值,抓住每一个机会努力争取,就可以将自己的心理调整到一个最佳状态。
摘要: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教学软硬件、资金来源和社会声望等方面和一般大学相比都有其特殊性,因此独立学院毕业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冲突明显较其他高校毕业生大。这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身心健康与正常就业。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独立学院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就业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心理,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士哲,赵征,刘锦康.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7)
[2]闫学文,赵泽鹏.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分析[J].科教文汇,2009(5)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篇11
关键词 高校应届毕业生 心理健康 择业效能
一、引言
目前国内关于择业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与职业相关行为的研究和人口学差异的研究,并且被试样本主要集中于所有高校大学生,而对正处于择业,就业时期的应届毕业生的研究并不是很充分。本研究基于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中心理健康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与择业效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从河南省的8所大学,中州大学,濮阳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商丘师范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中抽取被试。在各大高校毕业时间对应届毕业生发放问卷。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08份,剔除19份无效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89份,有效回收率86.4%。被试人口学特征见表1。
(二)研究工具
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由Berogatic编制,王征宇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该量表包含90个测验项目,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与精神病性等9个方面描述心理健康程度。每个项目均采用五级评分,严重程度从1(无)~5(严重)分为五级。
择业效能感的测量选用自编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搜集已有择业效能感问卷。将搜集到的已有问卷中的项目按职业成熟理论中的维度进行归类整理,并选取8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进行访谈,根据整理的访谈结果对各个因子下的项目进行删减和整理,最终形成问卷。最终问卷包含34个题目,六个因子,分别命名:自我评价,问题解决,职业信息收集,目标筛选,制定计划和社会支持。
同时问卷还收集了年龄、性别、是否独生、专业类别、学历等人口学变量。
三、结果统计与处理
(一)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和LISREL8.7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统计处理有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项目分析
计算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34个项目的总分,并按照总分的高低对其进行升序排列,找出总人数的27%所对应的人群分数,划出高低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高低两组在34个项目上的得分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高低分组在所有项目上的t值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表明这34个题项具有良好的鉴别度。
(三)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的因素结构进行验证。在评价一个模型结构的合理性时,必须检查多个指数,而不能仅仅依赖于其中的某一个指数。
问卷表明,拟合指数都满足拟合优度模型的条件,表明自编问卷的五个因素结构模型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和结构效度。
结果表明,各题项在指定维度上的载荷在0.39~0.66之间,各因素 一致性系数在0.683~0.866之间,表明项目在指定维度上具有良好的信度,总量表 一致性系数为0.934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四)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表2),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在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上存在专业差异(P<.05)。文科学生得分低于理科生,显示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而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学历差异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上(P<.05);专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本科学生(表3),说明本科生具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五)心理健康水平预测择业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采用逐步回归(stepwise)分析法,以择业效能感总分,自我评价和问题解决两个因子为因变量,心理健康状况九个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恐怖是影响择业效能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恐怖对自我评价和问题解决的预测力较好,解释量分别为5.4%和4.7%(见表4)。
四、讨论
从研究结果看,经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与职业成熟理论以及以往的问卷研究结果一致。由于本问卷各因素下的项目是在以往修订和编制的问卷相同因素或结构下的题目进行的整合,出现个别项目因素载荷偏低,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增加项目并进行二次筛选,从而保证问卷项目的高质量。
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表明,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专业和学历差异;文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理科生,这说明在面对从学校到社会这个生活转变过程中,文科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这种改变;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于专科学生,这说明高校毕业生在面临毕业之后的择业、就业等问题时仍存在对自身学历的认可及正确的认识。因此这需要学生及就业指导老师的帮助,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优势,而不仅仅局限在学历水平上。性别、居住地和独生之间的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刘永贤的研究一致。
五、结论
(1)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专业和学历差异,而在性别、居住地和独生上差异不显著。
(2)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择业效能呈现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因子中恐怖是影响择业效能最重要的因素。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科院)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张杉杉.择业效能感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2(1).
[2]胡艳红.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3]龙燕梅.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
[4]刘永贤.大学生就业效能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
[5]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中专毕业生就业心理浅析 篇12
1 中专毕业生就业心理
1.1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中专毕业生大多存在自卑心理,很多学生觉得中专学历比不上大专、本科学历。尤其在当今社会,很多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较高,中专生觉得无法与大学生竞争,从而缺乏竞争意识,不敢迎接挑战,不敢展示自己的长处及特色,以致未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赏识。
1.2 缺乏脚踏实地精神
很多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怕吃苦,如有些学生找离家近的工作。怕脏,如很多护生都不希望毕业后当护工,觉得这种工作又累又脏。嫌工资低、待遇不好,希望毕业后进入好单位,到大医院、大药店、大工厂、大企业工作,却不能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现在做起。
1.3 焦虑心理
毕业前夕,绝大多数学生会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能否找到利于自己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
1.4 不满情绪
有些学生对家庭不满,如对家人的指导、对家庭经济条件不能满足自己找工作的需要、对家人不能给自己安排一份好工作等;对同学不满,如嫉妒同学找到好工作、有家庭的经济支持;对某些地方保护主义不满和对自身的户籍条件不满等。
1.5 依赖心理
一些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应聘时希望家人陪伴;或对单位是否适合自己,不能自己做决定,而是听从父母意见。有些学生根本不打算自己找工作,而是想凭借亲戚、朋友关系找一个好的工作单位,却不考虑自己是否能胜任。
1.6 攀比心理
一些学生讲级别,觉得自己在校期间成绩好、长相好,自然工作也要比别人好,但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
1.7 子承父业心理
卫校一部分学生家长本来就是从事医务工作,如乡村医生,这些学生来校学习的目的就是拿到文凭后继承父业,因此,他们并不担心毕业后无工作,也不存在就业压力。
1.8 无所谓心理
一小部分学生来中专学校读书并非本人意愿,是由于父母没时间对其进行管教强迫来的,因此,这些学生在校混日子,不在乎能否拿到文凭,对就业持无所谓态度。
2 对策
2.1 客观评价自己,保持良好心态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长处,也有缺点和短处。毕业生对自身能力应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克服自卑心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求职中抓住机遇。
2.2 学会自我调适
焦虑或不满时可向朋友、教师倾诉,甚至痛哭一场,或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或采用自我安慰等方法,以缓解心理上的不适和不满情绪。
2.3 杜绝依赖心理
人生道路要靠自己走,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都陪在子女身边。因此,要学会自己处理、面对事情,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经验论文07-06
《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研究》论文09-06
校内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论文11-2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08-31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11-0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考探析论文11-30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9-19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2-08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06-07
积极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论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