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重组风险防范

2024-06-20

资产重组风险防范(通用12篇)

资产重组风险防范 篇1

1资产评估风险的类别及内容

1.1资产评估的风险类别资产评估就是指对资产价值形态的评估。资产评估是由专门的评估机构或人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和标准, 在统一的货币计量尺度下进行的资产评定和估算行为。资产评估活动对评估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资产评估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只有其专业素质过硬才能从事相应的资产评估活动。同时, 为保证资产评估质量, 资产评估人员在进行评估活动时必须严格恪守职业道德。然而, 即便如此, 实际资产评估中仍存在着一定的资产评估风险, 稍有不慎就会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根据资产评估风险的产生原因, 我们可将资产评估风险分为立法风险、管理风险、职业风险和结果使用风险。

1.2资产评估风险的内容

(1) 资产评估立法风险。资产评估立法风险是指受人们认识能力限制, 国家制定的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实际评估需求不相适应, 导致其评估指导和参考价值下降, 进而造成的资产评估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4号-资产评估机构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第三条:财政部是资产评估行业主管部门, 制定资产评估机构管理制度, 负责全国资产评估机构的审批和监督管理。与《证券法》第一百六十九条:投资咨询机构、财务顾问机构、资信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审批管理办法, 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制定相抵触。法律与法规分别有不同的规定, 致使各行政部门不承认对方所控制和领导的领域。没有明确的规划会使得评估人员的不到正确的信息, 无法做出正确的评估报告, 继而带来评估的风险。 (2) 资产评估的管理风险。资产评估管理风险是指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在行使其评估管理职能时承担的风险。资产评估的管理职能包括规划职能和控制职能。前者包括行业发展规划和法律法规的建设等;后者则侧重于对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的资格认证、职业标准的认定等。在我国, 产生资产评估管理风险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目前的行政主管部门不统一, 任务及责任分配也有待提高, 除财政部门外, 国土资源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以及其他部门 (如林业部门。农业部门) 等均为行政主管部门;此外, 资产评估行政管理部门在具体实施管理职能时由于管理的不完善而导致资产评估工作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 (3) 资产评估的执业风险。资产评估的执业风险是指评估人员在执业过程中达不到专业的标准而导致的风险。众所周知, 资产评估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其评估结果和质量。若评估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低下, 就不能准确评估出资产的实际价值, 进而导致当事人的利益流失。因评估师个人水平高低, 工作经验, 理解能力以及获得的信息和所处的立场不同, 得出的评估结论会有所差异, 负责审查的专业人士与评估师的理解会存在差异, 不同的负责审查的专业人士理解也会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不能被正确理解或者差异较大时就会带来风险, 即执业风险中的执业能力风险。 (4) 资产评估使用结果风险。资产评估使用结果风险是指资产评估报告书及评估结果的使用人由于对资产评估报告书及评估结果使用不当而造成损失所带来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未按照评估报告书所注明单位评估目的使用评估报告及结果。每一个评估目的对应着一个评估方法和结果, 评估目的不同其结果必然不同, 未标明评估目的就会混乱评估方法, 进而影响到评估的结果, 因而必须明确评估的目标和方向。在使用资产评估报告书时, 如果没有充分考虑评估期以及后续事项的可能结果, 就容易导致资产评估价值出现上下浮动, 进而引发评估使用结果风险。

2资产评估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2.1健全资产评估法律法规制度, 规范评估行为资产评估的法律不健全, 不统一是造成资产评估风险之一, 由于管理部门的分工以及管理范围不明确, 责任分担模棱两可, 因此应尽快建立起统一完善的法律法规, 明确责任及管理范围, 以此保证资产评估行业的健康, 快速, 有序的发展。

(1) 完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基本准则》, 使资产评估管理更具有权威性。资产评估准则不仅要包括职业道德准更要有质量控制准则和后续教育准则, 确保资产评估体系的完整及评估管理的法律依据完备。 (2) 制定和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注册资产评估师法》。现阶段, 我国注册评估师的法律仍处于空白时期, 没有相关法律, 很显然, 这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资产评估行业, 所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注册资产评估师法》不仅要包含总则, 考试方式, 业务范围等, 还包括与之对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等, 进而更好的发挥资产评估师的作用。

2.2建立完善的资产评估监督体制, 降低执业风险 (1) 促进法律与社会的结合, 开展社会监督。新的法律的产生既要考虑到其对于社会的可操作性、规范性, 还要明确其实施的能力和效果, 健全的法律法规离不开社会群体, 公民意识是社会规范的内在支撑, 通过宣传等方式使广大群众抛弃改变旧观念, 形成新的法律概念, 这样的社会监督不仅有利于伦理价值制度化, 更能减少评估人员失范行为。 (2) 培训资产评估专业人员。资产评估是一项复杂又繁琐的工作, 需要专业职能强, 知识面广, 业务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评估人员要对市场的经济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了解评估发展变化, 及时更新经济发展变化知识。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估队伍, 需要有严格的入队选拔, 分层管理, 后续教育和考核制度。 (3) 建立资产评估师分类分级制度。要想降低资产评估风险系数, 就要从评估人员个人业务能力入手, 除了提高个人专业知识技能, 评估人员自主学习外, 还要建立分类分级制度。该制度不仅可以规范资产评估市场、维护公共利益、促进资产评估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发展, 更能避免资产评估风险的控制, 降低风险系数。

2.3完善资产评估过程风险控制与防范 (1) 资产评估人员接受委托的风险控制。资产评估机构时以及评估师在接受新的委托时, 要明确评估规则,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签订协议之间要认真考察所评估的对象, 对于接受的评估主题进行系统的了解, 要严格区分各项评估责任, 与委托方认真协商委托约定, 明确双方责任, 待一切明确之后签订评估委托书。 (2) 资产评估准备阶段的风险控制。企业应该根据资产评估的规模和类别等分派不同的评估人员, 资产评估涉及范围太广, 包括无形资产评估, 房地站资产评估等, 要求一个评估人员熟悉并擅长每一项评估项目有些困难, 因此根据评估类型选好评估人员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对于人员分配的合理性, 还要在职责的分工, 评估人员组织的分工以及时间的分工上合理安排。 (3) 实施资产评估过程的风险控制。作为资产评估业务最重要最关键并起着决定作用的实质性阶段, 资产评估的实施阶段, 调查、评定、估算以及制定工作底稿无疑成为了重点。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应对其接受委托的资产进行调查、评定、估算并得出结论。并将所得到的信息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委托人以及在资产评估机构形成备份, 资产评估实施阶段形成的书面文件在形成底稿之后, 可以成为考核和评定资产评估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 也可以为评估机构负作为责人审查, 指导, 监督, 选拔提供的依据。 (4) 形成报告阶段的风险控制。评估报告必须符合约定的项目, 内容及要求, 并做到使用方法准确, 条理清晰, 用词恰当, 使委托人一目了然。一份完整的评估报告还包括完成这项工作的日期、所用信息来源、使用方法和原理、观点成立条件和假设, 以及评估人员自己的观点。同时, 资产评估人员还要在此基础上做到条理清晰, 用词严谨。 (5) 归档阶段的风险控制。每一项资产评估报告的形成离不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因此在评估报告归档阶段要注意按规范要求整理好所涉及的资料, 尤其是能够起到证据的资料, 要按规定进行保留, 做好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 以便今后及时查找和使用。在资产评估收尾阶段, 资产评估人员应该强化其风险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收集和整理相关风险信息, 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 以防资产评估监督机制失灵, 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

3总结

资产评估师一项复杂的, 综合的财务管理工作, 它应市场经济而发展, 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资产的扩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资产评估中, 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 只有充分认识到风险变成现实的危害, 才能在根本上降低风险的系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产评估司.我国资产评估事业任重道远[J].中国财政, 1991 (01) .

[2]韩静.资产评估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 2012 (09) .

[3]潘学模.资产评估风险类别分析[J].中国资产评估, 2000 (03) .

资产重组风险防范 篇2

摘要: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增长模式由资本依赖型逐渐向低资本消耗型转变。资产托管业务占用资本少,除了稳定的托管费收入外,还增加了稳定的资金沉淀、创造中间收入,创造结算、结售汇等多项连带收益,业务协同效应显著,成为银行首选的战略性中间业务,综合贡献度不断提升。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以下简称“托管业务”)自至今,业务规模越来越大,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客户类型越来越多,市场参与度越来越深,这些都对托管业务风险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托管业务存在的一些风险点作了分析,尝试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对托管业务的稳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银行;托管业务;风险;防范

一、托管业务简介

(一)托管业务是什么

“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是指托管银行基于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资产保管职责,办理资金清算及其它约定的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的行为。根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托管银行提供的服务还可包括会计核算与估值、投资监督、绩效评估、投资管理综合金融服务以及其他资产服务类业务。作为现代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资产托管行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引入了托管机制,这种机制在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资管和交易效率,保障投资者的资产安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托管业务收入稳定、不占用经济资本,特别是托管资产由于监管要求需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应对各类情况,这类资产往往是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成为难得的稳定、量大优质存款。此外,托管业务部门还能建立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内部资本、渠道和项目等资源,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各商业银行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格局,纷纷看到托管业务的优势,对这项“资本节约型”的中间业务,均不遗余力的加强投入,提升托管业务战略地位,促进经营结构向轻资产转型。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资产托管规模首次超过百万亿元人民币,达103。5万亿元,同比增长53。6%。以来,中国银行业资产托管规模增速始终保持在50%以上,并有逐年上升的态势。在行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市场参与主体也在不断扩充,国内拥有公募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现已达27家,其中稳居第一的工商银行资产托管规模已达13万亿元。

(二)托管业务的关键点

资产托管业务主要服务于资产管理行业,是连接投融资市场主体的重要平台和纽带,其关键点主要在于:客户的多样性。近年来资管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日益丰富多元的托管客户资源,从最初单一的基金管理公司扩展到保险公司、券商、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建立了企业年金的企业等等。服务类型多。托管业务主要提供资产保管、资金清算、会计核算、资产估值和投资监督五个方面的基础服务。还可提供外汇交易、公司行为、风险绩效、会计外包等增值服务,这类增值服务往往成为托管行竞争客户的焦点。涉及面广。托管业务涉及资本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投资品种,涵盖境内境外市场。需要面对我国金融业全部的监管部门,从人行、保监会、银监会到外管局,甚至还包括劳社部。操作的复杂性。托管业务的特点是数据量特别大、报表种类特别多、市场规则特别复杂、客户订制特别多、准确及时性要求高。

二、托管业务的风险点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和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托管业务也迎来了广阔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存在着一些潜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业务系统风险

目前大部分托管行都在使用外购的托管业务系统,由于历史原因无法进行集中的系统管理和数据共享,自动化程度和批量处理能力较低,在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系统已勉力支撑、不堪重负,而且饱受到逐渐积累的各种补丁的困扰,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无法满足各类新兴创新型产品的要求,大大影响了业务效率和质量,同时增加了操作风险隐患。部分个性化需求由于外购系统内在的系统架构局限无法实现,客户往往会因为托管行无法提供某些功能服务而转投他行。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在托管业务各环节操作过程中,因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或者人为因素造成操作失误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引致的风险。例如:由于不熟悉业务系统功能和流程要求,在数据齐备前进行了操作,导致数据错误;录入的数据有误,而复核人员又没有检查出来,依据错误的录入数据进行操作,导致出错;数据齐备且无误的情况下配错了规则,调用了错误的功能,从而导致计算结果错误;业务系统停摆无法正常使用;归类错误,在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分错了类型。

(三)制度建设风险

资本市场发展飞快,容易出现真空地带,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尚未形成对托管产品、流程的全覆盖,个别新产品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补充。以P2P托管为例,现有制度基本未涉这个领域。监管发生变化后,制度未作相应变更,一些规定难以有效落实,例如监管部门陆续取消审批制改备案制,不再有产品批文,分行便无法向公安机关申请为托管产品刻章。

(四)内部管理风险

不同监管部门之间存在较大的法规和监管差异。证监会的规定在保险资产这边就可能被认为不适用,同样,直接采用保险法规去规范企业年金也是不合适的,因此一定要注意托管资产所属资产类型及其归口的监管部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业务人员配置不足,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业务需要,面对日趋繁多的托管业务要求,托管业务工作量不断增加,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员素质及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准入与审核机制不明确,分行越权办理业务、合同签署不规范;未能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托管人职责。

(五)声誉风险

托管业务中,特别是证券投资基金,如果当错误达到或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0。5%时,除了要接受监管部门质询外,还要信息披露公告。例如工银瑞信标普全球自然资源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净值错误公告上,托管行是和管理公司一起登在报上的。一旦有这样的公告发出,对托管行的声誉是不小的打击。托管业务系统发生影响较大的故障,某个环节上的一个重要数据错误很可能会造成大面积错误,也会给托管银行的声誉蒙上阴影。

三、风险防范的对策

商业银行如何确保托管业务运营规范、做到零失误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从系统、制度、管理等多方面着手,采取得力措施有效防范托管业务风险:

(一)业务系统支撑有力

应从业务实际出发自主开发全行集中、统一的托管业务系统,用系统来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对业务的管理和监控。切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特征,强化信息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力求托管业务系统的硬件设备运行稳定,软件应用功能、数据处理准确可靠,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积极应用技术系统实现风险控制,在系统架构层中就嵌入风控设计。实现外部数据统一接入、内部数据统一管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控制数据风险。系统升级前必备回退机制,如果出现大的问题应回退到上一版本,重新测试成功后方可再次升级。切换新系统时应设置足够长的并行过渡期,通过并行结果核查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并优化,特别是检查各项风控措施是否到位落实、需求是否得到准确有效满足。

(二)规范操作常抓不懈

对托管业务的履约风险应有充分认识,在履约管理、规范操作方面加强执行力度。建立奖惩机制,对规范运营、小心谨慎、注意防范业务风险的给予奖励,对违规操作、没有责任心等行为予以警告、通报。在纠错机制、业务连续性方面也要有充分的准备,制定有完备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的定位,并及时实施解决方案。遵循全面性、独立性、有效性原则,在业务系统、岗位人员等方面建立适当分离的防火墙,以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要求业务人员明确岗位职责、熟悉系统流程避免出现顺序错误甚至遗漏,对重要数据和参数必须执行复核和定期检查机制,贯彻统一的分类和操作标准并遵照执行。在人员配备方面,应根据业务需要配齐必要的人员,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托管队伍。

(三)制度建设持之以恒

要建立有效的托管业务管理体系,核心是制订统一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凡有业务必须制订相应的具体制度,不能形成制度上的缺项。在深入了解监管政策、法规以及产品运作模式和相关要求的基础上,首要任务是制度建设。建立托管业务制度定期梳理机制,检查是否完整齐全、是否需要变更修订。对市场上影响托管业务的信息,能够快速反应和并开展逻辑分析,尤其是对监管政策的变化和新产品的出现,应提前做好业务影响分析,认真准备应对工作,例如对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态势与监管的分析,密切关注监管动态,将新法规、新政策的要求直接反映到托管业务流程和制度的调整上。建立沟通渠道。完善托管业务问题报告制度,明确汇报路径和程序,畅通解决问题的路径。各机构在运营中有疑问或改进的建议,可以找到具体负责人并在规定时限内得到反馈。避免出现由于职责分工、报告路径不清晰,出了状况不知道找谁。打造完善的托管业务管理制度体系,需要凝聚整个托管条线的合力。

(四)基础管理做实加强

要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在托管业务管理制度框架下落实。托管行各机构需要明确部门、岗位职责,运用科学有效的业务流程,做到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进一步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对规章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将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把好产品业务审查关。对于不具备条件的产品业务,不能盲目开展,要考虑是否能够有有力措施确保合规,吃透监管政策,加强风险识别,合规开展业务。建立定期自查机制,以问题为导向,自我发现、自我纠正问题。要定期开展合规自查工作,特别是对容易出现风险和以前检查出现过问题的方面,要加大自查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建立全行抽查机制。增加内部检查频率,检查内容覆盖全面,特别是对行业中新出现的问题要予以特别关注,对照分析做好自查工作,不犯简单、低级和重复的错误。建立检查通报和检查问题跟踪制度,以便对整改事项进行持续追踪,确保落实。特别是以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已汲取教训,做到了认真全面的整改。已发现的薄弱环节,要抓紧完善、补齐短板。

(五)合规意识时刻绷紧

要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所有的托管业务行为都应坚守风险合规底线,这是托管业务经营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生命线。必须意识到托管业务风险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前途,更关乎商业银行的声誉,一定要秉持风控优先的理念提高合规经营意识,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拓展业务。加强合规风控教育,大力倡导合规风控理念。注重培训,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各种线上或线下培训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建立从业资格必备机制,各机构负责人必须具有基金从业资格,确保其熟悉托管业务政策要求和基本理念。定期开展考核,强化全员合规经营意识,将合规风控持续化、常态化,避免发生有损托管行声誉的事件。资产托管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空间最大、创新领域最广的新兴业务之一,要更好地保障金融安全,维护投资者权益,必须贯彻“规范高效、独立运作、确保安全”的原则,确保托管业务能够稳健高效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银行业协会。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指引,[2]银行业协会。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2016

[3]孟杨。上半年工行资产托管规模达13万亿元[N]。金融时报,2016

[4]孙学立。我国P2P借贷模式及其监管问题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

[5]基金份额净值计价错误公告[N]。证券时报,2013

资产重组风险防范 篇3

一般而言,在债务人不能偿付到期债务,或者债务人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各国法律允许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或由债务人主动申请破产,通过对债务人实施破产重组计划,使破产企业继续经营,或者清算债务人的资产以偿还债务并解散破产企业。通过破产程序收购的资产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经过破产程序通常可以有效隔断目标企业的历史债务以及或有风险。

取决于相关国家的《破产法》规定,并购破产或濒临破产的企业,通常有以下特点:

交易的时限性

处于财务困境的企业通常面临资金已经断裂或即将断裂的巨大压力。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拖延交易时间将会使企业财务和运营进一步恶化,从而使目标企业的价值,特别是商誉大幅减损。而这也使得收购后买方恢复运营的难度和成本增加,从而最终对收购方不利。因此收购困境企业往往面临很大时间压力。

广泛而言,根据收购困境资产所发生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在企业正多申请破产之前的“前破产”阶段、发生于重整或重组程序中、以及发生于清算解散程序过程中的资产收购。这些不同类型交易根据相关破产法所适用的相关程序和要求不尽相同,但共同点则是交易的达成往往都面临巨大时间压力,并且困境资产的出售常常通过竞争性程序进行。

企业一旦进入破产或重整程序以后,交易的步骤和时间将由法院破产管理人主导,交易方缺乏控制权。拟进行境外资产收购的中国企业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程序,提前行动并加快决策过程。特别是中国企业需要经过一系列国内政府审批程序才能完成交易。对破产管理人来说,这不仅延长了交易时间,而且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因而往往构成对中国企业不利的因素。中国企业特别需要提前计划交易所需的审批、融资等各项工作,并与各利益相关方充分沟通,尽量减小其不利影响。

与法院、破产管理人和债权人的沟通

一般在破产程序开始时,法院或债权人会议会任命破产管理人接管破产企业,由其保管和清理破产企业的财产,清理企业的业务、资产和债权债务关系,制定和实施重整或清算计划。破产管理人一般由律师、会计师或专业机构担任。有些国家也允许在特定情况下由破产企业原有的管理层继续管理公司。

通常破产管理人是进入破产程序后的破产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其对法院和债权人会议负责,在破产程序中享有相当大的权力。以德国为例,法院指定的破产管理人有权根据法律决定破产企业进入清算解散程序,或是进入重整程序。如果破产管理人认为某投资者不适合收购破产企业的业务,其有权拒绝该投资者。甚至在获得债权人会议事先批准的情况下,破产管理人有权出售破产企业。因此,收购方及时和破产管理人进行沟通,与其建立良好关系,对收购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收购困境资产的过程中,取得法院和债权人会议的批准对于收购方而言也是交易成功所必需。取决于相关国家的破产法,法院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往往拥有巨大的权利。破产企业的重整或出售方案能否实施,或者债权人对该等方案的异议是否能得到支持,都要由法院审查和批准。另外,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是破产程序的核心价值之一,实施重整或出售方案往往需要得到法定人数和比例的债权人同意。

综上所述,收购方能够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完成收购,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相关各方协商并达成一致的结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破产管理人和法院在考虑投资者的收购方案时衡量的标准通常不仅仅是价格,还包括对各方利益的平衡、破产企业重整和恢复运营的可行性、以及收购方案的社会效应。因此,中国企业在制定收购方案时,为获得法院或债权人会议的认可,应充分了解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破产企业的员工安置方案、业务经营或重组方案、债务清偿方案等,积极与法院和债权人会议进行沟通,从而取得其支持。

充分了解各国破产法的特定规定

各國破产法关于破产重整制度的差异很大。某一国家法律针对破产的不同阶段、特点和目的也规定有不同的适用程序。通过破产重整程序进行并购的中国企业必须充分了解相关游戏规则,这不仅是为了能够抓住机会顺利完成交易,也是为了充分了解破产程序的相关法律风险及后果,防范自身的法律风险。例如:意大利破产法规定,对资不抵债的企业提供财务资助而企业最终仍破产的,如果法院认定由于融资提供者导致企业没有及时向法院提起破产程序,从而造成企业及债权人损失的,融资提供者可能承担法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这就使得企业在与破产企业交易时需格外谨慎,避免承担法律风险。

资产重组风险防范 篇4

关键词:资产支持证券,风险防范,次贷危机

风险管理是金融市场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经济波动, 风险控制又一次引起世人关注。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过度资产证券化和风险防范机制存在严重漏洞无疑是促使危机扩大化的重要因素。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尚处在起步阶段, 此次次贷危机无疑给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上了生动一课:风险防范, 永远是重中之重。

(一)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即期流动性, 但具有可预期性、稳定的未来现金收入流的资产进行组合和信用增级, 并依托该现金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可以流通买卖的有价证券的融资活动。简单的说, 就是将资产未来预期收益以证券的形式预售以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我国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 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在银行系统展开的信贷资产证券化, 以2005年底开元一期和建元一期的试点发行为开始标志;二是在证券系统展开企业收益资产证券化, 由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承销的联通收益计划开国内企业资产证券化之先河。

截止2008年10月, 我国资产证券化项目共计24个, 总体发行规模达到870亿余元。产品类型包括CLO (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 信贷资产) 、NPL (Non Performance Loan, 不良资产) 、SAPM (Specific Asset Management Plan, 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和REIT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房地产投资信托) 。从募集资金量来讲, CLO占比最高, 接近总量的60%, 其次是SAMP, NPL和REIT两者加总不足10%。由此可看, 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主导是信贷资产证券化。

(二) 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因素

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是:资产原始权益人将可证券化的资产出售SPV, 或者由SPV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 然后SPV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进行包装组合, 再以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较晚, 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多特殊的地方。鉴于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中的主导产品是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故在这里仅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进行分析。

1. 交易结构

工元2008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以下简称工元08) 是我国至今发行规模最大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这里以工元08的交易结构为例, 分析我国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基本机构。见图1。

资料来源:根据工元08发行说明书研究整理

2. 风险来源

从工元08的基本交易结构图可以看到, 信贷资产证券化实际上是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之间风险的流动。风险流动起来才能得到有效分散, 金融机构的作用应该在于使风险流量化。从这个角度考虑, 信贷资产证券化确实使本处于信贷市场的存量风险流动了起来, 逻辑上应该使市场的整体风险降低了。进而说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化解金融风险的手段也就不足为过了。但是,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正暴露了证券化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金融风险。原因在于, 信贷资产证券化虽然分散了一部分市场风险, 但由于制度上的设计, 现金流的运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各个环节之间联系极其紧密, 一旦一个环节的现金流发生问题, 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没有完善的风险隔离机制, 就会使风险进一步扩散, 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从交易结构图分析,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

借款人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现金流的循环的过程, 一旦借款人的现金流发生问题, 就会使信托财产的现金流无法达到预期水平, 进而可能影响证券的还本付息。借款人的风险主要有违约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造成借款人违约的原因有很多, 有的是来自于市场的, 如利率的上升可能造成借款人还款能力降低。另外还可能是来自借款人的道德选择。提前还款风险是指信托财产中借款人提前还款会造成信托财产的现金流量失衡, 从而与设计的现金流量规划不同。除受借款人自身的财务状况影响外, 市场利率的变化, 其他融资成本的变化等因素都将影响借款人提前还款。

这次爆发于美国并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就是源于房价的下跌和利息的升高致使次级抵押贷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人本身也存在巨大的信用风险, 信贷公司为了扩大规模, 滥用商业信用, 将本不具有贷款资格的对象拉进借款人的队伍中。当市场有一点风吹草动, 这部分信用等级低的借款人当然会弱化还款能力。可见, 借款人的信用审核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 发行机构的资产选择。

资产池的组建是由发行机构 (银行) 来完成的。银行可以选择将优质正常的信贷资产入池, 也可以选择将不良贷款入池。优质信贷资产能够产生稳定的可预测的现金流, 历史记录上保持低违约率、低损失率, 并且有相关担保品, 变现价值较高。而质量低的信贷资产正好相反。所以信贷资产的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次贷危机中就凸显了此类问题。通常情况下, 投资银行打包的债券资产中, 次级贷款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然而随着近几年美国房市的持续高涨, 投资公司设计资产池的结构时, 次级贷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甚至将其单独打包出售, 进一步刺激了次级贷款的发放, 成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推手。

(3) SPV的独立性。

从资产负债角度看, SPV的资产全部来自于向发起人购买的基础资产, 其负债只有发行证券所带来的债务。正是这一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安排, 使SPV具有破产隔离的作用。即如果基础资产的发起机构发生破产, 也不能用SPV的资产来清偿债务。从这个角度看, SPV只是一个空壳, 在制度安排上, SPV应起到隔离风险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 SPV的独立性尚待肯定。次贷危机发生后, 发行此类债券的SPV在面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的情况下, 只好求助于母公司 (金融巨头) 。当这些金融巨头将附属机构并表加以反映, 或将表外业务的资产损失移入其资产负债表内时, 自然这些金融巨头都相继告示巨额亏损。事实上, SPV的风险隔离机制并没有发挥设计时预想的作用。

(4) 信用评级的准确性。

信用评级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信用评级, 将资产按照不同风险等级区分开来, 投资者再依照风险偏好选择相对应的证券。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 信用评级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选择。然而, 信用评级机构所出示的信贷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并非完全与现实保持一致。因此, 信用评级的准确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构成了证券化过程的一个风险来源。此次次贷危机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信用评估机构对发行的证券给出了过高的评级。如某些证券的信用等级被赋予了AAA, 而AAA之前只是美国国债所能达到的等级。危机发生后, 标准普尔对612种按揭贷款债券的信用等级进行了下调, 穆迪也相应对399种债券的等级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5) 监管机构的控制能力。

金融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监管机构的指导和控制。监管机构控制能力强, 能够科学判断整个经济走向, 对一些潜在的危险做到提前预知, 并设立相应的防范措施, 当情况发展触及警戒线时, 积极启动应急方案, 这样, 就能很好控制风险的持续蔓延。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 美联储监管不力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美国在2005年的时候房市已经开始降温, 房价也有所下跌, 次级贷款的还款违约率也随之上升, 导致了很多信贷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 危机的苗条已逐渐显露, 然而美联储并没有能及时采取积极的措施, 使事态发展超出了可控范围, 最终发展成严重的金融危机。

(三) 我国现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机制

1. 市场准入

《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年第3号) (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 中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受托机构、信用增级机构、资金保管机构、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机构等从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活动的主体限定为金融机构。这是因为金融机构的基础资产能够很好满足可证券化资产的要求:能够产生稳定的预期的现金流。另外, 金融机构一般规模比较大, 能够降低运营成本。特别的, 对于发起机构而言, 将范围限定为银行业金融机构, 从这点上可以看到, 我国对发起机构的范围限定比国际上的更为严格。原因可能在于,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资金规模、风险控制等方面都具有其他金融机构无以伦比的优势, 而发起机构在整个证券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选择风险度较小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但是可以预测到, 随着我国非银行机构的发展, 以及试点转向正常化, 发行机构的范围将会拓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的市场准入资格进行了集中描述, 分别从社会信誉、公司治理、专业人员、业务系统、风险控制、历史记录等方面进行了限定。对于证券化参与的其他的主体, 也规定了所应具有的条件和活动权限。

2. 资产合格

入池资产的质量高低, 在很大程度先天决定了证券化过程中风险的大小。《监督管理办法》中规定, 拟证券化的信贷资产应当符合三个条件: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能够产生可预测的现金流收入;符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银监会等监督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对于同质性的理解, 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同质性首先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 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或标志数值。同质性是总体的根本特征, 只有个体单位是同质的, 统计才能通过对个体特征的观察研究, 归纳和揭示出总体的综合特征和规律性。那么入池资产具有同质性, 才能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特征, 便于招标和定价。从法律角度讲, 同质性是指金融资产具有标准化、高质量的合同条款。这样, 在进行资产池组建时可以降低沉淀成本。从经济学角度讲, 金融资产本身是作为一种无形权利存在的, 不同于实物资产, 其在不同部门之间转化时交易成本很低。另外, 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 使得金融资产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强, 比如开放式基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替代银行存款, 并比后者更能实现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三个角度结合起来, 同质性应该是要求入池资产交易时首先不存在法律方面的限制性条件, 可转让, 另外由于具有标准化的合同使得转让程序较为简单。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除了交易便捷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风险, 存量化、流动性低很多情况下是高风险的代名词。对资产的第二点要求是“可预测的现金流收入”。证券化的信贷资产发行后需要不断支付给投资者利息, 因此在制度设计要求上需要有稳定的现金流收入, 才能保证资金循环活动正常进行, 不致出现资金链断裂。整体看来, 《监督管理办法》对资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潜在的法律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3. 资本要求

我国《监督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应当基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经济实质, 而不是法律形式计提资本。商业银行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信用增级机构、投资机构或者贷款服务机构等从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只要产生了证券化风险暴露, 就应当计提相应的资本。从《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可以看出, 我国资本要求中的风险计量主要实行的是标准法, 即银行须按照一系列要求对证券化风险暴露采用监管当局规定的风险权重。其计量原理为:资本充足率= (资本-扣减项) /风险加权资产;风险加权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风险权重。

发起机构在计量风险加权资产时扣减被证券化的信贷资产, 所必须符合的条件是:与被转让信贷资产相关的重大信用风险已经转移给了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发起机构对被转让的信贷资产不再拥有实际的或者间接的控制。另外, 如果符合以下三种情况:发起机构对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机构不承担偿付义务和责任, 在信托合同和信贷资产证券化其他相关法律文件中不包括的条款, 清仓回购应符合的条件。此时, 发起机构仍然应当为所保留的证券化风险暴露计提资本。

资本要求的规定, 使证券化各方行为的属性有了较好的定位。并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 规定了区别性的资产配置要求, 引导银行稳健经营和开展非投机性业务, 纠正市场上形成的资产证券化可以达到转移风险、逃避资本监管的错误观念。

4. 信息披露

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 信贷资产信息披露的真实、完整、及时与否, 对于能否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监督管理办法》规定, “资产支持证券不代表发起机构的负债, 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机构的追索权仅限于信托财产。”意即一旦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出去, 证券所涉及到的债权即与银行无关。另外, “资产支持证券仅代表特定目的信托受益权的相应份额, 不是受托机构的负债。受托机构以信托财产为限向投资机构承担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义务, 不对信贷支持证券化业务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其他损失承担义务和责任。”这意味着受托机构也仅以银行交给它的信贷资产为限向投资人承担责任。在投资人的选择过程中, 主要依据的是发起机构和受托机构提供的信息, 如若信息有失偏颇或者时效性差, 就会导致其投资判断失误, 从而造成损失。《监督管理办法》对金融机构应当披露的信息做了详细说明, 并规定金融机构在每个会计季度终了后的四个月内披露信息, 这样保证了一定的时效性。

(四)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的措施

从上述资产证券化的现行风险防范机制分析可知,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机制形成了基本框架, 具备了基础性的风险防范功能。但是, 相对于前文对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来源分析所提示的风险多层级、多角度特性而言, 我国目前的风险防范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 进一步规范银行放贷程序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后, 认购证券的投资人最终能否获得收益, 关键在于银行能否按期足额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如果本息不能及时到位, 整个资金链的流动性就会发生困难, 投资人收益受损。而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放贷程序来看, 仍然存在一些漏洞。比如, 对按揭购房的借款人的资质审核主要采用书面审核的方式, 对借款人收益的长期性、稳定性缺乏详细的分类和量化标准, 对购房人未来无力偿贷时涉及处置抵押房产的可行性缺乏有效的调查和论证。这种有缺陷的放贷程序为银行按期收贷埋下了隐患。据金融监管机构统计, 全国虚假贷款约占房贷的10%。眼下各商业银行在房贷市场上的竞争, 有可能会进一步弱化银行放贷的风险控制能力。因此, 如何通过改善银行间的外部竞争机制和内部考核机制, 以强化贷款制度的完善和有效落实, 是我们金融监管部门要着手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完善入池资产信息披露制度

从目前已发行的十一只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披露的信息看, 其完整性和准确性离投资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即资产池中的每一笔具体的贷款情况不详, 提供的数据、信息过于笼统, 充其量只是一个综合性的情况报表, 投资人很难通过具体的个贷来鉴别、判断打包资产的整体质量。以中国工商银行2007年工元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以下简称工元2007-1) 为例, 比较而言, 本期产品资产池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贷款池预期现金流、平均贷款利率、相关费用等情况都没有披露, 因此次级档证券预期收益率无法得出, 使得投资人缺乏合理科学的判断, 产生投资失误也是在所难免的。而国开行2007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最后导致流标, 也与信息披露不充分有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投资人日益理性, 其决策大部分要求建立的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推测上, 没有可供参考的信息, 那么投资人在选择时不免发生迟疑,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目前信贷支持证券交易相对来说较为冷清的原因了。

3. 改进风险计量方法

风险的监管首先来自于风险的计量。没有确定的指标, 很难准确了解风险大小, 以致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我国目前对资本要求的风险计量时主要采用的是标准法, 而标准法的风险权重并不区分资产池中的贷款出自较小风险的大型企业还是风险较高的小企业, 对于私人部门, 它赋予的权重是一样的, 对贷款质量不敏感是其最主要缺陷之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推重银行以内部评级法对加权风险资产进行计算。内部评级法与标准法相比, 最大的区别在于风险权重更加细化, 更能体现风险特征。因此改进风险计量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内部评级法, 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编.中国资产证券化:从理论走向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2]谢平.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监管[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4.

[3]宋宸刚.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风险管理论析[J].社会科学家, 2008 (8) .

资产重组风险防范 篇5

银行13种不良资产风险防范要点孙建林近年来,受国内经济下行影响,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使得银行授信风险增加,不良贷款增多,资产损失严重。不良资产是银行家心中的“痛”。如何堵截和化解风险损失是银行各级人员的重要课题。银行经营的不仅是货币,更是风险。最易使银行遭受重大损失的风险,就是以贷款为主的各类授信业务。多年来,我国银行业对于贷款管理要求做到“三查”,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而现在随着银行的业务发展、规模扩大、品种增多、管理细化,可进一步将授信风险管理细分为六个阶段,即授信调查、授信审查、授信审批、授信放款、授后管理、授信回收。每位员工都是银行机器的螺丝钉。授信风险管理的六个阶段,就如同生产流水线上的六个环节、六道工序、六道防线。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要做到人人有责、个个把关,遵章办事、按规操作,确保业务没有问题,不把风险隐患传给下道工序,最终才能生产出保质保量的产品,才能安全收回贷款本息。

每道环节防控风险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授信调查人员要搞清客户情况的真实性,授信审查审批人员要研判授信的安全性,授信放款人员要严把材料的合规性,授后管理人员要注重风险苗头的预警性,授信回收人员要掌握化解风险的能动性。各尽所能,各尽其职。

银行授信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作为银行员工,在办理授信业务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操作风险的防范。

根据对近年来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总结,本文提示银行员工在授信业务操作过程中,尤应注意防范以下13种风险,即借款人风险、借款用途风险、还款来源风险、授信条件风险、担保人风险、抵押风险、质押风险、虚假资料风险、财务风险、放款风险、他行授信风险、本行授信风险、专项业务风险。▌ 借款人风险

第一,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个人风险。包括有重大健康隐患、重病已不能正常工作、非正常死亡、突然失踪和无法联系、涉及刑事案件被公安机关及司法机关传唤拘留逮捕判刑、涉及民事纠纷诉讼、被纪检部门约谈、协助调查、双规(国企员工干部)、有刑事犯罪、行政处罚、诉讼未履行等违法违纪记录、本人与家人或朋友圈内存在吸毒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有频繁到澳门等赌场进出境的记录、媒体披露负面报道或社会传闻有不良行为、存在炒股、期货等高风险投机行为、参与(或曾经参与)民间高息借贷活动、仍有拖欠民间大额个人债务、个人征信系统中有(或曾有)不良贷款记录、个人信用卡有违约记录、对他人发生过欺诈行为、无法确认是否为企业实际控制人、非正常原因向他人转让(或拟转让)股权、非正常原因离开原企业或现企业的重要职务、频繁跳槽、常换手机号、没有座机号等异常情况、企业情况只有老板一人清楚,其他人都说不清楚、家庭内存在重大纠纷(婚姻、财产等)、本人或配偶已经(或正在)办理移民、本人已经(或将)办理退休、个人账户频繁出现异常大额进出款项、远超本人收入来源的奢侈高消费等。第二,管理层风险。包括高管人员或董事会成员异常变动、管理层出现严重分歧或分裂、股东结构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处于股权重大变化期间、主要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不利变化、经营理念和决策混乱、经营不熟悉的业务或在不熟悉的地区开展业务、企业将进行兼并或重组、债务人借改制之机逃避银行债务。

第三,生产环境差和开工率不足。包括营业证照不齐备、厂区环境脏乱差、劳动纪律松散、生产厂区冷清、设备陈旧落后、车间设备开工不足甚至停产、上班工人和职员稀少、工作精神状态不饱满、对企业好坏漠不关心、用电量减少(下降20%)、用水量减少(下降20%)、内部管理制度混乱、发生重大内部案件。

第四,违法违规风险。包括触犯国家刑法、违反国家各项管理规定、非法集资、被司法机关查封银行账户或冻结资产、被新闻媒介披露不良行为、被监管部门或金融机构曝光信誉不良、被吊销证照(如营业执照、专营权、许可证、贷款证等)、被勒令停产整顿、被发现采取欺诈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等。

第五,企业经营风险。包括行业风险、两高一剩行业风险、产品质量风险、账户冻结风险、企业账户被查询、企业账户被冻结、生产成本大幅上升(20%)、产品销售大幅减少(20%)、库存货物问题、企业财务风险、替人担保风险、负面信用信息、资金紧张风险、员工管理出问题。▌ 授信条件与担保人风险 授信条件风险主要包括金额超过或低于企业合理需求、期限超过或少于企业合理需求、利率不符合本行利率政策、担保条件不可接受等情况。担保人风险则主要包括以下四种风险:

资信风险,包括担保人资信不可接受(请比照借款人风险)、超过能力过度担保、属于高风险的“担保圈”行为、担保人经营财务恶化失去担保能力、担保人在社会上有负面消息、担保人在央行征信系统出现不良记录、担保人内部矛盾严重等。合规风险,包括违反规定的关联方担保、担保行为不符合公司章程、担保金额超过银行授信额度、担保人与借款人违规互保、企业高管不愿提供个人连带责任保证(企业借款)、配偶不愿提供个人连带责任保证(个人借款)等。资料风险,包括无效担保决议、无效担保签章、借款合同变更而担保合同未做相应变更、股东结构变化而未及时出具新股东担保决议等。

担保公司风险,包括担保总余额与净资产的比率超出监管规定、套取和挪用银行资金、发生多次赔付、发生赔付纠纷等。▌ 抵质押风险

具体而言,抵押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七种风险:法律风险。抵押物违反法律法规不可接受;抵押物存在司法查封拍卖风险;抵押物权属不明、存在法律纠纷、存在其他权利人等。

抵押物风险。抵押物已出售、抵押物已出租、抵押房产存在长期租约、抵押物名称不符、抵押物面积有误、抵押物范围不明确、抵押物难以处置变现、土地未缴纳出让金等。抵押条件风险。抵押率不符合本行规定、抵押期限未覆盖授信期限、抵押条款对本行不利、抵押顺位对本行不利、抵押物保险单过期等。

操作风险。抵押登记的内容有误、抵押程序不符合银行规定、抵押手续不完备、房产与土地未同时办理抵押、抵押档案缺失或丢失等。

欺诈风险。虚假抵押登记、虚假文件资料和签字盖章、重复抵押等。

保管不善风险。抵押物状态发生变化、抵押物出现损毁、抵押物遭受哄抢、抵押物价值大幅下降(超过10%)、抵押物被抵押人擅自处置等。评估风险。评估公司资质不符合本行要求、抵押物价值明显高估、虚假评估报告、评估报告过期等。质押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存款质押风险。伪造的质押凭证和资料、变造的质押凭证和资料、虚假的签字盖章、存款人不知存款被人质押、质押资金来源不合规、质押金额不足覆盖授信本息、质押期限与授信期限不匹配等。

存货质押风险。存货的品种规格数量等不符银行要求、存货的权属不明确、存货品质以假充真、存货品质以次充好、存货价格明显高估、质押价格未按“购买价和市场价孰低”原则确定、存货重复质押、监管方资质不符合本行要求、监管方内部管理混乱(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货物未分堆码放、货物标识不明、存货保险单存在问题等。

股票质押风险。股票价格不断下跌、股票质押登记手续存在问题等。

应收账款质押风险。未制定专户管理办法、未设立专用收款账户、应收账款权属不明、应收账款被重复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手续不全、资金未按时足额入账、资金被擅自挪用、有司法机构查冻扣风险等。保单质押风险。保险单受益人未指定为银行、保险单金额未覆盖授信本息、保险单期限未覆盖授信期限、保险单内容与借款合同内容不匹配、赔付条款苛刻、保费尚未缴足、保险单尚未生效等。▌ 虚假资料风险 无效经济合同风险。疑似伪造的合同、疑似变造的合同、重复使用的合同、尚未生效的合同、过期失效的合同、对银行有不当限制条款的合同、合同当事人名称等有问题、合同金额有过大或过小问题、合同价格有问题、合同确定的结算方式有问题、合同签署日期有问题、合同其他条款存在问题等。无效借款决议风险。疑似伪造变造的借款决议、签字人员不符合企业规定、签字人数不符合企业规定等。

无效担保决议风险。疑似伪造变造的担保决议、决议未经董事会同意、决议未经股东大会同意、董事会(股东会)的表决人无效、表决同意的票数不足、对表决事项的授权书不明确、决议上的签字人未获授权、表决决议过期失效、签字人签错位置、决议公证书表述不明确等。

无效签字风险。借款合同等法律文件上缺漏签字人签字、他人假冒签字人签字、他人代替签字人签字、无权签字人签字、签字人数未达到规定人数等。

无效授权书风险。未获授权的授权书、超出权限的授权书、授权事项不明确的授权书、已经过期失效的授权书、难以核实真假的授权书等。

无效发票风险。客户提供不出银行要求的发票、发票的区位码有问题、发票的流水号有问题、重复使用的发票、已经作废的发票、向税务机关查询不到的发票、与常理不符的大金额发票、复印件模糊不清难以辨别的发票等。无效印鉴风险。印鉴未在公安部门备案、印鉴未在工商管理部门备案、印鉴与公安工商备案的印鉴不符、借款合同等文件上的印鉴与银行预留印鉴不符、发现客户在使用多套公章、已注销的公章、已失效的人名章、现企业更名后仍使用旧公章、伪造印鉴、变造印鉴等。

▌ 财务风险 银行在实际操作中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财务管理风险。财务制度不健全或管理混乱、不能及时或拒绝提供财务报表等资料、对外提供多套报表、提供虚假报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是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第二,财务报表中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需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的异动,主要包括: 负债率增加。资产负债率较年初有大幅上升、资产负债比例过高等。流动性下降。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下降、固定资产以外的非流动性资产增加、流动比率较年初大幅下降、速动比率较年初大幅下降等。应收账款难收。应收账款周转期延长、应收账款金额或比例增加、应收账款增幅超过销售收入增幅、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过高、应收账款逾期账户过于集中等。存货过多。存货激增、存货周转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下降、存货账实不符等。债务过大。短期债务异常增加、长期债务大量增加等。投资过多。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占净资产比重过高、挤占挪用流动资金搞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比上期明显增加但无重大资金来源等。资本不足。注册资本变更减少、注册资本未按规定到位等。销售下降。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虽销售量上升但利润率下降、销售量利润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比上年同期下降较多等。

现金流异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大幅下降、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变化过大、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变化过大等。

其他问题。相对于销售额及销售利润而言总资产增长过快、相对于销售而言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过快、银行存款余额和结算量不断下降、未交税金比上期明显增加且无正当理由等。

▌ 专项业务风险 政府平台风险。行政区划发生变更、管理部门和人员变更、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变更、借款建设的项目规模过大、银行资金使用方向不明、贷款资金用途无法监控、发现资金被挪用、担保条件变差、原定的还款条件无法落实、还款资金来源出现问题等。

房地产开发贷风险。开发商过多拿地和开发项目、房地产开发的五证不齐全、建设工程资金紧张、销售进度不理想、销售款回笼不及时、还款资金被挪用、出现司法纠纷等。钢铁金融风险。生产商未将货物发到银行指定的仓库、经销商货管出问题(详见存货质押风险)、经销商未将销售货款按时足额划入监管账户、经销商挪用资金、监管方账账不符和账实不符、监管方未经银行同意擅自放货、质押钢材被司法查封、还款资金不落实等。

汽车金融风险。经销商以虚假资料骗取银行授信、汽车合格证未按时提交银行保管、超出授信额度开票、汽车销售出现困难、经销商隐瞒银行私下售车、库存车辆短缺、开票保证金账户存在管理问题、汽车销售回款入账不及时、汽车保险单存在问题、陷入民间高利贷、为他人担保出现问题、财产被法院查封、经营失败倒闭等。

贸易融资风险。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可疑、借款人与贸易不相关、授信品种与银行审批要求不相符、担保条件不落实、销售量比往年下降、商品库存大量积压、商品质量出现问题、发生贸易纠纷、涉及司法纠纷、销售回款困难、因汇率波动发生损失、挪用银行资金、短款长用、投资失败、不能提供银行要求的发票、提供虚假发票等。

票据开票风险。开票申请人出现问题、开票担保人出现问题、虚假的贸易背景、虚假的交易合同、关联方联手开票套取银行资金、开票用途不符合银行规定、开票金额有问题、开票日期有问题、开票保证金来源有问题等。

票据贴现风险。发票与购销合同不符合、发票重复使用、伪造变造发票、发票印鉴等资料模糊不清、出票行告知接到过多次查询、出票行告知是“以大带小”开票等。

另外,在实际授信中,银行还需注意借款企业的借款用途、还款来源、他行授信以及本行授信与放款风险等。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是列出了授信业务操作中的主要风险点,而对于这些风险应如何识别与防范,则是银行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需要花更多时间精力,下更大功夫去研究解决的问题。注:孙建林

中信银行总行原信贷管理部总经理;本文摘自作者新著《授信操作风险防范——近年案例解析》,企业管理出版社。不良资产包投资必读:风控五要素、转让潜规则、定价知识银行出售不良资产,一般以打包的形式转让,里面往往存在着一部分“老包”、“坏包”。投资者在收购时,若无法甄别良莠,一旦买进高风险、低收益的资产包,弄不好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赔得血本无归。因此在收购不良资产包时,应根据资产包尽调结果,综合分析、判断资产包风险、价值及未来的收益等各个方面,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使不良资产投资成为一场高风险的“赌石”游戏。1 资产变现程度、资产处置成本

资产能否快速变现,实现资金回笼,是首要考量要素。同时,项目组人员应兼顾到资产后期处置的成本,包括税费、人力成本以及处置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评估、拍卖等各项费用。2 抵押率、抵押物价值波动

尽调过程中,项目组人员应积极关注单户债权的抵押率,并时刻注意抵押物市场价值波动。必要时,项目组人员应定期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市场调查。如:以房屋为抵押的,应走访抵押物周边同类型的房屋,了解其市场均价。3 办理抵押变更登记手续的成本及可行性

抵押物系资产包内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处置资产过程中实现债权的最终保障。因此抵押物能否办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流程、抵押物所在地的特殊规定均是应掌握并作为可行性分析的依据。4 资产处置方式及宏观政策影响

项目组人员应对未来可能的资产处置方式做出合理的预判与规划,例如探讨与债务人(保证人)协商折价清偿、资产包拆分转让的可能性等。同时,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处置方式的适用及处置时资产变现的价值。5 债务人(保证人)、抵押物所在地的司法环境影响

在不得不以诉讼、执行等方式处置资产时,债务人(保证人)、抵押物所在地的司法环境将直接影响到资产处置的结果和债权的实现。6 揭秘银行不良资产包转让潜规则 关于不良资产定价的部分知识

在不良资产处置的整个过程中,不良资产定价作为先导部队必然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不良资产定价实际上是对不良资产的价值的估算测算过程,它是不良资产出售的一个理论依据。不良资产定价分次分为两次,第一次是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买卖,另一种是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买卖行为。1:转移定价贷款转移过程中的定价,此定价是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在买卖或划转资产时的出账和进账的价格依据。2:处置定价处置过程中的定价,这一价格反映着资产管理公司在此项资产上的盈亏,关系到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不良资产定价流程01 尽职调查又称细节调查,通常是指商业银行或者资产管理公司在转让处置之前,要对不良资产所涉及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走访相关人员或者查阅企业相关资料、实地查看抵押物状态、数量等,以此获得债务企业及不良资产第一手资料。02不良资产外部评估(或内部评估)主要是通过询问市场平均价值水平和尽职调查,自身对其进行估值和外部公司进行估值,然后对不良资产给出合理的定价,并作为后续的一个参考标准。03

市场询价

此环节主要是把一个可能的询价区间提供给潜在投资者,然后根据投资者心中的价格范围来给出相应的参考价格,给最终定价提供依据;不良资产初步估值,根据上述三个环节的信息来源,来进行初步估值。04 不良资产初步估值 根据上述三个环节的信息来源,来进行初步估值。05决策定价

在初步估值的基础上,根据其定价决策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给出不良资产的最终定价,至此不良资产定价过程完成不良资产定价方法及分析比较1.账面价值法根据原贷款的账面价值直接划转,不打任何折扣,其使用前提是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必须都是国有,此种定价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而且交易成本不高,可以快速的进行不良资产剥离,使银行获得一个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也节约了大笔费用和谈判成本。但此种方式的缺陷是资产管理公司承担所有的损失,而不良资产的产生银行应当承担一部分责任,此种方式有欠公允,而且此种方式只是转移风险,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并没有减少,只能是特殊时期为一些特殊要求所采取的手段。2.市场定价法主要是根据公开拍卖或竞标等方式来确定不良资产的市场价格,通过竞争者对不良资产的认可程度上来确定价格,此种方法有利于形成公平的市场价格,而且此种方法可节约时间,买卖双方直接交易,节省交易成本,还能加速不良资产处置的进程,但此种方式需要强大的市场支撑,而我国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形成,没有贷款的二级市场,因此此种方式在我国是不可行的,还需要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3.协商定价法

顾名思义,这种方式是通过买卖双方协商确定不良资产的价格,双方可以在谈判中加入一些附加条件,在价格之外进行利益调整,更能增加交易的达成率,此种方式较其他定价更灵便,但因为交易双方可能掌握的信息不对称,需要反复进行谈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交易成本大大增加,而且漫长的过程中,不良资产出现贬值,延误不良资产的处理过程,也使不良资产的价值变弱。4.中介评估法由中介机构对不良资产进行评定估算,以评估结果作为不良资产的最终价格,作为第三方,中介评估机构对于不良资产的价格定价真实合理、公平公正,但此种方式对中介机构要求较高,还需负担评估费用问题,加重不良资产处置的成本,而且我国现阶段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还存在很多问题,适用性不强,因此此种方式现阶段并没有多大用处。5.账面折扣法

资产重组风险防范 篇6

财政集中支付有助于对基层行政单位的资金使用进行监管,并在严格的申请制度下能增强资金使用的效益性。但当资金从原始形态的货币转换为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时,这种监管效果似乎将有所减弱。从国有资产购置流程来看,在公开招标基础上的采购模式,其中的资金划拨可建立在集中支付方式下。然而,随着国有资产以实物形态进入到基层行政部门后,在合理使用方面却面临着监管缺位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取决于所有权与使用权实际分离的制度安排,也取决于行政部门国有资产产权开放性的特征使然。由此,如何在集中支付方式下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风险防范措施,则成为本文所关注的主题。为了行文方便,以下将国有资产简称为资产,且以固定资产作为其经济特征。

对国有资产管理所存在风险认识

国有资产作为实物层面的资产类型,其所有权归于国家。从而,行政部门只是获得了该资产的使用权而已。从产权安排的角度来看,惟有建立在资产所有权的基础上,才能衍生出对该资产的使用、处分、收益、赠予等权利。而作为国家所有的资产所有权,则通过行政科层隶属关系将资产使用权下放到各基层部门。

此时,就面临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管理风险:

委托代理风险。在科层组织结构下,行政部门以权威式管理来协调下属各基层部门的资源配置问状况。在实际操作中,则沿着权利链条形成了下级对上级负责,且上级对下级监管的委托代理关系。然而,这种委托代理管理却存在着诸多弊端:(1)随着权利链条往下延伸,将出现基层部门人员与资产间的利益关切度日益减弱。(2)同样所者权利链条的下行延伸,使得上级对下级实施监管的意愿减退。从这一点来看,目前基层行政单位对国有资产在配置和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便不奇怪了。

信息不对称风险。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关键概念,其是指因信息强势方相对于信息弱势方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优势,使得强势方有动力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将其具体到国有资产管理中可得,各基层行政部门拥有更多的资产配置和使用的私人信息,这就使得它们在面对上级部门的监管时有可能实施机会主义行为。该行为包括将资产“私有化”,或者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忽视对其的日常维护等。不难理解,当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上述“私有化”和缺乏维护的现象将长期存在。

资产内控风险。上述两个方面的风险构成形式都是从纵向权利链条的基础上来考察的,但作为各基层行政部门而言,因资产管理的内控不到位也是出现资产管理风险的诱因之一。行政部门往往以直线职能型结构而存在,这就使得各职能部门之间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利益关系。这种关系又强化了各职能部门成员,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实施隐蔽行为。具体来看,就是将非合理配置和使用资产的信息隐藏起来,从而增大行为单位内控的监管难度。

以上三个方面的风险构成,就为集中支付的优势解读提供了切入点。

认识引导下对集中支付优势解读

从集中支付的实施结构来看,其在于对“财政拨款—银行帐户—行政单位资金需求”这三个环节进行整体管控。由于国有资产是以实物形态而存在,且其管理风险就具有事后性,因此,惟有加强财政拨款方的审批效力,以及增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效果的基础上才能发挥风险防范的功能。

财政拨款方面。财政拨款方面的审核流程,应成为国有资产管理风险的事前防范措施来看待。具体而言,行政单位在采购国有资产时须在使用功能定位上,以及资金预算等两个方面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相应的申请。因此,作为财政拨款方的主管部门就可以先后对以上两个要件进行审核。针对使用功能的审核,应建立在普遍原则和特定原则的基础上。前者意味着作为增强办公效率需要的资产,在升级换代上应给予普遍支持;后者则意味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因工作的特殊性,应在专项资产采购上给予支持。而对其中度的把握,则依赖于一系列的行政制度安排。在预算资金的管控上,因行政单位须在公开招标的基础上选择供应商,因此采购经费是公开和相对合理的。这也就降低了在资金审核上的事前风险防范难度。

财务管理方面。这里的财务管理方面,则是从行政单位内控的角度来进行的事后风险防范。由于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所形成的负面影响普遍存在,因此防范国有资产管理风险根本上还得依靠单位自身的力量。作为事后风险管控,实则在于财务部门在掌握集中支付后的采购资金后,针对资产采购的实际发生状况给予资金监管。由于集中支付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行政成本,而其又可以被看作为交易成本。因此,在较高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单位财务部门会在机会成本考量的基础上,有效履行资产实际采购和使用监管的职责。

通过对上述两个方面的解读,集中支付的优势就从外及内的展现出来了。在下文的风险防范措施构建中,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而主要考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的对策。

解读基础上的风险防范措施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解读基础上,风险防范措施的构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建立动态的资产使用监管机制。上文已经指出,受到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长期缺乏对国有资产使用的刚性监管。为此,应在责、权、利三者平衡下,强化部门负责制的建设。即将专用型国有资产归口到具体的职能或业务部门,由部门一把手全权负责对资产使用的监管工作,并对上级负责。同时,引进市场机制,包括可以在制度允许的前提下增大该资产的服务范围,并有权获得市场资金回报。这样一来,实则就对负责人实施了激励,从而放大了国有资产所客观释放的社會公益功能。

建立动态的资产使用考核机制。在只有激励而缺少约束的情况下,仍难以构筑资产使用者的自觉行动。为此,还应建立考核机制。考核目标指向部门负责人在一定时限内,对国有资产调试、使用、维护,以及社会效益实现情况。一般而言,行政事业单位都有国资管理部门,首先由该部门牵头设计出动态可调整的考核指标;并在公开指标的基础上,着重考察资产的使用效率,以及社会满意度。关于这一点,在事业单位应突出体现出来。

建立动态的资产使用评价机制。伴随着考核机制的建立,最为重要的便是考核制度的实施。受到社会效益具有外部性特征的影响,使得其在量化上存在着技术难题。由此,考核机制的实施应从真实使用状况上获得信息。如,国有资产盘存量、使用频率、维护状况等。因为诸多要件缺乏跟踪监管的措施,所以可以增加部门自我评价这个环节,并作为年终绩效奖金发放的依据之一。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目前主要存在着管理监管缺位的现实。由此,还应在管理组织和制度上下工夫。在配合上述应对措施,还须借助ERP系统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和成本。最后,还应考虑对相关一线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在培训中着重他们的岗位意识和沟通能力的训练。另外,职能部门内部人员也应得到相应的培训,从而能有效管理国有资产的使用。

案例

案例材料。2006年,黄石市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其核心是改变原有的资产管理方式,坚持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国家所有,政府管理,各单位使用”的管理体制。在全面开展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各单位使用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统一登记造册并逐一过户到市财政,由市财政局代表市政府集中管理,对单位的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等不动产,由市财政局结合部门预算实行监管。黄石市还规范了资产的处置行为,出台了资产处置管理实施细则。细则规定,单位价值(原值)在3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或批量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必须报财政部门审批;单位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资产处置,由财政部门审核提出意见后,报政府审批。为随时监控国有资产的变动情况,该市还安装了网络版资产管理软件,将全市清产核资的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情况全部录入资产管理软件,建立单位资产管理档案,全市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使用情况实现了动态监管。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实行集中管理后,各单位的资产经营收益和处置收益全部进入市财政非税收入专户,严格實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案例分析。以上案例充分支撑了本文的观点,即建立行政单位的外部和内部监管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的管理功能来支撑财政部门的工作,而在内部监管中应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中的审计功能。通过审计功能的实施和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功能协同下,最终完成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风险防范。当然,各地在这方面还需要根据区域特点,在制度创新上下工夫。不难看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风险防范工作是项系统工作,其仍依赖于全员参与的管控机制。

本文认为,在国有资产的风险防范上,应建立围绕集中支付方式的事前和事后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建立动态的资产使用监管机制;建立动态的资产使用考核机制;建立动态的资产使用评价机制等三个方面入手。

(作者单位:长沙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

管理所)

[1]刘晓明.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J].当代经济,2012.01

[2]陈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加强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6

[3]杨 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变革[J].财经界,2012.12

[4]窦本凤.探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15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风险防范策略 篇7

一、固定资产审计的概述

固定资产的投资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是指审计机关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制度,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等效益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过程。

二、固定资产审计风险的定义

根据审计风险的定义,通常可以把审计风险划为两部分,即广义风险和狭义风险。其中广义风险主要是针对审计职业风险来说,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含以下这些方面:在审计过程中由于本身的缺陷会造成审计的结果与现实有差异,导致损失或者有可能导致损失;公司由于自身管理经营不当造成公司无法清偿债务、破产;审计人员以及审计组织不够专业造成的审计营业风险。狭义的审计风险主要是来自于审计的从业人员造成的,在审计中没有及时发现其中严重的错误造成的风险;错误判断带来的风险。固定资产的投资过程中若不采取合理的办法来进行控制,会出现很大的差错,审计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投资活动自身的投资问题引起的。前者属于固有风险,后者属于控制风险,二者相互关联。所以审计人员应该拥有专业的审计专业技能,对投资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制定相应措施来降低风险。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风险的形式

前文也有提到,固定资产审计这项工作非常复杂,需要大量资料和数据来实现,所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不同程度以及不同形式的审计风险形成。通过大量研究得出审计风险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的方式有缺陷

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分析复核法和审计抽样法。对于分析性复核,大量运用会造成很懂分析性复核风险,增加了审计风险的内容;对于抽样调查,抽样的样本很有限,这种得出的结果通常都是不准确的,比较局限性而不能推断出整体的审计结果。

2、审计单位不配合

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核中,往往需要很多资料来提供依据。如果审计单位不配合,提供的资料不全面、不真实,那么审计人员的判断也会有误,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就没有真实性可言。

3、审计人员专业度不高

主要是说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技术水平有限,没有办法发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错误性的意见。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审计风险意识淡薄

在固定资产的审计中,产生风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核具有复杂性,所以需要审计人员拥有很高的风险意识,并时刻保持着对风险的警醒。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人员是否具有这方面的警惕性完全没办法去确定。根据我国现有的审计发展状况来推断,由于审计人员意识淡薄引起的审计风险时常发生。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现场取证时,审计人员就没有及时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施工单位或者监理单位进行现场签字确认,没有对固定资产投资中所使用的物资价格进行一个审核和确定,从而导致了最后的审计没有充分依据而出现缺陷。所以如果在审计中,审计人员没有高风险意识,不能时刻的保持警惕,会引起审计过程中的高风险。

2、审计方法和技术缺陷

当前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技术和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状况很容易引起审计风险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的审计通常情况下都是简单的“就项目审核项目”,内容主要是侧重于微观层面,而不是对所获得审计资料进行深度分析研究,然后从宏观上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审计方法。

(2)现有的固定资产审计内容还是以传统的方式来寻找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纰漏,审计的重点是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中发现其违纪违法的内容仍是审计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但是,就现在的经济环境而言,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以及全过程审计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但是现有的审计方法不能满足审计实际的发展需求。

3、参建方责任机制不健全

固定资产的投资涉及很多责任方,所以参建方的责任机制是否健全将会影响到审计风险。在我国现有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中,往往忽略了这个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参建方责任机制都不完善和健全,很容易诱发导致风险因素。理论上来说,建设方应该对固定资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负责,设计方应该对建筑的可行性和实施性负责,监理方要对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包括工程的变更、签证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如果各个参与建设的合作方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这就有效的减少了审计风险的发生。但是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和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合作方自顾自的行事,管理不规范、资料不完整进而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投资风险。

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1、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为了应对审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而导致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审计人员应该在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之前就树立好风险意识,对审计风险有一定警惕性。首先,审计人员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要审计的固定资产的具体资料,以及明确自己在审计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工作范围,一丝不苟地对待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工作,尤其是将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规范化和标准化符合相关的要求和程序。其次,更要对固定资产做风险评估,审计人员应该对可能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前做出决策未雨绸缪,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审计中的风险发生,也能够在突发性的风险中快速做出决策。在风险评估中,可以采取风险的大小来合理安排审计项目的先后顺序,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明确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风险方法与措施,这样有利于审计人员在后期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的审计工作的有效防范。

2、完善审计的方法和技术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很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都没办法满足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任务,不能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审计难度大幅增加。由于审计具有审计范围大、审计内容多、审计时间长等特点,从而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审计方法相比较一般的审计项目更加复杂,且技术要求更高,所以对于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技术和办法刻不容缓。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改进方向,根据现有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办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改变,将原有的审计办法转变成以对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借助该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来确定审计工作的重难点。加强投资方内控制度建设,同时要进行充分的分析测试,根据分析结果拟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具体工作、得出重要的结论,最后在审计程序中把风险因素列入进去。

3、控制来源于各个参建方的风险

实践证明,固定资产的投资审计和其他项目的审计明显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区别对待,一般的财务审计主要是根据材料来做出审计意见,而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要对资料进行审计工作,同时也要对工程现场实物方面进行审计。所以在进行审计的时候,需要各个参建方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经验对参建方提供的资料进行专业综合性分析。如果在此过程中,参建方提供了错误的资料,而审计人员也没有发现就会导致审计工作误判,从而不能提出可行性的审计意见,所以审计机构应该督促参建方提供真实可靠合法的资料。严格要求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设方对自己提供的资料负责,并签订承诺书,若出现资料的不真实性,切实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做好投标招标的工作

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而言,由于工程施工招投标审计为事后审计,加上违规手段隐蔽,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这就要求在审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审计程序到位,掌握招投标审计的重点和方法。

根据招投标工作流程,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工程施工招投标审计、开标评标以及定标审计,签订合同审计。其中工程施工招标审计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应重点关注招标的合法性,关注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招标条件,主要审计初步设计及概算、招标范围及方式,审计招标人是否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关注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重点审查是否存在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标段或工期限制或排斥投标人现象,以及是否存在哄抬标价或泄漏标底现象。开标评标以及定标审计重点关注开标过程是否符合程序,避免虚假评标现象出现。签订合同审计重点关注合同主要条款是否与中标文件中内容一致,有无实质性变更,避免中标方违规将项目主体分包的风险。

5、开展合同审查实施

加强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针对合同条款是否严密规范做审查,关注相关文件审查的先后顺序,规定双方应该承担的义务以及权利,对风险做好明确规定。针对一些工期较长的合同,应定量做好风险范围的约定。加强对合同的追踪管理,避免因文件遗失或者文件不齐全而导致的纠纷问题。

六、总结

资产重组风险防范 篇8

一、国有资产海外投资概况

(一) 国有资产的概念

国有资产的定义, 是指国家作为唯一的权利主体, 对所有的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但是, 由于不同的侧重点, 这个概念有着广泛而狭义的意义。一般而言, 广义的国有资产主要是指属于国家、供应、信贷和其他利益的各种财产, 包括:1应当按照国家的法定财产;2根据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获得所有的财产应属于国家;3以各种方式形成的国家资产投资;4由于接受各种的财产是属国有财产;5收入国家有资产的形式它应该属于国家财产。狭义的国有资产主要是指所有国家认定为未来收益总和, 并为国家提供各种经济资源的法律。经营性国有资产, 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和股权资本投资的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包括:国有资产、行政机构拥有、利用非经营性的资产, 通过各种形式的资产转移到企业经营的资产;国家资源投资的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其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第一章总则中第二条, 国有资产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二) 国家企业境外资产的特点

国家企业境外资产是我国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 (包括企业、机构、政府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 在海外投资的国有资产, 澳门和台湾地区 (包括法人和非企业组织) 在各类国有资产中应属。海外国有资产有其独特的特点, 主要是:在境外建立业务, 国有资产, 按照国家, 地区并接受东道国或地区政府部门法律约束, 如非可行措施国内机构的监督难以控制自己的资产运作;同时, 国有资产的运营环境与境内不一样, 如果按境内管理模式对境外国有资产进行管理, 即使可能, 也难以使国有企业在资本主义经济环境中有效运营。

(三) 国有资产海外投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国有资产海外投资近些年的脚步越来越快。在2011年底, 国有企业海外, 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由此可见,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一直是大幅度向前, 并且在海外投资中,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水平和地位。国有资产在海外的投资经营发展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但是这其中的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不可小觑。国有资产的境外投资, 伴随着快节奏的同时, 也有相当多的国有资产在境外流失。据初步估算, 我国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有将近半数的企业处在非盈利甚至说是在亏损的状态下。另外, 现今我国监管部门对国有资产的海外存储量也并不够明确细致, 同时还有一些企业本身为规避国内法律法规未进行海外资产的申报, 导致现今国有资产的海外投资现状并不明朗。同时由于监管的短板, 国有资产的海外流失情况也不容乐观。

二、海外国有资产的监管

(一) 国家企业境外资产监管办法

对于我国国有资产海外投资的监管办法有很多种, 在本文中, 笔者仅讨论相关已出台的法律法规对该问题的监管。现今, 对于国有资产海外投资的监管立法还属于较混乱的阶段, 并没有相对系统的体系, 其表现形式也大多散落在各种行政法规或者外汇管理办法中。在基础性监管方面, 根据《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统计和资产评估等。但是综上所述相关国有资产的海外监管大多都偏重于事后监管, 对于事前风险的防范及应对风险的调控手段都有欠缺。

(二) 外国具代表性的几种监管办法

对于该问题, 笔者在这里讨论几个比较典型的国家。首先, 英国的监管模式。英国并不同于我国, 我国的监管模式主要是对国有资产分层次监管。而英国主要分为财务和人事方面的监管。人事方面主要是通过政府任免。而人事并不直接影响到财务方面, 财务方面每个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权限, 对国有资产的海外投资有着自负盈亏并需要完成一定的指标的特点。其次, 日本的监管模式。日本的监管模式实施分类制度。这主要源于日本的国有企业数量并不多, 整个社会经济主要以民间企业构成。但是国有资产涉足的方向大多是一些基础设施基础性产业, 在日本的经济中也处在重要的补充地位。故而, 日本国有资产在海外监管方面主要分为政府企业经营和特殊法人经营及股份制经营。第三, 美国的监管模式。美国监管模式也有着本土性特点, 对国有资产的海外投资监管比较复杂。但通常都是由政府及议会负责, 对企业的各种指标及方向予以明确。同时还有专门的部位予以调控。另, 美国总统也会有直接负责的国有资产的海外投资。

(三) 海外国有资产的风控启示

根据第二节简要的对几个国家的现今监管模式的分析, 不难看出, 海外国有资产的监管最重要的方面是立足于本国国情, 发达国家的模式也都各不相同。所以, 一切从实际出发, 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及现有的管理模式, 在此基础上借鉴别国, 予以完善, 并不能生搬硬套。同时, 自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针后, 国有资产的海外投资是有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不能盲目的追求发展。我国要加快完善国有资产海外监管的立法体系, 从以事后为主的监管模式努力转型为事前防御为主的监管模式。另外, 也要明确各主管机关的职责, 分工具体细致, 有计划有目标并实施层层监管的方式。在给予国有企业一定的自主经济权的同时, 也要依赖于政府的调配, 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国家企业境外资产流失风险防范

(一) 国有资产海外投资的风险预警

我国国有资产海外投资上文所述, 流失问题不可小觑。目前, 能够全面了解国有资产在境外投资时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 才能更好的加强监管, 协调其发展。该风险笔者想从两方面分析, 一方面是外部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内在固有风险。

首先, 外部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政治风险。出现政治风险的因素有很多, 诸如战争原因, 接受国政治局势不稳定等等, 均可能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是财政风险。该方面是指我国国有资产在境外投资生产经营中会发生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而导致未能达到财政的预期收益。比如外汇管理或是税率的变更等等原因。

其次, 是来自内部的隐患。内部隐患主要有, 第一跨国企业自身实力缺陷。品牌知名度小, 投资金额有限, 投资领域无竞争力都是其主要表现。第二是科技技术水平问题。我国近些年科技水平已有质的飞跃, 但是国有资产的海外投资中, 商品的低劳动力成本始终还是占有一定的竞争比重。我国国有企业应该尽快扭转该种局面, 争取以科技水平作为第一竞争力。第三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问题。主要表现在经验不足, 缺乏专业知识。甚至还有一些贪污腐败, 对国有资产不负责任的渎职行为,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国有资产在境外的流失。

(二) 在兼顾效益下把控风险研究

在1999 年开始提倡的“走出去”计划后, 也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 我国国有资产的海外投资也取得显著的成绩。现如今, 虽然存在众多问题, 但是鼓励国有资产的海外投资的发展, 笔者认为, 仍然应该作为大方向。在鼓励其发展的同时, 如何有效地监管, 防范风险的发生仍是重要课题。在这一课题上, 首先, 监管仍要放在给予企业相当的自主经营权的基础上。有效的监管并不等同于面面俱到, 对国有资产一定量的自主经营权有利于市场的竞争进步, 利于科技的创新。其次, 要完善监管立法。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一直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对国有资产的海外监管也是同理。有完善系统的立法, 有助于国有资产海外投资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海外国有资产的管理和风险监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如今数据表明, 国有资产的海外投资整体幅度是发展良好的, 但是其流失现象也是不应该被忽视的。目前, 将近一半的国有资产的零盈利的现状更应该加快优化监管的脚步。本文通过论述监管的模式和存在等风险等问题分析, 同时建议国有资产的海外监管始终要立足于国情, 在兼顾效益的基础上完善立法把风险防范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马少波.完善我国境外投资法律体系的几点思考.中国外汇管理, 2003 (8)

[2]陈晓芳.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的现状及其完善.当代经济, 2001 (10)

资产重组风险防范 篇9

(一)固定资产配置环节 (1)前期调研和专家论证不科学或不负责、可行性分析不到位、投资决策不当、预算资金与实际不符、采购时内控制度不健全产生的舞弊风险; (2)由于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刚采购的设备已经无法使用或无法得到高效使用,面临被淘汰的技术风险;(3)配置标准与实际和规定标准不符等造成项目搁置或损失浪费风险;(4)验收程序不规范,人为因素造成的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在验收时未依据合同条款规定的规格、质量等进行审核和验收,造成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内容型号不对、以次充好等导致资产信息失真、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的风险。

(二)固定资产使用维护环节因操作不当、保管不善引起的毁损、事故等;资产失修或维护过剩导致的使用效率低下;资产长期闲置导致的实物损耗和价值损耗。

(三)固定资产处置环节超范围超权限处置、审批不规范、资产评估不规范、价值不准确、处置方式不规范可能导致的国有资产损失。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形成原因

(一)缺乏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内在动力与意识目前, 事业单位“重资金分配、轻资产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公共产权”的特殊性质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自觉、自愿加强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主要资金来源于财政拔款或其他无偿资金,无成本及效益压力,同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缺少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就意味着资金来源、购建成本和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并不是管理者和财务人员需要关心的问题,导致事业单位不少固定资产配置缺乏可行性论证,造就了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脱节、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现实情况。

(二)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专业人才匮乏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内部并未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 资产管理一般由财务部门、行政部门或后勤部门负责,管理人员多以兼职形式存在。这种模式很难保证管理人员全身心投入资产管理工作中,更不用说以专业的态度和水平管理单位固定资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一方面是由于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足,另一方面,是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受限。资产管理不被重视必然会助长现有资产兼职管理人员的应付心态,往往提供的资产数据信息存在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或错误现象,造成资产信息不对称,导致固定资产管理风险。

(三)缺乏完善的资产配置、调剂与共享机制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存在“两张皮”现象,事业单位总是希望预算资金越多越好,盲目申请财政预算资金, 而预算管理部门在批复预算时往往又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对申报预算“拍脑袋”、“砍一半”等。同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调剂共享机制,事业单位内部攀比,追求规模、档次等现象仍然存在,导致有富余资产的部门往往不愿与其他单位共享或共有资产,需要资产的部门往往也不愿意使用调剂来的资产,而是倾向于购置新资产,如此大大增加了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的比率,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内外监管力度不够内外监管是改善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对固定资产的内外监管都较为松懈,普通存在内部监管“碍于情面、网开一面”,外部监管“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现象,往往只关注固定资产“在与不在”,很少关注固定资产的质量。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措施

(一)营造高效廉洁的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内部环境高效廉洁的内部环境是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得以完善和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事业单位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建立一支适合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将各项风险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内外监管和责任追究,培育高效廉洁的内部环境。

(二)明确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目标我国“十二五”时期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保障需求、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保值增值、提高效益。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风险管理而言,要依据事业单位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兼顾、保障需求、突出重点、突出效益。对于影响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固定资产,应当以“好用”作目标,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高、精、尖的设备,保持足够的先进性和前瞻性,防止技术风险;对于通用的固定资产应以“够用”为目标,保证符合相关的配置标准,反对浪费。

(三)梳理流程并系统分析,找准关键环节与风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种类繁杂,每类固定资产有不同的管理需求和特点,由于单位人员、资金及成本效益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环节和风险点都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因此按固定资产重要程度和风险大小分门别类地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一种可行且经济的管理方式。这就需要认真梳理固定资产业务流程,并系统分析每一个业务流程的风险。只有清楚地了解固定资产从配置、使用、维护到处置经过了哪些环节,哪些环节是关键环节、各个环节中有哪些风险点以及哪些是关键风险,才能对关键环节及关键风险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更好地控制风险。

(四)完善风险防范制度,扎实开展风险控制活动 (1)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配置制度,严把“入口”关。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阶段,应实行“充分调研、集体研究、专家论证”的原则,防范技术风险、决策风险和腐败风险;固定资产采购阶段,应重点实行“决策和执行相分离”的原则,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和预算编制相协调,严格按照政府集中采购和招投标的相关规定完善授权审批和岗位分工,防止舞弊风险和腐败风险;固定资产验收阶段,应重点规范验收程序,严格验收标准,防止质次价高和内容不符。(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使用维护制度,严把“使用”关。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是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固定资产使用维护得当,可以有效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减少固定资产使用维护成本,最大程度地发挥固定资产的效益。固定资产使用环节应实施归口管理,明确使用人和保管责任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岗位培训。对于贵重或特殊的资产应当安排专人使用和保管,设置限制接触条款,严格审批管理;固定资产维护环节应重点建立固定资产运行管理档案,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和日常巡查制度,专人负责防止未经授权人员擅自乱修和过期失修。(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处置制度,严把“出口”关。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和实物损耗,无法正常运转或无法满足使用标准时,就会面临被淘汰。对于待处置的固定资产不应随意处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36号令)有明确要求,但是实际执行并不理想。对于处置环节的固定资产应重点关注评估阶段和审批阶段,防止将能够使用的资产人为报废或低价出售而化公为私和随意处置。

(五)利用资产信息系统建立资产共享调剂机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财政部按照“金财工程”统一要求打造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拥有十分强大的功能, 建立有资产动态数据库、数据查询和综合分析系统、资产预警系统等多种模块,能够提供多种高质量的资产信息数据有利于进行资产风险管理,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监管,建立资产共享调剂制度,实现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和资产使用四部门相互分离、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确保“能共享的不调剂、能调剂的不新增”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资产重组风险防范 篇10

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历史与现状

1.1 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介

(1) 成立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伴随着中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 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成为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发展的一大隐患。因此, 国务院从化解金融风险, 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出发, 借鉴了国际上通行做法, 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于1999年先后成立了信达、长城、东方和华融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分别收购、管理和处置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近14000亿元, 其中包括对601户国有企业4050亿元的债转股。

(2) 公司现状。

肩负特殊历史使命的资产管理公司, 具有浓厚的政策性和特殊的法律地位, 迄今为止, 运行已超过十年, 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 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剥离后的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平均下降近10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为国有商行改革的深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经过实施债转股后的国有企业2000年资产负债率由73%降至50%以下, 减少利息支出200亿元, 其中80%的债转股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

1.2 国外同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由于本文将要探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问题及其在转型中所面临的风险, 因此, 将国外已完成转型或正在进行转型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对比, 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探求我们自己的转型渠道, 并吸取国外教训, 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

作为世界上经济第一强国, 美国的金融制度及其运行结构已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而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即RTC的实践确为其后全球金融机构重整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及中期, 美国经济出现高通胀、高利率的现象, 放贷机构的长期住房抵押贷款多为固定利率, 与其不断升高的短期筹资成本不匹配, 加上过度竞争、管理失误和受贿、监管能力不足等原因, 引发了储贷机构倒闭风潮, 酿成“储贷危机”。由于倒闭的贷款机构数目及其资产增长很快, 为在法律和行政上对其进行管理, 防止出现金融机构集体倒闭以造成金融危机, 美国国会于1989 年通过特别立法——《金融机构改革、复兴与加强法案》, 赋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经营联邦重组基金责任, 同时成立RTC, 处理储贷危机。

到1995年的11月, RTC手中还持有未售出资产价值约100亿美元, 依照规定其于1996年起转归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管理, 正式停止运行。

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战略

2.1 转型的前提

(1) 为了专门处理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坏账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在近乎十年的运行中, 积累了宝贵的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 并且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团队, 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于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中所形成的坏账或不良资产的解决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2)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政府实施强而有力的宏观调控, 但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控之间往往有偏离, 这是产生不良资产或是企业, 尤其是金融企业的坏账的主要空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够对这些坏账或不良资产进行集中处置, 减少各金融企业的负债率, 帮助其提高盈利能力。

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良资产, 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历史使命后仍继续存在, 是经济长远平稳发展的保证。

(3) 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上看, 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不足20年, 实际运行不足10年, 如果成立后的存续期过短, 效益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 在裁撤时又会产生新的成本, 与其任由成本的叠加, 不如让它进行转型和结构改造, 成为一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性金融机构。

(4) 参考各国的通行做法, 资产管理公司仍是处置不良资产的最佳选择。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 资本的国际性流动也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并将长期存在。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决定在低谷时期会有很多企业、公司面临巨大的不良资产或者坏账而导致破产, 尽管美国的RTC在上世纪80年代就完成了使命, 今天美国是全球经济最好的国家, 但现在全球最大的不良贷款资产处置市场仍在美国, 所以, 保留具有资产管理处置的公司或职能部门显得很有必要。

2.2 转型的战略

2.2.1 公司的实践探索

从2003年我国的相关部委提出要促进我国AMC改革和转型开始至今,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7 年9 月4 日, 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信达证券正式成立, 信达公司还控股了幸福人寿保险公司。2006年7 月, 信达公司与澳洲联邦银行的全资附属公司康联首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了信达-奥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占有67%的股权。此外, 信达公司旗下还有信达投资有限公司、香港华建国际集团、中润公司、汇达资产托管公司等多家公司。长城公司也加快了战略转型, 2007 年控股了新疆金融租赁公司、万州商业银行, 将业务模块扩充到了金融租赁业和银行业。此外, 作为唯一一家没有托管券商的资产管理公司, 长城公司也在积极收购证券公司, 力图与其他三家资产管理公司一样, 全面扩充金融业务。2007 年1 月16 日, 长城公司还与天津市财政投资管理中心合资成立了天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2.2.2 转型的策略

这些公司的实践已经为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战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 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重新进行整合。

我国成立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缘由是针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同业务特点, 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股份化改造以后, 这种专业化分工的特点已经成为历史, 因此, 依据市场原则将四家公司进行适时重组, 将其合并为一家或两家, 集中相对有限人力和物力, 形成合力, 对不良资产统一收购、管理和处置, 避免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运行效率。

(2) 改变运行机制, 重新确立职能。

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该在保留基本的资产管理、不良资产处置、坏账处理等的职能后, 开拓新的业务渠道。公司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革, 裁减政策性部门和职能, 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

2.2.3 转型的方向

(1) 转型并入原单位。

美国的RTC在完成使命后归入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日本在应对上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时所设立的AMC本身就是依赖于存款保险机构, 因此在完成使命后撤销重新并入原单位。这是其他国家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给我国的一个很好的范例。专门为处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而成立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在商行的账务处理、不良资产的追讨、坏账的消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使四大行能够成功上市, 因此, 在完成历史使命后转型为商业银行部门, 并入四大银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实际上, 由于十余年来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打造的专业化团队, 使得我国AMC在并入商业银行后, 仍然能很好的为银行部门, 甚至整个金融系统内各公司服务, 变政策性收购不良资产为商业性收购, 成为银行的另一个服务方向和盈利增长点;同时, 也增强了商业银行自身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力。

(2) 转型为投资银行。

在成立之初, 我国的AMC事实上就被盖上了投资银行的帽子,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中提到, 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发行金融债券, 向金融机构借款。实践中, 我国的AMC在创立初期, 主要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也是许多投资银行常用手段, 如企业的收购兼并、重组分拆、上市、证券化、证券承销与代理买卖、基金发起与管理、财务顾问等等, 以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另一方面, 我国的投资银行市场也刚刚起步, 尚未出现极具竞争力的投资银行。目前市场上的投行主要是中金和我国香港的公司, 但中金近几年的发展业绩都不好, 我国香港的公司带有太多高盛、摩根等国际大投行的影子, 虽然有先进的管理团队和管理经验, 却不适宜中国的国情。拥有国家资产的AMC转型成为投资银行, 不仅可以弥补我国投资银行缺乏的不足, 也可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适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型投资银行。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 金融开放也已经是迟早的事, 本土的投资银行将面临来自国际大投行和财团的激烈竞争, 因此, 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AMC转型为投资银行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3) 转型为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我国的金融业历经几十年的分业经营, 已渐渐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混业经营也是将来金融改革的一个大方向。如平安集团, 也逐步进军银行业市场, 收购了深圳发展银行, 目前也在证券市场上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典型的如中信集团, 截止至2008年年底, 总资产为1.631万亿, 当年净利润201亿, 其中, 金融业两大商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和中信嘉华银行占有总资产80%, 中信证券和信诚人寿保险公司也逐步壮大, 而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随之建立。因此, 我国的AMC大可乘此机会, 建立起自己的金融控股集团, 拥有专业团队的AMC在金融业开拓自己的天地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同时国家对AMC的政策支持也是一个良好的转型契机。

3 转型的风险防范

3.1 转型前的风险防范

(1) 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

2008年的金融风暴对于整个世界的金融系统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其影响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三大投资银行先后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倒下, 其原因就是过度的资产证券化, 导致流动性不足, 严重影响了投行的资金流转。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转型, 最有可能的一个方向就是向投资银行进行转变。目前, 全球经济环境还不好, 人们对于金融类衍生品仍然带有敌意, 尤其是中国的金融市场,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的投资渠道都是国债和股票、基金, 这对于即将转型的AMC来说意味着市场狭小, 开拓成本高等运营风险。在转型之前, AMC应该充分进行考量和细致研究, 确定一个更适合当前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专业的转型方向。

(2) 来自公司内部的压力。

AMC由政策性机构向商业性机构转型, 对于内部结构、人事等都是一次大洗牌。就像四大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时, 会遇到诸如人事的调动等的转型阻力, 也有可能导致一部分员工的失业。但更大的风险在于, 相关人员可能捕风捉影, 在公司正式进行转型之前, 对公司主业——不良资产处置的懈怠, 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或损失的加大。审计署2004年依法审查四家公司, 发现了违规剥离和收购不良资产、违规低价处置不良资产和财务管理混乱等的“三大问题”, 导致了财务不明确, 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损失。四大AMC在近两年中就此进行了有效整改和严厉处罚, 据审计署2006年第一号审计结果公告, 四家公司已对191名责任人给予开除、降职、警告、罚款等处分, 审计发现的违法犯罪案件线索40起已移交有关部门立案查处。同时, 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部门也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监管政策。

3.2 转型后的风险

转型后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公司的商业化运营, 归根结底还是AMC的转型方向问题。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郑州办事处总经理刘钟声认为, 在全面转入商业化运营后, 商业性不良资产的处置仍将是资产管理公司的主业, 但证券、基金、信托、金融租赁等金融服务领域是未来金融服务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主业之一。同时, 信用评级、征信服务、投资咨询、财务顾问及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等多项业务, 也在经营范围之中。这是当下四大AMC的主要转型的意向, 如此一来, 公司不仅要面临来自巨额不良资产处置的压力, 还要面临资产证券化运作的经营风险, 对于AMC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从另一个角度说, 建立以资产经营管理为主, 以投资银行和金融租赁、担保、信托等金融服务业务为依托的现代金融企业集团也是我国金融企业改革的方向, AMC的转型正符合时代的潮流。

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建议

4.1 法律先行

首先, 许多国家通常针对不良资产处置和处置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 对处置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目标及职责权限等做出明确规定, 从而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有法可依。其次, 重视有关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与现有相关法律, 如《破产法》 的有效衔接。第三, 重视法律的有效实施, 确保债权人利益。债权人权利不仅在法律体系中有明确规范, 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能充分落实, 这有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快速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更为重要的是, 法律为AMC的转型提供了一条准绳, 使得AMC在转型过程中所有的活动都要依托于法律准绳, 不能有逾越法律的行为。

4.2 明确公司的发展定位

明确公司的定位对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转型开始的第一步, 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根据人民银行的研究, 我国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两种出路:一是作为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机构, 主要发挥快速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的职能;二是通过改革和重组实现商业化转型, 成为真正的市场化的金融企业。

目前, AMC主流的转型方向转变为商业化金融机构。

4.3 人才的培养和蓄积

AMC在近十年里, 通过对不良资产和大量坏账的处理, 积累了宝贵的市场化操作经验, 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处置不良资产的团队, 这是AMC所累积的无形资产, 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转型过程中, AMC应该注意对过往不良资产处置经验的总结归纳, 对专业化团队的保留, 并通过培训使之适应“政策性收购”到“商业性收购”的转变。另一方面, AMC还应注意对转型方向人才的培养和招募。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它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AMC应通过有计划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 确保公司转型目标的实现。建立高起点、高质量、分层次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加大现有员工的培训力度, 加强专业人才引进。

4.4 把握历史机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所提出的“要使混合所有的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这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我国的AMC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创新, 不断扩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范围, 尤其需要端正位置, 顺应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大局, 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情的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张湛.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 2004, (5) :70-71.

[2]阎海亭.美国RTC运行机制及中国AMC运行环境分析[J].金融研究, 2000, (9) :118-119.

[3]刘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22-23.

[4]曲婷婷李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金融, 2009, (2) :40.

[5]蒋琳.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现状和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 2002, 8 (5) .45.

[6]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和发展课题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和发展[J].金融研究, 2006, (4) :33.

树立风险意识防范信用风险 篇11

据商务部研究院的保守估算,中国企业被拖欠的海外商账早已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150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增加。而今年,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成为了海外商账的重灾区。

次贷危机虽然发生在美国,但远在大洋这边的中国出口企业也感到了唇亡齿寒,不仅海外欠款大幅增加,还有大量债权会随着美国企业破产倒闭化为乌有。近期,美国破产法院公布的多起家具、五金机械类破产案中,大部分债权人都是中国企业和供货商。美国企业可以通过一纸破产令,一走了之,昔日给他们供货的中国企业又能得到些什么呢?

一些外贸出口公司告诉记者,过去对中东、非洲、东欧等地的贸易相对来说,容易出现海外欠账。但今年以来,美国发生的欠账在急剧上升。与此同时,浙江一些地方对美国的出口开始大幅下降,今年前3月,义乌市对美国自营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4.07%,中国义乌小商品景气指数也下跌到1060.82点,逼近1000点的基数,创下两年来最大跌幅。

记者在浙江省的金华、嘉兴等多个地区进行了采访,但接触到被欠债的多家中资企业,都拒绝正面回答问题。他们担心,一旦被美国企业欠债的事件曝光之后,会对企业有所影响;一些企业更是担心,害怕消息传到外商那里,会引起更多的欠账。

来自美国市场上的欠账,在一定程度上让中国部分出口加工型企业缩减了生产量。而与此同时,很多美国企业也缩减了到中国企业订货的定单。在一直帮着企业追讨国际欠债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看来,美国次级债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引发了经济社会对于资金信心的危机,这在国际贸易中,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中国企业现在的真实状况,是在一定程度上替美国承受次级贷风波造成的损失。

次贷危机引发的市场风险正在一步步向中国企业逼近。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商在面对海外坏账的时候,选择了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专业机构,利用法律手段到海外追账。

对于来自国际社会的欠账风波,很多中国的出口企业目前都在收集情报,分析原因,很多企业家认为,美国次级债的影响,远远不会只影响到金融系统,更重要的是对未来世界经济的一次伤害。

一直在帮着企业追讨国际欠债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得出了同样的分析结果,在中国信保看来,美国次级债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引发了经济社会对于资金信心的危机。

大量拖欠国际货款也是美国企业在次贷危机下转嫁损失的一种办法,不论美国企业的这种选择是不是惡意的,它都在提醒我们,次贷危机引发的市场风险正在一步步向中国企业逼近。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其大意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今天,蝴蝶效应也发生在国际贸易上,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开始给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是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麻烦。由于美国金融系统收紧了对本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支持,这些开始把急于出口的中国中小企业当成了他们的融资工具,欠债成为相当普遍一个现象。当很多美国企业宣布企业倒闭时,下游的制造企业成为了接最后一棒的人,刚刚起步或起步不久的中国制造企业这次就承担了这样一个角色。

资产重组风险防范 篇12

一、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的定义及其风险的特点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由国防科工局负责审批 (项目总投资低于5亿元人民币) 或审批后报国务院审批 (总投资大于5亿元人民币) 的使用或部分使用政府资金的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的目的是为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一特殊产品的研制、生产搭建与之相适应支撑保障条件, 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 投资目的具有战略性;

第二, 建设目标明确, 体现国家意志;

第三, 项目立项依赖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计划, 具有明显的计划性;

第四, 建设方案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不确定性。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和特定时间内实现建设目标的可能性。在立项阶段, 其风险的主要特点是项目能否符合国家军事发展战略规划, 能否顺利争取国家投资;在实施阶段, 其风险主要存在于执行层面, 实施过程能否规范进行, 资金能否合理使用, 配套条件能否满足;在竣工阶段, 其风险主要体现在能否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最大程度发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二、军工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风险来源

(一) 立项风险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是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其立项实施不仅要符合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布局, 还高度依赖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计划。军工单位在进行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时, 要紧紧围绕自身能力定位, 确保自己的核心专业在军工行业处于核心地位, 这样更有利于得到国家的重点投入。此外, 还要主动承揽军工任务, 不论你所在单位有多重要, 专业技术水平有多高, 综合实力有多强, 如果没有承接新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 就不具备申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前提条件。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申报需要在国防科技工业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进行, 要围绕各自的核心能力, 切忌定位不清, 大而全, 重复投资。如果不能顺应国防科技工业总体布局, 将会造成项目难以立项, 或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 实施风险

由于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支撑对象是先进武器装备的科研与生产, 建设方案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不确定性, 甚至部分建设内容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因此, 在项目策划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由这些高技术带来的风险, 并加以回避。一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这类问题, 应依据相关程序及时予以调整。

另外, 国外对部分高端的设备、仪器及软件实施禁运, 增加了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因此, 在选型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三) 计划风险

计划风险指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项目实施的可能性。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方案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动工之前, 由于判断失误、整体布局及规划设计上的不合理容易导致后期实施与目标存在差距。施工组织不当, 缺乏项目实施经验, 或主观随意性大, 不断变更要求, 都会造成工期拖延。

(四) 法律风险

一方面,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法、细则、标准等多达几百项, 其中国家大法就多达20个, 这些法律、法规的共同特点就是强制性, 法律语言称之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因此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必须坚持依法办事, 避免相关的法律风险。

另一方面, 法律风险还体现在对承建单位实施管理, 使其履行合同, 确保投资达到预期目标。

(五) 资金风险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科学安排投资计划, 确保申报的国家投资、配套资金以及贷款能及时足额到位, 避免影响投资的进度。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求设立专门账户, 由专人管理, 做到专款专用, 严禁挪用、挤占。

(六) 运营风险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要是为先进武器装备的科研与生产做好保障, 建设目标明确。由于投资目标的单一性和投资内容的先进性, 相比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 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一是形成的固定资产如何进行正常的维护、维修;二是如何发挥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使投资效益最大化。

三、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 建立完整、科学的管理机构, 把队伍建设当成首要基础性工作

从决策、策划、投资、执行等层面来看,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是一项十分复杂、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因此, 必须落实组织机构及相关责任人, 将责任进行分解和明确。在项目立项前期按照管理和技术两条线任命由行政指挥系统和设计师系统组成的双总师系统, 重大建设项目由单位法人亲自担任行政总指挥, 这样能够充分发挥能力建设队伍和任务科研队伍相结合的优势。

科技发展的先进性使得项目的设计师系统在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设计师系统最清楚关键技术及难点在什么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最清楚项目内在的条件需求, 重大能力建设项目以科研项目的总设计师或副总设计师担任建设项目的总设计师, 科研项目的项目组成员兼任能力建设项目的项目组成员。这样可以弥补专职军工固定资产投资人员的数量不足及能力不足, 为做好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打好基础, 这一经验值得推广。

行政管理系统从宏观上统筹各单位的能力建设, 对外联络上级机关、对内协调单位内部各部门, 在各单位能力建设工作中起到方向盘的作用。

(二) 把项目管理理论和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相结合, 形成完善的管理程序文件体系, 从制度上防范各类风险

随着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不断加强, 对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引入到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中, 可以满足项目管理在质量、工期、投资效益、资金管理等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

根据项目实施过程, 可将项目划分为决策审批、计划准备、实施与控制、竣工验收、运营管理、后评价等几个阶段, 在各个阶段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包括“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基本建设全过程管理办法”、“各类资产管理办法”、“资产运营管理办法”等几大类, 内容涵盖总则、工程建设、设备仪器采购、资产管理、资产运营等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与单位内部的财务制度、纪检监察与审计制度一起构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有了这些规章制度, 从事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的人员即使有了变化, 也能迅速适应这方面的管理要求, 可以大大缩短新人员上岗进入工作状态的时期, 保证了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

(三) 认真执行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程序, 加强过程管控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不是简单地“买设备、盖房子”, 各个阶段项目的特点不同, 其风险不同, 需要加强管控, 做好风险防范。在立项初期, 需重点做好投资规划及需求分析, 综合平衡需求与效益的关系、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关系等, 坚持真实客观的原则, 不能随意扩大项目的投资规模, 夸大项目的经济效益。在项目申报审批阶段, 需重点做好可行性分析, 对规划及建设方案、技术方案、建设周期、经济效益、投资规模等进行充分论证, 形成完整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等论证材料。在项目实施阶段, 应规范操作, 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权限依法办理各类审批手续, 同时依据合同加强对参建方的监管, 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在项目竣工验收及后期运营阶段, 要重点做好项目总结评价, 进行效益分析, 确保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另外, 在交付使用后, 要加强运营管理, 切实发挥投资效益。

(四) 建设过程“三个准确”、“三个分开”、“三个一”, 使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在军工固定资产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措施完善过程管理。一是做到“三个准确”:准确把握基建工程或引进设备、仪表的功能选择;准确把握技术条件, 平衡投资与使用周期的关系;准确把握技术配套, 保证配套环境, 提升投资效率。二是做到“三个分开”:即合同的洽谈、协议起草、文件签署三分开, 保障过程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三是做到“三个一”, 强化计划管理:在项目立项时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每年年初针对项目建设内容和执行情况, 制定全年实施计划, 明确所有设备采购和建安工程实施计划节点, 加强计划协调和检查, 做到“一年一计划、一月一检查、一周一监督”, 确保投资及实施计划落实到位。四是充分发挥纪检监督作用, 在仪器设备采购及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中, 审计人员均参与监督, 防止漏洞发生。

四、结语

上一篇:四叉树阵列下一篇:工业企业成本管理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