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型民营企业

2024-09-01

小微型民营企业(通用12篇)

小微型民营企业 篇1

一、小微型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群体规模不断扩张。 近年来, 吉水县小微企业迅猛发展, 企业种类明显增多, 发展规模不断增大。 截止2014 年底, 全县小微企业个数占非公企业总数的90%, 较 “十二五”规划初期增长150%。 实现增加值由2010 年的347575 万元增加到2014 年的677008 万元, 增长了近两倍, 2014 年占生产总值比重的58.7%, 已经真正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主体。

二是群体结构不断调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全县小微企业已从过去的商业零售、餐饮、服务等传统行业逐步向高新技术、林化香料、建材等领域延伸, 其中林化香料、建材、手套皮革、纺织服装、电子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发展尤为突出, 科技型、外向型企业逐年增多。 一、二、三产业结构已由2010 年的23.7:47:29.3 调整为19.2:48.2:32.6,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三是群体效益不断增强。经过几年的重点培植和大力发展,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手套皮革、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林化香料、冶金建材、 粮食加工、 物流等七大产业聚群。 围绕这七大产业聚群, 延伸链条, 发展延生产业, 已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方向。

二、小微型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 虽然小微型企业得到迅猛发展, 但在发展中, 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 水平低, 企业发展难

一是管理水平低。 从调研的情况看, 全县小微型企业8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处于规模粗放发展阶段, 70%左右的企业仍然实行家族式管理。 由于家族式管理模式, 造成企业在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 企业发展决策的随意性大, 从而导致了许多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上常常失误。二是企业信誉度低。部分小微型企业没有按国家法律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没有按规定为员工缴纳“三险”。尤其是在建筑行业, 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员工素质低。小微型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 工资水平低, 对高端技术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力, 加之部分家族式企业人才制度的缺陷, 致使企业在人才的引进上黯然失色。加上一些企业在用人理念上没有从观念上真正改变过去那种“雇佣”关系的看法, 致使许多优秀员工经营管理潜能没有得到激发, 影响了企业自身发展。

(二) 渠道窄, 企业融资难

融资渠道窄、成本高一直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近些年, 由于经济形势不佳, 企业的经营状况逐年下降, 产品滞销, 资金回笼慢, 造成许多企业开工不足, 资金链条不畅。而国家商业银行从自身的经营风险出发, 很少给小微企业信誉贷款。 小微企业本身缺少资产做抵押, 又得不到国有金融企业的支持。为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小微企业只好向社会融资, 走地下通道, 借高利贷解决创业和经营的资金需求, 不但付高于银行4~5 倍的利息, 同时也增大了经营风险。

(三) 流动大, 企业招工难

小微企业大多数以劳动密集型居多, 对技术要求不高, 劳动强度较大, 加上大多企业都没有按国家规定为企业员工缴纳“三险”, 工价不高, 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一大, 致使一些企业员工的流失率高, 人员流动性大。 更为有甚的是, 一些企业为了争夺员工, 以“红包”、抬高工价等形式招工、揽工, 恶性竞争, 就更加剧了企业的用工难。

(四) 税负高, 企业生存难

除了现行17%的增值税、5%的营业税、以及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十几个税种外, 还要缴纳残疾人保障基金、工会经费、人防费、价格调节基金、社会保险费等, 并按照“职工人数”、“工资总额”、“销售收入”等为依据计算缴费。 落实到人头每个职工每年须交纳的各费就高达5000 元左右。 现在企业法人对依法纳税都有了正确的认识, 而对名目繁多的收费确有苦衷。

(五) 检查多, 企业提升难

一个企业从筹建到经营, 要接受工商、国税、地税、城建、城管、环保、质监、电力等多个部门的行政审批、执法检查。 这么多的部门, 都有自己的职权范围, 都有自己的条条框框。这般对企业轮番检查指导, 企业要办事, 跑的环节多、费时长。 再加上每年都要接受一次或两次的例行检查和年检, 都要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还有一些行政执法机构, 他们的资金来源不是财政拨款, 而是 “收支两条线”。罚款和收入挂钩, 这些部门就成了小微企业的“常客”。

(六) 龙头少, 产业带动难

近年来, 全县工业主导产业虽有了一定发展, 但真正能够立乡立县的龙头企业不多, 而且各企业间缺乏横向联合, 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同行业内部多数企业只是单独作战, 产业的集群优势不明显。 有的行业还存在无序竞争, 造成行业整体优势发挥不出来。

三、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 企业管理培训的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小微型企业培训, 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目前有, 国家对下岗职工的创业培训很多, 也设立了专项资金, 但对非公企业的培训很少。 作为负责非公企业教育培训的工商联, 一无资金, 二无政策扶持, 教育培训工作很难落实到位。建议上级政府按照劳动就业的做法从上级财政中安排一定的经费, 建立小微型企业教育培训专项资金, 由工商联负责落实。只有这样非公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二) 企业政策扶持的宽度

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 尽快制定和完善促进县内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办法。 制度办法可以一事一策、就事出策、顺时定策。通过制度办法的出台, 使得非公经济尤其小微型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刚性处理。

(三) 企业资金支持的广度

一是加强银企对接。 由政府牵头, 组织县内金融机构负责人实地考察县内企业发展情况, 与县内中小企业面对面交流沟通, 建立一企一行、一企多行的合作交流模式, 切实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是做好小额信贷。 要进一步扶持壮大小额信贷公司, 扩大信贷资金规模, 加强对小微型企业的信用评估、 资产评估、效益评估, 对发展前景好、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加大贷款额度。 三是成立担保中心。由县财政注资, 吸纳民间资本入股, 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职能定位为研究宏观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 为企业建立信贷资质, 帮助企业进行符合产业政策的贷款和财务管理服务, 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等。 四是建立基金协会。通过组建行业基金协会, 进一步完善资金拆借措施, 调节协会内部各企业间的资金余缺, 促进企业协调发展。

(四) 企业发展帮扶的深度

一是建立领导联系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 使每名主要领导时刻关注当地企业发展, 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二是实施企业家提升工程。要组织企业代表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 开阔眼界, 提高素质。 同时, 不断加强民营企业与相关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 广泛引进各类人才和技术, 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打造非公经济品牌。 要因地制宜, 倾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非公企业。在主要行业中培养典型企业, 实行政策倾斜, 促其做大做强。 特别是要重点扶持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民营企业。 通过政策上给优惠、资金上给扶持、服务上给保障, 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创名牌、抢市场, 促其晋档升级。

(五) 企业产业培育的强度

要进一步加强手套皮革、 电子信息、林化香料等县内产业同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积极组建各类行业专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 来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 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减少企业恶性竞争。同时, 通过行业协会, 组织企业开展各种培训、咨询、服务活动, 开展人才引进、产品展销、贸易洽谈、招商引资等各类经贸活动, 从而规避恶性竞争, 做大做优产业。

(六) 企业环境优化的精度

要大力推进政风行风建设, 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 规范行政收费行为, 提高行政过程的透明度。 要加强职能部门的效能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 简化办事程序, 降低办事成本, 提高办事效率, 真正做到一切围绕企业、一切为了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优化投资环境建设, 全力推进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的全面提升。 要积极倡导对投资创业者提供有个性、 有特色的服务理念, 推出优质高效服务措施。 严格依法查处各种干扰投资创业的违法违纪行为, 切实保护投资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常鑫.小微企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5 (06) .

[2]沈奇, 李家齐.浅析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难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 2015 (12) .

小微型民营企业 篇2

[摘要] 小微型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时,既不应把电子商务看成神秘的高新

技术,等到企业外部环境完全成熟以后,才考虑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又不能急

于求成,小微型企业应该认识到采用电子商务需要经历企业信息化不断改造和

升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内部受到资金、技术力量的制约,外部受到电

子商务平台,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上支付和结算体系、信用体系、配套的法

律、法规不完善等的制约,因此,分级引进电子商务体系,才是小微型企业明

智、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小微型 电子商务 战略发展 思路

(一)小微型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在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人才技术、应用主体等层面上都已具备了一定基础。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普及,使得规模资本对企业搜集信息、市场推广能力的影响力度开始下降,拉近了小微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竞争差距。对于我国多达几千万家的小微型企业用户而言,电子商务可以迅速减少贸易的中间环节,防止广大小微型企业被大企业压榨、剥削。在这样一个虚拟市场中,小微型企业不需要修建商场建筑、没有店面租金成本、也没有商品库存积压,经营规模不受到限制;而且,借助电子手段,非常便于与顾客保持直接而密切的联系,成本也非常低。推动我国小微型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公平竞争,有利于小微型企业的健康成长,为国家长期、持续的经济活力和产业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些小微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下往往举步艰难, 但网上经营也可能是他们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并振兴崛起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因为他们可以和大企业一样利用信息共享的优势, 把握好机遇, 会使一些处于困境中的小微型企业起死回生。对于如今的经济形式看来,电个子商务是作为基于Internet应用的一种重要模式,由于它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灵活性与效率、扩大业务范围、拓展新的商业机会等方面有传统贸易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小微型企业来讲。电子商务能给它带来许多的机遇和挑战,它能够解决小微型企业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Internet的到来可以为小微型企业开辟更广泛的市场空间。由于信息的竞争在在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有了电子商务,小微型企业在信息方面就能与大企业竞争。

总的来讲,电子商务为小微型企业带来的益处主要有:(1)电子商务的开展可使小微型企业客户和供应商重新整合, 使供应商绕过中介渠道而直接与客户接触, 达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快速融合, 产品的销售过程简化, 销售周期缩短, 使经营效率提高, 成本降低。(2)小微型企业可利用互联网可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同行业竞争者的各方面信息, 可有针对性地调整本企业的营销策略, 使市场占有率提高, 竞争能力增强(3)电子商务的开展使企业实现了业务流程重组和企业重组, 就是以信息流代替物流、资金流, 通过信息流动更有效的配置资源, 电子商务中企业的业务流程实质就是用高流动性的信息, 重组低流动性的物化体系, 即最大限度的克服了时间和空间方面物的体系对物流动的阻滞, 使企业可以快捷地面对用户进行交互沟通。(4)小微型企业通过开展电子商务可以了解客户的各项最新信息及其它公司的动向, 跟踪国际市场和国内外产业政策的变化, 掌握最新国际市场动态和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收集顾客的需求信息和对产品的意见反馈, 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逐渐使企业成为组织多功能交易的综合机构。(5)小微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可提高企业形象, 寻找最佳的国际分工合作伙伴, 便于国际名牌效应的产生、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建立领先同行业的战略优势。简单的说,电子商务能使小微型企业打开全球市场,提供市场供应链,实现内部操作和过程控制,能有更好的客户服务,以信息作为商资产,拥有更好的商业前景。(二)影响小微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1)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和网络利用率较低

主要表现在: 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与资累计占总资产的比重低., 与发达国家大企 业水平相距甚远。在国有小微型企业中, 只有部分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或运用信息手段较好,小微型企业的信息化或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或是因资金、人才等因素而无法开展, 其信息化比率较大中型企业更逊一筹。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商务网络,企业可以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宣传与企业有关的形象资料,及时了解顾客的消费状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寻找新的商业合作伙伴和商业机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加强企业同供应商、客户的联系,收集商品供求信息,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利用信息优势来加速企业内部的商品、资金循环。尤其在信息技术广泛普及、行业管理日臻完善、技术成果转让加快的情况下,小微型企业得以比大企业更快地将新产品投放市场。但大部分上网企业的网络营销仅仅停留在网络广告和促销 上,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域名网址,开展其他网络管销活动的更是寥寥无几,网络对企业的巨大优势与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

(2)竞争意识不强,思想认识摸糊

对于现阶段的小微型企业信息化来说,真正的阻力实际上仍然来自于企业自身的意识形态上。许多小微型企业管理基础落后,领导信息化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绝大多数企业还把竞争焦点于实体市场;或者对如何开展电子商务理解比较片面,企业的电子商务仅停留在表面的网站建设上,而相关的管理却没有跟上。此外,中国“眼见为实”的传统消费观念及不完善的售后服务,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3)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技术环境不够理想。

小微型企业要想从传统的贸易方式过渡到电子商务方式, 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和环境。从技术上看, 我国软件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并不理想,“中、小单元高技术”产业的“泛生境”存在严重不足, 不利于电子商务软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泛生境”中高技术风险资金的匮乏, 成为电子商务软件产业健康发展最严重的阻碍, 众多民营小公司的电子商务软件技术胚难以真正转化为完善的产品。从环境上看, 小微型企业电子商务的实施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商业标准化环境, 而要确保网上贸易畅通无阻, 则需要银行、商家和用户三者的密切配

合。同时要改造企业的内部环境, 使其内部的作业流程程序化、规范化。目前, 由于我国的银行目前电子化水平不高, 技术相对落后, 安全性差, 银行网只能相对封闭, 缺乏满足电子商务要求的交易费用支付、结算手段, 而电子现金目前在技术上还不成熟。

(4)消费习惯和购物心理对新交易形式不认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消费市场日渐繁荣, 消费者的消费逐步呈现个性化倾向, 电子商务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了多种选择机会。但消现个性化倾向, 电子商务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了多种选择机会。但消费者、商家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阻碍了“网络经济”的迅速形成和发展, 影响了小微型企业电子商务的效益。目前我国仍处于“大众消费时代”, 消费者出于对支付安全性的担心、对B2C 网站的信任等多种原因, 仍对“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方式热衷。尤其是在购买高价值的商品时, 消费者更要眼看为实。这种传统的购物心理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网络上经营高价值商品, 使小微型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及电子商务软件市场受到限制。

(5)开展电子商务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电子交易各方的利益, 其安全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数据的安全保证(数据加密)、交易的安全保证和支付的安全保证。我国的信息安全保密体制尚不健全, 计算机专家在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上虽然采用了多种措施, 但仍无法阻止网络黑客的攻击。由于种种风险的存在, 使各方当事人对Internet 网上从事电子交易疑虑难消。尤其是我国电子商务刚刚起步的情况下, 小微型型的电子商务网站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 他们大都没有自己的独立服务器, 一般是与别人共享互联网服务器, 由此就需要别人为其提供硬件存储的支持。由于电子商务对技术的依赖性很强, 所以我们应对“黑客”攻击以及国外利用技术手段侵入有所防备。

(6)人才EM乏,应用能力低下

由于小微型企业管理者还未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给企业发展、营销手段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对人才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电子商务人才的Ft乏。专业人员的不足、电子商务模式缺乏创新,导致小微型企业缺乏网络经营的经验,电子商务的优越性表型企业缺乏网络经营的经验,电子商务的优越性表型企业缺乏网络经营的经验,电子商务的优越性表的网络素质都还较低。

(7)社会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目前中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信用、支付和物流等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由政府、中介服务体系和rr厂商共同构建的一个完善、诚信和高效的小微型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导致进行网上交易的企业有一定的风险,难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使小微型企业对电子商务缺乏一定的信心。

(8)电子商务应用缺少总体规划

小微型企业面临着比大型企业更大的生存竞争压力,业务的开拓与运作成为小微型企业管理者最为关心的间题,电子商务更多的是作为辅助业务发展的工具而进人管理者视野,管理者没有时间、精力和资金来对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一个可行的总体规划,因此小微型企业的信息化项目上马多是在业务发展的压力下被动而行。随着信息化项目的不断上马,缺乏预先规划的弊端开始逐渐暴露,系统间相互孤立,信息不能共享,业务不能协同。

另外,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等,网络的基础没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滞后,己建成的网络其质量离电子商务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从电子商务的要求看,无论是网络技术、网络管理、技术标准、消费水平、通信速度、安全和保密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不仅如此,商品配送问题、商业信用问题、投资收益率问题、法律问题、货币及支付方式问题等, 均是影响小微型企业电子商务开展的重要因素

(三)小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思路

中国经济的特色之一。就是小微型企业多。实现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标,只考虑大型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看是否能为广大小微型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要确立小微型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电子商务是什么,能带来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二是在解决方案中,小微型企业能够利用电子商务多大的价值。一般来说,大公司、大企业,由于其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实施电子商务相对容易一些,而对于数量众多的小微型企业来说,资金、技术和信息都不占优势,如何实施电子商务战略,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呢?以下做一简单阐述:

(1)拟定小微型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总体规划。拟定电子商务的总体规划是实施电子商务的第一步,其中包括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选择、目标与计划的制定等。

(2)做好目标市场定位,把握最佳时机。目标场就是企业要服务的顾客群体。只有确定了服务对象和服务的区域范围,企业才能决定要生产销售何种产品、以何种手段进行促销及网页设计要突出那些特点等。网络销售和单向营销的传统模式不同,它是双向的营销方式,所以定位目标市场必须了解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应上网用户的各种情况;根据上网用户男性、年轻人、高学历、中等收入以上者居多的情况,目标市场的定位有以下5个界定:

a.男性消费者市场

b.中青年消费者市场

c.具有较高文化水准的职业层市场

d.中等收入阶层市场

e.不愿意面对售货员的顾客市场

(3)扩大市场,获得新的商业机会。互联网延伸到哪里,市场就能扩展到那里。利用互联网做生意,小微型企业能够摆脱原有狭小生存空间的限制,将市场扩展到过去依靠人员推销或广告推销所不能有效到达的遥远的地方,小微型企业凭借便捷而廉价的网络信息服务,可以频繁地接触国内外的潜在客户,向他们介绍自己的产品、服务和企业文化,及时答复客户的咨询,从而发现更多的潜在目标顾客群,获得新的商业机会。

(4)加强网站建设与推广,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一个企业的网站好比一座城市,网站的用户好比城市中的人口。城市的环境和服务水平等因素决定了城市人口的多少,网站的人口多少更取决于网站的建设和服务。因此,设计推广网站是进行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推广网站的方法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可以利用传统媒体,例如报纸、电视、各种公司宣传品、名片、广告衫和产品包装等宣传网址;二是利用Internet的资源推广网站,将网上广告精练压缩,送到Internet上经常被网民访问的地方,如一些服务网点、讨论组和电子信箱等。

(5)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资金缺乏是制约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如果小微型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讯工具,就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一是降低营销成本和采购成本。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与客户进行联络、了解和洽谈业务,可以大幅度减少差旅费、传真费、邮寄费等费用,并省去许多中间环节,使企业既能向原料产地直接采购原材料,又能将产品直接销售给用户,从而极大地降低营销成本和采购成本,并赢得更多的利润。二是减少库存。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零库存”的理想模式——企业按照客户的订制,及时生产,及时销售,库存为零。这种模式为企业节省大笔的材料费、仓储费和管理费,加速了资金的流转,非常利于小微型企业的发展、选择最佳的配送及支付结算方式、降支付、结算手段, 而电子现金目前在技术上还不成熟。支付、结算手段, 而电子现金目前在技术上还不成熟。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只能采取变通的方式来解决。货到付款是大部分企业现阶段采取的主要支付方式。配送主要有EMS、Upp、市内自去取3种方式。

(6)建立高效信息收集系统,优化资源配置。信息网络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谁就能获得市场,获得财富。小微型企业要成功地实行电子商务,一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收集系

统。通过网站的设计,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库,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了解市场的需求动向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企业的产品在网上受欢迎的程度等。从而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所以说,互联网为小微型企业提供了和大型企业集团及跨国公司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使行业竞争更加透明和公正。

(7)提供优质服务系统,建立稳定的顾客群。现代顾客需要的是个性化服务,网络服务系统为顾客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全天候、即时、互动、了解信息、释疑解难,等。这些性质迎合了现代顾客个性化的需求特征。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电子商务整合到营计划中,使顾客服务成为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8)在客户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企业信誉和知名度讲,由于中国还未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因此,大企业由于其产品广为人知,宣传力度大,使得大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高,从而在客户眼里信用好。小微型企业虽然数量上比大企业多,但规模小,宣传途径少,知名度小,导致社会对其产品持怀疑态度。互联网代表了一个开放的大市场,网络拉近了企业和供应商、企业和最终客户之间的联系,企业通过网站将自己的形象生动、完整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若客户对你的产品或服务感兴趣,它可以通过浏览企业网站、进而通过填写反馈意见表单或发Eail等方式与企业联系,这是传统贸易所无法相比的。

(9)拓展业务范围。电子商务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可以使得企业经营规模的发展不受时空限制。这一特点对于小微型企业尤为有利。在传统的企业生存环境下,企业的知名度往往来自于企业自身经济规模的大小、企业的历史等诸因素,因此企业的客户群、业务范围往往是一定的。而大规模的促销、广告等手段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小微型企业与大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群体几乎是一样的,它们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也没有大的差别。小微型企业只要有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就可以实现电子商务,可以从因特网创造的全球市场上找到贸易机会。因此电子商务可以以尽量少的成本为企业、客户之间传递尽量多的信息,有利于拓宽企业的经营范围。例如,从销售渠道讲,大企业凭借其自身的资源优势,销售网络分布广,渠道畅通,而小微型企业主要是在本地销售。但在电子商务下,市场结构将会改变,中间商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网上订购、物流配送、网上支付等新型贸易方式,而大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在使用这些方式上并无差别。因此,电子商务的应用将使小微型企业在和大企业竞争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两者在人力、物力等资源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小微型企业的快速发展。

(10)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和效益完善商务网站功能。提高商务网站功能覆盖率,完善网站信息展示、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物流等功能;提高商务网站内容检索速度、浏览速度、网页反应速度,完善网站技术性能;提高技术方案的设计与业务模式的符合度、成熟度、可扩展性、仲缩性,完善采用的技术体系与相关设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容错性,完善系统管理制度;提高商务模式创新度,完酱企业业务流程。完善商务网站内容。提高网站所提供信息的真实实性、完整性和关联度,不断丰富商品品种、规格、质量等商品相关知识;提高商品信息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条理性、时效性,改善网页质量,吸引客户;商品信息分类深度、层次性和关联度,使客户方便获取所需要;提高网上内容更新频率,每周、每日更新,最终做到实时更新。

(四)结束语

小微型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时,既不应把电子商务看成神秘的高新技术,等到企业外部环境完全成熟以后,才考虑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又不能急于求成,小微型企业应该认识到采用电子商务需要经历企业信息化不断改造和升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内部受到资金、技术力量的制约,外部受到电子商务平台,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上支付和结算体系、信用体系、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的制约,因此,分级引进电子商务体系,才是小微型企业

小微型养鸡项目促农增收 篇3

在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继续实施2012年林下养鸡“千百十万”工程(即:“千万羽县”、“百万羽乡镇”、“十万羽示范村”)和《百色市林下养殖“百万林农千元增收”工程实施方案》的大好形势下,我县认真组织实施了《田阳县2012年林下养鸡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招商引资、优化技术培训与服务、创建养殖集中区、扶持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品牌创建等一系列措施,林下养鸡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对于资金紧缺又有愿望发展庭院养鸡的养殖户来说,他们增收的欲望很强烈,能在庭院或房前屋后的空地里发展小微型养鸡项目增加收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促农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养鸡投资与概算

鸡苗:选择具有《种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且禽苗健康无病的鸡苗作为首选商品苗,小公鸡苗价格1.5元/羽,小项鸡苗价格2.5元/羽。

常用配套设备:按饲养50羽鸡规模的需要统计,需要小饮水器2只,大饮水器2只,大料桶(装料用)3只,灯泡40瓦1个及保温电费20元;共计费用48元。

常用药品、器械及营养添加剂等费用3元/羽。

全价鸡花料费用:保温期15天每只雏鸡需用料150克全价鸡花料费用1元/羽。

成熟期180天的配合料费用(含阉割费)为25元/羽。

二、微型养鸡项目(50羽)投资成本与受益

(一)成本

阉鸡成本:鸡苗费75元;常用配套设备费48元;常用药品、器械及营养添加剂等费用150元;全价鸡花料费用50元;配合料费用1250元。

项鸡成本:鸡苗费125元;常用配套设备费48元;常用药品、器械及营养添加剂等费用150元;全价鸡花料费用50元;配合料费用1250元。

微型养鸡利用庭院空间进行饲养可不计栏舍建设费用,微型养鸡项目按50羽的投资成本计算,阉鸡为1573元,项鸡为1623元。

(二)受益估算

阉鸡收益:按成活率95%计算:50羽的成活为47只,按市场价14元/斤,按成熟期5斤计算,一批出售47羽共受益3290元。纯收入为32901573=1717元。(每羽纯收入36.53元);按成活率85%计算:50羽的成活为42只,按市场价14元/斤,按成熟期5斤计算,一批出售42羽共受益2940元。纯收入为29401573=1367元。(每羽纯收入32.55元)

项鸡收益:按成活率95%计算:50羽的成活为47只,按市场价22元/斤,按成熟期2.5斤计算,一批出售47羽共受益2585元。纯收入为25851623=962元。(每羽纯收入20.46元);按成活率85%计算:50羽的成活为42只,按市场价22元/斤,按成熟期2.5斤计算,一批出售42羽共受益2310元。纯收入为23101623=687元。(每羽纯收入16.36元)

三、小型养鸡项目(200羽)投资成本与受益

(一)成本

阉鸡成本:小型养鸡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间进行饲养,建设简易栏舍50m2费用为1500元(30元/m2);小型阉鸡项目按200羽计鸡苗为300元;两项共计1800元。常用配套设备费168元;常用药品、器械及营养添加剂等费用600元;全价鸡花料费用200元;配合料费用5000元。小型阉鸡项目按200羽的投资成本计算为7768元。

项鸡成本:建设简易栏舍50m2费用为1500元(30元/m2);小型项鸡养殖项目按200羽计鸡苗为500元。两项共计2000元;常用配套设备费168元;常用藥品、器械及营养添加剂等费用600元;全价鸡花料费用200元;配合料费用5000元。小型项鸡项目按200羽的投资成本计算为7968元。

(二)受益估算

阉鸡收益。按成活率95%计算:200羽的成活为190羽,按市场价14元/斤,按成熟期5斤计算,一批出售190羽共受益13300元。纯收入为133007768=5532元。(每羽纯收入29.12元)

按成活率85%计算:200羽的成活为170羽,按市场价14元/斤,按成熟期5斤计算,一批出售170羽共受益11900元。纯收入为119007768=4132元。(每羽纯收入24.31元)

项鸡收益。按成活率95%计算:200羽的成活为190羽,按市场价22元/斤,按成熟期2.5斤计算,一批出售190羽共受益10450元。纯收入为104507968=2482元。(每羽纯收入13.06元)

按成活率85%计算:200羽的成活为170羽,按市场价22元/斤,按成熟期2.5斤计算,一批出售170羽共受益9350元。纯收入为93507968=1382元。(每羽纯收入8.13元)

四、技术保障

建立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依托行业的技术和服务水平,构建服务全县的技术队伍,同时充分发挥我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系统的作用,为养殖户提供鸡舍规划设计、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等技术指导与培训。

建立疫病防控体系。建立以乡镇畜牧兽医站为中心,以村、场为骨架,以养殖户为网点的三级防治网络,实行严格的防疫制度,实施程序化免疫、综合性防范的疾病控制技术,为生产提供保障。

五、小微型养鸡项目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浅淡中国现代小微型企业财务监管 篇4

1 小微型企业财务监管体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具有不健全的财务监管制度

一般而言, 普通小微型企业很少设立健全和完善的财务监管制度, 而且即便设立有健全的制度也不一定有强制执行力。就当前中国多数小微型企业来说, 在管理上的大问题就是没有一个行之而有效的规章制度, 或者其执行的制度不太完善, 这些会长期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有些小微型企业对于财务职位管理制度, 并不是从实际出发考虑而制定, 其最终的制度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吻合, 这就不能保证财务职位上可靠的强制执行力实施。而且, 小微型企业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且是适合自身持续发展的长期考核制度, 由此就不能进行民主公正的反映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没有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也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1.2 财务管控不严格

小微型企业的财务制度常会出现不合理、不规范的操作, 导致财务的全局管控松散。考虑到小微型企业管理模式小而特殊, 且是一个经营管理权和所有权同时存在的集合体, 这难免就使得企业高层在经营决策上具有超强的主观性, 而这种主观性的决策是缺少科学方法支持的。该主观性延伸至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 可以造成会计数据造假, 财务监管零乱无序。在中国, 基本没有小微型企业设立财务审计部门, 其监管严重缺乏, 员工绩效更得不到公平评估认定, 往往仅靠领导自身的经验和意愿来判定。

1.3 管理模式死板, 管理思想观念陈旧

中国的小微型企业, 几乎是企业所有者的管理游戏, 企业所有者丝毫不会也无法受到约束, 他们的指示就是一切, 权利过于集中。企业所有者往往具有陈旧的管理观念, 常凭个人意愿来操控财务, 对于科学和系统的财务监管方法不懂不问, 对于理财和财务工作内容完全不了解, 容易造成财务监管混乱, 会计数据丢失或不正常。管理模式死板, 没有一个对财务监管进行科学考虑的机制, 从始至终保持唯一模式, 不理会国家管理模式的发展, 致使财务工作丢失了在企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常出现为了谋私利小利, 经常进行少做账或做假账操作, 严重影响了财务监管的职能功效。

1.4 财务部门和决策层的专断

中国大部分的小微型企业功能皆很单一, 要么是生产制造型, 要么是商贸型, 又或者是科技研究型的, 没有一个完全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综合型组织。对于财务监管部而言, 他们长期将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混淆进行, 财务和会计矛盾逐渐突出, 这很大程度上使企业出现“大财政”现象。随着小微型企业的持续状大发展, 其财务的监管功能却没有得到合理强化, 显然财务监管也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作用。小微型企业的财务决策对于科学管理制度和简洁化程序严重匮乏, 其绝大多数的财务工作皆是由企业的决策层做决定的, 这势必容易受到个人主观意愿的影响, 具有很强的专断性。

2 小微型企业财务体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强化企业财务监管体制

小微型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建立完善且是切合独立发展需求的财务奖惩监管制度, 而且坚持实施财会人员定期的考核和培训, 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会计工作明确, 且奖罚分明, 每隔一段时间帮助一些财会人员进行国家考试, 获更高级别的资格认证, 用来影响其他人, 提升整体财会人员的素养, 强化企业财务监管体制。

另外, 企业还必须增大财务制度管理的实施执行力度, 强化财务制度自身的可执行性, 达到其与企业发展情况相符合, 避免空置或轻淡的执行操作。企业的财务监管制度要有上下层次, 并且是以企业发展目标而定制的, 不应与第三方或其他对象发生相互的冲突。第一, 最高管理层应该对财会制度相关重要知识要有充分的了解, 并在所制定的新制度公布之后, 应及时向员工发起学习和培训活动, 加强各财会人员对制度的认知;第二, 应该极积考虑员工们的积极性, 为了增强新制度的执行强度, 企业还需要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 快速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有必要对企业的执行力度进行长期严格的监察, 通过所规定的合理公平的绩效评定制度进行奖罪, 以维护制度的有效性。第三, 企业员工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 必须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高层管理人也要以身作则, 带动中、下层管理人员对企业规章制度的支持, 并且以此沟通协调日常工作。

2.2 规范企业财务管控

企业应该定制和设立一系列可以充分体现其自身特点并且是非常全面的财务监管活动, 当然其也要符合国家现行的各项规定, 设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管方法是为了其有序的正常运行。以企业科学的管理实施为先决条件, 妥善安排财会人员的日常工作, 必要的时候还应当加强相关内容的学习。企业还应当在内部设立一套公平公正且是严肃的审计规章, 使其可以独立且不受越权干涉的监督, 充分发挥长期有效的审计、监督、管控作用。

2.3 改变管理方法, 增强管理观念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必须丢掉以往的传统的管理方法, 应该分离出日常的管理权和财产权, 征求高文化、有经验管理人员的意见, 浅化领导者的有害集权, 建立合理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模式。增强其核心的管理理念——科学化的财务监管模式。企业财务监管的方法策略一定要覆盖至企业所有的结构和阶层, 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的财务监管体系。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尽早改变以前较落后的管理理念, 要长期注重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 以此来影响下层员工。坚持加强以人为本的基础管理理念, 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训, 已经是现代的科学管理的基本的发展方向, 企业的财务工作者其工作的成败主要由其态度、智慧和知识所决定。因此, 在财务监管工作过程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要理解和尊重人。

2.4 建设科学有效的财务组织和决策体

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逐渐建立起完善和规范的财务组织和决策体。应该依照企业内部的股东和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在满足合理分工的条件下成立财务组织和决策体, 明确管理层和决策层的职责, 将制度有效贯彻执行。通过科学的管理来杜绝股东个人主义和专断行为, 建立效忠企业的财务决策体, 民主选择, 遇重大事件决策必须听取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企业还应当建立内部牵制和协调机制, 通过具体工作具体分工, 不搞一言堂, 不能让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来控制全局, 必须要和其他人或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决策, 对重要职位进行频繁轮换, 杜绝集权。

参考文献

[1]卢佳友, 郑海元.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监管的对策研究[J].广西会计, 2009 (12) .

[2]张争杰.对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监管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与经济, 2006 (9) .

小微型民营企业 篇5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小微型工业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范文,有需要的小伙伴赶紧来参考一下吧,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小微型工业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小微型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户的统称,小微型工业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以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小微型工业企业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x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了掌握小微型工业企业发展状况,市统计局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全部小微型企业和部分规模以下企业及个体户进行了调查,结合常规统计数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微型企业整体运行现状

(一)小微型企业数量占比大

20xxx年,全市小微型工业企业数量为46763家,全部工业企业数量47090家,小微型工业企业占比高达%。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数量为885家,占全部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为73%;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没有全面统计,目前掌握的数据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9613家,个体户36265家(2013年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

(二)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速低位运行

20x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小微型企业增速%,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个百分点。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增速更低,全年增速%,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个百分点。

从近五年增速情况看,20xxx-20xxx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速波动较大,20xxx年增速%,2013年%,20xxx年%,2015年-%(主要是受国家统计局执法检查的影响,剔除该影响因素,可比口径增速%),20xxx年%。五年间增速回落明显,20xxx年虽有所反弹,但仍在较低区间运行。20xxx-20xxx年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增速也明显偏低,20xxx年增速%,2013年%,20xxx年3%,2015年%,20xxx年%。

(三)小微型企业效益指标运行平稳

20x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亿元,增长%,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个百分点;资产总计亿元,下降%,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个百分点;小微型企业主要效益指标运行平稳。

从近五年效益指标运行情况看,20x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较20xxx年增加亿元,20xxx-20xxx年均增速%;利润总额亿元,较20xxx年增加亿元,年均增速%;资产总计亿元,较20xxx年增加亿元,年均增速%。小微型企业主要效益指标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较快发展的态势。

(四)小微型企业科技研发支出增长较快

20xxx年,xxx市(不含长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研发(R&D)活动的企业共185家,其中小微型企业95家,占比高达%;全市科技研发(R&D)活动的企业同比增长%,其中小微型企业同比增长%,增速高于全市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研发(R&D)内部支出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小微型企业科技研发(R&D)内部支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个百分点。

(五)超六成小微型企业资金情况基本正常

从企业资金情况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中,%的企业认为20xxx年企业资金较为充裕,%的企业认为资金处于正常水平,资金充裕和正常的企业占比高达%;另外,还有%的企业认为20xxx年资金较为紧张。在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中,%的企业认为20xxx年企业资金较为充裕,%的企业认为资金处于正常水平,资金充裕和正常的企业占比高达%;另外,还有%的企业认为20xxx年资金较为紧

张。

(六)小微型企业全年经营情况预测有所分化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对2017年全年生产经营情况的预计较为乐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预计相对较为悲观。

从产值情况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中,%的企业预计2017年产值较20xxx年增长(按照企业数量计量,下同),%的企业预计持平,仅有13%的企业预计下降。在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中,%的企业预计2017年产值较20xxx年增长,%的企业预计持平,%的企业预计下降,另外还有%的企业说不清楚。

从盈利情况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中,%的企业预计2017年盈利较20xxx年增加,%的企业预计持平,%的企业预计下降,另外还有%的企业说不清楚。在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中,%的企业预计2017年盈利较20xxx年增加,%的企业预计持平,%的企业预计下降,另外还有%的企业说不清楚。

从税金情况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中,%的企业预计2017年税金总额较20xxx年增长,%的企业预计持平,%的企业预计下降,%的企业说不清楚。在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中,%的企业预计2017年税金总额较20xxx年增长,%的企业预计持平,%的企业预计下降,另外还有37%

的企业说不清楚。

二、小微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小微型企业经营粗放,多数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档次低,品种单一,主要依靠高投入、高能耗和低成本、低利润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缺少话语权。近几年受到市场大环境影响,各地小微型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要素瓶颈、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重重难题,在一定范围内压力剧增。

(一)融资难,投资意向减弱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影响,小微型企业经营缺乏资金的情况仍未得到改变。尽管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小微型企业财政信贷方面的支持,但是由于制度尚未完善合理,优惠政策宣传还不到位,加之小微型企业信用度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能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小微型企业比例仍然很低。从调查结果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认为导致资金紧张的原因中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占%;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认为导致资金紧张的原因中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占%。

资产负债率是期末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通常企业借入资金越大,越是显得企业活力充沛。因此,经营者希望资产负债率稍高些,通过举债经营,获得充足的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开拓新兴市场,增强企业活力,获取较高的

利润。而从近五年企业资产负债率看,20xxx年企业资产负债率为%,2013年为%,20xxx年为%,2015年为%,20xxx年为%,资产负债率呈现出下滑态势,反应了企业家信心不足,再投资意向减弱。

(二)招工难,守成思想加深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越来越大,与他们的父辈相比,除了薪酬待遇外,他们对于工作环境、住宿条件、企业文化也有较多要求,而企业则希望招收吃苦耐劳的熟练工。供需诉求上的矛盾加剧了用工紧张、用工不稳定,多数企业招工,已经成为一年中不间断的工作。招人难,培养员工也难,小微型企业没钱、没有培训团队,更不能让员工走出去与外界进行交流。再加上小微型企业没“钱”途,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也不具吸引力,这就造成员工流动快,难留人。由于员工“跳槽”频繁,小微型企业主也懒得花太多钱培养人员,更倾向于招有经验者。实力弱,不想花钱培养人,然后就留不住人,更不想培养人,结果又难以发展……许多小微型企业陷入了这个怪圈,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也不利于xxx市劳动者就业、定居。从调查结果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用工需求比20xxx年上升的仅占%,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用工需求比20xxx年上升的仅占%,也从侧方面反映了企业对劳动市场中劳动者综合能力要求逐渐提高和企业面对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下的守成思想。

(三)成本提高,生产经营困难

受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国内物价持续高位运行等因素影响,再加上工人工资水平提高,小微型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从调查结果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中,%的企业预计成本上升;在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中,%的企业预计成本上升;20xxx-20xxx年全市小微型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企业销售费用年均增长%,管理费用年均增长%,加上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规模无法得到质的改变,无法发挥小微型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能力,作为市场风向标和排头兵,无法不断革新,不能引领发展潮流,就不能体现出小微型企业的优势,在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大环境下,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便会土崩瓦解。

(四)眼界狭窄,管理决策失准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相对来说规模较小,市场辐射面较窄,仅仅以一时的需求供给判断资金分配和未来发展难免会出现决策失准的情况。从调查结果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导致资金紧张原因: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占%,因管理或投资造成的存货资金占用较多、货款回笼慢、扩大再生产、基建投资和投资金融性资产等占%,运营成本占%;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导致资金紧张原因: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占%,因管理或投资造成的存货资金占用较多、货款回笼慢、扩大再生产、基建投资和投资金融性资产等占%,运营成本占%。除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外,企业家因对市场判断失准或企业资金分配不合理导致资金紧张的情况尤为突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因不合理投资或管理导致资金占用的情况尤为严重。

三、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一)把控源头,指导引领

受到环保或其他政策性因素影响,有一部分企业在资金人员都充足的情况下,依旧不能开工生产或限制生产,严重打击了企业积极性,也不利于推进和谐xxx的建设,因此需要在企业创建投产初期就对企业进行严谨审查,对于企业生产是否和政策有冲突,对环境是否有大的危害,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有好的市场前景等等情况进行评价说明,指导企业把资本投入到更有益处、更有回报的资本市场,把问题解决在摇篮状态,对于已经存在且存在问题的企业要积极协调沟通,不能一纸禁令打天下,要管帮相结合,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走出困境。

(二)校企联合,专职培训

利用好xxx高校多、涉及面广的优势,鼓励和支持校企联合,定期举办小微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合作交流会,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创建小微型企业

技术创新基地、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对专职技术人员进行登记备案,定点培训,使待业人员都能有一技之长,形成xxx人才库统筹调配,协调解决人员配置不合理,找人不对口等问题,保证人才在企业竞争中流动,在xxx稳定中成长。

(三)普及政策,做好服务

对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报纸、电台(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等形式集中对外宣传。集中办理有关行政许可事项的部门,编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小册子,提前告知办事程序、明确许可条件、承诺办理时限,告知办理进度。

(四)搭建平台,引导帮扶

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鼓励小微型企业向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集中,园内消化,互补互帮,整合物流,营销资源,降低单个企业生产成本。搭建小微型企业创新平台,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自治、市场化运行”的原则,为小微型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中介服务,鼓励创新,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步伐。搭建小微型企业电商平台,加大宣传,鼓励交流,提高产品市场辐射面。对于重污染企业鼓励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先进的企业以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多种形式,实现企业的合作转型、产业提档升级。

(五)以大带小,提质升级

小微型民营企业 篇6

关键词 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四川省宣汉县

中图分类号:TV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2

1 小微型水利工程及管理概念

小微型水利工程通常是指蓄水小于100万m3,灌溉面积小于666.67 hm?、渠道流量小于1.0 m3/s以下的水利工程,主要指小型水库、山(平)塘、蓄水池、小水渠、石河埝、小泵站、堤防等蓄、引、提输水和防洪及生活供水设施。小微型水利工程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建设周期短、民生性强等优势。但由于工程数量大,种类多、分布散、交通不便、受自然因素制约等,管理难度大。

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是指建立运行制度、落实管理职责和维修养护,开展综合经营,使工程运行安全,发挥水资源更大效益,促进人水和谐等进行的科学规范化活动。

2 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人们注重工程建设,忽视了工程,“重建轻管”现象突出。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生产由集体经营转变为家庭经营,原有属于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依然沿用过去集体负责管理模式,与农村分户经营的管理方式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国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实施,小(1)型水库(蓄水100万m?以上)和部分国有小(2)型水库管理基本到位,但农村集体所有的小微水利工程还是粗放管理,致使大部分水利工程处于建、管、用脱节,有人使用,无人管理的尴尬局面。传统的水利管理模式远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忽视了群众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更没有注重工程维护。

3 强化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宣汉县已建小微水利工程15 927处,占全县水利工程总数的96.71%;小微水利工程有效灌面3.334万hm?,占全县有效灌面的77.48%,小微型水利工程担负着全县大部分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功能。绝大多数靠20世纪六七年代发动群众投劳兴建的小微型水利工程,遍布全县4 271 km?范围内,大部分属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 “三边”工程,工程运行至今,老化病险严重,严重影响工程安全。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要确保粮食安全,现代农业要增产增收,就必须提高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而总产量的提高对水需求就更高,就必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最大限度地盘活工程资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4 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坚持的原则

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综合性工作,其管理的方式不能 “一刀切”,必须加强管理,慎重行事,总的原则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明晰水利工程产权为核心,以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保证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以切实发挥好小微型水利工程综合效益为目的,积极稳妥让出资产权、转换经营权,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组合,充分调动群众及社会各界参与小微水利工程管理。

4.1 坚持集体资产不流失原则

对小微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要兼顾各方利益,切实保护小型水利工程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坚决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建立起分级管理,分级负责、法人经营,保值增值的运行机制。

4.2 坚持“一事一议”原则

要以保值增值和提高工程效益为目的,宜包则包、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股则股。通过群众“一事一议”决定用哪种形式。

4.3 坚持“三公”原则

不同类型的工程,应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选择和采用何种方式应实际情况而定,都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有序推进。

4.4 坚持依法管理原则

随着国家、省、市关于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的完善,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小微型水利工程的租赁、拍卖、承包、股份合作和实行委托管理的都要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5 探讨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针对不同类型工程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专业化集中管理及社会化管理等多种管护方式。积极推动所有权、使用权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和委托等多种形式进行管理。

5.1 股份合作制

通过资产评估,将工程资产划分为若干股,出售部分或全部股份,由2个或2个以上股东按照章程或协议参与经营管理。股东可用资金、土地、劳务、技术、设备等作为股份参股,共同拥有工程所有权和经营权。实行按股分配,并留出一定比例的公共积累,用于工程维修养护。这种形式把投资者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很好地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投资兴建水利工程的积极性。适宜在新建工程和改造原有工程的中采用。

5.2 拍卖

根据小微型水利工程的资产结构和规模大小,可拍卖全部或部分所有权,也可只出售经营权,是对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实行公开竞价出售,由多个参与者公平竞争,按照国家拍卖的有关规定,最终拍卖给出价最高的购买者,由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小(2)水库不得拍卖。一般来说,对规模小的工程拍卖所有权,对规模大的工程拍卖使用权,这种形式适宜在山(平)塘、蓄水池、石河埝、小泵站等长期无人管,不能发挥应有效益的小微工程推广。

5.3 承包

在工程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签订承包管理合同,由工程所有者将工程委托给承包者进行经营管理。同时,约定双方权利、责任、义务,按合同约定向产权者缴纳承包费。这种形式适用于小微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值得在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改革中推广使用。endprint

5.4 租赁

租赁是承包的继续和发展,偏重于经营和开发。通过招标的办法与承租人签订工程租赁管理合同,由承租人在合同期限内自主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按期缴纳租金。经营管理权可以继承和转让。承租者在不违背合同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资产经营方向。承租期满时应保证重新核定的资产达到合同规定值。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配套差,管理不善,开发潜力大的水利工程。

5.5 委托管理

工程所有者将工程委托给村民小组、用水合作组织、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进行管理。

6 保障措施

6.1 成立领导小组

加强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把该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工作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分级负责,负责管理指导监督工作。

6.2 落实管护经费

多渠道筹集工程管护经费,建立稳定长效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管护经费由工程产权所有者或者工程运行管理者负责筹集,财政部门对其中公益性农村水利工程管护经费适当给予补助。产权已明确归属个人的管护经费原则上由其自行解决。

6.3 准确评估资产

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对资进行评估确认资产价值。科学测定承包、租赁基数和拍卖底价,做到即不使集体资产流失,又充分考虑到农户的承受能力。

6.4 保证公平竞争

要事先公告拍卖、承包、租赁的小微型水利工程设施的有关情况,按照自愿、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组织好拍卖会。

6.5 签订合法合同

工程管理的拍卖、承包、租赁必须签订合法合同,并进行司法公证,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保存好历史资料和文字依据。

6.6 定期监督检查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定期对合同双方履职尽责情况,工程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回收资金原则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情况,按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防止粗放管理和掠夺性经营短期行为。

6.7 搞好技术培训

从目前情况看,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已难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保障业务技术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新科学、新技术。

小微型民营企业 篇7

一、农村小微型企业理财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 企业对理财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基础薄弱

首先, 由于规模较小, 多数小微型企业负责人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 缺乏财务管理理念和科学理财意识, 管理粗放、随意性强。大多数财务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尤其是一些微型企业或家庭作坊式企业, 一般任用自己的家人、亲属兼职从事会计出纳工作, 无证上岗的现象较多。

其次, 一些企业财会机构设置不合理。有的企业甚至根本不设会计机构, 全部会计工作委托会计事务所代理。硬件建设方面, 绝大多数小微型企业还是局限于传统的核算体系, 没有运用财务软件, 缺乏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持。有的企业甚至连一台电脑都没有, 信息化程度非常低, 因此, 难以采用科学有效的分析工具进行财务管理。

(二) 企业筹资、投资能力不足导致发展受限

农村小微型企业一般规模偏小, 内部管理粗放, 利润水平不高, 经营业绩不稳定。因此, 难以筹集到企业所需资金。同时, 由于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筹资管理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如何确定资金需求量、如何选择筹资渠道, 努力降低筹资成本;如何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保持适当的偿债能力;如何确定投资方向, 提高筹资、投资效果也是关系农村小微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又一难题。

(三) 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导致管理失效

农村小微型企业的高层管理层大多不具备经济管理背景, 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不够, 不了解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甚至担心制度多了, 条条框框多了, 职责分工细化了, 会影响工作效率。这就直接导致企业资金管理控制、实物资产、应收账款控制的混乱, 使企业主对企业管理失去控制。

(四) 投资决策意识的缺失导致风险加剧

缺乏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是农村小微型企业的一大特点。由于股权单一、管理模式简单, 企业负责人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 以及对市场行情的模糊判断, 就贸然决定投与不投、投多与投少。同时, 由于大部分农村小微型企业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还处于凭直觉、凭经验的管理阶段, 面对风险往往没有合理的科学办法来解决和控制, 加之企业缺乏风险预警机制, 加大了投资项目的风险控制的难度, 使企业随时处在高风险之中。

(五) 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亟待优化

一是筹资融资难问题, 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小微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普遍性、关键性的要素。农村小微型企业的筹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信贷资金、民间借贷资金、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借贷资金。但对于大部分农村小微型企业来讲, 除民间借贷资金外, 农村小微型企业很难获得融资支持。二是公共服务平台少。长期以来, 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一直处于不完善状态。目前, 河北省各地尚缺乏具有财务管理、会计管理指导咨询职能的中介服务机构, 以及财务管理和会计业务继续教育和咨询机构。

二、破解农村小微型企业理财困境的对策分析

(一) 构建完整的财务管理链条

财务管理是企业所有决策、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 也是最终目标。科学的理财活动, 能够顺利实现筹资融资, 能够理性谋划投资决策, 能够最大限度地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并最终促进整个管理系统的优化。然而, 当前河北省大部分农村小微型企业, 无论是企业负责人还是企业财务人员, 都缺乏科学理财意识。人是财务管理过程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管理者不具备科学理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将使企业陷入无序化发展和不确定性风险之中。

农村小微型企业应从提升企业领导层和财务人员素质、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强化科学理财过程等三个方面着手, 加强制度建设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率先强化企业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 定期对其进行培训, 以带动提高全员科学理财意识。依靠财务决策者、财务管理者和财务预算执行者的严格贯彻执行, 提升企业的财务科学管理水平。同时, 针对农村小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随意性大、管理过程松散、管理没有实现全覆盖、存在真空地带等问题, 应逐步建立全过程管理链条:即从企业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入、产品成本费用的形成到销售收入的取得、税后利润的实现等过程中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覆盖”;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到财务分析、财务报告和财务监督、绩效考核评价等环节中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无盲区”。只有确保企业有懂理财的管理人员、有能管好事的管理制度、有能理好财的管理机制, 才能整体上实现科学理财。

(二) 强化信用和信用管理意识

小微型企业融资难是当前困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河北省农村小微型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 是企业自筹资金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当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之后, 需要大量的周转资金。由于农村小微型企业自身缺乏完整、规范的财务数据, 商业银行、私募基金等大型金融机构难以对其进行合理的资产评估, 加之农村小微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流动资金管理不善, 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意识不强, 导致不良贷款率较高, 加剧了融资难的局面。针对以上问题, 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对内强化企业自身的信用意识, 不断提高银行授信额度。银行在一定金额及期限内, 向企业发放的可循环使用的授信, 一次授信, 循环使用, 随用随还, 手续简便。一般情况下, 企业依据授信合同办理授信业务, 银行不再重新进行授信调查、审批, 但农村小微型企业往往缺乏信用意识, 在经营中个别企业存在坑蒙拐骗、制假售假、偷工减料、拖欠货款、贷款到期不还、不讲商业道德甚至违纪违规等行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企业一种无形的资产。如果企业置信用而不顾, 将受到市场的惩罚, 不但从银行贷不到款, 其他筹融资途径也将被自己慢慢堵死, 从而企业将由融资困境陷入融资绝境。相反, 企业应建立健全资金信用管理制度, 严守信用承诺, 保证按期归还贷款和其他筹资。同时, 诚信交易, 守法经营, 逐步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人格。

二是对外强化信用管理意识, 确保资金营运效率和安全。农村小微型企业筹资融资难的另一种表现是, 企业在生产经营和项目投资时, 没能较好地实施信用管理风险控制, 导致应收账款难以回笼, 项目投资收益无法收回的情况时有发生。与交易所涉及的对方企业存在不履行信用承诺、恶意拖欠和赖账的现象, 导致形成三角债, 直接影响了资金的运营效率, 甚至面临坏账的危险。

农村小微型企业应在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不断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的同时, 加强对外信用管理,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防止上当受骗, 规避企业信用风险。一要提高信用风险意识, 建立客户信用评价和资信管理制度, 落实跟踪管理机制, 对销售产品和交易客户进行实时监控, 保证早日回收账款。二要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 及时追账, 减少坏账。企业应设专人负责应收账款管理工作, 随时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 判断客户资信能力和偿债水平, 并通过应收账款的追讨状况, 对交易企业信用资质进行评价, 为企业销售策略提供帮助。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提升, 将有效解决企业资金紧张状况, 从层面上化解了融资难问题。三要利用销售额比率法或者直线趋势预测法, 科学预测筹资量, 确保又不过量筹资造成积压, 浪费信用额度。

(三) 实施精细化资金运作

营运资金又称营运资本, 是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营运资金管理核心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控。农村小微型企业本身拥有的资金量大多数并不充裕。因此, 企业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要高度重视营运资金管理, 采取必要措施提高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的周转速度, 减少资金的无效占用, 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 要充分利用短期借款及商业信用、应付款项来解决资金周转难题,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功效。

一是要求企业逐步建立健全营运资金内控体系, 确保营运资金安全、合法、高效利用。首先, 需要企业实时掌握企业账单的情况, 不断加强对收据、发票、银行对账单等票证的控制, 加强对其他货币资金、往来账核对和业务量的监控。其次, 要加强营运资金的合法性控制, 要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力度, 防止企业员工钻空子, 损害企业合法利益;再者, 为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 要合理安排企业资金, 加快资金流动, 减少资金浪费。这就需要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减少产品积压和资金占压, 最终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二是企业应抓好内部控制的落实, 在资金营运的各关键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健全完善的制度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前提, 但制度的贯彻执行才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关键。资金运营既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 又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流动负债。首先是建立企业资金的有效监控机制, 保持现金支付能力和资金供求平衡, 避免发生资金紧张、断流等风险。其次要强化零库存观念及相应的适时制管理理念, 加强存货管理, 在存货成本和存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 达到两者的最佳组合。再次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制定收款计划。核定应收账款成本, 关键是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预防坏账损失。

(四) 加强投资决策管理

农村小微型企业在设立和经营过程中, 经常涉及到项目投资活动。由于受企业管理水平所限, 投资决策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与科学预测, 因此可能会存在投资风险。由于对投资项目的不可控性, 投资者可能存在多个风险:一是很难获得预期收益, 存在无收益风险。二是不但没收益, 投资额也不能全部收回。三是变现风险, 企业投资后不能及时转化为资金转出, 会使投资者失去新的投资获利机会。因此企业应强化风险意识, 将风险控制融入到投资决策、收益管理环节。

首先是投资决策环节的风险控制。投资决策包括投资目标、投资方式、投资项目、投资方案和投资计划的选择等。在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中投资项目的确定, 一般都要开展可行性研究, 对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投资风险进行反复研究和论证。但对于农村小微型企业来说, 往往以个人思想、主观愿望代替实证研究。因此, 投资的成功与否, 往往靠运气。企业无论大小, 都应该基于资金的风险价值原理, 开展决策分析, 评出最佳投资方案。其次是采取组合投资。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 使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与另一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以此化解投资项目法律纠纷、竞争失利等特有风险, 以及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市场风险。

(五) 优化企业外部理财环境

近年来, 小微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 积极探索小微型企业政策支持体系。2012年河北省政府制定了进一步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措施和重点工作责任分工, 在财政资金、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小微型企业以支持, 大大地优化了小微型企业的外部宏观发展环境。但是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 尤其是面对大多数农村小微型企业理财方面的普遍性困境, 政府应该主动作为, 强化公共服务意识, 搭建有利于农村小微型企业发展公共政策平台和服务支持系统,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原则, 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进行理财培训、财会咨询、法律援助、权益保障等免费服务, 使农村小微型企业依托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实施科学理财。二是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组织建立金融咨询服务机构, 针对农村小微型企业管理者融投资能力不足的劣势, 引导企业合理决策, 有效控制投资、融资规模, 提高营运资金的利用效率。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组织力量开展软科学研究, 及时开展有关农村小微型企业理财的应用型研究, 及时发布和共享研究报告, 提供小微型企业投资理财最新趋势和先进管理经验, 帮助农村小微型企业实现科学、高效理财。

三、结论

财务管理通常被看作企业管理的中心, 资本运作则被看作财务管理的中心。换言之, 企业理财就是管理资金, 而不是管人事、管生产、管技术、管营销等等。因此, 破解农村小微型企业理财困境, 核心在于有效地解决筹资 (包括融资) 、投资、收益分配、营运资金管理等管理环节, 前提在于提升企业内部的理财意识、能力和水平。同时, 还要依靠政府提供政策性扶持措施, 推动建立财务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在政府、企业两条路径、两个维度上下功夫, 才能推动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实现农村小微型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娜, 李政.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 2013 (04)

[2]程萍.谈小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必要性[J].会计之友, 2011 (9)

[3]王荣三, 李静.小微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探讨[J].财务与会计, 2012 (10)

[4]沈国儒.河此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调查报告[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2 (5)

浅谈小微型、初创型企业发展战略 篇8

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市场大背景下, 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众创业热情高涨,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那么在没有技术、没有产品、没有市场积累的小微型、初创型企业该如何去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 如何快速占领市场, 如何在短时间内能够很好的生存并发展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对企业来说, 简单讲“战略就是活着” (任正非) , 利基战略就是针对弱小企业获得成功的策略。 小微型、初创型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企业规模比较小, 在资金、人力资源方面都比较匮乏, 企业面临着生存压力。如果企业前期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做支撑, 对于小微型、初创企业来说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如果再加上没有很强的技术实力, 企业就会面临生存危机。 对于软件企业来说, 市场准入门槛较高, 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做支撑, 对于一般的创业者来说难度较大。

二、发展战略

利基战略就是小企业以专业化产品和技术占领市场, 从而使企业获得稳定收益的一种市场策略。其核心内容就是企业选定特定的产品和市场, 集中力量进入并逐渐成为领先者, 在发展过程中同时建立市场壁垒, 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初创型、小微型企业在技术或者资金上通常都面临着困难, 在创业初期, 首先要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代理引进国外产品和技术引进转化, 从而形成自主产权的产品, 可以解决企业产品和技术问题, 降低创业门槛, 减小创业风险, 使企业更快的进入市场, 快速获得企业生存的基本资金, 保障企业的生存发展甚至是持续长久的发展。

(一) 选择代理产品遵循原则,

首先, 从产品的市场需求来看, 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好的行业应用, 并且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其次, 从技术上来看, 代理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国内市场有同类型产品。 最后, 从销售渠道来看, 产品在国内没有代理商, 或者厂商在国内不直接销售产品给最终用户。 此外, 要说明一点, 因为本土公司的产品在市场推广中容易和厂家利益冲突, 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所以对于本土公司的产品不适合代理。

(二) 代理产品的市场开拓

1. 中文材料制作

在取得产品代理权之后,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英文的宣传材料翻译成中文宣传材料。而且在宣传材料的制作上, 除了文字上不同以外, 其他的如设计风格、配图等都不要变。这样做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是国内客户通常英文比较弱, 中文材料能让客户快速了解产品的功能特点及优势及市场影响力。 其二就是宣传材料设计风格及配图不变, 可以让国内客户知道产品是和国外产品是同一个产品, 间接的传递产品的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及产品价值。

2. 市场分析定位

分析国内市场特点, 找到国内国外市场的差异性, 对市场进行分类分析。 最重要的是尽快拜访国内的专家, 请专家了解这个产品, 给出对产品的评价, 从而使企业对代理产品有充分了解并快速准确定位目标市场。

3. 市场宣传

取得代理权后企业要做一些市场宣传活动, 利用各种机会让行业内的客户认识并了解产品, 收集感兴趣的客户信息。对于市场活动收集回来的客户信息进行分类并及时回访, 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或者直接登门拜访, 了解需求, 形成订单。

(三) 目标客户的选择

1. 取得代理产品时的目标客户就非常明显, 但不要急于做大面积的市场推广宣传。最好先找两三个有代表性且客户关系比较好的潜在客户试用产品, 再选择一两个专业的展会小范围宣传。这样做一方面是让自己的客户及企业了解产品的功能特点, 竞争优势, 从而也让代理商自己对产品有真实的了解。

2. 细分客户

客户按照行业重要性划分为几类, 再根据客户关系划分客户等级。客户关系比较好、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强烈, 客户有资金预算, 当年有采购计划, 客户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为一类客户。有需求但需要做更多工作的为二类客户。未来会有需求的为三类客户。

(四) 风险分析

代理产品销售和自主产品销售在战略上要区别对待。自主产品销售市场做的越大对企业的发展越好, 越有利。 但是代理产品的市场越大, 销售额越高对代理企业来说潜在风险越大。 主要风险包括:

1. 代理权被取消

厂家每年都会给代理商提出销售目标, 并且销售额每年要求一定比例的增长, 增长幅度还相对较高。 如果完不成厂家每年要求的市场销售任务, 就有可能被厂家取消代理权。这是厂家一种高压的市场政策, 也是厂家的“杀手锏”, 是代理商最不愿意也是最不能承受的风险。

2. 厂家代理权的分散

当产品打开国内市场, 并表现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销售额快速增长的时候, 原厂家通常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 增加利润, 就会对市场进行细分。 通常要在一个区域设立多个代理商, 这样使企业限定在较小销售区域内, 导致销售难度增加。

3. 销售成本增加

代理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 企业会增加人员投入, 开展一些市场活动, 加大市场宣传力度, 增加广告投入等。 这样企业的人力成本、市场成本等各项费用就增加了, 利润率降低, 收益减少。

三、风险防控

利基战略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建立壁垒, 使企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小微型、初创型企业在发展中不能忽略这一原则。在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市场积累, 有了稳定的客户及市场之后, 企业要适当开发和研制自己的产品, 建立竞争壁垒, 为企业长远生存发展做准备。

(一) 适时推出自有产品

利基战略的意义就是对目标客户的高度了解, 使利基者获得高额边际收益。 在代理产品销售过程中, 通过和客户的深入接触中会发现客户的更多需求。 所以在做代理产品销售的同时, 适时推出自主产品或者附加服务, 满足客户需求, 增加利润率。

(二) 代理产品和自有产品并重

虽然企业有了一定资金和市场积累, 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就有足够的技术能开发出完全替代代理产品的自主产品, 所以不能轻易放弃代理权及代理产品的市场。而是要两者并重。

(三) 自有产品为主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 企业拥有自主产品才能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 所以企业必须要时刻准备着开发自主产品的研发, 发掘市场需求, 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发展模型

在创业的初级阶段, 企业要扎实做好代理产品的工作, 应该全力以赴进行市场开拓, 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 并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企业的发展中期, 在做好代理产品的市场深度挖掘的同时, 要准备自主产品设计和研发。 这个时候代理产品和自主产品的生产销售并重。企业需在一定的资金、人力支撑的情况下研发自主产品。 自主产品还不够成熟稳定的时候, 不能放弃代理产品的销售。 从长期发展来看,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要以自主产品生产和经营为主, 企业只有拥有自主产品企业才会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才会走的更远。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过程时间和力度要把握好, 各企业不尽相同。

代理产品和技术引进可以解决微小型、初创型企业的生存压力, 是快速创业的一个捷径, 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产品成熟, 技术领先, 市场认可度高, 目标市场明确, 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快速让企业运转起来。但是劣势也是很明显, 企业自主能力不能显著发挥, 任何企业发展规划都必需要和厂家的代理关系联系起来, 从而制约了企业的长远规划和发展。企业要发展壮大, 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同时开发适合市场的、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才能使企业发展稳定长远。

参考文献

[1]程东升, 陈海燕.任正非管理日志[M].中信出版社, 2008.

小微型民营企业 篇9

关键词:小微型企业,融资,外部因素

小微型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影响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内外因素复杂。本文拟从影响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外部因素出发, 探讨目前小微型企业融资现状,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以供参考。影响小微型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可以归结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三大类。

一、政府对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 法律法规对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影响。

我国政府目前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努力营造适合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2000年, 我国政府颁布《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提出要逐步放宽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条件, 切实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这是我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法律, 它从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信用担保服务、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大力支持。2003年,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进一步扫清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障碍。2005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逐步扩大国家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 国务院法制办根据意见精神, 对160多万件涉及中小企业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进行了系统清理, 废止、修订相关规章和文件6 000多件。2009年我国政府发布《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从融资渠道、金融政策、金融服务、担保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之后还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等文件。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要“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就是要防止把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混合在一起。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把企业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四类, 有利于政府针对特定类型企业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提高政策执行效果。2011年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 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发[2012]14号) , 对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这一系列法律和意见的陆续出台, 标志着我国在“快速搭建中小企业政策体系新框架”这一阶段上正加快步伐。然而, 与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相比, 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缺乏从鼓励、促进、保护等方面覆盖小微型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再加上执行力弱, 影响了小微型企业融资、投资效果。

(二) 组织机构对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影响。

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政府管理体系, 明确其职能与定位, 这是解决我国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的首要前提。而目前形成的是多头管理的格局, 没有独立的集中管理机构, 也没有单独对小微型企业进行管理的机构。而经贸委、工商联、农业部、行业主管局、科技部、工商局等部门按照所有制、部门、区域等划分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 且只在国家发改委下设一个“中小企业管理局”, 职能定位比较微弱。这种管理方式的结果是职能交叉、管理混乱、职责不明, 大大削弱了扶持小微型企业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我国在工业化信息化部设立了中小企业司, 省级普遍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 以下没有单独的机构, 难以承担全国小微型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

(三) 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

财政政策直接体现了政府的意图, 通过政策的微观化, 能引导和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因此, 我国政府应当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 充分发挥小微型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加大财政对小微型企业支持的力度,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我国对小微型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渐增强, 但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社会信用意识不强, 市场竞争不充分, 各项改革还不完善。因此财政税收制度不健全, 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对小微型企业的优惠政策明显不足仍然是我国政府财税支持政策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政府为缓解小微型企业融资困境, 做出了许多努力, 正逐步完善小微企业外部融资环境。但现实情况是有关小微型企业融资的政策不完善、不配套、漏洞多, 法制不健全, 缺乏专门的针对小微企业发展的组织体系, 这会导致政府干预力度弱化。因此我国政府应坚定不移的健全我国小微型企业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 组织体系, 为小微型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

二、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

在小微型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中, 小微型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最为密切。在外源融资中, 小微型企业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金融机构。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我国金融组织体系有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已经形成了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为主体, 各类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合作性银行百花齐放, 发展迅速的局面。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日益重视, 在全国布局设立了诸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的金融机构, 但一直以来, 我国都未能建立一套与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融资供给体系, 金融结构不合理, 为小微型企业服务的小微金融机构缺失, 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小、急、频、低等特点与银行的商业性特点产生的不协调, 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融资服务上天生偏爱大中型企业, 对小微企业融资“惜贷”,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对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影响

与小微型企业有关的中介机构主要是担保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保险机构等。由于金融机构与小微型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市场中介机构的介入, 对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提高小微型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有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对企业的服务偏向于大中型企业, 小微企业被边缘化, 使得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大, 导致小微企业融资条件苛刻, 融资处处受阻。

四、结论

综上, 影响小微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可以归结为政府、金融机构和市场中介机构三大类。研究发现:当前政府没有全方位地针对小微型企业颁布一整套配套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在政策资源的配置过程中, 小微型企业被边缘化;当前金融机构不完善, 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的金融制度安排偏向大型、中型企业, 而中小微型金融机构发育不全, 不能完全满足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各类市场中介机构针对小微型企业的中介服务做得不够, 没有为小微型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政府应针对小微型企业的特点颁布一整套法律法规和政策, 并通过财政、税收等给予小微型企业资金支持, 还应通过政府设立的小微型企业管理机构为小微型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加大执行力度, 突出实效, 为小微型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从金融机构看, 应设立小微型企业政策性银行、培育发展新的小微型企业金融机构、发展地方资本市场等来完善金融市场, 形成有利于各类企业包括小微型企业的完备的融资制度体系, 切实解决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类市场中介应该重视对小微型企业的服务, 提高小微型企业的透明度, 为小微型企业融资创造便利的条件。S

参考文献

[1].苏世公, 冯阳.我国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0, (10) :29-32.

[2].唐婧妮, 黄朝晓, 覃宇环.中小型企业融资税收政策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 2010, (10) :223-225.

[3].Strahan P.E., Weston J.P.Small Business Lending and Bank Consolidation:Is There Cause for Concern Working Pape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New York (March) , 1996.

[4].林毅夫, 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 2001, (1) :10-18.

[5].杨胜刚, 胡海波.不对称信息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 2006, (1) :118-126.

浅析小微型企业的组织管理现代化 篇10

关键词:小微型企业,管理现代化,组织架构

一、小微型企业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界普遍认为, “个体劳动者和作坊式的手工业组织不存在组织设计的问题”, 因为这两者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规模决定其所有者 (管理者) 可以直接针对每一项具体的活动直接进行管理, 而没有必要基于劳动分工来进行组织设计。然而, 正是这种观点对我国的小微型企业的组织管理活动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市场经济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脱胎于小手工业等形式简单的小微型企业在发展之初就与个体劳动和作坊式生产的界限模糊不清, 自然也罕有能够自成体系的组织体系。在发展初期, 大部分的企业都停留在这个阶段, 而因生产的组织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这种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劳动分工的合理化, 提高了生产效率, 推动了市场化进程的发展。但是, 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以后, 小微型企业的生产职能早就不局限于传统手工业个体小规模生产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集约性的不断提高, 其不断的承担着更为广泛、更为先进的生产职能, 并有了能够自我完善并进行进化的功能, 现代大型企业相当一部分起步于微型公司, 他们的成功除了领袖的个人才干与魅力之外, 一个良好的组织架构在经营活动中起到了非常基础性的作用。由此, 小微型企业若还停留在以往没有组织的状态之下, 就不能够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打好基础发展自身。以上, 小微型企业在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中, 仍沿用固有的手工生产的组织行为方式, 这也是成为制约小微型企业的最大障碍。

二、小微型企业组织问题存在的原因探讨

小微型企业所谓“没有组织”问题, 最主要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双加速”, 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带来的经济发展高潮和信息化时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总体速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协同推动加速作用。对于整体而言, 我们的“中国速度”在几十年内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才能走完的发展道路;而对于我国的小微企业而言, 则是在非常短的一段时间内, 从传统手工作坊跳跃到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市场经营方式当中来。在这个过程当中, 我国经济实际发展水平和小微企业自身的性质也决定了其很大部分企业所有者是不能掌握相关的非常专业的企业管理相关知识, 具备与管理有关的高水平学历就更加不可能, 相对的受到企业的规模限制, 小微型业也不太具备引进管理类相关高学历人才的能力, 导致现代的科学管理不能够及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也就成为了制约其进步的原因。我们知道, 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 企业的发展进步和成熟也需要一个过程,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离不开具有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的参与, 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深深的植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成熟, 但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与我国的人才培养并不配套。组织作为管理的一部分, 其特性来源于市场的特性, 因此, 一个优秀的组织管理者必须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历。但是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管理人才呈现了两个相互矛盾的趋势。一方面, 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企业管理者经验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 但普遍学历相当有限, 有限的文化水平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中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反而成为限制小型企业组织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 我国高等教育恢复和发展到了今天, 所培养的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数量远远不能应付市场发展的需要, 且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实践能力也并不能总让人满意, 生产中, 专业的管理人员发挥的作用也并不如在大型企业中那么重要, 因而小微型企业的组织难以架构, 也不是不能够理解的问题。

三、对解决小微型企业管理问题的浅要探讨

小微型企业发展至今, 其组织管理问题解决起来也并非一蹴而就, 不断让企业的更新速度跟上市场的发展速度, 让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求才是让小微型企业真正具备自建组织、实现自我管理的正确途径。在企业组织管理的发展速度上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时, 解决此问题就不能简单的依靠社会进步。针对这个问题, 过渡性的解决方案就有两种。一方面, 提高小微型企业所有者的个人素质, 通过MBA学习进修、社会组织学习等相关的学习方式了解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结合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完善对小微型企业组织管理的“换血”工作。另一方面, 在管理学类高等人才相对稀缺的今天, 在帮助受过高等教育者尽量取得良好工作的同时, 更应该培养其自主创业的精神。在小微型企业落实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方式, 企业所有者所起的作用要比单纯的管理者重要的多, 让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承担企业的管理工作, 才能从最基本的层面上提高小微型企业所有者的教育程度, 让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保障。

结语

本文从实践的、客观的角度分析阐释了现代小微型企业组织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的, 基础性的问题。并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 对该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并提出了关于解决该问题在过渡时期的两点建议。这是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对我国现有的小微型企业管理方式方法的一次简单的小讨论, 同时也希望能够对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微型企业“新政”破局 篇11

微型企业在国内第一次有了“名分”。

7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四部委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中小企业的类型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并明确给出了各行业的三种类型标准。这是中国首次从中小企业中划分出“微型企业”这一类别。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新增微型企业标准,有利于明确重点,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力度。

什么是微型企业

微型企业被称作“草根经济”,是群众办的企业,作为最贴近寻常百姓的市场“细胞”,微型企业虽然每户规模不大,但是数量众多,吸纳就业面广。

按照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此次规定的微型企业,一般行业大多是10人以下的企业,具体各行业存有差异。

具体而言,微型企业是指在农、林、牧、渔业领域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企业;工业领域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企业;以及房地产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

按照这个新标准来衡量,中国目前4200万家中小企业,就有3000多万家属于微型企业。

微型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吸收就业上却居功至伟。据统计,在欧洲,2000多万户中小企业中,微型企业就占到了93%,提供了1.22亿个就业岗位;美国、加拿大微型企业解决就业人数接近非农劳动力的90%。

因此,鼓励创办微型企业,不仅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

业内人士认为,《规定》首次新增了微型企业这一项,是此次标准修订的重要突破,也是一大亮点。

为何扶持微型企业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划型标准中,都有微型企业标准。

日本把制造业中20人以下,商业服务业中5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微型企业;欧盟委员会对“微型企业”定义是雇员人数在1人~9人的企业;美国国际开发署将由当地人拥有、雇员不超过10人、其业主和经营者为贫困人口的小企业称为微型企业。

除了划分微型企业标准外,国外大都还有针对微型企业的优惠政策,通过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金融体系、形成面向微型企业的中介服务网络等一系列措施,达到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目的。

而我国原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只有中型和小型企业,没有微型企业。由于原标准存在诸多问题,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扶持,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

四部委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微型企业是企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也是最需要政府给予扶持的群体。划分微型企业有利于增加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次新标准新增微型企业,也是为了能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政府过去对于扶助中小企业不可谓不重视。然而由于划型不清晰,众多微小型企业难以从政府每年过百亿元的扶持资金中获得帮助。

而新标准出台,企业界定清晰之后,小型和微型企业将成为今后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这也将使得中央每年上百亿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更能有的放矢。

同时,随着政策的完善,微型企业有望在银行贷款、税收、简化创办手续、减少工作流程、降低登记成本,清理不合理的收费项目等方面获得特殊照顾。

四部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标准划分以后,各项政策将更多地向微型企业倾斜,对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企业盼更优惠政策

对于《规定》的出台,中小企业主普遍欢迎,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新标准的出台是国家将对中小型和微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的信号。

专家表示,新标准将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政策产生影响。首先是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申请和审批产生影响。在新标准出台后,不少中型企业将被划入大型企业,从而可能申请不到专项资金,而更多的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将有机会申请该资金。

另外,国家提出小微型企业将是今后政策的扶持重点,那么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审批有可能会向这些企业倾斜。

在银行金融服务方面,民生银行一位负责人表示,新标准中微型企业概念的提出,对商业银行有明确的导向意义,今后银行可能将针对这类企业设计信贷产品,采取差别化的风险防范措施。

税收也将有新政策。据相关人士透露,在新标准出台后,工信部正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发改委等相关政府部门加紧酝酿对中小企业的帮扶政策,而降税减负则成为此轮帮扶政策的重中之重。该人士称,减轻税负已经在较大范围内达成共识,可能涉及取消和停止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超过100项。

尽管国家微型企业有望得到上述优惠政策扶持,然而很多企业家表示,要想真正改善微型企业的生存状况,还需要国家向欧美等国家看齐,尽快出台一些如贷款、减税、分担员工社保压力、专利成果转化等切实的优惠政策。

我们采访的一位微型企业主李峰表示:“微型企业标准的出台是好事,真正地让众多微型企业感觉到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简单的一席话,道出了微型企业的心声。

小微型民营企业 篇12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执行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企业正越来越快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 需要按照国际惯例行事, 其中, 会计标准和报告语言的国际趋同至关重要。在会计准则趋同目标下,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 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有效实施, 但这套准则体系的实施范围并不包括小企业。2011年10月18日, 财政部又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 并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 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目标下完备的会计标准体系的基本建成。

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目标下的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国际会计准则是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产物, 国际准则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负责制定。近年来, 实施差别报告制度、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2009年7月, IASB单独为中小企业制定了独立成卷的会计准则IFRS for SME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 Entities, 简称IFRS for SMEs, 《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for SMEs是以现行的full IFRSs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为逻辑起点, 以使用者需要为目的, 以成本效益考虑为出发点, 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制定而成的。IASB制定的两套会计准则体系:ful IFRSs适用于公共受托责任企业;IFRS for SMEs适用于中小企业。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目标下,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我国新会计准则, 包括1项基本准则, 38项具体准则 (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 , 要求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 并逐步在所有大中型企业推行;2011年10月18日, 财政部又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 要求自2013年1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的小企业与微型企业施行, 鼓励提前执行。按照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总体框架, 基本会计准则是纲, 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所有企业;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基本准则框架下的两个子系统, 分别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

二、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异同

(一)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异同分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以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逻辑起点简化而成, 与《企业会计准则》比较, 《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如下:

1.对资产的计量采用单一的成本计量属性, 资产持有期间不进行账项调整。《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小企业取得各项资产时, 按照取得成本入账, 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多种计量属性相比, 小企业不使用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和现值;在资产的持有期间, 资产的增值和减值都不进行账项调整, 对各项资产均不计提减值准备;实际发生资产项目的损失, 其认定损失的条件都是依从税法的规定。

2.负债以实际发生额入账, 不预计负债。《企业会计准则》将预计负债纳入会计报表, 并规定了或有事项导致的或有负债在很可能发生的前提下按最佳估计数在报表中列报, 在报表附注中对未纳入报表的或有负债要充分披露。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依从税法, 不预计负债, 但是要求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用于对外担保的资产名称、账面余额及形成的原因;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以及对外提供担保所涉及的金额”。

3.所有者权益方面,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公积的核算范围仅为资本溢价。《企业会计准则》中,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计入营业外收入) ;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小企业的利得全部计入营业外收入, 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4.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面以税法的相关规定为导向。在收入、费用的确认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税法上对应税收入的确认相对而言更偏重于形式, 税法是以收取货款或取得索款权利凭证为确认标准, 并根据结算方式确认收入实现的时间。《小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收入确认的时点, 与所得税及增值税的确认时点基本一致,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关于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 减少了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与小企业纳税调整的项目和内容。此外, 在资产损失的处置和固定资产折旧、有关费用的摊销和支出的处理等方面, 《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也是依照税法的规定进行计量。

5.财务报表方面, 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对报表体系与报告内容重新做了梳理。《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小企业会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主要是税务部门和银行, 在报表设计上切实考虑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对财务报表的内容、格式等进行了精心设计, 给财务报表使用者留下了直接、鲜明的印象。这一点具体表现在将财务报表中较为敏感的事项直接列示方面。比如, 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出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要单列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存货结构项目。利润表“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要单列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等各税收类型, 关键费用项目、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等都进行单列;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简化, 取消了补充资料的编制, 使得报表更加简明和清晰;取消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报, 丰富和扩展报表附注的内容, 从而能使信息使用者对这些资产权益的状况有更充分的了解;此外, 还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列示项目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纳税调整过程;这也为税务部门掌握企业纳税调整情况、有效实施税收征管提供了便利。

(二)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异同分析

2009年7月, IASB单独为中小企业制定的《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for SMEs) , 是以《国际财务报告准》 (Full IFRSs) 作为逻辑起点, 以使用者需要为目的, 以成本效益考虑为出发点, 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制定而成的。我国在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时秉持相同的理念, 明确小企业会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主要是税务部门和银行, 在靠拢《企业会计准则》与简化会计实务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但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 for SMEs也存在一些差异, 表现在:

1.适用范围的差异。IFRS for SMEs适用于中小主体, 即不具有公共受托责任的主体;而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符合国务院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所规定的小企业或微型企业。

2.简化程度的差异。从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出发点看, IASB更关注全球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更多地考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 坚持不远离IFRS。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则更注重切实有助于提高我国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只是考虑我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实际情况, 因此, 从整体来看,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简化力度大大超过IFRS for SMEs。例如, 在采用的计量属性上, 《小企业会计准则》只采用历史成本计量;IFRS for SMEs中常用的计量属性则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在确认计量的方法上, IFRS for SMEs也远比《小企业会计准则》复杂, 例如, 对长期股权投资, IFRS for SMEs的适用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 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只采用成本法;而在资产减值方面, IFRS for SMEs中保留了大量资产减值的内容, 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完全没有资产减值的内容;等等。

从以上异同分析可以看出, 从总体上看, 《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大前提下, 在借鉴《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化处理的核心理念基础上, 对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简化处理, 这种简化符合目前我国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符合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

三、外经贸企业应适应我国会计改革方向, 及时进行制度转换

目前我国境内的小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五花八门, 侯翠萍和韩云素 (2009) 在对忻州市属小企业的调查中发现63%的小企业没有进行制度转换, 仍沿用分行业会计制度;吴敏艳和周英 (2008) 在对常熟地区小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 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不足40%;而根据卢新国 (2009) 对六个省的891户小企业的调查, 选择执行分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数量176家, 占样本总数的19.75%;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数量122家, 占样本总数的13.69%;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数量451家, 占样本总数的50.60%;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数量41家, 占样本总数的6%;选择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交叉执行的企业数量87家, 占样本总数的9.6%;

由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缺位, 使得经济业务简单的小企业在会计制度的执行上无所适从, 中小企业遵循《企业会计准则》, 成本高而效果不能抵销成本, 只能沿用原有的旧准则制度,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会计实务界各种新旧准则制度并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能使众多的小企业与上市公司、大企业等在会计准则方面“珠联璧合”。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企业正越来越快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在进出口贸易中, 中小企业贡献着近70%的市场份额, 在2010年度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简称APEC) 中小企业峰会上, 专家们呼吁说, “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中小企业走出去比大型企业更具灵活性和竞争精神, 应积极鼓励和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但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 面临诸多挑战, 比较突出的是应对反倾销诉讼问题。在目前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背景下,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使我国近来遭受反倾销诉讼迅速增加, 反倾销能否成功应诉的关键是会计问题, 应诉企业如果能够提供按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会计准则准备的会计数据, 成功应诉的几率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因此,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就应尽早摈弃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 根据自身情况尽快选择并执行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

四、注意《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衔接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主要适用于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2011年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 主要是适用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企业;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微型企业标准的企业也参照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虽适用范围不同, 但《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三条规定“符合本准则规定的小企业, 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小企业不经常发生甚至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未作规范, 这些交易或事项一旦发生, 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这就为小企业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会计转换提供了转换方案, 为有可能成长为大企业的小企业搭建了一座通往《企业会计准则》的桥梁;对于小企业今后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 或者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导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 应当自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 是我国为小微型企业“量身定做”的一部准则, 它是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下, 简化确认与计量, 简化信息披露而成。《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简化, 有利于小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 使得小企业财务信息的梳理整合更为便捷有效;通过对小企业真实、透明的财务信息的分析, 有助于银行等债权人阅读小企业的财务报表, 提供有效信贷,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减少信贷风险;小企业纳税核算申报工作能够在繁杂性下降的同时真实性和准确性将上升, 这有助于国家财税部门针对中小企业制定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落实国家相应的小企业鼓励扶持政策。伴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外经贸小微型企业的广泛实施, 必将为外经贸小企业发展带来国际趋同化、管理规范化、操作简单化、信息透明化、信用标准化、税负公平化等诸多利好。

参考文献

[1].侯翠萍, 韩云素.《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 2009, (3) .

[2].吴敏艳, 周英.《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现状分析——基于常熟地区的调查报告[J].财会通讯, 2008, (5) .

[3].卢新国.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分析及对策[J].会计研究, 2009, (12) .

[4].傅宏宇.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的原因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2, (6) .

[5].赵欣.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J].经济师, 2012, (2) .

[6].耿建新.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阅读与理解[J].财会学习, 2012, (1) .

上一篇:会计核算主体下一篇:竞赛激励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