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2024-05-26

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通用12篇)

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篇1

一、引言

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 控制了网络, 谁就拥有整个世界。”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能力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平衡, 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 城市与农村之间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巨大差距。如何提高西部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有效解决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让西部农村信息化教育提升到一定的水平, 值得我们思考。

二、西部农村信息化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才能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由于长期保守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以及西部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 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未能及时转变, 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只是花架子, 对农村教育不适用, 反而耽误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途径依然是时间加汗水, 不能借助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手段原始而单一, 不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西部农村信息化教育观念滞后

在西部农村中小学, 学校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没有把信息化教育教学提到议事日程, 致使教育信息化建设处在低层次徘徊的现状;大多数学科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内容、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 对计算机学习不够、掌握不多, 更谈不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辅助教学及学科间的整合;学生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 仅将计算机作为一种简单的学习工具 (学习机) 或娱乐机器, 不会科学使用从而不能达到掌握信息技术、培养信息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家长、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不足, 从而不能给予有效的支援和必要的投入。调查发现, 西部农村大多数教师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信息创新意识不强, 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加工、处理及整合应用都存在重重困难, 产生畏难情绪, 缺乏信息教育资源应用的主动性。不少教师还对计算机有或多或少的排斥感、畏惧感。多数教师一怕出错———计算机操作失误而出笑话;二怕出力———花时间、精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很多教师仍然固守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

2. 西部农村教师信息素质低

西部农村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 虽有少数初级教学人员能勉强维持正常教学, 但其硬件维护、软件开发应用乃至制作实是空白。大多数教师不会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难以掌握, 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落实。在西部农村, 有一定比例的教师是民办教师转正来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 他们奔波在学校和农田之间, 以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现在虽说有接触, 但由于存在陌生感、畏惧感, 他们不学也不用, 更谈不上使用计算机给学生上课。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上, 他们主要的应用手段就是播放光碟。笔者曾走访一所农村小学, 有11名教师, 四十岁以上的教师7名, 以前基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三十岁以上的教师2名, 以前在教师进修学校接受过一点培训;二十岁以上的教师2名, 在学校学过计算机。其现状是四十岁以上的教师计算机基本不用, 三十岁以上的可以玩“斗地主”游戏, 而二十岁以上的2位教师成为学校信息技术的骨干, 他们除了教学还兼任学校材料的打印、资料的整理、设备的维护, 当然, 在工作之余他们也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 利用计算机收集教学信息, 提供教学资源, 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3. 西部农村学校多媒体硬件设备缺乏

西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按国家规划进行信息化建设, 因地方财政困难、资金不足、学校财力有限, 自力更生筹措资金更是困难重重, 加之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快, 大多数学校囊中羞涩, 面对应接不暇的升级调价, 其信息化建设竟一筹莫展。通过调查发现, 西部农村学校虽然享受了国家远程教育建设硬件设备的投资和扶持, 但由于信息技术设备太少, 三种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有的学校只有一台电视, 有的学校有一台投影机, 即使中学也只有一个投影教室。很多中小学在农村远程教育实施前也曾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过一批计算机, 但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计算机教师, 更不懂计算机的配置, 买了很多电子垃圾, 虽然配备了计算机教室, 可机器性能差, 软件根本运行不起来, 成为一种摆设。

4. 西部地区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滞后

很多西部农村教师现代教育理论与操作技术的校本培训不到位, 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 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条件和相关激励机制, 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 技术培训缺乏实用性、针对性, 不能有效地培养信息技术学科骨干, 也不能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与能力。教育行政部门也曾选派教师进行培训, 但每个学区也就是一到两个名额。这些参加培训的教师成为学区信息技术的骨干力量, 为本学区的电教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农村中小学的校长也曾接受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 使他们对计算机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主要功用还是服务于教学, 但所学知识不系统, 不能达到二级培训的目的。因此, 大面积的培训无从谈起, 在教育教学中就更谈不上应用。

三、提高西部农村信息化教育教学层次的对策及办法

1. 更新思想观念, 科学确立农村信息化教学发展的思路

要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教育部门领导和广大西部农村教师就必须尽快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掌握先进的教学模式, 尽快确立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思路。要充分认识和学习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举措, 是改变农村学校教育落后面貌的重要途径, 是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要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应成为教师的一种基本能力,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 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

2. 多方筹措资金, 稳步推进农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保证, 西部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必须调动政府、教育内部、社会等多方面力量, 可采用“引资修建、借鸡下蛋”等办法上设备, 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在这个方面, 不妨借鉴甘肃古浪县一些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做法。在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他们采用以国家农远工程三种模式建设为主, 县教育局配发为辅, 对口支援单位帮助、企业赞助及学校自筹资金购买为补充的模式。按照国家规定, 模式一主要配备的对象是小学教学点, 模式二主要配备的对象是农村小学, 模式三主要配备的对象是农村初中。古浪县黄羊川镇的2所农村中小学, 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还得到对口支援单位的帮助, 如台湾黄羊川国际会议中心每年给对口支援的黄羊川镇中学和中心小学捐赠10台计算机或一些教育资金;也有一些农村学校通过寻求企业赞助的方式, 加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 有的农村学校还根据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 自筹资金添置一些信息化设备。

3. 抓好信息培训, 不断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高低是西部农村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加强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 是实现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保障。教师是学校的主体, 也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针对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缺乏的现状,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训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于培训工作, 从学校来说, 笔者认为主要抓好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 抓好电教管理人员的培训, 主要让他们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多媒体技术, 能及时获取网上资源, 并正常进行网络与计算机的维护, 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 要采取激励政策, 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农村学校去的同时, 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就地取材发挥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资的优势, 培养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 并对在职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4. 开展教研活动, 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核心, 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县教研室的作用, 构建教研网络, 各学科教研员在提高自身信息素质的基础上, 要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 引导教师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整合。

5. 加强信息建设, 确保实现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以县信息技术教育中心为中心, 在县教育局电教室为各学校提供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鼓励各校进行校园网建设, 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可通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配备并定期更换教育教学资源来解决教育资源共享问题。以甘肃凉州区为例, 在四十多个乡镇中小学中, 利用教育卫星资源的达到100%, 已经上网的达到70%, 建立了校园网的达到40%。

要提高全民族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教育不可缺失, 而农村信息化教育更不可缺失。目前, 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已经从一个点辐射到面, 短短几年, 从无到有, 从点到面, 起到了逐步推广、广泛应用的作用。但西部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也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在资金的投入上要让软件和硬件合理搭配, 协调发展上还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国家的大力扶持, 让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服务于农村教育, 要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积极借鉴国外和大城市以及发达地区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 结合自己的实际, 积极探索适合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道路。西部农村教育从硬件到软件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发展速度和节奏上已经与城市教育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信息技术应用的差距更大。师资和资金的缺乏, 仍然制约着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农村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我国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的未来, 只有通过国家投入的不断加大, 学校多方面、各层次筹措资, 加强学校硬件设备的投入, 并且对教师进行大范围的信息技术培训, 只有这样, 西部农村学校才能和发达地区学校一样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 使我国的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使西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篇2

旺苍县公安局 何万祥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由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演变已成必然趋势。同时,信息化也成为创建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催生剂”和“加速器”。公安机关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维护者和保障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公安信息化是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的重要支柱,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破解工作难题、推进改革创新、提高公安机关能力和水平的有效载体。

一、我县公安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

我县公安系统自实施“金盾工程”特别是开展“三基”工程建设和“三项建设”以来,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备,信息应用种类比较齐全”目标,初步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整体公安信息化应用格局。先后完成了“三台合一”的110指挥系统、“四级”公安网络系统、三四级视频会议系统等建设任务,全局民警人均配备1.5台计算机,把计算机网络建到了民警的办公桌上,基本实现了网络化办公。与此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侦查破案取得了明显成效,信息化应用威力日渐显现。“三项建设”开展以来,全局利用信息化手段侦破的案件占已破案件的26%。其中,2007年通过指纹比对破获了一起跨省系列盗窃保险柜案,2008年通过进入外地旅店业信息系统破获了李宽宽利用“刮刮卡”特大诈骗案,2009年通过串并案破获了旺苍系列调包诈骗案,利用天网工程、通讯记录破获一起影响较大的雇凶故意伤害他人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用技能亟待提高。受传统警务思维、工作模式的影响,目前部分民警对科技强警认识还不够,把公安信息化与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等同起来,应用科技手段的能力还很低,离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2、基础设施存在薄弱环节。一是硬件设施上还存在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基层网络带宽太窄、网速低,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滞后,覆盖基层一线、触角涉及社会前沿的网络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二是信息应用系统和建设不完善,近300种公安业务工作中,目前很多业务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操作和管理,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不能为全面开展情报信息分析研判等应用服务。三是数据使用差,各信息系统数据不统一,数据结构不一致,重复采集、重复劳动的现象较为严重。

3、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立体知识、综合素质强、经验丰富的信息情报研判人才。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局科技人才尤其是情报信息研判人才较为缺乏,就连精通计算机操作应用的人都很少。

4、应用实战水平不高。目前,我局信息化应用还存在着实战意识不足、信息化和公安工作结合不紧密的现象,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公安实战服务;全警信息化应用的局面还没有形成,特别是基层信息化应用存在较大的缺陷,没有很好地服务于维稳、管控、防范工作。

三、推动公安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流、物流、信息量急剧增加,犯罪活动国际化、团伙化、智能化、流窜化趋势日益突出,当今社会已经处于“风险社会”,公安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巨大挑战。“‘风险社会’的警察与犯罪的较量,更多地体现在对现代科技手段和情报的掌握与应用上”(著名犯罪学家艾黎克森)。所以说,公安信息化将是当前和今后警务活动的主要手段。为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维护政治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保障民生的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1、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公安信息化是继第四次警务革命(社区警务)后又一场深刻的警务革命,对现行的警务运行模式、公安执法、队伍管理、机制建设、工作效率等将产生深刻的变革和深远的影响。其核心和根本目标就是提升公安队伍的核心战斗力,是适应形势发展、应对“风险社会”的有力武器和制胜法宝。一是在现有的警力情况下,可以实现警力增长,是警力“无增长改善”的重要途径;二是改变手工作业、人海战术、运动战役等传统方式,有力提高预警管控、精确打击、快速处置能力,推动警务实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智能化转变;三是增强指挥控制和协调作战能力,实现现代管理理念下的扁平化管理、点对点指挥;四是使队伍管理、执法监督、绩效考核、警务保障等迈向科学化、规范化、机制化轨道;五是依托公安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良好服务。

2、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安信息化水平。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信息化建设列为公安系统各部门的“一号工程”,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原则,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状况、公安工作的现实需要和今后发展要求,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建设思路和实施办法。一是深入推进“110”指挥系统扩容增能建设,使其成为集中接警、分类处警、警情研判、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快速反应的信息指挥中心;二是深入推进公安网络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公安门户网站,搭建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平台;三是深入推进电子防范监控系统建设,在城区和公铁路沿线主要乡镇大力实施“天网”工程,扩展电子监控社会覆盖面,对一批单位、企业、小区、商业店铺的分散监控系统全部联网监控管理,充分整合社会电子监控信息资源;四是深入推进网络侦查监管系统建设,建成电子数据勘查取证系统,网络临侦系统,有害信息及舆情监控系统,不断强化互联网监控管理;五是深入推进道路交通监管、消防监管、民爆危化物品监管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安全信息化监管的水平。

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民警信息化技能。一是组建专兼职信息人员队伍。信息研判是实施“信息主导警务、精确指导打击”的关键环节,没有高水平、高质量的信息研判,那些大量的海量信息就无法提炼成为可供警务决策有价值的情报信息。因此,建议组建专兼职的信息研判队伍,从组织机构上予以保障。二是加强信息化培训教育。喊响“不会计算机操作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会计算机操作的民警将失去工作岗位”的口号,通过培训,让广大民警学会信息采集、录入、网上比对等技术,掌握利用公安信息系统资源、办公自动化系统、岗位业务流程等信息技术,探索并建立民警信息化技能培训机制。同时,加强专兼职的信息研判人员的培训,通过具体工作提高信息研判能力。三是开展模拟实战演练。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开展网上摸排、网上串并、网上查证、网上缉捕、网上监控、网上追逃等实战演练,通过实战提高广大民警的信息化实战能力。

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篇3

我区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大投入,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强优质资源开发应用,完善与各版本教材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引进与开发机制,扶持民族特色课程资源开发,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库,努力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扎实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目前全区绝大多数教学点已经安装了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并使用该设备开展教育教学,帮助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有效提高了农村学校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时间紧、任务重。目前,我区依旧存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信息技术设备与资源利用率不高、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等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紧迫性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是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教育信息化的覆盖面。要积极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有效方式,分步建设覆盖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全区教育城域网,进一步推进数字校园标准化建设,实现乡镇及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

二是要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技能,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教师全员培训为目标,从应用能力、信息化素养、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设计、分析和处理教学问题的能力。

三是要增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应探索建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对接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具有广西特色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有计划地开发课程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引导教师利用各级各类数字资源展开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行为。

四是要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空间。探索出台电子政务信息建设规划,加强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研究,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学校在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学籍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等基本信息全部纳入信息管理系统。

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是全区教育发展大会提出的振兴广西教育八大重点工程之一,区内各市县、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推进机制,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篇4

本次签约仪式上, 四川电信和四川长虹率先在国内推出了基于智能电视的IPTV一体机, 是基于终端的融合推动双方在技术、渠道、品牌、服务等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未来, 双方将在基础渠道互进、业务捆绑销售及用户服务等领域继续开展深入合作。同时, 双方还将继续发挥各自现有的企业优势, 充分调动内外部资源, 携手在三网融合、物联网及云计算等领域探索求进, 共同引领未来信息时代新生活, 为实现四川信息化产业的升级与人民的智尚生活提供新的可能。

刘捷在签约仪式上对双方之前的努力和成绩给予肯定, 并表示省委、省政府将对双方的合作给予大力的支持, 同时对未来合作与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长虹和电信都是省内排名前列的特大型企业, 要立足国内市场、加强自主创新, 做强做大民族品牌,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运营商与制造商合作符合趋势、切合潮流、前景广阔, 双方要互助互信, 将合作做实做深, 结合消费升级加强手机、电视等终端产品和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信息化应用的研发推广, 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惠及千家万户, 促进民生建设, 为行业整合、升级及转型提供更多经验, 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篇5

务平台应用的通知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数字中国”、“数字浙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组成部分,为“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统一、权威、标准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环境,以实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等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应用。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市化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和电子政务工作等,都需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其提供基础支撑。为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促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提升我省城市信息化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地理信息服务和交换共享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和地理信息应用服务水平为宗旨,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切实发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市、县(市、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构建统一、权威、标准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一)加快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步伐,建成全省陆海统一、三维、动态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和覆盖全省的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推进城市建成区、规划区以及平原、丘陵地区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必要覆盖和持续更新,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名地址、地下空间设施、遥感影像、城市三维精细模型等数据库建设。开展多种类、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一致性处理与同步更新,不断丰富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

(二)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将城市现有的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需要的专题信息资源按统一标准进行信息数据集成、整合和有效管理,丰富地理信息资源。

(三)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按照国家和省级标准,采用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软件,构建纵向贯通省、市、县(市、区),横向联通各有关部门,面向电子政务和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服务的统一、权威、标准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三、加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

(一)加强需求调研与分析,选择城市管理最迫切、群众最关注的领域开展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示范项目建设,着力开发并维护好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基于地理信息的专题管理信息系统和应用平台,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

(二)按照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网站(以下简称国家“天地图”网站)建设要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建设要同步完成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天地图”网站市、县(市、区)节点建设,实现与国家“天地图”网站主节点的互联互通与服务聚合。

(三)在应用示范的基础上,市、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的专题管理信息系统和应用平台时,应当统一使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其发布的地理信息数据,避免重复投入和重复建设;已建成的基于地理信息的专题管理信息系统和应用平台应通过改造,实现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

(四)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各部门提供地理信息及技术服务,并为其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和应用平台的管理、应用、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应用培训。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数据成果为“智慧城市”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和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四、加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和保障机制建设

(一)各级政府要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纳入基础测绘规划、计划,加强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项目建设和平台应用工作机制。

(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完成后,要建立和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服务、运行管理、数据更新以及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的长效机制。加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维护机构和人员力量,结合应用需求及时升级软硬件设施和网络环境,确保稳定、安全、有效运行。根据地理空间信息交换、共享的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遵照“权威数据来自权威部门、权威部门负责更新维护”的原则,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协调专题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分工、持续更新和维护工作。

(三)建立公共财政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应用服务等方面的投入机制,省财政通过适当增加省级基础测绘经费,支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应用工作。

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篇6

一、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本定位和思路

自2010年始,教育部就密切关注以视频公开课和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态势,组织考察团调研国外高校慕课及慕课平台建设情况,积极推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讨论。在多年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专题研究、广泛讨论和在高水平大学试点,我们逐步形成共识——我国的慕课建设,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之路;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具体来讲:一要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发达国家的慕课应用对象主要定位于社会学习者以及扩大高校影响力,只有极个别学校用来激励校内

张大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教学改革。我国在线开放课程,一开始就定位于共享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和突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推进高校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兼顾社会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二要多模式建设与应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借鉴了发达国家慕课的“大规模”等优点,以弥补我们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宜采用统一模式。因此,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模式采用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大规模开放”和“小规模定制”并重的多种发展应用模式,我们更为注重的是适应互联网原住民学习习惯的课程体系塑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三要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发达国家的慕课主要采取线上“人机对话”教学方式,缺乏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育人功能。我国的在线开放课程,主要采取线上知识学习和测验、线上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讨论、线下翻转课堂引导讨论、线下辅导及线下考试等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在弥补传统教学短板的同时,尽可能弥补在线课程的特有缺陷,强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强化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要建设、管理两手抓。我们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管理和防范,明确责任主体,谁建课谁负责,谁发课谁负责,谁引进课谁负责,谁选用课谁负责。

二、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成效与经验

通过近5年的努力,我国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大步快进,在课程研发和制作、平台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共建共享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制定了《意见》。在前期开展以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为主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支持“985工程”高校率先试点建设慕课基础上,分析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2015年4月印发了《意见》,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以“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为方针,着力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意见》强调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三项原则,明确主体责任和七大任务,要求相关部门和高校建设好、应用好、管理好课程和平台。

二是我国已经建成若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北京大学“华文慕课”等课程平台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服务于高校本科、研究生、高职教育教学和社会学习者学习,已经赢得我国高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是慕课上线数量持续上升。已经实现手机与电脑同步收视慕课,几大平台陆续开设的以“985工程”“211工程”为代表的高校慕课课程超过700余门,择优引进或链接境外课程近600余门,高校和社会学习者选课数超过1950万人次。

四是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不断创新。与国外慕课主要在互联网上开放共享有所不同,“中国式慕课”重在“建以致用”,定位于高校线上与线下、课堂与实训、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同时兼顾社会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现已涌现出“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等校际协同创新联盟;近40万人次学生已获得线上线下结合学习的慕课学分;“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学需求,提供了一批小规模定制的在线课程(SPOC)。

五是研究工作与建设工作齐头并进。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设立“爱课程中心”,高教司委托清华大学成立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慕课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和信息化教育分会组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工作组。这些研究机构受高教司委托,分别开展了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重点难点问题调研、国内慕课平台运行状况调研、中国互联网学习者学习各类在线课程情况调研等。

六是中国慕课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2015年举行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上,我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向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介绍了中国慕课的发展情况。在国际上,我国8所高水平大学建设的125门优质课程已陆续登陆国际知名慕课平台。

近年来,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带来教学、学习方式的变革,受到了学习者的热捧。手机与电脑同步收视,万名学子同上一堂“中国式慕课”,优秀教师、院士、专家线上与线下结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新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构的课程内容、高水平的讲授、见面课以及加入了助教的互动讨论形式,受到“互联网原住民”——学生的普遍欢迎。

从一系列师生座谈会以及各课程联盟反馈的材料来看,课程应用成效显著。多所高校对慕课混合式教学班与传统教学班学生统考成绩对比分析表明,前者较后者成绩提升明显,特别是因网上学习具有自主性、可重复性,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如留学生等)学习成绩得到大幅提升。慕课主讲教师在谈及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成效时认为:(1)课堂转起来了,“中国式慕课”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前学习、课上讨论的课堂翻转;(2)学生动起来了,教学互动计入学生成绩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网上学习社区讨论和翻转课堂学习讨论;(3)教师教学方法活起来了,最大亮点是教师引导下的线上线下小组讨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4)思政课等课程教学功能强起来了,利用慕课视频、直播课堂等形式,多位名师、名家授课和主导的讨论,强化了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的育人作用。

同样,混合式教学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认为,慕课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懂的地方可反复学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网上发问、网上同学之间互相解答及时得到解决,这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环节可先通过慕课反复预习,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实验效率;通过翻转课堂、角色扮演,护理学等应用技能性较强专业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与全面。学生期待有更多且系统完整的专业核心课能以慕课形式及时推出。

回顾几年来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多部门协调一致。从党和国家领导到教育部、有关部委、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都高度重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工作。在调研分析、深入研究国际上慕课产生与发展趋势等方面,有关部委(教育部、国信办、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积极支持配合,为确定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顶层设计、实施计划等都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有关机构、教育领域企事业单位、互联网企业和媒体积极参与其中。

二是先行试点、稳步推进。以我国高水平大学为主先行试点,选择名师、名课,试点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优化充实后进行面上推开,引导其他高校稳步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工作。

三是建以致用,注重实效。在支持高校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同时,鼓励高校在校内开展多种模式的有效应用,鼓励课程在有需求的高校跨校应用,防止出现重建设轻应用、重自用轻辐射、重过程轻效果等现象,确保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得到广泛共享与应用。

四是管理创新、制度保障。参加课程建设和应用课程试点的高校结合在线开放课程的研发建设、教学实施、学习认定等重要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制度,充分调动课程建设团队的建设服务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是社会参与、服务高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是高校、教师、资源和教学活动组成的一个体系,课程平台建设和服务至关重要。目前由高校和社会参与建设的课程平台是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主体,它们在技术、服务、大数据研究应用等方面努力满足高校需求,力保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效应用。

六是质量至上、塑造品牌。从目前情况看,课程建设高校和平台建设单位能严把课程内容质量、教学活动质量和信息安全关,并针对质量和安全,采取了严格的课程审查、编辑、纠错、网络安全等制度化措施,努力打造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品牌。

七是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学者专家、课程建设与应用者、媒体和社会力量多方联动,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客观宣传,充分展示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思路、理念和建设成果,为在线开放课程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生态。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破

解的突出问题

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已经开始突破现有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学习方式朝着教学方式混合化、教学资源开放化、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过程社会化方向转变。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也引发了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服务模式的创新,必将有力推动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当前,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它既有明显优势,也有一些不足。

一是教学观念转变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在线开放课程快速发展正在倒逼我国高校必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注重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信息化观念、理念和能力的提升,勇于打破传统做法,重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因课制宜,改革甚至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凝聚共识、集聚优势,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慕课教育模式尚未取得明显突破。慕课热潮来袭后,迅速受到社会的热捧,“高等教育教学颠覆”“高校围墙拆除”“高等教育革命”等观点也伴随着慕课的扩大传播效应不断出现,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规模较小,教学模式尚未取得明显突破,未能在面上促进教与学的变革。在线开放课程如何在遵循教育教学既有规律前提下良性发展,不固守传统观念和做法,也避免唯技术论,促进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人才培养,这些都亟待客观分析、研究和探索。

三是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形成。在线开放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多种模式应用,无疑对高校的现行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学分认定、课程管理、学费缴纳、平台选择、教师工作量计算及考评等管理办法或规定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提供制度保障,已成为在线开放课程良性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还要提升防渗透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要推动更多中国优质慕课走上国际课程平台,增强中国慕课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是教学支持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慕课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政府、高校和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包括课程平台以及课程建设团队在内的支持服务方。当前支持服务从整体而言,尚不能满足深度开展教与学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与MOOC学院刚刚联合发布的《中国MOOCs建设白皮书》,主要是针对网上学习者学习数据作分析,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混合式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或许可以弥补一些不足),但暴露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白皮书显示96%的课程仍然是讲授式的学习路径,探究式课程寥寥无几,说明目前学习路径仍然十分单一。白皮书还显示,课程总体交互水平偏低,这说明课程团队支持服务未到位。此外,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关联度不高,这说明我们的课程团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尚不完善,教学改革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学习支持服务还不够深入、个性化,平台探究式、互动式学习技术开发支持不足。我们需要支持服务方加强与高校及师生的沟通,强化支持服务,开发并提供更多个性化精准服务。我们还需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产生的大数据有效应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政府决策,同时,要求平台有效保障这些大数据的安全。

五是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尚未形成。就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而言,课程内容是核心,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是基础,共享应用是目标,这些既要发挥高校和教师及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又需要发挥政府相关组织机构的积极性,做到集聚各方优势,构建良好生态系统,才能实现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的意见》,并开展试点,重点总结、规范、提炼各地高校学分认定和转换的做法,推动各类高校之间学分认定和转换。同时,在教学改革专项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切实采取措施,将教师建设和应用在线课程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将学生有组织学习在线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实施课程建设、质量审查、课程运行保障和效果测评”。

二是做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工作。今后5年,将认定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6年已启动认定标准的制定和第一批课程认定工作。同时,重点支持若干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个性化服务。进一步规范慕课的引进和对外推广,尤其要规范课程审核工作程序。

三是推动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高校,探索通过在线开放课程支援西部受援高校,使受援高校积极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委托教指委等专家组织和有关机构,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重塑、教学内容更新、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研究和实践,加强交流和宣传推广,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

四是加强专项培训。2016年纳入教育部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计划的有3个班,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协助下,已分别在杭州和西安开设了两期培训班,培训的主题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今年下半年将在华中师范大学安排一个研讨班,主题是“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我们办培训班和研讨班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加深理解、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着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我们也鼓励课程建设高校、课程平台对高校相关教师开展更加广泛的培训工作。

五、几点要求

在互联网背景下,衡量学校的课程是不是精品,衡量平台上的课程是不是精品,衡量平台的服务是否优质高效,评价方式将是多元的,专家评价和用户评价同等重要,我们要坚持“先建设应用,后评估认定”的基本方略,确保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质量。希望各地各高校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主题,做好几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领导要尽快提高认识,行动起来,抓住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机遇,否则我们就会丧失机遇,在竞争中落伍。目前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尚未形成量大面广之势,即使在课程应用学校也处于试点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开。这其中原因很多,有的原因与我们校长的认识有关。据了解,有的校长担心外校慕课入校会影响本校教师的饭碗,拒绝使用外校优质课程;有的校长重建设轻应用,片面追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块牌子,忽视引进应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因而学校相关政策不到位,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在学校得不到广泛应用。希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所属区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划,依据本区域高校、专业和教育实际与特色,组织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区域内高校,要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与应用,发挥地域共享便利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切实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扩大优质课程资源覆盖面。

二要加强培训。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用,开展各类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内容重塑、教学方式方法改进。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职务评聘和考核奖励的必备条件,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另一方面,要择优选择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又经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避免唯技术论的低水平课程出现。

三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方式,主动服务师生。高校要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健全服务师生至上的个性化、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机制,要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抓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学分认定、课程管理、学费缴纳、平台选择、教师工作量计算及考评等管理办法或规定进行全面修订,为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四要采取有力的相应政策措施,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学之魂,是所有教学资源贯穿、集成和系统化应用的核心。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对高校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鼓励教师以开放的胸怀顺应时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变革,优化教学设计,重塑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探索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要发挥高校和相关平台的主体作用,确保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质量。从2016年开始,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数量将有大幅增长,课程应用学校数量也会增多,要处理好数量增长与质量保证的关系,在确保课程建设和教学应用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数量。高校和课程平台,在引进境外在线开放课程时,必须遵守我国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互联网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做好课程的审查工作。课程平台要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对在线开放课程内容、讨论内容、学习等教学活动实施全程管理和有效监管,建立由专人负责课程管理和审核的机制,严把意识形态关,杜绝网络有害行为和不良信息,保证上线课程的质量。高校和课程平台要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课程学习、传播、知识产权保护和课程运行的服务体系,适应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多样化学习需求,实现全程的教与学功能,支撑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活动。高校、课程平台和教师,要重视学习行为与学习记录产生的大数据,并合作开展此类大数据的建设和分析,使大数据能够支持教师对教学的改进。

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加强规范管理,是“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各地各高校和有关机构、服务平台继续努力,组织协调更多更强力量,参与到这项富有时代意义的改革中来,研发出、应用好更多高水平的课程,为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

如何加快农机推广信息化的发展 篇7

在当今的21世纪, 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农机推广由于信息化的参与也已经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关注。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当中的一些新式农机用具, 这不仅仅能够为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还能够为农机的推广带来方便和快捷。

二、农机推广信息化工作的现状

1. 农机推广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发展加强

近年来, 随着国家国务院对于农业的重视和关注, 人们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多的认识。要想使更多的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有着足够的认识就应当首先对其进行基础教育和对其灌输一些精神上的先进思想。农业发展在当今的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项目和发展工作。所以有关部门一定要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当成一项首要任务进行严格的把控。

2. 对农机推广信息化工作重要性认识的逐步深化

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抓好农机发展的重要性和可持续性。良好的采用合适的农机具进行农业生产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环节。据调查结果显示, 当前农机具正处于一个买方市场的情况下, 所以更多的商家应该学会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农机具的信息化传承。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增强信息服务功能, 充分发挥信息在农业当中的作用, 在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通过信息化的发展对农民的收入进行合理化的保障。

三、当前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 资金投入不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很多地区和县级城市对于农机信息化发展的认识并不到位, 不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信息化发展对于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由于很多地区还不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 所以要想将信息化农机发展的更为广泛, 就应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就需要要求相关部门对农业的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因为信息化的发展必然需要一定的资金基础和充沛的物资, 这都需要有关人员对当前的农业进行资金方面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机推广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作出贡献。

2. 农机推广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农机推广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有待提高, 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缺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个人能力方面, 由于农业的发展是近些年才受到重视的, 所以农机推广信息技术严重缺乏信息型人才。为了农业推广信息化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关部门应当对当前的一些工作人员进行基础培训, 使其专业水平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所提升, 为了农业的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

3. 农机推广信息化传播途径还不够顺畅

如今虽然是互联网的时代, 但是在一些县镇互联网还是没有得到普及, 很多农民对于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观念并没有过多的认识和了解,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于当前信息化农业的认识和发展。不仅妨碍了信息化农业的发展, 还影响了农机信息化的传播。

四、加强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 两条线同时抓

农机推广信息化有两条线, 一条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另一条是组织网络建设。当前很多地区都有着很好的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目标。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很多的农民也在接受着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和益处, 但是信息建设仍然没有顺利的开展起来, 因此各级农机推广部门要把农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组织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形成农机推广信息化运行体制做出更多的保障。

2. 挖掘现有潜力, 解决信息化建设难的问题

为了能够挖掘当前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和潜力。农机推广部门应当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领导的支持, 尽可能的收集和采取对于农业发展更加有利的信息。在根本上解决信息化建设难的问题。

3. 建立健全农机推广信息化管理体制

合理的建设农机推广信息化健全体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 无论是任何的企业和项目, 都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管理部门,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也不例外。一定要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农业的推广有着更大的保障。

4. 加强农机推广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

任何的一种行业, 都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 这不仅仅是为了塑造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 更是为了农业推广得到更大的保障。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培训和训练, 在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

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篇8

国务院在文件中的第七项第16条、第八项的19条和20条中, 不仅提出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政策要求, 还明确了落实相关工作的负责部委。国务院通知中的第七项“推进放管结合, 营造宽松发展空间”中的第16条提出“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跨部门、跨地区协同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充分发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的作用, 利用大数据、随机抽查、信用评价等手段加强了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

国务院通知中的第八项“完善市场环境, 夯实健康发展基础”中的第19条提出“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引导四众平台企业建立实名认证制度和信用评价机制, 健全相关主体信用记录, 鼓励发展第三方信用评价服务。建立四众平台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 公开评价结果, 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建立完善信用标准化体系, 制定四众发展信用环境相关的关键信用标准, 规范信用信息采集、处理、评价、应用、交换、共享和服务。依法合理利用网络交易行为等在互联网上积累的信用数据, 对现有征信体系和评测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推进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与四众平台企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 实现资源共享。”

同为国务院通知中第八项中的第20条提出“深化信用信息应用, 鼓励发展信用咨询、信用评估、信用担保和信用保险等信用服务业。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加大对守信行为的表彰和宣传力度, 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 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激励政策, 对违法失信者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

苏波: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篇9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 的通知》 (国发[2012]22号, 简称《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编制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简称《指导意见》) , 经国务院批准, 近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施。2014年7月21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主持会议并介绍了《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相关情况。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充电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加快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提出三十条具体政策措施, 旨在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 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力度, 切实解决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的突出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国务院要求,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工作, 加强与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的协作与配合, 推进《指导意见》各项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的全面贯彻落实。

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篇10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

随着水稻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水稻生产对机械化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而机械化作业的核心和难点在机械化育插秧环节。为解决这一难题, 乐山市农技站依托四川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撑, 针对乐山市地势、气候、生态特点开展了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 探索集成了以“中迟熟品种湿润育秧配冬水田、中早熟品种旱育秧配麦 ( 油) 茬田、流水线播种肥促化控标准化管理育壮秧、提高栽插基本苗保穗数、氮肥后移增穗重”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并在大田生产上实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1 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

1. 1 品种选择

选择当地推广的主栽品种, 以高产、优质、多抗的大穗型品种最佳。前作为油菜 ( 小麦) 的两季田, 选择生育期较短的中熟或中早熟品种; 只种植一季的田块, 选择生育期较长的中迟熟或迟熟品种。

1. 2 育秧技术

1. 2. 1 对秧苗的要求秧块规格为58cm × 28cm × ( 2 ~ 2. 5) cm ( 长 × 宽 × 高) , 四角垂直方正, 不缺边缺角。成苗1 ~ 2 株/cm2, 苗高10 ~ 20cm, 秧苗整齐均匀, 根系盘结力≥3. 5kg, 提起不散。

1. 2. 2 育秧方式以软盘育秧为主, 低山和丘陵冬水田区配套湿润育秧, 平坝稻油 ( 麦) 水旱轮作区配套旱育秧。

1. 2. 3育秧材料准备本田备软盘20 ~ 25 个/667m2, 2. 0m幅宽农膜4m, 营养土70 ~ 100kg ( 提前取肥沃菜园土或疏松稻田表土浇入人畜粪尿, 并加过磷酸钙1kg堆沤, 然后风干打碎过筛; 控制土壤p H值5. 5 ~ 7. 0, 播种前用壮秧剂或育秧伴侣拌土调酸和消毒) 。

1. 2. 4 播种期和播种量秧龄25 ~ 35d, 早春温度低秧龄宜长, 播种期推迟秧龄宜短。冬闲田和早茬口田的播种期与当地手插或抛秧一致, 油菜 ( 小麦) 茬田则根据前作收获时间倒推25 ~ 30d左右播种。播种量按平均成苗1. 5 株/cm2计算, 每个秧块需播50 ~ 80g, 千粒重越低, 播种量越小。

1. 2. 5 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 ~ 2d, 然后用杀菌剂 ( 1% 生石灰水等) 对水浸种12 ~ 24h, 清水洗尽后播种。采用湿润育秧的种子, 在35 ~ 38℃ 保湿催芽至破胸率达90% , 之后置阴凉处摊晾炼芽4 ~ 6h。

1. 2. 6 旱育秧技术要点

1. 2. 6. 1精做秧床选择水源方便、肥沃疏松、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秧板田, 按照秧本比1 ∶ 80 ~100 准备秧田。播种前翻 ( 旋) 耕秧田, 开沟做秧床 ( 秧床宽1. 4m, 沟宽0. 4m, 沟深0. 15m) , 整平整细, 灌透底水。

1. 2. 6. 2铺盘铺底土秧床上横排两排秧盘 ( 要求盘与盘的飞边重叠排放, 盘底与床面紧贴, 秧盘不变形不翘边角) , 放入底土 ( 厚度1. 8 ~ 2. 0cm) , 铺平后用水浇湿。

1. 2. 6. 3 播种覆土已拌壮秧剂或育秧伴侣的底土, 直接播种; 未拌壮秧剂或育秧伴侣的底土, 旱育保姆包衣后播种。分次播匀后用未加壮秧剂的营养土覆盖种子, 盖种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

1.2.6.4机器播种用洋马YBZ600等水稻育苗用播种机流水线完成铺底土→播种→覆土→洒水作业, 之后将秧盘横排两排置于秧床进行后续操作。

1.2.6.5覆盖竹片起拱 (竹弓间距60~100cm, 弓高40~45cm) , 覆盖地膜, 四周盖严捂实。如播种期较迟, 气温相对稳定时可采用地膜平盖或无纺布直接覆盖

1. 2. 6. 6 苗期管理播种到出苗前一般不灌水, 出苗后勤浇水。出苗到2 叶前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5℃ 以内, 过高应通风降温; 2 叶期看天气通风炼苗, 3 叶期左右揭膜。揭膜后1 ~ 2d, 苗床用尿素5kg /667m2, 对水500kg /667m2于傍晚浇施; 移栽前3 ~ 4d, 视秧苗长势酌情施“送嫁肥” ( 苗床用尿素8 ~ 10kg /667m2, 对水500kg /667m2浇施) 。秧苗出现长势过旺过快或移栽期推迟时, 在1 叶1 心至2叶1 心期可用浓度100 ~ 200 mg /L多效唑喷施。病虫草害重点防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 秧苗立针至2 叶期喷药1 ~ 2 次; 做好稻蓟马、苗瘟等常发性病虫防治; 手工拔除杂草和杂株。

1. 2. 6. 7起秧移栽起盘后卷秧运输并移栽, 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保证不变形、不断裂、不伤苗。

1. 2. 7 机插湿润育秧技术要点

1. 2. 7. 1 精做秧板泡水耕耙, 待水落干做厢 ( 厢板宽1. 4m, 厢沟宽0. 4 ~ 0. 6m, 沟深0. 2m) , 要求厢面平整不渍水, 达到“实、平、光、直”。

1. 2. 7. 2 铺盘播种将秧盘横排两排置于厢面, 盘内铺平底土或厢沟内的淤泥 ( 厚度为1. 8 ~ 2cm) , 分组定量匀播芽谷, 再用未经培肥的过筛细土盖种, 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

1. 2. 7. 3机器播种用洋马YBZ600 等水稻育苗用播种机流水线完成铺底土→播种→覆土→洒水作业, 之后将秧盘横排两排置于秧床进行后续操作。

1.2.7.4覆盖保温竹片起拱、封膜保温。播种期较迟、气温相对稳定时可采用地膜平盖或无纺布直接覆盖。

1. 2. 7. 5 苗期管理播后至第一片完全叶展开之前, 秧板不宜上水, 保持厢沟有水, 厢面湿润。第一叶全展后, 保持露田与浅灌结合。其它措施同旱育秧。

1. 3 本田栽插

1. 3. 1 精细整田整地做到田平、泥软、肥匀, 要求全田高低差不超过3cm, 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 表土上细下粗, 上烂下实。整平后需沉实 ( 沙质土沉实1d左右, 壤土沉实1 ~ 2d, 黏土沉实2 ~ 3d) , 待泥浆沉淀、表土软硬适中, 机器下田则不会陷机。

1. 3. 2机插作业薄水机插 ( 田间水层深度1 ~2cm) , 栽插深度以秧块表土面不低于田面1. 5cm为宜。栽插基本苗3 ~ 4 万株/667m2, 密度1. 4 ~ 1. 5万穴/667m2。为提高栽插的均匀度, 连续缺3 穴以上时应进行人工补插, 确保基本苗数。

1.4本田管理

1. 4. 1水分管理机插秧苗后以浅水湿润灌溉为主, 以利返青成活。活棵后浅水勤灌, 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提早晒田 ( 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85%时断水落干晒田) 或够苗晒田 ( 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的穗数时断水晒田) 。孕穗、抽穗期建立浅水层, 以促颖花分化发育和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期间歇灌水, 养根保叶, 防止早衰。

1. 4. 2 平衡施肥视稻田肥力施纯氮10 ~ 12kg /667m2, 氮、磷、钾配比2∶ 1∶ 1。氮肥中底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5∶ 3∶ 2。

1. 4. 3 病虫草害防治重点对稻瘟病、纹枯病、水稻二化螟、稻纹卷叶螟、稻飞虱、稻苞虫进行预测预报和达标防治, 对稻曲病等其余无防治规程的病虫害则在当地植保部门的指导下进行防治。

1. 5 适时收获

当全田95% 以上的稻谷黄熟时, 及时抢晴天收割。

2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

2012 ~ 2015 年, 乐山市共计推广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1261. 13hm2, 覆盖平坝、丘陵和山区,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技术推广速率不及预期, 具体表现为技术应用主体面窄, 推广面积不大, 群众对技术的认知和应用不够,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4 个方面:

2. 1 技术要求高, 农民掌握和应用较难

机械育插秧技术包括育秧、插秧机操作、大田栽培管理这3 方面技术, 农机农艺融合程度高, 综合性强, 大多数农户对技术的掌握、应用较为困难。同时技术应用存在风险, 由于机械育插秧技术是一个技术体系, 任何一个技术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后面的环节, 尤其是育秧环节, 如果技术应用不到位, 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还会影响栽插期进而影响产量和收成, 而机插秧育秧相对于传统育秧方式对环境条件的更为敏感, 技术标准更为苛刻, 出现问题也更不容易控制。因此, 技术应用不可绝对控制的风险因素, 让一些农民望而却步。

2. 2 农机投入成本大, 利用率低, 一些农户和业主不愿采用

育秧机、插秧机等农机购置在扣除国家补贴后, 农户还是要投入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资金投入量较大。育秧机、插秧机一年插秧作业时间十分有限, 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利用率较为低下, 且育秧机、插秧机主要是自我服务, 没有条件开展社会化服务, 不能帮机主额外挣钱增收。机器运行和维护开销较大, 机器使用寿命难以长寿。这些因素导致一些农户和业主不愿意投入。

2. 3 农民观念意识落后, 对技术的接受不够

很多农户在生产上还是倾向于使用老办法老方式, 对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不肯接受, 示范推广过程中很多群众对育秧、机插等环节都使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 而不是去尝试着接受新技术和新方式。即使在技术示范成功后, 一些老百姓也只是冷眼旁观, 不置可否。传统的生产观念意识制约了该项技术的普及。

2. 4 客观生产条件制约了技术应用

乐山市“一平二丘七山”的地形地貌造成集中连片的大田、平田少, 小田、不规则田、梯田、深泥脚田偏多, 且路网、田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机械育插秧技术应用先天基础较差。加之在现行的农民分散经营模式下, 田块分散零星, “插花田, 巴掌田”不利于技术应用。

3 加快技术应用的对策

3. 1 培育水稻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 加快技术在两个主体生产上的应用

重点是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让具有一定资金实力、愿意发展粮食生产、文化素质较好的业主投身粮食生产, 并指导其应用机械育插秧技术来开展水稻生产, 实现技术应用主体的增加进而带动面积的增加。核心是培育机械育插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主体, 通过服务主体向社会提供机械育插秧全程或环节式服务, 才能有效助推技术大面积应用, 实现应用面积量的飞跃。

3. 2 创新技术推广机制

机械育插秧技术的特性 ( 技术综合性、资金投入等) 决定了其推广机制必须变革, 传统的小户+散户应用技术的推广模式很难适用。因此要调整为以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应用技术为重点, 带动小户+ 散户应用的模式, 即以两个主体为核心开展机械育插秧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 助力其发展机械育插秧生产, 再通过两个主体的生产效应来示范带动和覆盖周边农户。

3. 3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农业项目和资金, 引入社会资本, 大力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路网、田网、水网建设, 实现田型调整, 路沟匹配, 夯实机械化作业基础。同时, 要加快土地流转, 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才更有利于集中连片应用机插秧。

3. 4 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 推进技术普及

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篇11

【关键词】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

1.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这种基础性能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重要,而且也是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而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众所周知,在整个电力输送当中,起着重要媒介作用的就是电网系统,它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能否正常向各用户进行电力输送。因此,一定要加大力度进行电网建设,以有效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电力需求。当前,由于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普遍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面对这种经济发展新形势,把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向供电企业中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以此来促进供电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此,以下就加快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与建议这个课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2.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电力系统在进行电力输送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原因而使电网建设陷入各种困境之中。为能有效克服这些困难,让我国电网建设尽快走出这些困境,尽可能地促使我国电力输送的供电能力及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进行电网建设过程中,从一开始的电网规划设计阶段,到整个电网建设管理过程,就要大力推广应用各种新技术,并进行各项技术的优化设计,深入了解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来对其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解决,从而有效促使我国电网技术水平及综合效益得到大力提高,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正是基于此,最近几年以来,供电企业积极地把各种先进技术应用于电网建设之中,带来了电网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完成了以下这两大电网项目的建设;即同杆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和变同杆双回紧缩型输电线路,更是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电网建设水平。实践表明,在电网建设之中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不仅可有效完成大跨越电力工程和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而且还可有效克服高海波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此外,加快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再经过我国电力工程师不断对电网系统建设进行优化设计,也极大地减少了对周围生活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因此,加快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不仅可极大地降低电力工程投资成本和施工成本、促使了电网公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而且还可有效避免各种电力故障的发生、为人们提供更稳定更可靠的电能。

3.加快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

3.1 紧凑型输电技术

这种输电技术是通过优化排列导线,在同一塔窗内放置三相导线,且无一接地构件存在于三相导线之间。这种输电技术具有以下这些优点:①可促使线路走廊宽度得到有效降低;②可促使自然输送功率得到有效提升;③可有效减少工程投资成本和电磁污染;④可促使线路防雷功能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对于500lv單回紧凑型线路而言,其走廊宽度至少可减少18米,自然输送功率在原有基础上至少可提升30%以上。当前这种输电技术已被全面推广应用于我国电网公司系统范围内,尤其是在进行长距离输电过程中,把这种输电技术与串补3装置进行相互结合使用,更可有效减少补偿度,极大促使工程建设成本降低下来,其达到的综合效益是极为显著的。

3.2 同杆双回输电技术

实践表明,把这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于电网建设之中,既可有效减少走廊,又可促使诸如青苗赔偿、征用土地、拆迁房屋及砍伐林木等走廊清理费用大大降低下来。同杆双回输电技术在设计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以下这些技术问题:

①雷击故障;②电磁环保;③线路机械故障;④线路检修与维护;⑤带电作业。

由于硬跳线被广泛应用于同杆双回线路中,故还可让塔高得到进一步降低,极大地降低了进行成本。若双回输电线路在两三年内要进行先后建设,则应优先建设同杆双回输电技术。当前这种输电技术在我国输电走廊紧缺地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3.3 国产串补及可控串补技术

这是一种交流输电技术,既经济可行、又灵活机动,其优点主要有这些:①能够有效提升电网系统稳定性及输电能力;②能够有效减少网损并进一步对系统电压分布起到有效改善作用;③能对系统功率震荡起到有效抑制作用;④避免出现串补所出现次同步谐振。因此,把这种交流输电技术应用于长距离、大容量的输电系统建设之中,可加快工程进度并节约建设成本,因而可带来极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当前,这种串补和可控串补装置,我国已能进行自主设计和成批生产。

4.加快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建议

4.1 实施电网的合理规划

电网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框架就是要做好电网的合理规划,这项工作不仅系统性强、而且其整体性也相当高。作为电网建设工作者,对这项工作一定要予以深入研究,真正做到统筹各方、兼顾远近。在确保安全、稳定供电的情况下,确实把优化布局电网设施这项工作做好。此外,还要与当地城市规划部门进行积极沟通,在进行城市综合规划过程中能够真正把电网规划纳入其中,并使电网规划能够成为城市综合规划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样,在发展建设城市过程中,就可真正实现同步开展电网建设,不仅可有效保护好当地环境,而且还可大大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水平。

4.2 大力推广使用电网建设的新技术和装备

追求电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当前进行电网建设的一大主题;在围绕这一主题的前提之下,应积极推广使用电网建设的新技术和新装备,具体应做好以下这些方面:

①加大导线单位截面积的输电能力;②提高导线耐温能力;③降低运行导线弧垂改变量;④减小塔基面积;⑤布置好紧缩性线路和同塔多回线路的布置;⑥节约线路走廊。

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做好对适用新技术应用这项工作的研究。在应用新技术进行电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充分分析并选用那些已在挂网运行的设备和技术,或具有这方面运行经验的技术和设备,例如,L型绝缘塔型、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H-GIS设备、间隙型耐热钢芯铝合金导线等。在电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以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这一原则来进行材料的选择,尽量不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山区节能型电网建设时,可以全方位高低腿设计为主,在林区可以高跨度设计为主,这样就可最大限度保护好周围的环境。

5.结束语

总而言之,供电企业能顺利地向用户进行电力输送,靠的就是电网,因而在当前各项经济快速发展之中,一定要加大力度进行电网建设,并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来实现电网建设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这对于供电企业供电能力及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汉明.220/110kv同杆四回线路耐雷性能的研究[J].电网技术.2010.22.

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篇12

一、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迫在眉睫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强化, 农技推广服务能力稳步提高, 为转化应用农业科技成果, 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 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要看到, 当前农技推广还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 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是适合推广的农业实用技术成果供给不足。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于从成果的数量较多和平均推广率不高两个方面现象的分析, 认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供给充足, 并把推广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推广机制不健全。应该说这种思维是十分片面的, 不仅误导了科研系统对研究方向的定位以及鉴定评审系统对科技成果的界定方法, 也阻碍了我国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进程。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科技成果, 单就数量而言的确不少, 但仔细分析这些成果的内涵, 适宜推广的实用技术成果 (或有效供给成果) 却相对较少。二是农业科技创新用户的需求欲望高、有效需求力低。从宏观上分析, 农业对各式各类农业技术成果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迫切的。但从微观分析和各地的推广实践看, 需求欲望仅是潜在的, 而真正具有采纳应用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需求”并不高。三是推广机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推广经费不足, 农业推广人员投入到推广工作的精力不够, 这一现象在农村乡镇级非常突出。四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推广方式和体制尚需完善。农业的弱质性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农业推广应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 其他方式为辅, 形成多种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我国高校不太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各种职务、职称晋升条件不太重视推广实践, 一般没有设置固定的推广机构和推广岗位, 使高校许多应用成果的推广工作处在一个随意性较大的无序状态, 没有规范的体制。

2. 中央政策导向。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科技改革、针对性非常强的措施。突出强调“农业科技”问题, 农业科技的创新重点包括稳定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 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突破技术瓶颈, 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我们加快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明确了工作方向, 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加快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对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意义重大

1. 构建农村科普信息化服务体系。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 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 是助推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措施。构建农村科普信息化服务体系要具备“六个一”的基本条件:一处固定场所, 设在科普服务站、科普基地、农技协、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一套信息设备, 包括计算机、电话、打印传真机, 接入互联网;一支专家队伍, 要与农业部门合作, 建立一支固定的专兼职专家队伍;一名信息员, 由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村干部、科普信息员、大学生村官、种养殖大户、农村经纪人、农业技术推广员等兼任;一套管理制度, 制定安全保卫、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登记、服务项目公示、开放时间、设备管理等制度;一个长效机制, 要有稳定的资金保证, 主要用于服务站建设、运行维护、专家和信息员补助等方面。坚持标准化服务, 贴近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着力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科技咨询、科技培训、市场价格、生产经营、疫病防治、致富就业、文化生活等各类信息的查询、收集和发布等综合信息服务。

2. 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新模式。

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 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近年来, 省科协与市、县科协成功探索推出四种不同特点的农村科普信息化服务模式。一是科普视频服务模式。科协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 通过腾讯视频聊天平台, 实现网上发布技术成果、科技信息, 专家与农户网上在线直接对话解决技术难题的科普视频服务模式。全省已建立科普视频信息服务站 (点) 2466个, 农民在此上网提出服务要求的终端服务点1839个, 县级服务站38个, 乡镇级服务站100个, 村级服务站185个, 设在农技协的服务站206个, 设在农业企业的服务站69个。科普视频服务覆盖255个乡镇和2268个行政村, 参与服务的咨询专家1107人。二是手机短信服务模式。科协与移动公司合作, 组建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站, 实现手机短信的惠农服务模式。全省已建立手机信息服务站772个, 县级服务站34个, 乡镇级服务站145个, 村级服务站522个, 设在农技协的服务站45个, 设在农业企业的服务站26个。共编辑各类科技信息和科普短信8.9万条, 编发和转发各类科技信息和科普短信254.4万条, 参与编写短信的专家、科技工作者达到899人。手机短信服务覆盖182个乡镇和1752个行政村。三是专家电话服务热线模式。科协与移动公司联合, 开通“12582农业专家服务热线”模式。参与接听答疑的专家394人, 接听答疑电话次数49900次, 热线电话服务覆盖241个乡镇和2409个行政村。四是以“普及网络科普知识”为主要方式的科普信息化服务模式。近三年, 共组织农民数百万人次参加“全国农民网络知识竞赛”, 辽宁省连续获得省级第一, 昌图县连续获全国县级第一名, 岫岩县连续获一等奖第一、第二名。培训农民上网使用网络知识;推广“三农”网络书屋, 在3个地级市、18个县实现全覆盖, 使农事单位、农民足不出户使用到海量的农业科技信息。把科技和信息用现代化的手段, 远程、及时地传达给广大农民, 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致富。

3. 农村科普信息化服务成效明显。

通过开展科普视频服务, 直接受益农户28.3万户, 辐射受益农户99.2万户;手机短信服务, 直接受益农户22.1万户, 辐射受益农户76.9万户。通过科普信息化服务助力解决辽宁省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使农业科技成果、农业技术和农业新品种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农民,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信息化服务拉近了农民与专家的距离。以前, 农民在生产中出现问题, 专家不远百里、千里来到现场才能解决;现在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 使农民与专家在互动中解决生产难题, 极大地降低了服务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服务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信息化改变了科普工作方式, 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高效便捷的科普服务, 不但提高了科学素质, 更坚定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做好辽宁省农村科普信息化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联合协作、强化服务、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 选择在经济比较发达、农民对信息需求较高、科协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先行重点推动科普视频模式。要求今后的科普惠农项目要优先申报具备发展信息化条件的项目, 以点带面, 逐步推开, 市以上表彰的科普服务站、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均具备信息化服务功能。

三、农技协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环节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 促进农民增收,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环节。

1. 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农技协一方面在产业化经营上进行大胆探索, 把重点放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上;另一方面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 以市场为导向, 努力发展规模经营提高效益, 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满足市场对产品的批量需求, 农技协将自己成功的技术和经验, 通过会员不断传播到周围的群众中去, 形成了“发展一个协会, 带出一群能人, 创办一个实体, 服务一方农民”的局面, 加速了农村产业机构的调整和优化, 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生机与核心的活力。

2. 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

省科协与省财政厅联合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通过项目的方式支持基层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 加速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农技协的突出特征是技术的先进性, 农技协的科普示范基地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基地、辐射基地、研究基地。农技协通过能人效应和示范效应, 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迅速传播到广大会员和农户, 打通了科技通向千家万户的渠道。

3. 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

相当一部分协会都采取了聘请专家讲课、进行技术指导、与科研单位挂钩、组织会员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和方法, 帮助会员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水平。如西丰县永得利绿色蔬菜产业协会、大洼县渔业协会、清河葡萄协会, 通过聘请农科院、农技推广站专家到现场对会员进行培训, 使会员的种植、养殖技术迅速提升。现在, 在协会的帮助下, 当地农民种植、养殖品种的选择和产量均优于其他种植、养殖农户, 经常吸引周边种植、养殖户前来观摩、学习。

4. 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省科协按照农技协“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原则, 探索出“科普惠农, 科协搭桥, 农超对接”的惠农新模式, 组织惠农优质产品与大型超市直接对接, “农技协+科协+超市”成为全国第五种“农超对接”的成功模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 统一销售, 避免了产品相互压价和技术封锁, 搭起了农户的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桥梁, 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民加入了农技协, 就增加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筹码, 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5. 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目前, 在辽宁省已形成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农技协组织, 市、县、乡、村四级, 专业、联合各类农技协组织已经发展到5543个, 会员131.5万人, 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流通服务等100多个专业类别。省科协通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推进科普信息化, 开展“农超对接”服务, 引导和支持农技协把农民共同的致富愿望和经济利益联结在一起, 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技术服务和配套措施, 大大增加了农民的产品质量和产品生产量, 并在拓宽市场销售中实现收入的增加。据不完全统计, 近5年, 仅“农超对接”服务, 就直接促进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与辽宁兴隆商业集团旗下超市、其他系统超市、土特产品超市、大型农贸市场签定各类合同810个, 其中短期合同353个、季节合同266个、长期合同191个, 实现销售额4.21亿元。

摘要:农技推广滞后, 科技成果和农业技术无法有效推广到农民手中, 已经成为阻碍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瓶颈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 为助推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发挥作用。

上一篇:高质量草坪下一篇:国际视角下的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