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补偿器

2024-08-20

自然补偿器(共8篇)

自然补偿器 篇1

蒸汽管道通常采用自然补偿和补偿器补偿两种方式, 自然补偿是利用弯头形成“π”型或“L”型管段进行补偿, 结构简单, 运行可靠, 设计中通常优先考虑, 尤其是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管道上比较常用的补偿器有以下几种: (1) 球型补偿器; (2) 套管式补偿器; (3) 波纹管补偿器; (4) 旋转补偿器。其中, 球形补偿器和套管式补偿器易发生泄漏, 在有毒及可燃介质管道中严禁采用, 在蒸汽管道上也不推荐使用;波纹管补偿器应用较为广泛, 其核心结构是用薄壁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波纹管, 对温度和压力敏感, 因此不适用于温度>400℃、压力>2.5MPa的蒸汽管道, 尤其是轴向型波纹管补偿器, 在吸收管道轴向位移时会产生巨大的内压推力, 从而大大增加土建费用;旋转补偿器是通过两个补偿器和力臂形成力偶, 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 由力臂绕着中心轴线旋转, 以达到吸收力偶两边热管道产生的热膨胀量的目的, 应用多只旋转补偿器组成立体管道结构, 可获得较大的补偿量和平衡能力, 也可根据管网结构改变管道的走向。由此可见, 高温高压蒸汽管道宜选用自然补偿方式或旋转补偿器来吸收管道的热膨胀量。

1 自然补偿与旋转补偿器的比较

热力管道尤其是蒸汽管道设计初期, 管道走向应充分考虑热胀冷缩产生的二次应力, 以确保管道热态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管道热膨胀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L表示计算管道的长度, 单位是m;α表示管道的线膨胀系数, 与管道材质有关, 单位是mm/ (m·℃) ;T1表示管道内的介质温度, 单位是℃;T2表示管道的安装温度, 单位是℃, 一般取20℃。

1.1 管道的自然补偿

在进行热力管道设计时, 首先要考虑自然补偿, 即利用管道的自然弯曲吸收管道自身的热膨胀量。自然补偿在热力管道的设计中一般分为三类:空间立体弯、Z字型折角弯和L型直角弯。判别空间立体管段的补偿能力能否满足要求时, 可用到以下公式:

D0表示管道的外径, 单位是mm;Y表示管段的总变形量, 即管道三个方向的热变形量的矢量和, 单位是mm;L表示管段在两固定点之间的展开长度, 单位是m;U表示管段两固定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单位是m。使用条件: (1) 管道的两端必须固定; (2) 固定点之间无分支管; (3) 计算管段的外径、壁厚及材质统一; (4) 管道上无中间约束。

由于工程实际中运行的热力管系均为复杂管系, 无法满足上式的使用条件, 因此热力管道设计时多采用应力分析计算软件, 可有效判别某蒸汽管道或管系是否满足自然补偿要求。

1.2 自然补偿的优缺点

自然补偿在高温高压蒸汽管道上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 耐温耐压性能好, 不受补偿器材质或填料的限制;其次, 无泄漏隐患, 运行安全稳定, 事故率低;另外, 结构简单, 施工方便。

自然补偿的缺点: (1) 补偿能力小, 对于蒸汽管道, 一般30-50m就需设置一组“π”型空间立体补偿弯; (2) 占地面积大, 如管道走向不能满足自身补偿的要求, 就需要额外设置“π”型补偿, 增加了占地面积和土建投资; (3) 运行成本高, 由于弯头增加, 局部阻力损失增大, 管道内介质的温降和压降均较为明显, 为满足下游热用户需求, 就要提高汽源的温度和压力, 从而增加投资和运行成本。因此, 长距离输送高温高压蒸汽管道, 是否采用自然补偿方式, 应进行经济评价和方案比选。

1.3 旋转补偿器的特点

旋转补偿器最大的优势在于补偿量大, 例如DN450以上的旋转补偿器, 其补偿量可达2000mm, 这样就可以弥补自然补偿阻力损失大、运行成本高的缺点。但是, 旋转补偿器因其结构特点, 泄漏频率较高。旋转补偿器的主要技术核心是填料密封, 易发生泄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条:

(1) 工作时填料磨损, 造成填料腔内松动, 发生泄漏;

(2) 因管道中介质的不利因素 (如氯离子、温度等) 使填料发生氧化, 长期使用造成填料腔内松动, 发生泄漏。

2 旋转补偿器与自然补偿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对比

旋转补偿器与自然补偿方式相比较, 在设计理念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将轴向补偿转换成旋转补偿。例如一根DN400的过热蒸汽管线, 设计压力4.65MPa, 设计温度450℃, 管道材质为15Cr Mo G, 如选用旋转补偿器, 其最大补偿量为1800mm, 根据公式计算, 一组旋转补偿器的补偿距离可达302m, 是自然补偿距离的6-10倍。由此可见, 旋转补偿器能够大量减少弯头使用和管道当量长度, 从而使蒸汽管道的温降和压降大幅度减少, 为项目的投资和运行减少成本, 并且实现高温高压蒸汽的长距离输送。

以上述过热蒸汽管线为例, 当输送距离为270m, 介质流量为200t/h时, 采用自然补偿的压降为0.1MPa, 采用旋转补偿器的压降为0.06MPa, 输送距离越远, 节能降耗效果越明显。

3 结论

目前, 旋转补偿器在高温高压蒸汽管道上的应用并不广泛, 主要原因是其泄漏隐患仍然存在, 但从其发展趋势上看, 可以在长距离输送蒸汽管线上替代自然补偿方式。

摘要:随着大型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高温高压蒸汽长距离输送至热用户已越来越普遍, 如何解决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的热膨胀问题和热损失问题, 是管道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自然补偿和旋转补偿器两种补偿方式在设计选型和应用效果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可作为高温高压蒸汽管道选择最佳补偿方式的参考。

关键词: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自然补偿,旋转补偿器

参考文献

[1]李文昌蒸汽管道利用自然补偿的计算实例[J].新疆有色金属2011 (z1) .

[2]朱小波旋转补偿器在高压蒸汽管道中的应用及节能效果[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3 (01) .

自然补偿器 篇2

浅论生态补偿机制对自然资源开发产生的影响

摘要: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最主要的是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长久以来,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只关注其经济功能,而忽视其强大的生态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资源的生态功能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功能,并开始重视生态利益。本文主要从自然资源涵义、自然资源开发造成的影响,提出生态补偿机制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自然资源;开发;影响一、自然资源涵义(一)自然资源定义。 自然资源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使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狭义的自然资源只包括实物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广义的自然资源则包括实物性自然资源和舒适性自然资源的总和。 (二)自然资源特点。 1.有限性,指资源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2.区域性,指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律。 3.整体性,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故必须强调综合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二、自然资源开发造成的影响(一)影响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自身发展。 产品低价造成自然资源开发企业长期低利、微利,甚至亏损,自身积累不足,难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制约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粮价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基础投人不足,已严重动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二)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低效中利用和浪费。 产品低价除了造成自然资源开发技术的落后外,还迫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破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原材料低价在刺激加工工业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使企业不注重提高利用效率,在资源利用上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以巨大的自然资源消耗维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三)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我国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多达356万平方公里,已占到国土面积的37.1%。其中,646个县水土流失严重,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经研究测算,按照现在的流失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掉,粮食产量将降低40%左右,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届时将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3万余种植物中有4、5千种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有的濒临灭绝。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三、生态补偿机制限制自然资源开发造成不利影响的对策(一)明确补偿主体。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是参与生态活动的各关系人(自然人和法人),它包括两类:公共主体和市场主体。生态补偿机制的公共主体就是政府及各类相应的机构和组织。由于生态经济的公共性,这就决定了政府作为公共主体参与生态活动补偿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由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在该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主导作用,即主张补偿主体行政化。对生态治理中的受损权利人的补偿需要政府实施。 (二)确定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的确立是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一大难点。很多人将其归结为生态环境的功能价值的难以计量。对补偿标准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靠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评估。对于建设项目生态补偿金的确定,可以考虑与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环评的各项数据资料,使环境影响的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同时进行,在环评阶段确定生态补偿金的数额,同时也可提高环评的准确性、科学性,还可以节省环境管理机关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生态补偿机制要力求在公平公开的层面上运行,必须有科学核算生态补偿的标准体系。 (三)补偿方式多样化。 1.政策补偿与技术补偿相结合。政策补偿,即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的权利和机会补偿。受补偿者在授权的权限内,利用制定政策的优先权和优惠待遇,制定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促进发展并筹集资金。技术补偿,是指中央和当地政府以技术扶持的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给予支持。具体内容有:补偿主体开展技术服务,提供无偿技术咨询和指导,培训因自然资源受到合理限制的权利人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使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财富。 2.连续补偿与一次性补偿相结合。以目前的生态补偿政策来看,例如国家实行的退耕还林与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环境的恢复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对于农牧民来说,退还之后失去了部分或全部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为了保障农牧民的利益,使其能维持基本的生计,在项目实施的初期阶段,至少在5~8年内,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连续对项目实施主体进行补偿,以推动其生产经营方式的逐步转型。 (四)规范生态补偿管理。 1.生态补偿必须坚持“保护者受益、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的基本原则,即环境保护者有权利得到投资回报;环境开发者要为其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行为支付代价;环境损害者要对其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做出赔偿;环境受益者有责任和义务向提供优良生态环境的地区和人们进行适当的补偿。 2.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建立起清理、核查、勘测、统计受限权利人的自然资源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存量,并跟踪、统计自然资源产权变动情况,加速建立对该类自然资源价值的核算体系,完成生态环境资源实物及价值形态的核算,逐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账户管理制度。 3.实行统一监督办法。建立财政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对各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使财政生态补偿资金更好地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实施生态补偿的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五)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 1.重新审视现有的GDP指标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指标体系或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于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的区域用绿色GDP指标进行考核。 2.在规划时既要考虑经济增长,又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建立相应科学的考核指标,明确经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有效约束不顾环境后果,不顾他人利益的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 3.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包括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恢复之间的环境补偿,资源输出与资源受惠地区之间的环境补偿等。 (六)生态目标与农村发展目标相结合。 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多在偏远、贫困的农村山区,有些农户的林地被划为了公益林或划入了自然保护区,以至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收益。欲使生态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若背离农村发展的目标,完全由政府来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将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四、结束语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人类的生态利益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追求。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尽量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提倡可持续消费方式,全方位推进生态建设,把生态理念贯彻到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切实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参考文献: [1]汪劲. 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林齐.对生态利益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的研究.上海环境与科学.2008

自然补偿器 篇3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 各个补偿主体对农业自然灾害的各种救助支出与资金补偿, 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受灾群众恢复与发展生产, 度过难关, 解决临时性生活困难。从广义而言,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的财政补偿、农业保险的补偿、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间接补偿、民间金融借贷、社会组织补偿、自我储蓄补偿等。当然, 政府财政补偿、农业保险等市场机制的补偿是补偿方式的核心, 其他方式可以成为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补充。由于受到财政资金的限制, 政府财政救灾支出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补偿需要, 而农业保险等市场补偿方式也由于农业灾害的普遍性、弱可保性等原因, 使得保险公司不愿意开办, 因此, 需要整合各种补偿方式, 提高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基于系统工程学中的协同理论,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是一个由多种补偿方式构成的复杂系统, 虽然补偿形式千差万别, 但对提高农户的补偿能力或者抗风险能力来讲都存在着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在灾害补偿整个系统中有序结构形成的内驱力, 从而使整个补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 从混沌现象中产生某种稳定结构, 即协同效应。把农业自然灾害的政府财政补偿、市场补偿、社会补偿等看作各个子系统, 如果各子系统之间协调得好, 配合默契, 共同围绕核心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 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之, 如果子系统间相互冲突或摩擦, 整个系统将处于无序状态, 内耗成本增加, 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因此, 如何调动各个补偿子系统的积极作用, 发挥更大的补偿效率, 是构建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重要问题。[1]

二、协同补偿模式中的补偿主体分析

基于协同补偿模式的运行机制, 主要包括政府、农户及自然灾害风险补偿的市场组织、以及自然灾害风险补偿的市场中介组织等主体, 他们的关系如图1所示。[2]

其中, 农业生产组织是由包括农户、规模农户还有一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组成的合作组织等等, 他们既是农业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风险的承担者, 又是政府和市场组织向其提供补偿的接受者。这些农业生产的供应者可以通过农业生产协会、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等形式联合起来规避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损失, 或者通过这些组织形成自保协会, 提供互助保险的形式来补偿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市场组织主要包括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专业化保险公司、办理农业生产贷款的商业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非银行性的典当、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 它们为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灾害风险给予补偿, 由于农业生产遇到的自然灾害属于高风险行业, 其业务经营应该受到政府的规范或者财政的支持与补贴。

在这种结构体系的政府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属的财政、民政、执法等部门以及政府支持下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 政府对农业自然灾害的补偿主要表现为对农业生产的公共支出以及对政策性业务的补贴。

市场中介组织主要是风险公估公司、风险投资组织、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组织等等构成。风险公估公司可以帮助农户进行风险衡量与评估、并进行风险管理技术的指导与服务;风险投资公司可以将农户购买的风险产品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在资本市场运营, 规避产品本身的风险;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组织可以在发生自然灾害损失之后给予技术指导, 帮助农户补种以及做好减灾措施等服务。这些都是农业生产中灾害风险补偿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 应该不断探索与完善。

社会组织主要是上文提到的志愿者组织或者慈善机构, 他们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还能够弥补国家财政救助与补偿的不足, 起到凝聚人心、团结互助的激励作用, 政府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规范与引导, 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

三、协同补偿模式下多层次补偿机制的结构框架

一个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自然灾害补偿结构体系需要政府财政、市场组织以及社会组织机构的共同合作, 才能得以实现。具体的设计框架如图2所示。[3]

当灾害风险发生的频率比较低或者灾害损失程度比较小的时候, 农户可以采取风险自留或者不足额投保的方式, 减少灾害风险支出的成本, 因为即使灾害风险发生, 对农户自身的经济损失也不是很大, 也不会更多的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财政补偿是在发生自然灾害后由政府或者政府组织实施的、面向全体受灾农户的生活和服务补偿制度, 由于其资金来源的政府拨款性和补偿过程的公平性, 而成为目前重要的灾害救助与补偿方式。金融信贷主要是农村金融机构对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粮农提供资金支持, 当自然灾害发生后能够保证农户有恢复生产的资金保证, 当然由于支农的金融业务具有政策性的特点, 国家应该给予税收优惠或者经营补贴。商业保险灾害补偿是以市场为主体, 采取投保商业保险公司的做法, 遵循市场化的运营原则, 对可能受到的灾害损失进行事先投保, 在灾害发生后, 依据投保合同依法获得补偿的一种灾害风险补偿机制, 主要包括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目前这种商业保险灾害补偿机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 主要表现为财产保险不如人身保险发达;再保险市场发展不足, 在灾害补偿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财产保险的补偿方式创新不足, 不能满足农户的防灾、减灾、抗灾需求;商业保险法制化建设滞后, 业务存在诸多不规范运行。社会捐助的灾害补偿是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 在政府的引导与规范下, 对受灾群众开展的以捐款捐物为主要内容的灾害补偿形式, 是补偿灾害损失的一个重要渠道。社会捐助是由非政府的慈善机构组织运营的, 而慈善机构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主体。社会捐助作为一种重要的灾害补偿手段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我国的慈善事业并不发达, 社会捐助在灾害补偿机制中发挥的作用较小, 存在的问题也较多。虽然近年来慈善捐赠的总数增长很快但由于资金运作方面存在问题, 其在补偿灾害损失方面的作用体现不是十分明显。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补偿资金较少、补偿时效性差、补偿运行机制不完善等条件的制约下, 应不断探索, 并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捐助慈善事业, 积极挖掘与发挥社会捐赠在自然灾害补偿中的补充作用。

运用系统工程论中协同理论的思想指导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损失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将政府财政补偿、市场补偿、社会补偿等有效结合起来, 建立多主体、多元化的损失补偿运行机制, 是应对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损失的最优路径与策略。

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层次:

第一, 受灾农户通过银行贷款或者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获得补偿资金, 并支付资金的使用价值——利率。同层次上, 被保险人通过投保的方式获得补偿资金或者及未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户自己承担一定的自然灾害风险损失。被保险人以免赔额、免赔率或不足额投保农业保险的方式承担了自然灾害发生导致的部分损失, 而未投保的农户则需要承担自留风险的全部损失。

第二, 通过建立市场化的农业保险补偿机制, 可以将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损失在不同的被保险人之间分摊, 当少数被保险人遇到自然灾害发生困难的时候, 通过保险理赔的方式给予补偿。同时直接承保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以再保险的方式将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分摊到国内外的再保险市场, 进一步扩大自然灾害损失的承保范围与业务容量。当发生自然灾害风险时, 直接承保人通过自身提取的保险基金或者保险准备金按照自留分保的比例进行补偿, 再保险公司按照所承担的分保比例或者是当自然灾害损失超过一定的赔偿限额之后, 通过第一层超赔的形式对受灾农户进行补偿。

第三, 政府作为再保险公司的保险人, 承担的是较高层次的巨灾风险补偿。针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可能造成巨灾损失, 政府设立自然灾害巨灾风险基金是非常必要的。自然灾害保险传统的分摊机制是通过再保险的形式将自己所承担的一部分风险分保出去, 由其他保险公司或者再保险公司共同承担, 以降低单个风险单位的损失程度。实际上如果发生巨灾损失, 自然灾害的巨灾损失的补偿是根本无法单纯地依靠再保险的方式与运行机制加以解决的, 因此, 维持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就是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自然灾害巨灾补偿基金。自然灾害巨灾风险基金的筹集可以考虑国家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公司的保费提取、农业再保险业务的保费提取、责任准备金的提取以及市场筹集等多种渠道, 对巨灾风险业务要从政策上予以支持, 以有效分担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保险公司的巨灾风险损失, 即第二层超赔。

第四, 发行自然灾害管理的巨灾风险债券。面对日益严重的巨灾损失, 传统的保险和再保险手段的补偿能力趋于下降, 再保险的风险管理与资金补偿的缺口越来越大。因此, 在此背景下, 需要采取新的措施来规避巨灾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 市场上出现了非传统的选择性风险转移工具 (即ART方式) ,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巨灾风险证券。巨灾风险证券是通过资本市场上保险风险与证券的联结, 将保险人承保的农业巨灾风险与资本市场结合起来, 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与规避巨灾风险, 这种新的金融衍生品就是保险证券化, 它是通过在资本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保险证券产品的方式筹集资金, 用以分散和化解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灾损失。当然, 巨灾风险证券化需要具备高度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灵活有效的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和完善的金融法律保障等作为基础。目前在我国全面开展巨灾风险证券化还存在困难。但本文认为, 由于发展巨灾风险债券只需要一定发展水平的资本市场, 较好的监管体系和一定数量的机构投资者以及有关的服务机构等, 而这些条件在短期内可以实现, 因此, 发展自然灾害巨灾风险债券可以作为农业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建设的一条新路径, 即第三层超赔。[4]

总之, 再加上财政灾前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投入补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补偿、灾后的财政救助补偿以及社会捐助补偿的作用, 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机制有效地将损失分摊到不同的主体和个人, 从而达到充分整合系统中各种有效资源、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共同应对自然灾害损失的目的, 使社会中应对巨灾的各种主体以损失补偿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方式联结起来, 形成应对自然灾害损失的系统整体力量, 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的损失补偿, 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破坏性。

四、协同补偿模式下运行机制的完善

第一, 政府财政补偿理念的转变。

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补偿应该是政府灾害性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传统的救灾与补偿的继承和发展。继承方面主要是提供给受灾农户紧急救助与补偿, 主要包括临时性的粮食食物、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政府对受灾农户提供生产资料、资金、政策或以工代赈等方式扶持受灾农户开展生产自救等, 通过恢复和发展灾区生产来达到克服灾害造成困难的目的。发展方面主要是应该更新救助与补偿的理念, 改变单纯的只着眼于眼前临时性的紧急救助与补偿, 还应该进一步考虑因灾造成的贫困问题。首先, 是由“直接补偿”向“间接补偿”的转变。直接补偿就是对需要救助的农户实施直接的金钱或财物的补偿, 间接补偿并不是直接将物资提供给受灾农户, 而是将各种信息与所需的服务提供给他们, 间接补偿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掘受灾农户自身的潜能, 做到“助人自助”。从“直接补偿”转变为“间接补偿”能更好地实现对受灾农户的补偿与支持功效, 这是灾后补偿工作的新要求。其次, 是由“正向单一补偿”向“双向反馈补偿”的转变, 正向单一补偿是将财政补偿资金从中央或者地方政府向受灾农户的单向的机械式转移, 它主要强调补偿资金传递的单向性和直接性。双向反馈补偿则强调补偿的渐进性, 它重视对灾区受灾状况的整体把握、补偿效果的反馈和监督, 根据补偿资金的需求对财政的拨款进行渐进式的调适和变更。再次, 是由“单一补偿”向“分类补偿”的转变。分类补偿是针对受灾农户的灾害程度采取不同的补偿措施, 实施个性化的方案, 改变单一补偿方式资金不足补偿不到位的弊端。

第二, 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职能。

政府在整个补偿体系中要为金融、保险市场提供政策性扶持, 为体系良好运作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通过行政手段提高补偿程度和风险在各主体之间的均匀分散, 体现最终再保险角色。市场职能是能够调动全社会资源, 使资源得到更优化分配。另外, 需要发挥资本市场在巨灾损失补偿中的作用, 通过资本市场中的风险产品转嫁风险, 规避损失。整体上提高政府和保险市场的承保力和资金流动, 将风险分散更广的空间。

第三, 建立与完善互助性的社会补偿。

首先, 依托农业生产的行业协会或者农业生产组织, 对组织内部或者加入行业协会的农户进行开办互助保险制度, 成员缴纳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 当成员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 提供一系列的资金补偿与支持。其次, 重视社会捐赠补偿的建设与完善。社会捐赠是广大公民参与社会补偿的一种良好方式, 也是募集补偿资金的重要渠道。今后要逐步建立与完善集中性捐赠和经常性捐赠相结合的社会捐赠制度。开展集中性捐赠一般是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进行;开展经常性捐赠, 应建立自上而下的社会捐赠网络体系, 可以在基层社区合理分布捐赠站点, 以保证捐赠方式经常化、正常化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众托.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 潘晓成.转型期农业风险与保障机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3) 翟栋.建立我国多层次巨灾风险补偿机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厂区热油管道自然补偿弯设置探讨 篇4

近年来, 伊拉克、伊朗等中东地区的燃油燃气火电机组设计项目日益增多, 油区离主厂房距离较远, 厂区油管道设计布置是整个火电厂原料输送的精髓, 是整个电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线长、温度较高是这些管线的共同特点, 设计要充分考虑管道的热补偿。

以伊拉克某电厂4台330 MW燃油 (气) 发电机组为例, 锅炉为亚临界参数、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正压运行、炉烟再循环调温、半露天布置、全钢构架的箱型汽包炉, 可单独燃烧重油、原油及天然气, 并能够进行油 (重油或原油) -气混烧, 为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厂区燃料管道含轻油管道、重油管道、原油管道及天然气管道, 范围广, 管道多处交错, 对管道布置及厂区管架设计配合提出了挑战。下面仅以重油加热器出口油管道为例, 按照设计规程, 探讨其布置设计。

1 电厂重油系统简介

为满足锅炉厂油枪对油品黏度的要求, 重油供油泵出口设有加热器, 厂区燃油管道的温度高达105℃左右, 这就要求厂区重油管道布置设置自然补偿弯以避免出现应力集中。重油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2 厂区重油管道布置计算

2.1 管道的布置概况

管道走向布置需同总图专业配合完成, 重油管道由重油加热器出口至油枪, 全线直线距离约长700m, 管道布置上充分考虑自然补偿, 避免用补偿器。

2.2 管道的设计参数

管道规格:159×7;

设计温度:105℃;

设计压力:4.53 MPa;

保温厚度:70mm;

保温材料密度:150kg/m3;

伴热方式:一根φ32×2.5。

2.3管道的布置方案

假设两个补偿弯中心间距40 m, 运用GLIF应力计算软件, 计算并分析方案一 (布置图如图2所示) 和方案二 (布置图如图3所示) 两种补偿弯布置的合理性。

两种方案比较如下:

2.3.1 支吊架设置

假设两固定点之间的管道坡度方向不变, 均坡向同一个方向, 两种布置方案支吊架设置对比如表1所示。

结合表1的对比数据可知, 两种补偿弯设置的支吊架总量是不变的, 但方案一 (水平补偿弯设置方式) 放气点、放水点的个数均较方案二少, 且可通过合理的支吊架设置取消弹簧支吊架, 便于施工和采购。

2.3.2 应力计算结果

对两种补偿弯设置方案运用GLIF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热位移及应力计算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

结合表2的对比数据可知, 两种方案对应的支吊架处热位移及热应力均不大, 计算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3 结语

本文通过实例比较了发电厂厂区重油管道自然补偿弯设置的两种方案, 并从放气点、放水点, 支吊架设置及支吊架处的热位移、热应力几个方面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水平补偿弯设置放水、放气点少, 可取消弹簧支吊架, 支吊架处的热位移及热应力计算结果也令人满意, 尤其是对于厂区管道较长的管道布置, 此种方案优点更为突出, 可大大降低施工工作量, 也方便支吊架的采购, 对于同类型的电厂厂区燃油管道布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以某电厂厂区重油管道补偿弯布置为例, 分别给出补偿弯水平布置及垂直布置两种方案, 并通过CLIF软件应力计算分析, 比较了不同布置方案在支吊架、放气/放水点设置及应力计算结果等方面的差异, 对厂区热油管道布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重油管道,自然补偿,应力计算

参考文献

[1]GB50660—2011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S].

[2]DL/T5204—2005火力发电厂油气管道设计规程[S].

多元化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机制分析 篇5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 各补偿主体对受灾群众的各项费用支出, 主要目的是帮助受灾群众恢复、发展生产, 度过难关, 解决临时性生产生活困难。从广义而言,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的财政补偿、农业保险补偿、社会组织捐助补偿、自我储蓄补偿等。当然, 政府财政补偿、农业保险补偿是核心, 其它方式可以成为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补充。当前研究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文献较多, 有的基于财政角度分析, 如中国人民大学陈共教授提出社会共同需要论的观点, 包含着国家对自然灾害进行补偿的思想。近年来, 社会保障的相关问题受到重视, 郑功成教授提出,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构成, 并将社会救助当作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否则就是对人民生活权力的漠视, 灾害救助是成为政府财政救助的重要问题。另外, 还有很多学者从保险补偿的角度对农业自然灾害进行研究, 认为农业保险在农业自然灾害补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农业保险由于具有弱可保性等问题需要政府支持, 如张跃华、顾海英提出, 农业保险所能发挥的支农作用与效果是农业保险所需财政政策性补贴额度的主要依据。[1]朱俊生、庹国柱 (2009) 提出公私合作的保险制度模式, 公就是财政补贴, 私就是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运作, 两者结合达到良好的运行机制。我国学者基于某一角度对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研究成果较多, 但针对整合不同补偿主体, 形成协同补偿机制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

当前, 由于受到财政资金的限制, 仅靠政府财政救灾支出往往不能满足灾害补偿的需要, 而农业保险方式也由于农业灾害的普遍性、弱可保性等原因, 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因此, 需要整合各种补偿力量, 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二、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现状

1.农户选择自然灾害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通过采取内部控制措施等手段来化解风险或者对这些保留下来的风险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 简而言之, 就是将风险保留在风险管理主体内部。风险自留就是农户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自然灾害风险造成的损失, 即农户以其家庭内部的资源来弥补损失。由于农户农业收入较低, 风险意识薄弱, 大部分农户选择通过动用自身的储蓄等方式去应对自然灾害损失, 而没有更多的考虑其它灾害补偿方式。

2.民间借贷补偿方式比较流行

一般来讲, 出现自然灾害以后, 农户依靠互助制度度过难关, 解决由于灾害所带来的补偿问题, 这些大多属于民间借贷的范畴。一般来讲, 农村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为互助式借贷。互助式借贷是相互帮助而发放的借贷, 因而借款利率比较低。民间借贷本身就起源于亲朋好友亲戚邻里的资金借贷, 目的就是互相扶持渡过难关, 并非是为了谋利, 一般金额不大而且多是微息或无息借贷, 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美德, 对帮助农民克服生产生活上的临时困难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一种信用借贷。虽然这种借款比银行利息高, 但由于它的可得、多样、方便、快捷、灵活, 仍有很大的市场。

互助借贷在灾害发生后成为主要的灾害补偿方式之一, 由于操作方便简单, 大家也早已习惯于互助借贷的方法, 发生灾害之后, 便成为农户面对灾害的首选的补偿方法。

3.政府财政补偿是最主要的补偿方式

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一种意外的、非预料到的、非预期的、偶然的、突发的损失, 那么就使得自然灾害的补偿具有了公共性和公益性的特点, 而政府就成了自然灾害损失补偿的最后一道防线, 即最后的“义务人”。近年来, 我国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 损失也逐年增加, 这样, 政府财政补偿的基础性地位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尤其是在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的补偿中, 政府能够充分组织和动员人力、物力、财力去抢救、补偿受灾群众的损失。特别是当突发性特大灾害发生后, 政府在短时间内能够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施急救, 这是其他任何群体或组织难以胜任的, 因此, 政府财政补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 政府财政对自然灾害的救助与补偿主要包括优抚和福利支出中的救灾支出专项资金, 也包括一些抚恤支出、农业支出、科技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以及政策性补贴支出。另外, 在遇到有紧急特殊的自然灾害或者重大自然灾害时, 还可以通过中央和地方专项储备基金进行补偿, 这些救助与补偿资金就共同构成了政府财政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这也是我国目前政府财政自然灾害补偿的基本现实。由于广大群众观念落后, 发生自然灾害之后, 除了依靠自身对灾害进行补偿之外, 受灾群众过于依赖政府的救助与补偿, 即使政府财政补偿的数额非常有限, 这也说明了政府财政补偿是目前最主要的灾害补偿方式。

4.农业保险补偿尚不完善

由于农业保险所承保的风险主要是自然灾害, 具有成灾面积广、破坏程度大等特征, 这就意味大量保险标的具有同时受损的可能性, 而保险运行机制的前提是承保风险的相互独立性, 即大数定理针对农业保险不再适用, 这就造成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农业保险的高费率、低保障问题突出, 使得农业保险业务进展缓慢。

因此, 从供给来看, 目前农业保险的现状是经营机构偏少, 涵盖的险种也偏少, 风险保障的范围也有限, 很多的粮食作物和养殖业处于无保险的状态。从农户的需求情况来看, 虽然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自然灾害损失, 但由于农户收入有限, 风险保障意识较差, 而且随着农户农业生产的收入比重不断下降, 兼业行为所带来的收入不断增加, 农户投资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5.社会组织补偿功能没有完全发挥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救助与补偿主要是依靠政府财政的资金支持, 而缺乏民间社会组织的救助与补偿。民间社会组织的救助与补偿虽然不起主导作用, 只是政府财政救助与补偿的有益补充, 由于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干预性强, 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与补偿的社会化程度很低, 民间救助与补偿很少, 缺乏社会上个人和组织的积极参与, 比如民间慈善、社会捐助、社区服务等救助与补偿手段。其实, 农村的一些灾害救助若由非政府组织、民间服务性组织执行, 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减轻财政支付的压力, 也可以有很好的救助与补偿效果。因此, 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补偿在农村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当前应该大力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补偿救助, 以提高农村灾害救助整体水平, 不断满足受灾群众的需求。国际经验己经表明, 有资质的、专业的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 比政府直接提供救助服务更加有效。从当前来看, 涉及到灾害补偿和服务的非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还没有广泛建立, 对灾害救助与补偿只有红十字会承担一定的功能与作用, 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应该支持建立相应的灾害服务与补偿组织, 积极发挥灾害补偿的补充职能。[3]

三、构建多元化农业自然灾害补偿运行机制

一个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自然灾害补偿结构体系需要政府财政、市场组织、合作组织以及社会组织机构的共同合作, 才能得以实现。具体的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层次, 本文主要基于保险补偿机制进行分析。

第一, 通过建立市场化的农业保险补偿机制, 可以将农业自然灾害损失在不同的被保险人之间分摊, 将积累起来的保险基金用于灾害补偿。同时承保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再保险的方式将自然灾害风险分摊到国内外的再保险市场, 进一步扩大自然灾害损失的承保范围与业务容量。当发生灾害损失时, 直接承保人通过自身的保险基金或者保险准备金进行补偿, 再保险公司按照所承担的分保比例, 或者当自然灾害损失超过一定的赔偿限额之后, 通过第一层超赔的形式对受灾农户进行补偿。

第二, 针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可能造成巨灾损失, 政府设立自然灾害巨灾风险基金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发生巨灾损失, 单纯依靠保险与再保险的方式是不够的。因此, 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就是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自然灾害巨灾补偿基金。其资金的筹集可以包括国家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公司的保费提取、农业再保险业务的保费提取、责任准备金的提取以及市场筹集等多种渠道, 对巨灾风险业务要从政策上予以支持, 以有效分担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保险公司的巨灾风险损失, 即第二层超赔。

第三, 发行自然灾害管理的巨灾风险债券。通过资本市场上保险风险与证券的联结, 可以将保险人承保的农业巨灾风险与资本市场结合起来, 通过在资本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保险证券产品的方式筹集资金, 以分散和化解巨灾损失。因此, 发展农业自然灾害巨灾风险债券可以作为农业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的一条新路径, 即第三层超赔。当然, 巨灾风险证券化需要具备高度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 灵活有效的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和完善的金融法律保障等作为基础, 才能发挥作用。[4]

总之, 再加上财政灾前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投入补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等补偿方式, 为减少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与损失幅度打下基础。再整合灾后的财政补偿、农业合作组织的互助保险保障以及社会捐助补偿的作用, 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机制就能够有效地将损失分摊到不同的主体, 从而达到充分整合各种资源、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共同应对自然灾害损失的目的, 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损失补偿, 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破坏性。

四、完善多元化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机制的对策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需要发挥各主体的作用, 才能达到提高补偿效果的目的。

1.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缓解财政自然灾害补偿资金压力的基础。从自然灾害发生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看,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日益活跃, 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不断增加。多年来, 虽然我国一方面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与防灾减灾, 但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另外, 过度的资源开发和其它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也增加了防灾减灾的困难, 在很大程度上也抵消了放在减灾与灾后补偿的实施效果, 最终使各种放在减灾及补偿措施事倍功半, 发展缓慢。虽然这些活动不完全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 但是环境是一个整体系统, 环境的破坏必然影响到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 在农业生产中会带来更大的灾害损失。因此, 环境补偿问题关系到灾害发生的程度, 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也是自然灾害补偿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 除了政府财政补偿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之外, 政府要在整个补偿体系中为补偿体系良好运行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2.完善财政对市场行为的补贴制度, 进一步发挥市场补偿机制的作用

开办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的政策性, 同时亦具有一定的商业性。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的基本原因是农业保险市场无法完全由私人企业来承担, 即农业保险存在市场失灵。因此, 财政补贴是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的主要方式, 其他方式可以视为补贴的延伸。当然, 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是一个促使农户福利增加的过程, 但补偿也应该有相应的限度, 超过一定限度则会使农户的福利减少。总的来说, 由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 中央政府从制度和财政支持方面都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以中央政府为主, 地方政府为辅。当前我国财政补贴农业保险方式比较单一, 主要是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已经较高, 今后可以逐步扩大财政补贴的险种范围。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 可以考虑首先给予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业务更多的税收优惠, 如免征所得税。另外, 还应逐步加大中央财政的补贴比例, 降低地方财政的补贴比例, 提高财政补贴层次, 并逐步取消地方财政的配套, 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灵活的、自主的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作用。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 发挥农业保险市场自然灾害补偿的作用非常重要。

3.建立与完善互助性的社会补偿

首先, 可以依托农业生产合作组织, 对组织内部成员或者加入行业协会的农户开办互助保险, 成员缴纳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 当成员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 提供一系列的资金补偿与支持。互助保险依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自愿原则, 开展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险种。保费、保期、赔付条件可由参保者共同决议, 因此互助保险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其次, 重视社会捐赠补偿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社会捐赠是广大公民参与社会补偿的一种良好方式, 也是募集补偿资金的重要渠道。今后要逐步建立与完善集中性捐赠和经常性捐赠相结合的社会捐赠制度。开展集中性捐赠一般是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进行。开展经常性捐赠应建立自上而下的社会捐赠网络体系, 可以在基层社区合理分布捐赠站点, 以保证捐赠方式经常化、正常化的开展。

4.探讨设立灾害补偿的社会保险

目前, 我国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这些保险主要是针对人身风险的。目前, 自然灾害风险已经成为公众的主要风险之一, 为此, 探讨在合适的时候或者地区, 适时开办自然灾害社会保险, 以社会保险机制规避灾害损失, 增加灾害补偿的方式。[5]

构建灾害社会保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可以先在某些领域内试点, 比如, 可以先行研究构建粮食生产领域的社会灾害保险制度, 用以补充目前种植业保险承保的范围。当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开办的范围比较广泛之后,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可以用于补偿粮食产量的直接损失, 而灾害社会保险可以用于弥补粮食生产的间接损失, 比如粮田保护设施的破坏以及粮种采购等造成的损失, 适时成为种植业保险的补充或者成为自然灾害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 结合农村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 设想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农业自然灾害补偿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国家财政灾害救助补偿, 它对农业生产中发生自然灾害之后给予最基本的保障, 保障农户的基本生活与心理疏导;第二层次是国家开办的灾害社会保险补偿, 用于补偿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平均灾害损失, 筹资方式可以由财政直接补贴农户保险费和集体负担;第三层次是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补偿, 用以补偿灾害带来的超过地区平均损失率的更大范围的损失, 将政策性农业保险逐步发展成为灾害保障产品;第四层次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办以合作社、行业协会、团体为基础的灾害互助保险补偿, 用于提高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产量以及农户生活带来的困难;最后是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慈善捐赠补偿等形式, 发挥社会组织的补偿作用, 体现社会的互助精神与风尚。

参考文献

(1) 张跃华, 顾海英, 史清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4) .

(2) 朱俊生, 庹国柱.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模式运行评价——基于公司合作的理论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3) .

(3) 张艺馨.我国灾后救助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4) 崔佳.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 2006, (12) .

自然补偿器 篇6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福建省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特色的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优势。

目前, 福建省已建自然保护区101个, 总面积55.1×104 hm2,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 面积187 413.0 hm2;省级自然保护区27处, 面积116 287.0 hm2;市、县级自然保护区63处, 面积247 300.0 hm2。

自然保护区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 其经营管理需要从社会得到扶持和补偿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然而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今后的发展。

1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自然保护区的经费投入不足

福建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建设经费主要由其行政主管部门从部门经费中解决, 投入远不能满足要求, 管理经费也只能满足工资的发放;地方级的自然保护区没有列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1.2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不完善, 管理水平不高

至今福建省建有管理机构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只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的20%, 由于经费不足, 使在岗人员难以有机会接受培训与进修, 存在着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低、知识结构老化、专业理论缺乏和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小等问题, 使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管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等方面仍处于低级状态, 管理水平较低。

1.3 自然保护区的科研水平低

目前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中只有国家级以及部分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工作, 并且多数已通过由福建省环保局主持的评审, 但是省级以下的绝大部分自然保护区没有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的工作, 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基础工作较差[1]。

2 建立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2.1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要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中的重要性受到人们的关注。自然保护区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 其资源和环境的经营管护需要从社会得到扶持和补偿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目前在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中由于补偿渠道单一、补偿标准低, 影响了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2.2 管护者与受益者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需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大多分布在江河上游和边远山区, 这些地方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生态受益者主要是江河的中下游地区和沿海地区, 这些地区是福建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要比江河上游的自然保护区高出许多, 处于江河上游的自然保护区与下游受益区之间的关系密切, 由后者适当给予前者生态效益补偿, 可以保护资源和环境, 减少自然灾害给中下游带来的经济损失, 有利于缩小两者之间的经济差距, 维护社会稳定。

2.3 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要求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制度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经费投入不足, 导致大部分自然保护区缺少必需的基础设施, 管理停留在简单的看护水平上, 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功能和效益的发挥。因此, 需要建立保护区的生态补偿基金制度, 以促进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立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

3.1 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3.1.1 生态补偿的主体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主体应该是直接或间接从自然保护区建设中获得利益的群体。生态补偿主体是指筹集资金, 实施生态补偿的组织机构, 福建省各级政府是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资金的主要提供者, 政府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向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管护者以及社区居民产生的机会成本损失提供补偿资金, 同时, 受益企业和个人在自身承受能力的前提条件下支付部分生态补偿资金。

3.1.2 生态补偿的客体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者和社区居民为保护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而出让其部分权利, 例如退耕还林 (草) 后从农业生产活动中得到的收入下降, 或利用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资源和环境所得收入下降, 属于受到损害的一方, 所以, 他们作为生态补偿的客体, 应该得到补偿。

3.2 生态补偿的标准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应根据生态效益改善量, 或根据各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来确定, 使补偿标准尽可能接近于进行生态保护所支付的机会成本。对于福建省自然保护区来说, 确定补偿标准的主要方法:一是以自然保护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生态效益作为补偿标准, 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价值远高于经济价值, 如果利用生态效益改善量作为补偿标准, 其值过高, 当前国家财力和受益者难以承受, 因此, 在确定补偿标准时, 应考虑补偿主体的承受能力和意愿。二是以自然保护区管护费用和退耕还林的机会成本作为补偿标准。在确定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时, 只要把自然保护区的直接经营成本, 连同部分或全部机会成本, 补偿给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者和社区居民, 他们就会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3.3 生态补偿的途径和方式

3.3.1 生态补偿的途径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途径为从自然保护区中获得经济利益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企业或者个人, 收取相应的生态效益补偿费, 投入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2]。

当前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主要途径:一是由国家、省拨付自然保护区补偿基金;二是采取税收或税收附加的形式筹集补偿费;三是对于受益对象可以确定的, 采取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形式, 向直接受益者收取补偿费[3]。

3.3.2 生态补偿的方式

补偿方式主要有4种。 (1) 政策补偿:政策补偿是指上级政府对自然保护区 的权利和机会补偿。受补偿者在授权的权限内, 利用制定政策的优先权和优惠待遇, 制定相应的政策, 政策补偿对资金短缺、经济不发达的福建省自然保护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2) 实物补偿:补偿者运用物质、劳力和土地等进行补偿, 解决受补偿者部分的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 改善受补偿者的生活状况, 提高生产能力。 (3) 资金补偿:资金补偿是福建省自然保护区最急需的补偿方式。资金补偿要以生态建设项目引入资金为主, 资金补偿常见方式有补偿金、捐款、减免税收、退税、信用担保的贷款、补贴、财政转移支付、贴息等。 (4) 科教补偿: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补偿者通过开展科教活动, 提供无偿技术咨询和指导, 培训相关的技术人员, 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以促进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传明.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林业建设, 2005 (5) :42-44.

[2]谭俊.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价值补偿问题[J].四川林勘设计, 1998 (1) :1-5.

自然补偿器 篇7

一、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缺失的根源:产权市场的缺失

西方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角度, 将自然生态环境等要素资源的问题的实质归结为一个外部性问题。在这样的理论范畴内, 外部性的效应存在正负之分, 但是其内在化都与相关的产权制度密切相关。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产权制度安排, 需要从法律层面对不同利益主体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而产生的产权关系进行明确, 这其中既包括了产权的归属权, 也包括产权的流转以及监管等全过程的内容。不同的产权安排决定着各类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配置的有效性、监管的适度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1、所有权与产权理论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所有权是隶属于物权的自物权, 亦即权利全体对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物权。而物权是又隶属于财产权。即所有权是财产权的一种。产权概念是由科斯等制度经济学家提出来的, 产权这一概念重要性在于其经济学分析和与市场经济的同步发展。

科斯认为产权是人们“所拥有的是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力”, 这种权力的配置与经济利益的获得具有密切相关性。在经济学界比较权威的《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 阿尔钦把产权作了如下的表述:“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将产权的概念和涵义做出精准定义的是美国的制度经济学家弗鲁博顿和佩杰维奇, 产权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也是与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 其所有权的本质也看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强调所有权和法律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对于产权本质的分析是在所有制的框架中进行的。

2、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的产权

从所有权的角度来看, 矿藏、水流、土地、森林、草原等这一系列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 在我们国家现有的市场体制里, 是属于全民所有的, 其产权在在理论和市场实践中, 都是无法分割存在的, 全民共同占有自然生态环境资源, 全体人民是作为一个整合体, 对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共同行使产权并获得收益。现阶段来看, 这种全民共同占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产权的实现形式是国家政府所有制。

下面通过土地这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来分析其产权安排。土地作为一种很特殊的自然生产要素资源, 在我们国家, 任何地区的土地资源都不是无主之地。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资源, 其处置权和收益权 (无论是作为所有权还是市场经济里的产权)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都是存在明确的权利主体的。一般来说, 在农村地区, 现阶段的土地产权形式被称之为“集体所有”。但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除了我国, 各经济体和国家在对产权的规定中, 没有“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形式的存在。然而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 土地尤其是城市工业用地, 绝大部分都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其产权的所有者和管理者, 同时也是直接的收益者。

在我们国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殊的时期, 同时又是市场经济体系下, 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所有权较为明确, 但是其产权的实现形式和权利主体等都很模糊, 所以, 相应的现实中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市场也存在着各种乱象, 市场体系结构中这部分的市场存在着产权缺失导致的制度性缺失。

在很大程度上, 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无节制和无理性的, 佩珀认为, 这一系列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和控制手段本身并不是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在于对人类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殊方式”。这种特殊方式就是一种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管理方式。而造成这一存在的根源在于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产权市场的缺失, 产权在市场中没有交易, 或者其交易的范围和程度都没有在市场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3、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产权的实现与产权市场

市场经济体系中, 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市场、副产品市场和排污市场等的结构缺损, 并不意味着没有相关的市场交易, 只是缺乏一个成熟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相关交易市场。这种缺失的根源不在于交易本身, 而在于交易行为之外决定着其交易基础的产权制度的缺失。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要素产权的实现, 最终途径也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的, 因此, 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产权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成为自然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权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交易中的资源稀缺性矛盾的凸显, 因为某种要素资源在市场中出现了稀缺无法实现充分供应的状态, 这种稀缺就成为了人们确立产权边界和产权主体以享有此类资源的配置权利的基本条件。因为, 只有在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等资源稀缺的情况下, 自然生态环境等才被看成是一种可以提供各种服务的财产, 对这些资源过度消费才会引起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等资源财产 (用货币衡量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等资源) 的过度贬值。这种情况下, 如果产权没有被清晰界定, 必然会导致因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市场缺失带来的所谓“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等问题的产生。

二、生态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生态环境价值的市场补偿与回归

生态文明在社会形态中表现为人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与自然生态属性全面统一的形态。这种形态的统一不是集中属性相互间的服从与被服从, 而是一种良性的契合形态。人与自热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共生, 是生态文明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 不仅需要人类伦理价值观的转变, 更需要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最直接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市场, 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补偿, 这种补偿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的真实回归, 真正建立去能够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最大程度体现其未来存在价值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价格体系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 稀缺资源的合理市场价格应该等于反映其稀缺程度的相对价格, 等于使用该资源的边际成本。而在现实的市场交易中, 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 生态环境资源的无产权和零价格制度, 致使其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以及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的差异, 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环境质量的不断降低, 产生了外部性问题。将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推向市场, 让环境资源日益提高的稀缺价格在市场中显现, 才能真正在市场中体现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经济价值。

自然生态环境的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其没有被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 致使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没有准确反映其稀缺程度, 导致市场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配置失灵。当资源已经日益稀缺时, 依然实行零价格或远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使用制度, 其市场价格与其相对价格严重偏离, 导致消费者的竞争性消费, 使需求扩张, 致使供求之间的矛盾激化, 进而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环境资源危机日益严重。因此, 通过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和有偿使用, 使市场价格能有效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 才能最终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是资源作为商品的相对稀缺性在市场实践中的信号和度量, 它综合反映着相关要素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的市场状态。

库兹涅茨通过对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现代经济增长史的研究, 证明了“经济增长的负效应”的存在。“负效应”中包括了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等矛盾和问题的累积。这些负效应的累积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根据库兹涅兹的环境污染的倒U曲线, 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情况来看, 没有经过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总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自然生态环境污染的发展还处于倒U曲线的左侧, 且离拐点还有一定距离。

符合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必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自然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 这种市场机制的实现包括生态环境资源在内的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市场机制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补偿, 最终引导经济发展方式朝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前进。

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程中, 自然生产要素等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重视, 在市场中也没有体现。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我们也逐步丧失了生态环境资源等带来的红利。由此带来的的影响是, 自然生态等因素成为了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因子。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只有恢复副产品等要素资源的真实经济价值, 使自然生产要素的生态价值在市场运行中得到最充分的价格体现, 用价格机制对自然生产要素等资源定价并提高市场主体 (企业生产者和市场消费者等) 对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认识。

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补偿, 离不开副产品市场循环机制的有序和高效运转。副产品市场外部制度环境的滞后是各种二次污染的现实滋生土壤。现代社会的很多经济活动都要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或者说这些经济活动都要消费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而使生态环境的质量下降。建立健全相应的副产品市场体系, 通过市场体系的调节作用, 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和充分的价值补偿, 而使被损害的生态环境得到必要的保护欲重新建设的费用。这应是把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纳入市场经济轨道的根本之路。也只有采取这种方法, 才能使生态环境的价值在市场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并运用市场规律来解决产生负效应的生态环境的价值补偿问题, 并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筹措到可靠的资金, 逐步解决一些原材料和重工业基地城市长期存在的“输出资源和产品、留下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副产品市场混乱的现状, 促使资源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娥:环境产权界定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理性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 1999 (3) .

[2]程承坪:所有权、财产权及产权概念辨析——兼论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现代产权理论的异同[J].社会科学辑刊, 2007 (1) .

[3]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4]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洛特雷出版社, 1993.

[5]李云燕:基于稀缺性和外部性的环境资源产权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6) .

自然补偿器 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政府的职能定位发生改变, 由原来的经济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 因此, 政府财政越来越多的在自然灾害补偿领域发挥作用, 它主要是通过资金或物质的补偿来实现预防灾害、补偿损失和生产发展这三种类型的服务, 以帮助受灾群众恢复健全的社会生活。本研究基于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政府财政补偿已基本涵盖遭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粮食生产领域;假设2:粮食生产中自然灾害的财政补偿能够初步发挥预防、恢复与发展功能;假设3:政府财政的投入力度、受灾粮农的满意度对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发挥“防灾防损”、“救急”和“救穷”的功能有显著的影响。

因变量:财政在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中发挥的功能。一般来讲, 财政自然灾害补偿支出往往是只注重对受灾粮农的物质救助, 而忽视了精神上的帮助与激励, 或者只注重对身处困境的受灾粮农给予短时的帮助, 忽视了其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 不能激发受灾粮农的积极性;本研究就是探讨财政在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中能否发挥预防、恢复以及发展的功能, 改变以往“被动补偿”的局面。首先是“预防与防范”功能。即财政自然灾害补偿能够积极投入到粮食生产的防灾防损建设中来, 并及早的预测、发现、控制和消除那些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的因素和条件, 使可能的自然灾害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其次是“恢复原状”功能。即对已产生的自然灾害进行事后补救, 消除自然灾害粮农以及农村经济的影响, 恢复受灾粮农正常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再次是“生产发展”功能。即财政自然灾害补偿除了临时性解决受灾粮农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以外, 能否继续拨付资金帮助他们发展生产, 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 对财政自然灾害补偿的预防、恢复以及发展功能根据评估指标建立量表, 分别在这三个维度上对财政补偿在实施以后的功能发挥进行打分, 因而是定距标量。[1]

自变量:政府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资金到位速度、受灾粮农满意度等。本研究对变量的测量采用李克特量表对其赋值, 使其转化为数值型变量, 以便进行数据分析。

二、河北省政府财政自然灾害补偿效果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区域内, 在河北省11个地级城市中, 每个城市抽取有代表性的县作为调研对象, 主要分布在邢台市邢台县会宁乡、邯郸市武安县、邯郸市广平县、廊坊市安次县东沽港乡、保定市南奇乡、唐山市滦南县宋道口乡、秦皇岛市卢龙县刘田庄乡等。

1.财政自然灾害补偿的具体开展进程

本研究为了考察现阶段粮食生产的财政自然灾害补偿情况, 设计了七项具体指标, 然后调查受灾粮农,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粮食生产的财政自然灾害补偿的各个项目中, 认为部分开展、极少开展或没有开展的比重均处于较大的比例, 由此表明目前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支出资金有限, 很多项目无法全面开展, 迫切需要改变补偿的现状。

2.粮食生产的财政自然灾害补偿的功能分析

粮食生产的财政自然灾害补偿的功能, 是一个系统性、动态性的过程, 通过政府财政补偿这一方式, 使受灾粮农在预防、灾后恢复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物质、资金、精神及其他相关援助的支持, 从而把财政自然灾害救助的具体的工作项目变成一种现实。

注: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 各个项目的功能评价分为很有作用、较有作用、一般、作用很小、没有作用五级, 在评级过程中使用5级量表编制, 很有作用为5分, 较有作用为4分, 一般为3分, 作用很小为2分, 没有作用为1分。综合评价为各功能项目的平均值。

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粮食生产财政自然灾害补偿的功能最大的是恢复功能, 其在三个具体指标上的分值分别为3.596、2.863、2.756, 平均值为3.072, 是属于“一般”一级, 介于“一般”与“比较有作用”之间;其次是防范功能, 其在两个具体指标上的分值分别为2.852、3.079, 平均值为2.966, 其发挥的作用介于“一般”与“作用很小”之间;再次是发展功能, 其在两个具体指标上的分值分别为2.137、1.977, 平均值为2.057, 其发挥的作用介于“一般”与“作用很小”之间。因此, 从以上统计分析可看出, 假设2:粮食生产中自然灾害的财政补偿能够初步发挥预防、恢复与发展功能, 基本得到证实。

3.河北省粮食生产财政补偿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由于变量之间不太可能出现一一对应的关系, 虽然可以单独考察各因素对河北省粮食生产财政补偿的功能, 但这种单独的影响关系往往掺杂着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 本文主要从受灾粮农的满意度去考察, 所以设置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满意度、资金到位速度满意度、资金用途满意度为自变量, 以粮食生产的财政补偿的的预防与防范功能、恢复原状功能和生产发展功能为因变量,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如表3所示。

上表中括号内的数字为t检验值和概率数值, 通过查表可知, 模型一和模型二中资金用途满意度、资金到位速度满意度、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满意度三个变量均能通过检验, 模型三中资金到位速度满意度、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满意度两个变量都不能通过检验, 说明模型一和模型二中资金用途满意度、资金到位速度满意度、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满意度三个变量与因变量防范和恢复功能存在线性关系, 但与因变量的发展功能不存在线性关系, 其他统计量数据显示, 模型一和模型二中的R2和F值均能通过检验, 模型三中的统计量有些不能通过检验。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从模型一中我们可以看出, 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满意度、资金到位速度满意度、资金用途满意度对河北省粮食生产财政补偿的预防与防范功能均有影响, 其中, “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满意度”对防范功能的影响最为显著, 对发挥防范功能的贡献最大;“资金用途满意度”次之, 最后是“资金到位速度满意度”。且三者对因变量的影响都是正向的。补偿粮农的满意度越高, 其发挥的预防与防范功能就越显著。

从模型二中我们可以看出, 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满意度、资金到位速度满意度、资金用途满意度对河北省粮食生产财政补偿的恢复原状功能有影响, 其中, “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满意度”对恢复功能的影响最为显著, 对发挥恢复功能的贡献最大;“资金用途满意度”次之, 最后是“资金到位速度满意度”。且三者对因变量的影响都是正向的。政府部门对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越大, 其发挥的恢复功能越显著。这是因为一方面, 在现阶段的灾害补偿中, 政府部门起到主导作用, 其开展的费用绝大部分都是政府拨款, 另一方面, 以往由政府单一主导的自然灾害补偿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没有从根本上激发粮农的资助潜能, 因此, 受灾粮农对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满意度越高, 其在粮食生产财政补偿中发挥恢复原状的功能就越显著。

从模型三中可以看出, 对于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财政补偿发挥生产发展的功能, 各自变量对其均无显著影响, 这可能是由于河北省的整体经济实力在环渤海经济带中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财政灾害补偿与救助能力还不高, 现阶段在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财政补偿中投入的资金有限, 其功能局限于防范和恢复功能, 还没有上升到促使受灾粮农发展的层次, 仅仅能够满足很少的灾害预防与防范以及恢复原状的需要。这是制约政府财政灾害补偿与救助的首要、宏观、根本要素。[2]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满意度、资金到位速度满意度、资金用途满意度对河北省粮食生产财政补偿功能中的“预防与防范”功能、“恢复原状”功能的发挥影响显著。但各自变量对其“生产发展”功能均没有显著影响, 因此假设3部分得到证实。

三、对策建议

首先, 改变单一政府财政支出的自然灾害救助与补偿方式, 引入市场方式规避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风险, 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补偿与救助, 比如:开办粮食作物保险业务。引入市场方式规避风险是指以市场为依托, 以风险利益为纽带, 大力发展粮食作物保险, 充分发挥其经济补偿职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灾害损失。但由于粮食作物保险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 带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且保险陪付率比较高, 一般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涉足粮食作物保险, 在这种状况下, 政府的积极支持是粮食作物保险发展的关键。[3]因此建议:政府从政策上鼓励保险公司经营粮食作物保险,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或进行经营补贴, 形成政府支持, 各级政府、农户、保险企业多级分担, 市场运作的灾害损失补偿机制。

第二, 建立自然灾害补偿与救助基金。加大自然灾害救助力度, 财政安排专项基金, 确保在大灾面前, 抗灾有力, 救灾有序。政府要建立长效的政府投入机制, 筹建专门的粮食作物自然灾害风险基金。农业风险的高度关联性, 致使粮食作物风险损失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易分散, 很容易形成巨灾损失。而巨灾损失一旦发生, 单靠政府的救济力量或保险公司赔付力量往往是很难得到有效补偿的, 为此, 筹建专门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基金可作为风险管理创新的较好选择。[4]各级政府在年度经济发展规划和财政支出预算中, 预留和拨付补偿粮食作物自然灾害损失的财政专项预算, 用于建立粮食作物自然灾害风险基金。同时, 也可接受社会力量的捐助。该专项基金正常年景只增加不使用, 大灾之年用滚存基金进行补偿, 这样可充分体现和发挥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之间的调剂作用。粮食作物自然灾害风险基金的来源可考虑由政府财政预算拨款、社会捐助、粮食作物保险主体在无大灾年份从保险费收入的比例提取等多个渠道筹措。

第三, 改变传统的灾后补偿的方式, 灾前防范和灾中的减灾资金配置也要到位。财政补偿资金或者粮食作物自然灾害风险基金, 还可用于风险的防范, 比如, 通过兴修水利设施来防范洪涝和旱灾的发生, 或者对粮食作物生产的环境进行补偿。这样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范,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财政补偿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罗坚元.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领域中的功能评估研究——以深圳市、长沙市和贵阳市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

(2) 马桂强.经济学视野下的农村社会救助政策分析与选择—甘肃省为例[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2008.

(3) 李林, 王健, 汪丽萍.农业保险的消费满意度研究[J].农村经济, 2010, (01) .

上一篇:儿童视知觉下一篇:世界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