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的问题(共12篇)
工程施工的问题 篇1
1 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必要性
首先, 从宏观经济市场的要求看, 加强工程施工的合同管理是顺应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是调节经济市场和管理市场的重要手段。其次, 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 施工工程运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合同管理来维护和监控。合同管理在建筑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 起到非常重要的监督、监管与引导的作用, 是工程定期完成的前提条件。再次, 合同管理也是规范建筑主体行为的要求, 发包人与承包人双方通过合同确定权利义务关系, 是双方在施工过程中处理纠纷的法律依据。最后, 施工工程合同管理也是我国迎接国际竞争的需求, 市场全球化不但要求施工质量、施工管理与国际接轨, 施工保障、施工合同管理也需与国际接轨。
2 合同管理的风险性
合同管理的风险始终存在于整个建筑项目施工的生命周期, 通常合同管理的风险如果按照工程施工的周期进行划分的话, 可分为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履行后期等风险, 如果按照风险的承担者区分, 可分为发包人合同管理风险和承包人合同管理风险, 本文主要讲述后者分类方法的风险划分。
发包方单独的合同风险主要有:设计风险。
承包方单独的合同风险主要有:工期风险、资金风险。
发包方和承包方共同的风险有: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市场风险、经济风险、融资风险、自然风险、项目风险、技术风险、人为风险、安全风险等。
3 工程施工中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
(1) 签订合同的主体双方是否均具有主体资格, 主体要素是否合格是合同得以成立的前提。 (2) 合同签订时, 部分合同条款存在不公平、不公正之处, 合同中规定的条款使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对等, 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承包商为获取施工资格, 不惜降低要求接受不公正的合同, 最终可能会导致施工中偷工减料, 造成施工质量不高, 带来安全隐患。 (3) 仅将合同作为形式, 履行度太低。 (4) 承包方合同意识差, 导致不公平合同长期存在于市场, 最终出现纠纷时, 合同索赔工作难以实现。 (5) 不具备资质的承包商借助他人资质, 非法获取承包合同的显现屡见不鲜, 造成所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3.2 合同履行阶段的问题
(1) 合同履行阶段相关管理人员没能及时变更合同。 (2) 合同需动态管理, 但在履约过程中不能及时发出必要的书函。 (3) 建筑公司现场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履约过程中的签证行为, 在发生纠纷时因不能举证而败诉。 (4) 建筑行业拖欠工程款现象不能及时诉诸法律, 等真正需起诉时却发现已超时从而造成败诉局面。 (5) 《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 但大多数建筑公司不会行使。
3.3 合同管理阶段的问题
(1) 不重视合同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 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 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 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2) 将合同管理视为一项简单的事务性工作, 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对合同的管理, 甚至有些合同直接由领导敲定, 且由一般的办公人员直接处理。这样一旦发生纠纷便容易漏洞百出, 进而败诉。
4 提高和改善合同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1) 从法律、资质、能力方面加强管理。施工合同的签订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计划, 在取得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的情况下承办人员才能签订合同, 施工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承发包双方签订合同时必须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及相应的资质条件才可, 合同生效后, 发包方必须具备组织协调能力, 承包方则必须具备相关部门核定并承认的资质等级并持有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
(2) 严格把关施工条件。签订合同时, 严格把关施工合同条件, 主要需要具备的条件如下: (1) 初步设计已经被批准。 (2) 工程项目已经列入年度建设疾患。 (3) 又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资料。 (4) 建设资金和主要建筑材料设备来源已经落实。 (5) 招投标工程, 中标通知书已经下达。
(3) 提前制定合同条件, 明确合同条款, 对存在的潜在问题约定解决办法和处理原则, 使其具备法律效力。签订合同必须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合同条件”进行, 具体内容如下: (1) 工程名称、地点、范围、内容, 工程价款及开竣工日期。 (2) 双方的权利、义务和一般责任。 (3)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求和工期调整的处置办法。 (4) 工程质量要求、检验与验收方法。 (5) 合同价款调整与支付款方式。 (6) 材料、设备的供应方式与质量标准。 (7) 设计变更。 (8) 竣工条件和结算方式。 (9) 违约责任及处置办法 (10) 争议解决方式, 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4) 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发包方根据自身情况可将组织、管理和协调工程建设的权利及职责委托给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 并与其签订监理委托合同, 合同中需明确规定监理单位的权限和责任, 同时还需将这些信息写进施工合同, 且二者中赋予监理单位的权限与责任必须保持一致。
(5) 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或地方的有关规定, 发包方需在合同中对材料、设备、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的检查与验收做出明确规定, 且承包方必须严格执行。对于施工过程中工程价款应以定格和相应收费标准作为指导价格, 通过招标投标和双方协商合理确定合同价款, 并按合同约定对价款进行适时调整。
(6) 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分按照转换政府职能的要求, 在遵守国家相关合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指导合同管理工作, 发生问题时能确定损失赔偿范围并积极调解施工纠纷。
(7) 发包方和承包方都应加强施工合同的内部管理。发包方可派专门人员或委托监理单位负责监控承包方履行合同;承包方需自觉把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机制的工作内容, 指派专门人员加强管理。
(8) 发包方需在在施工合同签订之前就将双方协商一致的合同草案递交建设行政主管部分或相关授权机构审查, 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玉芳.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 2011, 6.
[2]王干宏.论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合同管理[J].沧桑, 2007 (4) :142-143.
[3]刘圆圆.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常见问题的分析[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2 (4) :32-33.
[4]陈少湧.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处理及合同管理[J].法制与社会, 2011 (2) :90-91.
工程施工的问题 篇2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本应成为完全独立的经济主体。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加上对施工企业的改革还不到位,政、事、企没有真正分开,还有千丝万缕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得施工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一些社会包袱完全甩给社会,致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仅要做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还要比私有企业的管理者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国家和企业内部从某种程度上是限制了经营管理者的用人自主权。另外,由于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产生不符合市场规范,又由于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经营业绩考评制度,加上企业职工作为原来的事业单位职工这一特殊性,使企业职工和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往往以官员的标准来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在重重制约下尽心竭力把企业搞好了是应该的,而个人却得不到实质的好处,个人的实际收益与劳动力价值、实际付出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势必挫伤某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
一、施工企业职工作为企业主人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企业职工在行使主人翁权力和义务时存在盲目性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这是由施工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但我们系统内的施工企业都是按照计划体制组织起来的,人员身份和管理完全和治黄岗位上的职工一样,企业职工乃至整个企业完全依附于上级主管部门,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长此以往,使等企业职工养成了一种等、靠、要的依赖习性。另外,由于管理者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由上级有关部门指派或推荐的,是计划体制的产物,所以他们往往还是以传统的计划体制的方式来用人和组织企业的经济活动,即使是企业改制了,但用人的机制没有变,企业的生产方式没有变,企业职工还是吃企业的大锅饭,干好干坏没有太大的区别。结果还是像改制前那样,职工的责、权、利不明确,不具体,他们不知道在,但用人的机制没有变,企业的生产方式没有变,企业职工还是吃企业的大锅饭,干好干坏没有太大的区别。结果还是像改制前那样,职工的责、权、利不明确,不具体,他们不知道在企业中自己到底该承担多大的责任,有什么具体权利,有什么具体利益。虽然说企业职工 工是施工企业的主人,但他们不知道主人的地位在哪里,主人都管了哪些事,该作什么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的职工在主观意识上虽然从宏观上知道自己所在企业的市场压力很大,也会担心企业亏损个人收入会降低,企业效益不好自己有可能会下岗,但他们不知道这种压力到底有多大。他们也不知道采取什么具体方式来帮助企业缓解市场的压力。所以,普通职工的压力是无形的,即使想为企业分解点市场压力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努力,有时候即使为企业作出了贡献,但都是盲目的。
二、要切实搞好施工企业管理,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企业用人机制。施工企业在用人机制上关键要解决两个大问题,一是怎么选用经营管理者的问题;二是经营管理者如何解决企业内部职工的用人问题。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问题去努力:
1、加快企业家队伍职业化建设进程,将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者彻底从企业官员中解脱出来
要有意识花大力气地培养一批懂经济,懂管理,事业心强,道德高尚的职业企业家队伍,建立职业企业家人才库,为施工企业选择经营管理者提供必要人才资源储备。在选择企业经营管理者时,要克服视野狭窄,渠道单一弊端,敝开大门,打破行业、区域限制,公开向社会招聘,实行公平竞争,任人唯贤,择优聘用。要建立一套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拔制度,制定明确的选拔标准,特别要注意把选拔企业管理者和选拔公务员的标准区别开来,避免用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标准来选拔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经选拔后合适的管理者必须与有关部门签订经营合同后再正式上岗。上岗后,在任期内上级主管部门不得任意调动,不得随意免职。
2、尽快建立科学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评价体系
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经营业绩评价标准。应由权威部门或专门机构对施工企业资产进行权威的评估,并根据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结构、负债情况、社会负担、地域条件等客观条件,科学确定施工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幅度,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施工企业经营目标,使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企业管理者的任期、权力、责任、利益。考核评价标准必须立足企业实际,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技术设备条件、职工素质、业绩结构、负债情况等诸多因素。要以地区和行业以及企业的原始经营业绩为参照系。要把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情况纳入到考核内容中去,增加施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公正性。实行企业管理者经营风险责任制制度,让企业家真正担负起一定的经营管理风险责任。
3、建立符合市场规则的利益分配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任何社会群体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是调动积极性最直接的驱动力。在施工企业内部,必须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一是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使经营管理者能够获得与其责任和贡献相符的报酬。二是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必须明确,经营管理者与普通职工之间有具体的利益风险分配比例,做到责任和义务、利益和风险对等。要根据岗位的重要程度、技术要求程度、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岗位的贡献大小,制定出企业职工合理的利益和风险分配比例。让企业管理者与企业职工都明确了解自己的贡献与自身利益的关系。由此使企业管理者、企业、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4、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压力分解机制,让企业职工真正享有主人翁的权利,同时承担主人翁该承担的义务
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作为主人就应该享受主人的权利,同时也应该享受主人该承担的义务。施工企业职工如何真正行使主人的权利和承担主人的义务必须有明确的规定。企业职工分布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个岗位。整个企业所承受的来自企业外部的市场压力不能集中在少数企业经营管理者身上,而应该由企业所有职工来分别承担。邯钢所实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的每个职工都能直接感受到市场的压力,而且有具体的承担压力的指标和分解压力的措施,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压力由企业职工共同承担,这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实际上也是一种科学的企业内部用人机制,值得所有施工企业借鉴。
5、尽快建立保障体系,让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者真正拥有完整的用人自主权
小议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问题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脚步的加快,农村水利工程也正在逐步发展。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其不仅仅关系到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同时也是农村减少洪涝、干旱灾害的关键。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水利工程必须先行。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关系到工程费用的控制以及工程施工进度等众多环节。施工企业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事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核心。
1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组成及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指施工企业为完成工程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包括直接费、管理费、临建费、业务费等项。
水利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土建工程,其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应根据水利工程特点,按照工程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工程预算分解、动态资金管理以及基础管理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以促进企业施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控制、减少施工浪费以及不必要的支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成本可分为两部分;施工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其中施工成本一般占合同总价的70%以上,所以,施工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加强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化企业管理的根本。因此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2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很多施工企业已经意识的重要问题,而且实施低成本控制战略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但目标成本制定了不知多少个,可工程成本始终没有降下来,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光喊低成本战略,而缺乏低成本战术。总制定成本管理目标,而缺乏可操作性,使目标始终无法实现,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成本管理意识的误区工程成本管理是全员参与、渗透在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其目标成本控制要通过施工组织和实施来实现。其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施工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混杂,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和各司其职,实质无人承担成本管理责任。实际上,财务人员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2.2工程成本控制依据的不完备产品成本的合理控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如何针对单体工程项目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十分关键。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只是简单地按照经验工程成本降低率确定一个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
3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对策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类型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取合适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制定可行的控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它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工作面情况、场地布置和施工准备等项目:也包括资源的数量、类别、人工和施工机械进退工作面的时间、休息或闲置时间,以及设备的保养、维护时间等内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应渗透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具体措施有:
3.1工程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施工企业中标以后,首要的工作是施工前期准备,其中关键性问题是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而合同的多数条款都与工程造价有关系,所以合同条款的明确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因素和环节由施工企业的经济、技术人员所组成的投标人员参加投标工作,投标人员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投标经验,在熟悉合同条款的同时,深入现场,仔细调查、勘验。高度重视材料、设备及人员的管理。
3.2工程施 工中的成本控制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利学正确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尤为关键。重视施工准备工作,按照工程项目合理的程序排列施工先后顺序。广泛推行流水作业,立体交义作业。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配,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要编制出施工技术上先进合理、人员安排上精良的施工方案,并均衡合理安排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分项工程的进度,安排中要考虑原材料的需用量和库存量,杜绝材料积压、闲置、浪费。
3.3工程施工后期的成本控制及时收集各种竣工资料,做好竣工决算单位工程在施工中应及时收集和保管好各种决算所需资料,除了工程技术资料、安全文明施工资料外,各种设计变更联系单、设计单位及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案,各种人力不可抗拒自然灾害及其他一些有关竣工决算凭据等,要及时收集整理。在施工资料收集齐全的基础上,切合实际地进行水利工程结算,不缺项、不漏项,正确套用水利顶算定额和不同类别的工程费用定额。同时加速工程资金周转工程竣工验收决算通过后,应按合同条款规定,及时收回工程款,不能任由建设单位无故拖欠工程款,以至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铁道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篇4
1 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铁路之于国计民生相当于血管与人的关系, 没有血管把血液输送到人体各个部分, 那么人体各项机能的实现的实现将成为空谈, 铁路与国家、人民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对铁道工程的积极推进并逐步完善有积极意义,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找到具体的不足才能做到实际问题实际分析, 具体来讲铁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好的设计方案对工程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科学的设计方案指导下的铁道工程施工其进度和质量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缺乏合理科学设计的方案耗时耗力不说, 还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损失。现代的铁路建设施工方案过于保守、缺乏创新性是其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一些工程设计人员本着应付了事的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创作热情, 缺乏踏实肯干的精神, 这一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设计方案雷同, 且不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2 缺乏对设计方案可行性的检测
在设计方案完成之后, 由于上面提到的在工作人员缺乏工作激情和责任感的情况下, 往往不能做到对方案的核实检查, 这种情况下许多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所谓“工程质量无小事”, 一些安全隐患就隐藏起来。对工程建设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另外, 就施工单位来说在拿到图纸之后不加以复查的直接使用也是导致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很多方案来说, 虽然看上去非常完美且无懈可击, 但是如果不和具体的施工环境相吻合很容易就会出现工程的中断。
1.3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是造成铁道工程施工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消极怠工的情况是目前大多数施工人员的工作常态, 他们往往秉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积极, 极大的延误了工程的进度;另一方面是对施工团队等各个施工组织的管理。由于铁道工程施工必须得在多个部门的协同作业下才能完成, 一个部门的工作出现问题都会给以后的施工带来严重的影响, 互相扯皮推诿正是各部门之间的常态, 这些最终导致铁道工程施工的混乱无章。
2 解决铁道工程施工问题的具体措施
基于经济发展以及生活等的交流沟通方面的需要, 各种交通通讯工具应用而生, 铁路工程的建设也日益被提到日程上来。针对当今铁路施工中的各种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完善各项施工条件, 为铁路工程施工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已经成为当今的铁道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具体的解决措施下面将做具体阐述。
2.1 完善规章制度, 实现管理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只有在完善的规章制度的管理下铁道工程的施工工作才能实现有条不紊的发展, 降低施工工作潜在的危险性, 具体的规章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建立经济惩处制度。经济惩处是激励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 通过制度的完善的经济惩处制度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各种潜在问题的巧妙解决。铁道部门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估, 并把这一评估纳入考核, 对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员工给与相应的物质奖励, 那些消极怠工、给工程带来危险的施工人员应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第二, 完善管理制度, 如《施工人员管理条例》等, 对积极遵守规章制度的员工做相应的口头奖励并加之通报表扬。这是因为“精神激励法”在提高员工积极性与工作热情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2 加强技能培调,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撑企业、单位创新发展的目标就失去了技术方面的支撑, 而难以实现。对此施工单位、铁道部门一方面要加大有关技能培训的宣传, 使知识改变未来的观念深入人心。积极鼓励施工人员自学专业知识, 把学习当做终身的奋斗目标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条件。另一方面对员工做定期的培训, 并加强与各兄弟单位的交流, 实现员工之间的取长补短, 并把员工知识水平专业素养的高低作为奖励员工的评判标准之一。另外, 铁道部门还可以把一些表现较好并有一定潜能的人员送入学校继续深造, 在用人招人方面也要摒弃传统的观点, 招贤纳士积极吸收高学历、该水平的施工人员。
2.3 优化设计方案, 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的时候应该积极听取施工单位的要求, 并对施工地点做相应的实地考察, 努力做到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方案。在方案完成之后应仔细审查, 并交给施工单位听取施工单位的意见从而实现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另外应急预案也是在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面, 它在合理应对紧急情况、降低紧急情况下的人身、财产损失, 实现施工的顺利进行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应该具有不拘于形式创新性和实用性。
3 结论
铁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 其工程质量与安全是否达标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 因此对铁道工程施工各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针对铁道工程施工中的各种问题, 应从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技能培训、优化设计方案、健全监督机制四个方面着手。本文通过对铁道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希望能对现实生活中的铁道工程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伊欣琳.浅析铁道工程中施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9) .
[2]柳春光.铁道工程施工若干问题研究[J].交通世界 (建养机械) , 2013 (1) .
[3]雷永军.铁道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 .
浅谈路桥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问题 篇5
摘要:路桥工程是国家的交通工程,是国家基础建筑工程项目之一,而其质量与安全关系着整个社会民生。路桥工程实施中的质量控制也成为国家和建筑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质量的控制不仅体现在工程的各个阶段,还需运用统筹全局的质量管理方法。本文就如何加强路桥工程质量可以采取的施工策略、以此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路桥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等许多交通工程也飞速增加,路桥工程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基础经济和民生工程。由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和近年来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质量控制变成路桥项目施工的首要任务。因此,加强路桥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意义重大。
如何才能加强路桥工程的质量呢?下面将综合以上方面结合实例分析可借鉴的施工策略。
一、加强路桥工程质量的必要性
路桥工程的质量控制涵盖息息相关的两个部分:首先,施工前质量控制意识的加强,这是施工前的质量保障策略,减少了一定数量的因质量控制意识淡薄造成的安全隐患或者安全事故;然后,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的采取,这是施工中的质量保障策略,也是本文要重点分析和研究的施工策略。总而言之,只有结合好两部分的质量控制,特别关注和落实好施工中的策略实施,才能建立起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切实加强路桥工程的质量。
加强路桥工程的质量,不仅是为了增加路桥工程的使用时间,减少工程的维持费用,这样也在总体施工中将实际费用减少,将企业的投入经费更高效地使用在有效工程的建设上,有助于企业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可持续发展。而质量事关安全,加强工程质量控制,也是为民生安全增加保证。
二、加强路桥工程质量的策略研究
具体的项目进行中,施工策略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来采取:
1.宏观的质量控制施工策略
为了加强路桥工程的质量控制,要对施工中的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将有关
路桥施工管理的现代化理论作为施工过程的理论指导力量,比如,预防性管理技术,就具有预测安全隐患的指导作用,策略制定人员要善于应用,预测出现存的施工状况可能会造成的质量问题,这样才可以未雨绸缪,在出现问题前杜绝一些不良现象,问题出现时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而在施工开始进行之后,要对每个阶段和每个部分的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到明确无误,之后的工程进行中必须完全基于技术实际采取加强质量的施工策略。最后要注意,一成不变而且可以应对所有质量问题的施工策略是不可能制定出来的,即使制定了也是对工程质量不负责任和没有实事求是发展观的策略。施工策略需要在工程进行的每一步不断修改、优化、完整,只有这样才可以定期做到质量控制,加强工程质量,体现了施工策略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2.微观的质量控制施工策略
(1)加强路桥工程的基层质量
基层质量是整个路桥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如果基层构造过程中,没有进行好严格的质量控制,会产生许多安全隐患,整个工程以后的使用期限必将大打折扣,还会增加不必要的维修费用。
因此,可以采取一些施工策略加强基层的性能和质量。例如,只有在含水量最适宜碾压的时候压紧基层,才可以得到最优的碾压效果,加强基层的紧密结合。为之后的工程进行打好基础;对于沥青、碎石、混凝土等不太稳定的材料,就不容易保证基层是平滑而整齐的。因此,可以适当采用更容易稳定碎石的材料,若材料固定,就需要更加把握好碾压的时机和后期的维护。当然,所有基层后期都离不开定期的良好检查和维护。这样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基层的质量控制。
(2)加强路桥工程的钻孔质量
钻孔过程是施工进行中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的过程,它好比是整个过程的框架造型师。因此,钻孔的质量也关系着整个路桥工程的质量。钻孔中经常发生一些影响质量的情况,比如:由于钻孔人员的速度没有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孔壁发生了塌陷;或者由于技术问题导致钻孔不到位或已经完成的钻孔的大小发生了缩减。
针对以上情况,可以采取的施工策略有:严格控制好钻孔过程中的速度,切记不要太快,如果钻孔过程中出现漏水情况要及时检查地基的情况,确认是不是地基有不可以透水的部分;钻孔之前应该提前勘测和考察地基的内容物以便于制
定相应的安全的钻孔策略;出现钻孔大小缩减的情况时,要及时处理,在情况发生位置使用钻头再次对孔的大小做适当的调整,之后加入稳固孔的材料,使孔的结构不再发生改变,确保以后的施工顺利进行。
(3)加强路桥工程的路面质量
建设出行驶安全、通畅无误的路面,是路桥工程的基础工程。首先,路桥工程对路面的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路面铺设是均匀的,路面是可承载一定压力的,路面支持相当长时间的使用(符合国家路桥工程路面标准)等等基础功能。比如,对于以砖、石、预制块件结构为材料的路面构造中,需保证工程底层的稳定性;对于以水泥为材料的路面构造中,要保证材料混合后的掺入量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对于以黑色结构为材料的路面构造中,要保证注意控制路面材料混合均匀后灌入,还要控制搀和层的结构是坚固的;对于以沥青、碎石、混凝土为材料的路面构造中,要保证灌入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4)如何加强路桥工程的桩身质量
灌注过程不仅要考虑正在进行的灌注桩自身的因素还要考虑与之相邻的桩的质量保证。可以根据具体施工中的质量问题采取策略,比如:如果发生了坏桩现象,要仔细检查两桩的距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距离;还有在打桩中发生了将相邻的桩打断的情况,应对措施是首先要计算好计划需要的桩身的几何尺寸便于以后发生问题进行补救,然后在打桩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合理的桩距选好了最佳打桩的方法,对于坏掉的桩及时清除和重做,补充空缺的位置,不能因延误对极个别坏桩的处理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最终完成的进度。总之要将桩身质量控制在可处理的技术范围之内。
(5)如何加强路桥工程的材料质量
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材料质量制约着整个路桥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考虑以下施工策略:第一,选择的水泥必须是合法合规的渠道获得的,质检也是符合标准的材料;第二,选择骨料时,是要有种类区分标准和堆放规则的;第三,选择在混凝土中添加的搀和材料时,也要符合工程的标准;第四,水是搀和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料,必须选择纯净的水。还有其他的附属材料,也要严格选取和使用,材料使用以前都要进行审核试验。
总之,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必须从长远考虑,虽然要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只看到经济利益而放弃材料质量,从非法渠道采购一些不合格的建材,这
样只会使日后的工程后患无穷。路桥工程的基本功能和安全运行尚不能保证,更不要提工程质量的加强。
最后,一项质量良好的路桥工程建设,离不开业务经验熟稔的采购人员、工作认真严格的审核实验人员、公开公正的现场监督人员和时时刻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施工作业人员。
路桥企业应该将责任明确到工程中的每个部门和每个人,工程中的每个阶段和每个细节,不仅需要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还要提高全体施工参与者的质量控制技术,只有自觉地按照国家有关工程标准施工,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反思、改进施工策略,才可以加强整个路桥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东.刍议如何加强路桥施工的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2(9)
[2].王炳伟.浅谈如何搞好路桥施工的质量与管理的工作[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2)
工程施工的问题 篇6
黑龙江省龙头桥水库管理处 155600
摘要:在现代水利工程行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重视施工质量问题,进一步提高预防常见质量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来预防和调控这些难题,希望对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使水利工程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分析,建议
在国际中,无论是何种重大工程项目,工程质量都是施工的命脉,尤其是在水利工程中,质量第一,质量就是生命,是企业的经济命脉。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提高施工质量,才能打赢这场利益之战。可是施工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存在各种质量问题,甚造成质量事故,产生严重的后果。本文提出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及方法。
1.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
1.1 水利工程中人员的影响
人是组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因此在一项水利工程施工任务中,会涉及很多人员,包括工程师、一线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但是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但目前,承包商为节约成本,很多承包项目的施工队伍是由农民自发组成的,他们的施工技术不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并且没有一的管理规章制度。这就导致他们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违规操作致使工程质量不合格甚至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不同专业、不同职能的人员要有各自区分明确的任务和业务,筛选专业技能、责任意识、安全思想都过硬的人员,在工作验收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违规操作将导致很多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1.2 水利工程中材料问题
水利工程的建材主要有石灰、混凝土、水泥、木材等,这些不同的材料是要用在不同的工序和部位的,"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合格的材料是整个施工工程质量合格的保证",因此如果不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格来选材和施用,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还会延迟工期。
对于那些没有合格证的验收人员,对于验收的材料,一定要勒令其禁止施用。即使是他们验收合格的材料也要进行再次检验,以确保其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如果省略了抽样检测以及材料审核而施用了劣质材料,势必要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一定要严格筛选、合理利用,最大化地降低质量问题。
1.3 施工方法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各种工序、施工方案、技术和工艺等,简而言之就是包括施工方案和工艺。首先各项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完善性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一些工程由于考虑不周或者方案工艺落后而盲目施工,会严重阻滞进度,造成质量不达标。在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中,往往会由于费用紧张,投资小,而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检测手段缺乏,又由于缺少专业齐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为水利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并进行综合性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工程质量。
1.4 水利工程其他方面的影响
施工机械设备也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利用挖掘机、起重机、搅拌机等设备进行挖地、勘测和测量等工序,机械设备不足或过大或运行不稳定的功率都会降低工程的施工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和标准,不仅影响施工质量,也危害到一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一个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场地的环境,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施工人员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还有就是要搞好地方干群关系,遵守地方风俗文化。水利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许多,如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多为“敞开式”施工,无法进行有效的封闭隔离,对施工对象、工地设备、材料、人员的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在施工前中后,施工人员都要做好相应的工作,以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
2.相应的解决措施
2.1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
人是组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各項工程施工都与工作人员的操作是分不开的,因此人为因素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所以要加强人员资质审查要求,明确必须持证上岗。对于工程师的选用,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核。项目经理应从事工程建设多年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且具备相应工程要求的项目经理证书。在工程建设中,要求领导者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一定的文化素质,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那些专业文化不足、综合素质低下的员工,还要加强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责任意识,在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中要注重工作人员的综合培养,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同时,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可以设置责任制的管理体制,明确各工序人员的自身责任和权限,例如施工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他们的职责各不相同,一定要做到各司其职,谁负责谁承担,赏罚分明,这样才能更加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提高安全责任意识,为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奠定基础。
2.2施工质量的全程控制
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很多施工企业开始重视质量问题的预防工作。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控制以此达到预控的效果。
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密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施工前,企业要对工程做好设计,并掌握当地的地质和环境条件,根据预控理论来分析和分类,制作成质量控制点库。这样就避免了因准备工作不充分、施工措施不落实、人力物力不到位或因质量安全措施不完善而仓促开工所产生的质量问题。
在施工中,质检人员要全过程旁站监督,监理工程师随时巡视工地,主要部位、隐蔽工程、关键施工过程等实行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当遇到事故原因不明、处理措施不当等问题时,施工单位及负责人要彻底查明原因,提出积极措施及妥善处理意见,并向项目监理部提出书面报告备案。这样就能有效的预防质量问题。
最后,还要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与此同时,对材料和设备以及工作人员这几项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也要强化对其的控制,这也是预控工作中的重点。
2.3 施工程序的严格控制
施工程序的严格化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施工程序从对项目概括和说明的建议书阶段开始就对施工的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划,在审核通过的报告进行初步设计的阶段,水利工程施工要对施工现场与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执行每个阶段的设计标准,保证施工程序的有序性,在一个工序未能完成前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避免“三边”工程。实行二级三检报验的制度,建立检验队实行第一部的监管任务,之后在第一部检查合格后申请复验,同理申请终验,每个阶段单元工程都要严格进行以上程序,这都是对工程质量的负责。在水利施工中必须进行方案论证和编制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这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变害为利。
结语:综上所述,一切工程都需要以质量第一为施工和检验的标准,水利工程也不例外。而要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既需要每个施工企业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整体配合,也需要全体职工共同自觉的努力;我国的水利工程在党和国家的号召和扶持下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一定要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要进行有效的预防和调控,使水利工程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减少质量问题、控制成本,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斌 魏运刚.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工程管理
浅析铁道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篇7
1 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违规现象
在铁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关的规则和规章, 这些规章制度不仅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而且能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果不按照规章制度形式, 不但会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而且会阻碍施工进程, 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在现实中, 有很多铁道建设工作人员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或者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从而违法规章制度。这样的行为会给施工过程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 也直接影响了施工的质量, 从而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进步[1]。
1.2 部门间配合不到位
铁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这项工程的建设不是哪一个人或者是一个部门就能独立完成的。铁道工程建设施工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 每个部门应当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完成自己的任务, 不能因为部门的私利影响工作。如果在这个过程中, 一个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将会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进程。我国目前在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 往往有一些部门在工作中为了省事, 对日常工作抱着一种能省则省的态度, 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不顾全大局, 疏忽与其他部门间的合作, 最终导致整个铁道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2]。
1.3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误差
测量精确是铁道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的成败。一般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测量失误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因为技术或者施工人员自身的技术缺陷或者是工作态度导致。自身技术存在缺陷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导致测量误差, 工作态度不端正导致的误差则是由于在工作中马虎大意导致的测量失误。第二种出现测量误差的情况是因为测量工具的不精准。由于施工建设中工作繁忙, 往往施工人员会忽略对测量设备的检查, 从而出现测量误差。这些误差会给施工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4 没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任何事情都有突发情况, 在遇到这些突发情况的时候, 最好的状况就是在情况发生之前就已经预备了一套有效的应急方案, 这能大大减少突发情况给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然而在我国的铁道工程建设中, 各个部门往往只在意自己的本职工作, 应急预案的制定并不十分完善, 在很多突发的情况下, 现有的应急预案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缺乏可行性。
2 铁道工程施工问题的解决方案
2.1 加强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作监督
铁道工程应当建立工作监督制度, 铁道工程的部门很多, 每个部门都有每个部门应当完成的任务。在这过程中, 应当确保每个部门工作的完成进度和质量, 不能因为私人原因而耽误工作。因此为了能够督促每个部门能够守好自己的岗位, 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工作, 我们要加强对各个部门的工作监督, 从而保证每个部门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 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展。
2.2 加强施工部门合作
铁道建设工作复杂, 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 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各个部门间的合作意识。要保证各个部门能准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于一些不配合其他部门总是拖拉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耽误整体工作的部门, 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制度, 这样就可以督促各个部门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加强彼此间的合作, 提高责任意识[2]。
2.3 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误差
在铁道工程中测量时一个重要环节, 针对误差可能出现的情况现可以提出以下两个解决方案。针对那些由于人为疏忽引起的测量误差, 我们要严把技术人员能力素质关, 对这些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对于那些工作态度不认真的人员, 应当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培养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针对由于测量仪器老化而出现的测量误差, 我们应当建立一个定期检查测量仪器的制度, 对那些不精准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从这两方面入手能减少在铁道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测量误差。
2.4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在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突发情况, 每个人都不能预料到会发生什么情况, 但是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 我们应当对这些突发情况进行一个整体的预测, 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要考虑到, 然后根据经验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 这些预案的制定一定要灵活, 不能用刻板的预案来对付将来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刻板的预案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切实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制定灵活的应急预案, 才能很好的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保证铁道工程的顺利开展。
3 总结
总而言之, 我国铁道工程建设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铁道工程建设俨然成为我国基础建设的重点。在这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完善自身, 例如严格遵守施工过程中的规则规章、明确各个部门职责, 加强铁道建设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定期检查测量仪器的手段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误差、制定完善灵活的应急预案等等。相信当我们采取了这些有效措施来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时候, 一定能够提升铁道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从而做到大力发展我国铁道事业,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摘要:近年来, 随着运输业的发展, 大部分企业运输又多依赖于铁道运输, 因此铁道工程建设占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很大一部分。铁道工程成为我国基础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铁道工程的建设, 对于加快我国基础建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 我国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只有克服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才能保证铁道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 本文对我国铁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铁道工程,施工,问题运输
参考文献
[1]尹新庆.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 2011 (12) .
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水利工程迅速发展, 已经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主要有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水利水电等, 但其施工过程中还存有一些问题。为了使水利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保障工程质量, 必须找出问题, 解决问题, 对水利工程的质量严格把关。
1 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基础条件, 对水利工程质量的优劣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此, 必须加大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力度。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 管理起来相对复杂, 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 为了减少工期, 施工达到最高效率, 就必须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质量意识不足。对于一个施工项目而言, 质量是其生存的根本, 水利工程也不例外。目前在我国水利工程中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还比较薄弱, 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质量, 致使出现了许多“豆腐渣”工程。
(2) 管理者的素质过低。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中管理者的素质过低就是其中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施工管理者素质低的现象。主要是管理者缺乏专业技能, 对工程施工的工期进度、工程质量、企业投入成本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及管理,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
(3) 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在水利工程施工中, 一些企业为了谋取利益, 缩短工期, 忽视了一些问题, 就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 也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管理。
2) 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是水利工程快速发展的必备前提, 是维护其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安全无小事, 施工企业应把安全放在施工的第一位,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是企业及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 是维护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 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但近年来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正逐步威胁着人们的生活, 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目前在一些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中安全管理机制还存在责任不明确、经营管理水平低等, 没有形成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安全管理中常常是出现问题或事故发生后才处理问题, 在事故处理中也常常出现推诿现象, 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 也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 企业必须投入安全生产成本, 防患于未然。一些企业缩减或直接忽视安全, 导致事故的发生。
(2) 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水利工程施工中, 大部分的施工人员为农民工或是临时工, 其文化水平低, 缺乏安全施工意识, 施工企业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施工安全教育,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减少事故的发生。而一些企业为了赶工期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 同时还存在教育时间与工期时间相抵触的情况, 施工企业为了眼前利益, 都不愿在安全教育这方面加大投入。
(3) 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技术的安全性方面严重缺乏解决措施, 对施工的场地、施工的方法等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施工技术方面也没能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来消除安全隐患, 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
2 水利工程施工问题的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水利工程项目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有效地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对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都会产生重大的改变。为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 必须对其问题进行合理有效地解决。
2.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 完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工程质量的保障必须从企业施工管理入手, 只有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 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遇到质量问题就可以有效解决。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是工程管理的首要条件, 施工企业必须从施工的每个环节, 加强施工管理, 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有效控制, 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才能保证企业的利益。
2) 成本投入的合理化。在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中主要针对的是施工材料的成本投入和机械设备的成本投入。成本投入合理化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 必须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 尽可能地降低工程成本投入。在材料成本投入中,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多数地形复杂, 投入材料种类繁多。为了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 必须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 对施工材料的进货来源进行严格把关。
2.2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1) 加强施工的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中, 施工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原则, 建立全方位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 必须把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 不能为了减少工期、争取利益, 而忽视了施工安全管理。
2) 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在水利工程施工中, 必须提高管理者的全局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管理的功能, 完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水利工程施工应及时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进行有效地解决。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必须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和安全体系, 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必须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才能保证企业的利益, 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工程施工质量监管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9
1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现状
当前,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包括代表政府和公众利益的政府质量监管, 建设单位及其代表建设单位利益的监理单位等中介组织对参建主体质量行为和活动的督促监管, 以及直接参建主体的质量审核监管三个层次。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体系中, 三个层次之间有着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体系的核心, 它分别对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和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等实施全面质量监管。监理单位是关键, 它根据委托内容代表建设单位监管施工、设计的质量, 通过道道工序检查、层层把关签字, 使建设工程投资、建设、质量监管进入良性循环。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和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等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则是自身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重要方式, 有利于按照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进行工程建设, 有利于实现工程质量要求。
2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 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具体来说,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立法不完善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 主要表现是:立法层次过低。应该说《建筑法》是我国建筑市场的最高层次的法律, 但它只规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没有规定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 为此,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规定只能在第二层次即行政法规中有所规定, 甚至只能在更低层次的部门规章和一些地方法规或文件才有所涉及;立法不健全。《建筑法》颁布于1997年, 现在很多条款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则和行政管理的要求, 存在许多与国际惯例不相符的条款, 更没有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监管问题;缺乏与《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相配套的法规及实施细则, 导致有关质量责任主体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操作性不强。
2.2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随意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期, 建筑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 建筑市场混乱, 各质量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 对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 质量监管者见多不惊, 往往风声大雨点小。此外人情、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或者有关部门及其它职能部门的不正常干涉, 也导致监管的随意性。
2.3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渠道不畅通
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中, 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遗憾的是, 我国很多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尚未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由于各质量责任主体的组织形式、工作程序不一致, 因此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信息系统, 这种情况不利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顺利进行。
3 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措施
针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3.1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法律法规
为了有效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它们是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法律准绳和规范依据。现行《建筑法》与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实际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有必要从长远出发,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 酝酿制定一部《建设工程质量法》, 并在此基础上, 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 从根本大法上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 合理确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制度的法律地位, 明确规定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 严格界定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及其相应的惩处标准。
3.2 改革现行建设工程技术标准
改革现行建设工程技术标准, 实行“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体制。所谓技术法规是由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 通过立法机构审议、发布, 强制执行的。在技术法规中可引用技术标准中有关强制性条款;技术标准则是自愿采用的, 由专门的标准化机构或社会组织来制定发布。
3.3 完备建设工程市场准入制度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 政府应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进行宏观调控, 国际上建设管理比较成功的国家, 无一不在建设市场的准入制度上大做文章。严格的注册专业人员许可制度和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制度, 在有效约束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正当从事专业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 在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资质管理方面, 我国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 我国应当改革现行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制定合适的企业资质认证标准和管理办法, 统一协调管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工程咨询单位的从业资质,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作用, 高度强化个人执业责任, 形成企业从业资质与个人执业资格相结合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 推动建筑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3.4 由无区别监督向差别化监督转变
原有的对不同企业、不同工程均实施单一的、无区别的质量监督模式, 不能起到扬优治劣的作用, 因为工程建设规模和有限的监督力量之间存在矛盾, 决定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可能全面覆盖, 监督面越大, 监督管理的深度越不够。因此, 必须有所侧重, 改变以往对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实施平均资源监督的思路, 应该集中资源解决影响最突出的问题, 抓住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实行差别化管理。差别化管理在当前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不同企业和项目经理的业绩、信誉、工程质量保证能力以及其他综合情况,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 动态确定和区分重点和一般监管对象, 对其实施不同强度的监督管理。二是在工程类型上, 要重点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市政桥梁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工程质量安全等直接涉及到城市公共安全的工程的监督管理。三是在实体质量上, 要突出对技术风险较大工程的监督。注意抓好对技术风险较高的高切坡、深基础、抗震结构、异型结构、大跨度结构、大型幕墙等部位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方案现场的监督检查。
3.5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运用现代科学手段, 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水平。为此要重视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监管、检测工作, 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在监管、检测工作中的作用。要重视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检查记录录入监管管理信息系统中, 及时将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备案, 竣工验收条件审查, 监管报告审查签发等工作在网上发布, 使有关人员能及时查询所监管工程建材检测结果, 对不合格报告及时跟踪处理等等。在信息化建设中, 为了及时向社会宣传贯彻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 公布监管工作信息、地区质量状况, 积极引导促进各责任主体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应建立建设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
4 结束语
总之,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工程建设环境日趋复杂、工程质安监督机构资源约束条件下, 履行工程质量监管职能必须立足自身, 放眼全局, 探索有效监管模式, 抓住要点, 才能真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保底线。
摘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 笔者首先分析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根据多年经验提出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有效措施。供相关人员借鉴。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徐波.工程质量管理的一次机制创新[J].工程质量, 2006 (8)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探讨 篇10
1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分析
与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比较, 水利工程施工存在更多、更大安全隐患, 主要有:一是工程规模较大, 施工单位多, 往往现场工地分散, 工地之间的距离较大, 交通联系多有不便, 系统的安全管理难度大。二是涉及施工对象纷繁复杂, 单项管理形式多变, 如有的涉及土石方爆破工程, 接触炸药雷管, 具有爆破安全问题;基坑开挖处理时基坑边坡的安全支撑;大型机械设施的使用, 更应保证架设及使用期间的安全;有的隧洞涉及引水发电, 导致隧洞施工时洞室开挖、衬砌、封堵的安全问题。三是施工难度大, 技术复杂, 易造成安全隐患, 如隧洞洞身钢筋混凝土衬砌, 特别是封堵段的混凝土衬砌, 采用泵送混凝土, 模板系统的安全和悬空大体积混凝土立模、扎筋、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问题等。
2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预防
2.1 抓好安全教育, 在思想上重视安全
安全预防, 思想是关键。一是应使各施工单位最高管理人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能否坚持安全第一, 关键取决于施工单位管理层领导和工程项目部主要负责人能否把安全作为各项工作中首先考虑的问题, 为此施工单位应明确提出把安全作为管理层领导和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并采用一票否决制, 凡出现安全事故, 并追究领导的责任, 年度考核不合格, 视情节严重扣发年度奖金, 直至解聘和辞职, 通过“一票否决制”, 迫切和激发从管理层到项目部人员抓安全的自觉性。二是以人为本, 强化广大职工、民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切实改变民工心中你要我安全的心态, 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和一票否决的制度以及大量事故案例、事故通报、大会动员、小会布置讨论、摆事实讲道理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 极大地提高职工、民工对安全的责任感, 使每个人都明确施工安全是每一个人的头等大事。
2.2 制订安全制度, 进行制度教育
从业主到施工单位项目部、基层班组, 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 层层制订落实安全制度。安全制度必须结合本部门、本班组自身情况, 既有一般要求、一般情况下的安全制度, 也结合各单位情况提出特殊要求, 对安全制度应“警钟长鸣”, 采用各种形式贯彻、灌输、落实、执行。
2.3 利用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进行安全施工技术教育
为了使工程建设施工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得以落实, 应在项目施工前编制《安全防护手册》作为安全规范, 发给全体职工进行认真学习, 并利用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施工技术交底, 进行本项目安全措施的教育,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应针对工程项目特点, 提出本项目应特别强调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通过对安全技术的交底和教育, 使施工人员和每一位工人对工程施工总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心中有底, 这将给施工中落实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奠定基础。
2.4 施工队伍组建时重视安全管理, 从组织上落实安全措施
每一项目上马, 工地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 并安排质量安全员, 赋予相应安全管理权力, 包括违章作业制止权、严重隐患停工权、经济处罚权、安全一票否决权, 保证其有效行使职责。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危险作业岗位, 应严格培训、持证上岗, 并明确规定工人有权拒绝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及无安全防护的危险作业。
3 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监控
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是过程性的, 管理的时间长、跨度大、涉及面广, 同时也是管理是否有效直接接受检验的阶段, 在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中, 既要统筹兼顾, 不留死角, 又要集中力量抓好重点;既要重视施工高峰期的施工安全, 又必须注意其他施工期间各个安全环节;既要严格控制关键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又要全面抓好一般工序施工的安全要求;既要抓好关键部位施工对象的施工安全, 又要保证全部施工对象的安全生产。
3.1 控制关键施工对象和关键施工工序, 保证安全生产
关键施工对象 (包括危险施工部位) 和关键施工工序应作为安全管理布控的部位, 关键施工对象 (包括危险施工部位) 如高空部位施工、导流洞引水洞衬砌封堵施工、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土石方爆破开挖施工等, 关键施工工序如大体积浇筑、钢筋焊接加工、大型构件吊装运输、脚手架工程等, 对以上两个关键实施安全检查制度及专人安全盯岗制度, 真正做到制度落实、检查落实、责任落实, 保证施工安全。
3.2 标准化管理, 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控制
坚持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执行标准化和规范化施工时安全生产最强有力的保证, 项目施工中应将每一天施工对象、作业人员及作业程序、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均执行标准化要求后规定, 使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和施工的每时每刻都做到施工地点明确、施工对象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安全注意内容明确, 杜绝了因情况不清、职责不明、盲目施工导致的安全隐患, 保证了“三全”安全系数控制的要求。
3.3 作业现场抓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现场是安全管理最终落实点, 也是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最终发生的地点, 必须严格把握作业现场的安全作业, 安全施工。一是建立和健全各类现场作业管理制度, 如责任制、抽查制、安全交底、防火及安全用电制;机具和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纪律等, 设专职安全检查员监督实施, 发现任何安全事故隐患和苗头以及违章操作, 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并严肃查处。二是严格各类人员无证上岗, 严禁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种, 严禁非电气人员安装维修电器电路, 严禁闲杂人员进入高空悬垂、危险作业场地和易燃易爆品堆场, 避免发生各类意外伤害。三是各工序交替、工种更换、作业面交付等环节, 应包括安全交接;应特别交代安全控制的“预警点”和“关键点”, 防止因情况不明或情况陌生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四是赶工作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 深夜班作业及连班作业极度易引起因施工人员的疲倦、深夜瞌睡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一般应尽量予以避免;工程特殊情况, 确实需要加班加点作业, 安全员应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加强监督巡视, 时刻控制现场作业状态, 严格防范事故发生。
3.4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系统安全管理
鉴于水利工程施工的特殊性, 点多面广, 人员分散, 管理难度大, 薄弱环节多, 在安全管理中可应用系统管理理论, 全面管理控制, 以收到最佳效果。要把整个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抓好, 使工程的安全系统处于有机联系、整体优化的状态。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项目部应以人为本, 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 改善民工业余生活,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做好职工心理疏导和心情调节, 使职工处于身心愉悦、情绪开朗的状态, 使职工能够安心工作, 给安全管理带来便利和成效。
摘要:在众多土木工程项目施工中, 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贯彻安全法规和标准, 深化文明施工管理, 对水利工程施工尤其迫切。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 提出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预防及管理监控措施, 以促进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预防,管理
参考文献
[1]冯少衡.对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的浅析[J].广东科技, 2007 (12X) :94-95.
[2]刘永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作[J].甘肃农业, 2009 (11) :87, 93.
工程施工的问题 篇11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与对策
1 市政工程管理的意义
市政工程是我国的一项基础性设施建设,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与方法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样能够避免市政工程设施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产生,保障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对市政工程设施多方面的需求。
2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项工程中,施工单位质量控制都是重点,监理单位的合理有效监管显得尤为重要。监理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手段对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其他与工程有关的环节加以控制,与生产过程中各个有关的单位协调关系,共同管理。在现阶段工程建设项目中,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通常对质量的管理意识认识不够,存在比较严重的临时观念。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分包及转包现象严重和普遍,管理中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很少有单位对专业分包队进行严格管理,甚至合谋偷工减料;目前很多施工单位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不足,技术人员缺乏相关的现场指导经验,直接导致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不合理,现场质量控制混乱。
2.2 业主单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質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各项制度都不够完善,业主们往往比较重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工程预计完成的日期,反而对工程的质量却不重视。所以有的建设单位为了满足业主们的需求,不惜牺牲工程质量而抢工期。由于市政工程主要是由政府投资,因此对工程的风险,建设单位基本不负责任,多是由政府来承担的;而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都片面地认为这是由监理部门来负责的,所以对工程质量的管理都不重视。对于业主来说,往往缺少专门的行业资质管理,而其工作人员的背景复杂,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作风都参差不齐。
2.3 监理单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一,工程监理人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水平以及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等。但在现阶段,工程项目多,监理单位多,监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素质较强强的监理人员占总体监理人员比例非常少。不规范的监理机构或监理单位占比大,在对项目的现场监理时,内部管理差,工作作风不严谨,对项目工程质量的控制方面严重欠缺,并没有按照正归的程序、方法来实施。也就是说在通常的施工中,工程的施工质量与监理单位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取决于承包商。
3 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3.1 加强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原材料是施工的物质条件,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市政工程建设设施的使用寿命。只有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在保证了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够提高施工工程质量。在选择原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各类信息,包括材料的价格、质量、性能等,向信誉良好的供货商购进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进度,合理组织原材料的供应,避免原材料在工地堆积时间过长。原材料长时间放置,不仅对施工场地的环境造成影响,占用面积较大, 同时经过长时间存放的原材料的性质很有可能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原材料性能降低。
3.2 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对工程施工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施工企业要根据不同岗位施工人员的作业特点,定期的开展岗位教育学习,将负责的理论知识变成浅显易懂的知识,便于施工人员学习施工操作技能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且要向施工人员宣传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人员,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
3.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的环境复杂而多变,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中,首先要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在具体施工中,要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现场考察和指导,科学的安排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操作,不断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及时发现施工现场中的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施工质量事故,遇到问题时要保持镇定,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够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3.4 提高建设工程监理机制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都涉及到施工单位对市政工程质量的监理环节,施工单位质量的控制是基础,监理单位的有效监管是关键。监理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控制能力,对工程的进展和质量加强监督。因此,建设工程监理单位要不断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对监督队伍加以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严格执行并落实工程的监管,这样有利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4 结束语
我国的市政工程属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建设工程项目。目前,我国市政工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市政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在现代市政工程中,加强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建设工程监理机制,是加强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睦逊.关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2).
[2]孙金涛,黄鹏.浅议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风,2010(4).
[3]袁健胜.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与方法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7).
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创新 篇12
1.1 施工现场问题多,管理效率低下
现场工程管理就项目管理而言属于战术问题,而就企业管理而言,又属于战略发展问题。施工现场的问题没有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使相关问题层出不穷,并导致战略上的失败。施工现场常见问题:a)作业流程不顺畅;b)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绩效差;c)现场施工设备、机具维护保养不到位,故障多;d)异常事故重复发生,返工,事故增加,工程成本失控。一般来说,企业工程管理所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大部分来源于责任部门的权责规定不清晰,部门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以及过于繁琐的表单记录等多方面因素。另外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能力(特别是施工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的经历、经验)、承包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如是否经过国际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认证)、工程所达到的质量标准等也可能是影响施工管理效率的因素[1]。
1.2 施工单位管理不善,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现阶段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存在着现场施工管理效率低下、施工工艺落后、施工工期安排不合理、施工进度不合拍、窝工现象明显、各方面施工资料紊乱跟不上施工进度等严重问题[2]。这些管理上的问题造成了作业流程不顺畅,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绩效差,现场施工设备、机具维护保养不到位、故障多,异常事故重复发生、返工,工程成本失控等诸多弊病,而且由于管理上的不到位,使得工程安全事故频发,既延缓了工程进度,也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人力上的巨大损失。
1.3 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
与中国的工程管理相比,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机制比较完善,管理水平较高,管理人才丰富,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优秀的项目管理公司脱颖而出,不良的项目管理公司很快被市场淘汰。在中国,大多数承包商都是国营企业,各种形式的补贴依然存在,这些补贴减弱了承包商追求管理创新的动力。
另外,中国建筑工程市场存在条块分割,行业地方保护主义,这种人造的市场权利是绝对不利于市场竞争,不利于项目管理的发展[3]。在中国企业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且能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的人才,缺乏熟悉项目管理软件,能进行进度、质量、费用、材料、安全五大控制的复合型的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2 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创新的方法
2.1 创新工程管理机制
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4]。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2 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
发挥技术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作指导,施工生产就是盲目的,也就谈不上工程质量,谈不上提高工作效率问题。发挥科学技术优势也就是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人才的合理使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当今工程市场的竟争,实际上也是人才的竟争,要搞好施工生产经营,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引进人才,完善技术,以便于在施工生产的具体工作中真正做到设计精细、计算准确、一步到位。如果因技术问题出现工程返工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就成了一句空话,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又影响单位整体形象。
合理安排工作,施工初始阶段生产基本上是以小规模的项目管理为基点,安排工作大多是以项目经理、副经理为主,在安排工作时首先应考虑工作的顺序性和分工的合理性,要掌握工作的轻重缓急,要有层次感,职工的身体条件和工作能力有差距,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在分工时合理搭配,扬长避短。在安排工作时要通盘考虑,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不能想到哪做到哪,程序乱了有可能导致指挥上的被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返工[5]。
强化设备管理,施工生产中器机械设备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是唱了主角,由此可见加强设备的管理,确保其正常使用,有效地服务于施工生产,对保证工作效率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不当使用或长期超负荷使用就可能造成设备损坏,轻者可导致工程停工,重者可引发事故,有时本意是想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对设备性能掌握不准,使用不当,结果与提高工作效率背道而驰。机械设备老化,出点小毛病也是正常的事,如果各工点加强管理,经常维护保养,合理操作使用,就可以少出毛病或不出毛病,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提高了工作效率。机械设备在各工点来回调运非常频繁,有些规律特性和毛病特点甚至问题隐患,转场时也没有交接说明,因此各工地进场时对机械设备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护,以防止在紧张的工作中因出现故障而造成停工,更重要的是防止因设备问题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引入OEC等管理法科学的进行工程管理活动
OEC管理法目标的确定按照目标管理的原理,进行工程项目管理首先要制定管理目标。施工项目管理的合同目标是管理的最终目标。
OEC管理法的具体操作是在项目开工筹备阶段,企业内部有关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根据合同要求和现场工程实际情况,对技术方案、质量、进度、安全、成本控制等各方面进行策划,形成文字;项目开工筹备阶段企业内部有关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根据合同要求和现场及工程实际情况,对技术方案、质量、进度、安全、成本控制等各方面进行策划,形成文字材料,以利于项目部的实际操作和企业层对项目部的调控,同时有利于对项目部承包责任制的目标与指标的确定[6]。如果施工中间有重大调整(图纸、甲方变动及资金情况等)应适时进行重新规划。项目分段施工周期内及竣工后根据前期策划,对项目进行评估,作为考核项目经理及项目经理部的依据。考核结果与人员的任用和奖罚挂钩。
按照80/20原则,项目经理部的人员是少数的,但他们是关键的;劳务作业者是多数的,从管理角度上说,却是从属地位。也就是说,关键的少数制约着次要的多数。因此,在施工现场每当发现问题,项目经理部要承担80%的责任,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者[5]。
3 结语
中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要勇于创新,项目施工管理的理念要不断深化。然而管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减少损耗和提高效率,施工管理效率的提高将会是个永恒的话题,将来的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将会向着全方位科学化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工业出版社,1997.
[3]田振郁.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孙饶,周刚,王光建.对提高施工企业生产率的几点建议[J].建筑,2001,(1):53-57.
[5]刘金昌,李忠富,杨晓林.建筑施工组织与现代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工程施工的问题】推荐阅读:
配电工程施工中的问题06-13
铁道工程施工若干问题05-29
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问题06-15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07-09
建筑工程雨季施工中常见的几个问题有哪些?09-03
施工质量问题建筑工程05-19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问题09-18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