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

2024-07-17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精选11篇)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 篇1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 以主体结构封顶为标志,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基础和结构施工, 后期主要指装修和安装以及其他附属项目的施工。室外工程包括道路、各类管网系统、绿化等。结构封顶后, 后期工作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组织管理不当, 就会延误工期, 影响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 给业主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本文就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的管理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建筑工程后期管理特点

近年来, 通过对公司承接的几个大项目的管理, 我们认为建筑工程后期管理有一些特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期都比较紧。

一般来说, 从结构封顶算起, 后期施工阶段所用时间占整个工期的40%左右, 如果结构施工期间工期拖延, 后期施工时间会非常紧张。

2. 后期工程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

就投入的工种而言, 是前期施工工种的2~4倍, 而人数也在3倍以上, 这些都给后期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

3. 参加施工的单位多, 有总包、分包和专业施工单位。

而且一个单位工程上有几家或十几家大小不同的单位同时投入施工, 其施工管理就要求有高度统一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4. 工程后期的配套工作, 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专业性强。

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供电、煤气、自来水、通信、雨污水等各配套工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实施的具体措施

针对以上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的特点, 后期施工怎样管理才能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 一直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要不断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掌握了其中的一些规律。我们认为, 凡是后期施工搞得比较顺利的, 其施工管理都处在“组织有序、计划得当、领导有方、控制有力”的管理状态下。

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考虑, 我们认为成功的作法是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组织措施。

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该机构一般由总包单位领导牵头设置, 如有若干项目是由业主发包的, 可联合业主方、监理方和总包方共同组成。由于多工种、多专业同时施工, 如果不善于组织协调, 势必现场混乱, 难以有效控制。协调机构要定期开会, 有议有决, 严肃认真。各施工单位互创条件, 为了共同的目标, 协同作战, 按时完工。

层层分解目标, 落实责任。把一个项目总目标分解成为若干个子目标和分项目标, 再把分项目标分配给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做到目标细致明确, 人员分工及时到位

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应该有一套便于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 比如, 每周例会制度、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制度等。

2. 技术措施。

编制一份完整、综合、具有可操作性的后期施工倒排计划, 这是施工目标按期实现的前提, 在计划中要明确关键工序和非关键工序, 谁主导, 谁配合, 工序怎样交叉进行;明确在某个阶段以哪个工种为主, 哪个为辅, 要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要相互了解有关专业的设计及技术要求, 把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组织起来, 以例会形式相互了解、熟悉技术要求, 有针对性地解决图纸上存在的问题或矛盾。要有统一的标高、轴线, 不能混乱。土建有轴线、标高要求, 安装也同样, 应由基础、结构施工单位提供, 不能随意地定标高, 否则累计误差会导致不合格和返工。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 设备和仪器的安装, 其标高应以建筑为准, 结构标高、安装标高应与其一致。及时报送审批技术方案, 并严格执行技术方案。审批过的方案要及时向有关人员详细交底, 施工期间认真执行, 严格检查, 保证方案和实际施工一致。

3. 管理措施。

项目管理者要统一想, 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并做好以下工作:要安排、计划、控制好工作面。除在计划中详细安排外, 还要作短期协调。比如, 某个工作面谁先进入、谁跟进、何时进、何时退, 都须明确决定。对于由某种原因而导致工期延误的。应设法抢回。使施工始终处于有序、受控状态。成品保护。对已完工的成品、半成品要有保护措施,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人的成品。成品被破坏是后期施工的常见现象。一定要加强检查, 责任到人。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 处理好脚手架的占用。后期施工, 一个垂直工作面上可能有两个或三个单位同时施工, 立体交叉的防护工作是后期施工管理中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全面采取措施, 既要保护自身, 也不能伤及他人。使用垂直运输机械, 要有统一安排, 不能发生强占使用纠纷。结构封顶之后, 还有许多材料和设备要进到室内, 可通过塔吊 (设受料平台) 、施工电梯或龙门井架运输。施工电梯, 既载人又运物, 十分繁忙。在上下班高峰期间, 我们安排五层以下作业工人, 使用楼梯;六层以上隔层停靠以缩短电梯运行时间。对于大宗材料或多台设备, 我们采取夜间运输的办法, 加强协调, 确保垂直运输设备忙而不乱。文明施工问题是后期施工管理的难点。室外场地要堆材料、脚手架及设备, 楼层要清理, 垃圾要运走。有时工期紧, 室外工程又要开工, 大型施工设备要拆除, 室外作业人多等等, 都须统筹安排。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划分平面, 设专人作动态管理, 如材料设备堆放有专人负责, 楼上隔层设临时小便桶, 每日有专人清洗等。加强现场文明施工教育, 对违纪者当场警告、记录, 并交其班组长处理。禁止用未竣工楼层作临时设施。经验告诉我们, 占用楼层作仓库、办公室, 甚至作宿舍、食堂的, 该楼层往往形成进度障碍;同时, 也加大了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力度, 违反了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因此, 要禁止这种情况发生。临时用水、用电及接水接电要有统一安排和有控制, 不能任意接驳, 以免造成浪费或带来安全隐患。污水要集中处理, 达标排放。

4. 经济措施。

项目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资金是关键。一般来说, 我们都是提前给甲方报送季度的资金需求计划, 让甲方预测未来几个月内完成的工作量和资金量情况, 提前做好资金准备。条件允许的话, 向甲方申请缩短工程款支付的周期。对施工班组采取适当的奖罚, 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和激励机制。一般通过施工任务单的形式, 向子项目的目标责任人下达完成指标, 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施工任务, 给予奖励:否则, 按规定进行处罚。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 篇2

2.1关于管理机制的创新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还要依靠全新的管理机制,在建筑工程行业里,对于机制创新的概念就是加强对企业内部工作的管理,形成适合时代要求的管理机制。比如,设置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给工作认真负责的员工多发年终奖,并开展表彰大会等,鼓励员工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并让员工承担一定的风险,加强个人对工作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并给有才华的人足够施展雄心壮志的机会,给员工足够的升值空间,在企业内部形成公平公正的氛围,并严格遵企业的规章制度,这才是适应时代和市场的企业管理机制。

2.2关于市场理念的创新

市场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并可以在创新中得到很大的效益,所以,建筑行业也不可总是在传统的规则里运转,要想走得更远更好,开拓客观的前景,必须始终走在创新的道路上。首先要从对企业的管理层面上抓创新,不走老套路,将理论知识与市场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在建筑工程未来的发展中,每一个环节都按照管理的创新原则来进行长远的发展,创新切不可迷茫的创新,要遵守一定的科学合理的规则,进行不断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并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免被不幸淘汰出局,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质量,而企业的发展希望寄托在市场行情上,所以抓住市场就是抓住发展的方向,在跟随时代脚步的同时,不要忘记自身的实际状况,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自身的创新方法和道路,切不可盲目跟风,建筑工程企业的领导要从自身企业角度出发,找到创新的途径。只有科学合理的创新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拥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3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问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更新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状况,走符合企业特点的创新道路,总之,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为了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加强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管理的关键。

作者:盛健 单位:江苏冠品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军.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城市建筑,(06).

[2]袁伟彬.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江西建材,(03).

[3]张志清.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究[J].江西建材,2015(03).

[4]张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措施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4(05).

浅析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4-0165-02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时经常以主题结构的封顶作为完成的标志,一般可把它的施工管理分为两个阶段,前期阶段主要包含基础与结构的施工;后期则包含装修、安装和一些附属项目的施工。后期阶段的施工内容着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方面,抹灰、油漆、顶棚以及门窗与楼地面的施工等;第二,安装上涉及到给排水、电气以及通风空调、幕墙等环节;第三,室外工程涉及到道路、绿化以及各类管网系统方面。在建筑工程的结构封顶结束后,后期阶段的各项工作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制约,如果组织管理稍微不合理,便会耽误工期,促使工程项目不能按时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因而会在经济上给业主造成巨大损失。文章就建筑工程后期阶段施工时遇到的一些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分析

从诸多案例可知,建筑工程在后期阶段管理过程中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工期紧。一般情况下,如果从建筑工程的结构封顶开始算起,后期阶段施工所耗用的时间大概占整个工程施工期限的40%左右,所以说一旦延长结构施工时的工期,后期阶段所需施工时间会更加紧张。

②程序繁多。后期阶段工程的施工工序比较多,工种复杂,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机械,此外其所用的材料规格和品种非常多。单从其投入工种来讲就为前期施工阶段工种的2~4倍,劳动力则是前期人数的3倍还多,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极大的增加了工程项目后期施工时的管理难度。

③多单位一起施工。由于工程项目并非一个施工单位全面开展施工作业,经常会被总包、分包以及专业施工单位一起完成施工作业,这就对它在管理上的统一性、计划性以及组织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协调好各施工单位的关系,很难实现预期的施工目标。

④交叉作业多。施工时各工种之间交叉比较多,由于彼此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如果忽视任意一个施工环节或者稍微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都会影响到施工工期以及工程质量的安全,进而制约到工程的进度,促使完成目标的难度增加。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2.1 采取组织措施

①工程承包单位要建立一个权威、组织能力强而且办事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这种机构需要由总的承包单位领导带头,然后将分散项目负责人、业主方、监理方以及总包方都组织在一块,出现问题大家商讨并尽快拿出解决的方案。因为工种比较多,设计的专业也比较广,加上又需要同时进行施工,所以一旦组织不协调,势必会导致现场出现混乱,进而很难控制好施工场面。

②组织机构要结合项目的自身特点、规模以及专业性质等方面的因素,努力做到因岗设人,提高办事的效率,促使各部门能够科学合理分工。管理机构负责人要将目标层层分解透彻,尽可能的把责任落实到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领导者要将一个项目的总目标划分为多个子目标以及分项目标,并且要将每个子目标以及分项目标都能分配给合适的责任部门以及责任人,这样目标便细致明确,员工也就可以明确自己职责,按时到位。

③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确保目标的顺利完成,无规矩不成方圆,在项目工程管理中也如此。项目部门只有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规章制度,才可使得各部门的工作有章可循,也才不会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

2.2 采取技术措施

①制定项目倒排计划。项目部门要编制一份完整、综合性以及可操作性非常强的后期施工倒排计划,这是确保施工目标能够如期完成的前提基础。该计划要明确指出工程的重要施工工序以及次要工序,每道工序需谁主导由哪个部门配合,各工序之间怎样交叉进行;对于每个阶段需以哪种工种为主、哪种为辅都要分清主次并将重点突出来。

②加大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力度。第一,项目部门需要熟悉了解每个专业的设计和技术要求,然后把相关部门的施工技术人员聚集在一块,通过例会的形式增进彼此的了解,明确技术施工要求,从而有针对性的把施工图纸上的问题与矛盾处理好。第二,标高和轴线要统一,不可以乱成一团。土建的轴线和标高要求要明确,安装流程要熟悉,一般需由基础以及结构施工单位来提供,另外不能随意就将标高定下来,这样累积误差会促使工程质量不合格,严重时还需返工,既浪费了材料又延误了工期,还增加了施工成本。第三,施工人员在结构上面打洞、开槽以及补埋铁件时需在结构施工部门负责人签字核准后才能进行,一些重要部位还需先报告给设计单位批准后才能开工。第四,施工单位要及时将技术方案上报给有关部门审批,待审批合格后才能下发给施工部门正式开展施工作业,并需确保能够严格按照该方案进行施工。

2.3 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

项目管理者一定要统一思想,并与每个参与方在管理目标上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项目部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活动、举办建筑安全管理培训班、加强工地隐患排查等方式,切实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期可以收到良好效果。为了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的安全事故防范意识和施工现场应急处理能力,建筑承包单位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培训班,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从事故起因、救援措施和事故处理程序等方面进行专业讲解,增强施工人员对工程安全管理的认识,为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奠定基础。

2.4 采取必要的经济措施

①建筑工程项目的目标能否实现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资金。通常来讲,施工方需要提前将每个季度的资金用度计划表报送给甲方,从而让甲方能够估算出未来几个月里可以完成的工作量以及资金需求状况,以便提前将资金准备好。如果条件允许,也可向甲方提出缩短工程款支付周期的条件。

②项目部可以制定合理的奖惩政策,这也是非常有效的经济手段与激励机制,可以以施工任务单指标的完成与否给予适当的奖励,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也可进行适当的处罚。

③工程项目承包单位要做好工程项目的造价工作,造价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不得偷工减料、谋取私利,要将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制定出和科学合理的造价方案,使得承包商能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预算有所掌握,进而能从大局着眼,做好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

3 结 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非常复杂,要想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本身就需具备较强的管理意识,要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提高整个项目部的管理素质,从而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使得各方面的管理水平得以提升,进而保质保量实现工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蒋旭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2,(3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 篇4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要求

1.创新的重要性

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以及经济效益等都会受到施工管理水平的影响与制约。然而, 现在的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施工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不能够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 就需要不断进行施工管理的创新, 了解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第一, 施工管理的创新能够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三大基本要素由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三部分组成的, 为了不断提升劳动工具的技术含量与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 就需要站在三大要素的角度进行施工管理的创新。将生产力的三要素和施工管理创新进行有效地融合, 能够加快施工管理创新的发展。第二, 施工管理的创新也能够加快建筑市场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建筑工程项目对施工管理的要求也不断地进行提高。因此, 在进行施工管理创新的过程中, 必须要与市场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第三, 建筑企业的文化内涵也与施工管理的创新密切相关, 不断地创新施工管理,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文化内涵, 从而使得建筑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2.创新的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 实现施工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方式就是施工管理的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想要实现不断的创新, 就需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基础, 对施工管理的机制、路径、方法以及思维等进行不断的创新, 从而使得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施工管理模式得到有效的结合, 不断地促进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为了加快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进程, 就需要深入地了解施工管理创新的要求。

首先就是管理思维的创新, 主要是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要求的, 通过对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进行不断地借鉴, 改变陈旧的施工管理模式, 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施工管理中出现的情况与问题进行分析, 采用成熟、先进的方法对施工管理进行不断地创新, 避免一些阻碍因素的干扰。

其次就是管理路径的创新, 不仅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管理的成本、发展规律、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进行不断地探究, 还需要深入探究施工安全的控制, 从而使建筑企业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并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对影响建筑施工管理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准确的把握, 从而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再其次就是管理方法的创新, 建筑施工单位应该总结以往工作中的经验, 对施工管理规律进行不断地摸索, 同时借鉴他人先进的管理经验, 从而得出符合自身建筑管理所需的全新的管理方法。最后就是管理机制的创新, 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充分地了解自身的内外环境, 对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进行掌握, 从而完善建筑施工管理机制中的一些问题, 不断地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施工管理效率。此外, 为了保障施工管理的创新成果, 还应该建立施工管理创新的保障机制。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途径

1.树立创新理念, 健全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建筑企业的自身发展会受到施工管理水平的影响, 而施工管理创新则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就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断地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 树立正确的创新理念, 将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就需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施工管理创新。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 所以, 在制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过程中, 就需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使得制定的创新方案能够适应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 同时还应该结合制定的施工管理创新方案进行不断地验证, 使之既能满足创新的要求, 又能具有很好的实际效果。通常情况下,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主要是由项目经理进行负责的, 而施工企业中的项目部则是根据自身利益进行施工项目的管理, 没有考虑施工企业的整体利益, 从而使得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不合理, 影响了施工管理的质量。规模相对较大的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同时具有几个施工项目, 为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加快创新, 就需要对施工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此同时还应对施工管理的空间与内容主体进行延伸, 从而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在构建施工管理组织结构的工程中, 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 如市场调研、投标策略、合同签订、履行合同、获取效益等。

2.创新施工管理体制

项目部应该被施工企业作为公司的一个分部, 并且持续到工程项目合同履约期限结束时, 企业为了保证项目部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 就需要针对项目部进行相关制度的制定, 这样才能够加快施工管理体制的不断改善与创新。第一, 全面实施有限责任制度。项目部的投资主体为建筑施工企业, 两者之间产权关系的构建关键则是经营责任的明确。在施工管理中, 建筑施工企业的参与身份为投资主体, 这样能够加强项目部对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第二, 项目分公司法人财产制度的实施。项目分公司应该具有相应的财产与地位, 这主要是建筑施工企业给予的, 并且项目分公司的法人责任由项目负责人承担, 对施工管理的情况进行全权负责, 必要时追究其相应的责任。第三, 风险控制应再次加强。合同不仅需要项目分公司认真的履行, 对施工成本、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给予高度重视, 还应该控制好风险, 降低施工的风险损失。

3.合理引入新技术, 创新施工管理模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想要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与施工的质量,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施工管理技术的创新。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对施工管理技术进行创新, 并确定是否直接引入新技术还是自主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 应该对新技术的引入进行全面的落实, 从而保证新技术能够符合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 并且能够为施工管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季节性、流动性与阶段性是建筑施工企业非常显著的几个特征, 而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 使得施工管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建筑工程项目中, 如果采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则很可能不能够满足施工管理的需要。因此, 为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就需要结合施工企业的自身情况与工程项目特点进行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在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过程中, 可以才能够以下两点入手:第一点合理规划施工组织体系, 应使其满足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第二点分离施工作业以施工管理的职能, 这样能够避免出现重复施工的情况, 使各部分都能够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有效地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三、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探析 篇5

关键词 建筑施工 管理 控制

技术革新,减少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和环节,以期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

2.机械设备的管理。根据工程需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机械的养护,对不再使用的机械及时报停或清退。

3.材料管理。材料费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工程成本的60%左右,从材料的采购到库存以至领用,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材料采购方面,可根据工程计划进行招投标,大宗材料集中批量采购,大大降低了采购保管费。在离建筑材料市场比较近的情况下,部分材料可通过信息化系统,虚拟仓库,达到实现零库存的目的,不仅降低了资金成本,而且减少了库存积压造成损失的风险度。

四、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以及企业信誉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很多重点工程都面临着工期紧,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各工种交叉多,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因此,做好工程进度控制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工期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管理措施方面,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并且各参与方的进度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如做好工作面的提前安排和控制,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及时检查工序质量,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需统筹安排。此外,在后期施工管理中,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促进进度管理工作,如在施工班组内部采取适当的奖罚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安全,成本

引言

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对某一具体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施工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成败和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1 职工队伍管理是施工管理的基础

职工队伍管理工作的衡量标准就是“稳”字, 管理的着眼点必须要放在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凝聚人心, 激发和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上。

(1) 紧密联系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实际, 采取多种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 深入开展“三项”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

(2) 加强市场形势教育, 增加职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3) 加大宣传力度, 保证企业的各项改革举措在基层的顺利实施, 使各项方针目标落到实处。

(4) 广泛开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业”的宣传教育, 在施工一线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5) 开展“三五”普法宣传教育, 增强法律意识, 使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以法治企的轨道。

(6) 加强工地形象宣传, 激励广大职工抢工期、保安全、创优质、增效益, 圆满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7) 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条例、细则, 夯实基础, 加强一线。

(8) 广泛开展“创岗”建区活动, 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9) 大力弘扬“改革、奉献、拼搏、争先”的精神,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 激发职工“比、学、赶、帮、超”的热情。

(10) 积极开展共建活动,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1 抓好全过程控制

通过建过程精品, 达到建精品工程, 控制的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阶段。

(1) 开工准备阶段。

要按照合同的要求, 制定质量目标, 明确质量标准并分解落实;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班子, 优选作业队伍;质量职责要明确,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制定创优规划和检查办法, 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要进行认真审核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按照ISO 9000标准对供货方进行考核,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签定供货合同;对各种机械和器具进行校验;搞好队伍的合理分布;要有一套完备的内业资料包括各种记录, 以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 确保长期备查。

(2) 施工阶段。

每道工序的衔接要进行检查, 特别是对隐蔽工程要进行详细的检查验收, 不能留有任何隐患;对各种材料和设备进行详细验证, 并分类标明堆码;开工报告的审批;对分部分项工程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进行妥善处置。

(3) 验交阶段。

工程全部竣工后, 系统地整理内业原始资料, 建好档案;详细检查配套竣工图和全部技术文件;做好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验收。

2.2 抓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施工全过程主要是人、财、物大量投入的过程, 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很多, 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管理层的因素。项目管理层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整体效果, 是决定项目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要全面提高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 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确保工期、安全和效益, 使企业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2) 施工方案是项目施工的主要指导性文件, 方案是否合理、正确和先进, 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3) 其他因素。如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以及其他设备等的质量优劣, 都会对工程有直接的影响;施工全过程要抓重点, 只有抓住了重点并兼顾其他, 工程质量才有保证, 企业才会有好的管理效益。

2.3 要重点抓好的几项管理活动

要重点抓好的管理活动主要包括:持证上岗活动;消灭质量通病活动;质量检测活动;安全无事故活动;项目评优活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等。这些活动均要以数据为基础, 以质量预控为主线, 以技术创新为手段, 以作业指导为任务, 以各大工序为载体, 以用户为服务对象, 以保证质量为目的。

2.4 抓好监督, 保证质量

建设工程监理制实施以来, 在规范建筑市场的机制、提高工程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是工程质量监督的外因, 而加强管理内因是真正落实质量监督的主要手段。如项目中的质检部、设作业层的跟班技术员等, 通过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作后盾来保证质量。

工程项目应根据工程规模、结构形式、施工难度、社会影响等因素, 选派符合条件的项目经理并组建好管理班子, 选择素质较高的专业作业队伍, 对施工全过程实行有效控制, 实现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增效益, 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

3 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为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实行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1) 分层次、建组织, 形成安全网络。

从组织形式上形成全连环的安全管理网络, 各级管理人员都“焊接”在这个安全网的重要结点上。

(2) 定目标、出制度。

明确安全管理的要求, 制定安全目标, 实行项目安全生产逐级责任制, 形成企业施工安全的全面责任、具体领导责任、直接领导责任和现场控制责任的“四级”责任制,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和检查制度,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确保安全生产。

(3) 抓教育、重培训, 筑成安全通道。

①要从思想上教育职工, 使其认识到安全与生产经营、企业信誉、经济效益、工程进度、家庭幸福的关系, 自觉地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责任意识、作业水平;②加强安全方针政策、法规的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③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 使职工都能做到“我懂安全, 从我做起, 从标准做起”, 形成一脉相承的安全通道。

(4) 按标准、抓落实, 夯实安全基础。

①个人安全防护方面, 配发防护服、安全用具, 每位现场工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戴安全帽;②有机械设备及用电的防护措施, 在工地有机棚, 并挂有安全操作规程, 保证用电系统有闸盒, 配电箱上安装漏电保护器;③现场管理、布置方面, 做到各工点安全标志、标牌完备, 安全警句及宣传标语醒目, 施工道路平顺、排水通畅, 电力线布设合理, 标明操作注意事项;④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 每个工点设安全防护员1名, 负责防护设施的检查监督, 项目部安监工程师负责对防护情况进行巡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的关键性

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与核心。在项目管理中, 努力实现以收抵支并有所盈利, 是施工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壮大的根本。

(1) 实行全员管理, 从制度上确保成本管理落到实处。

在制定成本管理办法的过程中, 要结合承包工程项目及项目经理部的实际情况, 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规章制度。①明确责任, 保证项目计划成本的严肃性, 通过认真分析、测算, 制定项目计划成本;②建立“专会”制, 保证计划成本的顺利实施;③完善考核体系, 确保计划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2) 全额量化管理, 合理制定计划成本。

项目成本的组成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对直接成本的控制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直接成本要从人工、材料和机械3个方面加强控制。间接费用采用指标分解、归口管理的办法。实行成本管理的关键是编制工程项目的计划成本, 其编制原则是:根据优化后的施工方案和合理现场布局后的劳动组织及机具配套, 确定工程数量和测算费用标准。要特别注意单项工程项目的计量方式、计量标准、费用构成的规范和统一。

(3) 规范支出, 强化核算, 将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1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主要是指那些适用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与质量控制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文件。

1.1 国家法律法规及合同:①工程承包合同文件;②设计文件;③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

1.2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技术法规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质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各类技术法规性的文件, 包括各种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或规定。施工单位首先应熟悉有关施工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文件, 有以下几类:①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②有关工程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控制方面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③控制质量依据。

2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因素的管理

2.1人的管理

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层的整体素质, 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关键。一面要关注人的技术水平与生理缺陷:施工管理人员, 班组长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应满足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从事特殊工种和关键工序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另一面也要关注人的心理行为和错误行为:为了有效避免人的失误, 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 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的激励外, 还需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 从确保质量出发, 本着量才适用, 扬长避短的原则来控制人的使用。最后工程项目全体人员都应有全员参与项目质量意识, 完全按照项目质量原则进行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就是做好人的管理。首先就是提高建筑人员的质量意识, 让所有人员都意识到项目质量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所在, 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落实质量体系的各项要求时, 明确质量责任制, 提高项目成员的素质培训工作, 做好项目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对全体项目组成员进行质量教育, 标准化教育, 统一法定计量单位, 做好量值传递, 保证量值的统一, 对质量信息做好记录, 以便项目经理及时采取对策。

2.2机械设备的管理

首先是设备购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①必须按设计的选型购置设备;②设备购置应向质量管理人员申报, 经审核后方能订货;③优选订货厂家;④签订订货合同;⑤设备制造质量的控制;⑥购置的设备在运输中, 必须采取有效包装和固定措施, 防止碰撞损伤;⑦加强设备的贮存、保管, 避免配件、备件的遗失, 设备遭受污染、锈蚀和控制系统的失灵。其次是设备进场时的质量控制:要按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的清单逐一检查验收, 关键性大型设备, 一切随机的原始资料、自制设备的设计计算资料、图纸、测试记录、验收鉴定结论等应全部清点, 整理归档。设备的安装要符合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在安装过程中, 要对每一项、每一部分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在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 必须进行试压和试运转, 这是确保配套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2.3施工方法的管理

方法控制包含整个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技术文件是建设项目施工的依据。为了确保这些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工程管理人员应建立技术文件资料目录清单, 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对文件资料实施动态管理, 保证文件的可追溯性。施工图纸是组织建设项目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 是进行项目施工管理的依据。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 能有效地避免因图纸差错而影响工程质量。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 必须要制定程序化的制度文件, 使施工方案的实施处于受控状态。

3 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3.1安全制度管理

施工项目确立以后, 施工单位就要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 建立一整套符合项目工程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电气安全管理制度、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劳动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等。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 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 也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将各级负责人员, 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3.2安全组织管理

为保证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企业应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分析安全生产形势, 总结和布置安全工作, 及时研究解决劳动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并对安全管理机构的构成、职责及工作模式做出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安全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 培养安全专业人才, 依法管理安全生产;根据生产的变化, 主持制定年度安全生产措施方案, 按规定比例落实安全措施经费, 确保安全投入;组织、督促和检查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工作;企业还应重视安全档案管理工作, 及时整理完善安全档案、安全资料, 对预防、预测、预报安全事故提供依据。

3.3施工人员操作规范化管理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定, 按各工种操作规程及工作条例的要求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 坚决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杜绝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的工伤事故。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职能科室和生产工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工作负相应的责任, 主要有:熟练掌握、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遵章指挥, 制止违章作业;进行日常安全教育、培训、考核, 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素质;岗前认真检查工具、设备、防护用品, 发现不安全问题及时上报和解决, 保持各种机械设备和生产设施状态良好;发生伤亡事故立即组织抢救, 保护现场, 并及时报告上级;确保劳逸结合。

3.4安全技术管理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 为了防止消除伤亡事故, 保障职工的安全, 企业应根据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定, 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现场环境、使用机械以及施工中可能使用的有毒有害材料, 提出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在开工前应根据施工图编制。施工前必须以书面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对不同工程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 从技术上采取措施, 消除危险, 保证安全现状。施工中对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要认真组织实施, 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 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要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新的安全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陆惠民.工程项目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45.

[2]林齐宁.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

[3]岑咏霆.质量管理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浅议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 篇8

为了确保住宅工程的施工质量, 我们要坚持“严格把关与积极预防相结合, 以预防为主”的方针, 如认真抓好图纸的会审工作, 由专人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 搞好技术交底, 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等保证工作。同时, 要坚持高标准、高要求为主的管理思想, 严把各道工序施工质量关, 严把隐蔽工程的质量关, 严把重点部位的质量关, 严把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的质量关, 严把竣工验收关等。施工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 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 是企业的缩影, 代表着企业的形象, 体现着企业的实力, 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 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 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 惟有不断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2 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

保证场内占地合理使用。当场内空间不充分时, 应会同建设单位、规划部门和公安交通部门申请, 经批准后才能获得并使用场外临时施工用地。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尤其是施工总平面设计, 目的就是对施工场地进行科学规划, 以合理利用空间。在施工总平面图上, 临时设施、大型机械、材料堆场、物资仓库、构件堆场、消防设施、道路及进出口、加工场地、水电管线、周转使用场地等, 都应各得其所, 关系合理合法, 从而呈现出现场文明, 有利于安全和环境保护, 有利于节约, 便于工程施工。

加强现场的动态管理。不同的施工阶段, 施工的需要不同, 现场的平面布置亦应进行调整。当然, 施工内容变化是主要原因, 另外分包单位也随之变化, 他们也对施工现场提出新的要求。因此, 不应当把施工现场当成一个固定不变的空间组合, 而应当对它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

作为管理人员, 应经常检查现场布置是否按平面布置图进行, 是否符合各项规定, 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还有哪些薄弱环节, 从而为调整施工现场布置提供有用的信息, 也使施工现场保持相对稳定, 不被复杂的施工过程打乱或破坏。

注重员工的培训, 提高员工文明施工意识。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对工人要奖罚分明, 多鼓励、多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竞赛活动, 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 培养凝聚力。

施工结束后, 项目管理班子应及时组织清场, 将临时设施拆除, 剩余物资退场, 组织向新工程转移, 以使整治规划场地, 恢复临时占用土地, 不留后患。

3 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当务之急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 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 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 编写质量手册, 制定质量方针、技师目标, 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

建立人、材、机的控制。人是质量的创造者, 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 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 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增加人的责任感, 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显然在施工项目中, 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举足轻重的。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 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控制。在项目施工中,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 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 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 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 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 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4 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的成本是指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货币形式。随着施工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中逐步推广和普及, 项目的成本管理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并且已经得到应用, 项目成本管理正式为施工项目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标志和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它能够体现施工项目管理本质特征, 能够反映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能够提供衡量施工项目管理效绩的客观尺码。

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 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 也是项目管理人员, 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负责。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 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

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 不同于工作责任, 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 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 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 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 做到精打细算。

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 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 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施工队成本的控制, 由施工队自身管理, 项目部不应该过多干预。

5 安全管理, 预防为主

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 管生产必须抓安全,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 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 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 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 缺乏全员的参与, 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 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 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 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 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 去分析事故,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 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 根据施工生产特点, 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 实施责任管理, 加强安全教育, 例行安全检查。

6 结语

做一个合格施工管理员, 除了有高素质的技能, 更要有科学的管理, 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 做好班组组织工作和管理力度, 注重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工作中要长期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地做好。

摘要:随着我国对基础建设的大规模投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 地位日趋明显。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 各相关企业的市场前景变得相当广阔。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工程施工管理为中心, 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 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坚持以安全质量为重点, 以合同管理为核心, 以成本管理为手段, 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 实现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 从而全面提升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思考 篇9

建筑工程在完工后, 有的是作为住宅楼供居民居住, 有的是作为商场或者办公场所供人们工作、购物与娱乐, 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但在最近几年中, 经常会在电视上或者网络上看到建筑工程因为质量不合格而出现的楼倒人亡的事故。造成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仅仅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小的环节或者问题就给建筑质量造成严重的问题。小问题累计多了就形成了大问题, 最终造成建筑质量不合格。所以, 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这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关键。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问题

一是十分严重的脱节管理模式。很多建筑工程的承建单位没有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 在施工现场对安全也不是很重视, 对施工安全文件也没有认真执行, 现场的安全管理也存在很多漏洞;二是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 有的施工单位不能认真传达贯彻国家有关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和法规, 对现场的安全重视不够;三是现场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 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有的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只是应付检查, 却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安全管理作用;四是安全经费投入不足, 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造成现场的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都存在安全隐患。

1.2 质量问题

首先,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有的施工企业对于质量管理的责任落实不到位、责任模糊不清, 在质量管理上雷声大、雨点小;对现场的质量管理分工不明确, 质量管理资源分配不合理;对现场的质量管理没有专业的检测人员, 忽视对现场质量评估。

其次, 政府监管不到位, 竣工验收把关不严。有些工程层层转包, 企业资质审查不严;有的施工程序不符合建筑规范的要求, 未经审批就开始施工建设;有的工程没有经过专业机构设计、审核, 就开始边设计边施工;有的工程一味追求施工的速度, 却没有重视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管。

最后,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受工程成本和预算结算方式的影响, 一些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寿命和安全性, 后患无穷。

2 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现场管理机构

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前, 应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 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机构, 履行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职责。制度的建设是对现场管理机构职能的完善, 也使施工现场管理有据可查、有规可遵。一般在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经济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各种检查制度、奖励制度等。通过现场管理机构的完善, 使施工企业在工程现场可以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进行专业和文明施工管理。通过现场管理机构的完善, 促进施工单位各项管理能力的提高, 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2.2 利用现代化方式进行管理

为了加强施工管理的效果, 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就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 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可以使施工管理更明确、更准确。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的实施, 首先应在现场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数据管理, 对现场的人员、施工的进度等进行管理, 并把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措施存入电子档案。还可以对现场的施工材料等利用出入库软件进行管理, 这样可以使材料管理更清晰, 材料的使用更明确, 材料的采买更准确。

2.3 统一进行现场管理

所谓的统一进行现场管理, 就是在在施工中实行责任分工、专业承包、重点统一的管理措施。统一现场管理, 就是使工程的相关施工单位可以实现统一工期、质量和安全指标的管理。在施工中, 通过统一技术、质量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 有利于施工优势资源的整合。通过统一进行的现场管理, 可以明确各施工单位的责任和建设任务, 有利于实现区域或专业分工的合理分配。通过统一进行的现场管理, 可以充分发挥各施工企业的建设积极性, 有利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4 加强环境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对现场环境的管理也是文明施工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确保现场施工的环境符合要求, 首先应该建立现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签订现场环境保护责任状, 把现场环境的管理责任进行层层落实, 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其次应加强现场环境的日常检查和监督, 对现场施工产生的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废水、建筑垃圾,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把污染指数控制在标准要求;最后, 对现场的环境管理容易产生问题的地方, 制定解决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做到有备无患。

3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强化质量意识,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管理。要建立现场施工作业的作业技术规范, 并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要建立质量检查和检测制度, 对现场施工的质量进行认真的检查;要建立材料质量检测标准, 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进行认真的检查, 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不予使用;建立施工奖惩制度, 对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的要进行奖励, 不重视质量的要进行惩罚;要建立图纸会审制度及三方会签制度, 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贯彻执行周例会制度, 对现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和纠正;建立施工单位资质审核制度, 坚决取缔施工能力低、资质不符合要求的施工企业。

3.2 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施工前, 施工单位要熟悉和掌握施工合同中要求的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及其他内容, 并且按照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研究设计图纸和施工图设计的内容, 找出质量控制的关键部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编制工程施工现场进度质量控制方案, 并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要求进行标注;熟悉施工图纸, 参加图纸会审;对工程施工需要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 并提请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对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做好计划, 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明确的要求;对现场施工采用的设备进行检查, 避免因为设备故障影响工程质量。

3.3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施工中, 要检查施工放样和预埋件、预埋孔放样工作, 做到在工序进行中检查和监督;要加强对完成工序质量的自检, 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 会同监理单位、项目单位进行三方质量审查, 并签署验收清单, 之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加强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 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严格履行施工进度计划, 如因意外因素造成施工延误, 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把工期进度赶上来;施工进行中, 要做好协调工作, 与监理单位、项目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

3.4 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能否交付使用的关键。在工程完工后, 施工单位要对所建工程进行质量上的自查。检查的内容包括项目建设施工通常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并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在完成自检后, 施工单位要与建设单位根据施工图纸, 按照建设项目合同要求, 对该建筑工程进行细致的质量检查。在质量检查完之后, 施工单位还要协助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整理建筑施工材料, 包括项目施工图纸、项目质量检查记录等, 并做好施工档案的存档和移交。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建筑项目建设越来越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这都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 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杂、人员多, 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建筑的使用年限。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对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董雷, 王骏.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思考[J].才智, 2012.

[2]宋建娜, 王宪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09) .

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想就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的管理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本文所指后期施工的内容主要有:抹灰、油漆、顶棚、门窗、楼地面等;在安装方面,有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消防、电梯安装、智能化、幕墙施工等项目;室外工程包括道路、各类管网系统、绿化等。结构施工完成后,后期工作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组织管理不当,就会延误工期,影响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给业主带来经济上、时间上以及社会效益等各方面的损失。

1.建筑工程后期管理需要控制的相关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后期工程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就投入的工种而言,是前期施工工种的2~4倍,而人数也在3倍以上,这些都给后期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

(2)后期施工工期都比较紧。一般来说,从结构封顶算起,后期施工阶段所用时间占整个工期的40%左右,如果结构施工期间工期拖延,就会影响后期施工工序的合理施工工期。

(3)参加施工的单位多,有总包、分包和专业施工单位。而且一个单位工程中有几家或十几家大小不同的单位同时投入施工,其施工管理就要求有高度统一性、计划性、组织性和协调性,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4)各工种交叉多,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个环节考虑不周或处理不妥,就会影响工期或质量安全,产生连锁反应,实现目标的难度加大。

(5)施工后期配套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供电、煤气、自来水、通信、雨污水等各配套工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针对以上建筑工程后期施工常遇的主要问题,怎样管理才能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一直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要不断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掌握了其中的一些规律。我们认为,凡是后期施工搞得比较顺利的,其施工管理都处在“组织有序、计划得当、领导有方、控制有力,谐调歩稳”的管理状态下。

2.我们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正确指导施工后期的主要工作,保质保量的做好施工后期的各项工作

2.1完善组织机构

(1)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该机构一般由总包单位领导牵头设置,如有若干项目是由业主发包的,可联合业主方、监理方和总包方共同组成。由于多工种、多专业同时施工,如果不善于组织协调,势必现场混乱,难以有效控制。协调机构要定期开会,有议有决,严肃认真。各施工单位互创条件,为了共同的目标,协同作战,按时完工。

(2)组织机构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

(3)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把一个项目总目标分解成为若干个子目标和分项目标,再把分项目标分配给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目标细致明确,人员分工及时到位 。

(4)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应该有一套便于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比如,每周例会制度、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制度等。

(5)分包单位较多时,各单位要设立专门的信息员,确保沟通顺畅,联系紧密。

2.2技术保障措施

(1)编制一份完整、综合、具有可操作性的后期施工倒序按排计划,这是施工目标按期实现的前提,在计划中要明确关键工序和非关键工序,谁主导,谁配合,工序怎样交叉进行;明确在某个阶段以哪个工种为主,哪个为辅,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2)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1)要相互了解有关专业的设计及技术要求,把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组织起来,以例会形式相互了解、熟悉技术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图纸上存在的问题或矛盾。

2)要有统一的标高、轴线,不能混乱。土建有轴线、标高要求,安装也同样,应由基础、结构施工单位提供,不能随意地定标高,否则累计误差会导致不合格和返工。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设备和仪器的安装,其标高应以建筑为准,结构标高、安装标高应与其一致。

3)在结构上打洞、开槽,补埋铁件一定要经过结构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核准。重要部位要报知设计单位。预应力结构上不得开槽、凿孔。

4)及时报送审批技术方案,并严格执行技术方案。审批过的方案要及时向有关人员详细交底,施工期间认真执行,严格检查,保证方案和实际施工一致。

2.3管理保障制度

项目管理者要统一思想,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并做好以下工作:

(1)要安排、计划、控制好工作面。除在计划中详细安排外,还要作短期协调。比如,某个工作面谁先进入、谁跟进、何时进、何时退,都须明确决定。对于由某种原因而导致工期延误的。应设法抢回。使施工始终处于有序、受控状态。

(2)材料、机械设备供应要及时,提前报计划,按时进场。

(3)要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搞好工序交接检查,及时验收,并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

(4)成品保护。对已完工的成品、半成品要有保护措施,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人的成品。成品被破坏是后期施工的常见现象。一定要加强检查,责任到人。

(5)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处理好脚手架的占用。后期施工,一个垂直工作面上可能有两个或三个单位同时施工,立体交叉的防护工作是后期施工管理中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全面采取措施,既要保护自身,也不能伤及他人。

(6)使用垂直运输机械,要有统一安排,不能发生强占使用纠纷。结构封顶之后,还有许多材料和设备要进到室内,可通过塔吊、施工电梯或龙门井架运输。施工电梯,既载人又运物,十分繁忙。在上下班高峰期间,我们安排五层以下作业工人,使用楼梯;六层以上隔层停靠以缩短电梯运行时间。对于大宗材料或多台设备,我们采取夜间运输的办法,加强协调,确保垂直运输设备忙而不乱。

(7)文明施工问题是后期施工管理的难点。室外场地要堆材料、脚手架及设备,楼层要清理,垃圾要运走。有时工期紧,室外工程又要开工,大型施工设备要拆除,室外作业人多等等,都须统筹安排。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划分平面,设专人作动态管理,如材料设备堆放有专人负责,楼上隔层设临时小便桶,每日有专人清洗等。加强现场文明施工教育,对违纪者当场警告、记录,并交其班组长处理。

(8)禁止用未竣工楼层作临时设施。经验告诉我们,占用楼层作仓库、办公室,甚至作宿舍、食堂的,该楼层往往形成进度障碍;同时,也加大了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力度,违反了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因此,要禁止这种情况发生。

(9)临时用水、用电及接水接电要有统一安排和有控制,不能任意接驳,以免造成浪费或带来安全隐患。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2.4经济保障条件

(1)项目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资金是关键。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提前给甲方报送季度的资金需求计划,让甲方预测未来几个月内完成的工作量和资金量情况,提(下转第396页)(上接第394页)前作好资金准备。条件允许的话,向甲方申请缩短工程款支付的周期。

(2)提前做好施工预算,在合同中约定工程款调整的方式,及时调整新增工程价款的支付比例和时间。

(3)对施工班组采取适当的奖罚,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和激励机制。一般通过施工任务单的形式,明确奖罚方案,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施工任务,给予奖励;否则,按规定进行处罚。

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 篇11

作为建设工程产品的工程项目。投资和耗费的人工、材料、能源都相当大, 投资者付出巨大的投资, 要求获得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产品。以期在预定时间内能发挥作用。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 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低劣的质量一方面需要大幅度增加返修、加固、补强等人工、器材、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还将给用户增加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改造费用。同时, 低劣的质量必然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 使用户遭受经济损失。此外, 质量低劣还会带来其他的间接损失, 如停工、降低使用功能, 减产等) , 给国家和使用者造成浪费, 损失将会更大。因此,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必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质量水平。

2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2.1 人的因素

影响建筑质量管理的因素很多, 但主要是人、机、法、料、环等五项质量保障因素。任何形式的管理都离不开人的质量意识, 而建筑工程质量更是以人为中心的生产活动而形成的, 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建设人员素质的影响, 换句话说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和辅助人员是形成建筑工程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因此, 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人的重视, 应将人才的引进、培养、考评和使用以战略发展的眼光进行定位, 坚持以人为中心科学的管理, 将人的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充分调动和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重视项目现场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 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不断发现、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使其逐步成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中坚力量, 将人才培养变成为企业开拓建筑市场的前沿阵地。

2.2 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同样是主要构成整体工程质量的物质条件, 材料质量是建筑产品质量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质景管理条例》中明确要求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建筑工程中材料使用约占总造价的70%, 材料质量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 都会给工程实体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因此,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以提高工程质量作为重要保证, 同时强化对材料采购、检测、运输保险和使用的管理。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很多, 如材料采购人员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和对工作的适应性、材料进场的检、试验制度的建立健全, 材料现场的保管、保护和使用等,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材料的检、试验方法是非常科学、便利和可行的, 只要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执行有关标准要求, 加强对材料采购保管人员的政治素质教育, 是能保证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

2.3 技术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法使用的正确与否和环境的影响, 也直接制约了工程质量管理的实现效果。如施工组织设计的全局性、施工方案的指导性、工艺流程的可行性、组织措施的必要性、检测手段的准确性等, 往往很多工程项目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 影响质量, 因此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 就必须依照技术、工艺、组织、经济, 以及操作者等方面条件进行全盘综合考虑, 确保技术上可行、工艺上先进、操作上方便、经济上合理和措施上得力。

3 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是工序质量的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 并消除制约因素, 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 是现场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

3.1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 根据工程特点, 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 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工程项目, 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分部工程, 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总之, 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 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 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的分部分项工程。如剪力墙结构中的钢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等。关键的工程部位。如民用建筑的卫生间, 关键设备的设备基础及一些关键的隐蔽工程等。薄弱环节。即经常发生或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或承包商施工质量控制无把握的环节。如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 (渗、漏水问题) ;又如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由于建筑单位初次施工, 缺乏经验, 必须作为重点加以控制。关键工序。如混凝土浇筑中的振捣, 它对浇筑质量影响很大, 对确保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关键工序的关键质量特性。如混凝土的强度, 回填土的含水量、灰缝的饱满度等。关键质量特性的关键因素。主要为人、材料、机械、环境和方法.如重型构件吊装的关键因素是人和机械, 砌筑砂浆强度的关键是材料。

3.2 质量控制点的实施

质量控制点设置后, 要对质量控制点进行管理、实施, 这样才能使质量控制点发挥其作用。在质量控制点的实施中应按如下要求进行:有计划地组织进行过程质量审核, 对审核的内容、时间、频次、人员等作出具体的部署, 每年一般不得少于两次;审查各接口部门的工作质量, 接口部门之间的衔接应其有连续性和稳定性;把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控制措施进行交底, 务必使相关人员真正了解.并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形成书面的质量控制的交底文件;质量管理人员要配合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进行重点指导、检查、验收, 对关键的质量控制点要进行旁站监理;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作业指导书进行认真操作, 保证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按规定做好检查, 认真记录检查结果, 取得准确客观的第一手数据, 形成书面的质量控制文件。

3.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施工中的质量检查是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质量控制人员通过质量检查或旁站监控, 来确保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 质量控制人员要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其重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严格按方案施工。对每个方案的实施都应通过方案提出、讨论一编制一审核一修改一定稿 (审批) 一交底一实施几个步骤进行。施工中有了完备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行的施工方案, 以及操作性强的技术交底.就能保证全部工程整体部署有条不紊, 施工现场整洁规矩, 机械配备合理, 人员编制有序.施工流水不乱, 分部工程方案科学合理。施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的要求, 将极有力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实行“三检制”和检查验收制度、执行过程质量执行程序。为了能够使“三检制”充分发挥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 应坚持检查上道工序、保障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 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就不能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 这样一环扣一环, 环环不放松, 以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成品保护质量检查。由于各工种交叉频繁, 对于成品和半成品, 容易出现二次污染、损坏和丢失, 影响工程进展, 增加额外费用。制定成品 (半成品) 保护的主要措施, 并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

4 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应以提高整体质量管理水平为突破口, 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全面质量管理, 加强各级人员素质教育、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鼓励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 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前提下, 将项目与企业签订承包合同中的目标责任进行分解落实, 把质量管理中的责、权、利细化到各分部、分项工程, 有效地将项目质量责任制落到实处。同时,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 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 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 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之源, 我相信建筑施工企业良好的质量管理水平也将给自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来不可估量的回报。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提出了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上一篇: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下一篇:《建筑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