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共12篇)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篇1
现代科学的发展, 促使信息化技术的步伐也与时俱进, 建筑业逐渐引入了信息化管理, 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化。很多建筑企业建立了内部局域网, 引进或自行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 专业管理软件开始应用在建筑工程的日常管理中, 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 促使建筑工程经营规模的逐年扩大, 建筑工程市场的竞争也在明显的加剧, 应用信息技术, 以项目的基础数据为中心, 重新调整工作流程和资源配置, 根据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制衡条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有效管理, 实现了建筑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和控制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同时为建筑企业职能部门提供真实的项目决策信息, 促进建筑工程管理进步, 它会对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和促进环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特点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量大并且涉及面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复杂并且繁重, 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 且需要物资种类繁多的消耗, 所有这些施工环节及其所用到的资源都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 这些仅仅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生产管理部分。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同, 除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 它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其他方面的管理结构和内容。
建筑工程管理有很强的制约性。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仅要符合建筑工程有关规范化的各种规定, 还要做到安排有序的互相协同工作, 换句话说,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必须符合建筑施工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
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流量非常大。我们知道, 社会是信息的世界, 它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每个领域中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处理, 建筑工程当然也毫无例外,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复杂与繁重,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 每个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它们之间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起先管理。
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 在建筑设计勘察单位、工程咨询单位等的应用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总体上高于建筑施工企业。随着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建筑业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信息化。一些规模较大企业首先建立了局域网, 实现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的共享, 管理软件也越来越受关注。但国产的建筑工程信息管理软件还尚不成熟, 而国外的软件大都价格昂贵, 企业难以承受。在对待项目信息化的态度方面, 大部分企业愿意采用, 但担心项目信息化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以及所带来的资金投入, 对项目信息化最核心的规范工作流程、实时监控项目、统筹调度资源、加强组织协调、实测工程成本、预测项目变化、识别项目风险和提出项目预警等功能等认识不深, 而建筑施工企业具有施工项目分布点多、面广、流动性大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 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因此应该加大力度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实现管理信息化。
现代化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 各系统之间具有强关联性, 管理业务又十分复杂随着现代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 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大量的数据计算、各种复杂关系的处理, 都需要使用和存储大量信息, 没有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是难以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已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环境中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规范和整顿, 随着建筑法律法规的健全。要想促进建筑工程管理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 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国际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接轨, 就必须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 它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建设发展速度。
三、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建议
建筑工程信息化应充分考虑不同参与方的需求, 建立一个涵盖施工现场管理、项目远程监控、项目多方协作、企业知识和情报管理等多层次的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 能够自动生成面向不同主体的数据, 实现各种资源的信息化。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庞杂, 数据计算量大, 应用标准灵活, 因此, 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建筑工程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计划进度、资金会计、定额成本、质量安全、人员管理、物资设备、分包管理、变更设计等内容, 它们是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要科学地将各项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实现各业务模块的联合监控, 并能有效地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 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环境。
建筑工程管理中, 数据不停的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流动和传递, 为了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避免出现重复和交叉工作, 提高信息传递质量, 建筑工程信息化系统必须以数据为中心, 项目参与者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以数据管理为依据, 实现业务的自动流动, 另外,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具有施工参数设置功能, 允许用户根据项目所处环境自定义相关参数, 从而使系统的运行能够更加切合实际, 增加信息反馈的准确性, 在确保项目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建立工程进度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及时提出成本控制建议。
总之, 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 建设工程信息化工作已经渐渐形了体系, 这些信息化体系在改善建筑工程管理方面, 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监控工程成本等方面也卓有成效。信息化的应用, 显著及时的达到了信息共享、沟通交流通畅, 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因此, 通过多渠道推进实施信息化对建筑工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为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对整个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和控制, 它涉及到多方利害关系以及多个职能部门, 信息化管理的出现则解决了以上问题。因此, 要结合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结合实际情况, 提出加速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确,信息化管理,计算机技术
参考文献
[1]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第8期。
[2]裘威、陈华龙:《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科技广场》, 2006年第2期。
[3]张海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之路》, 《中国建设信息》, 2007年第12期。
[4]周臻:《建筑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 《天津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篇2
技术的不达标以及人员的缺乏限制了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的进行。其中主要表现为网站的设计美化不足,系统的运用较为单一,除了一些简单的建筑法律政策规定的价格内容之外,其他信息公布的较少,这也导致了工程造价相关的信息共享不畅,系统的设计存在明显缺陷。就拿信息开发、信息分类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来说,系统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并且十分明显,系统操作起来不符合要求,也不连贯,数据搜集较少,杂乱且不完整,最终导致造价管理满足不了实际的市场需求,并且与预期偏离较远。
2.2认识不充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篇3
【关键词】工程施工;信息化;项目管理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经济效益、技术手段和工程应用等三个方面,对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发挥起了巨大的作用使建筑施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建筑业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并首先表现在各大设计院坚定不移地推行计算机画图。但是,全国建筑业的发展很不平衡。设计院虽己普遍实现计算机画图,但仍多停留在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上,校核、审批图纸仍延用传统手段;大多数工程施工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更低,仍停留在手工画、写的方式;上级主管部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也较慢。目前,我国建筑业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
1.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的目的,是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建筑物产品。建筑物产品的位置固定、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和体积庞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建筑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对建筑施工過程本身以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涉及面广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
1.2工作量大
一个建筑物的形成,需要消耗的物资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共同参与。对所有这些施工环节及其用到的资源都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可以想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而这些仅仅是项目管理中的生产管理和材料管理两个侧面。
1.3制约性强
项目管理工作必然要符合建筑施工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仅要符合建筑工程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还要做到彼此协作、安排有序。
1.4信息流量大
信息与物质、能源一样,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某种信息的处理工作。建筑施工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并不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联系。于是,各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繁等特点。
可是,在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信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运动,这容易影响信息作用的及时发挥而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可见,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各参与人单机独户式转的工作方式,必然导致数据信息在参与人群体中得不到共享。频繁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重复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如出一辙。此外,由于各软件使用的数据标准不尽相同,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得不到保证,从而为用于决策的综合信息难以提取。可见,建筑施工单位应用计算机技术,并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做得不够。应该看到,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
2.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在此,我们以某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为例来说名项目管理信息化在施工单位的应用。
2.1准备工作
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之前,首先针对工程项目本身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实施人员和相关业务的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利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结合P3项目管理软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能够准确的用施工工序的逻辑关系反映项目实施过程;(2)理解网络计划中如工期等时间参数及其含义;(3)结合现场施工经验,标明关键路径与关键作业;(4)结合现场施工经验,理解进度、资源、费用的相互关系;(5)结合目标工程,了解目标管理与网络计划技术结合对项日实施动态跟踪控制的方法。
2.2管理层次的划分
施工企业总部管理层使用网络版P3项日管理软件,项口部管理层使用P3单机版或VPN(虚拟个人网络)方式直接登陆P3网络版,采用工程组形式管理工程,进行。分头管理、统一协调。各工程之间人、材、机项目协调调度,充分利用资源,在工程组层面进行分析统计。
2.2.1公司总部管理层
该层可以认为是工程项目的业主监理、总承包商。公司工程技术处和信息中心总体规划,由各业务处室包括财务、物资、经营计划、档案、质量、安全部门等部门参与。主要负责工程进度、成本、合同、安全、质量、协调等信息的控制和管理,及时掌握公司所有工程的进度、资金使用、物资到货、安全、质量、成本等信息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2.2.2项目部管理层
该层是施工现场管理层。主要负责工程进度计划的具体实施和实际的进度控制、资源加载、安全、质量、工作联系等信息的提供。并且负责向公司总部定期上报具体工程施工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的报表。
2.2.3施工队管理层
该层提供施工现场实时数据。施工部门根据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并负责将本日、本周的施工情况进行上报。
工程项目人员使用P3单机版在现场输人工程的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后,将工程导出,并在规定时间上报至总部管理层,由总部管理层人员导人P3网络版中对应工程,进行数据更新。
2.3工程管理信息编码分类
P3中项目信息编码包括工程项目分解结构编码(WBS)、作业分类码、作业代码、作业代码分类码、资源代码、费用编码、日历代码、自定义编码等。
2.4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及审查
项目进度管理人员将工程分为4级进度计划,进行控制与管理:
2.4.1里程碑进度计划,此计划由业主/建设单位根据项目总体安排确定。
2.4.2由业主或建设单位编制的指导性计划及各承包商的总进度计划合并的总控制计划。
2.4.3公司总部各部门编制的详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上一级级控制计划编制。反映公司总部对项目内容的整体安排,此计划要报监理批准,为3级总体目标控制计划。
2.4.4项目部编制的具体指导施工的进度计划,根据第3级进度计划编制。反映项目部对具体施工方案的安排。此计划要报公司总部批准。各级计划相互依存,各级进度计划工序与工作分解结构编码对应。
施工企业的领导及相关人员通过项日管理信息化系统,可及时掌握企业当前各工程的进度、费用和资金使用情况,准确、迅速地制定企业今后经营、工程资源、资金调拨等决策。以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作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突破日,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篇4
1. 1 概念
对建筑工程进行信息化的管理, 是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建筑工程方面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 把建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生成的数据以及信号等等进行收集、存储、传递以及加工, 将其运用到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程序中, 实现用信息化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
1. 2 作用
运用电脑对于建筑工程当中相关信息的收集、沟通、加工以及储存, 使用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证整个项目造价工作信息的准确、及时与高效, 帮助工程的造价管理人员对于整个施工过程当中的造价管理工作进行高效、准确与及时的掌握, 对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各个不同的单位、所使用的工料等进行价格掌握, 并在整个项目的实施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动以及市场当中原材料发生的变化进行基础数据的掌握, 帮助领导层有效且及时地作出决定,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应用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帮助建设主管部门对于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监管, 针对项目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解决措施的制定, 而且项目当中相关的参建单位也可以及时地获取准确的施工成本与项目进度的信息。
2 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水平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而且信息化正在逐渐应用到管理当中, 然而由于我国一些条件的限制, 对我国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还存在着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施工企业当中, 管理层对于信息化的管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造成了信息化在企业当中不能够有效地推行下去。施工企业没有建立相关的信息化管理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 对于信息化的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 没有人对设备进行专门的监控与管理, 很难对信息化制定管理顺序。
2. 1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差
信息化的建设与推行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又需要有高新技术进行支持, 我国的信息化技术起步较晚, 并没有在国内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因此在信息化的营运方面仍然存在着部分缺陷。部分企业的领导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识非常薄弱, 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信息化的推行, 这样就导致企业的信息资源的采集落后, 采集系统不够完善, 最后造成造价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取, 最终影响到企业主管部门对于造价工程信息的管理, 降低了信息化处理的功能, 也降低了企业对于市场的了解能力与市场的了解, 企业的发展缓慢。
2. 2 人员素质较低
对于信息化进行处理, 要求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对于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企业来讲, 管理人员一方面缺乏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 另一方面也缺乏信息技术理论的知识, 管理人员素质的底下直接导致了企业整个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低下, 因此, 企业必须对于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采取一定的措施。因此, 在信息化的应用当中, 首先应当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养与培训, 让员工掌握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的知识, 为信息化管理在企业当中的推行建立良好的基础。
2. 3 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于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 首先应当形成一定的制度与规范, 在一定的制度与规范下进行运行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我国目前信息化管理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与规范, 这样就造成在管理当中的杂乱, 没有能够及时地发挥信息化的管理作用。
3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3. 1 信息资料的应用
对于每一项工作的投资预算与成本预算做好统计, 是能够更好地实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快速、更加方便地进行信息调取, 并进行施工图估算的检查, 对投资估算进行构建并应用到设计概算当中, 而且信息化的运用还在于它能够完善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库, 在研究与分析建筑工程的现实变化与规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能够给予招标公司全面与详尽的信息, 这样可以对于没有目的没有底线的标价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3. 2 信息网络的应用
信息网络在建筑工程造价当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网络是进行信息造价过程控制的最重要的中间体, 对于构造开放式网络信息管理平台以及工程造价体系, 对于材料市场价格、指数、指标以及相关法规的搜集, 并且把这些信息共享到数据库当中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参考, 共享资源。而且建筑工程造价网络具有多样化、技术性较强以及覆盖面广的特点, 因此对于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同一, 减少工程的造价费用与工作量, 提高工程造价的效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4 建筑工程造价的建议
4. 1 持续性开发与利用
要对信息进行持续性的开发与利用, 必须首先从对全面的信息资源服务进行构造, 其次要对不同类别的工程造价资源进行探索, 并对信息所需要的市场进行培养, 只有这样抓好每一点, 才能够提高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效率。另外还应当把构建的基点放置在标准化与格式化上, 对完整的工程造价信息库进行建设, 达到信息化处理以及管理的水平。
4. 2 进行科学分类
我国建筑工程当中的管理信息体系存在着很多的分类, 因此必须对管理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 比如关于造价的信息管理, 关于施工工序的过程管理, 施工质量的信息管理, 这些信息都必须要及时地进行回馈, 这样相关的管理部门才能够得到相应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信息返回, 对施工进行管理与及时的决策, 如果不能对于管理信息体系进行科学分类, 那么管理的质量其实是岌岌可危的, 如果决定不及时, 那么很快就会产生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 甚至影响工程质量, 造成人身以及财产安全的损失
4. 3 科学筛选建筑信息
对于建筑信息进行科学的筛选, 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相关的经验, 只有对于建筑信息能够进行分辨并合理的选用, 这样才能够在技术层面上合理地指导造价以及建造的整个过程, 如果对于建筑信息不能做好科学地进行筛选, 对于信息使用拿来主义, 随便一个信息就可以用来指导施工的话, 那么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就会造成指挥的失误, 最终影响到工程的造价, 十分不利于企业资本的积累。所以必须要科学地筛选建筑信息, 对于信息进行全面, 及时的把握。
5 结语
在我国, 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与发展目前尚处在起步的阶段,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人员素质都有待提高与建造, 但是, 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工程质量方面上来讲, 信息化技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于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有点和运用进行了探讨, 可以看出, 在建筑造价管理领域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变革, 还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转折点和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1]蒋艳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20) .
[2]孟青莉.刍议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4, (2) .
[3]王明霞.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J].炼油与化工, 2013, (3) .
[4]褚泳娜.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广东科技, 2012, (9) .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篇5
“公司政治”,这是一个几乎从来不在公开场合被提及的,但谁也无法忽略的,具有决定性的隐秘力量。公司政治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一个企业和一个人的命运和前程:管理层的勾心斗角、企业战略摇摆不定、员工拉帮结派……像这样的故事在无数企业中已经发生了,或者正在发生,或者正走在发生的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看起来是一个“高科技”的“物件”,但大多数时候,并没有逃离“公司政治”的旋涡。
说的白一点,其实“公司政治”可以概括为企业内部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和。只要公司存在权力的斗争、利益的分配,就存在着公司政治。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可必免地涉及到权力斗争、利益分配,而cio如何从“公司政治”的旋涡中掌好信息化大船的舵,这就考验着cio们的智慧了。一、一个利用“公司政治”推动erp项目的故事
我有幸见识了这样的真实故事:某企业cio利用“公司政治”来推动erp项目,并最终成就自我。这是一家民营企业,经过十多年企业的高速发展,企业年销售总额达到了30多亿。此前该公司只有一个老旧的mis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只负责对相关业务信息进行记录,而无谓流程,也无谓管控。同时,该公司全国设立了30多个大区公司,各大区总经理都是与公司一同成长起来的“子弟兵”。现在翅膀硬了,自然总部的利益对于大区甚至个人的利益来说,就得往后靠一靠了。至于总部的指令,那就得看是谁下的了,就算是公司的几个副总裁,也要分个三六九等的。
该公司cio老周(化名),来这家公司的时间并不长,而且与这家公司也没有太多的背景联系,算是“空降”到这里的。目前他要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成功推进erp项目,难度可想而知。在老周去各大区做调研时,各大区总经理都说:“欢迎总部领导来指导工作”,并且烟酒不断,侍候殷勤。但真正研究到仓库盘亏数量大,物流货损多,商品计划不准与调拨不及时等情况时,各大区老总似乎就显得不是这么热情了,而对于要实施全国“一盘棋”的物流管控时,各大区老总就更是强调“我们这里有区域特殊性,这个系统的事情我们是支持的,但也要考虑一下我们下面的实际情况。”就这样,老周在进行调研时也算是碰了一鼻子的灰,打道回府回到了总部。
同时,公司的财务总监方总(化名)其实也一直在大区的各种财务问题上烦恼不已,值得一提的是:方总是公司的元老,而且也是公司董事会董事,对公司的事务都非常具有发言权。
老周与方总沟通时了解到,目前各大区的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有:账目处理不及时;库存不清、物流缺货等问题导致公司利益受损;与代理商之间的往来账务不清,回款不及时,各大区经理根据与代理商关系好坏回款;每次财务人员去直营店铺盘点出都出现盘亏现象;直营店员出现私自折价出售商品。而且,最近尤其严重的问题是公司的销售额在上升,但利润却一直在下降,说明公司的成本管控出了问题。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公司的财务人员也是苦恼不已,也出台了许多措施,但这些措施再怎么完善,由于各大区分布在全国各地,政策的执行力度有限,最后还是问题频出,再怎么处理也是事后救火了。
而且老周也了解到,目前公司董事长兼任总裁,想从董事会成员中选择一位合适人选担任总裁,减轻自己日常管理的负担,使董事长自己能够专注于公司的战略、投资及公益事业方面。而和方总同时竞争该职位的是营销总监吴总(化名),全国各大区都归吴总管辖,而且各大区老总都是吴总的子弟兵,无论如何,目前两人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而财务管理上出现的这些问题也使的方总失色不少。
正好,由于最近一段时间,董事长正在长江管理学院学习mba课程,其中有不少是企业信息化的内容,董事长最近也常把老周叫过去讨论公司信息化的问题。本来,老周根据前一次的调研,想向董事长提交这个报告的,但他想了想,觉的目前自己在公司的话语权还不够,应该让更有分量的人来提交这份报告。此时,老周就向方总建议:两个人分别向董事长建议,启动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对公司的业务由专业咨询公司进行调研,分析出公司现存问题,并看哪些问题可以由信息化来解决的。同时,老周还向方总保证:只要启动了信息化项目,方总所说的财务管理上的问题一定可以在制度的配合下得到解决,同时还可以深层次介入到各大区的日常运营中,打破各大区目前“诸侯割据”的情况。方总觉的老周的方法可行,也就同意了老周的提议。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老周和方总分别向董事长提交了一份要求开展信息化建设,请外部专业咨询公司进行信息化咨询的报告,而且这两份报告还得到了董事长在mba课程导师、国内某知名信息化专家的认可,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就此展开。
通过咨询的结果是:公司目前的业务发展状况良好,但信息化水平还是处于较低水平,公司的业务流程随意性太大,管控体系有待加强等等。公司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董事长亲任组长,而财务总监任执行副组长,其它一干人等任组员,决定在3年投入3000万资金开展信息化建设工程,并被定为‘04年的“一号工程”。
经过一年的信息化建设,老周终于也看到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当初他对方总承诺要解决的财务问题,也通过drp(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配送需求计划)系统、财务系统再加上若干个流程及制度解决掉了,他在该公司
p(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配送需求计划)系统、财务系统再加上若干个流程及制度解决掉了,他在该公司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同时,由于总部对各大区的业务管控能力加强了,公司还同时启动了“人力资源咨询”项目,对公司各业务部门、各大区的绩效、薪酬、员工福利进行改革,也不再害怕出现“诸侯挟业务以要协总部”的情况。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方总如愿以偿地升任为集团公司总裁。
二、故事后的思考:“公司政治”的两面性
其实有人可能在说,这哪里是erp实施呀,根本就是政治斗争嘛。没错,正是政治斗争,如果总结一下,我们发现:80%以上的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会完成一次权力的变更——并不一定是某个人的上台/下台,而会让某个人的权力或权威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国内公司当中,erp无一例外的是“一把手”工程,因为erp大规模地触及到了不同利益团体并被不同利益团体利用,是一场标准的公司政治运动。在每一场运动中,都会有一批人的利益受损,一批顺应潮流的人得势而起。因此,每场这样的运动都是一个机会,铲除异已甚至是“借刀杀人”。
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需要借助这样一些手腕才能得以顺利推进,的确很耐人寻味。很多公司的erp或者管理咨询项目负责人最后都得到了提升,原因一是上司信任,二是在“运动”过程中的确得到了“政治”上的锻炼。
其实,公司政治并不都是这么阴暗的。凡事都有两面性,公司政治也不例外,公司政治在每个企业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看是良性的公司政治还是恶性的了。
恶性的公司政治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人治盛行,规范管理成为口号;企业内耗严重,员工缺乏凝聚力;个人利益当先,小团体主义盛行;报喜不报忧,信息不畅,甚至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以权谋私。
那么,cio从信息化变革涉及到的公司变革,erp项目推进涉及到的利益再分配,导入信息化时的理念推广都涉及到“政治”,cio们没有理由不关注公司政治,上述工作主要就是做的“人”的工作,只要这些工作做好了,既使真正碰到erp的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没有“政治因素”的干扰了。
这一切都需要cio们建设好团队,打造你自己的“子弟兵”。控制好信息化建设的节奏,根据企业状况合理布局。“管理”好自己的上级,使之对你的工作全力支持。借助好外力,比如咨询公司、软件厂商、系统集成商、信息化专家……这些都是cio们的得力资源。同时,也要借助于内力,如我前文故事所说的,老周正是借助了方总的力量才完成了自己的erp大业。
基于铁路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探索 篇6
关键词:优化工作;铁路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
前言
信息化时代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节约了人们生活时间。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由于目前铁路管理日渐疲惫,不得不进行的改变。如何做到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乃至最终实现信息标准化管理,是目前铁路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系统的优化
1 信息资源规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是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整个工程建设阶段所需要的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可以梳理作业流程,搞清信息需求,建立信息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逐步建成统一的网络化、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并通过“信息流”实现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实时化,增强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管理能力,实现对项目实时、准确、全面的监控,保证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流程的质量安全责任、标准和要求得到落实,为建设精品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2 信息体统优化原则。一是坚持时效性原则,强化过程控制,做到信息对称。重点强化网络构建和流程再造,加速信息流转。二是坚持适用性原则,立足铁路工程特点和建设管理实际,紧密结合现场管理,充分吸纳现代管理理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到科学可靠。三是坚持延续性原则,合理进行系统和功能设计,力求与将来的运营管理相结合,实现资源利用延续性。四是坚持开放性原则,做到数据结构灵活,编码体系开放,具备通用性基础条件。
3 集中优势资源。对于信息体统的优化,首先应认真研究铁道部既有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拓展优化工作。其次,在对运营商资源、体制、支撑能力反复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沿线网络资源分布情况,积极探索利用卫星通讯为边远困难工程提供通讯通道的可能。第三,组织设备生产单位同步开展围岩量测设备研制及RFID、PDA、视频设备等其他硬件产品的配套定制和测试工作,在接口统一的原则下致力于现场前端硬件产品的配套研发。第四,建设管理单位应快速组织熟悉建设管理和信息技术的人员组成需求定义小组,抽调部分施工、监理单位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组成用户体验小组,参与研发,及时稳定需求,优化应用。
二、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规范管理
首先,在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中,按照“分步配套,不断完善”的工作原则,坚持“实施、培训、应用推进”的工作程序,充分发挥建设单位主导作用,积极调动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的主观能动性,组织专业单位承担系统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其次,发挥建设单位的核心作用,积极推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紧紧把握“调研、开发、测试、试用、投产”的工作流程,有序推进具体工作,把握进度和质量。同时,在建设单位内部系统实施过程中積累经验,为系统覆盖全线各参建单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另外,坚持动态优化,结合工程建设和标准化管理的全面展开,积极推进路基沉降监测、桥梁基桩检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施工进度动态管理等功能的优化。同时,不断地在应用中检验、升级系统平台,在平台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优化工作。最后,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信息系统要用好,而且要持续使用,必须有健全的制度做保障。首先,要规范信息系统管理,制定系统管理办法、系统实施细则、系统指导性标准、系统操作指南等管理技术文件;其次,要在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监理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环水保管理等管理制度及办法中充分体现信息化管理的具体要求;第三,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组织信息化参建单位召开工作例会,对信息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相关问题。
三、对系统进行专业运营维护
信息系统维护是指为适应系统的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各种变化、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而对系统所进行的修改,包括系统功能的改进和解决系统在运行期间发生的问题。尤其是当信息系统深入施工现场后,系统运行环境复杂,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营维护队伍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建设管理单位应重视运维管理工作,通过“建框架、立制度、建机制、抓队伍”,不断深化各级运维体系建设,配套建立运营维护管理制度、办法,开展运维队伍建设和素质能力培养,规范运营维护管理。
四、信息化管理与工程建设管理
1 信息化管理能促进建设与施工、设计、监理各方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过程互控、主体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对称;通过信息系统采集的现场数据及实时监控,进行统计、分析,使建设单位能有效掌控项目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2 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实施信息化管理,是推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可靠支撑。信息化管理促进了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对管理、技术人员的配设提出了更高和更明确的要求,支持了人员配备标准化,通过信息化,优化了作业流程,规范了管理行为,尤其是建设管理工作通过实现“人机对话”,变“人控”为“机控”,减少了人为随意性,提升了管理质量,
强化了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标准化。
3 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坚持实用、管用、好用,是信息化管理的生命力所在。信息系统的研发、构建,如果不能遵循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不能充分结合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做到“实用、管用、好用”,而是就为了信息化而搞新信息化,那么,这样的管理手段和工具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4 信息化管理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渐次渐高的。培育会应用、懂操作的一流队伍,是推进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证。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信息化能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取决于是否培育了一支熟悉应用操作的员工队伍。要坚持把提升全体参建单位管理及技术人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作为信息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5 信息化管理不是简单地用IT工具来实现已经陈旧的管理逻辑,建立健全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全路建设系统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再上台阶的重要环节。因此,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应该是下一阶段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点。推进铁路建设管理信息化,是一项专业技术强、涉及面广的工作,需要各参建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
五、小结
总之,为了获得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的竞争优势,也为了促进铁路系统更好地发展,更充分地发挥铁路事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铁路的信息化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文对铁路工程信息化与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愿共同推动铁路建设管理信息化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书华、郝成林、王兴鹏.构建铁路工程造价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的探讨[J].中国铁路,2009.2
[2]茹建青.铁路工程招投标交易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6.7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篇7
自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至此,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下各行各业最为重要的名词之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 因此要想与国际建筑行业接轨, 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必然要充分利用大量的高新技术等信息科技, 借此来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我国近年来政府和建筑企业已经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更加重视, 在科研方面也已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资金和精力, 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和开发上水平逐年提高, 但问题是在应用上却不尽如人意, 未达到原先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所以, 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和探讨是当下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面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问题时提出的, 包含整个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及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开发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由设计方、施工方、建设方和监理方等各方面的多重合作参与,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展过程中任务繁多、工程量冗大, 涉及多个方向的行业、专业和交叉作业, 因此仅仅靠传统的人力管理很难达到较高的管理水平。而信息化管理刚好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科学有效的对信息进行合理高效的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1 加快信息流通速度,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使参与建设的各部门和参与者的信息交流加快, 减轻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者的负担, 对工程及时进行监控, 能够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极大的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2.2 是当代建筑业信息量急剧增长的需要
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 当代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对每日信息的采集至关重要, 可以对工程整体更好地实行动态化管理, 因此信息化建设是当下建筑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2.3 可以通过信息的系统化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引导
通过对工程各类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传播等, 从而提供定量的分析数据, 在数据中进行研究, 提出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决策, 进而为后续的项目和其它必须的项目管理指引正确的方向, 使其不偏离轨道。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中对项目风险管理的水平。建筑行业相对其他的各行各业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鉴于当下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风险也日益增高, 这些大量风险的存在使得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掌握。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是人们对风险能够进行有效的迅速的预测和防范。
3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3.1 应用范围存在局限性
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大多不注重整体的管理, 缺乏对各个项目的针对性管理, 在设计阶段、招投标预算和造价预算等缺少信息化管理应用, 仅靠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经验进行处理。
3.2 软件的应用与开发存在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同国外行业不可同日而语, 在信息化软件的应用开发上迫切需要技术突破, 同时不同的管理环境和管理理念对整个信息管理软件的需要也不同, 小的建筑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进行这类研究, 想要更好的在建筑工程中利用国产的信息管理软件, 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3.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管理体制是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的根本,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于偏重成本与进度的控制, 管理软件的应用也以偏概全, 难以对整个项目管理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此外数据的相互独立使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建立存在困难, 阻碍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发展。
4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4.1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推广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心理上培养从业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抵触心理, 并加大对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二是加大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 良好的资金保障是建筑工程管理软件开发的必要前提, 扩大投资力度是很好的投资成本。
4.2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的出台
目前我国在一些有利于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出台很少, 仅仅一些指导思想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政策进行扶持, 从而更好地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自上而下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3 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明确一个有效合理的建设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 明确整个管理的核心和工作重点, 提高建筑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力度和决策水平, 促进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的产业化。
5 结语
大力培养跨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 强化相关项目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争取早日使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取得飞跃性的突破, 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当然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个行业的共同努力, 也需要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管理中不断总结, 积极创新, 贡献绵薄之力。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化发展越来越迅速, 城市农村一体化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被逐渐带动起来, 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21世纪以来, 全球已经逐渐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全球信息化的发展逐渐走向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因此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新世纪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愈加依赖当下的科学信息技术, 可见必然要走向信息化管理的道路。鉴于此, 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实施的意义以及措施对策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1]郑远挺, 马丰宁, 陈翔宇.我国建筑业的信息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3 (02) .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篇8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支柱性基础产业, 在信息化时代, 建筑工程行业也逐步步入信息化, 建筑工程管理是整个行业的重要环节和基本工作, 但是由于短期经济效益的驱使和系统性的不完善, 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仍然落后, 针对这些问题, 应该以管理为主要目标, 运用信息化的优势, 对建筑工程管理方法进行不断创新, 在发挥建筑工程管理基础作用的同时, 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 推动建筑业的集体发展, 建立有关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机制与体系。
2 工程管理信息化概述
信息化指的是培养和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生产力的历史过程。信息化具有的生产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传递、处理以及循环再利用等。管理信息化是利用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化的过程, 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以项目的基础数据为中心, 遵循相关精细化管理原理, 通过对工作流程的重新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 通过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制衡条件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的丰富内容决定了其工作的复杂性, 包括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内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可以使管理者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 并在项目出现异常时及时作出预警。总的来说,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现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应深刻认识到在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上的不足, 及时改进, 谋求更全面的发展。
3 建设项目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3.1 互联网数据库技术
应用互联网数据库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将很多与工程项目相关的信息收集整理在一起, 无论是文字、文档还是影视资料都能囊括其中, 极大地方便了存储与查询, 同时工程数据库也受到了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对于项目主题网来说, 它将项目管理软件与工程流控制集中在一起, 属于信息发布网站, 同时也是项目管理中心, 能够为用户及相关项目团队提供较为有个性的信息。
3.2 自动控制技术与先进检测系统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加以量化, 通过构建系统仿真模型, 可以将系统行为、物理模型等多种模集中在一起, 并形成统一建模并完成求解, 进而校正其中存在的偏差, 实现有效控制。对于先进检测系统的应用, 部分企业已经增加了摄像监视系统的安装, 主要监视工地现场是否安全, 关注现场消防情况, 如在塔吊上安装摄像监视探头, 工程项目管理者只要坐在施工现场办公室中就能将施工现场情况尽收眼底, 大大降低了现场管理难度。
3.3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属于可创建与模拟真实世界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技术, 它能够将现实世界中的所有媒体信心融入其中, 使用户能够与其开展多层次交互处理虚拟信息。在现实建设工程中, 无论是设计还是管理与分析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还需要专门创设一定的工作环境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而虚拟现实技术却能够为人们创建多维信息感知模型, 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改造世界的最新工具。
4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4.1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项目正式开始之前, 需要针对管理工作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 并且对已有的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如图1所示, 分析其优缺点, 采用科学的系统分析方法建立起符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的信息管理体系。
4.2 外部组建多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项目的完成, 涉及到相关各个单位和部门, 包括投资方、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 包括政府的规划部门、土地部门、城建部门、环保部门、市政部门等, 这些单位和部门都与工程项目发生不同的联系, 产生不同的信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应该充分的照顾到各单位和部门的参与程度和实际情况, 建立一个涵盖各参与单位和部门、包括各项施工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管理面向不同主体单位的信息化数据, 实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4.3 内部构建整体化信息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助完成。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后勤部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质量部门、安全部门、物资部门、劳务部门等, 这些部门虽然有轻有重, 但都是建筑工程项目完成所不可缺少的。建筑企业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时候, 应以本项目为目标, 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各部门、各业务信息模块化管理, 在工作流程上和数据建立上, 突破单一部门的局限性, 科学的将各部门的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 做到统一管理, 各部门联动, 信息共享, 形成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环境。一般信息系统如图2所示。
4.4 创建以数据信息为核心的工作方式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 都会在各参与单位之间、各参与部门之间传递, 传统的传递方式一般是以书面文件、传真, 甚至电话等方式传递, 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发生变化, 必须通过上述的方式传递至相关的各个部门, 不仅时效性差, 而且容易出错和遗漏, 降低了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工程项目管理实现数据信息化管理, 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 实现“一次输入、多次查询”、“个别修改、整体共享”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一切以数据信息为主, 项目的各参与者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均以数据信息管理为依据。
4.5 建立动态化信息管理模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其建设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天气变化情况、场地地质工程情况、周边环境情况、环境保护等, 同时也受到不可预见的因素影响, 例如自然灾害、国家政策调控、市场变化等。这些都会对工程的进度、投入、产出产生影响, 同时也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成本的预测、工期的预测以及利润的估算。因此, 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必须以动态化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 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具有多项参数和数据修改功能, 允许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调整信息数据, 使管理系统的运行能够更加符合项目实际情况, 增加信息化管理的准确性。
4.6 信息化建设系统应有主次之分
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条件下,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工程进度的管理和工程成本的管理, 工程成本直接决定着企业利润的大小, 而工程进度的快慢也直接与工程成本支出相关。利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因此, 在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时, 应以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作为主线, 其他各信息化管理为辅线, 构建整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既要体现出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的重要性, 又要涵盖信息化管理的方方面面。此外, 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应该以直接面对施工现场的工作为主, 其他相关后勤工作为辅, 体系的设计应当尽量简单、适用、便捷, 方便各部门的操作, 减少输入数据的输入量和增加输入的操作提示, 防止错误操作等功能。
4.7 加强软件开发
根据建筑工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需要开发出不同的网络系统软件并投入使用。例如在对工程量进行的专项软件中, 市场上有清华斯维尔公司开发出的三维算量软件、广联达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P3EC软件等, 以及其他众多的图形算量、自动化计算软件等;在企业的招标、投标软件开发中, 有8Manage、清单大师以及各种招标、报价软件;管理软件包括有职能管理项目的软件、项目维新管理软件以及各种项目管理动态控制软件等。除此之外,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图档管理、工程监管等方面也有专门的开发软件。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软件开发平台的发展。现在, 大部分的软件开发平台都集成了标准化软件的功能, 形成了OA、稳当管理、合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si (Purchase, Sales&Inventory) 等模块。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企业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对完整, 并且仍在继续完善, 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建筑行业的中心工作, 只有搞好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才有希望, 也是建筑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新时期就应该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 全面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全面改造, 对人员进行专业培养, 建立完善的人员系统体系, 为建筑行业创建良好平台, 实施建筑工程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吉.浅谈建筑现场施工质量管理[J].科学导报, 2000 (07) :20~30.
[2]路畅.浅析建筑房屋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 2011 (05) :12~20.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篇9
我国建筑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进程,但是,全国建筑业的发展很不平衡,各个建筑行业虽己普遍实现计算机画图,但仍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项目的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表现形式是表格或单据等,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的,信息之间的交流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传递,很多信息的检索主要依赖于对资料的翻阅、查看。建筑的信息资料从它本身的产生、加工、处理、检索和利用,都要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本身的工作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相对低下,这将很容易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进度而没有及时发挥其功能,从而造成该建筑工程项目在管理工作中的滞后或失误。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在管理方面,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一段相当大的距离,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在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步伐,严重制约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本身是具有分工明确和劳动力较集中等特点。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具有工程施工人数比较多、工作过程复杂、施工范围分散、流动人口较多等特点。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负责工程的设计人员每天大约有37%的工作时间花费在查阅图纸资料上;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时常需要花费多达49%的工作时间用来搜集、调查必要的资料信息,鉴于这种情况下,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进度。
我们国家的建筑工程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积累了很大数量的建筑资料和工作经验,能快速进行分类、归档、查询、查阅等功能、能快速地建立建筑工程档案,共享必要的信息资源,建筑的信息化管理不但能解决以上功能,而且还能快速、准确地管理施工,使建筑工程管理上一个更大的台阶。
2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主要面临的问题和滞后的原因
2.1 涉及领域广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涉及多领域、多专业,具有复杂性。它还涉及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生产进度,施工人员、人员安全、材料质量、工程计划、工程合同等管理内容。
2.2 工作信息量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它需要管理建筑材料、管理施工人员的工程进度、管理施工人员的生活起居和人员安全等,还要对所有这些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可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信息量非常大。
2.3 规模普遍较小
我国建筑行业数量从数量上看比较可观,但它们都正处在资金、技术、人才的积累阶段,从而它们的资金实力不太强,技术优势不大明显,人员素质普遍比较低,管理形式传统。在现今社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大多数建筑行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大,管理层次也就上不去。
2.4 现代信息意识薄弱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建立时间不到30年,人们适应现代网络技术还需有一个过程。所以导致投入力度不够,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差。由于种种认识上的不足,从而造成对现代信息适用意识差。
2.5 自我封闭的思想严重
在建筑行业中,各个地方所形成的资料文档,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共享,这些建筑行业人士或建筑行业的投资者总是认为这些资料、经验是他们自己的,容不得和其他人分享资源。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这种方式严重阻碍了信息化技术的发挥。还有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的投入力度小,或只建不联、只建不转的现象很多,这样,不仅使网站难以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同时也降低了网站的影响力。
3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随着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逐步扩大,施工技术的要求不断提升,与之相关的各部门和单位信息需求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从过去的保守变得比较开放,使得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正因为如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明显。当然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无论在速度、可靠性都明显地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6]。近几年来,一些建筑施工单位率先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这说明在建筑施工中应用信息化的实用性。可见,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的先进性,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划时代意义。因为它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可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一些信息进行有效地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共享,减少了其他部门对相同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把这些共享的信息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资料,为施工项目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通过共享资源,使监督检查工作及施工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而有效,使工作计划能够依据已有工程的计划经验而变得更为合理和准确,这种信息化管理,能正确引导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4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特点
4.1 一体化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标准化和模块化,这是实现不同生产厂家产品互相兼容、具有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的重要保证。产品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使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最大限度保护用户的投资和利益。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把不同功能、不同技术、不同厂商、不同要求、不同操作平台,不同接口的不同设施和系统,用统一的系统平台把它们连接起来,协同动作,实现一体化管理。建筑整合应用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国内具备一定实力的服务商,依据自身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经验,为广大客户提供一体化信息化管理方案。
4.2 采用领先技术,搭建开放架构
作为贯通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要求在技术上必须采用符合开放、标准化的主流技术,才能确保系统的先进性。
4.3 功能全面,安全可靠
全面的功能模块,确保满足管理者和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用户界面可定制,SVG矢量图的采用充分保证了系统界面友好、直观;一站式登录避免了繁琐的资格审查;系统具有丰富的决策支持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预案灵活地定制系统联动;具备丰富的选装门户程序模块。
4.4 低投入,高收益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个可供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的二次开发的行业应用平台。它融合了国内厂商多年的建筑行业经验,因此适用性和贴近性更高。它使得其他各种建筑方面的集成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下开发应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建筑产业链。
4.5 提高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管理人员能够更快、更准确、更具体地了解整个建筑的运行情况和故障信息,监督故障处理,避免传统的逐级上报可能造成的延误。平台提供灵活的B/S模式,整合在一起的各个独立子系统,实行综合分析和实时决策功能。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结构图如图1。
5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的领域
5.1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在投资中
针对建筑工程投资的复杂性,应用主要如下:
1)将在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总造价及工程报价进行信息化管理,并且把这些资料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依据。还可以正确判断和计划施工项目工程量。
2)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工程中,还可以对材料,资金等进行优化分析。
3)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明显的协助施工单位提高管理水平。
5.2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在进度管理中
应用主要如下:
1)利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对工程的优化,特别是大中型建筑工程,用手工管理和操作是不行的。
2)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可对确认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以及部分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计划进行优化和分析,输出最新计划和进度计划,作为监理工程进度的依据,并发放施工单位按此计划落实月进度计划。
3)项目施工单位将月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上报监理公司,监理公司将此数据反馈,根据反馈的信息,管理人员通过优化分析,输出下个月可行的进度计划。
5.3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在质量方面
1)利用计算机建立原材料、设备台账,系统地加以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且对原材料进行把关;
2)应用计算机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监理公司运用相关软件将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数据输入计算机,其验评结果就会准确无误的自动输出,减少人为误差;3、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质量信息数据库,方便查阅和调用。
5.4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应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立工程数据库,通过建立数据库,对施工项目进行评估,系统所需基本数据如下:
1)基础数据。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国家、地方和建筑行业所采用的材料等常用代码以及其它相关数据。
2)未采集的工程数据.未采集的工程数据主要包括根据建筑施工图纸计划工程量、施工过程中实际数据信息等。
3)已建工程数据.主要包括采集的工程数据如工程的建筑面积、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各种材料用量及其它技术经济指标。
6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意见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精神,贯彻这些精神和要求,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是推进建筑行业产业升级,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6.1 提高思想认识
在现今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大家必须认识高新信息化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我们必须从当代科技发展的世界化、信息化的高度,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紧迫性。从信息化的全球发展及未来应用的角度来提高建筑行业人士的认识,特别是高层决策机构、施工单位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对现代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决不能把网站建设仅看成一种虚设,要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高度,认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6.2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要结合建筑行业的本身特点,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投入资金与人才。在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提高本建筑行业的实际研发能力。以最经济、最合理的投入,争取开发出符合建筑行业自身的特点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
6.3 实现资源共享
在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中,要统筹规划,避免资源浪费和结余,提高信息化管理的经济效益。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共享。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应用能力,保证提供更权威、更广泛、更实用的信息。
6.4 加大合作力度
根据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重点解决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技术来源。要积极引进和吸收社会资金、技术投入建筑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当中,逐步实现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的丰富性。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在更广泛的投资空间中发展和促进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7 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与之相应,信息化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将是建筑业的一次革命。探究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对整个建筑行业来说,不管在管理层面,还是在决策层面,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几年,值得高兴的是我国目前有大量的人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这方面的内容对国民经济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加强同相关行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的合作,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很大帮助。相信这必将为实现建筑工程现代化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文忠.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J].消费导刊,2008(15).
[2]余正洪.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J].中国学术研究,2008(4).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篇10
1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
建筑施工是生产具有相对功能的建筑物产品, 这种产品位置固定、形式多样、体积庞大, 这些特点使得建筑施工具有生产周期时间长、资源消耗大、品种多等特点。因此, 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划是一件繁琐而复杂的工程, 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所呈现的特点也是非常独特的。
1) 范围涉及广泛。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 此外涉及到技术、质量、安全、合同、材料等诸多方面的管理内容。2) 工作强度大。建筑施工主要目的是生产合格的建筑物, 这项工程所耗费的物资种类丰富、形式多样, 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参与其中, 因此对于参与其中的各种施工环节、资源利用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全面、细致、周到、谨慎[2]。3) 信息流量大。建筑施工是一项集信息、物资和能源生产活动, 对这些方面的管理活动并不是单一鼓励的, 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每项管理活动之间都存在必要的信息交流和传递, 这样就造成可建筑管理活动的复杂和繁复的特点。
2 采取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意义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全面数字化、信息化, 这样不但快速、精确画制图纸, 还可以将庞大的数据进行分类、总结, 便于查询、搜索和存档, 从而全面提高工作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信息化管理可以箭镞施工这项复杂庞大的生产活动变的高效、智能, 让信息、物资、能源等的管理活动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 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
3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问题
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抑制了生产率的提高, 阻碍了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处理量增多。建筑施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集信息、物资、能源的大型生产活动, 需要处理错综复杂的信息, 要对这些施工环节进行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仅仅依靠人工处理是远远不够的。
2) 信息意识不强。计算机技术引进中国也就30年左右的历史, 人们的适应和熟练运用也在逐渐加强, 但是却不能一蹴而就, 这是个循序渐进的工程。但是有些建筑工程项目的领导人并不在乎信息化管理, 导致人才和硬件方面得不到更新, 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得不到提升。这些都是信息意识不强所导致的后果。
3) 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建筑工程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样不但会使信息化进程减速, 还让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尚处在初始阶段, 此外还造成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 比如说, 企业自行建设的网站页面落后, 缺乏创新意识, 仅仅停留在电子邮件的收发、处理等的低级阶段, 缺乏全面的设计和人性化的页面, 信息化管理的优点没有完全在促进建筑企业利润增长上发挥出来。
4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所他出的问题, 本文提出一下解决措施, 完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
1) 增强信息化管理意识。当今社会, 建筑工程企业必须了解信息化技术的广泛使用和信息化管理的逐渐普及的现状, 了解它们对相待生活产生的有力作用和给人们生产生活所带来的便捷, 最主要的是要认识到信息化管理运用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感。所以, 建筑行业项目负责人必须提高信息管理化意识, 用长远的目光开看待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从企业高层决策者、企业高层管理者到建筑施工人员, 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专业培训, 从而加强科学文化素质和提高计算机水平。
2)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邓小平说,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要想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提升建筑行业的研发能力, 就必须要引进专业的人才。建筑行业要用最适合、最经济的投资, 换取符合建筑行业本身特点的性价比高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目前, 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内部局域网, 形成相互交流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引进或自行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 以便日常管理。
3) 加强信息自动化和搜集。在信息收集方面, 如果大量采用传感技术、IC卡技术来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自动输出和录入, 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手工录入的效率, 同时保证了准确率。例如, 采用传感设备在建筑施工现场采集空气湿度、混凝土温度、设备运行状况等现场一流的资料, 还可以用IC卡收集现场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 对人共收集的信息要及时进行电子录入, 针对图形图像信息的处理, 可以采用CAD制图技术进行录入、修改[3]。
4) 加强信息检索工具化。在信息检索使用方面, 可以尽量把错综复杂的工程信息就行分类, 主要分为生产计划、材料供应、统计部分等, 此外还可以增加数据库规模和种类, 主要根据施工进程来增加项目。这样不但可以让施工人员, 即使了解所在市工地的信息, 还可以检索到其他相关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5 结束语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 必须定时更新信息设备,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处理、加工和共享, 可以减少对相同数据处理的程序, 避免重复工作, 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监督、管理的效率和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保证了工作质量, 从而达到现代化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正洪.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J].中国学术研究, 2008.
[2]于春红.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规避风险[J].新疆有色金属, 2011.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早已突破了传统的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范围,将建筑工程管理也纳入其中。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着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不断更新管理理念,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从目前来看,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大型企业先后完成了局域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共享。但在信息化的认识方面还存在很多局限,信息化发展水平也均在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
在信息化的理解上,不少建筑企业只局限于收发邮件等功能,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中心内容如项目预警、项目风险识别、预测项目变化情况、工程成本实时测量、加强组织的协调性、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工作流程等功能没有明确的认识。建筑企业虽然愿意采用信息化管理,但也担心会增加工作量,对其持保留态度。
(二)国产软件不成熟
与国外软件相比,国产软件还处于初步研发阶段,发展水平较低。但是,由于国外软件与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建筑企业与国外建筑企业的经营模式不同,软件的应用范围也受到很大限制。在软件的应用上,一般使用的是汉化软件,不仅软件维护比较困难,且价格比较昂贵,一般的企业很难承受。
(三)区域、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存在差异
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由于信息来源比较丰富,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高。而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信息化管理还没有深入人心,在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再从行业来看,市政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公路工程项目,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还比较匮乏。
(四)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较低
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大都以经验来决定管理工作,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机械化、标准化、高效化工程管理相比,我国建筑企业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加之缺乏管理型、技术性人才,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大多数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仍然采用粗放式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比较混乱,普遍存在着决策无依据、漏报重报等问题,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仍然按照原来的办法,导致决策失误情况也比较普遍。
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一)构建多层次信息管理平台
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必然会涉及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上级管理部门 、政府部门的利益,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包括材料管理、设备管理、合同管理、预算管理、施工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因此,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应将各个环节都考虑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信息管理平台,才能各种因素涵盖其中,整合各项资源,提高管理的效率。
(二)构建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连贯性、持续性特点,项目工程管理需要包括多个环节,管理体系比较复杂,数据计划的难度较大,在企业工程测算中需要遵守相应的流程和规范。同时,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人员管理、分包管理、资金会计、计划进度、变更设计、物资设备、定额成本等问题。因此,在建立中心数据和完善工作流程时应打破部门的局限,将各项内容链接起来,加强各业务模块的联系,才能协调各部门的活动,形成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环境。
(三)工作管理应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
在工程管理中是,数据是工程管理的主要依据。就传统的建筑工程而言,信息传递是通过电话、传真、书面通知完成的,信息的流通需要各部门共同完成,大大降低了信息传输的经济性、有效性、及时性。为了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工程管理应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才能有效提升系统的功能。
(四)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工作
就公路工程、铁路工程而言,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地质条件的影响;而房建工程 、市政工程在施工中则容易受到环境保护要求、城市施工时间、天气变化等条件的制约,这些不仅影响了工程资源投入和工程施工进度,对工程成本分析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应根据项目所处的具体环境,增强系统的适应性。同时,在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加快工程进度。
(五)完善企业工程管理数据库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招投标方法一般是以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的概算为依据,但概算只能反映出建筑单位的定额情况,将占领市场、减去恶性竞争所需的成本也纳入其中,工程中标的价格即是施工单位最大成本。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还需要承担起考核承包商、积累管理经验、树立建筑单位的信誉等职能,因此,应在管理系统该中增设供应商、承包商数据库、合同标志模板、材料总库等功能,管理人员可根据施工情况对数据进行删减及维护。
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已逐步发展起来,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在工程管理中广泛应用,改善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也大大降低了工程管理的成本。但也应认识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起步较晚,信息化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大力开发适合于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完善企业工程管理数据库,才能促进建筑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宁川.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2,(31):111-113.
[2]王晓飞,许晓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4):9-10,48.
[3]周斌,高愈滋.浅谈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中的问题[J].城市建设,2010,(28):152.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篇12
建筑业一直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 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建筑企业更是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管理深入各行各业, 企业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能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信息存储的可靠度, 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共享力等, 间接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伴随计算机的诞生, 信息化管理已经逐步进入建筑行业, 但是目前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还不完善, 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建筑工程项目整体信息化水平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虽然很早已经介入信息化管理, 但是目前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 只是在个别的领域实现信息化管理, 或者只是在个别领域的个别方向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例如设计行业只是在计算、制图方面达到了计算机信息化, 但是在校对、审核等方面, 还必须人工进行;在施工方面, 只是在预算、结算方面, 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软件管理, 在具体的相关资料管理、现场材料管理、人员调配、施工组织设计方面, 仍然靠人工完成;对于监理单位,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只是局限于资料的整理和存储。
2) 建筑工程项目各单位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孤立化严重。目前建筑工程各相关单位的信息管理比较孤立, 信息只在各相关单位内部共享, 相关单位之间无法做到信息共享, 系统的扩展性很差, 有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数据、资料, 不能及时的得到传播和分享。据不完全调查, 我国目前工程设计技术人员, 每天约花费35%的时间用于查阅相关的图纸、文件、规范, 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 每天约花费50%的时间用于查阅信息、信息交流。
3) 建筑企业分公司、项目部与集团公司缺乏信息交流与共享。现在大的建筑集团公司一般都设置多个分公司, 或者同一公司但因不同的项目而设立不同的项目部, 往往工程项目部作为一个独立的技术、财务单位来运行。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平台, 集团公司很难了解其子公司或者项目部的工程进展、配套技术、财务状况等的实际情况, 无法做到合理的资源调配、技术支持、财务监控等, 致使公司共有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节约, 项目部和上级部门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脱节, 无法及时有效的掌握项目的财务状况, 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 尤其对于异地的工程项目更是如此。
4) 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导致各单位工作效率低下。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直接导致了使用大量的人力资源用于资料、信息的存储、查阅和保管, 不能发挥员工最大的劳动价值;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未实现自动化、信息化, 相关的信息只能通过纸质文件层层传阅、层层签字、层层审核, 致使工作效率低下。例如施工中遇到问题, 先停工, 只能先由施工方、监理方汇报建设单位, 再由建设单位通知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通过层层复核、审核, 将信息送至建设单位, 由建设单位送至施工单位手中, 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层层的沟通、交流, 致使各单位工作效率低下, 这既浪费了资源又导致工程项目进度的严重滞后。如果各相关单位能共同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遇到问题在该平台处能够及时的共同商讨、交流, 提出解决办法, 既节约了时间, 又不耽误现场的施工, 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误传和理解错误,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其特有的特点, 例如持续周期长、相关单位多、涉及的行业广、参与人员杂等, 造成了它的完成必须伴随着出现大量的信息、资料。我国目前传统的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主要还停留在纸质文件、表格、图纸、单据等载体上, 主要由各专业技术人员手工进行信息的分类、整理、查阅、传递、共享等, 整个过程既费时又费力, 同时可能产生错误, 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建筑工程项目也会产生较大的跨越与发展,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和施工难度的增加, 各单位内部、各单位之间、各部门之间的交流程度会越来越深入, 越来越广泛, 产生的信息流量越来越大, 信息交流的频繁度越来越大, 依靠以前传统的信息交流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必须及时、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来满足市场需求。
3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3.1 企业内部组建整体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建筑企业内部多个部门的多位人员相互配合集体完成的结果, 在整个企业施工过程中, 各主要部门之间、主要部门与次要部门之间, 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建筑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时, 首先要以本项目全体部门为目标单元, 设立涵盖所有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实现各专业部门的信息数据模块化、单元化, 做到每单位部门在本单元模块内输入、修改数据信息, 整个数据库更新, 共享信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将关系密切的部门信息整合、分类管理, 做到重点突出、有主有次, 实现整个信息化数据库管理统一、部门联动、更新一致、读取方便、一人输入多人可查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3.2 企业外部搭建多方位信息交流平台
建筑工程项目的完成, 涉及到相关领域的多个单位, 包括政府管理部门, 例如规划、监察、城建、国土、质检等部门;直接的参建单位, 例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间接地参与单位, 例如材料供应单位、设备厂方、设备安装单位、装饰单位、后勤供应单位等。这些单位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中来, 各单位之间根据参与工程项目的程度都会产生多种类的信息交流, 如此大的信息交流量, 依靠原有的纸质文件传递不仅费时, 而且难以做到资源共享, 这样就需要在各单位企业外部设立相互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平台, 该平台的建立要涵盖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所有相关单位, 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共享通过该网络平台来完成, 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3.3 建立信息动态更新模式
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工程, 一方面多单位的参与造成了其不可能在方案设计阶段满足所有的功能要求, 不可能同时兼顾到各单位施工与安装, 例如局部设计功能的改变, 设备型号的变化、建筑规模的改变等等;另一方面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例如国家政策、整体规划、原材料价格、施工环境、天气等等, 这就造成了建筑工程项目整个实施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这个变化的过程产生大量的动态数据, 这些动态数据需要及时有效的更新, 以方便其他参建单位根据变化调整自身的施工方案。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必须以数据动态更新化管理为前提条件, 信息化管理平台设置多菜单的动态数据更新系统, 及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项目数据信息, 使各相关单位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的更新, 通过数据的动态更新来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准确性、及时性。
3.4 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突出重点
建筑工程项目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工程本身, 工程本身的重点在于:第一, 保证质量安全;第二, 节约造价;第三, 缩短施工工期。质量是工程之本, 无论是何种工程项目, 必须保证质量;节约造价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造价节约了就直接导致利润增大, 追求利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条件;施工工期的长短, 直接决定着建设单位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时间, 是工程投入建设的主要目的。因此,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 首先应突出这三点为主要模块, 其他相关的内容为辅助模块, 既要做到重点突出, 又要保证内容全面。
4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前景和需求
自从计算机诞生以来发展至今天, 建筑行业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开始使用计算机, 从最初的设计单位使用计算机画图、计算, 到后来的勘察软件和预算软件, 到今天的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自动化办公,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建筑企业由于具有施工项目多、分布范围广、流动性大等特点,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制约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对于跨地区、跨省、跨国的项目, 不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很难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因此, 建筑企业为了生存, 必须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 加快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有关统计资料指出, 目前发达国家建筑公司90%以上的项目都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 而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还达不到10%, 建筑项目信息化管理还有很大的推广和发展空间。
5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建筑工程项目推广信息化管理已经是势在必行。通过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 实现信息的安全存储、管理、查阅和共享, 为建筑工程项目各单位技术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相互交流平台, 以项目为中心, 建立建筑企业发展的核心数据库, 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8) :136-137.
[2]崔惠钦.建筑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利用[J].施工技术, 2008 (11) :99-100.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推荐阅读:
建筑信息管理08-08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10-02
信息化建筑设备管理06-25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12-10
智能建筑信息管理12-11
信息管理下建筑设计06-13
信息技术建筑施工管理10-13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07-03
浅谈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目的及规划11-11
信息技术与建筑的结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