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管理(精选12篇)
建筑信息管理 篇1
一、系统设计规划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在建筑行业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环境中, 企业关心的不仅仅是诸如造价等单个技术问题的解决, 还更加关心工程建设本身和社会上所发生的各种关系更大利益的动态信息, 随时决定何种对策, 以保护本身的权益;其中包括投资风险, 投资回报率大小, 政策法规走向, 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可能性, 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资金应用情况, 环保、材料设备应用, 设计变更等等。以上的应用科目远不是依靠单一软件能够解决的, 必须应用信息技术把上述内容有机地、有序地联系起来, 供建筑企业的决策者利用, 使建设项目有计划、协调均衡, 做到财力、物力、人力优化组合, 从而保证企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信息化就是速度, 就是效益, 现在的竞争实际上是速度的竞争, 也是效率的竞争, 这种速度表现为市场的竞争速度、表现在采购竞争速度、设计以及制造过程的速度。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速度与效率整体表现, 因此说信息化加盟能够促进企业在速度与效率上的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传统的企业决策往往凭经验来进行, 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市场需要, 要做出正确的决策, 就必须不断地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包含企业内部信息化和外部信息化。内部信息化是基础, 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资源计划系统等, 而外部信息化是相对企业自身而言, 要在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的设计目标, 就是:⑴对本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⑵对本行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大类分析;⑶对行业领导者、行业竞争者分析。企业信息化, 应从管理分析、产品营销和资本运营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定位, 确立适合本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在制订企业信息化战略目标时, 要考虑近期和远期相兼顾的原则, 要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的方针。
二、系统分析
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进行可行性分析, 是企业对系统进一步了解与正确认识的过程, 是企业对本身进行重新认识与解剖的过程, 是决定企业是否具备实施项目所要求的条件的科学论证, 也是企业立项后对软件选型的重要依据。可行性分析是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 是实施项目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 企业在实施项目前, 是否做科学的可行性分析, 直接决定着项目实施的结果。以下就笔者所就职的建筑企业具体情况进行信息系统分析, 并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1. 经济上的可行性。
首先, 随着企业的发展, 人员素质水平提高, 信息的收集及传递方式已成为员工基本技能, 内部网络及互联网的使用已是员工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 所以无需太多的培训费用。其次, 企业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和信息反馈可以减少很多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损失和浪费。再次, 信息就是时间、就是机会, 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获取第一手资料, 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 为增添效益提供必要的保障。最后, 正确的信息传递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保持对产品的过程控制, 减少因局部阶段造成的产品品质影响, 从而减少返工及不合格成品。
2. 技术上的可行性。
规范化、表格化的传递方式使得信息传递简单易行;而网络技术, 特别是互联网使用的普及, 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信息收集及信息传递十分方便;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经验丰富的参谋集体是信息的过滤、综合、评价及决策基础;先进的电脑设备和工具仪器, 专业的软件使得对信息的处理分析高效准确。
3. 资源上的可行性。
企业各个部门分工明确, 人员充足, 既有高学历的年轻英才, 又有经验老道的资深工作者, 是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企业配置的先进的电脑设备, 以及方便的通信工具, 为信息系统提供了物力资源。企业大规模的生产车间和环境优雅的办公场地, 以及先进、齐全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和雄厚的运作资本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资源。
4. 管理上的可行性。
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通过总结企业的生产发展经验以及借鉴其他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 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整、严密的管理制度。层层把关、层层负责, 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使得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及时、准确地上传下达。
通过以上对经济、技术、资源、管理四个方面的分析, 确定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是可行的, 而且是势在必行的。
三、系统设计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全方位的, 要求经营者对企业的营销、设计、供应、生产、施工、质量、安全等都纳入管理范围, 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
1. 各模块的功能。
营销:实现与外部的信息沟通与信息交换, 向外部宣传企业, 扩大公司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 在宣传与交流中获取大量的外部信息。将收集的外部信息进行筛选, 对有用的信息进行重点分析、重点论证, 为下一步参与投标、竞标做准备。确定投标项目后, 主持标书制作, 并主要负责商务标的制作, 完成后参加投标, 并总结投标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标后向相关部门传达工程设计、质量、安全、进度要求等。
设计:收到营销投标计划后, 做相应的技术设计, 制作技术标。参与投标, 负责解释技术标部分。中标后做图纸及材料细化设计, 并参照图纸和实际情况做出材料采购计划表, 递交供应部采购。按照图纸要求和工地实际尺寸制作下料生产任务单交生产车间和施工部。
供应:项目中标后接到营销部门的材料选材通知, 提前联系供货商准备, 在接到设计部门提供的材料采购计划后, 核实材料类型、数量, 对供应商进行原材料采购。材料买回后清点、办理入库并记录台账。
生产:接到设计部门的生产任务计划单后, 按任务单数量到供应部门库房领取原材料, 并与供应部门办理出库手续。按照生产任务计划单要求执行生产任务, 按照加工顺序将原材料加工完成。
施工:项目中标后, 施工部门接到营销部门入场通知后, 及时与外部建设、监理、土建等方取得联系, 提前入场熟悉工地情况, 并为设计部门提供现场准确尺寸及产品供货时间要求。产品生产加工完成后, 施工部门与生产部门办理产品出库手续。产品到场后组织完成安装任务, 并负责现场的内部调节与外部调节。
质量:质量管理主要有两部分, 一部分常驻生产车间, 负责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把关及成品合格检查;另一部分定期抽查施工现场, 检验施工过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要求停工整改。
安全:安全问题同样分生产过程和施工过程两部分。
2. 业务信息流程图 (见290页) 。
四、系统实施及评价
1. 系统实施。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是利用其中所包含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去规范企业,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存发展能力。在实施管理信息系统时, 企业应该建立全局的、工程化的概念:即系统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 从可行性分析到项目的售后服务, 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 因此, 为提高企业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率, 必须以工程观点来对待。各个职能部门在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多交流、勤沟通是保证系统实施最有 (下转第290页) 效的方法, 在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 实施过程要有效地控制实施进度, 做阶段性分析, 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实施计划。
2. 系统设计总结及评价。
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生产管理运作是当代建筑企业技术进步的核心, 设计一套完整且符合公司定位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上述设计是笔者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结合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的, 很多地方存在着不足, 虽然对信息在各职能部门及与外界的传递上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建筑项目的实施周期长、范围广、交叉多, 上述的设计过于简单化, 难免对实施估计不足, 待深入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应的管理学课程、经过仔细认真的研究讨论后, 方可设计更加合理实用的系统。
摘要:文章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论述, 着重对建筑外装饰企业建立信息系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实施评价
参考文献
[1].黄孝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立新.建筑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4
[3].陶东红.建筑业信息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广东建材, 2005
建筑信息管理 篇2
1、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建筑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建筑工程在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困难。建筑工程企业在长期发展和施工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其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安全管理得不到保证及成本得不到控制。基于此建筑工程企业必须加大工程管理质量,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确保工程质量提高企业效益。下文对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因素与对策进行如下研究。
2、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因素
建筑业作为分工细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施工管理中具有施工人数多、工序复杂、分散性和移动性强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难度。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目前来看,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材料质量因素、机械设备因素和环境安全因素等。
2.1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中,人作为贯穿整个工程始终的主体,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最大。在工程施工中,需要人进行决策、组织、操作和指挥,不管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参与,人对工程建设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勘察、设计、施工、业主、监理和监督检测等方面都离不开人,这些人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监督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人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施工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人为因素,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2.2受材料质量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管理中,除了主体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施工材料。建筑施工材料就是指入场后的材料,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节能环保和其他使用功能。一般建筑材料、进场需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能进场的,否则劣质材料进场后将会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因此,必须材料入场前必须进行质量和性能鉴定,以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2.3受机械设备因素的影响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而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建筑工程开始机械设备购买、配置或使用中管理不当都会影响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同时一体化、自动化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不仅能缩短工期提高速度,也能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因此,工程施工管理中应重视机械设备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从而更好的降低工程成本。
2.4受环境安全素的影响
环境作为不确定因素对工程管理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影响周围人们生活质量,从而引起工程纠纷;工程施工中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处理不当会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从而影响工程施工企业声誉;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分类堆放处理不当不仅会增加工程成本,也会出现工期拖延现象。此外,工程施工中也可能对附近的河流有所影响。因此,在施工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安全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纠纷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成本。
3、建筑工程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1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国家管理制度不断的完善,对建筑行业领导部门都加大了监督力度,也从建筑行业实际出发出台了一些建筑方面的管理文件和政策,来对建筑行业整体进行规范.然而,建筑管理制度下发到各单位后,因何建筑单位有些出入并未被相关单位运用,而是将这些规范作为一种形式,一定程度上使得建筑工程缺乏有效依据,从而加大了建筑工程管理难度。
3.2领导对建筑工程管理不够重视
一些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仅凭施工习惯进行质量管理,管理中难免会出现对施工质量存有侥幸心理工程施工企业,并认为之前的施工质量没有问题。这种用经验代替标准的行为,对工程质量管理极为不利。再加上一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领导对施工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监督不到位,一定程度上给建筑施工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3.3监督系统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主要限于监督站管理,从而达到监管目的。但是随之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监督站中的很多制度已经不能更好满足实际需求,监督管理工作逐渐增多,而监督人员却有限,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作难度再加上行政监督工作有容易滋生社会一些负面现象,一些质量监督站将盈利作为工作标准,或是政企不分开监督站下属企业检验工作必须政治单位完成,并由其掌管监督权力。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得监督站失去了公正性,进而也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4、解决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有效途径
4.1完善管理制度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建筑管理体系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新型建筑管理制度的确立,在结合本国实际进行构建的同时,也需要充分的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经验思路和方法之后综合各方面材料进行整理,制定出符合我国进驻工程管理的新思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必要的法律保证。
4.2领导应该重视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领导应该带头重视工程管理,提高质量认识,使企业上下员工都能始终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并树立高度的贵任感,认真贯彻和执行工程建筑方面的法规政策,深刻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组织项目责任人监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全面学习和进行普法教育,使相关人员懂法知法学法和利用法律知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企业领导也应该加强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以保证工程管理质量
4.3完善监理系统
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作为工程质量重要制度措施,对建筑工程管理有重要作用而工程
监理作为项目委托监督人员,其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完善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也是工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制度。这就需要对竞争手段从中选取最佳监理队伍,对于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应该聘请综合能较强、知名度高、信誉好的监理公司进行监理,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同时监理机构也应该以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充分发挥监理职责。监督单位本身也需要对自身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以确保监督过程中能更好的履行自己职责,对施工单位和社会负责。为了更好的确保工程质量,监理人员应该在材料进场时,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以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而使各项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4.4重视核算工作
工程核算作为控制工程成本重要举措,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尤为重视。为了确保核算质量,实际工作中可以完善核算体系,对项目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将财务管理工作提上日程以突显其重要性;对已经经竣工的工程,应该及时将剩余资金转出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从而确保工程核算质量;对于施工质量环节的核算,应该先做好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之后对原料半成品质量进行控制,对原料性能及规格进行严格把关,并按照已经制定好的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最后通过监理对工程质量评定后,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工程核算质量和管理质量。
5、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探讨
0引言
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作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与建筑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社会各行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正日益加剧,在建筑企业之间更为突出,企业管理者需要面对项目管理中的诸多难题如:项目价格偏低、安全风险增加、项目效益减少等,不仅要保证企业项目工程的效益,又要保证建筑项目工程质量,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无疑是应对以上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信息化管理保证了项目监督管理和控制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同时也为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了有效的决策参考信息。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概述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以项目的基础数据为中心,遵循相关精细化管理原理,通过对工作流程的重新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通过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制衡条件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的丰富内容决定了其工作的复杂性,包括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内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可以使管理者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在项目出现异常时及时作出预警。总的来说,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现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在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上的不足,及时改进,谋求更全面的发展。
2建筑工程信息化现存的不足之处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代表着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程度,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建筑工程管理决策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由于缺乏必要的整体规划作为支撑,使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实施较为困难;②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中较低的人才素质,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的范围较广,需要多部门参与到其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信息化管理实际需要,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③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方面的缺陷,缺乏先进的、全面的、规范的信息化控制体系。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去,有着多方面的实践意义。无论对于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还是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或者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其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探析:
3.1建筑工程信息化是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
传统建筑工程管理,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整理数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战略规划,不具备时效性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但是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系统的帮助下,可以更好是收集整理到各个方面的信息,为企业开展战略部署打下夯实的基础,这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和进步讲,显得尤为重要。
3.2建筑工程信息化是调整工作流程的方法
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以信息化技术运用为基础,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流程的调整,使得工作流程更加标准化,更加规范化,这对于企业发展来讲,将使得其各项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是实现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3.3建筑工程信息化是规避企业风险的途径
无论是建筑材料采购管理,还是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都有着比较明显的风险性,以传统模式去进行的话,总会出现各种信息失误造成的风险问题。因此积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上述管理工作中去,有利于各个项目有序进行,使得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对于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4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意义
建筑工程信息化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工作调整以及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
(一)在企业战略规划部署方面,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在信息体系结构模型的建立中,通过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进行规划,用循序渐进的策略使企业的战略部署分步骤进行,从而使企业规划更加标准化和具体化,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在工作调整方面,信息化的与应用能有效促进企业信息的组织和安排工作,通过规范化的建筑工程建设的工作流程,使工作流程的灵活调节成为可能,有效地适应了现代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模式。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使建筑工程的基础化信息整合更加快捷,对于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和辅助企业领导作出科学决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对企业风险的规避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独特优势之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材料的选购方面,如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方式将信息传达给承包商和供应商,这给予采卖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同时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促进建筑市场的拓展,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加强和标准化控制的实现,可以使企业有效地实现提前预测,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
5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相关问题对策
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相关问题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创建多层次管理平台。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管理内容较多,考虑到多方的需求问题,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多方协作企业知识和情报管理的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勉强不同主题数据的自动生成来实现各种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2)一体化信息系统地构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地一体化科学的将各项工作内容联系起来,对各业务模块实施联合控制,通过项目部等相关方面的关系协调,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突破各部门单一应用的局限,有效适应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较为庞大的局面,营造更为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
(3)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企业应当认识到建筑项目管理的核心地位,增强适应性。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允许用户根据项目所处环境自定义相关参数增加信息反馈的准确性,项目管理的系统界面应当尽可能的简单,增加操作提示,减少数据录入工作量。
(4)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制。体系管理控制系统是构成管理行为的计划,策略和奖惩的组合在此方面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健全组织架构体系,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具备相应的组织保障,发挥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其二,建立健全共享,网络化的信息资源体系,促进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度的发展和进步:其三,建立健全建筑工程信息化工作,执行信息化相关制度体系,保证信息化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6结语
建筑行业要加强以信息化为代表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行业要着眼于网络时代的特点,将信息化的建筑工程管理转化为系统性的建设工程,在力争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卜,通过行业努力和企业响应,以环境构建和配套措施为基础,形成新时期建筑工程工作的新体系和新方式。要在具体的建筑工程管理中以技术创新、管理系统建设、标准化和技术队伍建设为手段,达到信息化的综合要求与目标,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快速和有效发展,为整个行业和具体企业打造出适应时代与科技特点的管理和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园.自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J].山东工业技术,2014,08:136.
[2]刘铁军.完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若干对策[J].黑龙江科技,2014,06:91.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施研究 篇4
信息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一种新的生产力的出现,其主要生产工具就是计算机系统。新生产力的出现必然导致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企业管理不再是对人、财、物的某一单方面的强化管理,而是发展到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全面综合管理。针对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需引入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一方面通过企业流程再造规范管理,堵塞漏洞,降低劳动成本;另一方面转变职能管理为面向业务流程管理,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提高企业效率。由此可见,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在未来市场中生存的必要条件。
在大力发展信息化的条件下,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使建筑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即建筑管理部门实现办公自动化、服务公开化、市场监管信息化、行业管理信息化。特级总承包企业和部分一级总承包企业在广泛运用各类单项软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信息标准系统,通过市场竞争,形成3~5家软件占主导地位的商业软件市场。总之,建筑业只有尽快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程度,才能提升竞争力,才能满足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建筑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
信息化作为企业的一项重大战略,必须确定长远的建设目标,进行全面信息资源规划,以指导和规范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持久、广泛开展。施工企业要通过组建信息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分批、分期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建成内部局域网,完成公司、工程公司直至项目部的网络连通,能够进行文件、信息的网络化传输,实现信息共享和及时的上传、下达;二是建立建设企业网站,及时对内、对外发布企业动态信息,宣传企业形象,进行内部市场指导价和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公开价格并进行对比,实现项目成本的总体控制;三是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骨干专业队伍;四是以建设企业的核心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如财务管理系统、经营计划系统、采购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设备物资管理系统、人事培训系统、业主分承包商系统等。
3 建筑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建筑企业信息化分步实施策略的依据在于信息化本身具有逐步递进的发展特点,企业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的双重动态特征,以及信息化投资分散和规避风险的考虑。
根据美国信息系统阶段发展理论创始人诺兰对美国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规律所总结出的诺兰阶段模型,企业信息系统是不能跨越式发展的。任何企业在发展信息化过程中,都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即先必须是单元业务信息化,然后是业务流程信息化,在此基础上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管理信息化,最后是形成一个Intranet与Extranet相结合的网络,使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沟通和业务合作。诺兰模型成立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化的低级阶段是高级阶段的基础,越过前一阶段直接进入后一阶段很容易使信息化陷人混乱。
分步实施策略,可以称为信息化的发展策略。它充分考虑了企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规律,可以较好地解决在动态的企业经营条件下发展信息化的矛盾。。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通过对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没有一个较全面的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深刻认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建筑企业信息化,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1)开展全员信息化知识培训,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
进行信息化及管理知识的培训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个基础环节,应组织业务与技术骨干配合服务商,尽快实现技术对接和知识转移。此外,多角度、分层次地对企业全员进行理念灌输和操作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有步骤、全方位的培训,营造项目实施的理论环境和知识平台。企业的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信息化方案的引进启动,只是信息化工程的开始,接下来的实施过程,才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基础。
2)改变传统的业务流程的运作方式以适应信息化作业的要求
管理信息化实质上就是使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企业的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是企业办事的程序,做事的方式。在管理信息化之前,企业的流程往往不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实际操作中自然形成的。其中存在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和相互矛盾的地方。日常运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包括部门间的冲突,办事效率的低下,工作质量差等都与业务流程的结构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首先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所谓业务流程再造就是要对这些自然形成的流程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结合信息技术对流程进行改进,使之变得更为合理和有效。
3)信息化项目的组织与具体实施
应全程贯彻“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企业的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通常是将项目分解为工程承包管理、物资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现场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等几个模块逐一实施。加强对项目实施进度的组织与管理,严格控制系统实施内容和范围的随意变动。按实施要求,对各类基础数据进行整理与核对,确保录入系统的数据正确有效。
4)改善信息化绩效评价机制
项目正式实施进入正常状态的一段时间后,就要对照系统实施目标,对企业业务流程各节点和运营链进行业绩和效能的评价。具体考核在以下二方面是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1) 通过预算编制、执行和评价过程,强化企业的监控指导职能; (2) 通过随时可以查询的各类报表及业务信息便于公司决策层针对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反应; (3) 通过不断积累的业务数据和分析指标,提高资源流同步化能力和系统决策水平。改善措施要遵循“企业竞争力最大化”的原则,涉及具体部门的特殊业务需求,要与服务商论证后分别对系统予以修正,使系统更贴近运营方式,确保系统健康稳定地运行。
5)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化系统的成功上线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起步,重要的是在以后的应用中发挥其作用。要充分利用系统,不断地获得经营战略和经济效益的投资回报。同时要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咨询与系统维护体系,并积极培养系统应用与维护的后续力量,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持续性的管理变革与应用的深化。
4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纳入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中去。据统计,在今后的若干年中,我国80%以上的建筑企业将要实施信息化项目,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累计投入也将越来越多。但是,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信息化项目的成败。因此,如何提高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预测和规避信息化风险,从真正意义上发挥信息化的效益是摆在建筑企业信息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孟钧.现代建筑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1.
[2]王红兵, 车春鹂.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分析论文 篇5
第二,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受制于建筑行业施工流程的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立项以及招标的过程当中,需要大量采用地方以及行业定额,这些内容的管理机制非常复杂,并且数据计算量也比较大,使用的标准比较灵活,是各类建筑企业都需要遵守的规范,同时也是建筑企业计算施工成本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涉及资金会计、计划进度、定额成本、人员管理、质量安全、物资设备、变更设计以及分包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说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必备要素。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需要在研发设计以及具体应用环境上充分考虑上述内容带来的影响,在再造工作流程以及建立数据中心的时候,突破各个部门单独应用的`限制,合理地联系各方面的管理内容,实现不同业务模块之间的联合监控,从而有效协调项目部以及相关方的关系,建立全方位以及全过程的管理系统。
第三,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工程管理流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可以说是数据在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之间传递以及流动的过程。在过去管理条件下,各项信息往往都是通过电话、书面通知以及传真等途径来重复、缓慢地进行传递。某个环节的信息需要获得相关部门协作才可以得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及时性以及经济性。为了防止避免发生重复以及交叉工作,改进信息传递的速度与效率,增强信息传递的质量,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系统需要将数据作为核心,将项目参与者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职责作为数据管理的主要依据,达到一次输入多次利用的目的。这也就意味着项目当中的某个工作人员只需要做好自身的份内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确保业务可以自动流动。
第四,以项目管理为核心提高适应性。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公路工程以及铁路工程受天气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房建工程以及市政工程受天气变化、噪音要求、环保要求以及施工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从而显著加大成本管理的难度,也影响到成本预测的精确度。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系统需要具备设置施工参数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工程项目所处的具体环境来自定义各项参数,从而确保系统运行更加符合实际条件,提高信息反馈精确性。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在保证工程治疗以及项目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工程成本以及工程进度。所以信息系统需要建立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已经结束的工程量,来提供计划成本,动态对比实际成本以及预算成本,预测成本的发展趋向并且提出控制成本的建议。除此之外,因为项目管理需要直面施工的现场,系统界面设计需要便捷简单,降低数据输入工作量,增加操作提示并且要设置误操作控制功能。
第五,建立工程项目管理资料库。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通常根据设计院或者是业主的概算编制确定投标价格,可以看作企业定额的一种反应。在排除占领市场需求以及恶性竞争等因素之后,中标价格是施工企业可以承受的最高成本价格。工程项目需要积累管理经验、实际施工成本、承包商考核以及企业信誉塑造等多种职能。所以工程项目应当应用信息技术来设置企业的材料总库、编制模板、承包商数据库、供应商数据库还有各类合同模板的编制,用户能够根据需要维护删减,便于其它工程项目的调用。
综上所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说是一种技术变革以及管理变革。要想实现这一变革,需要建筑企业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管理方式,推动管理方法同信息技术的结合,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只有通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才可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集约型管理模式,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齐张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31(25):71-73.
建筑信息管理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管理;应用管理
一、建筑施工应用管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
信息技术是企业运用计算机等科学技术手段对经营管理内容进行处理、分析、并辅助决策的技术总称。显然,计算機技术是科学处理信息的主要手段,在信息技术中占有绝对的重要位置。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判断是否采用计算机技术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利用的问题。比如说,即使每个部门都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与分析,但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还是需要书面化的形式来进行一些合约的签订,这就仍需要传统纸的介入来完成,这样一来,就不能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实现全面的信息化。同时,企业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监督、成本控制等进行评估管理。我们要深入了解,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大幅度提升管理水平,但要明白计算机只是信息技术的一种有效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二、施工管理中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网络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是建立在现有的施工方法之上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除了了解各种信息处理方法之外,还有对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工艺及组织等有一定的认识,要根据网络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规划,不要一味地的去追求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所有的网络方法都能解决施工建筑出现的问题,它们也不能任意缩短工期,只是给管理人员提供部分工作中的成本与物质技术支持条件。我们要将技术工具与工程技术人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建筑管理中制定合理的科学计划保证施工有效进行。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积极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可以建立办公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在建筑初期绘制设计施工平面图。用计算机技术对造价进行计算、编制工程进度,对项目成本、质量、日常信息等进行处理。提高施工工作的科学技术含量。其次,把一项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它进行合理安排,在建筑施工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自动化控制技术。并利用计算机得到的反馈信息对整个施工进行调整与改进,让建筑管理工作朝着优质、快捷、方便的方向前行。现实实践证明,运用计算机技术能更好的帮助施工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工程期限,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比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预伴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和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幕墙的生产与加工,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
三、计算机信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建筑企业信息应用范围较狭窄
在目前的建筑行业,我们可以发现其信息化范围相对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施工的前期,比如招标、工程造价预算、工程设计等。而没有对施工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技术应用。一是项目施工管理阶层没有经验,能力不够,无法跟上当前的信息化管理体制。而建筑行业应用计算机技术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仅仅利用了计算机处理信息速度快这一特点,没有全面发挥计算机应用功能,没有形成信息共享模式。利用率低下。三是目前企业的科技应用能力整体水平比较低,要跟上国外相对完善发达的应用技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2 .建筑企业自身素质的制约
一是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工作模式:很多管理工作采用手工管理方式来完成。这表现了施工单位对信息技术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在施工管理中仍采用经济粗放型管理模式。采集信息不全面,企业对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能力差。这些都是制约建筑企业发展的自身因素。
四、规范建筑管理体制,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良好的环境
规范建筑管理体制,重点是通过开发应用,建立网络技术网络联结、实现信息资源相互共享、改进企业内部的沟通方式、提高建筑施工中的科学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程设计管理,建立合理的制度,进一步利用信息处理技术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加快企业现代化进程。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探讨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管理信息化
现阶段, 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 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 本着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目的,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们需要正视自己存在的不足, 积极探析更好的方式去促进建筑工程信息化发展。
一、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去, 有着多方面的实践意义。无论对于建筑工程管理部门, 还是对于建筑工程企业, 或者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 其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 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探析:
1.1建筑工程信息化是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
传统建筑工程管理, 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整理数据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战略规划, 不具备时效性的同时, 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但是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系统的帮助下, 可以更好是收集整理到各个方面的信息, 为企业开展战略部署打下夯实的基础, 这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和进步讲, 显得尤为重要。
1.2建筑工程信息化是调整工作流程的方法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 以信息化技术运用为基础, 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流程的调整, 使得工作流程更加标准化, 更加规范化, 这对于企业发展来讲, 将使得其各项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是实现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1.3建筑工程信息化是规避企业风险的途径
无论是建筑材料采购管理, 还是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都有着比较明显的风险性, 以传统模式去进行的话, 总会出现各种信息失误造成的风险问题。因此积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上述管理工作中去, 有利于各个项目有序进行, 使得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对于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虽然我国建筑管理信息化有着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依然处于探索的阶段, 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讲,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探析:
2.1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有待提高
在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方面,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认识不清, 控制体系处于落后状态, 使得建筑工程信息化处于失控状态, 在这客观上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受到负面影响。
2.2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素质有待强化
现阶段建筑工程信息管理范围广泛, 牵涉部门比较多, 在参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信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技能不强, 经验不足, 难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也难以将信息化平台效能发挥到最大, 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受阻。
2.3建筑工程管理决策机制有待加强
建筑工程管理决策机制方面, 建筑工程企业没有相应的战略计划, 信息化建设难以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开展下去。具体来讲, 建筑工程企业还没有将建筑管理信息化纳入到战略规划体系中去, 缺乏长远观念, 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结合上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来讲, 我们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来讲,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去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决策机制
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使得其决策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讲, 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 依据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的规律, 有针对性的设计建筑工程信息软件, 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其二, 积极利用局域网, 互联网等信息共享平台, 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信息能够得以共享和交流, 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得以提升, 使得决策朝着实效性和科学性的发展;其三, 积极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去, 发挥软件的作用, 使得其工程质量等级处于评定的状态中。
3.2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体系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去开展各项工作。对此, 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 严格控制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员的准入机制, 保证其综合素质符合相关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求的基础上, 将其纳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中去;其二, 积极开展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在职培训, 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得其越来越符合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其三, 给予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合理的待遇, 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体系, 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3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制体系
管理控制系统是构成管理行为的计划, 策略和奖惩的组合。在此方面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 建立健全组织架构体系, 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具备相应的组织保障, 发挥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其二, 建立健全共享, 网络化的信息资源体系, 促进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度的发展和进步;其三,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信息化工作, 执行信息化相关制度体系, 保证信息化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更多的情况下需要站在全局观念上, 统筹规划, 树立信息化发展观念, 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 制定信息化管理体制, 以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 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肖道龙.探索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之路[J].科技与企业.2013 (03)
[2]胡计高.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步骤和实施策略[J].山西建筑.2012 (11)
论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 篇8
1 我国的建筑企业现状
企业管理信息化(EMI)是指在企业管理各环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进行全方位改造,重新组合资源,加快企业管理信息的传递、加工和处理速度,使这些信息资源得到可靠的保存和有效的利用,及时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数据。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其实质是为提高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更高层次上的管理重组。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3层意思:1)在各个管理环节充分利用IT技术(普及率);2)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的融合(集成率);3)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贡献率)。普及率是指企业各个部门利用信息技术的总体情况,在企业重要的管理点,实现管理自动化的百分比;集成率表示企业在物流、资金流、工作流和信息流“四流”之间的相互集成程度;贡献率是IT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的贡献程度。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精密制造和高新技术企业,如海尔、联想等,通过实施管理信息化,效益十分显著,并深刻地体会到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办事效率、规范企业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但相比之下,我国广大的建筑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不少企业观念落后,对这项一把手工程认识不够,投入不足,支持不力。由于建筑业是一个传统产业,以粗放型生产为主,因此不少建筑企业的领导认为建筑企业不需要、至少目前不需要信息化管理,还有一些领导将信息化简单地理解为用用电脑、上上网络,搞搞形象工程而已,没有真正发挥作用;(2)对此项工作缺乏总体规划,前期的系统咨询论证不充分,导致后期软件子系统繁多,体系混乱,难以兼容,形成新的“信息孤岛”;(3)缺少必要的人才和必需的资金等,硬件与软件都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建筑业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我国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内向型经济的指导方针下,建筑业的繁荣会极大地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并不容乐观。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的建筑企业已开始抢滩中国市场,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对我国的建筑企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实施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国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
2实现我国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2.1 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选择
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3种主要模式,是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和企业发展趋势及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近年来,这些管理模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成为当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中心。上述3种管理信息化模式,从内涵上来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建筑企业在决定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时,首先就面临着选用哪一种管理模式的问题。下面对3种模式进行一下比较和区分。
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通过对企业销售、生产、采购、物流等各种环节,以及人力资源、生产设备、资金等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的管理软件系统,其核心是实现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ERP的实施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对客户的响应能力,降低企业管理费用,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CRM是指通过采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市场营销、销售管理、客户关怀、服务和支持等经营环节的信息有序地、充分地、及时地在企业内部和客户之间流动,实现客户资源有效利用的管理软件系统,其核心思想是把客户群看作企业宝贵的外部资源,并尽可能地纳入企业的控制范围内,以增加客户价值为中心,有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改善客户关系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CRM的实施将提高企业销售管理效率,通过多种渠道挖掘和识别市场机会,提高客户满意度,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为企业创造长期持续的利润来源。SCM则按照过程观进行供应链组织间的计划、安排进度表和供应链计划执行与控制,着重于整个供应链和供应网络的优化以及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计划的实现。SCM包括了从定单输入到产品交付等并行于制造业务流程的全部业务过程,其中包括预测、供应链和生产计划、需求和分销管理、运输计划以及各种形式的业务智能。
从上面3种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各自特点,并结合建筑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采用以ERP为主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它更多的强调企业内部的控制,强调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另外两种模式则较多的考虑到了与客户的关系。ERP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与信息化,使企业内部资源实现最佳整合;对产品研发和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投入品采购、市场营销、销售、库存、财务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以相应的模块组成,采取集成优化的方式进行管理。ERP不是机械地去适应企业现有的流程,而是对企业流程中不合理的部分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进而导致组织机构重新设计和业务流程重组。
2.2 管理信息化应实现的主要功能
建筑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以后,其管理系统应该是覆盖整个建筑企业总部及其各个下属项目经理部的集成管理系统。施工项目管理虽然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度,但并不表示不需要公司总部的严格、合理、科学化的监督与监控,否则企业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各个施工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和企业整体效益。另外,为提高施工企业整体技术实力和项目管理水平,各个项目经理部之间也需要进行技术和信息的交流,消灭信息孤岛。特别是,企业的办公业务流程(工作流)应和项目施工管理、技术集成起来,以调整和优化企业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流向、流速和流量,从而使企业在现实约束条件下增殖流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其中办公业务流程应包括行政办公管理、个人办公管理、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公共信息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等几个板块;项目施工管理则应包括施工概预算、招投标、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项目部施工信息交换等几个板块。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了实现数据共享,应将各个项目部的财务、采购数据库与公司总部的财务、采购数据库相连,比如,在公司总部建立统一的物流和资金流,物流部负责利用全国乃至全球的供应链资源搭建采购配送网络,然后将相应的信息传给各个项目部;资金流则负责公司全面的资金管理。这样公司总部就可对各个项目部进行适时地监督与管理。另外,公司总部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招投标部门,负责公司各个项目部投标的领导与协调工作。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组建与实施,最终理顺建筑企业的管理流程,加强各部门的联系,使数据的传输与共享更加及时、准确、可靠,从而达到管理高效、节约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转变观念
企业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管理手段的变革,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组织机构的变革,是管理流程的再造。如果把企业信息化仅仅看成是直接模拟手工业务处理方式,而不改变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不合理、不必要或无效的工作流程,就难以实现信息一致性和资源共享。只有更新管理观念,优化业务流程,把企业管理信息化融入企业变革过程中,才能使企业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的投资真正获得成效。
3.2 明确目标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大部分是以技术驱动、考虑技术和系统的先进性为目标来进行信息化建设,许多企业的信息化措施主要是购置新电脑和先进的网络设备,而不重视与企业的具体业务和发展战略相结合,造成信息系统与企业业务不匹配,使企业成了先进信息系统的展示台,事实上,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应以为业主创造价值为目标,而优化流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3.3 人才培训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真正实现是与人分不开的,人才培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动力。首先,是面向企业领导层的培训。要使他们明确管理信息化是什么,将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阻力,存在何种风险以及能为管理者提供什么等;其次,是面向管理者的培训。设定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方案,对管理人员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对IT人员加强管理科学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再次,是面向全体员工的培训。要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使其尽快适应信息化管理。此外,可以通过引进人才,以保证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3.4 政府支持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对企业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首先,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建立网络安全与保密的法律法规体系、信息公开制度、信用认证体系、信息化标准以及监督制度等;其次,企业需要政府提供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再次,企业需要政府构建公共信息网络,为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提供优质的外部环境。
4 结 语
我国建筑业即将站在一个全新的竞技场上,直面实力强大的对手,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角逐。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应对国际国内竞争对手的挑战,也是发挥后发优势少走弯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信息化不是目的,而是一条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要:通过对我国建筑企业现状的分析,指出管理信息化是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另外通过对3种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比较,得出了目前我国应采用以ERP为主的管理模式的结论。文章还对建筑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企业,ERP,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罗鸿.ERP原理、设计、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周文杰.浙江中小型服装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问题与建议[J].改革与管理,2006(11):18-20.
[3]刘小龙.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思考——以江门为例[J].特区经济,2006(11):249-251.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 篇9
1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建筑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应用面积很广,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做好战略规划、有利于调整工作流程和有利于规避企业风险三个方面, 其具体内容如下:1) 有利于做好战略规划。有利于做好战略规划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之一。在建筑工程管理中, 信息化将有助于企业做好战略规划。具体来说, 建筑工程管理运用信息技术, 可以高标准、分步骤地做好企业战略部署, 在建立信息体系结构模型中,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可以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进行规划, 站在战略的高度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的发展壮大。2) 有利于调整工作流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有利于调整工作流程。在建筑工程管理中, 信息化将有助于企业信息组织工作, 进而调整工作流程, 使建筑工程建设的工作流程更规范, 以便适合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企业而言, 从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现状出发, 有效整合建筑工程基础化信息,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 还能为企业领导人的科学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组织企业信息。3) 有利于规避企业风险。有利于规避企业风险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又一优势。在建筑工程管理中, 材料采购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 如电子邮件、互联网等, 传达给承包商和供应商, 一方面可以在双向交流沟通中增加信息透明度, 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规避企业风险。无论是降低采购成本还是促进建筑市场的发展,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都能使其受益。另外, 在施工过程中, 通过加强对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化控制, 也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测后能改变, 进而规避企业风险。
2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 信息化水平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分别是建筑工程管理决策性有待提高、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人才素质偏低、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存在缺陷。在建筑工程管理决策性方面, 缺乏必要的战略计划为支撑, 使得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举步维艰。在建筑信息管理人才方面, 由于建筑工程信息管理范围广, 涉及部门较多, 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 现有的信息管理人员无法满足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的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另外, 在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方面, 由于忽视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较为滞后, 缺乏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规范建筑工程信息化, 也从客观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因此, 探索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3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1)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 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性, 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方面, 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a.根据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有的放矢地设计符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信息软件, 以便建筑工程信息化更好地为建筑工程管理服务。b.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广泛应用局域网、互联网等信息共享平台, 促使建筑工程管理相关信息在此平台上得到分享和交流, 变纵向的信息交流方式为平行的信息交流方式, 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 而且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为建筑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c.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应用水平, 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 充分利用质量管理软件, 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评定。2) 培养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信息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 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求建筑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 不仅懂得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能够灵活变通, 理论结合实际, 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在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中, 可以通过加强对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 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促使在实际工作中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人员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智力支持。3) 完善管理控制体系。管理控制系统是指构成管理行为的计划、策略及奖惩的组合。完善管理控制体系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完善的组织架构是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保障, 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 由于没有开展对建筑工程的统筹规划, 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有的地方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 缺乏共享的、网络化的信息资源, 都不利于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而言, 完善管理控制体系, 应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从制度上保障建筑工程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制定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制度, 科学合理地控制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 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确保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规范运行。
4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随着我国信息化步伐的逐渐加快, 对建筑工程管理而言, 引入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理念, 将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管理, 使建筑业信息化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 应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培养信息管理人才、完善管理控制体系, 不断探索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才能促进建筑工程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要:以建筑工程管理为切入点, 在阐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优势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重点探讨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旨在说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以期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肖道龙.探索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之路[J].科技与企业, 2013 (3) :9-10.
[2]毛铁.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9) :29-30.
[3]王晓飞, 许晓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0 (4) :75-76.
[4]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8) :34-35.
[5]余代林.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物业 (上旬刊) , 2011 (5) :130-132.
[6]张玉胜, 李涛.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的难点及对策[J].中华民居, 2011 (6) :10-12.
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篇10
伴随着信息功能的飞速前进, 信息功能在建筑业也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使用, 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在现代化管理中关键的治理工具已是电子信息, 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项目成本、工程管理等一些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概念, 并且在施工项目管理中施展着越来越重要的功用。施工项目管理中关键的工作是按照施工项目经验, 融合各个方面的需要, 使用经济措施, 促进各个不同目标的项目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相互调节, 进而实现理想目标。
在施工项目管理中使用电子信息功能,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管理功效、减少管理费用以及人工, 并且还能够协助施工项目的策划以及发展。因为施工项目自身是一个问题很多、工程量很大的工程, 其项目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以往的管理形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化建筑管理的需要, 开发电子信息技术协助建筑项目, 确保施工项目管理能够顺利的开展进行。
2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技术运用现状分析
2.1 信息技术未在企业中全面推广
现在, 电子信息功能并没有在建筑业中获得普及, 只是在一小部分的建筑单位, 而且在这些建筑单位中也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施展应用, 很多的管理信息体系都只是使用了打印、查询功能, 并没有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分析性、全面性以及联系性, 就更不要说把自身单位和动态行业的消息进行有机结合。一部分单位为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应用工程管理体系, 建造了局域网, 即使这种方式能够使单位内部的信息得到共享, 不过信息的共享也只是在建筑现场管理组织中, 还没有和整个单位的全部组织信息进行交流, 比较受限, 并且也不能和单位之外的消息进行流通, 离开了社会信息。
2.2 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
不少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计算机+局域网”的层面上。不少工程建设的设计方、监理方、业主方三方的信息交换还是从前纸质渠道, 并未因信息技术的运用发生改变。建筑工程管理要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 管理者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信息化, 要以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媒介为载体, 来进行信息交换, 开展管理工作。目前而言,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 信息技术还仅是一个初级工具, 企业还未树立起信息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 所以信息技术还未撼动企业的生产模式。
2.3 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较窄
很多单位使用电子信息只是局限在工程建筑的准备阶段, 例如估算项目成本、超标投标、项目策划等作业。在建筑项目的阶段中很少会使用到电子信息功能, 例如项目建筑速度、建筑品质、建筑中对成本的掌控等。工程建筑管理大多还是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以及本领进行, 这种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建筑管理的需要。电子信息功能在建筑业中使用到的地方比较少, 很多管理者更钟情于单机状态的版本, 甚至联网状态的软件应用的用途也很少, 例如在网上投标招标、购买物料、发表信息、信息流通等, 软件使用到的功能很少。
3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建议
3.1 加强信息管理建设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 项目管理者肩负着项目信息管理的重要责任, 负责各种信息的收集、处理, 可以说是整个项目的信息集散地。在信息管理中, 项目管理者的信息管理任务包括:首先, 要对项目基本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系统化, 编制出项目手册。管理者要按照项目的实施要求、任务, 设计出项目管理信息流, 确定信息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同时保证信息流在实施过程中的畅通;其次, 管理者要制定各种资料、项目报告的相关规定;第三, 根据项目管理、项目组织、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 构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流程, 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控制信息流;第四, 项目管理体系中的三方都各自拥有信息管理任务, 为提高信息管理效率、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实现科学的信息管理, 各方必须明白各自的信息管理任务, 各自编制信息管理手册。
3.2 分阶段实现信息化管理
一大部分施工项目都和人类的普通生活相关, 因此项目管理在人类的普遍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能不能处置好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人类生活品质的完善产生直接作用。因为施工项目管理牵扯到的方面很多, 消息较多, 因此要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存在困难。再加上施工项目耗费的时间长、需要的完整性高, 因此其管理过程是很繁琐以及有困难的。当代项目管理还在起步过程中, 因此在管理中存在很多冲突, 这也推动了施工项目管理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人员要先按照单位的真实状况, 明确管理中可以完成信息化的程度, 参考经济发达国家使用的现金措施, 以便改善现在所拥有的管理。对于还没有贯彻电子信息化技术的项目, 可以慢慢的切入进行, 要按照实际情况找对方法开展, 绝不能过于急躁冒险。
3.3 合理组织工作流程
把项目管理作业的各个步骤有机结合起来, 组成一个整体的、有秩序的、对象全面的作业程序。科学使用电子信息功能, 合理的把每个步骤连接起来, 完成管理的体系化, 以便能够完成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经过调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统筹全局, 才能够促进各个部分共同协助, 完成施工项目全部过程的监督掌控。
4 结束语
现代化电子信息功能能够使施工项目中大规模、超大规模、以及繁琐性项目的管理都能够更快速、更合理的完成, 对于建筑业管理部分的前进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促进功能, 降低了工程管理费用, 提升了管理功效。伴随着竞争情况越来越激烈, 施工单位一定要使用好电子信息的功能, 以便能够完成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以便能够促进建筑单位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健.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 2013, (3) :182-183.[1]张健.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 2013, (3) :182-183.
[2]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8) :127-128.[2]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8) :127-128.
[3]吴伟.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 2012, (6) :1140-1141.[3]吴伟.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 2012, (6) :1140-1141.
[4]王松山.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 2012, (34) .[4]王松山.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 2012, (34) .
建筑信息管理 篇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的发展迅速,而工程管理是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体现建筑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点。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拓展,建筑工程管理也逐渐走进了信息化管理时代,有关人员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管理等软件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加快了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大提升了建筑企业管理的效率,加强了建筑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和水平,改变了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加强了工程管理每个环节的监督力度,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管理工作达到最优效果[1]。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产品的优势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产品,大大改变了传统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方法,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其优势主要有几下几点:
1.1 信息管理一体化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多具有规模大、参与人员多的特点,部分工程项目还可能涉及到国内外或不同的省市、地区。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多通过传真、电话、邮递等方式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递,导致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幅下降。为了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新时代特征,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建设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是建筑工程管理改革的一大亮点。建筑工程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统可能将财务、人事、工程进度、原材料入库出库、工程量清单、工程质量要求,工程合同及图纸等所有信息进行一体化管理,将这些部分列为子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融合,整合成一个并发操作、统一管理、数据共享的有机整体[2]。这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一体化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避免了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新特点。
1.2 数据化工作流程
信息产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最大的优点就是将复杂的过程简化为简单的数据化工作流程,无论是集团管控系统,运营管控系统,还是项目综合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所有工作流程完全实现数据化管控,通过一对一的数据关系,在系统端口输入数据,就能完成对建筑工程所有内容的管理工作,而且能够实现时时监控,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将所有子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进行工程管理,大大提高了现场管理效率。
1.3 实时工程数据库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后,能够根据需要建立工程数据库,通过对管理现场的数据采集,完成对工程管理现场的实时动态监督与控制。这个过程是通过开发工程师编写系统,对管理环节进行模块设计,每个模块能够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压缩、存储或者访问等,这种实时工程数据库具有高实时性和高数据吞吐量的特点,能够对建筑工程提供历史数据存储功能,能较长时间地对管理现场的过程数据进行保存和备份,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参考价值,而且这种实时工程数据库能够将大量的信息文件通过压缩技术进行存储,大大节省了文件的存储空间,减少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成本投入。
2 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产品的应用
2.1 计算机设备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产品,首先要有信息产品运行的平台-计算机设备,虽然阶段的台式电脑得到普及,但对于流动性大的管理人员来说,需要携带电脑到管理现场进行使用,因此,10吋~15吋液晶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是最适用于各级工程管理人员。借助笔记本电脑,总监可以随时查阅各种图形文件:各种规划设计总图,建筑施工设计图,结构施工设计图,水电施工设计图,设备施工设计图,市政施工设计图,绿化施工设计图。文字类文件:工程预算书,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会议纪要,监理文件,各种建筑工程法规。有些已是电子表格文件,例如工程预算书,施工组织设计,会议纪要等。有些不是电子表格,也可以通过扫描仪录入计算机,形成电子文件档案文件存入电脑,工地需要时随时可以查阅[3]。
2.2 网络技术
建筑工程管理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传输来完成对现场的管理,因此,需要电脑连接入网,通过网络技术来辅助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建筑施工工地与管理层终端信息系统的实时信息传输,将施工现场网络化办公,而且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能够为各级建筑企业领导提供工程进展情况,如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重要信息,减少了人员流动,简化了监督程序,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
2.3 软件产品
有了计算机设备,有了网络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的各种管理软件产品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例如成本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软件、监理软件、质量评估软件等等。这些软件产品在计算机设备的支持下,将建筑工程管理的细节进行简化,通过软件产品就能实现管理目标,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更为客观和实际。这些软件产品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如成本管理软件的应用,缩短了建筑工程成本资料的处理时间,形成各类综合性的成本数据,使得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有组织的信息流通及时掌握完整、正确的信息,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4]。
2.4 存储设备
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使用的存储设备有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一个工程设计图纸一般都用一个光盘存储,同样,一个工程的管理资料也要信息化,必须要刻成光盘保存,工程管理资料登记成册保管。上交各级有关部门,也是要交图形和数字光盘。光盘刻录机是一种必备的存储工具。现阶段移动式存储工具,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U 盘或是移动硬盘。当前U盘最大容量可达到16G以上,存储容量极大,而且体积小,易携带,是一种很好的存储工具。U盘和移动硬盘在一定程度上几乎可以相互替换,都能防止主机硬盘的内容意外丢失,但是U盘多用于一些软件的存储,方便外出随时应用,而移动硬盘则需要经常性把主机硬盘工作数据存入移动硬盘进行备份,可以避免意外丢失的重要数据资料[5]。另外,光盘刻录价钱最便宜,一张DVD光盘能刻4GB数据文件。Combo光驱、DVD ±RW、DVD 刻录机,笔记本电脑Combo光驱,都能轻松地把大量的电子数据文件刻成光盘保存,一个工程项目结束也只用几张光盘,就能全过程保存全部电子数据文件。
3 总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产品,实现了信息一体化管理、实现数据化工作流程和实现实时工程数据库管理,通过计算机设备、网络技术、软件产品、存储设备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宋武,王连成.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02).
[2]陈彬.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3]陈宪夫.信息产品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28).
[4]梁艳波.建筑成本管理软件评价及问题[J].建设科技,2011,(05).
[5]陈宪夫.信息产品在工程管理的应用[J].深圳土木与建筑,2007,(01).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 篇12
1.1 工程造价资料积累
施工企业是工程造价资料使用最频繁、最直接的单位, 他们的经营活动依赖于各类工程造价信息, 同时, 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将亲自实践积累的具体的工程建设资料向造价管理机构提供。他们是目前工程造价资料收集的主要对象。
工程造价咨询业是建筑市场改革发展的产物, 还在不断的完善中, 它们在经营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和技术经济资料, 经过整理是非常宝贵的工程造价资料, 通过不断地总结消化不仅可以为自身的发展积累资本, 而且可以提供给工程造价股那里机构尽到自己的义务, 服务于社会。
设备和材料的支出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很大的比例, 因此必须存储它们的用量和价格。特别是用量, 其与价格相比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掌握了设备和材料的用量, 就可以随时套用最新价格, 从而得到对设备和材料支出的最新估计。用这些估计与原价格体系下做出的估计相比较, 还可以看出设备和材料支出的变化情况。
1.2 工程造价资料的分析与使用
整理方法:当收集的工程造价资料不系统全面不便于使用统计方法时, 可以选定条件成熟的典型工程进行分析测算;当收集的工程造价资料完整全面且系统性较好, 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测算出平均数据;对于较特殊的工程项目, 可以对某个单项按要求进行测算。
整理手段:人工手段整理有价值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已经过于落后且得繁杂、效率不高, 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来整理数据是今后发展的方向。目前在工程造价资料处理方面对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还很落后, 应大力发展工程造价应用软件, 建立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 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标准化程度。此外在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的当前社会, 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各类工程造价资料, 扩大收集范围和提高时效性, 并且还可以通过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对造价资料进行及时的处理和造价信息的及时发布及实现资源共享。
1.3 工程造价资料的作用
建筑业近几年来迅速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政府在城市建设规模的控制以及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上, 必然根据财政能力和工程造价水平的发展趋势来确定。而工程造价水平的确定, 是依靠长期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和科学合理的方法测算的结果, 它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和政府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对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合理控制造价, 提高投资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定额的编制是在收集大量编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类资料来源于各类标准规范以及具体的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 属于定额编制的技术资料;另一类资料来源于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结算资料和建筑市场的劳务、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价格等, 属于定额编制的经济资料。技术资料是定额编制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虽然内容繁多, 但相对稳定变化性较小。而经济资料, 如建筑材料价格、劳务价格、机械的租赁价格以及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服务价格都会随着供应情况和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自动调节变化。因此, 工程的结算价格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定额编制所收集的工程造价资料也就不断地变化。我们在定额编制和管理中, 应当及时收集工程造价资料, 使定额所反映的价格水平贴近于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
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各类造价指数、典型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工程造价实例、清单综合单价以及劳务、建筑材料、机械租赁价格等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整理不仅要依靠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 而且还要有及时全面准确的工程造价资料作基础。因此, 工程造价信息的发布单位, 只有在充分掌握相关各类造价信息的前提下, 才能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建设单位在在工程建设的决策上不仅要考虑投资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还要考虑到投资成本, 如何能使投资在经营活动中获取良好的效益, 这就需要建设单位不断积累总结在工程建设活动过程中的经验, 也就是收集整理自己的工程造价资料和投资形成的经济效果;另一方面, 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尽可能地收集整理与自身建设相关的工程造价资料, 同时还要及时掌握建设市场的行情, 在投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工程造价资料是施工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基础。及时地收集整理工程造价资料能使企业了解建设市场的环境, 找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自身发展方向。这样, 对于准备参与投标的工程项目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的需要, 合理的确定投标价格;对于在建工程可以及时掌握经营情况, 降低成本, 取得最大的效益;对于准备结算的已完工程, 可以准确计算工程结算造价, 收回企业应得的资金。
2 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适应建设市场的新形式, 着眼于为建设市场服务, 为工程造价管理服务。工程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 但存在着科技水平不高, 现代化管理滞后, 竞争能力较弱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 可以促进管理部门依法行政, 提高管理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度。可以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企业效率, 达到提高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的目的。针对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 工程造价信息化应该围绕为工程建设市场服务, 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服务这条主线, 组织技术攻关, 加快信息化建设。
我国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软件和网络发展很快。为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全国工程造价信息网正在与各省信息网联网, 这样全国造价信息网联成一体, 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查阅到全国、各省、各市的数据, 从而大大提高各地造价信息网的使用效率。
发展工程造价信息化, 要建立有关的规章制度, 促进工程技术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为了加强建设信息标准化、规范化, 建设系统信息标准体系正在建立, 制定信息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 制定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技术规范和网络设计技术规范已提上日程。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信息标准化工作, 包括组织编制建设工程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分类及标准代码, 工程项目分类标准代码, 各类信息采集及传输标准格式等工作, 将为全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培杰.推进工程造价改革, 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J].青岛工程造价信息, 2005 (15) :21~23.
[2]尹怡林.工程造价相关知识[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4.
[3]陈德义.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目标与途径[J].建筑经济, 2000 (11) :142~144.
[4]柯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建筑信息管理】推荐阅读:
信息管理下建筑设计06-13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10-02
信息技术建筑施工管理10-13
信息化建筑设备管理06-25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09-15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07-03
建筑节能信息公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09-10
建筑信息模型BIM07-2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08-11
建筑设计信息化构建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