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分析

2024-09-28

学期分析(精选6篇)

学期分析 篇1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以夏季小学期、暑期学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学期制改革。据统计,截至2011 年8 月,39 所“985 工程”院校中,已有20 所院校全面实施小学期制,[1]所占比例为51%。此外,黑龙江大学、青海大学等地方高校亦先后开始了小学期的探索。学期制改革、暑期学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与此同时,笔者也看到了诸多负面的案例。宁夏大学2001 至2002 年实行小学期,一年后即叫停。哈尔滨师范大学2003 至2006 年实行小学期,2007 年取消。[2]于是,有人慨叹“美国制造‘小学期’在中国高校水土不服”[3]“暑假小学期如何办好面临挑战”。[4]亦有学者提醒小学期是高等教育伪国际化的表现之一。[5]甚至有学者疾呼“大学需要“原汁原味”的小学期”[6]“多学期制应当慎行”。[7]笔者不禁要问,“原汁原味”的小学期究竟是什么?高校进行学期制改革的背景、原因及目的究竟是什么?高校学期制改革的主要动因究竟是什么?基于以上的问题,本文对中美高校学期制改革的动因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美国高校学期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美国高校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在将一学年分成几个学期这一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问题上更是如此。根据相关资料,[8]美国高校的学期制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除传统的两学期制外,还有三学期制、四学期制等。两学期制,即将一学年分成两个等长的学期,每一学期为15 或16 个教学周。在传统学期外,通常还有一个较为灵活的夏季学期。在不同的学校,夏季学期时长不一,基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也不相同,学校只有一部分教师和一部分学生在校开展教学活动。三学期制,即将一学年分成三个等长的学期,每一学期15 或者16 周。四学期制,也称学季制,三个常规学期加一个夏季学期,每一学期约有10 个教学周。尽管学期制多元,但两学期制仍占主导地位。原因是两学期既考虑到了夏季炎热不太适宜学习的气候特点,又照顾到了圣诞节、新年等传统节日需要放假的实际情况。

传统和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要改变传统和习惯必须有充分的理由。纵观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学期制度改革的案例,几乎无一例外。康奈尔大学将两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被认为是历史性的创举。这一变革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目的是使学校的校历与学生军事训练团(the Students’Army Training Corps)的日程安排相统一”。[9]可见,这次学期制变革具有突发性、临时性和应急性。作为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专业人才的大学,在事关国家利益及民族存亡之际,大学没有理由不为国家取得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乃至牺牲。三学期制与两学期制相比,更便于学生因参加军事训练甚至参战而灵活地退学和入学,所以此举是服务于战时需要的一种特殊措施。一旦战争结束,这种特殊需要将不复存在,三学期制便被原来的两学期制所取代。

无独有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为了补充海军军官,与高校联合开展了海军学院培训计划(Navy College Training Program或者V - 12 Program)。从1943年7 月1 日至1946 年6 月30 日,美国131 所高校125,000 多名男性大学生参与了该项训练计划。为了配合计划的实施,堪萨斯大学率先于1943 年将两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之后,多所高校亦采用三学期制。二战后期,哈佛大学将两学期制变革为三学期制。科南特(James B.Conant)在1943—1944 年的校长年度报告中对此进行了说明:“采取三学期制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为退伍老兵从事学习工作提供一学年几次(入学)机会的需要;第二,为那些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学业的学生考虑,而压缩教育过程总时间的需要。”“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在法学院和商学院设置了三个学期,共四十五周的教学计划;在哈佛学院、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及其它专业学院(除医学院外),设置了两个一学期为16 周的学期和一个为期12 周的学期。总之,退伍老兵可以在三个学期的任何一个学期的开始时注册入学。”[10]可见,哈佛大学实行三学期制的主要动因与康奈尔大学、堪萨斯大学等相类,即为战争服务,适应战时及战后的临时需要。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1]技术上的需要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强大动力。同理,国家及社会的需要、学生希望提前毕业的需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亦是学期制度变革的强大动力。2002 至2003 学年之前,哈佛大学秋季学期始于9 月中旬,终于次年1 月中旬。学期中间会被一个长达10 多天的圣诞、新年假期(冬假)打断,而且此假期正好处于期末,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的教学安排及师生的休假。针对这一问题,自2002至2003 学年始,哈佛大学将秋季学期的开始时间调整为9 月初,这样学期的终止时间即可提前至圣诞节前。2002 至2003 学年哈佛大学校历还作了另一变革,即停止了原来冬假及春假期间各安排1 周学生实习的做法,在保留冬假及春假的基础上,在秋季学期结束后的次年1 月新增一个3 周左右的冬季学段(Winter Session)。[12]这一调整有两个好处,一是假期和学习分开,既可保证学生的休假权,又可保证学习的效果;二是将原来1 周的实习增加到3 周左右,有利于学生实习活动的安排及提升实习效果。

综上所述,美国高校变革学期制,不管是因应战争需要或学生提前完成学业的需求而将两学期制变革为三学期制,还是对某一学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进行微调都有着充分的理由,所以易取得全校师生员工的认可和拥护,学期制的改革就容易获得成功。

二、我国高校进行学期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目前,我国高校关于学期制的改革,主要是指夏季小学期的尝试,所以本文主要探讨相关高校实行小学期的动因。厦门大学是国内高校中较早探索小学期的高校之一。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此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从1986 到1989 年,厦大连续进行了四次夏季小学期的尝试。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当时在学年学期制的框架下,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较为死板,秋季春季两个长学期的课程主要以必修课为主,学生很少有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通过新增夏季小学期,开设一定数量的通识类选修课,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能力。总体而言,这次改革的目的较为明确,理由亦较为充分,因此得到了多数师生的理解和欢迎。既然小学期的实践效果较好,为什么在坚持四年后,于1990 年停办了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高校的学年学期制开始向学年学分制转变,于是,专业教学计划中选修课的比重在不断增加,秋季春季两个传统学期开设的选修课亦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过小学期修读选修课的必要性在减小。于是,小学期的停办就在情理之中了。2005 年6 月13 日,厦大夏季小学期在停办15 年后再度开课。

中国人民大学则直接将夏季小学期称作国际暑期学校,以彰显小学期的国际化特色。据统计,2010 年人大暑期学校任课教师中,外籍教师68 人(占57.2%),他们来自美国哈佛、英国剑桥等近60 所国外一流大学。暑期学校的学生亦呈现国际化的特点,即有近40 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中国大陆在国外大学的留学生参加。人大暑期学校的国际性还体现在全英文的授课方式。[13]

综上所述,厦大、人大等“985”高校夏季小学期的改革之所以较为成功,是因为改革的原因及目标明确,改革有着较为充足的理由。与此相对照,一些地方高校小学期的探索之所以会失败,主要原因是改革的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未从学校教学工作实际出发,有跟风的嫌疑。笔者曾采访过两所推行小学期半途而废的高校的教务处处长,当问及学校推行小学期的原因时,两位处长竞不约而同地提及,“是校长在推”。当问及小学期改革草草收场的原因时,一位处长说:“小学期几乎是长学期的延伸,没有什么特色。小学期开设的选修课,完全可以放在长学期里”。另一位师范大学的处长表示,由于当地只有他所在的高校进行小学期的尝试,结果出现了与其他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节奏不一致的问题:“每年暑期,学校总会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承担高考阅卷或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阅卷工作。学校搞小学期,时间正好与这些工作冲突”。这种不考虑学校实际,没有明确目标,盲目模仿,自上而下,靠行政力量强推的学期制改革,自然“全校师生员工都反对”,最终不得不叫停。

三、中美高校学期制改革的动因比较

中美高校学期制变革的动因可谓多种多样,不管是美国高校因方便战时学生参加训练或参战、战后退伍入学,还是国内高校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一流人才而变革学期制,均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学习成长服务的理念。但由于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历史和文化差异,学期制改革的深层次动因有一定差异。中国高校学期制改革的动力主要迫于国际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具有外生性。而美国高校学期制改革的动力主要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具有内生性。

(一)我国学期制改革主要迫于国际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从我国高等教育学期制改革实践来看,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国际间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作为一个致力于经济发展、民族复兴的发展中大国、高等教育大国,自然不愿屈居人后。教育部在“211 工程”建设已取得初步成就的基础上,又推出了“985 工程”建设项目,旨在选准方向、重点支持、向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迈进。作为“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厦大没有理由不迎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把厦大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再推小学期,便是其系列改革举措之一。厦大对小学期的定位是邀请国内外一流学者前来讲学,让小学期成为综合国内和国际教学法的平台,让学生尽早接触学科前沿,感受不同教学风格,学会多元思维,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通观其他“985”高校出台的有关夏季小学期的制度,便会发现,通过教育国际化来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是各校推行小学期的主要动因。“接轨国际一流大学教学模式”“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 “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国内外课程资源” “促进师生参加国际交流”等是相关文件中经常出现的字眼。我国高校学期制改革更多是为了适应国际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具有外适性、行政主导的特点。

(二)美国学期制改革的根本动因是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学期制的变革则可为学分制的实施创造条件。二战后期,哈佛大学将两学期制变革为三学期制,原因之一是为了满足部分学生拟提前完成学业的愿望。有学生欲提前毕业,亦有学生因休学创业等原因欲延后毕业,以灵活、弹性为特征的学分制则可满足这两类学生的需求。

学分制的本质或核心是选修制。选修制的英文为“Elective System”,可直译为“选择制”,国内学者多译作“选课制”或“选科制”。笔者认为译作“选修制”更佳。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这一制度的内涵已由当初的选课或选科扩展至选择专业、选择教师、选择学校、选择学习地(国际游学)、选择学习时段(学期)、选择学习时间总量(总的学期或学年数)等。虽然前述各种选择均是以选课为基础的,但用选课(科)制似乎不足以涵盖如此丰富的内容。[14]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时段或总的时长,便会涉及学校实施的学期制度。

三学期制、四学期制与两学期制相比,为学生选择入学及就读的学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及灵活性。这也是一战、二战期间,美国部分高校将两学期制变革为三学期制的原因。三学期制的教学周长达45 周,两学期制的教学周通常为32 周,即使加上6至8 周的夏季小学期,总的教学周数也仅为38 至40 周。两相比较,三学期制为学生选择学习时限(如提前毕业)提供了可能性。二战期间,学生及早毕业,则可为美国政府提供更多适用的专业人才。于是,众多高校开始了由两学期制向三学期制的变革。1941 年12 月,普渡大学宣称将两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1942 年1 月,堪萨斯大学教师评议会(Senate) 投票决定,将夏季学期由原来的8 周延长至12 周,形成了事实上的准三学期制。哈佛大学虽未对夏季学期的时长进行调整,但宣称,学生用两年和三个夏季学期的时间,便可提前完成课程计划获得学士学位。

在实施两个长学期加一个夏季小学期的高校,如果学生能把小学期利用好,那么学生就有可能提前完成学业。如此说来,夏季小学期的开设,是有助于学分制的实施的。哈佛大学是学分制的发祥地,研究其近年来的校历,会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学期制确实是为学分制、为学生的多样化选择服务的。总体而言,哈佛现行的学期制度属于美国典型的两学期制,即两个长学期加一个夏季小学期,但细一分析,其学期制的内涵十分丰富。如表3-1 所示,2002 至2003 学年之前,哈佛校历将一个学年分成8 个长短不一的学期或时间段(a、b、c、d、e、f、s、t)。长的学期可达8 周,短的学段仅为1 周(自2002 至2003 学年始,哈佛大学取消了与冬假春假重合的两个仅有1 周的短学段,在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间增加了一个为期3 周左右的冬季学段)。不同长度的学期或学段组合,则可出现6 周、16 周、24 周、32 周等不同的学期或学段。这种长短不一、可灵活组合的学期分段模式,为教师开课、学生选课提供了多种可能,从而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结语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职能,学生是高校的服务对象,所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是学期制改革的真正动因。不管是中美高校应战争之需、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抑或为迎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还是为推行学分制提供制度保障而变革学期制,归根结蒂,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为学生自主设计、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需要是变革的强大动力。如果我国高校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那么,即使小学期开设的课程与长学期没有太大差别,亦可为部分欲提前毕业的学生提供多修学分的机会。但遗憾的是,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仍不具备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条件,每年提前毕业的学生凤毛麟角,所以,这样的小学期对学生而言,其价值及必要性都不大,自然不是学生所需要的。还有,不是所有学生都想提前完成学业,也不是所有学生都想成为国际化一流人才,所以,个别高校罔顾学生现实需要,一刀切地强制所有学生都要参加小学期的做法值得商榷。其实,这也与学校开展小学期的初衷——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能力——相背。有人认为,其所在学校小学期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天气炎热。每年暑期,笔者都能在学校教学楼中看到为准备考研而埋头苦读的学生,难道他们就不怕热吗?所以,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旨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学期制改革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学期分析 篇2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本学期担任了16船舶驾驶班的班主任职务,本班学生为高中毕业生,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较强,按说学生会比较懂事,比较好管理,但其实不然,正是因为他们自主意识较强,多年沉淀下来的错误思维方式、偏激的想法、不良的行为也是较难被纠正的,尤其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我们班上的邓同学就是典型的例子。

新生报到时我就发现邓同学比较孤僻,不喜欢与同学接触,不愿与老师交流。起初我还以为他是来到新环境还不适应而已,但日后的接触中,发现他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我每次与他交流,他总是过度的毕恭毕敬的,说话也是很“官方的”,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也不愿与同学接触,基本不理会班上的同学,也不接受同学的任何帮助,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邓同学也非常敏感,面对老师何同学的关怀,他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例如开学初,邓同学所在的宿舍,晚就寝时总是有同学很晚了还在聊电话,严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为此,我便一一找该宿舍的同学了解情况,当我找邓同学谈话问及其宿舍情况、是否有同学总是很晚还在聊电话影响他人休息时,他马上表现很戒备的情绪,强调“我都早早就睡着了!”、“我什么都不知道!”、“张老师您辛苦了!”„„。

邓同学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有些偏激。如一次班级篮球活动,要求全班同学必须按时到场参加活动,否则按班规扣操行分。当时邓同学和另外两名同学没有到场,班委在班级微信群上一再要求缺席的同学及时到场,但到活动结束,这三名同学也没出现。当天晚修时,我便告知这三名同学要扣操行分3分,同学们都没有异议。当我离开教室时,邓同学从后面跟来上来,很激动的说:“张老师,你帮我退出学生会!”,搞得我一头雾水。“怎么了?”我小心翼翼的问。他说:“你今天扣我3分我认了,要是这样学生会的工作我就没办法做了!”。我更晕了“这话怎么说?”„„。经过艰难的交流我才明白,他是因为这两天晚修学生会的师姐都找他帮忙做学生会的工作,导致他晚修没时间做作业,所以他利用下课的时间在教室做作业,这才没不去参加篮球赛活动。

邓同学这所以会出现这些心里问题,主要是跟在单亲家庭长大有很大关系。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生活中的不幸和坎坷给孩子造成自闭、自卑敏感、抑郁、焦虑等一系列的心里问题。

鉴于邓同学的情况特殊,对他的教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当他违纪时,我尽量不批评、不指责,而更加帮助、关心他,再适时、适当地讲清道理。

2、嘱咐同学们多关心邓同学,跟他相处时谨慎从事,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关注其动态,有情况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报告;

3、积极引导,帮助他树立明确目标,正视现实,把握自己的命运。

4、与家长密切配合,进一步引导、鼓励,让其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没这么强烈了,也逐渐跟同学们玩在一起了。下学期将继续努力,帮助邓同学彻底摆脱痛苦,走出阴影。

张妙田

高校小学期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篇3

高校小学期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 自2004年北京大学率先与国际接轨推出小学期制后, 各大高校纷纷效仿。秉持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各高校设置了小学期的相关课程与实践活动。

为了客观分析探索小学期的现状, 笔者选取三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小学期的现状做了调查与分析。北京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这三所高校分别代表了不同层次的高校, 是小学期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发展的缩影。从调查问卷以及实际走访的结果看, 小学期虽开展了一段时间但是实行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从高校方面看, 三所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丰富小学期活动, 且各具特色。北京大学以其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学校的号召力可以举办较高水准的讲座, 同时, 能够与企业联合开展一定规模的实践活动。这一点是其他二本三本学校很难效仿的。而辽宁大学的小学期重在对教学内容的辅助与补充。同时, 其为学生开通了到其他学校学习体验的窗口, 丰富见闻, 但依然带有极强的学术性, 学生的主要活动依然是课堂学习。另外, 其开设时间为正常学期结束之后, 对学生不具有强制性, 所以, 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沈阳师范大学的小学期是课程和实践活动并重。虽然学生活动丰富, 在有效锻炼学生的组织实践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特色, 但是, 在课程设置方面稍显逊色, 未能充分体现课程与实践接轨的要求, 导致师生的积极性不高。

从学生方面看, 在校大学生对小学期的态度着实令人堪忧。首先, 对小学期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 学生对于小学期活动具有浓厚兴趣的只占9%, 半数以上的学生是为了减轻两个大学期的课程压力, 同时, 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 才勉强参与小学期的活动与学习。这一现状既与学校的课程与活动的质量有关, 也体现了学生对于小学期存在的偏见。其次, 在对最期待的小学期活动这一问题的采访中, 学生的需求虽然多种多样, 但对实践类活动的需求占了60%的比重, 体现了学生对于实践活动较为热衷的特点。同时, 也说明在小学期的学习中, 如果能做出向实践方面的改进, 将极大地赢得学生的欢迎。最后, 不管是哪一类高校的学生对小学期的普遍看法是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甚至有的学生表述过高校小学期“有如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看法。可见, 小学期虽在国内推行了10年之久, 但尚不成熟。

二、高校小学期存在的问题

从几个高校的现状看出, 高校小学期目前存在着时间利用率不高, 资源有限, 学校力不从心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起因可以由高校、学生以及小学期活动实施情况等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从高校的角度出发, 各高校在小学期的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小学期课程安排的局限性上。在三所高校的对比中不难发现, 越是社会认可度高的学校, 可以获得的教育资源越多。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 使得部分二三本高校在发展小学期课程方面变得“有心无力”。另一方面, 多数高校的实践资源较少, 小学期实践活动内容受限, 学校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要求。或是考虑学生在实践中会给企业带来负担, 甚至造成损失;或是学校出于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考虑, 拒绝安全系数较低的企业提供的实习或是见习机会。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机会真正的走入企业中, 真切地感受企业的运营流程。在目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 大学生不能获得进入企业的机会, 往往受到损失的是大学生。

从在校大学生的角度来看, 一方面, 多数在校大学生对高校小学期的态度不够端正。由于小学期相对于正式的学期, 课程压力较小, 对学生的实践内容没有强制的规定, 导致学生往往忽视其对培养实践能力的作用, 从而把“小学期”当作“复习期”来应对期末考试, 导致其与小学期设置的初衷相去甚远。另一方面, 在校大学生渴望实践的机会, 但是又存在着眼高手低的情况。大学生希望做与自身专业相符合而且是所谓的“高大上”的职位, 却没有这样的能力, 而对于“助手”这类的“低档”职位却是嗤之以鼻, 而小学期正是弥补这一情况的最好时机。但是, 现在的大学生在小学期中不但不能根据自己的专业以及实践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来丰富自己的实践能力, 反而对小学期的实践任务产生了消极懈怠的情绪, 导致小学期的实践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大学生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其最终将一无所获。

从小学期实施的实际情况看, 一方面, 传统“二学期”与“小学期”的冲突, 也成为高校小学期实行的障碍。我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秋季和春季的二学期制, 两个学期与寒暑假交替进行, 高校加入小学期后, 学期制度变为18+18+4, 或20+15+3。而学生通过12年的教育, 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二学期”习惯, 很多学生便把“小学期”当作是变向的“小假期”, 潜意识中仍然以两个时间较长的学期为重。另一方面, 中国的教育推崇分数为重, 而忽略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重理论而轻实践, 重管理而轻技术, 重思想而轻应用, 这就造成了中国学生, 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 能够走出校园, 在社会中实践的比例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也是我国小学期的实践性降低的一个原因。

三、高校小学期效果提升的建议

从调查问卷以及走访各高校小学期实施的情况来看, 应当从高校、学生和企业三个方面入手, 改善小学期的课程安排以及实践活动, 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 高校应该深化小学期的改革。第一, 国内各高校应实现资源共享, 小学期的现状将因此而大为改观。高校可联合, 建立一对一教学帮扶关系, 如同经济领域中的产业联盟, 通过联合不同区域的教育机构, 整合优势资源, 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 以达到资源有效利用, 优势有效放大, 优秀人力资源有效流动, 形成新合力, 共同发展高校小学期。例如, 上海交通大学的小学期课程设置既有来自其他高校的教授讲座, 又有其他学校的大学生参与课程, 教育资源在借入与借出之间实现了“1+1>2”的效果。第二, 我国高校也应借鉴国际先进高校小学期的经验。在学期的设置方面, 可以借鉴美国三学期制。将一学年划分为三个学期, 秋季学期、春季学期和夏季学期, 每个学期为15-16周, 学生只有一个较长的暑假。这样的时间分布缩短了各课程的周期, 在课时的选择上更富弹性。学生也可以通过申请走出国门, 感受异国风情与学院文化, 在对比中领悟自身不足, 找到学习的方向与重点。我国高校也可以进一步学习国外高校的课程安排模式, 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改进,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学期实践氛围。第三, 高校应针对小学期为师生建立特殊的考核与奖励机制, 提高师生对小学期的重视程度。一方面, 对小学期课程及活动进行评比, 对于优秀课程和优秀教师给予一定奖励, 对于数次评比中较差的予以取消。竞争可以激发小学期的活力, 刺激教师创新教学方式, 打造灵活、多元的小学期课程。另一方面, 引进市场化的思维方法帮助教师创新。如SWOT分析法, 以企业的视角审视课程, 分析课程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 扬长避短。也可采用SQB可行性分析这一定量分析法, 在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对小学期活动进行可行性的分析, 从数据出发分析活动举办难度和目标学生的需求。

其次, 从学生角度来说, 应该改变其对小学期的观念。第一, 应该增强“小学期”的时间意识。处于学校与社会过渡期的大学生较为迷茫, 依靠其自身自觉自发地制定计划难度较高。其往往认为理论苍白无力, 而懈怠学习;而在实践中却又发现理论的应用无比重要, 而自己却因为对理论与实践的不重视而失去了最佳的学习时间。因此, 学校应在小学期期间给予适当的引导, 合理安排时间, 有效利用资源。大学生应当确定小学期的目标, 熟知小学期的各项活动内容及特色并结合自身的需求, 制定学习成长计划。学生应善于发现不同课程的精华, 拓宽涉猎范围, 积累见识和经验, 为以后真正投入社会做好准备。第二, 高效应该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大学是学校向社会过度的阶段, 是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不断积累的阶段, 而高校小学期正是实现这个过程的最好方式。就沈阳师范大学的小学期课程而言, 创新创业指导类的课程设置可以给大学生宣传国家就业创业政策, 但如果信息时效性不强, 教学形式死板也会令课程失去意义。所以, 高效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才能触发其学习的热情,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第三, 学生应端正实习、见习的态度。大学生应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 对于实习岗位不过分要求, 应该脚踏实地, 虚心学习, 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应该认真对待学校提供的实践模拟类课程以及见习、实习的机会, 作好投入社会实践的准备。

最后, 鼓励高校与企业结合, 切实推进高校小学期实践活动的落实。政府与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为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校企合作, 产学研相结合, 使学生走出高校逐渐步入社会。学生在实践教学计划中进入企业实习, 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也为其尽快融入社会做好了前期准备。企业也可以招募在校实习生, 一方面降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人才, 提前物色企业所需人才, 降低人才招聘与培养的成本, 避免大海捞针式的招聘, 从而最终达到企业与高校的双赢。

四、结语

小学期的主体是大学生, 只有大学生对小学期的认知发生根本转变, 只有学校更加重视小学期课程的设置与实践内容的安排, 小学期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小学期才会成为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丰富见闻的有效平台。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小学期活动现状的对比, 分别从学生和高校视角, 分析高校小学期活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分析其内在原因, 并从提高小学期时间利用率、改善小学教学模式和调整小学期实践活动方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希望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为高校与大学生就业的过渡搭建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小学期,现状分析,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秦学智, 刘晓华.小学期应有大作为[J]教育与职业.2009 (12) .

[2]唐景莉.小学期课程请进来, 学生走出去[J]中国教育报.2013 (8) .

[3]匡中芹.应用型培养模式下小学期教学效果问卷分析-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A]现代商贸分析.2015 (6) .

2014春季学期考试成绩分析 篇4

一、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本班总人数:46人参加考试人数:45人,平均分47.9分,本次考试相对还不够理想,部分学生在分数上还在偏差,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相对进步。

二、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

基础题上,部分学生做的题比较扎实,但大部分学生写的字就是容易少写一笔或者是多写一笔;考题覆盖面比较广,课内的知识也较多;许多学生在“修改病句”这个题目上还在丢分比较大,掌握的还在不多。试卷出现部分题目超过期中内容,难点就是阅读和作文,阅读理解不强,这是许多学生头疼的题,许多学生对阅读抓不到眉目。作文也是许多学生懊恼的题型,作文30分,他们的写作能力较差,有许多学生的作文出现偏题现象,有的竟然没有围绕主题具体写。对作文的命题分析不到位,审题能力差,叙写不完整,极少部分能写出真情实感但语言平淡。

三、取得的成绩

1、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提高。积极性有所增强,部分学生对写作有了眉目,能看出部分学生能比较有条理的做题、掌握题型,比较完整地把一件事记述清楚。抓基础,注重学生对字、词、句、段的积累。

2、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也较好。

四、存在的问题

1、字词掌握的不够扎实,书写不标准。笔画不到位,错别字较多。

2、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不强。有的学生不理解题目意思,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仔细地阅读或者是审题,不愿完整地去读题,去思考;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生对阅读题和写作有畏惧情绪,没有掌握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方法。

3、作文中,有少数学生没认真审题,就答题,结果导致写作时偏题。

五、采取的措施

1、抓基础。注重学生对字、词、句、段的积累。

2、坚持进行听力训练,使学生掌握方法,在听读方面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3、开拓学生视野,积累知识,从拼音再加以巩固,使学生能灵活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期分析 篇5

1对象

从2002年9月至2007年9月, 已经取得高级讲师资格的31名教师, 他们全部参加了8年的教师考核 (在10学期中退休的高级讲师不含在内) 。

2操作过程

2.1反馈人员

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 参与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反馈的学生是各班全体学生;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 参与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反馈的学生是各班60%的较优秀学生;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 参与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反馈的学生是各班的班干部、优秀学生;2005年9月至2007年7月, 参与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反馈的学生是各班学习总成绩前10名的学生。

2.2反馈内容

(见表1)

2.3评价方法

请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按优秀、较好、一般、较差分别给予A (10分) 、B (8分) 、C (6分) 、D (4分) 打分。

2.4统计人员

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 由教研室主任、各学科长、教考办人员共同统计;2006年3月至2007年7月, 由教考办组织输入数据, 经计算机统计。

3结果

(见表2~4、图1~10)

4讨论

(1) 从表2可见, 31名高级讲师, 10学期总平均分在9.50~10.00分的有14名, 占45.16%;在9.00~9.49分的有15名, 占48.39%;而8.80~8.90分仅有2名, 占6.45%。9.00分以上29人, 所占比例高达达93.55%。说明高级讲师教学得到了学生肯定, 学生满意率高。曾经有很多教师认为, 现在学生素质不如以前, 让这样的学生给任课教师评分, 分数不会高。但10学期的反馈统计结果说明, 学生还是能够公正评价任课教师教学情况。

31名高级讲师在10学期中的每个学期平均分在9.12~9.98分;标准差在0.06~0.55。反馈统计结果显示, 很多高级讲师在多个班级、多种专业各个学期教学的反馈得分稳定在9.5分以上。提示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 有些教师担心学生不能客观、真实评价教师教学情况是没有必要和根据的。

(2) 从表3可见, 在各个学期45个配对t检验中, 其中有20对t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占44.44%。其余P>0.05, 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10学期学生反馈中, 除部分学期的反馈评分有明显差异外, 多数学期评分对同一位高级讲师来说, 大同小异。

(3) 从表4中可见, 在具有统计意义的20对中, 主要出现的学期是:有7对出现在2007年3~7月的反馈配对中;5对出现在2005年3~7月的反馈配对中;4对出现在2006年3~7月的反馈配对中;2对出现在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的反馈配对中;2对出现在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的反馈配对中。提示个别学期学生反馈工作中, 有学生、教师、工作人员等诸多因素参杂, 影响了准确性, 启示今后考核评价工作要更加严谨、细心、缜密。

(4) 以上结果可见, 多种形式、多次进行的学生反馈评定, 没有因为变换形式、变换人员而出现差异, 提示考核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要根据不同情况, 不断改进教师评定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同时也证明了选择优秀学生、班干部等进行教师教学情况反馈, 完全能够评定出教得好与差, 教学认真与否等。

(5) 统计结果显示,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 学生与任课教师保持长时间、直接的教与学的接触, 对教师的教学评定学生是最有发言权。因此, 让学生评价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应予以坚持。近8年的教师量化考核因坚持了长时间的学生反馈评定, 营造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秩序。

学期分析 篇6

1 三学期的功能及其实施意义

1.1 三学期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两个长学期集中理论教学, 完成学时数相对较多的课程, 将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等教学内容集中在短学期, 这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甚至可以和暑假并在一起, 完成周期较长的实践课程, 如社会实践等。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实施的三学期制是将传统的两学期压缩几周, 把这些时间与暑假的部分时间结合起来, 组成暑期学期, 就是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2 三学期有利于开展多元化的课程

三学期制中的短学期因时间相对比较短, 便于开展灵活多样的课程, 如讲座、本文受到浙江农林大学教改项目“园林学院实施三学期制的探索与研究”、“基于‘短学期制’的园林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的资助。

实践、专题教学等。因此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有效实施三学期制的核心所在。在实行三学期制时, 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在不影响课程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 整合、精简课程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以及基本的学习方法。同时充分利用短学期, 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开设学术专题与讲座,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开设研究型实验课、科研课等。

1.3 实施三学期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两学期制一般每个学期有20周左右, 除考试之外, 上课时间有18周。每门课程从开学初上到学期末, 课程安排松散, 教材内容庞杂, 导致教师不能认真提炼课程的核心内容, 精讲知识要点。每门课程从概念起一点点引入, 磨损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和耐心, 并且部分专业课内容交叉重复, 导致学生在刚开始的几周不专心学习而浪费时间, 在期末照抄课堂笔记, 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而短学期可以迫使教师精减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 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拓思路, 尽可能地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1.4 短学期为教师搞科研提供便利的条件

教师必须首先对所教学科有独到的研究, 形成自己的观点, 才能教好书。只有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 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其科研基础之上。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引导教师做好科研工作并积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条件, 尤其是在时间上提供保障。实施短学期制有利于教师集中时间和精力开展科学研究。

2 国内高校短学期实施现状

国内高校实施短学期制, 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如厦门大学于1985-1986年率先尝试实行“三学期制”, 但是实施不久后, 由于对“改革准备不足”, 很快又恢复了“两学期制度”[1]。2004年, 厦门大学再度实施“三学期制”, 宁夏大学2001-2002年实行一年后恢复两学期制, 哈尔滨师范大学2003-2006年实行三学期制, 2007年恢复两学期制。而北京大学 (2002年) 、清华大学 (2002年) 等10多所高校实行三学期制效果显著[1]。

浙江农林大学从2007年开始实施“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 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开设4周作为短学期, 目的是集中进行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 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座。但任何一项改革的顺利推行都不是单方面的作用, 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 牵扯到主观的、客观的、人为的、自然的等各方面因素。我校属于农林类院校, 农林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与季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实践教学无法局限在某一时段, 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来安排, 同时由于浙江地处亚热带中部,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受太平洋负热带高压控制, 高温湿热, 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这个时间段不适合户外实践教学。因为这两点原因, 浙江农林大学在尝试了两年三学期制之后, 将短学期由原来的四周缩短为两周, 主要进行课程设计和学术讲座等。

3 实施三学期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三学期制属于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这一变革涉及到气候、学科特点等客观因素, 以及教师、学生、教务管理部门等主观因素, 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在实施改革之前, 一定要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 充分认识和理解三学期制的重要性以及实施三学期所具备的条件和面临的困难, 转变观念, 突破常规, 创新方法, 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不可照抄照搬, 实施一刀切。

科南特在哈佛大学实行三学期制时, 对不同学院实施的三学期制在时间上有所不同, 根据学科特征实施不同的要求, 对那些教师还没准备好的学院暂时不实施三学期制[2]。

3.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施短学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性, 对教师来说, 同样一门课程, 原来用18周时间完成64个学时的内容, 而实施短学期后, 可能只要求用12周甚至更短的时间讲完课程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对该课程内容极其熟练, 并且要进行高度提炼和概括其精华部分。同样对于学生来说, 如果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恐怕只是死记硬背疲于应付。

3.2 整合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 开设出更为灵活、多元、丰富的课程

三学期制的实质是课程设置的变化, 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在不影响学生专业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 拓宽知识面, 给学生多元选择的机会。在短学期加大学生实践活动和研究活动的分量,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

3.3 重视班主任及导师制建设

加强对学生选课的引导, 使学生所选择的课程既有助于他们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又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 形成多元灵活的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3.4 转变教学和行政管理部门观念, 突破常规, 实施多样化的管理方法

凡是有利于发挥短学期制的做法都要积极支持, 不可一刀切。

参考文献

[1]马跃, 王瑛慧.厦门大学为何再度推行三学期制[N].光明日报, 2004-07-08.

上一篇:价值归真下一篇:数字出版技术应用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