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城市

2024-05-29

区县城市(精选9篇)

区县城市 篇1

在二十一世纪, 能源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天然气是当前世界除了煤炭和石油之外的另一种一次能源, 它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形式已经在世界各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而在中国, 天然气的主要使用区域还集中在发达和发展中地区,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向远郊区县的转移, 一些生产力和生活水平高的新农村也对天然气有了一定的消费需求, 因此远郊区县成为天然气的潜在市场, 而建立一套安全、经济、高效的燃气供应体系成为重中之重。

1 天然气的基本特点及其优势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烷烃, 不含一氧化碳, 比重小于空气, 不易聚集形成易爆性气体, 无色无味无毒, 是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层的混合天燃气体。

经过分析, 天然气成为城市能源供应的主要发展方向, 其优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它的广泛使用可以减少煤和石油的消耗量, 从而减少二氧化硫及粉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的自然环境; (2)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也少于其他燃料, 这样就可以降低温室效应的产生; (3) 天然气单位热值高, 同比之下, 天然气更加经济实惠, 也可以节省能源消耗量; (4) 天然气比重小, 容易散发, 不会轻易聚集成为易爆气体, 使用起来安全可靠。

2 现阶段我国城市远郊区县的天然气供应模式

远郊区县人口分散, 生产率低, 经济条件落后, 距离天然气气源或者天然气运输管道较远, 所以远郊区县燃气供应与城市供应模式相差很大, 所以远郊区县的燃气供应模式需要因地制宜, 以实际情况作为基础进行全面考虑和研究。根据调查, 我国远郊区县的燃气供应主要分为一下几种形式: 天然气管道供应 ( NG) , 天然气液化供应 ( LNG) , 天然气压缩供应 ( CNG) ,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 ( LPG) , 集中供应, 下面介绍一下各种燃气供应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

2. 1 天然气管道供应 ( NG)

天然气管道供应模式具有技术完善, 安全污染, 价格和供气量稳定, 意外风险和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适用于距离城市比较近, 人口分布相对集中, 用气量较大并且毗邻于城市天然气管网的城镇。但是天然气管道网供气模式的项目建设, 投资大工期长, 所以这种供应方式受到了用户供气距离和供气需求量的影响。

2. 2 天然气液化供应 ( LNG)

天然气液化供应就是在常温下, 将天然气冷却到- 160℃— - 163℃, 使其变为液体, 以便适应远距离运输。这种供应方式的优点在于其工期比较短, 供气灵活, 价格也比较稳定, 而缺点是操作流程和工艺比较复杂。

2. 3 天然气压缩供应 ( CNG)

天然气压缩供应是由城镇加气母站将天然气压缩, 低温装入钢瓶储存运输。天然气压缩供应的方式, 操作流程简单, 运作成本低, 价格稳定, 项目建设投资少工期短, 建设灵活。但是它的运输次数频繁, 供气能力不稳定, 意外风险大, 供气规模小, 不适用于用气量大的城镇。

2. 4 液化石油气供应集中供应

液化石油气集中供应包括液化石油气瓶装集中气化, 液化石油气直接气化和液化石油气混空气管道供应。这种供应方式供气源比较稳定, 意外风险低, 项目建设工期短投资少, 建设灵活。但是它的供气源价格不稳定, 波动较大, 成本高并且安全性差。

3 城市远郊区县燃气供应的特点

和中心市区的“面状供气”相比, 城市远郊区县的燃气供应属于“点状供气”。因为远郊区县人口分布比较零散, 用户间距也很大, 所以对于远郊区县的燃气供应来说, 供气气源, 供气距离以及供气的规模成为左右供气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 只有全面考虑以上的影响因素, 因地制宜, 才能确定出适合各个远郊区县本身的供气方式。

4 不同燃气供气方案计算

4. 1 燃气负荷计算

为了比较各种城市远郊区县燃气供应模式的经济性, 我们将居民生活用气气化率设定为100% , 用比例系数法计算公共服务用气和不可预见性用气, 由于远郊区县公共服务用气量少, 将其按照居民生活用气量的20% 计算, 不可预见性用气量按照总用气量的5% 来计算, 再次忽略远郊区县的工业用气。燃气负荷以居民户数为单位。具体参数以当地区域的用气量为准。

4. 2 运输费用计算

运输费用是各种燃气供应方式成本的首要因素, 燃气一般有两种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在本研究范围内, 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 公路运输的成本一般包括车辆耗油费、驾驶员工资费用、高速公路过路费、保险费和公路养路费用等。具体计算方式和相关数据以当地区域参数为准。

4. 3 燃气系统设备的优化和选择

在满足燃气供应系统正常运作的同时, 通过对燃气供应项目建设的评估计算, 对于不同的村庄区域, 按照其人口的分布疏密情况和燃气用气量的不同, 选择出成本最低的设备系统, 节约成本, 将燃气系统的年费用指标降至最低。

4. 4 经济性评价

经济性的计算分为: 年计算法, 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率法。本文主要按照年计算费用的方法对各种供气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 也就是将投资费用和运营费用的总数均分到每一年, 然后选择出成本费用最少的供应方案。为了更加直观的比较出各种供应方式的经济性, 我们将年计算费用转换为单位供气成本, 供气成本包括燃气的购气费用, 运输成本和最终配送的成本。计算方式如下:

单位供气成本= ( 购气费用+ 运输费用+ 供应站费用+ 配气费用) /燃气低热值。

具体计算方式和参数, 按照当地现时阶段的经济情况为准。

5 城市远郊区县燃气供应存在的问题

通对全国各个地区城市的远郊区县近几年燃气的供应方式及其经济性的研究表明, 燃气供应成本会根据运输距离和供气规模的波动而有规律的变化, 运输距离越大, 成本就越高, 但如果供气量增大, 那么平均供应成本就会降低; 供气规模小, 成本变化就越大。

而城市的远郊区县燃气的供应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发展没有规划, 燃气发展具有依赖性, 盲目性, 被动性。只考虑眼前利益, 不估计长久的发展。在燃气发展没有规划的情况下, 在城市远郊区县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差异和多元化投资的影响下, 燃气供应的发展更加盲目和没有秩序, 很多储罐站、罐组站设备分布不合理, 成本控制不到位, 以至于出现燃气供过于求, 商家畸形竞争的现状; 更有甚者, 一些发展落后的地区没有供气站, 使得当地的燃气供应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分散式供气运输和存储销售的燃气供应系统使城市远郊区县的供气不稳定, 再加上燃气的供应没有提到政府的议事章程, 管理滞后, 让各地的燃气行业举步维艰, 特别是中小液化石油站的作坊式管理方式,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很多企业对于燃气供应的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规章制度得不到实际落实, 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不专业, 违规经营的商家很多, 国家相关部门虽然多次进行整顿, 但由于各种因素, 其效甚微, 严重影响燃气供应事业的健康发展。市场的不规范普遍存在, 规章制度不完善, 使燃气供应没有一套明确的系统, 在城市远郊区县燃气管道发展模式和投资管理体制上, 还需要新的市场规划和专业研究人员。引进新型专业人才和国内外健全的建设管理及运营体制, 有助于提高我国城市远郊区县燃气供应的建设和燃气市场的经济效益。

6 结束语

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大力发展远郊城镇的燃气供应系统, 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燃气带来的方便和实惠。解决远郊区县的燃气供应已成为目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各地方政府通过将燃气供应方案提上议程, 作为城乡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不同的城市人口分布情况, 考虑不同城市的供气方式, 对燃气设施设备系统进行合理的选择分配。以天然气为主, 城市管道网能覆盖的区域均应考虑天然气的使用, 再者, 对于人口分散的边远地区则可以选择液化天然气和压缩天然气的供应方式为主, 作为过渡能源, 减少煤和石油的消耗, 改善我国的自然环境。对城市已有的液化石油气瓶组站, 罐瓶站进行整合, 统一管理, 减少不良竞争和畸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善东, 易明华.山区城镇CNG供气系统丁艺探讨[J].重庆建筑, 2009, 8 (67) :26-29.

[2]王轩.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J].求知导刊, 2015, 7:36-37.

[3]周波.小城镇LNG系统技术经济分析[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7.

[4]韩金丽, 等.远郊区县CNG瓶组供气管理运营模式[J].天然气工业, 2008, 28 (8) :23-25.

[5]朱冬煦, 王卫国.液化石油气气化站设备选型的计算[J].油气储运, 2001, 20 (9) :28-29.

[6]时国华.中小城镇非管输气化途径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04.

[7]严铭卿, 等.燃气工程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区县城市 篇2

2012年北京区县军转干考试申论材料:城市服务生活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5

第五篇

城市服务生活

进入新阶段,北京的发展正经历着人口规模不断增加、技术变革层出不穷、社会需求更加多样等一系列变化的考验。这些变化成为塑造城市的重要力量,也决定了北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空间格局优化调整、基础设施提升完善的过程中。特定的城市功能和有限的资源环境,客观上要求北京必须注重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把优化功能布局和提升特大城市治理效能作为重点,立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切实推进城市功能配置、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衔接,促进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城市管理运行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精细,使城市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生活,逐步走向成熟、更具活力。

第一章

构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城市发展的协调取决于功能配置的协调,特别是不同服务功能在空间内的合理配置。未来五年,要进一步强化四类功能区域的主体功能,加快城市空间格局由功能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向多功能区域共同支撑转变,推动城市发展建设重心向发展新区转移,加快新城建设和薄弱地区崛起,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多点支撑、均衡协调的城市发展格局。

一、引导市域按功能分类发展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战略要求,着眼于提升首都功能,坚持区县功能定位,引导城市功能统筹布局,推进区域产异化、特色化发展和整体效能最大化。

首都功能核心区。是首都“四个服务”职能的主要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集中展示区,要坚持风貌特征鲜明、管理服务优质、功能优化疏解、南北融合协调、产业发展高端。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作为重要任务,全面落实城市规划,推进旧城区整体保护和渐进式小规模有机更新,加大重点街区和重点院落风貌修缮保护力度,探索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公共设施配置不足问题,既要保护外部历史风貌,又要推进内部生活居住条件的现代化,军转干考试

实现民生改善和旧城保护发展的有机统一。优化提升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务会议、文化旅游等高端服务业。深化网络化、精细化管理,推进街道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全面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南北城服务资源、产业要素、发展空间的优化整合,有效保护南部历史文化风貌,注入高端发展要素,提升南部地区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功能和人口疏解,严格控制旧城区新建住宅开发项目,严格控制大型公建项目,严格限制医疗、行政办公、商业等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严格禁止疏解搬迁区域的人口再聚集。

首都功能拓展区。是首都面向全国和世界的服务功能的重要承载区,是首都经济辐射力和控制力的主要支撑区,要坚持产业高端化、发展国际化、城乡一体化。强化科技创新、商务服务和国际交往功能,进一步集聚各类高端产业要素特别是国际要素,集中力量建设高端产业功能区。扩大和巩固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发展优势,提升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城乡结合部改造,统筹解决好产业升级、环境提升、人口管理、集体产权改革等问题,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区域内的全覆盖。

城市发展新区。是首都战略发展的新空间和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着力区,要坚持加快发展、完善功能、壮大实力。围绕新城和重点镇建设,高标准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高水平建设生态环境,有效承接产业、人口和城市功能转移。围绕重点产业功能区,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吸引集聚央企、外企、大型民企等发展要素,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壮大经济实力,将发展新区培育成为未来增长极和发展新空间。在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多途径稳步推进区域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郊区城市化水平。加强生态控制,节约利用资源,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生态涵养发展区。是“绿色北京”秀美自然风貌的展示区和生态友好型发展建设的示范区,是首都最为宝贵的生态资源和水资源涵养保障区,也是市民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的主体区域,要持续加大保护力度、培育生态型产业。深度系统加强生态资源、水资源保护,实施宜林荒山绿化、矿区生态恢复、水源保护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大幅提升生态涵养保障能力。探索多种途径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发展优势,积极鼓励央企、外企的后台资源、总部配套服务资源的集聚,引导高端会议、研发设计等到生态涵养区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重点培育健康休闲、体育健身、文化创意等产业。积极推进古北水镇、龙湾水乡、房车营地及云蒙山风景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密云国际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延庆“绿色北京”示范区。打造中瑞生态谷、中芬生态谷、司马台-雾灵山、延庆百里山

军转干考试

水画廊等一批品牌沟谷,促进沟域经济发展。完善门头沟、房山等交通条件和旅游设施,使西部地区与北部山区一样成为市民旅游休闲集中地。建设平谷京东文化旅游区。继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区县合作帮扶长效机制。完成泥石流易发区、采空区农民搬迁。坚决退出资源开采型产业。

二、振兴城市发展的薄弱地区

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区域性的不平衡是一种客观存在。过去五年,针对各方关注的城市南部、西部及城乡结合部等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相继启动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开始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着力加大产业引进培育力度,改善民生环境,使这些地区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热点和充满活力的区域。

加快城市南部地区振兴崛起。继续以打基础、调结构、上水平为目标,深入实施“城南行动计划”,发挥重点功能区和骨干项目带动作用,全面加快城南地区发展步伐。加强旧城南部传统风貌保护和特色产业培育,实施好北京新机场、园博园、南中轴森林公园以及京良路、京石第二高速等西南部主要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显著改善。加快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总部基地、大兴新医药基地和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等发展,超前规划北京新机场临空产业,提升城南经济实力。

推进城市西部地区转型升级。围绕生态重建和经济转型两条主线,突出首钢搬迁调整区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两个重点,推进石景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推动西部地区整体转型发展。实施首钢搬迁调整区改造升级,整合带动石景山、门头沟等周边地区发展。推进永定河生态治理,规划建设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加快发展108、109国道沿线生态旅游休闲带。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矿山关闭地区生态修复和替代产业发展,恢复西部秀美山川。

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按照“坚持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建设。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科学规划、整合利用集体土地,聚集产业发展要素,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解决农民长远保障,使农民成为有资产、有住房、有工作、有社保的新市民。加快中心城区公共设施和运行管理向城乡结合部地区延伸覆盖,配套完成乡镇向街道、村庄向社区的转变,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城市运行和社会管理体系。加强规划控制和城市管理,严格防止形成新的城乡结合部问题。

三、建设功能完善的现代新城

军转干考试

新城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五年将处于整体成型的关键阶段。要适应城市发展重心转移、整体功能提升的要求,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创新新城发展理念和建设模式,按照面向未来的战略定位,系统分类推进,使新城成为宜居宜业、更富吸引力的现代化城市,成为首都功能的新载体和区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

分类推进新城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根据区位条件和功能定位,使新城加快成长为面向中心城的综合新城和带动区域发展的区域新城。

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全面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突出商务、文化、教育、医疗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彰显运河文化及滨水特色,坚持先进理念、技术和标准,将通州新城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城。

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为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重点建设发展新区顺义、亦庄-大兴、昌平和房山等新城,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同时,着重提升面向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和人口疏解功能,成为综合性新城。

加快建设门头沟、延庆、怀柔、密云、平谷等生态涵养区新城,重点提升区域公共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中心功能,带动区域城市化,成为区域性新城。

建设更加便利而高效的新城。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配套,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新城建设。建设更高标准的交通、能源、水资源、环境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立更高效率的城市管理系统,配套更高水平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引导中心城优质服务资源向新城辐射,鼓励中心城区名院、名校向新城发展。使新城在主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城市管理方面相对于中心城有更强吸引力。

建设更加宜业而有活力的新城。大力提升新城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在新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到新城就业居住。加强新城产业园区与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对接,积极引导鼓励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央企总部、外企总部及分支机构以及市属院所、事业单位等向新城发展和布局。依托重大产业项目,打造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使新城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承载地。发展壮大便捷、完善的生活性服务业。

建设更加宜居而有魅力的新城。以风貌、环境、文化为核心,加强城市景观和建筑风格设计,构建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建设与周边田园风光浑然一体、便于市民休憩的生态绿地系统。注重城市个性培育,尊重区域历史文脉,展现当地文化内涵,引导培育新城居民的城

军转干考试

市文化归属感,使新城成为更加亲近自然、富有文化魅力的生态宜居城市。

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乡村

“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农村基础条件和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未来五年,既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城市化,更要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以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着力点,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统一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让农民就地享受到城市生活。

分类打造现代特色小城镇。以重点镇为基础,按规划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宜居小城镇。立足小城镇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在主导产业、城镇风貌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突出发展特色,分类推进旅游休闲特色镇、科技和设施农业示范镇、商务会议特色镇、园区经济特色镇、重点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特色镇等小城镇建设。积极引导设立小城镇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加快小城镇发展。

专栏4:特色小城镇

旅游休闲特色镇: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较好的山区城镇,如门头沟斋堂、平谷金海湖、密云古北口等。

科技和设施农业示范镇:设施农业发达,节水、籽种、精准耕作等先进技术在农业中应用广泛、具有示范作用的小城镇,如昌平小汤山-兴寿、房山琉璃河等。

商务会议特色镇:交通便利,具有生态、历史人文等优势资源和会议会展配套设施的小城镇,如怀柔雁栖—怀北镇、丰台王佐镇青龙湖等。

园区经济特色镇:设施齐全、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园区的平原地区小城镇,如大兴采育、顺义高丽营、通州台湖等。

重点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特色镇:区位条件好、毗邻大型产业园区和功能区的小城镇,如昌平南口(为三一重工配套)等。

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立足改善农村人居条件、传承乡村文化与农业文明,推进富有田园特色和乡村风貌的新型农村社区、农村新民居建设。参照城市社区建设规范,研究制定农村新型社区公共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统筹配置农村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民免费提供安全美观、低碳节能、风格多样的新民居设计方案,制定建设标准,加强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农村住宅建设现代化水平。

军转干考试

推进城市管理服务延伸。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对接、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拓展、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覆盖、生产生活社会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发展,加快城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逐步实施农村社区化管理。积极培育面向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集体土地、集体山场、集体沟域等发展要素,使农村集体经济释放新的发展活力。引导发展要素向农村集聚,支持各类中央企业、高校院所以及大型企业集团到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合作发展。围绕大型产业园区和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发展配套型服务产业。支持有条件的集体企业和农业企业上市发展。

第二章

建设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

奥运会筹办推动本市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时期,要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更加注重城市运行管理,突出抓好交通疏堵、资源供应和垃圾处理等市民关心的重大问题,推进城市建设由设施建设向功能建设转变,统筹处理好局部与系统、地上与地下、生产与排放的关系,大幅提高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服务市民生活。

一、努力实现便捷出行

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运行管理中的突出矛盾之一,未来本市交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十二五”时期,要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引导小客车合理使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努力缓解中心城特别是核心区的交通拥堵,确保首都交通整体安全顺畅。

大力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逐步构建起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换乘高效的立体化公共交通网络。

优先加快中心城轨道交通建设。全面完成2015年轨道交通561公里近期线网建设规划,加快实施中心城轨道交通加密工程,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行总里程达到660公里。

军转干考试

图4 北京市2015年轨道交通线网图

建设公交快速通勤网络。建成阜石路、广渠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在中心城快速路、主干路等主要客流走廊上施划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450公里以上,提高通勤高峰期公交出行效率。

优化立体化公交换乘条件。大力改善地面交通间、轨道交通间、轨道与地面间公交换乘条件。建成5处综合交通枢纽,5处公交中心站和25个公交首末站。严格规范标准,随轨道交通线网同步建设P+R停车设施。

强化交通综合管理。采取机动车总量控制措施,遏制机动车保有量过快增长势头。加强机动车需求侧管理,通过扩大差别化停车收费区域范围等手段,引导机动车合理使用。建立停车场建设管理新机制,规范配建停车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经营性停车场建设。完善切实可行的交通应急预案,积极应对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

加强交通能力建设,整体提升中心城交通供给水平。实施中心城路网加密。加快建设东西二环等地下隧道,缓解重点区域交通拥堵。大力推进中心城微循环道路建设,逐步消灭断头路,提高路网连通性和通达性。

完善中心城干道网。基本实现中心城城市快速路网规划,建成广渠路二期、西外大街西延二期、京包路(四环—五环)、姚家园路、京顺路(四环—五环)等快速路,新增快速路约40公里,累计达到300公里。基本建成五环内城市主干路网,重点建设南北向主干路、西南部干道网和功能区周边路网。

完善自行车行车道和行人步行网络。为步行者和骑车人的绿色安全出行提供方便,基本

军转干考试

建成中心城无障碍交通设施网络,让老年人和残疾人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推行人性化智能交通管理,提高通行效率。五环路内实现智能交通全覆盖,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全面实现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出租车的智能化调度。及时发布路况、停车等动态交通信息,引导社会车辆交通出行。扩大电子收费覆盖范围,实现高速收费路口快速通行。

建设市域快速综合交通体系,让城乡共享快速交通资源。利用市郊铁路、城际铁路,实现“区区通轨道”。加快建设中心城与新城,新城之间快速联络通道。建设高速公路联络线,实现所有重点镇、重点功能区域与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加大提级改造力度,完善干线公路和县乡村公路。加快浅山区路网建设,基本实现“一环、十一放射、多联络”的浅山区路网格局。研究增加西北方向交通通道。2015年,市域公路总里程达到21500公里。

提高对外交通能力,让交通往来更加便捷。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及亚洲门户。建成北京新机场一期,新增航空旅客吞吐能力4000万人次。完善首都国际机场功能。2015年全市航空旅客吞吐能力超过1.2亿人次。加强新机场和首都国际机场、中心城间交通联系,实现新机场半小时通达中心城区。

建成京沪高铁、京石客专、京沈客专、京张城际、京唐城际等,实现北京与周边主要城市间高速通达。进一步巩固全国铁路主枢纽地位。改扩建丰台火车站,建设星火站和新北京东站,形成7个主要铁路客运枢纽格局。

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三环、十二放射”高速公路网络。建成京台高速北京段、京昆高速、京新高速(五六环段)、密涿高速北京段、110国道二期、109国道、京密高速等高速公路。推进环首都大外环高速公路建设,削减过境交通。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0公里,市域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00公里。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完善北京出海快速交通通道。

二、保障安全可靠供水

继续坚持外部开源、内部挖潜、厉行节约、循环利用的战略思路,全面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保证外调水送得进、用得出,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保障水资源供应安全。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2014年具备消纳1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来水条件。完善域外应急调水机制,提高域外应急调水能力。

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全面完成城中心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新建污水处理厂按再生

军转干考试

水厂标准一步建成。2015年再生水生产能力超过10亿立方米,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5%。

保持本地水源地供应能力。继续加强与水源地上游地区合作,加大密云等水库水源保护力度,增加上游来水量。加强城市雨洪水利用。

建立战略储备。做好海水淡化和深层地下水利用前期工作储备。结合南水北调通水,涵养城市水源,研究建设地下水库,逐步建立水资源安全储备体系。

提升城乡供水能力。加快郭公庄水厂和第十水厂等主力水厂建设,新增集中供水能力143万立方米/日,中心城高峰供水安全保障系数提高到1.25。加快新城供水厂建设,实现每座新城至少有一座主力水厂、新城内管网互联供水。提高农村供水水平。加快建设和改造城市供水管网,自来水管网漏失率下降到14%。

促进全社会自觉节水。坚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区域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实行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开展新建重大项目节水评估。建立严格的产业节水准入制度,淘汰高耗水产业。制定完善的节水器具认证体系,城市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推广雨洪利用技术和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减少施工降水,禁止无序排放。

三、提供清洁优质能源

本市能源资源严重依赖外部,建设“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对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清洁高效利用和多样便捷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要适应特大型城市能源运行特点和绿色发展要求,以确保能源安全为前提,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能源供给的系统性、安全性、多元性、多向性和清洁性,实现能源供应体系新跨越。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削减煤炭终端消费,显著提升天然气、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实现2015年优质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0%以上。严格限制中心城区燃煤使用,完成三大燃煤电厂和63座大型燃煤锅炉天然气改造,继续实施非文保区平房、简易楼小煤炉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五环内供热无煤化。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力争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积极推进太阳能、地温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表2 北京市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表

年度

能源种实2009年 标

比重

2015年

比重(%)

类 物量 26煤炭(万吨)64.7 准量 20

2059.7 15调入电(亿千瓦时)5129.2.6 6 天然气(亿立方米)69.4 12油品(万吨)69.0 8

412.9 2.7 18

1609.6 18可再生能源8.7 6

5100.合计 70.0

00 90

100.0

2.3

2.7

0 55

6.1

27.5

25

28.3

0

00 18

224.4

23.3

0

00 7

122

24.4

31.3

00

00 15

16.8

(%)

物量

准量

军转干考试

着力解决城乡供热瓶颈。按照“稳定中心大网、发展区域新网、加强多元互补、实现多网共联”的原则,全面推进中心城区供热布局调整,加快建设郊区供热设施,新增供热能力2亿平方米,2015年全市总供热能力达到8.5亿平方米。稳定和完成城中心供热网,建成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发展一批燃气尖峰锅炉房,形成“1+4+N”的中心大网。充分利用各种新能源和新技术,建设区域性供热中心或分散清洁供热系统,逐步形成中心大网和区域供热相结合的城区供热格局。所有新城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基本实现重点镇

军转干考试

集中供热。引进域外热源,解决通州、大兴等部分供热需求。统筹重点产业功能区供热、制冷、热水、电力等能源需求,高起点建设一批区域能源中心。

专栏5:“1+4+N”的中心大网格局

“1”是建设一个稳定的中心大网;

“4”是以热电联产电厂作为热网主力支撑,按照“两扩两迁,先建后拆”的原则,建设四大燃气热电中心;

“N”指按照与热电厂基荷1:1配比建设燃气尖峰锅炉,作为辅助热源。

四大燃气热电中心:

东北热电中心:位于朝阳区高安屯,供热能力为2400万平方米。

东南热电中心:位于朝阳区王四营,供热能力为3900万平方米。

西南热电中心:位于丰台区草桥,供热能力为2100万平方米。

西北热电中心:位于石景山区高井,供热能力为3600万平方米。

图6 2015年北京市主要热源点建设布局示意图

大幅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建成陕京四线、唐山液化天然气、大唐煤制气等重点气源工程,实现气源多方向供应。建设地下储气设施,增强调峰应急能力,保障冬季用气安全。新建高压外围大环,建成六环路二期等市内输配管网干线工程。新建西沙屯、高丽营等门站。

军转干考试

建成“三种气源、六条通道、两大环线、九座门站”的天然气供应保障系统,天然气年接收能力超过200亿立方米,全部门站日接收总能力达到2.4亿立方米。继续完善城市配气管网,重点建设五环路与六环路联通线、四大热电中心专用供气管线等工程。推进新城和乡镇燃气管线建设。10个郊区新城全部接通管道天然气,重点镇基本实现燃气管道化。

图7 2015年天然气主要气源及门站规划布局示意图

建设坚强可靠的城市电网。加强外受电力通道、变电设施建设,完善高压环网,实现从东北、山西、内蒙古等5个方向、10大通道接受外部电力,外电接收能力达到2500万千瓦,比2010年提高25%。增强本地电源支撑,本地电源比例达到35%左右。新建、扩建变电设施,五环内变电站双方向电源比例提高到80%,重要功能区配电网实现双环网结构。到2015年,城市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5%,城市核心区和重要功能区供电可靠性接近99.999%。建设延庆智能电网示范区。

军转干考试

图8 2015年北京市电网及送电通道示意图

提高成品油运输储备能力。适时开展环六环成品油输送管线改造,提高成品油管输能力。新建、扩建成品油仓储设施。进一步强化本地原油加工能力。

四、建设信息高速网络

“十二五”时期要加强信息通信高速网络和枢纽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构建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推动首都全面迈进信息高速时代。

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覆盖城乡。加快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构建有线网络公平接入、无线网络普遍覆盖、带宽服务满足需求的信息网络。推进信息通信管线集约化建设,实现100兆光纤到楼入户,1G宽带服务覆盖社区。推动10兆无线网络覆盖全部平原城乡和大部分山区,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访问互联网。推进“三网融合”试点,促进移动多媒体、互联网电视等融合发展,实现交互式高清电视传输覆盖全市70%以上家庭。完善800兆数字集群通信网,保证政务通信需要。

打造信息通信枢纽城市。建设面向公众和产业服务的城市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数据交换中心、数据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建设。利用云服务等技术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让社会公众享受到更方便快捷、更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提升政务网络信息化水平,推进跨部门、跨区县信息采集、交换、管理和应用。

创建信息安全可信城市。建设一流的安全测评、容灾备份、电子认证等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重点加强公共网络、政务网络和无线电的信息安全建设。强化对信息网络、信息产品和网上交易行为的监管。

完善现代化邮政服务网络。整合邮政设施资源,优化网络结构,着力打造布局合理、分类设置、功能完善、城乡覆盖的现代化邮政设施网络,服务能力与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为市民提供便利。

第三章

构建精细智能的城市管理

作为特大型城市,北京城市运行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十二五”时期,要坚持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更加注重常态与应急结合、城区与郊区并重、地上与地下统筹,更加注重从细节入手,提升便利程度,依靠科学的管理理

军转干考试

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促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建设智慧城市,把北京建设成运行安全、环境整洁、生活便利的宜居城市。

一、保障城市安全协调运行

推广奥运城市运行保障经验,以保障城市生命线运行安全为核心,把城市生活必需品运行和能源运行两条生命线作为城市运行管理的战略重点,建立健全城市运行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安全运行、有序高效的城市运行保障体系。

保障城市能源运行安全。完善全市统筹协调、部门分工负责、区县属地管理、运行企业主责的管理机制。保障能源资源总量平衡和安全供应,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能源与经济运行、城市运转协调发展。

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稳定。高度重视生活必需品保障,重点要稳定和提高菜地保有量,全面提高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本地供应和反季节生产能力;鼓励本市生产经营企业在周边地区和优势产区建设跨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增强对市场的保障能力。适应特大型城市发展的需求,加快推进农副产品流通领域的现代化。加强大型批发市场规划、布局和建设,改造升级现有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提高批发市场资源掌控和配置能力。加强社区菜站、农贸市场及超市建设,推进农超对接,进一步完善社区农产品销售网络,畅通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方便市民生活。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和应急投放制度,根据城市人口和消费结构变化,及时调整储备规模和品种,增强应对市场波动能力。

消除城市运行安全隐患。推进地下管网消隐改造,加快实施老旧热力、电力、燃气和供排水管线等消隐工程,完成6800公里老旧管线更新改造任务。加强建成区地下管线互联互通,加快配网和支线建设,消除地下管线覆盖盲区和断点。强化施工管理,减少外力破坏管线。在新城和新兴产业园区等功能区试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推进标志性区域市容景观和城市建筑物色彩规划设计,强化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规划建设一批与街景相协调的国际化指路标志、导游图、候车亭、座椅、垃圾箱、公厕等道路公共设施。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和夜景照明建设。推广无电线杆化,完成五环路以内、重点地区和新城中心区电力架空线入地。加强重点地区、环境薄弱地区的环境建设与整治,提高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提高城市抗灾应急能力

军转干考试

按照“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具有强大危机应对能力的城市。

健全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统一指挥、快速响应、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城市应急管理机制。适应特大型城市高层建筑多、人口密度大等特点,立足于长效机制建设,细化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全面加强消防、防洪、防震等设施能力和救援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城市低空应急救援系统,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地质、地震、气象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体系,提高灾害综合预警预报水平。加强市民风险防范和自救互救教育,充分发挥市民、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保障能源应急安全可靠。统筹规划建设全市煤炭储备基地,完善政府与企业相结合的多级煤炭储备。积极推动华北地区管网及储气设施建设,满足高峰用气需求。提高城市骨干电网、重要电源联络线以及重要用户线路建设标准和抗灾等级,应对冰雪、暴雨、大风等极端气候事件。

强化城市排水应急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城乡结合部等地区雨水排除设施,改造城区雨水旧沟和雨污合流管道,解决排水不畅和结构安全隐患。提升中心城环路雨水泵站抽升能力,快速处理立交桥区积滞水。夯实城市防洪体系,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防洪排水河道治理。建立覆盖中心城的应急抢修基点网络,提高处置速度。

三、推进智能感知精细管理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城市运行管理模式,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运行智能感知,让市民享受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果。

实现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依托市级市政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汇集权属企业管线基础数据,打造“1+S+N”的市政管线信息监控管理体系,为应急管理、行业监管、企业管理提供综合信息服务。高标准建设天然气、热力全网数字化监控和运行调度系统,搭建城市电网智能运行监控平台,建立供排水管网信息化监控体系,实现市政管线运行维护和调度智能化。

专栏6:“1+S+N”

是指北京市市政管线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模式。“1”是指一个市级市政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S”是指S个市政管线有关政府部门,“N”是指N个市政管线权属单位。“1+S+N”是指建立1个市级市政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汇集“N”个市政管线权属单位的市政管线有关基础和业务数据,提供浏览、查询、统计等功能。

军转干考试

推动物联网应用实践。加快制定物联网应用标准和规范,促进应用数据和支撑平台建设,推进物联网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资源管理等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现场感知、动态监控、智能判断和快捷反应能力。发挥物联网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药品监管、生产监管、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支撑功能,打造“安心工程”。

深化城市管理网格化。推进网格化管理应用范围扩展到郊区县,应用领域扩展到生产、消防、食品卫生、房屋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促进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协作。推进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和网格化管理平台相结合,完善城市综合运行监测管理。

区县城市 篇3

关键词:轨道交通,区县,城市轨道,区域铁路

1 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要素包括人的流动性空前增强, 各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城市与周边区县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 交通联系也日益紧密, 有些近郊区县还承接了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分流, 这也导致区县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越来越紧密。比如重庆“五大功能区”之一的城市发展新区主要在中心城市附近的区县, 北京市将部分行政功能迁至通州。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 轨道交通相比其他交通方式, 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市民关于快捷、安全、舒适、经济的出行期望。因此, 建立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县之间的轨道交通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2 轨道交通层次及有关特点

2.1 轨道交通层次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 轨道技术日新月异, 类型层出不穷, 截至目前, 国内外对轨道交通分类标准还没有明确定义[1]。由于地铁和轻轨经常冠以轨道交通的名义, 因此, 大多数人提到轨道交通, 就认为是地铁和轻轨, 城市特别是近郊区县发展轨道交通也就自然而然地谋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事实上, 顾名思义, 轨道交通就是利用轨道来进行运输的交通系统, 因此, 轨道交通不仅包括地铁、轻轨, 还包括铁路、有轨电车等多种形式[2]。本文从服务区域和技术参数角度出发, 尝试将轨道交通分为以下3个层次。

1) 干线铁路。从国家层面纵横联系中国东中西部各大区域和重要节点城市, 运输速度最快、站间距最大、载客量较小、与城市衔接紧密程度最低。

2) 区域铁路。服务于地方区域层面, 运输速度较快、站间距较大、载客量较小、与城市衔接紧密程度较好。区域铁路主要包括城际铁路和城市铁路。城际铁路是在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内部重要的城市之间开通的以客运为主的客运专线, 即通常意义上的中长距离客运铁路, 也可以由干线铁路分段运营形成, 以满足区域间紧密的交通联系, 实现小编组、高密度运输和公交化运营;城市铁路是服务于城市郊区或者近郊区县的速度较快、站间距较大、客运量较小的轨道交通统称, 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城市铁路、市郊铁路、快轨等, 其导向系统、轨道制式、车辆类型等随着轨道产品而变化, 一般由地方投资建设。

3) 城市轨道交通 (主要为地铁、轻轨) 。其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市, 是大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布设, 速度较慢、站间距小、载客量最大、与城市衔接紧密程度高[3]。轻轨和地铁最本质的区别是运量, 轻轨的运量比地铁低, 而与一般所认为的驱动方式、地上或地下敷设等无关。

2.2 中长距离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比较 (见表1)

2.3 主要轨道交通类型比较 (见表2)

3 中心城市与区县之间轨道交通类型选择

3.1 中心城市适宜采取城市轨道交通方式

轨道交通服务整个中心城市范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地面交通日益拥堵不堪。由于城市轨道系统具有运量大、发车间隔可调、准点率高、站间距小、线网密度高、与城市用地结合紧密、具有一定战时储备功能等特点, 满足客流要求、具备经济能力的大城市应规划建设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主要服务城市通勤客流 (上班、上学) 和日常流动需求。

2.2中心城市与区县之间适宜采取区域铁路

从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的宝贵经验来看。区域铁路广泛分布在城市郊区, 比如, 伦敦、纽约、巴黎、东京、莫斯科等城市的地铁线网只有一个相对规模较小的地铁线网, 在整个市域范围内, 还有大量的市郊铁路、城市铁路、城际铁路, 承担着50%左右的轨道交通运量[4]。

从中心城市与区县之间的客流特征来看。一是随着主城与郊区、与区县之间客流需求的逐渐增大, 高速公路将很难承载这部分激增的流动性交通。因此, 把轨道交通引入城市郊区、区县, 将大大缓解公路运输压力。二是中心城市与区县之间的客流以点对点为主, 中途沿线的客流较小, 客流潮汐明显, 其适宜发车间隔较长 (约30min) 、站间距较大 (5~20km) 、线网密度低的轨道交通。三是中心城市与区县之间的客流量相对较小。比如, 重庆与近郊区县, 目前仅江津、永川、合川的日客流量超过10000人次, 预测远期江津、永川、合川、长寿的轨道交通日客流量在50 000人次左右, 其他区县均在30000人次/h以内。因此, 当中心城市与区县之间的客流量达到高峰5000人次以上时, 可以考虑采取轨道交通工具。同时, 采取利用干线铁路富余运能、客货共线、多区县联系等区域铁路方式更为经济。四是由于距离较远, 市民对于准点率、可达性的要求很高, 区域铁路这种轨道交通方式能够最大程度满足这种需求。

从行车速度来看。在中心城市, 出行距离较短, 因此地铁的运营速度通常在35km/h左右、轻轨的运营速度在25km/h左右就能满足主城内部对轨道交通的速度需求。但是对于中心城市与区县之间, 出行距离较长, 对旅行速度的要求较高, 对轨道交通运营速度的需求一般要大于60km/h, 若采用城市轨道, 比高速公路的运输时间还要长得多, 不能体现轨道快速便捷的优势。

从节约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角度来看 (见表3) 。轨道交通是一种低污染、低耗能、高效率的运输方式, 也是人均占用土地面积、人均占用建设成本最低的方式。

(以铁路为基准)

从安全性来看。轨道交通方式是一种安全便捷的交通方式, 它相对于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 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当中心城市与区县之间的客流量达到高峰小时5 000人次以上时, 在中心城市与区县之间适宜采取区域铁路。中心城市与区县之间应规划建设以城际铁路为主、城市铁路为辅的区域铁路交通网络。城市铁路总体上有新建铁路和利用干线铁路富裕运能开行城市列车两种方式, 还可采取旅行速度较高的其他制式轨道交通[5]。

4 结语

本文在较为深入研究各种主要轨道交通内涵特点的基础上, 论证了区县与中心城市之间尚不适合采用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联系, 适合采用区域铁路进行交通联系。对于轨道交通而言, 科技日新月异, 其特点也各自不同, 如即将运用于重庆主城区至铜梁区的S-Bahn都市快轨系统, 其能兼顾适应铁路和地铁制式, 又能以最高130~160km/h的速度快速运行, 地面敷设为主, 工程造价也不高。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 不断研究新产品的功能特点及其适用性, 以期将其正确、有效地应用到城市建设和区域建设上来。

参考文献

[1]张庆贺, 朱合华, 庄荣, 等.地铁与轻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2]谭复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3]张建嵩, 蒋新.重庆市远郊区县轨道交通适应性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3, 13 (4) :18-22.

[4]惠文杰.欧洲铁路客车发展动向[J].国外铁道车辆, 2003, 40 (1) :1-5.

区县防汛工作汇报 篇4

截止早6时;全区共出动防汛突击队员730余人次,车辆80余台,抽水泵18台,清理倒危树40余棵,打开雨水斗170余个。

(一)出现主要险情:

1、迎宾馆墙体倒塌一百余米,倒扶树十余棵,影响车辆通行,我区立即汇报市防汛办,并组织抢险突击队对倒扶树木进行处理,对道路进行封堵。

2、莱芜一路12号院墙倒塌,居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我区立即派员现场疏散受困居民,将该院6户11名居民紧急疏散到江苏路居委会,区市政公司派员对塌陷墙体进行抢修。

3、红岛路8号北航部队挡土墙倒塌5米。

4、宁夏路127号居民楼院院墙倒塌。

(二)存在问题:

1、西部老城区老房子多,房屋年久失修,漏雨情况比较严重,如贵州路14号、广西路43号、青铜峡路26号、蒙阴路1号等。

2、道路积水严重,如澳门路奥帆基地门前、文登路与延安一路路口、常州路与太平路路口、太平路与西陵峡路路口、太平路与浙江路路口、山东路与香港中路路口、山西路与河北路桥洞下等,造成这些地方积水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雨水箅子的设置不当,造成积雨严重;二是管道排水不畅,造成积水不能顺利排出。

(三)需市协助解决的问题:

居民院院墙倒塌修复资金问题。

区县掠影 篇5

烟台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战略, 重点推动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领先崛起、率先突破。牟平作为新区的主战场、主阵地, 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 通过高端规划引领、高质项目带动, 打造蓝色经济新亮点、新支撑。

高起点编制规划, 瞄准国内外一流, 高标准对接东部新区的大规划, 高水平完善牟平的各项规划, 以高端规划引领高水平开发。高速度推进项目建设, 将今年确定为“项目加速推进年”, 以总投资2217.4亿元的123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为重点, 积极推进国经中心北方论坛会址、中冶国际商务城、滨海度假酒店群等项目建设, 全力突破滨海开发、养马岛开发、水系开发、龙泉温泉开发等重点板块, 快速打造核心引擎, 加快“跨越式转型发展”步伐, 努力建设惠及全区人民的“幸福牟平”。

海阳:突出打造“一带三区八大产业集群”

海阳市依托南部沿海经济带的资源优势, 确立了突出打造“一带三区八大产业集群”的工作思路。“一带”即依托230公里海岸线打造的南部沿海经济带。“三区”, 一是依托海阳核电站, 以规划控制面积53平方公里的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为平台, 打造核电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依托第三届亚沙会60余项场馆及配套工程建设为主体, 打造10平方公里的亚沙城。三是依托丁字河口特大桥, 积极融入烟青半小时经济圈, 加快推进规划总面积187平方公里的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八大产业集群”, 即核电装备制造业、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生物科技、海洋新能源、现代海洋渔业、海洋高端服务业集群。目前, 全市新建、续建和拟开工2000万元以上蓝色经济项目28个, 总投资1867.5亿元。

龙口市大力实施“蓝区带动”战略, 积极在打造烟台市蓝色经济北部增长极上当标兵、打先锋。集中集约用海项目年内计划投资40亿元, 完成围堰工程, 到2020年建成可承载1000亿元投入、3000亿元产值的高端产业新区。

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 重点抓好龙口港4个10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1个20万吨级石化泊位, 以及10万吨级航道拓宽、公用锚地、保税物流中心等工程项目。加快屺坶岛深水港区开发, 抓紧推进20万吨级航道及锚地工程前期工作, 争取早日投入使用。

在临港产业培育方面, 集中培植海洋工程装备、临港加工、临港化工、临港电力能源等四大临港工业集群, 积极构筑海上、陆路、保税、分销四大临港物流体系, 建设龙口现代海洋运输物流业特色产业园。

招远:四大战略四大保障引领蓝区建设突破提升昂扬奋进

实施带动战略。开发区升级带动战略, 全面打造海陆“一体”, 开发区、滨海科技产业园和东城新区“三区”突破发展的蓝区大格局;大项目招商带动战略, 引进建设一批重点蓝色项目, 促进蓝色经济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经济转型带动战略, 加快推动资源型经济向高端高质高效蓝色经济转变;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 坚持实业兴市, 实体兴企, 促进资源、资金向实体经济集聚, 推动企业增强实力、加快转型。

构建保障体系。加大产业发展、财税、城乡统筹等制度创新力度, 构建改革创新制度保障体系;加强港口、铁路、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 构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抓好水利建设, 加快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 构建水力资源和能源保障体系;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海岸带综合治理, 构建生态安全的保障体系。

长岛:打造国际休闲度假岛

区县城市 篇6

党的十八大报道提出, 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 坚持正确导向, 提高引导能力,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是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也是我们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原则。我们基层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 就是要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结合全市新闻宣传工作会议的精神, 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

新形势下如何办好区县报呢?

第一, 讲政治, 坚持正确的导向

我们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不能够照本宣科, 一定要联系实际, 就办报来讲, 首先是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 表现的就是舆论的导向。这是生命, 既是报纸发展壮大的生命, 也是办报人的生命。一个报人, 一份报纸要有灵魂, 首先是办报人要有灵魂, 这个灵魂是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 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这个话呢, 说了很多很多次了, 但是如果从发展过程谈, 我们谈下去, 这个问题始终排第一位。因为一旦出现导向偏差, 就可能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 对报纸如此, 对个人也如此。

第二, 求高度, 公开标准为准绳

因为我们现在区县报绝大多数是内部, 只有少数4家是公开出版的报纸。我们承担责任就是把报纸办好, 什么叫办好?既然办了报型就得按照国家的规则办, 如果不按规则办, 那后果不可收拾。媒体要发展, 就要按照规则来发展, 要有纪律要有法制意识。虽然是内部的报纸, 但是一定要按照公开的标准来做, 这样做报纸既不会出问题, 还可以提高办报水平。

第三, 抓人才, 打造核心竞争力

大家都希望我们的报纸办得长久, 办得长久的根本是什么?人。一个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说到底, 就是人才这个团队, 人才才是本位。因此, 我们在市政市委的领导下, 将会在人才队伍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例如, 今年市里将花50万元专门培养我们新闻队伍中那些拔尖的人才。通过培训, 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使他们在评高级职称的时候、去竞争中国新闻奖的时候有更大的实力。我们准备派一些人, 到多媒体大学, 如复旦大学专门给我们量身打造了一个班。这已经从2012年开始实施了。同时, 从2012年开始我们建立新闻奖的评奖制度, 奖励制度。给所有获得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的作品、作者发奖金。一等奖5万块, 哪怕你是写了100字的消息也是5万块, 二等奖3万块, 三等奖1万块, 然后各个单位一比一配套。今年重庆日报就有一篇900字的消息稿得到3万块钱, 再加3万块就是6万块钱。钱, 并不能代表它的价值。但是我们要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人才的鼓励。因此, 要办好报纸, 一定要把人才放在第一位。要办报没有报人怎么行呢?外行领导内行怎么行呢?实践证明。我们那些出事的地方, 相当程度是有这些因素的。

第四, 守纪律, 量力而行办报纸

报纸需要发展, 但是要科学发展, 要安全发展。所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就是量力而行的发展。我举个例说, 比如说我们现在报纸的控版, 这个权利一放, 在此之前, 包括这次调研的时候很多同志都说是不是我们多上几版?一级单位就负责任就完了。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最基本的就是两个方面要量力而行, 第一, 人力要量, 第二, 财力要量, 所谓人力要量, 就是有足够的人, 办报纸是有规则, 什么样的报纸, 什么岗位是必不可少的, 什么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第二, 钱。因为我们做的报纸都是免费的送给人家, 不允许打广告的, 因此扩版出是绝对不允许扩广告的。有多少钱办多少报, 决不允许打广告。千万不要图小利而惹大祸, 量力而行。我们这支队伍是很好的, 尤其是经过十八大的检验发现:只要努力, 就可以做到让党和人民放心、满意。在学习十八大中, 我们共同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希望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集中的精力、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工作, 确保学习十八大精神取得丰硕成果, 为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作出新闻工作者的更大贡献。

摘要:近年来, 各区县报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决策, 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特点, 在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地方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表现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已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区县报发展论坛本着加强交流、促进发展的宗旨, 将各方面的力量汇集起来, 围绕区县报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搭建起了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在推进区县报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形势下更要办好区县报。

北京公布18区县查档电话 篇7

根据北京市档案馆民生档案利用统计数据来看, 在2006年至2008年中, 北京市民最关心房产档案, 查阅人数为1465人, 占查阅总人数的68%, 工商档案和招工档案的利用率紧随在房产档案之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婚姻档案”却基本处在“无人问津”的状态, 两年间查阅人数仅为22人, 利用率只有1%。这是因为市档案馆仅存了上世纪50年代前门区撤区时的婚姻登记, 当事人现已七八十岁, 或已经过世, 所以这部分档案利用率不大。

从2009年开始, 北京市将每年的9月5日定为全市“档案馆日”。届时, 市档案馆与18个区县档案馆将联合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今年,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 市档案局还将陆续推出三个展览。其中今起开幕的“北平和平解放史料展”, 共分为“北平方式”、“古都新生”和“定都北京”三个部分, 展示了1946年至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北京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历史发展过程。

查档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1:30下午14:00-16:30

星期六、星期日、节假日查阅档案!, 需提前预约。

区县报姓“党”也姓“民” 篇8

近年来, 随着地方党委政府对宣传工作的重视, 区县报进入到了一个群雄逐鹿、蓬勃发展的时期。各地区县报纷纷加大投入, 招兵买马, 改版升级, 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体现自身的应有价值。

任何一张报纸, 失去了读者就失去了它所存在的价值。如何改变党报在读者心中“高、大、全”的形象, 办出一张有特色、有品位、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笔者认为, 准确定位目标读者群, 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 是成功改版的关键所在。

区县报姓“党”也姓“民”

区县报作为地方党报, 姓“党”不言而喻, 姓“民”也不难理解。

2013年8月19-20日, 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 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站稳政治立场。坚持人民性, 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 坚持人民性即是坚持党性。习总书记要求, 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 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 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习总书记的讲话对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而区县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 与群众打交道的机会更多, 反映社情民意更方便快捷, 所以区县报改版, 除了“党性”应夯实得更加坚固外, “人民性”也应该体现得更加充分。

增强服务意识敢于破旧立新

有人说, 办报纸就是在钢丝绳上跳舞, 一不留神就会掉入万丈深渊, 承受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压力, 这一点在党报尤其在区县报表现得特别明显。

坚持“政治家办报”是我国报业的办报方针, 然而久而久之, “无过便是功”的想法, 却在区县报成了主流, 谈及报社改革, 说得多做得少。在此思想禁锢下, 报纸从形式到内容, 缺乏新闻性、服务性, 见诸报端的大多是会议新闻、“简报新闻”, 每逢开大会, 领导讲话一版转二版、二版转三版, 而读者关心关注的新闻, 翻来翻去却难寻踪影, 长此以往, 读者就不看报纸了。

穷则变, 变则通。面对读者不买账的尴尬局面, 一些区县报审时度势, 与时俱进, 开始破旧立新, 改版升级。

2013年9月,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 在该会议精神的指导下, 长寿日报社也提出了改版计划。

如何改版?改成怎样?长寿日报社没有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 更没有闭门造车随意拍脑袋胡编乱造, 而是启动了一项活动———向读者展开问卷调查。活动分为随报调查、网上调查和访问调查。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问卷收集, 共收到读者反馈问卷1177份、意见建议10000多条。他们对长寿日报的栏目、内容、版式等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 并对长寿日报即将启动的改版计划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问需于读者, 问计于读者。长寿日报社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本着“党性”与“人民性”辨证统一的思想, 提出了“传递资讯, 服务民众, 滋养心灵”的改版方针, 并精心设置了产经、理财、创富、楼市、家居、环保、教育、保障、维权、道德、法治、城事、健康、养身、耍事等栏目。对于改版后的长寿日报, 许多读者评说, 长寿日报变了, 新闻性、服务性、可读性更强了, 更加好看、有用了。

从此次长寿日报改版提质,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示:一是思路决定出路。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读者对区县报的认识和需求也在变化。要适应变化, 顺势而为, 在服务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同时, 也要服务好广大读者。只有读者爱看了、买账了, 报纸才有生存的空间, 才有发展的出路。二是定位决定地位。长寿日报改版方针提出的“传递资讯, 服务民众, 滋养心灵”, 是新闻性、服务性、可读性的概述, 而设置的产经、理财、楼市、环保、教育、保障、维权等栏目, 都是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是广大读者关心关注的, 均有一定的目标读者群。久而久之, 这些栏目就会在读者心中形成品牌, 获得一定地位。

深化服务意识勇担社会责任

区县报在新时期的社会责任是什么?简言之, 就是唱响主旋律, 发出好声音, 传递正能量, 营造好氛围。

如何承担起区县报的社会责任?这需要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深化服务意识。服务不仅要经常挂在嘴边, 还要融入到思想中, 落实到行动上, 体现到稿件中。

首先, 要一如继往地坚持“三贴近”。“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这是新闻报道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并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

长寿日报改版前

如何坚持好“三贴近”原则?长寿日报改版后, 根据读者需求, 设置了系列栏目, 形式和内容均有了较大改观, 并逐渐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但为了坚持好“三贴近”原则, 给读者提供更多好看、有用的信息, 将栏目长久开办下去, 长寿日报社进一步完善了体制机制:一是加强策划、指导, 每周五上午定时召开策划会, 社领导和各部室负责人对各栏目报题进行会诊, 按照“三贴近”的标尺进行把脉, 力求稿件刊登后的实际效果;二是实行栏目主持人负责制, 具体负责栏目稿件的报题、采写、摄影等;三是清单式、表格化确定栏目出版周期、时间、版次, 保证栏目稿件如期出版。

其次, 一以贯之践行“走转改”。“走转改”即“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这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 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长寿日报开展“走转改”活动两年多以来, 来自基层的稿件越来越多, 记者队伍的作风越来越实, 新闻稿件的文风也越来越实,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走, 要求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院坝楼栋进行采访, 并设置《记者新春走基层》、《走进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等专栏, 用真实的事例说服人, 用质朴的语言打动人, 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感染力。

转, 让记者深刻理解到“接地气才能有灵气, 俯下身才能心贴心”。今年两会期间, 桃花河污染问题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长寿日报社主要领导亲自带队, 沿着桃花河流域实地走访、追踪溯源, 探求桃花河污染的真相, 连续推出18篇调查报道和5篇评论,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得到了群众一致认可。

改, 力求新闻报道“短、新、实”。“短”要求会议新闻、领导活动等报道一般不超过500字, 而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来自基层的典型事件和人物等稿件则给足版面;“新”要求新近及时、立意新颖、写作新奇, 会议新闻不能就会报会, 要从会议中抓新闻, 为读者提供有用信息;“实”要求文风朴实、新闻实用, 文章中不能有大话、套话、空话, 给读者实实在在、可知可感的感觉。

如何办好区县电视新闻节目 篇9

一、区县台新闻节目的现状分析

(一) 节目宣传意味较浓, 贴近性不够

因为担负着宣传本区域政策等方面的重任, 区县台的新闻节目中涉及官员出行、政府会议等方面硬新闻还占据着一定比重。另一方面, 节目没能真真切切的反映普通老百姓的需求, 节目素材不够接地气。特别是在新闻信息获取渠道更为便捷的今天, 带有宣传意味的新闻恰好又是观众所抵触的。转变一贯的宣传作风, 深入贯彻“三贴近”的原则, 为受众呈现更贴近的新闻内容显得尤为迫切。

(二) 节目质量不高, 精品新闻意识匮乏

“新闻精品”一词最早诞生于报纸媒体之上, 到目前为止, 学界与业界对于新闻精品还未能达成共识。但是, 构成新闻精品的大致要素已达成共识, 那就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紧扣时代的脉搏主题。而对于电视媒体而言, 新闻精品除了具备上述两个要素之外, 更要求其在视觉传达上下功夫。众所周知, 电视媒介相比于报纸和广播来说, 最直观的优势就在于电视媒体能够利用图像画面进行信息的描述与传播。然而, 部分区县台的新闻节目并未充分利用电视的这一图像画面功能, 节目画面不清晰、剪辑重复累赘等尴尬现象频出。而在节目内容的编排上也缺乏整体的协调性, 新闻节目整体美观度不够。

(三) 互动机制缺乏, 接受反馈信息欠积极

传播是一种精神交往, 互动则是传播的精髓。互动既是传播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又是传播效果的实现标志。在与观众的沟通上, 部分区县台的新闻节目往往还是采用短信抽奖等传统方式进行互动, 更有甚者直接忽略与观众的互动, 进行新闻节目的“子弹式”传播。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渠道缺乏, 受众的反馈信息无法直达, 这显然不利于节目的调整改进与长远发展。

(四) 新闻视野局限, 从业队伍素质不高

新闻从业队伍作为新闻传播媒体的活动主体, 其思想与行为方式直接决定着媒体的运作与发展。放眼当下, 不少区县台从业人员思维模式僵化, 依赖于现成的工作模式。特别是在新闻线索的搜集和采写过程中, 其视野往往会局限在本区域之内, 缺乏开阔的眼界和全新的新闻采写编能力, 对于自身的知识体系更新频率较慢, 采编出来的新闻过于死板, 不够生动。

二、区县台新闻节目的发展策略探讨

(一) 坚持内容为王, 发掘深度新闻

网络媒介的大发展, 信息选择权日趋多元化, 受众的注意力俨然成为稀缺资源, 各电视节目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已成白热化趋势, 新闻节目也不例外。当然, 对于新闻节目而言, 内容是根和本, 也只有内容真实有深度才能赢得受众的注意力和信任。由此看来, 对于区县台的新闻节目而言, 更应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 打造出更贴近受众的新闻。

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社区集群也正日渐增多, 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个社会发展的缩影。区县台的新闻节目应多将镜头对准这些社区, 多关注社区文化, 以及社区居民生活的喜怒哀乐, 将新闻的触角延伸至居民身边的每一件小事, 让新闻的选题向市民的生活横向拓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如今受众的新闻理念早已发生改变。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由多到精”、“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他们不再仅仅停留在了解新闻事实的层面上, 而且还希望看到社会方方面面对这条新闻的认识和评价, 以及新闻背后的新闻;他们不再满足于新闻对社会和生活作浅尝辄止的报道反映, 而要求能对社会和生活作深层次的剖析, 以开拓自己的判断思路, 增强自己的判断依据。坚持内容为王还要求区县台新闻节目在拓展新闻内容横向面的同时, 更进一步挖掘深度新闻, 多对典型人物与事迹进行深度报道。

(二) 优化节目编排, 注重视觉传达

电视新闻作品不同于文艺作品, 但是它也同样讲究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然而, 不难发现的是, 我国部分区县台在节目形式与内容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要想改进节目质量, 就应该从形式与内容上做到进一步的完善。

电视是图像的艺术, 新闻节目在讲究真实性的基础之上也应充分地发挥其图像作用, 让节目表面形式也能做到兼具美感。例如, 在新闻播报一些历史回顾性事件时, 将节目画面调整为灰色, 这能进一步增加新闻的可视性。若新闻中涉及一些数据资料, 还可加入一些图表和说明, 丰富新闻节目语言, 增加新闻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新闻节目的内在编排往往决定着节目的整体表现力和受众的接受程度, 而部分区县台新闻节目往往忽视这一点。在进行非线性编辑的过程中, 除了要把握“动接动, 静接静”的基本剪辑原则之外, 还要选择适当的形象素材, 并以一定的角度、景别将它们组合起来。既要考虑到画面的完整性和声画对位, 又不要盲目地进行图文解字。新闻内容编辑人员除了把我电视新闻节目的艺术性之外, 还应从新闻节目内容的整体着手, 对每一条新闻进行细分和分类, 保证新闻节目整体的流畅性, 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

(三) 注重与受众的沟通, 增设互动反馈机制

从传播的视角来看, 电视新闻节目从新闻线索的搜集, 到节目的编排与制作, 再到受众的收看, 这一过程可以被视为一条完整的传播链。而在这条链接当中, 受众的反馈便是重要的一环。只有加强与受众的沟通与互动, 多听取受众的反馈信息, 才能将新闻节目做到尽善尽美, 赢得受众的认可与支持, 从而树立起媒体及其节目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

对于区县台新闻节目而言, 要想加强与受众的沟通互动, 从而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 就必须首先搭建起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机制。纵观以往新闻节目的互动方式, 无外乎是公布短信平台、邀请节目嘉宾、开通直播间电话等方式与观众沟通, 从而获得反馈信息。然而, 受新闻节目形式与时间限制, 与观众在直播间进行电话的沟通往往不太可行, 而主持人对观众的短信也只能选择性阅读, 互动与反馈效果不明显。在网络发展的当下, 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已经逐渐普及, 区县台新闻节目也应借助这些新媒介搭建起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机制。例如, 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 将每一期新闻节目的话题或者节目内容公布在上面, 观众可以根据话题与内容进行互动。这样既能突破新闻节目与受众沟通的时空限制, 又能更进一步拓展新闻节目之外的沟通空间。

当然, 对于新闻节目而言, 除了增设诸如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之外, 还应在新闻节目之中添加一些互动的元素。例如, 新闻主播在播音过程中应采用清新简洁的语气进行播报, 表情处理也应自然一些, 这也是与观众进行非语言符号沟通的一种良好方式。

(四) 拓展新闻视野, 打造新型新闻人才队伍

据了解, 我国部分区县台的新闻记者队伍往往是以40岁以上的“老一辈”群体为主, 他们对于新闻的采编有着一套完整而熟练的固定模式。然而, 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敏感度缺乏, 特别是对网络和新媒体了解偏少, 无法充分利用新媒介挖掘新闻信息。视野仅仅只是局限于当地的狭窄范围之内, 缺乏开阔的眼界, 这不利于区县台新闻节目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在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今天, 要求区县台的新闻记者努力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 特别是对新媒介的使用能力。多逛论坛、博客、微博和微信, 从中发现一些潜在的新闻线索。但是, 对于网络上的新闻线索, 不少记者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就进行报道, 严重降低了新闻的真实性。鉴于此, 还要求记者不做网络信息的“跟屁虫”, 借助于网络发掘新闻线索, 而不是完全依附于网络, 对网络上出现的一系列或明或暗的新闻线索予以甄别、调查后再进行报道。

打造新型的新闻人才队伍, 不仅需要记者自身的努力, 更需要媒体单位同时发力。当下, 不少区县台内部在存在重视技术技能, 轻视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的现象,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闻队伍人文素养与知识结构的枯竭。众所周知, 理论是理性思维的助推器。这就要求媒体单位除了要培养新闻记者的技能之外, 还应加强记者的理论素养学习,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学习。

三、结语

即使网络媒介的兴起看似分流了区县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而中央及省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依托专业上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上风位置。但是, 区县台天生有着良好的地缘优势, 更接近基层, 更容易抓住第一手基层新闻。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实现新闻节目的重新定位, 区县台的发展仍有一片天空。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傅岩.电视新闻:内容为王审美制胜[J].新闻爱好者, 2008 (12) .

[3]王俊明.浅谈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活力, 2009 (2) .

上一篇:英语反思性教学运用下一篇:数学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