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的特征及作用(通用12篇)
市场调查的特征及作用 篇1
摘要:通过回顾组织惯例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了惯例的内涵以及重复互动、群体性和背景依赖与路径依赖性等特征,认为惯例能够提高组织效能和促进组织学习,强调未来的研究应该侧重于战略转换与组织惯例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组织惯例,内涵,特征,作用
在组织与战略领域的相关文献中,组织惯例(organizational routine)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术语。20世纪70年代,Stene(1940)提出了组织惯例的概念,经过Nelson和Winter为代表的众多学者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Nelson和Winter(1982)在《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中分析了惯例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后来的惯例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代企业组织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组织理论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答的重要问题:如何认识组织的稳定和变化?是什么影响着一个组织的变革和适应性?尽管源自演化经济学的组织惯例并不是对这些组织现象的唯一解释,却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Pentland和Feldman,2005)。惯例融入到多种组织现象中,包括组织结构、战略、技术以及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Levitt和March,1988),组织的很多任务(工作)是通过惯例完成的(Feldman,2000),因而Nelson和Winter(1982)认为组织惯例是组织行为的基本构成和组织能力的宝库,是认识组织变化的关键。惯例不仅有助于认识组织变化,也是理解组织能力如何积累、转移和应用的核心(Cohen等1996;Winter,2000)。正因为如此,组织惯例在组织理论的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惯例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来研究组织问题。1995年8月,Cohen、Burkhart和Dosi等多位学者曾经在圣达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就惯例研究的八个主题展开了四天深入的研讨,并于次年在“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上发表了达成的共识(Cohen等,1996)。尽管在组织理论中惯例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应用非常普遍,但到目前为止在相关文献中仍然有很多模糊不清和不一致的地方,就惯例究竟是什么并未达成充分的共识。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来澄清对组织惯例的认识并探讨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组织惯例的内涵
(一)组织惯例概念
惯例研究本身具有多学科性,涉及演化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组织理论以及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由于各个学科视角的差异,造成组织惯例的内涵过于宽泛,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由于现有的文献对组织惯例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为了便于进一步的讨论,首先需要明确界定组织惯例的概念。March和Simon(1958)把组织惯例看作计算机程序和子程序;Nelson和Winter(1982)认为惯例是有序的可预期的行为模式,惯例作为组织类似于生物基因的遗传物质存在;Pentland和Rueter(1994)提出组织惯例是组织的语法;Cohen等(1996)则定义组织惯例为“在同样背景下重复操作的一个执行能力,是一个组织对选择性压力的反应式学习。”
总的来看,就“组织惯例”的定义有三类主要的观点:一是认为“组织惯例”这个术语指的是行为规范(Gersick和Hackman;1990);二是把“组织惯例”看作规则、标准操作程序等(Cohen,1991),Feldman和Pentland(2003)提出惯例分“行动部分”(performative)和“结构部分”(ostensive)两个层次,“结构”部分是对惯例的抽象和概括,类似一个剧本指导、解释惯例的操作,“行动”部分指特定参与者在具体的时间、地点的行为和表现;三是Hodgson和Knudsen(2004)等人认为惯例不仅是行为,还可以看作是表现特定行为或者思想的倾向,Cohen(1991)提出惯例实际上有认知和活动这两个不同的层次,它既是活动模式,也是认知规范和认知模式。这三种对组织惯例不同解释的共同点是都指规范,也就是用来规定和指导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这种规范可能由正式的组织制度确定,也可能没有明文规定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准则,体现在组织参与者的行动中。惯例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中,了解一个组织做了什么远比了解一个组织试图做什么更重要。缺乏行动的惯例,一是难以观察和测度,二是不能被组织成员所认识和接受,尤其是惯例的默会性属性使其只有通过“干中学”才能转化为组织成员的共同行动。
反复发生是惯例的一个基本前提(Cohen等,1996; Cohen和Bacdayan,1994;Knott和McKelvey,1999),相同或类似的行为重复为参与人相互适应、建立联系并最终形成一致提供了可能性,所以不可能把只发生了一次的行动叫做惯例。明确了惯例是反复发生的行动,还要明确这个行动是个人的还是群体的。组织惯例是“在执行组织任务中涉及多个组织成员的重复行为模式”(Cohen等,1996),这表明组织惯例是多个人的相互作用。个人层次的活动应该用“习惯”这一术语来表示,只有多人参与的群体活动才能叫做惯例(Nelson和Winter,2002)。在多个参与人形成的关联中,一个人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人,因而惯例中存在大量参与人之间的互动。这样就可以把组织惯例概括为多个参与人(主体)为了完成组织中(组织间)的某一项任务而形成的重复的互动模式(Becker,2005)。
(二)惯例与惯性的区别与联系
在讨论惯例的时候很容易与另一个术语即惯性(inertia,也作惰性)混淆,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惯性是组织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保持自身状态不变的内在要求(严家明,2005),指组织未能发生变革(或拒绝改变)的属性;惯例则是指组织参与者重复的互动模式。严家明(2005,p57)认为惯性是根本,它的存在决定着组织行为倾向于惯例化。Gilbert(2005)提出了两个不同类型的惯性结构:资源刚性和惯例刚性,前者指不能改变资源投入模式,后者指不能改变运用资源的组织过程。惯例与惯性有关,在Gilbert看来,如果不能克服惯例的刚性,就会形成惯性。为了避免脱离本文的主题,这里不对惯例和惯性的因果关系作进一步的讨论,但需要强调的是惯例与惯性的不同,惯例是会发生变化的。Feldman(2000,2003)的研究指出惯例具有很大的变化潜力是因为参与者对重复的惯例的反应形成了变化的内在动力。Feldman和Pentland(2003)提出以往有关组织惯例的研究只注意到其中的“结构部分”, 忽略了“行动部分”所包含的主观性、智能及权利特性,而正是这些特性影响到惯例所具有的灵活适应性和变革倾向。国外学者对各类组织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证研究都表明惯例并非惯性,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二、组织惯例的特征
(一)重复的互动
作为一个反复发生的互动模式,组织惯例目的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需要从活动本身的角度来理解,互动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一项工作,如Barley和Kunda(2001)强调反复发生互动模式关注的是工作,注重如何完成工作任务。Pentland和Reuter(1994)的研究比较了旅行社和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旅行社的工作主要包括几类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活动:“机票、宾馆和汽车租赁,”而在一个大学图书馆中的管理员则需要了解他们的工作涉及到的从天体物理学到动物学等各类专业书籍。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是高度变化的,而旅行社的工作非常“惯例化”。但是,深入考察这两类不同的任务的执行情况时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要完成“机票、宾馆和汽车租赁”,旅行社面对的是经常变化又需要精心安排的活动,而图书管理员与借书人之间只是一个简单的重复互动模式。这个例子说明工作任务本身是理解组织惯例的基础。
惯例研究关注的是如何完成任务而不是完成了什么任务,这就意味着惯例具有过程特征,本质上是一个过程性的分析单元。惯例是“结构和行动之间、组织作为目标和组织作为过程之间的关键连接点(Pentland和Rueter,1994)”。因此,惯例的过程特性是实证研究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在大量的案例研究、实验研究和模拟研究中涉及的时间因素、惯例的变化和保持等都反映了惯例的过程特征。Becker(2005)提出在惯例的实证研究中主要使用四种方法:重复频率、特定条件下的行动规则、任务变化性和可分解性、模式的内容和过程以及顺序来测度互动模式,使研究得以实施。
对重复频率来说核心问题是如何决定什么构成了“相同的”行为?或者说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说是相同的行为?事实上,由于环境条件不能完全复制以及人的行为的主观性,没有任何两个行为是完全相同的,那么就要考察“‘类似’的含义是什么(Nelson和Winter,1982) ” Egidi和Narduzzo(1997)提出以参与人遵循的规则而不是规则诱导的行为来比较相似性,如果能够证明参与人在活动中使用的是同样的规则体系,就可以认为惯例化的行为是相同的(Cohen等,1996)。这种方法本身也有局限性,如果规则是明确的,无疑这是一个简单明确的操作方法;但是,如果规则是隐含的,这种方法就很难实施。因为规则和行为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只在有限的情况下规则才能完全决定行为(Becker,2005)。Pentland和Feldman(2005)也认为规则不是决定性的,参与人对如何使用规则有很大的影响,不仅激励机制会影响参与人对规则的遵守,参与人还会从自己的认知出发来解释规则,并且总是会犯错误或者试图改变规则(Feldman,2000)。
另一种方法是以任务的多样性和可分解性来研究互动模式。在Perrow(1967)的技术对组织结构影响的研究中,从多样性和可分解性这两个维度把工业企业的各个部门划分为四种不同的技术类型。所谓多样性是指完成任务需要处理的意外情况的数量,可分解性是指生产或者工作活动可以分解为具体的工作阶段和工作步骤的程度。借鉴这种思路,较少的例外和较低的可分解性就是“惯例”。相应的,任务的多样性和可分解性就成为了测度“惯例”的一个指标。Perrow的研究以组织为基础,虽然并不完全适用于以过程为基本分析单元的互动模式,但多样性和可分解性同样反映了工作任务中互动模式的特征。
Perrow对任务的多样性和可分解性的测度主要与工作任务的内容而不是活动的顺序(如何完成任务)有关(Pentland,2003a),因而他的测度未能清楚地区分生产内容和如何生产的过程(流程)。Pentland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评估任务的惯例而不是任务单元的惯例,他把过程惯例化的程度划分为词汇尺度和顺序变量(Pentland,2003b)。词汇尺度指用来描述一个过程的编码的数量,顺序变量指为了达到同样的目标过程步骤不同组合的变化,以顺序变量来说明行动顺序发生变化的可能途径。这种方法通过观察顺序,设计编码方案为顺序编码,使用相应的技术计算其相似性(变化)(详见Pentland,2003b),从而打开了“过程黑箱”,使我们能够分析参与人的行为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Giddens,1984)。
(二)群体性
作为惯例参与者的个人当然会影响组织惯例(Cohen和Bacdayan,1994),但组织惯例是多个参与人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行动,惯例把多个参与人和他们的行动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互动模式,因而群体性是组织惯例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惯例的群体性不仅表现在团队和组织中,还会出现在组织间(Zollo和Winter,2002),也就是说惯例的产生需要一个(一些)组织(或团队)作为平台,通过集体学习过程,形成新的认识,并调整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Edmondson等,2001)。
惯例的群体性意味着一个惯例的实施会涉及组织中或组织间不同地方的参与人,因而组织惯例是分布式的(Cohen等,1996)。惯例在空间上的分布可能非常广泛——实施惯例的多个参与人属于不同的组织单位,位于不同的地方,通过互动建立联系。不仅是空间上的分布,更重要的是参与人拥有的知识的分布。参与人拥有的执行惯例的专业知识通常只有很少一部分与其他参与人的知识是交叉的,在极端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重合,这时不同参与人拥有的知识是完全分散的,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知识的分散加剧了不确定性,使参与人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来形成惯例,因而参与人一定程度的知识共享是惯例形成的必要条件。
Cohendet和Llerena(2003)探讨了惯例群体性的另一个属性,即惯例形成的不同沟通方式。他们提出了三种沟通方式,第一种是层级式沟通如职能性沟通,为了完成给定任务的无意识干中学,共享的是相同(或相似)的专业知识;两外两类是与知识有关的沟通和实践性沟通,均为水平式的沟通。前者是为了产生新的知识而进行的沟通,是有意识的知识编码和循环;后者是围绕着共同感兴趣的某一实践的沟通,是有关特定实践知识的表达。这些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形成了惯例产生和演化的不同背景,使得惯例在可复制性、惯性程度和搜寻潜力方面有很大的差异(Cohendet和Llerena,2003)。
强调惯例的群体性并不否认个人在惯例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Weick(1990)通过对空难历史记录的分析得出结论:“当惯例的参与者开始以更加个人而不是群体的方式采取行动的时候,惯例就可能被打破。”这一发现对了解个人与他们所参与的群体性惯例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含义,为了不破坏组织中的协作,就需要在个人习惯和组织惯例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在参与者需要合作才能取胜的扑克牌游戏实验中,Egidi(1996)发现组织惯例产生于由个人生产性规则形成的分布式过程中,这就意味着惯例的形成机制是个人规则、兴趣和活动相互影响的结果。
作为群体性活动,有关惯例的另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惯例是否是有意的行动。Ashforth和Fried(1988)认为遵循惯例的参与者并没有有意识地付出大量的认知资源,惯例在很大程度上是下意识的活动,但也有学者认为惯例并不是无意识的行为而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完成的(Pentland和Rueter,1994)。由于惯例的“结构”部分并不能严格地用来指导操作(Pentland和Feldman,2005),参与人可以在遵循惯例和修正惯例之间做出选择(Feldman,2000;Feldman和Pentland,2003),Feldman(2000,2003)指出变化当惯例重复的时候,参与人总是能以不同的方式对惯例的执行施加一定影响。陈学光和徐金发(2006)认为组织成员之所以遵循“前例”是因为随着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学习逐渐发现了更好的行为方式,对“前例”的相互观察形成了对未来的“预期”,这种隐性的“预期”形成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成本。因而Giddens(1984)指出惯例既不是无意识的也不是自发的,大多数社会活动的惯例化特征是人们在每天的行为中连续努力构建的结果。
(三)背景依赖和路径依赖
惯例的另一个特性是背景依赖和路径依赖。惯例植入到组织结构中,具有明确的背景(Cohendet和Llerena,2003),脱离特定背景的惯例毫无意义,惯例只有在某些背景下才是有效的(Cohen等,1996)。参与人在特定情形(背景)下的行为,表明了一个组织完成工作任务的典型方式(Orlikowski,2002)。背景与惯例之间的互补关系使它既是对惯例的外部支持,又是对惯例转移的制约。惯例难以转移除了自身的原因,如惯例的本质及其边界的模糊造成惯例的某些部分不能复制(Winter和Szulanski,2001),还有背景的差异。惯例的特异性使其总是包含一些特定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因而脱离特定的背景空泛地讨论惯例是没有意义的。惯例不能在不同的背景下转移表明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佳实践,而只有针对特定地方的最好的解决方法。这意味着在组织内部复制惯例只能是改良性的,还需要创造一个类似的环境(Kogut和Zander,1992)。
路径依赖性意味着惯例建立在过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其发展演化是起点的函数。惯例会根据反馈结果逐渐适应新的环境,但这是以过去的经历为基础的(Levitt和March,1988;Cohen等,1996)。在逐步增加信息的重复决策实验中,所有参与者做决策时都充分考虑了过去的经验清楚地表明了惯例的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还意味着惯例的发展保持在一定的路径上,在一定的起点上沿着特定的路径逐步发展。惯例的改变常常是渐进性的,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化逐渐形成的。缺乏对过去特定路径的认识,就不可能重现路径并揭示惯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惯例对组织的作用
惯例对组织的作用有许多具体表现,但归结起来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提高组织效能和促进组织学习。
(一)提高组织效能
惯例具有解决问题的行动模式和管理与控制机制的双重属性(Cohen等,1996),惯例对组织效能的促进主要通过增强组织的协调和控制以及降低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实现。
1.强化协调和控制。
Stene(1940)提出“一个组织内的行动协调会随着基本和重复职能成为组织惯例的程度而变化。”Knott和McKelvey(1999)认为就企业效率有两个普遍的观点,即代理理论主张的剩余索取权和组织理论提出的惯例,与代理理论认为剩余索取权是解决监控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不同,而他们运用美国印刷行业的大样本数据比较了剩余索取权和惯例对公司效率的影响,得出了就协调和控制而言惯例比剩余索取权更有效的结论。企业成长到一定的规模就变成了公众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职业经理人形成的“超级惯例”成为了企业的投资惯例,源自“超级惯例”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股权分散引起的代理问题。Segelod(1997)对瑞典主要制造企业的调查也表明标准化的惯例对控制方式的运用有很大的影响,惯例行为比非惯例行为更容易监控和测度,越是标准化就越容易比较,协调一致的行为显然更易于控制。不仅在组织内部,惯例作为组织间的协调手段也比契约更有效,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合同并最终使合同变得不再必要(Langlois和Robertson,1995)。
惯例的协调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个方面:一是确定的规则形成的统一和系统化的群体操作,作为对员工行为的程序化的指导最终形成了同步效应(Grant,1996a),惯例所实现的协调一致使任务能够顺利执行,组织惯例的打破首先破坏的是协调行动(Weick,1990);二是每一个参与人都拥有其他参与人行为的知识,对其他参与人行为的稳定预期构成了参与人决策的基础,这种有利于决策的预期形成了共同的高度配合。
就“什么是组织实现协调的最佳途径”这一问题,Gittell(2002)探讨了惯例以及其他协调机制对业绩的影响,他发现惯例对业绩的影响是通过协调组织成员的关系而起作用,惯例通过强化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对组织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不完备的组织控制体系为参与者之间的讨价还价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主要依靠惯例所形成的缓和调节着参与人之间的关系(Nelson和Winter,1982),这种缓和并不意味着组织内不存在利益纷争或者依靠对组织参与者(成员)的密切控制实现,而是由于惯例所带来的组织内部的稳定关系,使得组织的参与者能够按照正常的秩序完成任务,并在发生纠纷时按照一定的模式加以解决。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工人和经理之间的关系中,还出现在工人们的关系中,经理们的关系中以及经理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中(Nelson和Winter,2002)。
更进一步的分析,惯例有利于组织的协调和控制的根源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稳定性。反复发生的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复形成了惯例的稳定性。稳定性提供了一个协调和控制的基准,没有一个稳定的基准来比较,就不可能发现组织中的变化,也就无法纠正偏差,实现有效的协调和控制。稳定性还增强了组织的预见性,有利于事先做出反应并协调进一步的行动(Inkpen和Crossan,1995)。
2.降低不确定性。
因为事先不知道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不确定性造成了决策的困难。组织应对不确定性常用的做法是增加信息量、改进对各种可能性的估计并提高其准确性。但普遍的不确定性使得决策者不但不能预先知道各种可能的结果,也不知道这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最终即使增加了信息量仍然不知道可能的结果。有时虽然得到了更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的含义却是模糊不清的,使决策者不能清楚地认识和理解这些信息(Daft和Lengel,1986)。这样,所获得的新信息不但不能改进对各种可能结果的估计,反而会加剧不确定性。
在不确定性很高的情况下,惯例对决策者的选择过程有很大的作用。Heiner(1983)研究了不确定性和行为规范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更大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由规则支配的行为,出现越来越多的能够预测的规范,这样不确定性就成为了可预测行为的一个基本来源”,因而惯例与不确定性的降低有密切的关系。Gittell(2002)分析了惯例对绩效的影响,发现不确定性强化了惯例对业绩的影响,其根源在于惯例有助于有限理性的决策者应对不确定性(Hodgson和Knudsen,2004)。Egidi(1996)的实验研究中也发现惯例能从根本上降低决策的复杂性,惯例并不是以增加信息的流动性来应对不确定性,而是由于惯例的增加降低了决策者面临的广泛的不确定性。
惯例有助于决策者应对不确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通过设置一定的参数增强决策者的预见性、释放有限的认知资源(Baumol,2002)。前者不仅在社会层次上通过法律、习俗等使所有的社会成员的行为都符合一定的规范,而且在微观层次的组织内,标准化的操作程序等正式的制度再结合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就形成了对所有组织成员的特定预期。决策者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知道所有的选择以及每一种选择的所有结果(March和Simon,1958),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以同时实现所有的目标,于是决策者的注意力就不得不进行选择性的分配。惯例简化了信息处理过程,有利于决策能力的充分发挥。惯例对信息处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价值判断对信息进行筛选、以稳定可靠的来源对信息进行过滤、以惯例本身具有的认知模式对信息进行加工使其可以接受。通过简化信息收集和处理过程和集中决策能力,惯例减少了决策者需要关注的选择空间,使其他们够用少量的精力应对反复发生的事件,把注意力转向非惯例事物。Ashmos等(1998)对美国医院的调查指出,惯例能够节约认知资源是因为在组织中形成了对所遇到的问题的特定反应方式。实验研究表明惯例还能够节约解决问题的时间,即使在时间约束的情况下也能迅速实现互动(Betsch等,1998)。
(二)促进组织学习
组织的知识不仅保存在员工个人的头脑中,还存在于组织所采用的技术以及组织惯例和组织文化中,因而组织学习是以惯例为基础的,组织学习可以看作是通过把过去积累的推论编码为惯例来指导行为(Levitt和March,1988)。惯例对组织学习的促进作用在操作性任务中尤其明显,根据国外的有关资料,在飞机机身生产中,生产单位产品所用的时间和成本随累积产量的增长递减(学习效应),一般情况下,累计产品增长两倍,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20%-30%,这一学习曲线效应充分反映了惯例和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反复执行任务对操作者的训练促使其更有效的完成任务,获得更高的质量,最终形成了“干中学”。Becker(2005)认为这种“干中学”是因为惯例为学习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准来评估和反馈,使参与者能够比较和把握学习的内涵。
不仅是干中学,惯例对组织学习的影响还体现在所形成的组织记忆(Cohen和Bacdayan,1994)以及知识整合机制(Grant,1996b)中。惯例能够储存知识,在Nelson和Winter(1982)的“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一书的“作为组织记忆的惯例”一章中详细阐述了组织活动的惯例化构成了特定操作性知识的重要储备形式。惯例是企业知识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对特定问题的成功处理”(Zollo和Winter,2002)。惯例与其他形式的知识储备的主要不同是密切的协调和广泛的信任有利于默会性知识的储存(Knott,2003),组织成员需要通过组织惯例中的行动和复制组织惯例来吸收和利用他们拥有的默会性知识,从而形成了程序性组织记忆(Cohen和Bacdayan,1994)。
在组织的两类记忆中,陈述性记忆与事实或经历有关,可以储存在文件、数据库中;程序性记忆则主要指技能或“know-how”(Cohen等,1996),定义为“如何做事的记忆”,很难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常常反映了组织中的默会性知识(Cohen,1991)。比较而言,陈述性记忆比程序性记忆衰退的更快,典型的例子是人们虽然忘掉了语法规则,但仍然能写出(或说出)正确的句子(Cohen,1991)。程序性记忆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会被无意识接受(Moorman和Miner,1998)。惯例作为程序性记忆不仅在组织成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度的协作,“选择被简化为对定义刺激的一个固定反应(March和Simon,1958)”,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认知结构,促进了组织成员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惯例提供了一个不依赖于显性格式知识沟通的协调机制(Grant,1996b)。知识的默会性使得要用文件、手册、规则、数据库等方式表达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知识损失,而惯例却能够有效地整合组织中个人拥有的知识以及分散在组织中不同地方的知识。惯例形成的主动行为模式,提高了组织成员对任务角色和彼此关系的认识(Jansen等,2005)。由于背景的差异,知识的转移往往要求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随着惯例复制,植入惯例中的知识顺利地实现了转移,而作为组织以外的模仿者常常不能直接观察要复制的惯例,因而惯例能够有效地把知识转移到新的背景中(Cohen和Bacdayan,1994),有利于组织更密切地协作以实现对知识的开发利用(Grant,1996b)。
四、总结与讨论
本文的内容可以用图1来总结。图1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是对近年来有关组织惯例研究的一个回顾。惯例研究的多学科性及其内涵的宽泛造成了理解上的差异,把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的组织理论显然不能把惯例看作是个人的习惯、生物的基因或者计算机软件,因而本文采用了Becker(2005)的惯例是重复互动模式的定义。
已有的对组织惯例的研究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大量的实证和实验研究,涉及团队、组织和组织间等多个层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Cohen(1996)等早已指出未来的惯例研究需要深入探讨惯例的形成和演化,目前缺失的是全新的惯例内生理论(Becker等,2006)。
如同许多学科把从事物的内部结构(构造)入手来揭示其规律性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一样,要真正有效地认识和管理组织惯例,就需要着眼于惯例的内部特征,剖析惯例的组成及其对组织的作用。Pentland和Feldman(2005)认为要打破惯例这个黑箱就需要研究分析一个惯例的每一个方面以及考察一个惯例各个方面之间的交互作用。惯例具有作为问题解决行动模式和作为管理与控制机制的双重属性(Cohen等,1996),操作层面的惯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任务的复杂性、相互依赖性、时间压力等分析频率、顺序对重复互动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结果(Becker,2005),但对企业组织来说显然更有意义的是深入探讨战略管理与组织惯例之间的关系,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是所拥有的植入其惯例和程序中的知识(Keeble和Wilkinson,1999)。
稳定性和适应性是企业战略管理需要把握的主题之一,组织惯例恰恰是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统一。惯例的路径依赖既受外部环境演化的影响,又受组织自身发展经历的影响。与外部环境的作用相比,更重要的是组织自身发展经历的限制。组织过去的成功经历形成的正反馈是惯例路径依赖性的主要原因。当作为“创造性的毁灭”出现的根本性技术变革要求掌握全新的知识的时候,行业中已有的企业更可能失败(Tushman和Anderson,1986),其根源就在于正反馈所形成的“能力陷阱”(Levitt和March,1988)。由于惯例的结构性植入和重复使自身不断得到强化(Feldman和Pentland,2003),组织逐渐陷入了反应式学习模式而缺乏新的搜寻努力(March和Simon,1958)。当出现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并需要开发新的能力的时候,企业就可能会陷入能力“陷阱”,从而使核心能力变成了“核心刚性”(Leonard-Barton,1992)。
企业的战略转换首先是惯例的改变。对信息技术和其他制造领域的创新研究表明,即使是最先进的系统也可能会闲置,如果技术不能融入组织的惯例体系,重大的组织重组和技术投资也不能发挥作用(Cohen和Bacdayan,1994)。新的战略意味着新的学习过程,企业必须从战略上协调由此产生的新的关系,只有在它们被认识和成为惯例化的活动之后才能通过正式的组织结构协调(Stieglitz和Heine,2007)。因此,今后对惯例研究的重点应该转向战略转换和创新如何融入或改变作为组织能力宝库的惯例。
我国学者对组织惯例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已经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组织惯例的重要性,但总体上侧重于一般性地阐述惯例的演化(高展军,李垣,2007)以及惯例与组织变革的关系(芮明杰,任红波和李鑫,2005;张铁男,张亚娟和韩兵,2009),或者用惯例的概念来分析组织的演化(金雪军,陶海青和陆巍峰,2003;陈学光和徐金发,2006),缺乏对惯例形成、特征、作用的深入分析,更没有相关的实证研究,而对于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和背景植入性的组织惯例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对我国学者而言,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深入研究探讨我国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管理和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是未来组织与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市场调查的特征及作用 篇2
摘 要:习得和学得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教育方式、学习场所、学习教材、学习意识等方面存在不同特征,运用上要注意把握好外因与内因、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认识、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关键词:辩证;第二语言;习得;学得
一、习得与学得的特征及作用的异同
(一)相同特征
习得和学得都是人作为主体在学习语言。众所周知,人天生具有语言的本能,人的语言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的是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称为普遍语法;另一方面指的是各民族语言所特有的,称为个别语法。普遍语法是人类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先天获得的。所以,无论是自然中的外语习得者,还是课堂上的外语学习者都可以通过普遍语法获得母语以外的第二种语言,即语言获得机制都在起作用。习得和学得都是对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的学习。第二语言学习者都是掌握了第一语言系统的人,其认知系统已发展完善,已拥有一套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面对学习任务时;他们便运用这套系统对语言进行分析、类比,形成假设和检验假设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根据母语的掌握来学习第二语言,并根据语言数据不断地对假设进行肯定、否定或修正。
(二)不同特征
1.传授教育方面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小孩子来说,其最重要的老师是父母,其次是小朋友,再次是社会。对于成人来说,就没有比较固定的老师了。而在学校学得方面,在学校获得第二语言,从时间、教师、目标、测试等各个方面来看是非常规范的。这是学校进行语言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中国,从小学至大学,凡是语言教学,都有自己一整套的规范,保证了学校语言教学的`规范性。
2.学习场所
第二语言的自然习得没有固定的课堂,只要进行交际就是课堂。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受到影响,相反,正是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发生的交际活动,促进了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言语经验知识积累。也正是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发生的交际活动,形成了第二语言习得者熟练的言语生成能力。他们的语言能力是在大量以信息交流作为目的的真实交际活动中形成的。而在学校中的学得,有固定的学校,固定的教室,比如外语的多媒体教室。
3.教材方面
第二语言习得没有固定的教材,但能形成很强的生成能力。原因在于活的言语的具体性和活的语言环境对语言掌握的深刻性决定的。只要具备基本的语言操用能力,只要有掌握第二语言的强烈意愿,在第二语言环境里习得成功一门语言是完全可能的。习得过程没有固定教材,习得过程的教材就是活的言语。教材是随着场景、对话人关系、具体事件、心情态度等各种因素来改变的。而在学校进行第二语言的学得方面,教学的目标很明确,这主要体现在学校语言教学有明确的计划、大纲、要求和国家编写的具体课本。
4.意识方面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第二语言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获得的,这就是说,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习得者并不是刻意地去要学得第二语言,而是为了与操用另一种语言的人们进行交际,在交际中不知不觉地获得。学校语言教学环境里的学生自觉意识非常强烈,从一开始就明确知道自己是在学得一种语言。这种自觉意识把学生带入了语言知识的积累过程中。这也是学生在学得语言时很难克服的弊病:过分地依赖课堂,而不是主动地寻找实践机会。
二、辩证分析习得与学得的特征及作用
(一)外因与内因
对于克拉申所提出的“习得”与“学得”来说,习得以强调外在因素为主,而学得以强调内在因素为主。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说“习得”与“学得”哪个更好,而需要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所以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当语言环境不好时就要改变这一外因,加强“习得”;当学习者语言认知结构不够良好时,就要努力改变学习者的内因,完善语言认知缝构,加强“学得”。在唯物主义辩证法发展的过程表明,新的理论的出现不应被看成新的理论对已有理论的彻底取代,而应该有多元的视角和整合的观点。所以学习第二语言,应该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样的二元视角,需要有“习得”与“学得”相互配合的观点。
(二)形式与内容
克拉申认为,“习得”的过程是非正式的,是在自然语境中进行的,是以无意识或弱意识或下意识为标志的;“学得”的过程是正式的,是在教学语境中进行的,是以有意识或强意识为标志的。
从“习得”与“学得”的过程特征可以看出,它们有不同的外延与内涵,因此,它们是不同的概念。
“习得”与“学得”不同的过程特征,决定了“习得”与“学得”有不同的外在形式,它们又都是为学习第二语言这一内容服务的。在学习二语的过程中,“习得”与“学得”不是孤立的、分离的,而是常常结合在一起的。既不能只重视正式的教学过程而不重视非正式的过程,也不能过分强调自然语境而轻视教学语境。
(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克拉申认为二语“习得”是在自然语境中的下意识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学二语,并且不刻意学习明确的语言规则,获得的是直接经验,即强调了二语学习的直接经验,强调了感性认识。而有的学者认为成人能够容易地概括和掌握第二语言的规律,并能利用这些规律来提高掌握速度,强调了“学得”的作用。
当我们真正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认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重要的。要把间接经验,也就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转化为能够理解和运用的东西,必须以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为基础,即第二语言的“学得”要以一定的“习得”为基础。对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理解,不能对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甚至忽视了感性认识阶段,这样就违背了人们认识事物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不会交流的“哑巴英语”。但也不能过分强调感性认识,忽视理性认识,追求完全纯粹的习得。
(四)归纳与演绎
克拉申的完全“习得”强调通过接触模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二语,积累经验,再将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由特殊到一般,其思维特征是归纳。而克拉申不支持的“学得”,是运用人类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事物,是依靠已知去认识未知,是由一般到特殊,其思维特征是演绎。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归纳与演绎是对立的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并且是联系在一起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观察研究所概括出的一般知识原则。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我们对归纳和演绎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两种思维方法都学会了,才能说思维是完整的,才能更有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习得”与“学得”是学习二语的两种基本模式,不是学习仅有的两条途径。学习二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有着许多过程,有着不同具体的目标,每个具体的目标又都是一个起点。我们要努力把“习得”与“学得”用到每个该用的地方,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
参考文献:
[1]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2]杨连瑞,等.发展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
市场调查的特征及作用 篇3
关键词:舞蹈表情 舞蹈表演 特征 作用
对每一个舞蹈演员来说,面部表情至关重要,在舞蹈表演中可以体现舞蹈形象内心的情感,有利于烘托舞蹈作品所要展现的主题。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能够为整个舞蹈的灵魂增光填色,舞蹈演员只有将灵魂赋予舞蹈之中,才能使其成为生命力饱满的艺术形象。
一、舞蹈面部表情概述
面部表情是指人们在社会交际中,由于外部和内心的双重影响,而引起面部的颜色、光泽等要素的收缩与舒展,以及纹路的变化,从而实现表情达意,感染他人的一种信息传递手段。
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是演员在舞蹈表演中通过有组织的面部肌肉和面部器官的运用,来实现舞蹈形象所要表达的情绪变化的过程。面部表情可以直观地表达出舞蹈演员的内心思想活动和细腻的情感,在舞台表演中,演员需要将面部表情的作用发挥出来,才能有效配合肢体动作,准确的将舞蹈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让观众知晓。
二、面部表情特点
(一)虚拟化
舞蹈面部表情以人体形式美为媒介来抒发和传播舞蹈形象的思想感情,演员的要通过虚拟地表现各种表情,来模仿喜、怒、哀、乐等种种舞蹈形象的内心情感,让观众通过这种情感对舞蹈画面有良好的感知。
(二)感性化
舞蹈艺术感性的东西是人体律动,舞蹈创作和表演过程中,舞蹈家必须充溢着丰富的感性色彩,通过强烈地情感刺激观众,将具有象征性的画面输送给观众,帮助他们刻画舞蹈形象。
(三)类型化
在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具有类型化的特征,一是体现舞蹈形象情感的面部表情,如:喜怒哀乐、无奈等;二是帮助塑造舞蹈形象或角色的面部表情。
二、舞蹈表演面部表情的重要性
舞蹈表情由舞蹈的全部动作和全身心的动态来体现,而面部动作又是身体动作的重要一个方面,对于舞蹈表演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实现艺术情感。
舞蹈面部表情是整个舞蹈中重要组成部分,演员通过面部运动来表达舞蹈感情,实现从舞者内心向观众心灵的情绪传递。舞蹈情感无疑是演员传达角色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一个好的演员能够将熟练运用面部情感,调动观众的情绪,对于角色整体塑造和舞台效果有重要作用。
2.渲染现场气氛。
舞蹈者通过塑造角色在舞蹈动作中表现出来,营造出某种现场的氛围。舞蹈表演面部表情是场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员在台上通过表情变换,与观众进行直接交流,传达出舞蹈内涵,加强观众的体验,从而在台上演出与台下观看之间实现共鸣。
3.塑造饱满形象。
舞蹈表演首先需要确定表现主题,演员根据主题来塑造角色。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只有通过深刻领悟角色内在,把握好其内心情感并充分展现出来,才能有效调动起观众的兴趣,激发其共鸣,这样才是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舞蹈演员表演面部表情并非是独立的,必须要同其他部位的表现同时进行,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三、面部表情如何应用于舞蹈表演中
(一)塑造舞蹈形象
舞蹈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过程,演员只有通过充分了解作品,融会贯通,才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具体的心理活动并把握其个性特点。这就需要演员在表演中的将面部表情结合舞蹈动作来共同表现。
(二)帮助表达舞蹈情感
舞蹈是通过刚柔结合的优美动作,来传达深刻内容的艺术。面部表情属于舞蹈动作的一部分,是演员实现表情达意的一种情感传递方法,饱满的面部表情能够顺畅地传达情感,让观众领悟舞蹈的内涵,直达演员的内心。
(三)渲染舞蹈表演气氛
制造舞蹈表演气氛是演员演出中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气氛中作用明显,作为体现内心情感的渠道,面部表情是演员直接面对观众的部分,可以直接和观众交流沟通,它能够加强观众内心情感的体验。
四、怎样正确运用面部表情
1.打好面部表情基本功。
面部表情训练是和舞蹈其他部位的基础训练同时进行的,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面部表情训练上,舞蹈演员要保持动作优美,调节呼吸节奏,做到放松自然,面部与肢体的有机结合,感受着舞蹈动作和舞蹈内涵。
2.加强专业表情训练。
加强专业表情训练,有助于演员更好地领会舞蹈中的技术动作,有效地将其同表情结合,从而传达出一种引人入胜的吸引力,演员在训练中须主动将动作与表情相结合,有感情地表演舞蹈。
3.领会舞蹈意境。
舞蹈动作始终与音乐的内容以及整个舞蹈的主题思想相结合,表演者只有学会听音乐,学会“读懂”动作背后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才能在明确音乐曲式结构的前提下设计好肢体与面部表情之间的关系。
面部表情不简单是演员的表情,更是舞蹈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舞蹈中艺术形象的重点,演员正确地使用面部表情,有助于深化表演主题,实现任务内在与外在统一有重要作用,运用好面部表情,能给舞蹈本身增辉添彩,舞蹈演员也将在这一过程中,深入体会舞蹈中任务的内心情感,从而实现自身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3).
[2]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11).
[3]平心.舞蹈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王建军.舞蹈教学中舞蹈表情的训练方法探究[J].大众文艺,2010,(07).
市场调查的特征及作用 篇4
一、舞蹈面部表情的概念
面部表情,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际中, 由于外部环境和内心机制的双重作用, 而引起面部的颜色、光泽、肌肉的收缩与舒展, 以及纹路的变化, 从而实现表情达意, 感染他人的一种信息传递手段。
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是在舞蹈形象情感下通过面部肌肉和面部器官的运用来表现舞蹈形象所产生的情绪变化, 它可以直接地表达出舞蹈形象的内心情感和思想, 而且, 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 在舞蹈表演中, 一定要将面部表情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才能配合舞蹈动作准确的将舞蹈形象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二、舞蹈面部表情的特征
(一) 舞蹈面部表情虚拟化的特征
舞蹈面部表情以人体形式美为媒介来抒发和传播舞蹈形象的思想感情。一方面它是物质的, 另一方面它是虚拟的, 只存在于此刻转瞬既逝,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观众接受过程中最后完成的。在虚拟环境下通过演员的明确的面部表情表演, 带出喜、怒、哀、乐, 爱恨情仇等种种舞蹈形象的内心情感来。例如:在舞蹈《一片羽毛》中因为环境的恶化, 雌雄双鸟的一先一后的死去后, 当群鸟悼念时, 它们双目紧锁、眼睛怒视的面部表情准确地表达了它们内心的悲伤、愤怒和挣扎的情感, 但是现实生活中你是看不到一只鸟这样的表情的, 因为它是先经过艺术加工、提炼、美化, 再经过艺术想像和创造的, 才形成了带有强烈人性化色彩的舞蹈面部表情。所以说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是在一个特定的虚拟情景中, 一个舞蹈形象当时的情感表现, 所以我认为舞蹈中的面部表情带有虚拟化的特征。
(二) 舞蹈面部表情感性化的特征
所谓“感性”即人生之所以然者, 它包括人的本能、欲望和情感, 是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黑格尔在其《美学》中写道:“在艺术里, 感性的东西经过心灵化了, 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1]而舞蹈艺术感性的东西是人体律动, 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又单一的整体。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舞蹈家总是充溢着丰富的感性色彩, 而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的面部表情也是带有强烈的感性色彩, 它有种象征性有种外向性, 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作为舞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舞蹈表达情感和意义的重要表达途径之一, 它帮助刻画了舞蹈形象, 且帮助表达了在舞蹈作品中舞蹈形象的情感、意图和想法。所以说舞蹈表演中, 面部表情的感性化主要表现在一个舞蹈作品的舞蹈形象上, 因为舞蹈面部表情表现了这个舞蹈形象的欲望和情感, 再者表现了舞蹈编导家们在创作时的感情色彩。
(三) 舞蹈面部表情类型化的特征
在舞蹈表演中, 面部表情并且根据不同舞蹈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具有了类型化的特征, 且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体现舞蹈形象的情感面部表情, 如:喜、怒、忧、思、悲、恐、惊、无奈之类, 例如, 在女子群舞《剪纸姑娘》中里面的面部表情直接把快乐和喜庆表达了出来。又如舞蹈《同行》中两位在沙漠中行军的女战士, 在炎热恶劣的生存环境下, 彼此都想将仅剩的一点水留给对方, 特别是一位女战士到下时, 在这之间的面部表情特别体现出了舞蹈形象内心的忧、悲、无奈和坚强等情感来。
二是帮助塑造舞蹈形象或角色的面部表情, 例如舞蹈《秦王点兵》和舞蹈《十面埋伏》它们舞蹈中的面部表情结合舞蹈动作和舞蹈主题把中国古代战士的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又如舞蹈《醒狮》中雄狮的形象通过演员面部表情的表达, 刻画的十分传神。
概言之, 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自有其特定的功能, 其功能只能满足特定之需求。所以这里我要说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具有类型化的特征。
三、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一) 帮助塑造舞蹈形象
舞蹈形象的塑造需要舞蹈演员经历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内外结合的过程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体验具体人物的心理活动并把握其个性特点, 给身体动作 (技巧) 以内心依据, 要塑造一个成功的舞蹈形象只有理解音乐和拥有娴熟的舞蹈技术技巧是不够的, 我认为要塑造成功的舞蹈形象必须是深入到舞蹈形象的内心中去, 必须“以情动情”, 然后才能“舞在其中”。舞蹈的“情”, 不是单纯加在已经出来的动作外表之上的, 而是用感情, 发展动作, 再产生感情, 而这里所指的感情最终体现在舞蹈演员的面部表情上, 它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直观的。例如在中国古典舞剧目《秦佣魂》中, 剧目本身塑造的是一个威武刚健的古代战士, 在舞蹈中舞蹈演员眼睛微微圆睁, 眼神坚定而刚毅, 嘴角微微颤动, 再配合阳刚有力的舞蹈动作, 就这几点就把一个古代威武战士的形象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在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是结合舞蹈动作来帮助舞蹈形象的塑造, 它是帮助塑造舞蹈形象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它却不是独立的, 它必须和舞蹈动作相结合才能完整的塑造出鲜明的舞蹈形象。因此以情动情塑造有血有肉的丰满的艺术形象, 面部表情是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
(二) 帮助表达舞蹈情感
舞蹈是通过奔放舒展、刚柔结合的优美动作, 传达相互深刻的情感内容, 表达特定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情感活动, 这是舞蹈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如《诗经大序》中所说:“情动于中并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磋叹之, 磋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2]可见, 舞蹈动作在表达感情、抒发思想情绪上, 是有其独特长处的。
实际上面部表情就是舞蹈动作的一部分, 是实现表情达意, 感染他人的一种信息传递手段。它以最灵敏的特点, 把舞蹈形象各种复杂变化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 如高兴、悲哀、痛苦、畏惧、愤怒、失望、焦虑、烦恼、疑惑、不满等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比如双人舞《追鱼》中当小鱼陷入渔翁之手, 被强拉着走时, 虽然步法简单、平常但是当他斜眼瞅着鱼翁, 使劲橛起小嘴时, 一派天真地懊悔、抱怨的面部表情, 立即妙趣横生的把情绪推向高潮。可以说舞蹈中的面部表情是舞蹈演员表达角色内心情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重要渠道之一。
(三) 帮助渲染舞蹈表演气氛
舞蹈表演气氛主要指在舞蹈演出中某种情绪性的制造和渲染, 制造舞蹈表演气氛是舞蹈演出艺术中一项重要的创作任务。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气氛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是舞蹈中表情达意和表演气氛渲染的最终焦点。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作为体现舞蹈形象内心情感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 它是最直接跟观众交流沟通的, 它能够加强观众对舞蹈作品情感的感受和观众自己内心情感的体验, 从而提高舞蹈表演的气氛。如舞蹈胶州秧歌《书春》中, 表演者对春天来临的热情眼部是用了笑眼、探视等来表现舞者的热情。情感的表现需要演员的投情, 演员要利用想象帮助投情, 用丰富的面部表情使人物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这样才能使使舞蹈表演的气氛达到最高点。可见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是舞蹈表演气氛渲染的主要手段之一, 并且是不可缺少的。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是整个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凝聚的焦点, 它是不可缺少的。面部表情是舞蹈演员表达角色内心情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中一扬眉、鼻一抽、嘴一撇等等面部的表情都反映出舞蹈形象的情感, 运用好面部表情就使舞蹈增辉添彩。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具有虚拟化、感性化、类型化的特征, 并且在舞蹈中具有帮助塑造舞蹈形象, 帮助表达舞蹈形象内心情感和帮助渲染舞蹈表演气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3) .
[2]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8, (11) .
[3]平心.舞蹈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9) .
[4]韶华.中国戏曲脸谱欣赏[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10) .
中式快餐市场特征及战略模式 篇5
桂林人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申甲《中国餐饮》2008年12月刊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快餐业就取得了持续快速地发展。据调查统计,我国快餐业年营业额已经超过2000亿元,连锁网点突破100万个,并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着。但是放眼中式快餐业,能独立撑得起一片天空的连锁企业却不多,能跟“洋快餐”单打独斗的,几乎没有!在餐饮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如何把中式快餐做强做大,开辟出中国快餐发展的新局面,推进中国快餐产业科学化地发展,夺回快餐产业的主导权,是我们当前急需思考解决的问题。
一、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快餐业
中国的快餐以及快餐店的形式其实由来已久,中式快餐应该说在中国大众的社会生活中存在有几百年了,如:北方的面条、包子、馒头、羊肉泡馍,南方的米粉、粽子、饭团等;而以“方便”、“快捷”等做文章的传统饮食店,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镇,无论其市场的大小、成熟度如何,也总是无处不在。
不过在市场经济日渐开放、成熟的今天,把快餐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把它作为一种经济业态、一种产业形式出现、生存、发展、壮大并连锁经营,在我国还是近十年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海外的快餐产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对象。
中式快餐的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现代西式快餐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学管理办法,而我国发展中式快餐的历史才10多年,实际上还是以1987年11月肯德基快餐连锁店进入北京市场为契机,才揭开了中国快餐产业的发展里程。因此无论是在企业规模还是在管理经验上,中国的快餐产业与国际快餐产业都相距甚远。
现阶段,我国快餐业存在的现状是小而杂,分散经营,各走各的路,虽有一些餐饮连锁集团,却在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后,遇到了连锁经营的瓶颈,在规模的扩张和利润的增加上无法形成正比,甚至面临亏损的局面。面对迫切的形势,中式快餐管理层及经营者必须善于借鉴国际先进的快餐管理体系与运作模式,以解决理念创新、基础薄弱、人才缺乏和规模效益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进一步优化服务的前提下,不断地树立形象,塑造品牌,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经营模式。
自八十年代末兴起中式快餐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快餐一直是以手工加工为主的单店作坊形式,无现代化加工机械和设备,无统一的品质控制,时间和火候全凭大师傅的掌握,没有形成稳定严谨的配置与加工方式,管理上则凭借管理人员自身积累的经验,变动和风险性都比较大。而受到“洋快餐”肯得基、麦当劳的启发后,中国的现代文明赋予了现代快餐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依托现代化管理的连锁体系的定义,希望中式快餐能打破连锁经营的瓶颈,由品种向品牌、数量向质量、单店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化,规范管理,使产业趋于稳定。
从宏观上看,至2004年,我国快餐业的发展就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体系和规模,消费市场与供应市场基本成型,西式快餐发展势头强劲,“洋快餐”成为我国快餐市场的主导,中式快餐有待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总之,我国快餐业将由传统快餐向现代快餐过渡,希望能通过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等方式不断拓展规模,把握自身优势,以环保、绿色、营养、健康、风味等作为中式快餐的新理念,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二、当前快餐业探索中的几种模式分析
前景尽管是美好的,但现实却依然严峻,找到了发展的途径不代表
解决了一切的问题,要从传统快餐走向现代快餐,中国的快餐产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摸索,不确定的因素还存在很多,如何在现阶段确立自身最佳的经营发展模式,这是当前急需提出来探讨的问题。
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在中国市场获得了成功,但我们认为他们不是快餐经营模式取得的成功,而是异化了的快餐业态,是产品单
一、生产标准化的休闲式西餐厅,是美国文化(工业化国家的“优势”文化)在中国农业大国取得的文化侵略成功。为了扩大规模而抛弃自身的饮食文化去全盘复制美国的饮食文化,这显然是可笑的,西式快餐在现阶段的中国可以是暂时的主导,却永远无法成为正式的主流。目前中国快餐业年营业额近2000亿元,占了约90%市场份额的依旧是中式快餐。我们可以从各省市的市场调查中发现,中式快餐具有强烈的消费需求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逐年增长,居民用于追求生活质量及快捷程度的费用支出在不断上升,而且受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观念变化及女性就业人数增加等因素的影响,饮食消费社会化的客观需求也在大大增加。同时,中式快餐还具有其自身独有的优势:
一、更符合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中式快餐价格明显低于西式快餐,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最直接因素,从目前我国的国情来讲,经济实惠仍是人们消费的主旋律。
二、地理位置上占尽商机。中式快餐店铺多设在过往行人很多的街道或繁华的十字路口即人口稠密的地方,如学校、医院、办公大楼附近等,这在方便顾客的同时,更大程度上利用了客流量多的优势,真正实现了“薄利多销”,增加了经济效益。而西式快餐店铺大都设在交通便利和繁华地区,店铺少,人们在闲暇时间光顾。
三、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庞大的饮食体系中,不乏制作简单、快捷的传统食品,这些小吃各具风味,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而西式快餐店食品种类较少,口味单一并且主要以甜食为主,很难适应国内大众的普遍需求。
2005年,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全社会餐饮业实现营业额8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7%,行业发展速度持续地以较大幅度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据初步测算,全国快餐连锁经营网点和年营业额将分别占到餐饮业的22%和20%左右,快餐行业规模继续扩大。从餐饮业百强企业统计调查情况看,快餐企业在餐饮百强企业中占据三分天下:2001的餐饮百强企业中快餐企业入围12家,营业额占30.1%;2003餐饮百强企业中快餐18家,营业额占33.29%;2004餐饮百强企业中快餐20家,营业额占33%左右。虽然2004年快餐产业在百强餐饮企业中的数量占到了五分之一,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但对比2003与2004的营业额,就会发现快餐所占的营业份额反而有所下降,这是一个值得警醒的现象,这说明快餐产业在整体上还没有形成良性地循环。为此,中国的快餐产业为有效转型现代快餐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主要尝试了三种经营发展模式:
第一种模式(图片在http:///news/news/manage/upload/upfiles/200823142957.jpg)
建立一个贴近市场的模式,选择适合它生存的市场去经营,在经营过程中逐步推动标准化进程(如:桂林人、千喜鹤、丽华快餐、深圳嘉旺、武钢快餐、蓝与白、广州都城、香港大家乐、香港大快活、香港美心等)。
第二种模式(图片在http:///news/news/manage/upload/upfiles/200823143042.jpg)
选择标准化程度高的单一传统产品,对其生产流程逐步标准化,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形成区域性品牌,但达到快餐产业化尚需时日(如:大娘水饺、新亚大包、东方饺子王、天津狗不理、长沙杨裕兴等)。
第三种模式
“模仿秀”,也是“秀”,指的是全盘照搬西式快餐的成熟模式,利用资金优势包装品牌,完全依靠加盟手段取得投资回报,这是一种跟进战术,也是商战中的一种策略(如:德克士、多美丽、菲律宾的快乐蜂、韩国的BBQ等)。
第一种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资金积累。如果要实施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企业对加工基地、机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性投入要求很高。而现在的中式快餐企业的资金大都来自民间,比较分散,显得实力不够雄厚。因此,资金问题是制约中式快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今,通过第一种模式企业可以进行资金的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稳步做深已有市场,逐步拓展其他市场,在发展上遵循循序渐进,市场份额比较固定。第二种模式对发展加盟相当有利。企业首先是严格挑选出一些完全可以实施标准化的单一类产品,然后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制作中心,采取统一配方、统一标准、统一生产流程、集中加工、机械化生产等手段进行连锁经营。其经营模式复制性高,便于管理,加盟商对其依托性较强,加盟后加盟店的质量相对较好,对品牌的树立、发展和取得加盟资金积累是很有效的。
第三种模式风险相对较小。由于已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对于品牌的打响只需投入资金的包装即可。只是资金来源较单一,完全是依靠加盟手段取得投资的回报。
也就是说,中国快餐企业的发展模式既可以采用先生存、后标准化再推广的模式,也可以采用筛选标准化产品,通过整合推广的模式,还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的模式。这些都是中国快餐业探索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市场区域特征决定战略模式的选择
现阶段中国快餐产业主要尝试的三种模式,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快餐企业除了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外,还要懂得根据市场的区域特征来进行战略模式的选择。
快餐产业就理论上来说是定位商圈的连锁经营形态,生产、物流、配销与销售几乎同步发生,同时,商品又多,无法保存太久,因此必须利用多点分布的扩散行销,来形成面的市场攻击,以达到攻占市场的目的。所以,走向连锁经营,以多店连锁各商圈向多处市场扩散,即成为快餐业经营成功的要件。
肯德基、麦当劳就是经典的例子。为了解决“洋快餐”进入中国快餐品种单一,口味不够中国化等问题,2005年4月,肯德基所属的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在上海徐家汇开出了其全球首家专营中餐的门店——东方既白,宣称要打造第一个全球中式快餐品牌。“东方既白”以中国人熟悉的面条、粥、包子等为产品,把它们的加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解,根据每个产品的特点比照肯德基的标准确立操作流程,利用科技手段使点餐和烹制及配餐同步,在90秒内完成点单、唱单、配餐、收银、取餐的全过程。百胜集团中国区总裁苏敬轼说:“中国市场是一个口味繁杂的市场,在选择食品的品质和风味上,我们调动了集团的所有力量。”肯得基进入中国市场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可是在市场份额上依然无法与占主流的中式快餐相比,为了克服所谓的水土不服的状况,真正把快餐做到本土化,肯得基结合中国的市场区域特征做出了符合自身经营的战略发展模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切经营模式、业态都来自经营市场,当属经济市场的产物。有什么样的市场(或是说市场成熟度)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模式、业态与之相匹配。有新的经济市场出现,就会有新的高适应度的经济模式出现,其中也包括快餐的经营模式。追溯历史,快餐产业就是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产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成为必然,当工业经济转型成功,市场就因需求的存
在而产生了快餐产业及快餐文化。
四、大市场才能孕育大品牌
虽然尽快把中式快餐做强做大是中国快餐业的殷切希望,但是我们必须认清现实——中国的现代快餐业整体上仍处在萌芽阶段,我们注定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快餐连锁品牌。
餐饮文化历来都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工业革命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出现了,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结构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于是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快餐文化。同样,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快餐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图片在http:///news/news/manage/upload/upfiles/200823143214.jpg)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却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经济水平。以麦当劳为例,20世纪50年代创立时,美国人均GDP即为1000美元,当美国人均GDP在70年代达到3000美元时,麦当劳才得以在国内迅速壮大。无独有偶,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还发现,日本的吉野家,菲律宾的快乐蜂等,都是在本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才开始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主导品牌。
那么原因何在呢?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表2和表3的数据。
(图片在http:///news/news/manage/upload/upfiles/200823143356.jpg)
通过表2和表3,我们可以看到,当人均GDP值达到3000美元时,包括快餐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占产业结构的比例越来越大。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会逐步改变,外出消费更趋经常化和理性化,对于第三产业服务行业的需求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增加。而作为服务行业之一的快餐业,其社会需求也会随之不断扩大,当经济的发展到达一定高度时,就为快餐业的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适宜的经济基础和条件。而全国人均GDP值达到3000美元,就是一个适合快餐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经济基础和条件。
结合现有数据表明,在现阶段的中国,人均GDP值尚处于美国40年代的水平,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大。这样的经济基础,并不利于快餐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
采取加盟商的方式也许会是一种比较快捷的方式,但快餐连锁的特征是要达到一定规模或在某一特定地方拥有相当的渗透率时才会形成良性循环。目前除国际品牌的快餐连锁企业外,中式快餐连锁的加盟店的表现并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中式快餐连锁的可拷贝性高,技术含量低,品牌缺乏号召力,加盟商对连锁经营者的依赖性不强等,使得快餐连锁行业中期发展加盟商后加盟店表现不佳,导致品牌的美誉度等下降,最后大规模快餐连锁企业仍主要是以直营为主。
可见,现阶段快餐业在中国的成长模式只可能表现为一定区域内长期存在一个或几个强势品牌,或者一个强势品牌长期局限在一个或几个区域的发展态势。如果强行进行全国发展,当年中式快餐红高粱在挑战洋快餐的过程中,由于扩张过快导致资金链断裂的事件就是一个引以为戒的例子。
现阶段,中式快餐新的经营模式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开发中,中国快餐产业所尝试的三种经营模式,既有自己的优势,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还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在大范围的经济环境里,在中式快餐市场区域特征下,选择
自身企业的战略发展模式,做传统的生意,现在竞争都比较激烈,当然选择很重要,要做就做先机,现在做生意已经从地面变成利用互联网了,可以不限时间与区域的限制,把利润最大化,把市场做到全球,不知道你是否有长远的眼光,如果你有这种好的观念和思路,我们这个说不定很合适你的考查,我趁业余时间在网上代理一家网络超市,来自20多个国家的千种商品,种类繁多,价格廉宜。不必担心货源的问题,不必担心送货,全球宅配到府,更不用担心收款。市场先机,属于电子商务趋势性行业。希望有兴趣,兼职或是在家创业都可以,一台电脑,有时间上网,小投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切经营模式、业态都来自经营市场,当属经济市场的产物。有什么样的市场(或是说市场成熟度)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模式、业态与之相匹配。有新的经济市场出现,就会有新的高适应度的经济模式出现,其中也包括快餐的经营模式。追溯历史,快餐产业就是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产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成为必然,当工业经济转型成功,市场就因需求的存在而产生了快餐产业及快餐文化。
四、大市场才能孕育大品牌
虽然尽快把中式快餐做强做大是中国快餐业的殷切希望,但是我们必须认清现实——中国的现代快餐业整体上仍处在萌芽阶段,我们注定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快餐连锁品牌。
餐饮文化历来都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工业革命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出现了,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结构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于是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快餐文化。同样,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快餐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图片在http:///news/news/manage/upload/upfiles/200823143214.jpg)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却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经济水平。以麦当劳为例,20世纪50年代创立时,美国人均GDP即为1000美元,当美国人均GDP在70年代达到3000美元时,麦当劳才得以在国内迅速壮大。无独有偶,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还发现,日本的吉野家,菲律宾的快乐蜂等,都是在本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才开始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主导品牌。
那么原因何在呢?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表2和表3的数据。
(图片在http:///news/news/manage/upload/upfiles/200823143356.jpg)
通过表2和表3,我们可以看到,当人均GDP值达到3000美元时,包括快餐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占产业结构的比例越来越大。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会逐步改变,外出消费更趋经常化和理性化,对于第三产业服务行业的需求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增加。而作为服务行业之一的快餐业,其社会需求也会随之不断扩大,当经济的发展到达一定高度时,就为快餐业的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适宜的经济基础和条件。而全国人均GDP值达到3000美元,就是一个适合快餐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经济基础和条件。
结合现有数据表明,在现阶段的中国,人均GDP值尚处于美国40年代的水平,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大。这样的经济基础,并不利于快餐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
采取加盟商的方式也许会是一种比较快捷的方式,但快餐连锁的特征是要达到一定规模或在某一特定地方拥有相当的渗透率时才会形成良性循环。目前除国际品牌的快餐连锁企业外,中式快餐连锁的加盟店的表现并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中式快餐连锁的可拷贝性高,技术含量低,品牌缺乏号召力,加盟商对连锁经营者的依赖性不强等,使得快餐连锁行业中期发展加盟商后加盟店表现不佳,导致品牌的美誉度等下降,最后大规模快餐连锁企业仍主要是以直营为主。
市场调查的特征及作用 篇6
关键词:技术知识;制度知识;经济增长;经济制度;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061.2;F0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4)06-0096-04
经济增长是各国(地区)普遍追求的目标,也是经济学着力解决的问题。纵观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从重农主义强调土地的作用到重商主义强调市场的作用,到古曲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综合强调各类生产要素(当然包括土地)和发挥市场效率等的作用,都展示出这样一幅图景:人们在分析经济增长时,越来越多地把各类相关要素纳入分析框架,从而越来越客观、准确地描述现实经济增长过程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和其存在的原因,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进而提高了人们调控经济发展的能力。但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却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人之所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经济活动的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区别于其他物种而具有智能生命的特质,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可以通过知识积累提高其“掌控经济活动”的能力,而这正是我们推进经济增长的根本,但是这点却在很大程度上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本文拟通过对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反思,探讨人类知识,尤其是制度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反思及问题的提出
人类的知识不论怎样区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关于自然的知识和关于人类自身的知识两类,前者是人类探知和改造自然的技术性知识,而后者是关于人类自我组织的知识,可分别称之为“技术知识”和“制度知识”。如果说各种经济增长理论中涉及知识的作用,大体都是指技术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论是李嘉图强调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传统经济增长,还是马歇尔的新古典主义增长,最终都只是把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局限于技术知识的作用。直至当前,人们在研究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大都是指技术知识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如往往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的典型代表。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经济增长分析中的新古典主义倾向,而且在于人们注重于从定量上确定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技术知识更容易量化。
但是,从现实经济增长来看,人类的制度知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制度的形成和有效性(张尚毅,1998a),进而影响甚至决定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成果。新古典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在经济分析中不考虑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将经济制度视为经济分析的外生因素;而李嘉图的传统增长理论虽然涉及制度因素,但是并没从知识的角度进行这方面的分析。事实上,我们从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发展脉络可以看到这点。
张尚毅:制度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人力资本第二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增长理论也不断发展演变,从重农主义到重商主义等无不如此。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源于哈罗德和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他们假定技术等经济变量不发生改变,从资本和储蓄的相互关系引出经济增长模型,从而推出一个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并以此提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作为新古典主义的继承者,哈罗德等人在其模型中沿袭了新古典主义传统,将经济增长直接与储蓄转化为资本联系起来,指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资本的投入量,但这只是从一个方面论证了经济增长的因素。随着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的发展,产生了以索洛模型为代表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型。索洛模型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引入劳动、技术等变量,从而使经济增长不仅和资本,而且和劳动、技术的变化联系起来(索洛,1988)。经济学的发展使人们可以用定量方法分析出技术对经济的具体贡献和大多数经济理论一样,通过将实际经济数据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而推导出各个变量的具体效应,是在数理上有说服力的方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一门科学只有在它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美的地步”(拉法格,1957)。经济学也正因为充分运用了数学成果,从而使其成为真正的科学,经济增长才得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所掌控。 ,索洛在这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通过设立和技术有关的规模变量,分析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索洛采用美国1909—1940年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估算出美国平均经济增长率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约占51%左右;而对1909—1949年美国非农部门的估算,这个比例提高至87.5%,并且在这40年中后半部分技术进步的贡献约为前半部分的5.83倍(索洛 等,1991)11。这些实证数据不仅验证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且也说明了随着经济发展,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 。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模型强调资本、劳动、技术等经济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制度等经济变量依然被排除在经济增长分析之外。
引入技术变量,实质上是在一定程度上将知识引入经济分析中,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论述知识、技术等经济变量对经济的贡献度。如丹尼森曾估算出美国在1948—1973年的经济增长有28%左右归因于知识的进展(索洛 等,1991)256。这些关于知识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论述,引起了人们对知识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重视,一些学者也逐渐将知识纳入经济增长分析之中,从而使知识在经济增长分析中由外生变量内生化。然而,真正将知识明确引入经济增长分析的是保罗·罗默。罗默所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从技术分解出知识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与索洛不同的是,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不仅使经济分析能预测经济的长期趋势,而且可以将经济的短期变化预测出来,从而能更准确地测量知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新经济增长理论明确指出经济增长并不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进而提高了人们对知识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认识(Romer,1986)。
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被人们发现并重视,得益于现实的经济发展,也得益于于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相一致,而经济理论又往往超越经济实践,给经济实践以指导,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人类关于经济增长的知识的进展。目前,主流经济增长理论虽然将各种生产要素纳入经济增长分析中,但是对于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主要强调了技术知识的作用,忽略了制度知识的作用,也没有较为普遍地指明各类知识(特别是制度知识)分别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其无法说明为什么知识(实际上是技术知识)在一些经济态中的作用较强,而在另一些经济态中的作用相对较弱;更无法回答为什么技术主导的经济增长发生在一些国家或地区,而不发生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因此,要将知识真正引入经济增长分析中,不能仅从技术知识方面着手,还要将人类关于自身的知识纳入其中。由于新古典义传统理论在技术知识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下文着重分析制度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经济增长的知识基础
当我们依赖于自然资源推进经济增长时,自然会得出增长存在极限的结论(米都斯,1997);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增长极限进行了否定,提出由知识所决定的增长递增效益。今天,在现实经济中出现的更多地依靠技术知识而相对较少地依靠其他资源推进经济增长的现象,正如罗默所说的那样,从本质上来说只不过是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的深化以及运用这些技术性知识推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继承了新古典主义传统,虽然指出了知识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却不能用人类全部知识的进展来解释经济增长,也正因为如此,无法解答我们前述的一些基本问题。
奥地利学派学者哈耶克在他的有关论著中将人类知识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础,指出“均衡仅仅以人们在试图执行可能达到均衡的初始计划的过程中确实获得的知识为基础”(哈耶克,1989),从而将知识完全融入整个经济分析中,这种无区别地将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和人类自身的知识融入经济分析,与国际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经济中知识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用人类全部知识解释经济增长所要说明的问题是,社会经济均衡并非如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假设的是具有同质性经济主体的均衡,而是具有异质性经济主体(拥有不同量和质的关于自然和自身的知识)的均衡,这就必须解决异质性经济主体相互耦合的问题,必须明确具有不同知识的经济主体之间为什么存在相互冲突,怎样才能相互耦合,进而达到均衡,保持一个经济态的稳定与发展(张尚毅,1998b)。从制度知识的角度,我们可以比较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不同的经济主体不但具有不同的个性知识,而且具有作为耦合基础的共性知识,这些知识就是我们所称的知识传统;知识传统决定了一个经济态可能具有的经济制度优化水平,从而也就决定了该经济态可能接受或者拥有的技术知识水平,进而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增长水平这点我们可以从中国以及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看到。中国近代的落后并非在于不知道当时西方世界技术知识的发达程度,也引进过在当时较为先进的技术,但是,仍然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反之,一些国家(如日本)在近代的崛起也不是因为比我们更多地了解当时先进的技术知识。决定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在于我们关于制度知识的缺乏,或者说拥有先进制度知识的人很少,不足以自我产生或接受新的经济制度。 。正如诺思所指出的那样,“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诺思,1989)。总之,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包括制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经济主体决定了经济均衡状态的不同,从而使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我们认为当一个经济态的人群中关于制度知识的分布程度相对较低时,是不可能产生出更有效率的经济制度的。因此,具有足够多的不断优化的制度知识的人群就成为一个经济态不断进化的基础。这仅仅是从经济态自组织内部看问题,如果考虑到经济增长不仅是自组织内部进化的结果,而且还可以通过获得外部性知识来实现,那么,具有先进的制度知识,或者更通俗地讲具有前沿性制度知识的人群分布状况,将决定一个经济态进化的可能性,从而决定经济增长状况。因此,人类经济发展与进步的历史,从实质上看就是人类各种经济制度进步的历史,各类不同的经济制度决定了经济可能达到的增长程度。因此,经济增长(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经济)事实上都是人类技术知识和制度知识共同进步的结果。
经济发展是人类知识普遍发展的结果,人类关于自然和自身的知识逐步深化过程也就是经济增长随之加快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知识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相应阶段的基础,也就是说,人类对自然和自身不同的认知阶段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长。每一个时代都有着自身前沿的知识,这是一个经济态乃至一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充要条件。社会经济发展虽然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但是,如果没有社会前沿性知识的普遍发展,那么,这个经济态将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一定发展以后,停留在不发达陷阱的原因。然而,这仍然无法回答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什么没有将他们的前沿性知识运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这个问题。关于这点罗默也没有给出答案,他虽然指出了技术知识的增长递增效益,但是没有指出一个经济态为什么要运用前沿性技术推进经济增长。诺思对此作出了解答,他认为一些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停留在不发达陷阱的关键原因,在于没有制订或实施诱致这些前沿性知识运用于经济的经济制度,“正是人类组织的成功或失败决定着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诺思,19992)。对此,汪丁丁(2001)作出了更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原因在于人类关于制度的知识不断丰富,在探索过程中,人类代代相传、不断积累的关于制度的知识构成知识传统,而在知识传统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引发了技术知识的不断进步。因此,人类在推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运用关于自然的知识和关于自身的知识,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以技术进步为主导,进而使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这个基础既得益于人类关于自身知识的进展——实现经济制度的演进,同时也得益于人类关于自然知识的进展——实现生产技术的进步,进而在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
三、制度知识:人力资本第二特征
知识对经济增长的递增作用,我们可以视为知识的经济化。知识依托于人类自身,知识所表明的经济特征和人力资本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经济学家在研究知识对经济的作用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要论及人力资本。从相互关系上来说,人力资本和知识是相互依存的,这点我们可以从经济以及经济学发展史中看到。费雪在1906年发表的《资本的性质与收入》一文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发表了《人力资本观》,明确地指出了人力资本和个人知识的相互性,也进一步强调了受教育的经济意义;其后,舒尔茨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指出通过对成人和儿童进行教育、提高他们健康状况等本身就是资本积累。从舒尔茨等人的基本观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和物质资本相对应的人力资本应用于经济活动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知识的经济化。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运用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优化的结果,这和我们在现实经济发展中所看到的现象是一致的。
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经济发展是一致的,人力资本在全部资本中比例越高,知识经济化程度也越高。有关研究表明,一国人力资源占世界的比重与其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基本是一致的,如美国人力资源占世界比重居前,其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也居世界前列(李仲生,2006)。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是决定与现代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的主要因素,也是现代人类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发达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知识分布状况,从而也就决定了其经济增长状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证明了这点: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往往也也是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关研究表明,1982年,东部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是中西部地区的1.32倍,而到2004年扩大到1.53倍(张邦辉 等,2007)。 。
技术知识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我们可以视其为人力资本的第一特征;制度知识是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的经验性知识,我们可以视其为人力资本的第二特征。可以说,人类经过长期积累的制度知识是制度创新的基础,具有相应制度知识的人群数量和分布状况与制度创新之间服从概率分布。而从概率的角度看,人群制度知识的分布将依大数定律收敛于某一期望值,这个期望值代表制度的优化程度。比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经济增长较快,是由于这些地区有较多具有相应制度知识的人群。另外,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不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的不同成效来看,一个地区能够吸收和消化的技术水平取决于其制度优化程度,也就是说其现实技术知识的先进程度决定于制度知识。正如诺思所指出的那样:“尽管可以利用其他社会的成就,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却在继续扩大”(诺思,2013),分析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欠发达国家人群的制度知识分布状况不能支持先进技术的高效应用,更不能促成新的技术创新。因此,不论是从内部产生技术知识,还是从外部引入技术知识,技术知识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都将取决于制度知识的分布状况,具有较先进制度知识的地区最终将成为发达地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着力培养人力资本,特别是提高制度知识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哈耶克.1989.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51.
拉法格.1957回忆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72-73.
李仲生.2006.美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31-34.
米都斯.1997.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51.
诺思.2013.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51.
诺思.1989.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70.
诺思.1992.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66.
索洛.1988.增长理论:一种说明[M].北京:华夏出版社:32.
索洛,等.1991.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56.
汪丁丁.2001.知识动力学与文化传统变革的三类契机[J].战略与管理(1):77-81.
张邦辉,谭伟,邓淼.2007.从人力资本角度看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区域收入差异的影响[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6):126-129.
张尚毅.1998a.从知识传统到交易费用的支付[J].探索(1):81-84.
张尚毅.1998b.非均衡经济主体论[J].渝州大学学报(1):57-62.
Romer. 198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5).
市场调查的特征及作用 篇7
漯河有线电视台从2003年开始了电视散文的创作, 《沙澧情韵》栏目应运而生, 笔者结合创作实践, 就电视文学的一些美学特征及同期声的魅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音诗画的交响。电视散文的形式美是受观众喜爱的基本原因。无论是对自然山水的礼赞、对人间真情的歌颂, 还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怀, 观众总能从亦真亦幻的画面、隽永的语言和舒缓曼妙的音乐的交相辉映中, 进入某种物我交融的意境, 感受博大的人文精神。其实欣赏电视散文, 从形式美上说是欣赏音诗画的交响。
音诗画本是三门独立的艺术, 三者意境相通, 但无论哪一种艺术都既有其优势又有其局限。画面塑造的形象具体可感, 但单纯的一幅画又往往难以让人理解物象的延展性意义和它的深层内涵;诗表现的形象空灵、深邃、意蕴悠长, 许多用画刻意表现的情感、风骨只需一两句诗就把它点化了, 可单纯的诗毕竟又会因缺少义理的凭借, 或者欣赏者文学素养的限制而影响其审美效果;音乐表现的形象常常令人陶醉, 但用音乐来表现具象是不现实的, 可它的非语义性和表现性, 又使它在表演艺术和像电视这样的综合艺术的许多领域, 成为不可或缺的情感催化剂。但是要把这三种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从中创造出新的艺术, 就不能不对这三种艺术各自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以便扬长避短、合而为一, 通过综合运思, 实现音诗画的交响。音诗画的融合, 最难处理的是诗与画的关系。电视的先天优势是记录实在的影像, 而散文表现的许多是作者意念中的形象。这一实一虚怎样融合?作者认为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两者融合才和谐。
电视散文本来就是诗与画的延伸, 二者的创作规律是相通的。除了勾连情节必不可少的叙事性语言外, 电视散文的创作, 应尽可能避免对事物表象的直接描摹, 努力挖掘事物的深层内涵, 表现由联想牵出的意向, 才能实现与画面语言的呼应与自然对接;电视画面的拍摄, 除了展示客观环境必不可少的场景外, 也只有尽量摒弃对具象原生态的实录, 转向对隐含意蕴的虚像的创造, 实现与文字元素的“虚里接”, 才能使两者水乳交融, 共同营造开启情感阀门的意境。如作者的山水吟《在水一方》———石漫滩水库掠影曾经获得本台组织的风光片大赛优秀作品奖。
石漫滩水库的美景许多电视媒体都拍过, 把它作为融山水于一体的美景名胜来赞美, 而《在水一方》的创作却融入了作者和摄像记者敏锐的美感感知力, 从石漫滩水库山水系列的表象中, 体悟到了“农家山水的本真”, 画面中薄雾里的鸡鸣、农家袅袅的炊烟、湖面荡舟的渔人等多个场景, 使得《在水一方》具有了浓郁的农家山水特性, 声画效果产生的丰富联想, 引导观众思绪超出屏幕之外的天地, 让人浮想联翩, 超出文字解说之外的联想。这种本真的审美价值和蕴涵的人文精神在本片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从而也使得本片回味悠长。
同期声的完美运用。电视诗歌散文是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有机组合:有字幕———作者的文稿, 有解说词———诗歌散文的朗诵, 有画面———自然景观、作者的行动、生活场景, 有同期声———使观众身临其境, 有音乐———抒发更深层次的情感。这种表现手法的组合, 构成了电视诗歌散文的丰富多彩、意蕴深远。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诗歌散文作品中, 同期声成为其声音的主题构成。大量同期声的运用, 使以叙述为主题的电视诗歌散文呈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
同期声使电视散文具有感染力。在电视诗歌散文作品中, 运用好同期声能打破音画对位的单一模式, 增强电视诗歌散文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真实感, 增添了表情达意的效果。在抒情写意的片子中, 同期声的运用使得人们对事物的感受更加细腻。由于片子加入了未加修饰的同期声, 就引起了作品声画内部的变化, 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状态, 产生了新的电视声画的整合机制, 从而更加自然、更加本质地表现出生活的原态。如在电视散文《用爱倾听》的创作中, 我们通过运用同期声和大量的现场声来表现片中的真挚情感。该片通过细腻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收养聋哑女童并努力使她接受教育的感人故事, 歌颂了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间平凡真挚的爱。但片中通过同期声的巧妙运用, 透过聋哑女童稚嫩的脸庞以及呀呀的学语声来展现。慈爱的母亲一遍遍一声声, 不厌其烦的手势、话语昭示了一位母亲伟大的爱。当聋哑女童的一句“妈妈”脱口而出时, 流泪的岂止这位母亲, 同期声的魅力也同时打动了观众的心。这画龙点睛的同期声和母女间的普通生活场景现场声无疑是片中的重点和亮点。通过声音的叙述、画面的描写, 使电视散文的声音和画面达到了“声画”一体的效果, 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同期声增强了电视散文的叙事功能。电视散文大多采用幕后解说, 叙述时间的发展过程、描述人物内心活动、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揭示事件蕴涵的意义。而随着同期声在电视散文中的大量运用, 不仅改变了电视散文以解说为主的状况, 同时也带来了电视散文中纪实语言的革命。在有些电视散文作品中同期声的使用, 部分甚至全部承担了电视散文中的叙事功能。在电视散文《过年》中, 大量运用小镇父女做年夜饭、舞龙舞狮和小镇的戏台表现家乡过年的热闹情景, 从而表现了家乡古老的年俗和浓浓的乡情, 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叙事效果。
电视文学中音诗画的完美结合, 使电视文学具有了美学特征, 合理运用同期声的叙事功能在增强电视文学作品的真实感与生动感, 增强事件对观众的吸引力和观众对事件的参与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笔者期待着更多的电视从业人员对电视文学作品中的美学特征及同期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运用。
市场调查的特征及作用 篇8
一、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
根据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 可以归纳其基本特征如下:
1. 超综合性。
旅游产业本身的综合性就极强, 而文化旅游产业又将文化这一因素置于旅游产业的链条上, 使其综合性更为明显。比如, 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看, 文化旅游产业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它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休闲娱乐产业、艺术产业等为一体, 产业体系庞大, 产业边界模糊。
2. 延展性。
延展性指的是以一项文化旅游产品为核心, 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其他产品。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一般来说, 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较高, 通过一些深度的开发与创新, 可以挖掘和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 从而带动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二, 旅游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内涵方面的延展功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在讲解中, 导游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诗词歌赋、精彩的传说、故事、典故, 从而有效提升游览的层次, 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3. 载体性。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必须以一定的历史文化景点、文化艺术场所等为基础和载体。一般来说, 这些历史文化景点、文化艺术场所的品质高低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而现阶段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载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 文化旅游产业的载体是文化旅游产业链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4. 体验性。
与传统的旅游方式强调“静态观赏”不同, 现代文化旅游倡导“文化体验与文化参与”。无论是从当代人对文化旅游体验与参与的要求, 还是以中青年人群和老年人群为主的文化旅游市场主体, 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要求文化旅游更具体验性, 这也将成为文化旅游的本质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5. 创意性。
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与历史古迹相联系着的, 更多时候也要通过文化创意的实现来达到吸引人的目的。举办各种大型的选秀活动、博览会等也能够带来巨大的产业联动效应,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比如, 在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迪拜和阿布扎比, 就通过一些全新的理念设计出了超豪华的购物中心、七星级的金帆船酒店, 还有豪华的文化广场, 豪华的清真寺等创意产品,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客。
6. 精品性。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文化旅游产品是人类历史的结晶, 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精神与物质行为的精品, 具有很高的品位, 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与传扬, 大量吸收前人遗留下来的优秀文明成果, 做到为现代所用,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这种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7. 民族性和国际性。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旅游的景点一方面是民族的, 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 另一方面也是世界的, 具有国际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而当所有的民族文化汇聚到一起, 就具有了国际性。可以说, 文化旅游产业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统一。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作用
1. 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旅游产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 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新的调整和提升阶段势在必行。可以说,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暂时解决了现阶段单独的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它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增强了其发展的活力。总之,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 使其结构得到优化与整合。
2. 发展方式的转变, 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业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 从而使旅游从单一的游览观光型向文化体验型转变, 实现旅游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 推动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3. 有利于旅游产业功能的完善。传统的旅游产业过分强调其经济方面的功能, 而对其他功能视而不见, 而现代旅游业功能更加多元, 比如可以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可以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知识的增加、境界的提升等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得公益目的、教育目的、文化传播目的更加凸显。
4. 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在当今世界,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知识和文化的竞争上。文化旅游产业是知识和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扩大旅游中的文化含量, 使旅游业更好的承载文化, 积极打造属于本国的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与品牌, 增强本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并以此树立本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1. 加强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要求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 对原始文物遗存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一番创新和再造, 增加文化的附加值, 特别是要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中向上的阳光的文化层次, 把它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来抓。加强文化创意的目标不仅是要复活历史, 更要推动历史的发展。
2. 强化营销的文化内涵。
在旅游文化的营销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其文化内涵的营销, 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采取不同的文化内涵的说明与宣传。首先可以加大立体广告的宣传力度, 并增加广告的文化含量;其次, 可以选择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文化旅游的推广活动, 对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进行一番详细而又通俗的说明。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文化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方式出发, 探讨了其特征、作用以及发展对策三个方面的问题, 从而对文化旅游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与作用, 必须进行很好的引导与鼓励支持, 以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正如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巡视员张坚忠所说,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 没有文化的旅游, 是不可能持续的, 是不可能充满活力的。在我国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 开展文化旅游显得异常重要, 它不仅可以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提高经济效益, 还可弘扬中国文化, 让世界了解中国, 可谓一举三得。本文拟从这一新兴产业的特征、作用以及发展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一番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文化旅游,特征,作用,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邵金萍.再论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作用及发展对策[J].福建论坛·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 (8) :29-32.
[2]许金如.扬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2, 1 (64) :33-34.
[3]苏卉.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政府规制改革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 1 (11) :1044-1045.
[4]朱德莉.现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12, 2 (4) :156-159.
[5]罗时跃, 黄政方.文化旅游产业迎来春天[J].当代贵州, 2012, 2 (11) :78-79.
浅谈抗菌药物作用方式及特征 篇9
1 抗菌药物的作用方式
杀菌剂和抑菌剂:是依据抗菌药物按应用普通治疗剂量后在血清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所对细菌杀菌、抑菌作用[3], 区分为杀菌剂、抑菌剂二大类, 抑菌药物MIC (最低抑菌浓度) 低于MBC (最低杀菌浓度) , 杀菌药物的MIC与MBC比较接近[2]。杀菌和抑菌作用不是绝对的, 同种抗菌药对不同细菌也可呈不同的抗菌作用, 如利奈唑胺对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呈抑菌作用, 而对链球菌属的多数菌株呈杀菌作用[3]。MIC与MBC都是抗菌效能有用预测指标, 在实际应用时必须将这些预测指标与临床结果联系起来。
1.1 杀菌剂 (1) 繁殖期杀菌剂β-内酰胺类、糖肽类、氟喹喏酮类、恶唑酮类、异烟肼; (2) 静止期杀菌剂氨基苷类、多肽类。
1.2 抑菌剂 (1) 速效抑菌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2) 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2 抗菌药物的作用特征
浓度依赖型药物特点: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药峰浓度, 在较大范围内, 随着浓度的增加, 杀菌速度和程度也增大, 抗菌效应倾向于被延长, 这个延长的倾向也与其浓度相关, 所以通过提高血药峰值, 引起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 (PAE) , 而提高临床疗效。但必须在未达最小中毒剂量前。主要评定参数Cmax/MIC或AUC[1]。如氨基糖苷类血药峰值 (Cmax) 与最低抑菌浓度 (MIC) 的比值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日剂量单次给药可获得较日剂量多次给药更大Cmax, 使Cmax/MIC比值增大, 药物浓度越高细菌细胞壁与离子化药物结合越多, 杀菌速度越快, 特别是对静止期的细菌杀菌作用更大, 在碱性条件下其杀菌作用更强。所以氨基糖苷类1d量1次用疗效好, 不必分次给药 (重症者除外) 。血液系统感染, 血清峰浓度需6~8倍MIC[2];细菌性心内膜炎、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等重感染, 血清峰浓度应大于8倍MIC[1];肺炎血清峰浓度需要高于10倍MIC[2]。日单次给药减少肾皮质对药物的摄取量, 减少进入内耳的药物量而降低肾、耳毒性。对肾功能不全病人使用氨基糖苷类, 重要的是在通过监测, 对病人的血清药谷值给予调节, 使下一次给药前不超过2 m g/d L[1]。但儿科病人、老年人还是慎用。
浓度依赖型药物:氨基苷类、氟喹诺酮、酮内酯类、两性霉素、甲硝唑等。
时间依赖型药物特点:对致病菌开始随浓度超过MIC时间 (T>MIC) 所占百分率增加, 杀菌作用增强, 但其浓度达到一个域值, 浓度再增加, 杀菌速度和程度也保持相对稳定, 这个杀菌活性的饱和状态通常产生于4-5倍MIC处, 而与峰浓度关系较小。故可以通过一些提高浓度保持高于MIC的时间 (T>MIC) 方法, 能使药物MIC总的时间维持有效最长。主要评定参数T>M I C、A U C>M I C (M I C值以上的AUC部分) 。例:β-内酰胺类药物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研究证明:β-内酰胺类药物的最大杀菌效应与4~5倍MIC的药物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 药物浓度超过这一水平并不能增加其杀菌作用, 浓度降至MIC以下细菌继续生长[1]。β-内酰胺类抗菌素对大多数细菌的PAE较小;β-内酰胺抗菌素的T1/2对T>MIC有影响。因此, β-内酰胺药物的剂量、间隔或体内暴露的持续时间是预测抗菌活性的重要的因素, β-内酰胺类药物抗菌作用过程发生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 在繁殖期使用疗效显著。要使β-内酰胺类各种药物的治疗方案达到维持T>MIC最佳状况, 可用增加给药次数, 持续静脉输液的方法。如青霉素类T1/2只有1h, 常规量下, 24h.Tid时其血药浓度>MIC的时间不到50%, 给药qid比较合适;T1/2为1~2h一般在24h内给药tid[1];如碳青霉烯类具有PAL, 可研习使用较低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延长输液时间, 使用持续静脉输液方法等给药方法, 使T>M I C维持至少30%~40%剂量间隔的情况下, 能够获得满意细菌性结果。使用较高剂量而给药间隔时间不变, qid使用半衰期长的药物 (如头孢曲松) 按持续输液方法给药等。与歇性静脉输液方法相比, 持续静脉输液的给药方法能够使药物浓度超过MIC的总的时间维持最长, 可使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最佳疗效及降低治疗成本[2]。
时间依赖型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氨曲南等。
3 科学选药应用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不断增加, 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时常有病例出现无效 (耐药性) 情况下, 科学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 对影响药效学因素的药物的生化、生理、药物的作用方式、特征及其作用部位的浓度要有所考虑。依据细菌学数据、患者药动学及药效学参数, 根据抗菌药物浓度依赖型、时间依赖型作用特点, 确定用哪种治疗方案 (抗菌药、剂量和次数等) , 使临床更能合理应用抗菌药, 减少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使药效学的应用达到最佳状态, 临床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睿.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余自成, 曹久发.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的药效学指导原则[J].世界临床, 2007, 28 (8) .
[3]解斌, 董震海, 王建忠, 等.实用新药学[M].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 2.
[4]孙武.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5) :108~109.
市场调查的特征及作用 篇10
关键词:社区银行,文献综述,含义,特征,作用
一、社区银行文献综述
1.国外社区银行文献综述。国外文献对社区银行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
(1) 社区银行的比较优势和效率。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 社区银行等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如何测度社区银行等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效率? (如Berger和Hunter, 1995;Timmer, 1993) 。
(2) 中小企业融资与社区银行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虽然大型商业银行与中小型商业银行均可发放中小企业贷款, 但通过比较发现二者有很多不同, 哪个更具优势?比较不同银行结构下的中小企业贷款, 以证明社区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极端重要性;社区银行的中小企业融资应以关系融资为主, 不同于大型商业银行的标准化融资 (如Berger和Udell, 1995) 。
(3) 社区银行与金融及经济的关系。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金融结构不同, 会对金融及经济增长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 (如戈德史密斯, 1963) 中小型商业银行对稳定金融体系有哪些重要作用 (Holland, 1998) 。
2.国内社区银行文献综述。我国学者对社区银行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初, 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发展社区银行的必要性。认为发展社区银行, 不仅能完善我国尚不健全的金融体系, 还能进一步加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因而我国应该加快社区银行的发展步伐 (如巴曙松, 2002;林毅夫, 2001) 。
(2) 发展社区银行的途径。主张改造与新建并存, 即一方面改造部分已有的中小型金融机构, 使之转化为社区银行;另一方面鼓励民营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 (如王修华等, 2007;王爱俭, 2005) 。
(3) 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认为社区银行应以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为自己的目标客户, 并对其实施关系型融资, 从而形成与大中型商业银行相区别的、能充分发挥其自身比较优势的市场定位 (如武力超等, 2010;陈正玉, 2011) 。
(4) 社区银行的经营绩效。为了给中国的社区银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对1999年-2006年期间美国社区银行的资产收益率进行了研究, 发现其总体水平在1.3%以上 (如陈正玉, 2011) 。
3.相关研究评述
国外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 建立在发达国家国情基础上, 得出的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完全适用;
(2) 大多数的研究较少涉及产权问题, 而这是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关键课题之一;
(3) 没有涵盖对社区银行的经营行为和特征有着巨大影响的金融法规等金融环境方面的内容。
国内研究的主要不足是:
(1) 研究手段比较落后, 定性分析为主, 较少使用定量分析;
(2) 缺少实证分析;
(3) 缺少关于社区银行与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村镇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辨析研究。一部分学者将村镇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归为社区银行, 而另外的学者则认为村镇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社区支行、小微支行与国外的社区银行不同。
二、社区银行的含义
1.国外对社区银行含义的界定。国外对社区银行含义的界定并不统一, 目的不同, 界定出的含义就不同。几种较有代表性的界定方法如下:
Williama R.Emmons等认为, 社区银行是指小型的、区域集中度较高的、拥有关系型信贷优势的银行;Allen N.Berger等认为, 社区银行是指发达国家的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下的国内银行, 发展中国家的资产在1亿美元以下的国内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堪萨斯储备银行认为, 社区银行是指总资产低于1亿美元的控股公司所拥有的银行。
综上所述, 可以发现, 不同定义之间存在着争议:
(1) 社区银行的判别标准只有资产总额吗?还有没有其他标准
(2) 如果以资产总额作为社区银行的判别标准, 那么, 这个资产总额是否包括控股社区银行的母公司的资产?
(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是否应该用不同数量的资产总额作为判别社区银行的标准?
(4) 将社区银行的资产总额判别标准确定为1亿美元或10亿美元是否合理?
2.我国对社区银行含义的界定。我国对社区银行含义的界定开始于2002年。具体情况如下:李建英等认为, 社区银行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晏露蓉等认为, 社区银行是指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康卫华等认为, 社区银行是指从当地住户和企业吸收存款并向当地住户和企业提供交易服务的金融机构。
综上所述, 可以发现, 所有的定义其实大同小异, 都是从资产规模、服务区域和对象等方面进行定义的。
3.本文对社区银行含义的界定。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界定, 结合我国实践, 本文对社区银行含义的界定如下:
我国的社区银行应当是资产规模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下, 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模式建立, 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 经营范围局限于一定区域, 服务于当地社区经济的现代商业银行。
具体说来,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资产规模。不宜过大, 应当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下。
(2) 市场定位。应是草根银行, 产生于社区、服务于社区。
(3) 产权结构。应是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模式建立, 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现代商业银行。
三、社区银行的基本特征
1.单元制、小规模。单元制是社区银行的组织形式, 一般在一个社区内只设立一个营业网点, 在社区外不设或只设立极少数的分支机构, 这就导致社区银行的经营规模很小。这是社区银行最基本的特征
由于社区银行只专注于为本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提供金融服务, 这就使得其服务更加精细化成为可能, 也才有可能在此过程中逐渐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机构设置边缘化, 市场定位弱势化。这两点都体现出社区银行对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拾遗补缺作用。社区银行的机构设置、网点布局主要在大中型商业银行无意设立网点或已退出的地区进行;社区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区中小企业、居民家庭、甚至下岗待业人员。
3.经营资本多元化。社区银行的经营资本可以来源于社区国有或民营资本投资、法人或自然人投资、企业或事业法人投资。
4.资金来源于社区、运用于社区。即社区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主要在社区内进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社区银行的资金运用与大中型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截然不同。虽然社区银行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 但它在资金运用过程中, 却是把贯彻当地政府的经济政策、发展所在社区的经济放在首位, 而把自身的盈利及发展放在第二位。
(1) 对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这是社区银行的核心资产业务。关系型贷款的关键词主要有三:以便于监督为前提;以发展长期客户关系为目标;以个性化的贷款条件为特征。由此可以看出, 对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 既是充分发挥社区银行信息优势的必然结果, 又可以为社区银行带来相对稳定的客户流和收入流。
(2) 城市个人零售业务。城市个人零售业务笔数多、每笔金额小、要求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这些都是最适宜于由社区银行而不是大中型商业银行加以满足的特点。所以, 城市个人零售业务成为社区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
(3) 农村个人零售业务。农村个人零售业务分布在基层且非常分散, 所以, 业务开展的难度、风险都较大。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由组织结构复杂、管理和监督成本较高的大中型商业银行去从事这种业务, 无异于雪上加霜, 结局只有亏损;而由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和监督成本较低的农村社区银行去从事这种业务, 就有可能盈利。况且, 还能受到国家和中央银行的扶持。因此, 农村社区银行定位于农村个人零售业务。
5.信息沟通对称化, 经营特色个性化。社区银行贴近社区, 与大中商业银行相比, 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 因而对社区客户包括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在内的各种经济信息和非经济信息都非常了解, 并进而设计出针对性极强、极具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6.经营决策快捷化。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社区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和内部组织结构都较简单;二是社区银行对社区客户的各种信息了解得比较透彻, 基本上克服了信息不对称的障碍。
7.服务收费低廉化。这主要是由于社区银行很有“自知之明”, 知道自己由于规模小、实力弱, 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与大中型商业银行相比, 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为了留住客户, 故收取较低廉的服务费用。同时, 社区银行的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较低也为这种“自知之明”提供了可能。交易成本低是由于社区银行基本上克服了信息不对称的障碍;代理成本低主要是由于社区银行的规模较小。
四、社区银行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通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对经济结构产生积极作用。中小企业具有超强的创新能力, 能促使新兴行业的诞生或重振原本衰落的行业, 其对一国经济结构的作用不容小觑。社区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因而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远远高于大企业。美国创新成果的70%多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而大企业只完成了美国创新成果的30%多, 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
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种类。其中, 服务创新占比最高, 高达39%, 其余的依次为产品创新, 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 占比分别为33%, 17%和11%。
2.通过推动农业发展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重要作用。农业是基础, 农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农村社区银行为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推动农业良性发展, 从而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产生特殊作用。
截至2001年6月末, 美国社区银行共发放239亿美元的农业固定资产类贷款, 占所有银行发放的同类贷款总和的64.6%, 其中, 金额小于等于$100K的农业固定资产类贷款110亿美元, 占所有银行发放的同类贷款总和的82.6%;共发放284亿美元的农业运营贷款, 占所有银行发放的农业运营贷款总额的60.6%, 其中, 金额小于等于$100K的农业运营贷款160亿美元, 占所有银行发放的此类贷款总额的82.2%。农业固定资产类贷款和农业运营贷款占所有银行发放的同类贷款总额的比例均超过了一半以上, 两种贷款中金额小于等于$100K的部分占所有银行发放的同类贷款总额的比例均超过了80%以上。
3.以普通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为途径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作用
在任何社会, 主流人群都不可能是富裕阶层, 而是普通居民, 尤其是其中的中产阶级, 更是绝对的主流。所以, 普通居民的个人消费才是真实的内需结构的反映, 以其为导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才是正确的经济结构调整方向, 也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社区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就是为占居民绝大多数的普通社区居民提供个人消费信贷, 从而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作用。
参考文献
[1]Basset, William F.and Thomas F.Brady.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Small Banks, 1985-2000[M].Federal Reserve Bulletin, 2001:19-28.
[2]Berger, A.N.and Udell, G.F..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R].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5.
[3]Berger, A.N.and Udell, G.F..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8 (22) :613-673.
[4]王浩, 魏志华, 何文虎, 杨云龙.社区银行研究文献综述[J].西部金融, 2013 (02) :35-38.
[5]王爱俭.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市场调查的特征及作用 篇11
关键词:证券市场;自律规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073-03
证券市场的规制体系通常是由证券法律规制、行政规制、自律规制共同构成的一个结构化整体。在证券市场规制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们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证券市场的规制结构。证监会国际组织自律规制咨询委员会于2000年5月发布了题为《有效规制的模型》的报告,全面详细地阐述了一个有效的自律规制体系所应当具备的特点。该报告认为,在一个复杂的、动态的、不停变化的金融服务业里,自律规制既包含私人利益,又包含政府监控,是一种效果较好、效率较高的规制模式。
自律规制应具有三个基本要素:第一,组织内最初制定政策的人自身是实践者,这些实践者不仅包括中介机构,也包括市场的使用者;第二,自律组织由市场提供经费,而非由公共资金或政府拨款支持;第三,自律源于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利益。因此,自律规制可以理解为:由同业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制定规则,以此约束自身行为,实现行业内部的自我规制,保护自身利益,并维护本行业的发展。自律不是法律,但自律调整被规制对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规范特征。因此,自律是一个法律问题,值得从法律角度研究。自律源于自律组织参与者的合意,自律规则的解释应按照合同法的一般原则来进行,从本质上讲,自律组织的规则具有契约属性。在证券市场,随着交易所的发展,自律的内容逐步扩及到生产者、批发商、交易、经纪交易商行为规范、投资者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交易所自律制度是契约的联合体。从更广义的角度理解,证券市场的自律还包括清算公司自律、会计师事务所自律、证券律师自律,乃至于各个投资公司自身的内控系统。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自律成功的经验来看,自律性监督的成功有赖于以下前提:自律组织具有充分的权威性;违反规则的行为容易判定;个别违规者的行为不致造成全局性损失。
一、证券市场自律性规制的特征
辅助性。政府规制一般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由于证券市场自身的复杂性使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不能够通过以上方式得以完全解决。因为证券市场的问题不单纯是法律和经济问题,还有道德问题,而且在证券市场的实际操作中,有很多技术问题等也非政府规制能够解决;在政府规制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自律性管理则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自律性组织通过自身的组织机构与行业管理,将国家制定的有关证券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落实到每个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中去,通过其媒介作用,使证券规制机构与证券市场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演化为自觉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规制的压力。
指导性。自律性组织通过对会员的监督、指导,引导会员自觉地遵守证券法律、法规,通过对会员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不断提高证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自觉防范证券市场风险。这种监督、指导是建立在会员公司和自律组织间平等、协商、协调、协作基础之上的,行业自律性组织主要是通过劝诫、检查、批评和罚款等行政性手段对其会员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以维持自律管理秩序,推动行业发展。
参与性。自律性组织通过与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的努力,对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寻找证券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证券规制机构提供证券市场发展的长远战略和政策建议。
中介性。在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证券公司的微观经济活动之间,需要有一个组织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此为桥梁,在证券规制部门与证券公司之间建立起上传下达、下情上知的双向交流机制。一方面,传达政府的意图,把证券公司及其整体的行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实现行业发展的正规化、长期化和稳定化;另一方面,协调证券公司的行动,反映证券公司的要求,使证券规制部门能够随时了解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广泛听取各种建议和要求的情况下,使各项措施的出台更加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服务性。一是证券行业协会要为会员公司服务。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其面向所有证券公司的行业辐射优势,为会员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业务等方面的服务,使自律性管理始终建立在全面提高行业水平的基础上。二是要为政府规制部门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即市场调节机制的事后性和因公共产品等非赢利性引致的市场投入不足的弊端,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的目标。
二、目前,在全球的证券市场中,主要有四种自律性规制模式
规范自律。规范的自律制度主要存在于1929年股市大危机以前的各国证券市场中。交易所往往是基于自律而产生,没有法定规制机构规制交易所的运行,因此,属于完全自律情形。交易所是发行人上市、信息披露、经纪商行为及其资本规模要求的唯一规制者。当时各个市场经济国家对于证券市场均奉行积极的不干预政策,属于纯粹的交易所自律阶段。股市大危机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加强了对证券市场的干预,形成证监会规制下的自律制度。但以英国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包括中国香港地区)仍奉行市场自律制度。英国《1986年金融服务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的开始,但仍是法律确认下的证券市场自律制度。1987年股市大危机以后,香港政府也逐步加强了对证券、证券市场的规制,并于1989年成立证券与证券委员会(SFC)。因此,1929年股市大危机以来,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在所有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都对证券市场采取某种形式的规制。目前最接近规范自律制度的是瑞典。瑞典没有中央政府规制机构规制自律制度的运行,相应的规制权分散在各个州机构中。
分散自律。典型代表是加拿大。在加拿大,不存在中央联邦政府规制机构。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证券立法与规制组织。加拿大的三家交易所分别根据各自省立法的规定,作为自律组织运作。因此,加拿大联邦政府也没有为证券市场制定全国性法律规范。
授权自律。此种自律制度运行于日本。日本财政部将规制权授予挑选出来的自律组织。最突出的是日本证券交易商协会。该协会的理事由政府任命,与政府合作规制证券市场。
法定自律。突出代表为美国。该种自律制度由国家法律认可,国家法律既赋予了自律组织为履行职责所必须的权力,同时也对自律组织权力的行使给予限制,是在法定框架下运作。绝大多数成熟证券市场运营的是该种自律制度。
三、证券市场自律制度的优点
道德性。法律具有刚性,规制者只能依法制裁违法行为。正是这种刚性决定了法律不能规范市场的全部问题,否则会扼杀市场的活力。证券市场属于金融信用制度的高级阶段,这种信用属性决定了证券市场也需要商业道德来支持和维系,因此自律规制的力量之一,在于对证券市场本质上并非非法,但违反道德准则的做法或行为进行规制,以处理政府无法处理的违反法律精神的行为。因此,自律的范围一般宽于政府法规边界,包括道义劝告等伦理和道德标准,在某些法规触及不到的领域显得更为适用。
效率性。自律意识和自律机制强的市场有助于提高规制能力和规制效率。因为自律意识强的市场,市场参与主体在价值取向上有高度的一致性,容易达成共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高,具有良好的法治基础;自律意识强的市场,比较容易形成良好的自律机制,自律组织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作用,使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更为理性,有助于降低规制成本;自律意识和自律机制强的市场,非常强调信用和信誉。市场参与主体更加珍惜自己的信誉,信誉的损害要比可能受到的惩罚更被看重,从而使中介机构不敢贸然违法。
灵活性。自律规制者能在早期阶段察觉与理解复杂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这种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作出反应的灵活性,能够使得潜在危机在发生之前得到缓和、缓解或解决。自律管理者往往具有商业敏感性,他们更了解某项规则对投资者及自身的影响,因而在规制方式、时间安排上具有灵活性。这是注重形式、讲求审慎决策的司法或行政机关所做不到的。在解决问题时,自律规制具有灵活性,因此,自律规制者可以尝试创新的办法,以更好地满足特定情况下的需求。对于自律规制者某些不当的做法,被规制的组织与个人可以对自律规制者施加压力,要求自律规制者修改规制的方法,促使其以有效、可行的方法规制。
专业性。由于自律规制者来自被规制的组织与个人,因此,自律组织储备着大量的专业人士,包括其会员组织中的管理人员与雇员。在自律规制的过程中,这些专业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通过让会员组织参与规制过程,经常从问题出现阶段就开始让他们参与,会员组织会很清楚规制要达到的目的。因此,自律规制的工作人员与被规制者愿意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使得具体的规制规则以及整个规制制度更加有效地运作。
成本较低。自律规制一般作为会员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运作,因此存在使规制成本最小化的动机。另外,由于自律管理组织的经费是由会员自己出的而不是由纳税人负担,自律管理者更愿意提高规制效率,减少规制成本。自律规制较少受程序上的限制,因此,可以及时、迅速地采取行动,从而降低了规制的成本。
四、自律规制的缺陷
阻碍竞争。绝大多数传统交易所均为会员控制,会员数量多年来维持不变。即使间或有新的进入者也往往享有与原来会员不同的权利。比如,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会员数量百余年来维持在1 366名不变。传统交易所的互助性质决定了交易所的自然垄断性,阻碍了竞争。由于自律组织是依靠批准加入组织和强制开除出组织作为最基本的手段来维护其运行秩序的,如果该自律组织又恰如现实中经常发生的那样,居于一个独一无二的垄断地位,那么已加入组织的既得利益者就具有一种强烈的排斥后来者进入的倾向,所以被签发的许可证数量将总是太少,行业自律组织将因此而获得垄断租金,进而扭曲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
自律机构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自律者具有追求私人或集团利益最大化的潜在动机,这种自利引致管理者的非超脱性,从而难以保证管理的公正。常见的是,证券业协会常常由大公司会员占主导地位,易产生对小公司的歧视待遇;证券交易所为扩大市场规模而放松对会员公司的规制。尽管在传统交易所内部,每名会员对于交易所的事务享有一票的投票权,但由于会员在交易所中拥有不同的利益,因此大的会员很容易控制交易所,从而形成规制过程中的不公平。同时,很难保证交易所有充足的资金与人员投入交易所自律规制工作。交易所自律的制裁程序实质上是自己惩罚自己,这必然影响交易所惩罚功能的发挥。
约束力不足。没有统一的专门立法做后盾,散见于多部法规之中的条款间常有漏洞可被利用,对违法行为的约束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效力,即管理手段较软弱,规制权威性和力度不够。自律组织对不是自律组织会员或附属机构的个人或机构无法行使管辖权。自律规制组织缺乏足够的法定强制力,特别是在调整跨国交易时可能效率很低。比如,某些经纪人如果违反了行规但并不触犯国家法律,自律组织所能做的也就是把他们开除在组织之外,使其从事该项业务的资信受到客户的怀疑,除非由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受到行业自律组织开除的经纪人不能再从事经纪业务,那么,这些经纪人继续从事其经纪活动的资格就难以被剥夺。而如果国家的有关法律是按照上述的假设来制定的话,而实际上成为了政府的一个附属机构,如美国的全国证券商协会就是这样的机构,而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自律组织性质。特别是交易所公司化后,矛盾更加激化了。
参考文献:
[1]徐雅萍.证券业自律研究[C]//野兽之美•世界股市重大事件启示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2):196-198.
[2]李强.期货市场规制变革动因及最优规制模型[J].求索,2005(4).
当前女性市场的特征及营销策略 篇12
一、国内女性市场的特点
1、我国女性人数众多,购买力强,购买领域广,购买欲望强烈。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女性中消费活动活跃的中青年女性(年龄在20~50岁)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她们不仅数量大,而且在购买活动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她们不仅购买自己所需的消费品,还是绝大多数儿童用品、男性用品、老人用品及家庭用品的购买者。
2、女性在家庭消费中的决策权力大。
网易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中国女性不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在家庭消费中完全掌握支配权的占51.6%,与家庭成员商量决定的占44.5%,可以说中国女性在家庭消费方面掌握了相当大的决策权。有关行业资料显示:女性在购买家居用品、购房、度假计划等方面有90%以上的决策权;在银行开户、日常消费、保险、家庭装修等方面有80%以上的决策权;在家庭买车方面有60%以上的决策权;在采购电子产品等方面有50%的决策权。女性独揽消费大权的趋势日益明显。
3、情绪型消费特征明显。
女性因为感情丰富而在消费过程中易受非理性心理影响。这主要表现为她们在购买服装、家庭用品时往往凭感觉、印象,在购买食品和化妆品时多凭消费习惯和品牌形象。在购买过程中,女性较易受折扣、广告等外在市场氛围及人为气氛的影响,因此产生了许多“非必需消费行为”。
4、女性消费的自我意识增强。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女性的自我意识强调商品能与自身的个性、气质及家庭环境和谐统一,即“排众”消费心理。另外,女性自我意识的增强还表现在渴望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寻找自身的价值。
如今的女性消费市场已经由传统的服饰、化妆品、珠宝、食品等领域扩张到传统男性市场(金融、健身、汽车、电脑、家电、房地产等)、奢侈品市场(名包、名表、等)、儿童市场(学习用品、玩具、图书等)和老人市场(保险、保健品、医疗等)。目前,女性市场主要由三大类别构成:第一大类别是女性专用消费,指女性自身消费使用的产品,包括:美容化妆、珠宝、服饰等行业;第二大类别是耐用消费,指使用周期较长、不容易更换的产品,包括汽车、家电、手机、数码等产品;第三大类别是快速消费,指经常消费的产品,购买者的消费动机并非完全个人使用,也可能替他人购买或共同使用,包括保健品、食品、图书等行业。
可见,女性市场已逐渐成为一个非常庞大且富有潜力的市场,这个市场正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而了解女性的心理和消费特点对企业来说十分必要。
二、女性消费者的特征与消费心理
1、女性消费者的特征。
据CMMS (China Marke-ting&Media Study) 针对中国女性消费者的调查显示,与男性消费者相比,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在品牌观和购物观上,女性的品牌敏感度不如男性。这主要是因为女性一般更看重家庭而男性更重视事业,男性更加注重身份的显示,而名牌通常被看作是身份的象征,因此名牌更受他们青睐。如在选购服装时,女性往往更注重款式和质量,而对品牌不是十分敏感。另外,女性购物更加非理性,调查显示有41.9%的女性对促销商品有购买欲,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为32.7%,远低于女性。同时,女性在消费时易受他人影响,她们比男性更重视购物环境。其次,消费信息的来源上,女性对于各类媒体广告的关注程度都高于男性,这表明她们对广告更加敏感。从媒体接触习惯上来说,女性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更生动和感性化的媒体,如电视和杂志。而男性常会被一些理性的文字所吸引。再次,在理财观上,女性的理财观念比男性更加传统,她们不愿意承担过多的风险,因而花钱更加谨慎,对价格也更加敏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促销活动对女性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较大的原因。
2、当前国内女性的主要消费心理。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情感性心理。女性消费者在个性心理上一般具有较强的情感性特征,即感情丰富、细腻,心境变化剧烈,富于幻想和联想。这反映在消费活动中就是消费行为更倾向于感性化,会使其在某种情绪或情感驱动下产生购买欲望,进而导致购买行为。因此,吸引女性消费者的因素不一定是产品的质量和功能,而是产品名称、款式、色彩、包装,甚至是广告或营业场所的温馨氛围等等。这种心理还表现在女性易受同伴影响,喜欢购买与他人一样的东西。
二是追求美与时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更是如此。尽管不同年龄层次的女性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但在购买商品时,她们首先想到的是此商品能否展现或增加自身的美,使自己显得更加年轻和富有魅力。女性不仅自身崇尚美丽,还注重家庭其他成员的形象之美。女性的追求美与时尚,与其说是在购买商品,不如说是在购买精神享受。另外,女性的审美观对社会消费潮流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年轻女性,因此,产品的流行大多随着女性审美观的变化而变化。
三是购买商品挑剔。由于女性消费品品种繁多,弹性较大,加之女性特有的细腻、认真,因而她们在选购商品时比较细致,注重产品在细微之处的差别,即更加“挑剔”。另外女性通常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感染能力和传播能力,善于通过说服、传话等方式对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发生影响。企业如争取到一个女性消费者则可能争取到一个消费者群体。
四是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女性消费者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她们往往以挑剔的眼光对待产品和商家,希望自己购买的是最有价值的产品,自己的选择是最明智的。即使作为旁观者也愿意发表意见并希望被别人采纳。在购买活动中,店员的表情、言语、广告宣传及评论都会对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实现。诸如“这衣服您穿起来显得很年轻”之类的恭维话很容易鼓动起女性的购买欲望。
五是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细节设计。由于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及从事家务劳动的经验体会,使得她们对商品的关注角度与男性不同,在购买日常用品时,她们更关注商品的实际效用和带来的具体利益。商品在细节之处的设计优势更能博得女性消费者的欢心,促使其购买。如家庭洗涤剂精巧的喷头设计、多用途的家庭刀具等。
六是注重商品的便利性和生活的创造性。随着就业率的提高,现代女性在工作的同时还要担负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因此,对日常生活用品的方便性有强烈的要求。她们希望在购买和使用这些商品过程中得到更大的便利,以减轻劳动负担。不仅如此,女性对于生活中新的、富有创造性的商品也会独具慧眼地首先捕捉到,并抢先购入,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忘向他人介绍商品的优点。
三、针对女性消费者心理的营销策略
鉴于女性消费者强大的购买能力,在了解其的消费心理之后,企业在制定针对女性消费者的营销策略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1、女性产品设计。
在产品的款式、包装、性能设计等方面尽可能做到感性化和体贴入微,以激发她们的购买欲望。女性服饰设计应避免大众化;对某些产品(如首饰)设计时可加入情感因素,满足女性消费者内心的深层次需要。对女性奢侈品则要独一无二,做到定制生产,以满足女性追求唯一的心理。另外,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有着不同的消费表现和心理追求,因此产品设计也要考虑到不同女性消费者之间的差异之处。
2、价格策略。
针对一般女性的求廉心理,对日用消费品应实行微利策略,令其产生一种优惠、实用、物超所值的感觉,促使她们重复购买。对于高档的服装、珠宝、化妆品等则应实行高价策略,因为她们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但对于名牌商品打折销售,很多女性也会趋之若鹜。因此,针对女性需根据多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定价。
3、渠道策略。
商场购物仍是许多女性偏爱的主要购物方式,很多女性将逛街购物当作是一种享受。针对女性的商场销售区域或店面,其环境布置或店内设计规划要符合女性消费者的心理,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购物氛围,还可以运用感官营销即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的设计来吸引女性的关注,刺激其购买欲望。网上购买比较受年轻女性的青睐,女性网民网上搜索或购买的商品一般是化妆品、名牌饰品、儿童用品。女性网上购物最关心的是消费安全,因此,商家应设法让女性确信购买风险较低。
4、促销策略。
广告、折扣、赠送赠品、现场促销等促销手段都能吸引女性的注意,这些策略可灵活采用。以广告为例,针对女性的广告策略,设计应简洁,诉求尽量简单易懂,内容具备人性化,满足现代女性的独立性和幻想心理,同时注意展现女性的聪明和才智;由于女性在生活中扮演多种角色,所以广告中突出家庭的温馨和关爱,也能获得她们的好感。折扣商品应说明理由,并使女性消费者相信此时购买是最好的选择。此外,商家在开展促销活动时还要关注女性消费者的情绪变化,注意尊重女性的自尊心。
总之,开辟女性市场被认为是未来的主流趋势。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正与日俱增,谁能把握这一群体的需求,谁就能获得巨大的财富;而了解国内女性市场的特点以及女性群体的消费心理,制定出符合女性心理的营销策略并掌握一定营销技巧,则是企业赢得女性市场的关键。
摘要:女性在消费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购买角色。随着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地位的提高, 其消费能力显著增强, 女性消费市场日益扩大, 企业界和理论界对该市场也日益关注。而了解女性市场的特点和女性群体的消费心理, 并制定符合女性消费者心理的营销策略, 是企业赢得女性市场的关键。
关键词:女性市场特征,女性消费心理,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 (美) 法拉.沃纳, 赵银德等译.女性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9 (Ⅵ) .
[2]刘军, 王砥.消费心理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4 (151~153) .
[3]张丽莉.消费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2 (142~143) .
[4]周霞.女人的秘密:京、沪、穗万余女性消费者心理调查[J].成功营销2004.3.
【市场调查的特征及作用】推荐阅读:
1市场调查及其作用06-19
市场调查的项目及内容要点08-14
市场调查报告及分析07-22
浅谈品牌建设的创建及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09-02
中国有机肥市场调查及前景分析07-27
废品收购站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07-05
中式快餐行业二级市场调查及营销策略研究08-22
中国厨卫市场及消费行为调查报告08-09
游客特征的调查问卷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