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实施(共11篇)
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实施 篇1
我国自1998年启动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以来, 农村电网改造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 城乡居民用电量逐渐增加, 农网架构和供电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 随着时间的流逝, 农网设备逐渐老化, 电力新技术改造逐步渗透到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 以往的农网标准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十二五”期间, 国家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旨在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差距,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重要性
“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政策, 农村电网改造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布局被列入议事日程。国家电网在建设智能电网战略部署的指导下, 拨划4 300亿元用于农网改造升级, 重点加强区域电网建设, 提高农村中低压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并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前提下, 强化终端远程通讯建设、提高农网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关系到国家新农村建设问题, 影响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从大的方面来说,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关系到国家在新时期的整体布局和战略步骤;从小的方面来说, 则关系着国计民生, 关系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大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管理力度, 既能有效推进农网工程的顺利实施, 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又能提升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但是, 由于我国农村情况十分复杂, 涉及面广、跨越地区广泛, 从地貌、人文、历史遗留情况来说都存在着诸多的复杂情况, 而且农村配电普遍存在设施差、装备落后、技术普及不到位的现象, 新一轮农网改造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脚踏实地、灵活机动地解决各种问题。
2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措施
要实现此次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 就要从政策领导、环境影响、规划、管控、验收等各项工作入手, 层层递进, 把控好每一个环节, 这样才能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2.1 从政策层面入手, 予以充分重视
组织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统筹规划, 将在地区行政任职的主要领导人员纳入小组, 使他们成为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 以构建有力的执行体系。同时, 应该充分、主动调动社会力量,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做好用电居民的思想工作, 尽量避免出现无故阻挠、故意破坏等现象, 争取得到客户的配合、理解和帮助。在此基础上, 领导小组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 随时关注区域之间的改造进展, 形成一个全网联动的良好局面。
2.2 在改造前, 做好系统规划和科学统筹
在实施改造之前系统规划、科学统筹, 在理论推导和经验判断的前提下试演, 立足长远、结合实情、有序开展、整体推进。在理论规划的基础上首先树立改造的可行性, 然后实地调研, 对实施改造的每个环节展开调查, 分析实际情况可能带来的利与弊, 趋利避害, 及早做好准备, 适当调整设定路线。最后根据施工技术规范制订完善的施工规章制度, 仔细考虑施工方案, 并将具体任务量化, 下达至人, 将工程的整体进展落实到每个环节。
2.3 施工过程管控
做好施工过程管控, 尤其是安全管控和风险防范。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贯彻执行标准化安全措施, 层层监管, 不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和预防事故演习, 确保标准化作业的实现。同时, 设立巡查小组, 定期抽查现场安全工作。区域施工小组之间要相互观摩和学习。对于存在安全问题和风险的区域要通报批评, 认定责任, 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同时实行责任连带, 上级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负担下级人员的相应事故责任。
2.4 建立物料档案, 定期检查物料情况
建立物料档案, 定期检查物料情况, 防止耽误工期、偷工减料、偷窃物料、遗失物料等情况的发生。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建立物料的统一收送流程和监管档案, 统一配送物料, 根据工程的使用节点按时送达;做好各环节的档案落实汇报工作, 在工程验收前由审计部门对所有项目逐一审计, 核查物料的使用程度, 确保工程的质量;在验收合格后, 及时回收废料, 并对系列活动拍照备档。项目结尾后, 如果再次发现遗留问题, 则可依据存档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5 明确工程责任, 量化工程任务
为了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步伐, 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 强化集约化施工。要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 电网公司应该择优选择人才, 使适应农村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的人优先投入到农网改造中, 以确保改造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其次, 应该加强人员队伍配置的分工协作性, 使其在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 电网公司应该量化项目的每一个环节, 将可量化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个人, 使个人工作目标更加明确, 从而加快改造进度。当项目即将进入完成阶段时, 要尽快启动下一阶段项目规划, 合理调配闲散资源, 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 在效率和质量上实现最优。切实将这项保民生、促和谐、供好电的“惠民工程”做到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
参考文献
[1]李春晓.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农网改造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1.
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实施 篇2
1.负责OA系统的需求收集,流程优化实施,日常维护及用户培训;
2.CRM系统的需求收集,业务流程配置,日常维护及用户培训;
3.参与信息化项目调研、方案设计、实施、培训,按计划推进项目顺利交付;
4.负责维护文档的编制及更新,定期总结用户反馈,推进系统持续改进;
5.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岗位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
2.有管理软件实施经验,了解供应链管理、流程管理专业知识;
3.熟悉MSSQL等数据库应用与操作,熟悉Windows & Linux操作系统;
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实施 篇3
【关键词】工程造价;项目设计;竣工结算
前言:
工程造价是反映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个综合指标,合理确定和全面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是对工程建设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的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及竣工决算。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正在逐步建立,建筑工程造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可行性的策略去解决,使工程造价问题尽快规范化、系统化,运用法制轨道将其管理得更完善。
1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形成缺少市场机制
建筑行业招标和投标工作机制虽然为市场价格机制的建立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工作的进行是以计划价格为基础的,施工单位的自主报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目前的市场价格机制并没有完全实行。再者,我国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转变,个别地区还存有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以至于建筑市场没有完全透明化、公平竞争机制不能全面实行,这也给建筑工程造价的合力形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2 建筑业价格体系与建筑业资源优化分配联系不紧密
我国建筑市场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之间的供求关系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前者总大于后者,按此来说,指导价格原本应该呈下调状态,但是,由于建筑产品在以往的价格体中欠账太多,人工费用、机械设备费用等相关的费用远达不到消耗的水平,因此出现价格经常上涨的情况。而由这种价格上涨导致的结果就是价格信号失真,以至于建筑行业供给能力总量受到刺激,进而加大了膨胀力度。我国目前行使的是定额配价机制,价格长期得不到解放,被固化在定额之中。这种称为量价合一的定额概算预算机制,其本质就是对建筑工程实行半管制。该种工程造价管理机制无法将市场价值规律的自我调节性发挥出来,更达不到调节建筑市场供求关系的目标。此外,定額水平比较高虽然对一些大中型的国有施工企业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在工程价格上还是存有比较大的价值利润空间,由此一来,使得新的供给范围不断的扩展,加之欠缺配套措施,这种办法实质上无异于在鼓励投资企业去优先选择低价的乡镇企业,更加剧了建筑市场的不良竞争和膨胀系数的增长。
1.3 造价新缺乏时效性
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爆炸的社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谁能及时准确的捕捉到市场价格信息谁就取得了市场竞争的优势。建筑市场也不例外,市场价格信息是工程业主与成保障取得盈利、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在国外的建筑市场上,政府会将工程造价信息定期发布出去,供估算工作人员对相关工程进行估算参考。与此同时,社会相关的咨询公司也会将价格指数、成本指数等一些与工程造价相关的信息发布出去以便为工程项目的造价提供指导。
2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2.1 做好招投标期间的控制工作
2.1.1投资决策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做好投资决策的工程造价控制首先要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和研究,这些调查和研究的内容包括国内外的市场在项目估算时期对项目的需求。其次要合理的确定价格评算和基准参数,评价人员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项目的特点结合市场分析,竞争力分析以及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让投资者对项目对未来的效益有足够的了解和尽量减少投资风险。
2.1.2 建设项目设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首先要发挥好图纸审查的职能作用,这要求设计单位更细化的进行相关设计以及经济指标控制。其次,要懂得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及新工艺、新设备优化工程设计,把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和综合效益。
2.1.3 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这个过程要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加强对招标投资阶段法制化管理和社会监督。此外也要不断的提高与编制质量业相关的人员的素质素养及道德水平,严防压标或者低价抢标。
2.2 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价格管理体系
我国工程造管理中现行的是量价合一的定额价格制度。招标标底实行定额编制制度,投资者在投标过程中其投标价一旦比限定的程度低或者高都归为废标,这其实也就是实行工程价格的变相管制。将市场机制作为工程造价管理取向实行改革并没有撤销定额中消耗标准这一部分,相反的是,这部分资源是政府和业主的珍贵的成本资料,是业主进行投资控制,承包商实行成本控制的重要凭据。确定工程造价及其管理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市场经济计价模式。该模式是全国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统一,并为同一项目分管中的各项项目的消耗提供一个标准。在工程招标的过程中,招标方负责提供工程建设量项目清单,承包商则依据自己的实力。在遵守竞争秩序的原则下实行自主报价,再由业主进行择优选取,让工程合同发挥其效用促使报价合法化。施工过程中如出现不符合招标合同或者招标文件的情况,需根据实况实行索赔制度,并调整支付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有效控制与动态管理。
2.3 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2.3.1 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方式。加强审计监督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要根据建筑工程市场的发展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具体从以下一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大全程跟踪监管制度的施行。全程是指整个建设工程从工程开工到工期完结,都要全方位系统的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账目与实物的核对以及工程中对相关合同的履行情况。其次,实行账簿审查与监督有效结合。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好账簿并到施工现场收集有用的实际资料,以便进行严密监督。最后,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要加大。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进行可行性研究时要在项目立项之前执行,此外,还要参与被邀请参与投标对象的评估过程。
2.3.2 审计责任务必落到实处。明确的法律一坨屎审计监督单位和内部控制部门进行工作的有力依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单位或是个人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惩处。认真落实责任制,将审查结果落到实处,通过有效的审计监督工作促进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促进建筑工程进一步实现规范化和增加其效益化。
2.3.3 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审计监督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决定审计监督工作开展得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审计监督人员在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质量的一大症结所在。因此,必须通过相关的高校教育,职业培训、奖励创新等方式手段去激励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的审计人才。
3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实施 篇4
1 坐标系的介绍
西安80坐标系是我国于80年代建立的一个参心坐标系, 它采用的是国际IAG1975椭球参数, 西安80坐标系是经典大地测量成果的归算和应用。由于它相对北京54坐标进一步的完善性, 及在测图方面的天生优势, 使它在我国应用极其广泛化。但西安80坐标系是参心的、二维的, 并且限于当时的科技手段及技术水平, 它所采用的坐标系原点、坐标轴方向等, 均与现在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测定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科技的进步, 80坐标系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无法满足当今地震、气象、交通、空间技术部门对高精度测绘信息服务的要求。
针对参心坐标系的局限性, 和顺应国际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于2008年7月开始正式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CGCS2000) , 国家2000坐标系采用地心坐标系统, 其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采用TFRF97框架, 历元为2000。它在大地测量、航天科技、地学研究、导航和武器应用方面具有参心坐标无法比拟的精度和优势。国家强制新建工程必须采用国家2000坐标系, 同时规定其它坐标系的过渡使用期为8~10年。
2 坐标系转换的原理
2.1 原坐标系高斯坐标转化为大地坐标
坐标的转化的第一步就是原坐标从高斯坐标 (x, y) 向大地坐标 (B, L) 转化, 这个过程涉及的原理公式如下:
公式 (1) 、 (2) 中:
Bf为底点纬度, 由子午弧长M反算公式 (4) 求得:
上式两边同除以a0, 则 (4) 可变为:
通过三角级数回代公式得:
(6) 式中:
当y=0时, x=M, 此时
(8) 式中:
又 (9) 式中:
2.2原坐标系大地坐标转化为空间直角坐标系
式中H为大地高, 由坐标点的水准高程加上高程异常得到;N为卯酉圈半径, 同公式 (1) 、 (2) 。
2.3 两个空间坐标系的七参数转换
两个空间坐标系的换算是通过七个参数进行的, 即布沙尔七参数, 布沙尔七参数转换法的关键就是准确计算出的布沙尔七参数, 布沙尔七参数包括三个平移参数ΔX、ΔY、ΔZ, 三个旋转参数εx、εy、εz, 和一个尺度参数K。其公式为:
该过阶段为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将七参数当做未知数, 通过代入3个公共点的两套坐标, 求出布沙尔七参数, 即七参数的求取过程。当公共点多于3个, 则通过最小二乘原理, 即VTPV=min, 求得七个参数的最或是值。后半部分通过套用前半部分求得的参数, 经公式 (12) 将原坐标系的空间坐标 (X1, Y1, Z1) 转化为目标坐标系的空间坐标 (X2, Y2, Z2) 。
2.4 目标坐标系的空间直角坐标转化为大地坐标
N为卯酉圈半径, 同公式 (1) 、 (2) 。
2.5 目标坐标系大地坐标转为高斯坐标
公式 (16) 、 (17) 中的各项参数见公式 (1) 、 (2)
以上是bursa七参数转换的理论原理和步骤, 这一过程涉及的计算量极其宏大, 远超人类自身计算极限。但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这个繁杂过程的实施得到了极大的简化, 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能够以几乎傻瓜式的操作实施整个计算过程。通过几款转换软件的对比, 我们发现一款Coord Tools的转换软件, 无论在转换效率、界面优化、可操作性还是在扩展性上都表现优秀, 本次实例验证的计算中, 我们就使用这款Coord Tools的转换软件。
3 转换的具体实施和效果验证
3.1 公共点的选取
具体实施项目所在地为13公里的长条形。根据测区的分布特点选取了3个公共点, 公共点同时具有80坐标和有2000坐标, 这些公共点主要通过向地方80坐标点引入2000坐标得到。鉴于本项目跨度较大, 在向地方坐标点引入坐标的主要手段是通过RTK方式。本次共测定了11个地方80坐标坐标点的2000坐标, 3个作为公共点, 另外8个做验证。11个点大致沿项目均匀分布。
3.2 七参数求解
在Coord Tools的主界面内选择大地坐标转换中的椭球转换, 也可以选择平面坐标转换中的四参数模式, 但这种转换方法本文不讨论。在七参数转换界面中正确设置原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的椭球参数, 这些参数务必精确, 将3个公共点的两套坐标导入到软件中, 解算七参数, 并保存参数文件。该软件保存的七参数文件为TXT格式, 方便直接调用和修改。在转换过程中要注意将原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同目标坐标系保持一致。
3.3 转换检测点坐标
在椭球转换的界面的原坐标栏, 批量导入8个检测点坐标, 并导入上一步求解的转换参数文件进行坐标转化。不同坐标转换软件对导入文件的格式有不同要求, Coord Tools导入文件均要求为TXT格式文件, 并且各数据都以逗号隔开, 有些软件要求以空格分隔或有特殊文件格式。掌握这些能极大地提高批量转换的效率, 减少工作量, 节省时间。
3.4 转换坐标与真实坐标对比
转换后的坐标和真实坐标对比如下:
4 结果分析
通过表2, 我们可以看出, 在本项目所在地13公里范围内, 8个检测点的转换坐标的转换误差基本在5cm以内, 这其中还包含了坐标测量误差。坐标转换精度完全能够满足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 施工单位和地方国土部门在征地对接中对征地坐标精度的要求。本次坐标转换的实际结果证明, 针对10公里左右的工程项目, 七参数转换精度完全满足实际需求。由此在工程建设的征地坐标申报、测量等相关问题上, 建设单位完全可以通过测定征地的工程坐标, 进而经坐标转换将其转变为地方坐标, 或通过转换国土部门的地方坐标为工程坐标, 直接使用工程坐标放样征地, 建设单位在坐标转换时可参考本文中的方法步骤。
参考文献
[1]何林, 柳林涛, 许超钤, 等.常见平面坐标系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研究——以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平面坐标相互转换为例[J].测绘通报, 2014 (9) :6-11.
[2]黎舒, 胡圣武.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坐标系转换的研究[J].测绘科学, 2009, 38 (5) :189-194.
[3]曹雪娟, 阳凡林, 张龙平, 等.不同区域范围的二维坐标系转换方法[J].工程勘察, 2012 (12) :58-63.
[4]鲍建宽.坐标转换的方法及应用[J].现代测绘, 2014 (9) :3-7.
[5]何群森, 王婷婷, 陈绍杰.七参数坐标转换及C++程序实现[J].测绘通报, 2012 (Z) :172-174.
[6]王仲锋, 杨凤宝.空间直角坐标转换大地坐标的直接解法[J].测绘工程, 2014 (4) :7-12.
系统实施工程师岗位的具体职责 篇5
1、负责对医院进行信息系统的安装,调试,故障处理,简单程序修改,基础资料配置等;
2、负责对医院客户就所安装的系统提供培训和必要的帮助;
3、与目标客户进行前期沟通和调研,准备相关设施,汇总用户需求并提交开发工程师;
4、配合开发工程师实地获取程序运行结果信息,并根据指导或独立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5、就所实施系统向客户长期提供技术支持或维护保障;
6、搜集汇总用户反馈信息并提交;
7、协助处理网络、电脑、打印等的基本维护。
任职资格:
1.1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者优秀应届生也可以,熟悉数据库操作,掌握基本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常规操作;
2.能够阅读简单的程序代码,并进行局部修改;
3.能够解决常见的网络故障和电脑系统问题;
4.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不怕繁琐和较强的抗压能力;
5.熟悉串口通信原理或编程的优先;
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实施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 Project Management
Lin Qingjia
(Guangzhou Sontan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Zengcheng511370,China)
Abstract:Project management is a complex system of cooperative projects involving a wide range of collaboration and system operation,and many sector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collected in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Heavy workload.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project manage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an improve project management in information collection,collation and transfer efficiency,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upport.
Keywords:Project management;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pplications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建筑行业的改革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要提高工程项目的信息交流效率,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切实提高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经被社会各行业广泛接受。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越广泛,越能提高管理的技术和工程项目的管理的效率,实现科学管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一、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传统工程项目纸质资料的局限需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撑行业,也是传统行业,传统工程项目的各种资料多为纸质形式,纸质形式并不利于资料的长久保存与多次的重复使用,同时检索使用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保存方式,将工程项目的资料电子化和数字化,就可以实现资料的长期保存和重复使用,并且能在对电子化的资料进行有效应用和快速检索,在提高管理效率节约工程项目的时间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实现传统资料的电子化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环境效益。
(二)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工程项目提高管理效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成为必然趋势。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下,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的利益吸引促成了更多的企业投入建筑,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求工程项目提高管理的效率。计算机技术的具体应用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和信息支撑,并且有着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是信息时代对建筑行业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建筑市场的多方面竞争,要求传统建筑企业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和各方面效益。
(三)工程项目管理各部门及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要求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各部门间的良好合作与协调对于提高工程项目效率和质量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一个建筑质量较高的企业必须建立在协调配合的建设团队的基础之上。并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各建筑企业也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加强各建筑企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共同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和管理的效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建筑企业及项目管理系统中各部门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协调改进、共同进步;并且能防止项目工程的通病,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二、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建立工程项目资料的电子图书馆和数字资料库。工程项目在建设前和建设过程中及最后的信息汇总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和数据的计算,项目建设前,首先需准备规范而标准的手册等资料。若是纸质文献则不方便携带与检索,这时便可将资料电子化和数字化,不仅便于携带方便利用,并且电子图书能实现快速搜索,和准确定位,能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迅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和条目,显著提高了项目工程的效率。在项目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可将数据信息电子化,建立工程项目的电子资料室和数字资源库,为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进展提供信息资源依据。并在各项建设中不断完善和更新资料库的信息和数据,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二)建立项目工程管理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涉及多部门的信息协作与数据的运算和汇总,这些数值运算量巨大,若按照传统的计算方式和效率必将减慢工程项目的进展速度,虽然相关的数据计算是项目工程师应当具备的能力,但由于项目工程数据庞大且复杂,计算过程非常繁琐,难免会出现人为的计算失误现象。尤其在制定方案、优化方案时,项目工程师往往需要反复计算很多次,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繁重的计算过程要求提高工程项目的运算效率和减小误差的能力,以便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工程质量,设计适合自身企业的工程项目的系统管理软件则在一方面保障工程项目资料的安全性和合理利用,能对使用者的权限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设计工程项目安全计算软件能简化繁重而重复的计算过程,已经成为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必然选择。
(三)工程项目数字资料的联网使用。计算机技术中互联网出现和投入使用,改变了传统工程项目企业封闭的局面,为企业和项目的发展提供一个优异的信息资源获取平台,并使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和服务。首先,项目工程数字化的资料能通过互联网安全快速传送,不仅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改变了信息交流的方式,同時也使信息的修改和传递更为方便快捷。其次,可以实现项目工程数字资料库的在线使用,实现项目工程数字资料的快速查询和方便使用。但应在建立好的项目工程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的用户设置访问或修改的权限,保障项目工程资料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后实现了项目工程内部各部门信息的交流共享,相关工程项目信息无论录入、生成或是修改,项目工程系统各部甚至通过互联网的其他建筑企业之间就可以信息共享,避免和重复建设,同时也加强了各建筑企业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共同提高项目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淑军.计算机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甘肃科技纵横,2006,2
[2]许振龙.试论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0,8
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实施 篇7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企业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讲, 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之后, 财务管理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着科技化、信息化方向转变, 由过去的传统记账和管理手段, 转变为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的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综合财务管理手段。应用了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手段之后,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 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实效性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对于企业来讲, 要想实现预期的经营指标和效益的提升, 就要从管理上下功夫。实践证明, 只有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应用新的管理手段, 才能保证企业的整体效益得到保障。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 就要紧跟时代和形势的发展, 不断应用信息化手段, 强调信息化的现实作用, 使信息化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强化财务管理效果。基于这种形势, 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信息化手段成为必然需求。
2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企业财务管理是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关系到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以及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 所以, 我们有必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 引入先进的管理手段并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使企业财务管理成为管理企业账务和资金的有效方式。从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情况来看,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符合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
在企业管理中, 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整个企业的经营来讲非常重要, 属于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考虑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共识。经过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 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从目前的应用效果来看,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 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 使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2.2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是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集中体现
企业财务管理通过实施信息化, 使管理手段从传统的人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转变, 不但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准确率, 减少了误差, 使财务管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从企业管理的目标来看, 财务管理是保证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 因此,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集中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2.3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
从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来看, 通过实施信息化, 企业财务管理取得了综合的效益, 企业管理指标得到进一步提升,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对企业管理效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 成为了提升企业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 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是极其必要的, 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的具体措施分析
虽然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但是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 由于原有的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程度低, 信息化水平低下, 要想有效实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 企业财务管理要想有效实施信息化, 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
3.1 大面积推广会计电算化, 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
通过对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进行了解后发现, 会计电算化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 对于构建和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 我们在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的时候, 要大面积推广会计电算化, 并以此为契机, 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 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 通过推广会计电算化来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是可行的, 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3.2 采用公开的财务管理机制,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透明度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实施信息化, 除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目的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财务管理的公正公开和透明。对于企业而言,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要想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和管理水平, 建立公正公开的财务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但有利于实现对财务管理的有效监管, 还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走上正轨, 所以, 我们必须采用公开的财务管理机制,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透明度。
3.3 加强硬件建设, 加速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
在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 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和积极作用, 就要从硬件设施入手, 增加投资不断加强硬件建设, 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的构建具有足够的硬件支撑。从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的建设情况来看, 硬件设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企业财务管理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 必须依靠加强硬件建设来达到加速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的目的。
3.4 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其他管理部门的信息化融合在一起
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平顶山易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杨帆
摘要:对于一切企业管理活动, 财务管理都属于其中心和基础环节。财务管理过程中, 建立财务制度属于基石, 创新财务制度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本文针对当今环境, 阐述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及措施。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00 (2012) 11 (a) -121-02企业财务管理在量的逐渐积累得以实现,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
响和改变, 发生了质的突变飞跃, 这个过程就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继承以及创新的过程。目前, 很多企业并没有引入这种新型的、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方式。这种管理创新属于竞争机制的升华, 能够将财务管理要素和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条件进行新的组合, 造成了传统财务管理体系严重的毁灭。进行企业财务创新过程中, 很多财务管理能力不良企业将会被淘汰, 而那些财务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将能够使这些生产要素被重新组合, 使资本结构优化组合的目的实现。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1.1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能够极大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 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大大开阔了人民大众的眼界, 也不断增强了其精神层面的追求。所以, 管理企业的财务必须要与时俱进, 必须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方式。依靠人进行计算处理属于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 而现代,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 微型计算机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 怎样对计算机进行充分的利用, 帮助企业进行理财, 这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一项重要作用。传统财务管理需要依靠国家财务制度的执行。现如今, 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状况, 创新性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虽然是针对财务管理系统而言的, 但是在企业中却不是孤立的, 我们也不应该将它割裂来看, 而是要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融合在一起进行通盘考虑, 推动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促进企业整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纽带。实践证明, 只有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融合在一起, 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3.5 培养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专项人才, 从根本上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效推进
在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 无论硬件系统多么强大、软件多么完善, 最终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还是要依靠具体的专项人才。所以, 我们要对财务管理信息化专项人才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通过完善的培训机制和用人制度, 培养更多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专项人才, 形成良好的人才使用机制, 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得到进一步推进。所以,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 人才建设是关键。
4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起到的积极作用
从目前的企业建设来看, 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全面实施了信息化, 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为企业带来了积极的效果, 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起到的积极作的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 使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科学理财以及民主理财得到真正的实现, 这就必须创新企业财务管理。
1.2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能够极大的促进管理革命以及科技革命
企业未来的竞争属于科技的竞争, 同时还属于管理的竞争, 企业不断的开发利用各种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创新管理, 已经逐步淘汰了传统的管理模式, 但是并没有确立新的管理模式。如果不能和管理革命以及科技革命进行有效的配合, 企业财务管理将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 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要顺应管理革命以及科技革命发展的趋势, 充分适应新潮流, 打造一种新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把企业带向成功。
1.3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 越来越复杂的企业形式, 这就要求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
面对这种变化快速的环境, 企业即便进行了周密的计划还是存在失败的可能。曾经, 人们不鼓励“失败”, 仅仅鼓励“成功”;但是现如今, 人们却给予“失败”极大的鼓励, 也是由于“失败”才有了创新。那些企业能够不断的进行创新才具备发展的希望。如果以传统的眼光进行审视, 企业很多财务管理创新存在很多的“错误”, 不过, 也是由于这些财务管理中的“错误”极大的促进了企业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提升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对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是一个有利的促进, 不但使财务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还直接的提升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对于企业来讲意义重大。
4.2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形成了透明的财务制度
通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实施信息化, 企业的财务制度得到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透明的财务制度得以建立, 这对于推动企业构建公正公开透明的财务管理机制有着积极的作用。
4.3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增加了财务管理的手段
企业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 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手段, 是对原有管理手段的有益补充, 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卢闯, 李彤.财务管理信息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汪诗怀.会计电算化[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实施 篇8
一、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失效的表现和成因
(一) 理论先天不足。关于高度集中的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会计界已作了很多较为深入的分析。在笔者看来, 有一个关键所在应该引起关注:目标与预算很少是线性的, 即并非一个目标实现后接着去实现另一个目标, 目标和预算形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网络。换言之, 制定成本费用预算时必须与许多约束因素相协调。不仅执行成本费用各项预算时要相互协调, 而且完成成本费用各项预算的时间也要协调。然而, 这种协调往往被预算制定部门所忽视。如此以往, 不但窒息了企业, 压抑了会计, 歪曲了预算, 而且使目标 (预算制定) 和预算 (实际执行) 混同为一项工作, 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不足。
(二) 操作困难重重。由于对成本费用预算管理的认识发生了偏差, 预算执行者实际操作起来必然问题不断。通常成本费用预算任务落在会计身上, 一方面会计受厂长、经理、董事长的领导;另一方面又要在成本费用方面严格地监督他们的会计行为, 这种监督权实际成了一种虚设。财务人员无法监督、无力监督、无心监督。
(三) 效果不尽人意。一方面, 定性的成本费用预算往往在可比性、可控性和考核方面比较困难;另一方面, 定量的成本费用预算与实际执行存在差距, 应变性较差, 执行力较为生硬, 缺失执行弹性。
二、解决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失效的对策
推行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滚动预算法”的管理模式, 按其业务收入流入量形成的内在规模与成本费用流出量的预算计划进行分析、滚动调整, 指导资金的合理筹措和调度运用, 恢复成本费用预算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滚动预算法”是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成本费用预算, 并逐期向前推移, 使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有机结合。具体做法是:使用近细远粗的办法制定预算计划。在预算的第一阶段结束时, 要根据该阶段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内外部的环境因素, 对原预算进行修订。之后, 根据同样的原则逐期滚动, 每次修订都使整个计划向前滚动一个阶段。
“滚动预算法”的具体优势不再赘述, 直接阐述如何实施。
(一) 建立以能力为标准的成本费用预算体系, 即预算执行单位自身的经济能力是成本费用开支的核心标准
1、成本费用预算的组成。成本费用预算由固定预算、浮动预算和补充审批预算三部分组成。 固定预算以能力为条件, 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 以标准为控制依据。预算项目为成本中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日常维护修理费、低值易耗品和劳动保护费、水电取暖费、安全保卫费、物业管理费以及管理费用明细项目。
浮动预算以收定支, 建立支持生产发展与增量创收的导向机制, 促进企业经营发展, 主要是指对支持业务发展、为企业增量创收的成本。浮动预算按照以收定支的方法实行动态预算管理, 企业收入增加则预算成本增加, 收入减少则预算成本减少, 重点是对成本中的业务费和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接待费用实行管理。
补充审批预算是对固定预算和浮动预算的必要补充和完善, 把不经常性发生的成本费用开支, 通过省局集中控制, 严格把关, 确保成本费用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如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根据生产经营发展需要临时安排的新业务发展费用以及应急救灾等发生的费用。
2、成本费用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固定预算的原则:各项固定预算的确定, 是把现有的经济条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 使各项固定开支与我们经济能力相适应, 与效益相结合, 合理控制与能力不相适应的支出。
浮动预算的原则:以收定支,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能够积极促进企业增收创收的成本导向机制。
补充审批预算的原则:在成本费用预算控制总额内, 在满足定额预算和浮动预算的基础上, 对不经常性发生的支出、应急支出及新型业务、市场开发拓展、固定资产大修等进行统一集中控制。补充预算审批由计财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把关, 以确保成本费用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3、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编制依据。 (1) 国家相关的财政政策、法规、制度;相关的财务政策、制度、规定以及经济能力。 (2) 年度综合计划安排。 (3) 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 (4) 与所处行业相关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环境、用户需求等指标, 如:GDP、财政收入、人口、市场占有率等。 (5) 年度业务收入计划、利润计划及年度工资计划安排。 (6) 成本费用历史数据。
4、制定预算定额, 健全预算基础工作。预算编制是成本费用预算管理的基础环节, 预算定额的制定又是预算编制的关健环节, 直接影响预算编制的质量。预算定额可按政策性预算、市场性预算、作业消耗性预算、能力支撑性预算和补充审批性预算进行分类细化控制。另外, 可进一步优化定额标准, 促进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的科学化。
预算定额分为政策性定额、作业消耗性定额、能力支撑性定额和市场性定额。各类预算定额以市场为导向, 以能力为条件, 以收支差额为目标, 以新增成本费用必须由新效益来支撑为原则, 以经营预算为基础来确定, 严格控制经营管理中的无效、低效消耗, 避免浪费。政策性定额以政策、能力为条件进行编制;作业消耗性定额以保证生产作业需求为原则细分成本费用明细项, 按量或收测算单位消耗量, 确定消耗标准, 力求按照某个作业环节最低的消耗额来编制, 如对业务材料用品、车辆油耗, 具体到作业的每一环节、具体到每一辆车算其消耗量;对于设备消耗, 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满足正常生产所需的同时, 严格控制作业环节中的无效消耗, 杜绝浪费现象;市场性定额以保证稳步提升竞争能力, 支撑市场发展为目标编制, 如:业务费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支持业务发展的理念, 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投入从服务手段、服务环境等方面体现市场竞争力。
(二) 加大财务集中控制管理力度, 强化资金管理, 为实施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1、在推行预算管理的同时, 强化财务一体化管理。通过财务一体化管理和扁平化管理, 可强化财务收支管理和资金管理, 有效地控制费用支出, 减少核算环节, 清理压缩企业的银行账户, 减少货币资金沉淀,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 避免集团内部资金的条块分割。通过贷款权、投资计划权、对外投资权和建设资金的集中管理, 引导资金的投资方向, 择优扶持重点项目投资, 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
3、固定资产购置,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部集中按招投标要求集中采购和招标实施。通过集中采购和招投标, 降低设备采购成本、固定资产建设成本和相关成本。
(三) 制定与能力相适应的成本费用开支管理办法是成本费用预算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为保证成本费用预算顺利实施, 可制定出台与能力相适应的成本费用开支管理办法, 如行政用车、差旅费、会议费、通信费、办公用品等, 使整个成本费用预算的执行有章可循。
(四) 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实践中的反馈机制, 加强预算执行的应变能力与弹性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对实践中反馈回的信息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发现差异, 分析原因, 定期以标准格式反馈预算制定部门, 将分析结果作为不断完善预算管理的参考意见, 使管理办法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五) 做好税企协调以及其他主管部门的协调
当然, 采用滚动预算方法时, 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大、财务成本较高。所以, 根据“重要性”原则, 对于成本费用可以采用按一定期间如季度滚动来编制预算, 而在执行预算的那个季度里, 再按月份分旬具体地编制预算, 以适当简化预算的编制工作。总之, 预算编制的滚动期间应视企业的实际需要而定。
摘要:企业集团对紧密层企业实行会计“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集团经营战略的需要。本文拟从集团财务管理角度出发, 探讨滚动预算在实行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模式中的实施。
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实施 篇9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注重师生互动, 教学呈现开放性;是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即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 学生通过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 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独立探索与合作精神。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显著特征表现在:教与学围绕一个目标, 在强烈的问题驱动下, 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产生新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具有任务设置的情景性, 任务的生活性、趣味性、具体性、真实性, 任务过程的阶段性、差异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任务结果的可考核性等特点。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
(一) 结合学生特点, 精心设计任务。
首先要创设情景, 引起学生的注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内容一般为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新知识、新技能;任务的选取一般1节课或一次课实施一个任务, 依据课程内容也可穿插多个任务, 实施时间一般是在课内完成。例如:在学习普通年金现值、终值这一问题时, 要求每位学生计算出自己四年学费的终值和现值。此任务隐含的知识点:1.复利;2.终值、现值概念;3.普通年金概念;4.复利终值、现值与普通年金终值、现值的关系。把这4个知识点隐含在4个小任务中, 每个小任务又可分解和细化。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
(二)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
学生为了完成任务, 需要对自己现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将会遇到一些问题, 随之提出问题。教师在给出任务后不急于讲解, 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任务, 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提出的问题, 一些是以前已学过的, 如复利的应用等, 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 如年金的概念, 复利与年金的关系, 由复利如何推导年金终值和现值等, 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 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 根据提出的问题, 及时讲授新知识。
问题提出后, 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需要师生的共同探索。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给予指导, 还可结合实际进行一些启发性的提问, 使学生知道从哪里入手, 从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师指导后, 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 尝试解决。每次授课的时间不超过15-20分钟, 然后让学生进行一个与授课内容有关的练习或活动 (即完成一个小任务) 。活动 (任务) 做完, 下一部分的授课又开始了。这样, 学生的思路始终跟着教师的授课内容, 在动手的过程中及时强化了所学的知识, 完成任务时又获得一种成就感。
(四) 总结提高。
先由学生对本次工作任务总结交流经验, 再由教师总结, 师生共同评判任务中的问题, 发现不足, 总结重点和难点。
三、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 把好任务设计关。
设计任务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难度要有层次性, 如基本任务、提高任务和扩展任务;解决问题要注意多元化;教学任务要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等。首先,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要求教师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 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 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容易掌握的“任务”, 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第二, “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 做到因材施教。第三, “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财务管理知识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第四, 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 展开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法中, 引入有关概念时, 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 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 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 展开教学内容。
(二) 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 共同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 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 给学生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 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 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三) 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
财务管理课程是以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为基础, 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实务中, 财务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预测、决策、分析、控制等, 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在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后, 进行实践操作是很有必要的, 实践的形式很多, 包括案例分析、实习、毕业设计、实验等, 实验包括计算机实验、财务分析实验、情景模拟实验和综合实验等。
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篇10
在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举措实施中, 需要将公路工程成本控制的观念与施工技术相结合, 对于公路施工中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 指导如何使用、监督使用情况、控制使用量的增减。避免因为施工中各个项目费用使用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出现施工成本超出预支。
2 公路工程成本管理控制的基本步骤
施工预算成本主要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按照施工图纸设计确定预算费用分三个步骤。首先充分分析部分工程的质量和预算单价, 才能够有效得出直接费用中的人工费用、主要材料费、机器耗费;其次按照工程的类别和额定的取费系数计算出施工中其他的间接费用, 例如人工保险、福利、生活所需取暖等。最后对特定费用进行统计, 例如向国家相关部门缴纳的税金等。
3 公路工程成本管理控制中出现的隐患
公路工程施工中成本管理的涉及面比较广、工程量大, 参与管理的人员多。使得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会出现多种问题, 经笔者工作经验总结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多数工程因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标准实施, 竣工后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在路基施工中没有将路基压实, 建造路面完成后, 经汽车碾压, 路面会出现下凹, 造成路面不平。多种质量不过关, 久而久之, 不仅路面不良, 还会影响交通安全。
第二, 施工时间成本超出。每个工程合同都有工期设定, 在工期内实施工程各项措施, 同时保证工程高质完成, 整个工期内所花费的一切费用就是时间成本。从而得知并非工程完成的速度越快就是时间成本越低。例如为了赶工忽略工程的质量, 出现返工在一定程度上会延迟工程的工期, 增加时间成本。或者应对地理环境和天气的变化, 施工没有得到良好调整也会影响工期, 增加时间成本。所以加强对时间成本的控制与施工成本管理有重要意义。
第三, 成本预算意识淡薄。多数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不太重视施工预算, 使得施工企业在施工前无法做出具有科学性、切合实际、可操作性的财务预算。从而使财务预算的指导作用无法得到实现。所以施工企业切实地按照施工设计图的要求、深入实地勘察, 综合多方面因素对施工成本做出有效地预测和分析。对施工中的具体花费和预计花费之间的偏差原因充分了解, 从而解决问题。所以, 加强成本预算意识对施工成本管理有着深刻意义。
第四, 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公路工程成本管理涉及工程量大、范围广, 管理人员众多。目前我国公路施工管理单位缺少管理意识, 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管理人与管理项目没有一一对应, 责任划分不明显。对管理人员的宏观意识不够, 无法协调施工过程中的种种利害关系及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使成本管理的成效比较低。
第五, 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成本管理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施工成本管理对计算机应用比较薄弱, 行业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无法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各项系数精确的计算, 导致预算成本缺乏时效性和精准性, 加大成本管理难度。因此信息技术在我国施工成本管理事业的普及及运用十分必要。
4 公路成本管理成本规避隐患的具体办法
4.1 费用成本控制措施
第一, 人工费用有效控制。人工费用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有效配置人员, 做好人员的调度工作, 保证工期的有效完成, 人员充分利用。预防工作期间因人员没有充分发挥职能增加费用, 延误工期。在签订合同前对工期进行研究时, 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否对会拖延工期, 需要做出切实的预防措施。必须对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 从而提高施工工作的效率, 能够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最后要加强施工团队的安全意识, 避免安全隐患造成的意外支出。
第二, 工程物料费用的有效控制。公路工程成本费用主要是由物料费用构成, 所以施工企业加强对物料成本的有效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多数施工企业对物料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够强, 控制方法技术不够高, 造成材料浪费的现象很普遍, 从而增加物料的费用。就如何有效控制物料费用有几点注意。首先对物料使用情况要在施工前做出准确的预算, 避免物料多余, 造成浪费。其次准确把握物料补给, 避免增加物料补给运输使用费用。最后采购物料的价格要合理、质量要合格, 不能与预估价格相差太远, 从价格优势上减少物料费用。
第三, 机械损耗费用的有效控制。施工中合理、充分利用机器的作用, 同时在使用中做好定期维护保养, 提高机器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避免因机器因保养不当、操作不当而带来的大维修产生额外修理费。
4.2 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在公路工程成本管理中, 为了更好地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就必须在做好费用控制的同时, 还应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加强对施工全员的教育, 使其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同时, 还应建立相应的奖惩和激励约束机制, 不断强化其责任心, 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中来, 进而避免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成本管理现象,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3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为公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依据。公路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 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从而为公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依据。且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 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得到贯彻落实。另外, 公路施工企业应指派能力出众、责任感强的财务管理人员, 对工程中的财务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以及结算, 以便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从而为工程成本控制提供保障。
5 结语
对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公路施工企业, 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注重工程成本控制的同时, 切勿以牺牲工程质量和安全为代价, 而应在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的情况下, 通过优化施工配置和施工工艺的改善, 最大化的促进公路工程成本管理成效的同时, 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还为投资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公路施工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力度, 在工程管理中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不断提高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 才能有效控制施工中的成本, 使施工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本文就公路工程成本管理与如何有效控制工程管理举措进行详细阐述, 以不断提高公路成本管理水平。
关键词:公路工程,成本,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邵宝峰.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 2013, 11:89.
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实施 篇11
1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日益增多,其工程质量管理成为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核心内容,并且决定着建筑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都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投入之后的社会效益紧密相联。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则往往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不注重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工作,不仅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工程的施工成本,而且还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只有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从而建设出符合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安全、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2 目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现状
2.1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所存在的问题
2.1.1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自身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意识比较薄弱。同时也忽略了相关的建筑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上所规定的责任与义务。我国的相关建筑法对建筑单位有着明确的责任与义务内容的规定,建筑单位需要在工程技术与质量管理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2.1.2 从业单位素质低
我国建筑行业的入门门槛相对较低,而且由于当地相关部门对建筑行业的监督不严,从而出现了施工企业资质与能力不相匹配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假资质、借证挂靠、无证施工等,以及超出资质范围的建筑施工,这些不合规定的现象将导致无法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而且对于很多的建筑施工人员,未进行岗前培训或不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能力就进行上岗操作,或者因缺乏法律意识与制度观念,而不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以及为了缩短工期赶进度而不重视监督制度与竣工验收制度等。
2.1.3 质量监督机制不足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往往会由于监理人员素质较低、业务水平较差等而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不到位,不善于发现问题,因而出现“监而不理,不监不理”的行为。也有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会出现责权不明确、偷工减料的现象,这些质量监督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出现漏洞。除此之外,对于施工成本的监督控制方面也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很容易造成企业成本的流失。
2.2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2.1 施工人员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因素之一是施工人员,施工人员作为建筑工程实施的主体,是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设置非常的复杂,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并且随着施工人员数量的增多其管理工作会更复杂。而且由于每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的不同,会导致工作方式不同,从而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效的增加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难度。
2.2.2 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不仅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因素,而且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工程材料种类非常多,而工程材料又直接与建筑工程的整个质量相联系,因此,作为施工单位,应当做好对工程材料质量的检验与存储,使得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与安全都能够符合建筑设计的标准。
2.2.3 机械设备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与施工方式,从而间接的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另外,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是否能够符合于工程施工的特点,操作起来是否安全、便捷等,这些因素同样会成为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
3 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具体策略分析
要切实做好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的控制,首先需要提高质量控制意识,同时以强化基本建设的程序为手段,把强化施工管理水平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中心管理,把提高施工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作为项目必备的基础,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与管理体系,从而有效的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3.1 提高建筑管理质量控制意识
提高建筑管理质量的控制意识,需要全民都来关注与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因此,在具体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让施工从业人员从根本上意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并利用合同中的约束手段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的规划与控制,把建筑工程中的各个项目统一到施工的合同款中,按照具体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安全的质量管理,并且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案,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
3.2 提高施工从业人员的素质
人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主体,是直接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者与操作者,对于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需要有创新能力与决策能力的管理者,因此,要充分调动起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并培养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对于每一个施工从业人员做到岗前与岗中的培训,确保每一位施工从业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好相关技能与操作规范,与此同时,在人员的管理上,建立起严格的奖罚机制,从而调动起各级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在进行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中,全部人员要参与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中来。并做好事先控制、过程控制与事后控制这三个阶段。对于事先质量控制,主要就是在施工前,严格把关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而过程质量的控制则是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的控制,特别是控制好施工的工序质量,事后控制是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按照相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定与竣工验收。
3.3 强化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监督机制
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强有力的策略就是建立起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对于施工单位,不仅要建立与完善工程质量责任制,同时还要通过主管负责制的原则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管理,除此之外,还要落实好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把监督工作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中,并按照严格的标准规范来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验收,从而把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管理控制好。
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与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效益紧密相联系,因此,与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相关部门都需要从质量管理意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手段上来不断强化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各个方面来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珍玺.住宅精装修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J].低碳世界,2016(21).
[2]张宏刚.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