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结构

2024-07-24

含义结构(共4篇)

含义结构 篇1

一、人才素质的含义

(一) 素质的含义

1. 语义学上的“素质”。

素质一词最原始的词义是“白色质地”或“白皙的容色”。

2. 素质词义的引申。

素质的词义曾经至少发生了三次引申和拓展。第一次引申:把“素质”由“白色质地”引申为“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或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第二次引申:是把“素质”一词引入生理解剖学。它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 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第三次引申:以生理学、心理学的引申为基础, 被引入教育学、人才学、社会学等学科。在人才学领域, 素质 (这里特指后天素质) 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 受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 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二) 人才素质的含义

目前, 学术界对人才素质有不同的说法, 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人才素质的含义做了不同界定, 各有其特点, 也各有其合理性。在这里, 我们主要是从人才学的角度对人才素质进行界定。本文讲的人才素质, 特指后天素质, 是指人才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实践锻炼所形成, 可以用以发挥创造性劳动作用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较大贡献和相对稳定的基本内在品质。

二、人才素质的结构

长期以来, 史学家、文艺家、思想家就对成才的内在要素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德、识、才、学、体五大内在因素。自人才学产生以后, 学者们有用结构原理去分析各种内在因素的结构。关于人才素质结构的论述, 现在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第一, 人才要素分为德、识、才、学、体等要素。第二, 分为品德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个性结构、生理结构。第三, 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以上三种划分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也存在局限性。第一种划分主要代表传统的时代背景, 对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揭示不足。第二种划分认识个性素质是品德素质的应有之义未免带有重复之嫌。第三种划分不能显示各自形成的主要基础。而且上述三种划分方式没能完全反映出人才区别于非人才的基本素质。根据这个为出发点再结合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 笔者认为, 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有:

(一) 思想政治品德素质

思想政治品德是人才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葬礼的演说》中讲道:“说漂亮话在这里是不适宜的。卡尔·马克思最讨厌空话。他不朽的功绩在于, 他把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党从空话下面解放出来, 并给了党一个坚实的科学基础。”这一观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所代表的无产阶级利益的优良道德品质。一个优秀的人才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不论对己还是对社会都是极为可怕的。当今在女大学生中流行“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说法, 这表明人们由上世纪40年代对群众疾苦的同情, 演变成而今对权钱的崇拜。尽管这是个人的选择, 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女大学生错误的人生价值取向。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年是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如果任由这样的思想观念充斥着大学生, 无疑对国家建设带来很大危机。所以,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人才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品德放在第一位。

(二) 智能素质

1. 知识素质。

作为人才, 要想取得成就, 就得掌握必要的知识。列宁就人才知识素质问题有过不少论述。他说:“没有专长, 没有充分的知识, 没有管理的科学知识, 你们又怎样能够管理呢?”列宁认为, 只有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列宁在这里对人才的专业知识提出了很高要求。但是, 在现代知识社会背景下, 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显然不能迎接各种挑战。笔者认为, 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成为现代社会人才的根本条件。也就是说, 人才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要适应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变化, 拓宽基础知识和加强知识融通与迁移能力的培养, 在对专业领域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同时, 也要将博与专、基础与特长较好地统一起来。比如, 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 进行跨学科选修, 以培养自己成为基础扎实、宽厚, 又经过多领域训练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高要求。

2. 能力素质。

能力系统由认识能力、转化能力、创新能力组成。一是认识能力。基本的认识能力包括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这些基本的认识能力在人才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火烧赤壁后, 诸葛亮让关羽去守曹操必经之地的华容道, 这是表明诸葛亮超强认识能力的典型范例之一。二是转化能力。所谓转化能力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这就需要人才在强化动手能力的同时, 还应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 一方面, 人才还必须具有全面适应的能力, 即有较强的适应性以适应各种不可预测的挑战;另一方面, 人才需要突破知识的限制。人才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自己知识的格局内, 缺乏打破成规的精神。人才有相当的学问和知识是好事, 但重要的是不要被知识所限制, 要在处理工作当中充分运用自己所具备的知识, 这样, 学问和知识才会成为力量。三是创新能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呈螺旋式上升过程, 当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如此。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建设要发展必须靠创造性劳动才能迎接挑战。创造性劳动需要人才创新能力的发展, 这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给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又是人才迎接挑战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创新能力是结合认识能力和转化能力的一种更高的能力。

当然, 除了人才的基本素质外, 人才还必须具备生理素质等一般素质。人才的素质结构是一个体系, 人才的发展正是这些结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含义结构 篇2

【词目】 含义

【拼音】 hán yì

家的含义

家的含义

【注音】 ㄏㄢ@ ㄧA

【 同义】 涵义

【英文】 meaning

【基本解释】

(1) [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

这个词用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

(2)暗示,示意;涵义

这句话含义深刻

详细解释

含义

所包含的意义。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二七:“今天,看见 钱少奶奶 ,他又想起来那句话,而且完全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示例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二章:“她开始搜索他们认识以来记忆中的每一件事情,从新的角度上来思索它的含义。”

词语辨析

含义、涵义和含意

“含义”是指字、词、话语等所包含的意义。“涵义”与“含义”的意思完全相同,两者是一对异形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的推荐,应该采用“含义”的写法。例如:这个句子的含义应当仔细推敲。这个词的含义跟刚才提到的那个词完全不同。 另外,还应当注意,“含意”跟“含义”不同。“含意”是指诗文中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例如:这首诗的含意深邃,应当细心领会。主人公的这句话有弦外之音,须揣摩其中的含意。

造句

1、你可以从他的话语中猜测其含义。

2、我并不否认这些事实,只是不同意你给它们赋予的含义。

3、她没有正确理解他信中的含义,因而误解了他的意图。

4、所以,她知道那个日子的含义。

5、思考一下这个动态所暗示的含义。

6、上述内容的含义是什么?

7、当你和真正关爱你的人在一起时,这才是快乐,同时这也是爱与友谊的真正含义。

8、它们是有价值的,由于它们的含义不作为此工作的一部分而变更,所以在此处就不提了,但它们是包含于OID材料中的。

9、这正是边际效用的深层含义:如果这个社会是自由的,即使是我们中最边际的人也不应该被边缘化。

10、因为正式题目的含义不会根据它的使用变来变去,所以这些字段应当成为题目的一部分。

11、所有这些设置拥有不同的含义和最适用的情形。

12、有关参数的含义,请参见上面的列表。

13、下面我就回顾一下这一术语的历史及其含义。

14、作为一个习惯,我们给这篇文章加上了若干层的含义。

15、我们可以从上下文中推断这个词的含义。

16、这含义是您可能需要追踪对您的过程进行的所有的变更,您为什么进行每个变更的原因,以及为了遵守这些法规,什么时候进行的变更。

17、挑一个你认为有趣的词,然后一直说到它失去了它原来的含义,或者在报纸上的每一张脸上都画上小胡子。

18、这个变化十分微妙,但是它却有些重要的含义。

19、多变的性的定义也有积极的含义。

20、而另一方面,宗教尝试通过从事物中看到某种含义或者重要性的方式,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有意义。

21、但是,浏览器可以在不同的属性中存储这些值;一些属性甚至是名称相同而含义不同。

22、语义互操作性表示数据的含义可以明确地被人类和计算机程序理解,而且可以通过有意义的方式来处理该信息。

23、在较老的浏览器中,这会是一个有效的DOM元素,但它没有任何的特别含义。

24、最佳实践方式是清楚而简明地讲解这两者以及这些差异的含义。

1.含义是什么意思-含义的造句

2.意思的近义词-意思的词语释义及造句

3.嫣然一笑的意思是什么

4.意义的近义词-意义的词语释义及造句

5.失怙是什么意思-失怙造句

6.拜读的意思是什么

7.茫然是什么意思

8.神采奕奕的意思是什么

浅析人才素质的含义与结构 篇3

一、人才素质的含义

“素质”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素质一词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人才学等领域具有不同的概念。在人才学中是指人才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具体的说, 就是指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后天的教育、环境、社会实践以及自我修养的基础上形成的, 可以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因此, 先天素质与后天素质的区别在于, 先天素质是与生俱来的, 主要是通过遗传获得的;后天素质是在教育、环境、实践以及自我修养的基础上形成的。把握人才素质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第一, 人才素质是先天素质与后天习得素质的有机统一。先天素质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前提, 为人发展为人才提供了一种预期的可能。如果先天素质良好, 后天素质在教育、环境、实践以及自我修养的基础上就会缩短成才的时间, 加快成才的速度;如果先天素质一般, 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与努力克服先天素质的不足, 发展成为人才。但是如果先天素质有缺陷, 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如遗传病造成的“唐氏儿”, 就不可能形成后天素质发展成为人才, 最大的成功也就是能够生活自理。然而, 没有后天的教育、实践锻炼, 即使先天素质再好也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只会逐渐的钝化消失。因此, 后天习得素质是人才素质的根本素质, 对人才的发展具有绝对作用。

第二, 人才素质是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性的有机统一。人才素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大多数的时候这种变化是看不到的。在量变阶段, 人才素质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 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仍然保持原来的性质。到了质变阶段, 有一事物变成他事物了, 发生了质的改变, 我们就能看到了, 人才的素质就是在不断地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第三、人才素质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人才素质是人才个体拥有的素质, 由于人才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参加的社会实践以及自身努力程度的不同, 人才形成了不同的内在品质, 然而由于人才又处于同样的社会大背景下, 比如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 一个企业等等, 所有人才后天习得素质又体现出一定的共性。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要培养社会共同要求的素质, 又要兼顾人才自身特有的素质。

第四、人才素质是内在性与外在性的有机统一。人才素质是人才内在的各种属性,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被人们了解, 也只有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得到组织、权威以及公众的认可, 得到社会的承认。所以评价一个人素质高低关键看内在素质外化出来的劳动成果的价值大小。

第五、人才素质是个别性与集体性的有机统一。人才素质由四部分组成:思想政治素品德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生理素质。每一个单独的素质在人才社会活动中都发挥这独立的作用。但是, 人才素质是一个综合体, 共同构成了人才素质的整体。一方面人才素质的发挥离不开其他素质的支持和影响。所以, 既要单独培养人才素质, 又要综合提高。

二、人才素质的结构

人才素质是有多种要素组成的结构复杂的综合系统。人才学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之际,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此时, 中国对人才的素质的总体要求基本是一致的。但是不同的学者对人才素质具有不同的看法。

王通讯教授认为, 人才成长的内在素质包括五个部分:德、识、学、才、体。其中德居首位, 德是人才的灵魂。一个道德败坏, 品德很糟的人。无论多么有才华都会受到人们的唾弃。

叶忠海教授认为, 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系统包括生理因素系统和心理因素系统两个系统。生理因素系统包括人体器官及其功能、人体组织结构、人体生理活动规律以及人体健康与寿命等。心里因素系统包括智能因素系统和非智能因素系统。智能因素系统又由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个部分组成。非智能因素系统由品德结构和个性结构组成。

罗洪铁教授在早期认为, 人才的素质又四个人部分组成:品德素质、智能素质、非智力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后来, 说法发生了变化, 仍然由四个部分组成: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现在, 罗洪铁教授对人才素质的表述更加准确、科学, 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以及思想政治品德素质。

从上述的表述可以看出, 人才的素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生理素质。其中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居于首位, 起统帅作用, 对人才的发展起着指导向性作用, 保证人才的发展的方向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从而使自己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以及思想文化中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司马光在论述中讲到:“德者, 才之帅也, 才者, 德之资也”, 明确了德与才的关系。

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是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相对比较稳定的思想观念、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思想观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品质包括政治方向、政治观念、政治立场、政治信念、政治觉悟、政治态度以及政治生活习惯等;道德品质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不仅帮助人才坚定了政治方向和立场,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同时也有助于人才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家庭、集体与社会的关系, 激发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动力。

智能素质由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两部分构成, 即所谓的“学”与“才”。知识素质是指知识结构体现出来的知识系统。知识结构合理与否决定了知识素质的高低。知识结构合理, 知识素质就高, 反之, 就低。知识素质包括哲学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基础知识和经验知识。哲学知识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基础。专业知识是根本, 是核心, 是人才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理论依据。而且人才想要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 就不得不学习专业知识, 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理论, 而且要了解专业知识的最新成果, 不断的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的水平。相关知识可以启发人才的学术研究, 只有博学, 才能活用。基础知识是研究其他问题的基础, 是工具性的知识。经验知识是实践的总结。能力素质是人运用知识的能力, 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实践力和创造力。其中感知力是能力素质的前提, 创造力是能力素质的核心。

心理素质, 也称非智力素质。心理素质包括人的需要、动机、情感、意志、兴趣、气质和性格等心里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强化、定向、维持、调节等作用。心理素质可以间接的影响人才的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好, 精神状态就好, 从而有利于身心。同时, 心理素质也可以间接影响人才的智能素质, 心理素质好, 学习知识的能力就快, 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强。而且,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激励个体生成和实现成才目标, 并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地努力, 持之以恒。

生理素质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及体内各器官表现出来的结构和机能。生理素质由若干要素组成, 主要包括:人体器官及其功能、人体组织结构、人体生理活动规律、人体健康与寿命等。生理素质是人成长与发展的载体, 没有好的身体素质, 成才就成了无源之水。而且人的生理素质影响人成才的速度与层次。比如, 身材轻小的很难成为篮球运动员, 身材高大的很难成为体操人才。而且, 人生理素质的变化制约人才的最佳时间, 所以应该寻找最佳时间。

含义结构 篇4

关键词:合作学习,结构,互动

近乎全景式的关照持续丰富着合作学习的内涵和价值,有效弥合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然而,课堂中“伪合作”、“半合作”、“不合作” 的现象依然存在,合作学习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有人认为这是合作学习“重形轻质”的必然结果,但无论从“合作”到“合作学习”概念的延展,还是从理论论证到教学实践都负载着倡导者给予的各种价值取向和目标任务,对合作学习的内涵、基本要素的探讨抑或是对合作学习内在本质的追寻都从未停止过。可以说,对合作学习“质”的重要性已经有深刻且普遍认识,而对于“形”则略显不足。 “形”隐喻一定的模式,但又超越模式,其生成性既能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又充分考虑了未来发展的适切性。“结构”是合作学习倡导者卡甘教授及其团队的核心概念,是沟通学生创生思维、实现“真合作”的桥梁。合作学习需要结构,但仅停留在结构, 合作学习势必走向呆板固化的不归路,可没有结构合作学习却缺少通向实现真正合作的有力支撑。正如卡甘所说:“没有结构,学生经常不能在小组中有效地开展工作”[1]。因此,在特定的范围内,对结构的探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合作学习视域下的“结构”

结构与合作学习如影随形,虽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结构,但结构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得到普遍认可。有学者提出“合作学习课堂结构”[2],将合作学习课堂结构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把斯莱文、约翰逊兄弟和沙伦夫妇等合作学习专家对合作学习要素的归纳认为是对合作学习课堂结构一种横向的解读,从合作学习课堂结构纵向分为激发动机、建构小组、告知目标、展开过程和评估成果五个阶段。也有学者提出“合作学习小组结构”,“按照组织社会学的观点,合作学习小组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就是小组结构,每个小组都需要有一套适合其目标、环境、技术及人员的结构,合作学习小组的结构要素包括地位、角色、 规范和权威”,明确指出“合作学习小组的结构是保证小组从学习目标制定到实施小组学习等各项活动有效进行的基础”[3]。美国Lynn S.Fuchs等人曾就小组结构(Wordgroup structure)和组容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进行了专门的实验研究,“通过角色,目标,应变和奖励的相依关系把小组‘结构化’”[4]。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强调活动具体期待行为, 并以文字形式张贴,以激发学生积极的反应;二是讲述参与规则,明确组员角色和责任;三是对遵守参与规则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分值和奖励。此外,有学者基于赫尔姆和凯兹(Helm,J.H.&Katz,L.,2001) 的研究,结合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一般原理,指出“在幼儿园课程中,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结构化程度上由低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在此连续体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并指出“整合概念或技能的教学”、“单一概念或技能的教学”位于连续体的右侧, 反映了以教师发起教学活动、教师决定教学内容和以完成教师预定教学目标为导向的较高结构化教育教学活动的特征[5]。这为活动设计指明了方向,为技能训练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对而言 , 合作学习 专家卡甘(Dr.Spencer Kagan)及其团队花费大量精力在结构(structure)本身的研究上。什么是结构?卡甘认为,“简单来说,结构就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描绘学生如何与教师、同伴和内容之间的互相作用”[6]。这意味着结构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促进互动,在结构中学生能体验如何与教师、同伴和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学生用以达到上述目的的有效策略。卡甘在《Kagan Cooperative Learning》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合作学习结构是与内容无关的可重复使用的结构化序列,它体现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并使学生系统地相互作用”。这就像把具有合作学习属性的结构看成各种小程序或插件,嵌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时刻都感受到同伴之间的合作,进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敏感性,逐渐把合作技巧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卡甘对结构一词的诠释延伸了结构在合作学习中的运用价值,它并非是单一的操作框架,而是由多个不同结构所组成的结构群。过去,结构受语言隐喻所曲解,留有僵化、死板、生搬硬套的不良印象,扣上“顽固保守”的帽子。卡甘富于洞见地、并留有余地、最大限度地确保了结构在合作学习中的强大生命力,赋予了教师和学生无限的生成和思维创造空间。合作学习结构化不能以“非此即彼”来的观点和单一思维来否认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生成性。当然,这是有条件, 并在一定范围内的。我们认为,合作学习结构化是合作技能训练的结构化,尤其当小组成员对合作学习的操作步骤及相关合作技能尚未熟练掌握的初步阶段。在实施合作学习初步阶段,并非是让几个学生聚在同一个区域,要求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合作学习就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是需要一定的结构教会学生操作步骤(怎么做)、知道条件(在哪些情境下做)、评价与自我评价(成功的标准或积极回应)。

二、合作学习中结构的特点

1.结构体现PIES原则

尽管合作学习的方法、策略异彩纷呈,形式多样,但它们是零散,无章可循的。卡甘认为合作结构是否有效取决于该结构能否体现和遵循PIES原则,PIES原则是区别其他形式的学习并促使合作学习走向 成功的关 键 。 PIES具体指Positive Interdependence(积极互赖)、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个人责任)、Equal Participation (公平参与)、 Simultaneous Interaction(同时互动)四个基本原则: (1)积极互赖包括“好处共享,合作必须”两个方面。 如果好处能共享、能把学生的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学生就会愿意主动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合作必须,意味着意识到个人无法独自完成任务,学生不得不开展合作。(2)个人责任。卡甘认为个人责任通过设置含有独特的(Individual)、公众的(Public)和被要求的(Required)三种成分来建立。“独特的”是指在执行任务时是个人的,得靠自己,不能依赖同伴。“公众的”是指个人的努力、负责的任务是公开的大家可见证的。“被要求的”是指个人的贡献不是自发的,而是共同任务所要求的。(3)公平参与。在合作学习结构中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后进生都有公平参与的机会,学优生无法独揽小组,后进生因为规则要求需要积极地参与问题的思考,并有分享、 表现自己的机会。(4)同时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师生互动效率低,而结构法强调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在同一时间的活动参与效率。

2.结构设计的灵活性

与其他合作学习法相比,“结构法则是站在更上位的教学设计的角度,用一个半开放性的框架将各种各样的合作学习方法(结构)整合到了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上,使合作学习与整个课堂教学融为一体”[7]。就结构法的教学而言,它强调教师具体行为指导和结构的目的性,而不是给他一个笼统的原则让他自己去决定如何组织课堂。“卡甘设计的不是具体的合作学习方略,而是一些小组可以运用的基本结构,这些基本的结构可以派生出若干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小组学习使用。经过研究,卡甘确定了7种基本结构:(1)课程构建结构。这类结构包括一些旨在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课堂气氛的小组活动。(2)小组构建结构。这类结构旨在强调小组关系的加强。(3)沟通建设者结构。这类结构旨在提高学生交流的技能。(4)精熟结构。这类结构运用团队协作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学校内容,复习学习内容,互教互学。(5)概念形成结构。这类结构利用诸如会见、上网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概念。(6)劳动分工结构。这类结构包括诸如著名的切块拼接法等,它要求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接触不同的信息,或者承担一部分具体的小组任务。(7)合作项目类型。这类结构强调小组成员就一些合作项目进行工作”[8]。卡甘的结构相当灵活,它绝非要求学生执行一些固定的步骤,尽管执行这些步骤十分重要,它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进行调整变换,这种变化是容易接受的,是基于问题的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因为结构的灵活性,使得每一个新创设的结构更富有成效和针对性,以满足合作学习活动的需要。

3.结构基于嵌入式课程

结构的渗透性一方面体现在内容自定,结构不受内容 的限制 ; 另一方面 与 “ 嵌入式课 程 ” (embedded curriculum)的概念紧密相关。卡甘指出, 他所提出的结构是基于“嵌入式课程”概念的,使用卡甘结构的教师不需要撇开常规的学术内容花时间去教学生高层次思维、多元智能、情绪智力或者其他教育创新[9]。每一个结构提供一个嵌入式课程, 广泛使用大量的结构对发展学生性格优点、团队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等都大有帮助。[12]他强调,在结构提出之前,教师们致力于对复杂课堂的设计上,他们通过重新匹配和整合内容,将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如积极互赖,个人责任和面对面的互动融入合作课堂上,从而实现传统课堂到合作课堂的转变。这种类型的合作学习植根于“课” (lesson- based)。这意味着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时须根据特定教学内容精心设置合作学习活动,并且这种合作学习活动是一次性的。一旦教学内容发生变化,那么教师不得不重新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合作学习活动。结构法由于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没有关联性,当学生熟悉和掌握特定结构后便可形成自动化活动。正如卡甘所说:“不要设计合作学习课堂,而要把合作学习融入每一节课”[14]。更加关键的是有效打破更新周期(the replacement cycle),不会因为内容的变化而被新的教育改革而替代。

4.结构运行需要规则保障

“为了鼓励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必须通过制订小组活动规则明确每一个组员的个人责任。”[11]小组活动规则很重要,没有规则, 结构运行难以有效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只有在一定规范的支配下才能提高合作效率。当小组缺乏一定的规范时所开展的活动,只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工作’,这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的工作是有一定的区别的。”[12]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的制定是为了确保结构有效运行,它规定了学生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告诉学生如何去做。当学生意识到规则的存在时,他们会迅速按照相应结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学生按照特定的操作步骤反复实施后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发言筹码(Talking Chips)是卡甘及其团队开发的200多个结构中的典型之一。发言筹码的目的在于使组员在清晰明确的规则下负起责任,并公平参与到问题讨论,分享想法。每个队员最多有两个发言筹码,具体分为四个步骤: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并规定思考时间;2任何学生发言时要把自己的筹码放到桌子的中间;3任何学生使用一个筹码只能发言一次; 4当每个队员的筹码都用完后,再重新分配筹码继续进行发言。发言筹码在解决学优生包揽团队和避免后进生消极参与的问题上有积极的参考价值。规则强调合作学习活动的行为期待和明确成功标准。 对合作学习活动规则的认同,有助于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学会与同伴解决共同的难题, 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提高。

三、结构对合作学习活动设计的启示

1.解释成功标准和期待行为

“如果仅仅将一些缺乏社交技巧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并让他们合作,其结果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他们能进行有效的合作。”通过向学生解释小组成功的标准和教师期待,对学生有效与同伴合作起行为导向作用。就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而言,需要遵循和体现PIES原则,并将其分为七个标准及相应的期待行为(如下图)。

2.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教师在合作之前讲清楚规则,才能保证学生互动行为的有效性。”设置规则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伴随的结果预期。规则意识是把小组共同遵守的承诺、要求内化为开展活动的行为准则,是一种由外到内逐渐走向自觉的表现。规则及规则意识是合作学习活动设计结构化的关键,是确保学生能与同伴卓有成效地开展活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除了上述解释成功标准和期待行为之外,要明确奖惩的具体条件,细化标准,不仅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且告诉学生如果不这么做所面临的惩罚。

3.结构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互动

结构的最大魅力并非是让学生忠实执行步骤, 而在于促进学生间互动。通过结构蕴含的步骤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共同处理问题,相互交流、讨论,把合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活动中去。如果仅靠教师口头上的强调,缺乏具体的方法指导和技能训练,是难以产生效果的。合作学习, 它绝非是学优生个人表现的舞台,亦非是后进生 “搭便车”的庇护所,而精彩在于互动,在于同伴充分表现、交流、思维碰撞,实现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

上一篇:文化性下一篇:老年人与高科技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