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特征

2024-10-27

含义特征(精选7篇)

含义特征 篇1

当下,课堂改革的思潮主要集中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从重结果到重过程”等方面,同时,由于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改进等使课堂教学改革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妙课堂”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对美妙课堂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理论还不够成熟,实践不成系统。因而,加强美妙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显得非常迫切。

一、美妙课堂的含义

“美妙”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八观》中,意指:深奥、奥妙。后见于鲁迅在《集外集拾遗补编·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中,其主要意思为:美好奇妙。所谓“美妙课堂”,顾名思义即美好奇妙的课堂,是师生追求的一种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是能带给学生美好奇妙学习体验过程的课堂,在此课堂中学生获得智力劳动的乐趣,感受学科知识的奥妙,体验学习过程的美好。

二、美妙课堂的本质

1. 美妙课堂妙在“重”学生

美妙课堂妙在“重”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其经验生长是美妙课堂的一个重要本质。美妙课堂的“重”首先就体现在“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做到课中有“人”,把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作为根本;其次体现在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关注学生是如何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怎样看待课程内容等一系列问题,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生长经验的空间;最后体现在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有效地开展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指导与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质疑、归纳和总结,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感受到课堂学习的“美妙”之处。

2. 美妙课堂妙在“重”学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首先,美妙课堂体现在重视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到学中有“情”,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和思维起点,进而有效地修正教学过程;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敏锐地发现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并及时把控,做到因势利导,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堂实施“再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后,不要让预设“禁锢”学生的思维,任何预设都有值得完善的地方,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常常偏离预设的轨道,教师要及时分析学生思考方向,顺势而谋,合理地调整或修正教学预设,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3. 美妙课堂妙在“重”体验

过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建构和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很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建构知识时,能力得到发展,经验得到丰富,素质得到提升。首先,要善于让学生经历人类历史上知识突破的“经典时刻”,体现“再创造”的过程,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必要;其次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感知、探索、验证、交流,要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人类最崇高的乐趣——认识的乐趣、智力劳动的乐趣、创造的乐趣;最后,要重视学生的“悟”,有些知识或道理不是学生“懂”或者“会”就可以了,而是要让他们亲身经历与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慢慢地去感悟、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三、美妙课堂的基本特征

1. 美妙课堂的人文之美

美妙课堂的人文之美,应该是心灵和情感的美。人文之美的课堂必然有美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感要得到极大的关注,并畅所欲言,敢于质疑;其次,要有美的师生关系,教学中需要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与“他”、“我”与“你”的),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中去;最后,要有情感和谐之美,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激励学生前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上进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美妙课堂的人文和谐之美,让每一个起来发言的学生体会成就感、幸福感。

2. 美妙课堂的艺术之美

美妙课堂要有艺术之美,首先,教师要重视教师的语言之美,语言艺术化的处理是美妙课堂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语言表达要有“风趣幽默”诙谐美、“引经据典”典雅美、“诗情画意”意境美、“言简意赅”精炼美,同时教师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也要体现出“美”,要使学生在课上获得审美体验;其次,要挖掘教材之美,如美的人物、美的故事、美的图案,呈现给学生的素材、课件要都要体现出美丽之处;最后,教师还需要美化教学流程,在教学方案设计、实施、反馈等环节要体现简约美、艺术美。

3. 美妙课堂的科学之美

美妙课堂要体现出科学之美,首先教学内容要有准确之美,需要教师科学处理教材内容,结构要鲜明条理性,内容要严谨科学,用词要准确,避免学生产生歧义误解;其次要有层次之美,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环节处理时也要体现出科学性和层次性,注重学生整体提高的同时,还要科学地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再次要有课堂提问和学生评价之“美”,课堂教学中要科学设置教学问题并根据不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对不同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区别对待,鼓励并有区别地评价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作业中也要体现美,要科学地设置学生作业,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区别好基础题和拓展题的布置等。

4. 美妙课堂的趣味之美

美妙课堂应当是个妙趣横生的课堂,首先要让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感受趣味之美,就需把教学知识直观化、感性化,让学生走到具体的情境中来,体会获得知识的趣味之美;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适时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本身的趣味,让课堂学习变得美妙有趣;最后趣味美的课堂中游戏活动不可或缺,开展游戏活动可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调动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中学、趣味中学,真正体会美妙课堂的趣味之美。

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如何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课堂改革是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成败对教育改革和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非同寻常。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在管晓蓉校长的带领下,潜心研究、精心打造美妙课堂,努力让学生接受美好教育,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引领基础教育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强对美妙课堂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希望所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希望所在。

摘要:美妙课堂的“妙”体现在“重”学生、“重”学情、“重”体验三个方面,“美”从课堂中的人文之美、艺术之美、科学之美和趣味之美四个方面来构建。从本质上说,美妙课堂是一种生长课堂、动态课堂、体验课堂,在此课堂中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奥妙、体验过程的美好。文章旨在让学生接受美好教育,探讨美妙课堂的含义、本质及基本特征。

关键词:美妙课堂,美好教育,课堂教学,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22.

[2]上海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18-319.

[4]金生鈜.超越主客体:对师生关系的阐释[J].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含义特征 篇2

(一)、领导艺术的含义

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知识、经验、才能和气质等因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领导策略、资源、方法和原则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技能技巧。其中,领导者的知识、经验、智慧、才能等因素是领导艺术得以发挥的前提;对领导原则、条件、资源、方法等纯熟巧妙的运用并富有创造性,是领导艺术的核心;而领导风格和领导者创造性的实践所塑造的“美”的形象,是二者结合的结果,是领导艺术的外在表现。因此,领导艺术是非规范化、非程序化、非模式化的领导行为,是领导者把握领导规律、履行领导职能的最高境界。

(二)、领导艺术的特征

1、经验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领导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以自己的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领导科学知识。因此,领导艺术具有科学性,更彰显其经验性。

2、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原则是行事的根本遵循,也是领导者处理各种问题的指导思想。当前我国领导工作的根本原则包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人为本,依法领导,严格遵循党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领导在处理问题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领导原则加以灵活运用,将原则的普遍性应用于解决各种问题的特殊性。

3、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领导者在实践活动中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无数人通过实践证明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原则和方法,体现为领导艺术的共同基础、共性特征。但是由于个人的素质、阅历、知识结构等各不相同,领导者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便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技能技巧,体现为领导艺术的个性内容、个性特征。

4、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领导工作既要求创新,又要求稳定。

领导艺术不是对已有方法的机械的、简单的运用,而是在坚持规范性原则的基础上体现一种层出不穷、丰富多彩、构思新颖、风格独特的技艺。正因为这种创造性,才使得领导方法不断更新、丰富和发展,领导效能才越来越显著。

5、明晰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含义特征 篇3

关键词:金融资产;住房资产;财富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1-0023-05

收稿日期:2007-06-27

作者简介:骆祚炎(1968-),男,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于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

一、金融资产与不动产财富效应的时间特征值得研究

近段时期来,随着检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Dreger等,2006)和各种新假说的提出,国际上财富效应的研究呈现一个新的特点,即,对各种资产的财富效应进行分类研究。这种研究内容的变化,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重要的理论转变。财富效应理论过去假定,各种资产具有相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对消费产生相同的影响;现在财富效应理论则认为,各种资产的边际消费倾向可能不同,进而对消费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理论上的转换,也推动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模型发生变化。从理论上说,财富效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资产流动性的强弱,资产回报率期望值的高低,消费者的收入分布和收入状况,与资产相关的税收政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心理账户和消费计划等。正是因为财富效应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以及实证分析手段的差异,导致各种研究在两种类型资产财富效应的比较上出现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不动产(住房)的财富效应较小。Levin(1998)认为,住房资产对消费基本没有影响。Tracy(1999)等人认为,虽然住房价格的变动带来的财富变化可能比股价变动带来的财富变动要大,但是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可能要小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对于计划长期居住房屋的消费者来说,住房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有利的财富效应可能被使用住房的成本上升所抵消。Poterba(2000)认为,自己居住而不能兑现的房地产具有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自住性房产通常被看作是一种长期资产。Campbell等(2005)研究发现,年纪大的自有住房者对住房价格的变化比较敏感,而年轻租房者对住房价格的变化不敏感。

然而,更多的观点似乎支持住房资产要大于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的观点。Case(2001)等人通过分析14个国家25年的面板数据,及美国各州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数据后发现,住房价格上涨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股市的财富效应。Bayoumi和Edison(2002)利用16个国家3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住房财富对消费的影响要大于股市对消费的影响。Benjamin等(2004)以美国1952年第一季度到2001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不动产增长1美元使消费增加8美分,而金融资产增加1美元只能使消费增加2美分,房地产的MPC要高于金融资产的MPC,不动产的财富效应抵消了其负面影响,持有不动产能够平滑消费并减少消费的波动性。

从国内看,中国财富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市财富效应的分析上,对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理论研究很少,对其实证分析则更少。例如,卢嘉瑞等(2006)分析股市财富效应的机制并进行检验。段进等(2005)、骆祚炎(2004)和李振明(2001)对股市财富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贺菊煌等(2000)和臧旭恒(1995)分别分析1996年和1995年以前金融资产对消费的影响。对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研究的典型文献是,刘建江等(2005)对房地产财富效应作用机制的分析。他们认为,持续上涨的房地产市场,能扩大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促进消费和经济的增长。该文没有对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看,财富效应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国外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没有对两种资产财富效应进行动态比较,没有体现出两种资产财富效应的时间特征。国内研究的不足则更多,既没有对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进行静态比较,也没有对两种资产财富效应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中国正处于改革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经济利益关系、各种制度等不断进行调整,金融资产和不动产的财富效应,应该具有较强的时间特征。因此,鉴于上述研究的某些不足,以及金融资产和不动产(住房)对促进消费的意义,本文主要基于资产流动性的角度,运用协整分析和状态空间模型,以年度数据为样本,对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财富效应进行静态比较和时间特征分析,并以此提出通过资产财富效应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

二、两种资产财富效应比较的理论模型构建

(一)理论模型的构建

Muellbauer(1994)认为,资产流动性和所有权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种类资产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根据Benjamin(2004)的理论,家庭从金融资产St和实物资产Ht取得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被分为转移性收入Gt和工资薪金Yt。不包括财产性收入在内的可支配收入为Zt=Yt+Gt。一些因素将这两种收入转化为资产的价值。假设这些转化因素用bY和bG代表,则不可观测的人力资本和转移财富分别为bYYt和bGGt。工资薪金所得和转移性收入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它们形成的资产也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家庭从金融资产上获得的收入缺乏流动性,因为金融资产中存在一些受限制的如养老金和保险金等账户,利息、红利和资本利得不会轻易被用来消费。住房资产也是如此。假定金融资产相对于住房资产的流动性为λS,则按照流动性加总得到的总财富,包括人力资本、转移资产、经过流动性调整后的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即:

(二)金融资产相对较强的流动性使金融资产略大于住房资产财富效应

Benjamin(2004)认为,美国居民金融资产相对较低的财富效应,与美国居民金融资产集中在受到限制的几个账户如养老金和保险金等有关,限制了资产的流动性。中国的情况则相反。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不受限制的储蓄资产。1980年—1988年居民金融资产几乎是储蓄资产。1989年—2005年期间,除2000年和2001年的储蓄资产比例为90%以下外,其他年份储蓄资产比例均在90%以上。储蓄资产的平均比例接近95%。居民所持有的股票资产占金融资产的平均比例为3.18%,其对消费影响较小。1989年以后,出现少量的社会保险资产,其占居民金融资产的比例在3%以下。由于受到限制的账户相对较少,使金融资产及其产生的收益产生相对较强的财富效应。

(三)住房消费的条件限制、价格过快上涨及流动性约束,抑制消费的扩大

Benjamin(2004)认为,在应税收入中可以扣除住房的抵押贷款利息,较低的借款利率以及一个全国性较安全的住房市场,使居民通过增加债务来增加住房消费。中国目前缺乏像美国这样的住房消费条件。同时,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中国绝大多数居民购买住房都是自住,无法使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发挥出来。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年住房价格涨幅过大。例如,全国2001年—2004年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增长指数分别为2.2%、3.7%、4.8%、9.7%。骆祚炎(2007)认为,人们产生大额刚性支出的预期,迫使居民减少当前消费而增加储蓄。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Engelhardt(1996)发现,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具有不对称性。住房资产的价格上升对消费几乎没有影响,但是住房资产的价格下降1美元却可能使消费下降30美分。中国近年来住房价格较快增长,引发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发挥,抑制消费的增长。此外,较强的流动性约束制约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杜海韬等(2005)认为,19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走低的收入增长率直接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约束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增大了预防性储蓄动机,也制约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

(四)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使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

中国居民对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彭文平(2001)认为,流动性约束、利率的内生变化和非生命周期理论等可以解释中国近年来的消费过度敏感性。宋冬林等(2003)认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在经济转型期表现出过度敏感性,为使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有必要采取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骆祚炎(2007)认为,居民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和日益增加的支出预期,使消费过度敏感性增强。消费对收入的过度依赖,必然削弱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

六、发挥资产财富效应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一)增强政策的可预见性,形成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预期

居民资产发挥财富效应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资产价值的平稳增长。在增值性资产中,股票和房地产是两项重要的内容。维持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预期对于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尤为重要。要采取措施促进股市的长期发展,从制度上解决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问题。当前股市的发展过程中,结构性风险有所增加,需要采取平稳措施加以调节。同时,防止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增强房地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二)增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促进居民财产的增加

当前,要继续促进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丰富股票市场的投资品种,健全股市交易和监管制度,平稳有序、渐进式地进行股票市场的国际化,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对于一些受到限制的金融资产(例如五种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一方面要继续增强其社会保障功能,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投资提高其增值能力,住房公积金账户要强化为居民当前住房消费服务的功能。

(三)适度增强住房资产的流动性,并促进住房市场的平稳发展

有一种观点认为,持续上涨的房地产市场,能扩大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并促进消费。但要注意的是,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是以住房价格平稳增长为前提的,而且收入的增长不能明显落后于住房支出的增长。从当前看,最迫切的任务是控制房价的过快增长,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和需要。当前,要继续维护本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成效,同时培育一个健全交易的住房市场,适度增强住房资产的流动性。在民生和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上,要取得一种相对的均衡。

(四)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手段。一要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二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要加大对贫困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四要加强财政的公共服务功能(政府储蓄率上升成为当前储蓄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五要改善居民在接受教育和医疗服务方面的待遇和条件。

七、小结

居民资产财富效应呈现四个特点。第一,从静态比较看,金融资产大于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第二,从时间特征看,总体上几乎每年金融资产大于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第三,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尽管有差距,但差距很小。第四,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都很微弱。这种结果与居民的消费特征和两种市场的发展状况有关。金融资产的相对平稳增长和金融资产相对较强的流动性使金融资产略大于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住房消费的条件限制、价格过快上涨及流动性约束,抑制消费需求的扩大。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使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为了通过资产的财富效应来促进消费,必须增强政策的可预见性,形成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预期;增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促进居民财产的增加;适度增强住房资产的流动性,并促进住房市场的平稳发展;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财富效应,可能和居民整体体现出来的财富效应不尽一致。这将构成本文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Dreger C. and Reimers H. Consumption and Disposable Income in the EU Countries: the Role of Wealth Effects[J]. Empirica, 2006,(33):245-254

[2]Laurence L. Are Assets Fungible? Testing the Behavioral Theory of Life-Cycle Savings[J]. Journal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Behavior, 1998,(36):59-83

[3]Tracy J.and Schnedder H. and Chan S. Are Stock Overtaking Real Estate in Household Portfolio[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Current Issu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1999,(5):1-5

[4]Poterba J. Stock Market Wealth and Consump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2000,(14):99-198

[5]John C. and Cocco J. How Do House Prices Affect Consumption? Evidence from Micro-Data[R]. NBER Working Paper, NO.11534.2005

[6]Karl E. Case and John M. Quigley and Robert J. Shiller. Comparing Wealth Effects-the Stock Market versus the Housing Market[R], NBER Working Paper,2001

[7]Bayoumi T. and Edison H. Is Wealth Increasingly Driving Consumption?[R]. IMF Working Paper, October. 2002

[8]Benjamin John D. and Chinloy P. and Donald Jud G. Real Estate Versus Financial Wealth in Consumption[J].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4,(3):341-354

[9]刘建江等.从消费函数理论看房地产财富效应的作用机制[J].消费经济,2005,(2):93-96

[10]骆祚炎.教育、医保和住房支出压力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VAR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1):58-62.

[11]彭文平.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假说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上海经济研究,2001,(5):15-17

[12]宋冬林等.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与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5):29-35

[13]骆祚炎.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状态空间模型检验——基于广东数据的分析[J].当代财经,2007,(1):12-16

(责任编辑:姜天鹰)

含义特征 篇4

本文研究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CNKI) 收录的论文为文献来源(2012年2月14日以后上传的文章不在本项研究的考察范围之内)。考虑到研究的直接相关性,CNKI检索项选择“主题词”、“篇名”,检索词选择“教师人格”、“高校教师人格”,检索时间为“1981-2011年”,检索范围为“全部期刊”,检索匹配度为“精确”。检索数据显示如下:

根据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统计,笔者发现最早一篇与教师人格相关的文章发表于1981年[1],最早一篇有关高校教师人格的文章发表于1997年,学者王云霞以“试析高校德育中教师人格的作用”为题,重点探讨了教师人格的作用机制。[2]就研究者的学术身份而言,有教授、副教授、讲师、高级工程师、助理馆员、统计师、在读研究生等。虽然从事教师人格研究的学者众多,但并未形成核心研究群体。同时在论文发表年份上也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笔者发现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术界才开始对教师人格给予广泛关注,其研究文献不断丰富,就所关注的问题来看,主要有:人格内涵解析、人格特质调查、人格作用机制探究、人格塑造路径建设等。然而对高校教师人格理论的研究尚显不足,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高校教师人格的含义

“高校教师人格”是伦理学、心理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重点研究的对象,各学科往往根据自身的研究目的,从某一特殊角度来诠释和界定它。笔者认为要想全面、准确和客观地理解“高校教师人格”的含义,我们必须理清它的上位概念“人格”。人格是个很宽泛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格的界定有三层含义:“其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其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其三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3]在此,笔者试图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通过多维视角来剖析人格的含义。

(一)横向剖析: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的途径

伦理学的途径。人格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4]在日常话语中讲“人格高尚或人格低下”,这是从伦理的角度给人的评价。因此,伦理学上的人格以品格研究为重点,表现为一种“道德人格”。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应遵循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不得蔑视或污辱别人的人格,同时在教学科研实践中体现出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心理学的途径。在心理学领域中,人格概念多用于个体。心理学家黄希庭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5]8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渗透在人的所有行为活动中,影响人的活动方式、风格和绩效,是人的独特性的整体写照。当前,从心理学视角关注高校教师人格,不仅要对教师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和描述,更要侧重于教师人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机制、教师人格干预实验等方面的实证研究。

法学的途径。作为法律概念的人格最早出现于罗马市民法。在罗马市民法中,人格是指能够享有罗马市民权的主体资格,人格被涵盖在身份之中。从罗马市民法到现代民法,人格的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民法中人格的概念在法律上具有三重涵义:(1)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民事主体;(2)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3)一种应受法律保护的利益。[6]不难看出,一旦将人格赋予法律性,赋予其主体、权利能力、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等多重内涵时,人格就上升为法律人格。所以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高校教师,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二)纵向剖析:非独立、不完善的人格向独立、完善人格的演进

非独立、不完善的人格具有现实性。当前,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性,迫使高校教师忙于授课、忙于论文、忙于职称、忙于晋升。高校行政化的倾向导致只重视规范的行为,而忽视个人间的不同差异,更使得教师依附于制度规则,逐渐失去其独立自主意识,成为一种失去个体特征的被形式化了的“工具人格”。

独立、完善的人格具有理想性,是达到教师完美人格的状态,它要求高校教师学会悦纳自我和他人,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学生、同事、领导等喜欢的有人格魅力的人。独立人格之“独立”是高校教师与其他人交往的前提,是高校组织存在的基础,高校教师只有主动接受高等教育价值理念的引导,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视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在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创造,对自己的行动有着充分的自觉。

三、高校教师人格的特征

(一)抽象性和具体性

人格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马克思指出“人格脱离了人自然就是一个抽象。”在笔者看来,人格的抽象性更多地体现在其概念的模糊性上,甚至有学者认为“人格”一词并不适用于用正规概念来解释。[7]人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人格的存在却是具体的。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一个人的人格总有一些与别人完全不同的特征。从此层面上来说,没有抽象的人格,人格总是具体的。

(二)组织性和个体性

人格概念不仅可以用于个体,也可以用于某个行业或职业的人群。它是社会性的集中表现,不同的角色和职业有着不同的人格特质和模式要求。组织中的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简单地堆积起来的,而是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外化为一种“组织人格”。但现代社会,人格往往是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如果单单把教师人格理解为一种“组织人格”,可能会出现轻视个体教师合理需求的不良状况,因此我们既要强调教师对学校的贡献,更要重视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相互给予,不可分割。

(三)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8]这一定义说明人格是稳定的,例如今天活泼开朗的人,明天也是活泼开朗的。在体育运动中喜欢竞争的人,在工作中很可能也喜欢竞争。教师人格是在复杂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会稳定地体现在各种形式的教育行为之中,并不会因为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任意变动。因而我们可以跨时间、跨情境地来审查这些稳定的行为方式。当然,这不等于说人格是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形成、重塑和发展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简言之,人格不仅可以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会终生不断。

(四)理想性和现实性

理想性指的是我们对高校教师真善美的一种设想和期望,它具有扬弃现实、高于现实、超越现实的特征。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冲突,实际上总是具体化为现实生活的冲突,表现为人在实际生活中与环境、他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冲突。由于迄今为止的社会都是由意欲、愿望相互冲突的人们所构成,一个追求自身理想人格的人就不可避免地要在行动上有悖于无此理想的人的意志。理想越高,行动越坚决、激烈,冲突就越尖锐。[9]高校教师的理想人格在于拥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可以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应该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当做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目标。然而目前高校教师也在面临着现实困境,由于片面地强调量化考核,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科研上急功近利,教师的“理想性”正在逐渐丧失。

四、高校教师人格的结构

人格结构是人格理论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的概念,所描述的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的人格层面。[5]42也就是说应该从哪些纬度去分析人格,人格由哪些因素构成。目前对人格结构的阐释主要有理论性结构和描述性结构两类。作为一名健康、优秀的高校教师,其人格是多方面综合素质的体现,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层次。笔者将尝试界定教师人格的维度及其内容,以期对教师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三要素论。郑淑杰教授认为,气质、性格和自我调控系统是构成人格结构的三大主要成分。[10]学者孔润年则认为人格是由观念模式、情感模式和行为模式构成的统一体。[11]还有研究者认为,理想与志向系统、动力支持系统和认识实践系统(显现系统)是构成道德人格的三大要素。[12]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理论,我们可以把高校教师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层次、自我层次和超我层次。本我层次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部分,是高校教师人格的基础,具有自然性和生物性。自我层次则具有现实性,是人格中符合现实的、理智的部分,在高校教师人格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高校教师职业特点要求的人格特征就是在这一层得到体现。超我层次也称理想层次,它是对高校教师人格境界的提升,是对高校教师健康完美人格的追求。

四要素论。王荣德教授认为,教师人格结构由教师的品格、性格、体格和资格四个要素组成。[13]还有学者认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诚事业、献身教育这四要素是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生成的前提条件。[14]

五要素论。国内有学者提出大学生喜爱的高校教师人格特征由五个方面组成:道德素养、能力结构、性格特征、意志品质、职业价值观。[15]还有学者认为,大学教师人格是德、才、情、志、行五方面文化品格的统一体。[16]在西方心理学界,人格结构五因素模型,又称大五人格论,被许多研究所证实和支持,也被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是人格结构的最好范型。这五个因素是: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情绪稳定性)。

六要素论。学者刘恩允将教师人格结构具体化为以下六要素: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心理倾向性、情感特征、意志品质、认知方式。[17]

七要素论。有学者认为,优秀的高校教师应具备七方面人格素质:事业成就、自我效能感、社会主动性、适应环境、创造能力、助人合作、心理健康。[18]

十六要素论。持有此观点的学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他把个体的外显特征和内隐特质联系在一起,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出16项人格特质。国内学者谢作栩[19]、何少颖[20]、殷忠勇[21]等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来对高校教师人格特质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和适用性。

五、结束语

含义特征 篇5

要弄清《易经》的思维方式到底是归纳还是类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归纳和类比二者的关系。关于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类比推理是归纳推理的一种。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类比推理不同于归纳、演绎推理:“类比推理不同于演绎推理,也不同于归纳推理。从思维进程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而类比推理是个别到一般或一般到一般的推理。演绎推理的结论是必然性的,而类比推理的结论与不完全归纳推理一样,是或然性的”[7]。“类比推理也不同于归纳推理(指不完全归纳推理)。归纳是从个别(或特殊)到一般,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8]“类比推理被视为与归纳和演绎并列的一种推理方式,是从具体到具体的比较,但从微观方法论的角度看,类比推理本身也包含着归纳和演绎。”[9]张晓光先生对此问题曾作过全面的综合考查。[10]我们参阅不同的形式逻辑教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意见认为,类比推理是与归纳推理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推理方式。例如:南开大学哲学逻辑学教研室编著《逻辑学基础教程》②,张锦厘:《实用逻辑教程》③,孙仁生、任书来、林新年主编《普通逻辑原理》④,鄂启庭编著《形式逻辑》⑤,陈翼浦《形式逻辑》⑥,苏天辅《形式逻辑》⑦,李小克编著《普通逻辑学教程》⑧。张则幸、黄华新著《普通逻辑学习指南》⑨于“难点解析”中用表格列出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联系与区别,简单明了,十分具有说服力。从此表可知,造成把类比推理当作归纳推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类比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十分相似,极易混淆。

综上所述,类比推理不同于归纳推理,应该是可以成立的。

二、《易经》的思维方式是类比

关于《易经》的思维方式是类比而不是归纳,我国学术界已有定论。下面稍引部分著作略作说明: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册)云:“就《左传》、《国语》提供的资料看,春秋时期的占法,所取的物象,乾有天、玉、君父;坤有土、马、帛、母、众;坎有水、川、众、夫;离有火、日、鸟、牛、公、侯;震有雷、车、足、兄、男;巽有风、女;艮有山、男、庭;兑有泽、旗”[11]。显而易见,不是从天、玉、君父等事物中归纳出乾卦,而是把这些事物和乾卦相类比。

王树森《周易与中华文化》云:“《系辞下》说:‘夫《易》彰往而察来,显微而阐幽……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这就是说,《易》之所以有彰明往事,予见未来,以断吉凶的作用,主要因为它用细小的具体的事物类比说明重大的普遍的道理。韩康伯注曰:‘拖象以明义,因小以喻大’。可知,取类明义是《周易大传》意象思维的基本方法”[12]。

翟廷晋《周易与华夏文明》云:“《周易》推理的基本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卦象的象征意义,进行类比推论,对所询事物情况的吉凶祸福作出断定;二是根据相关卦辞爻辞的内容,进行类比推论,对所询事情的吉凶祸福作出断定;三是将卦象的象征意义和相应卦辞爻辞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参验比照,进行由此及彼的推论,以确定所询事情的吉凶祸福”[13]。

三、类比思维的优点与缺点及其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类比思维既是《易经》的根本思维方式,也是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

当然,类比思维也有优点,尤其是在科学认识上。比如,类比有助于科学发现;类比还有辅助性的辩护功用。[24]张晓光先生说,古代中国之所以长期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一种浪漫想象的传统,之所以长期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发明创造性,并且成就举世无双,这在相当程度上都和类比思维之擅长和保持相当大的活力有关,这种擅长与活力,不仅是想象力的源泉,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富于创造力的源泉。[10](P11)类比思维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与中国文化实用取向密不可分:“实用取向,即直接功利性,从事物的表层关系判断利益得失。所以中国人很难怀着虔诚之心去从事科学研究,进而把对象升华到形而上的层面加以探讨。中国人注重实际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人们急于用一种现象解释另一种现象,压抑了对一种现象深入研究的可能性”[25]。《易经》的类比思维对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影响,表现为中国人用哲学上抽象的阴阳五行观念来解释自然界的种种具体现象。中国人认为,组成宇宙的根本物质是“气”,“气”分阴阳。“气”是万金油,一用“气”这个模糊概念,任何理论上的障碍都消融了,造成比附大行其道,严重制约了对自然界具体物质的深入研究。而西方近代科学是建立在对具体物质的研究上的,原子理论是现代科学的基石。西方科学以追求确定性为目标,所得到的结论要靠反复实验来确证。古代中国人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物质现象,自以为解释了,实则只是想象中的自圆其说而已。由阴阳五行的类比思维所得出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很难用科学的实验手段来确证。所以李约瑟说,《周易》对世界的解释,是一种“不是解释的解释”:

四、类比思维是原始思维的遗留

中国人喜欢使用的类比思维乃是原始思维遗留的表现。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阴阳五行说上。“阴阳五行系统中天道自然和社会人事之间以及系统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交感互渗性的联系。总之类比造成了结构,互渗形成了内在的运动机制。其实在中国古代文化及哲学中长期保存的‘天人互渗’的观念,都与阴阳五行的类比互渗思维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应该说阴阳五行的类比互渗思维已超越了原始思维阶段,但仍残存着原始思维的质性。”[30]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是中国人原始思维的一大总纲。“这种天人同构、同类相感的观念本也根源于原始人的类比联想和巫术宗教。”[31]“这种‘天人感应’的阴阳五行系统论的宇宙观,在汉代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所接受的主要的统治意识形态,并一直影响到今天。它同审美和艺术创造也有密切关系,并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美学和文艺理论。”

含义特征 篇6

关键词:房地产,体验营销,含义,特点,应用

一、房地产体验式营销的分析

(一) 体验式营销的含义

从根本上来说, 体验式就是通过一种个人化的方法度过一定的时间, 在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感受。体验式销售是经营者从消费的角度体验消费者的购买理念、心理、程序及购买的动力。也就是说, 结合消费者的情感、感官、行动、思考以及关联等方面, 重新设计和定义营销的方式。

(二) 体验式营销的体系

在房地产营销中, 体验式营销作为一种系统的营销整合管理体系, 在营销过程中又包括设计到推广的整个营销环节, 对主线得到明确, 由消费者为中心对整个营销设计进行开展, 全面将营销者对设计方案的感受进行考虑, 在购房过程中使消费者得到全面地体验, 使样品的多样化和鲜明化得到感受。体验式营销在房地产营销中的应用, 应与体验式的营销体系相结合, 使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进一步实现房地产营销的长远发展。

二、房地产体验营销的特点

(一) 由整体产品体验作为核心, 对产品概念得到扩展

1. 作为核心体验元素, 产品是其他元素内容的主要来源。

房地产企业开发销售的是房地产产品, 消费者首先是体验的住宅产品。作为顾客体验的核心体验元素, 住宅产品的作用也不应忽略。其他体验元素无论是从形式方面还是内容方面, 都是与产品相围绕开展的, 在所有体验中, 最实在的则是产品, 产品的概念脱离以后, 任何炒作都必定不会成功。

2. 整体产品观念, 产品又是各属性的有机统一。

传统营销是将产品作为一系列的塑性, 购房者应从每个属性中将部分效用进行获取, 然后根据一定规则, 对各部分效用进行整合, 使其有对整体的偏好得以形成。然而, 应满足美学、娱乐和象征等享乐价值, 则并非单独几个属性即可实现的。其形成主要是整体居住空间共同营造产生。其中每个属性的作用都应充分发挥, 若其中某一属性的不协调都会对体验造成大大破坏。所以, 房地产体验营销必须对产品观念进行树立, 从顾客的角度和整体产品的体验对产品的每一部分属性进行审视。

3. 将顾客体验作为基准, 使产品概念得到有效扩展。

在营销模式的体验下, 应由顾客消费体验作为基准, 围绕着如何对顾客体验进行强化的原则对产品的范围进行考虑, 结合需要甚至可以与其他行业和企业合作, 共同为顾客提供体验的效果。与此同时, 也应将对体验主体造成不利的部分进行去除, 这一点在房地产营销体验中显得极为重要。由于实际上, 房地产产品是消费者居住生活的空间环境, 所以, 房地产密切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房地产产品概念的如何整合和扩展是为消费者的体验提供全面、主题鲜明的优势, 对于房地产体验营销来说, 不仅属于一项挑战, 更是一项机遇。

(二) 消费者体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1. 对于消费者而言, 房地产产品的购买决策属于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时间和空间上会有较大跨度存在, 导致整个消费体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在动机、情境和交互方式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产生, 有显著的阶段性。

所以, 房地产体验经营通过对各个阶段的特性进行把握, 对顾客的购买目的和要求实施分析, 进而将顾客所能接触到或企业所能提供的体验元素进行研究, 从而设计出每个阶段的更完美体验。其次, 较大的施加跨度, 要求营销者能够对各体验阶段实施更好地衔接, 在主题鲜明的基础上, 对整体的体验过程进行提供服务。也就是说, 营销者应从各阶段顾客体验与整体体验相统一的角度, 在整个购买决策过程中, 使顾客对产品形成高度的价值认同感, 从而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最大限度的影响。

2. 通常在购房中会进行反复的筛选和对比, 所以其阶段性还在以下方面有所表示:

同一顾客可在同一阶段反复出现, 特别是评价阶段。初次接触和接二连三接触的顾客, 与第一轮体验相比, 会在感受、动机和关注重点上有一定的不同之处。房地产体验营销的成功开展必须对其实施有效区分, 从而对更有效的体验营销策略进行设计。

(三) 复杂性的体验元素构成

由于房地产消费体验具有多样性、长期性和高度涉人性的特点, 消费者从接触广告到最后入住的过程中, 几乎会对包括企业内部部门员工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企业自身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内容进行接触。这些所有内容的交互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的体验造成影响。所以, 复杂性的体验元素还包括企业内部管理这一深层次内容。在营销过程中, 将企业体验元素得到有效识别并整合, 会对房地产体验营销产生更高的要求。

三、房地产行业内体验营销的有效应用

(一) 体验前的营销

通过对消费者体验状况的分析, 能够了解到消费者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房地产开发商要对消费者的商业环境及生存环境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消费者的体验需求、社会文化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的内容。开发商应在产品的使用情况下对广泛的生活方式进行联系, 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以及产品的销售情况。同时还应对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和整个产业相关的实际状况进行考虑, 最后落实在品牌上, 也就是说, 开发商通过顾客体验有效划分购房消费者将自身与其他开发商对比的现象。

房地产品牌是从品牌所提供的制定体验开始的, 然后逐渐向广泛的意义上上升。其中, 品牌体验就是从住宅来看外观、环境以及配套设施的是否完善进行了解。该品牌体验中, 一部分是由产品品种驱动的, 例如:不同的房型、结构。普通住宅与别墅之间的不同等, 都会导致不同的产品品类体验形成。更重要是的在广义的消费环境中品牌和产品品类的融合, 即住宅能够发挥基本的挡风遮雨和居住的使用功能。最后, 作为设计文化的一部分, 在这种消费环境中, 消费者所购买居住、投资的住宅往往都是关系到自身身份、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的。从特定的体验上向更广义的层次上发展, 能够将住宅对现有顾客意味着什么进行了解。一旦将个人职业生活的环境得到融合, 产品自身看起来则不是特别显眼, 赋予了房地产产品新的意义, 从而形成新的市场机会。

将顾客对体验的目的和要求进行了解, 作为顾客创造体验价值的前提, 由于体验感知和体验要求之间的比较作为顾客满意的主要来源, 只有与顾客体验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得到满足才能对顾客的满意度进行创造。而超越了顾客要求的体验经历会对顾客忠诚得到创造, 最终将企业的长期可持续盈利得到实现。对顾客体验的设计以及体验平台的搭建, 就是对顾客体验世界和传递体验之间最主要的连接点进行分析。

(二) 体验中的营销

体验营销就是对实施的过程进行体验, 在该过程中, 顾客进行直接参与体验, 体验平台应开展在顾客的接触中, 所以应有效控制体验现场, 引导顾客体验活动的开展是结合体验设计的主题线索进行的。从而将顾客的体验要求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房地产开发商可通过对活动的定期组织开展, 使购房者和业主能够主动参与进来, 最好将地点选择在产品实景区内, 购房者通过参与活动, 对社区的环境及文化进行实实在在地感受, 还应使邻里之间的感情增加, 对购房者消费的促进产生极为有效的作用。目前该点在开发商意识中被逐渐关注。开发商不断对篝火节、美食节以及业主游等活动的开展, 证实了对房子销售效果的促进产生极为有效的作用。

(三) 体验后营销

体验后营销是开展沟通和反馈。体验是将购房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了解得到加深, 对销售产生促进作用, 但也是为了使购房者的心理需求得到进一步了解。所以, 应在购房者体验过程中对购房者的反馈信息实施获取, 掌握购房者的要求, 同时将与购房者的沟通进行增强。一方面分析购房者存在不满意地方的要求, 便于重新设计体验, 使体验得到有效改善, 使其与购房者的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 能够超出购房者的要求, 使购房者的全面满意得到实现, 构建企业的顾客忠诚, 使企业的长期成长和应力得以维持。某地产商在该方面的较多环节都需要实施参照, 体验后了解购房者体验感受的最好方法包括:体验后问卷的填写、项目建设进度的定期汇报、销售代表的电话回访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 体验式营销在房地产销售中能够使体验的主题得到明确, 创设体验场景, 与新的房地产发展要求相适应, 与消费者较多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进一步使房地产销售成绩得到有效提升, 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卫华, 郭志博.体验式营销在房地产销售中的运用[J].创新, 2008, 25 (4) :17-18.

含义特征 篇7

月牙山地区出露中、下侏罗统地层, 发育大套泥页岩, 其厚度大于250 m。以月牙山剖面为基础, 通过对其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揭示其地质学沉积意义, 这对于该区有利区的划分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1 区域地质概况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位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东南, 其北以阿拉巴斯套山与柴达木盆地北部块断带相隔, 东至牛鼻梁子, 包括狮子沟、七个泉、红柳泉、红沟子、咸水泉、干柴沟、月牙山等七个地面构造带[4] (图1) 。研究区侏罗系地层分布完整, 其连续厚度较大[5]。

晚三叠世末期发生了印支运动, 结束了柴达木盆地长期隆起的状态。早中侏罗世, 阿尔金山还未隆起, 开始接受沉积, 是主要的沉积区, 其近东西向的同生正断层控制着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的展布[6]。此时该区湖相、河流相和沼泽相较为发育, 沉积物以暗色泥页岩为主。

2 沉积环境分析

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研究区样品主要采集于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月牙山剖面 (图2) 。采集层位为中、下侏罗统。月牙山侏罗系岩性主要为:黑色页岩、灰绿色泥岩和灰绿色细砂岩。上段为大套页岩夹少量灰绿色砂岩, 中段为灰黑色泥岩和黑色页岩, 下部主要为灰绿色细砂岩。样品主要采集的是页岩及少量暗色泥岩, 总共48件样品。

样品分析测试主要是通过NITON系列XRF元素分析仪以及RSI厂家的RS-125型伽马能谱仪完成的。表1中的元素值为其地壳丰度标准化后的测试统计结果, 其中元素的地壳丰度值参考黎彤的数据[7], 表中某元素 (用X表示) 的富集系数EF (EFX元素= (X/Al) 样品/ (X/Al) 地壳平均泥页岩) , EFX元素>1, 表明该元素相对富集, 反之亏损[8—11], ΔU=2U (U+Th/3) [12] (式子中Al、U、Th分别表示铝、铀、钍元素含量) 。

2.2 地球化学特征

2.2.1 元素与沉积环境

前人研究表明, 沉积物中的某些元素能够定量地被搬运, 并在沉积成岩作用的过程中有规律地保存、分布以及局部相对富集, 这些元素具有反映沉积环境的元素标志, 可以用于恢复原始沉积条件。元素的迁移能力取决于它的内部因素及外界的物理化学条件。通常元素的迁移能力直接受控于外界物理化学条件, 主要反映在不同沉积环境的沉积物元素富集的差异上。受风化淋滤作用及在岩性单一和稳定的母岩情况下, 河流相中的泥质岩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溶于水, 而这些元素则能相应的聚集在湖相泥质岩中, 可通过聚集的量近似地表示元素本身的迁移程度。同时, 考虑到河流入湖后, 元素以离子形式或胶体溶液迁移的容易发生化学分异沉淀, 并且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迁移能力受水介质化学性质的控制, 深湖相沉积就成为一定水化学环境下迁移元素的最终富集地。因而, 可根据泥质岩中元素的比值指示河流相、深浅湖相沉积环境。按此规律, 迁移能力最强的Ⅰ类元素应是湖控泥质岩相对富集的元素 (包括:钙 (Ca) 、锶 (Sr) 、锰 (Mn) 、镁 (Mg) ) , Ⅲ类元素应是河流相泥质岩相对富集的元素 (包括:锌 (Zn) 、铜 (Cu) 、钡 (Ba) ) , Ⅱ类元素在过渡带泥质岩中富集 (铁 (Fe) 、钾 (K) ) (表2) 。Ⅰ类元素和Ⅲ类元素的比值可以作为良好的沉积环境指示参数[13]。

沉积岩中元素的分布和富集与形成时的环境以及古水深与沉积时期的氧化还原条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而可利用某些相关元素的比值反映出沉积时期的氧化还原条件, 来恢复沉积环境古水深变化。钒 (V) 和铀 (U) 元素受泥页岩的强吸附作用使得在岩石中强烈富集, 钍 (Th) 元素在自然界中只以+4价的钍盐存在, 化学性质稳定, 难受氧化还原条件影响, Th4+与U4+关系密切, 常导致缺氧还原条件中高的U/Th比值, 沉积时水体较深。V和U元素还易富集于生物细菌和还原环境中, 而铬 (Cr) 元素在氧化环境中相对富集, 因此往往导致氧化环境中低的V/Cr比值, 还原环境中高的V/Cr比值。此外, 利用铀总量及自生铀量关系建立ΔU值, ΔU=2U/ (U+Th/3) , 若ΔU>l, 判断为缺氧还原环境, 反之为富氧氧化环境[14,15] (表3) 。

1) 元素迁移能力分析。

表1测试统计结果及表2的元素迁移能力分类表明, 纵向上, 样品中有迁移能力的元素具有以下特征: (1) 前29个样品, 迁移能力最强的Ⅰ类元素Ca、Mn、Sr、Mg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322、1.310、1.124、1.243, 均大于1;较易迁移的Ⅱ类元素Fe、K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331、0.404, 均小于1;难迁移的Ⅲ类元素Zn、Cu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388、0.557, 均小于1; (2) 后19个样品, 难迁移的Ⅲ类元素Zn、Cu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620、0.632, 小于1;较易迁移的Ⅱ类元素Fe、K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726、0.810;迁移能力最强的Ⅰ类元素Ca、Mn、Sr、Mg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351、0.218、0.159、0.342, 小于1;相比之下, 较易迁移的Ⅱ类元素相对比较富集。

由元素迁移能力分析推测:前29个样品, 迁移能力最强的Ⅰ类元素相对富集, 表明当时的沉积环境为湖湘沉积;后19个样品, 较易迁移的Ⅱ类元素相对富集, 而Ⅰ类元素和Ⅲ类元素不富集, 表明当时的沉积环境为河流相与湖湘过渡相沉积。

2) 氧化还原环境分析。

测试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表1和表3) , 垂向上, 可反映氧化还原环境元素的比值具有以下特征: (1) 前27个样品, V/Cr的比值大于2, 后21个样品, V/Cr的比值小于2; (2) 前28个样品, U/Th的比值大于0.75, 后20个样品, U/Th的比值小于0.75; (3) 前33个样品, ΔU的值大于1, 后15个样品, ΔU的值小于1。

由氧化还原元素比值分析推测:前28个样品, V/Cr的比值大于2, U/Th的比值大于0.75, ΔU的值大于1, 表明当时沉积环境为缺氧还原环境;后20个样品, V/Cr的比值小于2, U/Th的比值小于0.75, ΔU的值小于1, 表明当时沉积环境为富氧氧化环境。

3) 沉积环境古水深变化。

根据元素的迁移能力以及元素氧化还原环境比值分析, 研究区在沉积时期, 水体深度有较大的变化。在下侏罗统时期, 沉积环境为富氧氧化环境, 水体较浅, 为河流到浅湖相变迁的滨浅湖相沉积;而后, 在中侏罗统时期, 水体变深, 沉积环境为半深湖相沉积 (图3) 。

2.2.2 有机碳含量

月牙山剖面主要为一套累计厚度约280 m的黑色页岩, 主要分布在上段, 有机碳的含量主要分布在1.27%~4.41%, 有机碳平均值为2.53%, 有机碳>1%页岩厚度达到250 m, 生烃潜量为0.36~1.74mg/g, 平均值为0.8 mg/g, 有机质类型以Ⅱ2为主 (表4) 。从有机质丰度看, 月牙山剖面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 生烃潜力较大, 为较好的页岩气源岩。

综上所述, 下侏罗统泥页岩展布受沉积相控制, 在月牙山构造带泥页岩厚度较薄, 缺乏大套有效泥页岩发育。在月牙山构造带, 下侏罗统地层发育较少, 泥页岩厚度在20~30 m, 整体厚度较薄。整体上表现为向北东至月牙山构造带暗色泥页岩厚度减少, 直至尖灭。中侏罗统时期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 盆地发生差异升降运动, 在月牙山地区相对下沉, 导致沉积中心向东向北转移至月牙山地区。总体表现为向北收缩, 向东扩展, 沉积范围向北收缩至清水河一线以北地区, 向东扩展至月牙山地区。依据地震资料和沉积相分布, 推测月牙山地层为厚度中心。中侏罗统暗色泥页岩累计厚度较大, 在280 m以上, 存在连续厚度大于250 m的暗色泥页岩层段。

3 结论

(1) 迁移能力最强的Ⅰ类元素较为富集 (Ca、Mn、Sr、Mg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322、1.310、1.124、1.243) , 推断阿尔金山前月牙山泥页岩主要为湖相沉积;V/Cr的比值大于2, 推断沉积环境主要为还原环境;U/Th的比值大于0.75, 推断当时沉积时水体较深。

(2) 阿尔金山前月牙山中下侏罗统气候潮湿温暖, 下侏罗统以灰绿色细砂岩为主, 中部暗色泥页岩发育, 沉积环境主要为还原环境, 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烃源岩的生成。

(3) 研究区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2.53%, 有机质类以Ⅱ2型为主, 部分为Ⅱ1型, 处于生排烃高峰期的成熟阶段, 生烃能力较强, 拥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参考文献

上一篇:连续供墨下一篇: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