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关系

2024-10-07

监管关系(精选10篇)

监管关系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1](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于200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行政许可法》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作为自己的立法宗旨,将便民、高效、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各级政府职能正从过去单纯行政管理型转变为综合服务型。药品监管工作作为政府执法行为也应积极地树立为企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即在药品监管中提供主动服务,在服务中进行必要的监管,使药品监管工作立足于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基点上。监督管理与服务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这一角度看,监督管理本身就是服务,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应着眼于服务,立足于服务,这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那种缺乏服务意识,把被监管单位当成“管卡”对象、收费对象、谋取个人好处的对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药品监管立足于服务,不是放松管理,也不等于对违法经营者不进行处罚。处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服务;但不能以处罚为最终目的,不能把对企业的处罚当成工作成就。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在监督中通过提供积极主动的服务,使企业经营者加强法制意识,自觉贯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经营,预防违法行为。在药品监管工作中做好服务,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是药品监管工作的发展方向,就目前来说,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服务:

1 前置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服务

药品行政许可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职能,依法对药品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确保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一种重要手段。药品行政许可在方式上属于前置监督管理,药品行政许可工作是一项直接关系社会经济、关系群众利益和群众健康的重要工作。《行政许可法》[1]规定:行政许可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保障行政许可便民。药品行政许可的便民原则主要指:统一受理申请、统一送达许可决定;为申请人提供申请所需的格式文本;公布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公示行政许可实施的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公开行政许可决定;及时受理;严格按照法定时限要求实施行政许可。便民原则要求改变行政许可手续复杂、期限过长、环节过多等现象,体现了以服务与效率作为行政许可实施的价值取向。在药监工作中应克服“借程序之名、行拖拉之实”的倾向,改善自身的政务处理方式和态度,通过法律的规定来强制提高行政效率,依法行政,增强服务意识,为行政相对人服务,这也需要行政管理者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环节,以适应《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同时要树立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观念,多从行政相对人的角度出发,双方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药监人员在执法同时应该向行政相对人宣传《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等相关法律,进行及时的指导,使其能够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进行操作,这也是一种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服务比监督显得更为重要。由此可见,只有在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监督,并在监督中再服务,才能使被监管单位和人民群众真正得到益处。

2 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服务

在对被监管单位的日常监管中,监管的主要内容是被监管单位是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4]、《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5]、《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6]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进行药品经营活动。《行政许可法》强调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原则上不收取任何费用,这一规定体现了行政许可实施中的服务行政理念,这是国家增强政府服务职能的重大举措。目前,药品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盈利意识较强,诚信意识较差,法律意识尚待进一步提高,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药品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不仅要了解药品监管的相应法律法规,更有必要了解药品专业知识和基本用药常识。作为药品监管部门,应该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并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除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和培训,既要宣传法律法规,又要讲解药品基本知识和常识,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使被监管单位尽快纠正违法行为,切实保障药品经济健康发展,这才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只有这样在具体工作中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被监管单位才会接受,群众才会满意。

3 高技术含量的服务

药品是特殊商品,直接关系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药品质量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假劣药品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消费者难辨伪劣真假。监督检查这些药品的质量,仅仅靠肉眼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应用高技术手段进行检验,才能作出科学判断,要有高技术含量的服务的含义就在这里,就是要用高科技对付高科技。目前,我们国家药品质量标准还不够完善,基层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还不够先进,这就需要药检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利用现有的条件,不断完善药品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检验能力,为药品监管工作提供高技术含量的服务,提高药品监管工作中的科技服务含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S].2003:8.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S].2004: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S].20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S].2002:8.

[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S].2000:4.

[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S].2000:11.

监管关系 篇2

大关系

论文关键词:银行业监管;创新改革;金融创新;银行经营

论文摘要:本文认真研究银行业监管工作实践,指出银行业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监管与审慎经营支持改革鼓励创新提高效益及服务之间的关系,指出处理上述五大关系应采取的措施

一监管与审慎经营的关系

监管与审慎经营是相辅相成的从监管者角度来看,对银行业的监管是全方位的外在的监管,其目的是维护银行业正常运行秩序,防止出现系统性或区域性金融风险,而这一

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金融机构实施审慎经营来实现从被监管者来看,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自我约束,谨慎经营,保护自身的整体利益,其目的是实现稳健经营,有效规避各种风险,这也是金融监管的目标和监管重点所在为此,我们认为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首先要树立审慎监管理念,将其作为持续性监管的一项内容加以高度重视;其次,切实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审慎经营规则方面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要依据有关规定做出采取责令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限制分配红利限制资产转让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责令调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停止批准增设分支机构等措施,以确保这些审慎经营规则得到认真落实;三是对现有银监会制订“审慎经营”规则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评价和改进机制,定期对监管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根据银行业的发展需求对需要完善的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四是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履行“审慎经营”规则情况进行考核,对未严格履行职责的做出严肃处理

二监管与支持改革的关系

当前我国银行业主要面临三大风险,即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对这些风险的化解,最关键的是要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提高银行的内部控制能力,而做到这些,要靠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支持银行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是银行业监管当局监管职责所在但是,支持改革,必须在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允许范围之内,金融机构不能打着改革的旗号搞违规违法经营活动监管不是阻挠改革,而是推动改革监管部门要在银行业改革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经济金融政策,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不能无原则的支持改革一是监管不能缺位,要密切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及时进行风险提示,保持金融稳定;二是监管不能越位,要根据其改革进程和风险管理状况适时调整监管思路和政策;三是监管要强化指导,重点督促其建立功能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务实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灵敏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从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四是监管要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为改革顺利进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发展环境

三监管与鼓励创新的关系

监管与创新是现代银行业发展的两大永恒主题,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银行监管刺激创新,银行创新在提高效率时所带来的风险又不得不要求有效的监管如果单纯地强调创新而放弃监管,就会产生新的风险甚至导致危机;如果单纯地强调监管而放弃创新,就会抹杀金融的活力甚至遏制金融发展只有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掌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点,在监管中创新,在创新中监管,才能实现“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

四监管与提高效益的关系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通常是从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方面来加以检验直接的经济利益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监管效果的体现方式之一银行业金融机构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是必须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依法经营,规范管理,不能单纯为了盈利而违反规定,甚至触犯法纪监管部门通过持续有效的监管,使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管方式,各种统计数据更加真实,贷款分类更加准确,经营管理更加扎实,从而使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在监管原则上,监管部门必须按照“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的监管思路,运用银监法赋予的行政审批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强制纠正和处罚追责等权力的职责,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合理严密的风险控制机制和灵活多样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银行业机构在审慎经管的基础上,寻求绩效经管的最佳利润增长点和创新发展点在具体监管操作上,一要督促各级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真正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运营机制;二要督促商业银行积极配合货币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实现银行经营效益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贯彻实施的双赢目标;三要督促加强增量贷款管理,切实提高贷款效益;四要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监督其落实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五要督促商业银行加强负债成本核算,优化负债结构,改变总量比例和期限对称比例不合理的状况,积极发展多元化负债,提高稳定性负债和低成本负债的比例,实现业务发展由粗放型松散型管理向内涵型集约型管理的转化;六要督促商业银行下大力气压缩费用开支,强化压缩措施,努力降低非生息资产占用数

量或使之转化为盈利性资产,提高整体经营效益

五监管与服务的关系

监管与服务,实质上是统一的所谓监管服务,就是要通过依法行政对银行业的规范管理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来实现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目标统一的有效方法离开服务单纯地搞监管,监管就失去了目的和方向,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监管去谈服务,服务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应正确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牢记监管的宗旨与目的,寓服务于监管之中

首先,要从监管入手要树立“严格监管就是最好服务”的观点,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清楚的认识到,监管约束不是鞭子,而是缰绳要按照“管帮促”的原则,对发现的问题,帮助被监管单位查找原因,说明危害,提出完善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其提高管理水平

其次,要将落脚点放在服务上一是努力营造和谐的

金融环境,促进金融机构之间公平竞争二是确保市场信息公开化,按照金融监管制度设定了金融机构信息路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进行合法有效的信息披露,使广大存款人全面了解金融机构的资本状况资产运用内部控制及管理能力三是从政策和机制上引导各金融机构面向世界面向社会,找准自身市场定位,调整发展思路,转变经营战略,促进自身发展壮大

监管关系 篇3

——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针对我国近年来金融大案频发的现状,分析了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和外部审计的警示作用。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诈骗案件动辄上千万元甚至数亿元,呈现出涉案金额高、数量持续上升的特点。仅从数量上看,我国银行业金融诈骗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给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安全带来了极大风险,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2001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IAPC)[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的前身]发布了国际审计实务公告(IAPS)1004号《银行监管者与外部审计师的关系》。公告从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外部审计师和银行监管者的作用、外部审计师与银行监管者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公告强调银行治理层的责任,强调银行监管者与外部审计师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与国际审计实务公告相一致,我国于2006年制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3号——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并于2007年开始执行,适用于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和专项任务。从准则的核心内容来看,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实务公告基本上是一致的,准则从形式上为注册会计师开展工作提供了条件。在实务中,对我国银行业监管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都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一、准则颁布的重要意义

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吸收公众存款,提供支付方式、经营和贸易的资金。为安全、有效地履行这些职能,银行业必须获得公众的信任。因此,与一般性质的经营企业相比,同样作为经营性质的机构,除具有基本的公司治理、股东关系等外,银行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利益团体,即银行的债权人。为保持银行系统的稳定、为保证公众利益,银行要接受中央银行或有关官方机构的谨慎性监管。

银行的财务报表要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注册会计师依据职业道德和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这些依据包括:独立性、客观性、职业能力、应有的谨慎、充分的计划和监督。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增加了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促进了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信心。

随着银行业务的日趋复杂,越来越需要银行监管和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在许多方面,银行监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他们的职能被视为是相互补充的,银行监管机构不仅受益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结果,而且可以安排注册会计师实施额外的工作,这些工作有助于其完成监管责任。同时,注册会计师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也要寻找有关银行监管方面的信息,以便更有效地完成其职责。银行监管机构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可以促进财务报表审计和监管的效果。

二、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银行治理层和管理层的责任

准则首先讨论了银行治理者——董事会和管理当局的责任。正如财务丑闻所证明的,没有适当和正确的董事会治理控制结构,会大大降低审计师和监管者工作的有效性。

1.准则列出董事会、管理当局的责任,这些职责应该保证实现以下目的:

2.委托具备充分专业技能和诚信的人完成银行的任务,在关键岗位上委派有经验的人员。

3.针对银行的不同行为,建立并实施充分的政策、实务和程序,包括:

(1)推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准则。

(2)准确识别、计量所有重大风险、充分监控和控制这些风险的系统。

(3)资产质量的评估和恰当的确认与计量。

(4)“了解你的顾客”原则,防止银行有意或无意地被犯罪分子利用。

(5)利用恰当的控制环境,实现银行既定的绩效、信息和遵循性的目标。

(6)内部审计进行遵循性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建立适当的管理信息系统。

5.银行应具有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6.遵守有关债务清偿能力与流动性要求在内的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

7.不仅保护股东的利益,还要保护存款人及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准则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意见。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为此,注册会计师要了解商业银行及其环境、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考虑重大错报风险、考虑舞弊风险因素的影响来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以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准则论述了银行有别于其他商业组织的特征,以此提请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予以充分地关注。最后还指出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的重大事项以及考虑告知银行监管机构的重大违法事项等。

(三)注册会计师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

在很多方面,对同样的事情,银行监管者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可以相互补充。银行监管重在保护银行系统的稳定,促进单个银行的稳定和安全,从而保护存款者的利益。因此,监管机构运用其财务报表来评估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监管银行的现有能力和未来能力。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关注向股东或董事会报告银行的财务报表,在此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会考虑管理当局所使用的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

银行监管涉及银行安全和谨慎管理的基础,即保持内部控制系统的稳定。在大多数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会评价内部控制以确定其可信赖程度,从而计划和执行审计。

银行监管机构必须确信每个银行在一贯性的基础上保持充分的会计政策,以便监管机构能够评价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也便于银行定期编制和公布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关注是否保持了充分、可靠的会计记录,足以使会计主体编制没有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从而使注册会计师有一个表达意见的基础。

准则指出,审计和监管工作的目标、范围各不相同,但是,在许多方面,银行监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双方都有用。管理者和审计师的交流以及已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可以提供关于银行经营不同方面的有价值的观点。同样,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通过银行监管获得有用的信息,当进行监管检查或管理会谈时,从提交给银行的检查面谈的交流材料中也可以得到一些结论。这些沟通对审计十分有用,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些对重要领域的独立评价。总之,银行监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和谐关系可以有效地促进银行的公司治理和监督及审计效率。

(四)协助完成监管过程的补充要求

针对注册会计师受监管者要求完成的特定任务,准则规定了以下七条原则性要求:向监管者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是银行管理当局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报告该信息或特定程序的实施,注册会计师不承担监管责任;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银行的正常关系应受到保护;在接受监管机构的任务之前,要考虑是否会产生利益冲突;要详细而清楚地说明监管要求;银行监管机构的任务要在注册会计师的能力之内;注册会计师完成监管者的任务要有合理基础;注册会计师要对获取的信息保密。

三、准则对实务的几点启示

从准则制定的目的与内容来看,审计准则主要是规范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职责与立场,便于注册会计师开展工作。从国际审计实务公告的制定过程来看,实务公告充分考虑了1997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与我国的审计准则不同的是,公告描述了如何利用每一个角色,更加强调银行监管与内部、外部审计的相互作用,强调发挥各自的功能,使监管工作更有效率和效果,充分的监管使各方都负起了应有的责任。因此,在我国审计准则的执行过程中,强调以下方面的内容对我国银行业的安全稳定、对注册会计师顺利开展审计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完善治理结构是银行的首要责任

与国际审计实务公告一致,审计准则把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职责放在了第一部分进行论述,并且始终强调注册会计师审计与银行监管并不能取代银行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目前,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上市,银行已经开始注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建设,如上收支行管理权限、机构的扁平化、建立应急机制等。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在改制过程中仍然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存在“一把手”权力过大、忽视“一把手”的道德风险、治理层与管理层职责的划分不清、市场定位不准、片面强调业务指标、对内部违法违纪案件查处不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用不明显等严重问题。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通过制度安排,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内部治理,通过对权力的配置来制约银行的高管层和基层金融机构的权限是十分必要的,使金融机构在战略决策、内部管理和业务操作等各环节中有相互的监督和制约,以减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二)加强银行监管机构的作用

我国银监会的成立和一系列监管法规的颁布,体现了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的要求。监管对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和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外部监管是控制金融犯罪的关键,监督者是站在相对独立的角度来实行有效的监督。但是从目前的监管现状来看,由于人力、方法有限,无法达到大面积的监管。从当前监管的内容来看,金融监管仍以对金融机构的审批和金融机构的合规性监管为主,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和规范性监管涉及较少;也没有将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作为监管的重点。由于监管制度的操作性不是很强,使监管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因此,要完善监管法规,更新监管理念,改进监管方式和方法。同时,充分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力量,降低监管成本,弥补监管力量的不足。

(三)强化注册会计师与银行监管机构的联系

准则从形式上已经为注册会计师开展工作提供了条件。就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力量来看,准则实施的关键在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感。要进一步细化准则,尤其在注册会计师与银行监管机构的沟通机制方面,要完善银行重大违反法律法规事项的沟通程序以及相应对注册会计师的保护措施。协会要充分发挥集体力量,鼓励和支持注册会计师与银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同时积极总结有效的金融审计方法并加以推广。

(四)国家审计的力量不可忽视

金融监管与对外开放关系研究 篇4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

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始, 面对业已形成的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 各国金融管理当局都极力消除管制所造成的金融抑制, 并通过制度的调整来扩大金融开放。因此对于我们探讨“金融监管”这个略带技术性的经济和法律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要对经济全球化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全球经济呈现了一种能动的态势。一方面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 促使金融资本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自由流动, 以加强国与国之间经济的交流与资本的融通;另一方面源自于无数跨国金融机构基于牟取利益的自发活动, 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作为理性最大化的经济人, 推动着全球经济市场的逐步统一。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自然对金融监管产生了诸多经济全球化对国内法制定的影响:一是立法机关要按照《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和《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等国际条约义务的有关内容通过国内立法予以落实, 并清理、修改和制定国内相关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二是金融监管立法除了要反映不同国家法律之间的融合性特点, 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 更要结合本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能力和条件, 坚持立法中的民族性。此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内金融监管立法还体现了鼓励金融创新, 鼓励金融业的兼并与联合, 放松金融管制和逐步实现金融自由化的立法趋势。

经济全球化对政府部门实施职能的影响。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法治道路上的迟到者, 政府部门应清醒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 推进职能的公开化与透明化, 加快制定和完善适应WTO规则的各项规章制度, 运用电子政务进一步捉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使其发挥最大效用。产业政策是政府在新的经济管理体系中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然价格、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也可运用。政府主管经济的部门在转变职能中应当学会掌握这一手段。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于各国来说, 都是机遇与挑战同在, 利益与风险并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滚滚而来, 许多国家为了在激励的竞争中寻求一片立足之地, 自踟年代以来纷纷进行了金融改革, 制定了一系列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新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我国已经加入了WTO, 这将使我国的经济更加密切地融人世界经济, 国际经济对我国金融业将产生更为全面、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经过五年过度期, 我国将全面取消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所有非审慎性限制。届时, 会给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带来严峻的挑战。

第一, 大量金融机构不断涌入我国, 致使金融创新将成为必然选择, 许多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的金融产品将逐渐占领部分市场份额。任何一个国家, 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二者都是相互作用与促进的, 它反映了以效率为取向的市场和以安全为取向的政府在金融管制上的博奕过程。而政府的作用就是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引导下, 各金融机构都将通过金融创新产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降低其在金融市场的金融成本, 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 大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创新能力强的金融机构将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二, 外币业务市场将可能为外资金融机构所主导, 人民币业务市场也将分化。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行政性的外汇控制手段仍占主导地位, 外汇管理体制严格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这无疑是对现行汇率体制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 促进经济增长。加入WTO后, 由外资金融机构的增多, 扩大了外资的领域, 国际市场供求变化和价格波动, 以及国际金融风波都将直接影响到商品、货币、外汇四大市场的均衡, 从而对我国货币政策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 他国的金融机构企业规模与经济效益都比较强, 将引致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入WTO以后, 我国所有的产业部门、企业和产品都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特别是对长期以来被高度保护、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都难以与国际企业竞争的企业来说, 冲击尤为严重。这些企业, 一直受到国家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经济上依赖于国家, 在运作上听从于国家, 从而缺乏自身独立于社会的能力。这是我国多年来经济体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始终存在不清的局面。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由于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大批企业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使一批信贷资产难以周转, 不良贷款比重提高, 增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 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 信贷资金超负荷运转, 经营上的风险无法从内部得到弥补。

三、与国外金融监管机制比较研究:我国的完善方向

以日本为例, 二战后, 日本曾作为最主要的效仿美国金融分业监管模式的发达国家而闻名, 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 日本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调整或改革, 以适应金融一体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日本与我国在本土资源上有很多共同之处, 因此, 有针对性地对日本的金融监管机制进行相应研究, 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和监管专业化水平及权威性。

可以注意到, 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 必须随着经济环境和金融体制的变化, 及时地调整、改革金融监管制度;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中, 必须正确处理好放松管制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关系;在借鉴国际经验、建设新型监管体制的时候, 必须充分考虑国情。处理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关系。因此,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 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当进行相应完善。及时应对将要出现的金融环境和变化。

1. 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 注重对我国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必然使得金融风险更容易在国家之问相互传递, 直至酿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因此, 在建立与完善国际金融秩序时, 我们应当在现存的国际金融体制下, 锐意改革, 加强监管, 以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这就需要我们要不断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提高金融监管能力, 及时化解金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

2. 加快金融业务的创新能力, 并对金融创新加强监管。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金融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国的竞争能力, 标志着一国占领金融市场的份额。金融机构是否能提供及时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金融资产, 方便的国际结算服务、灵活多样的贸易融资、规避风险的套期保值服务、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等创新交易, 决定着客户的选择。因此, 必然要加快我国金融业务的创新能力。然而,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 金融创新在带动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使货币政策失灵, 从而加大金融监管的难度。

3. 加强对经常账户的管理, 对资本项目应当加强而不是放松管制。

实现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可兑换是我国的长期目标, 在短期内, 我国还不具备放开资本账户的条件:一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还不完全成熟;二是我国资本市场尚需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三是国内利率和汇率机制还不能真正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因而, 短期内我国还要对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加入WTO后, 国际资本将会大量涌入与流出我国, 以各种名目进入的资本很可能会冲击国内市场, 为此, 必须严格区分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外汇。加强经常账户的管理, 对资本项目实现严格管制。

摘要:良好的金融秩序是现代市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 对我国在特殊时代的金融监督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了深入而详实的分析, 并进而对我国金融监管立法所含的缺陷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经济全球化,挑战

参考文献

[1]吴志攀:我国的金融法律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第十八讲)

[2]华国庆: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刍议[J].江淮论坛, 1999.27

[3]曾筱清:论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立法[J].经济与法, 2002.35

监管关系 篇5

【摘要】 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反垄断法与规制行业;反垄断法

与行业监管法;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这三个关系,论述如何协调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关系。应确立相对行业监管法的反垄断法的基本法地位,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反垄断法是经济宪法这一基本理念。通过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和行业监管机构共同制定规章或指南,从法令协调和行政协调两个方面,协调好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关系。

【关键词】反垄断法;规制行业;行业监管法;反垄断执法权;协调

【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协调关系问题是我国反垄断立法的一个重要难题,2007年8月颁布的《反垄断法》因各种原因,并没有正面去解决这个难题。反垄断法实施之际,对于这个难题我们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笔者认为,论述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协调关系,实际上应该协调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反垄断法与规制行业的关系;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关系;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关系。

一.反垄断法与规制行业的关系

所谓规制行业,或可称为管制性产业,主要包括:电信、电力、邮政、自来水、煤气以及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

而规制行业大致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电信、电力、邮政、自来水、煤气等属于传统的自然垄断行业;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行业很难说是自然垄断行业。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电信、电力、煤气等所谓的公用事业,在各种技术革新以及供需方面的结构变化过程中,经过多次的制度改革,除了自然垄断仍残存部分(电信方面指市内通信网等,电力方面指送电线网,煤气方面指高中压管线等)的行业监管法规制(主要是适当的使用费用规制、为保护用户的收费规制以及确保全面服务措施等构成)以外,原则上都自由化了。比如日本独占禁止法原来第21条规定“铁道事业、电气事业、煤气事业及其他性质上为当然垄断事业的经营者所实施的其事业所固有的生产、销售或供给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该条在2000年修改时被删除了。因此,目前在日本,对于公用事业等自然垄断行业均受到反垄断法的全面规制。另外,关于邮政,经过2005年通过邮政民营化相关法案后,邮政领域也受反垄断法的全面规制。因此,在日本,即使是国家经营的事业,其经济事业也是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对象范围。

在我国,反垄断法颁布后,社会各界对第7条广泛关注。“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前款规定

行业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者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根据立法工作者的解释,这里的“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包括自然垄断行业和公用行业。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设计一方面强调了国家对这些行业的保护,但是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这种保护并非反垄断法的豁免或适用除外,国家经营的经济事业也是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对象范围。

[1]

所以,与日本比较,我国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国家经营的经济事业也是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对象范围,这是非常难得的。

二.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关系

关于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关系,我国反垄断法并无明文规定。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的反垄断法草案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对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在第二次审议时第二款被删除了。反垄断法也维持了这个删除。这一处理反垄断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关系的条款,存在很多问题,被删除是众望所归。

第一,如果根据其规定,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可以不适用反垄断法,那么就意味着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可以优先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时建中教授认为这是违背《立法法》,[2] 而史际春教授认为: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改革和开放方面的行政法规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在引进竞争机制和反垄断方面也不例外,因此,只要相关“特别法”不违背《反垄断法》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就不妨允许其优先适用。

[3]

第二,《铁路法》、《电力法》、《电信法》等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与反垄断法发生冲突怎么办?根据《立法法》第83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如果按照这种解释,《铁路法》、《电力法》、《电信法》等法律所包含的反垄断的条款都属于特别规定。当这些规定与反垄断法不一致的时候,要优先适用。其结果必然是反垄断法被特别法架空。

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反垄断政策或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当前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发生冲突时,应该是竞争政策优先。但是日本的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一段时期内,产业政策优先竞争政策亦是发展经济的权宜之计。当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相差较大。要全面实施竞争政策优先产业政策,可能不现实,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坚持产业政策优先竞争政策。笔者认为,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处理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作出不同的选择,而不能一概而论。

[4]

从立法角度,可以参考我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第46条规定:事业关于竞争之行为,另有其他法律规定者,与不抵触本法立法意旨之范围内,优先适用该其他法律之规定。其规定不是简单的特别法优先一般法之原则,而有一个该特别法不得违反《公平交易法》的立法宗旨。实质上将反垄断法确立为市

场经济基本法,而不是普通的一般法。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反垄断法是经济宪法这一基本理念,才能符合反垄断法的基本精神。

[5]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两者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日本自1947年制定反垄断法以来,行业监管法明示或暗示

[6]地排除了反垄断法的适用。直到最近几年,才进行了或整理或废除的制度改革。第二,随着竞争政策在日本的经济运行中重要性的增强,逐渐从行业监管法优先适用反垄断法的理念,向在优先适用反垄断法的同时对行业监管法和反垄断法进行协调的理念转变。

当事业者的某种行为共同适用反垄断法和行业监管法时,应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是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日本的竞争执法机构和行业主管机构之间共同制定指南等这一做法值得我国借鉴。例如:电力方面,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与经济产业省共同发布《关于适当的电力交易的指南》(2002年7月25日),煤气方面,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与经济产业省共同发布《关于适当的煤气交易的指南》(2004年8月6日)。这些指南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以实现部分自由化的各行业零售市场为中心,竞争执法机构与行业主管机构在各自管辖范围内负责,同时又相互配合,形成反垄断法和行业监管法的协调规制。另外,在电信方面,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和总务省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电信事业领域竞争的指南》(2002年12月25日)。其目的是促进该事业的竞争,在两法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反垄断法和电信法,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负责制定。

笔者曾向有关部门建议,通过反垄断执法机构和行业监管机构共同制定规章或指南的方式来协调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关系。

[7]

三.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关系

关于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关系,第一次审议稿第44条第一款规定:“对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有关部门或者监管机构调查处理的,依照其规定。有关部门或者监管机构应当将调查处理结果通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这里明确赋予行业监管机构具有优先执法权,只是把执法结果通报国务院反垄断法委员会即可。第44条第二款规定:“有关部门或者监管机构对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未调查处理,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调查处理。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处理应当征求有关部门或者监管机构的意见。” 第二次审议时,把第44条第二款删除了(第二次审议第56条)。这就意味着规制行业或者管制性产业中的垄断行为的反垄断执法权,被行业监管机构所垄断。

第一次审议稿的规定仅仅赋予行业监管机构具有优先执法权,而第二次审议稿就是赋予行业监管机构具有垄断执法权,这是最糟糕的设计。以至于引起广泛批评,最后在第三次审议时,干脆把第一次审议稿第44条第一款也删除,给反垄断法立法留下一个空白,留给将来规定。

规制行业的垄断行为的反垄断执法权,最理想的模式莫过于由反垄断执法机构独占,这个理想实现不了,最起码我们应该防止被行业监管机构所垄断。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反垄断法立法中的真空地带,在反垄断法即将实施之际,我们应该如何对应?因为我们无法回避这个反垄断法执法的重要问题。

笔者考察具有60年反垄断执法经验的日本,分析如何从法令协调和行政协调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协调工作。

[8]

1.首先是法令协调。在行业监管机构从强化规制等的角度制定、修改主管的经济法令时,反垄断执法机构则从竞争政策的角度提出各种积极的建议或进行政策的协调(法令协调)。具体地说,首先是反垄断执法机构附设的研究会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其次是反垄断执法机构本身的经济调查。这些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经济调查及以此为基础的建议等,在设计各种新的规制制度时,行业主管机构也会予以充分的考虑,进行制度改革之际注入竞争政策的理念。

除了这种来自外界的建议外,在进一步设计制度时,有时反垄断执法机构在行业监管机构进行制度改革时出席其研讨会,发表意见。

煤气方面也如此。2002年9月以后,日本经济产业省综合资源能源调查会城市热能源小组会关于煤气事业制度改革的思路,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研讨时,公正交易委员会也前来参加,并在该小组会煤气政策小委员会(同年12月)上,关于确保电力、煤气相互加入引起的公平竞争的措施等的煤气事业领域中确保公平自由竞争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说明。

另外,公正交易委员会对于提交国会的电气通信事业法的部分修改法案,从促进该领域竞争的观点与总务省进行了必要的协调,并确认以后也将与该省合作。关于金融服务领域,除废止上述适用除外制度等情况以外,深入到个别法的具体的制度内容的法令协调尚且缺乏。另外,法令协调的对象不限于上述内容

[9]。

2.行政协调。竞争执法机构对于行业监管机构根据特殊政策的需要而采取的行政措施等,为了不使该措施等产生反垄断法及竞争政策上的问题,与该行业监管机构进行着协调(行政协调)。与法令协调相比,公开发表的具体事例非常缺少,但是例如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对于总务省所主管的《关于使用公用事业者的电线杆、管线等的指南》进行修改时,从促进和加强新加入地区通信市场的观点,提出了对进一步开放电线杆、管线等意见,进行了必要的协调(2001年)。

但是,这是非常罕见的事例。一般行政协调的具体内容对外部保持黑匣子状态。有关公用事业竞争法的案件,竞争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之间以何途径、交换了什么性质和内容的信息或意见,通常是完全不公开的。在不同的领域,例如包括JAL/JAS事业合并事件(企业结合规制)中的一部分问题解消措施在内,在国土交通省的促进竞争的强化措施的协调过程中,究竟以什么为条件,从什么观点进行了什么样的评价、考虑、协调,从公正交易委员会发布的报道中完全不清楚。不论是行业监管机构还是竞争执法机构,对于这样的行政协调应该如何提高行政的责任和义务是一个重要课题。关于金融服务领域,除了与上述适用除外制度有关的同意、通知的情况以外,至少没有做过正式的行政协调。另外,行政协调的对象不一定限于上述内容。

四.总结

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了反垄断法与规制行业;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这三个关系,论述了如何协调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关系,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

第一,明确了我国反垄断法对公用行业等的保护并非反垄断法的豁免或适用除外,国家经营的经济事业也是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对象范围。

第二,应确立相对行业监管法的反垄断法的基本法地位,即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不是简单的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反垄断法是经济宪法这一基本理念,才能符合反垄断法的基本精神。

对于具体如何协调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关系,笔者认为,通过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和行业监管机构之间共同制定规章或指南不失为良策。

第三,关于规制行业的垄断行为的执法问题,最理想的模式莫过于由反垄断执法机构垄断执法权。但在我国,目前看来无论是反垄断执法机构还是行业监管机构都无法独占反垄断执法权。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协调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之间的良性合作关系。笔者建议:借鉴日本的经验,从法令协调和行政协调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具体的协调工作。

【作者简介】

微博平台企业监管的动态关系研究 篇6

互联网研究机构CIC于2013年发布了微时代危机管理白皮书,针对各类微博负面信息的分析中找寻到这类反常的公关行为,使用微博进行恶意攻击多使用领袖用户,传播周期较长,所发布的内容特点为掐头去尾、断章取义,以往所发生的内容也会被不断的被重新提及并加以谴责。再者,传统的企业负面新闻一般为某一家或数家媒体发布,其他媒体跟进报道,媒体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但微博中的恶意造谣,所参与发布账号直接关联,要么互为关注关系,或互相转发。

微博是一柄双刃剑,即可以发挥自媒体的作用发布个人的情感,也可能导致网络舆论的负面化。 伴随用户量的急剧增大,微博可以通过民众发表个人意见、推动言论民主,但是所产生的消极情况给现实社会也造成了的扰乱,微博中舆论的传播机制,如图1如示。

2012年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公布的《新媒体蓝皮书: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指出,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工具,微博传播对于社会发展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效应也很显著。在数以亿计的用户畅所欲言的微博平台中,已经有小部分用户所表露的对法律的蔑视以及对正常伦理情绪的践踏, 逐渐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示,具体形式表现为以下几种,微博谣言、微博损害权益、微博摆布舆情发展。

由于以上多种情绪的发泄及散布,急需明晰政府监管部门,微博平台企业及微信发布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现实本节针对不同的微博信息发布言论及其影响的不同,利用演化博弈理论确定了三者之间是否进行监管。

1企业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文献研究

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其应用逐渐广泛,对于网络监管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广泛。我国的网络应用多样,均专注于自身发展,但是对于网络方面的言论监管不足,因此也就出现了政府监管部门的不断抽查重视等现象,但是这种管制并不利于各种网络应用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对于信息服务业的管制政策不完善,即其规范不够细致。所以,针对网络应用的管制问题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研究成果也较为分散。

互联网监管的相关研究涉及到多学科方向,所以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者对互联网管制的相关演变研究做出了各自的分析。Friederike S等[1]研究了互联网中的社交网站等应用高速创新的环境中,在应对突发性事件危机处理的时候,微博应用twitter比其他传 统性的媒 体起到了 更为重要 的作用。 Chen[2]通过分析twitter的用户在其应用中所占据的时间越长,则该用户所希望得到的非正式性沟通交流的要求就会越多。张庆民[3]通过对2011年受到广泛关注的环境污染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涉事企业与媒体以及互联网用户网络舆论的传播扩散的关联。方薇等[4]研究了互联网的舆论协同化模型并且将马尔科夫链并入到互联网的言论管制问题研究中,提出了基于互联网言论的协同马尔科夫模型。 张一文等[5]以系统动力学作为研究基础展开建模分析了非常规性的突发现象的互联网言论中的管制方、网络用户、媒体三者的关联性关系以及相关性影响因素的推动作用,最终分析了相应的研究结论。 兰月新等[6]构建了突发性现象的网络言论管制的微分方程,得到了3个特点,并依据其得出的特点将网络言论管制的周期划分为产生期、扩散前期、扩散后期以及平稳期四阶段。顾洁莹[7]把突发性的事件所产生的网络不同时候的节点分类,即谣言扩散者、实情传播者、无知追随者,最后基于传播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建立了网络言论管制的演化扩散模型, 同时加入仿真分析将网络言论扩散的影响因子定义为传染系数。唐超[8]利用2011年的某网络言论扩散事件的言论情感性进行挖掘,最终找到了网络言论情绪的发展规律,网络言论的情绪也是扩散演化中不可或缺的影响之一。陈福集[9]在网络言论扩散管制中加入了Galam模型进行分析,借助实证研究得到了网络言论演进将会朝向是和网络用户的个人偏好有直接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以及可控性。

林爱瑁等[10]对于微博应用中所存在的侵权以及谣言的治理等问题进行了聚焦研究,研究发现不仅仅要对微博进行实名制以及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整治规范外,更应该开展并且实施微博中真正的自我净化的管理机制,采用网民自发式的管理等。 金屏[11]在研究中指出通过理性的了解到谣言所产生的环境及其制造谣言的心理变化,将谣言看做成社会中的其他违规现象一样对待,运用民主包容的言论环境中具有理性的解决谣言的发布。

伴随微博应用的迅速崛起,微博舆论事件层出不穷表现突出,引发了政府监管部门高度的重视。 微博应用作为网络舆论的新兴关注焦点,逐渐成为行业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2演化博弈模型假设

微博平台企业与领袖用户双方博弈所面临的决策环境是复杂的,为了便于分析,作出如下假设:

( 1) 博弈中仅有3个参与者。微博平台企业和微博用户,微博监管部门,博弈三双方都是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指博弈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对不同的策略获益后的判断能力,但缺乏事前的预测能力,处于理性和不完全理性之间。因此,博弈的三方都处于有限理性。

( 2) 行为策略。监管部门根据用户违不违规来是否处罚微博平台企业是否进行查处配合的策略。 监管部门在面临微博用户发布违规信息时会进行监管,微博平台企业也要配合监管部门做出一定的查处,如果微博平台企业没有进行查处时即监管部门会对微博平台企业进行处罚,如若不查处则微博用户发布不良信息将会给监管部门带来的损失,则监管部门也会处罚微博平台企业。

( 3) 行为策略采取的比例。三方博弈的初始阶段,假设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的概率为X,则监管部门不实施监管的概率为1 - X; 微博平台企业实施查处的概率为Y,则微博平台企业不实施查处的概率为1 - Y; 微博用户发布不良信息的概率为Z; ,则微博用户不发布不良信息的概率为1 - Z;

( 4) 参数假设和基本解释。c1为监管部门的监管费用; c2为微博平台企业的查处费用; 为微博用户发布不良信息给监管部门带来的损失; c4为监管部门监管微博平台企业不查处时,监管部门对微博平台企业的处罚; c5为监管部门监管微博平台企业不查处时,监管部门对微博用户的处罚; c6为微博用户发布不良信息给微博用户带来的收益; c7为微博用户发布不良信息经查处后给微博用户带来的损失; 为了研究方便,A代表监管部门; B代表微博平台企业; C代表用户; Y表示实施策略; N表示不实施策略[12,13,14]。

3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微博平台企业实施查处违规用户的行动,监管部门既可以采取查处又可以采取不查处方案,如果实施了查处的方案,要视查处成本的高低来决定,以及违规影响损失来决定。监管部门若查处时则会带来较大的查处成本和降低企业的自由度。若采取不查处策略时,则会投入较大的监管成本造成一定的违规影响。微博平台企业采取不查处领袖用户发布广告的行为时,监管企业同样有查处和不查处两种策略。监管部门若查处时则会带来较大的查处成本和降低企业的自由度。若采取不查处策略时,则会投入较大的监管成本造成较大的违规影响[15]。

根据以上假设,进过分析可知监管部门,微博平台企业及用户三方共有8组博弈组合策略为

( 监管,查处,发) ,( 监管,查处,不发) ,( 监管, 不查处,发) ,( 监管,不查处,不发) ,( 不监管,查处, 发) ,( 不监管,查处,不发) ,( 不监管,不查处,发) , ( 不监管,不查处,不发) 。

这8组组合策略的收益为

。根据上述假设和博弈组合策略可知,监管部门的期望收益为

微博平台企业的期望收益为

微博用户的期望收益为

4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由演化博弈的原理,如果某种策略的适应度或者其所付出的支付比种群的平均适应度要高,则此种策略就将在种群中不断的发展,这表现为种群中采取某策略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增长率要大于零。其中,复制动态方程实际上是某策略在群组中被实施频率的动态微分方程[16]。

4.1动态复制方程

监管部门的动态复制方程为

微博平台企业的动态复制方程为

微博用户的动态复制方程为

4.2动态复制方程的均衡研究

( 1) 监管部门均衡分析。当c1> c4且z < 0. 5时,也即监管部门的惩罚小于监管部门的监管费用且微博用户发布信息概率小于0. 5。

( i) 当时,F( X) = 0,这意味着对所有的水平都是稳定状态,也即无论微博平台企业和微博用户采取何种策略,监督部门都不改变其策略。

( ii) 当时,令 F( X) = 0得X =0,X =1是X的稳定点,由

可知:

( a) 当时,,故X = 1是稳定点。

( b) 当时,是,故X = 0稳定点。

当c1= c4或z = 0. 5时,也即监管部门的惩罚等于微博平台企业的查处费用且微博用户发布信息的概率等于0. 5时:

( i) 当y≠0时,F( X) = 0,这意味着对所有的水平都是稳定状态,也即无论微博平台企业和微博用户采取何种策略,监督部门都不改变其策略。

( ii) 当 y≠0 时,令 F( X) = 0 得 X = 0,X = 1 是X的稳定点,由可知: 当y > 0时,

,,故X = 0是稳定点。

当且时:

( i) 当时,F( X) = 0 这意味着对所有的水平都是稳定状态,也即无论微博平台企业和微博用户采取何种策略,监督部门都不改变其策略。

可知:

当且时:

( i) 当时,F( X) = 0,这意味着对所有的水平都是稳定状态,也即无论微博平台企业和微博用户采取何种策略,监督部门都不改变其策略。

可知:

( 2) 微博平台企业均衡分析。当c2< c4时,也即微博平台企业的查处费用小于监管部门的处罚费用时:

( i) 当时,F( Y) = 0,,这意味着对所有的水平都是稳定状态,也即无论监管部门和微博用户采取何种 策略,监督微博 平台企业 都不改变 其策略[17]。

当c2= c4时,也即微博平台企业的查处费用等于监管部门的处罚费用时:

( i) 当X = 1时,F( Y) = 0,这意味着对所有的水平都是稳定状态,也即无论监管部门和微博用户采取何种策略,监督微博平台企业都不改变其策略。

( ii) 当 X≠1 时,令 F( Y) = 0,得 Y = 0,Y = 1 是X的稳定点,由

可知,当 X < 1 时,
,故 Y = 0是稳定点。

当c2> c4时,也即微博平台企业的查处费用小于监管部门的处罚费用时,由可知,,故Y = 0是稳定点。

( 3) 微博用户的均衡分析。当X = 1或时,则,令 F( Z) = 0,得 Z = 0,Z = 1。由可知,

,故 Z = 0是稳定点,也即监管部门实施监管时,微博用户选择不发不良信息。

当时,可知,故Z = 0是稳定点。

当且时,可知( 1 - X) ( 1 - Y) c6- ( X + Y - XY) c7> 0,故Z = 1是稳定点[18,19]

5结论及建议

由于上述的多种情绪的发泄及散布情况,急需运用微博技术采取自律的控制方式。其中,技术层面的管制对于微博的约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效果。 所以,据此来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规范违规的用户。微博平台企业同样可以通过技术优势对微博舆情、转发、认证等可控手段对微博采取制约。

( 1) 微博实名制注册。可以有效的督促用户的自律及追踪问责。微博采取的实名认证包含两种形式,一是新浪加“V”及搜狐的“”认证,另外的方式则为人民网的普通用户加“V”及内部人员加 “报”认证方式。目前的认证以名人和企事业公司等机构。普通用户可以采用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的认证方式,既不会泄露用户隐私又会形成违规追责的作用。在施行实名制的时候还是要巩固个人的信息安全技术以及法律保护意识。

( 2) 内容审核制。可以有效的控制信息的传播有序安全的的方式。其需要增强如微博图片、文字及评论的编审制度,发觉微博中有发布不良信息的微博,如色情、暴力、反动言论、造谣等信息,立即加入后台中通知发布者删除或直接屏蔽加黑等。如果在微博中散布上述违规信息,微博会主动发出发送失败请检查的提示信息; 新浪或搜狐的微博中发布敏感信息,信息会遭到删除,并收到警告的提示。在加强内容的监管外,微博还需要认真并即时处理违规信息的相关投诉,发动公众自行监督虚假违规信息。

监管关系 篇7

1.市场经济的自身调节机制并不健全

(1) 市场调节的先天缺陷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市场并非是万能的。从调节作用上来看, 市场自身在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中具有滞后性与盲目性的不利特点。也就是说,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市场很难完全依靠自身调节来保障自身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我国而言, 经济市场的总体规模是十分巨大的, 市场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也并非十分紧密。纵观我国当前的经济格局, 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距, 市场需求信息的传递也存在滞后性。例如, 某一企业受市场需求的影响研发了一项新产品并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 同行业企业往往会进行效仿, 并逐渐开始进入这一领域。但是由于市场信息传递的滞后性, 一些企业对于市场需求总量的估算往往会建立在猜测基础之上, 且对于自身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景估算也过于乐观。但是市场的需求量却是固定的,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饱和, 后进入市场产品的推广销售工作无疑会受到致命影响。在市场饱和的前提下, 持续进入这一市场领域的企业无疑会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 造成市场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

与此同时, 企业在市场资源的配置过程中也存在有一定的盲目性。市场的所谓调节作用拥有一个前提与基础, 即市场资源的配置过程受信息传播滞后性与人为因素的影响, 往往缺乏一定的计划与步骤。面对特殊的市场资源需求时, 受市场调节盲目性特点的影响, 市场自身所具有的调节机制往往很难发挥出原有作用。

(2) 市场行业垄断的出现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环境中会有一些企业因自身生产经营问题而遭到市场淘汰, 同样也会有一些企业因生产经营优势而不断发展壮大。当企业于某一市场领域中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自然垄断也会随之而来。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些企业往往会利用自身庞大的资本基础与技术实力不断挤压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进而掌握该行业的服务产业链。而一旦市场经济环境中某一领域的服务产业链被一家或几家企业所掌握, 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特性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往往也就不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 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必然受到致命影响。

(3) 区域市场外部资本的恶意入侵

市场全球化背景下, 区域市场的联系日渐紧密。为争夺区域市场的实际控制权, 区域市场外部资本经常会以恶意竞争为目的发动入侵行为。这一行为最主要的表现即为倾销行为。利用资本优势,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一些企业往往会将自身产品与服务以低于成本价值的价格倾销到目标市场之中。通过这种恶意竞争行为, 区域市场的本土生产商、服务商乃至于经销商均会受到致命打击, 进而丧失发展的空间。一旦外部资本消灭了相应行业的本土企业以及竞争对手, 随即便会大幅度提升自身产品与服务的销售价格, 进而对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巨大破坏, 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公平竞争。

2.政府监管可以有效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市场经济在自主发展过程中, 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市场失灵问题、恶意竞争问题。面对诸多发展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单纯依赖于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 很难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提倡绝对自由竞争与杜绝政府干预市场的西方国家为例, 其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时间较长, 政府对市场的监管程度相对较低, 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较为良好。但是也正因为如此, 西方国家政府在对市场经济进行监管的过程中, 受到的掣肘往往非常之大。由于政府监管的缺失, 西方国家市场之中垄断现象普遍出现, 周期性经济危机更是难以掌控。

事实已经证明, 紧靠公平竞争原则, 杜绝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监管行为, 市场经济不可能获得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监管的缺失最终只能带来诸如经济危机、垄断等市场经济问题。通过对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进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 即便是对于崇拜绝对市场竞争自由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而言, 其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所进行的监管也日渐被认可。因此, 可以说政府监管已经成为了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因素。

二、政府监管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1.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协调发展

基于市场调节滞后性与盲目性的特点, 政府无疑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市场, 引导相应的市场资源进行正确配置。仅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之后在我国政府的主导之下, 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性转变。进入21 世纪以来,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 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果。但即便如此,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存有一定问题。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差距明显等问题, 无一不束缚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我国巨大的社会经济总量而言,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自发调节, 其滞后性与盲目性往往更为明显, 后果也更为可怕。因此出于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需要, 我国政府积极实行了“宏观调控”政策。近年来, 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的施行, 我国基本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有序发展, 促进了国内不同区域市场的共同进步, 有利的维护了我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与此同时, 在应对经济危机等事件的过程之中, 正是得益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娴熟应用, 我国通过政府主导的一系列监管行为, 成功的减轻了诸如金融危机等事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损失。

2.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防止市场垄断行为出现

依托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市场因素单独进行调节, 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必然将不复存在。缺少政府监管的市场经济发展, 其后果只能是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恶化以及市场垄断的广泛出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公平竞争原则下隐含的核心要素是弱肉强食。掌握了市场需求且自身发展良好的企业, 必然会逐步侵占其它企业的市场利润空间与发展空间。而当一个行业被一家或几家企业所控制, 形成垄断, 那么区域市场的竞争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由于缺失竞争压力, 垄断企业在缺少竞争对手的前提下, 无论是企业发展速度亦或是改革进程, 速度均会有所下降, 甚至陷入到停滞状态之中。同时, 在自身市场服务的价值收取过程中, 垄断企业也可以随心所欲订立服务价格与相关衍生服务内容。

更为严重的是, 缺乏政府监管, 诸多的市场不公平竞争行为也将涌现。最为普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公平竞争行为应属倾销行为。如果缺乏政府的监管与控制, 倾销行为无疑可以轻易的摧毁一个企业在某一个区域市场的所有竞争对手。而在没有竞争对手的环境背景下, 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必然受到巨大影响。

三、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监管问题

1.政府监管失灵问题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市场的调节作用并非是万能的, 对于政府而言同样如此。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的调控行为并非绝对奏效, 政府监管失灵的问题十分普遍多见。政府在实施诸如“宏观调控”政策等监管行为的过程中, 往往需要经历三个主要步骤, 即信息收集、决策制定、行政实施。简单来讲, 就是政府通过各个渠道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掌握, 一旦发现问题所在, 即迅速制定相关政策与监管策略, 最后运用多种调控方式予以实施, 例如立法、税收、加强执法手段等。

因此毫无疑问, 对于政府而言往往需要对市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 进而根据相关数据开展具体的监管行为。但是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而言市场规模越大, 则政府开展监管的难度与复杂程度越高。诸如信息统计错误、监管行为决策错误、调控政策实施错误, 均有可能对政府的监管行为造成巨大影响, 进而导致政府的监管行为未能取得应有预期效果。应该说在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监管过程之中, 政府监管失灵问题是政府监管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也是最为严重问题。诸如“宏观调控”等政府监管行为的展开, 其背景往往是市场经济发展遭遇到了一定问题与困难。而一旦基于如此背景的政府监管行为未能取得应有效果, 或出现了政府监管的失灵现象, 那么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而言, 其发展无疑将受到重大影响。

2.政府监管边界模糊问题

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言, 缺少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监管, 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必然无法得到保障。但是一旦政府过度介入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于市场经济而言也必然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 在政府开展对市场经济的监管过程中, 政府监管的边界模糊问题往往是政府所面临的监管难题之一。政府监管边界问题, 即为政府在开展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监管过程中, 究竟什么该管, 什么不该管, 管的程度又该如何的问题。

一旦政府在对市场经济的监管过程中, 管的范围过宽、管的程度过大, 往往会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运行机制与调控机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在其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政府监管的必要性之所在, 即为在市场经济发展出现问题时, 通过自身监管行为促使市场经济体制回到正确的运行轨道。但是在政府监管职能的实施过程中, 过度的干预与不合理的干预非但不能使市场经济回归正确的发展轨道, 反而会对市场经济发展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

四、政府开展对市场经济发展监管的相关建议

1.加强政府监管工作效率, 构建完善的监管体制

对于政府而言, 面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失灵问题, 唯有加强政府监管工作效率, 构建完善的监管体制才能够有效保障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监管工作的高效、有效进行。在对市场经济基本信息的了解过程中, 政府必须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信息并开展对相关信息的分析研究工作。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 唯有切实提升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整理速度, 才能够保障政府对市场经济开展监督的整体效率。与此同时, 政府在制定监管决策的过程中, 必须做到监管决策出具迅速准确, 且能够为监管工作的实施创作出更好的条件。尤为重要的是, 政府必须依托自身行政网络, 构建完善的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监督监管体制。进而通过体系化发展建设工作, 保障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效监管。

2.明确政府对市场经济监管的边界问题

边界问题是政府开展对市场经济发展监管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监管过程中, 政府必须着重明确政府对市场经济监管的范围、内容以及监管行为适用的程序。政府应通过立法等手段, 建立一个标准化、程序化的政府监管介入流程, 从信息收集、决策制定、监管实施、后续评估、监督问责等几个方面, 合理制定规章制度, 加强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合理解决政府在开展对社会经济监管过程中的边界模糊问题。

五、结语

市场经济体制存有一定优越性, 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市场调节机制不健全的发展问题。脱离政府监管的市场经济行为, 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是很难得以实现的。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有序发展必然建立在一定的政府监管基础之上。应该说, 政府监管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发展。出于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均对本国企业市场经济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政府监管。通过对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工作, 无疑能够助力于政府监管职能得以更好实现, 引导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监管,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长浩.略论政府市场监管职能[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9, (01) .

[2]吴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责任[J].红旗文稿, 2013.08.03.

[3]吴奕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作用[J].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2012, (8) .

监管关系 篇8

一、建筑企业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因为建筑企业与其他的企业有很多的经济往来, 那么财务状况也就相对复杂, 如果建筑企业在财务上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就会有很多的负面影响, 也会影响其他企业的发展, 甚至无法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 也进行不了后续的建筑工作。现代的很多建筑企业对这一情况没有充分的认识, 没有更好的进行财务管理, 管理者不够重视, 员工也就不会认真对待, 整个企业没有一个好的管理财务的环境。所以建筑企业要将财务管理的理念进行不断的调整, 跟上时代的步伐, 保证资金在投入时间内的合理利用以及风险管理, 制定新的建筑企业建设、销售等制度, 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

(二) 财务监管制度不完善

建筑企业对财务监管不够重视, 那么相关的制度也就不够完善, 采用以前的财务管理制度会不适用于快速发展的建筑企业, 这样很多的财务问题不能被及时的发现也就无法快速的解决, 导致出现更加严重的财务问题, 这个时候意识到财务监管的重要性已经没有作用。另外, 对于很多有监管制度的建筑企业, 没有将财务管理明确到个人, 存在权责不明确的现象, 对于发生的很多问题没有人去解决, 或者因为解决的人权力有限而无法解决, 这些都会导致建筑企业财务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 财务监管人员的素质不高

财务监管涉及到整个企业的利益, 但是还是存在很多职业道德较差的人员, 不按要求进行财务监管工作, 被各种利益诱惑做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 很多小问题不注意也会成为影响企业的大问题。特别是影响到普通员工的利益, 没有一个公正的待遇, 员工没有工作激情, 企业的凝聚力大大降低;甚至有很多的监管人员与不法分子勾结, 损害企业的利益, 侵吞企业的财产等。

监管人员不积极的进行学习, 对于新的财务管理知识等没有及时的进行学习, 很难执行财务管理的任务, 这样会造成很大的失误, 监管也不能发现问题, 最终造成企业的损失。

(四) 未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监督

现代建筑企业中没有专门的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的办法, 因为领导者有很大的权力, 可以对重大的项目进行决策与管理, 如果只靠管理者自律很难保证决策等的准确性, 面对很多的诱惑可能会为了获取利益而滥用职权。特别是当今社会, 有很多的管理者将工程建造资金外带出逃, 给建筑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也给员工与工程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所以, 对建筑企业管理者进行监督与管理变的越来越重要。

二、建筑企业财务监管的意义

(一) 更好的进行企业成本预算

建筑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监管机制可以更好的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进行, 促进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企业成本预算的完成, 对于整个企业进行建筑工作有很大的促进意义。比如:建筑企业在进行招投标工作的时候, 根据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来计算工程标底, 不能超出企业的承受范围, 同时企业的财务监管部门依据会计管理等知识对招投标进行预算, 让企业管理者充分的认识到工程的风险, 最大程度的避免损失, 保证建筑工作更好的进行。

(二) 更好的实现建筑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是尽量的将建筑企业整个经营活动中的风险降到最低, 对风险进行管理的制度。是一种提高企业管理力度的手段, 财务监管是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督与管理, 保证企业有一个完善的财务制度, 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实现建筑目标, 最大程度的完善企业的运营机制, 实现对建筑企业的资金管理, 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而内部控制只有在财务监管更好的实现的情况下才可以更好的进行, 对各个方面进行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保证建筑企业更加合理的发展。

三、建筑企业完善财务监管与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 完善预算管理

建筑企业要更好的进行运转就要做好财务监管的工作, 而财务监管工作的重要部分是进行预算管理, 因为建筑企业的投资周期较长, 在招投标的时候要充分的做好建筑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 依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这样有利于企业监管部门进行监督与考核, 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质量, 也有利于企业对项目的风险进行预估与管理, 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

(二) 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牵制

建筑企业有着工作地点不确定的特点, 每个不同的地方分散着建筑企业的分公司, 分公司有大量的经营活动与资金运转, 这样要保证建筑企业安全、合理的发展, 就要进行企业内部牵制, 以规范整个建筑企业与分公司的经营行为, 尽量的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因为内部牵制可以让每一项工程在一个更好的机制监督下进行。对建筑企业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 发现问题最快速度的解决;不断的完善建筑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在进行较重大的决策时要有专业的人士共同讨论, 集体决策;保证信息传递的速度, 确保各个部门最快的时间了解信息;对于总公司与分公司的账目要及时的进行查对, 加强管理, 保证企业内部牵制的实行。

(三) 完善建筑企业内部机构的配置

建筑企业有一个好的内部机构才能保证企业有效的运行, 建筑企业的资金链较长、机构分散、运行规模较大、管理跨度也较大等特点使得企业需要更多的管理机构, 也增加了建筑企业财务监管的难度。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 要将企业的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分开设置, 保证每个部门各行其职, 建立专门的财务监管部门, 有效的行使监督与管理的权力, 保证资金的正确使用、有效利用等, 另外, 财务监管部门要不断的进行自我监督, 保证财务监督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四)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企业的财务监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整个公司员工的利益, 企业要招聘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进行专门的职前培训, 特别是对财务监管的人才要保证其有好的职业素质与专业知识, 既不会对建筑企业工程建设的风险判读失误, 也不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利益。保证监管人员的学习时间, 提供好的教育培训环境, 对于财务专业知识进行及时的学习。保障建筑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与自身素质。

四、结语

完善企业财务监管与内部控制是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 保证企业有一个好的监管机制。所以建筑企业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实力, 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建立完善的企业监管与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 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保证建筑企业合理的运用资金, 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 运用的建筑材料、工具以及工作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建筑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尤其是在现代很多建筑企业存在负债率高与利润率低的问题, 对于建筑业内部的财务监管与控制成为更重要的部分, 越来越受到很多企业的重视。文章对现代建筑业在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及内部控制问题上进行分析, 对于企业财务监管的意义进行探讨, 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更好的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业,财务监控,内控

参考文献

[1]刘强.现代建筑业财务监管与内控的关系[J].新财经 (理论版) , 2013 (09) .

[2]郑利.浅析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及预防财务风险的措施[J].中国市场, 2011 (18) .

[3]谭岚兰.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和控制的探讨[J].时代金融, 2011 (15) .

监管关系 篇9

政府价格行为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相对独立的政府部门及人员, 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对市场价格行为主体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的行为。因而, 政府在价格监管中的组织行为方式与法律存在密切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在“法”的框架下运行的, 新制度学派十分重视法律、契约、权利等基本制度因素对市场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将其视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市场是一种经济秩序, 这种秩序是在外部约束下形成的, 这种外部约束就是“法”, 法也是一种秩序。政府在这个约束机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 政府要建立和维护法律的秩序, 从法律、经济的角度确立各定价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 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为政府价格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另一方面, 政府在价格管理中又必须以一定的法律授权取得法律地位, 明确其权力和职责, 在“法”的秩序下发挥政府监管职能, 借助于法的秩序来强制约束政府的行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充当“守夜人”的职责, 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就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和犯罪行为, 发挥价格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

二、政府在价格监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市场经济下, 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有理性的“经济人”, 趋利避害是经济人的本能, 对政策、法规的分析、研究, 使经济人产生理性预期, 出现“钻法律空子”的客观现象, 使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体制在适用性、时效性等方面出现严重的供给不足, 目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法律的制定及带来的效应存在“时滞”问题。

我国价格法制是由立法、执法、监管等方面构成, 其中, 立法是前提和基础, 我国在价格法制建设中, 以价格法为核心, 制定《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价格监督检查管辖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初步形成了价格监管的法律体系, 但在履行“定规则, 当裁判”职能中, 因价格机制的不断完善, 立法条件的变化, 价格法制工作者的知识结构现状等多种原因, 从出现问题到制定出相关法律法规并付诸实施, 都存在“时滞”问题。

2. 价格法律应用中的适用性问题。

在价格监管中的政府行为可以通过法学加以研究, 通过法律手段实施政府在价格管理中“定规则、当裁判”的管理职能, 但法律对规则的体现往往是原则性、基础性、粗线条的, 在价格执法的许多方面目前的法律不够细化, 一是缺乏操作性, 影响了行政执法的质量, 二是缺乏刚性, 执法过程中随意性强, 人为因素多, 适用法律时弹性大;而地方性法规则过分强调本地区的利益, 为地方保护主义提供了法律依据, 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价格法的个别条款对价格行为主体的限制过宽或过窄, 也使价格监管中存在着合理不合法, 合法不合理的现象。

3. 在法制建设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影响了价格监管法制化的进程。

其突出的表现在政府对价格法制宣传的力度不够, 法制教育的形式停留在利用手中的权力对违法行为的惩治上。且市场经营者的众多及个体的差异性, 经营者对价格法制的不重视等, 增添了法制宣传教育的难度。

三、加强政府价格监管法制建设的对策

1. 积极推进依法制价, 完善价格监管法律体系。

在价格法制建设中: (1) 以价格法为宗旨, 建立健全价格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行政规章的建设步伐, 注重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和适应;地方性法规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不能生搬硬套, 同时还要注意各部门之间权限的衔接。 (2) 对现行的价格法律法规修订、调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特别是近几年价格的放开, 价格欺诈、垄断问题的加剧, 使原有法律在某些方面出现约束“漏洞”, 在相应法律出台时机未成熟之前, 可对相应的法律规章进行调整、补充或修订, 以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 (3) 借鉴国外在价格立法中的先进经验, 如美国、日本在价格监管中, 政府对竞争行业一般不加干预, 由竞争法规治, 对不能形成竞争的特殊垄断行业, 制定各行业法律加以管理。

2. 政府机构调整应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政府职能部门的设置, 应有利于法制建设、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维护, 机构设置上, 应分设定规、执法、监察等职能机构, 并通过立法对各机构进行定位, 谁定规则、谁当裁判, 明确各机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部门之间相互制约, 以杜绝以权谋私的“执法经济”现象。

3. 加强执法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法律的信用建设。

价格监管中首先要树立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 加强执法人员的思想修养, 政治水平, 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法, 以法治市是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根本保证;明确执法人员的法律责任, 加大违法的惩治力度, 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意识, 减少行政权限, 实行依法行政。

4. 加强法制宣传, 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作用。

法制宣传既是政府部门的责任, 也是社会的责任,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唤醒人们的法律意识, 法制教育应是全方位的, 在法律法规颁布之前、法律法规执行之中、违法犯法查处之后三者之间, 我们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前二者上。

参考文献

[1]孙荣许洁:政府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监管关系 篇10

第一,处理好信贷总量与个量的关系,切实防范信用扩张风险。就是说一方面要坚决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和银行资本约束的要求,牢牢把住信贷投放总量;另一方面,在信贷供给不能满足全部信贷需求的情况下,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对信贷个量实施有差别的管理,做到有进也有退、有保也有压,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领域,加大对国民经济的有效信贷支持。换句话讲,就是要防止在信贷总量供给减少的情况下,不区分具体情况,对个量实行“一刀切”的压缩。该压的坚决要压,该保的坚决要保;该压的在总量充裕的情况下也要压,该保的在总量有限的情况下也要保。

在把住信贷总量的前提下,要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集中到“优化个量”上来。一是要确保已开工项目的信贷支持。对国家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内的项目,特别是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全力以赴确保后续资金供给。各大银行要对这些项目逐一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摸清项目建设和资金需求情况,并落实到具体额度和投放进度,作出信贷计划安排,确保这些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这些项目按计划竣工达产,如期形成现实生产能力。对国家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外的国家级项目、地方和企业自主投资新上的项目,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规定,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一律不得再发放贷款。二是要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各大银行要通过支持涉农企业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等途径,积极扩大“三农”金融服务;通过“六项机制”和专营机构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各大银行要确保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增速高于平均贷款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增量要高于往年;农行对“三农”贷款的增幅要高于全行信贷增幅3个百分点以上;建设银行要尽快完成试办村镇银行控股公司,并发起设立一批村镇银行。三是要认真落实有保有压有控措施。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行业信贷;另一方面要在商业可持续原则指导下,进一步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大幅度倾斜。各大银行要认真研究建立科学的信贷政策评价办法,推动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有机统一,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互促进,努力使大型银行成为服务经济结构调整的创新者,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积极探索。四是要支持扩大信贷消费。主动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促进内需进一步释放。

第二,处理好放贷速度与节奏的关系,切实防范市场波动风险。正确处理好放贷速度与节奏的关系,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点:一是要认真研究制定全年信贷投放计划。各大银行要遵循历史规律,科学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要将年度商业放贷计划量化到季到月到项目,将全系统日常的、分散的放贷行为有效控制在理性的商业计划之内。二是要根据资产负债管理要求指导信贷投放。信贷投放节奏如何把握,各个时段究竟放多少款,这不是监管部门的一种硬性要求,也不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主观意愿。从根本上讲,它是由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信贷投放节奏的把握,要考虑到资产负债结构、期限的匹配情况,考虑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考虑到流动性管理的要求,考虑到资本充足的约束,考虑到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要从这样一些因素及其变化出发,合理确定信贷投放节奏,使信贷投放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三是要围绕满足生产经营实际资金需求把握信贷投放。这里的关键是在于“实际资金需求”这六个字。大型银行对信贷投放节奏的把握,不仅要考虑满足全社会的资金需求,也要考虑帮助客户合理管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各大银行要认真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尤其要把“实贷实付”、“受托支付”等要求落到实处。这样做,不仅能提高服务客户的水平和效率,也能有效防止信贷投放的大起大落。

第三,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切实防范短期行为风险。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大型银行如果不寻找新的动力,而是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可持续发展就将面临严峻考验。这就要求大型银行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更加重视从长远发展出发,前瞻性地谋划和布局今后的发展战略,以此指导和推动当前发展方式的转变,走长期可持续发展之路。

重视长远发展,从当前来讲,要突出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研究制定经营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包括战略性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业务经营方向、财务指标取值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的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计划,明确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对银行稳健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问题,比如公司治理的健全、资本充足底线、成本收入比、流动性指标、IT系统安全等,要逐一研究提出详尽明确的解决方案。二是要大力实施符合市场发展变化的业务发展策略。各大银行要根据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研究确定自身的业务发展策略,进一步明确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目标定位和重点领域,并积极有序推进实施。业务发展策略要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体现自身的发展基础、特点和优势,体现转变经营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通过实施科学的业务发展策略,推动银行业务转型发展,走内涵发展、差异竞争和以特取胜之路,促进长期战略规划的有序实施。转变业务发展策略,从当前来讲,十分紧迫的是要切实纠正盲目扩张的陈旧理念,切实改变重放贷轻管理、放松审贷标准,重分红轻积累、忽视资本补充,重保全轻回收、忽略风险出清等现象,加强信贷全流程、精细化管理,重视防范和化解由于短期行为可能引发和积累的中长期风险。三是要建立实现规划和策略的长效机制。各大银行要围绕推动规划和策略的实施,加快构建和落实各项长效机制,特别要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业绩考核机制、资产质量评估机制等,并把这些机制落实到各岗各级。只有把这些机制真正建立起来,规划和策略的实施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要重点考虑建立与相应业务风险暴露、成本变化期限相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将风险损失与业绩考核挂起钩来,尽快剔除由于贷款期限拉长、不良贷款重组等后移风险的因素,把大投放下的信贷风险充分暴露出来,使资产质量得到实事求是的反映,以此促进全员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要特别重视做好贷款分类偏离度的管理和检查。这是一项必须高度重视的基础性工作,是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

第四,处理好“做大”与“做强”的关系,切实防范竞争过度风险。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大型银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营规模已跃居世界银行业前列,“做大”已为全球所公认和瞩目,这是我国银行业发展史上一个值得自豪的成就,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突破。我国大型银行发展到今天,更重要、更紧迫的,不是要继续在“做大”上追求,而是要努力在“做强”上下力。实事求是看问题,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大型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创新能力、IT系统、企业文化、服务水平等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和差距,还称不上“强”或者“很强”。因此,大型银行必须把“做强”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思想和目标,下决心在“做强”上迈出更大步伐,以“强”保“大”、以“强”促“大”,实现“又强又大”。

“做强”大型银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举措,一是要在建设强有力的经营管理团队上下工夫。事实一再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企业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是企业之“魂”。作为经营管理大型银行的领导集体,必须具备比一般中小银行更加高超的智慧、先进的理念、战略的思维、开阔的眼界、卓越的领导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等。只有引领一家银行发展的经营管理团队是强有力的,这家银行才有“做强”的希望。二是要在构建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上下功夫。科学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发展的重要保证。银行科学的公司治理至少应具备六个要素,即制衡有效、决策民主、程序清晰、激励科学、善待客户、服务社会。各大银行要紧紧围绕这些基本方面,认真加以梳理和深化,推动公司治理由“形似”向“神似”转变,这是“做强”大型银行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三是要在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竞争的实力,也是衡量一家银行“强”与“弱”的重要标志。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要赢得更多的客户,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产品和服务。纵观世界上所有的“强行”,没有一家不是具备强大创新能力的。相对而言,我国大型银行创新能力还不是很强,这是与世界先进银行的主要差距之一。四是要在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上下功夫。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一部银行发展史实质上就是金融风险的调控史,一个优秀的银行家实质上就是一个优秀的风险控制家。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哪家银行能更早、更快、更准地识别、监测和计量风险,能更平稳、更有效、更低成本地防范、化解、处置风险,哪家银行就更“强”。所以讲,全面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大型银行“做强”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五是要在建设高效资源支持系统上下功夫。银行业务经营日益多元化,产品服务日益多样化,需要有发达的机构网点、强大的人力资源、先进的IT信息系统等一系列高效的资源集成来支持,以确保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顺畅流通和高效整合。六是要在实现良好经营管理指标上下功夫。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产回报率、成本收入比、流动性比率等等这样一系列经营管理指标,是直观衡量银行“体质”的重要标准。大型银行的各项指标不仅要满足监管要求,还要比同行更领先;不仅要在效益指标上走在前面,还要在风险指标上走在前面。各大银行要按照“强行”的标准来确立各项指标的努力方向,使自身的“体质”更加强健。

第五,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的关系,切实防范职业道德风险。各大银行要进一步在增强约束的有效性上作出积极探索。一是强化风险指标约束。各大银行在制定经营计划过程中,要切实改变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重效益指标、轻风险指标的倾向。不能片面强调市场占有率、存贷款增长率、ROE、ROA这些效益指标,而要将风险指标纳入其中、凸现出来,把效益指标与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存贷比等风险指标统筹起来考虑,进一步降低业务规模、市场份额、发展速度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相关风险指标进行逐级分解、逐岗细化,通过科学考核这根指挥棒,引导和约束各级机构乃至员工的经营行为,促进银行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强化薪酬机制约束。薪酬机制约束是指绩效薪酬必须建立在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贡献基础之上。如果这个贡献的背后隐藏风险,包含损失,延缓了风险暴露,那就不是真实的贡献,就要加大约束的力度。银监会已于最近出台了《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各大银行要按照这个指引,从自身实际出发,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其中的绩效薪酬,要充分体现各类风险与各项成本抵扣的要求,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激励约束要求。同时,薪酬支付期限要与相应业务的风险持续期保持一致。对于在规定期限内高管和相关员工职责内风险损失的超常暴露,要建立将相应期限内已发放绩效薪酬的追回制度,并止付所有未支付部分。三是强化职业操守约束。职业操守是从业人员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以及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十分庞大,手中又掌管着大量资金,如果这支队伍哪怕是其中一个人的职业操守不过硬,就可能出大问题。俗话说,搞好一个单位需要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而搞垮一个单位只要一个人使坏就足够了。所以,各大银行要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操守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内控管理措施,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另一方面,要强化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帮助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道德上加以约束。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对所谓“能人”的职业操守约束。过去的教训告诫我们,过分看重所谓“能人”成绩和贡献的一面,而忽视对其职业操守和人格人品的有效约束,往往是引发各类案件的重要根源。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对所谓的“能人”,既要看能力、水平、成绩和贡献,也要看职业道德、操守、品质;既要大胆使用,也要加强教育;既要激励,也要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其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六,处理好主业和兼业的关系,切实防范跨业风险。我国银行综合化经营起步比较晚,过去几年的实践总体看也比较审慎,取得的成效值得充分肯定。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上对银行综合化经营产生了一些不同看法,引发了一些争议。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大型银行涉足非银行业务的愿望并没有减弱,开展综合化经营的热情并没有降低。客观地分析,银行综合化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综合效益,也可能引起风险传染,关键是在于如何把握,怎样趋利避害。对综合化经营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作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但必须明确的是,大型银行应该摆正主业和兼业的位置,坚持突出主业,做大做强主业。开展综合化经营必须立足自身条件,符合发展战略,审慎稳妥地加以推进。

各大银行要认真总结前几年开展综合化经营的情况,进一步在加强规范上下功夫,在防范风险上下功夫,促进综合化经营有序健康发展。一是要对兼业公司开展全面评估。各大银行要对过去几年设立的兼业公司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摸清兼业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尤其要对兼业公司的各项指标与银行自身、国内同业以及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同业作出比较,搞清兼业公司所处的位置和发展状况。对低于银行自身或同类机构平均业绩水平的机构,要果断实施退出策略。二是要严格做好风险隔离。通过对业务、高管、销售、风险转移等方面的限制,在母行与子公司之间设置严格的“防火墙”,防止风险在不同市场、行业和业务之间的相互传染、蔓延和扩散。业务限制方面,要切断对兼业公司的授信;高管兼职方面,有利益冲突的岗位要割断兼职关系;销售限制方面,对非银行产品,如保险、基金等产品的销售要坚持代理制,非银行从业人员一律不得在银行营业网点进行现场营销。三是要切实加强并表管理。坚持“先买票后上车”,先有并表管理办法后开展综合化经营。各大银行要在董事会层面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并表管理办法,不断强化董事会对复杂公司组织架构和经营活动的风险控制责任,强化集团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并表管理有效覆盖到各类附属机构,做到报告线路清晰、并表要素涵盖充分、内控管理到位。要把集团层面的并表管理能力作为综合化经营的准入条件之一,不具备相应并表管理能力的银行不得市场准入。四是要积极探索跨业监管有效机制。按照风险关联性明确监管主体,进一步理清监管职责,明确具体的监管制度安排,消除监管缝隙和真空地带。在监管联席会议机制的基础上,加强与证监会、保监会相关部门和派出机构的信息共享和监管协作,共同加强对跨业经营风险的有效监管与处置。

第七,处理好境内和境外业务发展的关系,切实防范跨境风险。切实加强对“走出去”过程中的风险管控,有效防范跨境经营风险,要突出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审慎评估国别风险。在“走出去”之前,必须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充分的、审慎的评估。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本行愿意和可能承担的国别风险敞口,并据此制定海外业务发展规划。在高风险国家和区域开展业务时,还要积极借助第三者担保、银团贷款等风险缓释方式。二是要科学配置资产组合的币种结构。在拓展境外业务过程中,要对不同币种的风险资产进行科学配置,尽量降低不同资产币种之间的汇率风险关联度,避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进而实现资产币种的多元化和分散化,有效防范汇率风险。三是要强化境外收购风险管控。要清醒认识境外收购中蕴含的各类风险,在做好尽职调查、权衡利弊、有效隔离金融创新与传统业务风险传染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制定境外中长期并购战略规划。境外收购要在保持并表口径资本充足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要认真分析和论证境外收购中可能涉及的市场、法律等风险。总的原则是,既要敏锐抓住市场时机,更要审慎评估整体风险,努力把并购过程中的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四是要提升银行业跨境监管合作效率。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认识到,银行跨境监管合作机制的构建已经严重滞后于银行跨境经营的实践,银行业务的国际化、跨境化与银行监管属地化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要认真总结去年工商银行国际监管联席会议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国际监管联席会议的联动监管模式,参与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推进跨国银行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和跨国银行危机处置机制的健全及完善。

第八,处理好创新与规范的关系,切实防范衍生业务风险。当前,大型银行开展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很高,监管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要加强创新规范的确立和完善,把一切创新活动都置于明确的规范约束之内,从而有效防范由于创新带来的风险。一是创新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立足于实体经济根基,注重风险控制,这是从事金融创新必须坚持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如果只是为了借助复杂的金融工程技术,在产品上盲目使用过高的杠杆率和过长的衍生链条,将创新的目的全部放在追逐利润、规避监管上,甚至故意通过创新转移、隐匿、放大风险,这样的金融“创新”必将成为脱缰的野马,最终导致金融泡沫、危机和灾难。二是创新要有规则可循。一切创新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展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监管制度的规定,不得借创新之名行违规违法经营之实,不得逃避金融监管,这是金融创新最基本的底线要求。任何创新活动都必须做到内控先行,首先制定好与每一类业务相适应的操作规程、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制度,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纠正。三是创新要有效益测算。注重金融创新的成本约束,深入分析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及客户状况,辩证衡量金融创新的收益、风险和成本,改善成本核算机制,切实提高金融创新的实际效益,坚决摒弃低效益甚至是没有效益的金融创新。四是创新要有风险评估。创新必须注重风险评估,要将创新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按照“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客观评估新业务、新产品潜在客户的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对于潜在风险较高的创新产品,要开展压力测试,并根据压力测试结果确定可行的风险敞口;对于可能出现的创新失败,要有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有效缓解创新失败给银行经营带来的冲击。五是创新要体现差异化特征。目前,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层次偏低,创新模式同质化,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市场需求的问题。各大银行要坚持正确的创新价值取向,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来开展创新活动,通过创新来推动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的实现,促进大型银行差异化发展格局的形成。

第九,处理好静态监管与动态监管的关系,切实防范监管失察风险。静态监管与动态监管是银行监管的两个相对概念。过去,人们对动态监管认识得不够,使用得也不够,往往把一些实际是动态的要求理解为是静止不变的,这是认识上一个很大的误区。比如讲,银监会规定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这只是设置了一个最低底线,并不表明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8%就足够了,或者资本补充只能按8%来计算。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监管制度和方式的全面反思,动态监管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确立,对动态监管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大型银行监管要主动适应监管工作的新要求,认真践行动态监管的新理念,努力走出一条体现动态监管要求的新路子。

实施动态监管,说到底就是要根据现实情况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监管标准和要求,使这些监管标准和要求更加真实、及时地反映市场的变化,反映银行业务发展的变化,反映银行的风险状况和控制水平,切实防范监管滞后风险。重点是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动态监管要体现逆经济周期的要求。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监管标准和要求。在经济周期的上行阶段,要提出更加严格的监管指标;在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要适当放宽监管指标。通过逆周期监管操作,熨平经济周期对银行风险和经营业绩的波动性影响。二是动态监管要体现差别监管的要求。银行业体系十分复杂,不同类型的机构之间,甚至是相同类型的机构之间,情况各不相同,用同一个标准和要求进行监管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必须采取“因行而异、一行一策”的监管策略,切实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型银行是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要贯彻“大而不能倒”的要求,就必须对大型银行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和要求。三是动态监管要体现约束力的要求。要把动态监管指标纳入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框架,将动态风险指标的执行情况纳入对银行的考核评估体系,建立动态风险指标季度监测制度,将监测考核结果与市场准入、绩效薪酬、现场检查频度以及银行高管履职评价挂起钩来,切实强化动态监管指标和要求的执行力。

第十,处理好银行利益与员工权益的关系,切实防范行员操作风险。一家优秀的银行,一定是业绩回报优良、团队意识强烈、职工权益保障有力的银行。近年来,大型银行经营状况普遍向好,盈利水平持续提升,在全球银行业净利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在银行财富迅速增长、股东和高管回报较快增加的同时,员工报酬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开始显现,特别是一线业务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收入偏低的矛盾日渐突出,成为诱发操作风险的重要根源。近几年来案件治理的经验表明,凡是重视实现员工自身价值,重视保护员工合法权益,重视良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银行,往往员工的忠诚度就比较高,银行案件也比较少。

上一篇:5-三甲基-2下一篇:有效互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