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点评集锦(精选5篇)
学生习作点评集锦 篇1
学生的英文习作是学生书面英语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 而对学生英文习作的批改与点评不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的手段, 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深入指导学生学习的体现。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1 全班逐个批改与总体讲评
一般情况下, 多数教师采用全班逐个批改与总体讲评的方式。其优点是每位学生的英文习作都有机会被批改, 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做出总体评价。这是常规模式下的一种常规手段。但在班级人数众多的情况下, 教师的工作量会太多, 并且学生对批改的反馈并不一定积极、有效, 多数学生对教师密密麻麻的“圈圈点点”或视而不见, 或匆匆一瞥, 并不细细来看, 逐项修改, 而教师的讲评也往往是泛泛而谈, 无法全面、细致反映学生英文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亮点, 最终违背了此种批改方式的初衷。
2 学生互相批改与汇报小结
在常规模式事倍功半的状况下, 很多教师积极寻求其他有效模式, 如让学生互相批改并汇报小结。此种学习模式通常会让学生结成对子或分成小组互相批改, 互相讨论, 并进行汇报小结, 其优点不言而喻。这种模式可以利用学生间的互动合作来促进教学, 有效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 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让学生互相评价, 共同讨论, 其评价和讨论的质量非常重要, 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任务和指导监控方面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否则学生会出现大量与学习任务无关的行为, 不能有效地进行交流, 不利于共同学习[1]。
3 一对一批改与面对面交流
这种方式在小班教学中更有用武之地, 其以人为本, 注重个性, 比较受学生欢迎。但在班级规模大,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时, 教师的指导也会显得力不从心。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 教师宜平等相待, 尊重学生个性, 既要指出学生英文习作中的不足之处, 更要指出其可取或进步之处, 否则就容易使面对面的交流演变为个别批评, 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当堂抽样批改与现场反馈
在大班教学盛行的现状下, 笔者也在积极寻求更为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手段。有时需要学生当堂完成一篇英文习作, 教师可以准备下面的批改或讲评;也可以在学生完成了开头、中段和结尾时, 当堂抽样批改部分习作, 这样既批改了学生的英文习作, 又为接下来的讲评收集了资料, 并进行现场反馈, 比较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5 黑板习作批改与现场点评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还找到了另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步骤是:请一名学生将自己的英文习作书写在黑板上, 另一名学生将范文书写于黑板的另一端, 其他学生结对或分组批改、讨论。与此同时, 教师巡视、指导和监控全班学生。待这2名学生完成后, 教师宣布讨论结束, 开始和全班学生一起修改习作, 赏析范文。此种模式不受条件限制, 形式多样, 既有小组学习模式, 又融入了对比教学方法, 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前提下, 通过交流、比较与赏析, 对英文写作少了一分畏惧和无奈, 多了一分信心和热情。
6 幻灯机上的批改与点评
以上种种教学手段多在条件受限制的大教室里进行。现代教学设备则打破了诸多限制, 为课堂教学创设了新的平台, 促成了新的模式。在语音室中进行的英文写作训练教学, 笔者借助幻灯机, 对学生的英文习作进行批改与点评, 结果让师生受益匪浅。笔者认为, 到目前为止, 这是最具可行性和收益性的一种教学模式, 值得推广。在此以2005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题为例, 详细介绍其具体实施步骤。
6.1 布置任务
要求学生课前根据写作题目及所给提纲, 写好思路和草稿, 准备在课堂上讨论、批改与点评。写作题目是:Should the University Campus Be Open to Tourists?
提纲: (1) 名校校园正成为旅游新景点。
(2) 校园是否应对游客开放, 人们看法不同。
(3) 我认为……
6.2 课堂讨论
以师生问答、结对交流和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就审题和写作思路进行深入思考, 互相切磋, 共享讨论成果。
(1) 可以在首段直接提出名校正成为旅游的热点之一, 也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引出这一点。
(2) 第二段写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有赞成的, 有反对的, 可以把这些观点一一列举或者是概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 并分别给出各种观点的理由。
(3) 第三段明确表达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或支持或反对, 并写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4) 本篇文章是在讨论问题, 语言应该简洁、易懂, 避免出现生僻的词汇。
(5) 本文讨论的是一个现实问题, 所以适合用现在时。
(6) 现场可任选几篇学生的英文习作, 摆在幻灯机上, 全班学生现场看, 并听着教师逐字、逐句、逐篇地批改。
现附上一篇现场修改的学生英文习作 (斜体文字为增补部分, 括号内文字为删减部分) 。
People have disagreements on (the idea) whether the university campus should be open to tourists.Nowadays, lots of famous universities open theircampus (are) not only (based on studying) for students’s sake but also (focused on visiting) for enhancing their (its) reputation as universities.
It is well worth discussing.For (As) the university campus is actually a quiet place provided (providing) for students (, which should be quiet) to study.Students should not learn (knowledge) surrounded by noise (the noisy atmosphere) .That is why most people disagree.However, some people have the opposite view (comment) .They believe their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people learning about the university (as well as the long history) if it is open.Therefore, it is of benefit for students to be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to seek jobs in future.Tourists may inspire their children to work hard for entrance into the university (joining in) .So both (Both) students and tourists are in favor of the idea (favorable) .
In my opinion, the university campus should not be open to tourists.It is better for universities (students) to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condition) for students to learn.After all (As it) the university campus is not a scenic spot (after all) .
6.3 现场点评
借助幻灯机进行教学, 学生学会了更多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因此现场点评既可以由教师来担任, 更可以让学生来当主角。由他们来点评或小结, 往往会有预想不到的效果。
(1) 该学生可以以首句引出“名校校园正成为旅游新景点”这一现象, 来增强现实感, 而非直接进入论题。
(2) 从该学生的遣词造句中可以看出其有一定功底, 值得学习。如:It is well worth discussing;surrounded by;That is why most people disagree;Therefore, it is of benefit for students……;Tourists may inspire their children to work hard for……;after all等。
(3) 多用一些地道的习惯表达, 行文会更流畅。
6.4 赏析范文
借助幻灯机进行教学, 师生还可以就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对范文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欣赏, 以便学生今后学习和效仿。
6.5 完成习作
最后, 教师建议学生在课后结合此次课堂教学的启示, 对自己的初稿进行修改、加工, 收藏进自己的英文习作集。
小小一台幻灯机, 让全体师生真切而轻松地体验到了“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虽然只有几篇学生习作和一篇范文, 但所使用的教学手段之多, 课容量之大, 使学生及教师都很受启迪。
关键词:学生英文习作,批改,点评
参考文献
[1]Paul D·Eggen, Donald P·Kauchak著.伍新春, 朱瑾, 夏令, 等译.学习与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学生习作点评集锦 篇2
“老师,这个鸡蛋您补补身子吧。”
“老师,您还没顾上吃,您就吃了吧,我在家吃过了。”
“不,同学们赶快趁热吃吧!别等凉了!”
“老师,那您……”
一句句饱含真情的表白,一声声满载祝福和关照的推让,一双双水汪汪的眼睛,一张张美丽纯洁的脸庞,时时萦绕在我的耳边,回荡在我的心头。
忘不了,忘不了!那是开学第一周的星期一早晨,我们刚上完操回到教室还没坐稳,只见班主任何老师和班长康跟弟端着一脸盆热气腾腾的馒头,两盆还冒着热气的鸡蛋和牛奶,走进教室分发给我们。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热乎乎的鸡蛋,夹在两手心之间,轻轻捏滚了一阵,剥掉蛋皮,正准备往嘴边送。
“老师,这个鸡蛋您就吃了吧,我在家吃过了。”
“不,没有,赶紧趁热吃了,别等凉了,听话。”
我猛抬起头,只见张巧红正和老师在推让着一个鸡蛋。教室里顿时静悄悄的,开始的嬉笑声、交谈声、磕碰鸡蛋的棒棒声,荡然无存,只有同学们低头无语,面面相觑。
“同学们,从今天起,国家将免费为我们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人每天提供3元的营养早餐,这一个熟鸡蛋,一袋热牛奶,一块气馒头,是党和国家对我们一代的殷切关怀啊!望我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老师对同学们的真心期望。”老师语重心长地接着说,“咱们班,像张巧红这样,家里经济紧张,生活条件差的学生还很多,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好机会,照顾好自己。同学们,赶紧吃吧,别等凉了!”说完,老师抚摸着张巧红的后背,一同来到座位跟前,亲手为张巧红剥好鸡蛋,剪开奶袋。
张巧红同学吃了,同学们都吃了,在老师的呵护下伴着喜悦的泪水吃了,吃得很香很香,喝得很甜很甜,心里热乎乎的。
老师笑了,同学们也会心地笑了,笑得很开心,笑得很实在,心里一下子热乎了起来。
推荐老师简评:
这篇作文是小作者巧抓“改善学生营养计划”的生活素材,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独白,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挚的师生情谊。“赶紧吃吧,别等凉了”这句朴实的话语贯穿全文,首尾照应,再配上细微的动作描写和富有穿透力的语言表述,使“关怀与感恩”这一主题突出,这一中心明确。(何永生)
学生习作点评 篇3
今天4月10日,星期天。你和李明一起在家做老师在课上讲的实验:将蜡烛放在装了水的盘子里,点燃一会儿后,上面盖上一个玻璃杯,蜡烛熄灭后,杯中的水面会升高。请将这一实验过程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
要求:80个单词左右,格式正确,表达准确。
Sunday,April 10
Today was (1) Sunday. I stayed at home. Li Ming came to see me. He said,“Have you remembered an (2) experiment that the teacher told us in class?Let’s do it. OK?” So we put a candle,a glass and a dish on the desk. We made the dish half full of water,put the candle on the dish,and then lit it. After the candle burned for three minutes,we put the glass on (3) the candle. After a while the candle stopped burning,and the water inside the glass rose. How interesting the experiment was!I love science!
(作者:山东临清市先锋中学初六班 袁 威)
名师总评:
小作者的日记紧扣题目的要求,符合日记的格式,词数也符合要求。行文流畅,意思连贯。文中的连接词和从句使用得当。作者在对实验过程进行描述时,准确地运用了几个并列的动词,例如文中下加线部分用and连接三个并列的动词,使动作连贯,语义紧凑。最后两个感叹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日记中虽然有几处错误,但瑕不掩瑜,这仍是一篇较好的作文。
修改点拨:
(1) 日记是星期天当日所写,所以应将was改为is。 此处出现这种错误,可能是因为后文多用过去时态所所致。
(2) experiment后面跟有一个限制性定语从句,前面应用定冠词the,可用来特指今天课堂上所做的试验。故应将an改为the。
(3) 玻璃杯是罩在蜡烛“上”的,所以应将on改为over。 over有“(笼罩)在……上”的意思。
(指导老师:梅永元)
(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请根据如下提示,写一篇题为“Good Eating Habits and Health”的短文,词数:100个单词左右。
提示:
1. 过去人们的饮食习惯。
2.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
3. 日常生活中人们吃的肉、鱼、蛋类食物以及垃圾食物过多了。
4. 对保持健康的几点建议。
Good Eating Habits and Health
Today,people know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good eating habits and keep health (1). In the past,people ate three meals at home. At that time they ate less meat and fish but more vegetable (2). They were very strong and seldom fell ill.
Now life has become better and people’s eating habits have changed. They eat more meat,fish,eggs and the (3) other foods with more fat and often enjoy eating junk food as (4) hamburgers,hot dogs,French fries and chips. But they are not good for health and people may become ill somehow. Why?
I think more meat,fish and junk food,less exercise are bad for health. The better our life,the more important for us to get into good eating habits.
(作者:山东临清市先锋中学初五班 管路路)
名师总评:
作者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短文紧紧围绕所给的提示进行阐述。条理分明,行文较连贯,层次清楚。作者能够正确地使用英语中的重点句式,如: it is important to do ...; the more ...,the more ...,简单句和复合句交替使用,因此读起来流畅顺口。作者不只是简单地陈述饮食习惯与健康有关这一事实,而且还对如何保持健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中有几处错误应注意改正。
修改点拨:
(1) 将health改为healthy。 “保持健康”通常用keep healthy表示,其中keep为系动词,后接形容词作表语。
(2) vegetable为可数名词,应改为vegetables。 此处出错是因为作者在行文中的惯性思维,受前文meat,fish影响所致。
(3) the other通常指两者或两部分中的“另一……”,含特指意义。此处并非特指,所以应去掉定冠词the。
(4) 应将as改为介词like或在as前加such。
学生习作点评集锦 篇4
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学生习作点评的重要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喜欢画画, 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 才会画出优秀的习作来, 而学生兴趣的培养,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在教师。在画室中, 当着众多学生点评习作, 是一件不容易做好的事, 要让学生心服口服,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教师除了教学方法得当, 还需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性格, 不同学生的习作,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老师需要指出习作中的优点, 并给予适当肯定, 然后指出习作中的不足, 同时提供、给予学生解决的方案。如“这幅习作构图大胆, 线条流畅, 有创意, 很棒!如果颜色再响亮些, 笔触变化再丰富些, 这样会更完美”等。这种方法, 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习作情况, 反馈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改正, 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鉴赏优秀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观是学生习作点评的重要环节
在点评习作时, 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至两幅优秀作品给学生鉴赏, 分析其作品, 让学生知道什么作品是好, 好在哪里, 什么样的作品是坏, 存在的问题在哪儿,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学生审美观的提高是画好习作的前提, 学生只有知道、理解一幅优秀的作品好在哪里, 具有鉴别作品优劣的能力, 才会有能力、有信心画出优秀的习作来, 才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在读作品的同时,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临摹局部, 加深印象, 这样学生有了画出优秀作品的理论依据, 审美观提高了, 优秀习作也就产生了。如:给学生分析后印象派大画家塞尚《苹果与橙子》时, 给学生分析讲解作品的构图独特、画面色调统一、色彩响亮、塑造精彩等。
三、语句温馨, 评语精到、独特, 是习作点评的关键
美术高考训练中, 学生思想压力大, 在点评学生习作时, 教师几句简短的评语, 表示对学生习作的看法与肯定。肯定了学生习作的优点, 才能启发学生自行纠正习作的不对之处。评语精到、独特, 学生印象深刻, 便于学生记忆;语句温馨, 便于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在习作练习中提出新的观念。学生关心的是自己的习作是不是得到老师的肯定, 自己的习作得不到老师的肯定, 学生会对绘画失去信心, 甚至于会厌画, 也会走进死胡同。教师几句温馨的话, 学生顾虑打消了, 信心有了, 兴趣有了, 创造力自然就发挥出来了。在点评习作时, 多用鼓励的语言, 少讲影响学生情绪的话语, 让学生树立信心, 学生自信了, 习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四、抓两头, 带中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习作点评的前提
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 有天赋好的学生, 也有天赋一般的学生;有勤奋好学的学生, 也有不思进取的学生。营造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习作点评的前提, 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才是成功的开始。对绘画水平高、有天赋的学生, 严格要求, 布置习作时有意加大难度, 让学生吃饱, 同时加以鼓励:“你的习作构图有新意、形体结构很好, 真棒!”对基础差的学生, 点评时, 多用鼓励的语言, 如:“你的学习态度很认真, 习作进步很快, 继续努力, 你会成功的”。学生习作不同层次地得到老师的好评, 学生学习信心才会倍增,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画室里才会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 优秀习作也就产生了。
五、教师点评与修改习作相结合是学生习作点评的保证
教师在学生的美术习作中出现错误的地方, 直接动手修改, 使学生在观摩与对比中知道错误所在。在绘画习作中, 有些问题用文字很难讲清, 若采用教师直接修改的方法, 会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习作中的错误, 在比较中了解正确的方法。学生对于绘画知识和技法的理解难度很大, 习作中常常存在一些绘画知识性和技法的错误, 老师在习作上画出正确的方法, 就能使学生一目了然, 简明易懂。
让学生个性在习作点评中飞扬 篇5
一、 温情滋润,让个性呈现多姿之美
1. 肯定优点,让个性完善。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此意好。”习作批改要重在鼓励,这是习作批改的一条重要原则。但是,我们平时点评大多是对优等生的美文佳句进行褒扬,对一些不佳之作或一般之作贬斥有加,对任何学生都是高标准,严要求,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大多数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习作评点中,我们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进行评价点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盼望下次更进一步。特别是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降低要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提高其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如发现他们的文中有的词用得很准确,可以这样来评点:“这几个词用得真好,让人感受到景色的优美。继续努力,相信下次能从你的习作中找到更多的好词。”再如有的学生习作语病很多,可有几句话比较通顺,可以把这几个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并评点说:“这几句写得通顺连贯,下次习作还可以多写几句吗?”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有鼓励性的评语,能使学生备受鼓舞,逐步解决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完善中不断提高。
2. 真诚评点,让个性展现。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习作肯定显得稚嫩,语病较多,所以,对他们习作的要求不能过高。其实,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最关心的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颇费心思地从评语的字里行间窥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扶持,还是厌弃……每个人窥测所得不同,其情绪也随之起伏而波动。因此,教师不能单纯侧重对学生习作的写法指导、理论说教,而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朋友的身份去理解、去鉴赏,就学生习作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语言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可以说很多习作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我们在评阅他们的习作时,与他们同喜同悲,与他们共鸣,他们会把你当成无话不谈的朋友。
记得我班学生写了一篇习作,题目是《你怎么这样?》,内容是:“我”无意绊倒了一位女同学,急忙伸手扶她并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而她却瞪着眼睛,凶巴巴地说:“贱不过!”这三个字如同三枚钢针刺入“我”的心脏,顿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地往下落。“我”冲着她的背影大声喊:“你怎么这样?”在这篇习作的旁边,我是这样点评的:“看完这段生动描写,我仿佛身临其境,我能感受到你被人误解了,心中很委屈。别难过,我来帮助你,我会利用班队会教育同学们都能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评点学生习作时,我们只有真诚地投入自己的情感,才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愿意把他想说的话写出来向你倾诉,这样的文章才富有真情实感,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3. 平等探讨,呵护个性发展。教师的评语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教师可以给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若教师根据自己的标准轻易下结论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采用一种商量式的评语。如有的同学文章构思很好,只是描写很粗糙,可以这样点评:“文章布局十分精心,如果你能注意在生活中观察,这样你将会把更典型、更具体的材料充实到文章中去,效果可能会更好,你认为呢?”有的同学文章写得很好,但书写不够认真,可以这样评点:“这样优秀的习作,只有整洁秀美的书写方可与之相配,想不想试一试?”这样温和的语气,探讨性的点评,细致入微的指点,如“润物细无声”的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甜蜜地吮吸营养。没有了指责,学生的表达也就没有了顾忌,个性化习作必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二、 倾情点拨,让个性尽展张扬之力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具体的指导和评点,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补充修改习作。
1. “留白”促动,让个性发展。有的教师在批阅习作时喜欢按自己的思路,将学生的习作细致地删改,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改出来的习作只是教师的思想观点,可能与学生的意愿相悖。且由于教师把所有的事都做好了,学生拿到习作后,竟无事可做,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不利于激发其习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评点习作时,应把判断性的评语改为启发式的问句,如有的词用得不恰当,可以这样评点:“这个词用在这儿不够好,想一想,把这个词换成什么词才恰当?”有的语句不通顺,可以这样点拨:“你来读读这句话是否通顺?能不能改得通顺一些?”再如学生选材不够恰当,可以这样建议:“如果想写出爷爷的慈爱,可以选择爷爷关爱自己的事具体描写,通过爷爷的语言、动作、神情去表现爷爷对自己的关爱。想一想可以选择什么事来写呢?”这样的评点,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进行自评自改,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充实习作内容,让其个性健康发展。
2. 因人而异,让个性飞扬。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者,同一班级,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写出来的文章各有特点,所谓“文如其人”。这就要求教师的评语要把握学生鲜明的个性,在评阅学生习作时,应该充分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要抱着这样的认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每一片叶子都是美的。在评点中提倡个性写作,我班有一个学生叫陈坤,他喜欢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想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来,虽然语言很稚嫩,但轻松活泼。我抓住他语言的个性及特殊的表现形式,经常鼓励他:“语言幽默,诗歌动人,读你的诗真是享受。”“你的诗歌语言活泼,让人轻松愉快。”并及时指点写诗技巧,于是,他诗兴大发,不断有佳作出现。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以开放的思维、宽容的心态去接纳那些各具特色的文章,切忌模式化刻板的要求。
三、 真情相伴,让个性展现多元之趣
在习作评点时,如若使教师评点与学生评点相结合,自我评点与相互评点相结合,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调动了学生写作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评互改的过程中,能自由、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1. 自我揣摩,改出个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眼去观察世界的变幻,用心去感悟生活的韵味,用脑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使他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平淡中发现美。如金瑞同学写的《一辆三轮车》中有对爷爷的描述:“爷爷又骑着三轮车带我和弟弟去公园玩,我们玩得很高兴,爷爷也很高兴。”语言平淡,不能凸显人物形象。于是,我启发她回忆当时她和弟弟是如何玩耍的,爷爷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感受,并引导她揣摩如何运用准确的语言再现当时的情景。经过修改,这段话变为:“一天早晨,爷爷又骑着那辆三轮车带我和弟弟去公园玩。任我们怎么玩,怎么闹都行,他只在一旁含着微笑,默默地看着我们。”语言虽然质朴,但一位慈爱的爷爷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不厌百回改”,哪一部文学名著不是千修万改才修成“正果”的呢?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自改习作。
2. 互评互改,形成个性。同学之间都是同龄人,他们之间的共鸣比较多,适当把评点的权利放给学生,更切合学生的生活及心理。另外,在同学互评的过程中,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己习作的平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民主意识。这样,学生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同学进行思想交锋,不仅启发了思维,还训练了语言,大大促进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如杨森林同学写了《功夫》这篇文章,同学李利评道:“这篇文章来源于你的课外生活,有了生活才能有自己真实的体会。”同学易逸评道:“我读了这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文章题目吸引读者,看到这个题目就想起了赵本山的小品——《功夫》。”同学陈梦思评道:“看这篇文章,就像在看新版《三国演义》,语句幽默风趣,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你高超的‘功夫’。”同学们都从自己的角度对这篇文章的审题立意、写作方法、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评点,语言真挚、见解独到,展示了自己对这篇习作的认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色彩。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写,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写,以至最后达到自能创作、自能批改,不待教师批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