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小学生习作

2024-10-05

重新审视小学生习作(精选9篇)

重新审视小学生习作 篇1

2013 年8 月22 号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 征求意见稿) 向社会公布, 又重新激起公众对减负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 从新中国成立首次提出减负, 到新千年发布的关于减负的 “紧急通知”,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就已下达了49 道 “减负令”[1]。然而, 诸多减负令都败下阵来, 公众也开始对减负不抱期望。当前, 比较起如何减负, 更重要的应当是理清以往减负措施失败的原因, 找准减负的实质, 为实现减负增效打下基础。

一、以往减负的偏差

国家提倡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以来, “减负”一词广泛被公众熟知并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而大量的现实表明, 过去的减负措施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过去的减负中存在诸多偏差。

( 一) 政策制定的偏差。许多人在盘点减负失真原因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分析减负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 是以往这些政策真的没有问题还是大家深信政策的权威性? 在仔细分析以往减负政策后, 我们不难发现, 其实政策本身也并非毫无问题:

( 1) 政策要求不明确, 目标模糊。政策越明确, 可执行性才会越高, 这应当是政策制定时的准则之一。而以往减负政策往往出现一些诸如 “减少学生作业量和考试次数”这些看似明确的目标实际上都是模糊的明确。减什么样的作业? 减到什么程度? 随之而来的就是执行度大打折扣, 远远达不到理论预期的高度。

( 2) 政策规定不灵活, 易一刀切。学生负担具有特殊性,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在学生负担上都会有不同, 这种特殊性恰恰又是减负应当重点关注的。但之前的减负政策往往从国家或者地区的角度进行统一要求的, 硬性要求所有学校达到统一标准, 出现一刀切的现象。虽然当前政策有所进步, 但在大方向上, 尚不能改变政策不灵活的现状。

( 二) 政策执行的偏差。政策执行的偏差除开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外, 还有政策执行者的原因。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 往往容易出现:

( 1) 执行虚假化。这类执行方式是指只做表面工作, 轰轰烈烈喊口号, 扎扎实实做原样; 或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简单的执行一段时间, 检查完了立刻又打回原样。这种减负执行方式不仅没有实质意义, 甚至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负担。

( 2) 执行利益化。减负政策如若能够按照理论预期执行, 必然会触及到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利益。某些既得利益团体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 于是出现以利益为执行标准的现象, 对他们有利的就执行, 会损害他们利益的政策就选择性不执行。

( 3) 执行曲解化。同一政策不同执行者会有不同的理解, 尤其是减负政策本身有些又是不明确的宏观规定, 这给了执行者更多的曲解误读的可能性。减负变成 “剪负”, 不管学科性质、不管作业性质, 一声令下统统都剪掉。

( 三) 监督评价的偏差。在国家政策执行过程中, 监管及评价得当能够促进政策的进一步透彻执行及优化, 反之则容易引起执行弱化等问题。而在过去对减负政策的监管和评价中, 问题主要有:

( 1) 监管力度不够。首先从重视程度来说, 对于减负政策的监管, 国家上级部门并没有认识到监管的重要性, 太过于依赖执行者的自觉性以及国家政策的强制性, 没有把对减负政策的监管落到实处。其次监管方式单一, 多数监管采取上级检查为主, 检查到的情况一般都是执行者精心布置安排好的, 所以大多检查不出真正的问题。

( 2) 奖惩力度不强。对于执行结果的评价及验收不达标的学校或地区, 缺乏高代价的惩罚措施及问责制度; 对于达标甚至表现优秀的学校和地区, 并没有激励性较强的奖励措施。减负效果不直接影响执行者的利益, 这就很难让执行者靠自身自觉性去做好。

二、当前减负的内涵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 减负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从以往减负存在的偏差我们总结经验, 结合当前减负的实际情形, 我们试图给减负的内涵做新的阐述。

减负的首要问题便是搞清楚究竟什么才是学生的负担, 以往减负的焦点多集中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课业负担确实是学生的负担之一, 但并非只有课业负担一种, 且并非所有的课业 “负担”都是负担。心理负担及生理负担也应当被纳入减负的范围中。这样一来, 学生负担所涵盖的内容应包括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及生理负担三个方面。

课业负担是指学生在完成所有学校设置的课程任务及校外课程学习任务时所承受的负担。在减负令作用下中小学缩短了学生在校时间, 但早早放学的他们有了新去处———托管中心, 所以有些学生不仅需要承受学校布置的任务, 他们的课业负担还包括托管中心老师增加的额外作业。在面对数量和难度都超负荷的课业时, 学生的睡眠、休息、活动时间无法保障。心理负担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不良的情绪体验引起的心理压力。由于学习方式比较单一, 学校以分数排名, 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 造成学生恐惧、焦虑、厌恶等多种不良情绪, 进而构成过重的心理负担。[2]除此之外, 重视学历及学校出身的社会人才评价机制也对中小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

生理负担是指由超过生理正常承受能力的学习活动对生理机能造成的负担。过多的时间关注于学习, 不正常的睡眠及不常规的运动, 导致学生体质越来越弱, 这恐怕是当今中小学不可否认的现状。而心理压力也会对生理机能造成影响, 过重的心理负担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一些不适状况。

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核心部分是课业负担。但减负绝不仅仅意味着减轻学生的负担即可, 减负的真正目的是利用减出来的时间挖掘和发展学生多样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 减负就是在减轻学生课业、心理及生理等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利民.我国半个世纪“减负”问题的历史回溯与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 2005年9月.

[2]鲁林岳.综合辩证论“减负”[J].教育研究, 2007年第5期.

重新审视阅读活动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B)—0018—01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人格有重要作用,社会各方面已形成共识,但现实中许多做法,仍值得我们去探讨。下面就阅读的视角、角色、空间作一探讨。

一、阅读活动中的视角定位

多年来,语文教育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总试图“通过少数经典范文的反复咀嚼,让学生举一反三,读懂天下所有文章”。对此弊端,清华大学附中的一位特级教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语文课正逐渐变成一门纯粹的技术课,语文教育正在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练课。抽象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文山题海中跋涉,使阅读一直难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语文学习与做其他事情一样都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教学不应是“深挖洞”,更应是“广积粮”,阅读量不够,感性认识不足,哪来理性的飞跃。阅读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创造,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

二、阅读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目前阅读活动的生态环境很不理想,普遍存在“主客顛倒”:阅读课上教师总是扮演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和终极裁判官的角色,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他们的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然限定在“传授——接受”的模式内,致使我们的教学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索、体验、感悟等活动。

阅读活动的核心是自主性,之所以特别强调自主意识,是因为观念意识是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基础,只让学生懂得答案、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自己学习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自主阅读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适时创设一种专题阅读的情境,强化学生自我意识,让学生主动阅读、探索、发现、体验,对大量的语言信息搜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创造力。这种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这种创设专题情境的阅读活动更关心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也讲求方法技巧,但更关注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我眼中的美国小学教育》中所叙述的:美国的小学老师给小学生布置类似“叙述自己的国家”、“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责任该由谁承担”、“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的安全顾问,你该怎么办”、“叙述自己国家的文化”等等令大人们都无从下手的作业。其目的很明显:通过学生的大量阅读,查找资料来认识体验,而答案的本身并不重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也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吗?

这种阅读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不是不管,而是在整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教师适时适当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阅读活动的空间定位

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学习,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而阅读活动则呈开放学习态势,渗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庭,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开放性的阅读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社会化生活化的活动将成为阅读活动空间的新内容。学生一旦冲破空间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会焕发出满腔热情,用他们拓宽的大视野去审视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去光顾琳琅满目的“开架生活大书橱”,去体验复杂而有序的生活真谛。这样逼真的、多元的、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阅读情境、角色、任务中展开学习,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场所,使阅读不再是孤立绝缘的操作,而变成活生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从而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重新审视小学生习作 篇3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社会化的特点

农村中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其社会化环境有特殊性, 例如面临着留守学生问题, 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与“虚拟现实”的落差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学生享有社会资源不足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 农村中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在网络文化环境中, 农村中学生怎样看待网络、如何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等问题与其社会化程度密切相关。为了使本调查具有说服力, 考虑到该调查的前提是农村初中生并拥有接触网络的机会, 笔者选择了经济比较富裕的山东某县的三所农村中学分层随机发放问卷320份, 问卷不记名, 高低年级学生比例和男女生比例大致相当。问卷全部收回, 其中有效问卷314份, 有效率98.13%。此外, 笔者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

1. 农村中学生对网络不再陌生

由于农村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 加上农村学校网络条件不允许等原因, 上网的学生中有96%选择在放学以后、双休日和寒暑假, 但是仍有4%的学生存在逃课上网的现象。农村学校虽然配备了电脑, 但允许学生课余时间使用的不多, 70%的学生在网吧上网, 24%的学生在家中上网。网龄在4年及以上的占18%, 3年的占27%, 1~2年的有55%。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3~5小时的占23%, 6~8小时的占11%, 在9小时及以上的占8%。可见, 在很多农村地区, 中学生上网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

2. 对待网络人际交往的态度较理性

对于网络中人际交往的认识, 有51.4%的农村中学生选择了“网上交往可以锻炼交往能力”, 有43.7%的学生同意“网上交往可能对人际交往造成危险”的看法。这表明他们既看到了网上交往的正功能, 同时也认识到了其存在的危险性。另外, 由于网络的弱规范性和匿名性, 网上不讲真话、相互欺骗的现象较为严重, 很多学生对网络不信任, 85%的学生认为网上交友不可靠, 87%的人认为网上信息不可靠。

3. 网络人际交往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

参与网络聊天的农村中学生中, 有78%承认自己在网上的个人资料是虚假的, 有31%承认在QQ、MSN聊天中谎报自己的性别, 94%的学生承认在网上发过虚假信息。在访谈中了解到, 农村中学生填写虚假资料或者在网上撒谎主要在于保护自己。这种戒备心理表明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 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中, 人们的道德、情感、行为不是虚拟的, 而是真实的, 网上说谎是一种社会化发展的负面倾向。

4. 网上人际交往的对象、话题的多样性

多变性是处于青春期阶段中学生的一大特征, 在交友方面同样存在此类问题。调查显示, 在网上有固定聊天对象的有45人, 仅占14%, 86%的学生会尝试新的聊天对象, 这也反映了学生广交朋友的心理需求。他们在网上与人聊天的话题也十分丰富, 排在前五位的是“学习生活” (47.3%) 、“老师同学” (42.6%) 、“家庭家长” (31.4%) 、“成长经历” (27.3%) 、“社会现象” (16.1%) 。

5. 网上人际关系与现实有差别

调查发现, 有22.1%的学生觉得“不能理智地把虚拟世界中的自己与现实世界中的自己真正区别开”, 有14.9%的学生认为“对交往对象的期望往往过于理想”, 有18.2%的学生认为“淡化与社会的交往”。在访谈中有学生这样描述, “你可以在网络中做万恶的枭雄, 也可以当伟大的英雄, 可以装作成熟老练的长者, 也可以做天真无邪的孩子……这些在平常的生活中很难做到”。可见, 网络虚拟互动与现实社会互动在感知方式和情感要求上存在差异。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社会化的机遇

网络对于农村中学生的社会化并非一无是处, 其正以特有的方式为农村中学生带来崭新的世界。

1. 拓展新型社会关系, 社会化模式由“线形”到“网状”

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人的社会化是通过人际互动实现的, 各种人际互动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关系是构成宏观社会结构的基本材料”。在传统社会中, 农村孩子的社会化模式更多呈现为“线形模式”, 即更多地单向从长辈那里学习知识技能、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等, 长辈有着不容质疑和挑战的权威。而在网络社会中, 文化影响途径形成立体态势, 对文化价值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 农村中学生可以摆脱文化权威的压制, 表达自己的见解, 张扬自己的个性, 寻找年青人的话语权力。调查发现, 75.8%的初中生认为, 通过QQ聊天、微博、人人网以及游戏等方式, 在不知道对方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资料的情况下, 只通过文字和符号进行交流互动, 可以减少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拘谨, 消除男女之间的拘束及不同辈分之间的隔阂, 自由、轻松地与各种人群发生互动, 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

2. 塑造现代社会观念, 社会化环境由“封闭”到“开放”

与城市学生相比, 农村学生生活环境比较封闭。网络社会的融合性、开放性等特点恰好有助于农村中学生形成效率、平等、民主参与、终身学习等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观念。统计结果显示, 有近68.9%的中学生参与网络活动后民主意识有所提高 (选择有一点提高的占50.9%, 选择有很大提高的占18.0%) 。在网络世界中农村学生以与成年人平等的姿态和身份参与各种活动, 这种环境对他们民主意识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此外, 网络技术和知识不断更新, 也使农村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促使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3. 实现角色换位预演, 社会化角色由“单一”到“多维”

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即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 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实现的整合。”调查显示, 有69.8%的中学生认为参与网络可以帮助自己实现角色预演, 会对现实生活的表现有一定帮助。由于在现实社会中角色的扮演往往受到互动空间的限制, 社会化角色相对比较单一, 而网络社会里个体角色扮演的空间则非常广阔, 他们可以扮演孩子、学生等与自我一致的角色, 也可以扮演教师、军人等与自我不一致的角色。这样, 农村中学生社会化角色由“单一模式”转变为“多维模式”, 为中学生正确理解角色、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 从而有助于他们顺利实现角色社会化。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社会化的威胁

1. 农村中学生自我的迷失

托尼诺·坎泰尔指出, 长期在网上冲浪会渐渐失去自我、改变个性, 会使上网者不知不觉地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网络为农村中学生提供了转换角色的机会, 但是由于网络虚拟互动与现实社会互动在感知方式和情感要求上存在差异, 当这两种互动方式同时作用于中学生身上时, 就容易使人产生混换。从深层视角分析, 人的成长发育是有规律的, 在儿童时期, 中学生应该是天真单纯的, 如果过于伪饰、虚拟、装扮、体验坏人的角色、挖掘恶性的心理, 是不恰当的, 会混淆本应扮演的社会角色。

2. 行为取向上的自由化

在具有广阔自由度的网络空间中, 学生容易变成一种“电子化的存在”, 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通过访谈发现, 很多农村中学生在上网的时候往往有一种“特别自由”“解放了”乃至“为所欲为”的感觉。其实, 这种“自由”除了带来民主、平等观念以外, 还带来了秩序的混乱。由于网络的弱规范性和匿名性, 现实社会规范很难对网络互动进行约束。

3. 社会“边缘人”角色的强化

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是其社会化的起点和途径, 网络虽然为那些在现实中不擅长交际的农村中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但是在家庭互动减少、学校支持不够的情况下, 他们会变得更加孤独, 更有甚者, 会引发他们以后融入社会的障碍, 增加中学生自我封闭和离群索居的趋势, 社会“边缘人”的角色被进一步强化。

四、网络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社会化的应对策略

如何占领网络这块文化阵地, 引导学生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顺利实现社会化是目前中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 当务之急是建设应对网络文化环境的农村中学生社会化保障体系, 笔者姑且将其概括为“以学校为中心, 政府、村民委员会、家庭多方互动”模式, 如图1所示。

1. 学校发挥“文化圈”优势, 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

在农村, 学校凭借自身的历史积淀、文化涵养辐射出一个“文化圈”, 对农村文化起到引领作用。针对农村中学生猎奇的心理, 学校可以立足自身条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周末假期的上街义务服务、校内的文体活动等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吸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免费向学生开放电子阅览室, 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了解网络以及如何正确获取有用的信息, 如何批判性地评价信息。针对学生网络道德弱化倾向的特点, 开展中学生网德教育, 塑造他们的网络行为, 为学生进入网络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2. 政府组织主动出击, 占领“权力网络”阵地

当前, 粗俗、野蛮和淫秽的内容在网络上无限制地传播着, 高尚的话题讨论反而引不起人们的兴趣。鉴于此, 需要赋予作为互联网管理牵头部门基层政府宣传部门绝对权力, 使之能够统筹网络主管部门、网络运营商、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各方面共同努力, 切实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服务学生、凝聚学生, 引导学生讨论积极健康的话题, 占领网络文化的主阵地。

3. 家长正视“文化反哺”, 变“堵”为“疏”

网络文化环境下, 尤其在农村, 家长的权威、地位逐渐弱化,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文化反哺”现象——传统的受教育者 (晚辈) 反过来对施教者 (长辈) 施加影响, 即社会学中的“反向社会化”。面对这种新情景, 为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鸿沟, 应在家庭中铸造一种家长与孩子的开放关系, 由过去凭借家长的权威地位与孩子进行非对称性的强制互动, 转变为借助聆听、坦白交心和信任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家长可以尝试一起与子女分享新媒体的经验, 分享他们的好奇, 多讨论一些负责的行为, 指出其对社交活动错误的认知, 同时给予社交技巧的指导。

4. 村民委员会发挥管理职能, 关心留守儿童

在农村, 中学生的家长是40岁左右的青壮年, 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 这些都影响孩子对互联网的客观、正确认知。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 首先, 应发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 利用夜校等形式组织专业教师为学生家长普及电脑和互联网知识, 指导学生家长正确处理学生违规上网行为。其次, 村民委员会要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所在学校保持联系, 帮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避免自闭、厌世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综上所述, 农村中学生上网出现的问题, 不仅仅是其正常社会化问题, 还有很多比如网络成瘾、网恋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针对这些问题, 不能一味地克隆城市的做法, 需要引起教育界对农村特殊条件加以更广泛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 [美]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等, 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重新审视美国梦 篇4

聪明、勤奋与坚忍不拔是美国梦的必要条件,而幅度巨大的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的特征。美国人深为其自由平等为基础的“美国梦”而自豪。第44任总统奥巴马以及第42任总统克林顿是最典型的成功实现美国梦的代表,他们从社会底层依靠自己的努力一路奋斗而上,最终成为整个美国的领袖。

400年前,一群理想主义的清教徒离开了继承和世袭制度盛行的欧洲大陆,将自己放逐到了美利坚。从建国开始,美国人就相信机会平等是他们国家与欧洲旧大陆不同的地方。时至今日,众多的美国人仍然相信自己的国家鼓励社会等级纵向流动,相信一个人可以凭个人能力,而不是家族关系而取得成功,即使是妇女与黑人也不例外。这样的乐观态度在欧洲则极为罕见。

近日,新总统在调查严峻的经济形式:仅在1月份就增加了60万失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在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下跌3.8%,这是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萎缩。评估这些数字时,奥巴马,这位总是乐观的人宣布“危机将持续影响美国工薪家庭”,这场灾难带来的损失足以让美国梦成为噩梦。美国人共同的国家理想与数百万的工作机会和养老金一起,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葬送。美国梦是否也随之烟消云散,还是本就不该相信?

当前的经济危机不但被归罪于华尔街的贪婪、银行家对资产杠杆的过度利用,也被归咎于不负责任的银行和抵押中介机构伪造零首付房贷申请,虽然他们明知这样做风险会很容易转嫁到信任它们的第三方。然而,造成房产泡沫破裂的是需求方面的问题——美国梦。在无数的政治演讲中,本表体现了美国核心价值观的美国梦被歪曲为拙劣的物质主义和轻易的满足感。兜售这一美国梦的政客们一贯倡导降低税收,公民自己留的钱越多,实现梦想就越快。但即便在必要的时候,这些政客仍然顽固地不愿意提高税收。在过去八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巨额财政赤字不断攀升(现预测2009年为GDP的3.8%),这表明联邦政府像烂醉的海员一样入不敷出,给普通公民树立了一个糟糕的榜样。

近来最恶劣的例子是:以所谓的经济适用房政策让尽可能多的美国人拥有住房。这项政策始于1977年的社区投资法,当时是为了挑战地方银行的歧视性政策,因为那些银行为少数族裔购买住房设置了高门槛。但是,随着最近为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提供5.2万亿美元资产担保,经济适用房政策走向终结。这两家半政府性质的住房中介公司过度利用杠杆,在高厉价下放贷,而且只需借贷人提供最小限度的还款能力证明。

以物质来定义美国梦,鼓励美国人追求超能力消费,然后又制定相应的政策让他们能够这样做,然而,几乎没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制止。目前,美国家庭的平均负债是其平均收入的130%,比2005年提高了20%,比20年前翻了一番。

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在他1951年出版的《美国史诗》一书中首次提到美国梦一词,他这样定义:“它并非仅仅是拥有小汽车和高工资的梦想,还是对一种社会秩序的梦想,在这里每个男人和女人无论出身贵贱、地位高下,都能够实现其天赋能力所允许的最高成就,并得到他人的认可,”

武术学科定位的重新审视 篇5

为什么武术会处在这种各行其是,混乱的状态。痛定思痛得出的结论是:在众多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对武术理论迷失和学科定位问题认识混乱。武术学发展的车轮并没有走上时代发展的轨道,武术受到各种历史原因的影响,使其理论不甚发达,这不仅影响到武术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还影响到武术实践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体育由赶超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由首重体育技能向并重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2]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有着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弄清楚武术及其学科的定位,就可以此来认识武术学的本质、起源、特征、研究武术的独特视角、贡献以及武术学研究范畴。对武术学科进行审视和研究,从而构建武术理论体系的框架,是一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全面研究武术理论的新课题。

1 武术学科的定位

1.1 研究武术学科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武术不是人类发明的,是发现,是理解,是感悟。武术仅有“术”是不够的,武术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民族体育体系,它和大多数西洋体育单个项目练习有很大的不同。武术中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它有很多非西方体育价值系统所能包含的东西。武术所代表的不止是中国人体育运动的才智,而是古老博大的东方文化,是中华民族通过“武”所表达的人文精神。[3]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社会需要,还是武术本身的价值功能都赋予了武术新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武术回归文化的理念,必须研究民族的武术,必须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平衡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即传承与发展的平衡和武术的发展在理念上是一脉相承的。“武学”一词早就被学术界使用着。我们现在所说的“武学”,是指现代武术的学科体系。[3]关于“武学”的研究,也不是一个新的题目。从古至今,这个问题都以不同的形式被有意无意地关注着。

但是,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圆满解决。正如邱丕相等所说的“武术学科在其科学化演进的历程中正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空洞现象”。[4]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武术的认识不断深入、不断丰富,引起了人们对武术在有关领域的应用进行重新审视。但“术”,不过是手段、方法、技能,而“学”是科学,是更高层的认识,是系统化了的理念,故古人以为“学近乎道”。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万事的普遍规律,是万物之母,是天地宇宙生发的根本和根据。那么可以看出,武术学即武术的“道”,是武术发展的规律和根本。研究武术学科,就是返本归真,使武术回归到本源上去。

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立在科学的最高端,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维”。武术学科及其定位会给中国武术理论研究提供一些依据。武术已经处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前,需要拟定发展方案,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程序来指引。然而武术基础理论的缺乏,再一次成为制约武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引导大家有序地进行研究。就像盖楼一样,没有基本框架,大家不知道砖放在哪里。或者说一棵大树,光有枝叶,没有树干支撑,没有营养,致使当前整个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很多人搞不清楚武术及其学科的本质以及研究的重点;不清楚武术学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关系,出现“越位、偏位”的现象;武术学本科专业与毕业出路等也日益成为一个不能不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严重影响到中华武术及其学科的未来发展导向。

武术及学科定位问题的研究,其成果也会对武术的实践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首先,通过对武术定位的研究,以及武术学广义定位的建立,可以规范武术实践领域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从而保证在武术实践领域开展的是真正的武术工作,给决策者以参考和建议。其次,通过对武术学学科的本质、起源的分析,以及与其它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可以使武术的研究和实践人员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研究基点,并知道在实际工作中潜在的合作对象。再次,武术知识的构成与知识来源的研究会对武术学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实际课程设置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本领域的研究队伍的组成,科学合理的研究人员队伍会进一步影响到本领域的未来发展。

1.2 武术学科的定位

武术学科是什么?怎样给武术学科定位?这恐怕会有不同的答案。如何理解对武术学科在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又是哪些因素导致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呢?一方面是由于这个问题是不断演进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武术的博大精深,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是很统一。

1.2.1 因武术“生活家园”的不同而不同

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的农耕文明,也使中国人形成了善于观天察地的独特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武术思维方式的全面性、内容多样性的特征。但在过去,交通不发达,沟通交流少,从而形成了武术的多种流派和拳种。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应该是百家争鸣、兼容并包,但武术文化并非如此,从而导致对武术的认识或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从武术现在“生活的家园”来讲,武术学科在经历了高等教育武术专业孕育时期(1915-1932年)、高等教育专科武术专业建立与发展时期(1933-1957年)、高等教育本科武术专业的萌芽时期(1958-1962年)、高等教育本科武术专业建立与发展时期(1963-1997年)后[5],在1998年,武术专业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包括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武术学科成为体育学下属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一部分,相对其他传统体育,武术在学科建设中略微成熟。在理论上,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学科去研究,而武术只是作为一个研究方向,这就造成了对武术认识的先天不足,造成的后果就是:武学与民族体育胡缠之势(民族体育≠武学,如象棋等);养生、健身、竞技(摔跤、散打、套路)等只是武学的不同表现模式;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只是制度,少了没有小学、中学的基础;平衡目的下的理念、原则和模式、制度、程序、措施没有形成线。因此,为了武术的发展,是为了文化的复兴,为了文化的复兴要建立武术学科体系,武术学的地位不仅仅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下的一个分支,不给武术一个合适的位置、平台、空间,就不会很好的发展,应该有、能够有、必须有学科体系研究。

1.2.2 因武术从业人员的背景与工作岗位的不同而不同

首先就武术而言,组成当前武术科学专业领域的人员仅仅来自武术实践,即使现在有了硕士、博士,人员组成也很单一、数量少,且关注焦点在技术层面的多一些。长期以来,受到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武术和体育一样,在世人眼中缺乏科学的理论与思想,甚至很多人认为,理论没有必要。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思想也大量根植于从事武术专业人员的理念之中。[1]

其次,武术的研究和实践需要吸取很多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知识。因此,武术这个领域应该容纳从各个视角关注并试图改进武术实践活动的各方面人员。这些人中应有学者、管理者、爱好者、教育人员、传播人员、经济人员等等。他们的学科背景不同,因而关注武术的视角也不尽相同。多方面的人关注武术领域,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并进行武术的实践,一方面会促进对武术的全面研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对武术进行解释的变数。

这些不同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武术的博大精深,在研究不成熟的过程中允许并需要百家争鸣。但与此同时,不同的认识或不同的研究出发点会导致研究结论的截然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错误的研究出发点会造成错误的结论,而让其他研究者、实践者、管理者、大多数人不知所解、不知所从,从而给武术发展带来伤害和阻碍。可见,对武术学科定位问题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定位武术学科呢?国家文化政策要求: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加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抢救濒危文化遗产;[6]体育政策要求:努力推动中华武术走向世界。在弘扬中华民族体育的同时,依法加强对各武术、气功团体的管理,做好反封建迷信、反邪教侵害的工作。[7]根据武术自身的价值和功能,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把武术作为单独的一门科学来研究,也就是提炼出武术学学科内在的理念、原则、方法体系,从而设计外显的各种模式、制度,程序和措施等。

2 武术学科建立所需条件

现在大部分关于学科建设都是为了学科而学科研究,纯理性思辨而思辨,没有感性的认识,没有实践的积淀。马克思认识论指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让武术学科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回归到武术应有的发展轨迹,不是就是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缘木求鱼。一般说来,“一门学问的产生,必定要具备三个条件,即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方法、一定的理论及流派。[8]

2.1 研究对象的确立

所谓研究对象,是指一定研究过程所要认识的客体。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研究对象,这一对象包含着自己的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某一现象有关领域特殊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武术本身并不是科学,就像人本身不是科学一样,而以人为研究对象便产生了关于人的各门科学。[9]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不外三大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二者的“总和”哲学知识。任何体育学科都具有文化意义,但却没有任何学科会像武术学那样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具有武术那么大的文化包容量和负载能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10]武术是多元发展的综合学科,可以作为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1,3]因此武术的研究对象可以定为以我国武术及武术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

2.2 武术学科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用各种科学的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科学方法的四要素为研究对象、物质手段、思维形式和方法、理论工具。[11]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因为“研究对象对于科学方法影响极大,它的特点规定和制约了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有什么样的研究对象就会形成相应于它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科学方法的多样性,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科学方法的统一性,客观世界的层次性决定了科学方法的层次性。”[11]对于武术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往往要采用多种方法、不同的视角来进行。所以现有的科学研究方法都可以运用或借鉴。结合武术的民族特点和技击特点,要使诸多的研究方法以一种特殊的形式交织在一起。由于中国人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武术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有其自己的特点,我们认为它是一种注重整体思维、注重和谐、注重技击特点的、辩证的现代科学综合研究方法。[1,10,12]

2.3 一定的理论及流派

从武术已有的理论方面来看,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多为零散的记载,系统的文献较少,全面论述武术的资料则没有。近代已有了许多研究,涉及面甚广,虽缺少归纳整理,尚未构成完整的体系,但这些成果已为论证武术学科的建立提供了依据,为武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研究的基础。我们要做的是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武术与其他学科共性的理论,还要找出武术学科具有特性的理论。

3 武术学科的未来发展

武术理论是科学地、系统地、概念化地描述各种武术现象的理性认识知识,它是人们认识武术现象的产物,并对武术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它是多学科的融合。武术科学的研究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武术现象的认识过程。要使庞杂的武术理论建立学科的体系,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武术学的研究应有几个方面:武术学自身知识的研究,包括武术的概念、功能、价值、分类等;武术学的有关分支理论研究;影响武术学发展的因素研究;武术学对其他学科的贡献和影响以及武术实践应用的研究与发展。武术学未来发展要研究的课题就将围绕这些方面研究的缺乏或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而形成的。

武术的形成、发展历史很长,武术学科发展经历了学科前时期、学科的萌芽时期、学科起步时期、学科的科学规划与全面建设时期,[1]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这都是武术前辈们无私工作的结果。但是武术学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诸如:武术学“本科”专业的出路问题、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武术及其学科的实践领域问题、武术学对自身知识研究的意识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对未来的学科发展有什么样的对策呢?武术学科主要提供跟武术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培养武术学的专门人才,从而大面积地改进武术的实践。武术学科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其中“人”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发展学科,就应该加强对武术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就应该注重资源的整和重组及人才的培养,使理论研究转化为实践成果。

大家说“中华武术历史绵延数千年,有着博大精深、厚重的文化内涵,是中国独有的优秀文化遗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而精深的理论与方法,在国际体育发展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但为什么武术没有得到世界、乃至中国人的承认和认可,武术人有责任,有义务清除蒙在瑰宝上的灰尘,还瑰宝的本来面目。有人提出“武术丢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丢失了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我们需要踏踏实实的从基础理论开始弄清楚武术到底是什么,从而搞清楚武术学到底研究什么,究竟如何科学定位武术及其学科。用学科体系的框去装各种问题,以创新精神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武术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是顺应文化复兴、符合历史的潮流、与时俱近的,就是要找回我们失落了的“武道”精神,让武术走出浅薄化和神秘主义的怪圈,重塑形态,再造尊严。同时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武术学科的建立也正在经历着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对武术学科的研究是任重道远的,是需要从这些不成熟的探索而逐渐走向成熟。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武术学是研究武术发展规律的科学。武术的历史渊源博大精深,人们对武术认识的不同形成了武术学科定位的差异。学科的定位直接决定学科研究的问题领域。文章通过对武术学科定位、武术学科建立所需条件和武术学科发展问题的探讨,指出武术学科的定位问题是决定武术未来发展的关键。

装饰艺术设计的重新审视 篇6

装饰艺术, 简而言之, 就是对自然事物美化的一种艺术处理与表现方法。装饰艺术设计是一种美化对象、愉悦心理的艺术设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技术工艺、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追求的变化, 装饰艺术也在变化和发展。正是人们尝试着对这些变化进行深思与理解, 才使得现代装饰艺术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二、装饰艺术设计发展的历程

原始社会的装饰艺术是一种象征性的装饰, 具有生活与审美的装饰性。此时的装饰艺术更多的是对自然力量和自身命运的一种尊敬和崇拜, 人们把崇拜的对象图形化和标识化以达到他们的愿望。不管这些抽象或具象的图形依附于何种物体, 都不与实用相联系, 如图腾的崇拜、原始彩陶的装饰等, 只具有纯粹的形式的装饰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审美的变化, 装饰艺术及设计更多地是为了满足上层的审美需求, 装饰艺术发生了纯粹性与复杂性、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功能之争和手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之争, 以及后来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

17世纪初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 其装饰风格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 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此时的装饰完全是为了满足上层社会的审美要求, 其装饰艺术只具有更大的审美性, 而不具有大众的功能实用性。

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运动, 为了满足上层资产阶级的需求, 所生产的产品粗陋但表面却有过分华丽的装饰, 而追求批量化和标准化的工业产品, 对大众的生活及功能的需要却无任何作用。19世纪, 英国伦敦的“水晶宫”博览会 (1851年) 对当时的设计理念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呈现出了艺术与技术不能协调发展的矛盾状态。各种思想争论对设计界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终于在19世纪下半叶发动了以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手工艺美术运动”。他们号召艺术家要参与工艺设计, 关心小艺术, 倡导艺术家要走进生活, 走进大众, 猛烈地抨击了艺术家孤芳自赏、脱离大众的作风。他们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理念, 同时推崇手工, 反对机械美学思想。他们也反对维多利亚的矫饰之风, 主张淳朴的装饰, 重视以中世纪的哥特风格作为参考。其影响波及欧洲和美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发生了巨大影响的“新艺术运动”, 其艺术表现完全摈弃了中世纪的传统装饰风格, 而主张在自然中寻求灵感, 摆脱了传统艺术的一些束缚。它与“工艺美术运动”虽都是对机器大生产的一种否定, 但都强调设计的大众性和社会功能, 追求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正是“新艺术运动”成为了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 在法国巴黎出现了“装饰艺术运动”, 它体现的是一种明确的现代风格, 与现代主义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这种风格受现代主义运动影响很大, 其思想与形式上是对“新艺术”运动的矫饰的反动。它反对古典主义与自然主义及单纯手工艺形态, 而主张机械之美, 采用大量新的装饰动机, 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自然、华贵。“装饰艺术运动”并非单纯的一种风格式样运动, 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传统的设计运动, 即以新的装饰替代旧的装饰, 其主要贡献是在造型与色彩上表现现代内容, 显出时代特征。装饰艺术运动很快传入美国, 与美国的大众文化相融合, 形成了“爵士摩登”风格, 它豪华、夸张、迷人、怪诞。从现代设计发展历程看, 它是一场承上启下的具有国际性质的设计运动, 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现代主义思潮作为现代设计发展的产物, 对现代设计和现代美学有着重要的意义。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运动”是对“装饰艺术”的一种否定, 它强调:1.形式要服从功能, 形式上出现了以简单的几何化直线取代了“新艺术运动”所追求的曲线美, “新艺术运动”中“面向自然”的植物纹样被“面向数学”的几何线条所取代, 强调以“功能”而非“形式”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2.在建筑方面, 他们认为建筑美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与逻辑性。3.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为事物的本身服务, 主张根据功能与新材料来创造新式样, 使功能与形式统一。就如沙利文所说:“如果我们能在一段时期内完全放弃装饰, 以使我们的思想敏锐地集中于形式完美的建筑和漂亮的裸体上, 这对我们的审美情趣一定大有好处。”密斯·凡德罗提倡的“少就是多”就是对现代主义功能的形象概括和对装饰的排斥。现代主义设计是把装饰与结构同化, 创造出了“无装饰的装饰”。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在美国兴起了“后现代主义运动”。该运动是从建筑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明确的运动, 是对现代主义及国际主义的反拨。它强调的是一种装饰主义、隐喻主义、文脉主义和折中主义, 即强调大众文化对产品设计的作用, 建立一种新的装饰设计语言。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统一的装饰设计程序, 表现出的只是一种混杂的、折中的设计语言。在后现代主义运动中, 装饰艺术再一次被重视。如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针对功能主义的“少就是多”的观点提出了“少就是乏味”。他认为现代主义乏味、千篇一律的风格限制了设计师的才能, 他呼吁设计应注意形式问题, 提出了应合理运用历史上的一些装饰风格和设计风格, 来丰富现代主义的单调设计, 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因此后现代主义在设计上大量采用历史上的装饰, 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它强调以历史为鉴, 采用新的折中手法达到表面强烈的装饰效果, 具有娱乐性和装饰细节的含糊性。但是后现代主义没有考虑现代主义所具有的民族性和大众性, 因此, 后现代主义只是针对现代主义形式的一种批判, 而不是对其思想的挑战, 随着形式的反复运用, 很快导致了社会及设计师对这些符号性形式的厌倦。

三、新时代关于装饰艺术设计的再思考

装饰艺术设计贯穿了人类设计的历史。纵观装饰艺术发展的过程, 经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曲线。在此发展中艺术家更多的是围绕装饰的形式与功能、艺术性与实用性的一种纷争。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装饰就是功能, 同时, 功能也是装饰。装饰要服务于功能, 脱离了功能的装饰, 就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如17世纪初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 过分地注重产品的外在装饰, 过分地追求富丽堂皇, 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以至于最后沦入废墟与泥坑;其功能也要依附于装饰, 即产品既要注重实用功能, 又要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和装饰因素, 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富有“人情味”的产品, 进而才能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欢迎, 可见, 功能与装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作装饰艺术设计的时候, 不能一味地强调装饰或者功能, 要将他们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在综合地考虑经济、文化、传统、社会及大众生活的情况下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装饰艺术设计在当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纵观装饰艺术发展, 笔者认为装饰艺术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1. 多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经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数字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装饰艺术也打破了传统的平面化的手法而走向多元化。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在观念、形式、功能、市场、科技、文化及生活等形式的多元化之下, 整合更好的资源, 运用更好的科技手段作出更好的装饰设计。

2. 生态化

在作装饰艺术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 又要将环境因素考虑其中, 尽量作到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因为人类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在装饰设计中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到自然环境对人以及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进而作到顺应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第一位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王澍就注重从自然出发, 设计的建筑很好地表现了山水中有建筑, 建筑中有山水, 将建筑与自然融合得淋漓尽致。如他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合理地将建筑与山水融合, 与环境的巧妙融合, 将校园文化与环境文化及本土文化完美结合, 象山校区既是一种建筑, 同时也是一种装饰, 是一种与生态文化融合为一体的建筑装饰。

3. 人性化

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也要以人为本, 设计的目的是供人进行消费, 是为人类服务的。一切脱离人性的设计只是一躯没有灵魂的空壳, 它在市场上得不到大众的认可, 而这与装饰设计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所以装饰设计要从人出发、从人的情感出发、从人的生理需求出发、从人的心理需求出发。装饰设计不但要考虑到世界各国共同所具有的审美取向, 还要考虑到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民族传统, 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等, 使产品合乎各国的风俗习惯和各国的生活方式。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 装饰艺术设计也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装饰艺术可以说是一门设计艺术, 也可以说是一门技术。现代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应更多地从人出发, 服务于人。从远古的朴素艺术, 到手工艺、新艺术、“装饰艺术”以及后来的现代与后现代艺术, 关于“装饰”与“功能”的讨论不断地曲折发展, 都是为了探索新的、合理的、完善的设计风格, 从而扩展了“装饰”的艺术价值。它是现代设计改革的动力因素之一。

现代装饰艺术及设计意义重大, 在满足装饰性的同时也更多满足功能性和审美性需求。在现代装饰艺术及设计中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新材料为人类服务, 不能单纯注重装饰的形式与功能的诉求。我们在作装饰设计时, 一定要从市场、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科学技术出发, 同时需更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装饰与设计, 这样才能增强装饰艺术设计的信任感和亲近感进而达到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当代艺术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中国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3]奚传绩.设计艺术大事典[M].北京:中国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重新审视数量关系教学的地位 篇7

一、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的基本内容

“数量关系”, 顾名思义, 是指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小学阶段数学的数量关系其实就是加、减、乘、除的关系。“加”就是把几个数量合在一起, “减”就是从一个数量里去掉另一个数量, “乘”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除”就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如果能够把这些基本的含义理解透彻了, 那么一些人为地总结出的大量的数量关系式就可以找到自己归属, 学生可以更多地从这四种运算意义出发自己编写数量关系式, 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数量关系众多而给学生带来的记忆负担。用数学教学论的观点来说, 数量关系是从一类有共同规律的数学问题中总结出来的揭示某些数量之间的本质联系, 并以数量关系式来表示这种联系。它为小学生解决同类数学问题指出方向, 提供基本方法, 形成一种策略, 是一种有数学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模式。

小学阶段以数量关系的算术运用为主, 涉及简单的方程运用。主要包括简单数量关系的运用、复合数量关系的运用, 以及特殊数量关系的运用。教学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一、二年级,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最简单的也是最为基本的四种数量关系的结构 (部总、份总、相差、倍数) ;第二阶段主要是三、四年级, 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四种复合数量关系的结构 (由四种最基本的简单数量关系经过交错组合而形成) ;第三阶段是五、六年级,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特殊数量关系的结构 (把一般的份总关系运用到特殊情境之中, 如:购物、工程、行程等问题情境, 产生以下一些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工效×工时=工总, 速度×时间=路程) 。

以上数量关系运用都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简单运用和变式运用。小学阶段不论是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都离不开四则运算的意义。许多数量关系都是在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的最基本的含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的基本方法

1. 通览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 明确编写意图。

苏教版教材中“数量关系”这一数学术语首次以书面形式呈现是在五年级 (下册) 第一单元第五页第2题: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随后教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第8页例题7:“小刚的跳高成绩是1.39米, 比小军少0.06米, 小军的跳高成绩是多少米?” (教材是以图文形式出现) 中首次出现数量关系的文字表达式:小军的跳高成绩-小刚的跳高成绩=0.06, 在第9页的“试一试”下面提供了填空形式的表达式: (%%) 的体重×33= (%%) 体重。同时在教材第10页安排了相应的习题, 如第5题: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 并解答。之前教材中从未出现过“数量关系”这四个字, 是否就可以认为教师不用教数量关系?学生也不用把握数量关系呢?五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中说明, 方程的等量关系的教学是在学生熟悉相关的数量关系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然是用了“熟悉”一词, 就应该想到之前教师应该有数量关系的教学, 那么数量关系的教学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记得沈重予老师谈教材编排意图时曾经指出, 数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内容, 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程度, 直接影响到解题思路的形成。而且我也翻阅了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的教学参考书, 发现一年级的教参中提到数量关系的地方就有好几处, 而在其他年级的教参中, 关于数量关系的提法更是俯首皆是, 不胜枚举。这充分说明教材的编写者从来也没有忽视数量关系的教学, 只是没有在教材和教参中具体呈现。因为缺乏必要的依据, 教师在教学时, 往往关注情境创设, 关注信息收集, 忽视了数量关系的分析。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王林老师在《也谈解决问题与应用题》一文中指出:“第一学段就加强数量关系的教学, 帮助学生通过理解数的运算的意义来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 抽象出基本的数量关系;根据分析数量关系的难易程度有层次地安排有关应用题的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逐步有机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2. 结合日常教学过程, 渗透数量关系。

低年级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依赖形象思维的支撑。因为学生往往借助形象思维和生活经验, 很快可以列出正确的算式。而到了中年级, 如果还是凭借直观的思维解决问题, 数量关系抽象概括的缺失直接影响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全面的、深刻的把握。数量关系的呈现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从低年级的老师讲过渡到中年级的学生讲, 从中年级的讲过渡到高年级的写, 从给定的填空式过渡到自觉地寻找。低年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经常性地、口头说说解决问题时常用到的数量关系式。如:看到“小红比小丽多跳2下”就能想到:小丽跳的数+2=小红跳的数, 看到“柳树是杨树的3倍”就想到:杨树的棵数×3=柳树的棵数等。随着呈现次数的增多, 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建立一个个数量关系的模型, 到中年级时, 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讲数量关系, 不必要求语言多么严密, 措辞多么严整, 只要能够完整地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即可。在对数量关系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 高年级教师就应让学生写出数量关系式了, 并且在写的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完整准确地表达数量关系式。如标准量-相差数=比较量、标准量+相差数=比较量、倍数×倍数=几倍数、单价×数量=总价等。这样自觉寻找就容易多了。

这样的训练也不能过于机械, 还应该适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如设计一些只有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的题目, 让学生感悟得出必须知道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求出第三个数量。

如“二年级植树24棵, 五年级植树多少棵?”你能求出吗?为什么?生说不能, 因为不知道五年级比二年级多几棵还是少几棵, 也不知道五年级的棵数是二年级的几倍或二年级的棵数是五年级的几倍。这时教师可以及时告诉学生说不知道五年级和二年级之间的关系, 不能求出。如果要求五年级植树多少棵, 你能补充一个条件吗?要是补充一个“三年级植树32棵”这个条件能求出吗?还是不能, 为什么?因为三年级的棵数和五年级没有关系。那我们要补充的条件必须是二年级和五年级两个数量之间的一个关系。然后启发学生补充条件如下: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植树12棵或二年级比五年级少植树12棵;五年级比二年级少植树12棵或二年级比五年级多植树12棵;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二年级的2倍或二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五年级的2倍。从中任选一个条件, 你能求出吗?能, 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了五年级和二年级之间的关系。找“数量关系”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孩子解决问题的策略里。如果是六年级的学生, 还可以补充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谁比谁多或少几分之几等条件。经常进行数量之间关系的教学, 对学生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以及中学方程的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

3. 提供相对真实的现实情境, 抽象数量关系。

苏教版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相对真实的现实情境,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动态探索, 理解感悟数量关系。这种明显带有个体“数学思考”成分的数学活动是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结合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安排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提供了一幅猴子采蘑菇的情景图, 有12个蘑菇, 把这些蘑菇的分给3只猴子, 问题是:分给它们多少个?教学用书要求教师利用学生“对分数实际意义的理解, 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解决, 让操作和直观作为学生思考的依托, 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观察, 来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情境中的问题与分数的意义相联系, 充分经历思考与体验的过程。学生用圆片代替蘑菇, 分前要先想一想这里表示的实际意义, 就是把12个蘑菇平均分成4份, 取这样的3份的数;然后让学生边操作边列式, 先把12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 用算式表示为12÷4=3 (个) , 再取其中的3份, 用算式表示为3×3=9 (个) 。接着, 教师不要急于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方法, 而要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似情境, 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悟自己总结其中的数量关系。如把12个蘑菇的分给3只猴子, 分给它们多少个?把12个蘑菇的分给3只猴子, 分给它们多少个?这些同样是先用除法求出每份是多少, 再用乘法求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在此过程中, 学生也会有意识地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与数学意义的联系, 基本数量关系的教学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渗透, 这种原始的积累, 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结合解题思路的叙述, 表述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式的概括过程是学生把日常用语抽象成数学语言的过程, 是将日常用语转换成符号语言 (方程式) 的前提。重视解题思路就是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 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 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 把解决问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

一步计算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 要训练学生表述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 使学生明确简单实际问题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 缺少条件要补条件, 缺少问题要补问题才能构成一道完整的题, 同时条件与条件, 条件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时可以进行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通过训练, 学生看到相关联的两个条件能提出问题, 看到一个问题一个条件就能意识到还要补充什么条件。这一训练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 也为今后教学复合应用题提出中间问题做准备。教学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如引导学生用“先……再……”“根据……可以知道……”等语言来表述, 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了问题:大猴采了3筐桃, 每筐12个。小猴采了6个桃, 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

表述思考过程: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说出思考过程。 (1) 根据条件“大猴采了3筐桃, 每筐12个”, 可以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个桃。 (2) 根据问题“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想到大猴采的不知道, 应该先算大猴采的个数。表述算法的选择:无论哪种想法, 当明确了这个“中间问题”之后, 解题思路也就形成了。 (1) 求大猴采的个数, 要用每筐个数×筐数。 (2) 求两只猴一共采的个数, 要用大猴采的个数+小猴采的个数。表述结题思路:在学生列式解决问题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下面几个问题:这道题是分几步解答的?先算了什么?为什么要先算大猴采了多少个?是利用哪两个条件计算的?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 初步形成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思考问题的意识。显然,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可以看作是两个一步计算问题的综合。因此, 对一步计算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直接影响着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还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整理信息不是罗列条件和问题, 还要发现条件之间的联系, 研究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 能从中再生出新的、有用的信息。

除了加、减、乘、除意义的基本数量关系, 还有密切结合某些实际素材的常见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这些数量关系的得出, 都必须经过一个梳理和归纳的过程。而运用数学语言来提炼数量关系是此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面对一个问题情境, 教师应鼓励学生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构建“原生态”的数量关系, 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转换思维视角, 从而获得更为简约、更为概括的数量关系模型, 进而通过对这一数量关系模型的变式运用, 实现数量关系结构化迁移。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数量之间的本质联系。像这样, 让学生经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对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总之, 新课程并没有舍弃数量关系的抽象, 而是要求创新数量关系的教学方法, 强调在发展学生数学理解的前提下进行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当我们重新审视了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的地位后, 我们惊喜地发现数量关系在新教材中牢固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我们更希望编写者能在教材或教师教学用书上为数量关系提供适当的空间位置, 让一线教师更加清楚要为数量关系的教学做些什么, 怎么做;更希望一线教师能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 将数量关系的教学渗透在日常教学中, 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数量关系运用的结构教学初探[J].小学数学教师, 2007, (7) .

[2]陆顺昌.新课程要摒弃数量关系吗[J].小学数学教师, 2007, (9) .

由“虎照风波”重新审视网络受众 篇8

一、整个事情的经过和受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CCTV移动传媒的“热点”栏目的主持人曾说道:“如果是在20年前,就算是打死一只老虎也没有这样的轰动,引起这么大的反应。”诚然,也许换个时间,20年前甚至仅仅10年前,“华南虎”这一事件可能仅仅只是新闻长河里投下的一块小小的石头,只能激起一点点惊讶的浪花。那么为什么仅仅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后,这朵浪花却变成了几乎要淹没不少高官的滔天巨浪呢?在这一事件中到底是谁在推波助澜、堆沙成石呢?

整个“虎照风波”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发现华南虎,当天下午3点46分,网友“人力车夫”激动地将这一消息和华南虎照片贴在了摄影论坛“色影无忌”上。这一张看似简单的新闻照片,在论坛坛友眼中却是技术性的审视。很快,他们从摄影原理出发,提出了不少疑问。网友“第一印象”通过对几张照片的叠加,惊讶地发现“老虎是平面的”,率先提出了对虎照真假的质疑。2007年10月底,网友通过色温、闪光灯反光、拍摄距离、透视变换甚至线性代数方法证明老虎是“平面虎”。2007年10月20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傅德志在植物学专业网站论坛发贴,认为从植物学角度出发,虎照是不真实的,因为“以叶子大小为参照,周正龙拍摄的老虎太小了”。在这一段时间,挺虎派和打虎派在网上交锋激烈,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出现在2007年11月16日,网友“小鱼啵啵啵”在论坛上发表了4张“年画虎”照片,很快网民们便找到了年画的厂商。2007年11月26日,网易获得了40张“虎照”的数码照片,邀请了六个方面的专家和机构进行鉴定,得出的结论是要么华南虎存在证据的影像是不真实的,要么虎照和年画虎是同一老虎。

从整个事件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在大众传播媒介时代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受众进入到网络传播的新时代中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而是开始获得对信息的主动权、选择权和发布权,从而不再处于信息上的被动与受控状态,使得以往的“多种媒体,一种声音”转变成为“一种媒介,多种声音”。关注此事的网民们从自身的专业和知识出发,对所接收到的大众媒介的新闻信息,进行解读与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行集体参与辨伪和证伪的网络行为,并且通过网络这一新媒体发表出来,引发网络争论质疑,不仅给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信息内容,而且使其成为各方都关注的社会问题,促进了公众对于社会事件的参与、表达和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网民们的热议,潜在地影响了大众媒介的“议程安排”,使“虎照风波”越炒越热,最终成为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使得“真相越辩越明”。而在这一风波中,传统媒体的作用,至少在初期,不过是把网络披露的事件和网友的证据做引用和进一步的阐释,并没有如网民一样,在新闻发布的早期就对它进行质疑。正是网民的怀疑和坚持,才将可能淹没在浩然新闻中的“华南虎照片”的“皇帝的新装”给剥了下来,披露了事件真相。

二、网络这一新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首先,网络这一新媒介使得受众从被动接受大众传媒变为主动掌控网络传媒。网络传播已经使传播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方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使人类传播真正进入了一个双向互动、平衡互换的理想状态,使信息资源为全社会所共享。正如施拉姆所说:“革命的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将是更多注重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和个人越来越大的使用媒介的能力而不是被媒介所使用。”由于网络媒介固有的交互性,网民作为网络受众或者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部分受众,都有可能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这改变了大众传播中受众参与难与反馈难的状况。同时,网络媒介的庞大信息量和搜索引擎等新技术的不断问世,都使得网络受众完全可以摆脱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依赖而自由主动地从网络媒介中寻求、筛选、比较和获取所要的信息,并且对其作出自己的解读。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传受方式不仅表现在传受形式的变化,而且引发传播权利、地位、传播观念的深刻变革,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并且,与大众传播受众较少参与与较少反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媒介事使受众从信息反馈的延迟者转变为自主反馈的及时者,反馈与传者同步。比如说在“虎照事件”中,新闻出来的当天,论坛上就出现了网友的质疑,三天后第一条“打虎”证据就成为论坛的热点贴子,引发了网友的思考和怀疑。如果仅仅只有大众传播媒介,如果媒体因为某些保持沉默,那么受众的怀疑很难在大众媒体上得到反映,即使有,也不可能具备如此即时性的自主反馈,而是会在很久之后,到那时,可能广大受众早就忘记了华南虎这条新闻了,又如何形成热点问题,引发受众对于事实真相的追寻呢?

其次,网络新媒介的出现,还使得受众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自上而下的传播,不愿意接受现成的结论,不愿意处于被人灌输的地位,不再是被动而沉默地接受,而日益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表现欲和表达欲得到了解放。他们要求通过网络直接参与传播,以传者的身份出现在传播过程中,主动地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愿望,使大众传播成为充满活力的双向传播系统。“只有真正努力寻求真相且确实愿意要求得到真理的公众才有可能获得事实真相,无论这一真相是从政治家那里获得,还是从媒体那里获得”,甚至是自己所找出来的。“虎照风波”中,许多受众并没有直接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内容,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寻真相。不论从多个专业、多个角度提出虎照真伪证据的网民,还是通过“人肉搜索引擎”找寻年画来源的网民,都不再把网络媒介仅仅当作接收信息的渠道,而是将其看作发表个人意见的“自由市场”。施拉姆曾经说过:“我们认为阅读大众能够变得主动起来,而不复处处被动;还有,他们能辨别自己的需求来明白的争取。”在网络媒介发展的背景之下,我们看见了网络受众从主动到被动的显著而意义深远的转变。

三、网络媒介背景下受众的转变对于大众传媒和社会的影响

“虎照风波”这么一个简单的事件实际上已经从真假层面的追问上升到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广大的公众已经不满足于那些空洞的形式化解释和踢皮球似的结论,他们想知道的是被遮蔽的真相。那么真相是由谁来提供的呢?如果我们把这种社会事件的真相当作一种公共物品的话,很显然,真相的提供者应该是政府的一些官员,但是如果一些政府官员继续演绎太极推手等不作为的政策,所导致的后果是政府公信力的严重缺失。而新兴的技术给了人民更多的自由和能力,虽然地方的一些林业官员置科学标准于不顾,虽然传统媒体在初期普遍保持沉默,甚至有的媒体颠倒黑白,但是网络媒介极大地促进了民情和民意的表达,还通过网友的呼吁直接揭开了长期被遮蔽的诸多所谓评审的黑幕。在“虎照风波”中,正是由于网友锲而不舍的追问,传统媒体才开始调查官方鉴定报告的证据和结论,结果发现,参加学术论证的专家中没有一个专家研究过华南虎,并且专家组并没有对照片本身的真伪作出判定,而仅仅是认为照片上的老虎属于华南虎。

从“虎照风波”这一事件可以发现,网络这一新媒介加强了现代社会公民监督公权的力量。无论是精英还是草根都站在网络这一平台上平等地对话,理性地辩论。这一方面从形式上打破了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和话语权的垄断,体现了平等,另一方面从话语等权力结构上建构了民主,使得社会最终必须作出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通过网络讨论质疑,并最终突破网络讨论的范围,成为各方都关注的社会事件。当人们通过网络主动地关注或解读那些或激动人心、或触目惊心的公共事件时,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参与社会监督,更深入地参与社会生活,有效地传播公平、民主、权利、监督等先进观念,改变人们不善于、不敢于表达的习惯,也改变公民与社会互动的既有思维,还是社会向前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一些起初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成为一件宏大事件高歌猛进的导火索,如2007年重庆九龙坡那个不起眼的最牛钉子户,不经意间便成为枯燥的法律文本物权法走向公民最生动有效的样本。“虎照风波”从某种角度上说,揭示了在网络这一新媒体背景下,发生在受众身上从被动到主动的深刻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给社会和大众媒介的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前年的社会热点事件“虎照风波”出发, 探讨了在这一事件当中, 处于新媒介——网络的背景之下网络受众即网民所起到的作用, 这种作用所反映出来的网络这一新媒介带来的受众变化, 以及受众变化对社会和大众媒介的影响。

关键词:“虎照风波”,网络,受众,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 马克·法克勒等著.媒体伦理学.华夏出版社, 2001, 第五版.

[3]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重新审视自动驾驶 篇9

尽管美国海军一直没有查明导致在墨西哥湾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上的坠毁事件的原因,卡明斯怀疑是技术搅了浑水。“我没法告诉你有多少朋友死于设计缺陷,”她回忆起自己服役的岁月,“作为一名飞行员,我觉得跟不合拍的技术作搭档极其让人沮丧。”这是在喷气式战斗机的控制台后面工作十余年后,卡明斯决定华丽转身,自已上手设计控制系统的原因之一。现在,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副教授以及人与自动化实验室(HAL)的主任,她已成为人机工程领域的领军者,专注于设计更安全、更直观使用的技术系统。

1988年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1994年从美国海军研究生院获得航空系统工程硕士学位后,卡明斯开始了驾驶飞机的生涯。从1993年,禁止女性参与操控性作战中队的政策取消时,她已经成长为一名熟练的飞行员了。她被甄选为第一批女性驾驶F/a-18大黄蜂,这是技术最尖端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

不过新政策并未消除军队中的性别歧视。“社会环境不利于我这个职业,这不是秘密。”卡明斯如是说,“男人们气不过一个女人工作在一个显然是武士的天下,而我呢,还是金发姑娘力挑杀手的角色。”(在她2000年出版的书《大黄蜂窝》(Home’s Nest)中,详细讲述了这一经历)。在一段格外困扰的经历过后(她报告说,她驾驶的飞机的电台频率被不小心改变,而男同事则故意给出危险的滑行指示),卡明斯退后一步,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1999年,她离开了军队。

上一篇:煤炭企业的绩效管理论文下一篇:立足细节追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