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当代艺术

2024-06-30

审视当代艺术(精选12篇)

审视当代艺术 篇1

一、“投壶”的当代价值

投壶是古代宴会上的一种礼制,亦是宾主娱乐的游戏。它自燕射中产生,由西周射礼发展演变而来,在春秋时期就已在上层社会中流行。汉代以后,投壶成为宴席上必备校具,逐渐朝娱乐化方向发展。魏晋南北朝开始向技艺多样化发展,增强了娱乐性。隋唐亦如此。晋代以后,投壶继续风靡酒场,雅歌投壶,南北朝时,出现更多花样。宋元时期,投壶继续在士大夫中流行。明清时期,投壶技艺发展到最佳境界,不但创造出了更多新花样,还将投壶深入到人们日常的娱乐活动之中。但到民国时期,投壶已销声匿迹。投壶作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具有传承民族信仰、展现民族精神、寓教于乐的教育精神及培养审美情趣等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投壶文化的传承目前不容乐观。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潮中,探寻投壶在古代两千多年传承的内在因素,并赋予投壶当代体育文化价值,实现身体、个人修养与文化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目标,从而为解决当代社会中体育的人文危机、重技术手段轻人的责任与能力等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视角。

二、古代“投壶”发展的根本动因

1. 实践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文化的历史继承性、统续性、不间断性,从根本上是由劳动工具的连续性、持久性所决定[1]164。投壶文化的发展是以投壶工具的连续性为基础,投壶文化的阶段性、间断性同投壶工具的“无限进展”性和变革特质是密切相关的。就是说,投壶工具和投壶的实践手段具有“无限进展”和非连续性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投壶工具总体呈现连续性,投壶工具无论持续多长时间,在主客体无限统一力量的推动下,总会被新的工具所取代,所超越。投壶文化的物质文化方面研究较多,考古学、博物馆等对其研究较为丰富,很多文献都对投壶的历史发展及其工具、规则进行系统的研究,如汝安的《“投壶”历史文化考》[2]32等。

投壶活动的实践工具主要包括投壶之壶(材质、形状)以及投壶之矢的变化等。首先,投壶文化发展史与工具发展史存在一致性,投壶工具的发展历史也与人类工具发展史具有相似性。工具的发展经历石质、青铜、铁制等发展历程,投壶工具也是如此。西周时期是青铜时代,投壶的材质也是青铜的,秦汉时期的投壶多为陶质或铜质。无双耳,圆腹,细颈。两晋南北朝时,壶具的两侧增加双耳,投壶之矢在晋代改棘木矢为竹矢。唐代投壶多用瓷质贯耳瓶,到了晚唐至五代时期,瓷质贯耳瓶脱离投壶实践,变为案头的陈设器。明清时期,有无耳、双耳、四耳,甚至出现腹部增加双耳、四耳的造型,质地上多为金属制品,有铜、铁、陶、瓷、金的。其次,投壶工具在连续性发展过程中也呈现阶段性发展。文化的继承性和阶段性最终在于实践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这里的实践主要包括作为实践手段的生产工具和作为实践社会形式(即投壶的工具以及投壶的活动形式)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投壶工具需要克服客体、需要适应变化环境,同时,还需要满足投壶主体即人的实践活动要求(包括礼仪、酒文化等)、投壶目的,导致投壶手段、工具也要进行不断的革新,使得投壶工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不同时期的投壶工具其材质、形状、尺寸不尽相同。

2. 实践主体的需求。

实践是由实践的主体即广大群众的需求所决定。首先,投壶体现了实践主体的载德、教育需求。中国古代文人重视认识活动,注重伦理约束和不断强化群体教化的精神倾向[3]314,投壶作为古代传统体育文化的载体,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实用”的特性,即投壶不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娱乐活动而实践,而是具有“实用”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即当时主流文化中人的“修身”需求。投壶虽属于投掷游戏,但它不具备单纯以娱乐或赌赛为目的属性,而是注重立德正己与君子之争。因为投壶是古代礼乐文明的象征仪式,其目的不仅留在政治道德层面,而是更进一步塑造“君子的人格精神。所以,投壶实践中并不是靠勇力,而要靠投壶者的品质和德行,并养成内心的坚毅品格,在礼仪的过程以投壶实践规范养成刚柔相济的君子品格。其次,投壶体现了实践主体娱乐需求。投壶与礼、乐的教育是相结合的,这迎合了当时社会对娱乐的一种需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所推崇的一种与音乐相伴的和谐运动节奏。从投壶的材质向实用性、花样繁多方向发展;规则由礼制向方便灵活的规则与程序转变;人群从诸侯、士大夫、儒生向普通百姓发展等可知人们投壶的娱乐需求。如秦汉之时,士大夫们每逢宴饮,必得以“雅歌”伴“投壶”助兴。邯郸淳在《投壶赋》中还讲到了投壶的作用,可以“悦与坐之耳”“乐众心而不倦”等。最后,投壶体现实践主体“养生”需求。儒家认为“气”是产生和组成人体的元素,形与气相结合,才有人的生命。投壶正是一种“内心的平和带来气血顺畅,也带来身体健康”的活动,强调人体对动作的反复练习达到一定的技能,同时,强调身心协调配合,和谐发展。所以,投壶是在一定场地、规则要求下,以体力为基础,投壶技术为核心、心理为保障的文化活动。

3. 职能服务于投壶的目的。

纵观投壶的发展历史,投壶始终被纳入不同时期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并履行其社会职能,实现着投壶职能服务于投壶的目的。投壶的职能是投壶活动的自在机制,属于投壶直接给参与者和观赏者带来的体验(投壶起源于射礼,具有“射”的特质,还具有当代“命中类”项目的特征,所以,投壶作为具备以身体运动为手段的传统文化活动这一本质,并在投壶运动中体现“运动”投壶的职能)。投壶的目的是参与投壶的人之“人为去向”[3]317,是投壶只能在特定环境下的现实体现。如投壶的目的体现了人与社会的主客观需求,不同时代人对于投壶运动的需求不同:投壶起源于礼射,春秋时期投壶礼呈现了载德、教育的目的;汉朝以后,由于“独尊儒术”,投壶向娱乐化发展,游戏性增强,体现了娱乐的目的;投壶是以身体运动为载体,又具有养生、健身的目的。其中,投壶的目的是投壶职能在特定社会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同时,职能又是投壶目的影响的结果。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投壶一直在围绕着根本职能而调适不同阶段的投壶目的,使得投壶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主要是指不同时期投壶的职能不断调适,但未发生根本性改变;阶段性是指围绕着投壶的职能,不同历史时期的投壶的目的存在明显的阶段性。

三、“投壶”的当代审视

1. 当下投壶文化传承问题审视。

投壶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发展中,必然存在一种文化的共性,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如投壶物质文化的连续性和投壶工具“中介的无限进展”,体现了投壶工具的发展史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二者存在一致性。作为道德规范的投壶礼仪文化,规范人的行为,使之合乎当时社会的要求。此外,文化深层心理结构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而投壶的精神文化是最好的印证,对个人对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同时,从运动文化的角度探寻隐藏在背后的投壶运动文化传播规律,对于当代研究体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当前投壶的研究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投壶文化的当代传承。一是研究视角狭隘。对投壶的保护停留在“施予式保护”阶段,仅强调对投壶相关资料的记录,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承使其成为一种“纸上遗产”或称“博物馆遗产”,从而忽略了一种“活态传承”的文化遗产。二是投壶活动的当代“复原”,投壶的当代“穿越”。这种仅仅停留在体验古代投壶的传承上是远远不够的。三是缺失了对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传承。在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上,主要是对项目本身的介绍,而对其内涵没有做深入的挖掘或辩证汲取,包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注重其形,轻其神。众所周知,投壶与诗歌、音乐等作为传统文化的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韩国人认为射箭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体育运动,它含有深刻哲理,既可以健身,又可以涵养心性和道德,因而将其称之为“弓道”。在其“练功八发”中,就有“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等《射义》中的文字。可在我国却缺乏对投壶文化内涵的挖掘,缺乏从多学科对投壶进行研究,更缺乏瑞投壶的“活态”传承。

2. 当下活化投壶的审视。

(1)人的实践需求。“投壶”的发展需要满足人“实用性”实践需求。投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得以延续发展,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阶段性,在于投壶工具的以及投壶实践活动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但起到核心影响的当属投壶的目的,即“人”的需求及其实践。在不同时期投壶的需求以及实践随着不同时期人的需求及其实践发生流变,包括其起源礼射、助酒投壶、雅歌投壶、道家的出世投壶、明清投壶的民间普及等,但究其深层,固有共性的深层结构影响投壶的实践,即“修身”。“修身”服务于礼仪、酒文化、道家的修行、儒生的品行,包括司马光的《投壶新格》在明清时期得以重刊多次,都表明投壶是社会需要的实践。而这种“修身”在当代亦具有积极意义,古代投壶在当代的发展需要满足人的实践需求,而辩证的汲取投壶的精神文化弥补当代人的精神缺失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投壶运动的当代审视以及如何汲取投壶的文化精髓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成为投壶当代发展的核心因素。

(2)投壶精神汲取。投壶的“健康竞争心态”的当代汲取,以完善当代社会人的体育目的。体育目的与人的需求紧密相连,即当代人的需求与投壶职能、投壶目的的联系。投壶作为我国古代传统体育项目,除了具有博物馆的物质文化、服务礼仪的制度文化之外,还具有作为文化深层心理结构永恒性不变的特质,并深深影响古代人的发展。纵观投壶的长期发展的深层文化原因,可以依次探寻投壶文化中断的根本原因以及其未来发展的理由。由于实践(承载礼文化)的中断,导致投壶的衰落,但投壶能够延续千年的根本缘由在于承载了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文化特质,而这种文化特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当代人文精神的缺失。当然,此处并不特指投壶礼的完全复兴,而是古人在投壶礼仪中所强调的精神修养与身体锻炼相结合的健康积极的竞争心态,即“修身”。如“君子之争”道德是行为规范的起点。投壶强调参与者保持健康的竞争心态是融入社会的前提,良好的言行举止可以展示个人较高的修养,这都体现了投壶礼仪的道德教化作用。另外,“反求诸己”是个人修养的基础。当自己要做什么事却不能达成愿望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要回头从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方面寻求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改变自己,以达成愿望。它要求投手在习练过程中,要将入静的思想和动作结合起来,进而将动作要领转化为思想上的某种追求,集中身、心之力,在思想的指导下完成每一次仪式。而且要淡化每一次投矢的结果,无论是否中的、无论胜负,都要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胜不骄败不馁,多从自身找原因,尊重对手、尊重他人。

(3)投壶职能当代转换。投壶的当代发展以投壶的职能为基础。首先,投壶运动养生功能的当代汲取。投壶体现了古代中国养生文化的“中庸”精神,养生过程中注重“形神“”阴阳“”过与不及”等对立与统一辩证的养生规律,从而达到延年益寿以及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一方面指人内心的状态,如“雅歌”伴“投壶”,要求“循声而发”,讲究节奏,身体“上下表里处于协调状态”,强调修身养性,动静结合,追求人体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另一方面指外在的行为上的“中道”,处理事务合与实际和一定标准的办法[3]343。这种对于身体内外的和谐发展何尝不是当代人所追求的健康目标。

其次,投壶“礼”的当代价值。最早的投壶礼仪包括“宾主就位、三请三让、进壶、投壶”,具有十分庄严肃穆的礼仪,具有正己观德的内涵。随着投壶的发展,礼仪的成分减少,娱乐性逐渐增强,但蕴含在投壶之中的礼仪文化在当代仍具一定的价值。第一,运动规则保证竞赛进行。随着投壶礼的简化和投壶器具不断更新,投壶的技巧越来越高,为了实现更合理的投准的目标,投壶规则对不同的投壶技术而加以限制,这种微观层次的投壶之“礼”,保证投壶能够平等、公正的进行,又可以更准确地判定竞赛的结果,同时还可以使投壶在更高的水准进行,从而使竞赛更具有吸引性。如汉代投壶技法和规则方面的新发展,除了增高壶的高度外,还改柘矢为竹矢;去掉壶中小豆,矢跳出再投入为“骁”,以致出现了像郭舍人那样被历代文人代代传诵的投壶高手等。第二,投壶的“修身”之礼。即“人”的投壶动作合乎礼,强调通过修身来达到“平天下”的目标。投壶体现了“合理”的竞争精神,这种竞争不是靠身体的直接对抗体现,而是反映了中国古代绵缓体育文化的特征,即注重伦理与道德;注重和谐与统一;注重实际与稳重;注重理性与人文教养[4]156。正如有的儒生认为蹴鞠费力劳体,不合“君子勤礼”的古训,而主张用其他合于礼仪的雅戏来取代之。这影响着古人选择体育运动形式的意向,后世许多对体育活动的偏见多生于此[5]25。这就是投壶的“修身”之道,“道”,就是“礼”,强调“中庸”的适宜,要符合“礼”的行为,需要使自己的行为适宜并符合实用的“礼”。所以,在投壶中将比赛当作人生修养的一个途径,努力提高个人修养,这在当代亦符合体育是一种促进人健康的手段或途径,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处。

最后,投壶职能的实现取决于投壶运动的三大要素:投壶的动作、投壶的条件以及投壶最终的运动课题。在不同时期,投壶的动作要求、投壶的条件(包括最初礼仪的规定等)、投壶的运动课题(投壶最终的计量方法与结果等)不尽相同[6]127。投壶的条件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既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亦受到由人实践的社会文化的影响。投壶的课题是投准,但又依附于当时社会的不同实践需求,如早期的礼仪等,自始至终都未作为纯粹的运动而形成独立的运动课题。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形式,投壶的动作要求体现了体育运动的特征:投壶时需要身体运动的智力(上下肢协调集中于上肢的发力投)、空间智力(辨别自我方位和投壶之矢抛射出去的方位),这与康德的身体教育因素是相契合的,身体方面的教育中应当与“有意识的运动”“感觉器官相关”[7]24。如投壶投矢方面的锻炼,包括投掷的远度、投掷的准确性。这种运动特征因人而异,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在投壶的发展史中,投壶的动作、条件、投壶课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投壶在当代传承过程中,并不是投壶礼的简单复兴,而是投壶的当代继承与发展,即有利于当代人、社会发展的精华汲取。投壶职能的当代转换:投壶的职能服务于目的,当代人的体育文化目的是“促进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投壶的动作、条件的课题需要根据投壶的职能、目的进行调整,实现投壶的当代发展;根据参与人存在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需要不断调整运动课题、运动条件以及运动动作才能更好地在当代得以发展。

摘要:探寻投壶在古代两千多年传承的内在因素,并赋予投壶当代体育文化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对古代体育文化投壶的发展缘由进行深层剖析,并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投壶文化进行当代传承的研究。

关键词:投壶,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2]汝安,等“.投壶”历史文化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8).

[3]连桂红,等.体育运动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4]杨文轩,等.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5]王化冰,等.孔子不该承担之罪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7.

[6]宋丽维.投壶的文化内涵[J].济宁学院学报,2014,35(2).

[7]康德.论教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审视当代艺术 篇2

义利之间--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的义利关系及其当代审视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义利关系是备受思想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处理义利关系的不同主张在<国语>、<左传>已现端倪.在漫长的处理义利关系的实践和思考中,形成了义之至上、利之优先及义利相和三种处理义利关系的不同模式.任何一种模式都程度不同的为现代人处理义利关系提供了相关智慧.

作 者:李承贵 LI Cheng-gui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刊 名: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3(1)分类号:B21关键词:义 利 义利关系 义之至上 利之优先 义利相和

审视当代艺术 篇3

市文联在中国美协和省美协的支持下,策划并组织了这次画展,让画家贴近榆林、感悟榆林,用艺术的眼光审视榆林,用笔墨的形式表现榆林,用实际行动贯彻了市委提出的文化艺术“八进榆林”的决策。这是榆林历年来举办的一次阵容最强、规格最高的中国画展,对加快榆林西部文化大市建设步伐,打造榆林文化品牌,提升榆林文化品位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画名家走进榆林活动历时半年多,分为采风写生和创作展出两个步骤。活动得到了省内外众多国画家的支持。本次画展精选画家81件作品,展览作品既扣紧活动主题,突出了陕北题材,又吸纳了画家代表风格作品,注重了风格的多样性。作品既蕴含着扎实的传统功底,又呈现出丰富的审美趋向。有长安画派大师的作品,同时也有十位本地作者作品参展,充分体现了学术交流性。

画展让榆林人近距离感受名家大师的艺术风采,让榆林本土画家品味名家大师的笔墨精神,为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力,为榆林本土画家观摩学习名家名作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中国当代油画“暴力”价值审视 篇4

一、对传统美学的反叛

中国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表现暴力的绘画有它自身发展的语境。特别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变迁中,大众文化影响着当代审美文化。当后现代审美商品化在中国初露端倪时,反传统、反精英艺术的当代绘画也在就视觉艺术的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着解读。从绘画形式审美角度来看,表现暴力的绘画并非传达“暴力”本身的现实感,“赏心悦目”已不再是艺术家唯一的追求,它更多的强调图像背后的社会性信息,以实现绘画艺术对现实的映照。人们对“暴力”的欣赏已成为调和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媒介之一。在消费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欣赏“暴力”,但仅仅只是对“暴力”的消费,对其产生的文化价值并不予以关注。正如保罗·克罗赛所说:“画面的暴力布局及画的叙事和表现手法,都能描绘出一个独特而共享的视觉世界。”强调“暴力”表层形态的油画在消解叙事性的同时,也消解了形式感的审美传统,凸显了形象和色彩的表现力,张扬了暴力表现之外的社会现实感。背景的简化更预示着一个社会大背景将在图像背后呈现。绘画语言与表现暴力内容的契合满足了欣赏者对刺激的需求,让观众不得不发出赞叹,使人们对现实“暴力”的不平在欣赏中得到宣泄。就“暴力”在中国当代绘画的呈现和发展来看,它意味着对绘画领域、美学意义上的传统美学的反叛,它是绘画在以新的方式实现对视觉艺术的现实关注,它是艺术家在用个人的方式来重新表达对美的体验和认识。

二、社会学意义的批判与反思

正像殷双喜说的那样,当代艺术的前卫性是一种重视社会生活变迁与个体感受的“社会学前卫”。表现暴力的绘画正是在艺术与社会、个体经验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建立一种视觉关联,从中折射出一定的社会现实状态以及引起批判性的反思。

就表现暴力的绘画对社会现实的介入来看,它从批判现实的角度找到自身的生存空间。恐怖、性、毒品、战争等夹杂在“暴力”之中,画家通过描绘表现这些与社会文明体系不和谐之音,激发人们对恶性的自我反思,进而实现对暴力的控诉,对正气的弘扬,对人类崇高精神的追求。绘画通过静止画面的呈现能够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观者置身于画前,则能体会到画面与现实的关联。如在尹朝阳,何森的绘画中,那些映射出年轻人正承受着无形的“软暴力”已对其造成精神伤害的图景,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当下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中,年轻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失重。而在唐志冈的绘画中,儿童打斗场面虽然带有诙谐、趣味性,但是,从儿童的着装中我们又能窥探出画家对社会现实的戏谑和批判。又如马保忠的关于战争、恐怖主义题材的描绘,让我们重申了对“暴力”的控诉,同时激起了观者对社会自身与文明体系不和谐之音的反思。此外,在施晓杰的绘画中体现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正像他的画所表现的那样,他自己就是从一个一腔热血步入社会的小伙儿过渡到心灰意冷的愤事青年,从一个对未来与现实充满美好憧憬与追求的理想主义者转变为不断遭遇挫折与不公而锻炼出的沉浮者,对于社会他认为自己就是那个“玩偶”———那个愤事嫉俗的承受着暴力与伤害的娃娃。他个人的种种遭遇引发了人们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深层思考。而朱世良作品则始终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对过去学校生活的眷恋,对大窑场和榆树林的回忆,总是反复出现在画面中,在一种追忆与飞速变化的矛盾冲突后,把人和与之相关的事物快速推进,往往是还来不及回味,一切便已经消失,这就是他理解的环境对作为个体的人的一种暴力伤害。赵能智的《表情系列》中,一张张恐怖的脸就是一扇扇敞开的大门,在里面能看到不同的东西,与此同时,自我的迷茫、人类的困境等在画面中一一尽显。这是艺术家创作之初对自身艺术宗旨的设定,也是艺术本身社会功能的积极体现。

理论剖析与审视 篇5

快递服务合同作为一种不同于邮寄服务合同的新型合同ꎬ 理应受 «合同法» 等民事立法 的调整ꎮ 寄件人和收件人对经营快递业务企业的不履约行为ꎬ 享有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ꎬ 但是收件人作为 利益第三人ꎬ 只有在寄件人不行使或怠于行使请求权时ꎬ 方可独立行使请求权ꎮ 当出现不可抗力、寄递物 品的自然性质、寄件人和收件人的过错或其他免责事由时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无需承担违约责任ꎮ 此 外ꎬ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ꎬ 除因故意或重大过失不履行债务之外ꎬ 违约损害赔偿应遵循限额赔偿ꎬ 合同当事 人可以通过保价制度来排除其适用ꎮ [关键词]

快递服务合同ꎻ 违约损害赔偿ꎻ 免责事由ꎻ 限额赔偿 [中图分类号] DF52

[文章编号] 1002- 3054(2017)09-0069-1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ư 13262 / jư bjsshkxyư bjshkxư 170908

2016 年ꎬ 中国全年快递业务总收入高达 递行业转型升级ꎮ 4005 亿元ꎬ 同比增长 44ư 6%ꎬ 而在十年前ꎬ 全 年快递业务总收入还不到 300 亿元ꎮ[ 1 ]

但与此 一、快递服务合同的 同时ꎬ 快件丢失、延迟、毁损等服务质量问题 法律界定与诠释 也不断涌现ꎬ 截至 2016 年 11 月ꎬ 全年国家邮 政局共受理用户投诉 111ư 8 万件ꎬ 远超 2015 全

对法律概念的合理界定是解决法律问题所 年的 98ư 3 万件ꎮ[ 2 ]

为了进一步提升快递服务质

需要的和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ꎬ 它是辨识和 区 量ꎬ 国家邮政局在 2016 年 12 月发布的 «邮政 分社会现实中特有现象的工具ꎬ 缺乏限定严格 业发展 “十三五” 规划» 中明确提出ꎬ 应当引 的专门概念ꎬ 就无法清楚理性地思考法律问 导企业从价格竞争向品质竞争转变ꎬ 强化质量

题ꎮ[ 3 ](P504)

目前ꎬ 中国 « 合同法» 尚未将快递 意识和诚信意识ꎬ 逐步提高服务水平ꎬ 推动快 服务合同纳入有名合同之列予以规定ꎬ 因此ꎬ

[收稿日期] 2017-04-21 [作者简介] 郑佳宁(1978-)ꎬ 女ꎬ 北京人ꎬ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基金项目]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 [CLS(2016)D066] — 69 —

北京社会科学

2017 年第 9 期 为了有效化解快递服务合同引发的纠纷ꎬ 需要 递过程中的保密义务ꎻ 及时提供查询的义务ꎮ 对其进行准确且合理的界定ꎮ 为了勾勒出其整 保密义务ꎬ 是指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对寄 体面貌ꎬ 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快递 递过程中所搜集和处理的用户个人信息进行保 服务合同的核心区域ꎬ 二是看快递服务合同与 密ꎬ 不得超出寄递服务的限度使用、泄露用户 相似合同之间的区别ꎮ 前者需要从法律关系入 的个人信息ꎮ 及时提供查询义务是指ꎬ 经营快 手ꎬ 而后者则需要从与邮寄服务合同的比较 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根据服务种类向用户提供电 入手ꎮ 话或互联网等免费查询渠道ꎬ 查询的内容包括 法律关系是对生活关系的理性概括与抽 快件当前所处服务环节及其所在位置ꎮ 至于收 象ꎬ 作为理解之学问的法学ꎬ 是透过解释来理 件人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之间的关系ꎬ 收件 解语言的表达方式及其规范意义ꎮ[ 4 ](P25)

民法以 人并非快递服务合同的当事人ꎬ 其为合同的利 规范私人利益为中心ꎬ 所以在当事人之间建立 益第三人ꎮ 根据寄件人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 的关系方式ꎬ 不仅不是以约束为中心ꎬ 相反是 之间的约定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有义务在承 以设定自由为中心ꎮ 法律关系的内容本质是民 诺的期限内将所交寄的快件交由收件人签收ꎬ 事生活的自由———权利ꎬ 有权利必然产生对应 与之相应ꎬ 收件人作为利益第三人具有签收物 的义务ꎬ 因此ꎬ 法律关系的内容均表现为权利 品的权利ꎮ 义务关系ꎮ[ 5 ](P122)

基于此ꎬ 欲明确快递服务法 仅通过法律关系的分析还不足以准确界定 律关系的具体内容ꎬ 须解构快递服务合同所涉 快递服务合同ꎬ 仍需对快递服务合同与邮寄 及的主体之间的具体权利义务ꎮ 服务合同 [6 ]的区别进行辨析ꎮ 两者最基本的 快递服务合同ꎬ 涉及寄件人、收件人和经 区别在于提供服务的性质不同ꎮ 邮寄服务合 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三方ꎬ 整个法律关系可细分 同提供的邮件寄递服务ꎬ 其性质为邮政普遍 为寄件人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之间的法律关 服务ꎬ 指邮政企业应当确保在任何地区的任 系和收件人与快递业务的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 一用户ꎬ 均可在能够接受的合理价格限度内ꎬ 两个层面ꎮ 寄件人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为快 享受一定质量的邮政服务ꎮ[ 7 ]

这一性质决定了 递服务合同的当事人ꎬ 寄件人在快递运单上如 邮政企业对于用户的邮件寄递请求ꎬ 没有自 实、准确地填写信息并签字后ꎬ 二者便基于合 由承诺或者不承诺的选择权利ꎬ 邮政企业负

意达成快递服务合同ꎬ 形成债之法锁ꎬ 受合同 有强制性缔约义务ꎮ 强制缔约义务打破了传 义务的约束ꎮ 由此ꎬ 寄件人与经营快递业务的 统合同自由原则中的订约自由ꎬ 旨在保障社 企业应当履行自己的诺言ꎬ 确保在不同时空领 域内的给付得以履行ꎬ 从而保护快递服务合同 当事人预期利益的实现ꎮ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ꎬ 寄件人的义务较为简单ꎬ 主要为交寄快件、如 实填写和告知寄件人、收件人和寄递物品的具 体信息、支付服务费用ꎮ 而经营快递业务的企 业的义务较为复杂ꎬ 包括给付义务和附随义 务ꎮ 给付义务主要包括: 依据寄递物品的信息 对寄递物品进行包装与分拣ꎻ 安排合理的运输 路线和运输方式ꎻ 及时通知收件人签收并按照 约定的方式投递快件ꎮ 附随义务主要包括: 寄

会成员的基本利益ꎮ 而快递服务合同提供的 快件寄递服务则属于竞争性业务ꎬ 其提供的 是基本邮政服务以外的其他商业服务ꎬ 无需 遵循邮政普遍服务的限制ꎮ 作为寄递服务执 行者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ꎬ 不负有强制缔 约义务ꎬ 故不可将二者同等对待ꎮ 由此ꎬ 二 者在经营主体、服务范围和法律适用上都存 在较大的差异ꎮ 在经营主体上ꎬ 履行邮件寄 递服务的主体为特许设立的邮政企业ꎻ 而快 件寄递活动的实施者为具备商业性质的经营 快递业务的企业ꎮ 在服务范围上ꎬ 根据 « 邮 — 70 —

快递服务合同违约损害赔偿的理论剖析与审视 政法» 第 5 条的规定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 不得经营邮政企业专营的寄递业务ꎬ 不得寄 二、快递服务合同中的 递国家机关公文ꎮ[ 8 ]

在法律适用上ꎬ 邮寄服务 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 合同主要适用 « 邮政法» 的特别规定ꎬ 而快 递服务合同则主要通过 « 合同法» 来调整ꎮ

合同一经成立ꎬ 合同义务即应得到严守ꎮ 这突出表现在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律 适 用 上ꎬ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 根据 « 邮政法» 第 45 条和 第 59 条 的 规 定ꎬ 秉持债之本旨ꎬ 合理履行合同义务ꎬ 因其违约 邮件的损失赔偿应当按照邮费的三倍予以赔 行为所产生的损害ꎬ 寄件人有权要求其承担损 偿ꎬ 而快件的损失赔偿则适用有关民事法律

害赔偿之责ꎮ[ 10 ]

随着中国快递市场的迅速发展ꎬ 的规定ꎮ 因快 递 服 务 合 同 履 行 所 产 生 的 纠 纷 也 与 日 根据以上论述ꎬ 快递服务合同是指寄件人

俱增ꎮ 将特定的快件交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ꎬ 由经

1.违约类型 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在约定的时限内ꎬ 将单独封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ꎬ 经营快递业务企 装、有姓名地址等信息的快件ꎬ 安全、迅速地

业的违约行为主要集中在快件丢失及短少、快 运至约定的地点ꎬ 交由收件人签收ꎬ 并由寄件

件延迟、快件毁损、快递服务合同中附随义务 人或收件人支付相应服务费的合同ꎮ 据此ꎬ 可的违反四个类型ꎮ [11] 以确定ꎬ 快递服务合同是诺成、要式、双务和

(1)快件丢失及短少ꎮ 快件丢失、短少ꎬ 有偿合同ꎮ 快递服务合同的成立不以交付标的 是指在寄递过程中快件全部丢失或快件内件部 物为要件ꎬ 寄件人和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双方

分丢失的情形ꎮ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ꎬ 经营快递 意思表示一致ꎬ 快递服务合同即成立ꎮ 快递服

业务的企业应当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ꎬ 保证快 务合同须以书面形式而为之ꎬ 针对普通用户ꎬ

件的数量、重量与快递运单等书面形式的记载 快递服务合同即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所提供 相符合ꎬ 如违反则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ꎮ 具 的统一印制的快递运单ꎻ 而针对协议用户ꎬ 快

体而言ꎬ 在单一快件丢失时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 递服务合同则指包括快递运单在内的当事人之 企业在客观上已丧失了继续履行的能力ꎬ 该违 间达成的一切书面协议ꎮ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ꎬ

约行为构成根本违约ꎬ 寄件人可依据 « 合同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负有在约定的时限内将特 法» 第 94 条的规定要求解除快递服务合同ꎬ 定的快件安全、迅速地运送至约定的地点ꎬ 及

并要求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对其违约行为承担 时通知并交付于收件人的义务ꎬ 而寄件人或者 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ꎮ 在发生快件短少时ꎬ 需 收件人负有按照快递运单的约定支付相应服务 根据该违约行为对合同目的实现的影响程度进 费用的义务ꎮ 此外ꎬ 更为重要的是ꎬ 当寄件人 与收件人不一致时ꎬ 快递服务合同属于典型的 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ꎮ 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ꎬ 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合同关系以外的 第三人为给付的合同ꎮ[ 9 ](P108)

合同涉及三方主 体ꎬ 寄件人和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是合同当事 人ꎬ 收件人是合同的利益第三人ꎬ 经营快递业 务的企业应依照合同的约定ꎬ 向收件人投递 快件ꎮ

行区分ꎮ 当快件的短少导致整个给付行为与合 同目的相悖之时ꎬ 那么该违约行为构成完全的 给付不能ꎬ 寄件人亦可按照快件丢失进行同样 主张ꎻ 而当快件的短少并未致使快递服务合同 的目的落空之时ꎬ 该违约行为属于部分给付不 能ꎬ 寄件人则只能请求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继 续完成快件的寄递服务ꎬ 而对无法履行的部分 主张其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ꎮ(2)快件迟延ꎮ 快件迟延ꎬ 是指快件首次 — 71 —

北京社会科学

2017 年第 9 期 投递的时间超出快递服务合同约定的快递服务 求赔偿因违约行为所产生的损害ꎮ 根据 «快递 履行期限的情形ꎮ 时效性是快递服务合同的基 服务» 国家标准的规定ꎬ 快件部分毁损的ꎬ 按 本特征之一ꎬ 一旦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能在 照丧失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ꎬ 计算快件丢失赔 约定的时限内投递快件ꎬ 即构成对合同的履行 偿额度进行赔偿ꎮ 迟延ꎮ 在一般迟延的情形下ꎬ 因快递服务尚存(4)快递服务合同中附随义务的违反ꎮ 附 在履行的可能性ꎬ 快递用户可以请求经营快递 随义务是指在债的关系发展过程中ꎬ 依据诚实 业务的企业继续履行债务ꎬ 完成快递服务ꎬ 并 信用原则ꎮ 当事人负担的义务ꎬ 包括通知、保 对因迟延履行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ꎮ[ 12 ]

根 护、协助、保密等义务ꎮ 为了促进快件寄递服 据 «快递服务» 国家标准的规定ꎬ 除合同特殊 务的实现ꎬ 维护当事人和利益第三人的合法权 约定之外ꎬ 因履行迟延产生的迟延赔偿为免除 益ꎬ 快递服务合同中亦产生了相应的附随义 本次快递服务的费用ꎮ 当然ꎬ 如果快递迟延已 务ꎬ 其中最为重要的即是用户信息保护义务ꎮ 经导致快递服务合同所承载的合同目的落空ꎬ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ꎬ 因寄递的客观需要ꎬ 寄件 那么ꎬ 该迟延行为则构成根本违约ꎮ 根据 «合 人必须在快递运单等书面合同上明确其与收件 同法» 第 94 条的规定ꎬ 寄件人享有法定的解 人的姓名、地址、个人联系方式、交寄物品品 除权ꎬ 彻底摆脱合同对其利益的不当束缚ꎬ 并 名等信息ꎬ 此类信息因具有可识别性而构成用 可主张填补赔偿以替代本来的履行行为ꎮ 为了 户个人信息ꎮ 依据诚实信用原则ꎬ 经营快递业 简便地判断快件迟延是否构成根本违约ꎬ 可以 务的企业必须通过合理的方式ꎬ 对寄件人、收 援引 «快递服务» 国家标准有关彻底延误时限 件人和交寄物品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与存 的规定ꎬ 同城快件为三日ꎬ 省内异地和省级快 储ꎬ 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ꎮ[ 13 ]

因经营快递业 件为七日ꎬ 从约定的快递服务履行期限到达之 务的企业的过错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ꎬ 则 日起计算ꎮ 构成对附随义务的违反ꎮ 此时ꎬ 如果因用户个(3)快件毁损ꎮ 快件毁损是指在寄递过程 人信息的泄露而带来履行利益以外的其他损害

中ꎬ 快件破损或毁坏致使快件失去全部价值或 的ꎬ 即构成所谓的加害给付ꎮ 基于此ꎬ 寄件人 部分价值的情形ꎬ 包括全部毁损和部分毁损ꎮ 可以要求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对该加害给付之 快递服务由收寄、分拣、运输和投递等多个环 违约行为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ꎮ 节组成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在服务的各个环 2.违约赔偿请求权 节均应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ꎬ 封装变形、野蛮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ꎬ 收件人既可能与寄件 分拣、运输不当、派送错误等任一环节的操作 失误ꎬ 都会导致快件的毁损ꎮ 当发生快件毁损 之时ꎬ 如寄递物品已经完全丧失了其客观功能 与价值ꎬ 即属快递服务标的物的灭失ꎬ 经营快 递业务的企业的违约行为构成完全的给付不 能ꎬ 与快件丢失相同ꎬ 寄件人可以要求解除快 递服务合同并主张违约损害赔偿ꎮ 如快件的毁 损并未致使快件的客观价值灭失ꎬ 合同目的的 实现仍具可能性时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的违 约行为则属于债务的不完全履行ꎬ 寄件人可以 要求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继续履行债务ꎬ 并要

人为同一主体ꎬ 亦可能相分离ꎮ 在收件人与寄 件人不一致的情形下ꎬ 便会产生收件人在快递 服务合同中地位的界定ꎮ 正如前文所述ꎬ 此 时ꎬ 收件人为快递服务合同的利益第三人ꎮ 民 法上的主体具有自由之意志ꎬ 只有其以意思表 示的方式同意受领该利益之时ꎬ 合同中的约定 方对第三人有效ꎮ 因此ꎬ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ꎬ 收件人作为利益第三人ꎬ 需要对快件做出受领 的意思表示ꎬ 当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向其发出 签收快件通知时ꎬ 收件人可以明确告知同意接 受ꎬ 也可以直接签收快件为默示表示ꎮ 如果收 — 72 —

快递服务合同违约损害赔偿的理论剖析与审视 件人同意受领快递服务合同中的利益ꎬ 那么ꎬ 在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能适当履行债务之 三、快递服务合同违约责任 时ꎬ 作为利益第三人的收件人是否享有独立请 免责事由的厘定 求权ꎬ 则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ꎮ 对此ꎬ 学 界形成了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基于对收件人利

法律责任本质上是行为人对义务违反与背 益的保护ꎬ 应当赋予收件人对经营快递业务的离时ꎬ 法律所给予的制裁ꎮ [ 15 ](P73)

因此ꎬ 在快 企业独立的请求权ꎻ 二是认为收件人并非快递

递服务合同中ꎬ 判断债务人是否承担违约责任 服务合同的主体ꎬ 应当坚持合同相对性的基本 的基础是其行为是否违反了约定或法定的义 原理ꎬ 不赋予其独立请求权ꎮ[ 14 ]

务ꎮ 换言之ꎬ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ꎬ 经营快递业 快递服务合同中的收件人作为利益第三 务的企业并非对所有的履行障碍均需一概承担 人 享有独立请求权 但是该独立请求权的 违约责任 当出现免责事由时 经营快递业务 ꎬ ꎬ ꎮ ꎬ 的企业则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所谓免责事由是 ꎮ 行使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详言之 只有当寄 ꎮ ꎬ 指 法律明文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对其不履行 ꎬ 件人不行使或者怠于行使基于快递服务合同 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 根据 合同法 ꎮ « » 所产生的请求权时 收件人作为利益第三人 ꎬ 的相关规定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 法定的免责 ꎬ ꎬ 才享有独立请求权 这是因为 首先 按照 ꎮ ꎬ ꎬ 事由主要有以下三项 ꎮ 合同相对性原则 合同之债所约束的主体只 ꎬ 1.不可抗力 限于当事人双方 而无法扩至合同以外的第 ꎬ 不可抗力 是指不能预见 不可避免并且 ꎬ、三人 除非有更值得保护的利益 否则不能 ꎬ ꎬ 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具体而言 不 ꎮ ꎬ

[16](P352-353)随意突破该限制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 收件 ꎮ ꎬ 可抗力是不受合同当事人意志所左右的客观事 人的利益完全可以通过寄件人行使违约损害 实 此类客观事实是债务人在缔约时无法合理 ꎬ 赔偿请求权来间接实现 所以 只有当寄件 ꎬ ꎬ 预见到的客观情况 并且这种情况的发生具有 ꎬ 人不行使请求权 导致收件人利益无从维护 ꎬ 必然性 不能避免与克服 例如 因自然原因 ꎬ ꎮ ꎬ

之时 方可赋予其独立请求权 其次 收件 ꎬ ꎮ ꎬ 引发的洪涝灾害 台风 地震等 因社会因素、、ꎻ 人只有在接收签收通知并表示同意后 方成 ꎬ 所造成的战争状态 军事行动等 此类客观情、ꎮ 为快递服务合同的利益第三人 那么 如果 ꎮ ꎬ 况的发生 都会对快递服务合同的履行造成无 ꎬ 快件在收寄 分拣和运输环节中发生丢失和、法避免与克服的客观障碍 在快递服务合同 ꎮ 彻底毁损时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的违约行 ꎬ 中 因不可抗力而产生的履行障碍 无法归责 ꎬ ꎬ 为已经构成完全给付不能 快件投递环节的 ꎬ 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 第一 违约责任的成 ꎮ ꎬ 签收程序也就不存在ꎮ 此时ꎬ 快递服务合同

立须以违约行为的存在为前提ꎬ 不可抗力的出 的利益并未为收件人所同意ꎬ 如果想当然地

现导致快递服务合同履行发生障碍ꎬ 可推翻对 认为收件人具有独立请求权ꎬ 不免自相矛盾ꎮ 因此ꎬ 快递服务合同收件人的独立请求权应

违约行为的推定ꎬ 即不存在债务人的违约行 为ꎬ 故不成立违约责任ꎮ 第二ꎬ 在不可抗力导 当源自法律的拟制ꎬ 即当寄件人不行使或怠 于行使请求权之时ꎬ 法律为保护利益第三人 的利益ꎬ 而将寄件人基于快递服务合同所产 生的请求权移转至收件人ꎬ 收件人此时方可 获取对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的独立请求权ꎮ

致合同履行发生障碍时ꎬ 债务人不具有主观上 的过错ꎬ 同时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的收寄、分拣、运输和投递等行为与履行障碍之间亦不 存在因果关系ꎬ 故而足以否定违约责任的构 成ꎮ 但是ꎬ 如果不可抗力是在经营快递业务的 — 73 —

北京社会科学

2017 年第 9 期 企业履行迟延后发生ꎬ 不能免除其违约责任ꎮ 定经营快递服务的企业具有违约行为ꎬ 其应当 此外ꎬ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ꎬ 虽然经营快递 对此部分的损失承担违约责任ꎮ 业务的企业对因不可抗力所产生的履行障碍无 3.寄件人或收件人自身的过错 需承担违约责任ꎬ 但是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 寄件人或收件人的过错ꎬ 是指因寄件人或 负有及时通知寄件人和收件人的义务ꎮ 如果经 收件人未能履行其所负担的合同义务ꎬ 而导致 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因自身原因没有通知或怠于 快递服务合同的履行障碍ꎮ 寄件人或收件人的 通知的ꎬ 并因此导致损害结果扩大的ꎬ 其应当 过错作为免责事由的基础在于ꎬ 履行障碍的风 就扩大的损害后果承担违约责任ꎮ 险应当由造成障碍的行为人来承担ꎮ 此时ꎬ 经 2.寄递物品本身的自然性质 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提供的快递服务与损害的发 寄递物品本身的自然性质ꎬ 是指寄递物品 生之间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ꎬ 快递服务合同利 特殊的物理或化学属性致使其在寄递过程中产 益的损害完全由于外来原因ꎬ 即寄件人或收件 生不可避免的损耗ꎬ 包括热变性、易腐性、挥 人的过错行为而引发ꎮ 首先ꎬ 在快递服务合同 发性等ꎮ 这一免责条件的理论根据主要是衡平中ꎬ 寄件人应当在合同订立之时ꎬ 将寄递物品 思想ꎬ 即平衡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与寄件人和 的名称、数量、重量、收件人的姓名地址信息 收件人之间的利益关系ꎮ 法律不仅仅是理性构 和联系方式等具体信息告知经营快递业务的企 建的产物ꎬ 也是利益平衡的艺术ꎮ 寄递物品本 业ꎬ 怠于告知、因故意或过失而未告知或者所 身的自然性质ꎬ 是物品自身所具有的客观风 提供的信息错误的ꎬ 对快递服务过程中信息不 险ꎬ 在一般情形下ꎬ 是快递服务提供者所无法 实而产生的快递丢失、迟延和毁损等损害ꎬ 均 克服与避免的ꎮ 因此ꎬ 如果将此类风险强加于 需承担法律责任ꎮ 其次ꎬ 当寄递的物品应由寄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身上ꎬ 有失公允ꎮ 较之于 件人包装时ꎬ 因快件的包装不善而导致寄递物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ꎬ 作为寄递物品控制者的 品在寄递过程中发生毁损或灭失的ꎬ 经营快递 寄件人ꎬ 对寄递物品本身所带来的风险具有更 业务的企业对此不承担违约责任ꎮ 再次ꎬ 收件 强的防范能力ꎬ 其可以选择更为稳妥的方式将 人作为快递服务合同的利益第三人ꎬ 负有及时

该物品运至收件人处ꎮ 既然寄件人选择了以快 签收快件并验收的义务ꎮ 由于收件人未履行及 件寄递的方式运送该物品ꎬ 即意味着寄件人自 时签收的义务ꎬ 导致快递服务合同履行迟延 愿承担在寄递过程中因寄递物品本身的自然性 的ꎬ 寄件人和收件人均不得主张经营快递业务 质而产生的合理损耗ꎮ 但是ꎬ 需要注意的是ꎬ 的企业的投递延误ꎮ 最后ꎬ 对寄件人或收件人 该种免责事由的前提是ꎬ 快递服务合同并未就 寄递物品的自然属性约定特别义务ꎮ 例如ꎬ 如 果所寄递的物品是果蔬等易腐蚀的物品ꎬ 快递 服务合同明确约定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 通过合理的冷藏设备进行寄递ꎬ 此时ꎬ 如果经 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没有采取合理的寄递方式而 导致所寄递的物品发生毁损、灭失的ꎬ 经营快 递业务的企业不能以寄递物品本身具有易腐性 为由要求免责ꎮ 此外ꎬ 因物品自然属性发生的 合理损耗不能被无限放大ꎬ 如果该损害超过了 合理的范围ꎬ 就超出合理范围的部分ꎬ 可以推的过错所造成的损失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 负违约 责 任ꎬ 还体现在有过失方面ꎬ 也就是 说ꎬ 如果快件的毁损、灭失是双方的违约行为 共同造成的ꎬ 双方应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ꎻ 如 果在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违约致寄件人或收件 人损害时ꎬ 寄件人或收件人未采取适当措施防 止损失扩大的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对损失扩 大的部分不负担损害赔偿之责ꎮ

虽然违约责任具有法律强制性ꎬ 是法律对 违约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与谴责ꎬ 但与此同时ꎬ 对合同内容的自由约定是合同自由原则的应有 — 74 —

快递服务合同违约损害赔偿的理论剖析与审视 之义ꎮ 因而ꎬ 除了上述三项法定免责事由之 足合理性要素ꎬ 一般以通常损害为标准确定ꎻ 外ꎬ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ꎬ 基于合同自由的基本 其二ꎬ 此处所指之限额赔偿ꎬ 属违约损害中 原则ꎬ 寄件人与经营快递服务的企业还可以就 的损害赔 偿ꎬ 而 非 侵 权 损 害 中 的 损 害 赔 偿ꎮ 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进行约定ꎮ 当然ꎬ 此类约 前者主要是为了解决违约人对损害的预见不 定必须遵循诚实信用与公平的基本原则ꎮ 在快 明ꎬ 后者主要是为了缓解危险责任中的损害 递服务合同中ꎬ 寄件人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 赔偿责任ꎮ 基于民法公平原则的追求和可预 可以在快递运单等书面合同中对免责事由进行 见规则的限制ꎬ 当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的违 特别约定ꎬ 但是要使此类约定产生法律效力ꎬ 约行为是一般过失引起之时ꎬ 其对所导致的 必须符合以下要件: 其一ꎬ 此类免责的特别约 损害赔偿应当承担限额赔偿责任ꎮ 定必须经由合同双方意思表示一致ꎬ 并须明确 1.限额赔偿的意义 记载于快递运单等书面合同中ꎮ 口头约定ꎬ 不

(1)快递服务合同违约中的限额赔偿是对 发生法律效力ꎮ 其二ꎬ 所免除的责任不能是故 民法公平原则的有益彰显ꎮ 公平是中国民法的 意或重大过失之责任ꎮ 因为债务人的故意和重

基本原则之一ꎬ 它宣示了法的一般价值ꎬ 为民 大过失行为ꎬ 是应受道德责难性的行为ꎬ 法律

事主体提供以私法正义为支撑的环境与舞台ꎮ 通过违约责任对此类行为进行谴责和否定ꎬ 当 快递服务从最初的快件收寄到最终的投递完 事人之间的约定不能干扰法律制裁的功能ꎮ 其

成ꎬ 需历经各级分拣和多次运输等复杂环节ꎬ 三ꎬ 不允许当事人以约定的方式免除快递服务

每一环节都面临着诸多无法完全掌控的风险ꎮ 根本违约所产生的违约责任ꎮ 根本违约是指ꎬ

而当前的快递服务费通常为 5-20 元不等ꎬ 较 违约行为致使守约方遭受损害ꎬ 并使守约方的之于快件价值和其中的风险而言ꎬ 经营快递业 缔约目的无法实现ꎮ[ 17 ]

合同的订立以完全履行

务的企业所负担的给付义务过重ꎮ 如果让经营 为终极目标ꎬ 对因根本违约所产生的违约责任

快递业务的企业自行负担全部风险ꎬ 承担完全 的免 除ꎬ 将 会 形 成 对 债 务 不 履 行 的 不 适 当

赔偿责任ꎬ 无疑会使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深陷 鼓励ꎮ 索赔的泥潭ꎬ 有失公允ꎮ 因此ꎬ 法律应当通过 限额赔偿规则ꎬ 合理分配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 四、快递服务合同违约损害的 险ꎬ 筑牢损害赔偿的公平基础ꎮ 限额赔偿(2)快递服务合同违约中的限额赔偿符合

可预见性规则的要求ꎮ 可预见性规则是指ꎬ 合 同违约方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不得超出其

违约责任一经成立ꎬ 违约人须向受害人 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的或者应当预见的损害范 承担损害赔偿之责ꎮ 在快递服务合同违约损 害赔偿中ꎬ 限额赔偿是其不同于一般合同的 围ꎮ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ꎬ 由于时效性、便捷性 重要特征ꎮ 所谓合同违约限额赔偿ꎬ 是指通 和寄递物品的多样性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往 过法律规范ꎬ 以强制性的方式明确规定违约 往处于信息劣势地位ꎬ 无法精准地获知快件的 损害赔偿的最高赔偿额度ꎬ 并以此为标准确 真实价值和目的等ꎮ 质言之ꎬ 依据一般的理性 定最终的损害赔偿ꎬ 即使实际损失超过该限 人标准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无法预见寄件 度ꎬ 仍以该限额为最高赔偿额度ꎮ[ 18 ]

关于该

人、收件人因违约行为而遭遇的所受损失价 定义ꎬ 需要从两个角度予以进一步说明: 其 值ꎮ 因此ꎬ 完全损害赔偿也就失去了填补损害 一ꎬ 在合同违约限额赔偿中ꎬ 核心要素无疑 的基础ꎬ 而适用限额赔偿则更有利于平衡经营 是最高赔偿额度ꎬ 最高赔偿额度的确定须满 快递业务的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冲突ꎮ — 75 —

北京社会科学

2017 年第 9 期 2.限额赔偿的类型 3.完全赔偿的适用情形 当前ꎬ 快递服务合同中关于违约损害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ꎬ 正如前文所述ꎬ 快递服务 的约定ꎬ 一般均采用限额赔偿ꎮ[ 19 ]

实践中ꎬ 对 合同中的限额赔偿仅限于违约行为系因一般过 赔偿限额的约定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约定赔 失而引起的情形ꎮ 如果快件损害是因经营快递 偿限额的具体计算方法ꎻ 二是直接确定损害赔 业务的企业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ꎬ 则其依 偿的最高赔偿额度ꎮ 第一种类型主要是以快递 然须承担完全赔偿责任ꎮ 所谓故意ꎬ 是指明知 服务费用为基准ꎬ 对因快件的短少、毁损和灭 和能预见其不良结果ꎬ 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 失等所引发的违约损害ꎬ 赔偿一定倍数的快递 的心理状态ꎮ 与之相应ꎬ 快递服务合同中的故 服务费用ꎮ 在该类型中ꎬ 具体又有两种处理方 意ꎬ 是指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能够预见自己的 法ꎮ 一种以区分普通用户和协议用户为基础ꎬ 行为将使快件无法圆满送达收件人ꎬ 但仍然希 确定不同的倍数标准ꎮ 以顺丰速运为例ꎬ 顺丰 望或者放任这种不利结果的发生ꎮ 例如ꎬ 在寄 速运将月结用户作为协议用户ꎬ 非月结用户作 递过程中快递从业人员盗取、贩卖快件ꎻ 又 为普通用户ꎮ 对于月结用户ꎬ 快递服务合同损 如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因企业内部纠纷拒绝 害赔偿的金额限定在九倍服务费的限额内ꎻ 而 派送快件ꎬ 等等ꎮ 所谓重大过失ꎬ 是指未尽一 非月结用户ꎬ 则限定在七倍服务费的限额内ꎮ 般理性人之注意义务ꎮ[ 20 ](P82)

据此ꎬ 快递服务 另一种是不对快递用户的类型进行区分ꎬ 而统 合同中的重大过失ꎬ 是指经营快递业务的企 括性地适用统一的服务费倍数标准ꎮ 例如ꎬ 全 业ꎬ 在寄递过程中未尽到一般理性人应有的注 峰快递在快递服务合同中约定ꎬ 因其过失而导 意ꎮ 主要包括: 在收寄环节未对易碎物品进行 致快件短少、丢失、毁损和灭失的ꎬ 统一适用 标识ꎻ 在分拣环节对快件进行暴力分拣ꎻ 在运 五倍快递服务费用的最高赔偿额度ꎮ 第二种类 输环节未依照约定的路线和方式进行运输ꎻ 在 型的限额赔偿ꎬ 则是以通常情况下某类快件的 投递环节未认真核实签收人身份等ꎮ 以上情形 正常价值为基准ꎬ 直接约定具体的最高赔偿额 之所以遵循完全赔偿原则而排除限额赔偿的适 度ꎮ 这主要以圆通速递为代表ꎬ 圆通速递一般 用ꎬ 是因为在故意和重大过失情形中ꎬ 经营快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约定ꎬ 当快件发生短少丢 递业务的企业的主观责难性较高ꎬ 法律必须对 失、毁损和灭失的ꎬ 物品快件的最高赔偿限额 此给予强制性的否定性评价和制裁ꎬ 以达到从 为每票 300 元ꎬ 文件快件的最高赔偿限额为每 根本上对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起到约束、惩罚

票 100 元ꎮ 相对于第一种类型限额赔偿的约 定ꎬ 第二种类型更为合理ꎮ 这是因为ꎬ 影响快 递服务费用的因素主要为快件的重量、寄递距 离和寄递方式ꎬ 而上述因素与快件的真实价值 之间并不相关ꎬ 故以快递服务费用作为计算基 准不仅无法在实际损失和赔偿限额之间建立起 可靠的联系ꎬ 反而会导致赔偿标准的不一致ꎬ 有失公允ꎮ 相反ꎬ 第二种类型通过结合不同快 件的种类和各类快件在通常情形下的价值ꎬ 确 定统一的最高赔偿额度ꎬ 能够更为合理地实现 对同类快件以同样的标准进行赔偿ꎬ 更具合 理性ꎮ的功效ꎮ

此外ꎬ 合同以意思自治为其根本理念ꎬ 该 理念贯穿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实现以及合同救 济的整个过程ꎮ 基于此ꎬ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与寄件人可以通过特殊约 定来明确违约责任的承担ꎬ 以排除限额赔偿规 则的适用ꎮ 该特殊约定在快递服务合同中ꎬ 主 要是指快递保价服务ꎮ 快递保价服务是指在订 立合同之时ꎬ 由寄件人向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 声明快件价值ꎬ 并依约支付一定额度的保价费 用ꎮ 当快件发生损害时ꎬ 在声明价值真实的情 况下ꎬ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按照约定的保价规 — 76 —

快递服务合同违约损害赔偿的理论剖析与审视 则赔偿寄件人相应的损失ꎮ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 程ꎬ 组织一切生活领域中的社会过程ꎬ 维护基 业与寄件人之间约定保价赔偿的ꎬ 应当在订立 本的社会秩序ꎬ 调整社会利益冲突ꎮ 当前ꎬ 恰 快递服务合同时向寄件人进行合理的说明ꎬ 如 逢民法典制定之际ꎬ 民法典作为调整国家社会 实告知寄件人保价费用计算标准、免责条款、关系的 “ 百科全书”ꎬ 肩负着 “ 时代进步性” 最高保价限额等相关信息ꎮ 寄件人则应向经营 的要求ꎬ 其内容应当立足现实、富于前瞻ꎬ 适 快递业务的企业提供真实的声明价值以及交纳 合于当前民商事生活需要ꎮ[ 21 ]

快递行业作为新 额外的保价费用ꎬ 寄件人的声明价值将会直接 时期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ꎬ 对经济社会的发展 构成该保价快件损害赔偿的基础ꎮ 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ꎮ[ 22 ]

基于此ꎬ 为顺应快 递行业迅猛发展的需求ꎬ 在民法典编纂过程 五、结

语 中ꎬ 应当更新 «合同法» 的相关规定ꎬ 将快递

快递服务合同作为一种新型合同ꎬ 其在违 约责任的认定、免责事由的类型和损害赔偿的 适用上ꎬ 都不同于一般类型的合同ꎮ 因此ꎬ 单 纯将快递服务合同适用于 «合同法» 总则的规 定ꎬ 与快递服务合同违约损害赔偿的特殊性不 符ꎮ 当前ꎬ 中国快递行业立法对快递服务合同 违约损害赔偿的关注不够、规定不足ꎬ 导致快 递服务合同违约损害赔偿的规则不够细致与全 面ꎮ 如此一来ꎬ 对快递服务合同中违约损害赔 偿的确定与追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ꎮ 法应在很 大范围内调整国家和社会一切重要的发展进

服务合同纳入有名合同之列ꎬ 予以详细规制ꎮ 如此ꎬ 方能更好地展现快递服务合同违约损害 赔偿中的特殊性规则ꎬ 实现民法与快递立法的 有效衔接ꎬ 筑牢快递行业发展的法律根基ꎮ 具 体而言ꎬ 民法典应当明确快递服务合同中寄件 人、收件人和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之间的基本 法律关系ꎬ 确立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基础ꎬ 厘清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和免责事由等ꎬ 以进 一步规范快递服务合同的履行ꎬ 提高我国快递 服务的质量ꎬ 保障快递用户的合法利益得到有 效实现ꎮ 注释:

[ 1 ] 马婧.快递收入首破 4000 亿元 [N].北京日报ꎬ [ 6 ]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第 14 条的规定ꎬ 2017-01-01.邮政企业经营主要从事邮件寄递ꎬ 邮政汇兑、邮 [ 2 ] 国家邮政局关于 2015 年 12 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 政储蓄ꎬ 邮票发行以及集邮票品制作、销售ꎬ 国 况的通知 [EB/ OL].http: / / wwwư spbư govư cn/ hd/ 内报刊、图书等出版物发行ꎬ 国家规定的其他业 zxft _ 15555 / gjyzjjgsj/ whxfqy/ bjzl / 201603/ t20160314 _ 务ꎮ 因此ꎬ 本文未采用邮政服务合同的宽泛说法ꎬ 730249ư htmlꎬ 2017-02-17.而以邮寄服务合同指称邮政企业的邮件寄递服务ꎮ [ 3 ] [美]EŰ 博登海默著ꎬ 邓正来译.法理学: 法律哲 [ 7 ] 郭宗杰.邮政普遍服务法律问题研究 [J].暨南学 学与法律方法 [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ꎬ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 2012(10).2004.[ 8 ]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第 5 条的规定ꎬ [ 4 ] [德] 卡尔 Ű 拉伦茨著ꎬ 陈爱娥译.法学方法论 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信件寄递业务ꎬ 由邮政企业 [M].北京: 商务印书馆ꎬ 2004.专营ꎮ 邮政专营法律之所以规定信件的寄递由邮 [ 5 ] 龙卫球.民法总论 [M].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ꎬ 政企业专营ꎬ 是因为通信管理权是国家主权的组 2001.成部分ꎬ 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 — 77 —

北京社会科学

2017 年第 9 期 的通信安全ꎮ 2013.[ 9 ]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一卷)[M].北京: 中国 [17] 王利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与我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ꎬ 2002.合同法的制定和完善 [J].环球法律评论ꎬ 2013 [10] 郑佳宁.从结束开始: 快递末端投递法律问题再审(5).视 [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 2016 [18] 雷涛.限额赔偿的正当性基础及适用规制 [J].甘(4).肃政法学院学报ꎬ 2015(5).[11] 本文通过对 2015 年至 2016 年各月国家邮政局关于 [19] 本文通过对顺丰速运、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圆 快递用户申诉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上述四项最为 通速递、韵达速递、全峰快递、天天快递、如风 常见的违约行为ꎮ 达快递八家市场上主要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的 [12] 韩世远.履行迟延的理论问题 [J].清华大学学报 快递运单的搜集与整理ꎬ 发现快递运单中均采用(哲学社会科学版)ꎬ 2002(4).了限额赔偿条款ꎮ [13] 郑佳宁.快递实名收寄制下用户个人信息的法律保 [20] 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 [M].北京: 中国政法大 护 [J].湖北社会科学ꎬ 2016(6).学出版社ꎬ 2001.[14] 周洋.快递行业消费者权益定位与法律救济 [J].[21] 龙卫球.中国民法 “典” 的制定基础———以现代化 重庆社会科学ꎬ 2012(8).贾玉平.网购快件丢失 转型为视角 [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ꎬ 2013(1).毁损时消费者权利救济途径 [J].中国流通经济ꎬ [22] 2016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为 313ư 5 亿件ꎬ 人均快件 2015(2).使用量达 23 件.参见: 2016 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完 [15] [奥] 凯尔森著ꎬ 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成 313ư 5 亿件收入破 4000 亿 [EB/ OL].http: / / [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ꎬ 1996.financeư chinanewsư com / cj/ 2017 / 01 - 05/ 8114536ư [16] 杨立新.合同法 [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ꎬ shtmlꎬ 2017-02-17.On the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for the Breach of Express Delivery Service Contract ZHENG Jia ̄ning(School of Civil Commercial and Economic Lawꎬ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ꎬ Beijing 100088ꎬ China)Abstract: As a new kind of contract in civil lawꎬ the express delivery service contract differentiates from

应站在方法论角度审视当代水墨 篇6

笔墨迷信的根源是认为传统水墨画的发展即是水墨表现力的进化史。李小山的“中国画穷途末路”说虽震惊了画坛,但因为李小山本人仍执迷于笔墨的迷信,从而丧失了超越前人的信心。所以,李小山风波的硝烟有震眬之声而无发聩之效。其实,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绘画史作新的解释。我们不能以自己今日对笔墨的理解去看古人的绘画和思想。我认为,我们应更多地从方法论更新的角度而非笔墨变化的角度去理解中国绘画史。换言之,我们不妨把中国绘画史(特别是文人画史)看作是方法论的变革史而非笔墨革新史。方法论在前,笔墨在后。

元初赵孟的革新要旨在于绘画应当是“写”画而非“画”画。所以,尽管书画同源或书画同法的提法至迟在张彦远年代就出现了,但元以前画家仍用毛笔去画而不是去写。到赵孟“写”的方法论的明确,遂使笔墨形式大变。《鹊华秋色图》即是这一方法论最初的实践。而后方有“元四家”性情化的文人画。赵孟的画,画的是“方法论”,而非性情,所以比“元四家”更有艺术史价值。又如清初“四王”自上世纪初以来,我们总是批判“四王”画的无个性和形式化。但我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创作的方法论意义。赵孟后,元明两代文人画家的极力强调笔墨的性情表现性,谓之“逸气”。而董其昌又以南北宗说将其发展到极至,笔墨所生发的“气韵”(或逸气)被鼓吹得玄而又玄。到“四王”,忽然一下子停止对这种虚玄个性的追逐,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以极平和客观的心境去“仿”以往的大师,仿的不是性情,而是笔墨。“四王”去除了笔墨的性情化或它的乌托邦因素,其用意在于告诉人们,笔墨即是笔墨,不是别的。笔墨可以被程序化,变为某种物质化的形式。人人可以用此程序去作画,所以笔墨的神秘性亦即随之消失。这就是为什么在清代出现了许多画谱(从小山画谱到介子园)之故。等到了《点石斋画报》,传统笔墨完全随意地为都市中产阶级大众服务了。当然,我并不是在说“四王”有意地进行了一场笔墨大众化的革命。他们或许追求的仍是传统文人的境界。但客观地看,他们的实践具有一种新方法论的意义,并很具有某种对先前的大师观念解构的意义。我有时想,“四王”的作用有点像极少主义在西方现代绘画史中的作用。只有到了极少主义,西方绘画才结束了自马列维奇、蒙德里安乃至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对绘画无止境的精神表现的追求,终结了绘画的神话,无论是宇宙乌托邦的“再现”,还是个人情绪的“真实”表现。极少主义宣称他们画的色块、线条就是物质形式本身,不具任何精神表现性。所谓“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当然,这种极端性只有放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才有它的方法论意义。我们不排除绘画可以意味什么,但不可以成为神话或迷信。

从20世纪初的“革四王命”开始,“无个性”与“形式主义”即成了“四王”,乃至任何艺术家的永恒罪名,它使我们不能从方法论的角度去看待“无个性”和“无笔墨”的意义。中国人一个世纪的乌托邦情结造就了当代艺术家与批评家对中国传统笔墨产生了巨大的期待,他们相信笔墨可以再现辉煌。伴随笔墨而来的则是徒有其表的鸿蒙宇宙气象,方圆抽象符号,变形人物、或都市风景等等。左冲右突,其实均未离传统窠臼。只因没有一个新方法论,或谓观念。只重表现什么和怎样表现,就是不问为何这样表现和为何非要这样画。所以,总是事倍功半。

审视当代艺术 篇7

一、以往减负的偏差

国家提倡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以来, “减负”一词广泛被公众熟知并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而大量的现实表明, 过去的减负措施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过去的减负中存在诸多偏差。

( 一) 政策制定的偏差。许多人在盘点减负失真原因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分析减负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 是以往这些政策真的没有问题还是大家深信政策的权威性? 在仔细分析以往减负政策后, 我们不难发现, 其实政策本身也并非毫无问题:

( 1) 政策要求不明确, 目标模糊。政策越明确, 可执行性才会越高, 这应当是政策制定时的准则之一。而以往减负政策往往出现一些诸如 “减少学生作业量和考试次数”这些看似明确的目标实际上都是模糊的明确。减什么样的作业? 减到什么程度? 随之而来的就是执行度大打折扣, 远远达不到理论预期的高度。

( 2) 政策规定不灵活, 易一刀切。学生负担具有特殊性,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在学生负担上都会有不同, 这种特殊性恰恰又是减负应当重点关注的。但之前的减负政策往往从国家或者地区的角度进行统一要求的, 硬性要求所有学校达到统一标准, 出现一刀切的现象。虽然当前政策有所进步, 但在大方向上, 尚不能改变政策不灵活的现状。

( 二) 政策执行的偏差。政策执行的偏差除开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外, 还有政策执行者的原因。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 往往容易出现:

( 1) 执行虚假化。这类执行方式是指只做表面工作, 轰轰烈烈喊口号, 扎扎实实做原样; 或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简单的执行一段时间, 检查完了立刻又打回原样。这种减负执行方式不仅没有实质意义, 甚至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负担。

( 2) 执行利益化。减负政策如若能够按照理论预期执行, 必然会触及到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利益。某些既得利益团体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 于是出现以利益为执行标准的现象, 对他们有利的就执行, 会损害他们利益的政策就选择性不执行。

( 3) 执行曲解化。同一政策不同执行者会有不同的理解, 尤其是减负政策本身有些又是不明确的宏观规定, 这给了执行者更多的曲解误读的可能性。减负变成 “剪负”, 不管学科性质、不管作业性质, 一声令下统统都剪掉。

( 三) 监督评价的偏差。在国家政策执行过程中, 监管及评价得当能够促进政策的进一步透彻执行及优化, 反之则容易引起执行弱化等问题。而在过去对减负政策的监管和评价中, 问题主要有:

( 1) 监管力度不够。首先从重视程度来说, 对于减负政策的监管, 国家上级部门并没有认识到监管的重要性, 太过于依赖执行者的自觉性以及国家政策的强制性, 没有把对减负政策的监管落到实处。其次监管方式单一, 多数监管采取上级检查为主, 检查到的情况一般都是执行者精心布置安排好的, 所以大多检查不出真正的问题。

( 2) 奖惩力度不强。对于执行结果的评价及验收不达标的学校或地区, 缺乏高代价的惩罚措施及问责制度; 对于达标甚至表现优秀的学校和地区, 并没有激励性较强的奖励措施。减负效果不直接影响执行者的利益, 这就很难让执行者靠自身自觉性去做好。

二、当前减负的内涵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 减负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从以往减负存在的偏差我们总结经验, 结合当前减负的实际情形, 我们试图给减负的内涵做新的阐述。

减负的首要问题便是搞清楚究竟什么才是学生的负担, 以往减负的焦点多集中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课业负担确实是学生的负担之一, 但并非只有课业负担一种, 且并非所有的课业 “负担”都是负担。心理负担及生理负担也应当被纳入减负的范围中。这样一来, 学生负担所涵盖的内容应包括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及生理负担三个方面。

课业负担是指学生在完成所有学校设置的课程任务及校外课程学习任务时所承受的负担。在减负令作用下中小学缩短了学生在校时间, 但早早放学的他们有了新去处———托管中心, 所以有些学生不仅需要承受学校布置的任务, 他们的课业负担还包括托管中心老师增加的额外作业。在面对数量和难度都超负荷的课业时, 学生的睡眠、休息、活动时间无法保障。心理负担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不良的情绪体验引起的心理压力。由于学习方式比较单一, 学校以分数排名, 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 造成学生恐惧、焦虑、厌恶等多种不良情绪, 进而构成过重的心理负担。[2]除此之外, 重视学历及学校出身的社会人才评价机制也对中小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

生理负担是指由超过生理正常承受能力的学习活动对生理机能造成的负担。过多的时间关注于学习, 不正常的睡眠及不常规的运动, 导致学生体质越来越弱, 这恐怕是当今中小学不可否认的现状。而心理压力也会对生理机能造成影响, 过重的心理负担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一些不适状况。

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核心部分是课业负担。但减负绝不仅仅意味着减轻学生的负担即可, 减负的真正目的是利用减出来的时间挖掘和发展学生多样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 减负就是在减轻学生课业、心理及生理等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利民.我国半个世纪“减负”问题的历史回溯与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 2005年9月.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与审视 篇8

一、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

1. 戏曲综合性的表演特点

众所周知,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是以唱、念、坐、打综合性的表演形式一种戏曲形式, 该种表演方式还利用程式化的歌舞来演绎故事、表达情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中国戏曲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表演艺术形式, 同时也创作出了大量的表演手段。好的演员能够掌握这些表现方法, 在表演过程中将这些艺术形式融入其中, 从而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 心灵上的沟通, 让观众逐渐走进戏曲所设置的情景, 与人物形象形成共鸣, 在情感上达到一种互动高度。戏曲这种综合性的表演特点要求演员要有非常高超的演艺技巧, 掌握综合性的演绎方式, 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展现出中国戏曲的魅力, 让更多人去认识和了解中国戏曲。如在对中国戏曲人物形象进行表达时, 表演者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 不仅要有好的手、眼、身、法、步等, 同时还要掌握戏曲发音、戏曲舞蹈、戏曲节奏、戏曲锣鼓经等知识, 通过这些技巧的综合运用, 让人物表现更加鲜活、更加生动。但是演员这些技巧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长期的积累与磨练, 在表演中去琢磨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 掌握表演技巧, 这样才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具个性。

戏曲中的动作表演来自于生活, 但是它却由于实际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别, 所以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改变生活中的动作、道白、语调等, 用戏曲独特的程式化方式来展现生活故事, 经过艺术化处理后的戏曲更具有艺术魅力, 让人欣赏到戏曲的精髓。所以这就对演员的表演功底有着较高的要求, 可以将这些技巧在舞台上充分表现出来, 在人物展现上融入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 在进行人物塑造时, 演员还要赋予角色更多的生命力, 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情感, 并且与人物形成共鸣, 从而达到人物塑造的目标。许多戏曲表演艺术家说过, 戏曲不是对自然界中实物形态的表现, 它需要演员从生活中将感情升华, 认真体验不同角色人物的特性, 掌握表演特征, 这样才可以表演出人物的性格, 让人物更加鲜活, 让观众更能够体会到戏曲的艺术性。

2. 戏曲程式化的表演艺术特征

在进行中国戏曲表演时, 表演人员要采用程式化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特性, 如何让把握人物的特点, 这就需要演员自身去体验、去琢磨。戏曲艺术体验, 主要是通过歌舞演故事的过程来进行, 许多戏曲中的表演就来源于实际生活, 但是最终却是以歌舞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使其更具有艺术魅力, 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戏曲的特殊性。程式化后的戏曲形式对演员的表演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只有掌握准确的表演技巧, 才可以让表演变得更加丝丝入扣, 更加生动有情趣。正如戏曲谚语中所说:戏不离技, 技不离戏;艺中有技, 技中有艺;技为艺所用, 用技不显技;是艺必有技, 光技不算艺等, 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戏曲表演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它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是经过千锤百炼后形成的, 所以更具有艺术魅力, 更能够打动人心, 获得观众的认可。只有将戏曲扎根生活, 才可以让戏曲更贴近人民, 才能够赢得人民的尊重。如许多地方戏曲, 这些戏曲主要是在本地区独特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 有着地方语言和生活特色。河南豫剧、河北梆子、秦腔、黄梅戏等, 这些剧种各具特色, 展现出不同区域中的人民性格和生活习惯, 南方的吴侬软语, 北方的开朗豁达, 都可以在戏曲中展现出来, 所以说戏曲来源于生活, 又不同于生活。戏曲演员需要将生活中的故事戏曲化、艺术化, 利用程式化的方式, 在唱、念、坐、打的技巧下表演出不同的戏曲情感和戏曲特征。

一个好的戏曲演员, 他不仅能够体验角色中的情感, 与其形成共鸣, 同时还可以在特定的艺术氛围中去释放自己的热情, 从艺术角度出发, 让角色更贴近人民。演员在表演时也要紧绷艺术这根弦, 从戏曲的角度来增强自身的激情, 将内心所要展现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 让人们感受到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所在。演员在掌握戏曲表演技巧时也要学会思考, 积极学习优秀戏曲家的表演艺术形式, 还要加强自身艺术创新, 不断丰富我国戏曲文化和戏曲表演方式,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扬我国的戏曲文化, 让更多人去认识戏曲, 感受到戏曲带给他们不同的艺术享受。

3. 戏曲动作与内心情感充分结合的特点

中国戏曲在对人物演绎时, 需要演员将内心情感和动作充分结合, 有时甚至是通过动作来体现人物的情感变化, 让欣赏者能够感受到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 能够逐渐融入到表演者的表演情境中去。因此说, 戏曲是用外在的程式动作展现角色精神生活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需要将外在表演与内在情感充分结合, 相互影响、相互交织, 这样才可以达到戏曲表演的要求, 才可以展现出中国戏曲的表演特点, 让更多人能够随着演员动作的变化而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但是如何把握人物情感, 又如何去展现出人物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就需要表演者扎实的表演功底和良好的生活体验, 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 更好的掌握情感变化, 并用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出来, 从而增强戏曲的情感性和艺术性。戏曲表演与其他表演形式不同, 演员所饰演的人物,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内在的目的, 势必要在它本身含有的含以上进行深化。如在一些舞蹈和武打动作中, 许多戏曲演员是没有台词的, 他们完全需要通过动作来展现内心情感的变化, 在节奏的快慢处理上有着严格的要求, 从而来充分展现出戏曲的表演特性。

戏曲是有灵魂的, 在不同的动作、唱腔、眼神中可以展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 能够给观众更多直观感受, 并且在演员的引导下逐渐深入到戏曲故事中, 感受到人物情感的变化, 故事情节带给人的震撼与享受。比如在唱腔处理上, 演员要保证气息的稳定, 高昂时要用高音区来体现, 悲伤时可以用低音, 通过高低音之间的转换, 能够让人更好的感受到人物情绪的变化。这样的表演需要表演者长期的积累和大量的实践, 在生活中逐渐找到表演的技巧, 能够运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出人物的特点, 提升戏曲的艺术性。

二、总结

综上所述, 中国戏曲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它有着自身的艺术魅力, 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掌握这些独特的表演形式, 这样才能够达到表演的目的, 让观众与表演者形成共鸣, 让观众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中国戏曲艺术, 为戏曲艺术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审视当代艺术 篇9

关键词:建筑美学,规律,房屋设计,实践运用

现代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 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高, 对生活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居家住宅和办公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的审美眼光也越来越高, 这就需要从事建筑设计的人要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建筑业越来越难, 但是, 很多的伟大建筑师总是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眼光的归根结底就是建筑大师在建筑美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他们能够在设计建筑之初就将想要的设计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草稿并通过对建筑美学的设计将之呈现在图纸之上。总的来说就是建筑美学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建筑美学的几个侧重点在实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来进行说明,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当代建筑设计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在建筑美学中很关键的一项就是统一协调性, 在建筑设计的时候, 不但要考虑实用性, 更要注重的建筑外在美, 其中的统一协调性就是其中的关键, 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会前往建筑的施工地点, 以便自己的设计的建筑和周围的环境要统一协调, 不能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要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在建筑美学中是十分关键的。

1.1 建筑外形的统一

在建筑设计的时候, 建筑师要思考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关系, 通过观察一些细节和对周围环境的实地查看, 确立建筑的设计风格, 从而达到美学的要求。在查看时这就需要我们的建筑师要有足够的美学知识来进行筛选, 把最符合当前环境的因素罗列出来, 其中的首要因素就是要保证新建建筑物要符合周围环境, 使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如果没有做到这样, 即使设计的建筑物在美, 也会显得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给人以整体的美感上就缺少了统一个美感。因此, 在设计建筑时要首先注意建筑和周围的环境要协调统一。

1.2 建筑设计的主从关系设计

每一次的建筑的设计都要在设计上在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的情况下, 还有突出设计建筑的特点, 应该在建筑的外形突出建筑的特色, 形成建筑上的亮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建筑设计师要从建筑的设计上要把握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 按照一定的层次把自己所需要设计的元素融合进去, 在整个的建筑设计要有良好的层次观, 把握建筑和周围环境的主从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既符合美学又实际的建筑, 还能拥有鲜明特点的建筑。

1.3 通过建筑色彩实现设计统

每一幢建筑物都有它自身的独特气质,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美学中的色彩设计能够实现, 为了保证建筑凸显出这独特的气质, 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师要能将色彩运用到极致, 在不破坏周围环境的情况下,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 将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统一协调起来。因此, 在建筑的材质和外观色彩的选择上就要小心谨慎, 要在建筑物的设计上通过色彩的变换, 形成一种旗帜鲜明的特点, 但又不破坏美感, 只有通过对色彩的掌控才能做到这一点。

2 均衡稳定性

建筑的设计需要注意建筑的均衡稳定性, 建筑师在对建筑物的选材上、颜色的运用上、层次感上以及建筑的大小、形状都是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美感的。但是, 设计师需要注意的在啊这些元素的运用时, 要保持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均衡稳定性。

2.1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均衡设计

建筑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在设计中注意建筑的层次的设计管理, 通过对建筑物的设计使建筑的各个部分均衡, 做到层次清晰, 在色彩的选择上使之富有变化, 使建筑的各个部位的的搭配上均衡, 只有得当的均衡设计才能保证建筑的美感。通过建筑的设计中的均衡设计就可以突出建筑的特色和主题, 也使建筑本身更加的形象和立体, 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因此, 建筑师要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掌握好均衡设计, 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2.2 对称均衡

在对建筑的设计的时候, 很多的建筑设计师都会使用对称均衡的设计, 这样设计出的建筑, 能够带给人一种简洁、合理的感觉。其实在建筑物的设计采用对称均衡是建筑师在技巧应用方面最好的体现, 通过对称均衡的设计, 很容易给人左右对称平衡的感觉, 这样的设计可以显示出建筑的大气和中正, 给人一种坚实可靠的感觉。

2.3 不对称或不规则房屋建筑的均衡设计

在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 有些时候给建筑师的地方并不是很理想, 在此基础上建筑师往往要别出心裁, 设计出既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的建筑, 还要有很强的实用性, 这就需要建筑师要合理的使用不对称和不规则建筑均衡设计, 通过不对称或不规则的建筑设计使用使建筑达到合理均衡。

2.4 房屋建筑的稳定性设计

建筑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实用性。因此,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建筑的稳定性, 一般的建筑都是下大上小, 通过这样的设计就可以很好的给建筑物起到稳定的作用。

例如世界著名的建筑—法国的埃菲尔铁塔, 正是采用了这一经典的设计, 但是最初建成的时候, 很多人都说埃菲尔铁塔有问题, 但是, 通过后来的证明, 埃菲尔铁塔不但没有任何问题, 反而是建筑学上的一大壮举。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建筑的稳定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 房屋建筑中的布局设计

在建筑的设计中对建筑的房间的设计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房屋的设计不单单决定了建筑的实用性, 也决定了建筑的内在美观。在进行建筑的内部设计的时候要保证设计出的房屋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也要考虑建筑美学。其实建筑内的房屋的设计是考验建筑师对建筑内部空间的一种掌控能力, 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带给一种空旷或者压抑的感觉, 因此, 做一名合格建筑师要在空间的控制上把握精准,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多方位, 全方面的考察, 从各个角度都要照顾到, 才能使设计出的建筑既坚固又美观。

在对建设设计的时候也要注意建筑的一些细枝末节, 例如, 房间的采光、房间的温度调节能力等等, 很多的地方都是需要建筑师要注意的, 在门的开口方向, 窗户的通风透气能力都是需要设计师要留意的地方。因此, 一个合格的建筑设计师要做到建筑学和建筑美学都要有深厚的功底, 只有对所有的建筑元素都熟悉, 才能在设计中信手拈来, 设计出既符合审美又实用的经典建筑。

参考文献

[1]戴大彬, 任洪国, 刘文庆.浅析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形式美感法则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9 (8) .

[2]戴菲.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17) .

审视当代艺术 篇10

关键词:建筑设计,美学,审视,实施

进行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 需要建筑设计师们通过对建筑的特点以及施工的要求等进行详细了解, 然后充分应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灵感来进行建筑的设计。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局部的设备和装饰等都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设计师就是将这些艺术完全呈现在设计图纸上, 施工人员根据设计方案来进行具体的施工。从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 建筑美学的作用至关重要。

1 当代建筑设计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建筑的统一性。建筑工程是实用性和美感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 这两种因素缺一不可。因此, 设计师在进行具体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 要根据周围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等进行了解, 进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实现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建筑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同时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符合。这也是美学中较为重要的原则。

1.1 建筑外形的统一

设计师在对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进行查看之后, 就需要考虑到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和建筑的关系, 要从细节入手, 保证建建筑外形的协调统一。建筑的外在美主要有建筑的外形来体现, 因此, 做好建筑外形的设计工作至关重要。设计师要从美学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审视, 将周围环境中与建筑外形相符合的因素进行选择, 追求独到的设计, 科学的设计, 做到物物统一。可见,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加强对外形的设计是一种学问, 如果建筑单纯地追求美感而忽略了整体的和谐性, 则是对美的践踏。

1.2 建筑设计的主从关系

所谓的建筑设计的主从关系, 就是要实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因此,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将建筑外形放在首位, 实现建筑风格和周围环境的和谐一致。设计师们应该根据建筑的要求和特点, 加入自己的设计元素, 增强建筑的层次感。明确建筑的主从关系, 才能做到建筑设计符合美的标准, 提升其鲜明的建筑特色。建筑设计的主从关系是建筑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则, 因此, 需要加强重视。

1.3 通过建筑色彩实现建筑统一

建筑色彩是建筑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建筑色彩可以为建筑物增添特有的气质。建筑色彩是物理意义上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色彩进行有效地利用可以增强人们的视觉感, 使得建筑物依靠建筑色彩来实现与周围建筑物的协调和统一。但是, 进行建筑色彩的选择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因为, 色彩搭配的不合理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使得整个建筑物显得不协调。色彩要具有一定的变换性, 不能太单调。这就给设计师们提出了较大的难题。因此, 设计师应该根据建筑的材质以及特点来进行色彩的运用, 实现建筑的统一。

2 均衡稳定性

除了保证建筑物的统一性之外, 还要加强对建筑均衡稳定性的重视。建筑设计无外乎就是进行建筑的材料选择以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工作。但是在保证建筑物呈现出美感的同时也应该对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建筑的和谐统一, 延长建筑的寿命。

2.1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均衡设计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建筑层次的设计和管理, 只有使得建筑物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感, 才能保证建筑的整体均衡性, 因此, 需要从建筑的各个部位入手, 实现稳定性的同时不失美感。保证建筑设计的均衡性, 更多地体现在建筑特色以及主题上, 同时也树立了建筑本身的形象。因此, 在进行房屋建筑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将建筑设计的均衡性凡在首位。

2.2 对称均衡

在对建筑的设计的时候, 很多的建筑设计师都会使用对称均衡的设计, 这样设计出的建筑, 能够带给人一种简洁、合理的感觉。其实在建筑物的设计采用对称均衡是建筑师在技巧应用方面最好的体现, 通过对称均衡的设计, 很容易给人左右对称平衡的感觉, 这样的设计可以显示出建筑的大气和中正, 给人一种坚实可靠的感觉。

2.3 不对称或不规则房屋建筑的均衡设计

在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 有些时候给建筑师的地方并不是很理想, 在此基础上建筑师往往要别出心裁, 设计出既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的建筑, 还要有很强的实用性, 这就需要建筑师要合理的使用不对称和不规则建筑均衡设计, 通过不对称或不规则的建筑设计使用使建筑达到合理均衡。

2.4 房屋建筑的稳定性设计

建筑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实用性。因此,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建筑的稳定性, 一般的建筑都是下大上小, 通过这样的设计就可以很好的给建筑物起到稳定的作用。例如世界著名的建筑一法国的埃菲尔铁塔, 正是采用了这一经典的设计, 但是最初建成的时候, 很多人都说埃菲尔铁塔有问题。但是, 通过后来的证明, 埃菲尔铁塔不但没有任何问题, 反而是建筑学上的一大壮举。

3 房屋建筑中的布局设计

在建筑的设计中对建筑的房间的设计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房屋的设计不单单决定了建筑的实用性, 也决定了建筑的内在美观。在进行建筑的内部设计的时候要保证设计出的房屋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也要考虑建筑美学。其实建筑内的房屋的设计是考验建筑师对建筑内部空间的一种掌控能力, 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带给一种空旷或者压抑的感觉, 因此, 做一名合格建筑师要在空间的控制上把握精准,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多方位, 全方面的考察, 从各个角度都要照顾到, 才能使设计出的建筑既坚固又美观。

在对建设设计的时候也要注意建筑的一些细枝末节, 例如, 房间的采光等等, 很多的地方都是需要建筑师要注意的, 在门的开口方向, 窗户的通风透气能力都是需要设计师要留意的地方。因此, 一个合格的建筑设计师要做到建筑学和建筑美学都要有深厚的功底, 只有对所有的建筑元素都熟悉, 才能在设计中信手拈来, 设计出既符合审美又实用的经典建筑。

4 结论

在对建设设计的时候也要注意建筑的一些细枝末节, 例如, 房间的采光、房间的温度调节能力等等, 很多的地方都是需要建筑师要注意的, 在门的开口方向, 窗户的通风透气能力都是需要设计师要留意的地方。因此, 一个合格的建筑设计师要做到建筑学和建筑美学都要有深厚的功底, 只有对所有的建筑元素都熟悉, 才能在设计中信手拈来, 设计出既符合审美又实用的经典建筑。

参考文献

[1]张达光.浅谈竹材建筑[J].中国西部科技 (学术) , 2007 (7) .

[2]方向华, 余保东.建筑艺术构思及立面改造探讨[J].科技资讯, 2009 (9) .

审视当代艺术 篇11

这本书由著名翻译家王太庆等译出,商务印书馆1994年出版。此书一出,恰中当时中国之需:中国社会刚刚告别绝对主义价值观时代,逐渐步入相对主义的价值世界,人们急切想了解迅速发生的价值变迁,寻找现代价值重建的路径。此书,由此流行。

15年过去,中国人似乎有些遗忘宾克莱此书的价值了。但国家从总体上由温饱过渡到小康的处境变化,以及整体上遭遇现代化纵深地带的价值难题,逼使我们依循宾克莱的相对主义思路,观察、描述和分析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变迁。

价值误读:描述当代

中国价值世界的前提纠谬

近30年,中国的价值世界发生了太多裂变,但不论是实证研究,还是总体判断,都需要建立起对当代中国价值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恰当前提。但正是某些前提预设,构成我们进入当代中国价值世界的障碍。

第一,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价值变迁就是传统价值观崩溃、现代价值体系建立的过程。但人们似乎愈来愈期待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价值体系。是不是存在一种区别于所有现代国家的、别具中国国家特色的价值观?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价值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馈或者提升,中国30年来社会变迁的总体趋势,决定着中国人价值观变迁的整体走向。在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中,市场经济的兴起、民主政治的建设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即中国社会变迁总体上向现代格局的推进,注定了中国的价值变迁向现代价值的逼近态势。现代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正是借助1789年法国大革命广被世界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此而言,凡是试图进入现代天地的国度,就不存在因国别建构的现代价值。中国亦不例外。中国特色,不在价值独特性上承诺,而在运行方式上显现。

第二,当代中国价值变迁的基本情形,显现为中国人的价值缺失和价值紊乱。这是对当代中国价值变迁的一种否定性断言。30年改革开放,促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工商社会。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农业社会的稳定价值体系崩溃了,革命社会的价值引导力丧失了。但“旧的”价值已去,“新的”价值尚未形成。在主观感受上,人们觉得价值彻底流失了,中国陷入了价值虚无主义的泥潭。因此催生两种寻找现代中国价值基准的偏向,一个偏向是通过传统的价值视角衡量现代的价值。中国的传统价值也有两种,一是中国古典传统价值,一是马克思主义新传统的价值。中国古典心性传统价值注重的是个体心性修养;马克思主义強调的是集体主义。前者的现实支持力量较弱,后者的实际号召力下降。于是,我们对中国人过往的主流价值的失落感到颇为遗憾,对现实价值世界深怀一种拒斥的哀怨心态。

第三个偏向是以现代规范价值视角审视变动着的中国价值结构。对西方而言,现代价值从最初的萌生到最后的成熟,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西方国家对于现代价值的规范表达、体系建构,是当下中国人无法完成的价值建设任务。变迁中的中国人价值状态是流动性的,既能够捕捉到一些传统信号,也能够捕捉到一些现代信息。但是,它既不能在模式上归结于传统价值观,也不能在构成特点上归结于现代价值观。这是我们今天对中国的价值世界进行把握、理解、概观的时候常常有点价值失语的原因。譬如,今天中国人几乎都追求发财,财富的理念转化为金钱的理念,支配性地影响人们的行动,这是生存逻辑引导的价值抉择。没有发现这种追求背后的价值理念,就等于无视人生尊严的事实基础或者物质基础。因此,千万不能把今天的中国单纯地误读为一个功利社会。

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悖反组合

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结构性特点是可以捕捉到的。

第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边际性。所谓边际性的价值观,就是多种价值,古典的、当下的、规范的价值观,在边际之间寻求界定、却又难以准确界定的价值观。它表现出与各种既有的价值构成相类似又不足以明确归类的状态。因此,它不是一种规范性的价值。在中国,一切价值都在边际游走。比如,断言中国没有集体关怀,但中国人对集体终究比西方人关注;比如说中国人纯粹讲功利,但生活中存在不少的利他行为;比如断定中国人纯粹追求个人利益,但现实中有声势浩大的公益活动;比如说人们对狭隘私利无比偏好,但人们在维权中体现出正义追求;比如说中国没有制度化的平等建构,但人们对平等的强烈渴望毫无疑问已成主流。然而如果断言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治、科学这些基本的现代价值,已经鲜明地体现在中国的价值生活世界之中,从而可以用来衡量今天中国的价值结构,那显然为时过早。

第二,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体现出行为导向的模糊性。在当代中国,一个人的行动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价值、动机、愿望,有种说不清楚的感觉。换言之,人们对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对现实世界进退的权衡,对趋利避害行动的决断,究竟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而作出的相关选择,未曾了然于心。价值模糊化导致人们对行为价值判断的疏离。上个世纪90年代,王蒙宣讲逃避崇高,王朔演绎痞子文化,就已经体现出中国人对价值问题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完全是因为某种价值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在行为当中又需要价值指引的悖谬态势所导致的一种价值迷失状态。在各种价值观念间游走,似乎是当下中国人价值选择的趋同景象。

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构成性特点是边际的、模糊的、不确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人价值观没有凸显引导人们行为选择的核心理念。尽管凸显而出的诸核心价值还不明晰,甚至时有悖反,然而价值观的基本轮廓仍然崭露出来。

首先,当代中国人表现出以自由为主流追求的价值特征。自由是人类诸价值中一个引导性的、核心性的价值理念。在中国所谓60年、100年和5000年三大传统,即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国人追求的)西方现代传统和中国古典传统中,自由都是核心价值。三者的差别仅仅在于实现自由的方式不同。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价值观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市场经济把人们从日益繁重的生存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了,人性、个性与多元化变成了社会政治价值的主流。在今天的中国,自由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动力。没有以自由为核心的价值追求,中国人根本难以设想自己民族的现代素质和个人选择。在这点上,我们必须对整个30年来价值变迁的最核心、最具有内聚力、最具有感召力,而且代表这个时代特点的价值构成特点,加以紧紧地把握。长期以来,人们把自由价值当作中国人自由散漫、散沙一盘的精神导因,认定讲自由就必然没纪律,这其实是中国人价值认定的严重误区。现代自由是规则下的自由,即哈耶克所谓“法治之下的自由”。从行为模式上看,个人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财富,促成权利与繁荣的连接,是中国近30年走上迅速发展轨道的重要原因。但从构成上讲,30年以自由为核心追求的价值观,远没有形成规则下的自由理念和自由价值。自由的价值导向是明晰的,但显现为一种缺乏规则有待规范的解放状态。

其次,当代中国人在行为价值导向上以功利为基本的价值导向。近30年的中国,在行为选择世界中放开了狭小的、经济选择的价值空间,人们开始能够明确表达和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愿望。当下人们好像非常痛恨国人的功利性行为价值导向,认为这是人欲横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低俗价值取向。

对中国来讲,如何集聚起持续发展的价值动力,是一个如何有效建立功利导向的问题。30年来,中国在经济世界的活动,是人性获得解放的主要动力源,它使人的生活获得尊严,使人明确认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功利价值是撬动中国人重新进行价值思考的动力,而不是价值灾变。

但当代中国在充分肯定功利的行为价值导向的同时,却没有形成平等的、规则的功利价值观。功利是权力导向型的:或者权钱勾结,权力仅仅保障一部分人的功利追求,而另一部分人根本没有谋求功利的契机、满足功利要求的空间;或者竟然直接是权力自我满足的功利,丛生的腐败成为人们谴责功利价值取向的重要理由。今天人们对功利追求的怨恨之强烈,就是因为功利追求的不平等和不规则、分配正义的未满足,进而导致均平价值的回流、绝对平等价值的怀旧。

民主价值已经成为中国制度建设的观念基础。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们对宪政的追求、对法治的推进、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对基层民主的制度化建设,都体现出中国近30年社会变迁中民主价值的政治功用。在政治理念上,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民主是个好东西”的积极呼应,很准确地体现了民主的价值感召力。在中国,民主曾经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专利,竞争性选举更是被当作权钱勾结的虚假民主。今天,作为“好东西”的民主也顺带给选举民主平反了。人们对民主價值的认可,已经逐渐脱离意识形态的羁绊,并依托于现实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

一些人认为,中国人一谈民主,就是模仿西方,寻求西化。并因此对民主的普世价值严加拒斥。这是一种价值误判。需要强调,民主的政治价值基准设定以后,民主的制度支持力量和社会支持力量的聚集在国与国之间千差万别;民主的理论认知差异得到承诺,但民主的制度建构却需要广泛的认同。一些政治理论家吁求所谓没有修饰的民主,认为民主就是人民作主,至于高调民主与低调民主、宪政民主与社会民主、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都没有必要加以严格限定。这就是无视了民主价值内涵的差异性和历史结构的复杂性。没有修饰的民主,就是没有具体价值依托和历史形态所指的民主,这种民主就是子虚乌有。当人们视民主为一种抽象的政治价值的时候,民主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它的确定内涵。可见,民主的价值认同并不等于民主的理性认知,而民主的理性认知并不等于制度设计的完成。在中国要坐实民主价值,“路漫漫其修远兮”。

审视当代艺术 篇12

1 灌输式教育方法的内涵

列宁在名著《怎么办》中提出了“工人本来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的论点,这里的“灌输”既有搬入的意思,又有添入的意思。“灌输”虽有输送的意思,但不是强制的意思。灌输式教育方法就是坚持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宣传、启发和引导,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思想,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对他们的思想行为起到影响和支配的作用。”他强调向受教育者进行正面教育,启发自觉,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坚决反对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强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滔滔不绝”的灌注。

2 实施灌输式教育方法的必要性

(1)从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来看,灌输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和因素。对儿童早期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底线伦理的内化应实施灌输,因为,灌输也并不必然拒斥解释,在儿童的推理能力和理性思维尚未充分完善发展的阶段,采取正确的灌输方法是实施道德内化,进行品质养成较有效的方法。

(2)从社会的研究事实来看,当今国内外发展的局势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要求都离不开灌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的各种意识形态更加肆无忌惮地对青年一代进行无孔不入的渗透和“骚扰”。因此,对我国公民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和方法论以及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灌输。

3 创新灌输式教育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教育要坚持正确的灌输观念。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传统的一些旧观念应该重新受到审视,面对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社会道德,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灌输观念。首先,灌输要以人为本。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历来重视政治立场等内容的灌输转向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人格的完善,道德品质的发展。其次,要倡导生活化的灌输。灌输离开生活这个基础,容易使学生形成“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的心态。灌输的生活化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道德生活中的困惑与挑战。再次,要坚持科学的灌输方法。学生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决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灌输同样的东西。

第二,在科学的灌输教育中增强情感教育。由于对灌输片面化的使用难免会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情感需求。基于此,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过程中,教育者应将真挚的情感投入其中,并尊重和引导学生的情感需要,帮助学生的情感升华。首先,要正确对待并引导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就要对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和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其次,注重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教育。情感体验是个体受外界某种事物刺激而引起的特定情感的主观感受。人的情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根源,只有当人的思想认知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时,才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和信念。

第三,在显性的灌输教育中注重与隐性教育的整合。

首先,注重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创建渗透式教育。渗透式教学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目标以一定的载体渗透到人们可以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特别重视显性教育过程中的隐性渗透。首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之中。譬如文学、哲学等在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培养上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全面的发展。其次,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有意识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的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更高层次上提升和强化思想观念。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陶冶式教育。在课堂上进行正面、直接、有意识的灌输教育,而在课堂之外可以营造陶冶式的教育。陶冶式的教育是指营造一个健康、活跃、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其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益彰的,是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有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无限文化氛围中的彰显和展示。

再次,把紧网络阵地,体验网络式教育。网络的日益普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模式,为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新的载体。第一,网络拓展了显性教育的空间。随着网络的普及使用,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道德教育资源,也可以自由地交流,使思想道德教育由以前单纯“由上而下”的灌输,变成了讨论中的引导。第二,网络给显性教育带来更多的工作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网络克服了传统隐性教育活动参与人数少、限制学生真情实感流露的局限性,为大学生们的实践活动构筑了更广阔的互动平台。

参考文献

[1]马卡连柯.论青少年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5.

[2]瞿葆奎.社会科学争鸣大系:教育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70.

上一篇:住宅小区智能化下一篇:提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