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需要实践(共9篇)
学习需要实践 篇1
我园位于古运河河边, 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 传承、研究、开发了大量深受幼儿喜欢、具有童趣、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弄堂小游戏。让孩子们走进弄堂游戏, 体验弄堂游戏的乐趣, 回归孩子们的童真童趣, 让孩子们真正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一、着眼儿童兴趣需求, 精选弄堂游戏内容
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 更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弄堂游戏的开展过程中, 我们努力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整理、加工和改造弄堂游戏资源, 开发创新游戏活动玩法, 使弄堂游戏更具魅力。
1. 游戏选材——适宜性。
在选择弄堂游戏内容时, 我们首先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与关注点, 认真思考“幼儿对它感兴趣吗”“它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吗”等问题, 将兴趣作为选择弄堂游戏时的第一要素。其次, 我们选择一些经典的、趣味性的弄堂游戏, 如:“摸瞎子”“切西瓜”, 等等。我们还注重考虑游戏材料取材的方便, 不受场地、时间、人数等条件的游戏优选入选, 方便幼儿在游戏时可以就地取材, 一根绳子、一颗石子、小小木棍就可以进行游戏。
2. 游戏开发——挑战性。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创编、改编传统的童谣和弄堂游戏的玩法, 将其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使幼儿感兴趣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在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就感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如“舞龙舞狮”游戏中, 孩子们不只是简单地一个个跟随舞动, 而是在游戏过程中赋予神龙和狮子灵魂, 让神龙和狮子活灵活现起来, 师生们共同探讨出了“金狮献瑞”“神龙戏珠”“龙过天门”“神龙摆尾”“龙腾虎跃”等新颖、有趣的玩法。新的弄堂游戏玩法更具有挑战性, 也让孩子们更加喜欢, 更有兴趣积极地投入其中。
3. 游戏组织——多样性。
在弄堂游戏活动中, 我们采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 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如:有两人对决的游戏《翻花绳》《拍豆腐干》;有小组竞赛游戏《穿大鞋跨大步》《抛铁箍》;有团体游戏《舞龙舞狮》《龙舟大比拼》等, 多种形式的游戏互相结合, 促进幼儿自主游戏, 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幼儿之间存在差异, 我们鼓励幼儿进行分组, 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够在原有层次上有所提高。如:抛铁箍游戏中, 有的幼儿动作灵活, 不光会熟练地抛铁箍, 还能熟练掌握铁箍的方向, 我们将这些孩子组织到花样抛铁箍的队伍中, 让孩子们“直线抛”“绕障碍抛”…给孩子们更大的挑战。会抛铁箍的幼儿, 我们则鼓励他们学会在抛的过程中能够控制铁箍前进的速度与方向。还不够熟练的幼儿我们则鼓励他们能够沿直线抛铁箍。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 使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成功, 得到发展。
二、尊重儿童发展规律, 慎思游戏指导策略
游戏目标和指导策略的制定既要科学, 又要能准确地设置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有目标、有一定挑战地去完成游戏任务, 从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1. 让儿童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自己参与讨论, 制定规则, 让幼儿体验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 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 体验到规则有序是开展弄堂游戏的基本保证。如在游戏《龙舟大比拼》游戏中, 参赛队员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快速前进取得胜利。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龙舟’上的小朋友走得一样快慢?怎样让龙舟顺利开起来?”小朋友们积极开动脑筋, 最后小朋友们达成一致:需要每个小朋友走的速度必须一致, 节奏一样, 一起出同一方向的脚。孩子们经过几次尝试, 为了节奏步调一致还配上了“嗨嗨、嗨——呦”的口号, 孩子们经过自主讨论形成的规则能够更加认同, 也能够更好地主动遵守。
2. 让合作成为游戏开展的“杠杆力”。
在弄堂游戏过程中, 我们设置了很多需要同伴合作进行的游戏材料、游戏内容, 让孩子们采用合作互助游戏的方式游戏。在合作互助中, 孩子们帮助了他人, 增强了自信, 对幼儿起到了激励作用。如:我们开展了大带小活动, 在游戏《炒豆豆》《打大麦》游戏中, 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面对面, 手拉手, 边念童谣边翻动身体, 小班孩子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 玩得大胆又开心。大班孩子则在游戏中念儿歌, 在翻身过程中也会小心地照顾好年幼的弟弟妹妹们, 体验到了合作互助游戏的快乐。
3. 让循序渐进成为游戏指导的“主旋律”。
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 让幼儿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游戏和学习。如备受幼儿喜爱的《跳绳》游戏, 不仅能够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还能促进幼儿心肺功能的提高。在开展跳绳游戏中, 老师们先请小朋友空手练习, 使孩子能熟练掌握手与脚的协调动作, 接着老师再给孩子绳子让幼儿进行练习。等孩子熟练以后, 老师又引导幼儿玩出花样, 可以单腿跳、正跳、反跳、花样跳等, 循序渐进地开展跳绳游戏。在熟练的基础上, 跳绳形式也有个人、双人、小组及集体多种形式。
让孩子们走进弄堂游戏, 感受体验弄堂游戏的乐趣, 让孩子们真正拥有快乐、健康、幸福的童年。
学习需要实践 篇2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时间需要把握、学习需要勤奋》。
我们总是说学习紧张、忙碌,然而你每天是浪费时间还是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呢?曾经有位名人说“成功,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珍惜时间,已经是个永恒的话题。古人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刹那间从你身旁走过,你是否想过拉住它?
时间,它是人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往往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它便悄然而去,不留下一丝痕迹。人们常常在它逝去后,才渐渐发觉,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古人一声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能否把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陶渊明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人生短短数十秋。想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登上人生的顶峰,谈何容易。也正因为如此,珍惜时间就显得异常的重要。
中国古代有许多珍惜时间的故事,像“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等等,都是古人抓紧时间发奋苦读的典范。古人在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抓紧时间,努力苦读,更何况我们新时代的人呢?
初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与人的一生的成败紧紧相连,而且随着课程的加深,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时间在这时不会等我们。因此,我们不但要抓紧时间,还要更努力的学习。
学习,自古艰辛,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数十载寒窗,洒下多少汗水于书椟,只求文章起锦绣,不让岁月成虚荣。古人常说“学海无涯苦作舟”,虽然现在我们都觉得学习很难,但是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的困难是微不足道的。
也许,我们无法否认学习的苦,可是甘守学习的苦才能享受学习的甜。投入学习,于一方纯净的天空下,探寻文化、探索思想、探讨社会,让心身沐浴于书香,让灵魂接受知识的洗礼。于苦寂之中生发领悟,于领悟之中生发喜悦,于喜悦之中咀嚼唇齿间的甜美芬芳。这正是学习的享受,至善至美的享受。
长期的寂寞、劳累和苦读换取了巨大的回报,在攀登和追寻中找到灵感,获得自我超越,这就是最大的享受,因为那是一种轻拂心灵的快乐,一种欣慰的快乐,一种充实的快乐。这就是身为学子的我们应该作出的心灵的选择。
当你遇到问题时,你能享受开发大脑的契机;当你遇到挫折时.你能享受坚固毅力的体验;当你成功时,你能抱着收获会心一笑;当你失败时,你也能享受那一块绊脚石带给你的苦尽甘来.这样看来我们在鄞中的每一天都在享受,尽情地享受。
学习,是情感的熏陶。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航行在知识的海洋上,我们应该准确地把握船舵,只有努力学习,我们才有力量继续前行,寻找更丰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人生!
努力学习,我们就会发现,学习的每一天都踏实而快乐;
努力学习,我们就会发现,生活的每一天都充实而满足。
同学们,不要再抱怨紧张的学习中没有快乐,努力寻找,你一定会发现学习同样有别样的快乐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请大家记住:“时间需要把握、学习需要勤奋。”
需要、实践和期待 篇3
需要原则——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1.人生驱动原则
满足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人们行动的目的,也是人们乐于采取行动的兴趣之源。就作文教学而言,我们要使学生明白:写作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不仅是为了给老师看,不仅是为了能应付升学考试,而是人生的实际需要。人生的诸多方面,如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递,求职的申请,生活的记录,感受的梳理,心理的调节等等都需要依赖于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学生只有明确了这个目的,才能把作文“要我写”变为“我要写”,把写作文苦思冥想的“痛苦”变为心理驱动的“快乐”。
2.情感激发原则
教师指导作文,如果不注意调动学生的感情因素,写出的作文会苍白无力,缺乏鲜活的血肉。“情”,是流淌于作文始末的一条河,所谓情随景移,感因事迁,说的就是“情”的波动与景物、人物、事件的交融而形成的同步共振,这是文章振撼读者心灵的基础。散文小说诗歌是这样,议论文也是如此。作者发表意见,阐释观点,倾吐思想,这也是情的释放,只不过是有理智,有逻辑的情。青少年心地纯洁,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因此我们指导作文时需要很好地利用这一优势,引导他们至纯至美的天性,让其感情的潮水喷涌而出,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不加修饰而显现生活本色,生动活泼,真切自然。
3.社会参与原则
“文章为时而作。”这句话就体现了作文的社会参与性。学生写起议论文来,往往不中要害,如“隔靴搔痒”,其原因就是为写而写,缺乏社会参与的意识。学生不明此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在写作技巧上下功夫,往往是无的放矢,观点陈旧,事倍功半,水平提高乏力。针对学生的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多看,每天看电视新闻;多读,每天看20分钟的报纸;多听,对社会热点问题多听多问;多说,将自己从看、读,听得来的信息与同学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发激烈的辩论,以求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多写,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将感受写出来,使之更为条理,更为深刻。学生有了社会参与的热情,作文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杜绝“无病呻吟”的现象。
实践原则——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写作,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创造性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般思维的基本性质,又具有自身的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而学生作文中,最缺乏的,就是创造精神。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减少空洞说教,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作文练习中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示范性原则
就是说教师必须写下作文,以取得实践的经验,给学生以示范。凡参加过中考作文阅卷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作文题材老化,主题陈旧,有千篇一律,百人一面的感觉,缺少时代气息,缺少新意。问题出在学生身上,根子却通在老师的素质上。我们有些老师,不肯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课外的文学作品和文艺批评,也不肯去订阅语文教学报刊,似乎只要把一本教参书吃透就成为合格的教师了,更谈不上深入研究并拿起笔来进行写作。时代在变革前进,文学创作新品不断,文艺批评观点更新,教学理论更趋完善,而老师却还停留在大学毕业时的文学视角和写作水平上,试想,一个落后于时代的“旱鸭子”怎么能培养出跟上时代脚步的“游泳健儿”呢?因此必须强调作文教学中教师下水示范的重要性,以写促读促教,积累起作文实践的经验,避免指导的盲目性。
2.开放性原则
一是阅读层面的开放性。语文教师应竭力鼓励帮助学生订阅适合于他们的各类文学杂志和语文报刊,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使他们从“模范作文”的小圈子里跳出来,让他们在比较阅读中,知道什么是“新”观点,哪些是“新”题材。二是作文取材的开放性。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溶进丰富生动的新生活。学生有了亲历的实践和切身的感悟,作文就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论可发。这样,学生作文的题材才能呈现五彩纷呈的局面:有校园生活题材,社会生活题材,都市生活题材,乡村生活题材,自然风光题材,旅行郊游题材,历史故事题材,科技知识题材等等不一而足。
3.多向性原则
作文实践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多向性。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之后,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纷至沓来,学生选材的标准,思考的角度,都会因自己的出身、经历、教养、学识而各不相同,形成作文思想性艺术性的千差万别,教师应从容面对,无须统一主题,划—结构,鼓励学生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求异独创,努力突破定向直觉思维的旧格局。如写记叙文,可正面歌颂,可婉言讽刺,可直面批评;写议论文,或用归纳推理去寻找公理,或用演绎推理去证明个别,或用类比推理去求得同一。总之,创造思维的多向性,发散性,会给作文构建出一个不拘一格的活跃环境。
4.兼容性原则
作文不同体裁之间具有兼容性。而我们老师为了应试作文需要,往往从纯理论出发,不允许非鹿非驴又似鹿似驴的“四不象”存在,这会遏制学生创造力的提高。文章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就不能呆板僵化。在文学杂志及宣传媒体上,有用日记体的形式构思小说故事的,有用散文形式形象说明思想观点的,有用书信形式去抒发心志感悟人生的,有用小品形式介绍产品的,有用诗歌形式表演剧情的,有用强烈抒情性语言进行论说的……这些“四不象”,其中不乏佳作,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对“四不象”作品,文学刊物上都能给予一席之地,我们教师更应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不可求全责备。
以上讲的是作文实践中关于生活、题材、思想、形式及示范的诸种原则,旨在保护学生作文的创造精神。当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之后,作文园地呈现一派“百花齐放”的新气象就为期不远了。
期待原则——确立作文阶段性的目标
1.功利性原则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战士不是好战士。”这话具有积极进取的功利性。作为语文教师,对于自己,要有一个坚定的期待: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为学生作出示范。其实,曾有许多优秀的作家和大学教授,就来自于中小学教师的队伍,如大家熟知的叶圣陶、朱自清、老舍等文学大师。教师可把自己的“下水”作文目标,分为几个阶段来制定:能动笔写文章;能写出好文章;能写出各种文体最起码主要几个文体的好文章;文章能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能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能成为写作上的行家里手……有了这些阶段性期待,就有了“下水”的勇气和不断前进的动力。
2.激励性原则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更应该耐心的期待。教师的期待,要与学生的实际能力有一段距离,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距离太大了,学生会失去信心;太小了,学生又缺少驱动的能源。因而要因材施教,帮学生制定阶段性目标。学生是很在乎老师评价的。当他神采飞扬地完成一件作品时,他期待老师的评点和指导,期待老师满怀激情的批语。评语和文章—样,也应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应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感情的交流,把对学生真诚的热爱、严格的要求和衷心的期望诉诸笔墨。如“你的作文生动而感人。”“你的作文可投××报××版一试,可能会成功的!”这些热情洋溢的激励,是培养未来作家的“童谣”。
3.持续性原则
需要,学习的动力 篇4
一、给予学生成功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学习新内容时, 我们常有心急的毛病, 也常害怕学生不懂最后的结论。与其前怕狼后怕虎的, 倒不如使用“把结论和方法较早地呈现给学生”这个最简洁而有效的解题方法。这样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只知表面上的东西, 却完全不晓得更深层的知识。因此教师要适时地抛出一个问题, 给学生设置思维障碍, 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究获得结论, 掌握方法, 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除法《商变化的性质》时, 先出示一组数据:
4÷2=40÷2=400÷2=4000÷2=
4000÷2=4000÷20=4000÷200=4000÷2000=
一开始, 学生看到这两组算式时, 都大笑起来, 甚至有的学生讲:老师, 你当我们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啊。我说:好戏还在后头呢!学生很快地通过计算、比较, 发现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 被除数扩大几倍, 商会扩大相同的倍数, 反之会缩小相同的倍数。
这只是开场白,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去体验成功做了一个小手法。上面这个过程显然不会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成功。这时, 我不急不慢地拿出一个天平, 并把绘好的天平纸片贴在黑板的中间处。学生见到这情景时, 议论开了, 猜测开了, 都想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师:天平的作用是什么?
生:称重的。
生:天平两边托盘的重量要一样。
师:回答得真好。 (师顺手把一个写着24÷8=3的木块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上)
师:同学们想想, 右边的托盘中应该入在一个写着什么算式的木块呢?
学生在此问题的推动下会猜测出各种结论, 此时教师不急于肯定他们的答案, 运用欲擒故纵的策略, 在看似答案已经明了的情况下, 激励学生拿出有力的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结论。不用教师引导, 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列出不同的算式进行验证。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再是生硬的、教师强加的东西, 而是学生经过激烈的思维运作, 自己动手实践总结出来的。他们举手更积极, 回答更自信, 一个个跃跃欲试, 用不同的算式验证出了相同的结论。当然学习程度不一样的学生列举出的算式难易程度也不一样。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需要
数学起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如果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就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上课时, 我就先讲了一则故事———朝三暮四。
师: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字典上的意思是: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 反复无常。
师:谢谢这位同学为我们找到了答案。那么, 我有3个大小一样的饼, 把第一个饼平均分为4块取其中1块;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取其中的2块;把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取其中的3块。请问:你要选择哪块饼的分法才能吃得多?
不一会儿,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一样多”, 于是我追问:“那这该怎么解释呢?你们想知道吗?”正当学生百思不解时, 我又说:“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们就知道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上升到最高点。
学习数学首先是生活的需要,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环节有一箭双雕之功, 既是新知识的应用, 又与生活紧密相联, 学生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 因而学得轻松自在。
三、满足学生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
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教学设想时, 教师会着急, 或者生气, 或者不加肯定地以一句简单的“坐下”了之。这样做, 只能保证教学的连贯性, 按时完成教学内容, 却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会压抑学生的思维, 扼杀其创造性。实际上, 在学生探求出多样化的问题解决策略后, 教师都应该给予积极的认可与欣赏。如:在教学“两步应用题”的新课导入时:
师:同学们, 想知道老师家离学校有多远吗?
生: (很高兴地齐答) 想。
师:请说说你们有什么办法?
生1:可以问老师。 (大多数学生笑起来, 我也跟着笑了。)
生2:可以用卷尺量。
我有些不耐烦地请他坐下。 (心里还嘀咕:傻孩子, 好麻烦啊)
生3:这样太麻烦。我只要设法弄清自己每分钟走多少米, 然后再从学校步行到老师家, 再用每分钟走的米数乘以走的时间, 就能很快求出这段距离。
师: (松了一口气, 这正是我期望学生回答的。因此心里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喜悦。) 真会动脑筋!现在, 如果告诉大家……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装自主探索, 鼓励学生探求多样化的问题解决策略。”然而, 从案例中看到了不公平的评价是建立在教师追求完成教学内容的错误主观上, 其实三位学生的办法各有千秋, 教师却忽视了应给予的正确、合理的认可和欣赏。
学生有了需要, 教学才会有方向, 学习才会有动力。
摘要:本文从给予学生成功、生活、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来谈谈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人生需要不断学习 篇5
《人生需要不断学习》
古人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止境地学习,是每一 个向上者必要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 足之心。之所以提出终身学习的观点,因为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岂是只用短短几十年的一生能学得完的呢?故先贤庄子曾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 也无涯。”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大为缩短,个人用十几年所学习的知识,会 很快过时。如果不再学习更新,马上就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据统计,当 今世界 90%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 能力就像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和使用而逐渐流失。因此,人们的知识需要不 断“加油”“充电” 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们要适应变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 度。以老人为例,也得学会如何使用洗衣机、微波炉甚至是电脑,不然享受不 了科技带来的乐趣与便捷。终身学习这方面,鲁迅先生是榜样,先生在临死前一个小时还在写文章呢!还有华人首富李嘉诚,他每天晚上看书学习,这个好习惯已坚持了几十年。更 有甚者认为,只是“活到老,学到老”还远远不够,比尔〃盖茨就讲过一句话: 在 21 世纪,人们比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速度。在现今的企业环境里,没有 打不破的铁饭碗。你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明天这个 职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们必须用不断学习来防患于未然。世间有“知足者常乐”一说。而且,大多数人都承认,知足常乐是一种美 德。的确,这是一种美德。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环境,知足常乐的道 理也是如此。在物质生活上,知足者常乐。如果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有幸福。而在事业上,在学习上,总是知足就会裹足不前。所以,在学习上,要知道精 进才行。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会从今天的人才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我 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 学习。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终身学习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是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 我们在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知无涯,学无境。永远不要停止你学习的脚步,让学习成就你的事业,也成就你的人生。
好父母需要学习 篇6
聊天时别质问孩子
现代父母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孩子不愿和自己沟通,和父母没话说。金韵蓉坦言:自己也曾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儿子在七八岁时,大概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我们母子几乎无法沟通,无论说什么到最后一定会起争执,儿子的眼神告诉我,他很不喜欢这样的沟通。”
她就反省自己,问题出在哪?首先她发现自己每次和儿子说话,都是质问,比如:练琴了吗?功课写完了没?其次是儿子每次告诉她什么事情,她都会拿出教育者的姿态出来,比如有一次儿子告诉她:“数学课无聊死了。”她立即纠正:“怎么会无聊呢?是你没有用心听……”她话还没说完,儿子就厌烦地躲开了。
聊天不是质问,而应是倾听,是沟通。金韵蓉明白这一点后,开始调整自己。当儿子再对她抱怨数学课很无聊时,她先是表达理解:“妈妈上学时也不喜欢数学……”这下儿子立即凑过来。这样一来,母子俩就聊开了,儿子告诉她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她也告诉儿子学数学的心得,一次有质量的沟通就这样完成了。
金韵蓉建议,父母们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聊天。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或者每月一次,都可以。这段亲密聊天时光所带来的理解和情绪抚慰,足以帮助孩子应付繁重的课业和人际关系的压力,获得足够的自信和安全感。
赞美应该真诚而有度
刘忠祐小的时候喜欢画画,每画一张就要高高举着拿到妈妈面前来,渴望得到妈妈的夸奖。通常金韵蓉在忙别的事,于是敷衍他:“嗯,画得真好!”如此几回,儿子就很不满:“你看都没看,就说好,一点儿都不真诚。”
金韵蓉马上意识到,敷衍了事的赞美,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受到打击。于是她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认真欣赏起儿子的画来:“画得真好,我尤其喜欢这棵大树,你看,叶子画得多好,我也喜欢你的用色,很生动……”儿子甜蜜而害羞地笑了。
当然,赞美应该真诚,但绝不能过度。记得儿子5岁时,金韵蓉送他去学钢琴,为了鼓励他能坚持下去,夫妻俩每次夸奖都不遗余力:“你太棒了!一看就是钢琴家的坯子!”
可儿子的热情只坚持了两周,就说什么都不愿弹了,无奈,他们只有放弃。直到儿子长大后,偶尔聊起这件事,他才说:“你们那时拼命夸我,可我觉得自己没那么好,很害怕会令你们失望,所以索性就不弹了!”
原来如此,但是明白过来已经晚了。所以,“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赞美,会带来一些负面效果:一是孩子心知肚明,你是哄他的,从此也学会了说瞎话哄人;二是让孩子不清楚自己的真实位置,自我膨胀;三是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害怕不能达到父母的愿望,所以会焦虑不安,更受挫折。
爱和管教并不相悖
经常有人问金韵蓉:“你责罚孩子吗?”她会回答:“当然责罚啊!”金韵蓉说,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适当的责罚是让他“长记性”的方法之一,只要管教和责罚的分寸拿捏得当,绝对不至于对孩子造成无法磨灭的身心伤害。此外,爱和管教并不相悖,只要在管教过程中注意到以下几点:
首先,管教原则的坚定。刘忠祐读小学时,金韵蓉给他定了个规矩,每天放学回来要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由于她的坚定,儿子一直将这个规矩执行得很好,因为他知道,这个规矩不管有什么理由和借口,都无法更改。
其次,管教过程中不要羞辱孩子。金韵蓉从不在公众场合责骂儿子,不说伤害他自尊心的话,比如: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儿子!其实这些话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抹去。
再次,要允许孩子回嘴、辩解和哭。金韵蓉发现中国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时,一旦遇到孩子回嘴、辩解时,会非常恼怒。但是请想一想,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怎么能了解事情的原貌、他心里的想法?给孩子申辩和回嘴的机会,反而能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冷静,如何控制情绪回应他人的质疑,这对他将来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有帮助。
总之,做父母的学问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学习,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水观音摘自作者的新浪博客)
学习需要实践 篇7
传统零售向全渠道零售转型的过程, 是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各自呼应全渠道消费者的过程, 也是两者各自弥补劣势的过程, 最终将达到相互融合, 传统零售业也将在此过程种得以重塑。对于实体零售商而言, 在全渠道零售实践中会面临一系列问题:
第一, 是否一定要自建购物网站?
现在有一种说法, 叫做“建网站是找死, 不建网站是等死”,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传统零售企业在全渠道融合过程中的心态。目前, 我国实体零售商的线上实践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类是自建网站的, 开始将网站的功能定位从信息渠道为主, 向全渠道营销发展。
其中包括最早开展电商实践的王府井百货、银泰等, 他们已自我否定了网站的“销售渠道”职能, 开始建立与实体零售紧密结合的完整的网上服务体系。而像杭州大厦、甘家口商厦等企业已直接将网站建设作为其精准营销的重要手段。另一类是将电商当作“销售渠道”的, 直接上天猫、京东的电商平台, 充分利用平台的流量, 这种选择无疑更为明智。
我国的实体零售商自建网站销售鲜有成功者, 首先一个巨大的障碍就是流量, 很少有网民关注的网站, 好比开在沙漠中的商店, 而在中国的互联网生态中, 流量是资本推动的。以上这两个趋势都是“试错”的成果, 是宝贵的经验。在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小型零售商可能无需自建网站, 但需通过新媒体建立与消费者的联系。对于区域型、在当地市场 (特别是中西部二三线城市拥有品牌优势的大型零售商来说, 大型电商的侵入还有短期的时间差, 需要尽快按照第一类企业的做法启动线上业务。
第二, 如果建网站, 网站的功能是什么?
如前述, 网站首先是信息沟通的平台, 而不是单纯的销售渠道。目前有些企业网站连商店营业时间这样的基本信息都没有, 网站应该与微信、微博一样, 先把信息沟通做好。
第三, 网站上卖什么?
如果把店内的SKU都搬上去, 那与京东、苏宁、1号店有什么区别?更何况, 实体店之间本来就没有差异化, 所以简单地上传SKU的做法可能行不通。对于百货商店来讲, 由于既没有商品所有权, 更没有开展单品管理, 所以开展线上与线下的融合难度更大。美国百货企业电商之所以做得好, 原因就在于它们一直是买断经营、单品管理, 早已奠定了电子商务所必需的管理基础。而中国的“联营制”百货企业这一步还没有做好, 这时又不得不考虑第二步、第三步, 所以出现“前腿打后腿”的现象是必然的。
第四, 线上线下如何定价?
商品价格与供应商的供货体系、价格体系有关系, 甚至决定了零售商是否能做线上业务。另外, 还要考虑商品是否有差异化, 有差异化才有竞争力。
第五, 线上线下如何设置组织结构?
很多零售企业设立独立运作的团队做线上业务, 并提出一些KPI指标, 但这种方式与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似乎不符。所以, 如何进行全渠道零售的组织机构的规划也需要探讨。
第六, 我们只是做网站吗
对于区域型实体零售商来说, 进行线上线下的融合可能还有更多的路径。某区域企业经营家电品类并不具备价格优势, 他们计划与某大型电商合作, 成为该电商在当地市场的落地平台, 这样一来该电商的电器销售业务可以在该地区落地, 而当地零售商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空间优势, 并扩展了实体业务。虽然这个合作受到同行质疑, 但是确实给了实体零售商, 特别是区域型龙头企业一个有价值的启示, 即区域型企业与大电商之间是否可以考虑合作?因为那些大电商正在面临线上业务如何落地、配送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这恰恰给了实体零售商一个很好的机会。而连锁便利店与大电商在供货与物流方面的合作已经开始。
第七, 谁来做CMO或CIO?
原来,爱真的需要学习 篇8
中午自习课上, 可能是上节课的余兴未了, 我随口问了声 (平时跟学生关系一直不错) :“老师唱得还行吧?”马上有人接口:“难听!”众人哄笑。还没笑停, 另一人又大声叫:“恶心!”众人又笑。我根本就来不及有所反应, 我明知他们只是开玩笑, 并没有什么恶意, 可还是被刺伤了, 怎么也控制不住情绪。越想越气的后果是当场批评了几句:“老师的歌声比不上歌星, 可不至于达到难听恶心的程度吧……”语气当然不会柔和。正说着, 有人举手说:“老师, 季圣浩他说你又‘发X’ (意同发疯) 了!”我气不打一处来:“把你们当朋友看呢, 你们却这样对我;对你们凶一点吧, 你们又反感, 那我该怎样对你们呢?”没想到此时此刻还有人接口 (居然是个女生) :“把我们当猪看!”整个一幅无聊漫画。我气极反笑, 是谁说农村孩子纯朴的?这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我沉默了, 静静地看着他们, 教室里恢复了安静。我用平静的语气说:“我这一课没白上, 你看, 我收获了这么多:讽刺、挖苦、嘲笑, 甚至辱骂, 这是你们对我努力付出的回报吧, 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一次很难得的经历呢, 我应该好好感谢你们。此时此刻, 更为高兴的应该是你们的父母吧, 儿女们长大了, 懂得回报师恩了, 那么就更懂得回报父母的恩情了吧, 这表达爱的方式真是独特呢!”看得出, 孩子们不是没有反应的, 他们的脸色严肃了起来。我稍稍停顿后接着说:“还记得吗?有一次沈老师讲到日本的一次性木筷多数从我国进口, 日本使用后回收制成高档纸返销我国, 获利竟然高于进口木筷的成本, 而我国却因此丧失大片森林。其他班的同学听到这儿都很气愤, 唯独我们班一大半同学竟然哈哈大笑。沈老师很不理解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本来也不明白, 可通过今天, 我懂了, 不过这个答案需要你们来告诉我。静静地想一想, 写一写, 明天课上交流。”说完, 我就下了课, 转身就走, 留下了一片静默。
深夜, 静下心来思索:同学们的现状不能不令我担心, 他们这种情况与当前所述的“爱心缺乏症”有诸多吻合之处:与人打招呼时总是喊“喂喂喂”或叫绰号;在任何时候都是强调自我, 对他人的困难漠不关心;对公共事业冷淡, 没有热情。而这些并不是他们先天带来的, 而是生长的环境和所受教育等方面存在弊端所影响的结果。如今, 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且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孩子们在优越的环境里长大, 接受着大人们的关爱, 鲜少有机会向对方表达爱, 渐渐就失去了这种意识和能力。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有的孩子身上就拥有了自私、任性甚至冷漠, 而同时, 他们每一个都渴求爱, 渴望被别人注意, 却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 因而就采用了一些别扭甚至伤人的方式。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教他们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 善待世界,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爱的教育, 是我如今必须给孩子们认真补足的课程。
第二天, 打开同学的作业本, 每个人的心思都赫然纸上:言辞恳切, 为老师抱不平的有;心存愧疚, 向老师道歉的有;委屈不平, 为自己申辩者也有。有的孩子写道, 季圣浩他们唯恐天下不乱, 闹出一点笑话, 就是想让人家注意他们, 这个举动太幼稚了。还有人写道, 我觉得他们应该把品德与社会这门课重学一遍, 再好好反省, 这种行为真是太可恶了……
孩子毕竟是纯真的, 这样我的教育就顺利多了。晨会课上, 我郑重地给孩子们道了歉, 为我平时的疏漏。接着我开始了第一堂爱的教育课:尊重。孩子们由意外到了然, 渐渐神色肃然, 听得十分认真。
一个多月过去了, 季圣浩同学的进步有目共睹, 虽然没当面跟我说对不起, 但看到我对他还是一如既往, 不是不懂感激的。上课时他的眼睛开始注视书本和老师了, 也知道举手回答问题了。再也没有对老师粗言相向, 跟同学们也能和平共处。同学们跟我的关系更加融洽, 一个小女生在一篇读后感中这样写道:看完这篇文章,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语文老师曹老师。虽说她脸上有斑又三十多岁了, 但她对大伙儿好得不得了!比如我们功课紧张了, 开俩玩笑唱俩歌, 真是我们的“开心果”, 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我们淘气了, 就说要“K”我们, 却从来没有多少行动。她还经常称大伙儿“孩子们”, 直到升六年级了, 个子长得也老高了, 就称大伙儿“同志们”……让孩子们记住的是一个个温馨的细节, 正是这一点一滴慢慢渗入他们的心田, 使他们逐渐懂得感激、同情、尊重、愤慨, 这些情愫汇集到孩子的心灵里, 就会自然而然地迸发出“爱”来。
我的爱心系列课程仍在继续, 我总是相信:“爱”从来都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只要我们把它唤醒, “爱”的潜力是无穷尽的。“爱生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已是母亲, 那就让学生分享你给予儿女的一半爱;如果你正在恋爱, 那就让学生嗅闻一下你赠予恋人的玫瑰花香;如果你才刚刚踏上这方讲台, 那么, 就请牵起孩子的手, 做他们的孩子王!”这就是指导我行动的总纲领, 也是我从教至今最深切的体会。
学习需要实践 篇9
【关键词】学科实践活动 数学问题 兴趣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以下简称《课程计划》)中明确提出“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可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开设学科实践活动,也可综合多个学科内容,开设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要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课程计划》的推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成为众多教师关注的焦点,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又是重中之重。作为一个新型课程,关于学科实践活动的研究少之又少,可供借鉴的教学案例几乎没有,并且《课程计划》强调“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避免用学科教学内容简单替代,要突出实践性、探究性,尽量依托参观、调研、制作、实验等形式”。其中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儿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如何选择新颖有趣的课程内容就成为了广大一线教师的一大难题。
“有趣”(fun)是与乏味、枯燥相对的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主要是指“有兴趣,有趣味”。有趣的问题就是指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所谓疑能引思,思则生趣。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学生愿意主动思考就是产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问题更是促进数学前进的阶梯。一个好的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更能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从无趣到有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1]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普遍将“创设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2]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情境都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课前导入与问题选择的不当容易适得其反。
在一堂讲授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课堂上。课前导入的时候,教师问:“你们平常喜欢画画么?”学生回答:“喜欢。”于是教师用PPT展示了一幅素描画,画的是长方体、圆柱等。教师再问:“这上面的线可以是怎么样的?”引出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师以素描图为新课导入,并不恰当。首先素描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其次素描强调的是结构和形式,教师却问画上的线如何,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自然而然想到线。最后不管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重点都是“直”,素描画上的线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直线。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无论是有歧义的导入或是不准确的语言都将有碍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3] 并且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生搬硬套在与之关系不大的事物或现象上无法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
如上面讲的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中第一课“线段、直线和射线”。课前导入就可以出示《西游记》里面的视频片段:孙悟空的金箍棒两端变长,孙悟空的金箍棒长度不变以及金箍棒立在地上只有一端变长,这些片段对应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线段长度不变以及射线只有一端可以延长。《西游记》是每个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是他们喜欢的故事,所以用《西游记》里的情节作为课前导入,一定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认真思考。并且以后每次看《西游记》时都会想起直线、线段和射线。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要和动机的过程。[4]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让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5]所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善于将抽象的、严谨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问题中是每个教师必不可少的能力。郜舒竹教授提出的学生螺旋上升五部曲,它们分别是问题与动机、过程与方法、多样与错误、联想与应用以及结论与表述。其中第一步就是问题与动机。教师利用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的第一步。
二、将问题与生活相联系
将学生不了解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联系学生自己是很难发现或者从未想过。因为在学生意识到已有的观念似乎是矛盾的或不完整的不足以解释教师所提供的问题时,这就驱使学生想要寻求更多的知识,以填补我们思维上的沟壑或缝隙。[6]这时就需要教师机械地选择教材上的内容变为引发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相联系。
教师在教学生怎样测量时,出示了一张图片,上面有三个帽子分别标有S号头围40cm以下,M号头围40~50cm,L号头围50cm以上。教师说:“小明的妈妈要在淘宝上买一顶帽子,不知道要买什么号码,你们可以帮帮她么?在买帽子之前应该干什么啊?”学生回答:“先量头围。”……然后学生就开始兴致勃勃地测量自己的头围。
衣服、帽子的大小号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也是学生所熟知的事情,但是号码背后所包含的数学信息是学生所不知道的,学生对于不了解的事情总会充满好奇,尤其这件事还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关,这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愿意主动去思考并亲自动手验证结果。并且从此以后学生每次戴帽子逛商场的时候都会想到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做到真正地学以致用。
像小红、小明之类的代称出现在很多教师的问题情境里。在上“重叠问题”一课时,教师出示精美的课件“亮亮排队”(亮亮在排队买东西,从前往后数他是第5个人,从后往前数他是第6个人,问一队一共有多少人)时,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在与小学生的交流中发现,精美的课件演示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更喜欢研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所以教师在执教此课时可以不用PPT,而是从同学中选了一位取代“亮亮”。选择班里的一位同学站在讲台上问从前往后数他是第5个人,从后往前数他是第6个人,一队一共有多少人。这样学生反而兴趣盎然,迅速投入其中。[7]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研究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因此,上述问题导入可以相应改变。教师可以现场戴一顶帽子,将问题改为“老师在网上买了一顶帽子,是S号,老师发现帽子小了戴不上,所以想把它送给班上的同学,但是老师不知道哪个同学适合,你们说怎么办啊?”首先买帽子这件事是学生都熟悉的教师的事情,就会比陌生人的事更吸引注意,其次因为帽子要送给谁不知道,同学都需要知道自己的头围是否合适,这件事就变得与自身相关,学生就会更有兴趣。
问题一:你的脚有多长?你可以不用尺子量就知道自己的脚有多长么?
鞋子的号码既与二年级下册学的长度单位有关,又可以结合除法以及小括号的使用。每个学生鞋子的号码不一样,教师先让学生看自己的鞋子是几号的,再问学生知道自己的脚有多长。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手或用尺子测量,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就可以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脚有多长(小学生的鞋码一般在30码到38码之间)。第二种方法是利用自己的鞋码计算,再用尺子量是否准确。计算过程包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小数的初步认识”、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因为计算结果有可能是小数,所以这个例子比较适合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教学中引用,脚的长度=(鞋码+10)÷2,单位是cm。例如鞋码是30,那么脚长就等于“ ”。让每个学生算自己的脚长(30+10)÷2=20cm,而且计算结果可以动手测量验证,学生都喜欢做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并且是自己平时没有注意的细节却和数学知识有联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问题二:你有几件上衣和下装,你可以每天穿不一样的一套衣服,穿几天呢?你有几双鞋子,搭配上鞋子你又可以配出几套不重样的衣服和鞋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讲衣服的搭配时,教师通常的引入就是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三件不同的下装,让学生上台展示用什么方法以及可以搭配几套衣服。在上这一节课时,教师用两种方式将问题与学生自身联系起来。第一种方法,在上课前让学生在家自己画最喜欢的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上课时,让学生搭配自己的衣服,问:一天穿一套一个星期每天都可以穿不一样的一套衣服么?2×3=6种,6<7,一个星期不能每天穿不一样的衣服。最后教师可以出示两双鞋,问:用你们喜欢的衣服搭配这两双鞋,又有几种搭配方法?2×3×2=12种。因为学生搭配的衣服是自己现实生活中就有的衣服,搭配衣服后,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穿自己搭配的衣服。第二种方法,在PPT上展示五件上衣、五件下装,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和两件下装进行搭配,搭配的方法可以是依次按顺序连线,也可以用乘法2×2=4种搭配方法,然后让学生计算如果从中选出三件上衣和两件下装、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三件上衣和三件下装分别可以有几种搭配方法,让学生自己找找规律,并且可以引导学生用符号如字母、数字等来表示不同的上衣和下装,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同时为以后学习字母表示数一课打下基础。首先每个学生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衣服,并且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自己发现看起来不同的选择但是搭配的结果却是一样的。所谓探索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寻找不变的因素,[8]学会通过现象发现本质。
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有小学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生活中的实际经验讲课,即使相对复杂的概念,也会让他们觉得熟悉和具体,从而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使他们主动地想去了解。儿童学习数学是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好的教学一定要有好的问题,有了好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思考,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标中指出要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教师要教会学生问为什么的同时,教师也要学会问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上课,同学为什么这样回答问题,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自然也就学会多问为什么。就像苹果落地是随处可见的事情,但是牛顿问了为什么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霉菌菌落周围没有细菌,弗莱明问了为什么就发明了青霉素;鸟可以飞翔,那人为什么不可以?莱特兄弟问了为什么就发明了飞机;等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伟大的发明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教师也要从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像一年为什么有365天,这就与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有关;一小时为什么规定为60分钟,就是因为100以内60是因数个数最多的数中最小的一个,规定一小时等于60分钟的优势就是将一小时平分后,所得到的分钟数是整数的情况在100以内是最多的;[9]一圆周设为360度和一年为360天有关;等等。这种显而易见的现象背后所隐含的知识最让人心旷神怡、欲罢不能,越是明显的现象就越需要科学的知识和规律作支撑。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多运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不能深究的现象来提出问题,不仅能引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还便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产生更好的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用数学的思维多角度地去思考常见的现象并从中找到联系。
问题三:扑克牌为什么是54张?
在日常生活中,扑克牌是常见的娱乐游戏。但是关于扑克牌背后的文化却鲜为人知。扑克牌一共有54张。其中大王、小王代表太阳和月亮,其余52张牌代表一年中的52个星期;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种花色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种花色有13张牌,表示每个季节有13个星期。每个季节有91天,每种花色的13张牌相加即从1加到13也就是91点。如果把J、Q、K当作11、12、13点,大王、小王为半点,一副扑克牌的总点数恰好是365点。而闰年把大、小王各算为1点,共366点。专家普遍认为,以上解释并非巧合,因为扑克牌的设计和发明与星相、占卜以及天文、历法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扑克牌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新时代的小百科全书。如今的牌已经成为无所不包的图文并茂的扑克式图书。三四岁的少年儿童可以通过《三字经》扑克牌走进国学经典,通过《成语接龙》扑克牌熟记520条成语。扑克牌体积很小,且不太容易损坏,因此方便携带,方便阅读,方便交流。[10]
扑克牌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包括小学加法、乘法、除法以及数字的比较等,是数学知识的综合体现。教师可以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使用。教师通过提问扑克牌为什么是54张引起学生兴趣,然后告诉学生扑克牌蕴含的知识和一年的天数、星期和四季有关。让学生自己探究并验证所得结果。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比较每个问题的答案自己找到规律。
1.一年有多少天?(365天,闰年366天)
2.一年有几个星期?365÷7≈52(个)
3.一年有几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几个星期?
52÷4=13(个)
4.每个季节包含几天?13×7=91(天)
5.一副牌除去大王和小王还剩下几张?
6.一副牌有几个花色?每个花色有几张牌?
7.每个花色的点数之和是多少?
1+2+3+4+5+6+7+8+9+10+11+12+13=91
或者用高斯求和的方法。(1+13)×6+7=91
教师在上完课后可以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副扑克牌,扑克牌上让学生自己出数学题,在玩牌的同时答对数学题才可以出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问题四:在学校操场进行跑步比赛时,不同的跑道每个人的起始位置差多少米,跑一圈、两圈有区别吗?
参加过运动会的学生都知道,在进行跑步比赛时,每个学生的起点并不在同一个位置。根据不同长度的比赛计算出每个学生位置相差的距离。这与同心圆以及圆的周长相关。教师可以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提出这个问题。小学操场的跑道一般为200米一圈的跑道:弯道半径16.7米,直道段长46.8米,共4道,分道宽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分道线宽5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跑道由两个半圆与两个直道组成。在出题时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假设弯道半径为16米,直道段长为50米,分道宽为1米,让学生分别求三名学生200米比赛与400米比赛时的起点位置分别相距多少米。方法二,让学生课前分小组去测量学校跑道的长度与跑道半径,各个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与比较,最后确定跑道半径与分道宽的长度。然后根据自己测量的长度进行计算。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1.跑步比赛时,每个学生的起点位置一样么?如果不一样,为什么?
2.跑道中从里往外依次为跑道1、跑道2、跑道3,这三个跑道的长度关系是怎么样的?
3.每个跑道都有两个半圆,跑道1的半圆半径为16米,每个跑道宽为1米,请问跑道2和跑道3的半圆半径为多少?
16+1=17(米) 17+1=18(米)
4. 三个学生分别在跑道1、2、3上进行200米比赛。请问三位选手的起点位置分别相差几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一圈跑道有两个半圆,就等于求圆的周长。而每个跑道宽为1米。
跑道1:l圆=2πr=2×3.14×16≈100(米)
跑道2:l圆=2πr=2×3.14×17≈107(米)
跑道3:l圆=2πr=2×3.14×18≈113(米)
107-100=7(米) 113-107=6(米)
6×2=12(米) 7×2=14(米)
5.如果跑400米,那每个人的起点位置又相差多少呢?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会从生活中发现很多与数学相关的现象。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欲望。[11]但是教师需要注意数学科学的本质在于其抽象性、严谨性和形式化。[12]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和理论都是靠逻辑推理演绎而来,当下还无法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也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只靠一张纸和一支笔就能推导出“整个世界”。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看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要引导学生从生活数学过渡到数学科学,从对与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的兴趣到对数学本身美的感受,使学生对数学科学的兴趣与热情经久不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陈碧芬,张维忠,唐恒钧. “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回顾与反思[J]. 全球教育展望,2012(01):86-92.
[3] 邹宣贵. 课堂情趣创设的原则和方法[J]. 数学教师,1997(08):17-19.
[4] 马芳,黎翔.教育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81.
[5] 北京当代师苑教育研究院.中国当代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2.
[6] Berlyne,D. Conflict, arousal, and curiosity[M]. New York:Mc Graw-Hill,1960.
[7] 方运加主编.品课:小学数学卷001[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
[8] 郜舒竹.小学数学这样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9.
[9] 郜舒竹.“变教为学”的文化性[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09):9-11.
[10] 李维刚. 说说扑克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J]. 集邮博览,2015(11):100-102.
[11] 张奠宙,李士琦,李俊编著.数学教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5.
[12] 沈超. 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缺失的分析[J]. 数学教育学报,2008(04):90-92.
【学习需要实践】推荐阅读:
需要不断学习07-03
人生需要不断学习07-04
新课程需要合作学习11-07
开网店需要学习什么05-11
web前端需要学习什么10-03
LED路灯需要学习的知识08-25
播音与主持的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基本功?08-27
满足需要与激发需要07-12
需要与被需要高二作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