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整体水平(共12篇)
提升整体水平 篇1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能源管控中心 (简称能源管控中心) 是公司最主要的能源运行管理单位, 负责全公司的水、电、气 (煤气、氧气、氮气、蒸汽) 和烧结烟气脱硫的运行与检修, 技术性很强, 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 岗位星罗棋布, 遍布全厂, 动力管线甚至延伸到毗邻的协作单位处, 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强化安全管理, 保障安全生产, 中心从加强安全队伍建设入手, 积极健全安全管理网络, 通过建设一支以专职安全员为核心, 兼职安全员为辅助的专业安全队伍, 形成“整体提升安全素质, 全面推进安全文化”的有利局面, 从而提升中心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二八”原则
能源管控中心现有员工1 000余人, 下属班组60个, 每个班组配有班组兼职安全员、青年安全监督岗、群众安全监督员各1名, 总计180人, 再加上安全环保科和各作业区的专职安全员20余人, 能够纳入“安全序列”的共有200余人, 约占总人数的20%。为此, 能源管控中心提出了“抓好五分之一, 带动五分之四”的安全管理理念, 积极加强安全队伍建设, 促进安全管理网络的建立。
联合检查
安全检查属于锻炼安全队伍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实战”形式。为了使各作业区安全员走出“家门”, 对标不同的管理模式, 增长现场知识, 能源管控中心组织了不同层次的专、兼职安全员联合检查。
第一, 中心级联合检查。由能源管控中心安全环保科牵头, 抽调各作业区专职安全员组成“安全联合检查组”开展联合检查, 并由“安全联合检查组”共同负责在检查前确定重点、编制检查表以及检查后汇总分析等工作。各作业区安全员与安全环保科的联合检查, 既是互相检查, 又是学习对标, 取长补短, 有利于队伍水平的提高, 同时, 避免了以往综合检查“走马观花”的弊端, 联合检查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 利于沟通, 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 作业区级联合检查。能源管控中心要求各作业区参照这一模式, 开展由作业区安全员组织, 各班组兼职安全员、青年安全监督岗、群众安全监督员等参与, 以及至少有一名作业区领导带队的作业区级联合检查。
第三, 班组自查。能源管控中心要求作业区各班组在每周的班组活动之前, 必须实施由班组兼职安全员组织的班组周安全检查。
这三个层次的安全检查, 突出了安全序列人员的作用, 增强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在各自的层面上组织工作时, 对他们的管理协调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有利于提升安全管理者的地位。
自2014年1月开始, 截至2014年11月, 能源管控中心共开展中心级联合检查40余次;作业区级联合检查200余次;班组自查2 400余次, 发现有价值的问题1 000余条。
素质测评
打铁还需自身硬。安全员在现场纠正违章、查找隐患的过程中, 必须具有扎实的安全生产专业知识。为了打造一支精干务实的安全队伍, 能源管控中心坚持每月月底对专业安全员队伍进行业务素质测评, 并且一改过去死记硬背的“识记”方式的答题测评, 而注重以实际应用为主。
例如:2014年1月, 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春节, 能源管控中心组织了以“现场编制节前安全检查表”为课题的专职安全员素质现场集中测评。测评由安全环保科实施, 能源管控中心主要负责人出席。为了保证公正性和测评效果, 课题绝对保密。开始测评时, 每个安全员面对的只是一张白纸, 然后由测评组织者当众宣布题目。
此次测评第一阶段, 限时20min, 每人编制一份个人《节前安全检查表》, 20 min过后, 再限时10 min, 由各作业区安全员分组讨论, 形成自己作业区较为完备的《综合节前安全检查表》, 并要求检查表要体现节假日及季节安全防范特点。完成后, 由组织者当众点评, 并要求各作业区将修改后的“检查表”立即付诸实施。
再如, 2014年4月, 能源管控中心组织了以“现场编制事故救援应急演练方案”为课题的安全员素质测评, 要求参加的安全员自行选择事故情景模式, 编制应急演练方案, 且必须符合AQ/T 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有关要素。
为了进一步检验所编制预案的可操作性, 能源管控中心还要求各作业区从各自安全员测评方案中选出一份, 开展以作业区为单位的“事故救援演练”活动, 并参加由中心组织的各作业区“事故救援演练技术比武”。
所有测评都由能源管控中心主要负责人与安全环保科科长现场评判打分, 测评结果记入安全员绩效考核, 月底兑现。对于“演练技术比武”类型的现场综合测评, 则制定了详细的打分表, 并邀请上级单位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部各专业负责人担任裁判, 对优胜者以团体形式给予奖励, 并纳入作业区月度绩效考评。
能源管控中心通过素质测评, 充分体现了“不仅要学习知识, 更要注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务实理念, 不仅检验了安全队伍的个人业务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水平。同时通过这种“尽可能贴近现场”的方式, 提高了安全员的工作和学习兴趣, 促进了他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能力的提高。
走“专业化”道路
为了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安全队伍, 能源管控中心向全体专职安全员发出了“全员冲注安”的号召, 并于2014年3月开始, 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首届“能源管控中心安全素质提升班”, 要求无论是否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 所有专职安全员必须参加, 同时鼓励兼职安全员和其他有志于安全工作的员工积极参与。对于未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 自然是为了“冲注安”, 而对于已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 则是为了更新知识。
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 为了能在短期内使学员对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能源管控中心首届“能源管控中心安全素质提升班”的培训内容主要以“精选套题”为主, 然后由讲师结合引出的知识点再进行详细讲解, 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为期3个月的培训结束时, 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闭卷考试, 考试内容以教授过的套题为主, 满分100分, 取得90分以上者为合格。对于考试合格者, 能源管控中心会发给“能源管控中心安全职业资格证”。如果专职安全员不能取得“能源管控中心安全职业资格证”, 则会进入年底安全岗位淘汰名单。如果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则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 给予副科及以上岗薪待遇。
此次参加首届“能源管控中心安全素质提升班”的安全员均取得了“能源管控中心安全职业资格证”。虽然, 2014年中心符合考试资格并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10人中, 只有1人通过了全部科目, 但其他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也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 通过开展首届“能源管控中心安全素质提升班”, 掀起了中心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潮, 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气氛。
鉴于此, 中心计划今后每年以“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为契机, 开展1届“能源管控中心安全素质提升班”或类似培训班, 旨在为现有专职安全员“冲注安”打好一定的基础, 并为发现、锻炼后备安全力量提供一个平台。同时, 在每年培训班结束后, 都会进行考试, 以增加学员学习的动力, 保持人员的竞争与优化。
初步效果
2014年以来, 通过开展上述措施, 能源管控中心安全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不仅在编制安全检查表、书写安全工作总结、编写作业方案等安全管理基本功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 而且在查找隐患的数量与质量、纠正违章的技巧等现场工作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 也不会出现惊慌失措, 手忙脚乱等现象。
提升整体水平 篇2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我们当干部、抓工作、从事社交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表达。作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倡导人人注重语言表达,个个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时尚、一种风气,也是提升整体形象的重要实现形式;作为一名干部,注重语言表达,不断增强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也是提高、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因此,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近三十年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学懂弄通,不断拓宽知识面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人非生而知之者,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两个课堂的学习,即一个学校课堂、一个社会课堂。在学校里侧重学习的是自然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中侧重学习的是社会科学和工作经验。对于参加工作后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后的同志来说,尤其要注重各种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首先要熟悉工作环境,熟悉基本情况,掌握本范围内、本单位和自身工作上的优势、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次要熟悉工作套路,明确各级领导的工作要求,掌握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各项政策、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部门、领域、行业的有关情况,争取各方支持。第三要经常看报、读书,从各
种媒体中吸收、了解、掌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新政策、新知识、新经验、新动态,不断更新、提升自身的知识层次,拓宽自身的知识面。第四要虚心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丰富的群众语言,切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许多的工作创举都是群众首创的,到群众中去,我们将受益非浅。第五要有学懂弄通,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我们有的同志往往是道听途说、是懂非懂、自作聪明、自以为是,逢事不深入调查了解,不认真分析思考,说出的话往往可信度很低。
做到了上述五点,就做到了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也就是脑子里有了货,有了货才能推销出去。没有货是倒不出来的,要么是无稽之谈,要么是瞎说一气。一个老师自已都没有把问题弄懂、弄通是不可能把课讲好的,一名干部一不了解情况,二不懂得如何去做工作,三不善于思考问题,四不归纳、总结、提炼,他是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的。
二、用心听讲,消化吸收、学习借鉴,不断增大语言容量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儿童的启蒙语言大多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后来又从老师和社会交往中的亲戚朋友那里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华中师范大学有位教授专门研究过儿童语言,还出了一本专著,他的观点是:只有多听、多学、多教、多练,并正确引导,儿童的语言能力才能快速、健康发展。我们作为一名干部,听领导作报告,听专家、教授讲课、听群众反映情况的机会很多,我们自己讲话的机会也很多,应该说
语言容量是比较大的。但是有的同志当了好多年干部总怕讲话,总怕把话讲不好、讲不明、讲不通,问题在哪里?我看关键在“认真”二字。用心听讲是必不可少的,听那些知识丰富、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领导作报告,专家、教授讲课实在是一种享受,就好象美食了一吨精神大餐,收获实在太大,比我们关起门来看书、读报的效果要好得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著名的演讲家曲啸先生来潜江剧院演讲,剧院内座无虚席,走道上站满了人,大家聚精会神地听了整整3个小时,无人喧哗,无人出进,只听得掌声雷动,曲啸先生风度翩翩、口若悬河、没看讲稿讲了半天,层次清楚,观点鲜明,资料翔实、语言生动,大家赞不绝口。在我心中引起了共鸣,好长时期难以忘怀。我在北京农林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市委党校学习期间,也听了不少次的精彩演讲,近年来,市委举办的“潜江论坛”真是学习的好机会,我期期参加,收获非常大。潜江历来有不少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的领导,我们每听一次他们的讲话,就是一次学习的机会,给我们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有些基层领导和群众口才也很好,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一些农村俗语,群众语言,生动而有说服力的事例,用在语言表达上实在太美了。我们听一场精彩的演讲,不能只顾当时享受,而要及时的消化吸收,他们讲得好,好在哪里,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讲,我们得到了什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有必要用专门的笔记本记下来。经常看一看并在脑子里回味一下,有时还可以进行模仿,并养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奇迹。
三、精心准备、大胆尝试、分清场合、把握分寸,逐步积累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内在要求。无准备的讲话是不会成功的。因此,我们每一位同志在对待每一次讲话都要认真准备,从初学者到熟练者,必须经过多个艰辛的过程,就好比我们练字一样,先照字帖写,然后再自己写,讲话必须先照稿子念,然后写发言提纲,到后来就会出口成章。对于初学者来说,有准备的发言也不一定讲得好,这有一个临场经验的问题,因为有的会出现怯场现象,记得我刚毕业参加工作时,在原县招待所局里组织造林情况碰头会上,自已还是作了认真准备的,结果汇报起来,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弄得很尴尬。1990年,我下派到高石碑乡任科技副乡长,一次召开全乡林业工作会,会议安排我作主题报告,我先一天晚上写了近15张材料纸的讲话稿,第二天念了不到20分钟就完了,而一位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在笔记本上就写了一个讲话提纲,讲了近一个小时,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精彩,我佩服极了。我意识到:乡镇是所大学校。讲话功底是经过多次尝试练出来的,后来我就虚心向他们学习,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到1993年底,当我回林业局工作的时候,我也会用发言提纲讲话了,这就是从量变到质变,没有量的积累是不会产生质变的。我们讲话要分清场合、对象,把握好分寸,讲话大体可分为动员型、汇报型、交流型、座谈型及其他五类,不同讲话类型语调、讲话的时间长短、讲话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对于汇报型发言,要摸清领导意图和要求,把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方法,取得的效果讲清楚,对于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有解决的办法,切忌牢骚性、意见性和悲观性的发言,对于交流型发言,要使听的人有一定的启发、一定的收获,要高度地概括、总结、提炼出几条有说服力的经验和体会,对于座谈型发言,就可随意一些,对于动员型讲话,一定要有鼓动性,感染力,号召力,讲清楚为什么要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总之,讲话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必须大胆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
我们倡导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号召大家只说不做,只会说不会做,只练唱功,不练做功。说与做相比,做更重要,做是根本,只有做好了,才会出成果。说是在做的基础上的一种装饰,不能本末倒置。
让我们从现在起,大家都来注重语言表达,不断实践,不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为林业系统提升整体工作水平而努力吧!
石宗佑
提升整体水平 篇3
川菜,作为中国汉族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饮食文化构成中占据极高地位,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菜系之一,闻名国内外。经过多年未的发展,川菜以其鲜香麻辣、调味多变、菜式多样等特点不仅受到来自国内食客的喜爱,甚至受到很多海外美食爱好者的喜爱与认可,以川菜为主、为特色的餐馆更是遍布我国大江南北。
马晓萌,现作为北京沸腾鱼乡餐饮有限责任公司行政总厨,在我国厨艺界取得了极高成就,她是对我国很多传统菜肴成功升级创新的优秀厨师,其中,她尤其擅长对于中国传统菜系——川菜的创新与烹调。通过她对酒店特色菜品的创新、开发,公司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升级成为中国高成长特许经营50强、国家五钻级酒家、中国十大餐饮品牌,并荣获过中国特许经营创新大奖、首届中国川菜(北京)美食文化节川菜好味道商户等多项荣誉。
经过多年的烹调经验的积累,马晓萌的烹饪技术不断提升,改良川菜菜品的实力逐渐增强。
记者:您好,作为北京沸腾鱼乡餐饮有限责任公司的行政总厨,您目前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
马晓萌:现在我在公司主要负责的是对川菜进行创新开发的工作,为顾客提供更加丰富可口的新品川菜。除此之外,我还要对酒店的食材原料、供应商进行严格把关,并且对厨房进行总体管理指挥,提升菜品品质,提高厨房生产质量和公司经济效益。
记者:之前我了解过您做厨师这个职业有近二十年之久了,从初学川菜,到主厨,再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成为明星厨师、行政总厨。如今,您所做的菜品,现在拥有一大批回头客。请问是什么吸引你坚持了这么长时间呢?
马晓萌:可能每个人对美食都无法抗拒,而我有着对烹饪美食的一份尤其钟情和热爱吧。其实,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当你坚持一件你自己发自内心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一种享受,我就是在享受烹饪和创新菜品的这个过程。开始来到饭店,确实做了一些帮厨的工作,也许天生就是个学厨的料,之后就能够独立炒菜,慢慢成长为厨师长,到今天的行政总厨的。现在每当我看到自己改良的新菜经过出锅、摆盘、试吃后,得到大家的赞赏,那种成就感与满足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这也是我坚持了这么久的原因。
记者:在您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的可贵,您的付出并没有白费,现在饭店里很多的川菜都是出自您手,那您当初为什么选择了研究做川菜呢?
马晓萌:川菜可以说是我国比较古老,流傳时间很长的一种菜系,历史悠久,之所以发展到现在仍然在中国菜系中占据这么重要的位置,也是因为大家对它非常的喜爱,我也不例外。川菜以鱼鲜味、麻辣味、椒麻味、怪味、酸辣口味为主要特色,它的辛香麻辣、清鲜醇浓给食客留下深刻印象,令人过齿难忘,回味无穷。多年来的发展,使川菜已经成为代表中国菜的最高水平闻名世界,享誉海内外。因此,烹饪之初我就对川菜以及它的做法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从此就走上了研究川菜之路。
记者:看得出来,您的确是对川菜有着很深的情结与热爱,更对烹饪川菜以及川菜新品的创新开发。那么烹饪了这么多年的川菜,您认为如果想烹饪出正宗的川菜,应该注意哪些呢?您在烹饪川菜的时候,创新在哪里呢?
马晓萌:如果想烹饪出正宗地道的川菜,挑选食材很关键,新鲜、纯正、自然、健康的食材很重要,是决定菜品好优劣的关键因素,其次,像熟练的刀工、火候的控制,都是做好川菜的必要条件。在烹饪川菜的时候,比如麻辣的菜品,对于辣椒、麻椒等食材的量的掌握就很关键,既不能过量,影响了品尝口感,又不能太少,失去川菜的特色味道。我所烹饪的川菜与别人不同之处就在于最大程度地还原川菜特色的口味,让顾客品尝到最正宗的川菜,感受川菜的魅力。同时,我还会在食材的搭配上仔细研究,为顾客提供最营养健康美味的菜品。而且,从选材到刀工,再到搭配、烹调,我都极为细致,认真对待每道菜品。
记者:都知道餐饮服务行业是比较辛苦的行业,这个行业以男性为主,您作为女中豪杰,丝毫不逊色,在北京沸腾鱼乡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工作很多年,并且为公司带来非常多的荣誉,使公司在我国的餐饮行业中站稳脚跟,并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创新名菜方面也颇有造诣,请问您创新开发的拿手好菜有哪些呢?
马晓萌:我在传统川菜基础上进行升级开发的菜品种类很多,像水煮鱼、酸菜鱼、香辣蟹、毛血旺、沸腾馋嘴蛙、脆皮鸭、口水鸡、酸辣粉等等,都经过我的创新与改良,现在成为饭店的招牌菜品,很多消费者对这些菜品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同时,这些菜品给饭店带来了更多的回头客,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自然为公司带来极高的知名度、荣誉和经济效益。
记者:您所做的这些,其实不仅为公司带来了诸多荣誉,作为一名优秀的川菜厨师,您为我国的餐饮行业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完善创造了条件。已经在厨艺界取得极高成就的您在未来,又有什么发展规划呢?
马晓萌:我会继续开发更多新的川菜菜品,在食材的搭配上尝试更多的创新,而且,在新时代下,我想要在川菜的基础上尝试融合更多其他菜系特色,做出适合更多食客口味的全新菜品。
记者:感谢您本期接受我们的专访。期待您在厨艺行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们带来更加多样的川菜菜肴。
马晓萌:好的,谢谢!
后记:马晓萌的菜品不仅赢得了顾客的赞赏,而且凭借她对于厨艺专业的精通程度以及创新川菜的能力,她曾在我国许多厨艺大赛中摘得过荣誉,像“中华金牌大厨”、“全国名厨创新大赛银奖”等等,获得厨艺界专家的认可与好评,对于活跃我国饮食文化,提升我国厨艺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提升整体水平 篇4
一、转变观念, 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战略
管理观念既是企业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 又是其施行管理行为的行动指南。无论是以物的形式出现的现代技术装备, 还是以规范、条文形式出现的组织制度, 都会受管理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因此, 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 对于提高企业管理创新的效能, 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企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中切不可对管理观念转变的问题等闲视之。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意识, 认清现代管理模式对企业效益的巨大作用, 认识到企业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 战略定位的竞争, 树立科学管理思想, 在此基础上, 更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部署, 增强集约化经营意识, 从战略的高度去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 从而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管理理念创新, 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理念创新及影响力理念可以说是一种精神追求, 是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理想观念, 用以指导企业员工的行为, 它能使一个企业获得强大的内在动力, 理念的坚定性程度, 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理念创新是任何企业生生不息的源泉, 也就是企业的血液, 通过理念创新支持管理者或管理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 从而确定在企业长远发展与短期收益、企业远期目标与管理者短期行为、企业积累与员工 (股东) 近期分配之间的关系。正确的管理理念最终决定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方向, 甚至成功与失败。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以达成组织既定的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管理过程中, 理念创新最为重要。世界500强企业管理演变的历史也证明, 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 它们的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 始终不断进行理念的创新, 并保持着稳定不变的基本目标。
三、人本理念创新。“人本管理”是指管理对象的诸要素中, 人是管理的主要对象及企业的主要资源
“以人为本”必须融入有效的管理机制中, 在对待人才方面要采取更开明的态度, 以物质和精神两种手段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并将各类人才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谁抓住了“人”, 谁就赢得了财富与荣耀, 这是“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科学的高度来看, 管理方式要摆脱传统管理习惯和方式, 尽可能减少“人治”成分和随意性, 转向规范决策程序、运行机制, 强化执行, 按章办事, 形成权责明晰、奖罚分明、责利统一的层级管理;管理机制要从对企业职工的形式化约束转向建立互动式自我教育与激励型行为规范, 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管理目的要从目标相对单一型转向综合成长型, 发展企业、造福职工、回报社会, 实现和谐发展;管理心态也要从固守其成、循规蹈矩转向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四、经营管理创新
1.以财务集中为切入点, 强化财务管理、核算、监督、结算以及融资、运营等职能, 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集中经营管理机制, 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行。一是推行财务管理制度的现代化, 把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吸收、借鉴、运用到工作中, 优化经营管理结构, 集中经营管理范畴, 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二是突出资金管理。强调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资金运用和管理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整体效益。在企业内部成立资金结算中心, 对资金运作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监督控制, 所有资金进出均通过结算中心办理, 实行资金计划调度使用, 规范内部资金市场, 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制定严格的用款制度, 大额资金使用采取报批制, 重点掌握工程项目资金的来龙去脉。积极推广网上银行系统, 对企业内部资金运行进行实时监控, 动态管理, 与规范化的资金流程管理接轨, 从而优化资金投向结构, 提高资金宏观调控和整体运作能力。2.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通过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可以规范各个利益主体对企业具体的约定投入、约定效果及其相应的约定利益;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 严格执行预算政策, 及时反映和监督各个利益主体预算执行情况, 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 把企业管理的方法策略全部融会贯通执行预算的过程中, 最终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3.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就是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激励机制运用到企业内部, 以企业内部各部门乃至个人为企业内部市场的经营主体, 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 内部各主体间以经济关系构建业务关系, 使市场的价格机制与企业的管理机制在企业组织中相互融合, 建立起一种统一性和灵活性有效融合的企业管理模式。实施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要在市场主体确定、价格测定、人力资源调配、生产成本测算、信息化管理以及市场仲裁协调机制等方面作出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基础管理, 认真抓好基础定额的测算, 建立科学完备的内部价格体系、考核结算体系和市场运作机制, 形成链式结算, 实现经营管理由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粗放内控式管理向以市场机制为主的集约经营型转变。
提升整体水平 篇5
李善君
当前,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奋斗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过程中,民政部门扮演举足轻重角色,发挥基础性作用,民政工作者将肩负越来越重要的历史重任,如何提高民政工作整体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和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既成民政部门当务之急,又为民政部门健康发展创造难得历史机遇。
一、志当存高远,勇担民政大事业
民政工作,攸关民生。新时期新阶段,民政工作领域越来越宽广,内容越来越丰富,任务越来越繁重,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
1、民政工作体现为国之大政。民政工作“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具有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发挥助推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社会和谐的重大主题。要从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出发,从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出发,把民政工作融入经济发展大格局,把民政工作放到重要战略地位加以重视和研究,把握民政工作前瞻性的时代意义,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引,议民政之大事,解百姓之急难,关爱民生,保障民主,维护民权,实现民利。
2、民政工作体现为民之根本。“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惠民”。民政工作件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桩桩包含人民群众殷切希望,事事体现党和政府深情关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不仅是民政宗旨的生动概括,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之所在。为此,民政部门要强化宗旨意识,不断深化群众观念,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
需要为出发点,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为判别点,一切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归宿点,在为民服务中推动民政工作新发展,在民政工作发展中更好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民政工作体现为义之永恒。“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永恒的工作主题,为民理政、为民之政折射的是人道主义灿烂光辉。其理念远涉历史,跨越三千年,传承为“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施行为“民为邦本、本固帮宁”的治国之道,体现为关爱弱者、尊老爱幼的人文精髓。民政部门要进行民政工作再认识,做到时代内涵再丰富,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民政工作,为民服务更主动,为民解困更有效,为民造福更实在,充分展现民政工作民本风范。
二、锤炼新境界,铸就拳拳赤子情
民政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爱民,就是权为民用办实事、情为民系解难事、利为民谋办好事。
1、要以竭诚为民来深化公仆情怀。要身怀爱民之心,勇担为民之责,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时时刻刻想着困难群众缺什么,优抚对象少什么,特困家庭愁什么,“五保”老人盼什么。积极实施救灾救助,深入开展双拥共建,认真落实基层民主,把民政工作深入到户,具体到人,落实到项,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政治权益,重民而亲民,惠民而安民,助民而富民。
2、要以雪中送炭来强化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要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把当好群众贴心人作为最大荣誉、最大乐趣,把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最大愿望、最大政绩,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要积极访民之苦,解民之忧,敢于顶烈日、跨山涧、攀峭壁、啃干面;要
切实安民所盼,成民所愿,查实情、干实事、务实效、出实绩,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人,成为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3、要以淡泊名利来净化人格操守。要把得住方寸,抗得住腐蚀,经得起诱惑,保持清正廉洁品行,构筑强大思想防线。要以设身处地之心去体会老百姓的忧愁,以情同手足之情去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以刻不容缓之急去解决老百姓的困难,用好民政资金每一分钱,使好人民群众救急救命款,充分发挥民政资金扶危赈灾作用,打造“阳光民政”良好形象。
三、勤勉展风华,真心服务葆先进
民政部门是政府重要的职能部门,要树立民政工作大服务、大协作、大发展观念,努力践行党员先进性,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更好服务群众。一要提高民政事业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市场化、社会化是民政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要扩大民政工作的社会参与领域,从舆论上、政策上、机制上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关心民政工作、参与民政工作、支持民政工作。要把政策作为资本进行投入,探索民政事业民办公助、公办民营,采取承包、联合、兼并、租赁、托管、合资合作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盘活民政资本存量,实行资产重组提效。
二要提高民政设施的多元化、产业化程度。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是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物化载体,也是展示民政部门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在建设投资上,不仅要坚持自力更生,而且要用活民政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实行资源整合,实现民政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企业化,发展产业化。三要提高民政工作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是推进民政工作上水平、上标准、上品位的重要保障。因此,要继续加快民政信息化建
设,实现工作手段创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当前要突出抓好部、省、市、区(县)四级民政网络联通。同时要发挥各级民政信息网站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无纸化办公,使各项民政工作业务集约运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提升整体水平 篇6
关键词:形象;抽象;基础知识;创新思维;教学与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70-02
一、采煤教学模型对提高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提高学科的教学水平所起的作用
教师讲授采煤专业基础课《采矿学》时,由于课程涉及煤矿地下开采,一些采煤理论、概念对学生来讲显得较抽象,而且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缺少师生之间对专业技术问题的互动性,学生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答,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综合运用,不易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往往讲课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较模糊,不太稳固,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缺少一种探究式的学习精神。利用采煤教学模型讲解采煤专业方面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的概念时,由于采煤教学模型的形象性及体积较小的特点,老师可把抽象性的采煤概念原理借助于采煤教学模型转化为形象易懂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向同学讲解采煤专业的概念与基本原理,老师里利用采煤模型进行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营造出一种和谐平等的、有学术气氛的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在采煤模型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围着采煤模型,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随时提出,学生也可以针对某一采煤原理概念提出自己的观点,借助采煤教学模型进行教学,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性,教师与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研究与探索精神互相感染,由此推动了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与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利用采煤教学模型进行教学,为了使教学效率更好,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刻苦钻研、勤奋求实的精神对老师的感染,会激发老师对教学工作热情的提高,教师会自觉地钻研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积极尝试讲解某个采煤概念或原理时,用哪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效最好;教师之间也可以利用采煤教学模型进行交流,探讨各自所用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整个学科的教学水平便会不断得到提高,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也会不断提高,达到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透彻、稳固的目标。
二、采煤教学模型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提高学科的科研水平所起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首先要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要有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需要不断得到提高,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工作是开发人才的创新思维。采煤教学模型可积极、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与老师之间处于一种互动式的教学环境中。因为采煤工程是以系统工程,教师通过利用采煤教学模型,可深入浅出地有针对性地向同学讲述某一专业领域的科学问题及科学原理。多学科、多专业的科技知识都能通过模型向同学展示,又可通过模型向同学讲述各类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通过形象的模型既可培养同学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可通过模型教学培养及训练同学的发散思维能力。多学科、多专业的科技知识汇集于模型之中,通过老师采用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师生可针对某一科技领域互相讨论它的科技优势、它的发展前景,以及它现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及不足,这样便给同学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通过模型教学可训练学生遇到了科学问题,能从哪些方面做思考,许多工程上的技术问题都须综合应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用综合手段解决技术问题。一个具有综合性的采煤教学模型可使学生在思维中形成全局的、统筹的思维模式。看到模型,就能让人想到一个科技问题,再对这一科技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一判断包括对这一科技问题优劣、发生、发展做出一些客观的及主观的判断),在模型教学环境中,这一过程在短时间就要完成,这便使学生思维的发生、发展更具有挑战性,老师的思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相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思维,便得到较好的开发。老师与学生针对某一科学问题进行讨论时,老师对科学问题的一些思想认识都可借助教学模型向同学传授,如何正确看待前人对科学技术所做的贡献将对同学的创新思维产生影响,教育学生对前人所做的科技成果要在继承中批判,在批判中继承,才能解放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发展,激发学生对创新的热情。由于采煤教学模型是静态的,这便会给学生的思维留有停顿时间,观看采煤教学模型时,可边看模型,也思考有关的科技问题,模型为学生思考科技问题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采煤教学模型体积较小,学生可清晰地观看采煤工作各种生产系统生产过程相互配合。使学生在空间上有一个立体的、整体的、系统性地看待采煤工程,为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科学基础及发挥科技想象的空间。采煤教学模型的形象性,激发学生的感观。便于学生进行联想,可通过采煤领域联想到其他科技领域,如果一些学生对某一科学领域的内容比较擅长,可由其他科技领域拓展到采煤领域,因此以采煤教学模型为媒介,通过它各种科学知识及科技创新想法可以纵横交错如网状地反映在同学头脑中,这便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采煤教学模型体积较小,在它上面综合了煤矿各种生产系统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如生产系统、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动力供应系统、检测系统等,也能见到除煤炭生产以外其他生产与煤的关系,如煤矿地质状况与煤生产关系,瓦斯抽取与排放,如何在一个区域发现煤田,涉及到探矿问题。也可见到煤矿井下生产与地面生产的相互关系,煤矿地面选煤厂的生产与地下煤炭生产关系,煤矿地面发电厂与地下煤炭的生产关系,各种生产及生产系统都有它的科技发展过程及各自的科学原理,这便为学生对各种科学认识有一广阔的思考认识空间。在采煤模型教学过程中,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老师须学习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深入钻研各种教学方法,通过采煤模型教学,教师要多方面总结与积累教学成功的经验。由于采煤模型教学需综合选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自己应具备优良的创新思维之能力,而且师生之间的创新思维能够相互影响、互相启发,因此,通过采煤模型课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能有很大提升。而且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能获得很大提高,这也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应用到科研工作之中,会取得一定的科研创新成果,在科研工作中,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更能得到提高。学科中每位教师都经过采煤模型教学,再到从事科研活动,则整个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水平都必能有所提高。
具有高水平的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通过采煤模型教学,能使学生对采煤专业基础知识学得透彻、稳固,教师利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授课方式,不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得到开发,而且使采煤专业学科科技人才培养在质量上得到有效保证。由于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以采煤模型教学为手段,使采煤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使采煤学科的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工作始终处于一种良性循环中。
参考文献:
[1]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讲话)[R].教高[2005]1号.
[2]孙文彬.构建多层面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教高等建筑教育,2006,15(3):107-111.
提升整体水平 篇7
关键词:海洋技术,深海资源,产业化,政策建议
海洋资源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 但我国深海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仍然处于起始阶段, 投入严重不足, 深潜装备国产化水平相对较低, 深海生物资源探查缺乏技术和装备的支持, 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
为了实现自主创新, 推动我国海洋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 》 (以下简称《纲要》) 将“海洋技术”列为前沿技术的优先主题, 要求重视发展多功能、多参数和作业长期化的海洋综合开发技术, 以提高深海作业的综合技术能力。重点研究开发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大洋金属矿产资源海底集输技术、现场高效提取技术和大型海洋工程技术。
一、我国海洋技术领域的科技布局情况
《纲要》发布以后, 各部门对其中的海洋技术方向的任务积极响应, 纷纷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加以落实。2010 年以后, 多个沿海省市纷纷制定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为海洋科技的转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
1. 政策响应
科技部于2006 年发布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把海洋技术列为需要“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的十大领域之一;2009 年发布了《国家深海高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2009 - 2020》, 强化对深海高技术发展的引导和部署;2011 年发布了《国家“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继续把海洋技术列为需要“强化前沿技术研究”的十大领域之一。
2011 年, 山东、浙江、广东三个省份先后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 在浙江舟山设立了海洋经济新区;2012 年, 《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 成为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海洋经济“第五区”, 各区规划中均将发展海洋科技作为重要内容。
2012 年9 月, 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将“提高海洋产业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章节。
2. 项目部署情况
国家将863 计划作为落实《纲要》海洋技术任务的重要渠道, 给予了全面落实 ( 见表1) ;此外, 有关部门、地方、企业等从各自职能出发, 通过各类渠道对其相关研发任务给予了支持。
(1) 国家科技计划对海洋前沿技术作出了相关部署
自2006 年以来, 国家一直将海洋技术作为其重要领域, 持续给予支持。其支持范围已不仅仅限于《纲要》的前沿技术章节中海洋技术部分所列的4 个技术方向, 还拓展到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开发等技术方向。
“十一五”期间, 在海洋技术领域本着“深化浅海、开拓深远海”的原则, 重点围绕深海探测与作业、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技术方向, 从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专题3 个层面进行了系统部署, 设立了“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关键技术”、“区域性海洋监测系统技术”、“南海深水区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技术研发”、“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和装备”等4 个重大项目, 油气层钻井中途测试仪工程化集成与应用、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研究开发等40 个重点项目, 及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4 个专题。
“十二五”期间, 本领域进一步强化了对深远海技术发展的布局, 提出“实现海洋技术领域两个战略转移, 即由浅向深的战略转移、由技术研究向产品研发的转移”, 具体的说, 以强化深海作业技术能力、支撑沿海蓝色经济发展为两条主线, 以深海探测与作业、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洋生物开发利用4个方向为重点, 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技术系统集成, 全面提升我国海洋高技术整体水平。截止2012 年12 月底, 已启动各类项目36 项。
自《纲要》实施以来, 科技支撑计划先后启动了3个与海洋资源开发相关的项目, 分别是“海洋生物药源高纯度、规模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 (2007BAB26B00) 、“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恢复与特色生物资源增殖利用关键技术与师范” (2009BAB44B00) 和“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2013BAB01B00) 。
(2) 国家海洋局公益类项目
除国家科技计划外, 国家海洋局在海洋技术方面也作出了相关部署。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围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管理、环境保护、公益服务、防灾减灾、权益维护以及海洋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开展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2007 年, 国家海洋局启动了海洋公益类项目, 设立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0 年设立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 推进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的开发利用, 重点支持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海洋能并网电力系统示范工程、海洋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海洋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试验、标准制定及支撑服务体系五方面工作内容。截止2012 年底, 共启动项目244 项。
2012 年,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 (简称908 专项) 通过验收。经过8 年多的工作, 该专项完成了近海海洋综合调查、综合评价和“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三大任务, 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海洋调查仪器设备, 动用大小船只500 余艘, 航程200 多万公里, 海上作业约2 万天, 完成水体调查面积102 万平方公里、海底调查面积64 万平方公里、海岛海岸带卫星遥感调查面积约152 万平方公里、航空遥感调查面积约9 万平方公里。
3. 任务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纲要》中海洋技术方向各项任务普遍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特别是在海洋环境立体监测和深海作业两个技术方向,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方面, 目前主要集中在近浅海范围, 正在海南岛附近的南海海域、上海市附近的东海海域开展海底观测网建设, 各项进展顺利, 接驳盒、通讯光缆多个关键部件制造技术已经取得突破;但用于远离海岸的大洋海底的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研发任务尚未全面展开, 这一方面是因为对该技术需要以近海海底观测网技术为基础, 另一方面是其需求不如近海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迫切。在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方面, “十二五”期间对该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有所下降, 主要原因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所需的基础性工作还比较欠缺, 我国海区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分布状况基本不清楚,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和环境风险都比较大, 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我国海洋技术领域的进展与成效
海洋技术领域根据《纲要》的任务要求, 按照“全面落实规划部署、系统强化过程管理、多方推进成果转化、深入开展战略研究”总体思路, 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阶段任务, 有力支撑了我国海洋高技术发展 (见图1、图2) 。
1. 研制了一批深海探测和海洋监测设备, 有力支撑了我国海洋权益保障和海洋科学研究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7000 米级海试, 使我国成为第五个具备7000 米深度载人深潜和作业能力的国家。低频合成孔径声纳系统、相控阵三维声学摄像声纳、深水潜标等一批海洋监测设备研制成功, 为海洋信息获取、海底地形勘查等提供了有力工具。
2. 突破了多项海洋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为我国“海上大庆”建成和能源资源安全的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突破了海洋油气高精度地震勘探、自动垂直钻井、钻井中途测试仪、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等关键技术, 建成了3000 米深半潜式钻井平台。2010 年, 我国海上石油产量突破5000 万吨, 实现了“海洋大庆”的建设目标。这其中,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高技术的突破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如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已开始在渤海得到应用, 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2% 以上;3000米深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成, 结束了我国不能自主设计和建造深海油气勘探开发重大装备的历史, 极大地提升中国在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的能力, 加快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步伐。
3. 开展了海洋立体环境监测、滩涂耐盐植物种植等技术示范, 在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生态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十五”工作基础上, 海洋立体监测福建示范网初步建成并开始业务化运行, 先后对“莲花”、“莫拉克”等台风进行跟踪预警和预报, 提前判定台风移动路径和移动速度, 及时指导人员转移, 为近两年的福建省海洋灾害监测和预警提供了有力支持。该系统还通过网站、手机PDA、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沿海电子显示屏等及时发布海洋环境信息产品和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为社会公众提供惠民信息服务。驯化培育了滩涂适用的绿化植物、能源植物、药用植物、蔬菜、饲用植物等10 余个耐盐植物新品系, 在苏北、黄三角等地区累积推广近万亩, 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4. 一批重要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 为我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发展高技术, 实现产业化”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宗旨,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型高频地波雷达研制成功并实现产业化, 受到海洋局系统、军队系统等单位的欢迎, 具备了国外同类产品竞争的实力, 在设备采购中已多次中标。钻井中途测试仪工程化样机研制成功, 进入产品定型和产业化推广阶段, 打破了国外油田服务公司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海洋生物寡糖农用制剂、海洋生物酶、海洋植物胶囊等新型海洋生物制品实现产业化, 仅海洋生物酶一项产品累计销售收入已达3.6亿元。这些技术成果提升了海洋相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加快海洋监测、海洋油气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等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体上看, 在《纲要》前沿技术中部署的海洋技术, 包括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深海作业技术, 与国际水平的差距都有缩小, 其中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深海作业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5. 海洋技术典型成果案例
(1)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7000 米海上试验
2012 年6 月,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成功潜至7062 米, 刷新了世界同类载人深潜的最大深度。与国际上其它大深度潜水器在其最大设计深度的海试相比, 7000 米海试在其试验的重复性和充分性方面已明显超越了前者。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其最大设计深度安全可靠, 并拥有投入应用所需要的实际作业能力。它不仅超越了国际上三人重载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使用深度, 实现了它们所具备的功能, 而且在某些方面, 比如声学通信以及自动控制等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
(2) 设计建造完成我国第一座3000 米深水半潜钻井平台
2010 年10 月, 我国自行建造第一座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建成出坞下水。该平台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 具有勘探、钻井、完井与修井作业等多种功能, 平台高136 米, 重量超过3 万吨, 可在3000 米深水进行作业, 钻井深度达12000 米。平台稳性和强度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 可在中国南海、东南亚、西非等深水海域作业, 计划于2011 年投入使用, 设计使用寿命30 年。该平台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 取得了船型设计的知识产权、国产高强度R5 级锚链的研制和应用、南海恶劣海况条件下高效安全作业、DPS3 动力定位和锚泊定位组合、超高强度钢材焊接技术、建造精度控制技术等10 项创新成果。
(3) 高频地波雷达研制成功并实现产业化
“十一五”期间, 我国自主研制的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 (OSMAR-S200 型) 和阵列式高频地波雷达 (OSMAR071 型) 先后完成产品定型, 并实现产业化, 为我国海洋流场大范围高精度同步监测提供了有力工具。目前, 这两型产品在国家海洋局等相关部门海洋仪器设备招标采购中已多次成功中标, 并得到推广应用, 其中阵列式高频地波雷达还成功实现了在海岛的建站应用, 开始为国防建设服务。通过多年的研发, 该技术具备了与国外产品竞争的实力, 在我国防灾减灾、海上经济活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海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 我国自主研制的变频多功能高频地波雷达工程样机在浪、流探测方面也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
(4) 油气层钻井中途测试仪 (FCT) 实现产业化应用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持续支持, “十一五”末我国研制成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油气层钻井中途测试仪工程化样机, 经过反复室内试验、陆上试验、海上试验验证, 仪器各项设计功能、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及其相关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可以提供精确的地层压力测量和纯净的地层流体样本。目前, 该成果已进入产品定型和产业化推广阶段, 这是国内第一套模块化钻井中途地层测试技术及其装备。FCT核心技术的掌握和仪器的自主研制成功, 填补了国内空白, 有效打破了国外油田服务公司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 将为加快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步伐和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提升我国石油测井服务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技术实力。
(5) 海洋寡糖生物农药和植物促生长剂增产效果显著
突破了海洋寡糖高效制备、海洋寡糖分离纯化、规模化生产等多项关键技术, 研制出了4 种新型海洋寡糖生物农药及植物促生长剂产品, 获得生物农药正式登记证、肥料登记证和寡糖预混料生产许可证各1 项, 所研发产品作为生物农药在农田、果园、养殖等示范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与企业合作建成了年产千吨新型海洋生物农药及植物促生长剂生产线、年产120 吨壳寡糖原粉制剂生产线和年产千吨寡糖素饲料添加剂生产线, 形成了4 项相关产品使用技术规范及企业质量标准。该海洋寡糖产品具有显著的抗病、抗寒、促生长等功效, 且对环境友好。在陕西省选择苹果、酥梨、葡萄和西瓜进行了18.7 万亩的应用示范, 亩均增产194 公斤。目前, 已在全国建立了16 个试验示范区, 形成了苹果、梨、西瓜、辣椒等多个作物较为成熟的寡糖使用技术体系。
三、新形势下我国海洋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纲要》实施后, 我国海洋高技术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许多关键技术得到了较大突破, 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相比, 海洋开发和勘测技术仍处在探索阶段。
1.《纲要》颁布以来, 我国海洋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 载人深潜等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但由于我国海洋技术起步晚, 核心技术差距普遍较大, 应对海洋竞争的技术能力仍显不足
我国海洋技术特别是深海技术研发起步晚、投入严重不足,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不断加大。如在南海深水区尚未形成海洋动力环境的连续监测能力, 海洋油气资源的自主开发能力仅限于水深200 米以内, 钻探水深仅为503 米, 尚不具备300 米以上的深水安装技术和装备;深潜装备国产化水平相对较低, 尚未形成作业能力与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深海生物资源探查缺乏技术和装备的支持, 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
2.围绕海洋科学研究的技术手段不断发展, 但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脱节现象,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脱节现象仍然存在, 尚未形成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良性互动的机制
纵观世界海洋技术的发展历程, 深海技术发展与科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综合大洋钻探计划、海底观测网计划和洋中脊计划等大型研究计划的实施, 带动了大批深海高技术的研发、集成和应用, 科学问题引领技术创新, 技术发展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 已经成为海洋特别是深海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而我国目前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分属于不同计划体系, 尚不能很好地互相促进和发展。
3.我国仍然缺少海洋技术公共试验平台, 自主研发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进程缓慢
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发展海洋技术装备必须具备完善的深海试验条件。我国海洋试验基地与平台建设刚刚起步, 目前研发的海洋特别是深海技术装备海试依赖于海上作业船舶和工程建设项目, 试验航次和试验时间无法保障, 自主研发技术和设备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现场的过程漫长, 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洋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4.我国海洋科技资源总量不断增加, 但海洋科技资源分散, 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共享机制
由于历史沿革和体制等因素, 我国的海洋科技资源分布比较分散, 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与沟通机制, 资金、人力、研究设施以及数据资料资源无法有效地整合和共享的机制尚未形成。
四、对任务部署调整和实施的建议
根据我国海洋技术的发展现状, 许多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海洋高技术发展具有高难度、高风险、高投入等特点。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海洋高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 但还不能满足需求。推进我国海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 建立国家稳定增加的海洋科技投入机制;同时, 充分利用和调动社会资源, 尤其是发挥大型涉海企业的资金投入作用, 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2. 加强统筹协调, 完善资源共享机制
加强对海洋高技术研究开发的统筹与协调, 充分发挥地方、部门、社会团体以及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参与海洋高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加强涉海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统筹资金、人力、技术、装备以及数据资料资源, 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海洋科学考察、调查船舶、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同时, 坚持基地、平台、团队建设的结合, 坚持与国家相关重大项目结合, 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各海洋部门间的协调, 加强顶层设计, 加强宏观和微观战略研究,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避免后发劣势, 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
3. 积极推动海洋高技术产业化与应用
制定相关标准与规范, 积极推动海洋特别是深海高技术装备研制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强化规范化的海上试验与观测研究。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 强化海洋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 推动海洋技术产业联盟建设, 发挥企业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鼓励企业走向深水和海外, 推动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4. 加强国际合作, 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进一步加大投入, 加强与深海技术先进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 有选择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深海高技术合作研究项目,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突破一批我国亟需的深海高技术与装备;建议加大国际大洋钻探、海底观测网等大型国际海洋科技合作计划的参与力度, 以迅速提高我国深海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
5. 加强高水平深海高技术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
坚持人才为本,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营造有利于鼓励创新的研究环境, 推动深海领域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的形成与发展。结合深海重大项目实施以及国家深海技术公共平台和重点学科建设, 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力争在深海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 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专家和具有全球思维的战略科学家。
6. 建立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海洋技术研发和产业的机制
以信息化提升物资工作的整体水平 篇8
物资供应的目的是满足需求, 其根本目的是为满足企业为创造利润所产生的需求。物资供应合理化就是通过合理化供应达到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的目的。
物资供应合理化在传统物流中已被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 在现代物流中这一概念仍然存在, 物资供应合理化这一说法永不过时, 但其内容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离开信息技术来谈物资供应合理化在现代物流中是不切实际的提法。
利用信息技术使供应链管理成为可能, 现代物流的发展, 让物流不再是一个企业的事, 而是整个拱应链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和消费企业都息息相关的事。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实时获取流通企业和消费企业的物资流通和消费信息, 物资配送可以通过计算机在网上进行, 利用定位系统和监视技术可以随时掌握运输车辆的运营状况, 通过互联网实现货物追踪。
企业物流也不可能是大而全的发展。做自己能做的, 自己做不好的, 让能做的企业来做。所谓自己能做的就是自己的强项, 能够创造高利润的项目。让能做的企业来做, 就是把自己不能创造利润的项目让给别人来做, 也就是物流外包。从物流设计、管理到运输、仓储等等, 一个企业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财力把这些项目全部做成最好, 大而全有可能导致都没有做好。抓住自己的核心业务, 利用第三方物流, 实行强强合作, 共同创造高效物流, 是物流发展的方向。
二、信息化对企业物资工作的作用
基于信息化发展的研究, 可以将信息化划分为四个阶段:采购数字化、采购一体化、采购虚拟化、采购智能化。信息化对企业物资工作有以下好处:
1、信息化过程, 是对物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重组, 也是提升物资工作水平的过程, 归根到底是物资作业和管理系统的一次变革。
2、信息系统的程序流程控制, 可以强制执行物资作业的标准化 (如价格、渠道控制) , 提高物资工作的规范化。
3、通过信息化, 可以对全局物资资源进行整合, 实现物资资源共享, 为跨区域的单位协作提供了可能, 提高整个物资供应体系的能力。
4、信息系统的建成, 可以促进物资管理从传统的事后管理转变成过程管理和事先预测, 并且信息系统的数据, 通过汇总、模型分析, 可以为领导分析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5、信息系统的建成, 能将三级物资管理体系紧密的联为一个整体, 提高物资供应体系的反映时间和物资管理工作的效率。
6、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 实现数据共享, 避免重复工作, 减小误差, 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三、以信息化提升物资供应部门物资工作的整体水平
信息系统应体现现代物资管理思想与方法, 综合运用现有的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 以提高物资供应部门物资工作的整体水平。
1、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
(1) 信息系统应当是一个全局物资供应体系的集成系统。不是简单地把现有的模式用计算机的手段依葫芦画瓢地硬搬过来, 应以物资管理为中心, 以计划为龙头, 消耗为龙尾, 以降低成本、减少消耗为目标,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 实现物资业务全流程的网络化可控管理。
(2) 必须在系统架构上实现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统一, 信息系统“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 十二分数据”, 基础数据是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 一旦能够妥善解决好数据问题, 那么很多问题都能以“量”化的模式得以解决, 问题管理更加简单化、清晰化。
(3) 应引人供应链的思想, 使之成为供应链级的集成系统。通过该系统, 把以物资供应部门为核心的供应链上的上游 (厂商) 、下游 (站段) 合作伙伴连接在一起, 实现业务流的集成 (包括信息流、工作流等内容) 。
(4) 应在系统中提供物资管理工作办公自动化环境, 使其溶人整个系统中, 以提高物资工作的整体效率。
2、信息系统的建设应有长期战略, 分阶段地开展。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必须有长期战略目标和具体的、分阶段的实施计划, 从而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
(1) 单位信息系统建设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实现站段、材料厂内的各项物资作业的电脑化和网络化作业, 将计划、采购、仓库管理等纳人到计算机管理范围内, 实现有限的信息处理、管理支持和决策支持系统。在这个阶段的建设中, 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好各个阶段性功能模块开发后的可扩展性和关联数据的对接预留, 实行数据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但对于涉及全局的编码数据仍需要进行集中的管理, 实现全局统一。
(2) 实现全局内部信息的互动和信息的共享, 具体地说, 就是实现全局数据的实时、统一。利用局域网搭建内部网站, 建立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管理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即办公无纸化、数据实时化、票据网络化。这个阶段将是整个物资管理工作水平的一次巨大飞跃。
(3) 物资工作电子商务化阶段。利用互联网, 延伸信息系统,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对供应商进行实时管理, 实现真正的网上询价、网上招标、网上交易和网上支付等功能, 这将是未来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方向。
规范采购行为, 控制成本, 降低消耗, 压缩资金是信息化的最终目的, 信息化是提升物资工作水平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也是原有的物资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变的必由之路。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的局限性, 信息化管理无法实现系统智能化管理, 信息化最后必将走向知识管理阶段, 物资管理工作中仍然有大量的问题有待我们研究和探讨。
四、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系统
1、信息障碍。
传统物资供应管理合理化是通过提离物资采购的效率, 运输的效率, 仓储保管的效率, 降低成本达到增效的目的。
不能说这种方式不合理, 在一定条件下, 这是合理化的最佳方法。就是在信息时代, 这仍是物流管理的基础管理。但是我们如果还是满足于这种状态而不思变革, 看不到物流革新的趋势, 并积极利用, 我们的合理化管理的努力可能白费。举例:存在这样一种情况, 物资管理中心在精心的组织了一次货物从甲地到乙地的转移, 请到了最便宜的车辆, 使运费降到了最低。这应该是一次完美的物流组织。但是, 乙地却存在并不需要长途转移就可以购买到的相同货物。这样, 前面精心组织的最省钱的物流不但没有意义, 而且是一项损失。这种没有发现乙地存在不需要转移的需求物的现象, 就是信息障碍。
信息障碍在传统物资供应管理中是普遍存在的, 在现在的物资供应中仍然存在。由于受条件限制, 企业或个人获取公共信息的能力有限, 掌握广泛信息的人也不多, 这种人在传统物流中是企业的导向台, 这种信息依赖的情况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并且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 公共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范围不广, 更新不及时, 使更多人碰上信息障碍墙。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计算机和因特网正快速走进千家万户。网上信息的丰富多样和及时刷新, 让信息传递更简单快速及时。拥有互联网, 信息障碍的清楚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利用互联网搭建企业的内部信息平台, 让企业内部活络畅通, 再与市场共舞, 才能长袖善舞, 笑傲群雄。
2、信息障碍造成的损失。
信息障碍分为内部信息障碍和外部信息障碍。
(1) 内部信息障碍造成的损失。内部信息障碍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合力没有得到体现, 表现出个人的单打独斗或盲目行事, 给企业造成损失或降低了利润率。 (1) 库存和需求的断线, 在一个企业中, 甲地可能积压某种材料, 而乙地却为无法购进这种材料发愁, 一方积压, 一方却大量高价购买。 (2) 在同一个地区, 同一个企业的不同项目部购买的材料却存在较大的差价。 (3) 甲项目部从某地运送非批量物资到某地, 而乙项目部在相同时期起运送非批量物资到某地。
(2) 公共信息障碍造成的损失。包括: (1) 无法及时掌握信息变化并采取应对措施; (2) 没有办法获取更广泛的信息, 无法购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 (3) 无法诉求自己的信息, 不能得到更广泛的响应。
3、建设企业内部信息网络。
建设企业信息网络, 实现行业信息共享, 设置区域性物流中心, 以实现区域物资供应合理化。
物资流通管理的四个层次:第一级, 物资总公司:第二级, 各集团公司物资工贸公司;第三级, 各子公司物资管理中心;第四级, 各子公司项目经理部物资部。通过建设企业信息交换系统达到这样的目的: (1) 各项目部之间, 各项目部和子公司物资管理中心之间可以互相及时方便交换信息和更新信息: (2) 各子公司物资管理中心和集团公司物资工贸公司之间可以互相及时交换信息和更新信息; (3) 各集团公司物资工贸公司和总公司物资公司之间可以互相交换信息: (4) 以上各级之间可以任意交换信息。要使这四个层次紧密联系, 只有通过方便快捷的信息网络。而信息网络的实现基础, 就是首先建立各子公司的内部信息交换平台。很显然, 子公司内部信息交换平台是基础, 也是后面各级实现的条件。所以子公司内部物流信息一体化建设是最重要的, 如果企业连自己内部的需求和供给都无法合理调剂的话, 走向公共信息化和合理化供应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4、加快子公司内部信息共享步伐。
有效实现子公司内部信息共享的现有手段就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加快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首先是在管理上要有这种认识。认识到先进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小省不如大省, 高科技带来的是高效益。第一步是要在硬件上进行投入, 使子公司各神经末梢能够初步快捷互通:第二步是引入先进的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系统, 通过构建这个系统, 搭建起企业内部有效的资源网络。
5、加强供求系统综合信息的合理开发, 掌握预见性, 提高主动性。
(1) 预测各种物资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情况, 结合采购价格历史资料, 可以实现物资明细表中的长期价格走势预测。由于煤炭企业每年采购资金庞大、物资品种繁多, 其实际价格的波动信息分析更加贴近市场价格的波动趋势, 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 预测煤矿物资需求变化趋势。由于煤矿企业内部生产计划比较强, 其材料消耗有必然的规律性, 因此, 根据历年来煤矿生产建设计划安排, 结合物资消耗单位领用时间的历史记录, 可计算出各单位每年在各个时期的物资消耗品种和消耗量变化趋势。
(3) 预测不同时期库存的最小存量。物资库存作为维持煤矿正常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物资需求具有一定的规律, 因此根据油田各种物资采购所需时间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变动趋势可计算出不同时期不同物资的最小库存量。
(4) 预测最佳采购时机和最佳库存量。根据上述计算, 动态的跟踪各种物资消耗、库存水平, 可以计算出各种物资的最佳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量, 实现降低采购成本与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支出的最优化组合, 给企业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
内活而后外交, 才能真正充分地和公共信息有效交换。信息化给物流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使得物流社会化, 使企业和社会相关企业形成链式关系, 以合众之力实现物流合理化。任何企业都不可置身事外, 否则结果就是被淘汰。信息化, 我们不能错过。
参考文献
[1]陈继铎.提高煤炭物资供应管理方法浅析[J].中州煤炭, 2006 (02) .
[2]王锐.煤矿企业物资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思路[J].科技资讯, 2010年22期
提升整体水平 篇9
一、公司加强员工教育的重要作用
对于任意大部分公司而言, 不同的公司尽管运作的方式方法会有所不同, 但是基本的原理和做法是一致的。不论这个公司的具体的业务是什么, 流通渠道有哪些, 员工和职员都应该掌握并且了解一些关于经济类或者企业发展的知识。这样员工才能够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公司的用人效率才会提高。因此, 进行员工培训, 特别是对于经济类管理方面的培训十分重要。
第一点, 由于公司员工的知识层次不一致, 各个员工的专长和工作领域大有不同, 导致在工作中没有切入点, 如果公司进行了管理方面的培训, 不但能够提高各位员工的综合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还能够提供公司员工整体的办事效率。员工通过培训后, 能够加强管理意识, 在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 理解领导所处问题与环境, 有助于员工配合领导工作, 便于公司中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展开, 同时, 减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使得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理解加深, 矛盾减少。
第二点, 在公司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学习, 顺应这个社会的变化。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 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这种局势下, 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公司员工的能力, 适应新形势。
第三点, 只有在公司中进行对员工的培训, 才能使得公司员工有一个加大层次能力的提升, 这种培训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员工提高所缺乏的素质和能力。同时, 公司在学习的过程中, 也能够促进公司理念和环境的更新, 让公司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走向世界的前列。
二、加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措施
公司中的员工需要更多的提升空间,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对人们进行服务。如何增强员工的管理能力同时也提升业务能力十分重要, 下面有几项具体的措施:
首先, 要想增强员工的各方面能力, 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就是让员工能更好帮助公司取得新成就。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理念。公司中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职责, 时刻为公司考虑。只有建立正确的理念和观点, 公司中的员工和领导才可以相互理解, 相互帮忙, 团结一致, 不断进步。公司在为员工提供培训时应该掌握技巧, 进而产生好的效果。
其次, 为了给员工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 公司应该懂得投入经费, 因为虽然这种消费看不到眼前的利益, 但是长久以来会有很好的收益。在寻找教师资源时, 领导人员应该深入了解公司员工在工商管理上的不足, 从而了解公司文化和公司面临的问题, 经过充分调研后, 得到具体的信息, 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员工寻找所需要的教师教学资源, 进而满足员工的需求。对于老师的选择一定要严格把关, 老师的身上一定有我们公司需要的东西, 这样才能够帮助到公司, 而且注意价格, 要对公司的利益负责。同时对老师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看法, 使得老师按照他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讲课的同时, 结合公司的文化和目前的发展状况, 让员工学到最有用的部分知识。同时也让员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开阔他们的眼界, 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目前的工作当中, 逐渐学习, 有步骤的提升自己, 进而壮大公司。
然后, 要在规定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 不能仅仅一次教育学习就再也没有培训课程而言。公司要根据公司的需求和发展, 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就像平时我们所用的电池, 没有电量了要及时充电一样。所以及时培训十分重要, 每次根据公司制定的计划需找合适的辅导团队, 培训的内容根据公司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内容要结合实际发展, 适合公司需求, 同时以提升员工能力为主。在辅导过程中, 应该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结合目前的多媒体教学等等手段,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参加培训的人员都是公司的员工, 年龄无法做到统一, 这就对教学团队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应该注重个体培养。用心体会每个员工之间的差异, 重点培养需要改进的员工, 让每个员工都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教学团队认真负责的教育员工, 才能更好地对公司做出贡献。员工也会理解公司的做法,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珍惜每次公司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最后, 公司应该对各位员工进行一定的评级评优, 这样能够激励员工的竞争意识, 让员工在学习中体会更多的东西。因为如果不进行这种方式的话没有达到检测员工学习的目的, 有些员工可能没有摆正态度进行造成学习效率低, 浪费学习资源等等现象出现。导致公司出现浪费钱财或者不必要的损失, 即公司的经费付出与所得的成效没有成比例。对于公司的利益而言, 一定要引入响应的监管制度, 督促各位员工更好地学习。公司应该成立这样一个督导小组, 在员工培训期间对员工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计入到最后测试成绩, 同时与员工的工资进行挂钩, 这样员工才会用心学习, 也提高的学习劲头和学习成绩。
总而言之, 伴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 公司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再前进, 应该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清醒的认识, 明确公司的缺点和不足, 掌握目前员工存在的各种问题, 正确面对, 不逃避现实。同时增强员工的各方面教育问题, 在提升员工能力的同时改善公司的状况, 让公司在严峻的形势下依然能够更好地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 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变化的, 一个企业也是如此。随之变化的企业也就迎来了较有难度的挑战, 企业要学会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内容, 帮助员工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讨论了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的重要性, 以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工商管理,培训,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俊博, 乔瑞中.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探讨[J].商, 2013, (2) :29.
[2]金瑞红.试论如何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时代经贸, 2012, (8) :120.
提升整体水平 篇10
纵观国内兄弟院校各种相关报道,关注得较多的是:示范建设过程中,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何构建、某一门具体的课程如何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改革[1,2,3];而如何利用精品课程,提升专业其他课程的具体操作的研究非常有限。本科院校中,已经有教师开始关注相关问题,如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邹逢兴等提到以国家精品课程带动系列课程建设,催生国家级教学团队,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的一些具体做法[4];齐齐哈尔大学吴秉会等研究了以精品课程为示范,提升课程建设水平的一系列举措,涉及课程管理、师资、教材等[5];湖南农业大学李孟辉等研究了发挥精品课程引领示范作用,采取科学的建设方法,从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激励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抓好其余课程建设的举措[6]。然而由于本科与高职的区别,这些方法举措直接使用不现实,也不科学。
本文即着眼于研究在高职,如何利用精品课程提升专业中的其余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以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希冀形成资源共享的优质课程建设模式,为后示范时期的建设提供思路;本文可作为相关院校课程建设的参考。
1 总体思路
本文构建了五位一体(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网站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建设模式,以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带动专业其余课程的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共享”是利用精品课程提升其余专业课程质量的关键点,因此围绕合适的“共享”方式构建质量提升建设模式,是本研究的总体思路(图1)。
2 具体操作
2.1 师资队伍共享
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前提,我们将经验丰富的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划分为不同方向的帮扶小组,帮助其余课程建设。如将国家级精品课程《天然产物生产与实训技术》、省级精品课程《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创业》的建设团队(包括兼职教师)分解为加工方向帮扶小组、品质控制方向帮扶小组、产品销售方向帮扶小组, 分别帮扶《天然产物化学》、《食用农产品检测与实训技术》、《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仪器分析》、《农产品与网络营销》等其余专业课程建设。
2.2 教学内容共享
精品课程按照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关键能力,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开发课程内容。通过帮扶小组,帮助专业的其余课程分析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关键能力,制定课程标准,按照合适的模式整合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在帮扶小组的帮助下,专业课程负责人通过“具体工作岗位→分析实际的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能力需求→设计课程模块→形成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流程,整合课程资源,制定课程标准,并且利用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的专家资源对其进行论证。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共享
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现场指导、模拟经营,项目汇报、多方点评、生产实训、企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教学车间”为平台,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流程融通企业生产流程。如国家级精品课程《天然产物生产与实训技术》主要使用了角色模拟、项目汇报、小组竞争、多方点评等多种教学方法,省级精品课程《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创业》主要采用角色模拟、现场指导、模拟经营,项目汇报、生产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按照“班前例会→任务分解→边做边学→班后总结→工作汇报”或者“班前例会→边创边学→点评总结→素质拓展”方式组织教学,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将这些具体的方法通过帮扶小组的建议,移植并且渗透到其余专业课程中。
2.4 教材建设共享
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均为省级重点教材,按照“班前例会→任务分解→边做边学→班后总结→工作汇报”等富有高职特色的模式编排,将这种模式通过适当的改变共享到其余课程的教材编排中。
2.5 网站建设共享
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均有较为完善的教学网站,其建设模式较为成熟。通过帮扶小组,按照合适的模式,帮助其余专业课程组织教学资源,如视频、ppt等,建设网站,共享建设模式、建设模块。
3 取得的成果
五位一体(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网站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建设模式在我专业已经践行了一年左右,专业的其余专业课程的水平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3.1 制定了课程标准
《仪器分析》、《无机及分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食用农产品检测与实训技术》、《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农产品与网络营销》等专业课程在帮扶小组的指导下完成了课程标准的制定,体现了改革后的课程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并且可以为其他专业甚至院校的相关课程提供参考。
3.2 建立了课程网站
《仪器分析》、《食用农产品检测与实训技术》、《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农产品与网络营销》等专业课程在精品课程的带动下,根据类似的模版,按照课程自身特色进行改进,建立了教学资源丰富的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可以互动的特色高职教育资源。
3.3 编写了特色教材
《食用农产品检测与实训技术》、《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农产品与网络营销》等专业课程按照与精品课程教材相类似的模式组织了教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项目化的模式,按照“班前例会→任务分解→边做边学→班后总结→工作汇报”等组织模式编排教材,符合高职学生学习成长的规律,深受学生喜爱。其中教材《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还被学校列为示范教材。
3.4 精品课程获得立项
通过精品课程的辐射,《仪器分析》借由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新颖的教学方法、项目化的教学内容被列为2012年学院精品课程,而《食用农产品检测与实训技术》也将于2013年申请学院精品课程。
4 结 语
教高[2011]8号文件指出,教育部拟在“十二五”期间,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这类课程原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多级联动、共建共享,“单打独斗”的课程建设方式已经落伍。专业水平的提升不能仅靠个别的国家级或升级精品课程,必须是所有课程的提升。本文通过五位一体的模式,以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带动专业其余课程的建设,全面提升其余专业课程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可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伯康.关于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23):134-135.
[2]蔡健,王薇,刘海明,等.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8):40-41.
[3]吴永贵.高职高专精品的课程现状及反思[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02-104.
[4]邹逢兴,刘湲,张湘平,等.以国家精品课程带动系列课程建设,催生国家级教学团队,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105-108.
[5]吴秉会,张萍,李英杰,等.以精品课程为示范提升课程建设水平[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106-107.
提升整体水平 篇11
关键词:素质;培养;团队
一个团队充分发挥其作用,创造出一流,助推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团队每位成员不仅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素质,还需凝心聚力,充分调动每个人潜质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发挥整体能力,创造出更大业绩。人事科在企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中枢功能,发挥着参谋助手和全方位服务的重要作用。 因此,加强人事科人员的素质,是提升人事科整体水平和能力的关键。
金戈壁公司是2013年新成立的二级单位,人事科在公司新的发展的背景条件下,经历了机构的组成、调整,人员递增的不断变化。自2013年起至今,金戈壁公司人事科由2人增加到6人,肩负着金戈壁公司及富城能源公司两个公司的机构建立及503名员工的岗位定位,经历了三次人员大调整。目前人事科成员平均年龄33岁,。金戈壁人事科特点就是“年纪轻,在岗新,热情高”。能够充分发挥成员有力的自身特点,树立“狠抓素质共同进步,形成合力共创业绩”工作目标。
一、抓思想素质培养,增强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思想是行为的根源,思想是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加强人事科成员思想政治修养,是提升人事科整体水平的前提保障。金戈壁人事科成员大都是参加工作时间短,没有在基层锻炼过的年青人,更是没有在人事科工作过的新人。所以他们身上不仅有新时代年青人优点,同时也有时代一些特性,具有热情但缺乏经验,做事急于求成,自信心不足或自我优越感强等不足之处。金戈壁人事科结合成员特点,在抓思想素质提高方面,不断在摸索。
一是岗前培训,认清职能,找准定位。对于初来人事科新人,我们首先进行岗前培训。全面详细向新人介绍人事科职能和作用,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同时形成书面的文档,交于新人,为他们尽快适应角色提供便利。
二是常态化培养四种意识心态。思想素养提升,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建立一个长期常态化的培养机制。因此,如何将人事科人员具备的四种意识“讲奉献、淡名利、敢担当、能吃苦”,四种心态“积极乐观、谦虚好学、归零求新、合作共进”,入脑入心,并且自主自律去追求,转化为行为,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是身体力行,激发奉献精神。遇到紧急重要事,通常要求以最快速度高效完成,这就需要大家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人事科采取措施是,在科室负责人的带领下,发挥每个人长处,承担任务中某个环节,一起来完成。任务结束后,科室长及时总结肯定大家的成绩,让人事科每位成员切实感受到奉献及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四是实例分析,改正工作作风。通过“照镜子”方式,借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或失误为实例,通过召开科务专题分析会方式,自我查找原因,自省,深刻认识工作存在问题,以事实警醒自身及其他人员,培养大家对工作求实、求细、严要求心态,以及忘却成绩,不断求新的归零心态。
二、抓业务素质培养,提升团队践行能力
精湛的业务技能是做好人事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人事科工作性质决定了人事科人员必须具备“能写会说、为民服务、高效求精;能参善谋、遇难能解、遇事能办”业务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和总结。
一是拓宽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学习是获取知识最直接的方式,会学习也是一种能力,提高人事科业务技能。人事科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领导的重视下,采取多种方式对人员进行学习培训。通过内部自学、“走出去”集中学、“请进来”指导学、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等有机结合,丰富提升个人的业务技能。首先,学习规章制度推进工作规范化。其次“出去学,回来教”积累知识。人事科业务知识及规范不断在推陈更新,因此,出去培训也是获取最新知识最好的方式。金戈壁公司一直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人事科各类培训,并且规定培训人员回来后,必须将课件与人事科人员分享,共同学习提高。
二是提升工作方式的高效性。人事科事务性工作复杂,急、难、重、临时性工作多,而且要做到事无巨细,因此养成良好的工作方式和习惯,是高效快速完成工作前提保证。人事科成员由于都是新手,刚开始经常出现当天任务未办结,以及出现漏办情况发生。针对这些问题,要总结出好的工作方式,形成固定规范和要求。人事科工作特性决定了每位成员要多面手,因此,人事科制定出每个岗位必须掌握的业务知识培训计划,确保在人员紧张情况下,一人可以顶多个岗位,人事科工作质量不下降。目前,人事科人员已具备了这些能力。
三是善于总结不断适应新形势。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寻工作规律,能更好的指导工作实践,也是提高工作水平最有效方式。我们围绕提升经验、查找差距和不足等方面不断总结工作,经过摸索与实践,人事科采取每月总结工作,不断适应公司新形势下的人事科要求,全面提升人事科践行能力。
提升整体水平 篇12
北京公交第七客运分公司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对整体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 召开经验交流会、录制播放光盘全员教育
为了实现增收节支目标,分公司开展了“增收节支百日竞赛”、“我为增收节支出一招”等活动,对广大员工通过实践总结出的很多好的方法和经验,及时召开经验交流会进行交流。
在交流会上,北京市劳动模范、分公司首席驾驶员许雪冰,介绍了自己20多年的安全行车经验;年轻驾驶员王艳经验总结出了节能降耗小窍门并编成了口诀;分公司首席调度员赵艳红为维护运营秩序,实现增收目标的灵活调度指挥;年近五旬的周东海爱琢磨、勤请教,摸索出一些节油方法用图示讲解给大家……
经验交流会采用演讲与视频同步的形式,便于学习理解和交流,引发员工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为增收节支增亮点、创佳绩。分公司还将交流会内容刻录了光盘,发放到各车队,在专业会和各首末站调度室滚动播出,教育引导全体员工从加强管理、维车保运、认真监票等入手,强化增收节支意识,确保全年各项任务完成。
2 组织劳模先进巡回演讲贴近员工
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我们选取了在服务工作中事迹比较突出、特色比较鲜明的劳模先进,组成巡回演讲团,到车队宣讲他们的体会、做法和经验。
巡回演讲团成员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员工:建设部劳动模范刘美莲以文明的举止、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乘客的理解和配合,精心制作宣传文明乘车的“爱心座”,解决“让座难”的做法,使“让座”不再成为难题,营造了和谐车厢;405路青年乘务员王猛利用业余时间,走访沿线站点,制作了线路“换乘图解”,分发给本路的乘务员人手一份,既方便了乘务员解答,也减少了乘客换乘次数,方便了乘客出行;657路途经望京地区,乘务员毕延春根据该地区的韩国企业多、韩国居民多的特点,刻苦学习韩语,用韩语为韩国乘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受到媒体和广大乘客的好评。
巡回演讲使员工们对劳模先进贴近自己、贴近岗位实际的讲述很感兴趣,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一些员工和车组代表还与演讲人进行了座谈交流,由于工作性质相同、工作环境相似,交流起来有很多话题,引起很大的共鸣,不少员工表示深受启发,有了标杆和楷模。
为强化培训教育效果,分公司将劳模先进的经验汇编成册,发至各个车队,作为员工培训教材;同时,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并组织员工到劳模的车上观摩学习,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开展“一帮一、一带一,结对子”活动,扩大先进面
积极发挥劳模先进作用,在生产一线开展“一帮一、一带一,结对子”活动,培养选树后备力量,不断扩大先进面。劳动模范、集团公司先进和一名青年员工“结对子”,订立《一帮一协议书》,开展“一帮一”活动;集团级先进车组和一个普通车组“结对子”订立《一带一姊妹车组协议书》,开展“一带一”活动。
分公司182名劳模先进与青年员工结成了对子,订立了《“一帮一”协议书》;58个市级车组与普通车组结成了对子,订立了《“一带一”姊妹车组协议书》,有力地扩大了先进面的范围。
先进典型像一面镜子,面对着它会比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比出了追赶先进、向先进典型学习的目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激发了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仅给劳模先进群体创造了一个发挥示范作用的平台,而且对促进先进后备力量的培养,不断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1)形成了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报告会和巡回演讲使员工感到真实、服气,可以直接学习借鉴标兵们的好经验、好方法,同时比出了自身的差距,从而自觉提高工作标准。帮带形式使结对子的双方在保证安全行车、节油节气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坏车、增收创效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515路驾驶员安维平虚心学习劳模先进事迹,真诚用心服务,成为深受乘客喜爱、表扬信和电话接连不断,被网络上热炒为《最有风度的公交司机——北京角落的李素丽》,受到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表扬。
(2)员工素质普遍提高,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劳模先进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了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分公司全年接到乘客表扬信420件、表扬电话1918件、新闻表扬84件、网络表扬120件。104路驾驶员刘美莲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19路甘露园站台引导员张红梅和120路左家庄站台分别荣获市级“我最喜欢的文明引导员”和“我最满意的公交站台”,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提升整体水平】推荐阅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整体办学水平07-25
整体提升12-16
液压整体提升论文08-06
廉政提升队伍整体素质11-25
注重组织发展提升整体素质08-19
整体推进,不断提升办学品位09-03
商场设计如何提升整体高度?11-23
如何提升整体素质,提高效率,确保安全生产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