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报道水平

2024-11-05

提升报道水平(共8篇)

提升报道水平 篇1

一、新常态对党报新闻舆论提出新要求

党报是我国主要传统媒体形式, 在新闻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 其主要职责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宣传地方政府决策和中心工作。而时政新闻报道则是党报核心内容之一, 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几乎占要闻版的三分之二, 被誉为党报的“灵魂与心脏” (1) 。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 传统新闻报道面临时代变革, 党报报道也同样如此。同时, 党报时政新闻报道遇到了与中国经济相似的“新常态”。过去党报时政新闻报道是“等”新闻, 而现在是“找”新闻, 且新闻质量明显下降, 受众人群越来越少, 人们已不再愿意耐心地看新闻, 且在各类新媒体挑战下, 党报时政新闻生存困难重重 (2) 。

今年2月1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团结人民、鼓舞士气, 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他强调,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 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 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 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直面社会丑恶现象, 激浊扬清、针砭时弊, 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3) 。

二、如何写好党报环保题材时政报道

环保题材时政报道最早出现于1998年的美国, 由美国记者麦可·佛罗梅提出。他认为, 环保题材时政报道是一种有目的, 为公众而写的, 以严谨准确的数据为基础, 反映环保问题的新闻 (4) 。环保题材时政报道具有公正性、公益性、科学性、揭秘性、真实性特征。

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课题, 也是党报宣传的长期重点。以笔者所在福建日报为例, 随着福建成为全国先行文明示范区, 福建日报对生态环保宣传加大刊发力度, 频频在头版显著位置推出生态环保报道。笔者在该报社长期担任时政部记者, 跑环保口长达十年, 独立采写的独家新闻《环保风暴VS皮革企业:从猫捉老鼠到和谐共赢》获2012年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美丽鼓岭伤痕累累》获2008年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排污权企业告别“免费午餐”时代》获2014年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并连续三次获全国环境好新闻奖一等奖, 连续五次获得福建环境新闻奖一等奖, 大量环保时政报道获省领导批示表扬。

笔者认为, 党报记者想要写好环保题材时政报道, 必须理解传播的目的和性质, 清楚环保题材报道的科学内涵, 具有一定研究能力, 成为专家型记者。同时具备新闻敏感性, 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

(一) 见微知著, 深度解读

在一些人眼中, 环保整治会拖GDP的后腿。因此, 现实中, 企业和环保部门的关系, 往往被形容为老鼠和猫的游戏。

2012年2月, 国内最大皮革生产企业福建兴业皮革顺利通过IPO, 成为国内第一家皮革行业上市公司。

由于上市前的低调, 没有对任何媒体发布, 长期关注环保的笔者意外得知后, 敏感意识到, 这是一场政府与污染企业三年痛苦博弈后的标志性里程碑事件。

新闻敏感在于见微知著。笔者抓住这一契机, 强力聚焦, 深入剖析, 全方位独家报道这一财经新闻背后的深度环保新闻。由于即将面临上市敏感期, 企业负责人拒绝了笔者多次采访要求, 笔者通过不懈沟通终于说服企业负责人敞开心扉, 同时采访了省环保厅厅长讲述背后的故事, 迅速采写出独家报道《环保风暴VS皮革企业:从猫捉老鼠到和谐共赢》。

针对皮革行业污染, 福建掀起环保风暴史上最严厉的皮革整治, 结果不仅没带来行业的覆灭, 却倒逼整个行业浴火重生实现华丽变脸, 污染防治技术达到世界行业领先地位, 并在国内率先上市, 引起全国瞩目, 成为环保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典范之一。见报后, 省领导立即批示表扬, 各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河北、浙江等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率队来福建考察, 全国各地皮革企业纷纷来闽取经。该报道获得2012年全国环境好新闻奖一等奖, 以及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二) 舆论监督, 脚沾泥土

环保新闻中, 舆论监督是重要手段。时政报道并非只是会议呈现, 也可以进行舆论监督, 但必须确保报道真实性、可靠性, 正确把握报道分寸, 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与采访。只有记者“到现场”, 脚下沾着“泥土”的报道才更真实生动。

鼓岭是福州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 2008年, 笔者跟随省人大环境委工作人员去探访, 却发现违规修建了很多别墅, 树木被砍, 垃圾遍地, 不少山岭“剃光了头”。于是立即采写了《美丽鼓岭伤痕累累》系列报道, 在福建日报头版刊出。报道立刻引起当地政府重视, 对违规建筑予以强制拆除, 群众拍手称快。这篇报道也获得当年福建新闻奖二等奖。如今, 鼓岭绿意盎然, 已成为福州重要旅游发展区和百姓避暑胜地。

舆论监督是环保新闻的重要抓手, 好的记者是啄木鸟, 叼出树上的一个又一个害虫, 是为了森林保持健康。做该组报道时, 笔者身怀六甲, 又逢大雨滂沱, 几次上山都在泥泞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徒步行走, 采访异常艰辛。但也正是由于脚沾泥土“在现场”, 才写出现场感极强的真实生动报道, 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三) 创新形式, 丰富表现

随着媒体形式的增多, 对于新闻内容, 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对于报道质量也提出了更多要求。想要有效吸引受众, 达到环保新闻传播目的, 必须丰富新闻表现形式, 才能达到最佳新闻传播效果。

新媒体融合下, 笔者所在的福建日报也推出微信公众号。在为本报采写大量时政报道的同时, 笔者也积极与新媒体融合, 除了做环保专家型记者, 还力争做全能型记者。每次会议新闻之外都第一时间用新媒体语言深入浅出报道会议传达精神。如2015年12月28日福建省召开生态环境工作会议, 省委书记、省长作出重要讲话, 笔者立刻解读会议传递新信号, 通过新媒体第一时间推送《党政同责!福建最高规格环保会议传递绿色新信号》, 并配图片、表格、数据等对会议进行生动解读, 3小时内阅读量迅速超过3000, 并得到省领导认可。

2016年1月9日, 全省设区市党政负责人和省委书记、省长签订《2016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 笔者迅速在第一时间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 官方微博公众号立即推出独家解读《福建蓝!九市一区党政“一把手”立下“军令状”》, 阅读量迅速超过6000, 并获得社内一等好稿。

结语

如果将党报新闻宣传比喻为与时代同行的列车, 创新就是它的引擎。随着形势发展,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 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时政记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 牢记社会责任, 提高业务能力, 勤学习、多锻炼, 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 改文风, 俯下身、沉下心, 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 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摘要:党报时政新闻报道一直以来都是党报“拳头”产品。近些年来, 随着“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十三五”重要课题, 党报报道关于生态环保题材数量明显增多。本文将结合作者自身报道案例, 针对新常态下党报记者如何提升环保题材时政报道水平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党报,环保题材,报道水平

注释

1 罗金炫.中国内地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现状和改进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 2014, (12) :174-175

2 王灏.《南方日报》的改版对提升我国党报核心竞争力的启示[D].暨南大学, 2013, 171-172

3 《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1版

4 谈燕.新格局下党报深度报道路径探究及策略应对[D].复旦大学, 2014, (11) :123-125[1980-

浅析如何提升新闻报道吸引力 篇2

[关键词]报道;吸引力;新闻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积极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使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影响力是新闻宣传工作者的根本职责,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孜孜追求。报道只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既然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如此重要,那又应该如何提高呢?

一、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来自精心策划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命门。事实本身并不是新闻,但它是客观存在。新闻本身是绝对不能虚构和策划的。面对当前各种媒介和电视频道栏目迅猛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电视台要想增强竞争力,办好频道、栏目、节目和各类活动,更好地围绕中心工作,科学有效地搞好广播电视工作,就必须提高新闻的策划水平。

策划是当今新闻单位组织开展新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运用专业知识、经验、智慧等的脑力劳动行为。策划内容包括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对未来可能采取的措施办法和播出效果的评估等。根据不同的形势、任务、要求、特点,从宏观到微观,从全面到局部对频道栏目节目新闻报道进行多方位多方面专业科学的安排部署,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策划”。一项重大题材的新闻宣传能否成功,一项重要主题性宣传报道活动是否能产生影响力,一项大型电视活动是否能获得预期效果,一个栏目、节目能否常新常鲜,广受群众欢迎,关键是看策划。没有好的策划,新闻报道活动就没有生机与活力,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日前,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活动,《数字十年》系列报道,《远方的家——北纬30度行》系列报道,《我这十年》系列报道,《财经频道》的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人民日报》开展的“走基层探访熟悉的陌生人”、“十年回眸重大战略”;天津电视台开展的“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天津日报》推出的“深化走转改,唱响主旋律”、“站在新起点开创新局面”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传播效应。

二、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从记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中来

新闻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影响着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没有好记者就难有好新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自古以来的至理名言所阐释出的就是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体现媒体和采访人,也就是新闻主体对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即新闻客观在主观认识上所做出的发现、收集、整理、陈述、评价、分析和传播。

新闻报道虽然来源于现实,但新闻却不是现实事件的简单传送,“新闻人不是复印机”。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认识挖掘事实的深刻本质以及它的价值内涵,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履行怎样的社会责任,如何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势和媒体特质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作品。这都与新闻从业者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道德责任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密切相关。新闻从业人员所必备的任何一项素质的缺少,知识结构的缺位,都很难做出好的优秀的新闻作品。

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事实是非判断能力如何,能否以新闻价值为依据来选择新闻事实,特别是在面对社会多元化的复杂情况下,媒体和采编人员能否遵循新闻规律,准确科学地把握趋势,准确判断,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公信力、影响力。所以,新闻采编人员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理论修养和专业学习,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方法论来分析新闻事实,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对各种利害得失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才能面对复杂情况时,做到头脑清醒,厘清事件来龙去脉,对事实进行科学判断,做到应对自如,发出的报道才会有吸引力,在社会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比如,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邵传杰回家路”、“车站上的王明义”、“再访黄临乡”,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出的走基层蹲点日记“爱在吐鲁番”连续报道就是最好的佐证。

三、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从社会实践中来

新闻报道是对社会现实生活中事实的梳理的客观的报道。它作为一种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其吸引力首先来源于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要深刻认识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是实践,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火热生活,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有思想的深度。任何脱离实际,道听途说凭空编造的猜想都不是新闻;那些只注重形式玩花架子而不重视内容的报道,也只能是一阵风,无法留住观众的视线。

那些在观众中产生强烈社会反响的新闻报道,都是新闻工作者走进田间农舍、社区学校,远涉贫困山区、边防哨卡,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向实践学习,将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甜酸苦辣,冷暖安危作为重点报道的内容的。例如,《人民日报》推出的走基层贫困山区行中的“留守朱田村”,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杨立学讨薪记”、“骑着摩托回家”、“小邱买票记”、“冰雪回家路”,中国记协组织的百名中央媒体记者老区行等报道。

四、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从遵循新闻规律,不断创新内容形式中来

深入社会实践中,也会发现许多事实,但只有事实是不够的,还要有对事实进行科学分析的方法。并非凡是发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事实都是群众感兴趣,需要进行传播的。记者要用理性思维和有效方法对事实进行筛选、归纳、整理,要选择具备新闻价值的,特别是对基层一线的事实加以报道,并要根据形势和现实状况,讲究报道艺术,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否则新闻事实的内涵和事情本质就不能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产生不了应有的吸引力。

新闻报道要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发挥出应有的社会舆论引导作用,就要针对所发现采集的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脉络和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以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为圆点,采用科学专业并有创新特点的方式方法进行立体联动和多形态呈现,把新闻作品采写拍摄得富有前瞻性、穿透力、感染力,使之真正实现“三贴近”,具有鲜明风格,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传播特征,只有这样的新闻报道才会具有吸引力、影响力,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对事实按新闻规律进行有效组合,讲究呈现方法,都是构成优秀新闻报道缺一不可的基本要素。我们在全面、准确地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还必须对事实进行科学专业的梳理、集纳、总结和提炼,用创新的思路方法来理清报道的主旨,采用原生态反映,故事化阐述、纪实化表达、细节式展示、平民化视角、连续化跟进等方法来呈现内容,体现新闻规律的真谛。在形式上,电视媒体还应强调视觉形象,新闻报道必须具有真实、清晰、生动的画面,在缺少直接的视觉画面时,要使用图表、动画、图片、历史资料等手段使各种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在画面和造型上,电视报道还应充分调动色彩、光线、构图、运动镜头、音响、现场采访、现场报道等各种表现手段,并不断创新,使视觉形象更加具有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纵观中央电视台在“走转改”活动中,记者从具体的人和事着手进行舆论监督的报道。“皮里村孩子的上学路”、“儿童医院蹲点日记”、“招工局长陈家顺”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

在信息渠道多元化,信息爆炸的今天,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对新闻报道吸引力的研究,这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需要。也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调整方法,精心策划,创新宣传技巧,才能不辱使命,这是新闻报道提高吸引力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可选。

提升报道水平 篇3

在新闻报道的各条战线中, 我们都要以“三贴近”为工作的指针。在具体工作中, 常听到一些新闻媒体同志的反映, 认为社会新闻、文化体育新闻的采编中, 体现“三贴近”原则比较更易操作, 而在经济报道的采写和编辑中, 由于报道的事物本身往往不像社会新闻、文体新闻那样鲜活生动, 稿件有时难免涉及一些深奥难懂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 使人感到味同嚼蜡。有的报道过于专业化, 稿件一有深度, 读者就看不懂或不愿意看。所以有一些新闻工作者认为, 要落实“三贴近”原则, 在经济新闻中只能尽量少搞或是不搞“深度报道”。事实上, 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 经济报道在新闻实践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而深度报道又是一些媒体在经济报道中常用的“撒手锏”, 所以, 必须在理论层面领会好“三贴近”与“深度报道”的关系。

笔者认为, 在经济报道中体现“三贴近”与“深度报道”恰恰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和表现形式。

一、当前一些媒体的经济报道在贯彻“三贴近”原则中有几个方面还需改进。

近年来, 经济报道和其他领域的报道一样, 在“三贴近”的方针指导下, 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 一些经济报道尤其是地方报刊和广播电视媒体的经济类报道和节目水平亟待提高, 与“三贴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表现为, 地方报刊和电视媒体自行采编的经济类报道数量不足, 质量不高,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舆论引导功能发挥不够, 报道内容或浅而枯燥或深而枯燥, 这是在经济报道中没有达到“三贴近”要求的比较常见的现象。翻开一地方报纸, 打开地方电视, 不仅经济报道比例很小, 大量的版面和时段都被商品广告、电视直销高密度占据, 有的经济类报道也仅仅是或罗列数字或只满足于对“一厂一店”一般性的“经验”报道, 群众不关心这些不具备典型意义的新闻产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道理是对的, 甚至是深刻的, 但是表达方式出现问题, 影响报道效果。如一些经济类报道动辄引用经济学术语, 言必称“迈克尔·波特”、“彼得·得鲁克”等经济学理论权威, 当然也算不得“三贴近”, 可归入深而枯燥一类。二是貌似贴近, 实则肤浅。在新闻单位倡导“三贴近”, 就是要让记者深人实际、深入群众、深人生活去采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能感动人振奋人的典型、能发人深省引人借鉴的经验做法。稿件的新闻价值是比采访过程更能衡量“三贴近”成功与否的标尺:一些记者, 定期去基层、农村看一下, 甚至在艰苦条件下住一两天、用白描的手法记录—些所谓“小人物”的生活片段, 这与整天扒材料的记者相比, 确实是一种进步, 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白描, 而没有内在的新闻价值做支撑, 我们说, 这种视角对群众来说, 还是貌似贴近, 实则居高临下的。这样还不能说是真正实现了“三贴近”。正像著名报人范敬宜说的那样:“深入并不困难, 只要不怕吃苦。但光深入并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有的记者一辈子也没写出一篇有震撼力有影响的作品。为什么?就是心里没有大局, 缺少心里的一杆秤。这样的记者只是一个‘采购员’”。我们理解, 他所说的“秤”, 就包含着对新闻价值的称量能力。

二、如何在有一定深度的经济报道中体现“三贴近”原则。

首先要在贴近前提下深入, 即在选题时就要考虑是不是群众关心, 甚至是关系到其切身利益的东西。同时, 要考虑其纵深有多大, 是否有“新闻背后的新闻”。有产权住房的人都交过房屋维修基金, 但未必有谁知道这笔钱怎样管、怎么用?2005年获中国新闻一等奖的《70亿维修基金的困惑》一文, 就是认准了这一大家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有巨大的新闻价值, 从一个业主的投诉缘起, 进而采访了物业管理人员、政府官员、法律专家、政协委员, 层层深入, 给读者展现事物深层次的矛盾, 并初步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住房问题是民生的大问题, 许多媒体设立房地产投诉热线, 其中恐怕不乏对维修基金使用问题的投诉, 但偏偏《70亿维修基金的困惑》获了大奖, 这不能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贴近与深度的辩证关系。

其次, 要注重新闻写作手法上的深入浅出。越是要反映深刻的道理, 记者就越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和宣传效果。《经济日报》副总编辑詹国枢的一篇《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应该说是这方面的范例。不引一段原文实难传递其中的妙处:

只煮一个饺子, 也得买菜、剁馅、擀皮儿、包馅、烧水、下饺子, 一道程序不能少, 饺子虽然还是那个饺子, “成本”恐怕就高得令人咋舌了。但是朋友, 您可知道, 在咱们的一些地区、一些企业, 还正干着“只煮一个饺子”的傻事儿呢!

看来, 即使是有深度的稿子, 如果作者对要讲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 加之平日对生活的积累, 多用类比、故事、细节等手法, 是完全有可能化艰深为浅近的。

电视新闻应注重提高现场报道水平 篇4

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由文字口播、图片报道、录像报道逐步走到了现场报道、现场直播的报道形式。其主要的报道形式就是记者处于新闻现场, 将录制的图像与声音相结合, 把新闻事实完整的向观众陈述或是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评论的方式。现场直播能够有效的将电视报道传播速度快和现场感强的特点充分的发挥出来, 使观众直接可以观看到新闻事件的发展与变化。

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内涵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报道形式, 是电视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在一般意义上, 新闻报道所指的是运用摄像机和麦克风等所需采访设备, 进行现场画面的报道, 而此时记者则作为主持人向观众叙述新闻事件, 特殊情况的新闻现场报道主要是指记者处在新闻发生的现场, 依照自己对整个事件的观察, 将新闻的事实直接向观众报道。目前, 此类报道可进行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的现场报道分类, 除了必要的后期剪辑和制作之外, 其整个工作内容基本上可在录制新闻的现场完成, 或者是在新闻事件现场完成所需部分的采访, 而后由播音员负责其中一部分内容的口播, 亦或是记者对新闻事件采访结束后, 叙述新闻事件背景以及补充相关的评述。根据表达方式可看出,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一部分会完全采用同期声的形式, 而另一部分则采用现场报道结合录像报道的综合形式, 也就是新闻事件正处于刚发生或是在进行的发展阶段, 记者进入现场报道的画面, 做目击采访工作, 而口述报道的形式具有非常良好的同期声, 其能将现场的真实谈话完整且连贯的显现出来。这样不仅能使记者的主动性得到发挥, 还能调动记者的积极性, 使其在现场采访工作中, 能够切合主题对新闻人物进行提问, 回答观众较为关注的问题, 将最具有价值的信息很好的呈现给观众。

随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产生和迅速发展, 电视新闻播报的旧格局已逐渐瓦解, 同时创造了新的格局, 其传播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并且使电视传播的现场感得以发挥, 加强了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传播方式, 在各传播媒介的激烈竞争中, 创建了富有自我特色的新形式, 逐步迈向成熟化。

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作用与意义

2.1 提高新闻即时效果

电视新闻采取现场报道的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该事件的即时效果, 使观众在第一时间就能够知道新闻事件具体情况, 感受到自己是与新闻事件在同步发展的。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采用了新的工作模式, 不再通过后期的摄像剪辑和制作, 直接进行新闻现场的录制, 然后同步向观众传播具体的新闻事件和其发展的程度。由于有效的缩短了时间差距, 因此就显得新闻特别具有价值, 其不断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在现场报道过程中, 因为报道和新闻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同步的, 所以促使记者的报道和观众的接收具有一定的同时性, 为观众带来了最新的资讯, 因而减小了时间上的距离, 使观众出现了与新闻事件在同步发展的感觉。如2008年首都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成功, 就是由电视台现场报道完成的, 使亿万观众与该事件进程同步知晓了有关新闻信息;井陉县举行的拉花艺术节, 也是尝试着让记者以主持人的身份参与现场, 以现场报道的方式, 让观众及时、全面了解盛况, 收到了良好的反映。

2.2 呈现事件全过程

关于现场事件的报道, 其报道环境应规定在发生新闻事件的现场, 而记者则是整个事件过程的目击者, 根据发生的新闻事件内容, 向观众叙述新闻事件的整个经过, 使这个过程的变化都呈现给观众, 同时可将画面重复播放, 使观众能够产生强烈的现场感, 所以说,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改变了文字传播的间接性, 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将现场所进行的事情在最短时间奉献给观众。现场报道不仅将丰富多彩的画面呈现给观众, 同时还提高了现场的同期声, 促使现场感不断地获得强化, 增强观众的视觉感官。在现场做报道工作时, 需要运用到大量的同期声, 使观众听觉形成立体笼罩, 产生空间感、立体现场感, 它比一般录像报道更具有身临其境的强烈感染效应。

2.3 产生亲信感

观众在对电视新闻进行收看时, 不但是被动的角色, 同时也是主动的角色, 从客观的角度上看, 观众在传播过程中是属于主动方, 其是否接受、接受程度大小, 均决定于观众自己;观众是被动的, 其接受的内容取决于电视节目的内容。产生这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观众自身决定权的问题, 若节目能让观众产生观看的心理, 其潜在的参与意识就会逐渐增强, 因此对于新闻的画面和事件的记忆时间也相应变得较久;若节目无法使观众产生收看的心理时, 其参与的意识也相对变得比较薄弱, 同样对新闻事件的记忆也不会长久, 甚至会立即忘记。

在进行现场报道的过程中, 因记者会作为主持人在电视画面中出现, 所以记者不但是整个事件的目击者, 同时也是参与者, 其可以根据观众的角度对新闻的主要人员进行提问, 所得到的答案正是大多数观众心中所想, 因此, 可以适时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以及调动其积极性, 促进观众愿意收看新闻内容的心理, 从而有效的增加观众接受新闻的程度。

3 促进记者素质的提高

电视新闻要想现场报道好, 除了要配备优良的拍摄、录制设备外, 它还对从事现场报道的记者或主持人提出较高的专业要求。记者须具备的能力: (1) 记者应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记者需要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多元化和多样化, 才能有效的对有关新闻人物进行采访和提问, 以达到满足观众需求的目的。对新闻进行现场的报道, 对记者自身知识面的累积是一项非常大的考验, 记者拥有丰富的知识, 其联想能力就越强, 在采访中新闻敏感就越高。知识雄厚了, 记者应变能力就强, 在现场采访中, 表现就更积极主动。同时, 在现场报道中, 记者还要边报道和边评论, 所以记者还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做到现场吐字清晰明了, 表达意思要顺畅完整。 (2) 记者的观察能力应具备独特性。电视新闻是属于一种独特且新颖的现场报道形式, 因而无法对每种新闻都进行该种形式的使用, 应按照新闻的内容与需求实行有目标和有方法的使用, 一般的情况下, 会采用电视的现场报道应该是观众较为关注的事件性新闻, 因此对于这类事件, 观众有强烈的先睹为快的欲望, 所以它便是满足这种欲望的便捷渠道。在报道中, 也可以进行现场采访, 或者叙述一下新闻背景等情况介绍, 但要简洁明了, 不宜过多, 喧宾夺主。这就要求记者要对新闻线索, 敏锐地捕捉, 进而选取最佳的报道手法, 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新闻现场。 (3) 记者要注重形象培养, 因为记者不仅是具体采访者, 更是直接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 所以在实行新闻现场的采访时, 记者应注重自身形象, 加强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4) 记者要具有驾驭新闻采访现场, 具备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在新闻发生和进行的过程中, 应正确且快速的进行报道内容的选择, 并且要对拍摄相关画面进行必要的安排。这就要求记者, 要驾驭好现场, 从容自如地处理各种现场变化, 及时调整报道思路, 从而把握全局。

总之, 现场采访报道这种新闻报道形式, 越来越多的被观众所接收, 所喜欢, 广大新闻从业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个人素质, 促进电视新闻报道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井陉050300)

人常说:“无错不成报”。报纸差错的形成受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 难以彻底摆脱。笔者多年从事党报编辑工作, 时常被形形色色的差错所困。当我们睁大眼睛, 那些差错, 不管是“老虎”、“苍蝇”, 都会被一一拿下。可一旦有打盹的时候, 差错就可能从眼前溜过, 见诸报端, 非但有伤大雅, 要受到批评, 自己的内心更是久久无法安宁。但话又说回来, 即使差错再难以完全避免, 我们也丝毫不可顺其自然, 主观上还是要力戒力克力除。只要树立起积极的态度, 摸索差错发生发展的规律,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积年累月, 久而久之, 差错的出现还是会减少下来。以下就是笔者归纳总结今年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差错和相关解析。

手记一:7月27日一版, 《省政府召开全体会议强调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一稿中, 在记者原稿中, 有“秘书长××出席会议”的字样, 尽管结合上下文, 可以看出是省政府秘书长, 编辑也清楚是“省政府秘书长”, 意识到这样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有失严肃性。可遗憾的是编辑在发现问题后, 纠正过程中又忙中出错, 下意识地改写成“省委秘书长”, 铸成更大的失误。

解析: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 前一个问题比较常见, 就是对领导同志或新闻人物的职务、身份表述不清或表述不规范、不严肃, 一些经验不足、特别是对要闻报道缺乏经验的记者, 常犯类似的错误。比如, 口语中, 人们常常对一些副职领导, 仍称呼“某书记”、“某主任”, 而记者如果缺乏对政治人物的了解, 同时又不去认真的核对, 就容易出现这样的失误。笔者在最初从事要闻报道时, 同样有一些幼稚的经历, 如在

“以案说法”克戒报纸差错

——编辑手记几则

文丨乔晋

摘要:笔者将今年以来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差错, 未见报的或者见报的, 归纳整理略加以解析“以案说法”,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以案说法;报纸;手记

摘要:如今, 大家对电视新闻都比较关注, 尤其是关注当今突发事件, 人们愿意在第一时间收看到内容翔实的新闻, 这就对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场直播能够有效的将电视报道传播速度快和现场感强的特点充分的发挥出来, 使观众直接可以观看到新闻事件的发展与变化。

试论如何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水平 篇5

随着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 要想提高电视新闻的报道质量, 必须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 及时性:对于电视新闻报道而言, 只有保证了新闻报道的及时性, 才能确保新闻报道的价值, 因此在出现新闻素材时, 各大媒体应当及时推出具有深度影响力的新闻; (2) 客观性:电视新闻报道主要是借助视频反映和记录, 加上适当的评论和总结, 追踪事件的动态发展, 进而探索和发现电视新闻的客观真相, 因此, 电视新闻报道只有坚持了客观性的原则, 才能给观众完整地传递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 (3) 整体计划性:在进行电视新闻报道时, 应当站在整体的角度, 提前制定完整的计划, 并通过各种综合手段的应用, 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影响力; (4) 启发性:为了更好地挖掘电视新闻节目的价值, 引导电视观众用理性的思维去解读和分析新闻事件背后的规律和真相, 新闻媒体在揭露事情真相时, 还需要注重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的运用, 进而给观众更深的道德启发。

二、目前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 缺乏报道深度

目前, 在很多电视新闻的报道过程中, 由于受传统观念、人员配备、专业素质以及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很多新闻在报道之前没能深入到一线和基层, 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的新闻报道相对较少, 电视新闻采访的广度、深度以及动态性略显不足, 发挥的宣传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此外, 很多新闻媒体在陈述事件时, 主要使用的是平铺直叙的表现手法, 缺乏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意识和能力, 有时甚至很难调动观众的收视兴趣, 导致了宣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二) 缺乏报道的主动性

很多媒体单位由于在设备和人员配备上的相对不足, 使得很多新闻记者的工作负担较重, 疲于应付上级领导的各种安排, 导致新闻报道很难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同时, 很多新闻记者的自主策划能力相对较弱, 导致工作人员在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主动性相对不足,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报道的水平。此外, 很多记者受制于传统的“以任务为中心”的工作思维模式, 在工作中不仅不愿意主动出击, 也不重视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协调与合作。

(三) 新闻报道的形式不够灵活

从整体上讲, 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与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高质量的电视新闻报道需要通过良好的报道形式进行呈现, 否则就是对新闻素材和宣传内容的浪费。同时, 由于电视新闻具有很大的严肃性, 这样有时反而会限制工作人员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 尤其是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 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更是要实现创新和多样化, 提高电视新闻表达形式的灵活性, 否则容易导致电视受众的审美疲劳。

三、提高电视新闻报道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 做好前期的报道准备工作

为了充分保证电视新闻报道水平的提高, 报道前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在媒体竞争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 电视新闻报道的前期准备工作更是不容忽视。具体说来, 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问题设计、提问顺序的安排、被访者的选择与了解、应对方案等。同时, 在进行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时, 电视新闻记者更是应当结合新闻报道的内容, 对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语调、神态和动作做好提前准备, 在报道现场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能够从细微之处入手, 从不同的视角实现对新闻要素价值的快速识别, 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入、连续和高水平。

(二) 记者要合理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电视新闻报道过程中, 记者情感的投入和表达有时会对受众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也是拉近电视新闻节目与观众距离的有效手段, 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在面对相同的客观对象或事物时, 可能由于出发点不同, 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电视新闻报道同样需要情感上的交流与碰撞。在电视新闻报道过程中, 只有充分满足电视受众在情感上的需求, 通过真情实感来打动受众, 才能引发受众在情感上的共鸣。因此, 当新闻记者开展新闻报道活动时, 一定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 尤其在进行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时, 一定要避免过度亢奋, 要保持心情上的平静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敢于发掘真理, 这样才能有效拉近新闻报道中采访双方的距离, 赢得受众的充分信任。

(三) 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创新性和可视性

目前, 创新已经成为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 新闻记者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报道材料时, 只要具备了创新性的思维, 才能在主体新闻事件上选择合适的角度进入, 使得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拉近电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还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现实感。

(四) 加强记者队伍的素质建设

对电视新闻报道而言, 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电视新闻媒体只有建设一支工作作风过硬、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优良的新闻记者队伍, 才能为电视新闻报道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首先, 要培养电视新闻记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提高工作人员的新闻意识和政治嗅觉, 要让新闻记者真正地热爱和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其次, 要加强电视新闻记者的业务学习, 除了要学习和了解基本的电视新闻报道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外, 还要加强同相关单位之间的工作交流, 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赵明.强化有效信息含量提高电视新闻报道效果[J].当代电视, 2007, (07)

[2]刘志强.浅议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0, (08)

浅析录音报道的品质提升与制作 篇6

一、节目品质提升

(一) 责任是实现媒体公信力的根本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认为:媒体相关报道的选题应多与民生相关, 多与现阶段社会所亟需解决的问题相关, 多与公众的生活环境相关。带着社会责任感的录音报道, 是体现媒体公信力的报道, 是公众关注的报道, 是提升报道品质的好报道。记者一定要深入社会生活, 带着理性头脑, 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社会, 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通过推行财务质询制度, 促进了村务公开, 融洽了干群关系, 唐山新闻综合广播记者采制了录音报道《村务公开不公开, 质询会上说明白》。在采制过程中, 大量采用村民和村干部的对话录音, 既有典型音响又有简短的叙述部分, 以干群双方的问答为陪衬音响混播, 烘托气氛, 给人身临其境般的感觉。正如一位专家所说, 好的录音新闻不需要解说, 能让听众在录音中感受现场。

(二) 录音报道的感染力

第一, 真实性、及时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与根本。在自媒体时代, 真实性至关重要。而录音报道恰恰能在新闻真实性上体现自身的优势。录音报道中, 受访者音色的唯一性和现场环境声的呈现, 很容易让听众辨出真伪, 声音也是传达真相的一个有效手段。录音报道中的声音来自于受访者本身或新闻事件的现场, 是新闻受访者的原声再现和事件现场的再次回放, 因此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及时性在录音报道中也尤为重要。现场报道采用电台直播间的主持人与身处新闻事件现场中的记者连线的播出形式, 使报道与事件发生同步进行, 因此可以做到“边采边播”的“零时差”, 这些环节都能够加强录音报道的感染力。

第二, 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录音报道的现场感通过声音传达出来。这里的声音包括录音报道中人物语言、音响等声音。录音报道在操作中可以将采访时的现场声, 包括一些杂音以及听众的参与都收录到报道之中, 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每年3月“两会”召开, 人大代表通过提案等方式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被视为用群众智慧治理国家的一次实践。广播电台就是通过录音对两会进行实时报道, 帮助听众采访人大代表等, 使听众仿佛身临其境, 真实感受“两会”的气氛!

(三) 音响的典型性

在录音报道中, 音响素材有其独特的功能。因此, 在采制录音报道时, 必须充分运用手中的录音机在音响素材的采录上精益求精, 精耕细作, 尤其是不能放过最有说服力的精彩瞬间。几年前, 唐山市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畜牧优种拍卖会, 一头优种奶牛竟卖到了六万八千元。唐山台记者采制的录音短消息《拍卖会尽显优种魅力》在河北省好新闻中获得了一等奖。虽然获得了奖, 但记者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欣慰, 而是暗自遗憾, 遗憾在这篇报道中, 听不到拍卖师的最后叫价和敲锤定音声。这是因为记者采访时一时疏忽, 把现场这一稍纵即逝的生动音响遗漏了, 制作时只好用叙述作补充。很显然, 用叙述代替应有的生动音响, 其效果就打了折扣。音响要围绕主题选择, 只有典型独特的音响, 才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记者从现场采集的实况音响并不能随意凑合, 而是要经过精挑细选。只有那些主题突出、真实性强、符合客观实际、生动清晰、能反映典型时间、典型环境、典型内容和典型气氛的实况音响才能使用播出, 从而达到生动的报道效果。

二、录音报道制作

(一) 录音报道中的音响与文字紧密结合

录音报道中的实况音响与文字部分要紧密结合, 音响居主导地位。选择典型性的音响, 能直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揭示主题思想, 两者相互呼应映, 相得益彰。文字叙述在录音报道中宜少不宜多, 简练的文字叙述能达到吸引听众、表达立场、点出事物本质、揭示报道主题的作用, 要注重与音响协调统一。

(二) 通过声音表达情感

录音报道通过声音传达情感, 通过声调、音色、响度等传达不同情感。主持人感情要真挚朴实。好的录音报道是具有人情味的, 更重要的是与文字相比, 声音更能表达情感, 准确传达信息。

(三) 音响合成讲究逻辑

在录音报道中恰到好处地利用实况音响, 是体现广播节目听觉特征、提高广播节目收视率、引发听众情感共鸣的有效途径。音响合成如何, 直接关系到录音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 音响合成时必须注重逻辑性。把握好音响之间的时间和逻辑顺序, 对提升报道的感染力、影响力都至关重要。

(四) 制作精益求精

录音报道音响声音要清晰, 剪裁衔接要自然得当, 录制器材、环境应该良好。笔者做新闻编辑多年, 时常发现记者在采访后出现音频失真、声噪大的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话筒使用不当、拾音位置不准、背影声音过强等。通常, “噗”声不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但足够对节目的音质造成影响。避免发生这些情况的办法有:

第一, 应将话筒离口部至16~19厘米, 并使气流和话筒轴稍微偏离一个约9~16的角度, 或者在话筒上缠一层薄布, 这对缓冲气流有降噪的作用。

第二, 在录音过程中出现内容缺失现象, 可以随时补录。补录时要注意选择录音现场, 否则录音环境差别大, 在音色、音质、情绪上会反映出连贯性误差, 也容易被听众识别出剪裁的痕迹。

第三, 合成之前要对素材的音量进行控制。必须要对每一段素材的音量大小进行确认, 避免在合成的过程当中, 声音忽大忽小, 或者出现在音量较高的音频之后接了一个音量较低的音频的现象。这些情况都会对受众的耳朵造成影响, 同时也不利于新闻真实性的体现。

新闻宣传报道质量的提升对策探究 篇7

1. 新闻宣传报道中对于采访的要求

1.1 采访应及时有效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内容最重要的要求, 必须将最新发生的事件在第一时间向观众报道, 一旦新闻报道失去了时效性, 其开展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所以, 新闻采访的及时有效是新闻报道的关键, 新闻采访人员不但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 而且要将所有的新闻素材在第一时间整理好并传送回报道中心。

1.2 采访要重心突出

影响力大、影响范围广是新闻报道的主要特点。所以,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必须要做到所有的内容重点清晰、内容明确真实, 而且在采访的过程中也必须抓住采访的重心, 同时根据采访重心及时搜集真实明确的内容。因此, 明确采访对象和重心是促进采访工作质量提升的另一项关键工作,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促进采访工作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

1.3 采访要真实有效

影响新闻工作真实性的关键因素就是效率以及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因为新闻工作具备影响力以及权威性, 如果新闻报道失实的话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 不仅要做到新闻采访工作的及时有效, 还必须确保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才能为新闻报道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 从而促进新闻报道工作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

2. 当前新闻报道质量问题的探讨

2.1 新闻报道质量深度以及力度有待加强

很多媒体在进行国家大事或者地方要闻的播报时, 一般都是让本报或者本电视台的记者作一个简单的动态报道或者直接将新华社的通告刊登在上面就结束了, 而不会深入地探究整个事件, 更无从谈起对事件进行后续报道;而且我们还发现, 假如媒体对事件进行了相关的评论或者分析, 而这些观点一般也只是应景之论罢了, 而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 深度和力度存在明显的不足。

2.2 新闻报道质量中新短消息容易湮没

大量的信息媒体都会通过媒体刊登或者播报出来, 但是新鲜的第一手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几乎看不到。一般情况下进行的会议报道内容, 都是先将与会者的名单一一罗列, 再介绍这个会议的流程, 最后就是将相关领导的讲话进行概述和说明。经过仔细地研究可以发现, 实际上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从会议内容中体现出来, 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媒体人并不知道如何抓住会议的重点, 只是简单的进行会议内容的复述, 使得观众观看的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

2.3 新闻采访中哗众取宠的新闻充斥整个市场

大多数省会城市的新闻媒体, 在实际的报道过程中一般都不会关注人民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所投入的精力以及获得的成果;相反对反映凶杀、情杀、乱伦以及抢劫类的报道却很多, 而且报道的频道和版面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但是实际上真正想阅读这些内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每天向人民提供的有效信息越来越少, 而无效信息却不断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闻媒体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 其遵循的原则已经变成了怎样制造轰动效应、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将对手打败, 而忽视了新闻报道的实际意义。

2.4 新闻报道形式与内容协调性较差

虽然观众很容易就能接受活泼生动的写作和编排形式, 但是更应该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相互统一。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最主要的目标不是创新播报的形式, 而是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可接受性, 如果新闻报道充满了华丽、花哨, 那就会阻碍更多的观众和读者阅读。

3. 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有效途径

3.1 充分实现新闻作为舆论监督的有力工具作用

新闻栏目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 不论哪一个层次的栏目都因为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 造成了其传播速度较之手机或者IPIA等媒体相对较慢, 即便是在同一个地域或者城市所发生的新闻已经人尽皆知的情况下, 电视新闻才进行编辑播出。面对这样的不利局面, 相关的栏目仍然没有予以重视及时改进, 最终必然会在竞争中失败成为被淘汰的对象。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在众多的栏目中避开节目的形式单调、内容雷同的弊端, 简单地说也就是虽然我们没有独家新闻, 但是我们具有自身独特的思想, 善于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挖掘同一新闻事件中独家的视角, 并写出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才能占领新闻竞争的制高点, 赢得更大的影响力和关注。因此, 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改变以往的在新闻中看热闹的心态, 下大力气, 不断实践, 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有内涵的新闻。

3.2 对新闻报道宗旨应当清晰明了

很多新闻其内容上所涉及的基本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人们在看过之后, 往往都是一笑而过, 并不会留下什么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还有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已经忘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任意的炒作一些自己也拿不准的事件, 以达到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 使得新闻节目的严肃性荡然无存。虽然新闻要与俗打交道, 但是新闻的质量和主题绝对不能俗, 更不能肤浅。在确定好新闻的选题之后, 怎样突出选题, 需要表现怎样的内容, 是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3.3 提升新闻敏感的触角

新闻线索是新闻工作开始的标志, 只有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才能进行新闻采访。但是, 新闻线索并不是想要就有的, 这都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积极、主动的对新闻线索进行走访和查询, 而且不管在实际走访查询过程中获得的新闻线索价值大小, 都必须对其进行收集和深入的探讨, 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发出真正的有价值的新闻。此外, 要求新闻采访人员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新闻敏感度。要求其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 新闻信息的收集必须沿着政治的路线进行。同时还要求其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闻敏感度的不断提高, 为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4 充分实现新闻中以点带面的蝴蝶效应

只有新闻工作者具有极强的观察力, 才能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具有报道价值的事件, 最终才能找到有价值的新闻。但是这样的观察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培养才具备的。只有新闻工作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从多角度观察事件的习惯, 并在遇到事件时, 从不同的角度对事件进行解读, 才能促进其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

结语

只有采访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采访技巧以及采访意识的创新才能有效地推动新闻采访的发展。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 积极扩展自身的思维, 促进自身社会责任感的提高, 创作出更加出色的新闻报道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韩健.发展传播学视域下的公安新闻宣传[D].中央民族大学, 2015

[2]雷晓艳.报道框架、国家形象与新闻生产:《华尔街日报》的涉华报道研究 (1979-2013) [D].华中科技大学, 2015

电视新闻报道趣味性提升策略探讨 篇8

1 电视新闻趣味性内涵

电视新闻趣味性是指代新闻本身的内容与形式可以让大众产生浓厚的观看动力, 简单来说则是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但是同时其趣味性操作中要把控电视新闻本身应有的公正、客观与真实性原则, 不可因为追求新颖或者迎合观众而导致新闻内容和形式的恶俗, 或者内容失真的效果。趣味性的目标是保证新闻内容真实客观的情况下, 尽可能的满足观众喜闻乐见的要求, 引导观众了解事实、获得反思, 提升个人思想和行为水平, 达到新闻传播的积极舆论导向。让观众产生兴趣是最好的舆论导向基础要素, 只有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才能有效的将新闻内容传播到观众群体中, 并被观众记忆和思考, 在一定程度上要充分了解观众所需、所喜的新闻内容与形式, 而后做到适宜尺度的投其所好。

2 提升电视新闻趣味性的方法

2.1 贴近受众思想和生活

一般电视新闻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 让观众感到其中的趣味性, 首先需要产生贴进性。这种贴近需要与目标受众的生活、思想水平贴近。例如, 在很多地方台新闻上, 其具有可看性的原因在于其内容贴近地方观众生活, 选择的是观众身边发生的事情, 与受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是地方台能够与央视或者其他品牌电视新闻栏目竞争的关键原因。而在思想的贴近性上并不是要求新闻内容认识水平与受众持平, 而是要依据受众的思维方式, 进行一定思想水平的提升, 让受众对新闻内容所描述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 通俗易懂, 表述清晰, 让新闻内容传递的舆论思想更好的被观众所接受。

2.2 选取趣味形式的新闻内容元素

在日常的电视新闻制作中, 主要思维模式是反应事件发展过程, 选择事件当事人、有关负责人员、专业人员的言论, 而后将新闻事件本身的全貌和影响性、预防情况做有效阐述, 但是这种常规的新闻制作方式, 会让观众产生思维惯性, 一旦思维惯性产生就缺乏新闻内容本身的活力。因此, 要针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情况做适度的内容调整, 例如在新闻内容中加入趣味性的实验或者操作展示, 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关键性问题的原理展示;也可以对新闻事件做趣味性调查, 而后来阐释新闻主题所反应的现实问题。例如对于高房价问题的反应时, 可以通过同一金额在不同地方, 甚至不同国家可以买到的房产情况做展示, 甚至可以配置相关对应图片做展示, 让人们对于房价与房子本身的关联性做直观的感受。这种实际的对比操作比空泛的议论房价高低更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同时在新闻实际和访问者的采集中, 也可以多挑选趣味性的画面或者语言, 构成人们视听的冲击力。但是趣味性内容的摘取上, 要把控好舆论导向和言论尺度, 避免恶俗后者低水平的内容拉低节目本身的水准。

2.3 贴近热门话题

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 要积极的贴近时代热门话题, 这种热门话题可以是娱乐新闻所衍生的话题, 也可以是当下人们热议的实用性主题。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背景受众情况的了解, 充分贴近其生活中热门主题做新闻采集。例如股市大跌, 可以依据股市大跌所衍生的问题做观察, 了解一个社会热点话题下不同人群的想法和生活改变, 而后做鲜明的对比观察, 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百态的差异。也可以是热点话题下所制造出的新的生活形式或者生活观念, 及时的反应现实人们生活现状和时代发展的新新面貌。当然, 在热门话题的采集制作中, 要保证内容导向的正确性。例如在股灾面前, 不能过分激烈的渲染股灾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伤害, 避免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要积极的做正向心态的引导, 指导人们正确看待问题, 产生积极的社会正面舆论导向力量。

3 电视新闻报道趣味性处理的注意事项

首先, 电视新闻本身在反应事实的同时, 具有积极社会舆论导向的责任。因此, 在趣味性处理中要避免恶俗等低级趣味内容的设置。虽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贴近观众, 迎合患者的喜好, 但是不能无限的拉低新闻思想水平的下限, 要保证积极正面的导向, 同时让受众能够从新闻内容中得到隐形的思想能力的提升。让受众通过新闻内容对新闻事件做深入的了解, 正确的判断, 避免网络等舆论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当下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 大部分网络信息自身缺乏严格的监管, 其负面信息会导致受众在认识上产生偏差, 因此需要在电视新闻内容中保持深度正面的积极舆论导向作用。

其次, 在趣味性内容的加入中, 要保证内容的真实客观性, 避免因为提升其吸睛作用而采用虚假内容的编造。要时刻保持新闻本身真实客观的原则, 及时的将新鲜的新闻内容传递给观众。而当下网络化发展, 网络媒体在新闻内容上更加的快速, 但是电视新闻在快速的前提下要保证新闻内容的品质, 避免抢新闻而导致新闻内容调查不全面, 内容失真的情况出现。电视新闻可以不是最快的, 但是一定要保证新闻本身全面、真实、客观的质量, 从而建立起新闻媒体自身的社会公信力, 打造权威性电视新闻平台。而在形式的处理上, 不能为了提升新闻内容表现的趣味性, 而随意的添加不必要的特效, 部分特效自身会产生新闻失真的结果。因此, 在画面处理上仍然需要保证正常画面播放等处理, 但是在画面的节奏感和画面采集上深下功夫, 采集到更具有冲击力的画面语言, 让电视新闻视听效果优势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刘博微.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探讨[J].品牌 (下半月) , 2015 (02) :31.

[2]何琰.浅论如何提升电视新闻报道的趣味性[J].新闻传播, 2012 (03) :79.

上一篇:葡萄硬枝扦插繁殖技术下一篇: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