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2024-08-04

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精选12篇)

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篇1

一、图书馆使用现状

当前国内多数公共图书馆在图书借阅使用上及管理上仍存在较多问题, 总结来说大体有两方面:一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方式问题。目前国内图书馆工作方法依旧传统老套, 管理人才匮乏, 工作效率不高, 进取心不强, 缺乏工作积极性, 缺少服务意识;二是管理方法问题。主要是在图书管理方式方法中, 依然循规蹈矩, 管理办法缺少创新意识等。

二、国内外图书馆优秀管理方法

国内外大型公共图书馆藏有大量珍本、善本图书, 也有一般图书。图书馆根据自身规模不同, 进行错向定位。如国家图书馆等图书馆主要面向学术群体, 积极整理馆藏优秀文献, 以编辑出版文献专刊、馆藏文献特展、针对学术群体优化借阅程序、积极开展馆藏文献学术交流活动等。

台湾地区如中央图书馆等图书馆已建立网站, 逐步将馆藏珍本善本古籍扫描上传, 并开放给社会群体, 使国有善本古籍能够成为全世界的学术资源。

三、 提高图书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措施

1. 错向定位, 利用信息化提升馆藏文献利用率

图书馆应积极扩充优质文献入藏图书馆, 增强图书馆品牌知名度。这方面国内如南京图书馆购藏过云楼藏书等都是代表性例子。

根据自身规模不同, 定位不同, 将服务专家学者还是社会大众的方向明确。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下的便捷, 一方面逐步将馆藏优质文献电子化、信息化, 通过有偿开放接入端口, 逐步实现全免费开放。

其次应充分注重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图书借阅人员信息化操作平台, 对图书馆借阅人群、借阅图书等进行充分分析, 发现图书利用水平、借阅人员群体水平的关系, 从而针对性购置图书, 提高文献利用率。

第三对积极活跃于图书馆的借阅人群, 充分利用微信、QQ群等建立读者通道, 并将图书馆动态及时反馈给每位读者, 方便快捷与读者进行沟通。

2. 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 一方面降低了信息存储与传输的成本, 特别是对于中小型图书馆的信息化硬件建设, 将带来极大的提升。

基于IT架构下的传统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要配置一整套系统软件与硬件, 软硬件的更新与升级将成为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型图书馆的巨大成本, 必然影响到图书馆的借阅与利用能力。云计算技术的采用将极大降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成本, 一般图书馆用户只需作为终端用户使用软件系统, 馆内计算机设备内无需安装应用系统软件, 只要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使用应用软件系统, 可以节约初期的投入。

其次是各种应用软件可采用统统来自于“云”端, 不需要再费时费力的为所有计算机安装所有图书管理系统需要使用的软件。图书馆彻底摆脱软件系统维护的烦恼, 摆脱招聘、留用软件专业人员困难的窘境。

云计算可以克服IT架构下系统服务器访问限制的难题。IT架构下, 超过系统限制的瞬时用户需求的集中爆发, 将导致系统的瘫痪。如果满足极限瞬时高峰所产生的访问请求, 将不得不增加大量硬件设备与服务器, 带来成本的大量上升。通过云计算技术, 图书馆可让用户的集中请求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响应, 从而使中小型图书馆得以降低运行成本。

只有充分利用以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优势, 才能将传统图书馆从信息软硬件难题中解脱出来, 从而真正实现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型, 将图书馆的本质功能发挥到最好。

3. 传统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建设并重

在复合图书馆时代, 有形馆藏和虚拟馆藏并存, 传统服务与现代服务并存, 传统资源建设与数字资源建设并重。公共图书馆应积极采用现代技术, 实行科学管理, 一方面以长远眼光继续加强纸质文献购藏与借阅工作, 在传统文化逐渐受到重视的今天, 应从地方特色文献, 如地方志、乡贤文献等角度出发, 积极购藏传统纸质文献, 并坚持优选眼光, 对新出版优秀纸质图书继续保持一定购藏幅度。另一方面, 要特别加强对电子文献资源的购藏, 在当今信息化不断突破发展的今天, 虽然国内外一流图书馆在不断开放馆藏善本资源, 但某种程度上对国内学者、研究人员、一般借阅者来说, 想非常便捷使用, 尚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电子资源方面, 应重点引进具有较高情报价值、有特色的网络光盘数据库, 对以网络形式出版发行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网络电子出版物, 也应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藏。

4. 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现代管理意识, 提高管理水平

培养图书馆工作人员以服务意识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在提高自身知识储备、知识更新、综合分析能力、研究能力上下功夫, 成为专家型学者, 才能有效地针对各种服务项目, 实施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更要强化服务意识。在图书馆服务全程中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尊重读者、关心读者, 与读者沟通、合作, 建立一种亲切、平等、相容的关系, 对读者有百问不厌的服务精神, 百问不倒的服务素质。

首先通过制度性建设, 积极培养馆员的服务意识, 打破图书管理人员制度性冷漠, 提高服务态度和质量。其次, 图书馆应从制度上鼓励员工进行现代化管理理论学习, 通过职业提升、薪酬激励等方式, 提升馆员工作效率与工作热情;第三, 要注重馆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 不仅要懂得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 还要不断进行业务素质培养, 熟练掌握从事职业的业务知识, 以及与职业有关的相关知识, 比如学习心理学、艺术和美学, 学习如何更好地服务读者, 让读者满意, 达到一名优秀馆员应该具备的管理素质。

5. 积极邀请专家学者, 展开馆藏文献学术交流会

以读者为中心, 研究读者、适应读者、满足读者。信息时代下, 应根据馆藏文献特色, 积极邀请相关领域专家, 开展专题学术交流会。如收藏家谱为特色、收藏地方文献为特色的图书馆, 完全可以就地方名人、地方特色文献开展类似专家交流会, 通过与专家的学术交流互动, 提升图书馆的品牌知名度, 从而提升馆藏文献的利用率。

针对不同方向, 可开展专题服务、网上服务、定向服务、咨询服务、馆内服务。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全面展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及理念。

6. 建立创新管理模式

一是加强图书馆知识创新。主要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知识结构匹配的人才梯队。应把好选用馆员关, 保证馆员具备一定知识文化素质。还应把好人员培训关, 通过外出学习培训, 提高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

二是图书馆管理制度创新。用新的思想和思维, 打破传统的管理体制、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 建立健全新的管理制度。形成条块分割管理, 避免资源浪费现象, 管理多元化;

三是引入绩效考核体系, 从专业知识水平、对外服务表现、综合素质等角度, 对各级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建立绩效考核办法, 用考核分数衡量管理人员工作能力, 鼓励先进, 考核结果作为馆员晋升、发放奖金、评优的主要依据。重视考核结果分析, 及时与员工沟通, 对考核不及格的要进行调换工作岗位, 或进行相应的处罚。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J].图书与情报, 2012 (4) .

[2]余燕, 罗娟娟.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3]胡小菁, 范并思.云计算给图书馆管理带来挑战[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 (4) .

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篇2

要讲话

2012-5-3 9:34:51 作者:网络来源 阅读数:69 4月5日,中国医药集团及其下属各级分子公司召开“管理提升活动”启动视频动员会议,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以上管理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管理提升活动”将从今年4月起开展,为期2年。

中国医药集团总经理佘鲁林在会上发表《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的重要讲话,从管理提升活动的重要意义、工作安排、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阶段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一、深刻认识管理提升活动开展对中国医药集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在复杂宏观经济形势下保增长、保稳定的必然选择。从国际上看,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从国内看,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步放缓,今年GDP增长目标为7.5%,是我国GDP8年来首次下调至8%以下。宏观经济环境比2008年形势更为严峻。我们要稳中求进,进是必然的,稳是重要的基础。我们要看到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冬”即将来临,要主动变“熬冬”为“冬训”,练好内功,夯实管理基础,对我们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提早做出应对,要全力采取措施,扎实做好落实。

二是国药集团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发挥行业影响力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医药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但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医药行业正受着药品降价和成本上行的双重考验。我们要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增长,从而促进企业的科学健康的发展。

三是国药集团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抓手。在市场竞争中,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更长久的生存发展。激烈的竞争环境必然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营风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经营风险在累加,如管控能力不足等薄弱环节常常容易被忽视或掩盖。要通过管理提升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

四是集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做强做优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平台的有力保障。医药集团人员多,规模大,业态结构复杂,管理链条的延长使得执行力还有待提高,领导班子和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主要工作安排及目标 此次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持续加强企业管理,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活动的主题为:合规经营,管控升级;精细管理,降本增效;对标一流,做强做优。

活动的工作原则为:一是立足自我与学习借鉴湘结合;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二是重点突破和全面提升相结合;要扎实开展短板消缺和瓶颈突破相结合;三是效益提升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四是加强管理和深化整合相结合。

活动主要目标确定为:一是达到基础管理明显加强;二是达到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三是达到管理创新机制明显改善;四是达到经营绩效明显提高。

三、管理提升的重点任务

一是找准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实现重点突破。在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优选提升措施,制定重点整改工作方案;二是强化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切实加强基础管理,牢固树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观念;三是统筹推进,专项提升,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四是总结固化成果,构建长效机制。

四、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4—8月,全面启动,自查自纠阶段;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专项提升阶段;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持续改进,总结经验阶段。

五、几点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开展积极推进;二是做好整体设计,确保活动开展有序进行;三是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将活动引向深入;四是逐级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篇3

关键词:信息时代 高校图书馆 服务水平 对策措施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网络技术在高校得到普遍应用,这给图书馆服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挑战。努力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形势、新变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信息时代给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的新变化

(一)服务重心发生变化。简单地讲,就是以馆藏文献服务为主向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主转变。过去,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是加强藏书工作,通过采购、借阅图书文献来服务读者。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以往印刷体为主的单一形式,转变为印刷体、电子磁盘、光盘、虚拟图书馆并存,馆藏方式多样化,网络化、数字化馆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给图书馆服务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员的服务不再只是简单的文献借借还还,还包括对电子磁盘等数字化馆藏的处理,及对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1]。

(二)服务对象发生变化。概括起来讲,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由单一的读者变为多样化的受众。过去,高校图书馆只为来馆读者提供服务,读者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本校教职员工,一类是本校学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虚拟图书馆的建立,这个格局已完全改变,图书馆既为来馆读者提供实体图书服务,也为网络终端的用户提供远程服务。

(三)服务手段发生变化。归纳这一变化,主要是由手工服务向自动化、信息化服务转变。传统图书馆员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管理员,充当的是“二传手”角色,通过检索、登记等手工操作,为读者提供服务。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服务逐步走向自动化、网络化,现代化、信息化特征更加突出,广大受众可以通过网络接受远程服务,从而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为获取全世界的最新信息提供了多种途径,极大地方便了受众群体[2]。

(四)服务方式发生变化。方式上的变化,主要是由以前“单对单”服务转变为“一对多”服务。由于传统图书馆馆藏主要是图书和音像资料,读者在借阅的时候必须要来图书馆,通过图书馆员之手借出去,这是一种“单对单”服务。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这种方式发生了变化,受众可以不到图书馆,享受到馆员超越时空的服务,而且一名馆员可以同时向多名受众提供服务,形成“单对单”、“一对多”服务并存的局面,呈现服务多元化特点。

二、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的信息资源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一方面,有些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水平不高,这主要是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缺乏资金投入,其计算机硬件系统配置不佳,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少,特别是自主开发利用的信息资源少,除了较少一部分是自建的数据库外,绝大多数是引进成型的数据库或是与其他单位共建的项目,加上只能在校园内或图书馆内才能检索,使得馆藏信息不能很好满足受众需要。

(二)信息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有待拓展。一是服务方式不活。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只是建了一个主页,主页上提供的服务项目很少,只有书目检索、数据库资源、网上阅览等,也基本上没有向社会开放,服务的对象范围十分有限。二是网络信息更新周期较长。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主页更新周期较长,新书书目或最新读者情况更新更慢,即使在更新最快的图书馆主页上,也存在不少无效链接和废旧信息,这使得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失去时效性。三是信息咨询服务水平不高。信息咨询服务开展不平衡,许多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不全、手段不先进,实时咨询和信息服务情况并不理想,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用户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四是专业化服务不到位。提供专业化服务是信息服务发展的一个趋势,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由于服务理念跟不上硬件设施更新速度,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开展专业化服务还很不到位[3]。

(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短缺。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都存在馆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进入信息时代后,图书馆员除了要做好传统的借阅书籍、查找资料等工作外,还需管理电子数据,利用网络开展信息服务等,这对馆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图书馆引不进,引进了也留不住,这直接影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

三、信息时代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更新思想观念。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开始,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一是树立开放的办馆理念。按照天下资源为我所用的思路,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式的办馆模式,加强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服务读者。二是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改变过去那种重藏轻管的情况,从以图书管理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上来,加强对读者阅读心理的研究,多渠道了解读者需要,经常对图书馆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努力为读者提供特色服务、个性化服务。三是树立专业化服务的理念。改变过去那种图书馆工作只是简单的借还图书的状况,充分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收集、整理和开发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献信息资源,使高校图书馆成为广大师生进行学术研究、加强专业学习的坚强后盾。

(二)创新服务方式。一是加强网上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图书馆主页,满足读者查询图书信息的需要。拓展网络服务领域,通过建立QQ群、微信、网上论坛等方式,為读者提供全天候、广覆盖的便捷服务。二是加强信息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根据读者的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技能培训,帮助读者提升信息利用水平,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三是加强网上咨询服务。选派一批精兵强将,组建一支网络咨询服务队伍,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工作,及时有效地为读者释疑解惑,提供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精力。四是强化特色服务。一方面,立足馆藏实际,优化资源配备,尽可能形成独具特色的馆藏文献;另一方面,根据本校读者的需求,自主建设特色网站和数据库,为读者提供特色信息服务。

(三)优化服务环境。一是优化图书馆服务硬环境。主要包括加强高校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硬件设备建设等,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对图书馆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推进跨库检索、智能化检索,完善资源整合、服务监控、互动咨询三大系统,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优化图书馆服务软环境。加强高校图书馆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整洁安静的阅览环境、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图书馆读书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

(四)提高馆员素质。按照提高“三大素质”,发挥“四大作用”的要求,全面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高“三大素质”,是指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业务精湛的馆员队伍。发挥“四大作用”,是指充分发挥馆员知识导航作用、信息开发组织作用、信息中介桥梁作用、信息把关过滤作用,努力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深层次、广范围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罗佳玲.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价值的困境与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8):11-13.

[2]姚冀越.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4):19-21.

提升图书资料管理水平的方法 篇4

一、图书资料进行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 对相关的技术和法律缺乏。

虽然我国已经有了相关的资料处理信息规范,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还不是很理想, 效果也不是特别好。没有做好相应的法律保护, 对于资料的信息管理经常被复制、修改、私自下载和对外发布, 给图书的资料安全带来了威胁。还有一些隐私权和著作权等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和侵犯。对于目前我国的资料在信息管理上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在刻录上不是很标准, 在数据库的建立上也不是很规范, 还有相应的文件格式都不是很标准。对于图书信息的管理机构来说, 很难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资料图书来说很难达成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二) 对相关的信息化意识淡薄, 经费资金过低。

对于我国的图书在信息化的资料管理上没有形成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对于图书信息的管理费用, 我国的投入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很少。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在资料的管理重视力度不够。大多数人对信息化和相应的技术知识认识不够, 内心里并不能真正的接受, 也从来不会关心图书在资料管理方面的建设性问题。

二、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方法

(一) 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

对于基本的图书资料来说, 主要涉及到了专利权、著作权和基本的隐私权等等。虽然我国相继有了很多规范和安全的网络运行法规出台, 对网络的规范和保护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根据目前我国高校的图书资料实际的状况来说, 还需要有更为完善的法律继续进行约束, 来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政策。政府要加大颁布和制定相关法律的重视力度。把高校的权益系统和信息安全进行有机的结合, 最后要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和执法必严的严肃工作态度。

(二) 加强信息的体系建设

对于我国的图书在基本的资料管理中, 还有许多的问题和标准出现。高校的图书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由于相关信息在体系建设方面的不全面。虽然目前已经有了相关标准政策的出台, 但是这些资料管理的方法还不能够完全的满足资料信息化管理的标准。要想在图书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能够对互联互通和电子化进行共享, 那么就要对信息化的综合标准进行整体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图书资料在管理上的标准化、科学化。

(三) 加强信息化管理的意识

伴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我国的图书在进行资料的管理方面也呈现出了快速的转变。逐渐在模式上向服务社会和资源共享方面转换。对于我国目前的图书资料在管理上来说, 一定要与时俱进, 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步伐。对于信息化的管理建设来说, 首先一定要有信息化的管理意识。要重视信息化的管理战略, 并且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在观念上要进行改变, 从物质转向为知识第一资源。把以往的主体服务逐渐的转向为虚拟的服务。从以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质量和数量上逐渐向技术型的服务人才转变。主要从科研、人才的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角度进行办学。

(四) 加强图书资料的相关人才建设

人才是建设的根本, 发展的需要。对于任何事业来说, 都要进行完善的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来说, 要想不断的得到创新和优化, 就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完善和建设。为了能够不断满足资料的管理需要, 就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补充。伴随着技术的改革和管理的需要, 我国也加大了对于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 对人员的科学知识和业务知识方面进行了专业化培训。不断满足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各个需要, 加强对资料管理知识进行学习和培训。对于一些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要进行不断的贯彻和学习, 确保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方向和发展目标。

总结:

对于图书的资料信息化管理来说, 主要包含了信息的传输, 获取和集中等内容和过程。对于图书的资料在管理上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把信息进行准确、经济、及时的传送。要对图书资料进行明确的信息管理, 逐步对图书在资料的相关管理上进行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代秋菊.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机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10)

[2]杨小琴.新时期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再认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07)

[3]汪晓莉.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2 (04)

科学统筹 提升管理水平 篇5

8月30日凌晨1时28分,山东济南供电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办公室主任白朝果望着29大类、129项验收资料装订成册,满意地将小红旗贴在“三集五大”攻坚进度控制表上,这标志着济南供电公司“大规划”体系建设验收准备工作已经提前完成。

自2月8日全面打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攻坚战以来,济南供电公司干部员工奋战200多个日夜,“五大”业务运转更加规范顺畅,人财物管控更加集约高效,实现了管理效率、经济效益、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思想引领 顶层设计 高起点谋划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是自我加压、苦练内功,转变公司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一条中国特色电网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我们必须要让全体干部员工真正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实现效率、效益双提升。”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济南供电公司总经理李锡成认为,要顺利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引导员工正确认识改革。

发挥“思想引领、作风引领、目标引领、方法引领、典型引领”五个引领作用,济南供电公司做足了动员准备的功课,先后开展23场次市县形势任务宣讲,印发宣传手册4650余份。济南供电公司创新采用“月末大讲堂”“我为大家讲一堂”“员工上讲堂”等“三堂培训法”,加强思想教育和岗前培训,促进广大干部员工思想观念转变,适应公司发展方式转变。济南供电公司层层签订安全维稳责任书164份,重心下沉,扎实开展“三走进”活动(走进基层、走进现场、走进员工),领导班子走进基层一线68次,解决问题29类532项。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电网安全、队伍稳定、优质服务带来新的考验。在方案制定阶段,济南供电公司注重加强顶层设计,着眼长远,科学统筹,先后召开5次领导班子集中评审会、23次工作协调会,对全部129个方案进行集中审核、修改完善、互联专业对接、集中审核,通过闭环管控、4道关卡把关,进行桌面推演,梳理解决专业问题934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方案编制,并率先通过山东公司审核批复。

安全至上 严格管控 高标准建设

“改革就要彻底,就要不怕问题、不出问题、不留问题,达到高标准建设要求,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济南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杜军说。

改革期间,济南供电公司建立安全稳定零报告,日协调、周汇报、月考核,专业对接,日清日毕等四项工作机制。在队伍稳定方面,突出“四心”换“一心”,即“诚心、热心、耐心、细心”开展工作,确保广大干部员工安心工作。成立维稳领导小组、维稳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开通专线和网上领导信箱,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为广大员工答疑释惑,确保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与迎峰度夏、电网建设、增供扩销等工作的同步推进。坚持审计监督全过程参与,济南供电公司建立三线审计机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梳理标准、制度等1587项。

6月8日,济南供电公司顺利完成新模式导入,进入磨合改进阶段,机构设置全面到位,信息系统实现同步调整,用工效率提升29.7%。“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办公室实施24小时工作制,制定36份甘特图,建立112个工作节点,形成102份日简报,召开15次周例会,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创新突破 持续改进 高质量提升

新模式导入是“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迈出的一小步,要取得成功,关键要在磨合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按照对、查、立、破等十字原则,济南供电公司下发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磨合改进阶段工作计划》,明确202项工作任务、质量目标和时间节点要求,全面优化流程,梳理专业界面。

为全面检验磨合改进工作成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办公室分组采取集中座谈和现场调研的方式,对各专业组、保障组,以及各基层单位进行了全面调研,汇总五大类22项公司层面问题,上报“三集五大”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并制定实施方案。8月23日,济南供电公司印发理论提升工作方案,明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完善提升方向,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夯实管理基础。

济南供电公司扩大基建项目管理范围,试点将县公司35千伏输变电工程纳入市公司统一专业化管理;推行跨县区的工程建设项目联合管理,构建大区域建设管理格局,实现县域基建工程资源优化调配。将35千伏输变电运检管理由县公司集约到市公司,实现运检业务更专业、更集约……截至8月25日,济南供电公司已提炼26条特色亮点,新的亮点正在不断涌现。

核心业务运作更加专业的同时,核心资源管控更加集约,济南供电公司注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公开竞聘,出台了基层专工、班组长管理指导意见及市县公司员工挂职挂岗锻炼管理办法,努力建设与创建“两个一流”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更好地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

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篇6

要求

为实现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银行的业务协同,实现财政一体化管理。在本项目的系统应用部署中,不仅仅涉及财政局内部的业务部门,同时将各延伸机构、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也全部纳入平台应用范围。依托于昆明财政信息专网实现整个系统平台的运转,通过昆明市电子政务网与各预算单位连接,与人民银行、代理银行联网,与银行等外部单位进行数据交换。

应用模式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遵循“五统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系统平台、统一组织实施)的建设要求,实现了从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到辅助决策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主要应用了预算编审系统、预算指标管理系统、收入管理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拨款管理系统、政府采购资金管理系统、账务报表处理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WEB财政管理平台,并与昆明市财政局原有的工资统发系统进行接口实现数据共享。

预算指标管理

昆明市财政在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基础上,统一制定市本级部门预算编制的政策,参照财政部及以往的部门预算编制流程及管理经验,并结合昆明市本身的实际特点。制定了一套“二上二下”的预算编制流程,严格实行项目预算编制排序、审核和预算编制审核管理。编制流程如图1。

在预算编制完成后,所有预算指标的下达、追加追减的变动全部在预算指标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并且在指标管理中,强化预算变动归口唯一性这个原则,所有预算指标的追加追减(包括省下专款指标)都统一由预算处进行集中管理,即一切预算指标的变动都由预算处进行统一的办理,并及时将变动追加情况下达到相关业务处室,再由处室在办理相关的预算执行手续。从而实现全市预算指标统一管理,并可以及时反映出整个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变动情况。

预算执行管理

昆明市财政局结合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对财政改革做了统一规划布署和要求,将整个财政支出划分为两种支出方式,一种是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一种是传统的拨款方式,并将这两种预算执行的方式进行了有机结合,实现了两种方式并存的科学预算执行管理模式,在同一个系统中进行两种业务的办理,统一了支出平台,方便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总统计工作。国库集中支付总流程如图2。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为了充分保障预算单位申请用款的方便性和用款的及时性,专门建立了预算单位用款申报平台,预算单位可以在网上申报用款和查询用款进度,实现了财政和单位数据的实时同步。并且按支出方式的不同分别来办理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业务,通过与代理银行进行联网,直接从代理银行获取预算单位的实际支出数据,从根本上保证财政支出数据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用款计划额度管理流程具体实现方式如图3。

在预算执行系统中的办理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和拨款业务都统一受预算指标下达情况的实时监控。并且在国库处和支付中心办理完所有的支出手续和清算业务后,系统才能根据所办理的业务单位自动生成国库处和支付中心记账所需要的记账凭证,实现财政业务办理和财务核算的一体化管理。

领导辅助决策查询

在进行预算执行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过程中,除了实现财政日常收支业务的办理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各层次的领导提供完整详尽的查询功能。在本次昆明市财政局建设的预算执行信息管理系统中,系统提供了分析模型定义、分析报告的查询、打印、图形化的分析显示等多种方式的查询功能,满足领导实时查询整个预算执行情况的需求。

应用效果

一、提升了工作效能。依托信息网络系统,提高了业务数据传输效率。二、强化了预算约束。对超预算进度的支出,系统能及早预警,彻底扭转了挪用乱支财政资金现象。三、规范了财政管理。强化了财政资金流向监控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四、统筹了政府财力。减少了资金沉淀,为大事、特事、急事提供了资金保证。

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篇7

一、图书馆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不断提升, 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图书馆在面对这种需求的同时, 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为人们的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图书馆对人才培养发挥着巨大作用, 是提升人们专业能力的重要支撑。信息齐全的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此, 图书馆要构建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开展精细化管理。这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图书馆日常运行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将有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并且能提升图书馆的公共服务性。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要求提供专业化服务, 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是图书馆高质量服务的重要体现。精细化管理将会使读者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对图书馆经济效益的增长有直接影响。

二、图书馆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能够完善实现图书馆管理制度, 规范运营。图书馆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形成专业经营体系。制度规范性建设要保证职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在内部形成监督管理机制。同时读者也要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利用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约束职工和读者, 保证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规章制度能够约束不文明行为, 使读者形成自律意识。内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因此, 制度规范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管理的各个环节, 要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图书馆各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 强化岗位监督管理, 按照工作流程完善岗位职责, 并利用工作标准提供规范化服务。在文献图书采集的过程中进行详细计算, 健全的管理制度将会使工作与行为更加规范。制度建设是实行精细化管理图书馆的重要保证。

2.激发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人力资源是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推动力。要充分尊重员工意见, 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积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强化员工基本素质, 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 图书馆在管理中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 强调员工在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员工能够更加舒心地进行工作, 为读者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读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能够反映出图书馆较高的服务质量。员工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好坏。要深化对读者的了解, 将工作重点放在精细化管理方面, 提升服务项目的设置水平。

3.打造精细化图书馆特色。图书馆要打造自身特色服务品牌。服务形象的确立能够使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强化学科重点建设是进行图书馆特色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能够为读者提供现代化服务指导。人才、馆藏、服务等都是打造精细化图书馆特色的重要方面。 特别是图书馆的馆藏最能体现图书馆的价值, 丰富的馆藏将会提升整体图书馆的内在品质, 吸引更多读者。实现图书馆馆藏特色化发展要对专门某一类文献进行集中收藏, 且形成自身馆藏特色, 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学术性。图书馆馆藏质量要满足资源的合理配置, 并在最大限度上满足读者需求。通过制定对外开放的服务措施来满足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从根本上提升图书馆的利用率。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服务管理体系, 在教研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信息导航系统的构建将加速学科完善, 数据库系统网络化发展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全方位信息服务体系是精细化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三、结语

图书馆的精细化管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 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各个管理环节中, 能够更好地对图书馆的经营进行控制。要完善细节问题实现图书馆经济效益最大化。图书馆开展精细化管理要做好战略规划,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作用。制订长期发展目标, 不断丰富图书馆馆藏, 提升图书数量。图书馆精细化管理是管理优化分配制度完善的重要体现, 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的图书馆精细化管理[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5 (12) .

[2]李孝忠.试析高校图书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及方法措施[J].教育与职业, 2011 (1) .

[3]刘利娉, 张晓梅.浅谈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图书馆学生助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7)

[4]葛霞.基于提高读者满意度的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09 (3) .

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篇8

一、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和现状

因此, 要谈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问题, 我们既要认识这份工作的性质, 也要正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的性质

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貌似非常简单, 许多人对这种工作存在明显偏见和误解。其实, 众多周知, 偏见和误解往往是由于缺乏认识到导致的。我们要对这份工作有明确定位。其一, 它是一份管理工作, 和其他的管理工作存在共性, 如何让各个环节正常运转、高效发展便是工作重点之一。其二, 它是针对图书的管理工作, 要做好的是针对读者的服务工作。因此, 图书管理工作将管理和服务结合了起来, 专业性、知识性很强, 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

(二)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的现状

从大的方面来讲, 目前的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没有得到重视, 结果是人浮于事, 没有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工作效率低下。第二, 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也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人员管理模式, 图书管理人员在配置上缺乏科学化、制度化。第三, 图书管理人员得不到充足的工作培训机会, 致使他们无法掌握新型高效的管理技术, 专业知识也得不到有效提升。第四, 部分管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热爱图书, 为读者服务的精神, 但事实上, 有些一线工作人员存在严重的工作懈怠问题。

二、新时代对高校图书管理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成了为人瞩目的关键词。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在图书馆服务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服务同样不可避免要受到网络化浪潮的席卷。在这个时代要做好图书管理和服务工作, 图书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 还应该不断实现知识更新, 具备以下两个最基本素质。

(一) 驾驭现代管理技术的能力

图书管理工作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高度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成为图书馆运作的最基本平台。图书管理人员将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 所从事的工作与网络也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必备驾驭现代管理技术的能力。

(二) 较高的外语水平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应用, 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大量的信息交流打破了国界和地域的限制。与此同时, 外语尤其是英语的信息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 图书管理人员要想有效地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就必须具备比较高的外语文献阅读能力。

三、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与服务质量

图书管理是决定高校图书馆生存与发展最根本因素之一, 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利用好人力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是解决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目前面临问题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如前所述, 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兼管理与服务于一体, 因此, 要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和服务质量, 重中之重在于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这里所谓的素质除了专业素养之外, 更侧重于强调管理和服务意识, 因为我们知道, 管理和服务质量之差, 有时候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能力所致, 反而, 在很多情况下是态度所决定的。

(一) 敬业爱岗, 树立服务意识

图书管理人员必须热爱自己的岗位, 自觉培养和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意识。“一切为了读者、一切方便读者, 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是图书馆的基本服务理念。但“看门守摊”这样的被动服务方式是许多图书管理人员的实现工作表现。因此, 要做好图书管理工作, 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 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

(二) 不断学习,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图书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有很高的要求, 不论管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如何, 继续学习、更新观念都是他们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也是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途径。图书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馆藏优势, 坚持在岗自学, 根据岗位工作需要, 制订自学计划, 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 使自己的知识达到专而博, 成为“一专多能”, 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

综上, 图书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 是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高校首先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与此同时, 图书管理人员也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个人基本素质, 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有效为读者服务, 为学校的科研服务。

摘要:本文主要从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和现状、新时代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与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管理,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查志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J].沈阳大学学报, 2004, (1) .

[2]、潘寅生.图书馆管理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

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篇9

一、多媒体技术发展现状

多媒体技术是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经过计算机设备的获取、操作、编辑、储存等综合处理后, 以单独或合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方法。可帮助我们实现信息交流多向交互。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所能处理的范围从单一传统的数值、文字、静止图像扩展到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 是具有多种技术的系统集成, 包含了当今计算机领域内最新的软、硬件技术。多媒体技术主要的特性是交互性, 和实时性。主要包括音频技术、视频技术、数据压缩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等。

二、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家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造中等职业学校的硬件建设, 并且实现了学生学习助学金制度, 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 但在发展中, 我们也看到, 学校的硬件建设变化快, 而软件建设相对滞后, 其中, 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还有很多不适应发展的地方。

(一) 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1、工作人员思想观念陈旧。

由于受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影响, 多数图书馆工作人员片面认为图书管理工作就是整理资料, 保管资料, 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服务奉献意识淡薄。

2、工作人员专业水不能适应现代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虽然许多工作人员通过继续教育等形式的学习提高了学历, 但专业与实际工作的专业不对口, 专业知识缺乏, 尤其缺乏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知识。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数不能独立从事该图书管理方面的学术研究, 缺乏科学研究能力, 并且呈现老龄化趋势, 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对人员的素质需要。

(二) 图书资料存储形式单一, 分类不规范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由于受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影响, 文献资料的收集以手工工作为主, 资料以原始形态收集和保存为主, 资料分类意识不强, 不按照规定分类和保存。这就造成了学校的资料储存形式单一, 分类不规范。

(三) 图书资料损失严重

由于历史的原因, 学校现存的图书资料较少, 查阅的人员却相对较多。在日常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 因场地潮湿, 存在污染等原因, 造成了图书资料残损。因管理者和借阅者素质原因, 造成文献资料的都是损坏现象也经常出现。

(四) 查阅困难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新知识, 新图书资料不断进入学校图书馆, 而我们却还在用笨着的卡片查阅方式, 查找我所需要的图书资料, 它不仅浪费时间, 也浪费精力。也给使用者查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 实现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飞跃

随着时代的进步, 中等职业学校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 更新工作理念, 用新技术提升学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水平。

(一) 利用多媒体技术, 实现图书资料采集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收集的原生态语音、影像、软件等, 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支持的数字信息系统对其进行处理, 将各种文字、图片等转化成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展现给读者的是电子文献或电子视频音像等。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 实现图书资料保存安全化

首先,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收藏和管理文献信息, 完成图书资料保存形态的转变, 由于光电信号的稳定性, 为图书馆文献的永久收藏提供了保证。其次, 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处理和存储能力, 为文献收藏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再有, 就是多媒体技术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

(三) 利用多媒体技术, 实现图书资料查阅方便化

多媒体技术是集数据处理、数据查询、数据维护、数据监控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管理系统, 对读者而言, 它又应该是一个直观指导性强, 方便适用的音像资料查询系统。它充分表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满足让人们同时接受视觉与听觉的全方位交感信息的要求, 真实地再现各种电子、影像资料图、文、声并茂的风采, 在系统检索功能设计过程中, 还可以为每种音像资料分别制作一定长度的“片段欣赏”动画文件, 用以展示音像资料的精彩片段。当然流通管理模块包括外借服务、归还服务、预约服务及流通数据修改等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和过去笨着枯燥的卡片查阅方式相比, 就是一个天壤之别。

(四) 利用多媒体技术, 实现图书资料传播网络化

在图书馆工作当中, 还有许多特殊类型的文献, 如美术作品、声音文件、原始档案文件、古籍善本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这些类型的文献不但具有较好的还原性, 而且可以克服传统管理方法的许多不知之处, 甚至还可以提供网上传输,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图书馆文献的利用率。

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 打破了图书馆的传统信息服务模式, 也拓宽了我们的工作思路和范围, 使我们更容易寻找到图书馆服务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点, 通过图书资料开发来促进学校的发展。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 也是图书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服务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钟玉琢:《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年。

重视读者抱怨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篇10

1 读者抱怨产生的原因

读者抱怨是指在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与接收服务的过程中, 对其要求未被满足或满足程度较低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直接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及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读者有抱怨必有其产生的原因。

1.1 馆藏资源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读者来图书馆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和利用馆藏资源, 能不能在图书馆找到所需求的报刊信息是决定他们是否满意的一个主要判断标准。但由于图书馆购书经费及藏书量有限等因素, 再加上图书馆的一些采购没有严格的计划, 渠道单一或按个人意愿购书, 这些都抑制了书刊入库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在网络条件下,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还不完整, 图书馆所藏信息与读者所需信息不一致, 未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文献信息收集、加工、整理、传递和检索等方面的优势, 因而容易导致读者抱怨行为的产生。

1.2 服务质量得不到读者的认可

服务质量主要取决于服务人员、服务环境、服务制度。首先一些服务人员专业素质、文化素质、信息素质较低, 在服务过程中“以我为主, 漠视读者第一”, 或者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却由于不熟悉自动化系统操作, 不熟悉馆藏在服务过程中使服务时间延长或中断, 与读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造成读者误解等等, 都将使读者产生抱怨和不满。其次, 一些图书馆服务环境差,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报刊破损无法正常阅读, 开架书库排架过满, 乱架现象严重, 馆藏各类数据与实际不符, 网络

注:该成果系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课题, 编号20122005或数字资源不完善, 使读者难以查到所需信息或使用中断。第三, 在服务制度制定上, 出于保护文献的良好愿望和合理创收的目的, 出台了不少限制读者借阅的条款和各种惩罚规定, 而对读者借阅权、咨询权、文献保障权、批评建议权及检举监督权等, 却较少告之或规定不明确, 致使读者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 应得到的权益未能充分体现, 读者难以享受到满意的服务, 从而引发抱怨。

1.3 图书馆设备失误及突发事件

图书馆因突然停电、网络系统故障等一些无法预见的突发事情发生, 使读者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来不及应对使服务中断, 读者因此产生抱怨。其次像图书馆防盗检测系统报警失误, 而造成读者尴尬;在图书借阅过程中, 计算机显示有超期书未还, 而该书却在书库找到, 证明读者已按时归还, 这些问题也会引发读者抱怨。

1.4 读者自身原因

在很多情况下, 读者抱怨也有其自身原因。一方面有些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期望值远远高于图书馆服务能力的范围, 由此导致对服务不满意。另一方面, 有少数读者素质不高, 不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 在接受服务过程中不尊重馆员而导致产生摩擦及抱怨。

2 读者抱怨产生的影响

在今天的网络信息时代, 读者抱怨被列为反馈信息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读者抱怨反映出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着失误和漏洞, 反映了读者对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改进充满期待, 对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让图书馆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提升馆员创新服务意识

在读者抱怨信息中, 隐含着大量有利于改善管理与服务的活力因素。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必须正确面对读者抱怨, 将读者抱怨中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归纳整理, 反馈至管理者, 对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缺陷改进和完善。实现观念、体制、功能、服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自我超越。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及丰富的信息资源, 及时调整服务方向及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手段, 扩大服务对象, 从而更有效地为读者提供快捷、有效、优质的服务。使抱怨成为我们创新服务的灵感源泉。

2.2 提高馆员服务质量

读者抱怨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最有效的监督。在读者多样性与服务易变的情况下, 服务人员与读者接触互动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服务失误, 从而引起读者的不满, 读者的抱怨会不断提醒图书馆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服务”、“用户至上, 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 如不及时反馈和改进, 会使抱怨度升级, 善待读者抱怨将服务失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使读者更愿意使用图书馆资源。

2.3 可以挖掘读者潜在需求, 提高读者满意度

读者抱怨心理的产生是读者的正当愿望得不到充分满足的具体表现和反映。面对读者抱怨, 图书馆人要认真聆听, 冷静接受处理抱怨, 通过分析读者抱怨的心理, 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来看待读者的抱怨, 对读者表示理解, 对工作中的疏漏错误表示歉意, 并以此为镜,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予以完善。为图书馆树立良好的形象, 提高图书馆的信誉和读者的满意度。

3 预防减少读者抱怨的措施

读者抱怨是一种消极情绪, 表面上看起来它会影响图书馆的声誉, 但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处理及时, 方法得当, 读者抱怨会向读者满意的方向转化, 如果处理不好, 可能会引起更大更多的抱怨。图书馆要改进服务, 提高图书馆信誉和读者满意度, 必须正确对待读者抱怨。

3.1 建立读者抱怨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读者抱怨管理机构。读者抱怨涉及到图书馆的方方面面, 处理读者抱怨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因此必须建立读者抱怨管理机构, 定期收集、整理、分析读者意见,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受理员工现场未能解决的读者投诉;监督直接抱怨处理的公正性;向读者反馈投诉处理结果;广泛开展读者调查, 收集和分析读者隐性抱怨和各种合理化建议等等。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抱怨处理程序包括:道歉——抱怨受理——抱怨分析——制定对策及改进措施——向读者反馈——跟踪调查。对整个服务过程实行闭环管理, 通过图书馆读者抱怨管理机构, 获得大量的有关读者抱怨和读者满意状况的信息, 从而为图书馆开拓新业务找准切入点, 最大程度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3.2 加强与读者的沟通, 建立畅通的投诉渠道

图书馆服务工作开展的好坏, 最终取决于读者的满意度。因此, 图书馆应针对读者的特点开设抱怨渠道, 加强与读者的沟通, 积极开展馆员和读者换位思考活动, 在服务中与读者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关系, 鼓励和引导读者说出抱怨, 让读者真正参与到图书馆工作中, 为图书馆的工作质量提升出谋划策。如成立读者协会、召开座谈会、与勤工俭学学生交流、进行读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等。此外还可以选择读者易于接受的网络渠道, 在网页上开设读者留言、馆长信箱、读者调查、图书馆读者群等方式与读者沟通。这些渠道的设立为读者抱怨提供了无障碍反馈途径。不仅激励了读者的参与热情, 而且使读者抱怨及时传递给图书馆, 还可以使图书馆尽快解决读者的抱怨, 了解读者的需求, 从而推动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升工作。

3.3 对读者抱怨要快速反应, 耐心聆听, 正确应对, 及时处理

首先面对读者抱怨馆员一定要耐心听其诉说, 要让读者把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为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其次重视读者抱怨, 承认问题的存在, 尽最大努力将问题当面及时解决, , 减少因服务失误而造成的不良影响, 对于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 要把图书馆的困难告之读者, 以取得读者的谅解。第三避免用极端的语言, 否定读者的抱怨。读者抱怨不一定都合理, 馆员不要一口否定, 要婉转告诉读者图书馆服务的极限, 并对读者表示感谢, 不能态度生硬, 敷衍了事, 这种态度是对读者的不尊重, 久而久之, 读者就会对图书馆失去信任, 降低对图书馆的忠诚度。

3.4 建立读者抱怨激励机制

图书馆不仅要有效地处理抱怨, 更应建立抱怨激励机制, 使读者抱怨成为提升服务质量的良好契机。经调查显示, 只有极少数读者当面将抱怨向图书馆反映。90%多的读者为私下抱怨或不再来馆。我们要以保障读者权利和利益为目标, 深入到读者当中, 详细了解读者在接受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和抱怨, 通过各种手段、鼓励措施, 激活抱怨的每个沉默细胞。建立读者抱怨的激励机制和投诉机制, 制定并公开各项服务标准, 欢迎读者对达不到标准的服务进行投诉, 提供灵活多样的抱怨投诉渠道。同时设立奖励制度, 奖励那些由于投诉而给图书馆带来服务改进的读者。把图书馆和读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读者抱怨更加主动及时反馈, 使积极的抱怨尽快转化为图书馆创新的思想和服务动力。

3.5 加强馆员教育培训, 提高馆员素质

优秀的馆员队伍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减少读者抱怨和投诉的关键, 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要通过馆员培训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加大对馆员的工作评比奖惩力度, 积极开展馆员业务竞赛和职业道德教育, 使他们在服务读者时能更加得心应手。据问卷调查统计,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抱怨约有70%来自流通部门, 提高馆员整体素质, 尤其要加强以外借、阅览等基础服务部门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 使其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巧。可以重点就如何提高沟通技巧, 如何倾听读者意见、如何分析失误原因、失误后如何补救等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

3.6 加强读者教育

减少预防读者抱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读者教育。加强新生入馆和相关培训的教育, 使新生对图书馆的概况、各部门的分布、各种服务项目及规章制度加深了解和认识。对不同的读者开展导读教育, 指导读者应如何利用图书馆, 特别是对网络资源、数据库、数字参考咨询等方面的检索。加强读者道德品德教育, 让读者懂得爱惜公共资源, 规范阅读行为, 做文明读者。

总之, 让读者受益、喜欢图书馆是图书馆人的追求。通过读者抱怨, 图书馆可以更加了解读者的真实需求, 识别服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最大限度地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把读者抱怨缩小到最小范围。

参考文献

[1]任成芝, 陈洁.馆员与读者冲突的心理分析 (J) .图书馆学研究, 2007 (12) 70—72

[2]陈桂珠.图书馆正确处理读者抱怨的探讨 (J) .农业图书情报刊, 2005 (7) :96—97

[3]柯平.当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趋势 (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8 (4) :1—3

运用管理策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篇11

一、重制度,求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乃是学校规范管理的前提。学校依据市局、中心小学规章制度,结合我校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一是形成制度汇编,涉及岗位职责,涵盖学籍管理、课堂常规、质量监控、校本教研、师生发展性评价等内容的教学管理制度等。二是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如教案周签检、教学常规月检查、教学质量分析,课堂质量监控,行政巡课等制度。

二、 重常规,求质量

(一)强化过程,扎实常规

一是加强计划管理,狠抓一个“严”字。严格按照省颁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总量,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资料使用,统一质量检测。

二是加强备课管理,强化一个“实”字。实行坐班签到制,保证教师有充足的集体备课时间。指导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备课、上课等工作。备课时,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基础、兴趣、状态),备可能(预测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积累教育智慧)。

三是抓紧课堂监控,讲究一个“活”字。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教师行为文明、举止端庄、精神饱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力求体现“三维”目标,转变学习方式,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后及时做好反思。

四是注重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控制一个“量”字。作业布置根据省颁教学常规规定,精心批改作业,力求“短语+评语”,及时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改变和调整教学策略。

(二)加强建设,提高师资素质

一是以爱和责任为核心,加强师德教育。健全周一政治学习制度,学习政治理论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增强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二是学校经常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如新课程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参加各种研讨活动。

三是规范管理。每学年学校都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落实《教师考评制度》,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深化教科研,丰厚学校内涵

一是健全教研组织网络,健全学科教研组和年段备课组。

二是扎实周三校本教研。我校周三校本教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有主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发展教师专业水平。有计划,每学期期初,教导处都会把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安排好,内容具体,责任到人。有专题,专题来自日常教学普遍性问题,如,这学年度我们开展的专题有,语文——作文教学;阅读教学,数学——计算、应用题教学。

三是开展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探索。评价形式多样:作业评价,教师们采用“短语+评语”,小红旗、小花等生动、学生喜欢的形式;过程性评价,评价一个学生从他一个学期学习情况,而不是仅一次两次的考试,而且从学生的多方面进行评价,在课改年级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学科评价,语文有:口语、朗读,讲故事;数学有提问题,口算等。

(四)立足日常,加强监控

一是制定方案,明确要求。依据《南安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控意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监控内容、监控制度。

二是构建网络,层层负责。建立教师、年级组、学校三级监控网络。

三是“四结合”监控,抓好落实。①全面监控和重点监控相结合:全面监控由教导处组织,以年级组为单位,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组织对教学常规全面检查。制度保障有教学常规月检查制度。重点监控指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单项监控。如:课程管理监控、教案周签检制度、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等;②定期监控和不定期监控相结合;③教学监控与促进发展相结合;④教学监控与校本教研相结合。

三、重素质,求特色

一是营造校园文化。按照泉州市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十个一”要求,努力让墙壁说话,环境育人,努力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我校新亮点。一方面凝练办学思想,包括校训、“三风”,办学理念、目标、思路等,在学校精神层面上形成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二是增强德育实效。一方面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积极构建社区、学校、家庭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另一方面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1. 坚持周一国旗下讲话;2. 充分发挥少先队作用,结合重大节日以及班级实际开展主题班会,如三月学雷锋活动周、祭扫烈士墓,庆六一,为汶川、玉树灾区献爱心等;3. 扎实开展富有石井特色、贴近学生实际的基础德育教育,如充分利用郑成功纪念馆这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组建“成功导游队”,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为客人介绍郑成功事迹,体验郑成功精神,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四、重带动,求辐射

一是开展结队帮扶活动。我校与官桥周厝、碧溪小学、本中心校的奎霞、营前小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奎霞小学在我校带动下,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12月被授予泉州市示范小学。作为南安市“新基础教育实验校”学校还带动南安市沿海地区13所学校实验。

二是开展示范性研讨活动。近三年来承担中心小学公开教学观摩课,专题研讨13次,南安市级以上5 次,专题有“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班级建设”“有效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等。其中2008年4月接受省普教室语文、数学、思品课堂教学调研。

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篇1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水平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与网络化成为当前信息环境下的主要特征。图书馆是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阵地,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是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基础。面对类型多样、数量激增的资源,如何合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避免资金过多投入和公共资源浪费。目前,高校图书馆如何帮助用户访问、检索各类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研究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服务,具有一定重要的意义。

一、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概述

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资源一种表现形式,是记录数字化的方式,表达多媒体的形式,并分散存储于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总和。一切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信息资源都能称为数字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是以数字代码方式把图片、文字、音频等各类信息存储于磁、光等介质上,利用电子设备来使文献数字化。本文中所论述的数字资源,是指图书馆通过购买、租用、受赠等方式引进的或自建的磁、光介质为载体或拥有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数字资源服务是指数字资源建设和数字资源利用两个方面,一般主要是指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网络免费数字资源或相关文献传递服务,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的过程,满足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提升图书馆的文献使用率[1]16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图书馆的文献载体形式日益丰富、服务方式和内容趋于多样化。另外,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呈现出了特色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特征。用户需求不再以简单文献查阅为需求,而是以知识类别为需求,其系统能够通过获得知识来解决问题。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具有时效性强、存取便捷、检索快速、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检索工具的信息化,以计算机和数据库为媒介的存储方式,实现了用户检索途径更为灵活,不受时空的限制,数据存储容量也增大,用户能够即检即得、快速获取信息资源。

当前,数字资源不断涌现,呈指数级增长态势,数字资源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依据不同方式可分为不同类型,结合高校图书馆使用资源类型和信息资源建设的情况,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数字资源提供服务,主要包括引进数据库资源服务和OPAC查询服务[2]154。数字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资源,引进数据库包括中文数据和外文数据两类,中文数据库引进主要包括知网、万方和维普资源等。高校外文数据库引进主要通过CALIS集团进行采购。OPAC查询服务是网络环境下读者用来查找纸质文献的工具。二是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是指图书馆运用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解答用户问题的一种服务机制。这种服务包括了电子邮件或留言板、常见问题FAQ和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三是文献传递服务,是指本馆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可经其他图书馆或文献服务机构将文献传递给用户,多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四是信息导航服务,图书馆以某学科为标的物,搜集、整理相关学科信息,并形成分类目录,建立导航系统。高校图书馆开展导航系统服务,可有效利用数字资源的“采编分典流”功能,从多渠道有效地揭示信息内容。五是学科服务,是指图书馆设立具有一定学科背景的馆员来开展针对某一学科的服务,包括了参考咨询、用户教育和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学科服务,有利于师生直接、及时地获取数字资源,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使用率。

二、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现状

经过相关数据调查,笔者将从资源使用目的、资源使用满意度等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现状。从用户数字信息资源使用目的角度分析,大部分高校师生主要是为了获取教学科研相关信息、搜集资料撰写学术论文。但高校的数字信息资源主要是以辅助科研为内容,人文素质教育类数据库相对不多。同时,高校用户需要也主要集中于学科和专业的资源信息上。从用户使用数字信息资源满意度来看,高校用户对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满意度不高,数字资源与用户需求不相匹配。虽然开展文献传递服务能够满足部分用户的信息需求,但用户更希望能够快速便捷获取信息,即检即得。从高校用户使用数字信息资源的认知程度上分析,大部分高校用户对数字信息资源认知程度相对较高,能够使用检索工具等,但偶尔还会遇到一些困难。可见,高校图书馆还应强化对用户培训,使得广大师生能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

同时,基于上述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现状,可从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和数字信息资源使用两方面看出现存的问题。首先,从高校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角度分析。一是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发达地区的高校数字资源建设水平相对高,购置的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数量多、内容丰富。这些国家重点高校、省级高校和省会高校以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相对重视图书馆资源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数字资源建设服务的提供,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高校、高职高专类学院,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不高,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并因经费、人员等因素使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正是由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水平和网络化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导致部分师生无法高效地获取图书馆各类丰富的信息资源。二是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重复建设相对较多,高校引进的数据库的中文数据资源主要是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源的耦合度相对较高,数据库所收集的资源相互之间有所重复。这种重复引进的现象不仅浪费了资源和经费,还容易导致用户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三是高校之间共建共享水平不高,因数字资源自身的复杂性,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各高校购买资源以本校用户需求为主,高校之间的联合购买情况较少[3]115。同时,数字资源标准不统一,资源之间不能兼容,也导致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不能实现共享,整体使用率不高。

其次,从高校数字信息资源使用角度分析。一是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使用率不高,数字资源的种类繁多,不同数据库之间资源重复和交叉,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整合不完善,使得用户不知道应选择哪个数据库,导致资源难以有效使用。另外数据标准不统一,使用方法相对复杂,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使用办法,其文字的提取、截词算符和位置算符都有所不同,用户需要掌握每个数据库的具体操作方法,大大降低了使用率。还有基础设备建设不完善,如计算机硬件故障、网速较慢等问题都会影响用户使用数字资源。二是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宣传服务不到位。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的最终目的,而用户对数字信息资源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资源的使用率。许多数据库不为用户所认知,导致了数据无人问津的现象。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数据库的宣传,使得用户充分了解本馆现有的数字资源情况,对本馆数据库所收录学科范围,使用指南和更新情况有所了解,并向用户征求合理建议。

三、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水平的提升策略

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信息建设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相应的建设制度,使得资源建设与用户需求相匹配。在数字资源信息服务过程中,服务要紧跟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多元化服务内容,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基本服务职能。因此,高校图书馆要以用户为本,依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升信息资源的服务水平,通过宣传培训提高用户对资源服务的认知程度,使得数字信息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

一是高校图书馆要加大数字资源建设的投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也逐年增加了对数字资源的投资力度,数字资源逐渐成为了馆藏资源的重要部分,其与纸质资源数量基本持平。近年来,国内高校图书馆使用经费中,数字资源采购经费一直是稳定上升的,相对于纸质资源,其具有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数据更新相对及时等。因此,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加强数字资源的投入,改变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是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合理的引进资源机制。高校图书馆引进数字信息资源要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保证优先引进重点学科资源的同时,兼顾一般学科资源的建设。高校图书馆要规范资源评价体系,按照一定的采购流程,消除引进数字资源的随意跟风现象。引进资源之后,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存储和设定访问策略,还要保证网速正常畅通、解决校外用户不能访问的问题,便于用户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三是高校图书馆要开发个性化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随着用户对文献的需求更加综合化、个性化,高校图书馆也要为用户量身打造,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信息内容要新颖、知识涉及全面。高校图书馆应整合数据库资源,使得信息资源逐渐有序化,有效地解决信息资源的分散性与用户信息需求综合性的矛盾。高校图书馆要依据馆藏特色、地方特色或本校重点建设学科,开发个性化的特色数据库,依托本校重点学科,突出学科特色,重点收藏具有独一无二价值的资源,满足用户特色需求。

四是高校图书馆要加强校际之间数字资源服务协作。共建共享已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主流,高校图书馆要发挥整体优势,进行全面的规划,校际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数字信息资源的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可采取联合引进数字资源的方式,投入最低的资金来获取更多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文献资源需求。高校对已经购买的数据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依据数据库收录侧重点不同,采取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资源共享方式来实现“互通有无”[4]255。

上一篇:全面共享下一篇:安全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