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检测管理

2024-07-22

动态检测管理(共9篇)

动态检测管理 篇1

摘要:复杂地质构造矿井进行煤炭资源储量动态检测管理工作难度大, 环节多, 平煤股份十三矿在多次的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中,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提高矿井各采区资源回收率, 准确掌握矿产资源储量的动态变化, 大力推行矿产储量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矿山企业储量动态监测制度。在煤炭储量动态检测管理工作查找不足, 总结经验, 在2009年煤炭储量动态检测管理工作中,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圆满地完成了矿井储量动态检测工作任务,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而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对类似条件的矿井煤炭储量动态检测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复杂地质构造矿井,煤炭资源储量,动态检测管理

1 概况

平煤十三矿是典型的复杂地质构造矿井, 开采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 顶板管理为全部陷落法, 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 开采己组煤层。2008年末矿井实际损失煤量49.7万t, 采出煤量157.4万t, 采区动用储量207.1万t, 采区回采率76%, 基本完成了省对该矿下达的73%回采率计划。

分析2008年矿井导致损失的原因主要有: (1) 采区内损失, 除采区阶段煤柱和巷道损失外, 主要是工作面内的厚度损失, 再次就是采区面积损失。一次采全高综采放顶煤是该矿主要采煤方法, 虽然该矿采取了积极措施严格要求沿煤层底板推进。在采面初采初放及采面回采结束时, 三角煤的丢失在工作面内损失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主要发生丢顶煤或丢底煤形成厚度损失。 (2) 矿井生产区域内构造复杂, 尤其断层较多, 且煤层倾角较大, 造成大量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3) 采面 (过断层) 跳眼搬家而产生的面积损失。如己15.17-12051采面受多条断层影响, 采面在推进至风巷F15点里4 m处, 机巷G13点外8 m处顶板破碎, 采面倾角大, 片帮冒顶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采面被迫在此停采。 (4) 设计不合理形成损失, 主要是由于十三矿地质构造复杂, 形成避开地质构造带预留煤柱损失和阶段煤柱损失。

2 矿井煤炭储量动态检测管理

在矿井煤炭储量动态检测管理工作中, 准确掌握矿产资源储量的动态变化, 大力推行矿产储量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矿山企业储量动态监测制度。在煤炭储量动态检测管理工作查找不足, 总结经验。

2.1 制度建设

2.1.1 矿检测制度管理

矿储量动态监测业务主要在矿地测队, 且由地测队、技术科、调度室三家联合验收, 地测工作严格按有关煤矿生产规定执行, 并有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技术考核制度、岗位技术练兵制度、图纸资料和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的保管制度等, 并按制度要求严格遵守。

2.1.2 储量管理

矿地测队制定有完善的“三量”管理制度, 《资源管理办法》及其它相关规定。及时发放丢煤通知单, 做好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的管理, 做到及时、准确。按照技术管理规定及时进行探放煤厚, 确保回采率的提高。对各种采面贯通工程, 按照规程的要求及时进行回采煤量计算。

2.2 储量动态管理工作内容及方法

2.2.1 人员和设备

矿成立了以矿长、书记为组长, 总工程师、生产矿长为副组长, 各有关科室及储量管理人员为成员的资源管理小组。资源管理小组下设资源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测队, 由队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主抓资源管理工作, 并对资源管理小组负责;办公室有一名专职储量管理人员, 三名地质兼资源管理人员, 从而保障了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目前队配备有便携式矿井地质探测仪、瑞利波地质探测仪、流量数字式求积仪、全站仪等4种仪器设备, 并装备有地测管理空间管理信息系统、自动水位观测系统, 满足动态检测管理工作要求。

2.2.2 工作方法

本次储量动态检测工作首先是将以往钻孔资料及井巷工程和其所揭露的煤厚、地质构造等情况填绘到储量计算图上, 然后在对地质及相关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照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 进行储量级别的升降和块段的划分, 最后采用求积仪在图纸上实测, 并将测算面积按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由于十三矿井田范围广, 井下地质条件复杂, 首先对所获得的地质及相关资料进行核对、上图、分析, 制图、计算、核实, 最后形成核定报告。

2.2.3 动态技术管理工作

(1) 深入井下、及时掌握储量变化动态, 认真做好三量及采区、采面回采率的月报、季报、年报工作, 做到上报及时准确。仔细分析查找采区、采面回采率变化原因, 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为矿井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2) 做好原始记录, 旬末时坚持探明采面煤层全厚, 丈量采高及留顶, 底煤, 浮煤的厚度, 并侧重对采高的合理控制和留顶, 底煤, 浮煤的监督管理, 要求采面回采率达到国家标准。

(3) 当发现采高超限或丢煤现象时, 及时向有关部门发放《丢煤通知单》并提出调整采高等合理意见。对分层开采的厚煤层, 根据实测煤厚和上分层采高等资料, 为下分层采掘生产提供可靠的煤厚资料。

(4) 十三矿地质条件复杂, 给设计部门合理布置采面带来很大困难。该矿采用三维物探、瞬变电磁法等新技术对采区、采面进行物探, 并在物探基础上采用钻探和巷探相结合的方法, 摸清煤层赋存规律, 合理准确判断出构造内断层的性质及发育情况, 探明采面地质构造, 从而为设计部门合理布置采面、采区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资源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从而提高资源回收率。

(5) 为了合理利用煤炭资源, 加强动态管理工作方便, 引进了北京龙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矿山资源地理信息系统 (RGIS) 系列软件之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建立矿山储量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 实现煤矿资源储量工作自动化。

经过一年多的储量动态检测管理工作, 2009年度矿井年度回采率均达到规定设计要求:采区动用储量242.22万t, 其中采出煤量194.7万t, 采区损失煤量47.52万t, 回采率完成80.4%。

3 结语

平煤十三矿高度重视资源管理工作, 以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为保障, 以“精采细收”的要求为原则,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资源回收率, 圆满地完成了储量动态检测工作任务,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而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

动态检测管理 篇2

储量动态检测是合法持证矿山,在正常生产中应履行的主要义务之一,是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做好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工作,是储量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储量动态检测基本内容

(一)定义及内容

矿山储量动态检测是矿山企业的基础性工作,是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进行地上、地下工程施工测量,测绘采掘(剥)工程图,绘制矿体几何图,对采掘工程的数量和质量、采矿量和矿石损失贫化等进行统计,并绘制相关图件,编写矿山资源储量测量报告。是矿山企业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内容:测量矿山保有矿产资源储量、开采储量、损失储量,及储量变化情况,编制资源储量计算图等图件,编写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测量报告。

(二)动态检测和动态监督的区别与联系

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督是指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依据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地质技术规范及标准,在矿山占用的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的基础上,对储量开采动用实施动态监督管理,对矿山企业开采动用计划和储量注销、报损进行核定和审批。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矿产资源储量破坏损失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二者区别:

动态监督:监管主体: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义务履行主体:矿业权人,作业主体:地测机构。

动态检测:义务责任主体:矿山企业,监督主体:测量机构,作业主体:测量机构 二者联系:储量动态检测是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的基础或前提,搞好矿山储量动态监督,首先必须先搞清矿山占用的矿产资源储量,即先把起始储量搞清楚,在此基础上开展矿山储量动态检测,根据矿山生产消耗情况,逐年核减矿山占用的储量。其次,储量动态检测的目的任务、工作要求和内容与矿山储量动态监督并不完全一致。

二、矿产储量动态检测报告提交及验收程序

(一)矿山储量动检工作周期

统一定本1月1日至本12月31日为一工作周期

(二)年检工作布置

各省辖市局在每年11月15日之前布臵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的编制、提交及验收工作。

(三)县国土资源局初验

各矿山企业要在1月10日前将本矿山的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及填报好的矿山统计表(纸质及电子数据)报当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要在1月25日前将本辖区的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总结报告、已签署初步验收意见的各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及审查过的矿山统计表(纸质及电子数据)报当地省辖市国土资源局。

(四)省辖市国土资源局验收

要在2月15日前将本辖区的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情况及矿山统计表(纸质及电子数据)报当地省厅储量处,在3月15日之前对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验收完毕,3月25日之前将本辖区的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总结报告及有关资料报省厅储量处。

(五)省厅抽查通报

每年第二季度省厅组织检查组对部分单位、矿山企业储量动态检测情况进行抽查,并对最终检查情况进行通报。重点检查以下矿山企业的储量检测工作:

(一)重要矿种和大、中型甲类矿山;

(二)储量变化较大的矿山(含探矿增、减量);

(三)开采损失量较大的矿山;

(四)储量报告问题较多的矿山;

(五)实测作业工作量相对少的矿山;

(六)原始检测编录较少或问题较多的矿山;

(七)需要报消较多储量的矿山;

(八)自行检测的矿山;

(九)申请复测的矿山;

(十)其它有必要核查的矿山。

矿产储量动检工作的时间要求在《河南省矿山储量动态检测技术指南》中已经进行了规范,省辖各市局应参照执行,无特殊情况,省厅不再每年另行通知。

三、矿山地测机构管理

(一)大、中型矿山企业必须自建地测机构

储量动检是矿山企业应履行的义务。凡大、中型矿山企业必须在今年六月底前建立地测机构,煤、钼、金、铁、铝等兼并重组整合矿山,其整合主体必须建立地测机构负责对本矿山或下属矿山的储量动检工作。2011年下半年要对各大、中型矿山企业、整合主体企业建立地测机构情况进行检查。个别矿山企业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建立地测机构的,可委托具有固体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进行储量动态检测工作。

(二)小型及以下矿山应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小型及以下矿山企业应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自建地测机构或委托具有固体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及省厅公布的具有测量资质的地质测量机构,承担本企业的动检工作。

(三)动检中介机构的要求

凡是具备固体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可以在全省范围内从事矿山储量动检工作。仅具备测量资质的动检中介机构,可以从事小型及以下矿山储量动检工作。

四、储量动检中常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全省动检工作的检查,发现动检工作的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很大不足和漏洞,这些问题存在于监管主体、义务主体和作业主体各个环节,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给我们以后的动检工作带来隐患。

(一)监管主体存在的问题

1、个别市、县局不按时间要求对辖区内的动检工作进行验收,有的市、县局动检工作的一直拖到下半年,直接影响的省厅对全省动检工作的全面检查和验收;

2、业务不熟、管理粗糙。如对部分煤炭矿山动检报告中,存在的不能合理摊销采区煤柱、工作面回采率和采区回采率不分等现象不能检查出来;

3、对聘任审核专家疏于管理,对结果把关不严;

4、少数管理人员存在吃、拿、卡、要现象。

(二)义务主体存在的问题

1、部分矿山企业履行义务主体意思不强;

2、少数矿山企业伙同动检中间机构弄虚作假;

3、年动用储量和补偿费缴纳额严重背离;

4、掩盖超层越界违法生产。

(三)测量主体问题

1、技术人员数量、人员素质及测量设备与申报情况严重不符;

2、只收钱、不实测,闭门造车现象还普遍存在;

3、伙同少数矿山业主弄虚作假,年报不实情况时有发生;

4、假借管理部门或管理部门领导名义,要挟矿山企业、漫天要价。

五、部里明年对动检工作 的要求

(一)贾司长在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要求 2011年工作重点:

一、要按照全覆盖要求,扩大实行矿山动态监管的覆盖面,原则上甲类矿山和大中型矿山要全面覆盖,有必要扩大到市级发证矿山企业。二是按照常态化的要求,研究建立监管的日常机制,建立监管的信息系统,将矿山储量动态监管与矿山年检相结合,凡未提交矿山储量年报或者矿山储量年报不合格的,一律不予通过年检。三是要做好矿山储量动态监管与储量利用调查的衔接,凡完成矿山储量利用调查的矿山,动态监管工作一定要跟上。明年各省厅要组织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制度执行情况检查,重点是大中型矿山地质测量机构的落实情况、小矿地质测量人员的配备和委托检测机构的落实情况以及相关制度落实情况。

(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发【2011】14号)要求

第十八条“采矿权人申请采矿权延续登记,应出具年检合格的采矿许可证,属《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所列的矿种大中型储量规模的,凭近三年经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报告确定剩余查明储量:其余的可根据需要凭当年或上一经审查合格的矿山储量年报作为剩余查明资源储量的依据”。

六、省厅下一步对动态监测工作的打算

(一)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南省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业务培训

(三)以检查促动工作改进。省厅准备利用对2010年储量动检年报检查验收的机会,组织专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促进整改,检查、整改相结合,促进动检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对大、中型矿山自建储量动检机构进行检查。2011年下半年对大中型矿山企业自建地测机构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动态检测管理 篇3

关键词:webshell检测,PHP扩展,实时动态

0 引言

在web服务器上上传Webshell是网站攻击者常见的用来控制web服务器以进行进一步进行渗透的方法, 对webshell进行检测和防御是进行网站安全防御和降低网站损失的重要方法[1]。现阶段针对PHP webshell的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两类, 即静态特征检测技术和动态特征检测技术[2]。静态特征检测是指不需要代码运行, 根据文件中是否存在常见的恶意字符串特征结合文件的信息熵等特征进行检测;动态特征检测是指在通过在WAF中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来检测和防御webshell。这两类webshell检测方法 都难以有 效检测经 过混淆变 形或经过 加密的webshell。

鉴于现阶段检测PHP webshell的方法的不足, 本文分析了PHP代码运行的流程和各种webshell变形在PHP内核中的特征, 提出了一种基于PHP扩展的webshell检测和防御方法。该方法在PHP扩展中通过对PHP代码的编译和运行进行监控, 结合对外部输入变量的标记追踪和黑白名单机制, 可以实时有效的检测webshell和阻止webshell的运行。该方法不仅可以检测webshell还可以阻止webshell的运行。

1 PHP 原理

1.1 PHP 生命周期

PHP在web容器上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三种:以模块加载的方式运行;以CGI方式运行;以Fast CGI的方式运行。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运行, PHP程序的生命周期都需要经过模块初始化阶段、请求初始化阶段、代码执行阶段、请求结束阶段、模块结束阶段, 如图1。不同运行方式的区别是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执行的频率和次数。

1.2 PHP 代码执行流程

PHP是解释型语言, 代码需要被翻译成中间字节码后由ZEND引擎进行解析执行。PHP代码的执行流程主要包括:词法分析、语法解析、代码编译、opcodes (中间字节码) 执行四个步骤。词法分析是指将PHP代码转换为语言片段, 语法分析是将语言片段转换成简单而有意义的表达式, 代码编译是指将表达式编译成opcodes, opcodes执行是指zend虚拟机执行opcodes并将结果输出。其详细的执行流程如图2。

1.3 PHP 内核 hook 机制

对PHP函数进行hook是指在PHP内核中通过函数重写或修改编译函数来达到改变对PHP函数运行进行监控以获取函数运行时的参数。PHP的函数分为两种, 一种是Zend提供的函数, 如eval;一种是PHP_FUNCTION宏编写的函数, 如shell_exec。其中Zend提供的函数可以通过修改编译函数zend_compile_string的方式来进行HOOK;PHP_FUNCTION宏编写的函数可以通过操纵函数表进行重写来进行hook。除了这两种方法, PHP内核还提供了通用的HOOK方法, 即使用zend_set_user_opcode_handler修改中间字节码对应的处理函数。

2 Webshell 常见变形

Webshell本质上是可以执行恶意功能的PHP代码文件。Webshell为了执行恶意功能, 其代码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数据传递部分和数据执行部分, 如图3。数据传递部分是指webshell中用于接收外部输入数据的部分, webshell可以根据外部输入数据来动态交互式执行恶意功能。数据执行部分是指webshell中用于执行恶意功能的函数, 如代码执行的eval函数、命令执行的system函数。

在基本的webshell中, 数据传递主要通过$_GET、$_POST、$_COOKIES等变量传递或者直接写入代码中, 数据执行主要通过使用eval或assert进行代码执行或直接调用功能函数进行执行。为了绕过检测机制, 各种webshell都在基本webshell上采取相应的变形, 变形的方法根据其变形的部分主要分为两种:数据传递部分的变形和数据执行部分的变形。

数据传递部分的变形主要有:

将数据放入服务器外部文件中, webshell读取文件获取执行数据。

(1) 将数据放在远程服务器上, 通过curl/file_get_contents等函数获取远程URL中的执行数据。

(2) 将数据放入数据库, 通过读取数据库获取执行数据。数据执行部分的变形方法主要有:

(1) 使用preg_replace函数的/e修饰符进行代码执行。

(2) 使用支持回调机制的函数进行代码回调执行。如:array_map, array_filter, array_reduce等。

(3) 使用变量函数进行函数执行。

(4) 使用匿名函数进行函数执行。

(5) 利用反射函数Reflection Function进行函数执行。

3 PHP webshell 实时动态检测

PHP webshell实时动态检测是一种基于PHP扩展通过对PHP代码的编译和执行进行监控并结合外部输入变量标记追踪、黑白名单机制来进行webshell检测的方法, 主要包含五个模块:变量标记追踪、禁用函数hook检测、危险函数hook检测、编译函数重载检测、数据库黑白名单[4]。

3.1 变量标记追踪

在PHP扩展中可以通过PG (http_globals) 变量获取脚本运行时通过GET、POST、COOKIE方式传递的参数内容。变量标记是指对PG (http_globals) 里保存的字符串变量进行特征标记。变量追踪是指对简单字符串处理函数如strval、explode进行hook, 当函数参数是标记的变量时也对函数结果进行变量标记。

PHP中的字符串变量的值存储在zvalue_value结构体中, 保存有字符串指针和字符串的长度, PHP内核是根据保字符串的长度来读取字符串内容。可以通过将字符串变量的所占内存扩大后, 在字符串的值后添加标记特征的方式来将字符串变量进行标记。由于字符串长度没有修改,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变量标记不会修改字符串的值。在进行变量标记检测时, 只要检测字符串指针在长度之后的内容是否是标记特征就可以。

3.2 禁用函数 hook 检测

在PHP的配置文件中, disable_functions参数主要用来设置禁用PHP危险函数。禁用函数hook检测是指在模块初始化阶段, 读取配置文件中disable_functions参数后在函数表中添加针对这些函数的自定义实现。在PHP代码执行阶段, 如果自定义函数被调用, 说明PHP页面中运行有危险函数。如果该PHP脚本不在数据库白名单中, 那么可以判定该PHP脚本就是webshell, 检测过程如图5.

3.3 危险函数 hook 检测

Webshell要执行恶意功能, 如命令执行函数、文件目录操作, 必须要调用相应的功能函数。危险函数hook检测就是指对能执行命令、目录操作等危险功能的函数进行hook后检测函数执行时的参数, 如果危险函数执行的参数是恶意的或者经过变量标记的, 且没有出现在白名单中则认为该文件是webshell文件, 检测过程如图6。需要进行hook的危险函数主要有:

(1) 命令执行类:passthru、system、popen、exec、shell_exec等。

(2) 文件系统函数:fopen、opendir、basename、dirname、file、pathinfo、scandir等

( 3 ) 数据库操 作函数 : mysql_query、mysqli_query、sqlite_query、sqlite_single_query等。

(4) 回调函数类:array_map, array_filter, array_reduce、usort、uksort、array_walk等。

(5) 反射函数:Reflection Function

3.4 编译函数重载检测

编译函数重载检测是指在模块初始化阶段重载编译函数以检测是否有eval或assert代码块的执行, 并对eval/assert代码块的内容进行正则匹配来检测是否有恶意代码。其中eval代码块在编译结果的filename中有eval () 'd code标记, assert代码块则有assert code标记。

检测过程如图7.

3.5 数据库黑白名单

为了减少对webshell的漏报和误报, 采用黑白名单机制。即用户可以添加网站的正常页面进白名单, 在进行webshell检测时如果在白名单中就跳过检测;用户可以添加某些目录进黑名单, 则进行webshell检测时如果检测到执行文件在黑名单中则认为是webshell并报警处理。

4 实验结果

为了验证该PHP webshell实时动态检测模型是否能够有效检测并阻止webshell, 本人收集了较为流行的各种webshell, 包括一句话webshell及变形、普通变形webshell、加密webshell, 与网站安全狗、Avira Antivirus一起对比查杀, 检测结果如图8.

从结果表中可以看到基于PHP扩展的PHP webshell实时动态检测框架可以无视PHP代码是否进行加密, 能够优于网站安全狗、Avira Antivirus来检测并防御大多数的webshell。只要尽可能的覆盖更多检测函数, 可以达到接近100%的查杀率, 缺点是需要消耗较多的系统资源。

5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了PHP代码运行的原理和各种webshell变形后,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HP扩展的webshell实时动态检测方法, 该方法能够高效的检测出各种webshell。在网站中利用该方法进行webshell检测与防御可以有效的保证网站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张红瑞.Web Shell原理分析与防范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 2013 (20) :254-255.

[2]孟正, 梅瑞.Linux下基于SVM分类器的Web Shell检测方法研究[J].技术研究, 2014, 5:5-9

[3]胡建康, 徐震, 马多贺, 等.基于决策树的Webshell检测方法研究[J].网络新媒体技术, 2012, 1 (6) :15-19.

矿山储量动态检测报告编写提纲 篇4

1.绪论

1.1目的任务

说明测量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依据与要求等。

1.2位置交通

简要说明矿区位置,原勘探矿区名称、范围、坐标及面积;采矿(探矿)许可证编号极其界定的范围、坐标、面积和标高;本次测量的范围、坐标、面积和标高;三者之间平面上的套合关系; 交通情况要依据目前交通状况阐述。附交通位置图,图上要标出矿区位置和国家、省级公路、铁路等。

1.3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简述矿区气候、地形地貌、人口、居民点等自然地理以及工农业、矿业开发等经济概况。

1.4矿山企业概况

矿山企业名称(指工商注册登记的名称)和创建时间;企业经济类型(国有、集体、私营、联营、股份制、外资、其他经济)、矿山规模、矿床采矿方法(露天开采、地下开采、联合开采)、开拓方式,从业人员数;设计采矿能力、实际采矿能力、采矿贫化率、采矿损失率、开采回采率等矿山主要技术指标;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等。

2.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及矿山开采现状

2.1以往地质勘查工作

按年代顺序简述以往各阶段地质勘查工作概况。勘查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审查批准文件号及批准资源储量的类(级)别和数量。

2.2矿山开采现状

初次检测的矿山要简述截止上末矿山开采状况和资源储量消耗情况(包括历史开采情况)及“三率”管理情况。第二次及以后各次检测仅对当矿山开采状况和资源储量消耗情况及“三率”管理情况进行阐述,并与上矿山开采“三率”进行类比。

简述本矿山基本建设情况和开采设计方案执行情况,周邻矿山情况、老窖、采空区分布情况。重点阐述矿山本的采矿范围、采矿方法、采矿工程施工情况、施工目的及结果、矿产资源储量利用情况和现采矿最大深度(按当矿山企业主要采矿工程的地面高程与最深采矿工程的高程之差填写,计量单位为米)。总结本矿山开采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是否充分利用了资源、采矿范围是否在批准的范围内、采矿权范围内是否有非法采矿、开采工作布置和采矿方法的合理性及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3.本次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工作及质量评述

说明本次检测工作的时间、次数、简要经过、工作方法和完成的各项工作量等,评述对以往资料的收集、应用情况和矿山开采资料的利用情况。综述本次检测工作成果和通过检测工作取得的新认识和结论等。并对本次检测工作所涉及到的各项工作进行质量评述。

4.矿区地质概况

4.1区域成矿条件概况

简述与成矿有关的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和区域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

4.2矿区地质概况

简述矿区(床)所在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等,简述矿区(床)岩(矿)石物理特征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4.3矿体(层)地质特征

初次检测要对矿区所有矿体(层)进行阐述,第二次及以后各次检测仅对开采矿体(层)进行阐述。简述矿体(层)的空间位置、形态、规模、产状及矿石质量等,着重总结采矿过程中矿床地质及矿石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本次工作取得的新认识新成果。

4.4矿石的选冶情况及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有选矿厂的矿山企业初次检测要对截止上末矿石的选冶情况及经济技术指标分析,第二次及以后各次检测仅对当矿石的选冶情况及经济技术指标分析,并与上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对比。

4.5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分析

5.资源储量估算

根据各矿种相应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和规定写明工业指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及依据、参数的确定、资源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矿体的圈定和块段的划分、资源储量的分类分级、估算。

5.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5.2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原地质资料采用的工业指标与现行的工业指标不一致者,要求按一般工业指标另行计算核实资源储量。

5.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及其依据

5.4资源储量估算主要参数确定

要利用矿山生产矿井或露天采矿的实测参数。

5.5矿体(层)圈定的原则

5.6资源储量的分类和块段划分

5.7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初次检测要对矿区所有矿体(层)进行估算,第二次及以后各次检测仅对当开采范围内的矿体(层)进行计算。

要分别依据其相应的资料和台帐进行计算。包括累计探明资源储量、新增资源储量、保有资源储量、开采消耗资源储量、采出矿量、损失储量、勘查和重算变化的资源储量等。

统计采矿回采率、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

注:储量检测中的资源储量计算工作要注意其继承性。勘探类型的确定、工程网度、资源储量计算方法、资源储量计算的工业指标、资源储量类别和块段划分、资源储量计算参数若在地质情况没有大的变动前提下,应和原地质报告或以往的方法统一起来,不能随意变动。必须变动时,应向矿管部门申请批准。

5.8资源储量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说明

初次检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要与最近一次的原地质勘查报告资源储量进行对比,第二次及以后各次检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本矿山动用矿产资源储量计划进行对比。对各类资源储量的增减、类(级)别变动进行说明。

5.9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

6.检测工作结论及存在问题和矿区开发工作建议

6.1检测工作结论

包括经计算的开采量、损失量、保有储量和探明储量。

6.2存在问题

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根据需要编写,报告中尚需补充的未尽事宜均可在本节阐述。

6.3矿区开发工作建议

矿区开发工作建议可以采用讯问方式、现场调查方式或其它简单、实用、科学的方法编制。建议增写:采矿方法、安全生产情况、安全隐患、综合利用情况、采矿三率情况、销售价格及利润情况等。检测人员对上述情况有何合理化建议(重点在提高企业效益、提高采矿三率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如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告知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并记录在案,使检测工作真正起到为矿山服务的作用。

7.报告附图与附表

7.1报告附图

1、矿区地形地质图(可包含检测工程部署、取样位置等内容);

2、资源储量估算图(根据不同计算方法编制不同的储量估算图件);

3、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可利用矿山现有图件);

4、检测单位认为需要的附图。

注:各类图件比例尺应根据测区范围大小选择,不作统一规定,但比例尺不宜太小,应能保证测量精度。

7.2报告附表

1、矿山储量动态检测成果表;

2、矿山企业占用矿产储量登记表;

3、矿产资源储量基础统计表;

4、其他应附表格。

7.3相关照片

8.报告附件

1、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2、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委托函(合同/协议书);

3、矿山储量动态检测资格证明文件;

4、矿业权人和检测单位的承诺书。

动态检测管理 篇5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条件。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如何高效、安全地使用高速公路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由于建造各种公路等物理设施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单纯地依靠修建更多的道路、扩大路网规模等这样的措施仅仅能解一时之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基于这种需要提出了交通监控录像系统的概念。监控录像系统是以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为核心,综合利用光电传感器、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一种新型监控系统。该系统除了具有传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远程视频传输与回放、自动异常检测与报警、结构化的视频数据存储等功能。

发达国家在交通管理方面,早己经开始了从道路交通状况监控技术到各种交通模型、基础交通理论的研究[1,2,3]。在道路交通监控技术方面,有些研究成果己经在交通管理中实际应用。在交通检测领域还有很多关于视频图像处理的研究[4,5,6]。过去十多年来,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展了大量的ITS先导项目研究,在ITS发展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效[7]。目前,我国也开展了以“机非(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交通”为特点的交通模型和基础交通方面的理论研究。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极大改变目前交通管理以人管理为主的被动局面,真正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因此,进行视频交通监测的设计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8,9,10]。

在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中,车辆运动目标的正确检测与分割是所有后续处理的前提和基础。交通参数(车流量、车速等)采集、车型识别分类以及车辆目标的跟踪等都直接依赖于车辆目标的检测识别结果。本文重点论述车辆目标的检测与分割方法。

1 运动车辆检测

运动目标的检测与分割是计算机视觉、视频信息处理等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视频信号的智能化处理要求日益增加,正确地从视频流中提取运动目标是许多智能视频监视系统的基础部分,如视频监视[11]、交通自动监控[12]、人体检测与跟踪[13,14]等。

1.1 车辆检测算法

基于自适应系统统计信息的查询优化器除了具有查询优化器的一般功能和组成结构之外,还有其独特的功能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够根据数据库系统所在环境的变化自动收集系统统计信息。

(2) 可以将收集到的系统统计信息应用到开销估算模型之中,使优化器作出正确的决策。

(3) 拥有反映数据库系统性能的性能诊断模型,使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根据性能进行合理的调整。

车辆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视频摄像机,对路面情况进行图像输入,且完成数字化工作。由于在图像采集过程中,会有一些影响图像质量的噪声信号产生,所以在对这些数字图像进行处理前,应先进行数字图像滤波,对于预处理后的图像,可进行相应的视频检测程序,提取交通参数。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1.2 运动目标检测与分割

本文选用了图像差分的方法来进行车辆目标的检测,然后针对交通视频自身的特点,在图像差分中提出了基于统计分析的背景估计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对背景模型进行实时更新,以适应光线变化或场景本身的变化。背景差分操作后,针对运动目标在差分图像中产生空洞的特点,提出了种子点伪随机增长算法。最后用数学形态学运算对目标的分割结果进行后处理,消除噪声和背景扰动带来的影响。图2给出了运动目标检测和提取流程图。

1.3 基于图像背景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

背景差分方法是常用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序列图像中的每一帧与背景帧相减,若像素差值大于某一阈值,则判定此像素为出现在运动目标上的,且相减的阈值操作后得到的结果直接给出了目标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这样就达到了检测运动目标的目的。此类减背景方法的优点是位置精确、速度快。

这里采用的方法是:对运动变化区域部分的每一行提取灰度阈值,再在该运动变化区域所对应行里对每一像素进行扫描判断。因为在运动变化区域里大部分像素属于运动物体,少部分为背景像素,所以由每一行的像素累加求和,取均值,再根据具体情况加上一定的置域度,便可以做为该行扫描的灰度门限,剔除背景部分,还原运动物体本身。

为了进一步得到更准确的每一行的灰度信息,可以综合利用前后两帧中的变化运动区域的信息,将前后两帧中的对应的像素相加,求得均值后,再加上一定的置域度,作为该行像素的扫描门限。

本文的图像恢复算法和检测门限的确定方法如下:

Mh(l)为经运动检测运算后得到的灰度发生变化区域的第l行图像的平均灰度值,Mb为该区域附近未发生变化的图像的平均灰度值,则取门限阈度值为:

ε=12|Μh(l)-Μb|(1)

然后再根据运动物体和背景图像的灰度的相对高低来确定检测门限和恢复算法:

若运动物体比背景的平均灰度低(即Mh(l)<Mb),则Th=Mh(l)+ε。以Th为门限在中间帧图像里对应的变化区域分别向两侧扫描,恢复运动物体可得:

f(l,x)={f(l,x)iff(l,x)<Τh255otherwise(2)

其中,f ′(l,x)是扫描恢复后中间帧的第l行的第x个像素的灰度值。当运动物体比背景图像的平均灰度高时(即Mh(l)>Mb),则将门限设定为:

Th=Mh(l)-ε (3)

然后在中间帧图像里对应的变化区域进行扫描,恢复运动物体:

f(l,x)={f(l,x)iff(l,x)>Τh255otherwise(4)

2 运动目标的提取

2.1 图像数据的滤波去噪

依据前面的介绍做背景差分,得到大致的运动目标,但由于噪声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运动目标的检测结果会出现断裂、空洞等问题,下面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后处理。

运动目标和噪声点的区别在于:运动目标区域表现为由若干具有一定亮度的像素点组成的一定形状空间,而噪声点则表示为相对孤立的像素点的较小的集合。由于图像上各像素的灰度值不是相互独立的,各像素之间有一定的概率依赖关系,称目标像素点组成的一定形状的集合为目标基元。设在m×n点阵内,黑色点个数为A,可作如下假设:当目标基元中大多数像素点被判为背景时,可以认为目标基元中所有像素都应属于背景。同理,当目标基元中大多数像素点被判为前景时,可认为目标基元中所有像素都应属于前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离散的噪声去掉。具体操作如下:

if(A>=T) 将m×n点阵全置黑

else 将m×n点阵全置白 (5)

其中T为给定的一个闭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噪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2 种子点伪随机增长

种子点伪随机增长的基本思想是将具有相似性质的像素集合起来构成区域。先对每个要分割的区域找一个种子像素作为生长的起点,然后将种子像素周围邻域中与种子像素相同或相似的像素合并到种子像素所在的区域,将这些新像素当作新的种子像素继续上面的过程,直到没有满足条件的像素可被包含进来。实际的区域生长法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1) 选择或确定一组能正确代表的种子像素;

(2) 确定在生长过程中能将相邻像素包含进来的准则;

(3) 指定让生长停止的条件或准则。

利用背景相减结合噪声点弃除确定出来的运动点为增长的种子像素点,区域灰度差为生长准则。则基于背景相减的种子点伪随机增长算法如下:

(1) 选择背景相减检测出的运动区域的运动点为种子像素;

(2) 以该像素为中心检查它的邻域像素,即将邻域中的每个像素逐个与它比较,如果灰度差小于确定的闭值,将此像素确定为运动目标上的点;

(3) 以新确定的像素为中心,返回步骤(2),检查新像素的邻域,直到遇到背景相减确定的运动点或找不到相似像素,返回(1),直到所有的种子像素都被检查一遍,结束整个生长过程。

通过上述增长之后,基本上可以把属于同一目标的离散小块连在一起,达到目标分割的目的。

3 实验结果

实验视频采用的有城市交通视频,也有小区内的车辆、行人视频等,算法用VC++6.0编写。下面给出的是城市主要干道的交通视频序列中的某两帧的实验结果。从所示的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当运动目标转为静止状态时,通过背景更新被判为背景,而当静止的物体又重新开始运动时,大约滞后一秒钟可以检测到其开始运动了,在交通监控系统中通过这种方式检测到车辆的停止和起动,进而得到交通堵塞的一些有用信息。图3(a)显示的是第223帧对应实际图像,图3(b)为该帧对应的运动图像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的算法可以将交通视频图像中的运动物体很好地提取出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从上面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算法能够很好地检测出运动目标,针对智能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而言,我们重点关心的对象是运动的车辆,所以,必须尽可能地消除各种干扰,得到准确的车辆信息。具体考虑如下一些干扰情况:噪声是不可避免的,从天空飘落的树叶到图像采集过程中的各种误差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对于一般的随机噪声,采用普通的滤波方法:均值滤波来处理,而对于其他的噪声,采取标记区域确认,在确认的过程中消除噪声的影响。因为噪声出现的位置不同、大小不同,所以在标记区域确认的过程中就可以把它排除掉。

4 结 论

本文讨论分析了运动目标检测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然后重点就基于背景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进行了详述。针对交通视频自身的特点,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背景进行了很好的恢复,利用背景相减法结合种子点伪随机增长进行自适应的运动目标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算法中使用简单闭值法的缺点,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实验证明,本文的算法能准确、快速地检测和提取出运动目标并有很强的鲁棒性,有着广泛的适应性,为视频监控的后续处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摘要:视频交通检测技术已逐渐成为交通信息采集领域的主流技术。以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运动车辆的检测与识别为应用背景,在对运动目标检测中背景更新、噪声的消除等一些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稳定的运动车辆检测算法。运动车辆检测方法作为视觉监控领域的一种普遍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GPS动态测量精度检测及分析 篇6

GPS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测量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GPS测量技术以其高精度、全天候的特点迅速被应用于大量工程实践。除了能够完成高精度静态测量之外,GPS还可以应用于动态测量中。随着GPS动态测量应用的日益广泛,对其动态测量性能做出评定也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对于 GPS动态精度检测开展的相关研究并不系统,检测方法还较为缺乏。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旋转平台的检测系统,通过精密伺服驱动模拟不同动态条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GPS接收机的相关动态检测,为GPS动态测量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1 GPS动态测量技术概述

GPS用于动态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是RTK技术,动态测量过程中,基站实时将得到的改正数通过电台发送至流动站,流动站利用基站改正数实时修正测量结果,同时,利用基站和流动站的测量数据也可以进行事后差分处理。除了能够完成绝对坐标测量之外,利用GPS动态测量技术还可以实现动态相对测量。目前GPS用于动态测量的精度有了较大提高,载波相位差分可使实时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甚至可达到毫米、亚毫米级[1]。新一代接收机在动态测量的采样频率上也有突破,可实现20Hz以上的动态测量。随着新的GPS卫星的升空以及伽利略、北斗等导航系统的建成,优良卫星构型和观测量的增加使得利用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动态测量的精度会得到更大提高。同时,针对测量过程中GPS信号易受到遮挡的局限,可以通过组合导航的方式来解决。

2 基于旋转平台的动态检测系统

2.1 检测系统原理

本文中动态测量精度检测是基于自行设计的动态精度检测平台来完成的,如图1所示,该检测平台的基本原理是计算机通过运动控制卡控制伺服电机驱动机械负载进动,负载上加工了天线安装孔(左右两臂安装孔分别为A、B),天线安装于负载之后便可完成圆周运动,当电机的转速足够稳定且天线相位中心旋转半径已知时,天线将完成匀速圆周运动。同时,在负载运动的圆形轨迹旁安装光电位置传感器,将传感器所决定的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如果可以得到天线经过参考位置的时间信息,就能利用天线相位中心稳定的运行轨迹推算动态运行过程中任意时刻的位置,将推算得到的结果作为高精度的动态测量标准与GPS动态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对其动态测量性能做出评价。

检测系统设计过程中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稳定的电机驱动系统。

选用了富士伺服电机+运动控制卡+减速器的驱动控制方案,通过1∶10的减速器减速之后,该电机可以实现最高500rad/min的转速。

(2)精密机械结构装置。

设计了高精度机械装置,在电机负载上加工了GPS天线及接收机安装螺孔,负载侧面可以固定用于触发光电位置传感器的金属挡片。

(3)精确计时系统。

采用计算机计时与自行开发的微秒级计时器相结合,适用于不同动态条件,最高计时精度可达微秒级。

(4)高精度动态参考位置基准。

在机械支撑臂上对称安装三台光电位置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实现动态条件下的高精度位置基准。

2.2 检测系统精度分析

(1)水平方向精度

对检测系统的精度根据不同的动态条件来进行分析,从系统的组成部件和设备情况来看,主要考虑的精度因素,包括计时设备的精度、电机驱动的精度、回转半径的精度、传感器动态参考位置精度以及测量设备进行静态标定时的精度。动态条件下使用单片机计时器可以忽略计时设备的时延,回转半径的加工精度取保守加工精度值0.5mm,电机转速的精度在不同的搭载设备情况下可以通过测试获取,除此之外,GPS静态位置标定的精度取长时间组网观测精度2mm,传感器动态位置精度则在已知动态条件下可以计算得到。通过实验对各子项误差分别进行了测试,得到该系统动态检测的精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除了能够完成表1所示的动态绝对测量精度检测之外,系统还可以完成两台接收机双动态相对测量精度检测,检测精度只跟A位置和B位置的水平距离精度有关,根据前面分析可知,A、B位置的水平相对位置精度跟机械加工精度相关,可以保守地取其精度为0.5mm。

(2)高程方向精度

检测系统的高程方向精度可以通过倾角传感器来测定,利用传感器对转臂在运行一周过程中的倾角进行检测,得到的高程误差优于0.1mm,此精度远高于GPS的测量精度,因此可以认为系统在高程方向上具有很高的精度。

(3)速度检测精度

从系统的设备组成原理可以看出,旋转平台是通过精密伺服驱动实现的,因此检测系统除了完成位置检测之外,还可以完成一定精度条件下的速度检测。系统的速度检测精度跟电机的转速精度相关,不同动态条件下的速度检测精度如表2所示。

3 GPS动态检测实验及分析

由于实验条件所限,本文中GPS动态测试没有对RTK动态测量进行精度检测,主要针对两台诺瓦泰DL-4 plus 双频GPS 接收机的部分动态相对测量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及数据处理条件如表3所示。为便于描述,下文叙述中接收机安装位置均是指天线安装位置。

3.1 GPS动态差分坐标测量检测

将两台接收机中1号接收机作为主站放置于固定点位,2号接收机作为流动站放置于平台上B位置,利用电机驱动接收机运动。对接收机采集的数据做事后差分解算可得2号接收机的动态测量坐标,将接收机测得坐标与检测系统的动态标准坐标进行比较可得到接收机在不同动态条件下的坐标测量误差。基于目前实验条件下两台接收机无法组网完成高精度的GPS静态标定的考虑,本文中只提出这种检测方案而并未开展检测实验。

3.2 GPS动态差分相对测量检测

动态差分相对测量实验时,将两台接收机中1号接收机放置于固定点位,2号接收机放置于检测平台上的B位置,首先在静态条件下进行同步测量,然后利用电机以不同的速度驱动接收机完成动态测量(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接收机在动态运动中的失锁现象,启动接收机待接收信号稳定之后(PDOP值<2.0)再驱动电机进动。测量结束后对两台接收机数据进行差分解算,理论上,2号接收机测得的数据应当位于理论回转半径500mm的圆上,由于动态测量误差的存在,测得的圆轨迹与理论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两种圆差异进行分析可对该条件下动态测量精度进行评定,不同条件的实验方案如表4所示。

(1)方案1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该条件下结果主要包括测量点位分布、水平方向和高程方向测量结果,其中水平方向测量结果为测量点到中心点距离(中心点为测量点位平均位置),测量结果如图3~图5所示。

(2)方案2条件下实验结果

该条件下测量轨迹如图6所示,基于最小二乘原则对GPS在圆周上的动态测量数据进行拟合,拟合得到标准圆半径为499.8mm。根据拟合得到的圆能够计算测量值的水平径向误差,由于检测平台在高程方向上的精度很高,因此理论上高程测量值应相等。水平方向径向误差与高程方向测量值如图7、图8所示。

(3)方案3条件下实验结果

该条件下测量轨迹如图9所示,同样基于最小二乘原则对GPS动态测量数据进行拟合,通过拟合得到标准圆半径为499.9mm。水平方向和高程方向测量结果如图10、图11所示。

(4)方案4条件下实验结果

从数据处理软件的解算结果来看,3.14m/s条件下出现了较多的质量较差的点,测量的轨迹如图12所示。拟合得到的圆半径为539.2mm,半径的拟合值出现了厘米级误差,根据拟合结果计算得到水平方向和高程方向测量值如图13、图14所示。

方案5(6.28m/s)条件下,从解算软件的结果来看,解算结果只得到了非常有限的数据,数据量远远小于理论测量数据,通过查看数据对应历元可知,所得的测量数据主要是电机加减速过程中速度较低条件下的数据。方案6(9.42m/s)条件下解算得到的数据更少,接收机出现了失锁现象。不同方案条件下实验结果统计如表5所示。

从表中数据结果来看,低动态条件下拟合得到的圆半径与标准圆半径500mm非常接近,这也验证了检测平台转臂较高的加工精度。对于该型号接收机来说,事后差分模式处理条件下,静态与低动态条件(0.314m/s以下)水平和高程方向上测量结果差异均很小,水平方向的标准差在5mm以内,高程方向上的误差与水平方向相比较大,这与GPS测量原理相符。对于动态速度高于3.14m/s的条件,GPS接收机测量性能不理想,解算得到的数据质量较差,旋转速度高于6.18m/s时,接收机出现失锁现象。

3.3 GPS双动态相对测量检测

GPS双动态测量时,将1号、2号接收机分别固定于检测平台的A位置和B位置,在不同动态条件下利用电机驱动接收机进动(如图15所示),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双动态解算,得到两接收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测量数据,将此数据与已知的A、B位置之间的距离(1000mm)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动态测量误差。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方案如表6所示,两接收机之间的相对距离测量结果如图16、图17所示。

从两种方案测得的数据来看,不同动态条件下的双动态相对测量中,不仅出现了2~3mm的系统误差,还存在7~10mm的标准差,总的来说,双动态测量存在厘米级的测量误差。与前面的测量类似,从数据解算软件结果来看,3.14m/s条件下解算得到的数据质量较差, 6.28m/s、9.42m/s条件下接收机仍然出现了失锁现象,说明该型号接收机在高动态圆周运动条件下的测量性能相对较差。

4 结论

对于GPS的动态测量精度,目前仅有一些设备生产厂家进行过以验证为目的的简单性能测试,还缺乏系统的检测手段。本文在GPS动态精度检测方面进行了尝试,基于自行设计的检测平台完成了对GPS接收机的两种动态检测,GPS动态差分相对测量条件下,静态与低动态条件(0.314m/s以下)水平和高程方向上测量误差差异均较小,水平方向测量标准差在5mm以内,高程方向的误差接近1cm。不同动态条件下的双动态相对测量中,不仅出现了2~3mm的系统误差,还存在7~10mm的标准差,动态较高条件下接收机出现了失锁现象。由于实验中接收机完成的是圆周运动,因此得到的结果跟直线运动状态下可能存在一些差异。此外,鉴于实验条件所限,文章并未对GPS动态绝对测量以及速度测量精度进行检测,在下一步工作中,可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期对GPS动态测量性能做出更为全面的评定。

参考文献

[1]徐进军,张民伟,何长虹.几种动态测量传感器综述[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30(2).

[2]Elliott D.Kaplan著,邱致和,王万义译.GPS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周忠谟,易杰军,周琪.GP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4]许其凤.空间大地测量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

[5]丛爽,李泽湘.实用运动控制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6]郁有文.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7]刘宝廷,程树康.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8]温熙森,陈循,徐永成,陶利民.机械系统建模与动态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何海波.高精度GPS动态测量及质量控制[D].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

动态检测管理 篇7

5月30日, 我们以“关于接触网检测车EX3997596存在问题的报告”报局后, 积极协调处理自身可能克服的检测车问题。

6月4日请贵阳机务段受电弓检修工区工长一行到贵阳车辆段检测车停放现场进行了受电弓中心位置测量确认, 确定受电弓中心位置没有问题, 但对出现状况不良的受电弓滑板进行了更换。6月5日会同贵阳车辆段技术人员对检测车进行了旁程和车体倾斜度测量, 发现受电弓端两侧旁程差25mm, 车体倾斜48mm, 确认了我们判断的受电弓中心偏差大的结论。造成受电弓中心偏差大的原因是检测车车体本身倾斜, 而造成车体倾斜的原因是车内设备布局设计不合理 (偏重) 。检测车车体权属车辆段, 车辆系统检修时按客车车体标准进行检修, 其标准是车体倾斜<50mm为合格。但车体倾斜48mm将造成拉出值检测误差100mm~120mm, 这显然是不被允许的。在我们极力要求和局机务处和车辆处协调下, 6月12日贵阳车辆段组织对检测车进行了弹簧下端加垫临时处理, 将车体倾斜调整到了12mm, 加上我们采取的受电弓整体底座上移动和自身的软件修正已较好解决受电弓中心偏移问题。

硬点检测不灵敏和串信号问题, 6月23日检测到成都时, 请启迪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了临时处理, 初步克服了串信号问题。

导高检测受制于气候问题, 我们建议加装角度传感器;高压室频繁烧坏芯片问题我们建议实施高低压设备电气隔离。经过上下努力, 局机务处已专题报告争取改造费用, 此二问题有望于近期得到解决。

通过对配属该段运用管理的检测车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实测、比较、判断、咨询和协调问题克服, 充分感受到实现接触网参数可靠、准确动态测量的难度。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不断探索, 积极应用先进科技成果, 努力克服检测原理、检测设备可靠性、设备维护和设备多专业管理局限, 才可能最大限度发挥动态检测对行车安全的指导作用, 才可能最大限度为接触网运行管理服务, 才可能最大限度保障行车安全。

摘要:接触网动态检测是声、光、电、计算机和多媒体等现代科技在接触网专业的综合应用, 是强化运行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检测信息管理优劣直接关系铁路行车安全, 体现接触网运行管理工作水平。为充分发挥动态检测对设备运行安全的指导作用, 不断发现、改进和克服作为衡器的检测工具自身问题十分必要。

环形防喷器声发射动态检测研究 篇8

关键词:环形防喷器,声发射动态检测

由于防喷器等井口装置在钻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加之环形防喷器的功能较为全面, 能适应井口的多种工况迅速封井, 所以应用得非常广泛。现主要对环形防喷器声发射检 测原理 、布点位置 、模拟试验 结果、及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应用的研究。选用4台防喷器试验进行试验, 其中3台防喷器未检测出超标缺陷, 一台35-35FH防喷器出现了超标缺陷。

1 声发射检测原理

声发射 (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 的原理是:受力构件的材料内部在损伤缺陷萌生、扩展过程中会释放塑性应变能, 应变能以应力波形式向外传播扩展, 这种现象即称声发射现象。声发射技术是将高灵敏度的声发射压电传感器安装在受力构件表面上, 并形成一定形式的传感器阵列, 实时接受和采集来自于材料缺陷的声发射信号, 进而通过对这些声发射信号的识别、判断和分析等过程, 对材料损伤缺陷进行检测研究, 对构件的完整性进行评定, 并为设备在使用工况下的寿命进行预测。

2 传感器布点方案

根据环形防喷器的结构, 其主要的受力部位在壳体, 当环形防喷器受压时, 壳体受到来自内部向外的压力, 除此之外, 顶盖会受到内部向上挤的压力。如图1所示。

环形防喷器材料分布不均匀, 内部有大量的零件, 用三维定位方法会出现定位不准, 噪声信号特别多的现象。因此, 我们采用二维定位方式, 重点布置传感器在壳体及顶盖部位, 每个部位采用4个传感器, 从8个传感器中选择相近的4个, 可以组成6个四方形, 对环形防喷器全方位检测。传感器布置如图2所示, 检测到的部位如图1及表1所示。

3 试验前校准

对35-35环形防喷器上的8个传感器进行定位校准试验, 环形防喷器的顶盖组传感器间距为720mm, 壳体组传感器间距为1000mm, 上下两组的传感器间距为600mm, 用铅笔芯折断作为模拟源, 每个传感器作2次测试, 并且在顶盖和壳体之间4个矩阵的中点也做2次测试, 测试到的模拟信号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 顶盖上的传感器矩阵1-2-3-4和壳体上的传感器矩阵5-6-7-8模拟定位效果很好, 显示的信号坐标和模拟源的实际坐标相差不大;而对于连接顶盖和壳体的4个矩阵1-2-5-6, 3-4-7-8, 1-4-5-8, 2-3-6-7传感器位置的模拟源形成的声发射信号坐标偏差大, 但在这4个矩阵中间打的模拟源定位却很准确。虽然中间的4个矩阵中传感器位置的定位偏差大, 但这些传感器在上下两组矩阵中的定位却很准确, 同时中间4个矩阵的中间位置定位也很准, 那么我们在检测环形防喷器时, 采用传感器重复组合、多个定位面综合观察试验数据的方式, 用上下两个矩阵分别观察顶盖和壳体部位的信号, 用中间4个矩阵重点观察顶盖和壳体间的信号, 这样才能令检测更准确、更全面。

4 工作状态下检测及安全性测评

通过两次打压, 第一次打压产生33个声发射信号, 第二产生13个, 两次打压中信号的集中区主要在1-2-3-4号传感器的顶盖, 而且有个集中区域两次打压都产生信号, 接下来我们主要针对这个区域的信号进行分析。

在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 两次打压中这个范围内都产生了数个信号, 这些信号能量偏大, 计数量大, 而且具有重复性, 按照GB/T 18182的规定, 该声发射源属于中强度、强活性, 判为E级, 可以认定该防喷器顶盖坐标为 (580, 160) 的点, 周围60mm面积区域内的有严重的缺陷。为了进一步确定我们的判断, 我们采用超声波探伤对这个部位进行复检, 通过复检, 确认该部位存在一个裂纹。经过综合分析后, 该环形防喷器评定为E级, 不能继续使用。

5 结语

通过对声 发射在环 形防喷器 上的应用, 能够准确判断裂纹和缺陷发育规律和极限缺陷的发展过程。具有其他无损检测手段不能优势, 利用声发射检测技术正好弥补这些不足, 声发射检测只打磨布置传感器所需要的表面, 而且通过声发射传感器组成的矩阵可以同时检测很大面积的壳体承压能力, 这极大程度为检测节约了时间;无论是表面还是在壳体内部, 只要缺陷扩展, 声发射都能准确的识别, 并且只对风速、风沙、温度等周围检测环境有简单的要求。声发射检测技术在防喷器等井口装置检测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耿容生.声发射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困难及对策[C].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

[2]沈功田, 戴光, 刘时风.中国声发射技术发展[C].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

[3]沈功田, 李邦宪, 王勇.声发射技术在压力容器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C].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

[5]耿荣生, 沈功田, 刘时风.声发射信号处理和分析技术[J].无损检测, 2002, 24 (1) :23-28.

动态检测管理 篇9

关键词:背景差分法,帧间差分法,运动目标检测

运动目标检测[1,2]是智能视频监控的第一步, 运动检测的目的是自动分离出视频图像序列中的运动像素点和静止像素点, 将变化区域从背景图像中提取出来。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对检测到的运动像素点进行自动分析, 运用形态学的操作来确定前景对象, 最终根据前景对象的运动决定是否有意外情况发生并报警。运动目标的准确检测和分割对于目标分类、跟踪和行为理解等后期处理非常重要, 因为以后的处理工作主要是在运动区域上进行的。

1 运动检测常用方法

通常意义上讲, 视频监控系统中获取的视频图像包括前景和背景两部分, 它们在不同的问题中有不同的涵义。在本文设计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中, 摄像机是静止的, 并且前景主要是指人或者车辆, 背景主要是俯视角度下的街道马路等背景变化不迅速的场景, 这种场景基本上属于静止背景, 即使是变化也是缓慢的变化。而静止背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主要有光流法、帧间差分法、背景差分法等, 下面主要介绍应用最广泛的后两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3]。

1.1 帧间差分法

相邻帧间差分法[4]的运动目标检测的原理是:当监控场景中出现异常物体运动时, 帧与帧之间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别, 相邻两帧图像相减, 得到两帧图像亮度差的绝对值, 判断它是否大于阈值来确定图像序列中有无物体运动, 并报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因两幅图像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 对光线等场景变化不太敏感, 能够适应各种动态环境, 检测有效而稳定。不足之处是不能检测出物体的准确位子。采用这种方法时, 需要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间隔, 这一般依赖于所监视的物体的运动速度[5]。对快速运动的物体, 需要选择较小的时间差, 而如果选择得不合适, 最坏情况下物体在前后两帧中没有重叠, 造成被检测为两个分开的物体;而对慢速运动的物体, 应该选择较大的时间差, 而如果选择得不适当, 最坏情况下物体在前后两帧中几乎完全重叠, 根本检测不到物体。

1.2 背景差分法

背景图像差分法[6]是利用当前图像与背景图像的差分来检测运动区域的一种技术。它将当前每一帧图像与事先存储或者实时得到的背景图像 (不存在任何运动物体) 相减, 一般情况下, 由于运动物体在灰度上与背景灰度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 这样作差分后的差值图像只是在运动物体处有较大的灰度值。选取适当的阈值, 差值图像的灰度值大于阈值, 则判定被监视场景中有运动物体, 从而得到运动目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1) 检测出的运动目标位置精确, 且速度快, 因为它只需获取当前的一幅图像;2) 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阈值进行处理后, 所得结果直接反映了运动目标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不足之处是受环境光线变化的影响非常敏感, 容易产生误报警。

由此可以看出, 背景图像差分法成功与否依赖于背景图像。背景图像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处理环境中随时间推移引起的光线变化, 背景物体移入和移出等造成的背景变化, 为了使背景适应这种变化, 需要对背景进行更新, 即背景更新问题。对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需要对背景更新问题做特定的考虑。本算法的场景主要是在室内, 且摄像机固定, 会遇到的一些背景更新问题有:1) 背景的扰动:背景中可以含有轻微扰动的对象, 如随风摆动的窗帘不应该被看作是运动目标;2) 外界光照条件的变化: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光线、天气等的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3) 背景中固定对象的移动:背景里的固定对象可能移动, 如场景中的一把椅子移走, 对象移走后的区域在一段内可能被误认为是运动目标, 但不应该永远被看作是运动目标。

2 动态背景更新运动检测算法

在了解背景图像差分法和相邻帧间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后, 若将背景图像差分法和相邻帧间差分法结合起来, 使它们优势互补克服各自的弱点, 可以设计出一种改进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2.1 背景图像的提取与更新

背景图像是基于多帧平均法取得的。在程序开始视频预览后, 首先根据连续采集的n帧图像求平均值获取原始背景图像Bo,

使用一阶递归滤波器对背景图像进行动态更新

其中, Ik (x, y) 表示当前帧图像, Bk (x, y) 表示当前背景图像, Bk-1 (x, y) 表示上一帧背景图像。递归系数α决定各帧在背景图像中的贡献度, α越大, 当前帧和较近的帧对背景图像的贡献越大, 反之, 则当前帧和较近的帧对背景图像的贡献较小。所以, 当α较大时, 动态背景差分法的性能更接近于帧间差分法, 对背景的变化适应较快;而当α较小时, 动态背景差分法的性能更接近于传统的背景差分法, 更适合探测运动速度较慢的物体。

2.2 背景差分法实现运动检测

当图像中出现运动目标时, 由于目标会对背景产生遮挡, 造成当前帧图像和背景图像之间的帧间差别, 判断这种差别的大小就可以判断图像中是否有运动目标。

其中T为灰度阈值, 灰度阈值的大小决定运动探测的灵敏程度。式 (3) 所示的判断方法对于噪声影响和整体光照比较敏感, 容易产生误报。为此, 加入抑制整体光照变化和噪声的附加阈值Text, 调整运动判断条件为

其中:

式 (4) 的意义是统计每帧图像的帧差绝对值超过附加阈值Text的像素数, 如果超过附加阈值的像素总数大于像素数阈值T, 则判断为有运动目标。视频采集程序能够随时改变视频图像的分辨率, 所以像素数阈值T由程序根据图像大小以指定的固定比例动态确定。附加阈值Text有抑制整体光照和噪声两种功能, 因此Text需要考虑这两个因素。

噪声是每个系统 (包括摄像头、采集卡等) 都有的, 对于一个系统, 其噪声 (噪声点的平均数量和幅度) 通常有一个正常的水平, 可以根据使用的经验总结出抑制其系统噪声的阈值Tnoise的大小。光照阈值Tlumi需要通过当前帧图像与背景图像计算得到

N为检测区域内的像素总数, λ为调节系数。当仅有光照对图像产生影响时, 当前帧和背景图像之间的亮度变化在整体上比较均匀, 一般帧间差能超过Tlumi的像素点数无法超过像素数阈值T, 这样就有效地抑制了光照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当有运动目标时, 则当前帧和背景图像之间的亮度变化不均匀, 超过Tlumi的像素点数增多, 可以被判定为有运动目标。

综合考虑光照变化和噪声的影响, 附加阈值Text选为Tnoise和Tlumi中较大的一个。

3 结论

本文提出的动态背景差分法, 结合了背景差分法和帧间差分法的优点, 通过附加阈值的设定, 有效解决了背景噪声法对整体光照和噪声敏感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 此运动检测方法在静止背景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检测运动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洪文, 涂丹, 李国辉.基于统计背景模型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 2003, 29 (16) :97-99.

[2]张文杰, 戚飞虎, 江卓军.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中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的一种实用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2, 36 (12) :1837-1840.

[3]谭铁牛.智能视觉监控研究进展[C].第二届全国智能视觉监控学术会议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4]Foresti G L.Object recognition and tracking for remote video surveillance.IEEE Transacti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1999, 9 (7) :1045-1062.

[5]艾海舟, 乐秀宇.面向视觉监视实时跟踪的动态背景更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 37 (19) :104-106.

上一篇:团队文化管理研究下一篇:地震反演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