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灾公园

2024-10-02

避灾公园(共4篇)

避灾公园 篇1

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 除能满足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健身锻炼等活动外, 还要在重大灾害发生时能发挥抗灾避险功能[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 宝鸡震感强烈。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街心、广场、公园, 充分凸现其避灾避险的应急功能。现以宝鸡炎帝园为例, 探讨公园在抗震避灾过程中的特性及管理如下。

1 公园发挥抗震避灾功能的有利条件

1.1 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方便避险

公园一般都是建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 方便群众休闲、娱乐、健身。宝鸡炎帝园位于宝鸡市中心偏西位置, 公园占地面积158 650 m2, 其中草坪面积23 225 m2, 广场面积18 500 m2, 林地面积43 100 m2, 容纳力大。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0.5 h, 公园聚集避震群众达32万人以上。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给避震群众快速避险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公园全面开放方便避险

目前国内大多数公园都是开放性公园, 给避震带来很多便利。2001年宝鸡炎帝园作为西北首家开放式公园, 拆除了售票大门, 2006年又拆除了公园全部1 200 m的围墙, 公园周边增设13处可供游人方便入园的出入口。险情来临时, 群众可以最快最捷径的线路进入公园, 为群众避灾到安全地点缩短了时间。

1.3 公园四周便捷的交通方便避险

交通便利是公园所必具的条件之一。炎帝园位处宝鸡市区主要街道经二路北侧, 公园东侧为南关路, 西侧为宝福路, 南有广元路, 市区主干道围绕公园四周, 方圆2 km之内的群众步行不超过30 mm, 车行不超过10 mm都能很方便地从不同方向进入到公园内, 遇突发事件群众可使用各种交通工具迅速地入园避险。

1.4 公园开阔平坦的地势方便避险

按照《公园设计规范》建设的公园, 一般综合性公园面积大都在10 km2以上, 面积大, 地势相对平坦, 除了园林小品、亭、廊等构筑物外, 基本没有特别高大的建筑物和存在危险的设施, 加之在植物栽植中还考虑种植一些避灾品种, 因此, 公园的避灾避险优势更加明显。

2 公园在抗震避灾中凸现出的特性

2.1 公园空间的可容纳性

据统计, 地震灾害发生后, 在面积仅158650 m2的公园内搭起避震帐篷5000余顶, 避震群众近6万人, 公园显现出巨大的容纳能力。

2.2 方便快速的可聚散性

炎帝园与公路的连接面线长达800 m, 地震发生后, 群众在很短的时间内挤满园区, 在2次余震的相隔期内和政府通知结束震期避险的时候, 群众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很从容地撤离公园, 表现出了聚集和疏散的快捷特性。

2.3 公园绿地的可恢复性

地震应急期过后, 群众拆除帐篷陆续撤离公园, 震后的公园草坪枯黄、地面裸露、断枝死树、景石挪位, 被拆除用于固定帐篷的园林砖随处可见。据统计, 炎帝园震后共清理垃圾432 m3、砖块石头130 m3, 各种丢弃物14 m3, 恢复被毁草坪逾5 000 m2, 补栽乔灌木1 200余株。震后公园损失虽大, 但恢复很快, 在不到30 d的时间里, 又恢复到了震前的景观效果。

3 公园在抗震避险中显现的问题

3.1 人群迅速聚集的突发性, 导致管理不充分

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当天下午, 宝鸡市民很快占据整个公园, 不到傍晚公园内已帐篷密布。突然聚积大量人群使管理者猝不及防, 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抗震避灾中管理者对诸如市民带着帐篷、床板、铺盖, 拉着砖头、石块、沙子, 拿着绳子、钉子, 在公园内树上、草地、藤架上拉绳子、绑铁丝、钉钉子, 草地上砸木桩, 帐篷周围砌砖石、围沙子, 运输车辆任意频繁地在公园内穿行等现象, 束手无策。此外, 群众神情紧张, 情绪不稳, 严重影响管理者规范管理的力度。

由于灾害发生突然, 加之对这此灾害的处置演练不够, 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不足, 致使震棚密度达到极限, 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3.2 服务不到位

起初, 群众聚集在公园以简单的避震方式躲震, 余震接二连三地发生, 群众开始以较为复杂的方式做好了长期避震的准备, 整个生活都在园区, 公园服务跟不上, 导致园区内人来人往、秩序混乱。

3.3 设施不完备

震前公园内仅有3座厕所, 可供群众使用的水源共有5处, 其中2处在管理区内, 3处在公厕内, 果皮箱全园有68个, 公园健身娱乐区内没有照明设施。避震群众用水入厕都要排队, 甚至在园区内随处大小便, 仅有的果皮箱已不能满足需要, 没有照明设施的健身娱乐区帐篷内用蜡烛照明, 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4 公园在避震管理上的有效措施

4.1 制度建设做保障

建立健全应急突发事件预案, 其内容包括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应急通信保障;抢险救援的人员、资金、物资准备, 灾害评估准备;应急行动方案;灾后恢复措施、办法等。做到制度健全, 措施得力, 大灾到来时才能镇定自若, 忙而不乱, 有章有序, 按部就班, 把灾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使公园发挥最大作用[2]。

4.2 规划设计做保障

首先要考虑公园在城市中的合理分布。服务半径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 同时还要考虑居民分布密度, 应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在人口密度相对大的地段应挤出空间, 建设绿地广场和街头游园, 以保障大灾到来时人们能就近避险。其次在公园设计上应当考虑到广场、林地、草坪、坡地、水面、建筑、山体的比例, 给避灾群众以最大的避灾空间, 从而发挥公园应急避险功能[3]。

4.3 植物选择做保障

公园的基本要素是植物, 公园内的植物栽植手法也决定于应急避灾作用的发挥, 在植物栽植上应多考虑乔灌栽植比例, 在《公园设计规范》指标内可适度增加疏林草地。实践证明, 乔灌草复式栽植法在避灾中受损最为严重, 恢复所花费的资金和人力最多, 恢复期也最长。而疏林草地、嵌式草地、广场、道路在避震中最能容纳人群, 且灾后恢复园林景观花费资金少, 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到灾前景观效果。因此, 在既能达到设计要求又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前提下, 适当增加乔木、嵌式草地、草坪、广场面积以给群众提供最大的避灾空间[4]。

4.4 设施功能做保障

在公园设计中应考虑增加隐蔽的供水、供电、通讯设施, 还应建造物资储备、医疗救助仓储室, 食品贮藏室, 根据公园功能性质设计沙滩、水面等。确保灾害来临时做到快速反应, 确保供电、供水、联络畅通, 确保物资供应补给, 并具备防火防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使公园避灾功能作用更加强大, 从而保证在应急避险区域内可以应对较多的突发性困难, 满足群众避灾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振威.重视公园避难功能建设[J].环境保护, 2008 (11) :56.

[2]李柳林.城市防灾公园抗震减灾功能浅析[J].四川林业科技2008, 29 (2) :78-79.

[3]苏春生, 苏幼坡, 初建宇, 等.城市园林的抗震减灾功能[J].世界地震工程, 2005, 21 (1) :37-41.

[4]林小峰.凸现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难功能——汶川大地震给园林工作者的反思[J].园林, 2008 (7) :36-39.

避灾抓根本搬迁暖人心 篇2

一、领导推动,凝聚合力搬迁

修水县把避灾移民搬迁工作作为是一项政治工程、生命工程、民心工程。一是在力量上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19个县直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级指导、乡村落实、工作到点、搬迁到人”的工作机制。县委书记多次深入地质灾害区调研,提出了“整体搬迁,一步到位”、“能进城的不留镇,能入镇的不留村,能集中的不散居”的工作思路。县长亲自参与安置点的选点规划,现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二是在分工上责任明确。有搬迁任务的乡镇是责任主体,负责落实好搬迁对象、落实好安置地点、落实好宅基地、落实好建房进度和质量。县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作共事。三是在管理上重点考核。将避灾搬迁纳入对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四是在经费上优先保证。在县级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除保证配套经费足额到位外,还安排工作经费60万元。

二、宣传发动,正确引导搬迁

修水县除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反复宣传避灾搬迁的目的、意义、政策外,迁出地的乡村干部还做到“四到户”,即工作人员上门到户、宣传资料发放到户、政策规定宣讲到户、群众疑虑解释到户。在宣传上,不夸张,不许愿,把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讲清“四个道理”,树立“四种意识”。一是讲清避灾搬迁是省委、省政府为灾区群众办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的道理,树立“珍惜机遇、抢抓机遇”的意识。二是讲清避灾搬迁是从根本上彻底摆脱地质灾害威胁的道理,树立“一时苦和累,换来子孙福”的意识。三是讲清灾区群众是避灾搬迁的主体的道理,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意识。四是讲清早搬迁早受益、早投入早致富的道理,树立“主动搬迁、重建家园”的意识。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灾区群众纷纷报名申请要求列入搬迁计划。同时,迁出地的乡镇还组织搬迁对象到已建成的深山移民点参观,让群众眼见为实。不少地灾区群众说:“大家都想搬,就是没指标”。

三、多轮驱动,创新方式搬迁

修水县探索出5种安置方式,破解了“人往哪里去”的难题。对经济条件较好、有生活来源的农户引导到县城或集镇实行“务工经商,城镇安置”;对在一个行政村内隐患点较多、人口规模较大的农户引导到中心村实行“统一选点,集中安置”;对零星分散、户数较少的村庄实行“村内调剂,就近安置”;对特困农户采取购置当地村民旧房实行“投亲靠友,分散安置”;对符合五保条件的老弱病残者实行“五保老人,敬老院安置”。政府不搞强迫命令,不搞“拉郎配”,采取“先集中后分散”的办法,由搬迁群众“先看地方后建房”,自主选择安置地去向,全县移民共建新房3.18户幢(套)。安置模式的多样化带来了住房模式的多样化,有统一选点一户一宅的,也有公寓式一户一套或合作建房一户多套,促进了整体搬迁。去年,共搬迁176个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率达92%。

四、机制牵动,政策激励搬迁

一是资金管理上做到“四个不”。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封闭运行,采取“一卡通”管理和资金报账制,确保做到不吃一顿饭,不饮一杯酒,不吸一支烟,不挪一分钱。至目前,避灾补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二是集中安置点的规划上做到“五个结合”。即移民安置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深山移民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灾后倒房重建相结合。所有集中安置点都经矿业部门地质灾害评估确定。如白岭镇、漫江乡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建立安置点,既扩大了集镇规模,又增加了就业机会。三是进城进园安置上做到“五个不变、五个纳入”即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山林经营权不变,宅地基使用权不变,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惠农补助政策不变,移民扶贫政策不变;并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纳入城镇教育保障体系,纳入城镇医疗、养老保险体系,纳入城镇就业服务保障体系,纳入城镇优抚保障体系。全县有25户移民实现了进园安居就业。四是在移民搬迁后做到“三不两走一平”。“三不”,即不再安排基础建设项目,不再审批建房用地手续,不准再新迁入人口。“两走”,即移民搬迁后,必须户口迁走,财产搬走。“一平”,即原有旧房拆平我们把折除旧房作为一个关键环节来抓,先签订折旧承诺书,再确定移民指标,以彻底消除地质灾害区的安全隐患。

五、服务促动,精心组织搬迁

“水灾避灾11招”教学案例 篇3

那么矿井一但发生透水事故, 该如何避灾?如何进行自救互救?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培训, 使学生学员牢固掌握, 提高安全技能, 收到好的培训效果?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将水灾避灾总结为“水灾避灾11招”, 让学生学员容易记住井下水灾避灾求生的小诀窍。

1 水灾避灾十一招

1.1 救灾演习要重视, 避灾路线要记熟

《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

《煤矿防治水规定》第117条规定:矿井应当设置安全出口, 规定避水灾路线, 设置贴有反光膜的清晰路标, 并让全体职工熟知, 以便一旦突水, 能够安全撤离, 避免意外伤亡事故。

因此, 在煤矿企业每年一次的矿井救灾演习中, 每个职工都要重视演习, 熟记井下水灾避灾路线、安全出口, 知道哪里可以去, 哪里不能去。

1.2 避险系统要熟悉, 安全设施要利用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了《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

2007年7月29日,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煤矿发生洪水淹井, 造成69名矿工被困。经过76个小时的艰苦营救, 被困的69名矿工全部生还。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该矿井具有一定的防灾抗灾能力。煤矿井下有避难硐室、电话、压风管路和防尘喷水管线, 提供了通讯、通风送氧、输送流食的通道, 形成了“三条生命线”。

观看视频《河南支建煤矿抢险救灾奇迹》。

1.3 透水预兆要牢记, 发现隐患快撤退

《煤矿安全规程》第266条规定: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 应当立即停止作业, 报告矿调度室, 并发出警报, 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 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观看视频《左云煤矿透水事故》、《广东梅州大兴煤矿透水事故》, 这些透水事故在发生前, 都有明显的透水征兆。在左云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前几天打钻时, 钻孔里的水喷两米多远, 说明离老空水已经很近了。

1.4 透水一旦发生后, 事故报告要及时

在透水发生的第一时间, 在现场和附近工作地点的人员, 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 以最快的速度判断和观察突水的地点、水的来源、涌水量和危害程度以及井下人员目前的情况报告给调度室, 与此同时向附近和下水平的工作人员发出警告。

这些努力将会为接下来的救灾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2007年7月29日,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煤矿发生洪水淹井, 造成69名矿工被困。抢险救灾指挥部围绕“一堵” (坚决堵住溃水区不再漏水) 、“二排” (加快排水清碴速度) 、“三送” (送风、送氧、送奶) 的抢救方案, 经过76个小时的艰苦营救, 被困的69名矿工全部生还。主要得益于事故报告及时, 为救援争得了宝贵时间。发现透水事故后及时通知调度室及时撤离人员, 减少了井下被困人数。同时及时向县煤炭局、安监局汇报, 并请三门峡市、义煤集团等救护队到现场救援。

1.5 水势凶猛不要慌, 紧紧抓住固定物

透水时, 如果水势很猛, 冲力很大, 情况不允许转移和躲避, 则要紧紧抓住棚腿、棚梁或其他固定物件不放, 防止被水头打倒冲走, 等水头过去之后再转移。

王家岭矿“3.28”获救者 (一名湖南籍工人) 口述:“我在山西好几年了。以前也在一些煤矿干过。出事那天, 是我来到这个工地上班后第一天下井作业。水位越来越高, 我前面的巷道顶部全被淹了。我用皮带捆住腰, 吊在巷道里的锚杆上, 一直吊着。我的下半身泡在水里, 泡了3天3夜。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水位下降了许多, 我就赶紧下水游, 游到了位置高的地方。”

1.6 面对水头要镇静, 尽快撤到上水平

等水头过去之后,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迅速撤到突水地点以上的水平, 尽量避免进入突水点附近及下方独头巷道。

王家岭矿“3.28”获救者 (山西阳城籍工人) 口述:“我们4队有个老工人, 姓高。他年龄大、有经验。老高想了个办法, 带我们逃到地势高的地方搭架子。我们合伙用井下的井架和网片搭了个架子, 有五六十公分高, 能坐二三十个人, 盼着救援快点来。”

1.7退路如果被水淹, 切忌潜水去乱钻

撤退途中因冒顶或积水堵住退路, 严禁盲目采取潜水等冒险行为来脱离险区, 因为潜水容易被水中杂物缠绕或撞击而溺水死亡, 应该静等救援。

2010年6月3日凌晨5时许, 晋煤集团天安公司效南煤矿因盲目进行掘进, 导通采空区积水, 造成透水事故。事故发生后, 在三三采区运输下山作业的掘进一队7名工人, 因为工作面瓦斯浓度高, 正往三三采区运输下山巷的平台上走, 刚上到平台, 就看到有水从巷道的皮带处流下来, 将平台下的巷道淹没, 于是7名工人赶忙爬到距离平台有3米高的棚架上避险。水位下降后, 工人吴某说:“我游过去给大家看看情况, 去找人救大家。”说完就穿着衣服下到了水中沿皮带的方向往上游, 但游了一会就被水淹没了 (6月6日, 现场救援人员发现遇难的矿工吴某, 其余6名工人获救) 。

1.8 判断是否老空水, 若是戴好自救器

当老空水涌出, 使所有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 现场人员应立即佩戴隔离式自救器或压缩氧自救器。在尚未确定所在地点空气成分能否保证生命安全时, 决不能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夹, 以免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老空水的判断:老空水搓动有润滑感, 发涩, 有臭味, 透明度差, 有毒有害气体增加, 一定要戴好自救器。

1.9 下山出口若被淹, 独头上山暂躲避

对于上山掘进施工人员和来不及撤到上一水平的人员, 如果独头上山下部的唯一出口已被淹没、堵塞而无法撤退时, 则可在独头工作面避难待救。因独头上山内的空气在短时间内被水压缩后形成了高压氧仓, 压力增大, 不仅能阻止水继续上升, 还能阻止有害有害气体进入。2004年10月26日东北某矿发生水灾事故, 3名四川籍矿工生还。他们3人撤退到了一独头巷道内, 被困了5天5夜后全部生还。而另1名矿工与他们冲散后, 不幸遇难。

1.1 0被困井下心莫慌, 节省体力等救援

避难人员在避难时应静卧休息, 避免不必要的体力和氧气消耗, 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 要克服困难, 切不可悲观消极与急躁;要坚信组织上一定会前来营救, 一定能安全脱险。

煤矿井下透水被困可以活多久?应该指出, 煤矿发生事故后, 矿工在井下被困一二十天乃至更长时间后, 仍能生还的事例并不少见。1976年, 唐山发生地震, 开滦矿务局赵各庄煤矿5名矿工被困井下15天后得救。1927年, 山东华坞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后, 大批矿工被困井下, 其中有28名矿工困21天后得救。1941年6月, 淮南大通煤矿透水, 2名矿工在井下被困19天零3小时, 后被救出, 幸存矿工名叫余月和。新中国成立前, 河南观音堂煤矿一次透水事故中, 有个叫刘茂水的矿工在井下被困了28天得救。

看看历史文献中的一些记载:《博山县志》上记载, 山东博山县山头庄某煤窑发生透水事故, 1个多月后, 矿工王腾子不死而获救。该志卷十五载:“山头庄某煤井被水淹没, 工人数百名溺焉。月余, 水既涸, 闻横洞中有人语。继而察知为工人王腾子, 因出诸井面细询之。乃知水方来时, 伊即奔避高处, 故得不死。”还有在井下存活长达1年多的记载。清代末年陕西铜川矿区“陈炉镇三井炭窠, 井中水至, 煤工三十人被淹……经岁余, 窠主为淘井, 始知当时水入他道, 工人非淹毙, 乃久饿并窒息而死也。一一出之, 尸抵井外, 更生者二十九人……惟一死。贵州《兴仁县志》载:“有挖煤入洞而洞门陷者, 幽于洞中已三年。后开此洞, 始负之出, 则遍体黄毛长寸许。亦言洞中有浸水盏许……日饮其水不饥。其人尚在, 能夜间视物如昼。咸异之。”这件事是作为一项“奇迹”被写入《县志》的, 确实让人称奇。

1.1 1找到避难好空间, 相信政府相信党

2009年6月17日, 贵州晴隆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其中3名矿工被困井下25天计604小时后奇迹生还, 创造了同等条件下, 人类的生存极限, 原因就是队里的一位老工人熟悉井下巷道系统, 知道一条高水平的巷道三平巷, 才让这几个工人死里逃生。还要更重要的是我们政府从未放弃他们, 想尽一切办法, 不惜一切代价,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停止救援工作, 才使他们的坚持有了意义 (电影《幸存日》故事就取材于该矿难的求援事件) 。观看电影《幸存日》片段。

2 结语

2.1 教学方法及效果

在水灾避灾的讲授中采用多媒体、图片、事故案例、视频录像等大量资料, 来增强学生学员学习的兴趣。用一张张漫画来进一步说明避灾措施, 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增强学员的印象, 突出这些避灾措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用精炼通俗的语言概括, 便于学员记忆, 且“水灾避灾11招”读起来朗朗上口, 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2.2 水灾避灾11招

避灾硐室管路预埋系统设计 篇4

1 避灾硐室管路预埋系统的建设内容

为了形成避灾硐室的整体防护功能, 井下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供电系统的管道、线缆以及监测监控系统的设备需接入避灾硐室。为了防止灾变情况下各种管线损坏,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一般对管线采取预埋或套管预埋的方式进行保护。

2 避灾硐室管路预埋系统设计

2.1 方案设计背景

某金矿采用平硐—盲竖井开拓方式, 该矿地表标高419m, 盲竖井井底标高35m, 垂直距离384m, 设计在盲竖井井底车场附近建设避灾硐室。硐室额定容量30人, 总长度24.2m。生存室长度18m, 过渡室长度2m, 连接通道长度3m, 两道防护密闭墙体厚度0.6m, 门墙周边掏槽, 深度0.2m, 墙体采用C30混凝土浇筑, 巷道断面形状为三心拱形, 巷道宽度2.1m, 墙高1.8m, 铺底厚度0.3m。

2.2 管路预埋系统

管路预埋包括:供水、供风、单向排水、单向排气、供电、通信、监测监控等管路, 管路材质均为无缝钢管。除单向排气管路外, 其它管路进入避灾硐室前均埋设巷道底板中, 埋设深度大于0.2m。

(1) 供水管路:设置一趟供水管路, 管路规格DN50, 埋设于巷道左侧底板中。

(2) 供风管路:设置一趟供风管路, 管路规格DN100, 埋设于巷道右侧底板中。

(3) 单向排水管路:共计设置三趟, 其中生存室两趟, 过渡室一趟。生存两趟排水管路靠近供水管路埋设, 管路规格DN100;过渡室排水管路靠近生存室排水管路布置, 管路规格DN50。

(4) 单向排气管路:共计设置三趟, 其中生存室两趟, 过渡室一趟。生存室两趟单向排气管路竖向设置, 管路规格为DN100, 下部管路距离巷道底板距离为0.5m, 距离巷道右侧距离为0.2m;过渡室管路规格为DN50, 与生存室下部管路平行布置 (左侧) , 距离下部管路距离为0.2m。

(5) 供电、通信、监测监控管路, 共计设置三趟, 管路规格为DN50, 靠近供风管路布置, 间距0.1m。

第二道防护密闭墙除缺少一趟单向排气管路和一趟单向排水管路外, 管路布置同第一道防护密闭墙。

3 结语

该管路预埋系统方案设计与施工实践相结合, 已在众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实施。管路预埋系统是紧急避险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系统性能的发挥需要综合多种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和工艺更多的应用于矿山, 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形势必然会向安全、高效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荣立, 何国伟, 李铎.采矿工程设计手册[M].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3.

[2]孙继平.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 2011.39 (01) :69-71.

[3]孙继平, 杨大明, 张志钰.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2.

上一篇: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下一篇: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