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创新

2024-09-30

工艺创新(共12篇)

工艺创新 篇1

俗话说“无点不成席”, 餐饮业的发展, 刺激市场对面点人才的需求, 同样各种商务、休闲茶楼的突起, 也需求大量的面点人才, 特别是技艺高超、具有创新意识的面点人才。但是目前面点工艺教学目标与市场对面点人才的技艺要求脱节, 毕业生供应量与市场对面点人才的需求量成反比, 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教学设备陈旧, 新原料、新理念很难在点心中运用。重烹调, 轻点心的思想难以消除等等。一切都给面点工艺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面点专业教学是一种职业教育, 中国面点是文化、是艺术、是融多种学科于一体的科学技术, 它是我国人民几十年来有关饮食与营养的智慧与知识的结晶, 形成了完整的独特理论工艺体系。从历史的“师徒相袭”发展到今天的正规化课堂教学, 这是面点传授方法的重大改革。21世纪初, 烹饪人才队伍迅速膨胀, 竞争激烈, 烹调师的薪水与点心师的薪水差距越来越大, 加上传统的思想观念, 独生子女的普及, 造成读中等职业学校的烹饪专业学生生源大幅度缩水, 烹饪班每年的招生人数在逐年下降, 学生怕劳动, 怕吃苦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这种状况下面点人才显得更为奇缺, 面点工艺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以便吸引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对面点的青睐, 为烹饪点心专业增添新鲜血液。

如何提高面点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 帮助学生提高合作能力, 培养高素质的点心人才的教学方法, 都成为我们面点教师面前的课题。本人通过近十几年的面点工艺教学, 有以下几点体会, 与同仁们共享。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前提

目前, 烹饪班的学生大多数进校文化成绩不理想, 道德品行自觉性约束能力不够, 加上家长与社会的偏见和自己认知能力不够, 使得他们内心产生一种自暴自弃和对学习厌恶的情绪。因此, 如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是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解决的问题。

在面点教学中, 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信心的树立。如在开学初期对学生进行思想理念的灌输, 了解“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并介绍往届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及他们目前在岗位上的工作及薪资待遇,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对专业的选择是正确的,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又如在开学第一节面点工艺课的教学中, 通过播放录像、展示点心图片、烹饪大赛实况及获奖图片, 让学生从感性上对本学科有进一步的了解, 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 始终遵循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原则, 课题的训练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以便让学生在好奇、感兴趣的激情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给予大力地表扬和鼓励, 从而进一步树立了他们学习的自己信心。

二、采取产、教、贸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注重生产性实训

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 我在专业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1.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 把授课地点从教学搬到了专业实训室, 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师一边讲解, 学生立即动手操作, 使学生能够更形象、更具体地理解各项技能的要求, 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同步提高的目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不但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动态性, 加大教学信息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真正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 而且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职业氛围,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意识。

2. 通过“外卖”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所谓“外卖”, 就是学校创造条件, 学生将自己的实训成果对学校的教职工及学生们销售。这种方式, 不但能够切实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而且能够降低部分实践教学成本, 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外卖”活动本着“充分锻炼、自主经营、创出特色、回报学校”的原则进行, 由专业教师统一组织管理, 重点负责严把“外卖”产品的质量关。由学生6人一组, 选定生产组长和销售组长各一名, 通过原料采购、生产、销售, 加强了学生对原料知识的掌握和成本控制要素的把握, 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经营能力和成本核算能力。

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新型教学模式

选聘点心及营养待业技艺大师来学校授课, 使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 聘请一定数量的技术、工艺大师作为兼职教师致力于与专业保持紧密联系, 克服了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的传统教学弊端。这种聘请与大师、名师表演是有区别的。外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传授传统点心, 更多讲授行业流行做法及先进的加工技术, 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足够数量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与三星级以上酒店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留出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 同时选派学生轮流到酒店顶岗实习, 做到全年不断线, 真正实现了工学交替。

通过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想培养一名高素质、高技能的烹饪专业技术人才, 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是指日可待的!

工艺创新 篇2

初一学生适用

大兴区金海学校

赵修芬

课时:18课时

课题目标:知识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即除了学习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以外,学生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日常生活中,一些没用的废纸、报纸,鸡蛋壳、不同形状的落叶、糖纸、包装纸、各种颜色的布头、线条、贝壳、鱼骨、羽毛、石子等都可用在劳技教学中。把这些废弃材料作为一种资源收集起来,变废为宝,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材料利用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还减轻了学生与家长的经济负担。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假设、想象、讨论、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进行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这些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教学目标:

1、态度目标:利用废弃材料做工艺品,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形成环保意识。

2、能力目标:根据不同材料的质地培养学生的搜集材料、统计分类、处理信息、想象与创新能力。

3、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制作工艺品的一些知识,并能够熟练的应用。展示作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准备:

1、教师:照片、样品资料,教师收集的废弃资料等。

2、学生:搜集资料,适当的用具。课题实践方案:

第一节:收集利用废弃材料

第二节:利用废废弃材料制作工艺品 第三节:从我做起,自我宣传 实践方法:

小区调查,通过观察、访问、咨询,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收集资料、整理材料、设计构思、制作创新的能力。实践形式:以小组、集体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过程:

第一节:利用废弃材料(2课时)

实践目标:了解哪些废弃材料可利用

实践任务:小区调查,通过观察、访问、咨询,收集资料、整理材料、利用废弃材料设计构思、学习制作工艺品。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收集的废弃资料、图片、样品、文字资料等。学生:带笔记本、笔、彩笔、剪刀、胶棒、镊子等。实践方式:看光盘、展示、提问 实践过程:

1、教师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

2、让学生调查小区、工厂等周边废品回收情况,了解一些关于垃圾管理与回收的一些常识,有选择的利用废弃材料,同时加强环抱意识的培养(强调注意事项及安全)。

3、在课堂上讨论。让学生理论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学习制作工艺品的方法。

第二节:利用废废弃材料制作工艺品(15课时)

实践目标:利用环保材料制作工艺品

实践任务:收集资料、整理材料、利用废弃材料设计构思、学习制作工艺品。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收集的废弃资料、图片、样品、指导等。

学生:带笔记本、笔、彩笔、剪刀、胶棒、镊子等需要的用具。实践方式:材料加工、粘贴、写字、绘画,展示、提问 实践过程:

1、利用废废弃材料制作工艺品,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各项能力。要制作一幅妙趣横生的粘贴画,是需要开动脑筋、花费心血的。它能开发智力,是你勤于思考,更加聪明。制作一幅工艺品需要巧妙构思,同时也许要灵巧的双手去进行材料加工、粘贴、写字、绘画,可以培养动手能力,使你心灵手巧。利用环保材料进行工艺品创作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构思,当你选定一些材料进行创作时,如何确定你的题材和如何去表现这个题材,就是一个构思过程。至于题材应从生活中寻找你所熟悉和有意义的素材。怎样表现的问题也是一个艺术问题。比如说,用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去表现,是较为写实,还是较为抽象;是运用比喻,还是夸张些等。(2)拟草稿,把经过思考逐渐具体化的意图用图纸表现出来,这是创作的第二步(图纸需要经过几次修改才能完善)。在拟草图中,要逐一解决构图、造型、色彩等问题,同时也要考虑材料的运用。(3)准备材料与工具,制作工艺品的材料应该一开始就考虑。当草图完成后,就要根据草图的要求去准备绘制用的材料和制作用的工具。如喷沙画要准备细沙、粘胶、纸板、笔等。每种材料都要预计到一定的损耗。不同材料有不同特性。装饰画特别强调材料和形式的运用。(4)制作,不同形式的装饰画有不同的制作过程。从材料的加工和形成来说,有剪、撕、折,扭、削、裁等方式;而从制作技法来说,则又有贴、染、刻、喷、拓、涂、钉等多种工艺手法。如拼贴画,先要把材料根据需要折成小块,再拼贴到背板上。还有各种制作技巧,如果心中没数,可在一些废料上先尝试作一下,确定后在正式制作。一般是在木板或纸板上描出图案的轮廓,再在轮廓上按图样加工。(5)装裱,完成后的作品需要用框架装饰起来,清理画面,使画面更加完美。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由于材料的不规则性及制作中手法的随意性,创作出来的效果未必与原稿一样,应在创作中随时加以调整和变化。

2、利用环保材料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

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实物的作用。通过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小工艺品的制作,展现每个人的特长,设计好的作品。

(1)装饰画系列:植物装饰画、蛋壳装饰画、纸画装饰画、布装饰画、木屑装饰画、线织装饰画、塑料装饰画、鱼骨装饰画、种子装饰画等。

(2)小摆设系列:电器造型、雕塑、建筑造型、容器造型、几何立体造型、花座、玩具造型、其他等。

3、学习以小组合作、个人独立、个人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采用互帮互助,共同协作的形式,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大胆创新废物利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强调安全等注意事项)

4、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第三节:从我做起,自我宣传(1课时)

实践目标:参加环保教育活动,组织小组,作好宣传。

实践任务: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可以在展板、墙报、编刊物中展示学生作品,并呼吁人们节约材料,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收集的废弃资料、图片、样品、文字资料等。学生:带笔记本、笔、彩笔、剪刀、胶棒、镊子、材料等。实践方式:材料加工、粘贴、写字、绘画,展示、提问 实践过程:

1、积极参加环保教育活动,组织小组,制作宣传展版。

2、除了课堂上前面展示以外,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可以在展板、墙报、编刊物中展示学生作品。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

3、充分利用废弃材料,呼吁人们节约材料,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活动延伸:

1.区别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2.以后你将怎样利用可更新资源?

课题:《庆祝春节》 课时:4课时

课题目标:“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由它可引申出中国的文化、风俗习惯等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生对“节日”的感受,使学生养成尊重民族传统的习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目标:

1、态度目标:对比春节的过去与现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

2、能力目标:展示作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创新能力。正确评估作品,获得成就感。

3、知识目标: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并能较好地运用。实践准备:

1.教师:照片、样品资料,投影仪、音乐等。2.学生:搜集资料,展示作品、适当的用具。课题实践方案:

第一节:收集有关春节材料 第二节:制作并展示作品

实践方法: 图书馆、上网、咨询,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收集资料、整理材料、设计构思、制作创新的能力。实践形式:以小组、集体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过程:

第一节:收集有关春节材料(1课时)

实践目标:让学生收集有关春节材料:春节的来历、风俗习惯、文化;春节的服饰、食品等。

实践任务:收集材料、整理材料,让学生讨论有关“春节”的一些中国文化。让学生为中国有那么多悠久、灿烂的文化而自豪。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收集的资料、图片、样品、文字资料等。

学生:带笔记本、笔、彩笔、剪刀、胶棒、镊子,准备用具、材料等。实践方式:观察、展示、提问 实践过程:

1、教师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

2、在课堂上讨论,展示材料。

第二节:制作并展示作品(3课时)

实践目标: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通过春节这一课题引出更广的内涵,也给同学一个展现特长的机会。实践任务:让学生有选择的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各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获得成就感。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收集的资料、图片、样品、文字资料等。

学生:带笔记本、笔、彩笔、剪刀、胶棒、镊子,准备用具、材料等。实践方式:观察、展示、提问 实践过程:

1、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经验、爱好、个性等差异,以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为原则,将他们分成四个组:立体服装纸模组、剪纸组、食品组、立体小工艺品组。各组同学用不同方法表现同一个主题《庆祝春节》。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各组竞争意识,使整个班级的同学都得到了提高,发挥了真正的主体作用。

2、学生具体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的主动参与。让全班学生觉得人人是天才,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获得成就感。教师答疑解难。

3、评价总结拓展创新:通过春节这一课题引出更广的内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堂课上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看到了别人的长处。

4、通过作品对比春节的过去与现在的不同,联系实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好而努力学习。

5、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各组竞争意识,使整个班级的同学都得到了提高,发挥了真正的主体作用。

课题:《编中国结》 课时:20课时

课题目标:中国结历经千年不衰,现在正逢盛世,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现已成为人们日常服饰的一贯重要装饰部分,并伴随着人类服饰的发展而逐渐变化,日益丰富的。它虽然只是服饰的附属部分,但是能达到画龙点睛、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我国的结艺源远流长,其制作方法、材质、图形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样的制作工艺。其生动优美的造型以及色彩的和谐搭配,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结作品,激发兴趣。)教学目标:

1、态度目标:继承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特色,认真学习发扬中国工艺文化。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

3、知识目标: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并能较好地运用。实践准备:

1.教师:照片、样品资料,投影仪、中国结、音乐等。2.学生:搜集资料,展示作品、适当的用具。课题实践方案:

第一节:收集有关中国节的材料 第二节:学习中国结,大胆创新 第三节:拓展内涵 实践方法:

图书馆、上网、咨询,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收集资料、整理材料、设计构思、制作创新的能力。实践形式:以小组、集体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过程:

第一节:收集有关中国结材料(1课时)

实践目标: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实践任务:让学生有选择的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各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获得成就感。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收集的资料、中国结、图片、样品、文字资料等。学生:带笔记本、笔、彩笔、剪刀、胶棒、镊子,准备用具、材料等。实践方式:观察、展示、提问 实践过程:

问题1:你在哪里见过中国结? 问题2:中国结还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问题3:有关中国结的材料,你还知道哪些?

让同学通过调查、观察、查阅资料、上网等得出结论。

第二节:学习中国结,大胆创新(18课时)

中国结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工具少、材料简单多样、好学易做。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绳编结而成的;每一个基本结都有它编结的规律;每一个基本结又都根据其形、意而命名,如方胜结、笼目结、梅花结、酢浆草结等。如果把不同的基本结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他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便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品,不同造型的组合表示一种强烈浓郁的美好祝福,赞颂与传达忠心至诚的祈祷和美好的心愿。

1.教师简单介绍学习要求。

2.通过VCD看专家讲座。(问题略)

3.学生讨论提问,具体操作,学习十几种基本结,如:释加结、绶带结、平结、万字结、祥云结、琵琶结、圆柱结、团锦结、长盘长结、二回长盘结、三回长盘结、复翼庆结、十字结、绣球结、表带结、双钱结等,然后进行加工、组合、创新,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活动扩展:学生课后写一写学习的体会,并进行交流。

第三:拓展内涵(1课时)

创新,工艺名家的收藏圣经 篇3

阿强和他的“花姑娘”

2007年,海口。

一块被铬掉的黄花梨角料,因为长栢丑陋,工人看不上眼,打算扔掉。这时,阿强来了,阿强看见它。第一眼,也觉得丑,再仔细瞧,阿强有了主意,心里开始描画它真正美好的样子,阿强带走了它。花了N00块人民币。

回到坝下后,阿强几乎没有多做修饰,只在中间加了一只小蜘蛛,它立刻就鲜活起来了:原来如网状的古老纹理,因有了它,有了生命,有了令人啧啧惊叹的价值。

这一件作品,阿强为它取名为《独坐军中帐》,在2008年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和精英活动中,被评为银奖。现在,有人出价到3万,阿强也没舍得卖。

说起来,像是一个温情脉脉的爱情故事,两个人从相遇,到相爱,都是缘分。阿强对待黄花梨也是这样。人称“花痴”的阿强,就把海南黄花梨当作一个个楚楚动人的花姑娘,也许被埋没在风尘中,也许正在饱受风霜,等阿强来了,抱回家,细细对视,静静对话,发现她最深处的美,然后用他的巧手雕刻,打磨,她就拥有了风华绝代的美,以及不可估量的价值。

这就是阿强。

因材施艺,雕刻精致面孔

阿强,本名吴永强,2008年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大师,福建省民间工艺大师。

思维开阔、年轻帅气、见多识广、深厚功底,以及对海黄的真诚喜爱,让阿强从众多的家庭小作坊式小店中崛起,渐渐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市场。

而阿强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如《独坐军中帐》一样,因材施艺,稍做雕琢,为木材注入生命,一件件经典作品就诞生了。

“80%以上的作品都是纯手工,做出来的东西,很多都是孤品。”所以,虽然国内外经济形势一片悲观的时候,阿强十分乐观,“我们的东西只升不降。”

也难怪,海南黄花梨老料本身已经绝迹,现在流传的都是几百年前的,经过几百土千年的岁月冲刷,经过一场又一场的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的伤害等等,留存至今的原材料已足够珍贵,被誉为“木材中的大熊猫”,层至比大熊猫更为珍贵,因大熊猫还在遗传,而海黄已经绝迹了。“现在也有人开发新品种的海黄,但是等它长成,要等100年以后了,我们这一代是看不到了。”阿强说,“现有的,宁可把料放着,也不能乱做。”

把料放着,再多些时间相处,再多些温存,了解她的脾性,发扬她的美,阿强与花姑娘之间,开始一段又一段的愛晴故事。

危机中走上创新之路

喝茶的时候,阿强取出几件刚刚完成还没打磨的作品,其中有两个笑得憨态可掬的弥勒佛,笑脸和手势,部极为夸张,还是我们第一次见到。

这就是阿强的创新:打破传统的佛像、观音等雕刻形象,借鉴漫画笔法,使用夸张、变形、抽象的手法创作,作品时尚前卫,更能吸引年轻一代的收藏者。

创新,结合传统的中国古典文化,阿强用这两个法宝,带着企业向全国最大的海黄工艺品作坊迈进。

前文提到,海南黄花梨已经绝迹,发现一件少一件,收藏一件是一件,因为材料的极度稀缺,再过几年,所有的材料都被利用以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就面临着瓶颈。

所以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价格略有下降时,为了企业能做得更长远,阿强开始倾尽财力收藏原材料,用阿强的话说就是“能拿到材料,就能赚钱”。比如,前些日子,当得知海口有两千斤根料时,他马上扑了过去;这两天他又听说天津有堆老料,他又全身荡漾起夹……

阿强的忧虑,也注定了海黄的升值。他开始关注“艺术家居”,既有实用性,又有收藏性的家居用品,以图长久、可持续发展。

海黄投资攻略

在金融危机中投资房产和股票损失惨重的人们,不妨转移注意力,关注一下黄花梨。

任何市场,都有人出去,有人进来,但在海黄市场。“材料不可复制,工人手艺不可复制,材料、工艺都是独有的,是孤品,甚至是全世界独有的,因为外国没有海南岛,外国人也不可能学习中国的传统工艺,而且中国的文化、底蕴他们也学不来。”阿强说,“现在进入投资收藏海黄,时机非常好。经济好的时候,收藏靠财力,经济困难的时候,收藏要靠眼光。”

这个“眼光”,阿强建议,远景投资一定要投精品,所谓精品,除了罕见的“孤品”极具收藏价值外,挑选好材料、好工艺的作品,保值升值空间也非常大。

链接

黄花黎贵比黄金钻石

海南黄花梨——每1000克黄花梨约等于40克黄金、2000克白银,被称为“家具材料中的钻石”。海南黄花梨,学名“海南降香黃檀”,产自中国海南岛,多生长在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海南黄花梨木不静不喧,肌理如行云流水,或隐或现,且质地坚硬、木性稳定、耐性超常、视觉美观,经长期使用器具表面会自然产生酷似玉质的润泽外层,即“包浆”。在明代已被广泛使用,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高贵的家具用材。

海南黄花梨不易成活,且极难成材,直径每生长1公分须耗时20~30年,一把木椅所用的板材至少需要生长五、六百年。目前坊间用来制作家具的旧料,至少需在木材砍伐后存放30年以上,否则,将被视为新料,其价值仅为旧抖的30%~5C%。

井架空中散装竖立创新工艺 篇4

山东淄博集团亭南煤业公司亭南煤矿新主井由该矿原风井改建而成, 同时为了缩短该提升系统的安装工期, 决定在新的风井未完成以前完成新主井井架的安装工作, 待新风井正式投入使用以后, 拆除原风井井筒内设施, 然后再安装新主井井筒装备设施。

亭南煤矿新主井井架安装工程由淄博矿业集团设计院设计, 西安煤炭建设监理中心实施监理, 中煤第三建设公司机电安装工程处承包施工。该主井井架为四斜撑式钢井架, 基础采用混凝土桩基础, 总高度61.3m, 总重量600t, 其中井架基础中心标高-1.8m, 下天轮中心标高48.200m, 上天轮中心标高55.000m, 天轮检修起吊平台高度为61.300m。详见井架1:1空间建模图。

2 高空散装的技术及难点

2.1 关键技术及保密点

(1) 井架1:1空间建模。

(2) 重心计算及吊点布置。

(3) 空中合茬。

(4) 测量找正。

(5) 跳板搭设及空中焊接。

(6) 吊车的选用。

2.2 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比较)

本工法适用于所有煤矿及其他矿井大型钢结构井架安装, 尤其是生产矿井的扩建、改建工程。相对于老工法, 本工法更适用施工场地狭小或者有暂时无法拆除障碍建筑物的工程, 同时本工法大大节约了劳动力及施工机具的使用, 缩短了施工工期。

主要技术难度一体现在吊车的选型、座位及井架构件的解体组装方面。井架构件繁多, 我们不可能利用大吊车一件一件的吊装, 这就需要我们把井架各部件分成若干个小单元, 在地面组装成整体, 而小单元越少相对越节省时间, 而单元越少说明所需吊装的整体越重, 这又影响了吊车的选型。根据吊车的参数合理的将井架解体成若干单元是该工法的关键。

主要技术难度二由于采用散装法吊装井架, 因此需要在井架每条斜腿及横梁连接处焊接临时爬梯和护栏。同时为了减少空中作业, 我们需要在构件吊装前搭好跳板, 跳板的倾斜角度的计算尤为重要。

主要技术难度三井架测量找正, 由于井架采用散装法组装, 在找正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很多, 包括箱体的焊接前后影响、牵引钢丝绳收绳后井架自身的偏移等等因素。

2.3 施工现场实际条件

在新主井井架施工期间, 井筒西侧绞车房已开工, 南侧为永久职工宿舍楼无法拆除, 而东侧有高8m、宽5m的风道, 井筒中心有直径D=8.4M, 高H=2.6m的风门, 此时风井仍正常运行, 故而无法拆除风井相关设施。详见井架1:1空间建模图。

3 井架散装的施工工法及施工步骤要求

3.1 施工工艺流程

见图2。

4 施工方案及步骤要求

4.1 井架散装的方案

该井架的吊装选用散装法与局部整体组装半翻转就位的方法结合运用, 具体吊装方案为:主斜架用一台50t的履带吊将G-1移至主斜架基座铰链位置, 安装好固定铰链和活动铰链, 组对时主斜架与地面成水平, 依次组装G-2、G-3, 待主斜架 (G-1至G-3) 组装焊接完成后, 用1台260t履带吊车、1台350t汽车吊将主斜架抬头至10°后找正并固定, 然后依次组装并焊接G-4、G-11、G-5、G-10, 利用主斜架后留系统将主斜架吊装至设计位置。副斜架的吊装采用滑移法吊装, 待副斜架焊接完成后, 用1台260t履带吊车将其直接基本竖立到位, 然后用铰链和副斜架后留系统将其找正。待主、副斜架就位后, 用一台260t履带吊车将横梁G-23正反采分别吊装到位, 在G-23正反安装过程中需整体找正, 可通过井筒 (提升) 十字中心线的经纬仪观测、控制。待安装好横梁G-23正反后, 可通过依次1台260t履带吊车安装G-6整体、G-16整体、G-14正反、G-7整体、G-8整体、G-9整体以及最后安装好平台、梯子、栏杆 (见主副连接横梁G-23就位, G-9整体吊装就位附图) 。

4.2 施工步骤的要求

4.2.1 测量放线、井架基础预埋螺栓盒校核

根据矿方提供的井筒十字中心轴线基桩点, 将全站仪分别坐在两个不同轴线上的基桩点上, 根据井架基础图做出基础十字中心线, 再利用卷尺或钢板尺测量出预埋螺栓盒与基础中心线的实际尺寸是否满足设计及安装要求。确认合格后将基础十字中心点, 用油漆标注在基础侧面, 以便安装时井架底腿的找正及二次灌浆后原始点保存。

4.2.2 井架基础中心标高校核及基础沉降点的布置

根据矿方提供的高程点, 利用水准仪检验井架基础中心标高是否设计要求, 合格后再将高程点引到四个井架斜腿基础上, 以井架斜腿基础中心点设计标高降500mm在基础四周作出标记点, 这些标记可作为井架标高测量、折页安装及基础沉降观测的参考点。

4.2.3 主、副斜架后留地锚埋设

主、副斜架后留地锚的埋设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 首先进行地锚放线, 地锚的设置根据设计图进行埋设, 如现场环境限制不能按原设计进行, 可适当进行调整, 调整后要经计算校核地锚吨位是否足够, 稳车设置时要与地锚连接牢固可靠。地锚坑的几何尺寸按规范要求, 在设计的土壤密度, 许用地耐力条件下计算出来。地锚放线应准确, 找出地锚中心后, 打上木桩标记, 用石灰粉划出地锚坑的边界线, 挖掘时要注意地锚坑的角度, 使得埋设的钢管与受力方向垂直。若出现积水现象, 随时用潜水泵抽出。地锚回填土时, 要分层夯实, 保证土壤密实。

4.2.4 主、副斜架组装

(1) 铰链安装。

首先测量出主 (副) 斜架基础中心线到预埋件的距离及预埋件的标高, 根据铰链设计图中固定折页销轴孔中心标高和固定折页尺寸, 在预埋件上画出下铰链板线, 在固定折页的安装过程中如尺寸不合适, 可对加工好的固定折页进行修正, 待折页找正、安装完成前需将固定折页外侧加工30°坡口, 固定折页与预埋板焊接且两侧加筋板加固。同理根据铰链设计图, 将活动折页在底部箱体的下表面组对完成, 在焊接前需经过施工现场专业质检员检查认可后方可焊接, 焊缝高度、质量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2) 主、副斜架组装。

斜架拼装是保证井架安装质量的前提由于井架构件尺寸、重量比较大, 而拼装要求的精度高, 故对拼装场地要求较高, 场地必须平整夯实。然后根据每节箱体的重量确定吊车的型号和大小。斜架的拼装, 从底部开始组对, 一端通过铰链固定, 另一端采用马腿支撑找平。根据井筒十字中心线及构件间的对角线调整斜腿位置, 在调整过程中应保证斜架上表面的标高以防扭曲, 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可采用焊接临时固定, 然后依次组对下面构件, 在主斜架拼装过程中, 应保证组装后的直线度、柱身扭曲、接口处十字中心错动、对角线偏差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主、副斜架拼装完成后, 经自检符合标准及规范要求后, 经甲方及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焊接。斜架组装大部分是对接焊缝, 焊缝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因此焊接时每焊一遍后都要进行检查, 且全部焊接完成后要求对所有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和验收。故在施焊前应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坡口间隙及钝边要符合要求, 否则用碳弧气刨清根。对接口及其两侧各30-50mm范围内必须将油污、水、锈清除干净。严格按对称分散的原则进行施焊, 每个焊口焊缝2名焊工对称施焊, 施焊时要求同电流、同焊速。

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新工法施工机具和人工缩减为原来的1/3, 只增加了部分吊车费用, 经统计, 新工法相较于老工法大约节省了50万费用。

(2) 在施工工期方面, 新工法比老工法减少了桅杆的组装、竖立、拆除及2/3吊装索具的安装、拆除时间, 增加了各散装部件空中焊接时间。在电焊工充足的情况下, 空中焊接相对占用时间很少。经统计, 新工法比老工法缩短了1/3施工时间。

(3) 在节能、环保和社会效益方面新、老工法无变化。

6 结语

(井架高空散装法的应用前景)

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政策的转移及煤炭市场的日渐饱和, 国内新生矿井的建设日渐稀少, 而旧矿井的改建、扩建工作确逐渐增多。众所周知, 旧矿井属于生产矿井, 矿内生产和生活设施均已齐全, 留给矿井改建的施工场地往往都比较狭小, 而且可能还有部分障碍建筑在施工期间无法拆除。这样的施工环境已经明显不在适应老的施工工法, 而采用大型吊车散装大中型井架的新工法, 很好的规避了这些问题。且随着国内大型吊车的日渐普及, 大大补强该工法应用条件。

参考文献

[1]仝云高, 王和平, 张海力.大型钢井架异地组装、平移、起立施工工艺[J].建井技术, 2004, 25 (6) :40-42.

[2]常同银, 赵宗武.立井井架倒装法[J].建井技术, 1985 (3) :17.

手工工艺美术课教学创新模式 3 篇5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学 鲁清宇

摘要: 手工工艺是美术教学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制作手工工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多种技能的培训,同时也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合适的机会.....关键词:工艺手工、创新、企业劳动模式

一、引言

手工工艺是美术教学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制作手工工艺的过程 中,学生可以得到多种技能的培训,同时也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供 了合适的机会。

过去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存在很多问题,不会做,没兴趣,没时间等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大部分学生不 能完成作业。传统的手工课程只是培养少数特长生,只能对个别学生 的爱好和技能有所提高,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这种局面主要是教学思 想和教学方法上的局限造成的。

怎样才能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将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 合,发挥出这些课程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素质。一直是我们教学探索 的方向。

我试图将企业劳动的管理方式、流程和操作方法引入手工制作课 程中。企业劳动模式首先是劳动内容格式化,即工序的分割,再就是 管理流程的控制。量化后的劳动内容由复杂劳动变成简单劳动,便于 工作人员的操作,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使管理的内容便于控制和协作。

工艺手工课具有企业劳动模式的特点,所以我要在教学上将企业 劳动的管理方式、流程和操作方法引入工艺课。

首先要做的是工艺手工课教学目标上的改变,学会如何制作几个 工艺品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我们也不是培养的工艺品的制作者,我 们的教学目标是在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各多方面的素质锻炼,即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小组成员,这是培养学生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在一个小组中学生不是个人的才艺展示而是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和配合;这其中学生个人素质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学生在工艺制作中眼、脑、手的配合以及他们艺术天分的展现也是我们训练的目标;这是技能教学的目标。

再就是工艺手工课的教学内容被分割后,学生的作业量由复杂的 劳动模式变成简单的劳动操作,这样学生就有时间和精力思考色彩的 搭配,艺术的装饰等创造性的教学内容上,并且学生是团队合作,学 生在作业的创意上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同时,学生还要学会如 何按标准流程工作,学会自我管理和控制流程。这是学生未来适应社 会生产协作模式的培养方式。

三是工艺手工课中审美趋向的培养和创造性才能的展现,毕竟是 艺术课程,审美教育和美术创造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定的范围里给学 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多动脑筋,自由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是学 生独立精神的培养方式。

如何评价学生的作品,是这些教学目标实现的必要途径。在上述 几个教学目标中,学生首先要树立起团结、协作,集体共同进步的观 念;其次,合理的分工,标准化的流程工作模式培养学生做事的方法 和态度;同时在作业中又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展现他们的 艺术才能。这些内容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在作业的评审中这些 教学目标都要有一个标准,这样改变后我们的教学目标就由单一的技 能训练成为多方面的素质锻炼。

二、授课形式

为实现上面的教学目标,我将授课的形式做了如下安排。

一是学生分组,每个组四名同学,一人为组长。三个组员每个人 完成一道工序,组长负责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这样将学生化整为零便 于教学的开展和教学管理。

二是作业流程管理,每张作业有工作流程表,组长负责填写,内容包括领取工具记录、领取材料记录、组员分工安排等内容。本表由组长负责保管。这张表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统一管理,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一定的自主空间,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拿出更多的精力指点学生作业。

三是教师课前准备,工具、材料都要课前准备好。材料也要按要 求分配,便于学生领取管理。教师在课堂上主要精力放在作业的指导 与艺术表现的提高上。

这样安排课程学生化整为零,以组为单位,主动自觉的完成作业,每个学生只要作好他份内的事,作业就可以完成的很好。甚至不用示 范学生就能完成工艺手工的内容。

手工课程和别的课程不同,它的作业时间比较长,需要有连续性,如此作业可保证每组二到三节课完成一张高质量的作品。教师避免了 笼统授课的形式,可针对每组不同的情况直接进行面对面辅导。这种 授课形式非常符合艺术类教育的特色,就艺术行为而言每个学生的特 色都不同,决不能以统一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统一标准的作业。

由于是各组集体作业,学生在集体中共同发挥聪明才智,在设计 中取长补短,作业的质量很高。

三、作业评判

授课形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作业的评判形式。作业成绩的评分有 了新标准,主要有以下几项组成:创意分、色彩分、构图分、工作流 程执行分、组长对组员评价分以及组员对组长的评价分等。这其中作 业质量是首位的,创意分、色彩分、构图分都是针对作业质量的提高 而做的要求,不论每个组是如何完成的作业,作业质量必须保证。其 次是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流程不对或是执行的不好,作品肯定不行,这一项是企业劳动模式的对应展现,它也是决定各组作业成败重要保 证:组长对组员评价分以及组员对组长的评价分是每个组形成团队的 保证,组长和组员要共同团结相互促进相互监督才能共同进步。

同时,我们还要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政策,如将优秀作业装裱赠 送学校保存或评选优秀作业参加展览等。这些措施极大的鼓励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授课过程

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都要将必要的工具、材料和作业提前准备好,避免了课堂时间的浪费。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状态。

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没有了僵死,刻板的说教,课堂上学生们都拧成一股绳全身心的投入到本组的作业中,同时每个学生都为本组的作业出谋划策。学生各干各的,作业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教师随时出现在各个组中帮助同学们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工作流程表帮助学生领取必要的材料,避免了浪费,缓解了课堂的混乱次序。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按程序办事的原则。

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很浓,就连最没兴趣的学生都参与了进来,因为主动权在他们自己手中。

五、课后反思

这样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充分的主动权,学生体会到了制作工艺作品的快乐。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分组配合体现集体的力量,在团队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规范了学生的行动标准,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他们有了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空间。

每次上课还没打铃,学生就挤在实验室外准备上课,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城乡结合部,学生各项条件都比较差,在这样的条件下展开这种教学实验我开始很担心课堂纪律,学生能不能听指挥等种种问题,但事实证明课堂秩序非常的好,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他们都愿意努力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的授课避免了传统的说教形式,使教学的内容变成了学生可以随时可以感受和触摸的真实事件。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高涨。

环保创新工艺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篇6

印刷油墨环保化

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倡导绿色印刷,所用印刷油墨主要为环保型水性油墨和UV油墨。水性油墨完全不含溶剂型油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消除了对内装产品的污染,避免了对人体的危害,特别适用于烟包印刷产品。UV油墨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可以进行高加网线数的高精度印刷。值得一提的是,UV油墨在一定印刷条件下还可以进行冰花、折光、磨砂、皱纹等特殊效果的印刷,为印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表面整饰环保化

在上光环节,我公司使用水性光油和UV光油,两者都是较为环保的光油。水性光油以水为溶剂,无毒无味。采用水性光油上光后,产品表面耐磨性及平整度好,印后加工适性宽。采用UV光油上光,固化时不存在有机溶剂的挥发,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上光的印品表面光泽度高、耐热、耐磨、耐水,改善了印品的表面性能,适合高档包装的上光。

防伪创新

在越来越注重防伪效果的烟包印刷领域,我公司采用了创新的防伪方式,并取得了优秀的防伪效果。主要防伪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激光全息型变色防伪,在这种防伪方式下,防伪图案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效果。如云南中烟的“红塔山经典1956”烟包所使用的激光全息防伪电化铝,川渝中烟的“娇子时代阳光”烟包所使用的全息定位防伪转移纸,均采用了这种防伪方式。另一种是荧光油墨防伪,即采用荧光油墨印刷,在紫外灯照射下,印品某一特殊部位产生荧光,从而达到防伪功效。

工艺创新机会获取方法研究 篇7

工艺创新又称过程创新, 是指生产产品的技术发生重大或关键的变革, 工艺创新包括工艺创新、设备创新, 组织管理方法创新[1]。工艺创新的目标包括产品质量目标、生产效率目标、生产安全目标和生产成本目标等。影响工艺目标达成的因素可以归纳为过程输入的人、机、料、法、环 (4M1E) 。工艺创新的意义是全面达到工艺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当前工艺创新的效果并不显著的原因是:1) 未能识别工艺创新的机会;2) 缺少进行工艺创新的指导方法。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会产生的研究[3,4,5]。A-U模型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结合起来, 提出了在技术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企业对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侧重程度有所不同[6,7]。本文针对企业工艺创新能力低下这一现状提出了工艺创新机会以及工艺创新机会的获取过程, 从而指导企业进行工艺创新。

1 什么是工艺创新机会

工艺创新机会指工艺系统中在工艺、设备或组织管理方法上采用特定的方法或手段以提升工艺水平或达到工艺目标的时机和情景。工艺创新机会并不是以包装好的形式呈现的, 需要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判断。工艺创新机会蕴藏在工艺问题中, 根据工艺问题当前能否解决将工艺机会分为未来工艺机会和当前工艺机会, 其中当前工艺机会按其是否具有创新性可分为工艺创新机会和一般工艺机会。判断工艺问题当前能否解决的依据有如下三点:1) 解决问题对达成工艺目标的价值大小;2) 企业当前是否具备经济、技术等条件;3) 解决该问题对达成其他工艺目标是否有影响。判断机会是否具有创新性的依据为创新的五个分类等级, 一级创新属于一般工艺机会, 二级及以上创新属于工艺创新机会。

2 工艺创新机会获取过程

工艺创新机会获取分为以下三过程, 如图1所示。

2.1 工艺创新机会识别

机会识别方法有以下三种:1) 通过直觉识别机会;2) 通过创造获得机会[9];3) 通过系统分析识别机会。以上三种识别方法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基于目标的工程质量持续改进机会识别方法, 从顾客需求分析和工程质量诊断两个角度进行, 并结合模糊理论、神经网络技术和简单实用的计算机软件来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计算[10]。其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分析方法比较复杂。本文采用基于目标的鱼骨图分析法对工艺创新机会进行识别, 简单易行, 其过程如下:首先确定工艺创新的目标, 找出引起与目标产生的偏差, 即质量的高不良率、安全的高事故率、高节拍、高成本等现象的问题;其次确定引起该问题的工序, 然后对问题工序进行筛选, 找出能够解决的工序, 也就是本文所指的机会工序。如图2所示。

确定问题工序后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导致每一个问题工序发生的原因都可以归为4M1E。根据鱼骨图, 每个输入维度又包括许多影响因素, 工艺问题不同其影响因素也不相同, 如图3所示, 椭圆代表该问题工序的影响因素。

2.2 工艺创新机会分类及排序

利用鱼骨图找出引发工艺问题的原因后, 如果问题是由工艺创新的一个输入维度引起的, 那么只需从该维度进行工艺创新, 但如果问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维度引起的, 则需要确定从哪一维度进行工艺创新更容易达到工艺目标。本文利用雷达图, 将工艺创新的5个输入维度的每个影响因素进行分级, 然后确定工艺问题在5个维度上所处的状态。工艺问题在每个输入维度上所处的级别越高, 表明在此维度上获得工艺创新的机会越困难, 反之越容易。那么便需从等级低的维度上获取工艺创新的机会。

利用雷达图确定每一维度所处的状态等级, 只是为进行工艺创新指明了可能的方向, 最终选定工艺创新机会时还应对所有的机会进行综合排序, 确定最优的工艺创新机会。最优机会的判断依据包括:1) 对达成工艺目标的贡献度最大并且对其它工艺目标影响最小甚至没有影响;2) 通常改进问题的先后顺序为先方法, 其次设备, 最后再考虑其他约束条件。

根据划分标准不同, 每个维度的划分结果不同, 所以针对不同工艺问题其雷达图并不相同。本文以如图4的划分标准为例 (沿坐标轴方向等级逐渐升高) 。人这一维度按照技能等级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实习生、初级技工、中级技工和高级技工4级;材料按一致性程度进行划分;方法按照合理性;机器按照其精度等级;环境按照其综合因素进行划分, 结果如图4所示。

2.3 工艺创新机会利用

从工艺创新输入维度上解决工艺问题即本文所指的工艺创新机会利用。结合雷达图和工艺创新机会的综合评价因素确定优先选择的工艺创新机会, 本文采用TRIZ理论和KT思考法对工艺问题进行解决, 如图5所示。

3 架桥机实例分析

通过对现有架桥机分析其共同存在的问题是架设效率低。本文以穿隧道运架一体机为例对架设一孔梁所需工序进行分析, 其整个架设过程如图6所示, 通过对每个架设工序的用时统计分析可知, 在工序3架设首孔梁和正常架设中其用时最多, 几乎占用整个架设周期的60%。由此可知, 造成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为该过程。

针对架设效率低的问题, 从4M1E进行分析确定导致工艺问题的原因。运架一体机由运架梁机和导梁机两部分组成, 在整个架设过程中下导梁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落梁时, 需要下导梁前移腾出落梁空间, 否则无法架梁, 预制梁准确架设在两桥墩之间后, 还需下导梁后移, 支撑运架梁机退回。这样下导梁反复伸缩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并且增加了人工参与的程度。

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 确定导致工艺问题的原因是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和架设方法复杂。

用雷达图分析确定每个输入维度所处的状态, 架桥机自动化程度和架设方法的复杂性划分标准分别采用架设一孔梁所需人工参与的次数和下导梁动作的次数。自动化程度分低 (7~10次) 、中 (4~7次) 、高 (0~3次) 3个等级, 复杂性也可以分3级, 架桥机在架设一孔梁时需要人工参与的次数为8次, 下导梁动作的次数为2次。由雷达图判断知方法维比设备维所处的状态等级低, 但综合所有工艺目标考虑, 单纯降低架设方法的复杂性来提高架设效率几乎很难做到, 而且还会增加架设成本。本文从提高架桥机的自动化程度进行改进并且会降低架设方法的复杂性, 从而提高架设效率。

根据TRIZ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本文采用冲突解决原理, 其过程如下:

1) 冲突描述:正常状态时下导梁对运架机起支撑导向作用, 架设状态下希望其支撑且不伸缩架梁。

2) 基于分离原理的冲突求解。

解决物理冲突的分离原理为:a.空间分离;b.时间分离;c.基于条件的分离;d.整体与部分的分离。

3) 基于空间资源进行分析。空间资源:下导梁表面、运架机主梁内部、路基表面、支腿内部和表面。

经过对空间资源进行分析发现主梁内部和下导梁外表面是可利用空间资源, 现采用空间分离原理解决该物理冲突。

4) 冲突解决。在运架机主梁内部增加轨道, 下导梁上表面安装导向轮, 使下导梁沿轨道收缩至主梁内部, 沿其轨道移动起到支撑运架机主梁的作用。又由于下导梁收缩至主梁内部从而与运架机携带的待架梁片不会产生干涉作用。改进前后的架桥机如图7和图8所示。

改进后的运架一体机其下导梁无需反复伸缩, 大大节约了架设时间, 提高了架设效率。其正常架设时改进前后各项参数对比如表1所示。

5) 潜在问题分析。由于下导梁伸缩至主梁内部, 在缩进主梁内部时可能产生对接不准问题。解决潜在问题的方法有如下几种:a.在已架好的梁上铺设轨道使运架机沿轨道移动;b.运架机本身装有横向的调级装置;c.将主梁内部轨道做成楔形的。

4 结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目标的工艺问题中的工艺创新机会, 制定工艺创新机会获取的具体方法, 即对工艺创新机会应用鱼骨图进行识别, 利用雷达图进行分类和排序, 采用TRIZ理论和KT理性思考法解决工艺问题即利用工艺创新机会。并针对架桥机架设过程中效率低下这一工艺问题, 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改进以获取架设工艺创新机会, 并通过模型样机的制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2]曾武.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及工艺创新关系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SCHUMPETER J.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4]SCHER F.New perspectives on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Washington.DC:Brooking Institution Press, 1999.

[5]SATTHE V.Fostering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large, diver-sified firm[J].Organ.Dyn.1989, 18 (1) :20-32.

[6]ABERNATHY W J, UTTERBACK J M.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J].Technology Review, 1978, 80 (7) :40-47.

[7]古利平, 张宗益.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发展和创新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06, 24 (2) :202-206.

[8]VENKARTRAMAN N.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business enterprise:the construc, t dimensionality and measuremen[tJ].Management Science, 1989, 35 (8) :942-962.

[9]张玉利.创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浅析油田采油工艺技术创新 篇8

关键词:采油,工艺技术,油田,生产

近年来, 随着石油资源开采难度的进一步加大, 我国积极研究采油新技术、新工艺,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仍较为明显, 怎样创新采油工艺技术, 确保油田产量及采油安全是采油行业探讨的激烈话题。

一、我国采油工艺技术状况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 尽管拥有相对丰富的石油资源, 但在能源供应上仍较为紧张, 为此国家鼓励在采油工艺技术上的创新, 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但采油工艺技术研究需要经历一个不断试验与实践的漫长过程, 因此, 从这个层面分析我国采油工艺技术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面临的难度非常之大。

从我国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 经过了五个阶段的发展, 由之前的探索实验阶段到目前的系统化采油技术的应用, 我国采油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而且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社会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

当前我国社会不断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石油资源需求日益增加, 石油资源开采难度大, 两者之间的矛盾更为显现与突出, 这就要求我国石油开采企业不断创新采油工艺技术, 提高石油开采产量与效率,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与繁荣做出应有贡献。

二、采油工艺技术创新探讨

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仍不容乐观, 尤其在创新采油工艺技术上更为急切, 因此, 我国石油开采企业为确保油田的稳定生产, 应坚持工艺技术创新, 不断攻坚克难。

1 微生物采油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主要借助微生物的酵解作用, 实现对石油的开采。该种技术在石油开采上的优点较为突出, 一方面花费的成本较低, 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另一方面具有多元化的生产方式, 应用过程中改变与控制简单方便, 并且可多次应用, 一定程度上提高采油量。

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内容:首先, 对油层的条件要求较高。即, 该种技术通常应用在原油相对密度超过0.97g/cm3, PH值在5左右、含油饱和度超过25%、渗透率超过0.05μm3环境中;其次, 油层温度要适宜。要想获得更好的采油效果, 油层温度最好在在30~50℃。

2 水力喷射泵采油技术

水力喷射泵采油技术主要运用水力喷射泵实现采油操作。水力喷射泵的工作基于射流原理, 即高压流体经由油管进入到泵内, 当其经过喷嘴时速度被显著提高, 引起压能的降低, 从而在端面附近形成“负压”区, 进而产生抽吸作用, 地层液由封隔器下端进入到泵中, 和动力液混合与喉管, 由扩撒管扩散实现压能的恢复, 在压能的作用下实现提升与输送混合液的目的, 最终混合液经过油套环形空间到达地面。

水力喷射泵采油技术可大大提高我国采油技术水平, 以及显著提升采油设备的应用能力。而且该技术借助动力液化学作用, 可使稠油区域的石油开采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该种采油技术常用在水资源丰富、采油难度大油田开采中, 在提高采油工作效率的同时, 确保了石油开采的安全性。

3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借助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特性, 促使原油物理及化学特性的改变, 如使原油界面张力及粘度降低, 扩张能力提高, 实现原油流动性的提高, 提高采油工作效率。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驱动方法由非混与混相驱油之分, 其中后者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 而且其替代品的回收也比较方便。通常情况下, 混相驱油采油量较非混相驱油量大。不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气体和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这一重要参数。当压力稍微高于这一参数应使用气驱, 当压力超过这一参数较大时, 会增加地层破裂机率, 给安全生产造成威胁, 此时可选择使用非混相二氧化碳驱油技术。

该种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采油过程中优势更为明显, 可有效避免无水情况的发生。就目前来看,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已被应用在部分油田的开采中, 减小了采油设备的损耗, 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4 振动采油技术

振动采油技术主要通过采油设备的振动达到采油的目的, 即, 当产生的震动波作用于油层时, 会引起地层内流体与附近岩层共同震动, 考虑到岩石密度与原油的密度并不相同, 因此, 其产生的振幅及振动加速速存在差异, 这样以来两种物质就会产生相对运动, 当运动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 就会产生分离减弱原油和岩石的亲和力, 致使原油和岩石脱离, 大大提高采油工作效率。该种技术包括电脉冲技术、液压振动技术以及人工地面振动工艺, 其中人工地面振动工艺主要运用低频波, 一般需将设备主要安装在地下;液压振动技术主要运用压力的作用达到防止底层污染, 实施采油的目的, 与人工地面振动工艺相同, 其仍安装专门的设备。电脉冲技术与前两种工艺相比更为先进, 其通过振动促使近井眼的岩石破裂会产生移动, 使油层的渗透力提高, 进而达到提高采油效率的目的。

结语

总之, 创新采油工艺技术, 确保油田稳定生产是当今我国油田开采行业需要认真思考与对待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增加创新采油工艺研发经费, 创新出适应不同油田环境的采油工艺技术, 而且需要结合我国采油工艺技术实际, 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争取在采油工艺技术上有所突破, 为提高采油工作效率, 确保油田的稳定生产作用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仲强, 黄敏, 田荣恩, 李芳田, 张新丽.胜利油田稠油开采技术现状[J].特种油气藏, 2001 (04) :52-55, 100.

[2]姚慧山.创新油田开发技术提高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03) :118.

[3]盛定国, 冯俊强.关于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16) :177.

工艺创新 篇9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技术创新又是制造业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可见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其竞争力。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是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品创新可以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增加产品种类以及改善产品组合,通过工艺创新可以改善生产工艺、优化生产过程进而得到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产品[1]。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相关性,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互动关系,即产品创新影响工艺创新,工艺创新又对产品创新具有反作用。因此,通过找出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联因素,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不仅可以掌握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揭示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联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以便更好地协调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活动,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这对提高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并以此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联因素及测度

基于系统观点,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合而成的,是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由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创新过程实质上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2],所以,要研究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联因素,就不能将两者分割开来,而必须将两者的协同发展及其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活动的影响纳入到一个系统内进行深入研究。

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系统是一个以促进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制造业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内部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的自组织创新系统,它主要由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两个子系统构成[3]。这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互动关系主要在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过程和制造过程中得以体现。在决策过程中,管理者决定着对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规模以及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活动的投入比例[4]。即管理者首先决定企业创新资源的投入量,然后在该条件下对即将进行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活动安排适当的投入比例,使得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创新活动得以开展。在制造过程中,工艺创新子系统由于受到产品创新子系统中的创新产出、产品特征、产品创新频率以及自身系统运行的影响而开展工艺创新活动;同时,产品创新子系统由于受到工艺创新子系统中的工艺特征、工艺创新频率以及自身系统运行的影响而进行产品创新活动。产品特征的变化将导致工艺创新活动的开展,其目标是使企业的工艺满足产品加工的要求,而工艺特征的变化也将导致产品创新活动的开展,其目标是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产品性能。与此同时,由于产品创新,使得产品更具市场吸引力,企业产品生产量随之增加,出于规模经济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企业进行工艺创新的意愿就会加大。因此,引入“技术创新产出”这一概念来反映因产品创新使得企业产品生产量增加而进行工艺创新的意愿。在制造过程中,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主要表现出协同的关系,即产品创新的顺利进行是以工艺创新中相应的工艺调整为前提的;工艺创新的开展也将促进产品创新的进行。

通过对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互动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联因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技术创新投入。

技术创新投入是指系统运行所需的各种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它是保证技术创新活动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包括人员、经费等有形要素以及知识、管理等无形要素。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里仅对有形投入部分进行测度。

(2)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投入比例。

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投入比例主要反映行业或企业在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投入比例。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如果企业是理性的,那么企业将在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投入相同比例的费用,即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投入比例为1∶1。但实际上,企业在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投入比例不仅存在着明显的产业差异性,而且在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5]。甚至在同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在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投入上也并不相同。

(3)创新频率。

创新频率是指行业或企业一年内进行的创新项目数,它包括产品创新项目数和工艺创新项目数,不区分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

(4)产品特征。

产品特征主要反映产品在性能、功能、结构等方面的复杂程度。产品特征越复杂,对工艺的要求就越高。因此,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时的层次越高,对工艺的要求就越高,企业开展工艺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5)工艺特征。

工艺特征主要反映工艺技术水平的复杂性。工艺特征越明显,工艺技术水平越复杂,产品质量和产品技术水平就越高,企业产品创新也就越有保证。

(6)技术创新产生。

技术创新产出显示了行业或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所产生的效益,是对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最终效果的评价,它包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直接创新效益和将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投入生产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为考察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关联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需要找到表征各因素的行为特征序列。由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关联因素的行为特征很难直接量化,故采用对表征各要素行为特征的间接量(即映射量)进行分析的方法,表1给出了选取的关联因素及其测度指标。

由于产品特征为定性指标,统计数据中又缺乏产品特征方面的数据,故只考察其余五个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

2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关联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系统分析常用于因素之间影响程度的分析。现有的系统分析量化方法大都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其中以回归分析用得最多。然而它们都有不足之处:要求有大量数据,数据量少就难以找出统计规律;要求样本服从某个模型的概率分布;要求各因素数据与系统特征数据之间呈线性关系且各因素之间彼此无关(这种要求往往难以满足);计算量大,一般要借助于计算机;可能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现象,导致系统的关系和规律遭到歪曲和颠倒。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采用系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分析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而且计算量小,十分方便,更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

2.1 灰色关联分析的引入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的重要内容,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知“部分”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6]。目前,灰色系统理论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7]。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关联是指事物之间不确定性关联,或系统因子与主行为因子之间不确定性的关联,是对一个系统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关联分析就是以参考点和比较点之间的距离为基础的分析,并用灰色关联度反映这种相关程度,进而从中找出各因素的差异性和接近性。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时间或空间序列数据进行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比较来判断因素联系是否紧密。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称为灰色关联度,它是一个0到1之间的数值[8]。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间的灰色关联度就越接近1,影响力越大;反之,两者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就越接近0,影响力就越小。通过灰色关联度大小的排序,可以找出引起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关联关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分析的关联因素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结构性。目前,国内学者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大都停留在定性分析上,而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研究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个人偏好基础上的,这就导致研究者在分析过程中提供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完备性,或者说具有灰色性。因此,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定性信息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在不完全的信息中,对于要分析研究的各因素,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在并不具有典型概率分布的因素序列间,找出它们的关联性,发现主要矛盾,找到重要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具有原理简单、容易理解、计算简便、不受概率分布的限制、结果直观、适用范围广泛、易被掌握等优点,是分析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关联因素的合适工具。

2.2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

2.2.1 关联数据列预处理

为减少因偶数因素引起指标值波动而产生的误差,并考虑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滞后效应,选取制造业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的平均数据[9,10,11]进行计算,这五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行业a)、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b)、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行业c)、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d)、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行业e),相关数据详见表2。

注:测度指标数据统计口径均为大中型工业企业

由于原始数据的量纲和量级的差异会影响灰色关联分析,因此,为了保证各因素具有等效性、同序性和可比性,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计算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初始化处理。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初值化、均值化、区间相对值化和归一化等。本文采取均值化的处理方法,即用数列的平均数去除该数列中的所有数据,生成一个占平均值百分比为多少的新数列。新数列中各指标值为

xij=xij1nj=1nxij

i=1,2,…,m

对表2中的数值进行初始化(量纲一化)分析处理得到表3。

2.2.2 灰色关联度

以技术创新收益为参考序列,即X0={x01,x02,…,x0n},其中,技术创新收益为创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创新产品成本之差。将这个指标作为灰色关联分析的因变量是因为它能从总体上反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后的总体情况,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效益体现。以前面列出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5个关联因素,即技术创新投入、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投入比例、创新频率、工艺特征和技术创新产出为比较序列,即Xi={xi1,xi2,…,xin},i=1,2,…,5。

由表3数据,依据均值化公式对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进行均值化处理后得

进行均值化处理之后,求出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绝对差值,即Δij=|x′0j-xij|,i=1,2,…,5,j=1,2,…,5,形成绝对差值的矩阵:

Δ=[0.00770.50061.06830.13000.44540.12000.77500.09030.51560.22980.15350.19090.77990.37190.37060.12770.91510.70070.85650.51440.03100.97840.45260.87250.3157]

根据

Δmax=maximaxjΔij

Δmin=miniminjΔij

Δmax=1.0683 Δmin=0.0077

根据公式εij=Δmin+ρΔmaxΔij+ρΔmax计算关联系数,得出关联系数矩阵(这里取ρ=0.5):

R=[1.00000.52370.33810.81590.55320.82830.41390.86770.51620.70930.78800.74730.41240.59800.59900.81870.37390.43880.38960.51680.95880.35820.54910.38520.6376]

最后得出相应的关联度数据,见表4。

2.2.3 灰色关联序

灰色关联度是序列之间联系紧密程度的数量表征,在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系统特征行为与关联因素行为的关系时,主要关心的是系统特征行为序列与各关联因素行为序列关联度的大小顺序,即灰色关联序,而不完全是关联度在数值上的大小。灰色关联序反映了关联因素对系统行为影响程度的大小。由表4可以看出,灰色关联度γ2>γ1>γ3>γ5>γ4,由此可见,γ2为主要因素,也就是说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投入比例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投入比例对于企业创新效益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数值上看,γ4最小,说明工艺特征对创新效益的影响程度较小,反映出工艺特征是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的次要指标。

2.3 结果分析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关联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揭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安排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投入比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关联因素可以放任自流,相反,应在重视主要关联因素的基础上,对其他关联因素进行合理调整,研究如何才能提高它们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计算中可以看出,科学合理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投入比例能够使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更加有效地协同发展,对技术创新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

从美国和日本两个不同的典型例子就可以说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投入比例的重要性。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削弱了对工艺创新的投入,从而导致当时美国的科技优势和经济竞争力衰退。从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又将工艺创新列为国家关键技术,使美国在90年代重新夺回了失去的优势,经济发展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日本企业中36%的R&D费用被用于产品开发,64%用于工艺创新[12],而且这些费用也大多用于改进现有产品和工艺,而非开发全新产品和工艺。美、日两国对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不同投入比例正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在制造业领域失去竞争优势而日本经济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3 结论

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联因素有机地集成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过程中来,为实施面向协同创新的产品创新活动和工艺创新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方法支持,对于提高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过程的效率、提高创新度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技术创新投入、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投入比例、创新频率、工艺特征以及技术创新产出等关联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可以看出:①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联因素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程度明显,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各关联因素对创新效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②在各种关联因素中,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投入比例和技术创新投入对创新效益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造业企业有关部门一方面应该合理安排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投入比例;另一方面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更应该注意资金的利用效率,以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参考文献

[1]毕克新,艾明晔,李柏洲.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分析模型与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7,15(4):138-148.

[2]Utterback J M,Abernathy WJ.A Dynamic Model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J].Omega,1975,3(6):639-656.

[3]Bi Kexin,Sun Dehua,Zheng Renfeng,et al.TheConstruction of Synergetic Development System ofProduct Innovation and Process Innovation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C]//Proceedinds of the 2006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and Engineering.Harbin,2006:628-636.

[4]Milling P M,Stumpfe J.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a System Dynamics-based Analysis of theInterdependencies[C]//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System Dynamics Soci-ety.Bergen:System Dynamics Society,2000:1-11.

[5]郭斌.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罗党,刘思峰.灰色关联决策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3(1):101-106.

[8]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

[9]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0]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1]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分析小学美术手工艺创新教学 篇10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内涵

美术作为人类发展的社会行为, 它和实用、审美一直是相辅相成的状态, 同时也是生活设计、美化与创造的学科, 它是人类物质创造时赋予的劳动, 它不仅是物质生产形式, 也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很多伟大的艺术家都在物质产品中给予了自身知识、兴趣与想象力, 让别人去感动、欣赏、学习、应用。在此基础上, 纯美术开始出现, 它的基本意义是从理念、抽象的审美中提取愉悦精神, 从而为人类开创出一个更富有想象力、纯洁、理想的世界。

在小学教育中开设美术教学, 不是专业的美术教学活动, 而是从激发美术学习兴趣着手, 让学生的艺术素养与人文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从而帮助学生健全人格。现行的美术课程标明了人文发展历程, 同时这让教育意蕴更加宽广, 意义更加重大。新的美术教学意味着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技巧课、技能课。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特性, 要求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 掌握中国地理、历史各种人文知识。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 美术老师不能拘泥于单一、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中, 而是从探究、合作、自主等学习要求中, 努力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能力和艺术造诣, 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与自主合作精神。

二、小学美术手工创新教学的具体方式

1. 提高学习兴趣, 发展创新思维

兴趣作为开阔学生思维、促进手工创新的动力, 同时也是激发求知欲望的内动力。因此,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必须引导学生参与, 通过增强其创造性思维, 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首先,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老师必须正视兴趣对学习的作用, 从带动手工创造热情出发, 增强其创造性思维。例如, 在《小风车》纸杯工艺创作中, 老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用纸杯制作的各种小风车, 通过欣赏与观察激发他们对各种小风车的制作兴趣。然后播放《大风车》主题音乐, 让其在感受工艺美的同时, 欣赏音乐, 全身心都投入到风车知识中, 此时讲解风车的制作原理, 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风车制作中。在制作中, 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 老师应该及时进行引导, 或者利用美术图片、实物观赏等形式, 抓住学生注意力, 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 从而焕发学习与制作兴趣, 进行创新思维。

2. 增强互动, 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美国某著名学者曾经说过:“很难想象, 一个连与人相处都不会的人怎样在社会上立足。”从这句话中, 我们可以看到合作与交流对社会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我们必须注重交往能力, 并且努力将学生培养会交往、善于交往的人。在美术手工教学中, 我们必须有目的的训练学生合作、分工精神, 以达到团队训练的目的。因此, 在小学美术手工教学中,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 通过协作分工等形式, 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团队意识以及学习效率。例如, 在《校园新构想》中, 我们可以利用互动分组的方式, 将四五个学生分成一组, 然后再让他们确定校园思路, 进行合作与分工, 当制作结束后, 再对校园构想进行对比, 看那个小组制作的又好又快, 谁最具有创新力, 并且设计几个奖项, 对成绩突出的小组进行奖励, 这样学生的作品就会更加具有创意。

又如, 在《快乐一家人》手工制作中,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情境教学与游戏教学的作用, 运用语言和音乐进行渲染, 这样才能开启学生心理, 让其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热情进行学习, 并且融入课堂, 掌握人像画法。本次制作的重点是利用手工绘画等方式表现人物形象, 并且表现人物形象特征。

3. 增强差别教学, 增强创新意识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层次是每个老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受智力、家庭环境、教学成长等因素影响, 他们在学习中表现的特征也不尽相同。针对这种情况, 老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样才能实现多样化教学,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发展。例如, 在《生肖鼠》中, 我们可以运用差别教学法, 对领悟力与能力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让其制作的生肖更加完美、可爱、新颖;对于成绩和能力稍差的学生, 只要能够表达创造方式就可以。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成长, 同时这也是锻炼学习能力与团队意识的方式。

三、结束语

手工教学作为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它对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培养动手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必须整合学生实际情况, 从加强学习分工、协作能力出发, 采用有效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方园园.浅谈当前小学美术课之创新教学[J].都市家教 (上半月) , 2014, (5) :263-263.

[2]朱朋杰.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探微[J].上海教育科研, 2013, (4) :87-88.

异形开本典藏书的工艺创新 篇11

创新设计

该书成品尺寸为230mm×180mm,共21.25印张,为异形开本、不规则印张。内文包含5种不同印张,分别由胶版纸、铜版纸的不规则印张相间组成,使用4色、3色、单色双面印刷。封面材料为内衬无色2.0纸板、内封使用120g/m2的双色专用橙红纸、外封使用120g/m2的5色专用冰白特种纸。合成后的封一、封二上模切出39个排序规则的孔,露出印在前扉页上的英文字母。包本后,书籍封面上通过镂空小孔显示出的下沉的英文字母与封面表面的中文书名一起呈现,极富动感。

工艺分析

由于该书的书芯是由不同材质的纸张组合而成,书芯厚度大于20mm,且印张数不规则,如果用传统的胶装和铁丝平订均达不到阅读方便且经久耐用的效果。

我们的处理方法是,通过衍页、套帖设定好锁线的大小纸边,将使用相同纸张的章节凑成能够满足锁线机工作的印张数,用锁线的方法将全书的书芯连接起来,三帖衍页时要确保错口连接,确保书籍阅读方便、经久耐用且永不散页,达到典藏的效果。在前期,则运用CTP拼版技术将使用相同纸张的章节归类进行印刷,通过后续的版面分切、重组,以降低印刷成本。通过模切将所有的封面规格控制在允差范围内,达到准确成型的效果。

工艺合成

传统的平装锁线可以用胶包封面或打捆做脊、分本包面的方法来完成,而该书是介于精装和平装之间,且封面采用异形接面接版,传统的工艺无法满足,因此必须采用独立的工艺方法来完成。

首先是将锁线后的书芯用立式压平机压脊,再在浆背机上进行流水线的单本压平过胶。为防止书芯的反弹,我们还在书背上粘贴纸基纱布,待其自然干燥后,再进行二次压平,以确保书芯的厚度一致。由于书籍的内封是120g/m2的橙红艺术纸,而封皮的厚度不能满足书背的平复度及挺度要求,于是我们还在书背上粘贴和书背等宽的300g/m2的白板,这就完成了胶装机、精装龙均不能做到的任务。

其次是精准模切内衬纸板、内封、外封。为保证书籍上封面后便于阅读,做封一、封二整版面的模切时,必须在封一上预留7mm明槽、在封二招边预留1mm的纸张延展,以确保封一槽口的平整度和延展度,封三、封四同前。由此,便解决了书芯和封面一次套合成型的精度难题。

再次,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封面接面接版时的成型时间和变形程度,必须减少胶黏剂的使用量。我们运用丝网印刷技术,使用100目的丝网给书籍的内衬、外封施胶,确保合成成型后的成品不变形,从而解决了书芯和封面合成后,在长期摆放后因为水分流失而产生变形的问题。

最后,封一、封二打孔必须依据前扉页字母位置进行对位套准,以确保效果。

工艺实现

1.印前要求

运用CTP技术,将客户提供的PDF文件转换成符合印刷要求的大版文件,文件中除了要包含常规要求的内、中、外角线,纸规线,叼口,拖梢印刷信号条,拖梢线,分切线外,为防止错装倒帖及印刷时可能出现的同一批次产品正反版面内容不符合原稿的情况,必须另外制定相关的标识或代码,如对于彩色印刷的书籍采用彩色帖标识别,对黑白印刷的书籍采用不同代码识别书帖等。出蓝纸,待客户确认后,转入下道工序。

2.印刷要求

由于书芯由不同材质的纸张构成,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纸质,确定信号条上各自的实地密度值,以确保印品真实、自然、协调且符合原稿。

3.印后要求

依据产品的工艺要求,将相关的工艺一一分解后,进行有序的合成,达到客户规定的成品要求。

浅谈工艺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篇12

关键词:工艺管理,创新与实践,经验与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工业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特别是合成氨产品在人类生活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氨经常被应用于制造尿素, 也是化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 氨也可以用来制作硝酸和铵态肥等。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于氨的需求越来越多, 对于合成氨工艺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1 合成氨工艺技术概述

合成氨工艺技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 它所涵盖的技术有很多, 主要有物理、化学及化工, 是现阶段典型无机化工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成氨的种类有很多, 它们的制成方法也存在很多不同。在制造煤合成氨时, 首先, 要先向造气炉内添加煤, 再通入空气, 使其能够迅速燃烧升温, 然后再间断的通入空气和蒸汽,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使蒸汽和灼热的碳能够发生反应, 从而生成一氧化碳, 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 只剩下氢气, 再将所产生的粉尘和杂质去掉, 回收余热, 就可以得到半水煤气。其次, 要进行原料气体净化工作, 这项工作主要是将半水煤气中的硫脱去, 经过变换后再将气体中残留的CO和CO2去掉[1]。最后, 就是氨的合成, 这就需要用到氨合成动力学和热力学, 按照物料衡算, 以便使氨含量能够达到平衡, 这样的过程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氨合成工艺流程, 氨合成工作通常都是在合成塔中完成。

2 合成氨工艺管理的现状

首先, 工艺管理职能存在分散现象, 虽然很多部门都已具备工艺管理职能, 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 工艺管理职能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体现, 导致系统工艺管理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困难。其次, 企业新产品准备、工艺准备和生产准备工作, 需要都由不同部门负责, 这样一来不仅严重影响到生产准备和工艺准备的工作效率, 还给工作衔接和协调带来了一定困难, 增加了工作负担。再者, 在工艺贯彻中关于工艺纪律的检查工作都是将工艺贯彻率作为考核标准, 这样的考核标准不仅存在缺陷, 还不具备科学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按抽样检查统计百分比法所产生的工艺贯彻率不能将工艺贯彻的整体面貌展现出来[2]。最后, 材料定额通常都是由工艺部门负责, 但受到传统体制影响, 导致材料定额定制与考核机制通常是互相分离的, 这样就导致组织结构和职能设计形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与发展。

3 工艺管理体制创新与实践

3.1 重新分配职能

在分厂中执行厂长领导责任制, 制造技术部门要设立工艺管理科、生产技术准备科以及定额管理科等。对于各车间的技术质量工作, 以及行政和日常管理工作, 都要由车间主任负责;对于专业技术和工艺工作业务管理工作要由制造技术部门负责;对于已经通过技术部门的工艺管理要交由工艺技术部负责管理。由工艺管理科负责的专业组可以按照企业所涉及的工艺类别分别设置总装工艺组、涂装装焊工艺组和工装组。为了使工艺管理部门职能发挥的更好, 还要设置综合工艺管理组, 并定位其工作职责:一是负责建立健全工艺管理制度, 二是负责管理工艺技术文件资料并实现标准化管理, 三是负责规划工艺技改以及工艺工作计划的调度和考核。工艺管理的其余专业组则重点负责专业技术工作和与之对应的工艺管理工作。

3.2 工艺管理中的管理职能构成

传统的工艺管理体制中工艺管理活动主要有工艺贯彻、工艺纪律检验以及关键工序管理。但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 产品的更新速度也在逐渐加快, 对于现代工艺管理的要求也在逐年上涨, 工艺管理活动所带来的影响都显得十分重要。因此, 通过对传统工艺管理体制的总结, 完成了现阶段新型工艺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现阶段, 工艺管理职能的工作内容主要由以下方面构成。

首先, 工艺验证。在新产品完成工艺准备以后, 都需要接受工艺验证, 那些不合理的工艺在得到改进以后要办理工艺验收单。工艺验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线员工不断学习、完善以及贯彻工艺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 工艺贯彻。工艺验证、培训以及纪律检查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工艺贯彻工作。工艺培训工作在新产品研发、生产、工艺调整、职工岗位变化中都十分重要, 这项活动展开地点通常被设定在车间技术质量室。工艺纪律检查工作的检查对象主要是工厂、车间、班组。工厂的纪律检查工作主要由工艺管理部门负责, 每月至少检查两次, 旺季时每周都要检查一次;车间和班组的纪律检查工作每周都要进行[3]。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的主要方式是按照项目进行奖罚。

4 结语

由于现阶段人们对于工艺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工艺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发展要求, 这就需要对工艺管理办法加以创新并应用到实践中, 为我国工艺管理提供更多支持, 使我国的工艺管理水平能与发达国家相抗衡。

参考文献

[1]王卓甫, 谈飞, 张云宁, 等.工程项目管理 (理论方法与应用)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

[2]忠平.现代项目管理科技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2, (6) .

上一篇:中国空军七大王牌下一篇: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