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分析

2024-10-31

责任分析(共12篇)

责任分析 篇1

经济责任审计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厂长离任审计, 在监督各级领导干部、防止贪污腐败、保护国家财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 其在执行中存在一系列难点问题, 其中包括相关责任的界定及制定相关评价指标。责任的界定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 是经济责任审计中最核心的部分。因此, 弄清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相关责任对于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规范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作用。

一、横向责任体系分析———责任内容

经济责任是由于担任一定职务, 即接受委托而必须因委托事项而承担的对委托人的责任。从我国政治体制角度来看, 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经济责任涉及到双层委托关系, 即社会公众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行政执行机关的委托。社会公众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审计评价的目标是公共权力的配置效率, 核心是行政职能的配置与牵制。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行政执行机关的委托代理中, 审计评价的目标是公共权力的执行效率。因此, 在定义经济责任时要考虑双层委托代理中的相关责任问题。笔者认为, 经济责任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 财产责任

这里所说的财产责任与法律上规定的财产责任不同。法律上的财产责任是指由民事违法行为人承担财产上的不利后果, 使受害人得到财产上补偿的民事责任, 如损害赔偿责任。本文中的财产责任是从财务角度来考虑的, 指代理人因受委托人委托而要承担的对受托的财产负有相关的保全和增值的责任。财产责任具体分为财产保全责任与财产增值责任。财产保全责任指相关干部在任期内必须对其应负责或控制的国有或公共财产负有保全的责任, 这里的保全分为静态保全和动态保全。静态保全对国有企业管理者来说是指期末相关国有资本的价值至少等于期初投入的资本价值, 对于相关行政管理干部主要指其管理的国有资产期末与期初相比没有出现人为的非正常损耗,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动态保全是指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全成本的提取程度, 及对于国有资产的折旧或价值贬损不应该超过社会同类资产的价值贬损程度, 以此防止相关管理人员违法违规处理、报废国有资产而获利。

(二) 经管责任

经管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而必须对其管辖的单位进行有效经营或管理的责任, 包括内部管理责任和社会管理责任。内部管理责任指领导干部必须对所管辖的部门或单位进行有效的内部管理, 主要包括内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文化建设等, 保证单位内部正常高效的运行。社会管理责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 是指因其单位性质而必须承担的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责任, 这一责任对于不同职能部门来说重点不同, 如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重点在于环境综合治理、处理环境保护方面违法违规事务。对于国有企业相关领导人来说, 社会管理责任指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包括所提供商品的安全性、生产安全性及为社会提供的福利等。

(三)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指领导干部因其所任职位而应承担的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未尽义务或作出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而应承担的处罚。经济责任审计关注的主要是职务内的违法、违规等活动, 对于职务外的违法也需要关注, 看是否和职务相关, 审查出的职务外违法行为应在审计报告中有所反映并报其他相关部门处理。相关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应保证其所负责的单位守法、守纪、守规, 对于违法事项应及时指出并纠正。法律责任在鉴定过程中有主观违法和非主观违法, 对于主观违法, 相关领导者应负全部法律责任。对于受上级指使的违法行为在审计中要注意与上级沟通核实并及时发现问题, 报涉及该事项的上级的同级或上级部门处理。对于未发现下属部门违法违规行为的, 可以根据情况认定为失职或承担经管责任。

(四) 会计责任

会计责任是指相关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对其领导单位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所应承担的责任, 包括相关会计事项的合法合理性及会计信息记录的合法合理性。相关领导干部的会计责任不仅包括对过去的会计事项和信息负责, 还包括过去会计事项对未来产生的后果负责以判定领导干部是否是追求短期绩效而损害部门的长远利益。当然, 对这一责任的界定需要经过纪委、监查、审计、财务等部门共同讨论以评估过去重大决策事项对未来不利的影响程度。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利用外部审计的结果以减少相关审计成本, 同时注意不能完全无条件接受外部审计的结果, 因为外部审计自身的缺陷性有可能导致审计结果的错误。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在责任界定时应该注重各不同责任间的关系, 从而使责任界定更加全面。

二、纵向责任体系分析———责任对象

横向责任体系分析注重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内容, 但工作性质不同的领导干部对不同责任的承担程度是不同的, 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必须要进行纵向责任体系分析, 了解不同职位领导干部的责任重点, 有重点、有方向地进行审计, 而不是对所有干部采用统一的审计办法。

(一)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第十五条规定: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地区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要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对直接分管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由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工作会涉及到各项财政收支、上级政策的贯彻落实, 责任审计的重点应集中在政策的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 更加重视财产责任和经管责任的审计, 对于政府有重大投资项目的应针对该项目加强会计责任的审计。

(二) 党政工作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

《规定》指出, 党政工作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部门 (系统) 、本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重要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对下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由于该类领导干部工作重点在于政府服务、贯彻上级的要求、严格按照合法合理的程序办事, 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经管责任和法律责任, 重点审查单位领导人在任职期间是否存在贪污、挪用国家项目资金及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处理相关事宜的情况, 对于部门有重要投资项目的, 应注意针对项目的会计责任进行审计。

(三)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规定》提出,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是本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情况。由于国有企业领导人管理的是有大量资金和人员组成的经济实体, 因此,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即企业的盈利情况及内部人员管理是其工作中的重点, 在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企业资产管理情况、内部管理情况及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 加强财产责任、经管责任和会计责任的审计。由于国有企业领导人控制大量的国有资产, 因此审计工作应该更加细致, 除注重重点审计内容外, 还应考虑其他事项的审计, 如法律责任的审计等。

三、总结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在于经济责任的确定, 从内容上可以将其分为财产责任、经管责任、法律责任和会计责任。四种不同的责任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在审计实务中应重视这种联系, 发现问题及时理清关系, 找出问题的根本, 从而正确地评价领导干部的责任情况。另外, 审计之前应召集相关人员共同商讨, 确认审计的重点。由于不同工作性质的领导干部容易出问题的责任点及国家关注的审计重点不一样, 对于四种责任的审查应有所侧重,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根据问题本身及领导干部的职位合理确定其应承担的责任类型及责任程度。对于责任程度可以按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三十四条至三十七条的规定确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直接责任、主管责任还是领导责任。 (注:本文系北京市属高

责任分析 篇2

小手总是高高地举着,差点就从椅子上蹦起来;一下课,他会第一个冲上讲台,将黑板擦干净;每天放学,也是他第一个提醒同学们别忘了检查书包。只是他的这些好事都被他平时不注意的举止所掩盖,被同学们所忽视了。为此,对于同学们每天的批评指责,我真是很无奈。我担心这些孩子只学会了批评别人,而却忘却了去发现爱,付出爱。所以我都会在武奇峰每次做完好事后马上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他,好引导同学们去发现他的优点。而每次我表扬他后,他也总是脸蛋红红的,一脸的不自在。呵,被指责习惯了的孩子,竟不知如何面对老师的表扬了。

今天,一向闲不住的武奇峰竟破天荒地老实了,坐在小椅子上一动不动。走进班级,没有听到同学们告状的声音,让我觉得好大的不对劲。可是忙于卫生的清扫工作,就没有去多想。

自习课上,我正指导一名学生完成他不会的练习,突然班级里就乱了起来。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武奇峰吐了,带着难闻气味的污物吐了一桌子,连练习册上都被弄脏了。

我连忙走过去。刚到地方,就有一卷纸递了过来,我来不及看是谁递的纸,就给武奇峰抚背擦嘴,待他好点了,就帮忙收拾桌子。我拿起练习册,一只小手马上伸出接过了练习册,小心的用纸擦去脏物。我又摘下桌套,又是一只小手接过去,抖掉上面的东西,再把桌套装进了塑料袋。

冒名股东法律责任分析 篇3

摘要:文章认定股东资格应综合考虑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两个因素:实质要件,即向公司投资的事实;形式要件,即股东姓名或名称被记载在公司章程或股东名册上。

关键词:冒名股东;法律责任:形式;实质

中图分类号:D922.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0-0181-01

司法实践中,冒名股东现象层出不穷。所谓冒名股东,是指冒名者以虚拟人(如死人或者虚构者)的名义,或者盗用真实人的名义向公司出资并注册登记。冒名股东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股东,有别于普通股东、隐名股东、挂名股东、干股股东、空股股东,但与它们又存在相似之处,易引起混淆。冒名股东的主要法律特征如下:

客观上,冒名者实际向公司履行出资义务,并实际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享有权利并承担风险。但被冒名者既无出资之意,也无经营之实,而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及工商登记文件等却将其列明为股东。主观上,被冒名者没有出资设立公司、参与经营管理、分享利润承担风险的意思表示,也无与公司其他股东设立公司的合意,且根本不知情。这是冒名股东与隐名、挂名股东存在的重大区别,即被冒名者与冒名者之间根本没有合作或者借名之合意。

冒名股东的存在基础是多重的,既有社会的、市场的因素,也有主观趋利性的促使,更有立法和制度上的弊端。正是基于以上各种原因,投资人往往不愿意以自己的真实身份设立公司和参与经营,而工商部门也只对授权委托书、投资协议、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等注册登记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真实性审查,从而在实践中出现了冒名股东现象。

现象虽然存在,但我国的《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均未对冒名股东的法律定义及法律责任作出明确界定,相关司法解释也未对此作出规定。这种滞后的立法现状,对解决实践中的冒名股东案件极为不利,以至于不同的法院依据不同的理论观点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判决,这不仅破坏了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而且导致“相同案件,不同判决”的司法被动局面出现。在此就有一例,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实为中方股东假借一外国公司的名义,伪造相关材料而设,外国公司实际并不知情,后该外国公司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债权人向中国法院起诉,要求外国公司偿还债务,并且称外国公司为合资公司的股东,合资公司应对外国公司的债务在外方股权范围内承担连带偿还责任。那么是否认定外国公司是合资公司的股东呢?

法院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形式说,认为法律应当将名义上的股东视为股东。二是实质说,认为应当以实际的出资为准,如果没有实际出资又不知情则不能认定具有股东资格。本案中,外国公司既无实际出资的行为,又无实际经营的事实,实际上是被中方股东盗用了名义,自始至终外国公司并不知情,认定其具有股东资格实为“名不符实”。依据公司法理论,被盗用名义的人不具有股东资格,不能实际承担股东权利和股东义务。

笔者认同第二种观点。认定股东资格应综合考虑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两个因素:实质要件,即向公司投资的事实;形式要件,即股东姓名或名称被记载在公司章程或股东名册上。在一般情况下,判断股东身份只要符合上述两个要素即可,但在特殊情况下,即出现“名不符实”的情况时(如冒名股东),如何处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未作明确规定,理论上普遍认为,应优先考虑实质要件,即以实际出资人为股东,以避免“名不符实”时法律适用的困境。原因在于:

首先,主观上,被冒名者对设立公司的事实并不知情,也无和其他股东设立公司的合意。其次,法律后果上,如果认定被冒名者为股东,则会因股东的实际缺位而导致股东权利义务无人承受,这不利于维护公司团体法律关系的稳定和维护交易安全,而且还将导致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最后,就立法本意上看,冒名者无非是为了规避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者获得某种特殊的利益,如果认定被冒名者为股东不仅有违公平原则,而且会让不法分子(即冒名者)规避法律的目的得以实现,不利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结合本案,合资公司的中方股东为享受国家对中外合资公司的优惠政策,而通过盗用外国公司的名义设立中外合资公司。外国公司没有实际向合资公司投资,更没有任何经营行为,其对于中方股东以其名义设立合资公司的事实并不知晓,主观上也没有任何过错,中方股东实际上是合资公司的唯一股东。

目前,在司法实务中,对于冒名股东案件纠纷的处理,部分地方高院已结合司法实践的特点和需要作出了前瞻性的规定。完善工商部门关于公司登记方面的制度规定,以保证注册文件的真实有效性,真正从实质上维护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弥补冒名股东立法的缺失,以解决其股东资格问题,进而使与之相联系的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股东与公司债权人的复杂法律关系和法律纠纷有法可依,对于公司法律实务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界定分析 篇4

审计责任是独立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时应承担的一种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应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要求通过特定的审计程序对审计对象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包括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公正性三个方面。二是对审计报告的合法性负责。审计报告的合法性是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从企业股东、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之间的关系可以表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实际是在代替股东聘任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他们之间的审计委托是带有法律强制色彩的。通过对《审计业务约定书》考察,审计责任的法律性质表现在:对委托人,基于《审计业务约定书》注册会计师应当承担按时完成审计任务的约定责任;对利害关系人,基于审计的法定色彩,注册会计师应当承担提供真实合法审计报告的法定责任,即对内的约定责任和对外的法定责任。

二、会计责任及其法律性质

会计责任是指会计责任的主体对其会计行为和会计活动的后果应该承担的责任,包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强化内部制约机制,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并保证会计人员按照经单位负责人认可的程序、要求办理会计事务,保证办理会计事务的规则、程序能够有效防范、控制违法、舞弊等行为的发生。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是指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其他资料不相符而无权处理的报告,应及时作出查处决定,从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资料包括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三个方面。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也称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客观性,是指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资料的合法性是指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比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会计资料的完整性是指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资料必须连续、系统、全面,既不会发生疏漏,又不会发生以偏盖全的现象。

从法律性质上来说,会计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性义务。由于会计责任主体能够绝对控制、管理会计信息,并且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重要性都比较明确,法律将会计责任苛以无过错责任,即会计信息失实导致利害关系人损失,无论责任主体主观是否存在过错,均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三、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界定

(一)审计责任的界定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下列行为应界定为审计责任:

1.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没有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仅凭主观臆断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2.注册会计师虽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却没有索取被审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必要的审计证据,遗漏或回避了企业重大问题而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虽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也索取了被审计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必要的审计证据,但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与审计工作底稿的证据和结论不符。

3.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业务出具报告时,明知委托人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明知委托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报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做不实的报告;明知委托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报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出;明知委托人的财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其他不实的内容,而不予指明。

4.注册会计师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与被审计单位共同作弊,出具不负责任、虚假、违法的审计报告,应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

5.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审计业务期间存在的其他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等。

(二)会计责任的界定

根据《会计法》和有关制度的规定,企业的下列行为应界定为企业的会计责任:

1.违反《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未依法设置会记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比如,除法定账簿外,又设置一套或多套账簿,导致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及资料,多列、少列或不列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夸大或隐瞒收入,多计或少计费用等,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影响财务报表公允性;不如实提供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影响有关监督检查部门进行依法监督等。

2.如实向受托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提供会计资料,不得弄虚作假、隐瞒真相,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示意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当、虚假的审计报告。

3.通过审计,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合理的审计报告,发表了审计意见,但企业不予采纳,该调的账不调,该披露的信息不披露;或者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和提出的审计意见采取避重就轻的处理方式,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这都应界定为企业的会计责任。

4.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共同作弊,企业也应承担相应的会计责任。

5.企业违反国家及地方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偷税、漏税或违反其他一些财务会计法律法规。

四、科学界定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现实意义

正确认识和区分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对于消除有关各方认识误区,指导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助于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职业水平,保护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法权益,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沿着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写入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审计报告,并且要求被审计单位出具声明书以示对会计责任的强调,同时在业务约定书中强调审计的局限性及审计意见的“合理保证”作用。尽管如此,有些注册会计师并没有按《独立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法》的要求实施审计,造成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发生纠纷时,这些防范责任风险的措施只能防范注册会计师承担不应承担的审计责任,并不能减轻其应负的审计责任、成为推脱责任的借口。通过科学比较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要规避责任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严格按照专业标准,规范执业行为,谨慎执业,只有正确认识和切实履行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事业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

第二,有助于增强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被审计单位对自身责任认识上的模糊。部分被审计单位认为注册会计师是会计报表的保证人,对会计报表负有完全责任。虽然注册会计师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但他对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却无权修改。如果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选用的会计政策或某一重要项目的表达不能同意,他应首先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商讨,指出他不能同意的理由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若说服不了管理当局采纳其建议,他只能在工作底稿中加以记录,并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正确区分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使被审计单位明确其责任,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会计造假,规范其行为,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比较、区分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不仅能保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企业自主经营的好坏,必须通过会计报告向企业的所有者如实汇报,同时向企业的一切利害关系人依法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就是从专业角度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以鉴证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告是否真实、合法、完整,以明确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审计通过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不仅能监督被审计单位履行会计责任和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促进被审计单位真实记账,健全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正确区分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一方面要求注册会计师严格执业,规避审计风险;另一方面,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促使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会计人员增强责任感,自觉接受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的约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可见,明确审计与会计责任,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被审计单位的工作质量,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保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都会起到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士敏.证券审计——证券业务培训系列教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耿建新,宋常.审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忠民.会计责任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申论热点分析:责任政府 篇5

【关键词】

转变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行政问责机制加强政风建设加强社会管理

【背景链接】

责任政府是指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能够积极地对社会民众的需求做出回应, 并采取积极的措施, 公正、有效率地实现民众的需求和利益。

责任政府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责任政府包括行政问责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加快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制度。要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对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的,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温家宝

[原因]

中公教育总结导致我国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行政人员的责任观念尚未完全树立。

由于传统文化和人治观念的影响,广大群众还缺乏公民意识、权利观念和平等思想,而政府官员也习惯于以言代法,搞一言堂,权大于法。在这种情况下,“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多地停留为一种行政格言。行政人员自身缺乏责任感与服务意识,责任政府的基本理念无法落实到现实的行政活动中。

二是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力度的弱化导致政府责任缺失。

建立各种监督制度,构成全面的监督网络,这是建构责任政府的督促机制和制衡力量。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府两院”都由人大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这在理论上具有责任体制之框架。但是,中 公教育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的政府管理体制往往是对执政党及其政府负责的,对行政机关渎职、失职的责任追究往往很难落实。同时,对“权力一把手”的制衡乏力导致政府责任缺失。由于国家法制不健全,政府管理的程序化程度不高,政府决策的随意性明显,政府管理中“书记第一”的决策体制容易导致权责不清。

[措施]

中公教育总结如下措施:

第一,实行官员问责制,建立政府责任追究制度。

“没有惩罚的制度是无用的。只有运用惩罚,才能使个人的行为变得较可预见。”而“问责制”的本质在于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以及对过失权力进行责任追究,体现了 “责任政府”的原则,是责任政府的具体体现形式,其最终目的在于保证政府系统的正常运行,遏制权力腐败以及保障公众利益尽量不受损失或损失最小化。

第二,完善权力监督体系,构建责任政府。

为了改变我国政府权力监督制度虚置、行政责任不落实的现状,必须在国家权力分配层面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衡。一方面,人大既要加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对违宪失职、有违民意、实质腐败、缺乏为官之德才的政府官员坚决予以罢免;另一方面,司法权对行政权进行司法审查的范围应该扩大,由只能涉及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行政行为扩大到能审查涉及公民政治权利、文化权利的行政行为,由只能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扩大到既能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又能审查抽象行政行为。

第三,培育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实现政府与社会相互合作与互补的社会治理体系。

积极参与是以公民与政府合作为基础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公民积极地从事对政策制定过程和政策制定内容的界定和参与,这样才更有利于公民监督政府负责任地行政。因此,中 公教育人为一方面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基层民众自治,增进公民对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和兴趣。另一方面,应该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的监督。作为第“四种权力”,媒体能够以一种高度艺术性的形式来报道政府官员以及公务员的活动,对政府的规划及实施进行调查,抓住那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曝光,从而可以将政府行为放在社会层面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对政府行为的监督。

【一句话点评】

传媒伦理责任缺失的表象分析 篇6

关键词:传媒伦理;责任缺失;表象分析

传媒的日益发展,报纸上的虚假新闻和低俗化的宣传报道;电视、广播等媒体上令人难以忍受的大广告时段、泛滥的相亲、情感类节目;网络媒体中的低俗、淫秽、暴力等信息的传播,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暴露出许多令人堪忧的伦理失范问题,导致一系列传媒伦理责任缺失现象的产生。

1.传媒伦理责任缺失的表象

1.1新闻失真现象

新闻失真现象主要体现在虚假新闻的泛滥。西方政党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控制媒体而大肆捏造虚假新闻攻击其他政党。我国的传媒实践活动中,虚假新闻也呈泛滥之势,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制造轰动效应,增加销量,杜撰虚假新闻,国内业界每年都要评出当年的10大虚假新闻,便是很好的证明虚假新闻的出现,是传媒违反新闻真实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转型时期经济体制转轨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尤其是文化心态、价值观念等因素也导致了虚假新闻的产生。

1.2利益熏心思想

传媒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将追求经济利益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其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大传媒集团竞争程度日益加剧,大家都把焦点集中到如何吸引公众注意力,从而使其经济利益最大化,在这种程度下,有偿新闻、虚假新闻、虚假广告等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传播内容层出不穷。

仅就有偿新闻而言,我国对有偿新闻予以明令禁止,然而,却得不到有效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等记者搞承包,二等记者炒股票,三等记者拿红包,四等记者编编稿”。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新闻从业人员将权利与金钱挂钩,而忽视其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的现状。

1.3娱乐媚俗化趋向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政府对传媒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双轨制,传媒由国家行政包揽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体制,各大传媒为增加经济效益,吸引受众眼球,都不约而同地在内容上突出了传媒娱乐化倾向。

传媒娱乐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传媒新闻与娱乐呈现混杂的趋势。具体来说,传媒在选择内容时尽量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传媒娱乐化还表现为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被大力发掘,传媒为了吸引公众注意,就尽量选择能够迎合公众猎奇口味的软新闻,来迎合大众的视听效果,从而出现传媒宣传明星比宣传模范多、宣传美女比宣传学者多、宣传绯闻比宣传时政多的混乱趋向。

1.4隐私侵犯现象

《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我国的《宪法》都对在个人的隐私权做了相应界定,强调个人隐私权应该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随意侵犯。然而,当前大众传媒为了追求眼球效益和经济利益,越来越偏好暴露隐私,严重侵犯了人们的隐私权,也侵犯了人们的人格尊严。

市场经济下的传媒,往往为了迎合受众猎奇心理,不择手段挖掘他人隐私,人们不难发现在如今的报纸、网络中几乎每天都有涉及某明星或社会名流等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问题,使得他们的尊严受到严重的侵犯,甚至一些公众人物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不仅明星或社会名流的隐私权受到传媒的侵犯,普通人的隐私权也遭遇被传媒侵犯的困境。

2.传媒伦理责任的体现

2. 1传媒重在报实情

虚假新闻有其自身的特征,一是涉及面越来越广,过去主要是社会政治题材,现在则是经济、社会、文化娱乐等几乎所有社会生活领域。二是造假技巧增加,所呈现出来的新闻半真半假,令受众难以分辩,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三是互联网的发展为新闻造假者提供了便利。

虚假新闻为媒体制造了看点,吸引了受众,但同时也对媒体和受众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果不加以遏制,在降低媒体公信力时也会破坏党和国家的形象。新闻工作者只有守住道德底线,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新闻事实为基础,报实情、讲真话,闻传播事业才不会失去受众、失去市场。

2.2传媒重在体现社会责任

传媒在社会发展和人的精神形成及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人们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可以提供知识,引导人们的信仰,改变人们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传媒就应该承担起担负的伦理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走向理性,形成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理性态度。

传媒责任伦理的体现,只有根除媒体利益熏心思想,做到准确、及时、客观、公正地的报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履行社会公共文化的责任,正确投射典型画面,才能弘扬真善美的伦理诉求,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终极目标。

2.3传媒重在舆论向导作用

传媒的娱乐媚俗化有其生存的土壤,人们文化游戏的需求,对传媒休闲功能的追求催生了传媒的迅猛发展。传媒所制造的娱乐轻松、闲适氛围,填充了人们闲暇时光的无聊时间,迎合了人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理。

传媒的这种娱乐媚俗化放大了娱乐在传播媒介中的地位,放大了人情味、趣味性等因素,降低了传媒的教育功能。传媒娱乐媚俗化进程中,对深层问题缺乏关注,使受众丧失了对生活的反思及对真善美的价值判断。传媒摒弃严肃、神圣等人生主题,趋向名人明星的琐事宣传,必然影响受众过分追求娱乐而忽略传媒价值导向的主流。

2.4传媒重在以不伤害他人为标准

传媒活动传播的是公共信息,在传播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作为组成社会公众的个体的人,传媒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这种关系。在自由传播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利益,隐私权是个人的非常重要的权利,因而也不应该受到侵犯。传媒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漠视他人隐私,不仅背离了其职业道德要求,也是违反了社会公德。

传媒过程对社会隐私的过度关注,虽然迎合了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但是,传媒的威严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传媒本是引导人们价值主导思想的主力棒,传媒一旦受到失去公信力,甚至走向人们反感的趋势,传媒自身的现象将会被破坏,将会无形地影响着人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根成. 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经济法责任分析 篇7

关键词:经济法责任,独立性,实现机制

所谓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律制度的一些实质性内容,是经济法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经济法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但是在经济法责任的一些具体内容和形式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1]。经济法责任的明确可以有效的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法律责任的规定还有待完善。因此对于经济法的责任确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当前对于经济法责任的称谓有很多,像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制等。理清经济法责任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其中经济责任这一词具有很宽泛的含义,常常是指所有以经济为内容的责任形式[2]。广泛的被用在涉及财产内容的责任形式,比如民法中的赔偿和行政法中的罚款。另外,刑法中的没收财产也是一种经济责任。所以经济责任这一概念表述的不够明确,不可取。同样,经济责任制虽然表述的范围有所缩小,但也有不合理之处,和管理学有一定的关联,容易造成误解。因此,相比较而言,经济法责任一词表述的相对更加的严谨,不易给人造成误解。而且也很好的体现了法律责任和经济法的联系。

二、经济法责任的定义

目前对经济法责任的定义有好几种,比如,通过经济的违法行为来判定经济法责任;通过经济法部门来判定经济法责任;通过对经济法规的违反和一些特定的事实来判定经济法责任;以及通过经济法权利和义务来判定经济法责任。以上的定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责任的共性和不同别的法律责任的个性。在法律责任中有两个重要的要素,即权利和义务。法律通过这两个要素来调整人的行为。权利和义务贯穿在法律运行的全过程中,并且和法律责任息息相关。经济法责任的产生也是由于违反了相关的法律义务或者超过了规定的权利。这是所有法律责任的共性表现。

三、经济法责任的相关特点

(一)经济法责任的社会性

经济法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出来的,是社会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暴露了一些固有的缺陷,容易产生市场失灵。这个时候需要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一定的干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法律规范,从而也就产生了经济法责任。实质上经济法责任是社会利益的产物。经济主体发生违法行为时,会造成社会利益的损害,这个时候就需要国家来制止这种行为,维护相关的合法权益,恢复经济的秩序。

(二)经济法责任的双重性

经济法责任不同于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偏重补偿性,而刑事法律责任偏重惩罚性。而经济法律责任是补偿性和惩罚性的综合,具有双重性。补偿性主要体现在有责任的一方为其的相关行为支付一定的金钱作为补偿;而惩罚性体现在有责任的一方在支付金钱作为补偿的同时也要及时的纠正自己的违法行为,而且也会对其他的人起到预防的作用。

(三)经济法责任的综合性

当前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成了一种混合经济,经济的平稳发展既要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也要靠国家的宏观调控。需要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协调配合。经济法的产生是为了弥补民商法不能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而制定出来的。其实质是相关法律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因此违反经济法的主体也可能还触犯了别的法律,也就是说经济法责任具有综合性。

四、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分析

(一)经济法律责任具有独立性

经济法责任的的独立性是指经济法责任的相关内容在符合经济法的独立体系的要求外,要和其他部门的法律责任区别开来。这种独立性是对经济法的完善,同时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其起到了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

(二)经济法责任的从属性

弄清经济法责任的从属性有助于我理解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为了了解经济法责任的从属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一是从法律规则的角度来看其从属性,另一个是从法律程序角度来看其从属性。有时经济法无法单独的来进行追责时,需要借助民事、行政,甚至刑事的法律规则来实现。现在在法律规则上明确的分为确定性规则、准用性规则和委任性规则。从法律规则的角度来看,经济法责任具有从属性。从法律程序的从属性来看,由于我国的程序法没有独立的经济法律诉讼,所以往往会借助民事、刑事等程序来执行。在诉讼中是借助民事和刑事的程序来的,在非诉讼案件中,是借助行政的规定来执行的。因此,从法律程序角度看经济法责任具有从属性。

五、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经济法责任的主体

经济法责任的主体首先有一个主体,并且有特定的范围。我国的经济法主体的研究,经历了三分法、两分法时期。当前认为管理的主体有两个,一是行政机关,二是行业的协会和一些社会团体。行政机关包括国家机关和各地方的行政机关。管理的受体也有两个,一是经济的经济者和组织;二是消费者。经营者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经济法责任的主体,消费者不作为经济法责任的主体,所以说经济法责任主体具有二元的构造。

(二)经济法责任构成要件的建构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在经济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支撑研究经济法责任主体、归责原则的作用。由于一些主体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造成在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可以基于“四要件说”,所谓的四要件说分别是指:责任主体的主管心里状态;责任主体的违法行为;客观上的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行政机关的经济法责任是指其要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不当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构成的要件随经济法责任的种类而变。一般有经济侵权责任和经济补偿责任。市场主体的经济法责任是指市场的主体要为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后果。一般有经济惩罚责任、经济赔偿责任和强制履行义务责任。

六、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式和实现机制

(一)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式

要弄清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式,首先要了解经济法责任的承担主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中的经营者,另一种是市场的管理主体。市场管理主体的经济法责任形式有政府失误赔偿和停止、纠正违法的市场调控和管理行为。而经营者的经济法责任形式有惩罚性赔偿、资质撤销、信用制裁、停产、转产和限期整改等。

(二)经济法责任的实现机制

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可以保障经济的平稳发展。但在调节的过程,由于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会存在一些经济纠纷。目前解决纠纷的常用方法有四种,分别是:协商解决、仲裁解决、行政解决和司法解决。其中对于司法解决常用的是诉讼的问题。对于诉讼问题的研究观点有以下几种:一是民事诉讼说;二是行政诉讼说;三是独立经济诉讼说;四是经济公益诉讼说;五是经济法诉讼说。

七、结语

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制度的具体内容,也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完善我国的法律的法律体系是不可或缺的。经济法责任的具体责任形式的如何,是否有具体的法律责任形式,以及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最合适。都是需要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具体内容。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完善,有利于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法律制度,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晨.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分析[J].活力,2014(22):65,67.

媒体文化责任的价值分析 篇8

媒体的文化责任属于媒体社会责任的一种, 与媒体的政治责任, 道德责任并驾齐驱, 其具体表现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抵制歪理邪说, 弘扬社会正气;客观真实全面反映社会现实, 抵制虚假报道, 树立媒体公信力;传递与传承先进文化, 抵制网络低俗、媚俗、庸俗之风, 营造健康有益的文化环境等。

在大众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 媒体必须树立起一种全新的、前瞻性的责任意识, 强调对大众传播事业积极的思想启迪与行为指导。由于文化产品影响人的规模大、范围广, 更要强调媒体的文化责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中, 社会分层越多, 人们的价值取向越多元化, 对社会稳定要求越高, 要求媒体承担的文化责任越高。

2 媒体文化责任的存在价值

当今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 媒体对于价值观念的传播可以说是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 可以说, 我们已进入了一个盛行消费主义观念的社会, 消费主义是后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后现代社会以自由为旗帜, 是个什么都可以解构消费的社会, 但大众传媒作为价值观念的主要引导者和传播载体却不能丧失原则, 理应成为社会价值观念的守护者。媒体承担着文化责任就是为了使媒体的向着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的方向努力, 其价值在于:

2.1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 体现着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取向, 媒体传播什么声音、放大什么声音, 都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选择, 作为媒体的被服务者, 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要受到媒体的影响, 媒体承担文化责任, 规范了媒体的传播内容, 抵制了不良思想和不健康内容对公民思想的侵害, 防止受不良思想影响从而引发的道德上和法律上的不当行为。从这一个角度而言, 媒体的文化责任维护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 而不是某个团体的利益。

2.2 保持媒体间的良性竞争, 实现在媒体市场中的公平

现阶段, 不少节目利用低俗, 不健康的内容吸引大众的眼球, 提高节目的娱乐性, 增加收视率, 甚至在有些伦理的访谈节目中, 自编自导故事却假借是社会事实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利用不实报道吸引观众投入精力去关注, 这些都是媒体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迎合甚至是培育低俗化市场的结果。而确立媒体的文化责任, 保障了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的媒体的利益, 保持媒体间的良性竞争, 从而实现媒体市场中的竞争的公平。

2.3 积极提供和谐健康的文化内容传播

构建和谐社会不应是一句空口号, 媒体的文化责任要求媒体要利用自身力量规范媒体传播的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给与媒体自主选择何种内容应当以传媒的途径予以告知公众的权利, 现阶段有一种无害无益的“娱乐泛滥”的节目原则, 正在对电视节目传播的文化责任产生着不良的影响。显而易见, 以“无害无益”为价值取向, 将导致电视节目媚俗、堕落倾向愈演愈烈, 甚至泛滥成灾。媒体文化责任的确立就是要在源头上扼杀不良思想对媒体的毒害, 还媒体一片相对的净土。

3 媒体文化责任与人权的价值冲突

《非诚勿扰》是个收视率极高的节目, 从侧面说明它的影响力很大, 它所承担的文化责任无可否认的要大于那些没有收视率或者收视率较少的节目, 我们应当看到新闻媒体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对人们行为的引导是鲜明、具体、立体化的。任何新闻媒体传播什么声音、放大什么声音, 都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选择。公众在接受到这些价值观的引导时, 会受其影响, 于是我们就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3.1 当隐私与媒体文化责任发生价值冲突

婚恋节目因为其性质, 本身要承担客观介绍嘉宾各方面的条件, 应当说优缺点都介绍本身应当说是承当媒体文化责任的一个方面, 让大众了解嘉宾真实的情况, 从而使单身男女更好了解对方, 从而决定是否要进一步发展, 节目中, 男嘉宾登台后有几个短片, 介绍他们的“基本资料”“朋友评价”等内容, “朋友评价”是对男嘉宾朋友的采访, 该短片几乎全在说男嘉宾的缺点。该节目主持人孟非曾说, 要采访男嘉宾的哪位朋友、问什么问题等都没告诉男嘉宾, 是“让女嘉宾更全面地了解男嘉宾”, 这样的方式不能说没有侵犯嘉宾的隐私权。

媒体的文化责任属于一种社会责任, 它承担的是更多的社会价值, 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在两者发生冲突时, 应当有所取舍, 根据不同的情况, 对媒体承担文化责任同时, 侵犯个人隐私应当适当免责, 凡是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 或者出于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必须公开的事项, 新闻媒体对其予以报道不被认为是侵犯个人的隐私权。

3.2 媒体节目中嘉宾的言论自由权与媒体文化责任发生价值冲突

首先尊重人及其尊严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 也是所有媒体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 而节目却为了劲爆效果而忽略了该义务。节目用言论对本应认真对待的严肃问题进行调侃或对他人的生理缺陷进行嘲弄, 似乎成了“必要之恶”, “宝马车中哭泣也好”“他说话特别招女孩子讨厌, 我特想拿鞭子抽他”也罢, 有时甚至出现男女嘉宾互相攻击的场面, 引发了口水大战, 节目主持人似乎置身事外, 任由嘉宾争吵。嘉宾们很明显的偏向于那些家世好, 相貌优的男嘉宾, 虽然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的是, 作为婚恋节目, 他更多责任在于提供男女交流的平台, 言论的自由将会导致社会的价值取向, 美丑优劣的标准通过媒体将放大, 我们应该承认世上有形形色色的人, 很多人没长相、没金钱, 但他们也有心理和生理需求, 该节目却只关注优势群体, 看不见绝大多数“平凡人”。边缘主体更需要被看见, 更需要舞台来秀自己。该节目没承担关怀边缘主体的责任, 某些时候, 边缘主体的行为和境遇还会成为他们恶意嘲讽的对象。

节目中如果嘉宾言论明显不利于引导社会舆论, 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 在公共利益面前, 我们应当更加倾向保护公益, 嘉宾的言论自由应当被限制, 媒体应当承担起文化责任, 规范嘉宾言论。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节目中的言论是否代表着社会部分人的价值观?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之高的收视率, 是否节目中嘉宾言论能真实反映社会风气, 婚恋节目也引起中央台的焦点访谈的关注, 其实与其谴责媒体没有承担起媒体责任, 不如深思这些言论为何会形成的社会原因。

3.3 嘉宾自曝隐私不适当是否应当受到媒体监督与制止

每个人的隐私权本身包括决定是否将自己的隐私公开, 在何种场合公开, 新派婚恋交友节目中男女嘉宾不时将自己私生活公开, 以博得大众眼球。以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为例, 尺度没有了节制, 将不宜在大众面前提起的个人生活公之于众, 并作为一种可炫耀的资本。但是媒体本身承担的文化责任要求抵制网络低俗、媚俗、庸俗之风, 营造健康有益的文化环境, 积极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环境。

在两种价值取舍之间, 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莱文较早提出“把关人”概念, 1950年, 他的学生怀特在《“把关人”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一书中提出了“把关人”理论。西方的学者坦言, 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 存在着有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 不同的把关人对经过他们的大量信息一层一层地加以筛选。

西方的“把关人”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即, 媒体承担文化责任, 应当对节目不宜在大众面前提及的话题进行把关, 还观众一个积极健康的媒体环境, 而不应当积极的追求收视率, 提供怀有不正当心思的嘉宾炒作自己的机会, 而忽视大众的集体利益, 他们的有些隐私的曝光, 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误导大众的价值取向, 特别是面对收视率价高的节目, 收视群体广泛, 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对媒体中内容鉴别程度有差异, 面对公共利益, 个人泄露隐私的行使应当被把关在公众之外, 因为本身对个人的权益没有实际的损害, 因而在这两者价值冲突之间, 更应当强调的是媒体的文化责任。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人群的不安定感增加, 越来越多的“熟男熟女”不能走近婚姻殿堂, 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不少电视台策划了新派的交友节目, 以新型的形式, 提供未婚男女互相认识的机会, 但是, 节目播出不久, 不少嘉宾自曝隐私涉嫌炒作, 内容涉及低俗, 言语犀利, 价值导向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而引发社会对媒体文化责任的新一轮认识。本文试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媒体文化责任的存在价值, 在与个人隐私权, 言论自由和大众知情权的价值冲突时, 如何取舍, 从而达到更好的实现媒体的文化责任的目的。

关键词:媒体文化责任,人权,价值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桂瑶.论市场竞争下大众传媒的文化责任《新闻世界》.2009年08期.

[2]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76页.

[3]朱辉宇.电视传播过度娱乐化的道德审视, 当代电视, 2002.12期.

责任分析 篇9

公司的社会责任源于现实中的公司运作、性质同公司理论的巨大差别。首先, 现实中的公司并不仅仅是股东联合的产物或“资本雇佣劳动”的简单关系, 而是多方利益相关者冲突与合作的载体。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 除公司的直接参与者外, 另有一些利益相关者尽管对公司未做明显的要素投入, 但是公司的决策和行为对他们的权益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 这些利益相关者在公司中也存在某种利益关系。其次, 现实中的公司也不像传统理论假设的那样, 仅仅是一组实物资产的集合, 而是一种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作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合约的公司以及人力资本相对上升的客观事实进一步引申意义在于, 公司制度应当真正贯彻实质性的契约精神, 即更多的体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合作, 而不是任何一方对他方的歧视与强迫。再次, 在传统的公司理论中, 物质资本不仅被视为最重要的, 而且被假定承担着公司经营的全部风险, 股东由此而对公司有所有权。而公司的债权人、职工等其他参与人则被看作是风险的规避者, 他们领取有保障的固定合同收入, 相应的他们应当接受物质资本的权威。但事实上, 股东并没有像理论上假设的那样承担全部风险, 企业的其他参与者也没有像理论假设的那样脱离风险。实践中, 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方面公司的倒闭或股东可以很容易的退出公司, 另一方面则是职工的大量失业。另外, 债权人也明显的承担着公司经营的部分风险, 因为公司一旦破产, 公司的资产将不能满足债权人的全部债权。承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一样对公司经营负有风险的事实意味着, 公司的所有者并不是唯一的, 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有分享对公司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正当性。最后, 在现实中, 公司的各参与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不像传统所认识的那样是一种“资本雇佣劳动”的静态关系, 而是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中, 人力资本的地位相对上升, 物质资本的绝对权威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因此, 公司为股东利益服务就不再是唯一的价值目标了。公司实际上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围绕权益的获取和保护所形成的博弈网。

2 公司社会责任的经济分析与法律分析

2.1 公司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 各个公司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如果法律不对公司的行为进行规制, 市场经商环境必将陷入一种混乱状态。分析市场经济公司法律制度时, 既要仔细分析作为市场行为主体的公司的行为必然会彼此影响, 也要看法律制度是否满足均衡状态, 即这种制度能否自我实施。

按照市场经济的自我调控原理, 所有的公司企业都会在做出决策时最大考虑利己, 采取不顾社会利益的策略, 从而进入纳什均衡状态。比如公司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行为表现。公司在活动中存在污染, 如果法律不对公司污染环境的经营或生产行为进行规制, 公司在利润的驱动下, 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因为一个公司一旦从社会角度出发, 投资治理污染, 但是其他公司仍然不顾环境污染的话, 这个投资治理污染的企业的产品成本就会增加, 价格就会提高, 所得利润就会受损, 甚至会公司破产。

将公司社会责任上升为一种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的统一, 其目的就是避免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完全忽视社会利益的现象出现。公司的社会责任, 就是要使作为社会经济生活重要角色的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 与社会利益达成一种均衡———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均衡。

在制定公司法律制度时, 法律对公司的行为规制, 必须使社会中各个主体 (包含公司, 但绝不仅仅是公司) 的行为符合一系列的条件, 在这些条件下使主体间的利益达成均衡。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是人们选择某种制度的原因, 也是这种制度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条件。在现代, 公司社会责任之所以开始进入许多国家的立法, 就是出于对利益均衡的考虑。而在立法实践中, 具体的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制度无不是考虑了制度自动实施能力的, 因为自动实施能力决定了一种法律制度的生命力和运行成本。

因此,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 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制度不仅与经济学原理不矛盾, 而且还真正符合了现实中的市场经济规律。

2.2 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分析

义与利之争, 是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思想史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这里讲的义也即通常讲的正义, 泛指道德;利则指物质利益。义与利之, 即义与利相比, 以何者为重。以孔孟为代表的家重义轻利, 而以商革央、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则重轻义。双方都认为义与利是对立的。但是中国古代也有些思想家认为义与利二者应并重, 并论证了利的合理性。在80年代初以前, 由于极左思潮影响, 中国法学作品中几乎从不涉及正义的概仿佛正义是西方法学的一项专利。就当代中国学理论而言, 法的价值或法律的价值, 也是80代才从某些西方法学作品中引进的一个概念。

自古至今, 人类社会尽管对正义有无数不同的释, 但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崇高的价值。法与正义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古今中外法学中一个永不消失的主题。在中世纪基督教伦理思想家那里, 正义的精神实质乃是肉体应当归顺于灵魂, 灵魂应当归顺于上帝;在功利主义看来, 正义的根源在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即功利原则;在罗尔斯的心目中, 正义的要义就是要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 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正义的理解也是多样的, 但无论对正义的理解多么的多种多样, 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 那就是正义的最高原则是原初约定式的, 人所拥有的实践理性赋予它一个应当如此的价值论依据, 任何个体或集体的意志, 即使经过民主的程序, 都没有权力改变它。

有学者认为, 法的价值是法律作为客体对主体的人的意义, 是法律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公司法自不应例外, 作为一种法律, 公司法理所应当具有位公平与正义的最基本价值。以公平正义作为其普遍价值, 以自由安全秩序作为其基础价值, 以效益作为其目标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公司法价值体系的和谐与均衡。

3 结语

从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角度看, 纯粹关注效率的制度和纯粹关注正义的制度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使二者和谐共存、取长补短才是上佳的选择。实际上, 效率并非不顾正义的绝对效率, 正义亦非无视效率的绝对正义。任何极端的做法都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恶果, 而且这也不是当代各国的实然状态。效率和正义在公司社会责任中同时被证明, 效率和正义被综合到了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框架结构中。公司的社会责任无论从效益的经济学角度分析还是从正义的法学角度分析, 都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刘素凤.泉州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1, (02) :20-25.[1]刘素凤.泉州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1, (02) :20-25.

[2]郭向阳.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2) :64-69.[2]郭向阳.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2) :64-69.

企业社会责任的产权分析 篇10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有限责任,无限责任,产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 买方市场已经形成, 但是有些企业仍依循计划经济和卖方市场思维而忽略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性认识。随着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呼声的日益高涨, 一些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标准也纷至沓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尽快树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企业社会责任观, 切实承担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不断提高自身竞争优势。

一、企业社会责任争论焦点:回顾与介评

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在遵循法律等游戏规则的范围内, 通过使用资源去最大化企业的利润。由于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是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中最起码和最基本的责任, 因而将其称为“有限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积极主动承担各种社会责任, 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利益, 并在这个过程中赢得竞争优势。由于强调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密切结合, 这样就内在地具有一种将企业社会责任范围无限扩展的趋势, 因而将其称为“无限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之“有限责任”观认为, 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在遵循法律等游戏规则的范围内, 通过使用资源去最大化企业的利润;如果职业经理人为股东以外的群体谋求利益, 那么他们就有违信托精神 (Friedman, 1970) 。这种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辩中曾一度占踞上风, 企业社会责任的就是为股东创造最大化利润。

弗里德曼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有限论有其积极意义, 弗里德曼从经济学的角度在“资本强权”时代和“资本雇用劳动”逻辑下, 认为资本所有者 (股东) 拥有企业所有权, 是企业产权的终极所有者, 那么, 企业的目标理应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一方面, 在一个健全的市场制度下, 企业追求利润、为客户创造价值以及承担社会责任之间, 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基本一致的;另一方面, 在一个制度缺陷比较严重的社会中, 利润可能不是考核企业行为的最佳指标, 需要改进制度, 使利润能够真正反映企业和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因此, 经济学家认为在遵循基本法律规则范围内, 创造最大化的企业剩余 (净利润) 本身就是企业对社会的首要责任;除此之外的责任应该由政府去承担。本文认为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主要是在遵循“经济理性”假说以及“资本雇用劳动”理念的合乎逻辑的结果, 是对企业经济本质的重新表述。但是, 随着“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说、“正交易费用”假设、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的不断兴起, 企业社会责任需要实现从“有限责任”到“无限责任”的跨越。

当比尔·盖茨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上升到“本分”之外, 理论家则更热衷于帮助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战略体系 (郭沛源, 2007) 。企业通过盈利来不断繁荣社会的物质生活, 追求利润是其生存、发展的需要。但是企业毕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和社会系统中的其他部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企业的经营活动正是在同政府、消费者、股东、债务人、债权人、金融机构、协作商、新闻媒介、公众、社区的相互联系中得以实现的。离开这些联系, 企业也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细胞, 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 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赖于社会各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目标时, 应当认真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 力图使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得到统一 (井绍平, 2007) 。

波特 (2006) 认为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和谐的社会, 企业只有找到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契合点, 才能踏上通往可持续发展之路。波特用他的价值链模型和钻石模型回答了企业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 如何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 以赢得竞争优势。在价值链模型中, 波特把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所有这些价值活动都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通过逐一分析每一项活动中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问题, 企业就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价值活动的社会影响。而在钻石模型中, 他认为决定一个产业竞争力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及对手表现。社会环境的变迁对四个因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而改变了企业竞争的外部环境。如果企业在经营的时候一点都不考虑社会因素, 就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从而丧失竞争优势 (波特, 2006) 。

可见, 第一个模型可用于企业自检, 即通过详细检查价值活动, 发现与企业社会责任正面或负面相关的问题。企业需要对这些问题按优先次序进行排列, 并尽力解决可能产生负面社会影响的问题。第二个模型可用于企业挖掘责任竞争优势, 即从外部环境变迁出发, 找到一些有利于塑造企业竞争力的社会、环境问题, 并在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企业竞争力。波特用他犀利的战略思维重新诠释了企业社会责任, 使之与企业竞争优势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从而彻底打破了社会责任与股东利益之间的藩篱 (郭沛源, 2007) 。波特进一步指出: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评级机构已将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作为企业优劣的参考指标之一。公益活动 (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责任) 之所以未能解放企业生产力, 是因为这些企业犯了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是它们把企业与社会对立起来看待, 而这两者事实上是相互依存的;第二类错误是它们只是泛泛而谈公益慈善, 从未将其与企业自身的战略需求相结合。

综上可见, 上述管理学者和伦理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无限的”。与“有限责任”观相比, “无限责任”观主要增加了道德责任。我们认为, 这种“道德责任”是以卖方市场的形成为前提的, 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在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式下, 企业管理层意识到, 为了实现企业剩余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应该有计划地、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不断地塑造自身良好形象, 培养客户群, 从而赢得竞争优势。不管履行“道德责任”是自愿的还是为环境所迫, 都是一种在实现“利他”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实现“利己”。最终目标还是维护企业产权利益。可见, 管理学家和伦理学家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理解与经济学家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经济学家主要坚持“有限责任”中“经济责任”优先, 而管理学家和伦理学家则更加强调“无限责任”中“道德责任”。这种差异根源于各自研究的前提假设条件不同。经济学家主要遵循“经济理性”假设, 而管理学家和伦理学家则主要遵循“社会交往关系”假设。因此, 经济学家眼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相对狭隘, 主要坚持“有限责任”, 强调“经济责任”优先。即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企业本身内部经营去创造最大化利润。

本文认为有限责任本身具有社会性, 但并非管理学和伦理学家所坚持“无限责任”的全部。管理学家和伦理学家眼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则内涵相对丰富 (如上文世界银行的定义) , 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容易导致过于强调企业“道德责任”的承担, 而忽视企业“经济责任”的主导地位。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进一步检视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中国企业面临着双重任务, 一方面是分离企业社会职能, 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二是企业与社会职责结合, 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责任观念。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后者是前者的目标。也就是说, 在通过改革强调企业经济目标的同时, 绝不意味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否定, 只是履行责任的方式、责任对象和责任内容发生了改变 (苗莉, 2007) 。经济转型的过程实质上是产权不断变革的过程, 那么从产权理论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进一步检视具有重要意义。

科斯 (Coase, 1937) 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 他主张市场交易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 而企业的存在将许多原来属于市场的交易“内部化”了。这种“内部化”能够降低交易费用, 维护各契约方的产权利益, 从而使得企业成为比市场更有效率的一种交易机制。该理论证实了“经济责任”是企业存在的基础。阿尔钦和德姆塞茨 (Alchian & Demsetz, 1972) 研究表明, 替代全部所有者投入多边契约的, 是由一个共同的中心缔约人签订的一个双边契约的集合——即在团队生产中联合投入的有效组织。即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耦合体, 是要素所有者交易产权的结果。哈特 (Hart, 1995) 认为企业产生在人们无法拟订完全合同, 从而权力或控制的配置变得十分重要的地方。这表明企业产权契约是不完全的, 而这种不完全主要起因于受托责任之权责结构安排及其利益分配机制等内容是外部产权主体无法验证的。私人财富的积累则导致财产权的裂变, 委托-代理关系由此发生, 从而导致受托责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雷光勇, 2004) 。

企业受托责任起源于财产委托。随着“两权分离”引致的现代企业诞生, 使得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化和多元化。这更加丰富了受托责任的内涵, 受托责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受托责任产生于一定的产权关系基础之上, 而这种产权关系决定于一定的产权结构, 产权结构又缘起于资源禀赋要素投入的结果。因而, 从更深层次上讲, 企业产权的本质是受托责任。“受要素投入者之托, 忠要素投入者之事”。解除受托责任就是从企业的受托责任本质派生出来的企业使命。詹森和麦克林 (Jenson & Meckling, 1976) 将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个或较多的人 (即委托人) 聘请别的人 (即代理人) , 代理他们来履行一些服务, 包括把一些决策委托给代理人。可见, 委托-代理关系是受托责任发展的高级形式, 是信托责任和受托经济责任的融合;它是一种复杂的产权契约关系。这种受托责任的解除涉及到企业所有权结构 (产权结构) 安排, 代理成本的节省以及创造最大化企业剩余。这种企业剩余最大化就外化为企业目标, 并受特定时期占支配地位的产权主体控制。因为决定所有权最优配置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向更大的一方, 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当更大 (巴泽尔, 1997) 。依此原则, 在企业中就自然形成了特定的产权结构、产权关系及其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这种产权安排是履行好并解除好受托责任的前提。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 企业是一系列 (不完全) 契约 (合约) 的有机组合, 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产权的载体是契约, 契约的基础是产权 (洪银兴, 2007) 。企业的本质是产权契约关系, 表现为一种合同 (契约) 关系。不仅有与雇员的, 而且还有与供应商、客户和贷款人的合同关系。企业不是个人, 而是使许多个人冲突的目标在合同关系框架中实现均衡的复杂过程的焦点。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这实际上采纳了现代企业理论关于企业产权契约本质的论述。我们认为, 最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就是所有者 (股东) 。那么, 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 则必须正确处理好与最关键利益相关者 (股东) 的关系, 也就是说要保护好所有者的产权。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 那么处理好这个关系在企业层面就体现为解除受托责任。

因此, 受托责任解除是企业追求剩余最大化以保护所有者产权的内在要求。即企业社会责任中“经济责任”是基础。但考虑到企业追求效率增加的过程中可能会给社会所带来“负外部性”。这就需要“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为“经济责任”护航。其中, 法律责任是企业行为的前提, 而道德责任是企业行为的补充。尽管企业的社会使命在于经济方面, 但它必须顾及社会的愿望和反映, 遵守法律规范, 尊重社会道德准则;如果经济责任跃居成为绝对责任, 将严重损害社会利益;当道德责任超越法律责任或经济责任跃居为首要责任时, 企业的经营效率必然下降 (刘继峰、吕家毅, 2004) 。

由作为基础的“经济责任”和作为前提的“法律责任”构成的“有限责任”, 本身也是管理学家和伦理学家眼中企业社会责任之“无限责任”观的重要内容。但这个履行过程是无意识、消极被动、不自觉地内生实现的过程。经济学家眼中企业社会责任的这种“有限责任”观, 隐喻着企业解除基本的受托责任关系, 但这也是管理学家和伦理学家主张的企业社会责任“无限责任”观中最基本与最重要的部分。然而, 作为复杂产权契约关系耦合体的企业, 理应承载着对其他契约方的责任, 以巩固、发展与维系企业产权关系, 最终目的还是为企业剩余最大化创造“和谐”的契约关系。这种“和谐”契约关系可以说是为管理者更好地履行并解除受托责任而服务的。为了创造“和谐”契约关系, 那么企业就应该以“有限责任”为基础, 适当承担“道德责任”, 有意识、积极主动、自觉地去参与一些社会公众福利活动, 实现由“有限责任”向“无限责任”的跨越。可以设想, 如果一个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那么在消费者和客户当中, 它会受到更多的尊重与认同, 提高企业竞争力。这对股东也有好处。另一方面, 中国政府正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 企业社会责任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在这一“利他”的过程中, 把企业的价值理念“推销”出去, 从而赢得客户, 获取竞争优势, 进而最大化企业剩余以更好地解除受托责任并保护契约各方 (尤其是关键利益相关者) 的产权。这种“无限责任”本身就是大多管理学家和伦理学家所推崇的, 是企业市场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软资源”。

可见, 经济学家主张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一种“有限责任”, 而管理学家和伦理学家推崇的企业社会责任则主要是一种“无限责任”。然而, 研究表明, 这两类社会责任的不同划分主要归因于“经济人”和“社会人”两种不同的假说。必须承认, 与利他主义相比, 利己主义是个体 (包括人和经济组织) 最持久、最稳定的动机。因而, 两种假说之间并不必然对立, 存在一致性。这也表明, “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之间并不相互排斥, 实际上经济学家主张的企业社会责任是管理学家和伦理学家推崇之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美) 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费方域, 段毅才,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1997:3-163.

[2]波特.战略与社会:竞争优势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J].哈佛商业评论, 2006 (12) :133-150.

[3]郭沛源.波特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模型[J].中外管理, 2007 (10) :22-28.

[4]洪银兴.市场秩序和规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2007:189-199.

[5]井绍平.和谐社会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西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3) :141-143.

[6]雷光勇.会计契约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147.

[7]刘继峰, 吕家毅.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扩展与协调[J].法学评论, 2004 (5) :143-147.

[8]苗莉.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观的重塑[R].中国改革论坛报告, 2007-07-20.

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建构分析 篇11

关键词:经济法;责任制度;分析研究

引言:经济法具有独特的部门法性质。在法律规范中,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而言,其对各种法律行为的责任制度的设计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要对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进行解决,就一定要有关经济法独立地位的争执进行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对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制度的建构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做到对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予以支持,分析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代大背景下,各类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对经济法责任制度展开进一步的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分析

所谓法律责任,不仅是法的主要制度,还是法的基本构成要素。不管是在正当的行使权力,充分实现权利,还是切实的对义务进行履行,公正的对纠纷进行解决,归根结底而言,基本上全是法律责任。不可否认,要想对经济法理论进行完善,就一定要有自己的“责任理论”,科学的经济法制度更应该要有自己的“责任制度”[1]。关于在市场规范与宏观调控领域所发生的违法行为,对其法律责任如何全面地展开追究,事实上已经是存续很久的问题了。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成员国之后,关于如何追究涉及到市场主体的责任问题要解决外,关于国家调制行为合法性的审查问题也需要进行解决。这些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制度上都需要做出适当的回应。所以,现实的需求便显得更加迫切了。

(一)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可能性。从经济法领域存在自身独立的法律责任形态和存在着自身独立的法律责任形式等角度出发,将我国经济法上的独立经济法责任制度与理论建立起来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独立的经济法责任制度与理论的建立的前提条件就是只要有经济法责任的客观性还存在着。

我国法学家曾经指出,因为存在着违反法定义务或者侵犯法定权利而引发的问题需要解决,其归根结底就是法律责任,需要专门部门对其进行认定。就其法律关系而言,是有责主体的,且带有直接强制性的义务。也就是说,因为其违反了第一性法定义务,所以第二性义务也被招致而来[2]。既然,经济法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自身独特的调整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法律法规就一定会规定好经济法主体的各项权利与义务,且对违反经济法义务的法律责任进行适当的规定。从更深层次来看,按照普通的法学理论,既然经济法是一个自身独立的法律部门已经被承认了,那么便可以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推知,在经济法的领域中,同样客观存在着法律责任。就是否存在经济法责任的独立责任形态而言,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经济法责任主要直接急用的是三类传统的责任形态,分别是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即对经济法责任的独立责任形态予以否定;有些人则对传统的责任形态的简单综合予以否定,特别强调经济法应用要有自身独立的责任形态。虽然,对经济法的责任形态进行科学的确定,必要要有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也要有综合考虑的经济主体、宗旨、理念以及调整对象等。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经济法自身独立的法律责任形态是存在着的。

(二)必要性。从推动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独立地位以及完善经济法的理论体系角度而言,将经济法自身独立的法律责任制度与理论建立起来是完全有必要的。经济法理论体系的构造,应该在经济法调整的范围中,一定要能与经济内在逻辑相符合,尽量减少重合缺漏,让结构可以更为清晰。通常情况下,一个较为完善的经济法基础理论体系,调整经济法的主体、调整价值、对象、原则、理念、责任制度以及法律体系、关系、调整方法等都应包括在内。在法律体系中,经济法是否具有自身独立的地位,最主要的是要看经济法是否有自身独特的调整机制与调整对象。在这方面,建设经济法的制度与理论,可以对西方发达国家进行适当的借鉴。

二、建构经济法责任制度

所谓经济诉讼指的是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环境公益遭到侵害、消费者公益遭到损害等较为特殊的经济领域,是对传统经济诉讼理论的一种拓展与补充,相比较而言,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降级诉讼方式。从当前我国目前所处的情况来看,民诉与行政诉讼还不能与经济法独特责任形式的经济诉讼相适应,对经济公益诉讼制度进行完善已經势在必行。

(一)对原告资格予以适当的限定。要做到对诉权滥用的产生进行规避,就应该严格遵照效益的原则,对原告的资格予以适当的限定。从我国的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来看,将一定的行政前置程序设置出来是有必要的。这样,便可以对符合效益原则进行适应。所谓行政程序前置,主要是对团体组织提出要求,要求其在提出起诉之前,一定要先对其主管部门予以通知,通知到达主管机关后,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对其提出的诉讼中的各种事项作出适当的决定。如果主管机关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决定做出来,团体组织可以进行自行起诉[3]。设置前置程序,不仅可以提供出一定的缓冲期给国家机关,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出来;还可以限制原告的资格,对于烂诉的现象做到有效的防止与杜绝,从而更好的对社会资源进行利用。

(二)经济公益诉讼。所谓经济公益诉讼主要是指因为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以及团体组织存在着违法行为,并损害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公共利益,从法律角度而言,是准许公民个人或者团体组织将维护社会经济利益作为目的,将诉讼提交给法院,最终让行为违法者对相应的经济责任进行承担的过程。

(三)对原告的资格予以适当的放宽。现阶段,我国社会与经济得以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关系也逐渐从简单变得复杂化。从现行的经济法来看,当其所保护社会公共利益遭受到他人侵害时,受害人的具体身份是不够明确的。从传统的诉讼利益理论上来说,只要其与诉讼标的产生了直接的利害关系,在进行诉讼时,都可以将其作为原告。所以,为了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更好的保护,在进行经济公益诉讼的时候,明确规定好原告的资格是完全有必要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有了三大诉讼制度,要是能真正将将急性公益诉讼制度建立起来,那么一个有效、完整的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实施体系便能被建立起来。这对于完善我国经济法责任制度,甚至健全和完善整个经济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分析与研究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建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邓峰.论经济法上的责任——公共责任与财务责任的融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02(03):101-102.

[2] 韩志红.关于经济法中以“新型责任”弥补“行政责任”缺陷的思考[J].法商研究,2013,01(02):132-134.

医疗欺诈的法律责任分析 篇12

目前学界对医疗欺诈尚未达成统一概念, 从语义角度来看医疗欺诈是医疗服务过程中有欺诈行为, 使得患者的人身及财产权利遭到侵犯。医疗行为根据其主体的范围来看, 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医疗行为是指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应用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从事的为特定的自然人进行健康价值创造的各种行为, 其实施主体一般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广义的医疗行为则作为整体性的工作, 除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外, 还包括医疗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实施的与前者有关的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活动, 本文所称“医疗行为”除特别说明外取其狭义。

关于欺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 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诱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 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据此司法解释, 医疗欺诈可以定义为: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行为的过程中, 故意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 使患者产生错误的认识而接受其医疗服务的行为。

2 现状及原因

国家发改委对2005年的价格举报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指出: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违法行为趋于隐蔽, 2005年, 共查处此类案件6954件, 占立案查处总数的13.8%。从举报情况看, 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违法行为表现形式有所改变, 手段更加隐蔽。主要表现在:一是扩大进销差率销售药品。二是分解项目重复收费。三是扩大范围收费。四是小病大治。 五是重复收取一次性材料费。 现实中更是出现, 天价医疗费案, 医疗欺诈的形成原因有很多, 主要以下:

(1) 信息不对称:医疗行为是运用医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对疾病作出诊断和治疗的高技术职业行为, 有严格的教育培训的专业要求, 也是医疗欺诈特征属性之一的专业性决定的。

(2) 利益驱动:目前服务收费的机制是是按服务量和耗材量来收费的, 而在分配体制方面, 医生的基本收入和奖金与科室收益挂钩, 容易出现医方竭尽所能夸大病情, 隐瞒成本以获得额外的收益。

(3) 医德滑坡:在国内学者关于中医存废的探讨甚嚣尘上, 还有多少人记得自己传统的医疗文化遗产?在匆忙地移植西方的医学技术和机构设置却忘却了希波克拉底誓言薰陶和基督教博爱教义洗礼的数千年的西方医疗服务文化, 兼容性很差使得社会效果远离一开始的预设。医德的建设在目前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因为它直接承载着医疗行为的价值和维系人类对自己的终极关怀。

3 医疗欺诈法律责任研究

医疗欺诈行为导致了患者人身财产权利的侵犯, 医患关系的破坏, 医疗职业群体的整体形象下降和医疗秩序的混乱。必须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以保护患者的人身财产权利, 稳定良好的医患关系, 培育诚信的医疗市场, 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良性发展, 使之更大程度发挥其应有的救死扶伤及相应的服务功能。以各部门法法律责任为研究路径, 对当前现有法律对医疗欺诈的规制责任进行系统总结, 以期为规制提供的制度供给逻辑和找寻制度不足作理论完善。

3.1 民事责任

首先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担当调整医疗欺诈行为的大任, 就目前我国当前立法现状来看同医疗欺诈涉及最多的是民法通则、合同法与侵权类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规定: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军疗赔偿纠纷, 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第7条公序良俗原则。在没有具体法律规范可适用情况下, 为了个案正义当然可以用以上原则调整医疗欺诈的行为。民法通则106 民事责任过错原则与第117条、第119条, 第130条规定了对医疗欺诈行为人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合同法对欺诈行为订立的合同提供请求变更和撤消的选择;对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有过错责任。

当前还没有侵权行为法典, 但对医疗欺诈可能侵犯到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均有相关规定。精神权利一般为人所忽视, 但在医疗欺诈行为中表现明显, 患病本来就是一件让患者身心痛苦的事情, 如果在医疗过程中受到价格欺诈, 甚或是恶意病情夸大都会使得患者及其家属承受比原病情承受更大的痛苦。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 致人残疾的, 为残疾赔偿金; (二) 致人死亡的, 为死亡赔偿金; (三) 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也就是说, 即使没有造成人身损害, 也可以依据最后一款进行精神损害赔偿。

3.2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无疑是所有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 直接对医疗欺诈行为人课以重罚, 从剥夺自由到可能的生命权剥夺, 由于欺诈是一种民事术语, 刑法没有直接规定医疗欺诈的罪名, 根据罪行法定, 医疗欺诈只有严格符合相关转化型犯罪的规定和为口袋型罪名包容才可适用。具体有一下几点: 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合同诈骗罪、虚假广告罪等。

3.3 行政责任

以医疗行为过程来看, 从开始的接待宣传、诊断、治疗和收费到出院, 会涉及到一下各种不同行为, 对不同医疗欺诈行为均有行政处罚处理。

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的, 《广告法》第37条、第38条规定行政机关给予发布者处罚。虚假诊断、证明或治疗: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6条规定, 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 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故意向患者出售假药、劣药:根据《药品管理法》第74、75条规定, 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 罚款;情节严重的, 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利用非法的价格手段诱骗患者进行交易:根据《价格法》第40条规定, 也同样规定没收、罚款或者吊销资格证处罚。

3.4 关于消法的适用

医疗行为具有特殊性, 在医患关系中, 医疗行为的专业性使得医疗工作人员占据绝对信息优势地位, 而患者及其家属往往对疾病的关切更凸显这一群体的弱势地位, 对医护人员的强烈依赖更是难以保证医患之间的公平。患者对医疗的服务质量或收费标准发生了争议, 能否适用《消法》?依照江平先生的观点, 如果经营者具有明显的欺诈动机, 而且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大大背离合同内容或经营者的承诺的, 可采用《消法》第49条的惩罚性赔偿保护方式。

摘要:通过对当前医疗欺诈这一有别于传统医疗纠纷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法律分析, 通过概念厘定特征归纳并揭示其形成原因, 从各部门法研究以规制这一行为, 为受损害一方提供救济, 恢复法律保护的医疗服务关系, 保护患者各项权利,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医疗欺诈,法律分析,原因,责任

参考文献

[1]缪锐锋, 王爱红.论医疗行为的法律界定[J].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4, (11) .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下一篇:创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