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责任保险现状分析

2024-07-25

董事责任保险现状分析(共5篇)

董事责任保险现状分析 篇1

除了股东之外,债权人可否纳入董事民事责任的范围?我国现行《公司法》第153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显然该法仅规定了股东作为董事民事责任的范围予以保护,却将债权人排除在外。本文认为,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并非以直接损害第三人为必要条件,只不过是由于董事有违反规定的行为而赋予第三人的一种特别权利。从理论上说,虽然公司为股东所设立和拥有,为董事和经理所实际控制,但公司的债务并不是股东的债务,更不是公司职工的债务,因此公司的债权人就难免在公司董事工作疏忽或者恶意情况下受到损害。另外,公司不仅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为目的,而且还担当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如公正公平地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国公司立法应当对公司债权人提供特别保护,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赔偿责任中的第三人范围应当包括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

董事的个人责任,是指董事因为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董事的民事责任是我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中关于董事个人责任规定中最为薄弱的部分。从我国《公司法》第21条和第150条规定来看,强调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不当利用关联关系或者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简单化了董事对公司的赔偿责任与董事对债权人等第三人赔偿责任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董事对债权人的损害赔偿责任。仅在现行《证券法》第69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上市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而我国《公司法》缺乏一般性规定。不难看出,在公司内部人控制盛行的今天,尤其是部分非上市的股份公司不受证券法调整的情况下,对股份公司债权人等第三人合法权益保护是与发展市场经济不相协调的。然而,从保护受害人利益及恢复正义的角度来说,民事责任却又是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一种责任形态。在民事责任中,损害赔偿责任被认为是民事责任中最重要、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责任形式。因此,加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对债权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研究可以为完善公司法及相关法规提供理论支持,有利于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公司董事对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法理依据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冲突。

一、股东有限责任制度与债权人利益冲突

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设计都是在人们相互之间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最终引起人们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变动。在一定的时空下,利益总量是一定的,一方的利益增长必然以他人利益的相对下降为条件的。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减少了股东的投资风险,但它却是以牺牲另一方利益为代价的,其中最主要是公司债权人利益。股东对公司债务仅以其所持股份为限承担责任,这就意味着公司不能清偿其债务时公司债权人利益被迫落空。通过股东有限责任,将公司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由股东转移给公司债权人。在公司股东和公司债权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由股东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不能排除以牺牲债权人利益向股东利益倾斜的可能。大家知道,法律的目的是要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己任,而公平正义在交易中体现为交易各方利益的平衡。为了恢复被打破的平衡关系,公司立法设立了一系列的原则,例如资本确定原则,资本维持原则和资本不变原则等。通过分析和实践来看,资本三原则保证公司有一定的责任财产和保证该责任财产的维持,为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在公司成立之后,公司的财产状况因公司的经营而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故而法定资本原则仅能保证公司在设立之际拥有公司章程规定的资本额,不能保证公司在设立之后的每时每刻都具有公司章程规定的资本额。资本维持原则与股东并无直接利益关系,加上股东受有限责任制度的保护,因而对董事违反此原则漠不关心,而公司债权人因为一般不参加公司经营管理却无能为力。另外,我国《公司法》为鼓励投资,改过去的法定资本制为现在的折中资本制,规定有限公司股东、股份公司发起人设立公司时可以分期缴纳出资,导致两年内公司的注册资本尚未完全到位的可能性。为此,债权人在与公司交易时应当知道公司的注册资金尚未完全到位的事实,并据此判断现阶段公司的财务实力和做出谨慎决策,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应增加了债权人利益不能实现的风险。在公司实践中,不乏控制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规避法律义务,逃避契约义务,欺诈债权人;在关联公司关联交易关系中,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损害债权人利益。因此有限责任制度的引入,使公司债权人处于相对股东的弱势地位,从而使风险与利益相一致的原则遭到破坏,产生了对公司债权人特别保护的必要。

二、公司机关制度与债权人利益冲突

董事会是股份有限公司必设机关,董事作为公司机关担当人,其在以公司名义为公司行为时,其人格即为公司人格所吸收。因而一般认为,董事的行为非担当董事的自然人的个人行为。对董事行为的后果,不论是其职责范围内的行为还是其职责范围外行为,不论是对相对人有利的行为,还是对相对人不利的行为,均由公司承担,与董事个人没有直接法律关系。这就表明董事行为就是公司机关行为。因此,在董事以公司名义与相对人发生债权债务关系时,作为相对人的债权人于是指望公司而不是公司董事来履行债务。但是在公司出资不实,公司实有的责任财产小于公司标示的责任财产,公司即将陷于破产而相对人不知情时与公司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由于董事的行为后果由公司承担,债权人的债权就极有可能得不到实现。根据公司机关制度,机关担当人的职务行为由公司承担法律责任,造就了作为行为人的机关担当人在特定情况下实施对公司债权人不利的行为,导致公司机关制度与债权人利益在特定情况下发生冲突,因而公司债权人有必要董事赔偿责任制度来加以保护。

三、董事责任制度缺陷与债权人利益冲突

我国《公司法》只规定公司董事对公司承担忠实义务、谨慎注意义务和竞业禁止义务。董事在代表公司进行活动时,如果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没有履行其应尽义务而致使公司受到损失时, 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然而, 董事在执行职务时是否就其过错行为对公司债权人负责,如董事对外代表公司进行活动时是否就其侵权行为直接对债权人承担责任,该法对此没有明文规定。那么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 公司董事的侵权行为就是公司的侵权行为,应由公司对债权人承担责任,而董事对第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公司法上缺乏特别规定而予以免责。当董事的侵权行为使公司遭受灾难性损害甚至成为公司破产的原因时,公司债权人的债权就面临公司不能清偿或不能完全清偿而有过错的董事却能免责的窘境。但依据传统公司法理论,公司债权人除非依据其与公司之间的契约主张权利外,不得参与公司事务的管理活动。因此,董事损害公司资财的行为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增加了债权人利益不能实现的风险。由此可见,董事责任制度缺陷凸现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

确保董事自由经营公司与有效防止董事滥用经营权,保护公司利益和包括债权人在内的第三人利益,保护投资者积极性和促进公司良性发展,适当强化股份公司董事责任,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实现法律公平正义之价值,也有利于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和公司治理水平提升,从而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剑峰: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J].中国法学, 2005 (2) :117~120

[2]张勇健:新公司法的先进理念与公司诉讼[J].法律适用, 2006 (1—2) :30

[3]郑莹:有限责任制度下的债权人利益保护[J].辽宁大学学报, 2006 (1) :154

[4]曹顺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损害赔偿责任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277~379

[5]徐学鹿:商法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320

[6]张文显:法理学[M].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29~150

[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下卷) [M].郭大力、王亚南.商务印书馆, 1974:505

[8]范健:商法[M].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06

[9]张忠野:公司治理的法理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51~160

[10]胡滨曹顺明:论公司法上的经营判断规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 (1) :38

董事责任保险现状分析 篇2

关键词:D&O保险;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

1934年,英国最大的保险组织劳合社率先在美国推出其设计的董事和高级职员责任保险(director and officer liability insurance,本文称D&O保险)。公司的董事和高级职员(本文称董事等)拥有D&O保险时,因其在保险期间内的职务行为、或仅因其职位,在保险期间或发现期间内遭受保险合同中定义的任何“索赔”,由此而蒙受的损失由D&O保险承保人予以赔偿。现在发达国家中公司为其董事等购买D&O保险非常普遍,1992年英国500强中82%(不计金融业)购买D&O保险,2000年美国财富500强中95%购买D&O保险。亚洲金融危机后,1998年在香港初次向AIG(美国国际集团)投保该险的客户比前年增加25%~30%,而在韩国,1998年保单数额由前年的零上升到100份,LG集团所有14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都购买了D&O保险。2002年深圳平安保险公司和美国保险商丘博集团(Chubb)合作在我国首次推出D&O保险,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介绍D&O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分析D&O保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表明D&O保险是强化公司治理的重要技术,在我国开设D&O保险有重要意义。

一、D&O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上不断暴露出公司丑闻,中小股东屡受侵害,证券市场处于低迷。为规范公众公司的上市行为,强化信息披露制度,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美国分别于1933年、1934年颁布《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两部法律的出台及其后判例法中建立的诉讼程序,证券诉讼成为投资人保护自己利益的便利工具。这一诉讼机制的设立,加强了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和制约,对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证券市场固有的“噪音”和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证券诉讼极易被滥用。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即使审慎地为公司、股东之利益行事,亦难免会因某些行为或过失而被诉,承担个人财产责任。虽然证券市场不断暴露公司丑闻,但不可否认大多数公司的董事等是勤勉和无辜的,这些董事等会因此而厌恶风险,拒绝高风险但同时是高收益的项目,从而降低公司绩效。为平衡权利义务,激励董事等创新,除在防止诉权滥用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之外,美国法律允许公司对受诉董事等进行补偿或者为其购买保险。精明的保险商劳合社立即推出其新产品D&O保险。

D&O保险在美国推出之前,几乎所有的州都同意公司对其董事和高级职员因在公司中执行职务的行为被诉事件中胜诉时进行补偿,但很多州都反对公司在败诉时进行补偿。所以D&O保险推出时,在一份保险单中承包两种责任。一是董事和高级职员个人责任(A险),指被保险人因其在保险期间内的职务行为、或仅因其职位,在保险期或发现期内首次遭受合同中定义的任何“索赔”而蒙受损失中不能由公司补偿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进行全额赔付;二是公司补偿责任(B险),指被保险人遭受上述“索赔”后,其公司被许可或被要求对他们损失进行的补偿。由承保人对公司的补偿支付扣除公司保留额(免赔额)后进行赔偿。承保人一般是进行B险赔付,让被保险人所在公司承担免赔额部份损失,较少进行A险赔付。除非公司不能支付或者行为被禁止补偿但并不是除外责任中行为。

D&O保险推出之初,市场需求平淡。一是证券诉讼时间长,费用高,投资者用此救济的不多,董事等未感觉到其潜在的被诉乃至承担责任的风险。二是投资者对其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认识不足。但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美国证券市场再次低迷,公司丑闻不断暴露,证券集团诉讼案件数量猛增,投资者开始寄望独立董事制度,在广泛推行独立董事制度时也认识到D&O保险的监督作用。随着保险商对D&O保险制度的完善,私人公司和非赢利机构也开始购买,D&O保险快速发展,现在美国90%以上的上市公司都购买了D&O保险。

二、D&O保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这种制度设计中,最大特征就是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为防止股东权益被侵占,各国都强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审计人、外部独立董事等监察制度防止经营者滥用权力。首先,以法律强制性规定公司董事等的法定义务,如董事的忠实义务、注意义务等,并对董事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予以规定;其次,赋予股东、债权人及利益相关者各种权利及相应的救济措施,如:股东代表诉讼、证券诉讼等。这些制约机制可以使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更加积极、审慎地经营管理公司,防止其滥用权力损害公司、股东及相关者的利益。但同时也产生一些消极作用,一方面,法律对经营者义务和责任的要求促使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但经营者的行为越积极,则越有可能因过失致人损害;反之,经营者如不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则本身就可能构成对其注意义务、勤勉义务等条款的违反。他们处于一种“两难”的处境,可能采取中庸办法,不求上进,丧失企业家最基本的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股东、债权人等为其个人的利益可能滥用法律赋予的诉权,尤其是证券诉讼,而证券诉讼审判期间一般长达3~5年,参加诉讼费用很高,严重威胁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自由和财产。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被诉行为都是为公司执行职务的行为,如果公司不对他们进行保护,无疑会挫伤其积极性。但公司提供的补偿一般不足且没有保障,使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产生很大的后顾之忧。要消除这些消极作用,除了在防止诉权滥用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之外,还应建立一套保护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措施,D&O保险产品的推出,解决了上述“两难”问题,公司通过购买D&O保险,可以降低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财产的潜在风险,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国外学者认为公司购买D&O保险是公司治理机构和一种优化。

Holderness(1990)认为,公司购买D&O保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监督和影响经营行为,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公众公司的股东利益。(1)股东通过购买D&O保险可以对董事等全面了解。承保人在签发D&O保险的保单前,要对被保险人进行全面调查,此程序可以给股东提供一个不可予以保险的董事名单;(2)公司购买D&O保险可以加强董事的相互监督。D&O保险的特点是补偿所有董事,个别董事的违法犯罪会对董事会整体产生负面影响,这会激励董事密切监督相互的行为;(3)公司已有的D&O保险,有利于公司招募外部独立董事。在美国的实证表明,公司没有购买D&O保险对公司能否吸引合适的外部独立董事产生负面影响(Priest,1987);(4)承保人在诉讼程序中发挥监督作用。承保人接到索赔通知后,将对引起索赔的董事的行为进行全面的综合调查。虽然D&O保险宗旨是为了保护公司的董事和高级职员的私有财产,但其完善的设计中内含了对公司经营行为的监督作用。D&O保险的监督作用可以说明为什么大公司和股东分散的公司购买D&O保险的要求较高。而在当今公司治理加强无形监督,强化事后监督的趋势下,D&O保险无疑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技术。

Fama(1993)认为董事会组成是公众公司的重要监督机制,外部独立董事是近年来公司治理机构的精巧设计。外部独立董事对股东的主要义务为两方面:一是审批公司执行董事提出的新项目;二是激励、监督和评价执行董事在现有项目中的经营行为。那么,上述D&O保险的监督作用是否会替代董事会组成的监督作用。笔者认为,董事会组成和D&O保险在监督机制中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其一,因为D&O保险的目的是补偿所有董事,承保人为降低赔付的风险,从外部独立董事的义务和作用考虑,会要求公司有足够的外部独立董事,外部独立董事在“独立”的立场进行监督使董事会监督的可信赖程度更高;其二,由于D&O保险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作用,外部独立董事面对股东对其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热切期望,可以将部份专业监督责任转移给D&O保险的承保人(一般是监督专家),从而外部独立董事可以更加专业于审批项目或评价执行董事;其三,承保人承担部份监督责任后又会要求公司有足够的外部独立董事,而已有的D&O保险有利于公司招募合适的外部独立董事。由于各自的义务或合同中明确了监督的内容,不会出现监督的真空,反而加强无形监督。

我国目前正在酝酿修改公司法规,目的是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对公司受托人和经营者的约束。公司治理的趋势是事后监管,让经营者充分发挥其才能,而事后监管的约束必须通过金钱惩罚才有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指出,失去一元钱的负效用的绝对值远远大于得到一元钱的效用。加重公司违法和犯罪的个人民事赔偿责任,提高机会成本已为发达国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我国在进行公司法规修改时也应采用。同时,针对证券市场不断暴露的公司丑闻,应尽快赋予投资者足够的救济途径,如引进股东代表诉讼、证券集团诉讼等,增强投资者的“主人意识”,激活长期低迷的证券市场,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保护众多无辜的董事等,也应建立董事等利益保护机制,如允许公司购买D&O保险等,以平衡其权利义务,激励其创新经营。D&O保险对董事等激励和监督并举,在我国当前公司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引进D&O保险对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激活证券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Fama,E.F.and Jensen,M.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P301-325,1983.

2.Holderness,C.G.Liability insurers as corporate monitor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10,P115-129,1990.

3.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4.高如星,王敏祥.美国证券法.法律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吴建斌,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冒亮,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硕士生。

董事责任保险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企业集团,独立董事,公司治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企业集团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企业集团化的深入, 由企业集团的复杂性而带来的以下治理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 保证母公司对子公司实现有效控制;二是为了维持契约的稳定性, 要求这种制度安排能够充分保护子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我国企业集团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母、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而传统的法人治理结构因为其固有的内在缺陷, 使得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性股东对中小股东存在很强烈的利益侵占动机。为了弥补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 我国上市公司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而独立董事制度在企业集团内部治理中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是学者们现阶段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本文主要是通过采集相关数据, 来分析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治理中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关于独立董事的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 主要是对独立董事的理论来源、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和目的、“独立性”的本质特征、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功能协调等进行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 主要是对以下几点展开讨论: (1) 独立董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由于学者们在样本选取以及对企业绩效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理解上存在差异, 因而得出了正相关、非线性关系和不显著相关三种不同的研究结论。 (2) 独立董事与企业并购的关系。相关研究表明,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 独立董事的存在有利于维护股东利益和提高企业价值。 (3) 独立董事与内部董事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表明, 独立董事相对于内部董事而言, 在监督经理层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4) 独立董事与企业信息披露的关系。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促进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目前关于独立董事制度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在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本质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以数据统计和检验为依据, 对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现状或结果加以解释和总结。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安排的理论告诉我们:每一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在充分考虑制度环境的基础上, 既要考虑该制度本身的合理性, 又要制定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实施机制。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已经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要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但是独立董事制度能够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中的根本问题吗?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有坚实的制度基础吗?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目前企业集团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本质内涵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一系列不完备契约的集合。契约的不完备性要求企业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来解决公司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最优配置问题, 这就是广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 (陈郁, 1998) 。但是随着股权的不断分散, 名义上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中小股东, 由于存在“搭便车”行为以及受自己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会失去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剩余控制权, 从而使处于控股地位的少数大股东能够获得企业的全部剩余控制权。传统法人治理结构的上述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独立董事正是以权力制衡者的角色进入董事会的, 其通过分配企业的剩余控制权来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以弥补传统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核心所在。如果给予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挂钩的报酬会损害其“独立性”, 不给予适当的报酬又会使独立董事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这就产生了所谓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悖论”。这一悖论隐含的深层次矛盾在于:企业契约参与者人性假设的不统一。企业契约在本质上是利益合作关系, 合作的出发点是获得利益。企业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解决与经济利益相关的制度安排问题, 独立董事不可能处于一个完全独立的位置来协调利益矛盾。因此, 对独立董事的约束不能与经济关系中普遍的人性假设理论相悖, 要回归到“经济人”这一基本人性假设上来。

独立董事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独立性, 但这种独立性又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同, 它既要独立于企业, 又不能完全超脱于企业。独立董事在参与公司治理时主要面临两类主体:一是产权相互独立的利益相关者个体, 二是各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载体———企业。独立董事作用有效发挥的前提是:独立董事的利益不能与任何利益相关者个体产生直接关联, 但又必须与企业的利益高度关联。因此问题的焦点已不在于是否应向独立董事支付报酬, 而是应如何选择报酬支付方式, 才能使独立董事的利益与企业法人的利益高度关联, 同时又能有效约束独立董事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1年8月21日, 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的独立董事不少于总人数的1/3。《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强制性引入独立董事制度。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第123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独立董事的地位。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施以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通过样本统计数据, 对我国企业集团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根据分析的需要, 本文以2007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选样窗口。研究所需的数据来源于深沪证券交易所。具体的样本抽取原则如下:

(1) 确定选取的行业。为了使选取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按照企业集团的数量排序, 选取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采掘业。这五个行业的企业集团数量占总数量的87%。

(2) 考虑规模因素, 本次抽样的对象限定为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采掘业中, 符合此条件的企业集团共有1 366家。

(3) 将这1 366家企业集团分行业、按营业收入进行排序, 然后在考虑行业比例的基础上, 按照系统抽样的原则分行业进行抽取。

(4) 为了能够获取公开的财务报告数据, 选择企业集团中存在上市子公司的有效样本。本文获得的有效样本是65家企业集团的70家上市子公司。其中, 制造业42家、批发零售业10家、建筑业8家、采掘业6家以及房地产业4家。

2. 我国企业集团独立董事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

(1) 上市子公司独立董事的配备情况。截至2007年12月31日, 五大行业中所抽取的70家上市子公司共有董事648人, 其中, 独立董事232人, 非独立董事416人, 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为35.80%, 达到了规定的1/3的比例。具体而言, 制造业、采掘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这五个行业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分别为34.82%、36.36%、34.88%、36.84%和40.79%。所以, 从总体水平来看, 独立董事的配备情况达到了证监会的要求 (见表1) 。但就各上市子公司具体情况而言, 仍有部分公司独立董事的配备情况不能满足证监会的要求。如表2所示, 在抽取的样本中, 绝大多数公司的独立董事配备比重在1/3以上;然而, 有5.71%的公司独立董事配备比重小于1/3。若独立董事的配备比重达不到证监会要求的最低标准, 那么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监督作用将无从谈起。

(2) 独立董事职业背景分析。在美国, 上市公司总裁和已退休的上市公司总裁是独立董事最受欢迎的人选, 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管理经验。魏刚等 (2007) 检验了独立董事职业背景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结果表明, 独立董事的教育背景对公司经营业绩并没有正向影响, 但有政府背景和银行背景的独立董事比例越高, 公司经营业绩越好。

此次抽样结果 (见图1) 显示:一方面, 在232名独立董事中共有120人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 这证明高校及科研院所是我国独立董事的主要来源, 平均占到51.72%。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我国尚未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市场引发的, 因而我国难以像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一样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公司的独立董事。虽然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独立董事比较缺乏上市公司的管理经验, 但是该群体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因此他们成为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 来自企业管理人员的独立董事仅有38人, 占独立董事总数的16.38%, 相对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显然偏低。此次调查还发现来自政府退休公务员的独立董事只有31人, 占总数的13.36%。该群体拥有政府背景, 可以帮助上市公司与政府进行良好的沟通。

(3) 独立董事专业背景分析。从独立董事整体的专业背景来看 (见图2) , 其基本上囊括了监督上市公司活动所必需的会计、经济管理、法律和金融等方面的人才。其中具有经济管理和会计背景的独立董事各有59人, 所占比例最高, 都为25.43%。其中具有行业专家背景的占18.97%, 具有法律背景的占12.5%, 剩余的是具有金融背景和其他背景的。

就单个公司而言, 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分布存在一定的问题。《指导意见》明确要求, 各境内上市子公司的独立董事中, 其中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但是, 抽样结果反映仍有29%的上市子公司没有聘用会计专业人士作为其独立董事。然而, 公司的经营业绩一般是通过财务报表予以披露的, 因而通常只有会计专业人士才能通过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中无人能够解读财务报表, 那么独立董事将很难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其监督作用将无法发挥。

(4) 独立董事职责履行情况分析。中国证监会在2004年的年报披露准则的修订稿中指出:“公司应介绍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情况。”从表3显示的情况看, 上市子公司独立董事亲自出席会议占应到会议人次的92.69%, 委托出席的占6.13%, 缺席情况只占1.18%。这说明独立董事基本可以亲自参加会议, 其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已达到。而独立董事是否积极参加公司的决策、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则体现在其发表独立意见的情况上。独立董事发表的独立意见按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未表示异议, 但按照《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另一类是对上市公司持有异议的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表4显示, 样本中仅有35家公司对独立董事发表的独立意见进行披露, 占总数的50%。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出于两种原因:一是独立董事发表了独立意见, 但是上市公司出于某种目的没有对其进行披露;二是独立董事并没有发表独立意见。相对于披露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意见的公司, 披露了独立董事异议的公司比例仅为4.29%, 可谓微乎其微。

(5) 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机制分析。独立性的本质在于其利益不能与任何利益相关者个体产生直接的关联, 同时又必须与企业的利益高度关联, 以体现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收益权相匹配这一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 所以应给予独立董事必要的激励。在国外,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重较高, 其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一般通过股票期权、非股票收益、一次性离岗补偿等方式把独立董事的工作绩效与公司命运捆绑在一起。但是, 本文抽取的70家上市子公司中有91%的公司采取了固定津贴激励方式, 只有9%的公司采取了“基薪加绩效薪金”的方式。从抽样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独立董事的主要激励措施在我国没有得到综合运用, 如股票期权、声誉激励等并未被上市公司真正纳入到对独立董事的激励当中, 激励方式比较单一。

三、结论

本文对我国企业集团的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存在一些制约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结构性缺陷。独立董事的基本作用可概括为“顾问+监督”, 如何使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职业背景更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需求, 充分发挥专家顾问的作用, 是一个“逆向选择”问题, 笔者认为必须通过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设计科学合理的选聘机制予以保证。

如何保证独立董事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督功能,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此外, 独立董事作用的有效发挥主要依赖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信息的顺利获取, 因此应建立有效的信息获取和沟通制度。

参考文献

[1].徐向艺等.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与组织设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郭强, 蒋东生.不完全契约与独立董事作用的本质及有效性分析——从传统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论起.管理世界, 2003;2

[3].段从清.中国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目的、障碍与对策研究.中国工业经济, 2004;6

[4].谢德仁.独立董事:代理问题之一部分.会计研究, 2005;2

[5].简新华, 石华巍.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悖论”和有效行权的制度设计.中国工业经济, 2006;3

[6].阎达五, 谭劲松.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与改进——一个基于制度分析的研究框架.会计研究, 2003;11

[7].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8].魏刚, 邹宏.独立董事背景与公司经营绩效.经济研究, 2007;3

董事责任保险现状分析 篇4

董事违反忠实义务、谋求私利是无法免除其法律责任的,但是对于由于疏忽等原因带来的违反勤勉义务的问题,则有一些是可以免除责任的。否则,过于严格的勤勉义务标准可能会不利于公司吸引那些有能力、称职的人担任董事,同时由此导致董事行为过于保守,对于公司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也会有不利影响。

不以成败论英雄:注重决策过程而非结果的董事责任标准

董事最多也就是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人,而不是神,因此不应当要求公司董事和高级主管能够保证事先预见到公司会面临的每一个危险,发现和解决公司存在的每一个潜在问题,防止和阻止公司的每一个可能的不正当行为。

商业判断准则为正常的商业决策提供一种保护,使其与那些董事持续渎职所作的决策相区别。商业判断准则的核心思想是,保护那些合理和信息充分的商业决策,不论事后的结果证明这些决策的对与错,以便激励风险承担和创新性的企业行为。通俗点说,就是公司治理的法律和责任追究规则上,要“不以成败论英雄”。成或败作为一种结果,都是公司股东要接受的——享有收益、承担风险。对于公司董事和高管,这种“结果”则是通过一系列的市场机制来发挥其激励与约束作用的。

商业判断准则为公司董事和高级主管提供了一种安全港,让他们能够在理性地相信是为公司的最佳利益行事的情况下,做出诚实、基于可靠信息的决策。这一准则通常“假定”董事和高管实施了恰当的行为,从而要求对此提出质疑的人提供证据,即起诉者负有证明董事或高管违反了注意义务的举证责任。

商业判断准则的三个构件:善意、无私利和知情决策

商业判断准则是由法院在判例法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缺少成文法上的完整描述。美国法律研究院在其《公司治理原则:分析与建议》的第4.01d条中给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其三个关键的构成要件是:1)与该商业判断的有关事项没有利益关系;2)在当时情况下可以合理地相信所知悉的有关商业判断事项的范围是恰当的;3)理性地相信该商业判断是为公司最佳利益而做出的。

根据商业判断准则,符合有关构件标准的商业判断,无论其最终执行的结果如何,都会受到法律的保护,董事无须承担个人赔偿责任。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首先必须得是一项“商业判断”,必须是运用了判断力的、一项自觉做出的商业决策。在没有明确地做出有关“商业决策”的情况下,“商业判断准则”是提供不了保护,并且也没有必要提供这种保护的。比如某位董事持续收到了财务报告但是没有阅读,从而导致公司财产被掠夺,或者董事没有为公司建立必要的审计监督程序,从而造成某位主管携公司资金潜逃等等,都不能得到商业判断准则的保护。

善意即是出于公司的最佳利益,和无利害关系,是两个相关联的商业判断准则适用的先决条件。如果一项商业决策被发现董事在其中有利害关系,“商业判断准则”则不再适用,此时“举证责任”将转移到该董事身上,他要证明该项交易对于公司是公平和合理的。

个人独断的拍脑袋决策是得不到商业判断准则保护的。只有知情决策,基于向董事会提交的解释性的报告而做出的决策,才能得到商业判断准则的保护。法院基于商业判断准则而不干涉商业判断,是假设当事人已经以合理的谨慎行使了判断。董事们要想得到商业判断准则的保护,就必须在做出一项决策之前,获得他们可以合理地相信可以获得的全部重要信息。公司董事会的决策不是作学术研究,不可能有十分充裕的时间并不计代价地获得全部信息后才决策。公司在市场上竞争,很多商业决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因此商业判断准则允许董事在确定他应当在何种范围内知情时,将实际可利用的时间考虑在内。

获得多少信息才算是“可以合理地相信是可以获得的全部重要信息”呢,这并没有一个精确的标准。根据美国法律研究院的有关评注,评判这一问题要考虑如下一些要素:1)所做出商业决策的重要性;2)决策所允许的收集信息的时间;3)获得有关信息的费用;4)董事对研究某一事项的人员及作介绍的人员的信任程度;5)公司当时的业务状况及董事会需要注意的其他事宜。

董事可以依赖公司高管和专家,但是专家董事则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现代公司的规模和复杂性都迫使公司董事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其他董事或高级主管、职员、专家以及董事会的专门委员会。除非存在可疑的情形或不同寻常的事实,使得不作进一步查证显得非常不合情理,董事和高级主管没有义务对他们所依赖的信息、报告、陈述等进行亲自调查和求证。

根据英美国家有关董事勤勉义务的法院判例,一般而言,在下述情况下,董事可以免于承担责任。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情况下,董事可以假定经理人员和高级职员是忠诚的;如果董事是诚实地依赖由负责任的公司高级职员、顾问或者董事会的委员会准备的信息、意见、报告或者陈述,那他就可以不承担责任。但是,如果一位董事自身所拥有的对有关事务的专业知识足以使这种依赖成为不合理和没有根据的,那么该董事就不能被认为是在真诚地行事,也就是要承担责任。

这就是说,对于专家型董事和非专家型董事,在判别他们是否是在忠实合理地依赖公司高管和专家的“标准”上是有差异的。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出任董事可以依赖专家,只要其行事的过程是忠实于公司的,则可以不承担责任。但是像律师、会计师和银行家等这样一些专业人士出任董事,则必须要运用知己的专业知识,如果他们也是不动脑筋地“依赖”公司高管和专家,没有发现作为一个专家应该能够发现的错误信息或建议,则要承担违反勤勉义务的法律责任。

忠实正直并且没有严重疏忽的错误,归市场管,不受法律的惩罚

缺乏对董事责任的追究,会阻碍董事和董事会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真正到位;缺乏经营判断准则的保护,使董事和董事会的权力受到随意干预,也同样会阻碍董事和董事会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真正到位。就董事的忠实义务、勤勉义务和经营判断准则的综合作用来看,我们可以将公司治理的基本法律根基概括如下。

法律创建了现代公司制企业,赋予股东有限责任的好处,赋予董事(董事会)管理公司的责任与权力。在严格追究董事的忠实和勤勉这两大义务的同时,也以经营判断准则对董事决策权力的行使提供了充分的保护。所有正常、合理范围内的商业决策都受到商业判断准则的保护。任何对董事所作决策的法律责任上的质疑,都不能根据该决策本身的质量和是非曲直以及决策带来的实际最终结果好坏来衡量。除非,这一决策事项带有欺诈、利益冲突或是非法的,或是达到了重大过失和重大疏忽的程度。

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5

关键词: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对策分析

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效监督和制约农村资金和权利的运作,是确保农村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但由于机制、体制等因素,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一、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工作层面

1、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目前,对于村级经济责任审计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法律法规,涉及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还比较落后,各地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依据自定的制度和办法,难以全面有效地指导实践。2、缺乏统一的内部审计操作程序。当前,由于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缺乏统一完善的内部审计操作程序、评价标准、责任界定、结果运用办法,从而造成内部审计工作计划性、稳定性和统一性不够强,内部审计程序不够规范,审计质量不高,影响了对村级经济责任审计预期效果的实现。3、乡镇审计所内部审计人员少、任务重、业务素质较低。村级经济责任审计不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还具有很强的实务性,涉及了诸多学科的知识,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较高的职业技能,较广的知识面。但当前,很多基层审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审计培训,专业知识缺乏,审计工作举步维艰很难全面铺开。

(二)村级经济弊端

1、现行的“村财乡管”制度存在缺陷。“村财乡管”制度虽解决了村级组织无专职、专业财务人员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但由于管理范围大、涉及面广及乡镇经管站人员力量有限等因素,再加上各村的财务状况各不相同,很难摸清村级财务的实际情况,最终影响审计人员对村级收入、支出规模的确定。2、村级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村级资产管理主要表现为家底不清,产权不明,资产管理混乱。添置的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未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清查盘点,时常出现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混乱状态;村级土地、交通道路以及林地、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管理随意性较大,暴露出许多问题。3、缺乏民主管理和监督。(1)村务监督形同虚设。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人员虽然经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没有认真履行权利和义务。(2)监管体系不健全。内部监督力度薄弱,外部监督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少数村干部钻空子,乱支乱用集体资产和资金,甚至贪污等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致使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不满意见增加,干群矛盾激化,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村的和谐和稳定。

二、村级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分析

(一)规范审计评价环节,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之一就是村干部评价,需建立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公平评价村干部经济责任。此外,还要健全涉及经济活动、行为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对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有理有据。

(二)制订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

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建立健全一套与之管理体制、管理特点、决策程序相配套和科学有效的操作规程,做到行之有序、言之有物、评价客观公证、责任界定准确到位。对村干部的处理处罚要适度,村干部是农民,身份有别于国家工作人员,其对法纪的知晓程度有限,处理应有所区别,重在批评教育。

(三)加强审计人才培养

第一,要加强培训。主要包括普及审计内容、方法、流程、提高审计人员理论水平。其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确保审计人员的素质,要通过考试的形式来完成审计人员的聘用,健全审计干部考核制度。

(四)强化审计宣传力度

要利用电视、报纸、农村广播等新闻媒体或通过会议、座谈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机会,大力宣传审计法规、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和审计成果。不断扩大审计影响,提高人们的审计意识,增加对审计的理解和支持,排除对审计的阻力和干扰,保证审计的顺利实施。

(五)加强和改进乡镇经管站村级财务的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务行为。各乡镇要加强对经管站工作的全面监督检查,通过查摆和分析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办法。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财政财务管理细则,加快推进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六)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建立资产台账,完善集体资产的监管办法,做好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通过村民或者村民代表大会作出资产处置方案,杜绝平调、侵吞、私分集体资产行为,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维护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七)充分發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小组

民主理财小组必须由村民会议或农户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其成员一般由5至7人组成,群众代表数量要占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办事公道、群众信任、并且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农村财会知识,不得由村干部及其亲属提任。将民主理财小组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并严格执行,从而避免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流于形式,走过场,切实担负起责任。

三、结束语

村级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村干部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长期重要工作,对加强村干部管理和监督、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们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一步努力,加快推进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常态化进程,有效监督和制约农村资金和权利的运作,确保农村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红.试论当前村级财务审计的现状和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0(09).

[2]李积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需引起重视[N].农民日报,2010.

上一篇:苯并三唑下一篇:微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