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目标

2024-11-05

生活目标(共12篇)

生活目标 篇1

在毕淑敏的《目标要趁早》中看到一个故事:

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他们抱着小狗来到朋友家,安然坐下,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

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财产的守护神。

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

做一只狗都要有目标,何况人?因此,做老师的人常常教育学生学习要有目标。我曾记得我的一位老师对我们说:如果你的目标是做星星,就算落下来也比树高。可是做老师的人,特别是教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师,自己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目标?当你们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备课、上课、作业、考试,你们的工作是否只是一种机械重复?当你们百无聊赖时,是不是感觉度日如年?当你们发现一事无成时,是不是又感觉度年如日?是不是有时会觉得心力交瘁,有时又会觉得烦恼苦闷?

我们很多教师越教越不知道怎么教,越教越不知道为什么教,越教越厌倦教,究其原因是职业倦怠和职业麻木造成的,而职业倦怠和职业麻木的产生有复杂的原因,从客观上讲,主要是当前僵化的教育体制造成的,从主观上讲,则是因为教师缺乏目标,不思进取。

目标对于教师有什么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有个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力、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是: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达到,生活状态稳步提高,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60%的模糊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今天的生活状态不是由今天决定的,它是我们过去生活目标的结果,明天的生活状态也不是由未来决定的,它是我们今天目标实现的结果。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目标对于教师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至关重要,一个成功和幸福的教师必定是有目标的教师。

那么,教师应该树立哪些目标呢?

1. 教师要有事业目标

《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他人,这个就是事业。

事业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爱默生说:“维持一个人的生命的事物,是他的事业。”教师要热爱教育,要有终身从教的目标,准备干一辈子,而不是干一阵子,教育就是教师的生命。同时,教师要在从事教育中享受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这种乐趣和幸福感是教师道德的源泉,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光辉就光辉在教师像太阳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孜孜以求于学生成长,不孜孜以求于个人名利,以学生成才为目标,以学生成功为骄傲。

事业具有开创性,永远会给人一种无法扼杀的激情。因此,有事业心的教师其教学必定不是低层次的重复的简单劳作,而是常教常新,教师教授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思想,不是经验而是智慧。教育的事业不会使教师日渐平庸,而会使教师眼光更敏锐,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高涨,能从寻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寻常的发现,从社会的发展趋势中洞见教育发展的方向。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家,他们都有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

2. 教师要有职业目标

所谓职业是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鲁迅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中有云:“说到读书,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同样,教书也有职业的教书和嗜好的教书。嗜好的教书是教师的事业,职业的教书是教师谋生立世的手段。但是教师的事业和教师的职业是不可分的,不能脱离事业谈职业。职业使人安身立命(命运),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使命);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我在网上看到一位老师的发言:教师也是人,教师也有家,凭什么教师一定要奉献?教师的工作主要还是为了养家糊口的,没有义务回报人民回报社会。和其他谋生职业一样,教师工作不是别的,就为了钱,这有什么不妥吗?这种割裂教师事业与职业关系的观点,不仅是对教育神圣性的亵渎,也是对自身价值的否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想教好书,必须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并以此奠定自己的职业地位和赢得良好的社会地位。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可以从多种视角进行划分,职称视角: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成就视角,这是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实际成效来划分: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生涯视角:任教适应———任教成熟———任教再发展———任教更新再发展;经验视角:适应期———成熟期———创造期;教学视角:讲得清———讲得好———教得活。

教师还要通过职业的发展保证自己有安定和有尊严的生活。教师要讲奉献,但不片面讲牺牲。有位教师说得好:假如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学生发展、教育发展与教师发展是可以和谐统一的。教师不孜孜以求于名利不等于教师不要名利。在过去,“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教师是清贫的代名词。今天,教师追求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是基本的职业追求,这也是一个理性和成熟的国家和社会对教师应该有的承诺,因为在一个教师长久清贫的国家和社会,要想保持教育稳定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3. 教师要有育人目标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学校的育人目标体现在教师的育人目标上。一个学生跟我们学习一年乃至数年,我们每位教师在教授之始就应该思考: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培养到什么程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但我们很多教师有教书意识,而没有育人意识,他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培养成考试的机器,在传授学生知识时,他们很少思考学生对知识是否能够运用?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得到培养?

其实,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和教育活动,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获得对美和道德的辨别力,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在他掌握了学科基本理论之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爱因斯坦还曾经提出:“言词是永远的空洞,人格不是靠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既要进行言教,更要重视身教。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学生的表率。同时,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的成效,不能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而要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行动完善人格,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种认可和尊重又会促进学生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

茨威格说:“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其实,不仅在中年,在人的整个一生,只要我们树立了目标,或者我们没有丧失目标,我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心灵就得以充实,情感就得以张扬,潜能就得以激发,思维就得以拓展,就能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生活目标 篇2

人生,一定要有一个目标,目标没有了,那么你将会一事无成。鉴于此次的月考,我有了一个总结,这次的月考之所以降得这么快,有我自己没有复习完的原因,还有一个最重要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并没有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我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就如燕子筑巢寻不到方向,寻不到适宜之地,自然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不思进取有如一个泄了气的皮球。

与我相反的,则是我们班的彭茗,她给自己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也是同学们和老师们寄予她的厚望——压倒年级第一的郭金,她一直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走向人生的顶峰。

我很想像她一样,但我却没有踏出最基本的一步,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如此,我便如一艘往回走的失去了动力的随波逐流的轮船。

爱迪生曾说过:“天才=2%灵感+98%汗水”,我们的江sir也说:“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他的智慧而取决于他的勤奋”。对呀!所谓勤能补拙,我当初却没能掌握这一点,真是后悔至极啊!

美好生活从选定目标开始 篇3

确定人生目标就是以“沙漠中的北斗星”为方向,它能指引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失败和挫折中找到生命中的绿洲。因此,目标的确立一定要科学,落实的方法一定要正确。否则,就算耗尽了精力,拼搏奋斗一生,最终也将一事无成。这就是为什么实际上成功者都往往只是少数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想要走出生活的怪圈,成就一番事業,就应该确定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的努力。

那么现在选择什么样的项目,既是一个利国、利民,同时也是一个利己的好项目?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新农村建设和节能环保产品的开发和利用,给我们的创业者们带来了一片曙光,农村有着广大的市场和无限商机,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为乡村能源有限公司的节能环保型产品、生物质气化炉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法律保障。让广大的创业者有机会为自己创造经济效益,同时,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效匹夫之力。

3月28日,周汉章同志受新疆建设兵团四十四团团长的指派,千里迢迢来到湖南省怀化市扬帆乡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认真仔细地考察此项目后,高兴地说,“好!比沼气方便多了,省事多了。原先我还有诸多疑问,现在我什么都清楚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通过洽谈协商,最终达成向乡村能源公司订购200套气化炉的协议,并要求迅速发往图木舒克市。然而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从湖南省怀化市至新疆图木舒克市路程太遥远,暂时还没有直达的物流公司,中途转站诸多不便,因为路程太遥远,列车也没有办理到新疆图木舒克市的货运业务。大家迟疑了,这笔生意能否合作成功,暂时还是个未知数。周先生也曾了解过多家气化炉生产厂家,相比之下,总觉得湖南省怀化市扬帆乡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气化炉,确实可行。它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环保、取材广泛、经济适用等特点。周先生说:“只要咱们认定了,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最后,他要了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直达图木舒克市。周先生临走时说:“这只是投石问路之举,如果好的话,我们兵团有4万余人,少说也要几千台啊!”

当前,发展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社会热点。在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研讨会上,有关专家说,开发生物质资源,形成新的能源产业,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巨大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加快生物质能源发展,缓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喻示着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市场之大,怎么不叫人心动!行动呢!

为此,扬帆乡村能源公司愿和广大创业朋友一起风雨同舟,同舟共济到达理想的彼岸。

扬帆乡村能源公司投资手册:

1、诚招全国各县市代理商,零售指导价728元/台。

2、新型无机材料制作气化炉的技术培训,面授2800元。

(1)气化炉理论:气化炉的工作原理,使用维护及制作要领的讲解。

(2)实践操作:气化炉的制作、安装及使用等全过程。

(3)提供制作工艺及技术资料。

(4)模具制作技术(提供刮板模具一套)。

(5)配送一套炉具或五套配件(燃气灶、水固分离器、气化器)。

相关链接:

项目单位:扬帆乡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湖南省怀化市舞水路东兴街东兴广场23栋

电话:0745-2271558、13787533901

传真:0745-2271558

客服QQ:71653010

联系人:杨修早 杨绍诗

E-mail:xcny168@163.com

网址:www.xcny.cn

生活目标 篇4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是十二五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农业农村建设的新的着力点。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现代化无论作为过程还是目标, 本质上就是把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城乡二元结构既抑制了农业、农村的发展, 反过来又使城市发展落后, “三农”问题缺乏解决基础。农村和农业自身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 尤其是韩国、日本等国的经验表明, 在现代化建设的初、中期阶段, 必须强化农业和农村的建设, 弥补现代化建设的短腿, 为最终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而实现现代化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

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提出, 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其本身不是发展的目标。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则是农民幸福生活的载体和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全体人民分享。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就是为了让农民分享发展的成果, 进而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也丰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模式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通俗地描绘了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情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也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升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内容, 农民的幸福生活不仅包括了在生产发展基础上的生活富裕, 还应当包括农民更有尊严, 农民对自己权益的维护和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和程度的提高等内容。十二五时期, 不仅要通过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让农业的比较利益提升、农民收入增长, 同时还要加快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 公共设施的建设, 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要认真总结和承续十一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和教训, 反思和调整诸如“一刀切”地撤销和合并农村中、小学, 从而导致农村地区所享有的教育资源更加缺乏, 农村人口被高等教育边缘化及以“大树进城、污染下乡”为特征的城乡环境治理和保护差距继续拉大、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犯等有悖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 与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南辕北辙的政策。无论将来我国城镇化达到多高的水平, 在相当长的时期仍然有几亿农民要生活在农村, 农村仍然是他们生活的家园。所以,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既是十二五时期“三农”政策的紧迫任务, 又是一个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长期战略目标。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战略向“两条腿”走路的方向调整, 更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协调互动。

城镇化是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战略, 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利器,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是被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进程所验证的真理。一定意义上讲, 城镇化就是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人口的减少, 居住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增加的过程。城市化率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提升城镇化率也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的一个主要追求。十一五期间, 我国城镇化率由17.92%增加到46.6%, 在十二五期间, 每年还要增长近一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将超过50%。一方面,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仍然滞后, 因为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城市化率已在60%以上;另一方面,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导致城镇住房、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地下管网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管理设施远赶不上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步伐, 不仅使城市居民, 尤其是使进入城镇的农民, 更深受这些“城市病”之苦。事实上, 类似的城镇化风险在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2010年全世界有14亿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生活在边缘化的状态, 居住在非正式聚居区, 缺少可降低灾害风险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 从来到城市第一天开始就直接成为最脆弱的群体。鉴于此, 世界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发表的《2010年世界灾难报告》提出, 说服和阻止大量人口拥入城市, 让人们留在农村来应对城市化进程加快面临的巨大风险。这个变化对我国城镇化的启示是, 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应该帮助进城农民提高工作技能, 增强收入保障能力, 在获得城镇户口的同时还要享受到城镇户口所赋予的公共服务, 防止农民变市民、市民变贫民的恶性城镇化。同时, 应当调整我国的城镇化战略, 实行让农民进城和把农村建设成为幸福美好家园的“两条腿”走路的城镇化战略。

此外, 城镇化是城市和农村互动的过程。城市和工业发源于农业和农村, 但城市和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并非自然地就要支持和反哺农业和农村, 而农业和农村的基础性和弱势性又决定了城市和工业必须对其反哺和补助;但是, 农业和农村又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工业和城镇的支持和带动,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和保障。所以, 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们到城市来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 如果农村成为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显然很多的人也会留在或迁往农村。农民到城市来一个很大的动因是让自己的子女接受现代教育, 让自己享受城市文明。如果能够把城市文明建设到农民的家门口, 在农村就能够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城市文明, 那么, 大量人口涌进城市的弊病就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而现在随着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可能性, 例如通过远程教育和医疗就可能让农民就地享受城市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摘要: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十二五期间“三农”政策的一个新目标,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着力点, 丰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 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战略向“两条腿”走路的方向调整, 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生活需要目标作文 篇5

目标指引着人们行动的方向,能激发人们前进的动力。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一艘无人驾驶的小船,漫无目的地随波飘荡。一个人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人生的目标,就像那艘小船在茫茫黑夜里就找到了灯塔,就会朝着目标自觉地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自古以来,那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著名人士无不在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确立了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毛泽东16岁时就写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豪迈诗句。他的人生目标是多么的远大坚定。周恩来12岁时就发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誓言。鲁迅早年领悟到中国人缺乏的不是健全的体魄而是健全的精神,于是弃医从文,用笔来改造国民精神。类似这样的名人轶事数不胜数,它们都在讲述着同一个道理:不管在怎样的.时代环境里,目标对于人生是至关重要的。

儿时的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当电影明星。每每跟父母说起,他们总是笑着说:“好。等你长大了就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的懂得了许多道理:不要只羡慕成功的花,而看不到成功背后的艰辛和泪水。实现目标哪有那么容易,是要付出代价的。

现在我已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了,我的目标变得切近了,也实事求是了。那就是要现在好好努力,争取在明年6月后升入一个好的高中,来回报那些爱护我支持我的人。我相信这就是我现在的坚定目标。好好奋斗,不能错过读书的机会。因为我还有更高的目标有待实现。

生活目标 篇6

一、源于个体需要,构建“冲突”情境

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在相处中常会产生竞争活动,名利诱惑。在品德课堂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冲突”情境,凸现不同的观点。面对“冲突”观点,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加强烈,经过思维碰撞,一番“唇枪舌剑”,理越辩越明,达成的共识烙在脑海中,印象更深。这种“冲突”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思考,且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以其正能量,扶正学生心中“道德”的幼苗,给予其不断壮大的能量,最后消除不利诱惑,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

如《诚信就在身边》:媒体展示,4*100米男子接力预赛后,我校接力项目进入决赛。其中一名叫陈文鸿的运动员较弱,于是,教练希望大家出“金点子”。文鸿说:“我有一个堂哥名叫文汉,今年读初一,长相跟我相近,短跑快,也来参加运动会,请他接一棒准成。”教练觉得这办法好,于是悄悄做准备工作。

思考: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的观点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同意,原因是可以为学校争荣誉;另一类是不同意,原因是影响学校诚信。面对类似的选择,荣誉、品德哪个重要?请看屏幕。(媒体展示:教练与校长的争论)

教练:“校长,换一个选手,该接力项目能冲刺第一啊!”校长:“我也非常希望男子接力能拿第一,但是这是作弊行为!”教练:“这样的‘小动作不会被发现的。接力赛是双倍分!”……最后校长召集了运动员:“同学们,你们都有一颗为学校争荣誉的心!可是赛中偷梁换柱,就如同考试作弊,分数、荣誉是重要,但是,诚信、人品更重要……”

二、源于生活“小事”,构建“以小见大”情境

小学生,一年级仅有6周岁,即使六年级也只有12周岁,年龄小、阅历浅是他们的特点。他们所接触到的、体验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坏事,再小都会腐蚀一个人的心灵;善事,再小都能成就一个人。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成大善。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就是要巧妙运用这类“小材料”,开展“算一算”“集小恶”“集小善”“ 小事累加”等活动,构建“以小见大”的真实教学情境,点石成金,四两拨千斤,实现有效教学,落实育人目标。

如《保护森林 节约用纸》这一课,引入时,师用媒体出示悄悄话。小东:保护森林与小学生有什么关系?明明:用纸与毁林有关系吗?他俩的疑问得到许多同学的认可。执教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统计“一天用纸量”入手,引导学生“算一算”,构建“以小见大”的教学情境。(课前活动:学生统计一天的用纸)

活动一:算算用纸量。

师:老师看了调查表,同学们的每天用纸量在约10张。接着我们一起来算算。(屏幕出示计数器,师生一起算)

一天用纸量:一个班(10张×45个人=450张)。全校450张×35个班=15750张。一个月用纸量:15750张×30天=472500张。一年用纸量:472500张×12个月=5670000张。

活动二:算算消耗用树量。

据老师了解,一棵长10年的树,可以造出3000张A4纸。按这个标准来算一算,全校一天消耗树木量:15750张÷3000张=5.25(棵)。全校一个月消耗树木量:5.25×30=157.05(棵)。全校一年消耗树木量:157.05(棵)×12个月=1890(棵)。

师:保护森林跟小学生有关系吗?你想对小东说什么?……

三、源于“零碎材料”,构建完整的体验情境

生活中的人有其外在表象,也有其内在的本质,所以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说法。许多事也有其双面性,如“交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负面。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人、对事的认识常出现以点代面、以偏代全等现象。因此,品德学科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材特点,用“零碎材料”构建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偏到全的完整体验情境,实施有效教学。

如《社会文明大家谈》一课。师:社会是由你、我、他共同构成的(同时PPT展示:社会=你+我+他)。现走来一个她(PPT展示一女郎图片),这位姐姐给你什么印象?

生:非常美丽、高贵;光彩照人;她很亲切。

师:让我们来看看她的行为。(PPT展示相关图片:女郎踩踏草坪、横穿公路、乱扔香蕉皮)

生边看边说:“这位漂亮的姐姐来到公园,她手牵着柳树的枝条,脚下踏着草坪。旁边写着告示:请足下留情!但她好像没看见。她来到大街上时,横穿公路,影响交通秩序。她进入小区时,边走边吃香蕉,吃完后香蕉皮随手就扔。

师 :现在你对她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汇报:有的说这位姐姐外表虽然漂亮,但是她的行為很不文明;有的说她在我心中的美丽、亲切形象没了;有的说虚有外表,心灵有问题。

(瞧外表,谈印象;看行为,谈感受。由表及里的体验,使学生认识这个“人”,形成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标准:看外貌,观行动,为导行铺好坚实的基础。)

师 :对呀,“文明”是个人修养的一面镜子。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漂漂亮亮的,若想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应怎么做?

生:我们不能乱丢垃圾,行为要文明……

生活目标 篇7

目标之一:获取美的源泉——“充实的生活”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 (《孟子·尽心下》) 。这里的“充实”是指内心世界的充实。叶圣陶先生又说:“充实的生活就是诗。” (叶圣陶《诗的源泉》) 意思是“充实的生活”像诗一样美。那么, 什么是“充实的生活”呢?

在叶老看来, “充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是主客观相互交融的:“对美善则热跃地欣赏赞美, 对丑恶则悲悯地诅咒怜念;情感有所倾注, 思虑有所系属。总之, 一切都深浓和亲密。无论这是好的生活, 足心欣喜恋慕的, 或是坏的生活, 足心悲伤厌弃的, 但本身内观的当儿, 总觉得这生活的丰富和繁茂。明白地说, 就是觉得里面包含着许多东西, 好像一个饱满的袋子, 这就是所谓充实的生活。”在他1924年写的《作文论》中, 叶老再次强调了“充实的生活”乃是作文的“源头”, “生活充实, 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由此可见, “充实的生活”是经过作者的审美观照、融合着作者的审美感受、高出普通生活的“生活”, 其本身就是富有美学价值的。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让学生写景记事, 他们往往不是没有生活, 而是没有切身的体验;让学生写某篇作品的读后感, 他们不是没有接触过该篇作品, 而是没有获得应有的审美感受;让学生就某一社会现象发表议论, 他们不是没有接触该现象, 而是缺乏对生活深刻的把握。正因为生活与作者是“物自物、我自我” (叶圣陶《文艺谈·十一》) , 未能交融在一起, 作者也就不具备审美创造主体必备的内在自由, 所以很难写出富有和谐性和感染力的美文来。

要使学生通过写作进行审美创造, 就要使学生拥有“充实的生活”, 即使学生获得融合着主客观内容的生活材料, 并由此产生创造的欲望和感情动力。为此, 教师要加以引导, 一方面要在学生平时生活的课内课外各项活动中, 随时随地就具体的人、事、景、物去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情感, 并把他们的一般兴致引向与具体对象的交流, 促成一个情感的过程。另一方面, 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具有浓厚感情的文艺作品,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和自化, 再反观自己的生活, 感受到其充实, 从而激起其高尚纯美的感情和好为创作的冲动。

我们的教育本来就是为学生的生活服务的。写作教学的宗旨就应该是让学生表达其“充实的生活”, 并通过表达, 使他们的生活更为充实。江苏省梁丰中学袁卫星老师在讲评《亲情》这篇作文时, 刚分析完学生写母爱的一篇范文, 就有人敲门, 原来是一位学生的母亲拎着大包小包的棉被寒衣在外。于是他将这位母亲请进教室, 让她坐在座位上, 听自己的儿子朗读他自己那篇写母爱的作文, 学生读得很动情, 母亲听得很动容。没等作文念完, 母子两人就已经热泪盈眶了。全文读完, 教室里掌声雷动。通过这一活动, 不但丰富了那位送衣服的母亲的儿子的情感, 而且在所有学生的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 激发他们用那双被情感浸润的眼睛, 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去表达生活中的美, 进行审美创造。对于“坏的生活”, “足以悲伤厌弃”的生活, 可以通过否定它来肯定美的生活。化丑为美, 表达作者的审美理想。如重庆市第七中学一位学生大胆地抒写生活:父母吵架给他带来的痛苦。作文真情感人, 读者为之叹惋, 因而作文获了奖, 也使其父母翻然悔悟, 从此不再吵架了。这位学生的生活也多了一些亮色, 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审美创造欲望。

文化素质、审美修养影响着一个人对生活的审美感受。作为一般学生, 对生活难以产生深刻的审美感受, 这就需要大量阅读, 丰富其情感体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审美创造, 它能把感受者经历过却没有产生审美感受的情感清晰而巧妙地传达出来, 使学生通过阅读而产生前所未有的美的感受。因其掌握了“情感秘密”的钥匙, 能把作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阀里头”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 从而唤起读者深深的共鸣,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情感得到陶冶, 审美感受得以深化。多多阅读这些作品, 从中含英咀华, 就会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 提高其审美修养, 具有从生活中获取主客观融合的审美感受的能力。观景, 能自觉地移情于景并沉浸在带虚幻性的情境中;遇事, 能敏感地体会到当事人的处境和心情并与之共感。包含情感的景与事充溢于感受者心中, 使之不能自己, 不吐不快。有了充实的生活, 写作者才有审美创造主体的内在自由, 这一点, 陆机早就在《文赋》中作了深刻的描述:“伫中区以玄览, 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 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 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 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 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 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 聊宣之乎斯文。”可见, 从生活中发现美, 从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的生活, 作文才具有自由表达的源泉。

目标之二:使充实生活自然外化——自由表达

这里的“自由表达”是指合规则的表达, 符合规则而又摆脱了规则的束缚, 是形式上的完美无缺。自由表达充实的生活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统一。充实的生活得以自由表达即是实现了写作教学的美育目标。自由表达的思想是符合美的规律的, 历来为我国文学家推崇。庄子的“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观点, 刘勰的“自然之道”, 李白的“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主张, 都强调文学作品是充实生活的自然外化, 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在写作教学中, 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有所感、有所思却不能外化为语言文字, 有效地传达出来, 这是学生缺乏内在自由而不能实现审美创造的又一重要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写作教学中美育目标的实现也是如此, 必须让学生经过无规则的自由表达、模仿规则的表达、合规则的自由表达这一过程, 进而达到自由表达充实的生活这一最高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加强训练, 使学生逐步减轻语言外化的痛苦, 并在训练中悟出其中的规律, 获得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审美创造的内在自由。

古人写诗作文常以“偶成”为题, 全凭生活感受涌起的创作冲动即兴写作, 因而更具有审美创造的性质。教师不应该过多地规定学生在某个时间写某个主题的作文, 而要让学生乘兴而写作, 随想随说, 随说随写, 即在学生获得了较充分的生活感受和表达欲望之时, 就让他们作即兴的表达, 以内心的冲动带来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迅速转化。因此, 教师要加强小作文的训练, 让学生自由命题, 自由地抒写自己的审美感受, 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 多多练习, 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 他们就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是一种享受、一种发展。这样, 就为合规则地自由表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触发了情感, 进行了也许不合规则但却是随心所欲的言语表达, 实现了无规则的自由, 虽然还不能达到“意称物, 文逮意”的水准, 但是却带来了生活感受的“言辞化”, 既使“剪不断, 理还乱”的思绪及时定了位, 还使学生从中获得了审美愉悦, 培养了审美创造的兴趣。有了这愉悦、这兴趣, 就会促使学生去阅读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看别人是怎样将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 从而在自己的写作中仔细推敲, 实现“意”与“物”、“文”与“意”的和谐统一, 达到合规则地自由表达这一理想境界。

选入课本中的文学作品, 优秀的中学语文课外读物大多是语文美的典范, 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 作品美的模式就会内化为学生自己审美表达的模式, 丰富学生审美表达的技巧, 进行审美创造。为了更好地学习典范作品的表达技巧, 教师不妨指导学生进行构思训练、修改训练。在课内课外阅读之前, 让学生看了要读的题目之后, 想想自己会怎样审题、怎样选材、怎样布局、怎样选择合适的词语表达, 然后对照要读的作品, 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一般同学来说, 作文不可能一写出来就完美无缺, 因而, 进行修改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大到作文的立意、构思、篇章结构, 小到字、词、句、标点, 都必须多下工夫、多揣摩, 写了改, 改了写。如此多次, 感受就越来越深刻。一学生通过伏契克《二六七号牢房》的学习, 在自己的作文中写道:“从学校到家是1700步, 从家到学校是1700步……后来, 从学校到家是1600步, 从家到学校是1600步。”以此表达自己担心母亲因自己不回家吃饭会随便打发日子而长期坚持回家吃饭的母子深情。比起“从门到窗子是七步, 从窗子到门是七步……”可谓“出于蓝而青于蓝”, 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写作作为一种审美创造, 是在模仿基础上的创造, 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这创造能对以后的阅读起促进作用, 形成良性循环。

经常动笔、随想随写, 广泛阅读、大量吸收, 认真推敲、多多修改, 这是优秀的写作者必须做到的。久而久之, 就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文章就没有障碍, 就能够从心而欲, 真正实现充实生活的自由表达, 使形式美与内容美和谐统一。

生活目标 篇8

一、 生活化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基本途径与策略

1. 教学生回归知识本源活学语文知识

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 语法修辞、 逻辑、 写法等语文知识。 当前, 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普遍没有兴趣,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面对的语文知识是死的,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式也是死的, 甚至不少教师从来就不讲究指导学习方式, 或者违背知识自身产生的规律。 陈鹤琴先生说:“活的教育, 教材是活的, 方法是活的, 课本也是活的。” 语文知识的本源是来自生活, 其自身原本是活的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脱离生活, 就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语文知识教学要培养学生兴趣, 就必须将语文知识教学与生活情理做有机化通, 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生活世界,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生活中用语文。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学生才会感受到语文喷射出的缤纷色彩, 激荡起爱语文、 爱生活的热情。 因为, 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 学生用情感领悟语文的同时, 语文也熏染着学生的情感; 学生用智慧解读语文的同时, 语文也提升着学生的智慧; 学生用心灵品味语文的同时, 语文也雕塑着学生的心灵。 这恰是生活化语文教学给学生带来的 “语文知识生活”。

2. 教学生走进作者心灵解码写作意图

学生阅读文本没有兴趣, 一是因为不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是没有走进作者表达的心灵生活。《孟子·万章下》:“论古之人, 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大意是说, 读书论人, 必须知人论世, 充分了解作者的生活情理。 凡文章者, 皆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时代的鲜明印记, 又必然反映着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倾向。因而, 语文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文本, 要注重联系作者的生平、 思想以及所身处的时代背景, 教学生走进作者心灵解码写作意图。 例如, 学生读杜甫诗 《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不解尾联“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就需要 “知人论世”: 杜甫与友人李白久未聚谈、 把酒论诗, 故先表达赞誉之意, 次写两地离情之景, 尾联抒发早日重聚的强烈渴望, 其中 “重与” 意谓过去曾经如此, 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 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 当学生走进作者的生活, 深悟杜甫的心灵, 自然不难理解写作意图与情思寄意, 阅读的兴味便也油然而生了。

3. 教学生深入课文生活探求表达真谛

语文课堂教与学要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不仅要与作者生活有机化通, 还须与课文生活、 读者生活、 教师生活、学生生活以及生活情理等多维生活之间进行有机化通。 走进文本内部, 教学生深入课文生活探求表达真谛: 作者到底是怎样写的? 怎样遣词造句的? 怎样谋篇布局的? 运用了哪些写作妙技? 为什么非要这样写? 如此以问题激疑推进, 教学生知所不能, 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兴趣。 除此, 再将学生课内生活化地深读、 体验、 感悟与学生课外生活化地观察、 阅读、 思辨、 感悟进行有机化通, 充分引领学生深入课文生活, 运用生活的方法学习语文。 因为 “所有的问题都是从生活中发出来的。 从生活中发出来的困难和疑问, 才是实际的问题, 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 例如, 老舍先生在 《想北平》 一文中即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老北京的生活,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为什么除写北京外, 还写了巴黎、 罗马等国外城市呢?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和生活体验的丰富, 学生对充满情感的文章的兴趣也越来越强。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 仔细品味语言, 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作者与故乡那亲如母子的关系, 以及对故乡浓浓的相思之情, 并体悟到作者的生活观、 人生观和审美情趣。

4. 教学生调动生命积淀体悟语中情理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语言, 语言又是思维与情感的载体, 思维与情感又蕴含丰富的生活情理。 因此, 语文教学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命积淀, 即生活积累、 文化积淀等, 深刻理解文章这样写所依据的客观情理。 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去回忆, 去联想, 去发表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进而深刻领悟课文语言表达中所蕴含的生活情理。 譬如, 学习朱自清的 《背影》, 除指导学生欣赏品味语言运用的质朴精妙, 更需要调动学生的生命积淀,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亲身体验的生活, 去深入文本体悟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特写镜头, 感悟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一个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有的老师利用百度搜索 《父亲》 的音乐视频, 用音乐视频导入, 营造一个感悟亲情世界的氛围; 有的老师在网上搜索下载一段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视频, 课堂放给同学们看, 给学生视觉、 听觉上的直观感受; 有的老师组织学生自主发言, 介绍父母为自己做过的感人细节, 并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还有的老师让学生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 用分组讨论的方法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当然, 教学方式的指向, 并非单纯让学生为了感动而感动, 而是通过这样的感动体验, 让学生品味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抓住 “背影”, 运用质朴精妙的语言把情、境、 意融为一体, 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表达出语言内在的生命体悟和生活情理。 这要比单纯分析语言运用更易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5. 教学生联系读者生活明察读者心理

读者有自己的审美心理需求, 要联系文本读者对象的生活, 激发学生饶有兴趣地去联想读者的审美心理需求, 进一步加深对作者这样写的理解和感悟。 任何一部作品, 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其内在的生活表达, 既有经过作者思维与情感加工的作品生活, 也有作品语言背后折射出来的作者时代生活。 除此之外, 阅读者还需强化自身的读者意识, 以读者的生活体验领悟作品的精神生活。 例如,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不少的作品, 像 《 拿来主义 》《友邦惊诧论 》 等文章, 甚至 《 祝福 》《 孔乙己 》 等小说, 并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什么呢? 只要我们联系读者生活就会发现, 当代中学生由于远离鲁迅时代生活, 普遍觉得鲁迅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晦涩难懂, 加之鲁迅作品语言属新白话文形式, 自然很难走进学生内心, 激起学生心理的共鸣。 因而, 在教学鲁迅作品时, 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时代, 并以鲁迅时代读者的身份走进鲁迅的生活, 才能明察那个时代读者的心理, 从而结合自身生活, 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二、 生活化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觉的基本途径与策略

1. 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来促进自觉的生成

生活化语文教学观认为, 语文教学应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来促进自觉的生成, 即培养兴趣这个目标的目的在于生成习惯自觉。 在这两者关系中, 培养学习兴趣是手段、前提和基础之目标; 生成自觉、 养成习惯、 把语文学习当日子过, 并从中终身获益是最终目标。 当学生通过回归知识本源活学语文知识, 走进作者心灵解码写作意图, 深入课文生活探求表达真谛, 调动生命积淀体悟语中情理, 联系读者生活明察读者心理之后, 通常就会与语文学习或阅读文本形成零距离关系, 自然会产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这种兴趣会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学习语文, 并逐步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 这是一种真语文学习的状态, 就像过日子一样, 自主选择阅读文本或学习任务, 自主调动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 自主品味语言运用的技巧与效果, 自主联系作者时代背景和生活实际, 自主收获学习过程带来的成功和愉悦。 原本的语文学习, 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久而久之, 当这种生活方式养成习惯, 便生成了语文学习的自觉, 而且是终身受用不尽的生命方式。 从本质上来说, 人的自育、 成长、 发展, 其本身就是一个自觉生成的过程。 因而, 生活化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其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自觉生成。

2. 通过可为之事的力行来强化自觉的生成

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由此逐步形成自觉的生活习惯, 当然不是完全任由学生自生自长, 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譬如, 正音辨字、 整理笔记、积累语文知识等等, 教师均可通过有为之事来强化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自觉生成。 魏书生老师就曾经总结过一个“六步教学法”, 其基本操作程序是 “定向 — 自学— 讨论 —答疑—自测—自结”。 例如, 学习 《桃花源记》 一课, 先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 难点, 并告诉学生: ①字: 生字有哪几个; ②词: 虚词 “焉” 的用法, “妻子” “阡陌交通”古今词义的不同; ③句: 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 列为重点; ④译: 哪一段作重点译。 此外, 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思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在魏书生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 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 独立思考, 自己作答案。 不懂的地方, 学生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共同讨论和研究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寻求答案。 不能解决的问题, 留待答疑阶段解决, 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 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接下来学生自己命制检测题, 每个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主要收获。 教师在成绩优秀、 中等、 较差的学生中, 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 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使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得到及时强化。 学生遵循这六步法进行自学, 逐步养成了终身受用的习惯, 生成了语文自主学习的自觉。

3. 通过素材积累的实践来催化自觉的生成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的实践, 也可以催化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自觉生成。 素材积累可以是课内外诗文名句、 名人名言, 可以是课文中的典型人物、 独特情节, 也可以是富有意境的场景片段、 氛围营造, 等等。 例如, 培根 《论厄运》 中 “最美的刺绣, 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 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来衬于明丽的背景”, 传递了 “战胜自己就战胜了苦难” 的人生哲理; 归有光 《项脊轩志》 中写修葺后的南阁子, 图书满架、 小鸟时来、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的意境, 把作者的偃仰啸歌、 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 司马迁 《报任安书》 中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 终于使司马迁超脱了庸常的 “死节” 观念的束缚, 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廉颇蔺相如列传》 中廉颇、 蔺相如、 赵奢、 李牧、 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尤其是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等故事的渲染,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鲜活的课文素材都是可以由学生通过自主思辨来做生命化、 个性化的活积累的, 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需借鉴的 “活素材” 和 “药引子”, 由此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写出更加富有生活感的优秀作文。 如此坚持, 日积月累, 学生无疑会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 促进语文学习自觉的生成。

4. 通过自主历练的坚持来固化自觉的生成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语文学习习惯得到了引领, 生活素材也逐步得到积累, 还可以通过自主历练的坚持来固化自觉的生成。 这其中包括课内的依文练写、 语言规范历练等, 也包括课外的自主历练, 比如, 写一写美文阅读、 时事新闻、 校园观察、 师生之间、 假日生活、 明星偶像、 历史人物、 历史典故等方面的随笔。 例如, 引导学生阅读 《红楼梦》 等古今中外文学名著, 并写下自己的心得随笔。 在阅读汇报交流会上, 有的同学评论史湘云:“心直口快, 开朗豪爽, 淘气, 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 身着男装, 大说大笑; 风流倜傥, 不拘小节; 诗思敏锐, 才情超逸。” 有的同学认为晴雯 “除了敢于嬉笑怒骂的坚强反抗性格外”, 在 “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俏丫鬟抱屈天风流” 中又表现了率真、 热情和勇于助人的品质, 是贾府丫鬟中一个最光辉的形象。 有的探究《红楼梦 》 中的细节描写, “在细微之处见执酌, 读起来令人如饮陈年老酒, 回味无穷。” 还有的学生从刘姥姥看贾府命运, 认为 “第39 回相当要紧, 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正是在这里曹雪芹借刘姥姥讲故事名义上信口开河, 背后却隐含了荣府真事, 暗示了黛玉之死的详情。” 这种自主历练, 需要引导学生长期坚持, 像过日子一样,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必然会固化自觉的生成。

宋人张载说:“乐则生矣, 学至于乐, 则自不已, 故进也。” (《经学理窟·学大原》)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 “不自已” 地主动而为, 当这种主动而为养成了习惯, 便生成了日常生活化的行为自觉。 而 “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学校, 而是为了生活” (赫尔巴特) , 生活化语文教学正是着力引导语文的教与学回归生活, 把 “读书和生活两件事联成一气、 打成一片” , 切实遵循生活的情理, 把兴趣与自觉作为生活化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目标, 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发现生活的意义和旨趣, 自主地活学学活语文, 学好用好语文, 进而养成自觉和习惯, 渐进地历练提升、 学文立人, 语文教学也就自然无痕地实现了教好文立好人的终极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1]柯小卫.陈鹤琴传[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229-391.

[2]程振理.活语文学习思想流脉探源[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2015 (5A) :25-27.

[3]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33-35.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页“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EB/OL]http://www.pep.com.cn/xgjy/jyyj/jyts/jyx/zdjy/201008/t20100827_803771.htm.

[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111.

生活目标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2 0 1 0年2月至2 0 1 1年1 0月在某院就诊的孕妇, 共104例, 均为初产妇, 无相关的精神疾病、妇科疾病以及妊娠期并发疾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 (27±5) 岁;孕周 (22±5) 周;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 (28.8%) , 高中和中专20例 (38.5%) , 大专及以上1 7例 (32.7%) 。对照组年龄 (27±5) 岁;孕周 (21±5) 周;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 4例 (26.9%) , 高中和中专2 0例 (38.5%) , 大专及以上18例 (34.6%) 。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及学历大体一致。

1.2 健康教育内容

两组健康教育内容基本相同, 主要分三个方面。 (1) 产前健康教育。如致畸敏感期注意事项, 相关的营养补充, 控制体重的意义, 孕期常见病防治, 完善相关检查, 孕期性生活指导, 自我检测胎动方法, 胎教音乐, 临产征兆, 孕期心理健康, 孕期运动和休息等。 (2) 分娩健康教育。如影响分娩的因素, 分娩方式的选择, 各种分娩方式的利弊, 宫缩疼痛的应对方法等。 (3) 产后健康教育。产后的调养注意事项, 如何保持充足的乳汁分泌, 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如何护理和哺喂婴儿, 婴儿常见病的防治等。

1.3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主要途径有: (1) 事先将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印制成小册子, 待孕妇前来就诊和产前检查时发放, 并根据孕妇的当前健康状况提出建议, 有疑问者给予解答。 (2) 小册子里留下医护人员或科室电话, 嘱孕妇在平时有咨询需求时可拨打电话求助, 但护理人员不主动联系孕妇。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目标性健康教育, 主要加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 对孕妇的身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针对每位孕妇的关注点及对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不同, 进行有侧重、有目标地逐步加强教育。对孕妇身心状况, 特别是心理状态的评估, 随着交流的加深逐步明确;健康教育的目标随着交流的加深逐步明确和完善。 (2) 加强联系频率。根据产妇的基本身心资料, 护理人员不定期地电话随访, 掌握孕妇的健康教育实施情况, 并对其不足给予目标性指导。此外, 我们建议孕妇配偶多陪孕妇, 对其也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从而使他们体会到妻子怀孕的不易, 一方面加强对妻子的身心关爱,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督导孕妇落实健康教育内容。

1.4 效果评价

分娩3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 (QOL-C30) 对产妇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3项, 得分越高, 生活质量越好[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12.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均顺利分娩。产后3个月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可见, 观察组产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显示了目标性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多数女性在孕期需要注意相关的保健事项, 接受宣教, 否则分娩后不能很好地照顾婴儿, 生活非常忙乱, 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身心健康[2]。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经常有孕妇前来询问相关健康知识, 于是考虑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本次目标性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关注孕妇的身心健康, 促进孕妇顺利分娩, 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妊娠及分娩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本文两组健康教育的内容基本相同, 常规健康教育基本可满足孕妇的需求, 但由于交流较少, 对孕妇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且健康教育落实程度也值得怀疑。我们开展目标性健康教育, 一方面通过对孕妇持续、全面地了解, 给予更符合孕妇实际需要的内容;另一方面是通过主动随访, 以及发动孕妇配偶参与对孕妇的身心关注, 能更加有效地落实健康教育内容, 孕妇的情绪方面也得到更多的关注。

从评分结果来看, 观察组产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显示了更好的健康教育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孕妇在孕期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更为透彻, 从而能够相对从容地面对分娩以及分娩前后的一系列变化。此外, 情绪方面得到来自医护人员和家庭的更多支持, 也有利于更顺利地进入母亲角色[3]。总之, 我们认为目标性健康教育应用于孕期保健指导, 对提高孕妇产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品佳, 曾晓琴, 吴燕燕.1123例孕妇孕期健康教育培训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 23 (8) :48-49.

[2]钟丽群.影响孕妇参加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因素的研究[J].求医问药, 2012, 10 (5) :405.

生活目标 篇10

马克思对于人的幸福的思考并没有像以往的哲学家去诉诸于对宗教的幻想和期盼, 他立足于现实社会, 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了人的本质、人的自由、最终幸福在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

1 马克思幸福思想

1.1“现实的个人”是现实生活世界中追求幸福的主体

马克思的现实生活世界理论是完全奠基于人的世界之上的, 即从人的生活世界出发, 追问人的价值和意义, 然后探求如何能够最终达到人的幸福完满的状态, 而完成这一系列步骤的主体就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 是哲学史上革命性的变革, 也就在与他关注于人的问题, 解释了“人是什么”这一哲学最根本的问题, 从而为其全部的理论体系奠定了科学的人的理论。因此, 马克思认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2]而“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是“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 不是‘历史’, 而正是人, 现实的、活生生的人。”[3]现实生活世界本身的性质就是要关注人的现实生活, 倘若离开了人根本就无谓生活, 更何谈生活的幸福。以往的哲学设定了人绝对先在的本质特性, 都是在抽象的方面来谈及到人, 传统哲学没有回到现实的生活世界, 最主要的失误就是把人单单理解为抽象的人, 而没有去理解成“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首先必须是始终处在于其他事物的感性关系中, 现实的感性存在物。同时, “既然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经验中汲取自己的一切支持、感觉等等, 那就必须这样来安排周围的世界, 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 使他能认识自己是人。”[4]现实的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客观的对象, 马克思曾经指出:“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 个体是社会存在物, 社会只能是现实的人的社会, 人与社会是彼此关联, 是不可分割的。在马克思看来, 社会的存在表征的人的各种交往关系都是人的关系, 这就使整个世界不再是一个存在物的集合体, 而是形成了一个生活世界。因此, 马克思说, 自然界成为人的现实的自然界。相应地, 人也被看作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而实现了单纯的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跃进。在这样的现实生活世界中, “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 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 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5]

1.2 劳动是人在现实社会中最求幸福的方式

马克思认为, 人首先就要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 这就客观的决定了人要首先通过劳动来实现对自然的人化即劳动的对象化, 而“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这一步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 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人们生产着自己的生活资料, 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物质生活本身”[6]因此,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 而且还创造了人类社会。在这个过程中, 人得到了生活资料的满足。由此, 劳动并不是简单地复制和满足肉体享受的自我, 而是要不断地创造着自我。当通过劳动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那就相当于实现了自我, 当然也会因此享受到人身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那就是“幸福”。“幸福不只是物质需要的满足, 在自由、自主的劳动活动中, 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充分的利用, 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就是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能力在社会事业上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感受, 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7]因此, 劳动是人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 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更是人们在现实社会中追求幸福最基本的方式。

劳动不断地改造着主观的世界, 而正是在劳动中人才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劳动是人的生成过程, 就是人的生活, 马克思把人的生活方式用劳动加以解释, 称为“类生活”。他说:“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应当只从他的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 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一定形式, 他们一定的生活。”[8]人在劳动中产生, 也在劳动中发展, 真实在劳动中, 人逐渐确认了自己的本质力量。

在当今的社会生产方式背景下, 人们的劳动那个大多数是异化的, 劳动的异化造成了人类生存的矛盾。劳动的本质就是自觉的活动“我的劳动是生命的自由表现, 因此是生活的乐趣。”[9]但是由于私有制的产生, 劳动者和他的劳动产品开始相异化, 工人付出越多的劳动, 创造越多的财富, 他就越贫困。劳动本应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但是异化劳动迫使把劳动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劳动。同时, 劳动者和他的类本质也开始产生异化。劳动应该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 但异化劳动把人的类生活转变成了仅仅用来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一种手段。另外。异化劳动还造成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劳动成果不能归自己所有, 为别人占有, 劳动成为替人服务、为人支配的活动。是私有制下的物化劳动使人的生活片面化和生活世界的物化。当然这样的状态在历史的发展中得到改变, 生活的世界是不断扬弃着自身片面性和异化状态而日趋走向全面完整和真实。这样, 劳动的属人的性质真实地展露出来, 劳动成为人的生活的重要部分。

2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当代意义

当前, 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由于我们当前的社会中也着实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例如, 在经济方面, 沿海和内陆的发展速度都出现了一些不平衡, 环境问题随着工业的发展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都在不同程度的扩大, 中国社会在面临这发展与和谐的矛盾。因此我们可以看到, 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对我们国家的必要性。要实现和谐社会就必须做到公平与公正。实现社会的公平, 这就要求国家必须树立起群众的概念。公平的对象不是少数人, 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 发展是手段, 但是不是目的。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们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合理的社会体制, 以保障社会的和谐。避免出现两级分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要建立起一种最广泛和充分、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社会管理体制, 没有差别就没有发展, 在合理加大较优越的人所承担的社会义务的同时, 也要使他们充分发挥将个人的财富有可能地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投资和具有社会化只能的财富。

马克思的观点认为, 共产主义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运动。“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 即历史科学”[10], 马克思这里所描述的历史是人类不断获得自由的历史, 是人类社会的真正的历史过度, 但是无论是已过去的历史还是未来, 这必然会成为历史的某一部分, 而我们今天的实践就是向共产主义发展的依据和基础,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我们现在就是处于走向共产主义的路途之中, 我们的每一天努力就是为共产主义创造着条件, 现在的构建和谐社会是量的积累, 而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是整个社会发生的质变, 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 是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冲突, 因此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也要分阶段, 逐步迈向共产主义社会, 这才符合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将现在的工作重心倾向于当前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不断是我们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让所有的人民生活在衣食无忧富足的社会中, 最终达到所有人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周辅成, 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2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2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118-11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16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3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8.

[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释与探讨[M].北京:求实出版社, 198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时, 1995:67.

[9]1844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8.

生活目标 篇11

一、营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兴趣是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强有力的动机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在地理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要努力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地理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地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素材,随时把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带到课堂教学中,让地理回归生活。

常言说: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导入设计,常常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形成学习的积极动机,这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在学习沪宁杭地区时,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照片,接着便呈现了世博会背后的故事,再配以相关的图片,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沪宁杭地区。沪宁杭地区对于上海的学生来讲,他们都比较熟悉,甚至他们大都参观过上海世博会。因此,我用直观的世博会图片和生动的故事导入该课,在一定程度上能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王琨老师在《让地理教学回归生活》一文中提到: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情境越接近,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愿望就越强烈。在沪宁杭地区的学习中,我巧妙地将世博会与沪宁杭地区联系起来,拉近了学生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距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深刻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价值所在,从而更好地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二、妙用生活事例,激活课堂教学

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理科知识兼备的综合性强、抽象陛强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有些地理知识难以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如地球的运动、季风等。对此,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对其进行类比或设计—些简单的实验,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关知识的目的。

如在讲授“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这一气候特点时,学生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在不同的季节会出现不同风向。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势必要给学生提到“海陆热力差”的知识点。而对这个名词,学生就更加难以理解了。为此,我以身边的自然现象为例来说明,夏季和冬季,脚对于水泥地和泳池水的温度知觉不同,故得知同体散热和吸热要比液体陕。同理,如果将泳池跟水泥地范围放大,一直放大到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大陆和大洋,即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在不同的季节,陆地与海洋之间就会存在温度差,即我们所说的海陆热力差。因为有温度差的存在,所以就会形成空气的流动,由此便得知不同季节的风向会有所不同,这就是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通过这样的类比(以学生生活经验来说明地理原理),很容易突破教学难点,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抽象知识,又充分调动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讲授地球公转的轨道时,提到“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且太阳不在椭圆的圆心,地球与太阳之间最近的距离为近日点,最远的距离为远日点。于是,学生们便纷纷猜测,近日点的地方是我国的夏季,远日点的地方是我国的冬季。而当我公布正确答案时,学生一片哗然,纷纷表示不能理解。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异常认真和专注。

为了解释“远日点的地方是我国的夏季,近日点的地方是我国的冬季”这个现象,我在课堂上做了,个简单的实验:将手电筒比作太阳,当手电筒直射在地球仪表面时,被照亮的区域正好是手电筒的大小,此时亮度很亮;而当手电筒倾斜一点时,在地球仪表面上被照亮的区域变大了,但是亮度变弱了。实验表明,当手电筒倾斜的角度越大,被照亮的区域就越大,而亮度越弱。这说明冬、夏季的不同,跟地球是否接受到太阳直射有关。

通过这样的简单课堂实验,化抽象知识为具体.化难为易,既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新知,又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体现了书本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活了课堂教学。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

二期课改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引导学生站在地理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人与自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能纯粹教授知识点,而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其地理思维,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肓,读好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础,是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如在学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节时,我从旅游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了解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殊的地理特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此,我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金山地图,为金山的旅游业出谋划策,设计一条金山一日游线路。这个环节的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平台,更强化了他们的读图能力和运用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地理素养。

又如,在“商业中心及其形成”一节的学习中,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假设你是一家零食店的老板,你要在朱泾地区开一家零食店。你应该如何选址呢?为什么?接下来,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选址需要考虑的要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营造出了快乐轻松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

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生活中便处处皆有地理知识;反之,若我们的地理学习脱离了生活,那必定是枯燥无趣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果我们将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就能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养成学习地理的好习惯,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并能将它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地理素养。

生活目标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5年12月于本院行产前检查并于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104例,经产妇16例,均为足月分娩,自然分娩者77例,剖宫产分娩者43例,排除认知障碍及产后大出血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产妇年龄29.47岁±8.76岁,两组产妇在年龄、产次、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接受以促进角色适应为目标的全程协同护理管理,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2.1 妊娠期角色适应协同护理管理

孕妇的心理问题是伴随着妊娠进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妊娠早期可能会为经济压力、育婴知识技能的缺乏、体型改变及产后身心恢复等而担忧,妊娠晚期则会因能否顺利分娩、宝宝健康状况、家庭成员对宝宝性别的接受度等而担忧,而其家庭成员除上述担忧外,还可能因孕妇妊娠期情绪波动与性格改变而茫然无措,应对失当,进而又对处于心理情绪敏感期的孕妇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使孕妇产生角色抵触情绪。我们开设孕妇家庭课堂,邀请孕妇家庭成员(包括配偶、长辈)定期至家庭课堂上课学习;建立“幸福母亲”QQ群和微信群,制作有声宣传教材、视频教材等上传至QQ群和微信群,提倡孕妇及家庭成员共同观看;在专科医师辅导下制作产后抑郁症预防性基本护理处方,评估孕妇及其家庭功能的个体化差异,在基本护理处方上做出适应性调整并根据孕妇的个体差异做出相应调整,要求孕妇及其家庭成员落实处方内容;建立产前定时电话随访和随时电话咨询热线,实现定期管理和重点管理;建立孕妇个人档案,邀请孕妇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促进角色适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重点指导家庭成员了解妊娠期妇女身心变化特点,帮助家庭成员理解、接纳和积极应对孕妇情绪与心理变化,为妊娠期女性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1.2.2 产前角色适应协同护理管理

产前让家庭成员特别是产妇配偶观看分娩影像,让其配偶深刻理解产妇分娩时所经历的痛苦历程,提高其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的强烈意愿;向产妇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分娩配合事项和放松技巧的指导,让产妇在家庭成员的鼓励下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指导产妇家庭成员掌握陪伴产妇分娩时心理支持的方式及技巧;让家庭成员与产妇共同观看我们精心选择制作的婴儿图片册,播放婴儿动态影像资料,使产妇在与家庭成员共同期待育婴喜悦的过程中,促进其向母亲角色的适应性转变。

1.2.3产时角色适应协同护理管理

允许产妇家庭成员产程全程陪伴,护理人员严密观察产程进程,评估产妇身心变化,指导产妇家庭成员在适宜的时间以适宜的方式给予语言行为鼓励和心理支持,每次指检后向产妇通报进展情况,让产妇家庭成员向产妇诉说其对宝宝降生后幸福生活情景的憧憬,激励产妇尽力配合助产士护理行为;指导产妇家庭成员与产妇保持语言交流,提出产妇平时感兴趣的话题鼓励产妇应答,分散其对阵痛的注意力;让产妇家庭成员及时为产妇拭净汗液,尽可能维护产妇舒适感,帮助其在疼痛间歇期有效使用腹压,合力用力,避免无效体力耗费。

1.2.4 产后角色适应协同护理管理

产妇产后常因身体不适、睡眠紊乱、卫生限制、育婴疲劳、育婴技能不足、家庭支持不力/不当等导致角色适应不良而出现以抑郁为主要表现的短暂情感紊乱,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身心护理支持促使其尽快适应新角色新身份,降低情绪恶化和持续存在的可能性。①尽可能落实早接触、早吸吮,帮助产妇通过母婴合理接触培养亲情,促进角色适应;②改变家庭成员因传统思想影响所坚持的产后不当卫生与活动习惯,指导家庭成员协助产妇早期下床活动,以合理方式进行身体清洁,为产妇提供舒适足量的内衣以供换洗,解除传统卫生限制,维护产妇身心舒适;③指导家庭成员协助产妇共同完成正确哺乳、婴儿安全洗澡、更换清理尿布等育婴活动;④向家庭成员交代产后健康食谱,让家庭成员协调处理好健康食谱要求和产妇饮食喜好,为产妇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⑤指导家庭成员为产妇营造舒适、清洁、安静、气味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产妇能获得充足的睡眠支持;⑥指导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育婴任务,理解接纳产妇产后情绪变化并给予及时疏导,鼓励产妇及时表达身心生活需求。指导产妇及家庭成员积极寻求畅通的沟通渠道,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及时解决家庭功能问题。

1.2.5 评价方法

1.2.5.1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评价指标

选择爱丁堡产后抑郁调查评分表(EPDS)[9]作为两组入选产妇产后抑郁程度的评价工具,于产妇分娩后6周时对两组产妇进行调查评分,评价所获总分≤12分者,评价为产后抑郁阴性,如评价所获总分大于13分则评价为产后抑郁阳性,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评价为产后抑郁阳性的产妇例数/总入选产妇例数。

1.2.5.2 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

参考罗运静[10]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两组入选产妇产后在以下5个方面的情况实施评价:精神状况、日常活动能力、睡眠质量、食欲和社会功能,各评价项目分值均为1分~4分,评分标准为差(1分)、可(2分)、良(3分)、优(4分),评价所获分值越高,提示产妇生活质量越好。

1.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产妇干预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涉及多方面致病因素,心理适应不良在其发病原因中占据重要地位[11]。产妇在妊娠期未适当经历母亲角色的前期心理预备,在围产期受多种身心负面因素困扰而又未获得充足适宜的心理支持,则会对母亲角色产生严重的适应不良,这种抵触情绪与母爱本能产生冲突,使产妇深陷心理困境而无力摆脱,易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本研究尝试将以促进角色适应为目标的全程协同护理管理引入至孕产妇护理实践之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效果较好,现讨论分析如下:

将以促进角色适应为目标的全程协同护理管理引入至孕产妇护理实践之中,能够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对于孕产妇来说,护理人员更大程度上是以专业照护者身份出现,专业照护者所能提供的心理护理与孕产妇家庭成员的心理支持在范畴、内容、深度和广度方面均不能同日而语,也就是说,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不能取代孕产妇家庭成员心理支持。而常规模式的孕产妇心理支持护理,多采用的是护-患间的简单对话形式开展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对孕产妇家庭成员的积极心理支持效应认识不足,在护理实践中未有意识地将家庭成员引导入孕产妇心理支持系统之中,也未将向家庭成员提供心理护理专业指导纳入护理范畴,导致家庭成员为孕产妇提供心理护理的意识和能力均处于低水平状态,家庭心理支持力度十分有限,而事实上,与护理人员相比,家庭成员才是孕产妇妊娠期及围产期最为长期、随时、直接的陪伴者和照护者,家庭心理支持的缺失或不足,是产妇产后抑郁症高发的重要心理基础。本研究引入的以促进角色适应为目标的全程协同护理管理,将孕产妇家庭成员置于健康指导的主体地位,在妊娠期产前、产时、产后均十分注重适时引导家庭成员全程介入孕产妇心理疏导与情绪安抚过程,并通过为家庭成员提供心理护理知识与技能指导的方式,全力培养家庭成员承担起孕产妇可靠心理支持者的任务,实现了专业技术性指导与家庭成员心理支持行为的全面完美结合,通过高功能家庭关系的构建,充分发挥家庭成员对孕产妇长期直接随时性照护的优势,密切关注和及时干预孕产妇情绪恶化的各类影响因素,帮助孕产妇于妊娠期接受潜移默化的心理适应性训练,促使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心理调适,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过程,从而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可能性。正如表1所示,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仅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

上一篇: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下一篇:价值教育校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