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目标

2024-10-20

转型目标(精选11篇)

转型目标 篇1

摘要:江苏省东辛农场水产业近几年来以创建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为目标, 坚持走“规模渔业精养化、养殖技术科技化、生产措施标准化、渔业产品品牌化”的四化之路, 真正实现了三年三大步、三年翻一番的跨越式目标, 具体措施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基地养殖条件;强化统控结合措施, 提升水产养殖质量;强化养殖特色品种, 提升地域养殖优势;强化养殖科技应用, 提升渔业发展后劲;强化产品品牌意识, 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瞄准,目标,推进,转型

江苏省东辛农场水产业近几年来以创建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为目标, 坚持走“规模渔业精养化、养殖技术科技化、生产措施标准化、渔业产品品牌化”的四化之路, 创造了一连串东辛水产发展史上的新纪录。其中2009年实现租金收入717.9万元, 经营创利220万元;2010年实现租金收入993.6万元, 经营创利336万元;2011年实现租金收入1156万元, 经营创利580.8万元, 真正实现了三年三大步、三年翻一番的跨越式目标, 大步行进在江苏垦区水产行业的第一方阵。东辛农场水产养殖公司先后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 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东辛水产养殖基地现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国有淡水养殖场, 被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评定为连云港市十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在创建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过程中, 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基地养殖条件

东辛水产业起步较早, 历史较长, 但长期以来处于小而弱、分而散的境地, 在农场经济总量中微不足道。近几年来, 农场党委紧紧抓住东大滩盐田复垦洗盐排碱的机遇,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养殖条件和环境, 扩大渔业基地规模。农场先后筹集25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了路、桥、沟、渠等基础配套设施, 实现了养殖区进排水完全分开、池塘混凝土硬质护坡、主干道水泥硬化等一系列工程。目前农场水产公司已铺设长达30千米长的水泥防渗渠道, 混凝土硬质护坡塘口达到了6000余亩, 其中2012年一年就实施了3500亩, 水泥护坡投入使用后, 不仅有效遏止了风浪冲刷堆坡导致池埂坍塌的问题, 而且解决了池塘渗水难题, 提高了水产养殖设施化水平。鱼塘使用年限由原来3年提高到15年以上, 池塘容积较改造前增加了20%, 鱼产量提高了25%, 效益提高了10%以上。水产养殖面积从过去的2000多亩发展到如今的2.2万亩, 增长了10多倍;养殖模式从以前的单点零星养殖发展到如今的连片规模养殖, 单体塘口也从以前的20亩/个发展到如今120亩/个。养殖基地新建了15千米水泥路和50千米长的砂石路, 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的框架已初具雏形。

2 强化统控结合措施, 提升水产养殖质量

在水产养殖管理和渔用物资经营上, 农场严格实施“五统一、三控制”相结合举措, 即统一“苗种繁育、投入品采购供应、关键性技术措施、品牌建设、产品销售”, 控制“养殖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水产养殖基地按照水产品不同种类进行科学布局, 分片养殖, 从养殖塘口的土壤盐分、水质变化、适养品种, 实施重点监测, 进行分类指导, 优化了养殖环境, 提高了养殖效益。水产公司统一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厂家、大品牌鱼药、饲料等相关渔用物资, 降低了渔业生产成本, 保障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养殖户生产过程中, 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水产养殖操作规程, 养殖户“按章操作”, 提高了生产措施落实的到位率;严格实施质量追溯制度, 从产前苗种供应到产后市场销售, 均有详尽的控制措施并记录在案, 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的“东辛牌”水产品。“五统一、三控制”不仅保障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也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1年, 水产公司仅代理销售饲料、鱼药等渔用物资就实现经营创收463万元, 东辛水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

3 强化养殖特色品种, 提升地域养殖优势

东辛地处沿海, 土壤盐碱含量本来就很高, 加之盐场复垦匡圩改造形成的池塘, 土壤含盐量更大。近几年来, 农场根据复垦地排盐洗碱的要求, 大力加强市场调研, 不断进行总结探索, 调优养殖结构, 形成了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较强市场竞争力并且适合资源条件要求的两大特色品种和两种养殖模式。一种是原海水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这种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产量高、抗病力强等优点, 对盐碱含量大的水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达65%以上, 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另一种是北方人喜食的鲤鱼。东辛产鲤鱼色泽金黄、成相漂亮, 深受北方省市市场的欢迎, 而尤以友邻省份山东需求量最大, 凭借地方特色和地缘优势, 农场大力推广鲤鱼规模化养殖, 成为鱼类养殖的最大品种。在高产高效水产养殖中, 东辛实施主养南美白对虾和鱼、虾套养两种主要模式。按照连片、集中的原则, 目前2.2万亩水面形成了“四大养殖区”, 即南美白对虾主养区、鱼虾混养区、生态养殖休闲区和水产苗种繁育区。南美白对虾主养面积目前已达到5000余亩, 年产对虾2000多吨, 实现效益3000万元, 平均亩效益超过5000元。鱼虾套养面积达到1.6万亩, 套养模式亩效益提高到2000元以上, 实现了鱼虾双丰收。

4 强化养殖科技应用, 提升渔业发展后劲

科学养殖是提高水产业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几年来, 按照水产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品种分布区域化, 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水产发展要求技术体系的要求, 农场大力开展职工养殖科技培训,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 实施双向交流, 年外出参观100余人次, 培训水产养殖职工400余人次, 培训率达到100%。为了水产养殖新科技的加速应用, 农场从机构和人员设置方面予以配套, 成立了水产养殖科技研究所, 新引进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3名, 与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淮海工学院等部门和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协作。在养殖生产中, 大力推广先进养殖适用新技术和现代渔业装备, 先后推广了微孔增氧和格栅分隔养殖等技术, 其中利用格栅分离, 实行鱼虾套养, 防止鱼类进入虾料投放区, 不仅有效降低了饲料成本, 而且提高了套养虾的产量和规格, 平均亩效益提高了一倍以上。目前全场水面拥有自动投饵机和增氧机2400多 (套) , 全部实现了自动投饵和高密度饲养, 为规模化养殖增添了后劲。利用国家虾产业体系连云港站养殖试验基地落户东辛的信息、技术优势, 2011年新建南美白对虾育苗场, 从海南、厦门购进仔苗进行淡化繁育试验, 一举获得成功。当年繁育虾苗6亿多尾, 解决了农场与周边地区苗种供应难问题, 实现销售收入480万元、利润120万元, 平均亩效益近10万元。在此基础上, 积极探索大棚养殖对虾技术, 实现了一年养殖两茬对虾, 亩产量达到1500斤/亩, 亩效益达到1万元以上, 为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提供了技术储备。

5 强化产品品牌意识, 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水产品牌化经营是渔业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的延伸和高级发展阶段, 是联系渔业生产和水产品市场的桥梁, 是把产品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 从而获得良好而持久的经济效益的最直接的途径。近几年来, 东辛在水产品品牌建设中, 以公司化推动产品品牌化, 以高质量提升品牌含金量。农场渔业生产实施公司化运作, 水产公司负责苗种、投入品和产品销售, 养殖户负责养殖生产管理, 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按照打造“东辛牌”优质水产品的目标, 做大、做强、做响品牌。目前东辛生产的南美白对虾已经获得了江苏名牌农产品、市名牌农产品称号, 建鲤获得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实施无公害健康养殖,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严格执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保证了农场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维护了品牌信誉。东辛南美白对虾和鲤鱼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 认证基地面积达8000亩。东辛水产品已经顺利通过了HACCP体系认证, 取得了通向绿色健康食品市场大门的“金钥匙”。品牌化运作不仅提高了农场水产市场知名度, 而且改变了农场多年来“自寻市场、远征销鱼”的被动局面, 实现了山东、上海、浙江等地鱼商竞相上门采购水产品的可喜局面。

参考文献

金国鑫.浙江温岭市“订单渔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市场, 2012 (45) .

转型目标 篇2

——吉林工商学院转型发展办学工作情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教育规划纲要关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健全教育管理体制,我国将开展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高级专业人才。这将为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如何通过转型发展来提高综合办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一、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认识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方式而实现其变革的,这也充分体现着高校服务社会这一重要的职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服务于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迫切需要在一定办学层次或类型中的部分高校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面向不断转型发展的社会需求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根本性变革,并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在办学思路、办学体制、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转型发展是社会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客观要求。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新兴产业、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产生和发展,需要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应用技术类人才为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和服务。而且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将直接引导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类型。

2345678-

〇一四年四月四日

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目标 篇3

(一)行业转型升级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在国家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努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力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坚持稳增长保全局,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发酵,使世界汽车产业跌入低谷。我国汽车工业主动调整努力适应环境变化。2012年,全行业在2009年突破千万辆的基础上,克服了连年市场环境趋紧、需求趋缓的波动影响,取得了稳步回升、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的业绩。今年1-10月,产销分别超过1780万辆,同比增长均达到13%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工业总产值均呈现两位数增长。

二是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产业优化升级初见成效。在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上,突出了企业兼并重组的重点,进行了跨所有制、跨区域整合,提高了产业集中度。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在研发、产品、关键总成、零部件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资,提高效率,减低风险。如广汽、奇瑞强强之间的战略合作,扩展到了从整车到零部件及国际业务等7个领域。

三是注重自主与协同创新,产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针对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汽车工业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突出协同创新,并在加大研发投入、摒弃简单模仿、提升有标准有技术体系支撑的正向开发能力上下功夫。据统计,目前大中型企业中均设立了科技研发中心,全行业已拥有近20万人研发队伍,占到汽车工业员工总数约5%,研发投入占到汽车工业总营业收入1.5%左右,其中部分骨干企业达到或超过2%。5年中,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在研发能力建设上投入约1000亿元,是2001-2008年总投入的3倍以上。自2011年至今的三年中,共有158项科技成果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列入科技部试点、由中汽学会担任秘书处工作的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荣获“运行成效显著”的高度评价。

四是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积极构建新型绿色产业。近年来,为引导企业响应多部委联合发布的节能汽车推广要求,加快小排量乘用车节能产品开发,同时加大产品市场投放力度,推广绿色产品。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节能汽车800多万辆,占同期轿车销售总量的24.3%,国产乘用车单车平均油耗由10年前的百公里7.7L下降到目前的7.23L。C02平均排放量由百公里180克下降到169克。在商用车方面,已基本完成中重型柴油载货车国IV标准产品准备和整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准备,即将进入商品化阶段。

五是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走出去”是从提篮叫卖起步,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以销售商用汽车为主。2009年以后,在我国汽车产业地位提升的大背景下,在中国品牌汽车产品大幅度拓展、竞争力有所提高的前提下,汽车工业开始从战略上谋求走出去方式的转变,即面向两个市场发展成为主要汽车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聚焦战略性市场,配置产品、生产、营销、资本等资源上着手,走出去方式由单一出口向产品出口、海外设厂、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和技术输出、海外并购等多样性转变。截至到目前,我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建研发中心16个,在海外设立工厂110个,2009-2013年海外设厂投资累计达到8.5亿美元,实现海外并购累计资金18亿美元,与2008年相比,2012年产品出口、海外生产及销售量提高49.2%,汽车工业的外向型经济水平大幅提升。

行业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原始创新技术匮乏,市场主流轿车产品技术还依靠外源,在动力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等尖端、前沿领域差距还相当明显;科技开发投入不足,特别是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工艺技术研究投入偏低,能力较弱;

二是产业链发展尚不完善。缺乏大而强的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发展步伐不快;产业生产集中度较低;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滞后;材料、电子等相关产业基础薄弱,相关工业协同发展机制有待完善;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强;

三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能源资源、环境气候矛盾日益加剧,产业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实现人、车、社会和谐发展差距较大;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亟待增强;

四是中国品牌汽车发展压力巨大。重点是轿车。相关政策退出后,中国品牌轿车市场增速受阻,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平均单一车型不能形成规模,大多中国品牌事业板块经营困难,难以支撑中国品牌汽车事业可持续发展;

五是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从行业整体看,国际化发展进程缓慢,走出去仍处于较低水平;尚未形成国际一流水准的企业和品牌,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与汽车大国不相匹配;国际化运营模式与引资引智引技质量水平亟待提高。

行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挑战

纵观当前汽车工业发展所处的内外大势,可以简单概括为:环境依然复杂,困难与利好因素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是新科技与产业革命带来机遇挑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掀起了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热潮,这一趋势必将引发世界汽车产业形态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未来学家预言,互联网与新能源技术发展将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并最终深刻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社会模式乃至地缘政治。汽车工业作为互联网和新能源产业的重要载体正在成为引领性产业。一方面,汽车产品整体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汽车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和模块化,汽车使用层面的移动信息终端和移动智能电网终端定位等,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与缓解资源、环境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矛盾,更是与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紧密相关。为应对挑战抢占新的制高点,汽车发达国家围绕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已经提前着手布局,中国汽车工业新一轮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与实现“中国梦”带来机遇挑战。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推进与实现“中国梦”步伐的加快,必将促进汽车工业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深化改革的红利将进一步释放汽车产业发展潜能,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红利和机遇。同时,国家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并连续出台大力振兴汽车产业的政策措施,为汽车产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外部环境。而且随着小康社会建成与国民收入倍增目标实现,汽车消费不断升级,区域市场刚性需求次第释放,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可能保持不低于GDP增速的增长。巨大的国内汽车市场和产品升级需求将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综合实力提升的原动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资源。另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也将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可以预见,从现在到2020年是中国品牌汽车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建设和实现汽车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是全球资源能源与环境约束带来机遇挑战。当前,资源能源与环境的矛盾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继续升高,正在逼近60%,而汽车对石油的依存度居高不下,车用汽油已占国内消费量的85%,车用柴油占比达45%以上,国家能源安全和汽车产业安全存在重大风险。同时,国家防治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履行节能减排的国际承诺压力加大。汽车C02排放在国总排放量中仍占有较大比重,单车平均排放量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汽车工业清洁生产、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尚有较长的路要走。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人口增多、需求增长,大中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等诸多因素,对汽车社会建设带来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对汽车产业发展形成了倒逼机制,以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唯一出路。汽车产业必须在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清洁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推进节能减排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履行产业责任。

深入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目标和任务措施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汽车工业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自主品牌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建成世界汽车出口重要基地和出口大国,全面提升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地位,力争用15-20年左右时间实现强国目标。

汽车强国目标的主要标志:一是科技创新能力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能够引领世界汽车发展潮流;二是产业核心竞争力强。拥有一批知名企业和世界知名品牌及零部件品牌;中国品牌轿车商品力、品牌力明显提升,国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中国品牌汽车占全球市场份额实现翻番,产销规模进入世界前列,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居世界领先;三是绿色发展能力强。大幅降低汽车对传统能源依存度,能源使用效率、排放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带动作用强。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对就业、税收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总体贡献度明显提高;汽车相关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上升。汽车产业对本土汽车先进装备、先进材料、电子电气等关联产业全球化发展带动作用明显;汽车产业链协调发展,基本形成和谐的生态型汽车社会。

2020年预期指标:

产业运行: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国内GDP达到3%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速累计达到10%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提高到25%以上。

产业结构:前10家企业集中度达到90%以上。新能源汽车增加值占汽车工业增加值比重力争达到15%。

科技创新: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总体投入占主营业务比重达到3%以上,其中骨干企业达到4%以上。

两化融合:产品和工艺数字化设计普及率达到95%以上,整车及零部件数字化制造率达到90%以上,企业ERP普及率达到100%。

节能环保:解决传统发动机高效低排问题,基本形成电动汽车产业化条件,汽车C02、颗粒、氮氧、碳氢等污染物排放下降20%以上。

循环经济:汽车再制造和再利用水平达到90%以上;零部件再制造形成规模,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竞争能力:中国品牌轿车占国内市场份额达到40%左右,汽车出口(含海外生产销售)占汽车工业总产量的15%以上;摩托车出口占总产量的40%;零部件形成以进入国际汽车配套体系为主的格局;形成一批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和产品品牌,两家以上的企业集团进入世界汽车企业前十位。

主要任务措施:

一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创新发展。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决定”精神,深入研判形势,统一思想,增强行业意识,提升行业理念,强化行业责任,坚定发展实体经济建设汽车强国的信心决心。要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的思维理念,跟上全国改革发展的新步伐。

二是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攻方向,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产品结构调整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实现产品升级。加快发展低油耗、低排放的节能、环保、高效汽车产品。加快城市及农村市场需求的物流配送车、微型轻型载货车、乡村公交车等适用型产品,推动产品向多元化发展。扩大中国品牌轿车产品市场覆盖面,提高在中高端特别是高端市场比重。发展载货车、客车高端化产品,提高商用车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发展综合节能效果显著、性能优异、安全性高、可靠性好、成本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一代新能源乘用车、公交车、物流配送车等产品,力争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三是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势下,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要密切关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挑战,密切跟进汽车信息化、电气化、智能化技术发展步伐,加快推进产业两化深度融合,提高信息化、现代化手段和能力水平。要集中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确保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等。

四是以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构建绿色新型产业链。要加快发展非插电式混合动力等乘用车产品,尽快实现启停系统普及。积极发展小排量高效低能耗产品,减少能耗降低污染。要加快商用车清洁化,加快面向国V阶段的中重型柴油车产品准备,做好减排技术进一步升级(如国VI)和进一步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技术储备。轻型柴油载货车企业要抓紧做好国IV阶段产品和产业化准备。载货车生产企业、客车生产企业要积极开发天然气发动机,加快推出城市公交、城际客运、城市物流、市政用车、城际货运等使用天然气的汽车产品。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确定明确的量产时间表和各种资源保障计划、市场推广应用预案,力争2015年在新能源汽车商品化上有所突破。

五是以国际化发展为战略目标,打造产业整体竞争力。要进一步强化国际化理念,积极推动发展模式实现从合资造车到合资开发转变,向汽车租赁、融资销售、汽车保险、维护美容等后市场服务延伸,推动从“请进来”为主到“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平衡发展,创新内外资、整车与零部件、传统车企与高科技企业间的多元化合作模式。

县政府转型的目标取向研究 篇4

1 县政府转型的背景

(1) 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要求政府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发挥政府的领航和掌舵功能、将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服务、科技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核心公共职能上;随着民主建设的发展, 民众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公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要求县政府必须把精力放在为公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导致当前的县政府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甚至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 导致社会利益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突发事件不断增多。因此, 县政府转型必须通过转型来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变化要求。

(2) 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转型的目标, 各级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实践建设服务型政府, 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 当前我国的县政府实际上还处在由“发展型政府”或“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阶段, 出现了许多问题: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政府角色定位不明确,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退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微观领域, 而在宏观领域的调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建设, 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速度, 导致畸形发展, 社会失衡问题严重。以上的问题表明县政府原有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有序、合理的发展。因此, 只有县政府顺利实现转型, 才能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 县政府转型的必然性

“郡县治, 则天下安”, 实现县政府顺利转型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1 县政府执政环境的变化要求县政府转型

首先, 社会转型使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导致县政府在行政环境发生重大变迁的情况下必须谋求自身的调整。这种调整与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行政改革不同, 它是政府在理念、结构、体制、功能、方法等方面的整体性变动。改革走到今天, 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都同政府转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 只有正确地处理好新时期的政府转型问题, 才能实现政府转型与社会转型的良性互动。

其次, 随着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民众对原有的县政权系统的绝对服从度下降, 导致县政府组织资源整合能力被削弱。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县政府是县域内的社会权威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绝对拥有者和供给者, 任何一个民众都必须绝对服从县政府的领导。改革开放以后, 民众通过市场等多种手段都可以获取各种物质资源。这一变化使政府的行为对社会公众的经济影响被弱化, 民众对县政府的绝对服从度已下降, 县政府的资源整合能力被削弱。

最后, 随着民间组织的日益发展, 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民众对个人利益的社会公平性意识不断放大和增强, 要求县政府扩大社会民主, 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 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而加大了县级政府对社会调控的难度。因此, 县政府也日益面临着民间社会力量对政府转型的强大压力。

2.2 县政府执政任务的变化要求县政府转型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逐步转变。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发展模式下, 政府的根本任务在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效的服务。因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县政府要创新政府治理模式。同时, 解决我国体制改革中存在的深层矛盾客观上也要求县级政府要创新政府治理模式, 实现转型。

3 县政府转型的目标取向研究的片面性

十六大以来, 政府转型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许多政府转型目标也陆续被提出。国内学术界关于政府转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 但是作为具有整体转变性质的政府转型, 它是政府价值取向从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因此, 国内学术界关于政府转型的目标取向研究不够系统, 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有的学者从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角度出发, 提出向社会成员和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县级政府重要责任。因此, 认为县政府转型的目标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3.2 建设法治政府

有的学者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权力的必须在规则和阳光下运行。因此, 认为县政府转型的目标就是建设法治政府。

3.3 建设有限政府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有的学者认为当前我国的县政府实际上还是全能政府, 即县政府的影子渗透到辖区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必然会阻碍公民社会成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 认为县政府转型的目标就是建设有限政府。

3.4 建设责任政府

有的学者认为, 当前我国县政府普遍存在权力膨胀而责任缺失的情况, 造就了官僚主义, 造成决策失误、经济损失, 也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因此, 要实现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 承担责任是政府的第一要义。

3.5 建设效能政府

有的学者认为, 传统的县政府管理层次过多, 部门之间职责交叉, 影响了行政效能的提高。因此, 县级政府必须实现由低效政府向高效政府转变。

3.6 建设信用政府

有的学者认为,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承担着全能角色, 人为因素多于制度因素, 政府失信行为屡屡发生。因此, 县政府必须由“失信政府”向“信用政府”转变。

4 结论

首先, 县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县政府的根本职责。同时,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占据着核心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因此, 本文认为县政府转型的根本目标是建设一个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政府。

其次, 县政府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元, 是城乡的接合部, 介于宏观政体与微观体制之间, 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机关, 也是一个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机关。因此, 县政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既要代表中央政府在地方实行统治, 又要代表县域内全体居民的利益和推动县域社会、经济和人的发展的双重角色。因此, 本文认为县政府转型的具体目标取向是建设一个能有效执行中央的政策、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县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政府。

最后, 从现实情况来看, 实现我国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从县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 突破经发展型政府的局限性, 走出传统转型路径依赖的陷阱, 明确政府转型目标取向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而其他政府转型目标已是服务型政府题中应有之意:“法治政府”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制度保证;“有限政府”是服务型政府之后的政治文明和政治民主的深化和发展;“责任政府”是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服务责任感、从而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效能政府”是提高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质量的客观要求;“信用政府”基于服务型政府内部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县政府转型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分析了县政府转型的背景和必然性, 指出了县政府转型的目标取向存在的片面性, 并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县政府转型的目标取向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观点。

关键词:县级政府,转型,目标取向

参考文献

[1]迟福林, 方栓喜.政府转型与政府作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政府职能的阶段性变化[EB/OL]. (2008-10-27) 〔2011-01-05〕.http//peole.chinareform.org.cn/C/chifulin/Article/2008/t20081027_30881.htm.

转型目标 篇5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保护;存量挖潜;市场配置

一、现行耕地占补执行机制的不可持续性

出于粮食安全等因素考虑,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了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国家建立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通过编制、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农用地转用计划和耕地保有量予以整体管控,对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补充相应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应该说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设计本身是科学的,耕地补充的途径既包括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也应当包括存量建设用地复垦,对于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地区,应当以存量建设用地复垦为补充耕地的主要路径。但在执行过程中,存量建设用地复垦需要对产权人实施搬迁补偿,成本远高于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基本上不作为补充耕地的路径。且耕地占补费用越高,意味着用地成本越高,政府招商引资的压力也就越大,即使耕地后备资源已经十分紧张,省级政府在制定耕地开垦费标准时,仍以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作为测算成本的依据,用地单位缴纳的耕地开垦费远不足以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复垦。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迅速減少,甚至出现占补平衡指标比农转用指标更加紧张的局面,地方发展陷入建设用地捉襟见肘的窘境。有学者研究指出,如果按照目前开发未利用地来补充耕地的速度,我国将有一半的省市5年内就会将所有可开发为耕地的为利用地开发完毕。

由于耕地后备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耕地占补在执行中过度依赖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的模式必然是阶段性的、不可持续的。在经济发展初期,为了降低用地成本,同时促进未利用地开发,现行耕地占补执行机制是适当且富有成效的。但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耕地后备资源日趋匮乏,同时,未利用地的过度开发还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等问题,若不及时转变耕地占补执行机制,寻求补充耕地的合理路径,违法用地现象将难以遏制,耕地保护的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路径设计

(一)实行差别化的耕地占补执行机制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耕地占补应当根据地区差异实行差别化管理。根据地区土地资源禀赋,耕地后备资源充足的地区仍可以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发为补充耕地的主要路径,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地区则应当以存量建设用地复垦为补充耕地的主要路径。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相对匮乏,经济落后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相对充裕,因此,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通过实施成本较高的存量建设用地复垦,经济落后地区主要通过实施成本较低的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由此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是现实可行的。实践中,随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对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不仅仅能够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同时还能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很好地调动了地方实施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积极性,使得通过存量建设用地复垦补充耕地具备了更强的操作性。

(二)改革现行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

1.现行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的缺陷。现行法律规定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实行耕地总量平衡,个别省、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的数量不足以补偿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进行易地开垦。现行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地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重要路径,但同时也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不利于存量建设用地整治,出于整治成本考虑,地方政府更愿意通过异地购买占补指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导致原有的粗放用地情况仍然延续;二是耕地后备资源快速消耗,国家对耕地划定了保护红线,对耕地后备资源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任由地方无限制的开发,导致耕地后备资源快速消耗,越来越多的城市自身无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对易地占补的依赖越来越强,耕地后备资源的快速消耗正在威胁着耕地保护任务的完成,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环;三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因产业集聚效应,在招商引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项目落地方面又可以通过易地占补,以较低的成本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导致建设用地进一步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提供占补指标的地区虽然得到了少量资金,却失去了长远的发展空间和招商引资中的用地优势。

2.改革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的设想。经济进入转型发展阶段,现行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重点围绕内部挖潜、盘活存量,促进存量建设用地整治。一是要压缩易地占补空间,对产业及经营性项目用地,只能在本市范围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即使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也不允许跨市购买占补平衡指标,倒逼市、县人民政府实施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市、县人民政府需要在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成本和项目用地产出效益之间进行测算,适当提高建设项目用地门槛,淘汰低产出、低效益的用地项目;二是要严格限定跨市购买占补平衡指标的使用范围,规定跨市购买的占补平衡指标只能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及公益类等非营利性项目。由于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成本较高,通过存量建设用地整治保障非营利性项目用地不具备可操作性,允许通过跨市购买占补指标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三是国家和省要帮助解决省以上单独选址项目耕地占补问题,由于省以上单独选址项目用地规模较大,占用耕地较多,且属于非营利性项目,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地区难以保障耕地占补平衡,硬性要求只会催生违法用地。且地方政府普遍认为国家级重点项目的建设,受益的是整个社会和全体国民,但是补充耕地的任务和责任单纯由被占地的地方政府负责和承担,这一行为有失社会公平。因此,国家和省应通过投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储备一定量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专项用于解决省以上单独选址项目耕地占补问题,占补指标由占用耕地地区购买,价格不低于占用耕地地区耕地开垦费标准,占补指标净收益全额返还指标提供地区。另外,占补平衡指标应纳入市场,通过市场合理配置资源。

(三)完善现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国土资源部报公报显示,1997-2007年全国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与农村人口总量逆向发展,农村人口减少了9860万,而农村居民点反而增加了1100km2,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从193m2增加到218m2。城市化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在大量农村宅基地被闲置的同时,要求提供更多的城镇建设用地,这就为实施挂钩政策提出了迫切要求。必须逐步放开现行挂钩政策的限制,一是要取消整治建新规模的限制。在坚持农民自愿、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放开整治建新规模,为存量建设用地挖潜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为了防止盲目大拆大建,侵害农民权益,整治项目坚持农民自主申报为主,政府引导示范为辅,要求整治项目申报必须提供农民自愿的证明材料,整治资金必须足额预存,设立专户管理。为了防止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要求整治项目申报必须提供统筹城乡发展项目规划,要求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整治节余指标不得低于一定比例,拆旧区复垦验收必须提供农业主管部门对耕地质量的认定意见和后续使用、管护计划;二是要允许整治建新指标在市域范围内配置。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成本较高,需要通过整治建新指标流转弥补整治资金投入,国家规定项目区不得跨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缩小了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范围,必然减少土地级差收益,导致有整治资源的地区缺乏整治资金,有经济实力的地区购买不到整治建新指標。只有放开整治建新指标配置范围,才能显化其价值;三是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土地综合整治。由于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了扩大整治规模,必须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整治,允许投资者获取合理收益。目前政策规定整治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及时全部返还农村,这种收益分配方式只有在政府投资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社会资本投入必然要求获取相应回报。

(四)积极培育和建设整治建新指标市场

1.培育整治建新指标市场供给。由于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涉及产权人权益,政府无权强制实施,因此整治不宜以任务的形式下达,应以农民自愿或农民自主的形式运作。市场建设初期以政府投资示范项目为主,政府拟定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在征得农民(集体)同意的前提下,组织整治项目的实施,整治土地增值收益及时全部返还农村,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农民自主实施整治。农民(集体)主导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整治方案经政府批准同意立项的,农民(集体)可将项目在市场上挂牌,寻求投资者,或以其他方式自行寻找投资者,允许投资者获取适当收益,具体收益分配方式由农民(集体)和投资者协议确定,政府可公布指导性的投资收益率。在政府引导示范和农民(集体)自主实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实施整治建新指标市场供给计划。

2.培育整治建新指标市场需求。整治建新指标市场需求取决于地方建设发展速度,但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引导市场需求,促进存量建设用地整治。为了平衡整治成本,在市场建设初期可规定新增经营性用地必须使用整治建新指标,待市场发育成熟后,再逐步将新增工业用地纳入整治建新指标强制使用范围,但市场需求制度设计要与市场供给能力相适应。在指标竞买主体方面,应当以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为主体,因为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以招拍挂方式供地,竞买单位在不确定是否竞得土地前不会提前竞买指标,也无法预计需要购买多少指标,在竞得土地后未竞得指标又会导致土地闲置,因此整治建新指标应由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参与竞买,用地单位在竞买经营性用地时,必须缴纳相应的指标保证金,竞得土地后由相关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直接提供指标,收取指标价款。由于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极易受到政府干预,因此市场竞争必须彻底排除行政干预,否则将导致实质上的政府定价。

3.科学设定指标价格形成机制。一是要建立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与土地综合整治相挂钩制度。由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由国家无偿下达,而整治指标需要竞买取得,形成指标价格双轨制,对整治建新指标的市场建设产生很大影响。个别地区将国家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也纳入指标市场,有偿供应,这种方式虽然能将价格并轨,但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将难以竞得用地指标,造成地方发展受限,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因此国家计划的分配需要政府予以调控,不能完全市场化配置,分配制度的设计十分重要,分配不科学、不合理,可能对整治指标市场造成冲击。合理的制度设计是将国家计划分配与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相挂钩,国家计划在保障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后,剩余部分主要作为整治指标提供方的奖励,经济落后地区为发达地区提供整治指标,同时通过整治获得国家计划指标奖励,保障本地区的发展需求;二是确立市场竞价机制。为了加强政府对指标市场的调控,防止指标市场价格虚高,做空土地实物市场,部分地区采取了整治指标由政府统一定价收购的制度,但政府统一定价收购价格相对较低,实际上剥夺了农民(集体)本可通过市场竞争获取的额外收益,也导致市场竞争的缺失,限制了农民(集体)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积极性。考虑到由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作为指标竞买人的情况下,指标价格越高,土地出让金需要扣除的土地取得成本就越高,政府能够获得的土地出让收益就越低,因此指标价格不会被过度抬高,整治指标市场能够健康运转。

参考文献:

1.张琳,张凤荣.中国各省耕地数量占补平衡趋势预测[J].资源科学,2007(6).

2.韩娟,吕萍,薛剑,钟和曦.现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机制自身建设问题及建议[J].资源与产业,2009(1).

3.乐君杰.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邱继勤,邱道持,石永明.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的市场配置[J].城市问题,2010(7).

浅述基层银行网点转型的目标定位 篇6

一、做普通客户的成功案例

长期以来, 在很多好高骛远的银行眼中, 普通客户无异于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但未来的中间业务、高端服务之饼果真充得了眼前的饥吗?恐怕未必。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虽然有所发展, 但真正效果如何还难以预料。尤其是, 国内银行面对拥有世界投资经验的外资法人银行的巨大冲击, 不踏踏实实做好国内多数客户的服务, 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继续充当外资银行理财的资金二传手。歧视普通客户凸显银行竞争的不充分与竞争的同质化, 而根治银行此类“衙门作风”的办法不外乎增加竞争, 使得面向普通客户的地方银行能够脱颖而出, 也使得尊重所有客户权益的银行能够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例如,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 以表彰他努力为穷人创造的发展机会。尤努斯博士1976年开始尝试发放小额贷款给穷人, 1983年经国会批准, 孟加拉国政府特许创建格莱珉银行, 在农村全面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格莱珉银行是一家典型的私人银行, 政府仅有6%的股权。截止2006年6月底, 该行有2185家分行, 服务69, 140个村的639万借款人, 员工总数达18, 151人, 累计贷款总额折合人民币322亿元, 贷款余额折合人民币36亿元, 在2005年, 盈利高达1521万美元, 这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二、大客户是从普通客户中发展起来的

银行业普遍流行的“二八”法则, 是众所公认的。中资银行在争夺高端客户群体愈演愈烈的同时, 似乎渐渐忽略了低端客户, 同时花旗等外资银行从一进入国内市场起就带有“嫌贫爱富”的色彩, 将目标锁定富人群体, 以其服务富人的成熟经验、高超的理财技术用于开拓市场, 具有中资银行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服务富人群体国有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是有很多不足的。

普通客户的价值真的如此之低吗?其实, 普通客户的忠诚度比大客户相对较高, 而且也仍然“有利可图”, 如果大家都争抢大客户, 怠慢普通客户, 将来竞争激烈时再想找普通客户就不容易了。大客户不是一天形成的, 也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今天的普通客户可能就是明天的大客户, 抓住今天的普通客户也等于获得了明天的大客户。

我国政府目前正在把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作为一个主要目标。普通客户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应该是财富而不是负担。当前, 国有银行要做的不是压缩低端客户的服务空间, 而是在争夺高端客户的同时能留住低端客户。

三、普通客户一样能创造效益

中资银行在争取20%客户上即使再下“苦功”, 短期内也难以与外资巨头相抗衡, 但在80%的普通客户上却存在着传统优势, 如果对此不十分重视而失去了这部分客户, 对中资银行来说实在是个损失。毕竟中国的国民绝大多数是平民, 80%的中低端客户至少有10亿人,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金融市场。足以给任何银行提供巨大的盈利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 在国有银行个人客户数中, 大客户人数占比仅为1%, 而99%的客户为普通客户, 每年的中间业务收入中, 如借记卡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收入, 均是有普通客户来完成的。而对于高端客户卡费全免, 汇款手续费打对折, 购买基金等也可打折。这就更进一步证明99%的普通客户对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是有贡献的, 也充分体现了股东利益最大化。

以一个基层网点银行为例, 其位于居民密集区, 大多数客户为中低端客户, 早上还未开门, 预发叫号单就有四、五十人, 开始营业后更是人头攒动, 整个大堂一直是人满为患, 据统计, 该网点一天累计可以卖出二千万元基金, 而且单笔金额均为三至五万元;同样是这个网点, 代理某保险公司的保险, 通过营销, 这个网点的中低端客户所购买的保险金额居所在城市的首位, 通过以上二项业务, 可想而知该网点的中间业务收入是可观的, 利润也是不错的。所以普通客户是不容忽视的群体, 同样也会为基层银行带来可观的效益。

四、普通客户是银行经营中相对稳定的群体

在各大银行纷纷争夺大客户的时候, 目标定位于普通客户才是基层银行目前的工作重点。首先, 目前各大银行为了解决排队问题, 调动了一切的人力、物力, 配备了大量的自助机具, 这无疑证明了各大银行也不得不重视普通客户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影响, 更说明了普通客户是不容忽视的群体;其次, 大客户一般都是社会精英, 自己的经营肯定也是相当成功的, 因此对于市场敏感度相对较强, 银行的理财产品很多是针对资本市场的, 一旦资本市场走入低谷或开始下滑的时候, 高端客户早就知晓, 不会再购买此类理财产品, 而普通客户的市场敏感度反映相对较慢, 往往市场出现波动时, 其尚未感到风险, 依然很积极地购买理财产品, 所以其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无疑是有利的;最后, 因为普通客户是代表80%的群体, 好比是浩瀚大海中的沙石, 虽然渺小但却形成了坚硬的河床, 其是中流砥柱, 力量不可轻视, 所以普通客户对银行的经营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同时对于我行今后的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群体。

转型目标 篇7

“十二五”期间, 刀具企业必须把产品结构调整、金刚石刀具创新和行业转型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为了满足"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工具行业的需求, 并为了行业更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分析认为, 刀具材料已经进入了以硬质合金为代表的发展时代, 与高速钢相比, 硬质合金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切削效率, 它和超硬材料一起, 是实现现代切削技术高效加工的重要保证。目前, 我国硬质合金刀具所占的比例只达40%, 远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 严重制约了我国刀具产品总体水平的提高。没有好的刀具材料, 任何刀具创新和切削工艺的进步都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将涉及行业结构的调整, 加快具有硬质合金材料和刀具研发能力的生产基地的建设进程, 迅速增加硬质合金刀具在所有刀具中所占的比重。 (中国机床商务网)

第24卷 第5期 超 硬 材 料 工 程 Vol.24

转型目标 篇8

一、德宏州农业整体发展态势

2013 年, 德宏州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 唯一粮食净调出州市的优势进一步巩固, 生态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蔗糖产业振兴3 年行动计划成效初显, 烟草税收增长工程稳步推进, 茶、胶、畜、咖啡、柠檬、蔬菜、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做强做大, 冬农开发势头强劲, 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2008 ~ 2013年的五年间, GDP年均增速为13. 7% , 其中: 第一产业年均增速7. 3% , 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15. 6% 。

( 一) 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在三次产业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8 年295, 559 万元增加到2013 年的657, 554 万元, 年均增长17. 34% 。2013 年, 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56.88% 、18. 29% 、19. 35% 、3. 13% 、2. 35% , 农业内部发展呈不均衡发展态势; 也说明了目前牧业和渔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 二) 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 年的2, 439 元提高到2013 年的5, 608 元, 年均增长18. 12% 。从收入来源看, 2013 年家庭经营性收入3, 286 元, 占58. 59% ; 工资性收入1, 617 元, 占28. 83% ; 财产性收入67 元, 占1. 19% ;转移性收入638 元, 占11. 38% 。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重要来源, 农民非农增收有较大的潜力。

( 三) 粮食生产实现连年增产。粮食播种面积从2008 年的157. 12 万亩发展至2013 年的231. 56 万亩, 增长47. 38% ; 粮食产量从2008 年的46. 02 万吨增长至2013 年的75. 27 万吨, 增长63. 56% 。全省唯一粮食净调出州市的优势进一步巩固。

( 四) 高原特色种植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德宏遮放贡米列入云南六大名米, 咖啡、坚果种植面积及产量居全国前列, 并获得“中国咖啡之乡”和“中国坚果之乡”美誉, 建成全国最大的香料烟种植基地。2013 年, 以贡米为代表的德宏香软米稻谷种植面积突破60 万亩; 甘蔗种植面积80 万亩, 产值42. 25 亿元;茶叶种植面积达35. 6 万亩, 产量1. 8 万吨, 茶叶总产值2. 09 亿元。以咖啡、坚果、柠檬、烟草为代表的特色生物种植面积突破200 万亩, 咖啡、坚果、柠檬、烟草总产值分别达到19. 5 亿元、1.06 亿元、0. 45 亿元和6. 67 亿元; 冬农开发总产值21. 25 亿元。

( 五) 生态牧业持续发展。2013 年肉类总产量9. 90 万吨, 比2008 年的5. 63 万吨增加了4. 27 万吨、增长75. 84% 。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达到7. 55 万吨、1. 02 万吨、0.14 万吨、1. 15 万吨, 比2008 年分别增长51. 61% 、78. 95% 、55.56% 和71. 64% 。2014 年建成2 个千头牛场、3 个万头猪场, 肉蛋奶总产量12. 2 万吨, 产值23. 8 亿元、增长10. 8% 。生态牧业持续发展, 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

( 六)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增强。与中国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等签订了州院 ( 校) 合作协议; 建立了水稻、玉米、柠檬、橡胶、马铃薯、甘蔗等6 个国家级农业综合实验站和咖啡、石斛等2 个国家级品种资源库。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先后在德宏建立了柠檬、红木、咖啡、水稻、水文、油茶博士工作站和中国咖啡工程研究中心等涉农研究站点。2013 年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51% , 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5% 以上。

二、德宏州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德宏州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山区乡镇受自然资源、地理环境、资本技术等方面限制, 现代农业所需的机械装备、水利设施、化肥、塑料薄膜等现代生产要素难以有效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全州20% 左右的水田是靠天吃饭, 大部分旱地没有水源, 天干水少、下雨沟倒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差,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偏低。

( 二) 农业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尚未健全完善; 农业技术信息、新品种信息、人才信息、供求信息和法律政策信息等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尚未构建成熟; 专家参与农业技术指导,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讲座, 培养农民骨干人才, 实现农业科学技术与农户生产实践挂钩的农业科研部门的技术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引导专业大户、运销大户、销售中介组织联营合作开拓市场的增强流通多样型公共服务窗口尚未开启。

( 三) 先进农业科技应用能力不强。全州仅有农业试验示范基地10 个, 选聘技术指导员181 名, 农业科技示范户1, 810户, 建立4 个科技示范村, 辐射带动3. 6 万户示范户。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工厂化养殖技术等先进的农业实用科技应用还很少。使用农作物良种自主选育、鉴定、繁育、推广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良法研发滞后, 杂交水稻、玉米和脱毒马铃薯种薯等良种供应明显不足。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吸收接纳科技知识能力弱, 市场、信息、法制观念淡薄, 农业生产的质量意识、标准化生产意识、合同意识不强, 组织化程度较低, 采用“公司+ 农户”、“中介组织+ 农户”、“龙头企业+ 中介组织+ 农户”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较少, 农村大部分地方仍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

( 四) 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全州龙头企业虽然已有80 多家 ( 其中国家级1 家、省级16 家) , 但是亿元以上产值的龙头企业仅有8 家, 2000 万元产值的龙头企业33 家, 全州除贡米、蔗糖等产业具有相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外, 龙头企业整体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 导致各产业在发展进程中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低, 产品加工处于初加工阶段, 产品附加值小, 品牌影响力弱, 市场竞争力不足, 难于形成大产业、大商品、大农业的发展格局。

( 五) 农村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农业用地总面积有限, 粮糖茶胶等传统产业需要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巩固提升, 咖啡、坚果、柠檬、核桃等优势特色产业及烟草等新兴产业需要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快速发展, 导致产业争地矛盾凸显。大量开荒种地, 导致农业资源过度开发, 生态资源遭到破坏, 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 资源环境亮起了红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才能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三、德宏州农业发展转型的多重目标

( 一) 稳定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播种面积底线, 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 提高口粮生产和保障能力。综合考量耕地资源承载力, 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土地整治和耕地质量建设工程。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及“五小水利”工程, 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 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巩固盈江、芒市两个国家级, 陇川、瑞丽两个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地位, 提升“遮放贡”、“小毕朗”、“福睿”等多个大米品牌, 大力发展有机米、生态米、保健米等精深系列产品, 进一步扩大“遮放贡”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绿色、生态、有机为主线, 建设优势粮食产业带, 培育优势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主打区域特色粮食品牌。建设优质软米生产基地, 推广种植遮放贡米为代表的优质软米、香软米、加工专用米等多类型的优质米。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 贯彻落实好国家种粮直补政策, 确保补贴资金准确发放至种粮农户手中。

( 二) 巩固提升特色种植业。推进优势特色经济作物向最适宜区聚集发展, 抓好冬季农业开发, 巩固提升蔗糖、茶叶、橡胶等传统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柠檬、柚子等产业, 稳步推进咖啡、坚果等新兴特色产业, 打造“柠檬之都”、“坚果之乡”“咖啡之乡”、“柚子之乡”品牌, 建设糖料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国家级热带农业示范区及中缅特色农业合作示范区。具体来讲, 重点建设陇川、盈江、芒市等国家糖料主产区, 稳定种植面积, 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分, 提升原料供应能力; 努力创建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高的茶叶专业乡 ( 镇) 、村。依托龙头企业, 重点发展茶庄园、茶餐饮业、茶礼仪、茶旅游等服务; 依托德宏后谷咖啡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打响“德宏咖啡”地理标志; 着力推进中缅现代柠檬示范园建设, 扶持“国家级柠檬综合实验站”、“国家柠檬良种繁育中心”建设; 加大高山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力度, 解决州内居民夏季吃菜问题; 巩固提升以冬早蔬菜、冬马铃薯、西甜瓜、鲜食玉米、冬油料 ( 油菜) 等作物为重点的冬季农业, 推进产业化经营。

( 三) 着力做实高效林业。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林业, 大力发展速生和珍贵用材林、木本油料和云南皂荚、辣木等重点产业, 推动林产业集约化、集群式发展, 实现林业发展、生态改善的协调统一。具体包括, 重点选择西南桦、杉木、旱冬瓜、秃杉和红木类等珍贵树种, 大力发展珍贵优质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 积极推广选育核桃、坚果、油茶等优良品种和丰产栽培技术, 扶持发展龙头企业, 打造年产千吨壳果果仁的生产线, 开发以坚果为原料的食用油、胶囊、糕点等系列产品; 以市场为导向, 稳妥发展辣木、石斛、草果、魔芋、胡椒、绞股蓝、滇皂荚、薯蓣、萝芙木、重楼、美登木等中草药种植, 合理开发利用野生中草药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整合打造一批依托森林资源开展森林旅游的旅游龙头企业和知名景点景区, 稳步实施森林生态旅游工程。

( 四) 稳步发展优质烟草。实施烟草产业“三步走”发展战略, 加快规划和建设基本烟田, 改造中低产烟田。坚持特色、优质、生态, 突出优势、质量取胜、优化布局、巩固提升、打造品牌。把德宏建设成为国际型优质烟叶战略基地、云南省烟叶后备战略基地和中式卷烟高端品牌核心原料生产基地。加强烟叶的品种、栽培技术、成熟度的研究, 提高核心竞争力。力争建设1 座烟叶复烤厂, 实现德宏烟叶就地复烤。

( 五) 加快发展生态牧业。稳定发展生猪, 突出发展牛羊, 积极发展家禽, 大力发展奶水牛,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加大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依托家庭牧场和养殖大户实施猪牛羊和家禽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服务实体、畜产品加工企业, 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创新生态畜牧业经营机制, 探索“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和“公司+ 家庭牧场”、“公司+ 农场”等多种发展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动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 打造优质生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力实施万头生猪养殖、千头肉牛养殖、山羊规模舍饲养殖、禽肉禽蛋提升、特色畜牧养殖工程和畜产品加工“增效”等重点工程。

( 六) 打造现代农业庄园。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庄园的意见》 ( 云发〔2014〕19 号) , 结合德宏柠檬、坚果、咖啡、生态牧业、观光农业、高山茶园等优势特色产业, 围绕农业承载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 加快精品庄园观光休闲农业建设, 发展“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生态环保”的农业观光旅游, “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欣赏农家民俗”的乡村农家乐体验旅游, 以及“了解农耕文化、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农业科普教育旅游, 努力提供“可欣赏、可展示、可参与、可体验、可食宿”的体验产品。扶持建成后谷咖啡、迪思坚果、红瑞柠檬、遮放贡米、干邦亚石斛、佰林水产、德凤普洱茶、弘梁回龙茶、弄岛柚子、户撒猕猴桃、彩云琵琶、盈瑞畜牧、润源猪场等现代农业精品庄园。

转型目标 篇9

关键词:国有企业转型,人力资源优化,战略目标

企业人力资源优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上台阶的基础,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新兴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产业结构转型成为国有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生产力水平要不断的适应新的发展途径和工具,推动传统行业不断升级换代,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行业。目前,国有企业主要是不断加强人力资源规划力度和优化模式,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进程。

一、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对人的管理,也就是对人力资源的聘用、评价、发展、激励和控制维持的过程,此项过程要经过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方针政策指导下。企业生产和运营都离不开人文因素,人力资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和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和重要保障。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往往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1]。人力资源优化的定义在学者界存在争议,广义上的人力资源优化含义很丰富,可以分为组织人力资源目标优化、组织发展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变革、人力资源优化开发、员工福利与保险计划、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平衡计划、定岗定编定员和劳动定额计划、劳动生产率发展计划、人事调整晋升计划、员工绩效考评和职业生涯优化等。从狭义上讲,人力资源优化主要就是组织从自身的发展角度来说,根据内部外部环境的不同情况,预测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情况。

二、人力资源优化对国有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意义

根据2010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大型国有企业主要是在七大产业方向展开布局。目前我国已经有70多家中央企业在各个方面进行新一轮的投资,布局各个领域。例如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计划在船舶造修、海洋工程、动力装备、机电设备、信息与控制、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板块协调布局,在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洋科考装备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这种不断的创新的发展都需要依靠人力资源不断优化,促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发展,从而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2]。

首先,国有企业的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生产经营条件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不断的复杂和深入,企业对于人员的要求也在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必须进行数量上的调整和变化。其次,企业员工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往往会在思想上受到波及,有了新的想法和理念,这也就由于自身原因造成人力资源的变动。另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会因为发生很多原因导致人力资源需求变动,在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采用适当的措施,就会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更为优化。

三、如何在国有企业转型过程中借助人力资源优化实现战略目标

1. 人力资源优化目标应该和国有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在国有企业转型进程中,企业的战略目标主要是为了企业更好的经营发展,加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能力方面的优势,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实施海外并购,延伸企业产业链条,提升全球的资源配置能力[3]。而国有企业采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优化方式,明确人力资源状况,将会有助于保障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和发展。人力资源优化也需要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和经营情况,分析人员供求状况,做出相应的计划,保障企业的供给平衡,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协助各个部门之间完成目标。

2. 人力资源优化应当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相协调

人力资源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各个环节的变革和创新,其优化的水平和力度是其他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将不断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的提升和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系统中的各项具体计划来说,系统的整体优化将能够保证系统内各个模块之间的平衡,促进企业发展和目标实现。人力资源优化可以在了解在人力资源变化的基础上,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不断优化策略,促进组织的发展[4]。人力资源的优化方式同时和国有企业的发展转型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其方式中有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部分。

3. 人力资源优化应当充分的保证企业的员工利益

人力资源优化的目的应该和企业利益保持一致,企业和员工的发挥应该相互促进和依托,优秀人力资源优化不仅仅是面向企业的规划,也将面向员工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要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同时也要考虑员工的利益,注重两者利益的一致性。如果人力资源优化的方式脱离员工利益的实现,那么对企业的发展将产生阻碍,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人力资源优化的核心内涵是保证企业职工获得更优质化的福利,鼓足干劲,帮助企业向着更高层次不断进步,完成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实现企业的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同时达到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的目的和作用。

4. 在人力资源优化进程中应当保持动态平衡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进程需要根据不同的背景和情况,研究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情况,为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平衡发展而制定不同的策略。不管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和内外部环境是否处在变化的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企业需要根据战略发展要求,随时根据计划,调整和制定人力资源的发展计划。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需要实现动态平衡,科学合理制定出各项具体规划,保证供求平衡。

四、结语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人力资源规划,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向着新的台阶迈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萍,陆大奎:论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地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6):99.

[2]王杰,高敬,南兆旭.哈拂模式——人力资源规划[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伍珂霞.对人力资源规划评价指标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5,(12):259.

转型目标 篇10

从20年前“妙手”打开广州站西路的专业市场之门开始,刘穗龙此后的动作便完全在为广州的产业规划“画圆”。从原材料、工具到成品,从服务体系到维修体系的完善,广州逐渐成为了中国鞋包皮革进出口的集散中心。

刘穗龙说,以此为“圆心”,工厂的产业转移代表着“圆面积”的不断扩大,只要留住服务体系,广州的产业转移规划就算成功了。

他在思考着转移之路,许多人却早已把他当作战略家看待。上至政府规划,下至企业生存,都对他趋之若鹜。于是,花都狮岭、广东鹤山、安徽宿州、石家庄无极等地纷纷出现他的身影。

产业园的意义在于保护产业可持续发展

鞋包:皮革业发展目前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刘:环保问题是皮革业生存的大前提。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首先老百姓的意见很大,对皮革业的舆论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会直接导致国家对行业发展的严格规管甚至限制。此外,原材料价格问题是目前行业最大的问题。

鞋包:环保和成本问题确实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皮革业也一直在寻找“答案”。你认为这个“答案”在哪里?

刘:从全球来看,意大利无疑是中国最好的老师。意大利的皮革价格是中国的2倍,为什么这么贵还如此抢手?就在于意大利重视的是皮革的质量和创新,而不只是生产量。

鞋包:那么,质量和创新是未来皮革业发展的重要因子吗?

刘:是的。随着成本越来越高,中国皮革业迟早面临发展的瓶颈。这对皮革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只能通过必须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通过创新和质量的提高来提高价格,藉此抵消成本的增长。

鞋包:说到环保,意大利的环保要求更高,劳动力成本也比中国高,他们如何平衡成本和利润的关系呢?

刘:意大利当地政府从规划上对园区的集聚做得非常好。他们通过集聚区对污染进行中心处理,环保费用比一家企业所用费用降低不少,从而降低整体成本,令企业心甘情愿发展环保,让“生存”与“环保”不再矛盾。所以我说,中国皮革业如果不向意大利看齐,出路很麻烦。

鞋包:中国皮革业的环保问题该如何解决?

刘:环保不是企业个人的问题,国家应该从产业高度去规划。我们不能要求企业做得更多。要知道,企业本身环保做得越好,成本随即越高。据我了解,仅是环保设备的投入就至少要1000万元以上。

目前国内在环保比较薄弱,还是以企业自身环保为主,极少从政府层面切入。但是政府与企业联手处理,我认为是一个趋势。

鞋包:这几年,关于发展产业园的消息我们听了很多,你认为中国目前哪些产业园可以列为典范?

刘:据我观察,国内还没有非常成功的达到国际水准的皮革园区。

鞋包:但你很推崇产业园的发展对吗?

刘:的确如此。刚才我说了,一家企业搞排污,处理费用高,成本很高,孤掌难鸣。只有集聚起来中心处理,才能把费用降低。此外,集聚区内的企业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可以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更主要的是,通过产业园集聚企业,避免企业各自为政,提高政府的管理与规划。如此一来,老百姓才不会有意见,从这个层面而言,产业园的是保护产业与社会发展重要的因素。

专业市场正在转型

鞋包:作为专业市场领域的专家,你认为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传统专业市场应该承担什么角色?

刘:事实上,专业市场要配合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同步转型。准确而言,需要从粗放型的单一卖货转向精细化的全面服务。

鞋包:可以具体一点吗?

刘:专业市场作为产业的一分子,需要对产品的生产负责。举例来说,中高档皮革市场需要引入质量体系,对皮革产品进行按照产地、质量进行分类与指导。

对皮的性能与产品类别进行指导,哪种皮革适合做哪类鞋,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参考。

这些都是完善服务的方式。

鞋包:转型的难度在哪?

刘:转型的难度并不大,但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准入机制要严谨;二是保证材料供应商的思想要同步;三是作为市场发展商,我们要平衡工厂与供应商的互动。

鞋包:说到转型,电子商务是一个不得不谈的概念。你对电子商务怎么看?

刘:电子商务是一个工具和平台,对完善专业市场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比如说,通过电子商务,我们可以实现点菜式的下单和发货,减少很多流程与成本。一切都在围绕着“服务”的概念进行创新。

鞋包:最后,你对全球皮革业有什么展望?

转型目标 篇11

自我国政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推进随班就读以来,迄今已近30年的发展历程。从普通学校接纳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数量上来看,我国随班就读获得了长足发展,随班就读的规模与影响力显著提升。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10年间,随班就读的数量与规模飞速扩展,残疾儿童入学率显著提升。1993年,我国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仅有6.88万人,2001年增加到25万人。[1]从6.88万到25万,从相对数量上看是一个巨大的跃升,彰显了随班就读这种教育安置形式在促进残疾儿童入学、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方面的重要成就。进入21世纪之后的10年间,虽然数量上的提升不如20世纪90年代那么明显,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在校生人数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 数的比例相对稳定,基本维持于60%左右。随班就读作为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形式之一,已较具规模和影响力。并且,在三种残疾儿童常规的教育安置形式之中(随班就读、特教班、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也越发居于“主体”地位。

随班就读能取得如今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的随班就读政策是休戚相关的。20世纪80年代,面对整个国民素质有待提高的现状,国家以立法形式确立了义务教育的实施。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当然也包括残疾儿童少年。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特殊教育极度落后,1985年我国大陆有375所特殊教育学校约4万名在校生。而据1986年我国第一次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625万人。[2]在这样一种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背景下,以随班就读的方式促进残疾儿童入学、提升义务教育普及率是一种应急又必然的选择。因而,在1988年的第一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政府将推进随班就读正式作为发展特殊教育的一项政策。显然,这一时期,发展随班就读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这种教育安置形式的实施解决大量残疾儿童有学可上的问题。扩大随班就读规模,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成为这一时期的当务之急。同时,随班就读这种安置形式与国际社会蓬勃发展的全纳教育相适应,是促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重要实施方式,其核心理念上的先进性也得以承认。此后,随班就读政策被一再强调,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文本不断强化随班就读这种教育安置形式的重要性。1994年,国家专门出台了随班就读政策文件《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以规范和促进随班就读的推进。1996年颁布的《全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九五”实施方案》中确立了“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发展格局。在三种并存的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形式中,随班就读的“主体”地位与作用越发明显与重要。进入21世纪之后,随班就读的实践开始趋于多元化,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建设、随班就读的区域探索等不断丰富和扩展着随班就读的内涵。但继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依然是我国随班就读政策的核心目标与指向。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将特殊教育专门列为一章,强调要“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完善特殊教育体系。”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再次强调要“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这进一步说明从国家的政策定位上,实现随班就读人数上的增长与规模上的扩大,不仅是过去而且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班就读发展的重要任务与目标。

二、规模扩张背后的随班就读质量危机

不可否认,随班就读发展到现在取得了重要成绩,在促进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入学机会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然而,作为一种在教育史中新近出现的教育事物,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已清楚地意识到,我国随班就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而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在随班就读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的同时,随班就读质量低下的问题。如果说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探索随班就读之路到90年代稳步推进,这一时期还处于对随班就读这一新兴教育安置形式的实验时期,随班就读质量问题还没有浮现出来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的10多年,随着随班就读数量的显著增长与规模的相对稳定,随班就读质量问题开始越加凸显。甚至可以说,随班就读数量越扩张,这种质量问题就越突出。

之所以判断当前的随班就读存在着明显的质量危机,有两个层面的依据。首先是来自实践层面的困境与质疑。自最初的推行实施到现在,随班就读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随班就坐”、“随班混读”这些略显调侃的字眼实则反映了随班就读在现实中的无奈与尴尬。甚至在一些地区或某段时间,还出现了残疾儿童离开普通学校、重返特殊学校的“回流”现象。与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相比,新世纪之后随班就读的规模扩大趋势陷入了停滞。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发展公报显示,2011年、2012年,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2.52万人和19.98万人。和新世纪之初相比,人数还出现了下降。另外,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随班就读在实践中还并未得到完全的认可与赞同,很多残疾儿童家长和社会还抱有怀疑的态度与矛盾、犹豫的心情审视着这个新兴的教育事物。显然,这与随班就读在实践中的表现是直接相关的。最核心的问题是目前的实施状况多是从形式上解决了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问题,但教育教学质量、残疾儿童的生存质量并未获得质的提升。其次是来自理论层面的反省与提议。新世纪之后关于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呼吁日盛,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重视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研究、加大随班就读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研究开始增多。研究者们试图通过理念上的宣传与理论上的建构来突破随班就读的实践困境,寻找随班就读的发展方向。不过从目前来看,这种努力收效甚微。但无论如何,当前我国随班就读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质量危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成为随班就读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随班就读质量问题的逐渐浮现对随班就读发展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使得以扩大规模为目标的随班就读发展策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数量上的扩充、规模上的扩大如果没有质量做保障的话,非但很难保持持续的生长力,相反却极有可能成为影响与制约数量发展与规模扩大的桎梏。数量与质量既有可能相互促进,又有可能相互制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同样是随班就读的生命线。近些年来我国随班就读发展规模的原地踏步,很大程度上与随班就读质量低下有着紧密的关系。质量不高不仅影响着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的继续扩大,甚至还会影响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对这种安置形式的认同,以及导致社会对随班就读合理性的怀疑甚至否定。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情况下无论怎样强调随班就读的质量危机以及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性,都是不为过的。

三、以质量为导向的随班就读发展目标与实践策略

对随班就读发展质量问题的探讨,并不意味着对迄今我国随班就读以规模和数量为目标的发展策略的全面否定。应该承认,随班就读发展的初期,在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极少而又面临着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背景下,以规模和数量为目标的导向是合理的,它有效地缓解了上述困境。即使是随班就读发展到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过少、随班就读规模不大的问题。随班就读的发展总是要受制于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的,现今随班就读的时代形势与随班就读推行初期相比已出现了较大变化。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现今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观。随班就读的发展要放在整个教育公平的价值观下进行审视,从价值观上它已从最初的简单解决儿童入学机会问题转向了更高层面的教育公平,即走向过程平等与结果平等。这意味着普通学校对残疾儿童的接纳不应是被动式的,而应是主动走向教育公平的实践举措。残疾儿童有权利在普通教育环境中得到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机会和结果。这一点与世界范围内倡导的全纳教育无疑是内在一致的。另一方面,随班就读自身的演进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发展从数量走向质量是必然的趋势。当随班就读数量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要面对着提高质量的问题。这是教育事物发展的规律,更是随班就读必然的选择方向。“如果说我国提出随班就读政策的初衷主要是解决残疾儿童有学可上的问题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关注点一定会转移到如何提高随班就读工作的质量,尤其是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质量上来。”[3]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不能只体现在口号呼吁上,也不能只停留于理论探讨上,需要切实地表现在政策的制定与实践策略的转型上。新世纪之后,不乏对随班就读质量的研究与探讨,典型的如建设特殊教室、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改革随班就读课程、促进课堂教学变革等,这些具体的举措无疑会有效果。但这些变革措施只能在被限定的范围内发挥有限作用,更多的只能是一种自发举动,无法上升到自觉行为和规范行为。因而,要最终提高质量问题,还需要上升到政策层面。需要通过随班就读政策的调整来实现随班就读发展目标的转型,如此才能构建更有效的实践策略。具体来说,在宏观的随班就读发展政策上,不仅要强调“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还要将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真正纳入到政策体系中来,并让质量问题成为随班就读发展中的核心目标。建立以随班就读质量为主导、提高质量与扩大规模并重的目标体系。除了宏观的随班就读发展目标定位上的转型之外,尚需构建一系列相对具体的随班就读质量监督体系来确保质量目标的达成。

随班就读发展目标的转型也将带动实践策略的调整。普通学校作为随班就读这种教育形式的实践主体,需要切实发挥其主动作用与探索精神,以促进普通学校的变革作为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关键。很显然,如果普通学校只是随班就读这种教育形式的被动承担者,而不是主动探索者,随班就读质量问题不免会流于空谈。因而随班就读实践策略调整的首要步骤就是确立普通学校在随班就读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职责与权利。普通学校对随班就读不是被动迎合,而应是主动参与,这种参与突出地表现在理念、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即以建立以全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高随班就读质量为目标的学校改革策略。唯有真正触动普通学校的变革,我们才有可能追求有质量的随班就读。当然,随班就读实践策略的调整还表现为各种外部支持保障体系的建构,通过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在内的教育行政部门、残联、卫生、民政等部门的统筹合作,解决普通学校在面对随班就读发展时的困境与不足,解决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的生活与学习质量问题。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的普通学校变革与外部各种支持体系的构建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又缺一不可。我们还需意识到,从规模到质量的发展目标转型决非对规模的忽视,可以预见的是,随班就读质量上的提升无疑会极大地带动随班就读规模的扩大,这必将成为一个良性上升的螺旋发展态势。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以扩大随班就读规模为目标的特殊教育发展策略。随班就读的数量与规模飞速发展,残疾儿童入学率显著提升。当前这种目标策略已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随班就读的质量问题。要解决质量问题,需要通过随班就读政策的调整来实现随班就读发展目标的转型。不仅要强调“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还要将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真正纳入到政策体系中来,并让质量问题成为随班就读发展中的核心目标。建立以随班就读质量为主导、提高质量与扩大规模并重的目标体系。

上一篇:企业合并会计方法下一篇:费用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