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转型

2024-10-20

党报转型(通用3篇)

党报转型 篇1

一、融合的当务之急,在于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新认识

近几年,新兴媒体设置话题、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大量社会热点在网络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纸媒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受到挑战。受新兴媒体强势崛起的影响,纸媒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纸媒要浴火重生,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是不可回避的趋势。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当务之急是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新认识。

2013年以来,《宁夏日报》主动适应新形势,开通了官方微博,与宁夏互联网中心合作,在科教·网眼版上开办了“网络热词”“微评论”“网事大家谈”等栏目,实现了报网互动发展。2014年,又专门设立了微博总监一职,成立专门的微博运营机构。同年,《宁夏日报》官方微信正式上线。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在宁报集团内,《宁夏日报》原有业务与新媒体业务总体上还是并行的,没有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以致整体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作为传播介质的“纸”在改变。当国内一些纸媒同时以文字、图片、微博、微信、音频、视频、APP客户端等形态进行全媒体传播已成为趋势时,在《宁夏日报》内部,记者和编辑并没有主动适应传播介质的改变,作为传播内容的“报”,其表现形式、生产方式以及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方式都没有因时而动、应势而变。重构采编生产流程,升级采编系统,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中央厨房”式采编平台,实现新闻信息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仍遥不可及。

二、媒体融合的重中之重,在于打造“中央厨房”式采编平台

理想的“中央厨房”式采编平台,可以将新闻生产进一步细化,首先,记者与编辑要具备搜集基本新闻素材的能力;其次,编辑需同时掌握编辑文字、摄影、摄像等多种新闻产品的本领,接下来按照纸媒、网站、微博、微信、APP等不同媒介属性的要求,将产品最优化地呈现在各种媒介形态上。

人民日报社在“中央厨房”式采编平台建设方面已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2016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正式上线,由业务平台、技术平台、空间平台三部分构成。在这个“创新工厂”里,不再只有编辑记者,而是通过“指挥员”“采集员”“加工员”“技术员”“推销员”“信息员”的分工协作,实现运行。在这“六大员”中,指挥员是核心人物,要全面统筹人民日报社旗下所有媒体的相关报道,而不仅仅是一张报纸。

新华社、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报业集团等媒体在“中央厨房”式采编平台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烟台日报报业集团早在2008年即在集团层面成立“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与各系列报并列,包括《烟台日报》在内的各系列报事实上成为编辑部。“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记者以多媒体方式采集新闻,编辑则通过网站、手机报、传统报纸、数字报刊,以及多媒体视频实现多级发布。该集团的“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与当下许多报业集团正在探索的“中央厨房”式采编平台的操作方式最为类似。

三、媒体融合的推动力,在于改变现有组织结构和考核体系

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新的媒体组织该怎样架构,新的内容生产流程该如何再造,新的考核体系该如何建立,新的媒体经营和管理模式该如何确定,这些现实问题直接影响媒体融合的进度,决定着融合的深度。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如果没有组织结构再造、考核体系再造,媒体融合发展就失去了依托。

考虑到宁夏日报社的现实情况,建议在组织架构上设立采访中心、编辑中心。编辑中心下设编辑部、新媒体部、出版部、校检部、通联部、客户部、技术部等。编辑部由基础编辑与夜班编辑组成,轮班作业,基础编辑负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内容的收集、整合、加工等工作,夜班编辑主要负责纸媒内容的编辑工作。新媒体部负责微博、微信、APP等媒介的内容发布工作,其中微博、APP要做到信息18小时滚动发布。出版部负责《宁夏日报》各版拼版和数字报发布工作。校检部除负责《宁夏日报》各版校对工作外,职责要前移,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容进行发布前的校对工作。通联部主要负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外援”作者的联络、培训工作。客户部主要负责用户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经营活动的策划执行工作以及《宁夏日报》APP的推广工作。技术部负责微信、APP的页面优化,图表、图解、三维图形、动画等的制作工作。

在业务管理上,中心主任由集团总编辑兼任,下设内容总监、执行总监以及执行副总监。其中,内容总监由集团熟悉采编业务的副总编兼任,执行总监由集团总编辑助理兼任,执行副总监由各采编部门主任兼任。执行副总监除指挥各分管部门的记者采访外,将分成三班在“中央厨房”值班。

在采编流程上,改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张皮”的状态,建立一个对不同媒体融合生产发布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的全媒体采编平台,将报纸、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不同媒体的新闻选题策划、任务布置、内容采编、稿件发布等新闻生产环节统一在一个技术平台上。

只有那些真正按照新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进行转型、敢于迈开步子探索的报业集团,才能够在报业“寒冬”中孕育希望之花,而故步自封、在转型道路上浅尝辄止的媒体,还将面临更严重的冲击。

参考文献

[1]周瑜.报业全媒体三步走:从报网融合到全媒体采编[J].中国记者,2011(6):29-31.

[2]高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4(12):30-32.

[3]徐载平,等.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M].新华出版社,1998:108-109.

党报转型 篇2

一、网络平台与党报要“两端齐飞”

近年来, 党报全面进入全媒介平台时代, 报网一体全面推进。与此同时, 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冷静和清醒:报网一体化推进的最终目标, 是强化党报传播平台的价值影响, 扩大党报受众群读者群, 更好地发挥党报媒体的独特功能。由此, 报网一体化越推进, 我们越要坚持打造好党报品牌, 打造平台与办好报纸相辅相成、并不相悖——这是报网一体化平台的基础。

必须坚持“塑造品牌”。近几年来, 我们从党报传播文化升级开始, 有步骤地不断探索党报品牌拓展的路径。各种大型活动特别是报网交互活动的持续开展、一些优秀报纸栏目平台的设置都是为了彰显党报的品牌内涵, 让一个传统品牌增添时代传播的元素, 让一个曾经高高在上的品牌更接地气、既高大上又具备草根精神, 真正体现“顶天立地”的传播取向。

必须坚持“整体升级”。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建立, 报网一体化传播体系的形成, 其根本目标是为了整个传播系统的升级。“是平台”就不能一边高一边低, “成体系”就不能一边快一边慢。因此, 必须依靠网络平台的崭新机制, 优化我们的产品阵营和生产结构, 由此就必须推动党报的改版、升级, 让党报与网络端传播并驾齐驱。

必须坚持“资源在我”。党报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着强大的资源聚集能力。随着报网一体化平台的建立, 必须依靠党报这一品牌, 坚持最大限度挖掘资源、恢复资源、创造资源, 必须坚持视野之内“资源在我”——这种资源包括新闻原创作品资源, 以及具有传播增值效益的资源。

总之, 建立网络平台, 不是要矮化报纸平台, 因为报网要融合成“一个平台”, 双方缺一不可。通过网络端的建立, 升级报纸端, 实现“两端齐飞”。

二、党报需要生产方式转型

不得不说, 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推翻、不断否定继而螺旋上升的事物。这种尝试、创新、推翻和否定又是形成核心生产力的必备过程。党报核心生产力的形成需要生产方式的转变、积累和汇聚,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丰富生产方式。

丰富生产方式的过程是报网融合的过程, 就是让党报的产品“换种活法”, 这个过程需要对接、讨论、实干、执行和创新。每一次生产方式的创新都是核心生产力的碎片, 每一个碎片经过转变、累积和汇聚后, 党报最终也会完成蜕变和转身。

传播有方式、手段和技巧, 商业网站之所以强势得益于强大的技术支撑, 继而能为用户提供绝佳体验, 这只是一方面,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强势。传播方式需要技术支撑, 技巧却可以通过努力、经验和探索来弥补。每一次新闻产品的生产、传播和反馈中, 细节和体验是两个不可规避的问题, 也是传播能否成功的两个要素。

其实, 新闻产品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存在。纸媒的生产方式中, 稿件有版面字数的限制, 新闻重要性有如何排版的讲究, 边栏的稿件可能只发二三百字, 受制于版面的限制, 一些创意、想法和新闻点可能就被淹没了。此时, 就需要一种载体来将掩盖的要素释放, 这个载体就是新媒体, 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和客户端。

纸媒生产力释放是新闻产品升级的第一步, 接下来就需要为释放出的新闻产品披上华丽外衣, 而这是新媒体生产方式创新的范畴, 这个过程包括:原始素材需要一个更好的标题、需要一组更有冲击力的图片、需要一个契合题意的视频、需要设计出有用户体验的大图、需要提供符合最终产品的技术支撑、需要微博微信和客户端持续扩散等等。

这是一个联动的大流程大生产, 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党报的影响力, 经过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的磨合和创新后会形成新的生产力。

三、深度报道依然有着“生命力”

新媒体时代下, 人们碎片化的阅读需求成了主流, 长篇累牍的深度报道正在遭遇尴尬的现实。如是境况下, 党报的深度报道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报纸的优势是内容为王, 网络的长处是其平台和渠道。没有渠道的内容是自说自话, 没有内容的渠道形同虚设。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 深度报道依旧是其必须掌握的一张王牌, 只是在媒介融合时代, “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已成为过去式, 优质内容也必须拥抱新的传播形态。

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 党报报纸版面应与新媒体传播进行融合, 如原来政府的工作报告, 报纸将会花大半个版面原文刊发, 但在新媒体平台上, 一定要将核心内容提取出来, 做可视化的表述处理, 使读者能更直观地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就对新闻采编平台及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闻必须要跟着用户的需求去发展。”

此前颇受关注的新媒体“澎湃新闻”, 其本质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产物, 定位于“时政和思想”。对于澎湃的上线, 不少人持观望状态:全民碎片化阅读时代, 如此大手笔打造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媒体, 值得吗?而从微信平台上单篇报道动辄数万甚至十几万的打开率分析, 澎湃目前的微信订阅数当在数十万甚至接近百万, 如此业绩, 足见内容为王的时代并未过去。

时下新媒体的受众群体如今仍然以年轻人为主, 新闻也更多地呈现出了年轻化的特点, 放眼望去都是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 然而随着趋势的发展, 网络不仅是年轻人的世界, 它不分男女老少, 未来45岁以上的群体将会成为一股新兴力量, 而他们的关注点将更多地在深度报道上, “就像以前智能手机还是新鲜事物, 现在基本上人手一台, 包括中老年人, 可预测的是, 未来年纪大的人也会参与到新闻的互动传播之中。”

摘要:为应对新兴媒体的挑战, 很多党报都打造了报网一体化平台, 实现融合发展成为当前报业发展的趋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党报面对报网一体化平台应该如何进行改革, 如果在改革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强化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作用。

扩大党报发行量提高党报影响力 篇3

50万份, 标志着河南日报跨入了全国省级党报发行的最前列, 开始与第一人口大省、第一产粮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文化大省的地位相匹配。从这一天开始, 河南日报又有了一个更高的支点, 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作为省委机关报, 《河南日报》承担着宣传中央和省委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使命。《河南日报》的发行历来得到省委的重视和支持, 每年都会采取多种有力措施, 推动党报发行工作顺利开展, 实现发行稳中有升。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河南工作后, 多次过问《河南日报》的发行, 并提出了具体要求。2010年7月21日, 卢展工书记在报业集团调研时强调, 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舆论阵地, 扩大党报的覆盖面”。正是由于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才使《河南日报》发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态势, 50万份的目标得以真正落实。

《河南日报》发行达到50万份, 具有多重意义。

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河南日报是河南省新闻宣传的主阵地、主渠道之一, 在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 指导、组织、推动各项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和特殊作用。近年来, 河南日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广泛深入地宣传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重大战略、重要举措, 有力地引导了社会舆论, 为河南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河南日报》发行50万份, 将极大地提高党报舆论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 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成效。当前, 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二五”发展, 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而奋斗。经过这次发行数量的大幅度提升, 《河南日报》将会更及时、更有效地覆盖广大城乡, 让党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 为河南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随着时代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 各种新思想、新观点不断出现, 人们表达利益诉求的愿望更加强烈, 对信息咨询服务的需求更加丰富多样。这就要求党报必须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 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 要加强党报的服务功能, 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时政、财经、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等信息。《河南日报》发行达到50万份, 一方面会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党报的优势地位, 使党报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同时也将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调动和凝聚全社会的力量, 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 河南日报将依托发行50万份的巨大平台, 及时传递“高端、权威、民生、有用”的信息, 为全省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

以河南日报为旗舰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我省文化建设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日报》发行50万份, 是党报做大做强的重要一步。此举不仅有利于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而且有利于扩大河南日报的市场影响力, 树立知名文化品牌, 培育文化领域龙头企业, 加快实现由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文化集团的跨越。

期发行量达到50万份, 使河南日报站到了一个更高、更大、更受瞩目的舞台上。在倍感欢欣鼓舞的同时,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唯有加倍努力, 不断进取, 才能不辜负省委领导的重托, 不辜负广大读者的期望。

一方面, 河南日报将加大创新力度, 巩固和强化党报的高端权威性。对采编工作进行相应调整, 对版面设置和功能定位进行新的布局。通过加强时政报道、评论、深度报道、舆论监督等, 及时传递最权威的声音、最独到的分析和最深入的调查, 把新闻纸变为思想纸、观点纸, 大力破解“新闻四难”, 不断提高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 进一步增强党报的权威性, 扩大影响力, 努力成为读者心目当中的必读媒体, 成为高端人士的政策咨询首选。另一方面, 精心打造民生品牌和外在形象。通过对现有版面的重新调整, 开辟相应的栏目, 增加民生报道的数量, 突出民生新闻的分量, 特别是进一步扩大产经新闻、教育培训、卫生医疗、市场动态、文化体育、科技知识、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为广大读者及时提供有用的信息, 增强报纸的时效性、可读性、服务性。此外, 我们将向国内先进报纸学习, 扩大分印网点布局, 加快投递时效, 同时, 改进版式设计, 提升视觉效果, 美化报纸版面。

新年伊始, 万象更新。《河南日报》期发行量实现50万份, 凝聚着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党报发展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送上新春的祝福。在新的一年里,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为河南“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以扎实的工作、更大的成绩, 真正做到让党放心, 让人民满意。

上一篇:责任制整体护理下一篇:再灌注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