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政

2024-09-07

医疗行政(精选10篇)

医疗行政 篇1

医疗服务是我国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内容, 其主要关注于人民医疗服务需求, 倡导在现有的医疗环境下, 构建更多医疗服务机构, 通过人才和设备的有效配置, 使得人们能够获得更为便捷化、高水平、低费用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有效运行, 需要强有力的行政管理体系维持, 确保其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关制度和规范得以发挥其应有效用。然而, 我国当前医疗服务行政管理仍存在着医疗服务机构设施不完善、医疗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不高以及医疗服务制度尚未有效建立等问题。这就需要结合当前形势, 采取有效措施, 实现医疗服务行政管理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医疗服务行政管理概述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 且城市社区建设越来越繁荣, 原有的医疗卫生体制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水平不高且医疗费用不断增加, 使得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迫切。基于此种形势, 我国逐步确立医疗体制改革并通过试点推行的方式, 将医疗服务机构建设作为其中的重点内容。

二、我国医疗服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医疗服务机构设施不完善

从我国当前医疗服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来看, 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即在医疗服务机构设施建设上存在诸多不足。社区医疗机构建设不完善, 医疗设施不完备, 使得其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大削弱。许多居民寻求医疗服务时, 一方面考虑的是医疗费用高低问题, 另一方面即医疗服务水平。在两者之间权衡之下, 许多居民为追求治疗效果, 宁愿选择费用相对较高、但医疗设施较完善、医疗服务水平较高的大医院。服务质量不高, 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

(二) 医疗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仍不高

医疗人员素质不高, 且其服务水平不高, 是我国医疗服务行政管理存在的又一大问题。由于我国医疗服务机构多为小型社区医疗机构, 其资源配置相对较差, 医疗人员的收入水平不高, 且未来发展的前景不明朗。许多医疗人员在尝试一段时间后, 仍选择进入正规医院当中。同时, 当前医疗服务体系缺乏健全的培训机制, 许多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许多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频率较低, 导致其医疗服务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 医疗服务相关制度尚未有效建立

我国医疗服务仍处于探索和建设当中, 其在运行时的许多相关制度仍未有效建立, 导致其在运行时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首先, 社区医疗服务相较于大型医院而言, 其当前主要的服务目标是对小型病症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 对诊断出的重大疾病, 并及时转由大医院。然而, 双向转诊制度的缺失, 使得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承担的责任相对有限。其次, 我国当前的医疗保险政策对于社区医疗机构的就医报销问题仍未有明确的政策规范, 使得人们在社区医疗机构就医时面临着报销过程复杂、报销占比较少的问题。

二、产生我国医疗服务行政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 社区医疗机构资源匮乏

基于我国医疗服务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究其原因, 医疗服务机构设施不完善则主要因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仍不均匀, 大型医院获得的医疗资源相对较多, 社区医疗机构则因其运行过程仍不稳定、可提供的医疗服务相对有限, 使得其获得的医疗资源相对较少。社区医疗机构为解决生存问题, 不得不采取以药养医的办法, 通过药物价格上涨来弥补医疗收入的不足。这就造成居民认同感下降, 最终导致其失去市场资源, 生存环境更加严峻。

(二) 发展空间较小, 医疗人员培训不到位

医疗人员素质不高且服务水平较低, 主要因当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仍处于探索和发展当中, 并未形成严密有效的运行机制, 其未来发展前景仍不明朗。发展空间较小, 待遇较差, 使得许多医疗人员选择跳出。当前的医疗人员队伍则普遍学历层次不高, 且并未有健全的培训机制, 使得医疗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培训机制的建立需要培训资金的投入和管理人才的投入, 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费用资金, 也就反映到医疗服务机构获得的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上。

(三) 现行医疗保险政策的制约作用

现行医疗保险政策的制约作用, 主要体现在当前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虽已经纳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表现的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但该政策在各地方具体实施效果并没有有效保证。许多社区医疗机构尚未进入到医保定点单位系统当中, 也就导致许多居民无法享受到社区医疗费用报销政策。此外, 许多社区医疗机构所使用的医保用药目录与二三级医院不一致, 许多高质量、高费用的药物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居民只能享受基本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

四、发展我国医疗服务行政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 有效配置医疗资源, 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

为有效解决当前医疗服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现我国医疗服务行政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当前社区医疗机构医疗资源匮乏, 其医疗服务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高。政府可对医疗资源进行统筹规划, 对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资源需求量进行综合评定, 确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同时, 建立有效的医疗服务网络, 使得各医疗服务机构与医院之间实现信息共通, 并对资源进行分享和整合利用, 有效解决社区医疗机构资源匮乏的问题。

(二) 加大社区医疗机构扶植, 健全人才培训机制

由于我国社区医疗机构仍处于探索发展时期, 其运行过程仍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社区医疗机构的扶植, 通过政策偏向的方式, 使得其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的解决得到重要保障。健全人才培训机制, 通过全国性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地区性医疗人员培训机制的建设, 使得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同时, 加强医疗人才的培养, 为医疗服务机构人才的发展打造有效通道, 提高医疗人员的薪资待遇, 使得医疗人员的服务热情和自我提高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三) 加强监督管理, 引进社会医疗服务力量

社区医疗机构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的约束。为此, 应建立健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基本标准, 明确其服务规范, 并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 使得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在有效制度监管下规范发展。同时, 就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政策制度仍不健全的问题, 可通过引进社会医疗服务力量的方式, 通过市场模式的引入, 激发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自我提升, 并有效弥补其当前存在的不足。地方卫生局与其法律合同, 确保其服务质量和法律效力, 为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唐丽.城市社区医疗服务发展探究[J].大家健康 (下旬版) , 2013, (11) .

[2]李克强.不断深化医改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J].求是, 2011, (22) .

[3]张红.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现状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4) .

[4]张洪才.关于基本医疗服务若干问题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 2012, (2) .

医疗行政 篇2

一、申请设置医疗机构:

1、设置医疗机构申请书或备案书;

2、可行性分析报告和选址报告;

3、建筑设计平面图;

4、拟任法人代表名下的,能满足该医疗机构设置时投资预算的资信证明;

5、任职履历表;

6、医疗机构名称申请核定表;

7、法定代表人任职证明、签字表;

8、退休人员的原单位回执。(附:医务人员聘用书、原执业注册机构拟同意意见及相关资格证书。合法的房屋或用地产权证明或房屋租赁意向书及平面图。)

二、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

1、医疗机构筹建情况的自查报告;

2、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

3、医疗机构设置批准书或备案回执(复印件);

4、用房产权证明或使用证明;

5、厦门市医疗机构分类登记审批表;

6、科室布局建筑设计平面图;

7、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8、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9、药品种类清单;

10、从业人员花名册;

11、消防、环保验收合格证明(门诊部以上);

12、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各科室负责人的简历和有关证件(包括身份证、毕业证、职称证、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其他卫技工作人员名录及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执业医师已注册的需提交原注册机构所辖卫生行政部门同意的医师变更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未注册的提交医师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其中未注册的外地医师需提供卫生行政部门开具的未注册证明及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暨授予医师资格申请表;已取得医师资格证后二年未注册的需提交培训并考核合格证明。执业护士未在厦门注册的需提供执业护士变更注册申请书,外省还需经对方省卫生厅同意意见。其他医技人员已在其他医疗机构工作的需提供原机构同意意见。

13、仪器设备清单;消毒供应室和放射科(X光室)的合格证明(门诊部以上);

14、退休人员的原单位回执;

15、育龄期(18-45岁女性)提供计划生育证明;

16、个人合伙设置的医疗机构合同书;股份制医疗机构组织章程;

17、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批准书;

18、医疗机构设置医学检验科手册、制度。

三、变更《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2、与变更项目相关的申请设置时应提交的材料。

四、《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到期换证:

1、医疗机构到期换证申请书;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原件和复印件;

3、工作总结;

4、用房、科室、人员、设备与原登记注册时或上次换证时变动情况(书面说明);

5、从业人员花名册;

6、医务人员注册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五、社会医疗机构变更法人代表:

1、由现任法人代表和拟任法人代表共同签署的变更申请书(注明变更原因和理由及相关证明);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原件和复印件;

3、拟任法人代表的个人材料(身份证及复印件、简历、在编证明或非公职人员等相关证明);

1、变更《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申请书(变更的原因和理由);

4、拟任法人代表名下的,能满足该医疗机构设置时投资预算的资信证明。

六、社会医疗机构变更(主要负责人、地址等)审批:

1、变更申请书(变更的原因和理由);

2、法人代表签署的《医疗机构申请变更登记注册书》;

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原件和复印件;

4、与变更项目相关的材料:

(1)、变更主要负责人需提供由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原主要负责人免职证明和新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证明,新主要负责人的简历和相关证件。

(2)、变更诊疗科目需提供拟开展诊疗科目的人员、设备和房屋情况,相应机构设置申请时应提交的有关变更科目内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3)、变更床位(牙椅)须提供拟增床位(牙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或医疗服务需求分析报告。

(4)、变更执业地点须提供相应机构设置申请时应提交的有关地点内容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七、医疗机构校验:

1、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原件和复印件;

3、工作小结;

4、现有科室、人员、设备、用房情况和校验期内变动情况,医务人员注册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八、医疗机构申请停业:

1、由法人代表签署的医疗机构停业申请书;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3、有关该医疗机构的所有印章。

九、医疗机构停业后申请重新执业:

1、由法人代表签署的医疗机构停业后申请重新执业申请书;

2、医疗机构同意停业通知;

3、拟重新执业的科室、人员、设备、用房情况和与停业前的变动情况。

十、医疗机构申请注销:

1、由法人代表签署的医疗机构注销申请书;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3、注销机构时还须提交有关该医疗机构的所有印章。

十一、其他:

1、委托代办时须提交授权委托书;

2、医师注册(变更)提交材料须提供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医疗行政 篇3

【关键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问题;解释制度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96-01

1994年9月1日《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维护了医疗市场秩序,医疗安全得到相应保障。但该条例实施至今已有19个年头,受制于当时的医疗体制和社会经济水平,一些条款设计不够合理,可操作性不强。现结合实际工作,就执法监督和行政处罚过程中该条例的法律适用困难做进一步探讨。

1 问题的主要表现

1.1 概念界定不严谨

《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养老院、门诊部、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该条例实施细则中的第二条进一步规定,“条例及本细则所称医疗机构,是指依据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可以理解为,适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必须以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为前提条件[1]。那么打击涉及无证行医的“黑诊所”便无法套用本条例第二十四条与四十四条的相关规定[2]。《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1.2 罚则缺失

在民营医疗机构,有一种现象较为常见。某医务人员的胸牌上标注职称为“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进一步调查核实,发现该医生仅为医师职称。这种虚假标注胸牌内容的行为明显违反了《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戴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但是该条款并无对应罚则,所以卫生监督部门只能在《监督意见书》中责令立即改正,无法做出行政处罚。在检查中还常出现一种情况,即发现医疗机构在其大门处私自悬挂未经认证的牌匾招牌,比如,发现一所肝病专科医院大门外擅自悬挂有一块“某某肝病研究中心”牌匾。违反了《条例》细则第五十一条,“医疗机构的印章、银行账户、牌匾以及医疗机构名称应当与核准登记的医疗机构名称相同;使用两个以上的名称的,应当与第一名称相同”。细则并无与之对应的处罚性条款,所以也只能责令改正。

1.3 处罚金额不适应经济发展

实施《条例》的时间是1994年,距今已经近20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所规定的行政处罚金额普遍在3000元以下,明显不适应今天的经济水平[1]。除了由于时间跨度大造成的罚款数额偏低,法律威慑力差等问题,我们必须留意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条例》细则第八十条第二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3000元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诊疗活动累计收入在3000元以上;(二)给患者造成伤害;(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第一项规定,只要機构超范围执业的违法收入累计超过3000元就必须吊销执照。可见3000元的界限成为吊证与否的关键,但是,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医疗服务价格不断上涨,很多外科手术一例的项目收费就已经超过3000元。由于3000元标准的易达性和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严苛性,造成法律上限与下限之间缺乏有效过度,不仅从法理上违背法律设置原则,更给卫生监督员在实际行政处罚过程中造成压力。

2 建议与对策

2.1 完善立法

一部运行良好的法律,立法是关键。《条例》及其细则从1994年实施至今,只在2006年由卫生部对《条例》细则的第三条进行了相关修订。所以,由于时间跨度久,法条相对滞后,有必要对《条例》进行一次全面修订,甚至是使其法律化,提高法律效力。从立法层面进一步丰富《条例》的内容设置,完善处罚金额的设定,处理好同《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性,增强该项法规的适用性[3]。

2.2 强化法律解释制度

时效性是法律的典型特性之一,近几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医模式多样化的特点,《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带来新问题新困惑,许多新医疗模式无法套用原规定,或者与其他法律法规相互矛盾,此时法律解释无疑成为一种有效手段。涉及卫生领域的法律解释主要分为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对此国家应该做好“两个严格”,一方面,应当严格司法解释的主体,保障司法权独立。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行政解释权限,避免行政解释成为新法创立。

2.3 出台《医疗机构服务监督管理规范》

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4],此举将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由于《条例》所涉及的罚则多针对医疗机构执业资质条件不达标,并没有将关注重点放在医疗服务质量上,所以,现阶段有必要形成一部《医疗机构服务监督管理规范》[2],就医院乱收费,收取病人红包,病历处方管理混乱引起医疗纠纷等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法律约束,配合《条例》,充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赵莉.对医疗卫生监督中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4):2661-2662

[2] 沈志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中行政处罚与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6):445-446

[3] 张果.医疗卫生监督中的相关法律问题[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 3959-3961

重大医疗纠纷早期行政干预探讨 篇4

1 纠纷经过

2010年5月31日17时13分, 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接到医院求助电话, 在该院急诊科出现严重的医闹行为, 局面失控, 希望卫生监督部门给予协调处理。根据《世博期间重大医患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 到达该院参与调解。当时该院工作人员正和患方协调, 气氛紧张。详细了解纠纷经过:2010年5月30日15时55分, 患者在2名家属陪同下来该院内科急诊救助, 急诊医师在了解患者病史和进行必要的体检后, 初步考虑“腹痛待查, 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急性心肌梗塞?”后即让患者急诊检查血常规、血淀粉酶、脂肪酶、心肌酶、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心电图及上腹部CT平扫。16时40分患者从放射科返回急诊科, 神志清晰, 主诉腹痛未缓解, 医生告知待化验结果出来后进一步处理。约5分钟后, 患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全身抽搐及意识不清症状, 立即给予积极抢救, 但虽经一小时的抢救, 患者仍于17时45分宣告临床死亡。患者家属拒绝尸体解剖。

2 纠纷解决

2.1 医患观点

2.1.1 院方专家甄别后观点

(1) 患者为猝死, 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梗塞猝死型; (2) 医疗行为符合诊疗常规, 无原则性的错误; (3) 因为患者的病情变化突然, 当事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严重性估计不足, 但是与患者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4) 建议尸检, 并行医疗事故鉴定。

2.1.2 患方观点

(1) 患者死亡是因医方未积极治疗, 故不尸检, 尸体置于急诊观察室, 拒绝挪移; (2) 患者急诊至抢救前约40余分钟, 医方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3) 不给予患者止痛治疗。

2.2 卫生监督部门观点

在仔细分析治疗经过, 并和医方讨论后认为:⑴医方虽然考虑到心肌梗塞的可能, 但由于客观原因未及时做心电图检查, 而是在抽血送检后, 行上腹部CT检查;⑵未预见到疾病的严重性, 医方的失误行为和患者的死亡存在联系;⑶未发出病危通知单。

2.3 行政介入

患方在纠纷解决的过程中, 情绪激动, 并表示在纠纷解决之前, 尸体必须停在急诊室, 挟尸威胁。同时由于有社会医闹人员的介入, 医闹行为逐渐升级, 出现在急诊区域拉横幅、点蜡烛、推搡医生、并冲上道路堵塞交通现象。经尽最大努力与患方进行沟通和调解, 做了大量的政策宣传, 向患方说明目前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任由事态恶化, 相关参与人员必将受到处罚, 并告知处罚将实施的时间节点。同时告知解决医疗纠纷的三种途径: (1) 自行协商解决; (2) 行政途径解决; (3) 司法途径解决。患方对行政干预的态度由抵触到逐渐缓和, 最终完全信任, 并表示接下来的纠纷处理, 行政部门也必须参与。最终在公安部门的干预下, 顺利将尸体移至停尸房, 维护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为纠纷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在调解的过程中分别与医患双方进行协调。首先, 向患方说明患者本身病情发展的严重性和危险性, 导致医方对病情发展预计不足。通过分析病情发展过程, 讲解法律法规和大量实例, 让患方将最初提出的巨额补偿数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使成功解决成为可能;其次, 向医方指出, 医师对患者病情发展预计不足, 对其剧烈持续腹痛和大汗淋漓的症状视而不见, 过分依赖辅助检查, 未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 未及时做心电图检查, 未开具病危通知书负有一定责任。

经过积极的、反复的和艰苦的行政斡旋, 在患者死亡的第三天, 医患双方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在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见证下, 平静地签署了补偿协议书。

2.4 行政建议

此事件中院方管理中存在的不足:⑴医院应当切实提高急诊科医师的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学习诊疗常规, 常态宣传医疗法律法规;⑵增加就诊高峰期间医生配置, 增添急诊科便携式心电图机;⑶对重症患者建立绿色通道;⑷应当加强内部保安力量, 在出现医闹的早期, 及早汇报、快速介入, 以免因患方人数俱增给后续处理平添压力。医院医疗安全分管领导表示完全接受并立即整改。

3 经验总结

3.1 第三方的身份

往往纠纷激化时, 医患双方对立情绪明显, 患者对医方极不信任, 故自行协商的效果可想而知。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具备医疗常识和一定的社会公信力, 又对医疗机构有行业和专业管理职能, 快速、客观、公正的居间调解, 能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优势, 缓解纠纷程度, 促进纠纷解决[2]。

3.2 行政执法着装

医疗事故处理办工作人员前往调解时, 着卫生监督服装, 并向患方出示《卫生监督员证》, 这两点极其重要。这对患方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会产生信任感, 对调解会有奇效。

3.3 丰富处置经验

由于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从事医疗机构纠纷来电来信来访的统计上报, 患方的来电来信来访, 医疗纠纷鉴定的受理审核, 发生医疗事故对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以及平时对医疗质量的监控, 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纠纷接待处理经验以及和医患双方的沟通技巧, 能设身处地地替患方考虑, 工作将变得容易开展。调解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需要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成长。

3.4 经验来自积累

对本医患纠纷处理的行政调解人员, 都有临床一线的工作经验以及中级以上的医师职称, 并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知识, 这样在行政调解过程中有理有据, 不慌不忙, 尽量做到“问不倒”。

3.5 局部服从大局

在纠纷的调解中要有大局观念。国家对医疗事业有“和谐社会、和谐医疗”的号召, 尤其是世博会期间, 维护稳定是首要任务。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和医患纠纷尖锐的纠纷, 应以第一时间快速处理为原则。如医疗机构确实存在过失, 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 可以适当放宽赔偿额度。医院对医疗事故定义条件的争议, 应该本着诚信主动认定, 不应该推拖, 诚恳地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条款予以赔偿[3]。否则矛盾激化产生的恶劣社会影响等隐性损失, 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3.6 细节决定成败

在调解过程中, 感觉到患方家属来自外省市, 在上海的食宿交通很成问题, 有些则请假期限有限, 主观上希望能迅速解决。考虑到以上患方的困难, 首先保证患方家属食宿;并和患方代表积极接触;而对医闹人员则给予严正警告。这些措施都为调解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3.7 原则结合现实

根据经验, 患方在调解之初往往提出的补偿要求是“天价”, 这给纠纷的解决设置了巨大障碍。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将赔偿中所涉及的项目: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一一罗列, 赔偿金额一目了然。同时也考虑到患者年纪轻, 有父母和孩子需抚养, 死亡后家庭的影响较大, 故适当的采取了赔偿额度的上限。在给患方充分的考虑时间后, 患方也通过社会关系进行多方了解, 最终还是选择了我方提出的合理的赔偿方案。

3.8 坚决打击医闹

目前有12种行为被列为“医闹”范畴。包括:⑴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⑵故意损坏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财物;⑶侮辱、威胁、恐吓、殴打医务人员;⑷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⑸冲击或占据办公、诊疗场所;⑹在医疗机构内摆设灵堂;⑺围堵医疗机构大门和诊疗场所;⑻陈尸要挟或抬尸游街闹事;⑼抢夺、偷窃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和家属财物;⑽无理占据病床拒不出院;⑾胁迫医务人员索要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⑿其他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行为。上述“医闹”行为主要涉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40条、42条、44条、55条和《刑法》第239条、246条、274条、290条、293条的相关规定。院方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及时对监控和照片进行取证, 拨打110报警。在本纠纷处理的过程中, 自称患者朋友的社会人员曾导致缓和的局面一度失控, 及时发现后, 安排医院工作人员迅速取证, 并汇报卫生局和公安部门备案, 对于他们的煽动行为给予严正警告。帮助患者家属分析了后果的严重性, 并希望他们回到正规解决医疗纠纷的道路上来。医闹人员慑于法律的威严, 经极力劝导, 停止了医闹行为, 未参与之后的调解工作, 使调解得以顺利进行。这是纠纷解决的关键因素。

4 常态工作

4.1 加强日常监管, 进行安全培训

为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 增强医疗安全意识, 防范医疗事故, 提高医疗质量, 徐汇区卫生局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每年两次组织辖区内医疗机构新进的、未取得相关执业证书以及发生过重大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规范执业行为、防范医疗纠纷”的培训会议。介绍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主要内容为《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及《处方管理办法》等。培训着重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医患关系, 处理好医患矛盾, 医疗纠纷处理的三条途径、基本原则和适用主体以及医方在病历书写、工作态度、技术层面上容易忽略的方面, 并例举了实际案例和处罚结果, 收到很好的现场效果, 受到医方的欢迎。

4.2召开安全例会, 探讨工作经验

每年召开两次医疗安全工作例会, 参加人员为各医院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的主任。会议内容是介绍各医院的医疗安全工作现状和动向, 更重要的是对各种医疗纠纷处置经验的介绍, 起到警示作用, 同时也搭建了一个信息互换、互相学习、相得益彰的平台。

4.3 制订应急预案, 理论联系实际

4.3.1 制定依据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以及《徐汇区卫生监督所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的规定, 结合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实际情况, 制订应急预案。

4.3.2 制定目的

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 规范工作程序, 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及处置能力, 为预防和控制突发的、严重影响医疗秩序的、危害医疗安全的重大事件, 做好相关措施的督查工作。

4.3.3 处理原则

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4.3.4 处置程序

一旦接到重大医疗纠纷报告后, 预案即刻启动。 (1) 立即进行调查、核实, 按照条例规定的医疗事故争议行政处理流程进行行政处理;如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 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 必要时组织调查, 做出行政处理; (2) 对于以医疗事故为由, 寻衅滋事、抢夺病历资料、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 应积极联系公安部门会同处理; (3) 对于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故意伤害行为或者属于非法行医案件, 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 不属于医疗事故;如有触犯刑律的, 积极联系公安部门, 由其立案处理。

4.3.5 信息报告

接到医疗事故突发事件报告或举报后, 接报人应立即报告主任及卫生监督所的相关领导, 由其视情况报告区卫生局或市卫生局, 必要时组织人员赴现场进行处理。处理人员在处理过程中, 应将进展情况随时报告所领导, 处理结束后, 撰写报告经所领导审核认可后报相关部门。

4.3.6 保障措施

相关人员保证个人通讯24小时通畅, 离开上海市必须汇报及备案。

综上所述, 重大医疗纠纷的早期行政干预效果是明显的。由于大多数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纠纷的几率并不高, 有时数年发生一次, 在发生时会不知所措, 未采用合理的方法, 往往效果事倍功半。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干预既能解决问题, 也能帮助医疗机构形成正确的解决纠纷工作思路, 而不是产生依赖思想, 并能发现医疗质量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 从而为建立和谐的医疗秩序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高强.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探索中国特色卫生发展道路——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

[2]郑力, 金克, 颜雪, 等.111例医疗纠纷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250-252.

解析医疗事故行政法律责任详解 篇5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5条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这就是医疗事故的行政法律责任。该条例中所述的行政处理包括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医疗事故责任行政处罚总述

□◆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处罚是由行政机关对实施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人作出的具有惩罚性的行政行为。行政处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行政处罚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这种行为使得相对人处于不利的法律地位,如影响相对人的声誉等。

2.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体到医疗事故中,处罚主体即为卫生行政部门。

3.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规规范行为的相对人,包括所有的公民和组织。具体到医疗事故中,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行政处罚的措施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对于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警告、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给予吊销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亦属于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方式,其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或者其他组织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违法失职的国家公务员或者所属人员所实施的惩戒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以及开除。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医方的责任程度等作出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予以行政处分的决定。

医疗事故责任行政处罚分述

□◆医疗纠纷的行政处罚的种类

在实际生活中,行政处罚种类很多,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有120多种。造成行政处罚种类繁多的原因主要是对行政管理的诸多手段及其运用缺乏充分的认识以及各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各自的特点规定了不同的行政处罚。这些行政处罚有的是行之有效的,有的则显得不规范、不统一。例如,《石油及天然气勘查、开采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对持证单位不按许可证核准的工作区、任务、工作性质、规定期限进行工作的违法行为,创设了核减工作区范围的处罚。因此,行政处罚有的是法律设定,有的是法规设定,有的是规章设定。按照行政处罚的性质分类,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人身自由罚、行为能力罚、财产罚、申诫罚四大类。

(一)人身自由罚

这为行政处罚主要是剥夺当事人的人身自由的处罚,例如行政拘留的处罚,就是以剥夺行为人的人身自由为处罚手段。人身自由罚只通适用于公民,由于人身自由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最基本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权利。如果没有人身自由,那么其他任何权利,如财产权、名誉权、专利权等,都失去行使的基础。因此,以人身自由为处罚对象的人身自由罚是最严厉的处罚。据统计,目前规定人身自由为处罚对象的人身自由罚是最严厉的处罚。据统计,目前规定人身自由罚的有8个法律和7个行政法规,这些法律法规都规定了行政拘留的人身自由罚。这些法律、行政法规主要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未能》、《集会游行示威法》、《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

在适用人身自由处罚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一要区别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关系,对于一般的违法行为,可以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拘留的限制人身自由处罚;对于违法行为的性质比较严重,构成刑事犯罪的,就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再给予行政处罚。

二是对于已经被逮捕或者司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不能给予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当经过审查后,认为不构成犯罪的,可以根据情节的轻重,决定是否追究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

(二)行为能力罚

行为能力罚是指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义务的行为人采取责令其实施某种行为或者停止某种行为、取消某种资格的处罚。这类处罚包括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等,通过取消当事人的经营活动的资格,达到惩戒的目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规定,没有烟草专卖批发业务的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中规定,对销售失效、变质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其停止销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对违反统计法的行为,可以给予吊销执照的处罚。

这些处罚形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责令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为某种行为;一种是取消或者中止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的资格或者能力。前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责令行为人追回出售的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条例》中责令行粉限期改正的处罚等。后者如《股票发生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撤销经营者证券经营许可证,取消其经营证券的资格;《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吊扣驾驶证;《矿山安全法》中规定的吊销采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护士管理办法》规定对违反访办法的护士可以给予中止注册、取消注册的处罚等。

在适用行为能力行政处罚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1.行为能力处罚的力度要大于财产罚,小于人身自由罚,因此,对于行为能力处罚的条件要严于财产处罚而宽于人身自由处罚。

2.行为能力处罚一定要考虑到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能够用财产罚处理不要用行为能力罚处理。因为行为能力罚是剥夺了当事人取得财产的资格或者能力,而财产罚仅仅是收缴当事人现有的财产,不影响当事人再利用法律赋予的资格去获取利益。

3.不同的行为能力处罚之间要注意互相的协调。例如,给予当事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则当事人就失去了继续经营的资格。相应地,当事人从其他行政机关颁布的许可证为前提的话,则该许可被取消后,其经营范围也应作相应的变更。

(三)财产罚

财产罚是比较普遍而且量比较大的一种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和没收财产等以财产为主要内容的处罚。给予财产罚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小于行为能力罚。一般情况下,对一种违反行政管理的行为,要确立几种不同的行政处罚,根据不同的危害程度由行政机关选择具体的处罚内容。例如,《矿山安全条例》规定,对违反矿山安全的行为可以给予罚款、通报、停产整顿、封闭等处罚。这里列了四种处罚情况。究竟要采取哪一种,则要根据行为人的行为性质确定。

(四)申诫罚

申诫罚是行政下罚中最轻的一个,是以违法行为人名誉、声誉权利造成损害为处罚标的方式,也可以称为精神罚,这类处罚如警告。作业一种正式的行政处罚方式,警告应当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保证政令畅通、协通统一、调控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其基本要求是权力统一、机构精简、富有效率。不改革分散性的执法体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第二,现行立法中“办一件事,设一个机制,立一个法,多一道办事手续,增加一项收费、罚款”的现象,实际上是现行行政执法法制在立法上的反映。如果不采取措施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就会削弱法制建设,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第三,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地方国家行政权力都属于地方人民政府,政府各部门只是作为政府的工作部门履生某一方面的专门职能。第四,近年来,许多地方通过建立综合执法制度,使行政执法相对集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基于上述考虑,行政处罚法以基本法的形式确立了处罚权相对集中行使的原则,是对现行行政执法体制的重大改革,也为进一步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奠定了法律基础,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有利于精兵简政,减少执法过程中的矛盾、交叉,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符合政治体制改某的方向。

□◆行政处分

直接责任人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医疗纠纷中负有责任的,可依责任大小比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20条规定:对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当根据其事故等级、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分别给予以下行政处分:一级医效事故: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

二级医效事故: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

三级医效事故: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规定:对造成医疗技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吸取教训,一般可免予行政处分;对情节严重的,也应当依照本办法第20条的规定,酌情给予行政处分。但行政机关是凭借何种权利而对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处分的,这有待商榷。

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所造成的医疗事故,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事故等级、情节、本人态度,除责令其病员或家属一次性经济补偿外,还可以处一年以内的停业或者吊销其开业执照。不可否认,我国目前医疗单位承担行政责任的案例不多,且主要是针对个体行医,这与医疗单位管理水平不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有着必然的联系。□◆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程序

(一)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进行调查

1、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立即组织专人进行调查;

2、参加调查人员应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有关医学专家;

3、对事件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查证核实后,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对于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判定为医疗事故。对于因医学科学的技术性、专业性和复杂性无法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或需要明确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损害程度的,应当交由市医学会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二)对医疗机构报告的医疗事故进行审核并逐级报告

1、医疗事故发生医疗事故后应向其所在地县(市)区卫生行政 部门报告,报告时限可以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也可以按年度报告。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应当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①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②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人以上(含3人)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

③卫生部或本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2、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报告单位、报告时间;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后果(死亡、残废、器官损伤、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人身损害后果等);医患双方当事人的情况;死亡患者是否尸检、尸检结果;初步处理意见等。

□◆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十八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者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一)患者死亡;

(二)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行政处罚的管辖原则

行政处罚法管辖权是对行政机关和行政处罚实施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权限进行划分,明确其分工的重要措施,是解决行政处罚主体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主要依据。明确规定行政处罚主体对行政违法案件的管辖权,有利于防止处罚主体越权处罚或者重复处罚,同时也可以对哪些有管辖权而不认真行使职责的处罚主体进行约束。使行政机关和其他委托或者授的组织能够尽职尽责任行使权力,使行政违法行为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处理,从而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保障行政机关有效地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的佥权益。管辖问题是规范行政处罚的重要原则之一,它是正确实施行政处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明确对行政违法案件的管辖权,才能有效地对行政违法行为给以制裁,同时有利地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由于行政处罚的管辖是一个复杂而又重在的问题,因此《行政处罚法》第20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用以解决行政处罚过程中由于管辖权不清而带来的种种问题,这一规定包涵了行政处罚管辖权的多项原则,也包括了行政处罚的地域管辖、职能管辖以及级别管辖等几方面的内容。

确立行政处罚的管辖原则,是以有利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权,有利于及时有效地纠正行政违法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为前提的。由于行政管理活动是以行区划为基础的,因此在行政处罚管辖问题上,我们首先考虑到地域管辖问题,规定了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同时为了提高行政处罚的效率,有效地、及时地纠正行政违法行为,又对级别管辖问题作出了规定,即:在通常情况下,一般的行政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辖。这样规定一方面有利于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及时地发现违法行为并便于对违法行为的进一步调查和取证,作出处罚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行政处罚对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为了使行政处罚更准确,体现行政机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职的精神,行政处罚法还作出了行政处罚由“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的规定。这实际上对对职能管辖作出的规定。社会生活是错综复杂的,为了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世界各国按照本国的行政管理的需要设置多个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对不同的行政管理,世界各国都按照本国的行政管理的需要设置多个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对不同的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管理权。我国的行政管理活动也是如此,各行政机关都是在法律赋予的职权的范围内,行使各自的职权。行政处罚权是的行使行政权的一部分,它具有行政权的特征,因此,行政处罚权利的行使也必须依职权进行。但需要指出的上行政处罚权与行政又有的不同,有行政管理权的机关不一定都有行政处罚权,同时对此种行政违法行为要由”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就不一定有处罚权,因此行政处罚法规定对行政违法行为要由“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这一规定,充分考虑到了行政管理专业化的特点,有利于行政机关管理,有利行政处罚的准确,同时更有利于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确定管辖的原则,是指研究管辖或者立法中确定管辖时所遵循的一般准则。行政处罚管辖错综复杂,与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活动程序等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只有明确反映行政处罚管辖的行政目标和基本价值,即行政处罚管辖的原则的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使行政管辖建立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之上,从我国行政处罚和行政管理的实践来看,确定行政处罚管辖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效率原则。效率应该是行政的蛭训价值,没有效率就没有行政。行政处罚作为与行政权相联系的一种制裁措施,而对大量的、经常性的违法行为,必须合法、高效才能一挥其能。讲究效率应是行政处罚中应有之举。从总体上看,保证行政处罚实现效率的环节很多,如程序、时效等,但管辖也是重要方面。我们这里讲的效率原则,就是指行政处罚管辖的确定,应当便于行政机关或者组织迅速、及时发现并制裁违法行为。迅速、及时发现违法行为是指实施处罚的机关或者组织能很快掌握违法行为的信息,既要使检举方便、及时,也要使日常的行政管理有关情况能及时反馈。因此,根据这一原则,行政处罚的地域管辖,应主要根据行为发生地来确定。

2.兼顾行政机关的分工与案件性质的原则。我国的行政机关是按层级组成的,不同级的行政机关分工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层次越高,其职能中中的决策、综合、协调、指导和监督内容就越多,行政机关层次越低,其职能中的执行内容就越多,处理具体案件和其他事务的任务就越重。根据这一特点,大多数行政处罚的实施就应由级别较低(如县级)的行政机关或者组织来管辖。同时,考虑到案件简单和繁杂,大案和小案,以及案件性质不尽一致,因此,应规定一些行政机关分工的均衡。

医疗行政 篇6

1 主要做法

1.1 合理设置医疗机构布局

坚持以区域内人群的实际医疗需求为导向, 科学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要求, 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区域卫生发展规划, 以区域内居民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依据, 以合理配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及公平地向全体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为目的, 科学制定本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经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 报同级人民政府颁布实施。

坚持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依据, 合理设置布局医疗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设置医疗机构, 做到依法设置, 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避免医疗卫生资源的重叠或遗漏, 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 满足区域内人群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实行医疗机构全行业统一管理。将区域内各级各类、不同隶属关系、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统一规划设置和布局, 实行行业统一管理, 避免了以往医疗机构设置和布局中存在的部门所有、各自为政、主观随意、分布不均、利用率低的状况。近年来, 一些部门、企业举办的医疗机构通过转制等形式, 按类别和规模划归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坚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及时调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医疗需求、医疗资源、疾病谱变化和国家卫生政策, 定期对《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进行调整, 与此同时, 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实施过程中, 对不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重复设置、达不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医疗机构进行合理调整。

1.2 严格依法审批医疗机构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江西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严格审批医疗机构, 注重从源头上规范医疗机构的管理。一是实行按权限审批。按拟设置医疗机构的规模和类别, 对申请设置病床在100张以下和不设置病床的医疗机构, 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对申请设置病床在100张至300张的医疗机构及一级专科医院的, 由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对申请设置病床在3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二级以上专科医院和临床检验中心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 明确审批责任。二是依法按程序审批。各地根据有关规定制订了当地的医疗机构审批程序, 明确材料审查、备案、公示、现场考核和登记发证等各环节的法律依据、具体要求、时限责任人等, 规范审批环节和审批步骤。我厅还将医疗机构审批的法律依据、条件、办事流程、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目录等在厅网站上向社会公示, 方便办事人依法办事, 确保医疗机构审批公开、公正。三是严格按标准审批。按照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类别、规模, 组织专家组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 从床位设置、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房屋面积及布局、设备配置、注册资金以及相关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和诊疗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验收, 重点检查医疗机构工作流程符合规范、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建立和完善等, 现场考核部分卫技人员, 查看环保部门出具的医疗废水、废物的验收报告和消防部门出具的验收报告, 形成书面验收报告提交设置审批的卫生行政部门, 对达不到基本标准的坚决不予审批。

1.3 规范医疗机构登记注册

在医疗机构登记注册工作中, 我们重点把好三个核准关, 即医疗机构名称核准关、人员资质关、诊疗科目关。一是严把名称核准关,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细则、《江西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江西省医疗机构名称核准意见》, 针对医疗机构冠名中出现的以大冠小、非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名称含有行政区划的名称、使用禁止使用词语作为医疗机构名称、未经审批擅自使用“附属医院”、“实习医院”、“教学医院”名称等常见问题, 进行全面清理, 并限期整改。二是严把人员资质关, 即依照《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等对上岗人员资质认真审核, 根据审批的医疗机构的类别、规模和执业范围, 核准其人员数量, 并对人员执业资格进行严格审核。三是严把诊疗科目关。新设置的医疗机构, 按照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核准的事项、医疗机构验收情况、聘用卫技人员资质、设备购置情况, 严格核准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的设置, 规定医疗机构执业范围, 并在医疗机构申请执业注册登记书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正、副本) 予以注明。对已执业的医疗机构, 将根据其执业情况及时对诊疗科目进行变更注册。

1.4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档案

针对以往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中存在的登记注册资料不全、不规范的情况, 近年来, 我们注重抓好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工作。一是完善医疗机构纸质档案, 医疗机构审批设置程序繁杂, 为规范审批, 明晰责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了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医疗机构有关执业文件。2006年, 我省还建立了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 进一步强化对医疗机构日常执业行为的监管。二是建立医疗机构电子档案。近年, 按照卫生部规定, 我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使用《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了医疗机构电子档案, 医疗机构执业信息的查找更加便捷, 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

1.5 完善医疗机构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管理, 我省从完善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入手,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 如针对加强医疗机构日常执业行为的监管, 出台了《江西省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执业警示记分管理办法》, 《江西省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 将医疗机构的日常执业行为如医疗机构注册登记、人员资质、诊疗科目、技术准入特别是新技术开展的申报以及医疗广告的发布等纳入医疗机构校验的内容, 促使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开展诊疗活动。对疏于管理、医疗事故频发的医院, 暂缓其校验;对经校验认定不具备执业活动资格或暂缓校验期满仍不能通过校验的医疗机构, 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那些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多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要暂停或中止其执业活动。针对我省医疗机构命名不规范的问题, 制定下发了《江西省医疗机构名称核准意见》, 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我省医疗机构的冠名, 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纠正辖区内的不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名称。针对医疗机构在互联网发布医疗卫生信息, 制定下发了《江西省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暂行) 》, 对医疗机构开设网站申请开展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进行了前置审批, 规范了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发布医疗卫生信息服务。此外, 各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登记审批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制定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文件, 有的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增设诊疗科目审批管理工作, 制定了《医疗机构增设诊疗科目审批暂行规定》, 明确了申请增设诊疗科目应提交的材料、权限、时限及不予批准的情形。

1.6 做好医疗机构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开展医疗机构登记注册信息清理工作。按照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上报医疗机构登记注册信息的通知》的要求, 要求各设区市认真组织软件的征订工作, 做好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培训工作, 共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医疗机构软件使用人员140人, 各级医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登记注册信息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审核, 进一步完善、规范了医疗机构登记注册信息, 要求各设区市卫生局每季度定期上报更新医疗机构登记注册信息, 在全省基本实现了医疗机构登记注册信息计算机管理。通过开展全省医疗机构登记注册信息清理工作, 基本摸清了我省医疗机构的基础资料。二是加强医政干部队伍业务培训。针对目前各地在医疗机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基层医政管理人员变动较大的特点, 举办“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全省医政管理培训班”, 各设区市卫生局医政科长、县 (市、区) 卫生局医政股长参加培训, 进一步提高医政干部依法行政水平。三是针对医疗机构登记注册信息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下发了操作性较强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和登记注册信息清理、上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明确了医疗机构备案审核制度、医疗机构校验期及许可证有效期等问题, 统一规范了医疗机构的登记批准文号、代码、注册资金的编写等, 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机构登记注册信息。

2 体会

2.1 严格审批, 从源头上加强医疗机构管理

科学合理地设置医疗机构, 严格按程序依法审批医疗机构, 规范医疗机构登记注册, 是解决“办医乱、乱办医”的治本之策, 也是从源头上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有效解决医疗机构审批中的不正之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就必须严格医疗机构准入管理, 做到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 避免由于医疗机构审批不严导致的医疗机构布局不合理, 无序竞争而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 也是医政管理由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迈向法制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强化监管, 切实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在严格设置规范审批医疗机构的同时, 对不符合设置规划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整;对达不到执业条件的和违法违规开展诊疗活动的, 进行严肃查处;对非法行医继续保持打击的高压态势, 努力为医疗机构营造良好执业环境。与此同时, 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 强化医院内部管理, 促进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为。

2.3 加强培训, 提高医政队伍依法行政能力

医政队伍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依法行政的能力, 关系到医疗机构管理是否真正得到有效落实。医疗机构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 实践证明, 必须通过不断对医政队伍的培训, 进一步提高医政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 才能加强对医疗机构管理。

2.4 完善举措, 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机构监管长效机制

医疗行政 篇7

关键词:医疗纠纷,行政调解,存废

近年来,一些地方医患关系紧张的现象日渐突出,哈医大第一附属医院的恶性医闹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议论,医患关系变成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在此情况下,如何应对医疗纠纷成为了当前尤为关注的话题,作为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之一的行政调解制度也遭遇到是存是废的激烈探讨。据此,笔者将对我国现行医疗纠纷行政调解制度进行研究和探讨。

1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现状

行政调解是指“行政机关主导,以国家政策法律为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等方法,促使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争议的行政行为”[1]。

1.1 立法依据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得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具有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职能,因此也能对医疗纠纷进行行政调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由此,行政调解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文规定的一种医疗纠纷解决方式之一。

1.2 实践运用的情况

目前,解决医疗纠纷主要有三种机制:自行协商、行政调解、诉讼。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和行政调解作为非诉讼解决方式并非诉讼的前置程序,在实践运用中,非诉讼解决方式解决非常严重的医疗纠纷案件数量是诉讼方式解决数量的30倍,解决的一般医疗纠纷案件数量是诉讼方式解决数量的300倍[2]。但是,在非诉讼解决方式中人们首选的是自行协商,行政调解在国内的利用状况并不乐观。

2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问题分析

在实践运用中,由于《行政调解法》的缺位、行政调解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卫生行政部门并没有能够很好地承担起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处理的作用。因此,有学者主张取消行政调解。对此,笔者试对医疗纠纷行政调解制度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来探讨医疗纠纷行政调解制度的存废问题。

2.1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优势

行政法学者应松年教授认为:解决纠纷行政机关应有做为。日本学者棚濑孝雄[3]认为:社会所发生的所有纠纷并不都是通过审判来解决的,通过诉讼外解决的纠纷,相比于通过审判解决的纠纷占多数。在面对社会矛盾时,行政调解作为诉讼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构建社会和谐和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2.1.1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相较于诉讼的优势

现今,医疗纠纷发生后,选择行政调解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在实践中,医疗纠纷民事诉讼往往是由患者发起的,在不能够保证胜诉的同时往往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诉讼的时间也往往过长,一般的医疗纠纷民事诉讼的法定结案期限是6个月,医患双方都要投入大量时间在举证、答辩、开庭中,消耗的成本效益过大。此外,诉讼过程中,医患双方呈明显对立关系,长期的激烈对抗使得双方关系更加紧张和不信任。正如有学者指出:不是所有的司法判决都能产生正义,但是每一个司法判决都会消耗资源。如果当事人试图穷尽起诉、诉前保全、反诉、上诉、申请强制执行等程序救济手段,必须事先准备一笔价值不菲的诉讼费用。当事人遭受的损失越大,争取全额赔偿的愿望越强烈,他为胜诉要预先支付的费用就越高[4]。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在医疗纠纷民事诉讼中关于患者的伤残等级和病历是否真实等专业问题远远超过法官的专业知识范围,因此需要委托专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这也往往成为诉讼的一大难题。

而行政调解相对于诉讼而言显得比较灵活。首先,与复杂的诉讼程序相比,行政调解要简单许多,不仅节约了诉讼当事人的时间,也节约了当事人的金钱。其次,卫生行政部门与当事人面对面进行沟通对话也可以很好的缓解医患双方紧张的对立关系,使得卫生行政部门与当事人之间达到信任的状态,当事人能够放心说出自己的要求看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调解结果。最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解人员往往比法官更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在遇到医疗纠纷伤残等级及病历真实性问题时更能妥善处理和应对,使得纠纷调解与诉讼相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相较于协商的优势

由于在医学诊疗过程中,医患掌握医学知识的信息量不同,医疗过程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医患之间的礼仪冲突以及医生不愿意披露信息、隐瞒不当行为,造成医患双方医疗信息的不对称[5],也使得医生在协商过程中往往处于主导位置,难以保证协商的公平性。除此之外,患者也会利用医方惧怕诉讼的心理,要求医方赔偿高出损害程度较多的金额,对医方不利。与此同时,在医方有过错时,协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权的介入,使得医方规避行政责任。而且协商后签署的协议有时不具备法律效力,导致医患双方可能出现反悔的情况[6]。为医疗纠纷的解决问题留下隐患,从而不利于医患双方的利益保护。

由于协商是医患双方在没有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与协商相比,行政调解的重要特征在于第三方的出现,在医疗纠纷行政调解中卫生行政部门充当第三方的角色。卫生行政部门因掌握很多丰富的资源而具有专业知识上的优势,在处理医疗纠纷时更具有信服力。行政权具有高效、行动力强的特点,在医疗纠纷发生时,卫生行政部门的高效率能够及时处理医疗纠纷。与此同时,行政调解由于有第三方的介入,可以保证双方当事人纠纷调解的公平性,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除此之外,学者范愉[7]认为调解机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学者强世功[8]也认为调解背后蕴藏了巨大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功能。学界其他学者也分别从当代行政法的精神、法哲学以及法经济学等多个角度探讨和肯定了行政调解的制度价值。

虽然行政调解也与协商和诉讼一样存在不足,但这些不足可以通过对制度的改进而加以弥补,而协商和诉讼的不足却是通过对制度的改进也难以弥补或者成效不佳的,对于行政调解的不足和完善措施笔者将在下文进行探讨分析。

综上所述,在医疗纠纷行政调解制度的存废问题上,笔者倾向于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存,一方面行政调解与和谐社会的精神理念趋向一致,双方当事人在卫生行政部门的主持下进行调解,不会暴力相向,也不会感到委屈。另一方面行政调解也节省了当事人很多时间和金钱,节约了社会资源,这是值得提倡的解决机制。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行政调解制度也会被运用的更为广泛和深入。

2.2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劣势

2.2.1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缺乏中立性和公正性

由于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所有的医疗机构和相关行业,与医疗机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既使患者想要求助于卫生行政部门为其主持公道,也往往会因为这种关系而心存疑虑,对卫生行政部门不敢过于信任,从而影响调解的中立性和公正性。而医疗机构作为卫生行政部门的管辖对象,出于对卫生行政部门的尊重而存在一定的抑制性,不会太直接提出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也会影响调解的公正性。

2.2.2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缺乏专业调解人员

调解人员必须具有使人信服的说服力,才能够使调解具有可行性,而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医疗纠纷的工作人员往往不具备足够的相关的医学、法律知识,面对患者提供的病历及相关证据时,根本看不懂医生所写的内容,判断医疗行为是否有过错对于他们来说就更难了,对医疗纠纷调解意见的医学根据与法律根据阐述不清,导致医疗纠纷行政调解陷入困境[9]。除此之外,由于每天有大量的纠纷需要调解,调解人员的工作量、压力较大,也是因为专业调解人员的缺乏而引起的。

2.2.3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缺乏法律规定

我国目前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行政调解法》,有关行政调解的规定分散在各种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当中,这些规定相互之间的冲突也显而易见,人们难以掌握,在实践中的发挥也很有限。除此之外,在涉及行政调解的法律法规中都没有规定行政调解的具体程序,行政调解过程中依据的程序很多就是调解部门自创的,有失公正。当事人也会因为对调解程序的质疑而对行政调解不满意。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和我国长期受“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思想有关,从而使得卫生行政部门在进行调解时缺乏约束和限制,容易在调解过程中出现超出其职权范围的情况,从而无法保障调解的公正性。2.2.4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缺乏法律效力《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调解书是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后在卫生行政部门主持下签署的书面协议。现阶段行政调解中除了治安处罚和劳动仲裁领域的行政调解协议有法律效力以外,大多数行政调解协议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仅仅是一般契约。而没有法律保障的调解则显得很多余,失去了调解意义,既挫伤了卫生行政部门的调解积极性,也浪费了国家和社会的资源。

3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完善措施

3.1 优化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机构的设置

目前在行政调解制度中,行政调解机构基本上有两种设置,一是作为附属于某个行政机构的一个职能部门,设置在该机构内部;一是作为独立于某个行政机构的一个专门机构,设置在该机构之外[10]。笔者认为,为确保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可以单独设置一个行政调解机构。同时为避免机构名目的冗杂繁多,应当把该行政调解机构设置在卫生行政部门内部。这样既能消除患者对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的不信任,也能使医疗机构敢于提出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从而达到调解的公平公正性。

3.2 优化人员配置

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医疗纠纷的工作人员应当是懂得包括医学、法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卫生行政部门的调解机构应当对调解人员进行层层考核、不断培训,保证工作人员精通行政调解领域的专业知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但在实践里,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往往对此类工作兴趣不大,笔者认为,可以考虑给此类工作岗位给予较好的工作待遇以吸纳人才,除此之外,调解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对于年轻的工作者而言可能比较缺乏,所以调解工作人员的队伍也需要经验丰富但也许专业知识不足的年长工作者,这样搭配起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制订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法律规定

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尽快制定《行政调解法》,做到有法可依,对行政调解的原则、范围、程序、效力等方面加以规定,以避免因为各种法律法规之间关于行政调解规定的冲突。其中程序尤为关键和重要,要对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程序加以细化和说明,包括调解的时限、过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内容都要做详细规定。对于符合受案范围的医疗纠纷予以受理,而不符合的应当在规定限期内告知当事人,不耽误当事人时间,有效保障行政调解制度的运行。

3.4 赋予行政调解书法律效力

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行政调解协议的规定是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后,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将调解协议送交有管辖权的法院,由法院依专门程序进行审核,经其审核无误,便赋予其等同于法院调解的效力,允许其具有执行力[11]。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种提高纠纷解决效率的方法,值得我国大陆地区借鉴,而且相比之下人民调解和法院调解都具有法律效力,只有行政调解的法律效力为零,这也与行政机关的社会地位是不相适应的,所以不应当将医疗纠纷行政调解协议仅仅当成一般契约看待,赋予其法律效力是众望所归,也是保障调解协议有效性的根本前提。

医疗行政 篇8

1 材料

2008年近期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的21例一般程序的医疗卫生行政处罚案卷。

2 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制定评查标准。一案一评, 详细记录案卷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频次。

3 结果

主要存在违法主体认定不当、调查取证不全面、处罚金额过低、处罚决定书中告知行政诉讼的期限不当、现场检查笔录使用结论性语言和检查地点不具体等问题。 (表1、表2)

4 讨论

4.1 违法主体认定不当

普遍存在违法主体认定不当现象, 共10例, 其中无证行医案4例均涉及挂招牌名称问题;个体诊所2例涉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名称, 涉及无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冒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名称4例。监督员依据“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名称确认违法主体、甚至以其所挂招牌名称为违法主体。

对于医疗监督行政执法中违法主体确定, 应当检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情况, 调取医疗机构或设立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营业执照”“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等资质证明, 个人应调取其身份证明, 并了解其是否有上级主管部门或设立单位、个人。依据这些确凿的证据确定违法主体[1]。

4.1.1 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违法的主体认定

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违法主体按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认定;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认定;无独立的法人资格的职工医院卫生所 (室) 等的法律责任应由设置该医疗机构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机构承担, 主体按照机关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或社会团体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等资质证明认定;个体诊所 (室) 、个人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和村卫生所 (室) 均按照开办人个人身份证明进行主体认定, 其书写格式如“张某, 男, 某族, 身份证号, 某个体诊所法定代表人”。村集体举办的村卫生所 (室)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法定代表人是村集体负责人的, 违法主体应为村集体。

4.1.2 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违法的主体认定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发[92]22号) 第四十九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登记而未登记即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或者他人冒用法入其他组织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后仍以其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 以直接责任人为当事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 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设立的, 其违法行为由设立单位承担法律责任, 按照设立单位资质证明进行认定;个人擅自设立执业的, 按照违法者个人身份证明进行主体认定。

4.2 调查取证不全面

共16例, 占总例数76.2%, 问题出现率最高。主要表现在无证行医、超范围执业、非法终止妊娠案缺少对非法所得取证;无证行医案未对使用的药品器械取证并封存;违法执业的时间取证不全。有一例无证行医案, 现场检查笔录中记录“桌上放有一本治疗病人的记录本”, 但既未提取书证或其复印件, 又未记录该本上的起止日期、收费金额等内容, 仅在询问笔录中询问“是什么时间开设的”。10例无证行医案均未做出没收药品器械的处理, 没收的违法所得也寥寥无几。这不但不能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反过来却放纵了违法行为, 当其违法的收益大于违法的成本时, 就会在利益的驱动下置法律于不顾, 选择违法结果[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责令停止执业活动, 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 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处以3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擅自执业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因此, 应对其非法所得、药品器械、擅自执业时间调查取证, 而这些案件文书基本都未涉及这些证据, 可能因为取证困难、人情等原因造成。如果取证困难, 应在现场检查笔录中记录取证采取的措施, 相对人如何不配合等, 在询问笔录中也要涉及这些重点调查内容。

4.3 处罚金额过低

评查中发现, 案卷普遍存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偏轻现象, 大都按接近下限处罚, 没有按接近上限处罚的。记录的5例处罚金额过低案例确实有不当之处, 比如一例无证行医案, 其文书中多处记载使用了非卫生技术人员的证据,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 罚款数额应处以3 000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实际却只是罚款1 500元。这些与监督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处罚难、执行难、人情难不无关系, 无形中又起到了放纵违法行为的作用。卫生监督人员应予反思, 摆脱世俗人情关系,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4.4 处罚决定书告知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不当

共16例不正确, 占76.2%, 其中填写“90日”3例, “15日”13例。应准确填写“3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行政诉讼普通时效3个月, 虽然该条明确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仅是国务院行政法规, 不属于除外的范围, 因此医疗卫生行政处罚案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3个月为准, 不适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的15日的规定[3、4]。

4.5 现场检查笔录使用结论性、推断性语言

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必须遵循客观性、真实性原则, 只能如实记录, 不能做任何分析判断, 记录亲眼看到的具体的客观状况, 这在卫生监督执法中时刻强调、人人皆知, 但使用结论性、推断性语言却依然存在。例如“××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无‘护士执业证书’”、“医疗废物未分类”、“未变更执业地点”、“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等等, 尽管大家不认为这些是结论性、推断性语言。只要监督员多加注意, 一丝不苟就可避免这种问题。

4.6 其他

文书中检查地点、询问地点、合议地点、送达地点记录不具体现象普遍存在。地点与地址不同, 应具体到“点”。例如“××东200米路北”、“××路××号××卫生所”、“××卫生监督局××科”都不具体, 应为“××东200米路北××单位××室”、“××路××号××卫生所××室”、“××卫生监督局××科××室”。收件人身份不明占38.1%, 送达回执、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往往只有收件人签名。在签名的收件人既不是该违法主体的法定代表人, 又从未在文书中出现过的时候, 应注明收件人与该违法主体相关的身份。

5 小结

实际工作中监督员努力工作, 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压力, 工作成绩无可置疑。本文以案卷评查为目的, 专门挑出案卷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 旨在提供借鉴, 更好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避免行政诉讼。卫生监督员只要深入学习、认知思考, 一丝不苟, 坚定执法为民的理念, 就能实现卫生监督执法水平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杨洋, 刘颖, 王海新.浅谈医政处罚案件中违法主体的认定[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 17 (5) :111.

[2]张漱洁.提高违法成本遏制非法行医[J].中国卫生法制.2006, 14 (6) :18.

[3]王道才.试论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在卫生行政执法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7, 14 (3) :166.

医疗行政 篇9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 两年威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有立案查处的医疗机构行政处罚案例共65 起, 进行分析。所有立案查处的案件均参照国家或山东省或威海市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并均顺利执行。

2 结果

65例行政处罚案例违法主体分布见表1, 案件案由见表2, 处罚种类见表3, 处罚程序及金额见表4。

3 讨论

分析文中报告的65个医疗机构行政处罚案例, 医疗机构中个体诊所和门诊部存在问题较多, 处罚原因以违法发布医疗广告为主, 占43.1 %, 其次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超出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等问题。

个体诊所和门诊部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力量, 是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有力补充, 但由于个体诊所和门诊部在人员技术上和投资额上相对公立医疗机构有所差距, 对有关法律法规重视和理解上也有距离, 在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出现了较多问题, 违法事实主要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出借或出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超出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和发布违法医疗广告等方面。医疗广告审批与管理分离, 广告监管体系乏力, 执法难度大, 打击力度不够[1]。部分医疗机构受利益驱动, 忽视国家的法律、法规, 发布违规虚假医疗广告, 利用名人的社会效应, 宣称“专治疑难杂症效果显著”, 夸大疾病的诊疗效果, 误导或欺骗消费者。

从案件案由来看,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案件仅为7例, 占10.8 %, 说明近几年关于打击无证行医的专项整顿已见成效, 所采取的媒体宣传、社会公示、专项整顿、监督举报等举措非常得力。从结案来看, 所有案件均自觉履行且完全履行, 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说明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及行政处罚的认知度较高。

鉴于威海市医疗机构行政处罚案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立法, 完善法律法规。现行医疗服务行业管理法律法规较之现状相对滞后, 有的条款可操作性不强[2]。迫切需要对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或地方实施办法以适应卫生监督执法的需要, 使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加强综合治理, 特别是医疗广告的监管涉及到广电、工商、卫生、药监、中医药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 要加强协调, 明确他们在医疗广告执法中的职责和义务, 各个部门需要各司其职, 积极配合, 从防范、查处、曝光3个关键环节入手,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3]。 (3) 创新监督机制, 实行医疗卫生机构试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与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将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与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有机结合, 加强卫生监督力度, 强化医疗机构诚信执业建设, 有力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4) 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 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法律知识, 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 提高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法律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 加强卫生监督员的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 全面提高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 为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做出贡献。

摘要:目的:旨在找出医疗机构及其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市场、整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高执法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对威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7-2008年立案查处的共65起医疗机构行政处罚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个体诊所和门诊部存在问题较多, 主要存在违法发布医疗广告、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超出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等问题。结论:应加大对医疗市场的监督力度, 加强法制宣传, 各部门齐抓共管, 实施综合治理。

关键词:医疗机构,行政处罚,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黄世金.我国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4, 11 (5) :257-258.

[2]杨家福, 赵彦明, 赵凤艳, 等.601家个体诊所执业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4, 11 (6) :360.

医疗行政 篇10

1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欧洲国家依据各自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存在贝弗里奇和俾斯麦两大主导体制。贝弗里奇体系以英国国家医疗服务 (N H S) 为代表, 经历了允许参保人选择初级卫生保健信托机构 (P C T) 、代表参保人购买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主体从P C T改由全科医生直接选择等改革, 加之商业补充医保持续增长, 医保竞争不断增强;在强制性社会保险的俾斯麦体制下, 竞争同样是近期医保体系最重要的现象, 市场竞争使得监管日显重要, 德国、瑞典、荷兰和比利时的模式具有代表性, 具体分析如下:

1.1 集中管制型

管制型的社会医保表现为高度的统一性, 医保资金筹集、分配和待遇标准由政府部门统一制定, 政府还设立医保机构, 负责医保基金管理。瑞典是管制型社会医保的典型, 2000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保绩效评估中, 瑞典位列第一, 这一类型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强制性全民医保。瑞典社会医保参保对象为全体公民, 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随父母参保。在瑞典工作的外国人和在国外工作不足一年的瑞典人均属保险范围。瑞典同时存在商业保险公司开发的补充医疗保险。

第二, 实行社会保险税。瑞典实行社会保险税, 个人按工资收入的4.95%缴纳社会保险税, 约60%用于医保;用人单位按单位工资的32.82%纳税, 近1/3用于医保;自谋职业者按收入的17%-30%纳税。

第三, 实施严格管制。在管理机构方面, 瑞典由统一的医保机构负责管理, 包括病假工资支付;在医疗费用支付方面, 实行严格的中央和州二级预算控制, 中央政府还对州预算设置封顶;在医疗服务提供方面, 公立医疗机构占绝对优势, 也是欧洲唯一实行药品由一家国营公司垄断经营的国家, 其药品价格低于欧洲其他国家约20%左右。

不过, 瑞典这种高度集中并且严格管制的体系, 也造就了政府的资金压力, 2010年其卫生支出占G D P的9.6%, 占财政支出的14.8%。由于体系缺乏竞争, 就医、手术排队现象相对突出。因此, 政府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加大监督力度、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瑞典的医疗服务也开始引入竞争机制。

1.2 自治竞争型

自治竞争型社会医保突出表现为医保机构实行分散、自律的管理, 政府不能干预医保机构具体业务, 只起协调、监督作用。德国是俾斯麦模式的发源地, 较为典型地体现了社会医保的自治和医保机构间的竞争性, 可归纳为以下特征:

第一, 替代型的社会与商业医保体系结构。德国将年收入为4.8万欧元以下的人群纳入社会医保, 而高收入者及公务员则参加商业保险。2003年, 德国社会医保覆盖了近88%的公民;商业保险覆盖10%;其他特定领域的政府项目, 如军人, 警察等覆盖近2%的人口;0.2%的德国公民没有医疗保险覆盖。

第二, 从分散走向集中的筹资机制。德国《社会法典》明确社会医保的自治管理原则, 传统上疾病基金独立向雇主和被保险人筹资。2009年国家健康基金建立, 区域性保费收缴点代替疾病基金, 承担各险种筹资职能, 再按比例划分到各基金, 筹资职能被集中起来。

第三, 竞争性医保机构。德国医保管理由疾病基金会承担, 属于“受国家法律制约的私人公司”, 为非营利性机构, 其所需经费从基金中提取。1997年开始, 德国开始允许投保人自由选择医保机构, 通过竞争提高医保机构的经营效率, 因此, 医保机构经历了整合过程, 数量大幅下降, 截至2009年底共有各类疾病基金202家。

德国社会医保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以及社会保险疾病基金会之间的竞争, 自治性主要表现为疾病基金会的治理结构和工作独立性。这种模式也带来了高昂的管理成本、投保人“逆向选择”风险和筹资公平性等突出问题。

1.3 管制竞争型

管制竞争型的社会医保表现为强制性参保、统一的医保筹集标准和标准化的社会医保福利包, 医保机构为私营保险公司, 但受政府管制, 参保者自由选择保险公司, 体现竞争性。比利时、荷兰属这种模式, 其差异是后者于2006年起由德国模式整合改革而成。这个类型有以下特点:

第一, 强制的全民医保。荷兰医疗保险法案规定所有荷兰公民都必须参加社会医保, 18岁以上的单位就业人员由雇主和个人共同缴纳, 灵活就业人员由个人缴纳;18岁以下公民由政府缴纳。比利时社会医保覆盖所有公民, 参保率约95%, 被赡养人随缴费人参保。两国同时建立了商业补充保险制度。

第二, 统一标准以集中为主的筹资。荷兰医保费包括基础保费和附加保费两部分。基础保费标准由政府决定、医保机构在标准基础上稍加调整收取。附加保费由政府医疗保险局按收入的6.2%筹集, 用于建立风险平衡基金, 调剂各医保机构的财务风险。比利时则与其他险种社保费一起缴给政府社保机构, 进行再分配。

第三, 有管理的竞争性医保机构。荷兰法律规定社会医保由私营非营利性保险机构负责, 并按参保人数提取管理费, 参保人自主选择医保机构以促进竞争;实施有管理的竞争, 政府实行医保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准入、退出机制, 对医保机构进行支出预算控制与付费方式管理等。比利时也规定承办社会医保的医疗机构须属于5个医疗互助基金联盟之一, 参保人可以自由选择医保机构。

这种行政管制和市场竞争结合的模式, 旨在抵冲两者弱点, 平衡公平与效率, 荷兰从自治竞争转而采取有管理的竞争, 正是医保领域有限民营化的成功例子。

2 社会医保的行政监督

社保基金的管理体制具有很深的历史继承性, 其改革也总是小心翼翼, 而构建于基金管理之上的行政监督, 与管理体制改革如影随形, 还呈现明显的险种特点。

2.1 与传统社保行政监督的比较

传统社保行政监督以养老保险为背景展开, 依据社保基金管理模式及其市场经济发展背景, 养老保险行政监督大体可以分为积极型 (P r o a c t i v e) 和反应型 (Reactive) 两类。

积极型监督旨在防范可能出现的基金管理错误, 监督涵盖对基金管理机构各类管理活动, 具有详尽的制度规制, 监督或审计事项非常明确, 具有前瞻性特点。反应型监督基于基金管理者受到管理机制恰当的激励, 具有自我规制动力, 监督仅在激励机制失效时给予干预, 而这种监督方式下, 对基金管理人违反系统规则行为的惩处非常严厉, 监督以回顾性为核心。

从养老和医疗保险比较看, 国外养老保险行政监督研究显示, 管制体系倾向于积极监督, 包括事前审查、系统性监督、指令性整改和纠正错误等;而自治体系则倾向于反应型监督, 包括事后监管、基于异议的查处、协商沟通和以威慑为主的惩处等。在医保监督方面, 欧洲典型国家也存在医保行政监督与管理模式的关联性, 但有各类监督手段综合运用的趋势, 无论管制型还是自治型体系, 采用的行政监督手段呈现兼收并蓄的险种特点, 只是侧重点有差异。

2.2 竞争与医保行政监督

发达国家的社会医保总体表现为分散的管理体系逐步整合以降低管理成本, 较为集中的体系趋于分散以提高效率。而引入适度竞争以提高参保人福利贯穿于这个过程, 在增加医保筹资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严格制约情况下, 引入竞争成为改革措施的最佳选择。1990年代后, 德国、荷兰的社会医保引入了医保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尽管瑞典颁布了禁止风险选择的法律规定, 比利时则竭力避免社会医保市场竞争。然而, 商业补充医保竞争的加剧, 间接影响了社会医保, 竞争成为了医保行政监督绕不过去的现实。

综合上述国家实践, 竞争带来医保行政监督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保机构为了扩张其市场份额, 采取变相降低保费的手段, 如引入官方与非官方保费概念, 以降低缴费吸引参保;同时, 扩大支付范围, 过度扩展政策解释, 如将非支付项目或政策规定已停止支付项目继续给予支付, 以较好的待遇提高竞争力。二是尽可能降低医保机构的管理成本, 如通过降低组织管理成本或顾客服务质量等, 竞争还促进了医保机构之间的整合, 如德国的医保机构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三是在风险选择上, 由于法律禁止医保机构选择参保人, 因此, 他们采取市场选择和设立管理性壁垒等方法降低风险, 并通过向保单风险小的中介机构提供奖励等手段以规避风险。四是医保机构通过社会医保与补充医保支付边界的模糊地带寻求利益, 建立复杂的内部财务和组织安排, 造成管理缺乏透明度。

竞争大大改变了医保运行环境, 即便像瑞典这样集中管制的医保体系, 行政监督作用也日益强化。医保行政监督必须直面市场竞争环境可能驱使管理目标偏离制度目标的现实, 医保机构自身目标与社会医保公共目标间差异的张力不断增强, 迫切需要提升监督能力、提高监督效率、综合运用各种可供使用的监督手段。

2.3 社会医保模式与行政监督

由于在医保领域引入竞争是欧洲典型国家的共同发展方向, 对医保机构实施管理绩效评估便成为各国共同选择;同时采用风险调剂基金平衡不同医保机构由于参保人员疾病风险差异导致的基金风险。与医保行政监督具体策略选择直接相关的, 主要表现为管制与自治两个方面。

管制型医保模式采用相对较多预防性监督手段, 具有较为广泛的行政监督范围。以合法性监督为例, 合法性监督目的在于确保基金可承受、保障范围内的医疗服务可及, 保证医保质量和效率、基金管理行为与法律一致以及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等。医保机构的业务计划则往往须经监督机构批准后实施, 如比利时实行医保机构准入许可和业务合同许可;荷兰对医保机构向服务提供者支付未经正确登记或法律许可的费用, 将被强制纠正;瑞典对医保支付范围实施严格监督, 还发展了系统性基金管理审计。

自治型医保模式往往更多关注宏观监管导向下的医保机构、服务机构行业自律。例如, 德国医保机构和医生或医院所签订的合同是否违背社会公德或一般法律准则属于行政监督范围。在国家实施总额预算控制和采用D R G s对医保机构进行成本核算基础上, 医疗服务合理性监管则交由医保机构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共同组成的委员会审核, 委员会采用系统性“超常检查”与定期“抽样检查”的方法自主管理, 但其他国家则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约束, 纳入行政监督范畴。

3 结语

我国现行的基本医保基金行政监督, 主要按集中管制型的基金管理体系设计, 医保机构由政府直接设立。同时, 多层次医保体系, 尤其是商业补充医保处于建立初期, 医保竞争环境尚未形成, 基本医保基金行政监督以专项检查以及举报查处、基金要情分析及非现场监督等为主要手段。

但这种情况正面临变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政府购买服务将推广, 且凡事务性管理服务, 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 政府职责将转向以市场监管为主。因此, 无论是发展商业补充医保, 还是由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或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基本医保服务, 抑或对现有社保经办机构开展引入竞争机制的改造, 医保的竞争格局终将是一种趋势, 医保领域的行政监管压力将逐步显现。

欧洲国家中, 社会医保管理具有不同的形态, 多数国家承办社会保险的医保机构间存在竞争, 即使像瑞典这样由国家统一管理社会保险的国家, 由于商业补充医保的发展, 医保领域的竞争同样存在, 这些国家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加强医保行政监督的经验值得重视, 其提高监督效果和效率的思路和措施值得借鉴。

摘要:目前, 我国医疗保险体系正处于变化时期, 商业补充医保开始发展,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及加强市场监管理念逐步建立。本文分析欧洲国家在促进医保市场竞争改革进程中具有典型性国家的行政监督情况, 以促进我国行政监督更好地适应医保治理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医疗保险,管理体系,市场竞争,行政监督

参考文献

[1]贺红强.瑞典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J].中国卫生法制, 2013, 21 (1) :45-49.

[2]王琬.德国社会医疗保险组织体制的发展与变革[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 4 (2) :51-55.

[3]周云, 王保真.比利时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简介[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 2003, 20 (1) :8-11.

[4]刘晴.荷兰医改启示:有管理的竞争[J].中国社会保障, 2011, (1) :74-76.

[5]傅鸿翔.医疗需求层次和医疗保险民营研究[J].中国医疗保险, 2011, 35 (8) :16-19.

[6]哈特姆特·莱纳尔斯.德国国家机关对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的监督[J].社会保障研究, 2007, (4) :45-51.

[7]Hans Maarse, Aggie Paulus Gerard Kuiper Supervision in social health insurance:a four country study Health Policy, 2005, (71) :333-346.

[8]Gustavo Demarco Rafael Rofman Supervising Mandatory Pension Funds:Issues and Challenges, Social Protection Unit, Human Development Network, The World Bank 1998.

上一篇:氧化锌脱硫下一篇:质控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