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增值税税收筹划

2024-06-14

农产品增值税税收筹划(精选9篇)

农产品增值税税收筹划 篇1

摘要:销售的实现是企业盈利的第一环节, 销售收入的大小不仅关系到当期增值税的多少, 也关系到当期所得税的多少, 是影响企业税收负担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 对销售环节进行筹划就变得十分关键和重要, 对销售环节进行合理的筹划能够减轻企业的税负, 降低企业现金流, 增加企业的收入, 从而实现企业税收利益最大化。现行的增值税筹划对于销售环节的税收筹划研究和实务操作主要以税负最小化为导向, 从货款结算方式、销售方式、混合销售及兼营、转让定价、利用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述。本文主要从产品价格角度, 结合实例,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税收筹划,增值税,价格,利润

1 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以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 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 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 以期达到最佳的征税效果或者减少税收支出、降低税收成本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

2 产品价格的筹划

产品的价格并不是越高越好, 虽然从理论上说产品价格越高, 厂家的收益就会越大, 但在实际情况中, 产品的销售价格如果提高, 购买者的有效需求就会相应减少, 售价与销售数量之积, 即销售收入, 也会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因而, 价格最高点是企业进行价格筹划时应当注意的。对于价格的筹划用的比较多的主要是关联企业之间转移定价的筹划, 这种筹划方法能够降低上游企业或售货企业的产品价格, 从而减少上游企业的应纳增值税额, 而使得集团公司的总体税负因纳税时间的推移而减轻。在这里不再对转移定价进行研究和举例, 只对理论界没有进行仔细研究的产品内外销和促销定价的问题进行研究和举例。

3 利用内外销价差进行税收筹划

对于企业来说, 一件产品生产出来后, 既可能出口, 也可能内销。于是, 内销价和出口价上便存在了差别。然而, 产品在内销过程中与出口过程中所受到的税收待遇也不相同。企业可以依据国家的政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筹划, 选择有利于企业的方式。增值税出口退税实际是对出口商品实行零税率, 而内销商品则要负担17%的价外税。尽管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可能低于国内市场价格, 但只要其差价幅度在17%的范围以内, 出口还是有利的。所以, 如果具备条件出口, 企业应当充分研究价格、税收和汇率等多种因素, 比较出口和内销的利弊, 做出正确的销售决策。

例:某机械厂是生产法兰盘的专业生产厂, 年生产能力500吨左右。国内市场价格每吨法兰盘为6100元, 市场销路很好, 外贸管理局意欲收购全部法兰盘, 按出口价3700元/吨收购, 给企业80%的创汇额度的提成, 并且企业还可以按1美元提取0.10元人民币的创汇奖作为企业职工奖励基金, 同时在出口政策允许范围内向企业退税15%。假设当时市场上美元兑人民币的比价是1美元=6.30元人民币, 而国家公布的比价为1美元=3.72元人民币。该产品按上期应纳增值税预上期销售收入换算的税率为5.2%, 城市维护建设税率为7%, 教育费附加2%。固定成本总额为475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3176.64元。

(1) 按内销价格计算法兰盘的保本点销售量和年产500吨的盈利额。

(2) 按外销价和相应的出口政策分析计算。

第一, 如按3700元/吨的售价卖给外贸部门, 则企业将可获得利润为-318178元, 计算如下:

第二, 可为国家创汇497312美元, 计算如下:

创汇额=3700×500/3.72=497312 (美元)

第三, 可提取创汇奖49731.2元和创汇额度分成1026451.9元, 计算如下:

提取创汇奖=497312×0.10=49731.2 (元)

此项奖金用于职工奖励基金。

创汇额度分成 (企业) =49731.2× (6.30-3.72) ×80%=1026451.9 (元)

第四, 按销售收入的15%退税, 企业可得净利润为:3700×500×15%=277500 (元) 。

第五, 500吨法兰盘全部外销可获净利润为:

-318178+49731.2+1026451.97+277500=1035505.17 (元)

由此可看出, 该企业产品外销所获净利润大于产品内销所获净利润221697.17元 (1035505.1-813808) , 企业职工又可多得奖金49731.20元, 国家可得外汇497312美元, 对国家、企业、职工个人都有益处。

4 利用促销定价进行税收筹划

在商场的促销方式当中, 会看到“买一赠一”的方式, 这种方式下商场不仅要对销售出去的商品缴纳增值税, 对于赠送的商品也视同销售也要缴纳增值税。但是对于商场来说, 可以在保证销售收入不变的条件下, 改变定价从而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例:某商场每销售一件衬衫赠送一条领带, 每件衬衫的价格为500元, 每条领带的价格为150元。

如果采取“买一赠一”的方式, 则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为 (500+150) ×17%=110.5 (元) , 这样实际上就是销售了两件商品, 一共收取的价款是500元, 但却需要按650元征收增值税。

然而, 如果采取合理定价的办法, 将衬衫的售价定为每件400元, 领带的价格定为100元, 不采用“买一赠一”的方式, 这样商场实际收入还是500元, 但应纳增值税额为 (400+100) ×17%=85 (元) , 这样税负就大大降低了。

5 结论

增值税销售环节的税收筹划涉及很多方面以及关联方, 在现行的商业环境、经营环境下, 企业的决策和税收筹划行为不仅要考虑到企业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到相关的关联方的利益。企业的经营涉及采购、生产、销售等众多环节, 销售环节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在某些情况下对增值税销售环节的筹划方案相比于企业总体的筹划以及总体的战略会存在冲突, 特别是由于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带来的弊端所造成的看不见的成本。

最有效的税收筹划应该考虑所筹划的交易对所有交易方的税收影响, 以及执行各种税收战略的成本。不仅如此, 还要兼顾和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和总体的、长远的企业效益, 尤其在现行的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下, 对于维护和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筹划方法上将会更加注重多边方法而不是单边方法, 在筹划当中将会考虑所有的契约方。另外, 企业的成本并不只是只有税收成本, 企业在进行决策时不能仅仅只考虑税收成本, 还要考虑其他的商业成本, 如果因税收筹划战略的实施引发其他的商业成本的大量增加, 那么这项筹划也不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赵春永.增值税销售环节税收筹划[J].财经学术版, 2010 (6) .

[2]陈晓暾.交通成本、企业竞争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2 (12) .

[3]刘辉.商业企业销售环节中纳税筹划技术的应用[J].商业会计, 2008 (22) .

[4]申艳艳.混合销售行为纳税筹划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6) .

[5]王凤艳.商业企业销售方式纳税筹划法浅析[J].现代营销·营销学苑, 2011 (12) .

[6]公衍梅.企业销售环节增值税纳税筹划[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12) .

农产品增值税税收筹划 篇2

[摘 要]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筹资、投资、理财活动的筹划和安排,从而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经济行为。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究竟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应对?本文从增值税转型内容、涵义入手,通过对转型后给企业影响的分析,指出企业应借助这一机遇,加快投资更新生产设备的步伐,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企业;税收筹划

一、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物服务各个环节所创造的新增价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增值税有三种类型:消费型、收入型、生产型。这三种类型,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从财政收入效果看生产型增值税收入最多,从鼓励投资角度看消费型增值税效果最好,从便于征管的角度看收入型增值税效果最差。

增值税类型的选择,既要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专业化程度,也要考虑政策取向,而社会历史条件与国际环境影响也是影响增值税类型选择的一个现实因素。1994年我国选择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主要着眼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广泛的税基,对于保障财政收入、抑制投资过热、调控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型增值税重复征税、抑制投资、阻碍技术更新等弊端逐步显露出来。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所谓增值税转型,就是将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主要表现在增值税税基的缩减,其核心内容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金中抵扣。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1.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计算抵扣。

2.购进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不得抵扣进项税。

???3.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4.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为3%。

5.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从13%恢复到17%。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内涵

1.突出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

2.平衡不同纳税主体间税负水平。增值税转型主要是针对一般纳税人,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收率一律降低为3%。3.延长纳税申报期限。为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将纳税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4.调整优惠政策。转型改革后,企业购买设备,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其进项税额都可以抵扣。为此,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相应停止执行。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核心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可以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从宏观的角度看,将更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起到积极的作用。从微观看:

1.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1)减少当期应交的增值税

假定A公司需要支付增值税款为200万元,本又购进机器设备一台,不含税价格400万元,增值税68万元。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十年,十年后残值为0,所得税税率为25%。那么:

转型前应缴纳的增值税=200万元

转型后应缴纳的增值税=200-68=132万元

(2)减少当期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转型前应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200×10%=20万元

转型后应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32×10%=13.2万元

(3)增加当期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转型前新增固定资产468万元,在该设备的十年经济寿命里,每年计提的折旧为46.8万元,该折旧冲减利润后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46.8×25%=11.7万元

转型后新增固定资产400万元,在该设备的十年经济寿命里,每年计提的折旧为40万元,该折旧冲减利润后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40×25%=10万元

那么,企业最终的整体税负为:

转型前= 200 +20 +11.7=231.7万元

转型后=132 +13.2 +10=155.2万元

由此可见,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税负影响不仅涉及增值税,还涉及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增值税转型,直接减少税金支出,提高赢利水平;虽然由于转型降低了新增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额,造成企业所得税有所增加,但企业净收益和税后的收益明显提高。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到,企业实施增值税转型后贡献的利润是76.5万元。增值税转型不仅直接减轻了税负,而且对企业经营收益的影响是重大、直接和有效的。

2.降低资产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生产型增值税中,新增固定资产取得的进项税不能抵扣,企业缴纳的增值税额不仅明显增加,而且新增固定资产只能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导致资产价值虚增。而实行消费型的增值税后,固定资产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取得的进项税额一次性全额扣除,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再包含购进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而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减少,推动了企业赢利水平的提升,进而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持有期间的经营成果。

3.提升设备购置当年的现金流量

增值税转型最终要通过降低产品销售成本来提高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转型后,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当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由于增值税支出的减少而有所上升。无疑,这等于为企业筹措了资金,雄厚的资金不仅可以扩大企业规模,而且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降低产品价格

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等长期资本所负担的增值税不得抵扣,这就使得这部分税款资本化,成为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并分期转到产品的价值中去,成为产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这等于固定资产在购买时承担了一道税,征收增值税时又课征了一道税,这就虚增了产品成本,而产生重复征税。货物流通次数越多,重复征税次数也越多。因此,增值税转型后,商品成本也将随之降低,而企业也有了降价的空间。当然,企业的产品能否更加低廉,还要看市场竞争的程度。

二、增值税转型企业的税收筹划

??

(一)企业身份的筹划

增值税转型后,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身份的筹划。由于此次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的为增

值税一般纳税人,而小规模纳税人是不能享受增值税转型的实惠的。因此,对于新办企业,应及时地向税务机关申请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若现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应抓住转型期国家对一般纳税人降低认定标准的契机,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从而搭上享受抵扣进项税的列车。

(二)采购固定资产获取进项发票的筹划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产生投资激励,从而对企业收益产生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规定,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由于我国现行发票管理中有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之分。因此,企业采购固定资产,在注意普通发票与专用发票的区别同时,一定要密切关注供货商开具的发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尽可能地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

(三)采购固定资产选择供货商的筹划

我国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暂行条例》规定,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为17%或13%,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因此,企业在采购固定资产时,必须在不同身份的供货商之间作出选择。假定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不含税价款为100万元。那么,企业向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7万元或13万元=100 ×17%(13%);向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时,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万元=100 ×3%。显然,企业从一般纳税人供货商处采购固定资产能获得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因此,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供货商。

??

(四)采购固定资产抵扣时机的筹划

1.固定资产采购时间的筹划

合理的采购时机可以使企业及时地获取更大的收益。一般来说,企业在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购进固定资产,就可以及时实现进项税额的全额抵扣。否则,若采购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该时期的销项税额,就会出现一部分进项税额不能及时抵扣,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投资作出清晰的财务核算,合理规划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期分批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与企业财税目标的相互配合。

2.固定资产销售时间的筹划

增值税转型前销售固定资产一般免征增值税,转型后出售固定资产视同销售货物,要计算并缴纳增值税。因此,企业销售固定资产应尽量选择在获得较大进项增值税额的当期。这样,就可以保证有足够多的销项税抵减进项税,从而降低增值税税负,达到借转型之势度过经济寒冬的目的。

三、增值税转型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激活企业的投资行为,促使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更新。需要注意的是,《暂行条例》规定企业购进属于不动产(如房屋、建筑物、土地)项目的固定资产,不得抵扣进项税。因此,企业必须把握好固定资产界定的标准及可抵扣的范围,不可盲目扩张。增值税转型,购进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确实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是,企业必须根据其自身经营目标、发展规划及经济状况进行投资选择,万不可为了抵扣而购进固定资产。否则,即便眼下经济增长被拉上去,而这种短期利益行为而造成的经济失衡现象非但不会发生本质变化,且极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增值税转型,税收政策的变动无疑给企业税收筹划以新的空间。企业必须全面了解新法规、政策,学懂弄通,领会悟透,准确掌握其要领。同时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规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正确处理好企业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才能成功地进行税收筹划,为企业增加效益。■

[参考资料]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税[2008]50号)财政部网站.[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

农产品增值税税收筹划 篇3

一、税收政策历程

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历经坎坷, 从1999年国家出台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以来, 嵌入式软件一直未纳入退税范围。

2005年国家更是出台财税[2005]16号明确规定嵌入式软件产品不属于退税范围。该政策出台后, 遭致众多嵌入式软件产品生产企业的意见, 国家于是在财税[2005]165号中做出调整, 改为未单独核算嵌入式软件成本的不得退税。后经多方争取, 财税[2008]92号文才真正放开对嵌入式软件产品退税的限制。

财税[2008]92号在2010年底到期后, 国家在2011年10月才出台财税[2011]100号基本延续了财税[2008]92号政策内容。但在嵌入式软件销售额等计算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动。

二、现行政策及退税方式选择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 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 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一) 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方法

即征即退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3%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17%

(二)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的计算公式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合计-当期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按照下列顺序确定:

1. 按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

2. 按其他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

3. 按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成本× (1+10%) 。

在实务操作中, 由于嵌入式软件产品包含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 软件和硬件常常未单独定价, 故选择第1、2种方法难度较大;第3种方法, 企业只需分别核算硬件、软件产品成本, 相对易行。

现举例说明计算过程:

Q产品售价117万元 (含税) , 折算不含税价100万元

Q产品成本60万元, 其中硬件50万元, 软件10万元

Q产品退税:=[117/1.17-50× (1+10%) ]×14%≈6.3万元

由于“嵌入式软件”不能作为独立的产品存在而销售, 需要嵌入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中并随同一并销售。所以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 企业需要将软件开发所产生的成本和费用, 如人工工资和其他费用等与其他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生产和制造的材料等成本费用进行分别核算。

三、操作流程及要点

以某集团企业为例, 该集团企业按业务类型采取事业部模式进行管理。事业部在生产上接受集团生产管理部门管理、软件开发接受集团科技部门管理, 产品销售接受集团经营部门管理。事业部生产的产品通过内部调拨给销售总公司统一对外销售。根据经营管理特点, 财务部门根据税收政策要求, 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再造。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对各环节、各部门做出具体要求, 明确责任。基本流程如下:

1.由事业部进行软件证书申请→2.事业部提供产品备案信息→3.报经科技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经营部门签字同意→4.财务部门审核后提供税务机关备案→5.财务部将税务机关备案后的信息提交经营部、相关事业部及销售公司财务部门→6.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备案信息进行合同签订、订单录入、财务核算、销售开票→7.申报退税→8.奖罚考核。

(一) 事业部科技部门应及时申请取得《嵌入式软件证书》, 并指定专人及时将事业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员签字确认的产品备案信息 (包括产品编码、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及对应的软件证书) 报经集团科技部门、生产管理部、经营部同意后, 提交给财务部进行税务备案。

(二) 财务部门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积极沟通协调。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同意后, 从备案日期起开票销售的收入开始享受税收优惠。

(三) 财务部门将税务机关备案后的产品信息及时进行公告。生产管理部门应及时根据备案信息进行产品信息维护。经营部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销售总公司及销售人员。

(四) 相关事业部、销售人员及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税务备案信息进行合同签订、下单、财务核算及开票, 确保各环节信息一致。

(五) 相关事业部应避免产品信息变更的随意性, 更不得未经税务机关备案擅自变更产品信息。由于市场需要、技术更新等原因确需变更备案信息的或新增产品类型的, 由事业部以书面形式报经财务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及经营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同意, 做好沟通与协调。

(六) 各销售人员必须认真按照要求签订含嵌入式软件类产品销售合同, 并开具与之相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因特殊原因未按要求开具的, 须由销售人员提出申请, 经销售总公司负责人、经营部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及集团分管领导签字同意。

(七) 为了规范流程, 规避税务风险, 同时调动相关部门、人员积极性, 根据考核办法, 严格进行奖惩。

四、相应要求及措施

(一) 重视嵌入式软件产品退税的严肃性及风险。全公司应高度重视嵌入式软件产品退税的严肃性、严谨性。税收筹划成败关键在于操作的一致性、在于细节。从每份合同的签订到开票收款各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更不能脱节。相关事业部、职能部门应加强信息沟通、协调, 规范操作, 确保退税操作流程符合税法要求。

(二) 提早、持续取得软件登记证书。取得嵌入式软件是退税的第一关, 要持续重视嵌入式软件的申报工作。为了可持续地实现退税, 各事业部应重视申报新的嵌入式软件;同时重视申报时点, 最好在产品投产前就申请下来, 避免产品已生产销售由于尚未取得嵌入式软件证书导致无法享受税收优惠。

(三) 高度重视数据的严谨性, 避免变更随意性。各事业部在取得嵌入式软件证书后, 应第一时间将该软件对应的产品信息以书面形式提供给财务部门、生产管理部。产品信息应严谨, 有标准名称的应与标准名称相同, 并由事业部领导签字确认。一经确认, 除非有客观原因不予变动。

由于客观原因, 确需变更备案信息的或新增产品类型的, 事业部应以书面形式告知科技发展部、生产管理部、经营部及销售公司等, 提前做好沟通与协调。避免变更的随意性, 更不能未经税务备案同意就擅自变更产品信息。

(四) 为了便于管理和辨认, 各事业部的嵌入式软件产品的产品编码必须是特定编码开头, 并且产品名称、规格及所含软件信息必须备案信息相同。非经税务备案同意以及非嵌入式软件产品的产品编码不得使用特定编码。

(五) 应加大惩罚和考核力度, 对于应开未开的收入, 要进一步加强审批流程, 做好记录和统计, 并根据考核办法进行处罚。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 (S) , 2013.

农产品增值税税收筹划 篇4

李卫杰

2013年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

实施“营改增”,有助于消除长期以来我国对货物和劳务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所产生的重复征税问题,为深化产业分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三次产业融合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对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但“营改增”的实施也将对部分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服务业中的有形动产租赁行业,由原来的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后,其税率由原来的5%提高到17%,且税基的计算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若不经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其增值税税收负担将大幅提高。

有形动产租赁包括有形动产融资租赁和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两项具体的业务。融资租赁区别于传统经营租赁的本质特点在于以承租人占用融资成本的时间计算租金,而传统的经营租赁则以承租人的使用时间计算租金。融资租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融资方式,由于它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将“融资”与“融物”结合了起来,更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在全世界发展起来,当今已成为企业更新设备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在遵循税法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以达到总体税负的最小化。具体到单个税种,税收筹划的目标是绝对税额和相对税额的降低。而相对税额的降低主要是在应纳税额总数无法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规划,实现应纳税额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最小化,体现货币的时间价值。根据增值税、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等政策的规定,笔者认为对于有形动产租赁业的增值税税收筹划,可以从销售额、进项税额、税率、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使用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来统筹考虑,以实现增值税税负的降低。

一、对销售额的筹划

1、不存在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服务

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时,其设立的程序不同,对其后续应税销售额的确定产生巨大影响。目前市场主要存在经过相关部门审批设立和未经过相关部门审批从事融资租赁服务业务两类企业。财税〔2013〕37号第三十三对于销售额做了一般性规定,销售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是指价外收取的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不包括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对于经过相关部门批准设立从事融资租赁服务的企业来讲,政策对其销售额进行了特殊规定,而且对于该类企业,实施前后的政策差异较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规定,对于经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银监会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扣除由出租方承担的有形动产的贷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安装费、保险费的余额为销售额。在实施“营改增”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中确定营业额为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除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包括由出租方承担的货物的购入价、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运杂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贷款的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新旧政策最大的差异在于出租货物的购入价和增值税在确定销售额时能否扣减。

经过以上政策的分析,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是否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从事融资租赁的企业,其销售额的计算方法差异很大,企业在计算时必须根据自身的资质情况,在核算销售额时重点关注以下内容。首先,在核算销售额时,减除的范围中已经不包含购买出租货物的购入价格和增值税,若盲目的扣除购入价格,少申报销售额,可能会存在稽查补税、滞纳金、罚款的风险。其次,对出租货物购入时原始凭证的获取必须合法规范。合法的原始凭证是确认销售额的基础,政策明确规定纳税人从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应当取得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的有效凭证。否则,将不得扣除。

2、兼营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应税服务

增值税、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政策明确规定,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将从高适用税率或征收率,企业应避免因为自身核算的差异而造成税负的提高。此处的分别核算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将企业的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其他应税服务分别核算,因为在“营改增”后,以上三项应税收入在缴纳税种、适用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可能,分开核算便于企业考核自身经营业绩的同时,为规范税收核算和缴纳、税收筹划奠定了基础。二是对于“营改增”前后的有形动产租赁业务分别核算,政策明确规定,纳税人在本地区试点实施之日前签订的尚未执行完毕的租赁合同,在合同到期日之前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缴纳营业税。“营改增”实施后将存在同一业务缴纳两种税的情形,分别核算更便于企业权衡不同税种的税负差异,选择综合税负较低的方法进行纳税。

二、进项税额的筹划

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进项税额对企业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转变观念,适应从缴纳营业税到增值税后新的税收管理方式和企业的经营模式。在缴纳营业税时,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时,可以获取正规的发票,或者无法正规的发票时,在价格因素的驱使下也愿意购买,只要能正确核算营业额即可。而征收增值税后,严格的增值税抵扣凭证认证、稽核制度对增值税抵扣凭证的获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增值税进项税额能够抵扣,必须确保增值税抵扣凭证的来源渠道和凭证本身的真实性。首先,有形动产租赁企业在购买用于出租的设备时,尽量从经营规模大、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购买。同时,购买设备必须支付的安装费和服务费等尽量纳入购买设备价款中,可以增加增值税进项税额。其次,企业尽量将非主营业务外包或者成立专业的服务公司,如货物运输服务或者设备的售后保修服务在资产租赁公司为非主营业务,企业的运输业务,尽量外包给具有资质且能够开具正规发票的运输企业提供运输服务,以获取更大金额的进项税抵扣。第三,虽然增值税抵扣采用规范的认证和稽核制度,但是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情形也时有发生,企业在获取销售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一定要具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如果不能确定真伪时,可以向税务机关求助,避免取得非法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不能抵扣,产生新的税收风险。

三、税率选择的税收筹划

税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应纳税额的多少。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的规定,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以试点实施之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有形动产为标的物提供的经营租赁服务,试点期间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讲,试点实施前购进的有形动产,属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其标的物产生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为了平衡税负,此部分经营租赁业务可以选择使用原来5%的营业税税率纳税,也可以选择使用3%的征收率,采用简易计税办法缴纳增值税。税率由原来的5%降低到3%,对于此类业务选择缴纳增值税明显有利。此处必须注意,政策中只明确了试点实施前购进的有行动产提供的经营租赁服务,对于融资租赁服务,不能选择使用简易计税办法征收增值税。

试点纳税人在本地区试点实施之日前签订的尚未执行完毕的租赁合同,在合同到期日之前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缴纳营业税。在试点实施前,无论是企业提供的融资租赁服务还是经营租赁服务,如果已经签订了租赁合同,企业可以继续按照合同的规定继续 履行合同至到期,按照营业税的规定缴纳营业税。

小规模纳税人在试点实施前已经签订了租赁合同,无论是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试点实施后均需要按照营业税税率缴纳营业税直至合同到期,到期后可选择使用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对于试点实施前应税服务年销售额不满500万元的企业,可以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可以不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此时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核算规范程度、购入设备或服务能否取得专用发票、主要客户对发票的核算要求、按照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差异等因素选择17%的适用税率或3%征收率。

案例:宏达资产租赁公司年营业额600万元,2013年7月1日购买设备A和设备B,设备A与光明公司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设备B与凯越公司签订了经营租赁合同;2013年8月2日购进设备C,属于定向为光明公司购入并计划于8月10与光明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宏达资产租赁公司该如何选择缴纳的税种及税率。

解析:宏达公司年营业额600万元,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且不同设备的收入分别核算。因设备A、B属于在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实施(2013年8月1日)前购买并已经签订了租赁合同,设备A属于融资租赁性质,试点前和试点后的租赁收入均需要按照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直至合同到期;设备B属于经营租赁,其租赁收入则有两种选择,试点实施后即可以继续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也可以在试点后选择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此时选择缴纳增值税明显有利,因其计税依据是相同的。设备C是营业税改征收增值税后购买,购买设备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无论其用于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其租赁收入均应该按照增值税适用税率17%计算销项税额,缴纳增值税。

若宏达公司年营业额不超过500万元,未达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则“营改增”后设备A、B都需要按照5%的税率继续缴纳营业税直至合同到期,此处需要注意,虽然设备B为经营租赁,但“营改增”后设备B的租赁收入不能选择使用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因政策中列明只有一般纳税人的经营租赁行为可以选择使用;设备C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四、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筹划中的运用

税收优惠政策更多的是鼓励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类的行业,或者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以实现宏观调控和政策的导向。使用税收优惠政策来进行税收筹划也是最常用的税收筹划措施。税收优惠方式通常包括减税、免税、退税等方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条件,尽量满足税收优惠要求,减少应纳税额。

1、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运用

经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此处的增值税实际税负,是指纳税人当期提供应税服务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占纳税人当期提供应税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的比例。

而对于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纳税人,不能享受增值税税负超过3%的即征即退政策。对于该类企业,尽量按照《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或者《融资租赁管理条例》等的规定,获得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门的批准,享受此项税收优惠政策。

2、税收定额减免政策的运用

企业在经营中需要录用新员工时,可优先录用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人员,以享受定额税收减免。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照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可上下浮动20%。

五、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税收筹划

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筹划而获取的收益更多是体现在货币的时间价值上,实际上是获取了一批无息贷款。若从缴纳税款的总额来讲并无变化,只是体现在不同的筹划方案未来应纳税额导致现金流出量现值的差异。财税〔2013〕37号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服务完成的当天。

有形动产租赁特别是融资租赁的服务期一般较长,付款日期和付款金额通常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而付款日期和金额可以由双方自由商定。融资租赁企业购入设备后,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一次抵扣,而其销项税额需要根据每年的融资租赁收入与17%的增值税税率确定。假设某公司提供5年期的设备融资租赁服务,总的融资租赁收入为500万元,现有两种收款方案,方案一为每年等额收款100万元,方案二5年分部收取50万元、100万元、120万元、150万元、80万元,折现率(通常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8%,则两种方案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和分别为399.2万元和392.76万元,现金流量现值之和与税率的乘积就是销项税额。企业应该选择折现金额最低收款的方案。

农产品增值税税收筹划 篇5

一、增值税进项税抵扣方法的新变化

增值税法开始于1994年, 自从运行以来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做出了多次对应的科学调整, 2012年我国国家税务总局以及财政部合作颁发了《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 (财税[2012]38号, 以下简称《扣除办法》) , 其中对于一系列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纳税主体重新做出规定, 一改现行单纯依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来核算抵扣进项税的方法, 而是确定了三种新的进项税核定抵扣方法 (投入产出法、成本法、参照法) , 转向依照纳税主体单位月份所消耗农产品的实际数量计算抵扣进项税款的纳税方法, 这是自增值税进项税法开始实施以来关于农业税收政策的新一轮调整, 这一税收方法的运行影响深远, 尤其对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税收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

二、以往进项税抵扣方法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税收的影响

以往的进项税抵扣方法已经在农产品领域被运行很长时间, 大体含义为:无论农产品加工企业所采购的农产品能否被生产、利用, 或者生产利用以后的副产品能否被售出, 都要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具体的计算方法为:当期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当期购入农产品数量×购买单价×农产品进项税额扣除率。

这种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便于操作, 易于农产品企业以及税收部门双方同步计算、操作, 也非常有利于税收部门检查、核对各个企业的增值税缴纳情况, 但是其中存在着弱点, 例如:一些企业自行更改开票时间来更改纳税日期, 蓄意拖延纳税时间;或者扩大开具采购数额、充当进项税额;把已经花出的装卸费、运输费以及交往费用等全部纳进农产品采购价格, 就是为了提高抵扣、控制增值税的缴纳规模, 也虚幻、表面地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控制企业的纳税数额。

三、新的增值税进项税抵扣方法的分析

(一) 纳税主体的最新确定

最新更改的《扣除办法》中规定: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液体乳以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的增值税纳税群体纳入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群体。此次的进项税抵扣方法重点针对于购进农产品的企业, 着重于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排除专门进行农产品贸易或流通的企业。然而, 若是采购原始农产品开展商业贸易的企业则为本次进项税的纳税人, 就需要依照新的《抵扣方法》来核算。

例如:一个植物油生产企业, 于2012年8月 (新的《抵扣方法》实施后) 采购了黄豆7000吨, 生产成本为5000元/吨, 用在加工豆油的为4000吨, 另外的3000吨作为对外销售。

对于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部进项税的计算则要依照新的税法来进行, 无需将其中用做对外销售的部分排除在外。

(二) 企业纳税负担的影响

其中的第七条“本办法规定的扣除率为销售货物的适用税率。”即纳税人销售的货物适用13%税率的, 则扣除率为13%, 纳税人销售的货物适用17%税率的, 则扣除率为17%。

其中规定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纳税形式与数额产生影响, 打破了以往单一适用税率的纳税方法, 如果企业出售的是单一商品则采用17%的税率, 这必然会使销项税额上升;相反, 如果企业出售的是非单一商品, 而是多种类的混合货物, 而且很难进行清楚分类, 则需要根据规定采用从高税率, 这必然会增加农产品企业的纳税负担。

(三) 投入产出法带来的影响

《扣除办法》规定:“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包括行业公认标准和行业平均耗用值) 确定销售单位数量货物耗用外购农产品的数量。

可以简单认为:是参照售出加工产品的数量来核算其消耗量进而决定需要抵扣的进项税数额, 而且仅仅允许在当期抵扣。即:依照单耗农产品数量进行核算。具体的计算方法为: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 (含税) ×扣除率/ (1+扣除率) 。

这种抵扣方法具有如下影响:第一, 易于计算, 操作简单, 而且易于被理解与普及实行;第二, 所耗费的农产品数量可以参照共同的标准, 相关的税务机关会通过调查来决定, 这样就方便了相同行业数据的对比分析, 使各个企业能够横向对比各自得失, 提供了纳税参照物;第三, 实行同一行业一致的农产品单位消耗用作扣除标准, 会影响企业的税负。如果没有客观地依照企业的现实, 单纯统一抵扣计算指标, 一旦企业事实上所耗费的农产品远远超过规定指标, 可能造成一定数额的进项税永远无法抵扣, 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例如:计算生产菜籽油的进项税额, 菜籽出油率低则会加大对菜籽的消耗, 反之, 高的出油率则会消耗少量的农产品, 设国家规定出油率为36%, 现实的出油率为40%, 那么每售出一百吨菜籽油依照国家标准来计算则耗费了263.16 (100/36%) 吨菜籽, 事实上企业却耗费了250 (100/40%) 吨菜籽, 由此, 企业会多抵扣13.16吨菜籽油进项税;相反, 如果将二者调换, 也就是企业出油率为36%, 国家指标为40%, 则会导致同样数量的菜籽油的进项税无法抵扣的现象。

(四) 成本法带来的影响

《扣除办法》规定:“依据试点纳税人年度会计核算资料, 计算确定耗用农产品的外购金额占生产成本的比例。”

这一规定方法可以被看成:利用售出商品的成本所消耗的农产品采购金额, 将此金额乘上17%或者13%扣除比例即为进项税额 (属于当期允许抵扣的范围) , 具体的计算方法为:当期主营业务成本×农产品耗用率×扣除率/ (1+扣除率) 。

这一方法对于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影响注意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不同企业会利用不同的成本计算策略, 例如:运用分批法与运用品种法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结果, 无法符合本理论的相关规定, 无法被操作和掌握;第二, 需要相对繁琐的计算与预算估计, 其中涉及到会计技术, 对于数据的精准性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中企业成本的计算金额会直接影响到抵扣金额, 也为税收部门的核查工作带来了困难, 一旦企业与税收部门出现意见分歧, 就会加重矛盾的产生;第三, 这一抵扣方法更加注重参照企业经营的具体现实状况进行核算, 这对于企业来说更加合理、公正。进项税额的计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农产品企业如果直接采购农产品进行销售, 需要采用:当期销售农产品数量/ (1-损耗率) ×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13%/ (1+13%)

损耗率=损耗数量/采购数量

2.农业企业采购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不形成实体产品, 用这样的方法核算进项税:当期耗用农产品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13%/ (1+13%)

总的来看, 新的增值税进项税抵扣方法较以往的抵扣方法更具有针对性, 能够更加公平、有效地确定农副加工企业的纳税额, 从征税角度来讲也加大了税收的力度, 防止企业把应缴税金人为的后延, 无论对于国家的税收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建秋.梁莱歆增值税纳税人的身份认定与小企业纳税筹划[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2 (07) .

[2]梁文涛.新税法下增值税的纳税筹划[J].企业管理, 2009 (02) .

[3]代鸿顺, 李平原.DAI Hong-shun.LI Ping-yuan平衡点法在增值税筹划中的运用[J].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20 (04) .

增值税税收筹划探讨 篇6

1.1 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企业要进行增值税税收筹划

税收的本质特点决定了税收筹划的存在。税收就其本质来说, 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 凭政治权力按预定标准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它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无偿性。

1.2 进行增值税税收筹划是企业的一项基本权利

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税收是企业财产所有权的单方向转移增值税税款的支付是企业资金的净流出, 而且没有与之相配比的收入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说, 节约增值税税款支付等于直接增加企业的净收益。

1.3 有利于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纳税人作为社会经验活动的参与者, 其基本的目的是获得经济收益。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降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减少纳税人的有关成本或费用, 因此实现纳税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税收筹划的题中之意。

2 增值税筹划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2.1 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税收筹划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基本适用税率为17%, 少数几类货物适用于13%的低税率, 一般纳税人允许进项税额抵扣。小规模纳税人中, 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劳务、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劳务为主, 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 适用6%的征收率;小规模商业企业适用4%的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不同身份的纳税人适用不同的税率, 税收优惠政策也不同, 而且差异很大, 这为增值税纳税人在身份选择上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由于考虑因素不同, 筹划的思路也会有不同, 以下主要通过增值率判定法来对纳税人的身份进行选择。增值率= (销售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 /销售额。

从两种增值税纳税人的计税原理来看,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的计算是以增值税额作为计税基础, 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是以全部收入作为计税基础。在销售价格相同时, 税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增值率。一般来说, 对于增值率高的企业, 适于作小规模纳税人;反之, 则选择作一般纳税人税负会较轻。在增值率达到某一点时, 两者税负相等。这一点我们称之为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

假设某企业增值率为V, 不含税销售额为X, 不含税购进额为Y;

则V= (X—Y) /X×100%两边乘以X, 再乘以17%;

得 V×X×17%=X×17%—Y×17%;

所以,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 V×X×17%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X×6%另两者相等;

得 V×X×17%=X×6%, 解得 V=35.29%。

有上述计算结果可知, 当增值率为35.29%,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相等;当增值率大于35.29%时, 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轻于一般纳税人;当增值率小于35.29%时, 一般纳税人税负轻于小规模纳税人。如果企业的销售价格是含税的销售额则有: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X/ (1+17%) ]×V×17%,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X/ (1+6%) ]×6%另两者相等, 解得 V=38.96%, 如下表:

销售额的节税点增值率一览表:

例如某公司销售高档服装, 每年不含税销售收入300万, 购进服装成本为70万元, 其为一般纳税人。

税收筹划前负担为:

(1) 增值税应缴税金=300万元×17%-70万元×17%=51万元-11.9万元=39.1万元。

(2) 其他税收忽略不计, 不考虑月度均衡。

该公司进行税收筹划活动, (1) 再注册同样股权的服装销售公司, 分别销售150万元; (2) 两个企业一套人马, 业务统一, 核算分开; (3) 分别申请为小规模纳税人。

税收筹划后负担为:

(1) A企业应缴增值税150万元×6%=9万元;

(2) B企业应缴增值税150万元×6%=9万元;

(3) 合计:增值税税收负担18万元;

(4) 其他税收忽略不计。

税收筹划效果:

(1) 节约增值税39.1万元-18万元=21.1万元;

(2) 节税比例为53.97%, 效果显著。

2.2 销项税额的税收筹划

(1) 折扣方式经营。

折扣销售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 因购货方购买数量较大或购买行为频繁等原因, 而给予的购买方价格方面的优惠。这种行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普遍, 是企业销售策略的一部分。由于折扣是在销货方实现销售的同时发生, 因此, 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 可按折扣后的金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令开发票, 不论在财务上如何处理, 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2) 混合销售方式经营。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税法规定对于混合销售行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以及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 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 视为销售货物, 应当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 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 不征收增值税。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直接用其征收率和营业税税目中的税率相比较, 选择有利的方式来纳税。对一般纳税人来说, 如果按营业税纳税, 税负会更低, 因而可以通过控制营业税税目下的营业额, 使其成为营业税纳税人, 这样就只需交纳营业税, 从而降低税负。

2.3 进项税额的税收筹划

进项税额的税收筹划主要是指进项税金转出实际上是销项税金实现, 应该是转出越少越好, 但是, 由于条件限制, 转出多少不是纳税人所能左右。好在进项税金转出比较复杂, 制度制定者给予一定程度选择, 产生了税收筹划的空间。

如某公司为一般纳税人, 生产农业有关的服装和使用17%税率的西服, 免税产品、应税产品未单独核算。企业2007年每月的农业免税产品销售60万元, 西服含税销售额为40万元;用于生产农业服装的进项税额预计3万元, 用于生产西服的进项税额预计2万元。

税收筹划前负担:

(1) 应提销项税=40/1.17×17%=5.81 (万元) 。

(2) 应转出进项税=[60/ (40/1.17+60) ] ×5=3.19 (万元) 。

(3) 应纳增值税税额=5.81-5+3.19=4 (万元) 。

税收筹划活动:

(1) 税法规定, 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 应当单独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

(2) 单独核算农业用的服装、西服销售额。

税收筹划后负担:

(1) 应提销项税=40/1.17×17%=5.81 (万元) 。

(2) 应纳增值税税额=5.81-2=3.81 (万元) 。

税收筹划的效果:该公司节约税收0.19万元。

2.4 税收优惠的税收筹划

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是最没有风险的税收筹划, 也是最有效的税收筹划。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有两类: (1) 中央政府制定的全国统一的税收优惠; (2) 纳税人与地方政府“博弈”的税收优惠。

运用税收优惠有一定的假设条件, 有时候假设条件难以实现, 为此, 要和生产技术供应销售部门多沟通, 寻找空间, 促使享受税收优惠的假设条件成立。

摘要:介绍了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结合具体实例, 通过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税收筹划、销项税额的税收筹划、进项税额的税收筹划等方法对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进行税收筹划。通过对经营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 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 以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 使企业总体成本的降低和收益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税收筹划,增值税,筹划思路方法

参考文献

[1]计金标.税收筹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36.

图书出版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 篇7

图书出版企业一般会将印刷业务交给专门的印刷企业, 若采用委托加工的方式, 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 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料, 即图书出版企业提供纸张等主要材料, 则图书出版企业将加工印刷的图书收回时, 就支付的加工费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 税率为17%。若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5]165号) 规定, 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 自行购买纸张, 印刷有统一刊号 (CN) 以及采用国际标准书号编序的图书、报纸和杂志, 按货物销售 (13%税率) 征收增值税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出版社与印刷企业的博弈, 如果印刷企业要求执行13%的税率, 出版社很可能不会将印刷业务交给该印刷企业, 所以, 很多时候印刷企业按17%的税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里假设执行13%税率) 。

筹划策略:比较委托加工方式下与非委托加工方式下, 图书出版企业印刷业务的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选择可抵扣进项税额大的方案。

案例1:2012年6月某图书出版企业委托一家印刷厂印刷1, 000册图书。为完成该项印刷工作, 现有两种方案:

方案a:采用委托加工方式, 即该图书出版企业提供纸张等主要材料, 总计X元, 支付印刷厂加工费Y元, 均为含税价格, 则:

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X+Y) ÷ (1+17%) ×17%=0.15 (X+Y) 元

方案b:该印刷厂自行购买纸张等材料, 该图书出版企业一次性支付印刷厂一笔货款, 总金额记为Z元, 为含税价格, 则:

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Z÷ (1+13%) ×13%=0.12Z元

比较方案a和方案b:

0.15 (X+Y) 元=0.12Z元, 则Z=1.25 (X+Y)

0.15 (X+Y) 元>0.12Z元, 则Z<1.25 (X+Y)

0.15 (X+Y) 元<0.12Z元, 则Z>1.25 (X+Y)

筹划结论:当Z=1.25 (X+Y) , 即当一次性支付总金额等于图书出版企业提供的纸张等原材料及支付的加工费的1.25倍时, 两种方案可抵扣税额相同;当Z<1.25 (X+Y) , 即当一次性支付总金额小于图书出版企业提供的纸张等原材料及支付的加工费的1.25倍时, 方案a可抵扣税额较方案b更多些, 选择方案a有助于获得更大的节税效果, 反之, 选择方案b更有利于图书出版企业获得税收效益。

二、广告业务收入的税收筹划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 (财税[2011]111号) 中第三十五条规定, 纳税人提供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应税服务, 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 从高适用税率。图书出版企业生产销售图书应按照1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营改增”后广告服务纳入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文化创意服务征收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适用6%的税率。此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中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综[2012]68号) 的规定, 原适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税字[1997]95号) 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的提供广告服务的单位和个人, 以及试点地区试点后成立的提供广告服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后, 应按照本通知的规定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 按照提供增值税应税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和3%的费率计算应缴费额, 并由国家税务局在征收增值税时一并征收。“营改增”之前, 若广告收入与杂志发行收入合并核算, 则一同缴纳增值税, 当月购进材料可全部抵扣进项税额;若二者分开核算, 杂志发行税收按13%的税率计算增值税销项税, 广告收入需缴纳5%的营业税及3%的文化事业建设费, 且购进材料中用于广告支出的部分不能作为进项税抵扣, 所以广告服务收入是否与图书出版发行收入分别核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没有固定的模式。“营改增”后, 广告服务纳入文化创意服务中, 统一改征增值税, 相应的企业日常采购业务和服务性支出项目的进项税额用于广告业务的部分也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这是否会影响核算方式, 需要进一步筹划。

筹划策略:计算图书出版企业分别核算与不分别核算收入的应纳税额, 选择使企业税收负担最小的方案。

案例2:某杂志社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发行杂志的同时提供广告业务, 2012年9月取得杂志发行收入500万元, 广告收入120万元 (均不含税) , 当月购进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金额200万元。

方案a:杂志发行收入与广告收入合并核算, 由于广告服务与杂志发行应税项目收入没有划分, 所以一并按照较高税率13%缴纳增值税, 则:

当期销项税额= (500+120) ×13%=80.6万元

当期进项税额=200×17%=34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80.6-34=46.6万元

税后收益=500+120-46.6=573.4万元

方案b:杂志发行收入与广告收入分别核算, 杂志发行税收按13%的税率计算增值税销项税, 广告收入需缴纳6%的增值税销项税及3%的文化事业建设费, 则:

当期销项税额=500×13%+120×6%=72.2万元

当期进项税额=200×17%=34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72.2-34=38.2万元

当期应纳文化事业建设费=120×3%=3.6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与文化事业建设费合计=38.2+3.6=41.8万元

税后收益=500+120-41.8=578.2万元

筹划结论:杂志发行收入与广告收入分别核算比二者合并核算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因为, 虽然分别核算中广告服务取得的收入需要缴纳3%的文化事业建设费, 但是广告服务单独核算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6%, 远低于合并核算13%的税率, 综合起来分别核算可少纳广告服务收入乘以4%的税额。

三、成立旧书销售公司的税收筹划

古旧图书是《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法定免税项目, 该处古旧图书专指从社会上收购来的古书和旧书, 并非企业本身滞销的。通常图书出版企业会有滞销的图书, 如果企业能够成立一家独立核算的旧书销售公司, 由该旧书销售公司从图书出版企业购得旧图书, 然后再对外出售, 这样独立核算的旧书销售公司销售的旧书就属于免征增值税的范围。一般而言, 纳税人直接零售给消费者的价格要高于销给旧书经营公司的价格, 以此计算的销项税也会大于后者。

筹划策略:计算出版企业直接对外销售滞销旧书及利用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成立旧书销售公司销售旧书的应纳增值税税额, 选择集团利益最大化的筹划方案。

案例3:2012年12月某图书出版企业资金短缺, 急需处理一批囤积的旧书, 企业进行盘点估算得出该批图书总价格800万元 (含税, 下同) , 成本为300万元。

方案a:直接面向消费者5折销售, 则:

图书出版企业应纳销项税额=800×50%÷ (1+13%) ×13%=46.02万元

进项税额=300÷ (1+13%) ×13%=34.51万元

图书出版企业应纳增值税=46.02-34.51=11.51万元

图书出版企业税后收益=800×50%÷ (1+13%) -300÷ (1+13%) -11.51=353.98-265.49-11.51=76.98万元

方案b:图书出版企业成立一家下属的旧书销售公司, 并以4折的价格将该批旧书销售给旧书销售公司, 然后再以5折的价格卖给最终消费者, 则:

图书出版企业应纳销项税额=800×40%÷ (1+13%) ×13%=36.81万元

进项税额=300÷ (1+13%) ×13%=34.51万元

图书出版企业应纳增值税=36.81-34.51=2.30万元

旧书销售公司应纳增值税=0万元

图书出版企业税后收益=800×50%÷ (1+13%) -300÷ (1+13%) -2.03=86.46万元

筹划结论:成立旧书销售公司能够享受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不仅能够节约税收成本, 还能增加出版企业总体利润, 长远来看, 这项投资或许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经营。

摘要:图书出版企业需要缴纳的税种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房产税等, 其中增值税所占比重最大。为扶持图书出版企业发展, 国家已经给予图书销售13%的增值税税率优惠。但是图书制作过程中的纸张、印刷、装订、稿费、审稿等一系列成本费用中, 有大部分不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图书出版企业为降低整体税负, 提高利润率, 有必要进行税收筹划。

关键词:税收筹划,增值税,税收负担

参考文献

[1]秦玲.图书出版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以西安市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 2012.5.

[2]曾萍.转制后出版企业纳税筹划[J].经济研究导刊, 2012.32.

新制度下增值税税收筹划的思考 篇8

增值税的筹划可以从纳税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出口退税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人们通常认为, 小规模纳税人由于没有进项扣除, 所以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 但实际并非尽然。对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筹划, 可以通过计算增值率和抵扣率来判定。

(一) 均衡点增值率判别法

增值率=征收率÷增值税税率

适用不同税率情况下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无差别均衡点增值率 (见表1) 。

无差别均衡点意味着在某个特定的增值率下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有相同的税收负担, 即税负无差别, 纳税人身份的选择无差异;而在特定增值率点的两边,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有不同的税收负担, 当增值率高于无差别均衡点增值率时,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大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 这时小规模纳税人税收负担较轻, 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较有利;反之, 增值率低于无差别均衡点增值率时, 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较轻, 则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较有利。

(二) 均衡点抵扣率判别法

抵扣率=1-征收率/增值税税率

适用不同税率情况下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无差别均衡点抵扣率 (见表2) 。

无差别均衡点抵扣率的含义是:当企业可抵扣的购进项目占不含税销售额的比重在无差别均衡点抵扣率时,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有相同的税收负担, 即税负无差别, 纳税人身份的选择无差异;当企业可抵扣的购进项目占不含税销售额的比重大于无差别均衡点抵扣率时, 一般纳税人税负轻于小规模纳税人, 这时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较有利;当企业可抵扣的购进项目占不含税销售额的比重小于无差别均衡点抵扣率时, 则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这时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较有利。

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因此, 可以对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分别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

(一) 销项税额的纳税筹划

在保证产品销售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销项税额, 可以有效减少增值税负担。而销项税额的多少与销售额紧密相关, 销售额的实现又取决于销售方式, 不同销售方式下税法规定了不同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销售额的确定方法。

1、销售方式的税收筹划。

企业的销售方式多种多样, 除了一般销售方式以外, 企业还经常采用各种促销方式以扩大销售额, 如折扣销售、现金返还、赠送购物券等。选择何种促销方式, 关键因素即税收负担的高低。这时不仅要考虑增值税, 还要考虑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种的税负高低, 根据企业各税种的综合税收负担的高低来确定销售方式。

2、结算方式的税收筹划。

在增值税条例中根据结算方式分别规定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因此, 要推迟纳税义务的发生, 关键是采取何种结算方式。纳税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进行筹划。纳税人通常采取以下两种结算方式:

第一, 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税法规定, 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都是以合同约定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因此, 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 在应收货款一时无法收回或部分无法收回的情况下, 可以选择赊销或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经过测算, 采用这两种结算方式, 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流动资金, 节约银行利息支出。

第二, 委托代销方式。委托代销商品是指委托方将商品交付给受托方, 受托方根据合同要求, 将商品出售后开具销货清单并交给委托方。此时, 委托方才确认销售收入实现。因此, 根据这一原理, 如果企业的产品销售对象是商业企业, 并且产品以商业企业再销售后付款结算方式的销售业务, 则可以采用委托代销结算方式, 根据实际收到的货款分期计算销项税额, 从而延缓纳税时间。

利用结算方式进行税收筹划的目的都是为了推迟纳税时间, 获得递延纳税的利益。

(二) 进项税额的增值税纳税筹划

增值税采用进项税额凭购货专用发票扣税法,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的货物不能进行抵扣, 或只能抵扣3%, 为了减少纳税时抵扣过低带来的税收负担的加重, 一般纳税人必然要求小规模纳税人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小规模纳税人价格折扣是多少才合适?这里存在一个价格折让临界点。

根据测算,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不同税率情况下的临界点 (见表3) 。

当增值税税率为17%, 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时, 价格折让临界点为86.80%。这意味着当小规模纳税人的价格为一般纳税人的86.80%时, 即价格折让幅度为86.80%时, 无论是从一般纳税人处还是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 承担的税负相等。其他组合含义相同。

企业在采购货物时, 可根据以上价格临界点值, 正确计算出临界点时的价格, 从中选择采购方, 从而取得较大的税后收益。

三、兼营与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 企业的跨行业经营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兼营和混合销售就是指纳税人在经营活动中同时涉及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税法对这两种经营行为如何征税做出了比较明确的界定, 企业在其经营决策时若能做出一些合理的税收筹划, 可以获得节税利益。

(一) 兼营的税收筹划

税法规定, 对兼营行为, 纳税人若能分开核算的, 则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不能分开核算的, 一并征收增值税, 不征营业税。这一征税规定说明, 在兼营行为中, 属于增值税的应税货物或劳务不论是否分开核算, 都要征增值税, 没有筹划余地;而对营业税的应税劳务, 纳税人可以选择是否分开核算, 来选择是缴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

兼营行为的产生有两种可能, 进行筹划时也应按照实际情况分别处理。

1、增值税的纳税人为加强售后服务或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 涉足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提供营业税的应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 若该企业是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 因为提供应税劳务时, 可以得到的允许抵扣进项税额也就少, 所以选择分开核算分别纳税有利;若该企业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则要比较一下增值税的含税征收率, 选择不分开核算有利。

2、营业税纳税人为增强获利能力转而也销售增值税的应税商品或提供增值税的应税劳务。这种情况下, 由于企业原来是营业税纳税人, 转而从事增值税的货物销售或劳务提供时, 一般是按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方式来征税, 这和小规模纳税人提供营业税的应税劳务的筹划方法一样。

(二) 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

税法对混合销售的税务处理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 (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 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即个体经营者) 的混合销售行为, 视为销售货物, 应当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 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 不征收增值税。这里所谓“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 并兼营非应税劳务”, 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销售额与非应税劳务营业额的合计数中, 年货物销售额超过50%, 非应税劳务营业额不到50%。

纳税人在进行筹划时, 可以通过控制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所占比例, 来达到选择缴纳低税负税种的目的。在实际经营活动中, 纳税人的兼营和混合销售往往同时进行, 纳税人只要使应税货物的销售额能占到50%以上, 则缴纳增值税;反之若非应税劳务占到总销售额的50%以上, 则缴纳营业税。

四、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

(一) 选择经营方式

通过选择经营方式进行筹划, 即选择是自营出口还是来料加工方式, 使用的出口退税方法不同, 得到的退税额也不同。自营出口, 包括进料加工, 一般采用“免、抵、退”税办法办理出口退税;来料加工则采用“不征不退”办法。

一般来讲, 对于利润率较低、出口退税率较高及耗用的国产辅助材料较多 (进项税额较大) 的货物出口宜采用进料加工方式, 对于利润率较高的货物出口宜采用来料加工方式。

选用“免、抵、退”方法还是“免税”方法的基本思路, 就是如果出口产品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小于为生产该出口产品而取得的全部进项税额, 则应采用“免、抵、退”办法, 否则应采用“不征不退”的“免税”办法。

而对于退税率等于征税率的产品, 无论其利润率高低, 采用“免、抵、退”的自营出口方式均比采用来料加工等“不征不退”免税方式更优惠, 因为两种方式出口货物均不征税, 但采用“免、抵、退”方式可以退还全部的进项税额, 而“不征不退”免税方式则要把该进项税额计入成本。

(二) 选择出口方式

对于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有两种出口方式, 即自营出口和代理出口。两种方式均可获得退税但数额却不尽相同。

在退税率与征税率相等的情况下, 企业选择自营出口还是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 两者税负相等。

在退税率与征税率不等的情况下, 企业选择自营出口还是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 两者税负是不同的, 即选择自营出口收到的出口退税数额小于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获的出口退税数额, 选择外贸企业出口有利于减轻增值税税负。

五、利用税收优惠的规定进行筹划

增值税有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要通过自身创造条件, 来适应税收政策的要求, 以享受国家的减免税规定, 达到少缴税的目的。例如, 某钢铁生产企业的主要原材料为废旧钢材, 除少数来源于废旧物资单位外, 大部分来源于个体的废品站, 从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购入的材料有合法发票可抵扣进项税, 而从个人处收购的不能按收购额的10%抵扣进项。对此, 企业可以自己依法设立废旧物资回收公司, 从个人处收购的废旧钢材通过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后, 再由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开具发票给钢铁企业入账。

参考文献

[1]、余文声.纳税筹划技巧[M].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3.

浅析企业增值税消费税的税收筹划 篇9

关键词:增值税,消费税,税收筹划

一、税收筹划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合法前提下, 自觉运用税收、会计、法律、财务等综合知识, 采取合法合理或“非违法”的手段, 通过策划涉税活动来规避或减轻税负, 以期降低税收成本、价值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将它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结合, 对企业降低税收成本, 提高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有助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通过税收筹划, 选择纳税较小的方案, 有助于企业合理合法减轻税收负担, 减少交税, 节约成本支出,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

2.有助于企业现金流出最小化。通过税收筹划, 企业将应该交纳的税款延缓, 获得了资金在延缓这段时间的时间价值, 相当于获得了一笔没有利息的贷款。

3.有助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税收筹划需要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 需要企业自觉把税法的各种要求贯彻到其各项经营活动中去, 使得企业的纳税观念、守法意识都得到强化,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增值税、消费税的税收筹划

(一)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1. 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的筹划。具有混合经营行为和从事兼营业务的纳税人, 对于混合经营收入和兼营收入要考虑缴纳增值税划算, 还是缴纳营业税划算。在进行筹划时, 主要比较增值税和营业税税务的高低, 从而选择税负较低的税种。

2. 销项税额的税收筹划。应主要考虑销售方式的税收筹划和结算方式的税收筹划, 看企业在不同销售方式下的税收利益。企业应尽量采取有利于自身的结算方式, 推迟纳税时间, 获得纳税期的递延。如不能及时收到货款, 采用代销或分期收款结算方式, 可以避免垫付税款。

3. 进项税额的税收筹划。主要是供货方的选择和固定资产购进时间的筹划。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 可开具增值专用发票, 企业可以抵扣, 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 开具普通发票, 一般不能抵扣, 故尽量选择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企业应合理安排购进固定资产的时间, 控制购进固定资产专用发票认证时间, 统筹考虑购进设备的时机, 企业在增值税税额较多的月份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可以减少当月缴纳的增值税及附加, 减少企业现金流出, 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

4.增值税减免税的税收筹划。常用的是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税和国家对福利企业的优惠。

5. 具体案例分析。分公司变子公司, 享受农产品免税政策。某公司是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 该公司下属农场、加工厂两个分公司, 集奶牛初加工、深加工一身。生产产品有鲜奶、奶制品等几十个品种。年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 增值税率是鲜奶13%, 其他奶制品17%。由于公司不需要对外采购原材料, 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少, 公司的增值税负较高, 成为公司发展的障碍。

6. 筹划分析。该公司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 将公司原有的分公司变为子公司, 农场、生产车间均单独注册为独立核算的子公司。这样, 农场生产的牛奶按照市场价格销售给生产公司, 生产公司为其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凭证。农场作为农业生产者享受增值税免税待遇, 不必缴纳增值税;而生产部门可以凭农产品收购凭证上注明的收购金额, 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以每年5000万元的收购额计算, 公司可以少缴纳增值税650万元。

(二) 消费税税收筹划

1.关联企业转让定价。与增值税不同, 我国消费税只对应税消费品的生产企业征收, 商业企业不征收消费税 (烟草批发除外) 。利用这一特征, 如果企业集团内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机构, 则企业可以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转让定价”的避税方法, 以较低但不违反公平交易的销售价格将应税消费品销售给其独立核算的销售机构, 再由该销售机构以高价卖出, 以此降低集团的整体税负。

2.选择合理的加工方式。消费税筹划中, 关于企业经营方式有委托加工、自行加工两种。选取委托加工还是自行加工存在一个以外部加工费金额为参考的平衡点。在平衡点处两种方式的税后净利相同;在平衡点以上时, 自行加工方式较优;在平衡点以下时, 委托加工方式为优。

3.兼营多种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时的税收筹划。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没有分别核算销售额、销售数量的从高适用税率。此外, 对于粮食白酒除了要征收20%的比例税还要征收0.5元/斤的定额税。因此, 当与之相比税率较低的应税消费品与其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时, 不仅要按20%的高税率从价计税, 而且还要按0.5元/斤的定额税率从量计税。与白酒类似的还有卷烟。所以, 企业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时最好独立核算以降低税负, 应将不同消费品分开按品种销售给零售商, 分别开具发票。在账务处理环节对不同产品分别核算销售收入, 以降低应税消费品的总体税负。

4.具体案例分析。设立销售子公司, 减少税基近一半。某著名白酒生产企业, 生产销售的白酒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 产品供不应求, 2007年以零售价82元/斤的价格销售100000斤。纳税情况

应交消费税= (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 (销售金额×比例税率)

= (100000×0.5) + (100000×82×20%)

=169万元

筹划思路:为扩大销售, 防止假酒冲击市场, 同时成立自己的营销网络, 酒厂决定组建独立核算、独立纳税的销售子公司。经估算, 按30元/斤价格销售给销售公司, 销售公司再以82元/斤的价格对外销售。筹划后的纳税情况

应交消费税= (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 (销售金额×比例税率)

= (100000×0.5) + (100000×30×20%)

=70万元

筹划结果表明, 少交消费税:169-70=99万元。

综上所述, 增值税、消费税税收筹划是企业在纳税上的一种精心安排, 企业只要巧妙运用税收筹划的方法, 就能为企业带来现实和预期的收益, 可使企业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减轻税收费用支出,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管理法》 (2001) .

[2]国家税务总局:www.chinatax.gov.cn.

上一篇:内部管理制度下一篇:系统集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