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符号的历史(共8篇)
化学符号的历史 篇1
摘要:阐述了当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引入文化和符号两个概念,对历史文化符号作了诠释,旨在以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为基础,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化,符号,保护体系
0 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每个时期的人类都在城市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历史文化遗产便是其中不可磨灭的一笔。但是现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和传统的概念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在当代的社会意识中,人们将建筑性物证扩大到基地,从而将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到自然和环境遗产化,甚至还包括地方方言、传统技能、生活方式等等。
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性遗产(有形遗产)和非物质性遗产(无形遗产)两大类,而在物质性遗产中又分为不动产(自然和建成的)和动产(艺术品)两种。西方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物质到非物质的过渡,并且将遗产从精神的需求与现实的生活环境、生活品质相关。
1 当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建国以来,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经经历了从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过程,保护范围扩大,这反映在遗产的数量上。但是登录制度不完善,在册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偏少,国家级、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在一起不足10万处,历史风貌保护街区也只有上百处。与中国的历史年代和国土面积相差数倍的英格兰,其登录在册的历史建筑有50多万处,保护区8 000多处。在制度方面确立了法律制度的核心地位。
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群众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实施旧区改造式的大拆大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行为还在继续,究其保护不力的原因,主要有:1)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不应当作经济实体看待。2)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认识不足——特别是无形(精神)遗产的保护相对有形遗产薄弱。3)现今的工作过多地注重理性思维和工程技术,但是精神的东西是隐性的,无法用效果图的方式进行表现。
由于城市遗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对于其保护的研究则不能仅仅停留在片面的物质性的或技术性的研究上。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知识价值是其价值的精髓,同时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要做到保护工作的成功就要重点把握文化,使其成为保护工作的基础。所以,该从何种方面去把握则是本文要重点强调的内容。
2 两个概念的解读
2.1 文化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1]。英文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原意指对自然界生物的驯化、培育、耕种,进而演变为对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教化、培养、训练;中文的文化一词源自《易经》中的“人文化成”,和西方有所区别,其更偏重伦理道德教导,从而合乎礼仪规范[2]。
简而言之,历史文化指的是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反映当时当地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笔者认为只是将文化的前面加上了历史时段的范畴而已。但是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理解,对于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其历史性已经并不重要了,它已经超越了它原来的含义。所以对于遗产的关注,讨论其历史性并不是很重要,文化才是核心。
文化的构成:DAvid总结文化的要素主要为3个——符号、定义和价值观。这些是用于解释现实和确定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3]。
文化的核心是其符号系统。不难理解,文化需要表达,符号是语言和实物组成的,文化通过符号语言表达出了它的价值和定义。明显的符号可以很容易感知文化,如各个地方的方言、建筑形式等等。
2.2 符号
研究符号学,首先要对符号概念本身有一个正确认识。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尚不深入。目前,较为流行的界说来自于双重意义学派的思想,即把符号看作是“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并由此概括出符号的3个必备特征:1)符号必须是物质的;2)符号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代表其他东西;3)符号必须传递一种社会信息,即社会习惯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赋予的特殊意义。这一观点把符号的物质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4]。另外维基百科中将符号定义为“在一种认知体系中,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不妨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
由于文化的构中含有符号的因素,符号学便很容易与文化相结合,将更加突出文化符号的作用。
3 历史文化符号的诠释
当符号学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时,文化的核心内容便会清晰的表达出来——隐性的意识形态遇到显性的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便会以载体的形式表达在世人面前,这就是人所感知的文化的内容。由此,历史文化符号便可以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而反映。事实也确实如此,举个通俗的例子:大雁塔反映了盛唐和佛教文化,其建筑结构反映了当时的风格;羊肉泡馍是生活的反映;陕北民歌是独特的艺术形式。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讲,历史文化符号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物质存在是表象的反映,是世人最先接收到的信息,虽然具有空间意义,但这仅仅是那时那刻的信息而已,不具有时间意义,其可读性比较狭窄,内涵也不丰富;物质已表达了原本就在那里的涵义,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而历史文化符号则确切的表达了已在的涵义。
历史文化符号的重要性反映在其是超越历史文化遗产本身的精神存在。物质是一时的,但精神是永恒的。虽然不能说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符号就反映了遗产的全部信息,但那是精髓的反映。诚然这种符号会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发生改变,如:地方口音。
那么,历史文化符号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则扮演着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4 以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为基础,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首先要加强符号学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确立了符号的核心地位才把握了文化。但是不可否认,在现在社会中,对符号的重视会有所偏差,比如为了达到某种利益而有意的作出一个迎合的举动是司空见惯的,且这种迎合往往伴随着商业利益的获得。当开发商把目光转移到历史文化符号上的时候,符号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卖点——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而沾满了铜臭。其次,在保护的工作程序中,由于历史文化符号是历史文化的核心,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前,首先进行系统的历史文化符号的保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历史文化符号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浓缩和抽象表达,认真解读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可以使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以历史文化符号为基础也包括了尽快完善历史文化符号保护的政策措施内容,使其成为隶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的根本子法。众所周知,法律手段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其是否完善往往反映着名城保护的效果如何。我国现在只有一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各个地方的保护实施除了这部法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政策和规定。这些法规和政策其实形成了一个只有塔尖和塔基,而缺少丰厚的塔身的现状,换句话说,在保护法下的各种相关子法、专项规定还很少。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专项规定,既保证了历史文化符号的价值,又避免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偏离正确的轨道。最后,历史文化符号的基础是否可以托起遗产保护的上层建筑,除了客观条件如政策措施的完善外,城市规划从业人员高素质的文化内涵及文脉解读能力也是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建立历史符号保护系统的重要一环。众所周知,规划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内容就是进行物质建设,但是,这其中往往太偏重于技术的过程,造成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理解的不到位,从而出现质量较低的规划成果。
5 结语
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比如:形成原因复杂,规模结构巨大,对其的整体保护往往要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握保护的核心,从核心出发去思考问题。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作为基础,正是从核心出发,是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第一步。以此为指导,我们的保护工作才可以在有的放矢的情况下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冬妮.知识分子的智慧与耿直——访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J].理想空间——城市遗产研究与保护,2004(4):51-52.
[2]王铭玉,宋尧.城市符号学研究20年[J].外国语,2003(1):18-19.
[3]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4]杨勇翔.城市更新与保护[J].现代城市研究,2002(3):18-19.
[5]任文喜,王志军.古城改造中历史文脉的延续——以安阳古城为例[J].规划师,2008,15(4):21-23.
[6]王浩慧.注重文化教学培养文化意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2):15-17.
化学符号的历史 篇2
在初中化学中有许多化学符号,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这些符号不仅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分化点,很多学生因为没有掌握好化学符号而对化学失去兴趣与信心,使得成绩下滑,甚至从此放弃化学的学习。如何防止学生在学习化学上的过早分化?学好化学符号成了学生学习化学第一关。结合课标要求,教材的安排及平时教学经验,为防止学生在学习化学上的过早分化,在化学符号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1、为了便于化学符号的教学,分散教学难点,教材中已经把符号分散出现。因此,在一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让学生记忆一些在一、二单元中出现的化学符号,避免后续集中学习的困难。注意记忆时符号与名称的对应。
2、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从中寻找规律。如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四氧化三铁(Fe3O4)与三氧化二铁(Fe2O3)等。
3、避免学生用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记忆化学符号。如水(H2O)可以读者氢二氧一来记忆,甲烷(CH4)可读着碳氢四来记忆。如果学生用记英语单词的方法来记忆化学符号后果不堪设想,学习化学的难度可想而知。
4、教师在上课时有意说和书写,强化学生注意或引起学生有意注意,以便学生熟练记忆化学符号。
5、在平时,教师应注意强化学生运用化学符号的意识。用的多了才能记得住,记得牢,用能使人熟,熟能生巧。
化学符号语言的特点及读法研究 篇3
关键词:化学符号 符号语言 读法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所特有的交流工具,能够将人类思维的抽象形态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门学科均有自身独特的学科语言,掌握学科语言是每一个学科领域研究者所必备的技能,也是跨入该领域的第一道门槛。犹如呱呱坠地的婴儿,学会语言表达是人生开始的第一步。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是探究物质结构及其性质规律的学科。化学语言则是人类对化学学科进行长期探索的进程中,为了表达化学物质、再现人类的思维过程而形成的科学语言。通常情况下,化学语言可分为三大类:文字语言、图表语言以及化学符号语言[1]。其中,化学符号语言是区别于其他学科语言最明显的语言,有着鲜明的特点。
二、化学符号语言的特点
化学符号语言是化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载化学知识的作用。随着化学这门学科逐步发展和壮大,为了便于书写和记录,化学符号语言应运而生。作为化学学习者沟通交流的工具,化学符号语言既与汉语语言有着相通之处,也有其独创性的一面,下面将化学符号语言的特点归纳如下。
(一)抽象性特点
符号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所创造的一种标记,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按照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的理论[2],一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的,能指即一种物质的中介物,所指为其心理再现,所指和能指结合为一体的过程则是“意指”,其产物便是符号。如化学符号语言中常用的加热符号“△”,能指为火(或其他热源),所指为加热,例如:汉语表达内容为“对高锰酸钾进行加热,生成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的句子,可以通过抽象的化学符号语言结合而成的化学方程式来表达:,若没有一定的化学知识背景,则很难理解这一串相应的化学符号的意义,充分体现出其抽象的内涵和特征。
(二)简明性特点
化学符号语言是化学学习者用于传达信息的方式和工具,因此,符号语言是否简明扼要、能否让读者一目了然,极大地影响到信息的有效传递。现行元素符号(原子序在100以内)为元素拉丁文名称的首字母大写或再加上一个相应的小写字母来表示。如常见的钾元素的符号表示为“K”,钙元素的符号表示为“Ca”,利用化学符号表达各种化学式及化学反应,能够使读者一眼便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若使用繁冗的文字语言表达,则会显得繁琐,也不利于理解及交流。例如,阿莫西林成份的化学式为C16H19N3O5S·3H2O,若用汉语表达其复杂的结构特征,很多篇幅也不一定能表达清楚,而化学符号语言的发明,却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正如温德尔里希(Rudolf Winderligh)[3]所说:“化学式是而且仍将是物质组成及物质间所发生过程的可以想象的最简明的表达方式。”
(三)准确性特点
化学作为一门严谨的自然学科,决定了化学符号语言要高度准确,不应有歧义。在化学符号语言中,各类符号所表达的含义准确、唯一。如异戊烷结构简式为,从结构简式中可看出在第二个C原子上有一个-CH3,其余C原子上均为-H。准确表示出异戊烷的微观结构。
(四)通用性及规范性特点
化学符号从混乱到统一,历史进程较长[4]。如今,化学符号的使用在国际上基本已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极大地推进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化学符号经过长期地演变,现已成为各国化学研究者交流的通用语言,使其具备了国际化的特征。譬如化学式H2O,任何具备一定化学基础知识的人,都能够明白其所指代的含义。如一个玩笑所说:假如你走出国门,口渴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时候,只要将化学符号H2O写出来,别人就会明白你需要水。
三、化学符号语言汉语读法研究
通常情况下,化学符号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元素的化合价(如符号为Na,读作:钠的化合价为正1价)、离子符号(如符号Ca2+,读作:钙离子)、元素符号(如符号Fe,读作:铁元素)、化学式(如符号KI,读作:碘化钾)、化学方程式(如符号Ca(OH)2+CO2=CaCO3↓+H2O,读法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5]。在以上几种类型当中,作为化学符号语言中最常见的化学式,其读法和汉语的关系最为紧密,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汉语语法习惯的脉络。下文以化学符号中的化学式为例,探究化学符号语言的读法特点。
(一)化学介词使用及读法
化学介词[6]指的是化合物中基本结构组分间互相结合关系的连缀词。常用的化学介词有“化”“合”“代”“聚”4个。
在化学符号语言的读法中,化学介词通常被用来连接两个名词,例如符号为H2S2O3的物质,汉语读法为:硫代硫酸,即硫酸(H2SO4)中的其中一个“O”被“S”所代替,形成了H2S2O3。在汉语中,“代”作为“代替”之义时,词性为动词,而在硫代硫酸(H2S2O3)这个名称的读法中,“代”作为连接“硫”和“硫酸”这两个名词的词,为化学介词,表示元素之间相互结合的关系。
再如,“化”字常出现在“某化某”式的结构中,既可以表示“化合”反应,也可以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之间发生“化合”行为的过程,因此,“化”既是动词,也是名词。例如:NaCl的汉语读法为:氯化钠。从其字面意思探寻而知,该物质由“钠”和“氯”两种物质“化合”而来,代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化”作为连接“氯”和“钠”这两个名词的词,为化学介词,也能够表示元素之间相互结合的关系。
(二)修饰词头应用及读法研究
在化合物中,每种元素的化合价常常呈现多种价态,为了区分这些不同的价态,在化学式读法中,引入了修饰高低次序的词,汉语中称之为“词头”。在词头的辅助下,能够对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进行描述和区分。化学中常见的修饰词头及其在化学符号语言中的应用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词头的运用一般是以形容词和名词结合的情况出现,形成“形容词+名词”的“形名词组”,如“高”“亚”“次”等汉字在这里为形容词,“氯酸”为名词。在化学中,类似的词头还有“偏”(如偏氯酸钠)“原”(原硅酸)“过”(过氧化钠)和“超(超氧化钾)”等,相同的名词被不同涵义的词头所修饰,能够表达千姿百态的化学物质,以此来体现看似相似的物质间本质上的差别。例如,汉语中的“大熊猫”和“小熊猫”属于不同的两个科,具有本质上的区别。限于化学学科的专业性,各种词头的运用在此不一一解释。
由上文可知,化学符号语言从诞生到如今逐步规范、统一,形成了带有浓厚的汉语文化色彩的语言名称,这也凸显出汉语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及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一门独创的学科语言,化学符号语言有其特点和规律;同时,由于化学符号语言的工具特性,纵使其千变万化,汉语的语法特色和习惯对其读法的影响也仍有迹可循。
参考文献:
[1]徐秋云,李远蓉.试论化学语言及其教育价值[J].化学教育,2006,(9):11-14.
[2]李爽.视觉符号的抽象程度与意义表达[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23.
[3]郭保章.论化学命名法和化学符号的历史演变[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41-47.
[4]许国良,王兵,陈占华.化学语言史研究 (Ⅰ)——化学符号的产生与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4):75-80.
[5]迟少辉,王祖浩.化学符号认知规律的微观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王宝瑄.1980年《无机化学命名原则》介绍[J].化学通报,1983,(2):57-58.
化学符号的历史 篇4
历史文化的基本表达方式
教育传承。教育传承是我国的历史文化最传统的传承方式。在教育体系中, 历史文化能够通过各种各样书面的、文字的形态进行传承, 汗牛充栋的书本就是它很好的物质载体。另外教师的讲授是通过口头形式来传播历史文化内容。通过书本和口头的传播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想象中的体验和间接的感受, 让人们对历史文化有一些大致的了解, 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去接触、体验、学习历史文化。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人均教育水平的提高, 这种方式成为最普及、最基础的传承方式。
媒介传播。自大众传媒产生以来, 就拥有了传播历史文化的功能。在现代社会, 大众传媒通过自己独有的方式对历史文化进行创意表达和传承表现得更加明显。比如在广播、电视上会播放反映各地历史文化风貌的节目, 电视剧、广告、电影等形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尤其是纪录片拥有记录功能, 它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下了一定时期的历史、人物、人文地理等, 人们在通过大众传媒观看纪录片的时候, 能够从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一种多方位的体验。
产业开发。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 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也带来了消费结构的转变, 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刺激了文化市场的成长、成为文化产业的原动力。各地纷纷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遗址、寺院、园林等有形的文化遗产, 儒道释、舞蹈、文学、戏剧、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民俗等非物质文化资源都在开发之列。成功的代表有很多, 比如印象刘三姐、故宫、井冈山、九寨沟。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培育新项目、打造品牌等多种途径来增加历史文化的价值。人们在进行文化消费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表达的现代性挑战
市场化的影响。现代化、全球化带来了经济人。著名的经济人假说虽然是西方经济学者提出的理论, 但是在当今中国社会依然有一定的适用性。“经济人直接指向利润最大化, 重经验、重体验, 因而不同程度地妨碍了正常的人类理性。”[1]经济功利主义让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具有了很多功利色彩。一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 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 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谋求利益最大化, 因此就忽视了文化、价值观等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 在人们通过市场经济对历史文化进行产业开发的时候, 也往往忽视了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例如人们在对旅游景点进行开发的时候, 存在一些低层次、粗放型、雷同化和破坏性的问题, [2]没有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
大众化带来的挑战。大众文化盛行, 传统历史文化逐渐失落, 传统的价值观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在《民众的反抗》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大众文化这个概念。大众文化是被大众所接受和追捧的文化。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相比, 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大众媒介性等特点。在大众传媒 (尤其是电子媒介) 兴盛以来, 文化能够被大批量、低成本地生产、复制, 文化消费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文化的以上几个特点变得更加明显。大众文化让人们获得了娱乐体验, 能够消除人的孤独感, 但是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单一化和商业化, 认为大众文化消解了大众的主体性和反抗社会的意志。从长远来看, 大众文化的媚俗、同质等将会消解历史文化本身的价值, 导致人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
全球化的渗透。全球化带来了全球的扩张和个人的失落。在我国文明转型的过程中, 这种冲突表现得尤为明显。近年来, 人们纷纷感叹过年没有年味、没有新鲜感, 对年失去了兴趣, 却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表现出越来越高涨的热情。每当这样的节日来临, 商家都会利用这样的机会进行商业宣传和促销。KFC、麦当劳等外国的快餐连锁更是开遍全中国, 中国的餐饮文化免不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变得不中不西。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 中国历史文化的出路在哪里,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像封建社会那样闭关锁国, 又万万不能失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
现代性挑战下历史文化的开掘与表达
现代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对传统的消解, 这一特点在历史文化上尤其突出。波德莱尔说:“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和偶然, 是艺术的一半。”[3]其过渡、短暂和偶然的特征增强了人们内心的文化疏离感。历史文化在多元文化震荡的现代社会呈现出一种零落的碎片化形态。而要让历史文化在现代性的土壤上重展枝叶, 需首先复活历史元素, 进而形成文化符号, 而后在现代性的情境中重构历史文化的生命力。
历史元素的激活。历史文化得以表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历史元素的有效提取和再现。当代社会, 历史元素的运用主要出现在影视剧、商业活动、旅游开发等领域。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表达方式, 但问题在于这些表达重在观赏, 而忽略了人们的互动与体验。此时历史文化只是作为标本陈列在人们面前, 因而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复活历史元素最为关键的就是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体验, 还原或模拟一种历史的情境。所谓体验, 意在强调民众的参与活动。如传统的庙会、民俗节庆通过组织、吸引民众加入来增强历史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保证特定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所谓情境的还原与模拟实际上是指对历史文化的充分阐发, 如对端午节的文化传承, 一直以来强调吃粽子、赛龙舟是对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 这一历史情境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此同时, 端午节的另一种文化意涵则被忽略了。端午作为汉民族夏季驱除瘟疫的一个传统节日, 其挂菖蒲、蒿草、艾叶, 熏苍术、白芷, 喝雄黄酒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由于一直以来未予以阐发和重视, 也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 其文化生命力逐渐暗淡。端午节因后人对屈原精神的阐发, 其文化意义变得更丰富, 它又因赛龙舟、吃粽子这种可以体验的纪念方式得到了较好的传承。
文化符号的流行。在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刻全面的解读、记忆、体验之后, 要使其广泛深远地流传, 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形成历史文化的独特符号, 并使之成为一种时尚。如果说屈原、粽子、龙舟是端午节的符号, 那么武王伐纣、周公营洛、刘项对峙、陈桥兵变……则是河南的历史文化符号。同样的, 这些符号之所以只能在银幕上热映而未能在人们生活中流行, 这不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阐释或无法直接体验, 更重要的原因是其作为文化符号的“标出性”未得到充分开掘。
因为, 符号的意义恰恰在于“意义不在场”, 符号过程以意义不在场为前提。文化符号的标出性有组合、聚合、分布、频率、意义、历时六种标准。 (1) 文化符号在不断凸显其独特性、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流行的强势。但影视剧中对这些历史文化符号的解读和表现往往有所偏重或改造, 可能与其本来面目有较多出入, 很难形成一种认知的共识。并且不同的影视剧或文化产品表现的题材各不相同, 很难满足文化符号的组合、聚合和频率标准, 因此历史文化很难“标出”。
粽子、龙舟由于其高频率、长时间的出现, 因此具有的标出性就尤为适合做端午节的文化符号。而挂菖蒲、蒿草、艾叶, 熏白芷, 喝雄黄酒在现实生活中的淡出也就使得它们无力提携端午节, 更无法充当具有标出性的文化符号。生活中, 文化衫、纪念品、特产其实就充当着文化符号, 而历史文化的流行则要依靠系列的、深度的、利于广泛传播的标出性文化符号。正如艾柯所说:“最终, 符号实际上不是符号, 而是像结构那样把部分衔接并联系起来的整体语意场。”
现代情境的重建。历史文化的元素及其承载者——文化符号所处的环境事实上是现代语境, 因此其表达方式也要适宜于现代情境。在应对现代性挑战的过程中, 人们已经作出了许多探索。历史文化的传承形态已经从史书、民俗志演进到了教科书、畅销书、影视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物等;其表达方式除了原来的科班讲习、四历游览外, 更是出现了“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蒋勋细说红楼梦”等表现方式;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接受心理也经历了皓首穷经到修身养性、放松消遣的转变, “明朝那些事儿”式的解读受到人们的青睐。
技术的更迭推动了历史文化的表现方式, 动画也开始承载历史文化;而社会的变迁更是大胆地“改造”了历史文化, 大到网络游戏三国系列、小到扑克牌游戏《三国杀》, 折射出了“扭曲的现代性”的文化心态;而国学热、养生热的文化热潮则让《论语》、《弟子规》、《本草纲目》等又在现实情境中流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在追求历史文化表达技巧与策略的同时, 务必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尊重历史文化, 务必时刻保持对“人”的关怀。现代性情境的重构从本质上讲也是从现代社会的境况出发, 思量“人”对历史、对文化的精神需求, 考虑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空白, 将历史文化转化为一种健康的现实需要, 开掘出历史文化的精神力量才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杨增和.文化转型与话语增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1.
[2]范周.亲历·见证·思考——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五周年学术论文精选集:24.
化学符号的历史 篇5
关键词:化学学习;书面符号形式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1-001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化学学习中,教材以及其他一些学习材料主要是通过书面符号形式来表征各种化学信息的。这些符号中既有文字符号,也有如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的化学用语符号(简称化学符号),还有表示物质结构、工艺流程图、实验操作图、实验装置图、结构示意图等图形符号。笔者的研究发现:书面符号形式不同,会导致学生在信息量、信息获取偏向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等方面产生差异。研究设计和实施
笔者选择“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命题为研究的载体。涉及到二氧化锰、浓盐酸、氢氧化钠等物质概念;圆底烧瓶、长颈漏斗、酒精灯、导气管、集气瓶等实验仪器,还涉及加热、尾气处理、向上排空气法等实验操作。笔者设计了七种书面阅读材料,共分两大类型(见表1)。
本研究于2009年7月在江苏省某市高一暑期兴趣班实施,被试对象为初三毕业即将升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来自该市各地区各层次的学校,生源面广,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较能代表该市学生的整体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保证我们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推广性。笔者将该兴趣班的学生随机划分为7组,每组20人,共发放问卷140份。实施前所有被试已经由一位教师讲述了有关氯气性质的内容,测试结束后,笔者对部分被试进行了访谈。数据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研究结果和分析
2.1 书面符号形式显著影响学生获取的信息量
我们对每位学生在“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请尽可能多地写出”中的答案进行统计,每获取一个信息点记1分。将学生的总分通过spss11.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见表1。
由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1)在单一符号化方式中,学生通过文字符号阅读材料获得的信息量最多,化学符号类最低。单一符号各形式对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4)。(2)符号组合方式更利于学生获取信息,且在数量上与单一符号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9)。(3)符号组合方式中,文字、图形、化学符号组合方式最利于学生信息的获取。几种组合方式间在学生获取的信息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研究结果显示,文字符号形式利于学生信息的获取,这是因为“语言文字符号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多层次结构。因而这种系统显得特别复杂,又特别有效”。语言文字通常能将命题中的各种关系进行分解,并分别加以说明,然后再通过语言文字进一步加以重新组合,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有关该命题的认识。图像符号往往具有原来的人或物的形态,虽然它已不再是原物,只是一种代表性的符号,但却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在笔者的调查中学生对这种方式最感兴趣。但这种符号形式也具有多维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它往往能将事物的全部面貌一齐展示出来。如果学生的分析和抽象等能力有限。则难以把握住图像中所隐含的所有信息。化学符号属于语言符号系统中的专业符号语言。虽然与文字语言相比专业符号语言更严谨、更精确、更清晰,但其抽象性、简洁性也可能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困难。
在进行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若只用一种符号形式进行信息的表征。不仅会造成单一符号所承载的信息内容不完整,也会使传播的效果受到影响。宣伟伯、余也鲁在《传媒?教育?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信息传播的“重复作用原理”,即将一个概念在不同场合或用不同的符号去呈现事物的特性,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因此,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命题内容,通过文字、化学符号、图形共同呈现,能使学生获得较好的信息获取效果。
2.2 不同的书面符号形式会引起学生信息获取偏向
笔者将“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命题中涉及的信息分为“制备原理”、“收集方式”、“尾气处理原理”、“实验操作”、“仪器设备”等几方面。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不同的符号形式导致学生获取信息产生一定的偏向。
由表2可以发现,(1)无论是哪种符号形式,“仪器”和“操作”信息获取量都较少,而“收集原理”、“尾气处理原理”得分率普遍较高。(2)文字符号形式对于氯气收集和尾气处理原理的信息获取具有显著的优势。(3)图形符号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制备原理的理解。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当学习者接受了外界刺激进行感觉登记后要进行模式识别。即把进入短时记忆平台的刺激信息与先前掌握的、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当刺激的感觉特征与先前获得的有关知识相匹配时,刺激就被识别了,反之则不能识别。本研究中学生在操作和仪器信息方面获取率极低。是与学生在大脑中存储的相关信息很少有关。笔者事后的访谈也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平时很少受到实验操作训练。有关仪器、操作过程了解甚少。相反,由于气体的收集方式以及尾气处理是初三化学学习中强调较多的一个知识点,因此学生对其熟悉程度比较高。
2.3 书面符号形式能影响学生对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要求被试在阅读完材料后,用适当的图形呈现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并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笔者统计了学生提供的答案和提出的问题(见图1)。发现化学符号以及与化学符号相组合的方式对于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具有较好的效果。
上述研究结果是由化学符号固有的属性决定的。化学符号能深入到事物内部,揭示事物的本质,且以最精炼的形式精确表达物质的属性以及各个属性、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利于学生理解化学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有研究表明,化学学习和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要借助于化学符号作为载体来编码获得化学知识。这种编码活动有两大类型,一是把非化学符号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化学符号进行识记。这样转化的好处是学生能够由表及里、深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本质。另一类编码是将一种化学符号转换为另一种化学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之间的转化,实际上是以化学符号为起点的认识。由此可见,化学符号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还显示,不管何种符号形式。都没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对“氯气的制备原理”的理解。如学生认为。浓盐酸的强挥发性是不适宜用来制备氯气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初中制备氧气时作催化剂使用),为何可用来制备氯气?为何在实验中要进行加热?
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知识。通过该命题的学习,学生可进一步知道浓盐酸可以和二氧化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氯气。同时还知道这一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这样学生就对这两个概念以及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而学生之所以通过材料的阅读仍然对这些问题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说明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化学符号的历史 篇6
关键词:化学符号;调查分析;教学建议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3-0063-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3.031
化学符号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用来表示化学物质组成、结构和化学变化过程的科学符号。化学符号是表达化学思想的专门符号,是储存、传承化学思想信息的工具。化学符号的学习表面看起来不难,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却很困难,很多同学在初三年级中并没有掌握或者很好的掌握化学符号,如化学方程式、化学符号所代表的实物及其意义,会对高中阶段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这也是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对化学学习感到吃力的原因之一。
本文主要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刚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化学符号掌握情况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帮助中学教师清楚学生化学符号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难点,更好地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化学符号。
一、化学符号学习的调查和分析
1.调查目的和方法
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刚入高一年级的中学生化学符号掌握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调查主要采用问卷笔答形式(学生当场答卷,当场收回),调查对象是张家界市某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共133人。本调查于2010年9月进行。
2.调查结果分析
发放调查问卷128份,共收回问卷128份,有效问卷128份。
问题1:说清这些化学符号所能表达的事物
在这个问题中,是按照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顺序依次进行提问。
在此题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元素符号的掌握情况。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能较完整的回答“H”所代表的意义的只占了6.6%,还有90%的学生只能正确地表达一种意义或者两种,并且很多同学在能正确回答一部分正确意义的同时暴露出很多错误的概念,如有同学认为“H”可以表示一个氢分子,一种单质等。
表2说清这些化学符号所能表达的事物的
调查统计结果—H2O
在此题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化学式的掌握情况。一个化学式所表达的信息比元素符号还要广,如通过看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可以知道它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可以知道它的一个分子的构成,可以通过化学式来计算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等。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很少同学能够完整的表达出“H2O”所代表的意义,回答出了五种意义的只占了4.7%。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化学符号,你能够提取的有效信息越多,那么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才能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题中也存在很多错误的回答,如“水是由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水元素”等等。
表3说清这些化学符号所能表达的事物的
调查统计结果——2H2+O2=2H2O
在此题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情况。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达物质变化规律的化学符号,如把元素符号比喻成“字”,化学式比喻成“词”,那么化学方程式就相当于由“词”和“词”组成的“句子”,所以学好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学好化学方程式的先决条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只有13.3%的同学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较正确的表达了这个方程式所代表的信息,还有一部分的同学也在尽可能回答自己的想法,但是同时也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如表中所示)。
问题2 :请你绘出下列微粒的可能真实形象,并用语言描述这些微粒的形象(结果见表4)
在这个问题中,是按照原子、分子、离子的顺序进行提问,层层深入。既然化学符号代表的实物,那么必须建立符号与实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包括宏观方面的也包括微观方面的。符号与实物宏观方面的联系时通过感官直接观察的,这方面的联系不难建立,如“H2O”,同学们可以马上想到它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自然界广泛的存在。但是如果问“H2O”的结构如何,很多同学可能只能回答一个水分子时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对于氢原子和氧原子是如何连接构成水分子就很少有同学知晓了,如调查中所示只有46.7%的同学给予了合适的回答。
二、化学符号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已经结束初中知识阶段学习的学生,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比如对原子、元素的概念模糊不清,符号学习处在记忆性水平,而非理解性水平,更不用说有创造的突破。总的说来主要存在下面问题:
1.概念不清
主要表现是对原子、分子和元素的关系不清楚,比如说在问“H2O”所表达的意义的时候,有同学回答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甚至有同学回答是由水元素组成的。在初三化学知识结构中,是先学习分子原子,在这一节中需要学生掌握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对于有同学回答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明显就是对物质的组成不明白。而对于有同学回答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则对元素的定义没有理解透,而元素的学习的先决条件是要先学习原子,归根到底也是对原子的含义不清。
2.记忆性学习为主
在学习化学符号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是以记忆性学习为主,当然在化学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记忆能力是学好化学符号的关键因素,但是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比如说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能完整的背出1-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但是对于各元素符号所代表的实物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很少有同学能够用语言独立完整的表达出来。虽然在这次调查中,对于一些简单的化学符号(如元素符号),很多同学能够说出它能表达的基本意义,但是这也是属于记忆性学习,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按照这种模式教的,所以学生也是按照这种模式来回答问题,学生不一定明白自己答案的所以然。
3.化学符号与化学事实、概念相脱节
化学符号代表的是具体的实物或者是把概念以符号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学习化学符号的时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用化学符号来解释一些化学事实和概念,也要求学生面对一个化学符号,能够用言语做出正确的解释。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很难做到这点,如很多同学不能根据化学方程式提取有效信息。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建立化学符号与实物之间的正确联系。
4.化学符号思维能力差
有些化学符号能够间接体现物质的结构,学习化学符号的目的就是要用符号来进行思维,将基于宏观的思维水平上升到微观的思维水平。比如在“2H2+O2=2H2O”一题中,有同学回答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生成两个水分子,这不仅体现了对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不知晓,也是符号思维能力差的体现。
三、针对化学符号的教学建议
化学符号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用来表示化学物质组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的科学符号,而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虚构的,所以化学符号代表的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化学符号是对宏观与微观的一种抽象、概括,它将丰富的宏观、微观信息浓缩成最为简练的形式。既然化学符号是对物质宏观与微观的一种概括,那么就决定了我们在学习化学符号的时候必须把符号所代表物质的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掌握化学符号,才能使基于实物的思维水平上升到用符号思维的水平。在九年级化学中,关于物质宏观的知识如形态、颜色、气味等物理性质是可以通过感官直接观察到的,这块不难理解,难点在于概念的学习,如元素。而关于物质微观的知识包括了分子、原子、离子等等。索绪尔二元关系符号理论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体,所以我们要掌握化学符号,就要知道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是什么。这就决定了我们首先必须把元素、原子、分子等的概念掌握好,因为化学符号主要是用来表示元素、原子、分子及其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认为化学符号教学过程包括下面三个过程:
1.原型学习阶段。化学符号代表的是实物,那么每一个符号就会对应于有一个实物原型。如何将原型学习好再达到辨别的程度是这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如“C”可以代表碳元素,可以代表一个碳原子,也可以代表碳这种物质,相应的原型就是碳元素,碳原子,碳这种物质,学习化学符号“C”之前,我们就必须把这些原型学习好,如碳,我们就知道它的形态、颜色、气味等。因为是先有了物质,根据物质独一无二的组成和结构而将物质定一个有别于它物的化学符号。九年级化学符号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就元素符号来说,它是用来标记元素的特有符号,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大多数固态单质也常用元素符号表示。所以在学习元素符号之前,就必须在学生头脑里有元素、原子的概念。
2.辨别学习阶段。在化学中相同(组成和结构)的物质是用相同的化学符号来表示,不同的物质是用不同的化学符号,所以才出现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化学符号。在这个阶段中,就必须使学生对第一阶段学习的原型达到辨别的程度,但是很多时候教学并不能达到很满意的结果。如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那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很多学生就会回答学生是由水元素组成的,不仅包括九年级的学生,还有一部分高一年级的学生也存在这样的回答。这就表明很多同学对“元素”的概念辨别不清,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元素、原子和分子的学习及其之间的辨别学习。
3.符号学习阶段。符号是特定实物的标志,有特定的含义,知道实物的性质和微观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学好化学符号。在这个学习阶段,学生主要是以记忆为主,对化学符号达到“会读、会写、会用”。如果在原型学习阶段和辨别学习阶段学生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那么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学生理解起来就会轻松容易得多。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对化学符号意义的教授和学生自身对化学符号的记忆就显得尤其重要。第三阶段是学生学习好化学符号的形体和表示的意义,而第一二阶段是为学生学习好化学符号的意义做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对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有帮助和推进作用。
四、结论
化学符号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初中生学习化学遇到的难点和分化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大部分化学内容都跟化学符号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化学符号的化学教学是无法想象的。抓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一化学符号主线,掌握每一种化学符号的原型,就能用简明的符号正确表达物质及其变化过程,就能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谢祥林,李慧玉.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学习属性分类及学习原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6):4-5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4
化学符号的历史 篇7
图像世界中, 视觉符号作为一种感知过去存在的替代物, 同时也在解释着历史经验的缺席以及对现实意象解读的不定。也正是由此, 影像中的视觉符号不单纯只是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 更是作为一种人类记忆与文化空间深层逻辑下的产物, 实践着人类历史与社会记忆之间的连结。
《视觉符号中的历史与话语———以〈敦煌〉为例的影像个案研究》属于视觉传播的研究范畴。按照符号互动主义的观点, “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来取得共识” (1) , 视觉符号作为图像语言, 在其指向与解读层面的意义至关重要,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叙事媒介在影视作品中如何通过叙事结构传递意义” (2) 这一问题。本文以电视纪录片中的图像语言为研究对象, 以视觉符号重塑历史信息为切入点, 以符号互动主义为研究范式, 试全面地分析视觉符号是如何通过提供形象以及经验体验的方式朝着社会的、空间的场域延展, 通过阐释视觉符号传播文化价值的结构性地位, 以澄明视觉符号具有重要的意义重构价值。视觉符号与历史叙事、视觉符号与文化交流的逻辑关联是本文的中心。
二、
“时间”以及“场所”构成了该影片叙事的两个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视觉符号借以重塑历史的两项重要指标。本文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过程中, 以此作为主要分析单元, 同时以《敦煌》中的图像语言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索、描述与解释。
按照《敦煌》每集主题, 通过对其叙事脉络的梳理可以看出, “时间”关注故事性, 在“探索、发现、展望”的逻辑序列之下形成一连串事件, 借助每个事件的主题对“描述什么”作出回答;“场所”着重于故事内容得以传达的手段, 即各个事件的主题如何借助环境的切换得以有效地表达, 据此回答“怎么描述”这一问题。因此, 关注视觉符号的时间属性以及指代属性, 从“视觉符号与时间以及空间逻辑相关性”在抽象的叙事系统中得以操作化入手, 据此进一步探求视觉符号在影像空间中的自身存在以及其本身的意义。
每帧图像中所展示的视觉符号大体上多以再现历史信息为主。具体来讲, 在该剧叙事脉络中的“探索阶段”, 画面中出现的视觉符号主要起到了建构历史图景的作用, 铺陈故事, 讲述敦煌1600年来的历史进程;在“家住敦煌”与“舞梦敦煌”之间, 反应现实情景的视觉符号出现次数增多, 配合再现历史环境的视觉符号为敦煌的石窟艺术、民居、经贸以及舞蹈进行了分篇章的专门介绍, 增强了影片的整体观感, 通过构建历史感以及空间感并存的画面保证了叙事的充分;在最后两集, 影片走向了对现实以及未来的观照, 此时代表历史场景的视觉符号出现次数减少, 以现实画面为主———从曾经的景象到现代的画面、从过去的敦煌子民到现在的居民, 进一步明确了敦煌文化的价值以及敦煌文化走向未来的强大生命力。
影片画面中的视觉符号多以指向真实对象为主, 通过建构传递历史信息的事件连续体以确保叙事话语中图像语言的可视性以及可读性;另一方面, 视觉符号指向审美对象主要借助真实对象的“不在场”而有所体现。这样的视觉符号指向构造, 对于作者/叙述者来说, 叙事话语打破时空限制的潜力得到了充足的展现, 即重构了具有实际表征的叙事内容与其对应物的交流型态;对于读者/叙述对象来讲, 同时获取形式以及精神体验的伸展张力, 这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对叙事本身的充分解读, 意义在于:穿透媒介表面进行关于历史与经验精神建构, 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视觉符号在意义上总与现实物理世界的具体某物或某事有着异时异地物象复原的痕迹”这一话题。
三、视觉符号通过其时间属性以及指代属性为影像创造了
“时间”以及“运动”两大概念, 恰好为影片中的历史与话语所体现。其中的内容以及价值体现为:视觉符号不仅仅是对特定行为的复制或者拷贝, 在更大程度上, 它们通常依据画面的产出实现受众视觉经验基于解读场域的改变, 即图像的转向与观看的隐喻, 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 “视觉替代物”作为叙事媒介
在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论中, 人们可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大量被复制的图像只有通过被展示才有可能实现自身价值———以叙事媒介的身份处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特别是在纪录片这种“时间影像”中, 作为视觉替代物的图像符号正是基于此种生动的关系 (如本雅明所述:“它赋予了所复制对象以现实的活力。”) , 实践着对时间秩序的译解以及对场所更迭的构建。其中, 需要明确的问题是, “视觉替代物”按照此种思路去“复制”时间运动中的实际表征有什么样的存在理由?而在这样的过程中, 视觉符号作为叙事媒介是否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影片中, 视觉符号赋予了每个镜头准确的表达内容, 实现了时空的延续。例如, 莫高窟第96窟弥勒塑像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生动地表达了“莫高窟千年的营造”这一主题, 有意识地营造出“真实”的视觉体验环境, 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由此也缩短了观众与影片主题的隔阂。
在解读层面, 视觉符号以叙事媒介的身份进入与观众交流的语境中。由此, 对于上述的回答, 笔者认为应从视觉符号所扮演的“替代物”的角色入手进行分析, 主要的关注“虚拟物介入真实世界”, 结合视觉符号的可视性与可读性可以看出:视觉符号作为一种“虚拟物”, 即一个被“创造”的形象, 总避免不了既留在画面内又朝向画面外的两种存在状态。画面内, 视觉符号根据叙事内容预设的“构想集群”, 实践着对各个时空真实行为的模仿;画面外, 视觉符号跳出叙事内容的概念形式, 自身成为生产意义的主体———从表征到拟像, 被看做是与真实世界的精神关联的论证, 通过介入文化活动的虚拟空间而引出证据, 这正是视觉符号的可读性起了主要作用。
由此, 视觉符号的“复制”意义恰好在于形成了一种经验的覆盖。正如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述, “ (它) 产生出一种我称之为‘距离的消蚀’的现象……心理距离消失以后, 充满本能冲动的梦境与幻觉的‘本原过程’便得到了重视。” (3) 在影片中, 各个画面中的视觉符号正是以再现现实作为表达的动机, 赋予了作品一定的意义和结构, 完成了一种图像的转向。而像这样的“图视化说明”便为被复制的现实带来了关于历史时间的思考———叙事所形容的事件与影片所选择的图像符号处于共生关系, “相似性”便成为了二者交流的基点。
(二) 历史叙事的指向
时间赋予了视觉符号意义, 这是它存在的理由。
不可否认, 话语的构成规则与特定的时空息息相关。对于影片来说, 无论是场景、人物, 还是后期制作的辅助性图示, 都为叙事营造了一定的时间模式与空间模式, 而为图像符号在现实中完成其“自我指涉”提供一种等价的逻辑。
影片中, 历史再现、人物访问以及现代场所纪实拍摄都为其中视觉符号的构造与表现设置了某种意义上的“现实规则”, 并且依据这些规则使符号系统中的话语发挥了现实意义, 其间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便是发现与阐明“相似之物”, 进而产生比较形成表征, 最终进入到语言的自主性的范畴中。
具体来说, 《敦煌》“从曾经的‘人’到再现‘人’的角度反映敦煌的文化价值”作为贯穿叙事陈述的主题, 视觉符号在含蓄意指层面上的表达因其结构性功能在内部秩序 (时间) 与外部框架 (空间)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存在方式得到了强化, 借此透视一种“中观的” (4) 历史叙事指向———以先验的构成规则使人们对于话语的认识在特定的社会空间中产生一定的协同性。以影片中的“视觉符号指向分布”作为参照, 视觉符号以建立直观的视觉体验为内容, 主要指向真实对象。这种直接观照历史事件以及现实存在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寻找记号”式的视觉经验, 就像处于由胡塞尔提出的“切身性领域”中一样, 以复原历史场景为叙事内容预设了所有可构想的历史信息集群。
据此可以明确, 视觉符号再现历史信息、作为历史叙事规则与框架的呈现者, 其运转的方式则是依靠同叙事的物质特性所处的共生关系。结合福柯的观点, 例如, “正是相似性才主要地引导着文本的注解和阐释;正是相似性才组织着符号的运作, 使人类知晓许多可见和不可见的事物, 并引导着表象事物的艺术。” (5) 我们可以注意到图像符号与现实世界互相作用的一个基本规律———相似性, 进而体现出“图像的制造者与观看者视角的融合”这样一种关系。从中不难发现, 历史与现实的视角事实上同时作用于图像再现手段的性质以及当中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心理状态, 由此, 一种现实依稀呈现出来, 即视觉符号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它的真实, 而是“拟像”所遵守的社会空间的秩序以及其自身成为关于历史著述的一部分, 在时间与空间中完成了一次图像的华丽转身, 隐喻的问题由此突显, 观看之道尤为重要。
(三) 观看之道:观看隐喻的整合
观者与图像符号, 处于一个流动的视觉场中, 时空的要素再次构筑了此场的所在。
首先, 观者的认知所有, 在于其对前人认知所有的文化承传, 观者处于流动的视觉场中所进行的对图像符号的认知和解释, 皆源于其承传的努力, 而这种努力是朝向观者所在的未来;
其次, 图像符号在这个流动的视觉场中, 与观者流动的观看形成这两者“此在”的空间, 当此在的观者截取视觉的瞬间, 扑捉符号的的意义, 其最先感知的是在图像与意义之间存有的“相似”———藉此物象的世界得于复原, 而这种复原的结果, 是借助这种将相似点引致的物象复原, 构建观者与图像符号的时空存在。
图像语言以及文本在这个构建的时空中, 彰显观者对图像符号的释义, 此释义在空间中的流动, 构成视像, 这再次使观者在解读过程中证明了其自身的时空存在。而更重要的, 是图像的隐喻在观者的解读中, 获得了丰富生动的意义象征, 在模糊和相似的伸张中突破僵化的界定, 获取了意义无限的伸展。
由此可以明确, 借助与被表征物的“相似性”而形成的物象复原, 一方面构成了对图像符号的象征意义的释读, 另一方面, 也指向了观者自身, 为其中丰富的文化意义提供了一种表达的渠道, 从而在释读图像符号的过程中产生意义的多元化。
特别是一部构建了文化交流语境的纪录片, 更是要讲求特定的社会群体, 对于他们来讲, 意义就在于随即可以在相类似人为塑造的“真相”中进行自由选择, 可以说, 在此种特定的视觉情境中所渗透的想法、体验以及联想都使读解在相应的社会情境与语境中成为与各自文化的意义和本质以及与人类生命体验进行的一场有效交流———由此认识到, “此框架最终应该包含每一个团体的角色的认知, 再加上个人与他人历史的互动”。
在意义的流动中, 彰显与遮蔽, 也因模糊和相似的伸缩张力, 获得更多与人类生存世界更生动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至此置于观者在求道的永远的求索中, 在物象复原的有限中连结无限的意义世界和广远的物理世界, 此即观看隐喻带来的图像符号在时空中的文本转向, 形成意义的整合———观看之道。
观看之道没有定界, 观看之人, 总在途中。
四、结语
以《敦煌》为例的电视纪录片, 帮助我们更加形象具体地明确了视觉符号在影片中进行情景再现的“语言与图像互动中其意义的重构过程”。具体来讲, 通过“图像的”、“历史的”、“社会的”三个层面的分析, 图像符号与经验世界的互动关系被进一步阐明, 也由此投射出视线中所暗含的文化关系。其中, 最为关键的便是关于叙事媒介与现实关系的解释:作为“视觉替代物”的叙事媒介, 其存在意义事实上超越了形式上的复制, 体现为一种能动的创造。
从这一意义来讲, 《敦煌》作为一部借助视觉符号传播文化经验的经典作品, 在运用视觉符号的“相似”与“拟像”打开画面的封闭空间之时, 也掌握着自身定义———指向历史, 以实现物象复原的方式为再现历史信息打通表述的渠道;———与此同时, 指向未来, 借助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创造与时空的意义关联。由此, 可以认为, 《敦煌》作为继《再说长江》《台北故宫》此类以历史题材与文化题材为主的电视纪录片之后的又一部巨作, 接受了社会与文化组织的各种规则带来的新的挑战:它在实践上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作品本身的收尾, 而是此类影片与社会互动过程的一次展演———既是一种忠诚的叙述, 也是一次富有生命力的转变。
“电视技术拟像”的关键问题由此而生:如何将视觉符号所还原的“真实”进行定位?其借以存在的基础———“相似性”又具有怎样的缺陷?
从“再现”的角度来讲, 对历史信息的物象还原, 标志着视觉符号的存在, 然而, 此种层面只传递了“看”这一概念, 所谓将视觉符号所还原的“真实”纳入物质行为的领域考察;视觉符号借助指涉的物理性建构历史图景并非仅为一种表述, 在更大程度上就像是一种“补遗”, 根据不同的文化面向对历史叙事中的认知以及经验进行论述, 此时, 与“再现”所强调的视觉符号与生俱来的“真实”不同, 其在历史经验与文化语境的双重作用下衬托出了“差异”, 这样的“真实”也正是“差异”所指的认知的距离, 即“看见”。
综上所述, 视觉符号中的“相似性”虽然必不可少, 但同样应认识到“相似性”所描述的物象存在并不能解答除技术替代之外的时间隐喻在图像语言中流动的种种问题。由此更应关注, 视觉符号的潜在意义及功能, 即视觉符号在图像空间中的运动过程实际上深刻地演绎了时间在历史中的演变以及话语在观念中的构建, 将自然 (图像) ———文化 (社会) 视为多个层次中的根本关系, 进而实现了视觉符号对于现实经验的再次确认, 也就完成了图像的转向与观看的隐喻。
借助“历史叙事媒介”的身份发挥其功能, 视觉符号其中对人类认知与经验的表征不应被人们看做任何思想模式的附属, 它们有着充分的理由支援感知、思考、读解在时空的连续运动中唤起一个人、一种群体、一个社会存在于过去以及未来的一系列意义。这样, 影片中的视觉符号总是有可能被读者以新的内容来解读, 进而, 视觉符号自身所产生的意义也同样有可能对人们的历史记忆有着比人们的解读更加深远的影响。
通过以《敦煌》为例的影像个案研究, 至此, 可以对“视觉符号重塑历史信息”作出一个尝试性的解答:从历史纪录的角度看, 相似与拟像带来了视觉解读问题。一方面, 人们试图以相似与拟像的手段再现历史的缺失, 使缺失的某些部分彰显;另一方面, 却又遮蔽了其他部分, 这正是历史经典不断被复制, 在异时异地被复原的动因。这也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在历史的文化长河、在宇宙中的神圣存在。
图像与文字, 皆有历史的实证性, 历史在两者中, 长存、长新、长在;意义在人的理解中, 建构、重构宇宙中叙事物质特性的“共生”!■
参考文献
①【美】艾尔·巴比著, 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 (第10版) , 华夏出版社, 2008年, 第37页
②源于“叙事是符号学结构吗?”的讨论。 (选自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in Fiction and Fil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pp.15-42)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 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 新华出版社, 2004年, 第591页
③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北京三联书店, 1989年, 第31页
④“中观的历史叙事一方面不像宏观的历史叙事那样着眼于社会历史的总体性;另一方面, 它也不同于微观历史叙事仅仅局限于视觉文化内在结构和要素的解析。”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34页)
化学符号的历史 篇8
其实, 国家建国规划与企业整体形象规划相似, 只不过比后者复杂得多。例如, 国体、政体, 以及相关理论对应于理念识别;国旗、国徽, 以及它们的使用对应于视觉识别;法律、司法规范对应于行为识别;更有国歌 (听觉识别) 、语言, 以及文字的标准化要求 (文化识别) , 以及货币、度量衡等等更为具体的识别标准。这样看来, CI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在标准化上的要求;那么, 我国历史上的秦王朝就可以说是最擅长于形象规划的典范, 它不但明确了以儒家思想治国的理念;统一了货币、度量衡;统一了文字、律法;而且还有视觉上的规划, 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 以为周得火德, 秦代周德, 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 改年始, 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这可以说是标准色的设计, 于后世到了清太祖时期甚至有了画龙和不画龙的黄、红、白、蓝四色八旗的复杂视觉识别系统。
由此而看, 从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形象的认识和规划能力是可行的,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赋意环节
首先, 要塑造某种企业精神, 就需要建构一定的内涵或曰企业文化源头。在这点上老字号企业自然是比较方便的, 但对于新兴企业来说, 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如何在短时间内营造某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 这对设计者来说, 是一大考验。良好的企业文化内涵有助于凝聚员工的积极性, 同时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目前的企业精神往往是以口号或文化标语的形式出现, 不过在内容上大多只涉及到泛泛的习语或是实现表层的广告宣传功能, 这与CI设计的识别要求不符抑或是能够识别但内涵不深, 而良好的内涵应该是独特、醒目、高度凝练并且是积极向上的。
那么, 在设计企业理念的具体操作过程中, 就需要设计者熟悉企业创业典故, 提炼、放大乃至制作企业文化源。在此, 编与导的工作非常重要, 要善于借题发挥。在史记中亦有相关记载:“陈胜、吴广喜, 念鬼, 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 得鱼腹中书, 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夜篝火, 狐鸣呼曰‘大楚兴, 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 卒中往往语, 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其操作简单、目标明确, 阶段针对性强,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策略上明显优于现代企业。
只有拥有丰富的企业文化内涵, 才能准确的定位企业理念, 形成独特的MI;即使是有一定历史的老字号企业, 也需要在企业文化上不断做出丰富、调整, 以及更新, 因为, 企业的服务对象毕竟永远是未来的、年轻的, 它不可能是过往理念所能承载的。
二、符号化环节
当企业具备了充分的文化内涵, 就需要整理组合, 以典型化的符号加以概括。符号化处理的目的一是为了增强记忆, 提高可识别性, 进而使该理念更便于被推广;同时, 由于符号的指涉在能指与所指间具备无限量的转化功能, 也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内涵的自动加载。这正如文字往往具备多层面的解释, 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 作为符号的文字往往具备不同的解读方式, 这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在理念上留出了足够的延展空间。古人习惯用成语、俗语来叙述故事, 由于其简单、凝练, 在所指方面包容量大而得到了较好的流传效果。
符号不仅仅体现在文字方面, 更重要的还体现在以图像、标志或是象征性的指示标识为主体的VI设计上, 在设计运用中符号表征与所述含义间有着相似、相关与规约几种形式, 好的设计往往呈现出主题明确、高度概括并且在赋意上有一定的延展。
除此以外, 符号化还有表情、动作、声音、手势、信号等等形式, 如心形手势常被医疗类企业所运用;在标准化使用上, 击鼓与鸣金作为军令或是祭祀用途, 在史记上也多有涉及。
三、推广环节
企业整体形象规划设计工作完成后, 必需考虑到理念的推广, 它在整体规划中属于一种谋略环节。在此不但要考虑到传播的广度、速度问题, 还应考虑受众的心里接受程度, 以及企业正面形象的传播。有趣的是, 这方面的谋略在史记中也有类似记载, 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着所闻, 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 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 悬千金其上, 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这是古人的推广策略, 对现代企业理念的推广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目前企业多借助于对公益、文体事业的赞助来推广其整体形象, 眼光更长远的企业会以艺术品收集、参与社会, 以及市政工程等方式来树立其影响力, 这与吕不韦的谋略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不过就投入与产生的效果的比值而言, 后者可谓经典。
结语
总的来说, 我国历时悠久、地大物博, 先辈们为我们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财富。具体运用在CI设计方面, 除了以上环节, 还涵盖了诸如“天地人”理念的环境因素, 以孔孟精神为主导的人为因素, 融合了老庄哲学、风水、周易相学的玄学因素, 如此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 对企业整体形象规划而言, 对历史的解读与比较是非常有价值的, 需要提及的是, 在本文中, 我们仅仅涉及了国学的一角——《史记》。
摘要:本文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入手, 通过比较、借鉴的方法对现代企业整体形象规划给出了历史角度的解述。同时, 结合标准化与符号学概念, 对CI设计的赋意、符号化、推广等若干环节进行了归纳与展望。
关键词:CI设计,赋意环节,符号化
参考文献
[1]周宏:视觉传达设计.VI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