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医务系统

2025-01-29

电子医务系统(精选4篇)

电子医务系统 篇1

目前临床路径作为一种诊疗过程标准化管理的质量控制工具,为住院诊疗实时控制提供了监控与管理理想的条件[1],在医学领域逐渐被应用并得到广泛的承认,它是由循证医学引伸而出的。医院管理路径可以从循证卫生决策(管理)引申,是对医院管理一种标准化的流程建设。本文提出的医务管理路径建设是按照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以及“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对于医院医疗质量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前医院数字信息化建设状况[2,3,4,5],及我院病房医疗质量管理现状,以电子病历系统为平台,对应增加新功能,侧重建设病房医疗质量电子信息化以及标准化的一种探索,并以“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为原则,把病房医疗质量整个过程作为一个流程,选取关键环节作为标准化的建设重点,来进行医务管理的路径化建设。

1 电子病历质量监控与管理

在电子病历中强化医疗制度的落实。医院管理的40个医疗制度中有26个与病历有关,而有13个核心医疗制度(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重症患者讨论制度、医嘱制度、病历书写制度、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等)更完全在病历中体现。电子病历可以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核心医疗制度在医疗过程中的落实,更加有利于保证病历质量,使传统的病历质量终末管理转变为事前提醒和事中监督[6]。

我院病历质量监管主要以持续质量改进为原则,通过对医疗过程以及卫生部关于病历书写的规范分析,以电子病历系统为平台,设置客观监管标准,以促进病历质量的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医务管理的路径化。

1.1 电子病历系统时间节点的实时监管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对一些有明确时限性要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的医疗行为,以“今日提醒”的方式自动提示和报警,主要根据病历的完成情况自动提醒全院、病区或某一患者的病历还有多少没有按规定要求完成相关病历记录,对主管医生的提示与报警。对病历的监控按各个时间节点进行监管,比如首次病程必须8小时内完成,提前两小时会有黄灯提示,到8小时会亮红灯并自动扣分。其他如入院记录、主治医师查房录、主任医师查房录等都有时间节点限制,超时会自动扣分。患者出院时会自动形成该份病历的各时间节点的客观评分(现病史除外,现病史按组成要件进行监控,构成现病史的7个要件缺一不可)。

1.2 疑难危重讨论记录监管

对所有医嘱下病危病重通知的,都要有疑难危重讨论记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的疑难危重讨论可以实现此项功能,要求必须要有三级医师意见、护士长和管床护士参加、相关专业医师意见、归纳总结、科主任的意见等。

1.3 会诊监管

会诊申请由患者所在科室的医生通过会诊系统发往应邀会诊科室,发出会诊申请的同时,系统自动开放患者的电子病历,应邀科室及相关人员当即收到会诊邀请的提示。会诊医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登录会诊系统,调阅会诊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通过会诊系统书写会诊意见之后,会诊医生将会诊意见发回申请会诊科室,该系统设定了会诊时限,急会诊要求10分钟完成,事后补录,并在急会诊后1小时内完成。常规会诊要求48小时内完成。

1.4 术前讨论制度监管

大手术与危重患者抢救是医疗一线的生死搏斗,是医院专家与名医“表演的舞台”,术前讨论与会诊可以防止个人技术偏差,科主任是首席质控师,对专家要进行程序质控,从心理上提高注意程度。在救治过程中强调专家即时质控,质控部门进行重点质控[5]。我院要求所有中等以上手术必须要有术前讨论,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务处可以随时查阅。要求术前讨论所形成的意见手术书不能随意改动,特殊情况要改动的必须经科主任同意,并经电子病历系统申请,医务处通过终端同意并通过。

1.5 抢救记录、死亡讨论记录等其他病历中环节的监管

抢救记录要求临床科室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对所有危重患者的抢救情况都要进行登记,医务处终端随时可以调阅、审查。死亡讨论记录要求所有死亡患者必须要有死亡讨论,最迟不超过一周,存在纠纷的病历要求当天讨论,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一旦存档不能修改,医务处通过终端可随时审阅。

2 病房医疗质量关键医疗环节的控制

关键医疗环节的控制也以持续质量改进为原则,选择病房医疗流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加以控制,以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进一步促进医务管理路径的实现。

2.1 落实医疗不良事件非惩罚性自动上报制度

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英国是10%,澳大利亚是16.6%,新西兰大约是10%。据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每年发生的几百万件医疗错误中,可以预防的占70%,有可能预防的占6%,不可能预防的占24%[7]。

因此,鼓励科室积极上报各种医疗不良事件是非常重要的,上报可以实名也可以匿名。在我们的电子病历系统中,各科室有专门的不良事件上报入口,医务处有受理终端,每个科室每个医师可以设置自己的登录密码,上报本科室或其他科室的不良事件,不追究责任,年终按科室上报数量给予奖励,瞒报不报者进行扣分。医务处监控人员可通过信息系统实时监控系统内信息的发生、流转、存储、利用的各个环节,对不符合管理规范的行为,及时给予提醒或纠正,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杜绝医疗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

2.2 手术分级管理与抗生素管理

将手术分级管理融入到电子病历系统中,对各级各类医师的手术级别及抗生素应用级别进行自动监控,确定各级医师的手术范围,使各级医师只能在本专业、本技术级别范围内申请并完成手术,如需完成超范围手术,则系统将自动进行提示,须经医务处终端审批,进而解决因医生资质或技术不具备条件而影响治疗效果,造成医疗事故等问题。术后医嘱下达时,自动弹出术后登记系统,完成相关内容后方可进行,同时规范使用抗生素,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不能超过24小时,特殊情况须经医务处终端审批。

2.3 实现辅助检查危急值自动报警

病房医疗电子病历系统医师站与各辅助检查科室信息系统连接,系统可以自动提示各种临床辅助检查危急数值,提醒值班医师立即处置,这种自动提示和报警功能,可以帮助医生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缺陷的发生。

2.4 医师交接班的电子化

病房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每天科室的交班。交班记录中应详细交代病例的前一阶段病情、原因等,尤其应着重汇报关键时间点(入院、手术和出院等)的情况,引起各级医护人员注意,每位管床医师对自己所管患者需要向其他班次值班医师交班。我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自动点击并输入所要关注的事项即可,其他医护人员均可查阅。医务处可以通过终端监控,真正实现交接班的电子化。

2.5 医师排班表的电子化

医务处掌握医师排班,可以加强对值班情况的监管。临床科室排班后提交医务处自动备案,医务处可以实现对医师值班情况的监控,如果临床医师有换班等需要须经过医务处审批后方能实现。

2.6 设立公告栏,初步实现医务通知发布的信息化

在电子病历系统中有专门的公告栏,医务处可以随时下发各类通知、通告及各种检查评比结果,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每个医生只要打开电脑,该通告就会自动弹出,提醒浏览,每个通告只自动弹出一次,以后可以在电子病历公告栏中点击阅读。我院1000多台电脑,通过此种方式发布通告简便、及时、有效。

2.7 医师轮转及三基训练等信息化建设

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软件对接,可以完成医师各种考核的信息化,实现对年轻医师轮转的动态监控等。

3 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促进管理路径的规范

临床路径管理体系是采取循证医学理念,以诊疗工作常规、医疗工作流程为基础,按单病种设计的医疗环节质量管理方案,是对医疗过程预先设定目标和达到目标设计的路径,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遵循的标准化作业方式[8]。

我院是卫生部全国临床路径试点医院中15家重点联系医院之一,共有3个专业23个病种被选为全国试点。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住院操作规程,设计好计算机程序,将其嵌套入电子病历系统中,从住院到出院的全程操作均在电子病历系统中体现,形成我院电子病历系统中特有的临床路径板块,实现临床路径病种质量管理的路径化。

我院的具体做法为:患者到我院门诊就诊,门诊医生初选适合进入路径化管理的患者,在门诊医师站选择临床路径入选患者。此患者如果没有进入临床路径的禁忌,进入病房后由路径管理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进行再次确认,一旦确认会自动生成该路径的患者版,温馨提示患者每天的安排,同时会出现路径化管理的护理模板向导和医疗模板向导,该模板向导由两部分组成,即医嘱模板向导和文书模板向导,提醒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安排,进入路径后如果出现变异,可以随时终止路径,由医务处临床路径管理人员审核后确认即可退出路径。如果患者经过治疗调整再次符合路径要求,可以重新进入路径,可按实际状况进入路径的具体阶段,具有很好的机动灵活性。

医务处和护理部有专门的路径管理员每天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巡视各病区路径化管理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定期整理汇总,此临床路径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医务质量管理路径的落实。

[收稿日期2011-02-16]

参考文献

[1]朱士俊.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实时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0):594-596.

[2]范启勇,王杰宁,邬惊雷,等.数字化医院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57-58.

[3]张丽君,王景明,彭东长.等.数字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2):120-122.

[4]王友俊,胡磊.医疗质量控制与医院信息化[J].重庆医学,2008,37(21):2413-2414.

[5]阎惠中.第六讲利用医院数字化条件,在质量检查体系内构建医疗基本质控平台,监控主体服务过程[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1):94-97.

[6]王桂榕.电子病案与医疗质量控制[J].中国病案,2007,2(8):23-24.

[7]计虹,金昌晓.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多元化途径[J].中国医疗前沿,2009,4(3):39-41.

[8]王永晨,赵长久,梁子君.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加强医疗过程质量控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12(5):454-455.

电子医务系统 篇2

关键词:统一通信,医务协同系统

1 医院通信需求分析

1.1 医院现有通信系统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模式的医院内部通信系统由于设备老化、通信功能不足等多方面原因,直接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影响了医院的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1 半双工呼叫模式。

医院内部住院系统普遍采用半双工呼叫模式,由病床到总台,多点呼叫,单点响应,线路安全性低,效率低下。

1.1.2 业务单一。

仅仅支持简单的语音通信功能,无法支持新的视频多媒体应用,不能满足在线咨询、远程医疗等业务的需要。

1.1.3 协作性差。

各部门的通信系统与IT系统没有很好的集成,无法进行多部门的协作办公。

1.1.4 移动性匮乏。

医院内部的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无法做到很好的融合。

基于这些缺陷,医院有必要通过通信手段的改造来实现协同服务,有效地跨部门协作,提升医院的内部通信水平,进而提高医护人员的通信效率,从而最终实现提高患者对于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1.2 医院对通信的需求

对于医院的通信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的多媒体通信服务能力,包含传统的固定电话、IP电话、可视电话、移动分机等。(2)内部Centrex和话务台功能,实现内部的灵活拨号和寻址,包括多点分支机构的通信功能。(3)OA系统集成,实现统一通讯录包括医院通信录、部门通信录、住院患者通信录等。(4)基于通讯录的增值业务,如即时消息、状态呈现、点击拨号等。(5)协同语音会议与视频会议,实现包括远程医疗、医疗教学的功能等。(6)远程办公(软终端接入VPN)。

本文将就这些需求,探讨通过统一通信系统方案来实现新一代医务协同通信系统的建设。

2 统一通信技术的发展

在传统的网络中,不存在统一通信发展的土壤。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相对独立发展,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计算机网络采用IP组网技术,而通信网络更多的采用TDM技术进行语音的传输。随着IP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引入,传统的交换网络演进为基于IP终端、网关和Call Server的软交换网络,实现信令和媒体的分离,呼叫控制和业务的分离,这使得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的融合成为可能。

统一通信是指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一体的新通信模式,融合计算机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的统一IP承载,提供语音电话、视频电话、数据传输、视频会议、即时通信、办公协调等众多业务。在统一通信技术中,VOIP是关键。

VOIP技术的发展也经历私有协议、H.323和SIP三个阶段。

在VOIP的发展初期,各个IT厂商通过私有协议的方式来实现IP电话功能,这种方式由于开放性差,无法灵活的进行业务的部署。

基于通信网络的特点,ITU-T制定了H.323标准,H.323系统采用了网关和网守的方式进行组网,是一种典型的主从式控制方式,这种结构下终端主要依赖于网守来提供VOIP业务,终端智能化不足,应用仅仅限于基本的VOIP、视频会议等方便,无法满足多方位通信业务的需求。

为了更好的实现基于VOIP的业务,IETF提出了SIP协议,SIP协议采用Client/Server结构的消息机制,对呼叫的控制是将控制信息封装到消息的头域中,通过消息的传递来实现。因此SIP系统的终端就比较智能化,它不只提供数据,还提供呼叫控制信息,类似通信录、即时消息、会议等业务可以很容易的基于SIP来实现。

通过使用SIP协议,可以很好的实现统一通信系统的构造和业务的部署。

3 统一通信系统架构

参考文献[1]、[2]中Cisco定义了厂商理解的统一通信模型,这里我们基于医院系统对于统一通信的需求,可以把医务协同的统一通信模式归纳为如下的模式,见图1。

其中各个业务能力分别实现如下的功能:(1)通信类实现统一通信的基础业务包括点对点的语音通信、视频通信、Centrex以及软终端远程接入、移动分机、远程办公的要求;(2)消息类是协同工作的基础,提供企业通信录、部门通信录、呈现、文件共享等功能;(3)协同类可以在消息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医院内部的协同工作,包括协同会议、协同会诊、协同培训等。

基于以上的统一通信模式,统一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络架构可以采用如图2的方式。

在这个架构中,各个部分的组成如下:(1)终端。终端可以采用基于IP的语音终端、视频终端和软终端等多种形式,终端与Call Manager直接通过SIP方式进行通信。为了满足移动终端接入的要求,移动PDA或者智能手机可以采用内置软终端的方式接入统一通信网络。在无法采用软终端的方式时,通过Centrex内置一号通功能,可以将移动号码设置为内部分机的一号通被叫号码;(2)Call Manager模块。Call Manager实现SIP的注册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功能,实现SIP终端的注册、鉴权、呼叫控制和业务触发功能,是统一通信的控制核心;(3)业务模块。统一通信的业务模块包括Centrex、点击拨号、即时消息、呈现、群组管理和视频会议模块,满足医院对于统一通信消息、通信、协同类业务的要求;(4)统一通信管理平台。实现整个统一通信系统的管理和医院OA的集成接口,并负责与终端之间的非呼叫控制信令,如http、门户接入等。

基于这样的统一通信架构来实施医院协同通信系统的建设,相比较传统的PBX模式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1)建网成本低。统一通信采用了基于IP的建网模式,无需进行大量的铜线部署和跳线,只要IP可达,就可以实现统一通信的接入,从而达到与数据网融合的目的,节省了大量的布线费用;(2)维护成本低。统一进行IP网络的维护,无需进行TDM网络和IP网络的多重维护,减少医院在IT维护上的支出;(3)业务灵活性强。由于采用了标准的SIP协议,可以很好的部署更多的多媒体新业务,在有新业务需求时,只需要增加相应的业务模块,而无需建设新的业务网络;(4)终端接入多样化。统一通信的终端可以支持固定终端、移动终端等,满足固定办公和移动办公等多样化的办公需求;(5)支持与IT的集成。通过统一通信管理平台,可以将通信系统和IT系统实现很好的集成,传统的PBX无法实现这一点。

4 统一通信的医务协同应用分析

采用了基于统一通信的医院协同系统,能帮助医疗机构解决医疗服务协作、患者流动等关键难题,并确保高效率的运营。以下为一些典型的统一通信医务应用。

4.1 具备IP电话功能的PDA床边巡回系统

床边巡回系统将可以让医院的医护人员携带着掌上电脑巡视各个病床,随时查看患者的重要信息和治疗记录,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待在患者的病床边,提升了医院的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

4.2 中央调度管理系统

通过统一通信的I P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实现医疗过程和应急管理可视化。可视化的应用环境可以在网络上把医疗前线重点场所的现场状况,包括仪器仪表的测量变化结果、患者的身体状况、护理的实际过程和环境及时地传送到医院的各级管理及支持部门,让各部门及时了解现场及设备操作情况等,并可在事后重放分析事件发生过程,分析事故原因。当发生爆发性疫情时,可视化的环境让管理得以及时了解各科室人员就诊情况,可作为全局指挥的一个重要手段。

可视化的医院网络系统通过授权允许远程的相关安全保卫人员、救护队员、政府部门等同步获得同样的视频信息,保障安全。

4.3 临床/床边呼叫设备系统

传统的护士呼叫系统是当某个患者按下床边按钮寻求帮助时,护士办公桌上的一盏灯就会立即亮起。负责监控的人员通常就会使用吵杂的顶置寻呼系统要求某位护士前往该病房。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低效,而且会对其他患者产生影响。

临床/床边呼叫设备系统解决方案是当患者按下床边按钮时,一个文本消息会被直接发送给负责该病房的护士。护士不再需要立即停止她们正在处理的工作。她们可以拿起电话,查看消息,她们也可以立即致电医生,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药物治疗。这样,问题可以迅速地得到解决。利用它,来自患者的呼叫也可以通过一号通或者软终端直接被接驳到护士手上的无线IP电话上,护士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患者的情况。另外,该护士呼叫系统还可以减少错误警报引起的时间浪费。利用新的护士呼叫系统解决方案,护士完全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最适当的护理。

4.4 远程医疗系统

在主治医师出差或者不在医院的情况下,通过VPN或者专网,主治医师可以登录到统一通信系统,患者或者护士仍然可以采用内部拨号的方式实现语音或者视频呼叫链接到病床呼叫设备或者护士站上。这样无论主治医师身在何处,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给出治疗意见。

在专家会诊的模式下,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将不同办公地点的医生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召集在一起,对患者进行跨地域的专家会诊,提高服务水平和医疗效率。

基于通信技术的发展,医院的传统通信模式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一是移动性。在楼层之间、医院院区内和医院间的移动;二是如何实现快速、迅捷、多渠道的信息沟通;三是实现多点分支机构的通信,简化呼叫流程、降低费用和统一管理;四是实现包括远程医疗、医疗教学和视频会议的视频通信等。在这四个方面,传统的通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内部通信的要求,而基于统一通信的医务协同系统建设方式和典型应用,从多方面说明了统一通信模式对于医院通信系统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Danelle Au,Baldwin Choi,Rajesh Haridas,etal.Cisco UnifiedCommunications[R].Cisco Express,2008.

[2]Chris Olsen.Cisco UnifiedCommunications Manager[R].CiscoExpress,2008.

[3]李竞.统一通信及其发展阻碍因素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146-148.

电子医务系统 篇3

作为医院的医务工作者, 每天为解除患者的病痛而忙碌, 同时也极易忽视自己的健康, 本文记录了二十年内, 佳木斯市医疗卫生系统病故的医务人员, 并对病故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 因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引起的占总数的99%, 分别排在第一、二位, 并且男性多于女性。而疾病多由生理性衰退、传染病、病理性衰退等因素引起。如果我们讲究卫生, 讲究良好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就会减少生病几率, 做好自己的保健工作, 延年益寿。

1 调查结果

自1990—01~2010—12 (20年) 、不完全统计, 佳木斯市卫生系统病故的医务人员185例。其中男123例 (占病故者68.4%) 、女62例 (占病故者31.6%) , 医师112例 (占病故者60.5%) , 护师 (士) 49例 (占病故者26.6%) , 药剂师 (士) 、检验师 (士) 、放射医师24例 (占病故者12.9%) 。

年龄25~78岁, 平均51.5岁。患癌症的病种为15种。患癌症的人数为80例 (占病故者43.2%) , 从患病率来看, 肺癌22例 (占患癌症者27.5%) , 排在患癌症者第1位。肝癌17例 (占患癌症者21.2%) , 排在患癌症者第2位。结肠癌12例 (占患癌症者15.0%) , 排在患癌症者第3位。胃癌7例 (占患癌症者8.6%) , 排在患癌症者第4位。见表1。

患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人数为105例 (占病故者56.7%) , 从患病率来看, 心梗24例 (占心脑血管等疾病的22.7%) , 排在患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第1位。脑梗19例 (占心脑血管等疾病的18.0%) , 排在患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第2位。脑出血12例 (占心脑血管等疾病的11.4%) , 排在患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第3位。糖尿病8例 (占心脑血管等疾病的7.5%) , 排在患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第4位。见表2。

2 病故原因的探讨

2.1 根据北京市卫生局最新的一份医务人员身体健康调查显示, 70%的医务人员患有慢性病 (2011年2月25日健康报) 。从调查来看, 35~45岁, 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承受着来自事业和家庭的压力, 应付频繁的社会交往和应酬。有许多人因为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 如大量吸烟、饮酒, 贪食、睡眠少、运动少, 而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多种疾病。因为处在亚健康状态, 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 这部分人不愿意或忽视了身体检查和医生的诊断及治疗意见, 而促使病情逐渐加重。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常见疾病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于身体器官的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的, 这种生理性衰退也是自然衰退。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第二类是在年轻时患的病, 如乙型肝炎、糖尿病、支气管炎、胃溃疡等, 到老年时加重了。第三类是因为中、老年人的免疫力逐年下降, 容易患病, 如各种感染, 如肺部感染、胆系感染、泌尿系感染和癌症等, 这叫病理性衰退。

有的中、老年人虽然患病但感觉很轻或无感觉, 不一定有自觉症状, 这在临床上称为亚临床型,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 如过度劳累, 情绪激动、暴饮暴食, 病情可能立刻加剧, 这在临床上称为突变。

2.2 通过年龄段来看, 对患病有一定的关系, 39岁、49岁、59岁称为三九现象, 在临床上是患病的年龄段, 可以说是“生命的三道坎”, 因此, 最好在37、8岁, 47、8岁, 57、8岁的时候, 做做身体检查是有必要的, 起码掌握一些自己的健康状况, 以便采取适当的保健措施, 做到有病治病, 无病防病。遗憾的是, 有的人忽视了查体, 等到知道自己患病了, 已经耽误了治疗的时机。

2.3 肺癌的发病率, 过去全国统计, 占各种癌症的第3位, 2010年统计上升到各种癌症的第1位。本文统计医务人员患肺癌22例 (男性13例, 女9例) , 占各种癌症的第1位, 符合全国的统计。值得关注的是, 患肺癌的女性9例, 除1例吸烟外, 其他8例都是被动吸烟而致病的。患肺癌的男13例, 他们都是长期吸烟者。有人调查, 计算三个20, 即从20岁开始吸烟, 一天吸20根烟, 吸烟20年, 患肺癌占98%。

2.4 有2例患慢性肺结核, 患肺结核是不应该吸烟的, 可是他们吸烟, 肺结核终于演变成了肺癌。

2.5 在病故医务人员中, 患肝癌者排在第2位 (患病人数17例, 男14例, 女3例) 。机体一旦被乙肝病毒感染, 如果肝功无变化, 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自己注意养生之道的话, 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 乙肝病毒可以从体内消除。假如不注意自我保健, 肝功又发生了改变, 又不能及时得到治疗, 乙肝病毒则直接破坏肝细胞, 则可能发生肝癌。

2.6 饮食不当与癌症亦有一定的关系。吸烟、饮酒和爱吃鱼肉蛋, 蔬菜、水果吃的很少。鱼肉蛋等蛋白质物质都属于酸性物质, 蔬菜、水果是碱性物质。鱼肉蛋吃的多蔬菜吃的少, 身体的酸碱平衡自然失调。机体长期处于酸性环境, 再加上饮酒 (酒精) 的刺激, 因为癌细胞最喜欢在酸性环境中生长, 则容易患癌症。

2.7 在本文统计中, 发现8对夫妻癌, 可能与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中, 有密切接触的关系。有的是男方得了肝癌, 女方得了结肠癌, 女方得了乳腺癌, 男方得了肺癌。

2.8 因心梗而病故人数24例 (男21例、女3例) , 占患心脑血管等疾病病故者的第1位。因脑梗和脑出血而病故者31例。 (前者19例, 后者12例) 。占换心脑血管等疾病病故者的第2、3位, 目前,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第1位死因。

2.9 有的过着空巢或独居生活的离退休老人, 身旁无人照料, 突然发病猝死在寝室中。有的人发生意外事故, 如车祸等。

电子医务系统 篇4

1 需求分析

根据医院机关和领导的决策需求,我们必须将科室和医生的相关医疗信息从“军卫一号”各子系统中提取出来,利用“门诊—住院”两条线,形成“医院—科室—医生”3个层次的医疗信息结构,在科室层面要了解科室在医院整体医疗中的所占的地位和比重,在医生层面要能够跟踪到每个医生的相关医疗数据和医疗指标,使医院领导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医疗人员的具体情况。该系统任一模块都可以查询从全院到某个医生的相关情况,既便于医院决策层的宏观管理,又可以实现对科室和医生的微观管控,这是本系统最大的特点。

2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直接从“军卫一号”的Oracle数据库中提取数据,采取C/S结构,使用PowerBuilder6.5作为开发工具,涉及的表主要有门诊主记录(CLINIC_MASTER)、门诊收入明细(OUTP_BILL_ITEMS)、住院主记录(PAT_VISIT)、住院收费明细(INP_BILL_DETAIL)、诊断记录(DIAGNOSIS)等20多个。具体的表结构参见“军卫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结构手册”。另外还要添加人员基本信息(staff_info)、医生论文(doctor_papers)、科研课题(subjects)3个表,人员基本信息表结构如表1。

3 流程分析

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4 软件功能设计

4.1 患者就诊和收容查询

该模块主要查询任意时间段医院、科室和医生的诊治患者情况,又分为门诊和住院2部分。门诊包括门诊人次、120就诊人次、门诊患者入院人次,各科室和各医生收容人数;住院主要是住院科室的患者入出转统计、科室床位使用率等。

4.2 医疗收入查询

该模块查询任意时间段医院、科室和医生的医疗收入情况,费用按患者身份(军人或地方)和价表项目分类予以统计,可以查询各科室收入占全院收入比重,也可以查询某医生的医疗收入占该科室医疗收入的百分比,还可以查询某医生医疗收入中各种费用(如药品费)收入所占比重,并以饼状图加以显示,使医院领导对全院、科室和医生医疗收入和收入构成情况有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4.3 住院情况查询

可以查询任意时间段医院、科室住院总天数、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治愈平均住院天数、占用床位总日数、病床周转次数和床位使用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详细了解医院住院科室的工作量和床位使用情况。

4.4 手术情况查询

可以查询任意时间段医院、科室和医生进行的手术情况,包括各种类型的手术例数、切口等级、手术并发症情况以及有无术后感染等,可以查询医院用血量和血透人次。

4.5 检查工作量查询

可以查询任意时间段医院放射科摄片人次、X线造影、CT、DR、MR检查人次和费用;查询检验科化验件数和费用;查询特诊科心电图、B超、彩超检查人次和费用;查询病理科检查和电子内窥镜检查人次和费用。

4.6 医疗质量查询

主要是医院整体医疗相关指标的查询,包括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术前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门诊诊断和入出院诊断吻合率、医疗效果统计、抢救成功率、入院三日确诊率、院内感染率、单病种住院天数和住院医疗费用等等。通过这些指标,医院领导部门可以了解本院医疗质量,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4.7 临床医师管理

可以录入、修改和查询临床各科室医生的人员基本信息,可以管理医生历年论文发表和科研课题申报情况,以科室为单位打印全院任意年份论文发表和科研课题申报汇总表。

4.8 合资、合作项目查询

可以按全院或科室或医生三级查询合资、合作项目的工作量,费用明细,费用合计。

5 具体设计

5.1 登录界面设计

该系统的登录界面采取与“军卫一号”系统相同的风格,用户名和密码直接使用医院数据库现有的用户数据,这样就无需为医院用户另行程序授权。设计好的登录窗口如图2。

5.2 查询界面设计

以医疗收入查询为例,界面上方是供用户录入查询的时间范围,左边是“全院”、“科室”和“医生”3个按钮,供用户在3种模式之间随意切换,右边数据窗口显示的内容随查询模式的不同而变化。如按下“医生”按钮,窗口右方出现科室和医生选择,点击“查询”按钮即可查询该医生医疗收入情况,右下方的分页选项卡分为“按身份分类”、“按费别分类”、“按价表分类”和“收入占科室百分比”4个部分,各种收入构成以饼形图予以辅助显示。界面如图3所示。

6 小结

本系统从“军卫一号”数据库直接提取数据,通过”医院—科室—医生”3个层面来展示医院医疗工作的相关情况,很好地弥补了过去医务管理系统过于粗放、统计不细、不准、易错的缺点,便于医院领导机关从宏观和微观2个角度全面掌握医院医疗状况,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和信息保障,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文忠,姚铂.基于组织干部人事管理领域的构件库管理系统[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18(8):237-241,245.

[2]曲剑,冯红岩.PB中的数据库事务管理[J].林业科技情报,2007,39(3):79-80.

[3]费军,潘晓东.PowerBuilder下医院消耗品超市化管理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2):37-38,48.

[4]牟丹.在PowerBuilder中利用自动化技术调用Excel处理与打印表格[J].科技信息,2007(12):215.

上一篇:同种异体输血下一篇:现代物流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