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工业

2024-11-04

循环工业(精选12篇)

循环工业 篇1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缺乏的国家。从2000年开始, 中国煤炭产量连续增长, 2006年全国煤炭产量达24亿吨, 比2005年增长13.74%。煤炭工业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能源的提供主体,它的可持续发展对全国的工业建设和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垃圾,包括固体废弃物 (煤矸石和灰渣) 、工业废水、有害气体 (矿井瓦斯) 等。据统计,全国有大型煤矸石山1500多座,已积存30多亿吨,占地5万亩以上,而且每年新增煤矸石1亿吨以上;矿井污水排放18亿吨 (污水中有高量铅、镉等有害元素) 。除了数量上巨大以外,开采过程中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比如煤炭在洗选加工中排放的洗矸会污染水源;煤炭在加工利用燃烧中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微尘和废渣,会破坏大气臭氧层,造成酸雨蔓延;露天堆置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和水源;填埋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然而这些工业垃圾有利用价值,充分有效地综合利用,完全可以变废为宝。

利用循环经济模式,综合治理煤炭工业垃圾,一直受到企业与政府的关注,但实施的过程是艰巨而又复杂的。现阶段应用循环经济模式对煤炭工业垃圾治理存在以下问题:对于循环利用垃圾进行产品加工的技术力量薄弱;现有管理体制不利于工业垃圾治理;对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再加工利用投入的资金缺乏;相关法规不完善,政府执行力度不够。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综合治理煤炭工业垃圾,需要我们从更高的战略角度来建立一个综合治理和控制工业垃圾的体系,提高工业垃圾利用价值和减少环境污染。

1 最大程度减少煤炭工业垃圾的产生量

思想观念的转变。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生产者必须意识到工业垃圾的危害,政府-企业-个人开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学习和宣传,使大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对煤炭工业垃圾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宏观控制,实施煤炭工业垃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简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环境单元的具体情况,采用容量总量控制或者目标总量控制。范围是限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其对象是环境单元及其在环境单元中排放污染物的一切煤炭工业单位 (简称排污单位) 。污染物总量控制实质上是一项环境管理系统,由六个子系统构成:环境功能区划;排污总量申报核定及评价;总量预测;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及分配;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削减;监督考核。

实施煤炭清洁开采煤炭。清洁开采主要指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减少废物的排放和做到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提供优质煤炭的同时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其原则是从源头削减污染。

矿井水的资源化及污染控制。减少矿井水涌出:当煤系顶板上一定距离外存在较大含水层时,尽可能采取采后顶板移近量较小的特殊开采技术,使煤层顶板冒落的高度不致导通上覆的含水层;当煤层底板有强含水层时,应将井下巷道布置在这些含水层上方的安全距离处;当矿区地面有水体时,应在地下相应的范围留设保安煤柱或采用特殊的采煤法;对于实现水力化采煤的矿井应采用闭路循环供水系统。

矿井水清污分流排放:矿井下排水60%为岩溶水,经采煤工作面会受到煤尘及岩尘的污染,使井下排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增高,因此井下实行清污分流措施,可以将采空区洁净的岩溶水单独收集后直接利用;有些矿区存有奥陶纪灰岩、太原组灰岩、茅口灰岩等丰富的岩溶、裂隙水,水质较好,一般不含有毒有害离子,只需在矿坑内的源头处妥善截流,通过专业管道将其排至地面,经简单的消毒后即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或工业用水。

减少矿井水的污染:定期对井下水仓进行清理;完善井下排水系统,水沟规范并严加盖板;以水介质代替乳化液或尽量采用油路系统的闭路循环。

控制或减少煤矸石排出量。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煤矸石主要来源于岩石巷道掘进、煤层顶底板岩石、煤层夹矸,其产生量主要与矿井的开拓系统、采区巷道布置和生产工艺等有关。

使用合适的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是提高煤炭质量,减少排矸的清洁开采技术。提高各种技术措施将巷道掘进煤矸石和工作面煤层夹矸用于井下充填,煤矸石在井下就地破碎加工成为充填材料,然后用设备充填到采空区、废弃巷道,这既能消除煤矸石的危害还能大大减轻地表塌陷和变形的影响。

减少控制煤井废气和粉尘排放?矿井废气抽放与利用:煤炭开采中,废气主要是来自煤层及围岩中释放出的煤层气以及煤岩层爆破过程,采用柴油机设备排放出的有害气体等。其中煤层气中含有可利用的可燃成分CH4、CO等,在煤层开采前或开采中通过人工控制、钻孔抽放、浓缩,可变害为利,综合利用。

严格控制井下煤炭的自燃:大力推广无煤柱采煤法;优化回采工艺,尽量减少采空区遗煤;及时对采空区密闭并实施黄泥灌浆;对煤柱壁及采空区喷洒阻燃剂或采用注氮防灭火技术。

2 充分对煤炭工业垃圾进行利用,建立完善的生态工业体系

目前的工业生产体系中煤炭资源基本上是一种单项流动,即人们从自然界中索取大量煤炭资源,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后,又将大量的垃圾排放到环境中。虽然在化工生产中存在部分物质循环利用,但比例相对很小,其原因主要有:煤炭企业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单位产量的产品能耗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能源、动力和化工生产基本上是两条平行的线路,没有交叉点,缺乏物流和能源的交换。

充分重视现有煤炭工业体系的种种缺点,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生态工业体系:

生态工业园是一个包括自然、工业和社会地域的综合体,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理论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类场所。它通过成员之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来实现园区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建立煤炭工业生态园应遵循生态效益、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高效利用,总体协调发展等原则。生态园总体目标:园区以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依托煤、电、石灰石、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在现有产业基础上以国内市场为导向,扩大生产规模开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推动科技攻关,提高技术含量,加强园区企业的关联,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产业发展中的物耗、能耗和污染。

3 建立和完善工业垃圾排放标准的法律规范体系和管理体制

3.1 如今国家对煤炭工业垃圾治理的技术经验选择、垃圾处理的责任分配及置放标准等现行法律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急需建立起具体的法律法规,并明确地方政府、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

3.2 规范煤炭工业垃圾的管理体制,做到政企、政事分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煤炭工业垃圾的管理,做到相应的行政部门监督和管理,开办专业处理工业垃圾的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利用开发,打破政府控制、垄断经营的局面。从长远角度看对工业垃圾的运营必须实行产业化和市场化,垃圾的利用、加工、生产由企业负责运营,政府只需通过工业垃圾的收费和贷款等优惠政策保障投资企业的正常运营。

真正做到通过循环经济彻底治理煤炭工业垃圾是一项任重道远、复杂艰巨的工作。这要求政府和企业要充分配合,各自发挥其职能,才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通过管理关系、合作关系等相互的循环配合,引导有利于循环经济的生产和市场行为;通过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对煤炭工业城市生产垃圾的综合治理,运用循环经济的思想和煤炭生态工业的实践,是有效处理煤炭工业垃圾的必由之路。

摘要:煤炭工业城市以重工业生产为主, 城市污染严重,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触目惊心, 由于受到传统产业结构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影响,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煤炭开采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垃圾逐渐增加, 这些工业垃圾的治理不仅是环境治理问题, 更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各方面都有密切联系的系统工程, 它直接影响到煤炭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通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对工业垃圾实现减量-利用-再利用的运作过程, 最大程度提高工业垃圾利用价值和减少污染, 达到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关键词:煤炭工业城市,循环经济,煤炭工业垃圾,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朱志红.生态城市建设中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6, (1) :70-72.

[2]孟赤兵, 苟在坪.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航天工业出版社, 2005.

[3]樊杰.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J].地理学报, 1997.

[4]王灵梅.煤炭能源工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循环工业 篇2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是目前世界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卡伦堡工业园区模式可称之为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其方式是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一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等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这四类企业通过将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用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这不仅减少了废弃物产生量及其处理费用,还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其中,燃煤电厂位于这个工业生态系统的中心,对热能进行了多级使用,对副产品和废物进行了综合利用。电厂向炼油厂和制药厂供应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使炼油厂和制药厂获得了生产所需的热能;通过地下管道向卡伦堡全镇居民供热,由此关闭了镇上3500座燃烧油渣的炉子,减少了大量的烟尘排放;将除尘脱硫的副产品工业石膏,全部供应附近的一家石膏板生产厂作原料。同时,还将粉煤灰出售供修筑道路和生产水泥之用。炼油厂和制药厂也进行了废弃物综合利用。炼油厂产生的火焰气通过管道供石膏厂用于石膏板生产的干燥,减少了火焰气的排放。一座车间进行酸气脱硫生产的稀硫酸供给附近的一家硫酸厂;炼油厂的脱硫气则供给电厂燃烧。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还进行了水资源的循环使用。炼油厂的废水经过生物净化处理,通过管道向电厂输送,每年输送电厂70万m3的冷却水。北京水泥厂从19开始处理工业废弃物,之后也开始处理电子废弃物。年北京水泥厂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1万t,但仍然不能满足废弃物处理的需要。北京水泥厂目标废弃物的处理量能达到替代燃料50%,替代原料50%,在熟料中占重量5%。北京市提出二大块垃圾处理,即污水处理后淤泥和生活垃圾处理;北京水泥厂回避了生活垃圾进水泥厂,主要是气味太重,需要为生活垃圾建立专门的预处理场所。可以说,北京金隅公司已具备除了处理生活垃圾外的处置废弃物的基础条件。,我国要求各省市建立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北京市的危险废弃物处理工作由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以北京工业大学的相关科研成果为基础,北京市科技局给予资助。北京金隅公司下决心把利用水泥窑处理废弃物作为一个产业来做,自筹资金2亿多元,在20上半年完成了第二条固体废弃物处置线建设,年处理了近17000t危险废弃物,处理能力为10万t,而北京市每年约产生8.5万t固体废弃物,完全可以承担全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尤其是还可以对医疗、放射性垃圾进行处理。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证明,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技术途径,也是低成本化大规模处置上述废物的重要措施。

作者:都秀梅 单位:新疆米东天山水泥有限公司

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篇3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就显得十分贫乏。近2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资源消耗速度显著增加,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就更为迫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转变发展观念、更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二者不可分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利用好以下三种途径。

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生产率

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生产率,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始时,世界上的稀缺资源主要是人,因此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是创造和运用机器替代人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稀缺的是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能力在内的自然资本,自然资本已经成为制约当代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新的工业革命应以提高资源生产率为目标。

可以利用以下环境影响控制方程进一步阐明提高资源生产率的必要性。I=PAT式中,I表示环境影响,可用资源消耗量或环境污染物排放量表示,P表示人口,A表示人均GDP,T表示单位GDP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以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例:我国人均GDP翻两番,即等于2000年的4倍;我国的人口将增加至15亿,为2000年的1.15倍;如果要求环境影响减小至50%,则单位GDP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必须减小至少9倍。

靠什么来减小单位GDP的环境影响呢?可以定义:E=1/T(E表示资源生产率)E必须提高至少9倍,才能使单位GDP的环境影响同步减小。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如德国等欧共体国家,近20余年来致力于更新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生产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从1980—2000年的20年内,欧共体15国的GDP增长了近50%,但他们的资源消耗总量却只增长了2%;日本保持着很高的GDP水平,但单位GDP的资源消耗量却远低于欧美国家。这些经验告诉我们,提高生态效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完全协调起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以我国主要能源煤炭为例,技术进步已经展现了利用煤的光明前景。利用IGCC技术可以将煤炭先气化成氢和一氧化碳,气体经去除其中颗粒物、硫等污染物后用于发电,并回收利用分离出来的各种污染物和煤气中的化学物质。这种新工艺可以使能效提高15%以上。

钢铁工业曾经是消耗资源和能源的大户,但近1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工艺技术,通过设备的连续化、大型化和各种节能降耗工艺,使生产、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循环经济在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可以不再是单纯生产钢铁产品的工业企业,它同时又能生产并供应电能,还能消纳社会废弃物,并提供建筑材料及其他产品的原料。

汽车工业、建筑行业以及机械制造业都在经历这样的变革。通过采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采用新工艺减小摩擦力,可以使汽车行驶需要的动力大大减少。新型的采用混合动力驱动的汽车,可以节约油耗40%~64%。绿色建筑尽最大可能利用日光照明,利用太阳能采暖和制冷,再加上合理的设计和适宜的材料,可以达到节能70%~90%的效果。

产品的生态设计,是提高资源利用率不可缺少的一环。那就是设计产品时就应该从原材料获取、生产、运销、使用和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密切考虑到生态、人类健康和安全。这种生态设计曾经被称为生命周期分析,“从摇篮到坟墓”的控制,现在则被改称为“从摇篮到摇篮”的控制。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在21世纪,绿色技术就是最有前途的新技术,就是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技术,就是可以使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完全协调起来的技术。绿色技术大有可为。

加强对废物的综合利用

资源开采过程中废弃的资源、资源生产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使用周期到达或未到达时被摒弃的产品,以及其余废品和废弃物,都是应该利用的宝贵资源。工业生态学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废物回收利用的新概念,如:世界上本没有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可再生资源;“城市是新的矿藏”,指的是城市中每天产生的垃圾,正是应该再利用的资源。

日本对家庭垃圾实行十分严格、细致的分类回收,并在全国建设了18个生态镇,其中建有各种以废物为原料的工厂,分别将家用电器、塑料瓶、建筑垃圾以及其他废物加工成为有用产品。对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显像管和液晶显示器、密闭式镍铬蓄电池、密闭式镍氢蓄电池、锂二级电池、小型密封铅蓄电池等既含有用物质又含有害物质的产品,日本确定了非常具体的回收利用目标。对废物的综合利用既节约了自然资源,又防止了对环境的危害,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瑞士大力推行环境友好型的电子和电气废设备管理制度,1998年就颁布并实施了电子和电器设备回收条例,规定电子废物不得进入市政固体废物,消费者必须把它们交回给零售商或电子废物收集点。零售商和交易商必须免费回收他们经销的电子产品的废物,生产者和进口者也必须免费回收他们生产或进口的电子产品的废物。2004年瑞士全国的电子废物回收率为69%,2005年增加到75%。

据报道,德国对城市垃圾中纸张与纸板、玻璃、铝、锡制的罐头、塑料等的收集率已分别达到87%,78%,65%和75%,对这些组分的回收率则分别达到了100%,100%、接近100%和97%。

我国目前已有对六类废物的回收率是:废钢铁约85%;废有色金属回收率约80%;废塑料约25%;废橡胶约47%;废纸约20%;废玻璃约13%,与德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家电、建筑材料、包装品、汽车、手机、电池等的回收,更有待有效地组织并推进。

改变消费模式,控制消费需求

生产与消费,是循环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是进行生产模式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消费模式也必须相应改变,使之适应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

由于消费处于经济过程的最下游,它的下游效应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生态学中讨论的生态包袱问题。生态包袱是指每单位产品重量所需要的物质投入总量,如一个10克的金戒指的生态包袱是3 500千克,一件170克的汗衫的生态包袱是226千克。生态包袱告诉我们,在系统最下游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消耗,就可以在系统上游减少数十倍甚至数百、数千、数万倍的投入。这说明了控制消费需求对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控制消费需求之所以重要还由于消费的“弹性效应”,这是指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会被消费数量的增加所抵消,如:汽车效率的改进会被汽车数量的增加所抵消,住房效率的改进会被住房的面积扩大所抵消,家电效率的改进会被家电数量的增加所抵消。

必须说明,控制数量的消费并不意味着降低消费的质量。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其他过程替代不了的,但必须清楚,我们提倡的绝不能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消费。也应该看到我国当前还存在不小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我们应该着眼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而不是少数人那种暴殄天物、挥霍奢侈的消费。

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应该是:以耐用物代替一次性物品,以加强维护修理延长产品使用周期,减少物质的浪费丢弃,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出行方式,以服务型经济代替消耗型经济,以回收利用代替丢弃废品等。

推行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法律、规章、标准和政策的保障,需要科学技术创新的支持,更需要对包括决策者在内的全民进行环境伦理观的教育。政府、企业和公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三大主体,政府的作用在于制定法规、政策、标准,组织试点、示范,加强管理和教育;企业的责任则在于遵守法规、政策、标准,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研究开发,加强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公众则应该节约用水、用电,实行绿色消费,并监督政府和企业。我们应该提倡发展循环经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工业节能重在发展循环经济 篇4

日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 (下称《规划》) 。《规划》提出, 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 预计将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对此, 专家建议, 工业节能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减少高耗能行业的需求, 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同时对高耗能企业和节能企业的政策做系统性研究。!

发展循环经济, 高耗能项目限批。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 行业间!!和企业间发展不平衡,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企业节能内生动力不足, 这写都是工业节能降!耗所存在的问题。统计数据显示, 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源消消耗耗量量占占全全社社会会能能耗耗!!比重2010年上升到77%左右。!

此次《规划》也提出,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是落实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新建项目节能准入、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等。严格控制高耗能、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对于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地方, 其新上高耗能项目采取区域限批措施。(来源:宏观经济)

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改进措施 篇5

环境保护、节水减排、废水回用是对目前循环冷却水系统提出的新挑战。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积极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置,优化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提高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水平,为企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导言

循环水处理是个巨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腐蚀、结垢、微生物粘泥这三个问题,要针对本厂实际情况结合自己设备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更重要的是要对整个设备进行优化管理,加大管理监察力度,围绕水质稳定做工作,争取达到对循环水水质、水温的合理控制,防患于未然,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为全厂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利保障。

2段国内外循环水处理的实际情况

2.1现阶段国内外循环水处理情况

循环水冷却处理技术于上世纪初期已在国外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和发展,但也因为诸多实际因素的限制暴露出各种问题。上世纪末期循环水处理技术才被引入我国,在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后,方呈现出逐渐成熟趋势。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全世界循环水处理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应用于循环水处理的相关处理剂也逐渐增多,更甚至发展成为国际化和规模化的处理剂产品,在此方面,我国对于循环水处理剂的进出口量也在不断增长。

2.2现阶段国内外循环水主要处理手段

现阶段我国在处理循环水方面主要应用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是化学处理方式,该方式主要通过应用化学药剂,对循环水中所包含的多种不稳定物质实施高强度处理,从而有效降低污水的腐蚀性以及阻止污水结垢,另一方面能够合理降低常规工作状态下的排水量和补水量;其次是物理处理方式,该方式主要是应用相关处理材料对循环水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同时通过改变循环水的能量、温度及压强,有效加强循环水处理材料的抗腐蚀及抗结垢等功能。

3循环水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循环水系统内长期漏油

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循环水系统长期漏油,久而久之,这样就会使装置换热设备内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影响循环水的处理效果,泄漏的油脂还会成为众多微生物丰富的营养源,造成循环水系统微生物大量迅速繁殖难以控制,微生物粘泥、藻类急剧增多,使换热器内表面长期被油泥覆盖,致使缓蚀阻垢剂无法与换热器内表面接触从而丧失其缓蚀阻垢作用,导致换热器极易产生结垢和腐蚀。

3.2阻垢缓蚀效果差

由于不同时期水质和生产工艺条件都会发生变化或波动,就要及时改进、调整、优化缓蚀阻垢剂配方,如果配方长期不换,菌藻对杀菌剂已产生了免疫功能,阻垢缓蚀效果抗冲 击和污染能力就会降低,杀菌效果差。

3.3凉水塔排泥设施不完善,水池没有做到定期清淤

凉水塔底部一般呈平底状,池底排泥阀无法排掉池底的淤泥,所以循环水厂的排泥阀不起作用,淤泥只能靠清扫水池才能排掉。但由于生产的连续不间断性,给清池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4现代循环水处理技术

随着循环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代循环水处理技术采用有机阻垢剂、缓蚀剂、杀菌灭澡剂综合运用的方法,轮换交替使用,这样可以达到药剂间相互增效的作用。目前有机阻垢剂品种繁多,主要有有机磷系列、聚羟酸系列、聚羟酸脂系列等,一般来讲,复合配方的阻垢剂的性能会更好。阻垢剂,特别是含磷阻垢剂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腐蚀,所以通常在使用阻垢剂的时候要加缓蚀剂。循环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养分高,促使一些生物繁殖较快,这样可以采用多种杀菌剂交替使用来提高杀菌效果,有些杀菌灭藻剂还有剥离污泥的作用。比如使用非常多的二氧化氯杀菌灭藻剂,安全、广谱,高效,杀菌效果不受PH的影响,而且不与大多数胺类反应的特点;还有臭氧杀菌剂,生产过程只需要空气和电,没有废排放,后期也不会出现二次污染,目前倍受关注,应用前景可观。

5循环水处理改进措施

5.1针对循环水水垢的处理措施

通常情况下在处理循环水的过程中,由于该处理系统所提供补充水的水质具有较高的碱性,因此在完成浓缩阶段后会产生水渍结垢的情况。针对以上情况,在后期处理水垢过程中应当落实以下三点:第一,合理应用相关处理药剂并加强药剂的管理和保护。在处理循环水时产生水垢,往往是因为药剂不符合要求或者药剂使用不当所造成,因此要保证循环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首先要确保药剂选用的正确性以及药剂使用的科学性;第二,在处理循环水时,应当全面掌握处理系统的整体情况并深入分析其各项环节,准确把握循环水的浓缩比例,严格将循环水的浓缩数值控制在科学范围内;第三,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循环水实施严格、深入、实时、细致的监控,确保各个阶段循环水的浓缩比例精准、可靠,有效避免后期循环水结垢的形成。不仅如此,还要重视对循环水温度、水流、水质等方面的考察,并结合科学的处理措施和工艺,从各个角度入手全面避免结垢现象的发生。

5.2针对科学制定浓缩倍数的处理措施

在实施循环水处理过程中,浓缩倍数的制定也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决定了循环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如何选取科学、合理的浓缩倍数,也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极度重视的问题。针对此情况,相关人员应当重点关注循环水质的考察工作,从系统情况、循环水处理方案的制定以及相应管理情况等方面入手。其中,在进行水质考察阶段时,工作人员应当秉持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落实和加强循环水的日常监测及记录工作。在制定循环水处理方案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将重点投注在循环水的预处理运行、加酸运行以及自然PH值运行等各个层面,同时加强对碳钢在不同浓度氯离子腐蚀情况以及磷系复合剂对于硫酸根离子的抗腐蚀性效果的考察。另一方面,对于复合阻垢缓蚀处理剂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水流污浊、铁离子、硫化物等情况的分析。对于系统方案的抉择,还应当充分结合循环水处理系统的科学性及规律性,严密考察循环水的排放量和蒸发量,从而有效确定循环水处理系统中所应当补充的水量。与此同时,循环水的温差、物料泄漏情况、方案封闭性、收水器效率以及V/R比值的大小也会对循环水处理效果造成较大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5.3加强设备清洗及预膜处理工作

在循环水运行过程中,尽管各项指标控制严格,但系统结垢、粘泥、腐蚀仍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故在大修时对系统必须进行清洗。过去公司人员在清洗时不注意指标监测,清洗过程中设备本体腐蚀程度未得到量化控制。现在已形成一套科学的清洗监测指标,如pH、Fe2+、Fe3+离子浓度,清洗液浓度,清洗后保护办法等,为保证清洗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系统清洗置换合格后,金属已形成活性表面,此时必须进行预膜,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致密氧化膜,达到防止腐蚀的目的。预膜处理时,当挂片上形成均匀的氧化膜时即可认为预膜结束。如系统可投入使用,则加大补水置换,使其达循环水运行指标;如系统不具备投用条件,则系统充该预膜液保护。

5.4采用无填料喷雾冷却塔新技术

冷却塔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虽经多次检修、更换填料、喷头等,仍存在夏季水温高现象,制约了设备的平稳生产。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充分利用循环水系统中存在的压力,带动喷管及风叶旋转,克服喷头中空现象,有效改善冷却性能,达到循环水降温的目的。6结论

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分析 篇6

【关 键 词】生态工业园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一、生态工业园及循环经济概述

(一)循环经济概述

当前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尚未达成一致,主要的争论焦点集中于循环经济的归属问题,即循环经济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经济还是环保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内涵存在着争议,主要在于究竟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经济还是环保意义上的循环经济。从循环经济的构成内容来看,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分别为自然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循环净化和可更新资源的循环再生;经济系统中的非更新、可回收资源的循环利用人类复合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有机联系的复合循环。综合各方面的看法,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是指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各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知识文化的有机整合而形成良性循环,它在运行过程中遵循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通过生态学规律来引导人类经济活动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当前关于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已经达成共识,即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分别为减量化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减量化原则(Reduce)就是要求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尽量降低资源的损耗,实现单位资源的高效使用,从而能够以较少的资源实现生产目的。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经常表现为要求产品的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的轻型化。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了结,以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各个生产商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通过标准化设计,使得同一产品遵循相同的生产型号,这能够使得产品各个部件都有升级换代的希望,这样就可以避免整体产品的更换,从而降低了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达到了降低资源损耗的目标。再循环原则(Recycle)主要是指资源在使用后能够再次利用,避免资源的使用后变成无用的垃圾。显而易见,再循环原则能够实现资源的多次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二)生态工业园概述

生态工业园是为了保持经济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而出现的一种经济载体形式。生态工业园所采取的模式主要是从生态学角度来设计经济活动,通过将资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优化,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整体协调。具体而言,生态工业园主要有如下一些标志:首先是具备高效益的转换系统。生态工业园通过合理利用投入资源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耗费,主要将自然物质、经济物质以及废弃物进行相互转换,其中采用高新技术来降低消耗的能源和物质,提高了物质利用率,从而在输入一定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输出整体效益,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其次是高效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为生态工业园创造良好的环境。主要包含生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道路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物资和能源(主副食品、原材料、水、电、天然气及其它燃料等)的供给系统、商业、金融、生活等服务系统、各类废弃物处理系统、各类防灾系统等。最后,生态工业园需要高效的管理支撑。生态工业园是一个小型社会,需要从区域人口管理角度出发进行管理,对园区内的人口、资源、社会服务、就业以及安全、环境等各个因素进行管理,使得生态工业园的运行得到有效保障。

二、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关于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由于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在形式上也不多,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企业主导型、产业关联型和改造重构型。企业主导型是以一个或几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为主,吸引上下游产业相关企业参与进来,依据生态链特征来建设工业园,这种模式的生态园以一个核心为主建设而成的园区。产业关联型生态园是从产业相关角度出发构建起来的,主要是将产业关联性较高的几个相关产业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如工业和农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产业关联,通过生态工业园方式,使得农业和工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一体化,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改造重构型是指在原有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重新构架,创造生态企业集聚的升级生态工业园。由于传统的工业园并未注重生态效益,在数量上也占有多数,通过对该类工业园进行改造,能够极大的促进经济的转型。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典型模式简介:

1.柴达木循环经济园。柴达木循环经济园是国家发改委和环境保护总局等六部委批准成立的全国十三个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于2005年10月正式确定,园区整体规划于2010年3月得到国务院批复。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区域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园“依托交通干线、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区四园”的基本思路,坚持把培育和形成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立足矿产资源富集的禀赋优势,加快推进以交通、电力、通讯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推动资源开发由低水平、小规模向高水平、大规模方向转变,推动优势产业向提高规模扩总量、综合利用上水平、精深加工上档次转变,试验区内已基本形成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大工业园区和以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煤炭、建材及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试验区与各园区间以若干支柱产业为支撑,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2.美国查尔斯岬循环经济工业园。作为美国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项目,查尔斯岬循环工业园坐落于美国佛吉尼亚南安普顿县,园区主要针对废弃、衰败地区的再发展计划,在布局上突出土地、水环境形态、以及传统的村落和城镇居住形式的和谐,园区不仅具备了良好的公路设施支持,同时园区的各项信息系统的构建也比较完备,并取得了聯邦PCSD、弗吉尼亚州政府、地方政府(county townships)三个政府机构的支持。园区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了当地的产业技术更新,原有产业也随着改良。新环境技术的开发将是园区企业近期的主流之一。其中,对于天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是开发的重点。此外,对于当地来说,在短期内最为显著的影响在于改善了就业状况。

三、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主要是根据当前实际情况,结合未来发展趋势而制定,当前可供选择的发展思路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通过改造传统的工业园。传统工业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积累中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这种形式工业园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具有高耗能、低产出的特点,通过圈地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而在经济产出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当前随着生态工业园理念的推行和建设,传统工业园向生态工业园方向发展也正不断的推出和落实,很多工业园通过改造都能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利用原有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开放的市场环境,调整招商战略,由政策优惠转向废弃物交流、共同获利、共同管理环境等成本节约的利益驱动,重新定位竞争优势,将赋予现有园区新的活力。

第二,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生态工业园的基本要求是通过生态链的构造,从而实现资源投入和产出的最大化。我国当前在技术发展方面同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整体水平处于落后阶段。为此,发展自有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刻不容缓,在自我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无害环境技术,充分利用我国高校科研资源,研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实用技术;同时也不应忽视一些地方和企业在长期处理环境问题中形成的特色技术,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体系。

第三,建立完善的市场调控体系。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主要依托市场需求开进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当前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和局限,如何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经验,通过减免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税收、征收污染税、将资源环境成本纳入产品成本等,以此完善我国的环保市场调控体系,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

第四,严格环保执法,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生态工业园的良好发展需要环保技术的支撑,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组织来协调各个企业的相互利益关系,这就需要健全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因此,在建立生态工业园的同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加强环保工作的统一监督和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加强国家和各地环保部门和监察部门对环境执法的行政监察。

参考文献:

[1]刘云.中国工业园区发展策略及对策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唐字文,石和春.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38-40

[3]王兆华.循环经济:区域产业共生网络——生态产业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运行管理 篇7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运行,管理

目前,国内大多数工业企业都有着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但是,有相当多的循环水系统存在这不小问题:腐蚀、结垢等,进而引发了换热设备泄漏,换热效率下降,能耗增加,成本上升等故障,甚至会导致装置停车停产。如何做好冷却水系统管理,使冷却水系统能达到3年一修的运行周期,是目前各大工业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循环冷却水运行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1. 冷却水系统中的结垢

冷却水结垢的主要是由水中较多的重碳酸钙引起的,重碳酸钙加热分解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沉积在冷却设备内表面。碳酸盐水垢的形态是呈致密的结晶,主要分布在加热器壁面甚至冷却塔填料或壁上。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来消除污垢:补充水进行软化处理;80~90mg/L的硫酸降低pH值进行酸化处理,将把pH值控制在6.0~6.4;添加结垢抑制剂[1]。

2. 冷却水的腐蚀

冷却水的氧含量高达4~7 mg/L,此外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类更是提高了水的腐蚀性。为了降低水的腐蚀性,传统的做法是用铬酸盐、锌盐、钼酸盐、磺化木质素、硫基苯并噻唑、硅酸盐等。但近些年,主要采用的是有机磷酸盐[2]。系统使用前应采用清洗剂洗涤设备和管线内表面,并用大剂量的预膜剂进行预膜处理,这样能够确保在金属表面生成完整而具有一定厚度的保护膜。

3. 微生物腐蚀

微生物也是循环冷却水产生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粘泥软垢还会影响管道传热并导致管路堵塞,因此,杀菌处理是必须的步骤。通常情况下,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微生物有真菌、藻类、细菌三种,可采用投加氧化性杀菌剂及非氧化性杀菌剂、凉水塔涂刷防腐漆等方法进行杀菌。通过投加大量添加的氯来抑制微生物,对硫酸盐还原菌,则需要通过使用长链脂肪胺盐和有机硫化物来控制。此外,还要定期进行异养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等微生物检测。

4. 浓缩倍数的管理

为了准确获得浓缩倍数,较好地预测水系统的腐蚀和结垢状况,通常采用的是电导率法来进行浓缩倍数计算,就是钙离子浓度法和钾离子浓度法,通过对比三种计算结果来推断循环水的运行状况。钾离子在循环水中不沉淀,不流失,通过在循环水中投加钾离子,能够稳定原水中的钾离子浓度,因此通过计算钾离子浓度得出的浓缩倍数较为准确。电导率代表了循环冷却水中溶解盐类的含量,循环冷却水的电导率与原水的电导率之比则代表了水中各种溶解盐类不同的被浓缩程度,由于循环水系统中经常存有大量液氯杀菌,因此可溶性的CL的浓度也会上升,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电导率的波动,降低浓缩倍数的计算准确度。但总的来说,投加杀菌剂和物料泄漏都是偶尔行为,因此用电导率测定循环水的浓缩倍数还是可以利用的,特别是在溶解盐类的浓缩程度的计算过程。钙离子是引发各种换热器结垢的另一个因素,循环水在高浓缩倍数下运行会提高结垢的可能性,因此用钙离子浓度计算出来的浓缩倍数的准确性有待商榷,但仍旧可以依此来判断结垢趋势。

二、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管理

循环水的水质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工作:首先,控制微生物来源。由于季节、气候等因素的不同,大气中微生物的吸入同量也不同,在不断补充水量的同时减少水体中微生物的含量;其次,控制循环水的富营养化现象。为获得微生物控制的主动权,可以从以下6方面开展工作:①控制浓缩倍数在合理范围内,防止水中的各类物质被过度浓缩;②减少工艺介质、润滑油等混人水体,避免设备、管道、换热器等设备出现泄漏现象;③水稳剂投加量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量和不规律投加水稳剂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④适量补水和排污,但是在如换热器漏氨导致亚硝化菌大量繁殖这般非正常事件发生时,就可以不遵守浓缩倍数的约束,而是采取大量补水,大量排污的管理方案,最大程度上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水平,抑制微生物的生长;⑤定期进行粘泥剥离,提高排污和补水的频率,避免系统内留下过量的菌种;⑥提高水质监测力度[3]。随时掌握水体中各种化学成份和各种菌类的准确数量以及变化情况,对以便做出及时的预测和应对措施,避免为某一类微生物提供特别适合的生长繁殖环境,进而引发过量繁殖危害系统运行。再次,充分发挥杀生剂的作用,,可以从以下4方面开展工作:①定期投加杀生剂。在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的同时,降低其存活率;②多种不同性能的杀生剂交替使用,避免微生物对某种杀生剂产生抗药性,保证杀生剂对所有菌属和种群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④杀生剂与粘泥剥离剂相结合使用,粘泥剥离剂能够破坏污垢层,有利于杀生剂更好的渗透到垢层下,提高杀生剂的效力。

三、循环冷却水运行日常管理

“一分药剂九分管理”是循环水的管理原则。循环水系统转入正常运行后,在其升温、蒸发和冷却的过程中,冷却水逐渐被浓缩,因而水的各项指标也在不断变化中。对循环冷却水运行的日常管理,主要是监控水质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做出调整措施。

1. 钙硬、总碱度

总碱度是循环水操作控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指标,若没有外界的干扰,浓缩倍数趋于稳定,那么可以通过总碱度度的变化判断系统的结垢趋势。硬度指水中的Ca2+和Mg2+浓度的总和。在循环水的日常监控中必须保证水的钙硬、总碱度在适合的范围之中,一旦超出正常范围,就要做出响应的调整水稳方案。

2. 总磷、正磷及氯离子

通过测定循环水中总磷来计算循环水中有机磷的含量。在循环水的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强氧化剂或高温,就会使缓蚀阻垢剂中含有有机磷酸盐部分分解为正磷,药剂的作用大大降低。当循环水中P034-含量过高时,则会产生磷酸钙沉淀,循环水中Cl-浓度过高,则会产生设备的腐蚀,尤其是不锈钢设备,因此,对P034-含量和Cl-浓度的日常测量是十分有必要的[4]。

3. 粘泥

循环水系统之所以会成为细菌繁殖的地方,是因为它有适宜的温度适和良好的通风光照。在这一环境中,即便是做好细菌防治工作,也不能能够避免细菌的产生,通常情况下细菌总数也可能高达103-105个/mL,若控制不当,细菌总数则会高达106~109个/mL[5]。微生物最主要的是产生生物粘泥造成危害。在循环水系统中,由于微生物的活动产生的沉积物悬浮物附着在水循环系统的管道表面,造成了生物粘泥现象。生物粘泥一旦形成,就必须进行杀菌清洗剥离,在日常运行中更要严格控制杀菌剥离,无法停工时可进行不停车化学清洗。

为实现循环水的良好管理,还要了解循环水的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联系。运用相应的化学试剂能够准确判断水体的状况,评估水体的生态环境,并进一步推测是由何种因素造成的问题。运用化学、生物手段解决问题,并间接推测之后会产生的问题和隐患。

参考文献

[1]齐新.循环冷却水处理工艺与运行管理[J].齐鲁石油化工.2006(02)

[2]官伟.浅谈循环冷却水水质管理[J].氮肥技术.2007(03)

[3]袁永梅.化工系统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现状与未来[J].科技咨询导报.2007(27)

[4]张荣德,梁荣华,李瑞萍.济钢焦化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管理及效果[J].山东冶金.2007(05)

新疆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篇8

关键词:新疆,工业,循环经济

1 新疆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1 循环经济发展基础

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绿洲生态环境很脆弱, 决定了新疆不能采用依赖资源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在今后经济发展中, 新疆既要推进工业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缩小与内地经济发展差距, 又要解决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问题。目前, 新疆的循环经济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 仅在部分企业和局部领域内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1.2 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开展

2004 年6 月, 新疆环保局通知要求全疆各地区至少要建立一个具有新疆产业特色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05 年1 月, 全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增加到八个。2007年11月, 新疆发改委会同相关厅局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了新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这批循环试点工作总共包括29 家单位, 给全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2015年新疆第四批循环经济试点方案启动。被发改委列入此次试点的共有4 个县 (市) 、7 个园区和19 家企业。在试点期间, 所有单位将减量、集约和再利用等思想融入到循环经济的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 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为新疆循环经济的发展起了带动作用。

2 新疆工业循环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新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低

新疆的循环经济总体水平低, 虽呈现上升的势头但上升缓慢, 上升的缓慢主要还是因为新疆的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初期的摸索阶段。新疆经济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新型工业化水平很低, 工业的“三高一低”特征显着, 工业化水平仍处于初期阶段。新疆大多为中小型企业, 实力比较弱, 机器设备和技术水平落后。融资能力差, 资金的大部分用来扩大再生产, 对技术的投资有限。众所周知, 新疆的地域辽阔, 经济活动围绕绿洲分布, 离国内外各市场很远。无论是疆内之间运输还是运往疆外, 成本都比较高。使得企业效益受损, 所以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

2.2 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新疆重工业比例很高, 清洁能源占总能源的比率小, 不到3 %, 经济中的人均GDP,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民的人均收入增加都很快, 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但是与之对应的能耗, 水耗,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等因素增减缓慢, 这就可以映射出有些企业还没从传统的线性的经济增长观念中走出, 环境污染和环境破环还没有很好的内部化, 所以一些企业对环境治理和污染减排还缺乏必要的动力和监管, 从而造成了新疆循环经济发展各方面发展呈现参差不起, 阻碍了新疆循环经济的飞跃。

3 为循环经济的改造提出可行性方案—以阿拉尔工业园区为例

以完善纺织、食品、能源等主导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为重点, 延伸产业链, 构建“纵向延伸、横向耦合、区域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

3.1 纺织业循环经济模式

依托师市180 万亩国家优质棉基地, 抓住国家纺织产业振兴规划政策支持和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机遇, 引进重点服装知名品牌, 注重服装设计和市场营销, 提高服装产业产品附加值, 发展精品服装产业。以发展棉、麻、化纤三纺混合为方向, 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 注重生产过程“三废”和边角料综合利用, 重点发展棉纺、针织产业, 着力构建阿拉尔棉纺产业集群, 推进印染、织布、服装业的发展, 进一步精炼油、棉浆粕、粘胶丝等产业链。将阿拉尔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南疆重要的优质棉纱、棉纺织品和服装高端化生产基地。利用棉籽壳生产食用菌, 建立菌菇培养基, 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

3.2 食品业循环经济模式

围绕红枣量大质优的优势, 大力发展红枣深加工, 积极延伸红枣产业链, 加快红枣加工项目的布局和建设, 提高红枣就地加工率;围绕果蔬业优势, 大力发展浓缩果蔬制品。对食品生产的废弃物加强综合利用, 推进果渣综合利用生产果胶、饲料, 苹果核生产苹果籽油等项目的建设, 将阿拉尔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南疆重要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依托燕京啤酒在内地的生产基础, 建立啤酒加工产业链, 坚持污染物“零排放”的原则, 采用清洁工艺。

3.3 能源工业循环经济模式

以能源作为整个园区的支撑, 实现集中供热。坚持多种能源替代, 在煤电为基础的同时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发电, 充分利用阿拉尔地区的优势资源, 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

4 新疆工业循环经济的思路探讨

4.1 狠抓落实, 完善政策制度

完善新疆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引导企业抓好清洁生产, 通过开展示范、试点项目建设, 鼓励企业向规模化、清洁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推动园区循环经济工作的进行, 构建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和新疆社会大循环。

4.2 创新驱动, 建立技术支撑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 实行倾斜政策鼓励印染企业引进新技术, 支持企业与现代纺织研究院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开展技术工艺的创新, 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促进技术、资金、人才与生产制造的对接和有机结合。

4.3 拓宽渠道, 提升融资环境

要坚持多元化融资,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调动社会投入的积极性, 努力拓宽筹资渠道, 为园区循环经济改造资金需求提供金融保障。

参考文献

[1]俞金香.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兰州大学, 2014 (05) .

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 篇9

1 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

我国的工业园区类型按照功能特征可分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自由贸易区等。按照园区产业类型可分为:行业类工业园区(如煤化工园区、石油化工园区、装备制造园区等)和综合类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的建设对我国I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加快了经济发展类型由传统型经济向节约型经济的转变,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发挥了区域土地的利用价值,推进了区域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也对区域的资源、环境、能源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园区建成后随着企业的入驻,园区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持续扩张,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影响逐步加剧。因此寻求一条合理的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2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即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资源节约型经济,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即在产业发展中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尽可能降低资源、能源以及环境成本的消耗,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其目的就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主要来自环境、政策、园区以及经济等方面。

(1)环境方面环境违法成本不高,处罚力度不够;污染监管困难;排放的污染物集中处理率低,再生资源利用水平不高。

(2)政策方面产业政策“一刀切”限制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企业受传统经济影响较深,对循环经济认识不足,在实施循环经济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3)园区方面循环经济链条不系统、不连续,园区产业关联度较低,空间布局不合理;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园区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固废综合利用、水资源梯级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园区企业之间信息资源不共享,使得企业之间协调配合不密切,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4)经济条件发展循环经济成本较高;循环经济发展资金不足。

4 保障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纵观国内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它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就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各工业园区的特点和实际建设情况进行改进,从而保障工业园循环经济顺利、有效的的发展。

4.1 环境方面

①严格环保考核制度。要把环保考核制度不仅仅作为管理企业的手段,同时也应作为政府官员环保政绩的一个方面,从而实现双管齐下,达到更好的环境效益。②加强污染转移企业监管。对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要严格控制,不予以引进。对一般企业要加强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鼓励绿色环保项目的引进,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③园区要设置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配备有一定环保专业基础的工作人员,负责园区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以及日常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对各企业建立的环保档案,定期进行综合评定,对落实不到位的企业进行整改。④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工业园区的建设要严格按照经评价后的规划进行,严格环境准入。

4.2 政策方面

①在加强对已有法律法规执行力度的同时,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企业在环境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制度,防范地方政府迫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等现象的发生。②建立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政府可在税收减免、贷款贴息、拨款扶持以及环保运行费用补贴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扶持企业实施循环经济。③政府部门和行政机构要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定期深入园区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环保人员进行循环经济专项培训,增强大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企业自觉自愿的发展循环经济。④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此外还应完善园区各企业的各类计量仪表,建立基本物质流量统计体系和循环经济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使循环经济得到有效的管理。

4.3 园区方面

①加强工业园区的科学规划,将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列入园区发展规划。根据园区规划目标、区域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确定合理的开发建设规模,结合循环经济的目的规划园区今后产业发展方向。②严格园区准入。对今后入驻园区的企业制定严格的准入条件,对入园企业、项目的审批要严格,切实根据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企业与项目进行筛选。提高园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连续的产业链条。③合理布局。首先园区的选址要具有资源和区位优势。其次园区内部产业布局要合理,根据上下游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一次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提高对副产品及排放物的消化转化率。此外还要形成能源循环产业链,努力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④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园区内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污水集中处理、固废集中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形成有效的再回收、再循环、再利用的链条。⑤制定配套监督管理制度。园区内部需要设置循环经济委员会,制定配套的循环经济发展监督管理制度。保障园区循环经济工作的顺利进行。⑥加强技术创新。工业园区的技术创新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一方面地方政府需对园区内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信贷、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监督委员会还应定期对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等进行抽查,激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4.4 经济条件

①建立专门针对工业园区企业污染防治问题的专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要建立污染防治贷款的债务保证体系和保障机构,对企业污染治理费用实施低息贷款。②建立保证金制度,即企业在入驻园区前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在保证达到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保证金可退回,否则予以没收。③园区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将园区内企业之间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上取得的经济效益全部用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从而提高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孙武,吴柏清,等.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研究[J].物流管理,2011,(10):29-30.

[2李照欣.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难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2,(2):218-221.

[3]刘雅洁.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若干问题[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4):74.

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对策探讨 篇10

一、加强煤炭资源管理,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水平

(一) 做好煤炭资源总体规划,合理部署勘探开发、确定开发规模

根据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情况,要把规划的重点放在已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较多的山西、陕西、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确保国家已经明确划定的大型煤炭基地的资源储量和有序开发建设,处理好煤炭生产能力接替。要严格划分国有重点煤矿、地方煤矿和乡镇小煤矿的资源界限,禁止滥采乱挖和破坏资源的行为。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整顿小煤矿政策,进一步加强煤田地质勘探,为新煤矿建设提供资源条件。适时开工建设一批有市场、经济效益好的接续型矿井,增强煤炭产业发展后劲。要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完善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煤炭资源资产管理。要进一步完善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规范煤炭矿业权价款评估方法,逐步形成矿业权价款市场发现机制和矿业权资产化管理。做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新井接续工作,促进煤炭工业和煤炭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节约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对稀缺煤种实行保护性开发

国家要修订煤炭矿井资源回收率标准和管理办法,设计回收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煤炭资源开发项目,应不予核准,不予办理采矿许可证。同时,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调控手段,鼓励煤炭资源开发的城市和企业节约和合理开发资源,提高回采率,并对达不到回采率标准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罚。为了制约资源的盲目使用和浪费,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要落实煤炭资源储量管理责任制,制定储量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和储量损失审批办法。对我国煤炭资源中储量较少的稀缺煤种如主焦煤和肥煤,要实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政策。

(三) 扩大清洁煤炭产品,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奠定基础

煤炭产业一定要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彻底改变煤炭产品单一的粗放经营局面。特别要在“清洁”两字上下功夫,为全社会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做出贡献。因此,要集中力量发展煤炭洗选,推进煤炭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减少原煤直接销售;要发展配煤技术,特别要建立动力煤配煤基地,制定配煤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政策,形成产、配、销、送及售后服务一条龙体系;要完善水煤浆制备和应用技术,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尽快实现产业化;要大力开发利用煤层气,改善煤矿生产安全条件,提高煤矿生产效益,使其成为煤炭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推进煤炭气化和液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条件成熟时,建立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将多种洁净煤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电力、煤气和液体燃料等清洁能源。

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建设新型煤炭产业体系

(一) 提高国有重点煤矿的结构比例

在目前我国煤炭产业中,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三大类的产量比例大致为55:20:25。国有重点煤矿规模较大、技术装备较先进,是煤炭产业的主力军,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但是,从煤炭产业整体看,生产和技术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企业为数不多,还没有成为市场竞争和投资的主体。为此,要通过技术进步,建设一批安全高产高效的矿井,增强国有重点煤矿的实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要加快国家划定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进度,以提高国有重点煤矿的结构比例,在为各行各业稳定提供足够数量的清洁的煤炭产品的同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增强煤炭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同时,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小煤矿。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合理整合煤炭资源,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要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改造中小型煤矿,鼓励资源储量可靠的中小型煤矿通过资产重组实行联合改造。

(二) 搞好煤炭产、运、需之间的衔接

煤炭产业发展离不开运输和销售环节与之协调,煤炭产业结构应该包括煤炭的运输和销售环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对燃煤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煤炭产品只有朝着洁净化方向发展,才能满足国内消费和出口的需要。“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和三峡工程等能源项目的相继投产,将会相应造成煤炭市场份额的降低。今后煤炭的消费将主要集中在发电、冶金、建材和化工行业,生活用煤将大幅度减少。煤炭产业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尽快调整产品及其运销结构,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 构建和延长煤炭产业链

煤炭资源只有通过深加工和精加工,延伸产品和产业链,才能实现“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煤炭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煤炭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及基本框架是以煤炭作为原料,积极发展煤焦化、煤电和煤化工等高附加值产业,形成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推动煤炭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壮大经济规模,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加效益的综合经济社会效果。

三、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煤炭循环经济发展

(一) 资源开发环节

在科技水平提高后,不具备开发条件的煤炭资源,可以成为可开发的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回采率。要采用先进可靠的煤矿灾害治理技术与装备,提高预防瓦斯煤尘爆炸和火灾等事故的能力,促进煤炭可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可以使煤系地层中共伴生矿产资源如高岭土 (岩) 、膨润土、油母页岩、蒙脱石、石膏、硫铁矿、硅藻土、耐火粘土等得到开发利用。进而可以为发展资源的深加工,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煤炭城市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二) 煤炭生产环节

为了综合利用劣质煤和洗中煤,要选择先进适用的锅炉燃烧技术,建设和改造劣质煤和中煤综合利用电厂,发展热电联产,配建区域电网,以自用为主,余电上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煤矸石在建筑材料生产和在筑路、复垦、回填等方面的利用,可以逐渐缩小甚至消除矿井地面矸石山。矿区建设煤电、煤化工、煤建材以及煤铝等产业链时,一定要遵循环境经济发展规律,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科技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新设备,使矿区生产科技化、标准化和无害化。

(三) 煤炭供应环节

在煤炭生产供应环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依靠技术进步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向全社会提供清洁的煤炭产品,促进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洁净煤技术按国家的规定,包含煤炭加工 (洗煤、型煤、动力配煤、水煤浆) 、煤炭燃烧与先进发电技术、煤炭转化 (气化、液化、燃料电池) 和控制污染技术 (中小型锅炉、粉煤灰、煤层气、煤炭开采中的污染控制) 等环节。当前,在各个环节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同时,要立足国情,高度重视和加强煤炭转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提高清洁煤炭发电的比重和利用效率;要抓住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煤炭转化“多联产”和城市热电联供的新型能源供应方式。

(四) 在煤炭消费和环境治理环节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要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当前重点要突破工业生产过程节煤技术、工艺和设备,大型风力发电技术等,努力减少和替代煤炭使用。

摘要: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途径,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 必须加强煤炭资源管理, 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水平;优化煤炭产业结构, 建设新型煤炭产业体系;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煤炭工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炭工业,循环经济,企业

参考文献

[1]李赶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吴宗杰.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4]李延江.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6.

[5]范宝营.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6.

循环工业 篇11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贵阳;开阳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产生背景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受宇宙飞船的启发提出的。鲍尔丁曾经作过一个比喻,说地球好比是宇宙中一个孤立无援的系统,与太空中的飞船一样。两者的共同特征都是不断消耗其内部的有限资源,一旦资源殆尽,就会毁灭。为了生存,飞船必须不断重复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才能延长运转寿命……

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不仅要求经济活动遵循一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且要求遵循生态规律,把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人与自然界关系在认识上不断演进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加之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这些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观。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是这一新发展观形成的两个重要里程碑。《环境和发展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文献的签署,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和运行原则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循环经济的运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在生产中,生产者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

2、以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再循环原则。该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制造商和生产者而言,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加大“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实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对消费而言,应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

3、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资源化原则。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应增强购买再生产品的意识,促进整个循环经济的实现。

四、生态工业园(基地)是循环经济实现的有效形式

循环经济关注的焦点是生产、生活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问题。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构建三大循环体系和三种实现形式。

1、企业内循环体系。构建企业内生产物流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上的体现。以前企业把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排放,视为顺理成章的事,不需要承担任何社会责任。

实现形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美国著名的杜邦化学公司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把企业作为试验循环经济的实验室,把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运用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放弃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原料,采用高产率、低副产品、低废物排放的技术,以及回收利用副产品和废弃物的新工艺,仅5年时间就使废弃物的排放量减少70%。杜邦公司副总裁特博说,尽管“零排放”对企业来说是困难的,但那是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目标。

2、企业间循环体系。构建企业之间的物质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具有产业生态链的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在中观层次上的体现。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和企业内循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受技术工艺的限制,就是企业内循环成本较高。因此,需要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区的方式,来实现企业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把工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排放降低到最小程度。

实现形式——工业园区(基地)模式: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s)(基地)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通过废弃物交换将企业联系起来。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实践表明,废弃的石油产品和有机物的综合利用,可以形成生态产业链,进而形成生态工业园(基地)。

3、社会循环体系。构建社会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的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在宏观层次上的体现。企业把生产出的产品投放市场,进入消费领域后,由于产品存在着消费生命周期,如电视、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的消费生命周期为8~10年,计算机为3-5年等,这就意味着目前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几年之后就会成为新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尤其是那些一次性用品,如包装盒、饮料罐、食品袋、电池等,用毕即丢,每时每刻都在污染环境。

可以看出,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较好解决了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上的实现;而社会循环体系的实现需要解决宏观的、整体的、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中央政府从全国的实际、各地的差异来全面考虑,所以实现的模式和完成的过程较复杂,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在一定的区域内、根据该区域所拥有的资源或原已形成的支柱产业通过建立工业生态园(基地)的形式实现地区经济的循环,无论在实现的时间上、实现的可能性上,还是在实现的效果上都是较好的。生态工业园(基地)是循环经济实现的有效形式。

五、循环经济法规建设和循环经济实施的先河之举——贵阳市及开阳的探索和实践

国内已有一些地方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来设计生态工业园,其中的一些已投入运营。有无符合设计要求的企业入园,法制框架是否实事求是,企业能否获得经济效益,是生态工业园能否成功的关键。贵阳市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上做了积极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循环经济法规制订和地方优势资源的开放利用上。

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领域的地方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已被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并于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这一条例的颁布和施行,有利于规范政府、企业、公众等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行为,为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法制保障。贵阳市循环经济法规的出台,说明这一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新模式,开始在我国推行。

结合贵阳市所拥有的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2004年12月,贵阳市政府委托清华大学编制的《贵阳市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经国家环保总局同意批准建设,开阳成为我国首个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发展以磷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能源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等复合型化工产业体系。通过几大产业的共生耦合、系统集成和科技进步,提高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联度、强化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排放指标。

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由金中、永温、双流、城关四个工业群落以及基地信息科研中心等部分组成。各群落将根据各自的发展定位和特点,结合各种产品生产的原料供给、市场预测等多种因素,通过有计划、分阶段的项目实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

循环经济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篇12

循环经济的诞生以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 (K.Bounding) 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为标志。他指出, 目前人类经济发展采取的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模式, 由于可利用资源及环境承受力的限制, 人类的资源消耗率始终高于资源的再生率, 最终必然引发资源危机, 地球将像一艘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宇宙飞船一样, 由于能源的最终枯竭而走向毁灭, 而延长这一毁灭过程的惟一方法是尽可能地循环使用现有的资源。尽管K.鲍尔丁没有直接使用循环经济一词, 但其所包含的思想却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思想, 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1972年, 意大利“罗马俱乐部”的专家们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 指出:由于资源的稀缺将制约经济的发展, 而资源的逐渐耗竭使人类经济不可避免地达到极限。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经济界和企业界的极大震动, 对资源和人类生存的忧患意识达到空前的高度。1983年,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开始研究“没有极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于1987年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人们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循环使用自然资源, 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循环经济是人类发展无极限的根本出路。至此, 循环经济思想逐渐应用到实践中。

2 循环经济的“3R”理论

3R理论是循环经济被广泛认可的操作原则, 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1) 减量化原则 ( (reduce) , 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 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2) 再使用原则 (reuse) , 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3) 再循环原则 (recycle) , 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3 循环经济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1) 绿色设计的发展趋势。人类社会从手工业社会迈入工业文明社会, 在这一期间, 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 也加速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产生了很多不可逆转的恶果。多年来人们对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无污染的环境都习以为常。但是, 人们眼前的这些生态环境都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虽然造成被污染的河流、有害的空气的因素很多, 但我们工业设计师对这环境加速恶化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 过分的强调产品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而忽视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铺张浪费, 无节制消费的一个重要媒介。“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 这与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新时期工业设计的职责与作用。不少设计师转向深层次上的探索工业设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力图通过设计活动, 在环境—资源—人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绿色设计的概念应运而生, 这个标志着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一次重大的转变, 是当今工业设计的发展的主要趋势。而绿色设计的核心就是循环经济的“3R”原则, Reduce, Reuse, Recycle。“3R”原则涉及到产品从设计, 生产, 销售, 报废, 回收等整个产品流程的各个环节, 对工业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工业设计中“小就是美”、“少就是多”具有强烈的审美含义。在这一原则下, 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方面的标新立异的做法, 而把设计的重点摆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进行创造产品的形态, 使用更简洁的造型。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一种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流派兴起, 这就是所谓的“减约主义” (Minimalism) 。法国著名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是减约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的家具设计异常简洁, 基本上将造型简化到最单纯但又十分典雅的形态, 从视觉上和材料上都体现了“少就是多”的原则。但这种“小就是美”、“少就是多”不是单纯片面的为了简单而简单, 甚至不惜放弃功能。它追求的是经过综合后得到的最优化的结果。就像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 大自然万物呈现出来的形态上极端完美的状况, 每种形态都是最合理最简约的。它更多的是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 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 强调尽量减少无谓的材料消耗。

(3) 再使用原则也就在保证产品经济性指标、使用价值和对环境影响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延长产品的寿命, 以达到缓解资源消耗和降低对环境影响。这就要求工业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寿命, 针对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的方法, 选择可靠的材料, 提高产品的耐用性。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 使产品便于维修和保养。还可以通过模块化的设计, 互相更换使用的模块, 从而使得本来只有单一功能的产品, 具有更多的功能。模块化设计, 可以保持产品的功能与时俱进, 不会因为技术的更新而落后, 从而增加产品的寿命, 减少资源的使用。

(4) 再循环原则对工业设计的选材有了指导性的作用。再循环原则既是回收设计 (Design for Recovering&Recycling) , 就是实现广义回收所采用的手段或方法, 即在进行产品设计时, 充分考虑产品零部件及材料的回收的可能性, 回收价值的大小, 回收处理方法, 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与回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以达到零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同时还要考虑资源的再生性和替换性, 这要求在产品设计的选材上要考虑:首先要减少材料的使用, 避免使用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材料寻找相应的替代物品。要优先选用废弃后在自然环境下可降解的为环境吸收的材料, 要优先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材料, 要优先选用低能耗的材料。同时对产品的材料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材料的回收提供便利。如著名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先生为巴沙法国公司设计的电视, 采用了一种可回收材料高密度纤维模压成型的机壳 (如图1) 。在再生资源的使用上要考虑到对可再生资源要在能够保证再生的前提下使用, 使资源的消耗速度不高于资源的再生速度。同时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材料的研发, 开发新的替代品。如设计师使用竹子设计的灯具 (如图2) , 简洁的形态同时具有优美的光影效果。它摈弃了传统的塑料材料或者金属材料, 而采用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竹子作为产品的主要构成材料。竹子作为大自然中常见的一种素材, 生在速度快, 成长周期短, 加工方便同时又是环保材料。废弃的竹子在天然的环境下就要自动的被降解而不会产生有毒的废弃物。

4 结语

循环经济为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的思维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而工业设计作为是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 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在“3R”原则的影响下, 工业设计从原来的“以人为本”的设计, 转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设计。即充分的考虑的人作为使用的者的地位, 同时也考虑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安全。相信在循环经济3R原则的影响下,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 工业设计必然会给人类带来更美好的幸福生活。正如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主席彼得先生所言:“设计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绝路, 也可能成为人类到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捷径。”

摘要:循环经济以及其核心的“3R”原则, 正在影响着现今工业设计的活动, 并成为现今设计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的原则。循环经济即节约经济、持久经济。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即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和再循环原则。

关键词:循环经济,3R原则,工业设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 (修订版) [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http://www.southcn.com/nflr/llzhuanti/xhjj/jbcs/200505310265.htm.

上一篇:医院结余下一篇:旅游安全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