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与解剖刀

2024-09-24

蝴蝶与解剖刀(通用7篇)

蝴蝶与解剖刀 篇1

人体解剖学对于医学生来说, 是入校之后第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 同时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 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理论课程之一。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 因为《解剖学》这门课程的医学名词过多, 内容复杂而且多为描述性的字眼, 所以教学就会显得古板、沉闷, 根本不可能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有趣。而且当前医学院尸源短缺, 制作的标本太少, 实验课上, 学生们的观察实验过少, 难免觉得人体解剖学无味枯燥, 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为此, 一些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新的教学方式, 将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可以灵活地将已经学习过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让学生彻底地吸收所学的专业知识。

一、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学, 结合临床实践, 巩固学生专业知识

目前, 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处于迅速发展阶段, 以往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逐渐脱离教育最终目标, 远远满足不了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建立相应的临床专业理论结构体系, 为专业岗位提供合适人才, 是所有医学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想要实现的目标。在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 学生自身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而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单方面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枯燥无味的教学会让学生很容易就忘记知识点, 从而在心理上厌恶该课程。从心理层面来说, 兴趣是一种有很强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这往往能带来强大的记忆力, 而解剖课程正需要优秀的记忆力。因此, 与其按照传统方式教学, 倒不如创造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 讨论并定义某一基本名词概念或理论, 也可以由教师收集并整理, 讲述一些较易理解的新理论, 并下达任务, 让学生以分组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 并且制作多媒体课件, 从而展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讲授解剖学实验课的过程中, 除了要让学生在实验课中化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 也要使他们可以将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相联系, 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 做到学以致用。

不仅是上面提到的学生进行小组课题研究活动, 教育方式还有许多其他方法, 如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一些标本或活体进行CT扫描, 利用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使标本结构以三维立体形式清晰明了地显示微细结构的解剖, 也可将一些复杂的人体结构显示, 如血管、神经等。人体的内部器官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胸部和腹部, 大血管和神经的皮肤和皮下深层组织, 学生在观察尸体或模型时,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其结构,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 演示出某一个器官的结构。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这意味着在活体上快速地找到某个脏器的准确位置并清楚其结构与相邻脏器的关系, 就能让学生获益良多, 快速进步。教师还可以开创一个共享交流网络平台, 由导师录制一些清晰细致的解剖学实验, 上传到平台, 供学生观摩、学习、交流、重温学习教程, 进而强化知识点, 提高学习效率。

二、授之理论, 习之实验, 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

在传统解剖学实验课上, 在学生们观察标本时, 教师就给学生们介绍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位置, 这种方式常常让课堂死气沉沉, 与此同时, 刺鼻的福尔马林味道也飘荡于实验室内, 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会逐渐下降。假如教师们意识到解剖学与人本身的密切性,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配合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的病例讲给学生听, 使得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 再结合标本模型, 体会理解病例。例如, 在教学“呼吸系统”的实验课中, 针对鼻腔粘膜嗅区上鼻道和上鼻道狭窄的特点做相关介绍的时候时, 可以借助感冒的时候鼻粘膜会发炎水肿作为实例, 感冒会让本来狭窄的上鼻道缩小, 这样经过上鼻道的气体量就会相对降低, 如果空气中存在含有某一种味道的气体, 那么该气体通过上鼻道的量也会越来越少了, 因此嗅觉就变得不再灵敏了。

实验课上的临床实验必不可少, 动手能力也尤为重要。因此, 医学院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创一些开放性课堂, 利用课余时间, 对学生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观摩或者操作。操作的项目应由教师设置课题, 并皆以临床病例为课题, 由学生自由组队, 分工合作进行实践, 同时提供给每组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 药品和试剂。

三、结合临床实验, 让学生了解解剖学理论的普遍性及特殊性

人体解剖学主要是尸检、人体解剖等临床实践。人体解剖学教学实验介绍一些器官的形态位置以及与相邻的脏器的位置关系等内容, 这些结构与正常的人体结构一致。一般来说, 不同的个体间存在差异, 只是差异程度不同。有些差异较常见, 不会对正常的身体功能带来负面影响;有些是不一样的, 一旦超出一定的范围, 它的功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在实际临床操作中, 不同的患者, 其每个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相邻关系是有所差异的。例如, 在寻找尸体上神经系统与脉管系统的实验教学中, 经常观察到人体的神经和血管的形态或位置异常, 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个体差异。

总之, 教师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 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在上面提及到的多个方面加以重视, 相信医学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哲学理性思维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晏继红.医学教育中的哲学思辨观[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 (9) .

[2]柯益彬, 刘黎星, 叶维建, 郑玉涛.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改革的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8 (2) .

[3]廖建林, 周奕, 谭谷权.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健康月刊, 2011 (7) .

[4]李小双, 鞠学红, 王金平.人体解剖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医学导报, 2008 (23) .

虚拟解剖实验室与教学 篇2

1、虚拟解剖实验室的构想

虚拟解剖实验室以教育部统编规划教材为蓝本, 由若干个实习单元构成。每个实习单元都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进行实验预习, 进入这一界面后, 学生可了解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要求, 同时也标明了本次实验必须掌握的解剖学理论知识。再按照本次实验内容详细给出了具体解剖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接下来有全程实况录像, 可观看本次实验项目的全部操作过程, 使学生对实验更加直观。当然最主要部分是进行虚拟解剖实验, 点击后可以进行模拟实验操作, 拖动鼠标可以进行结构辨认, 同时可以点击放大镜对较小部位进行观察, 点击缩小镜后恢复原状, 点击右下角的手术器械后既可选取相应的手术器械, 拖动选取的手术器械可进行模拟解剖。只有当完成指定的操作后方可进人下一步, 当然如果你对前面这些内容都已相当熟悉, 点击快进按钮即可进人后面的操作, 点击退出按钮可退出本次实验。最后设有与本次实验项目有关的临床手术应用录像, 把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学以致用。

2、虚拟解剖实验室在解剖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各医学院校的尸源相对不足, 与就读学生人数增加构成严重矛盾。虚拟解剖实验室可有效缓解这矛盾。解剖学虚拟实验通过人机对话, 高度仿拟真实的器械和标本操作, 不受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的限制, 不受时空限制, 学生可随时进入实验操作系统来解剖人体各个局部, 最重要的是可进行重复操作, 从而有效解决尸体解剖不可重复进行和尸源不足的难题。另外, 虚拟解剖实验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使抽象问题具体化、静态事物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使教学内容难度降低,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如颅的组成和整体观、内囊与背侧丘脑等的位置关系、侧脑室的位置与分布、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等, 对这些内容许多学生不能形成立体认识, 要达到理解掌握好就非常困难。而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充分显示人体某局部或器官的立体构象, 增强学生的视觉效应, 有助于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立体概念, 进而对这些内容能彻底理解掌握。同时还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视听两种刺激,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各知识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对组织器官、空间构象、器官毗邻关系的理解, 帮助学生形成立体思维的能力。

3、虚拟解剖实验室在解剖教学中的不足

虚拟解剖实验室中虚拟解剖操作不能完全代替亲手尸体解剖, 虚拟现实技术虽然具有高度的仿真性, 但其本质还是模拟, 与学生亲自进行解剖尸体的感觉体会还是有本质的区别。虚拟现实技术采用的素材是解剖图片, 尽管具有三维立体效果, 而其显示的方式仍离不开屏幕, 并不是真正的立体。另外, 以解剖图片显示的人体结构与尸体本身展示的结构也不尽相同, 因为人总是存在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体型不同会造成一些器官的位置形态也明显不同。亲自解剖时所目睹的结构也不会像图片显示的那样干净, 在实际工作中, 青年教师若不亲自解剖尸体, 理论课讲得头头是道, 解剖图谱也非常熟悉, 而在解剖尸体时或在尸体上辨认结构时却茫然不知所措, 这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虚拟解剖实验室中虚拟解剖操作, 虽能挖掘学生新的潜力, 牢固掌握知识技能, 但同时也要结合有限的尸体进行解剖, 以便能真正掌握人体之结构, 为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和参加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利用3DMAX6.0、Virtools Dev3.0等软件作为制作工具, 与P o w e r P o i n t Flash等制作工具相比, 技术含量高, 学习难度较大, 一般的解剖学教研工作者若不经过专门培训, 不易掌握, 因此, 目前在教研工作领域中具有推广价值的虚拟实验主要利用Flash技术[5,6]。

4、虚拟解剖实验室在解剖教学中的前景

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共享型虚拟现实系统, 它能够利用计算机创造的虚拟实验环境来模拟各种现象或过程。大型虚拟实验室系统往往基于专业硬件开发, 价格高昂, 且实验资源的开发需要专门的技术和创作工具, 很难在教育领域推广。因此, 真正应用到解剖学教学中的虚拟实验室, 则在国内还没有成型的研究成果, 因而虚拟解剖实验室的挖掘潜力依然很大。目前, 数字化虚拟人体等虚拟现实技术迅速发展, 相信不久的将来, 数字化虚拟人体等技术能很快推广普及到各医学院校解剖实验室。那时, 虚拟解剖实验室将为解剖学教学提供革命性的变化, 将为古老的人体解剖学科带来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参考文献

[1]王鑫, 肖化, 吴先球.基于Flash的远程仿真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 24 (3) :14-15, 51.

[2]刘外喜, 高鹰, 胡晓.虚拟实验室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应用的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7 (4) :72-76.

[3]张天伍, 陈雪, 张雁儒.局部解剖学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应用[J].解剖学杂志.2007, 30 (5) :659-660.

[4]郝海峰.虚拟现实技术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 13 (1) :59-60.

[5]武法提, 胡亦宏.基于Flash技术的虚拟实验室设计与实现[J].教育信息化.2006, 5 (9) :43~44

影像解剖与临床图解丛书已出版 篇3

本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全书的X线、CT及MRI解剖进行了详细阐述。编写极具特色, 其一, 图中重要结构用虚线勾画出其轮廓;其二, 较为详细地列出了各部位正常解剖测量的方法、正常值以及临床意义, 方便、实用。帮助临床医生顺利的从“看正常过渡到看病变”。可作为影像科医师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必备书。

各新华书店、当地医学书店和当当、卓越、京东网上书店均有销售。

为方便读者购买, 出版社可以邮购, 邮购联系人:王兰, 电话:010-51927252。

影像解剖与临床图解丛书已出版 篇4

由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春洪教授主编的的《影像解剖与临床图解丛书》一书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该书共有3个分册, 分别是《脊柱四肢影像图解—正常解剖、常见变异、常见病变》《颅脑与头颈部影像图解—正常解剖、常见变异、常见病变》《胸腹部影像图解—正常解剖、常见变异、常见病变》。

本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全书的X线、CT及MRI解剖进行了详细阐述。编写极具特色, 其一, 图中重要结构用虚线勾画出其轮廓;其二, 较为详细地列出了各部位正常解剖测量的方法、正常值以及临床意义, 方便、实用。帮助临床医生顺利的从“看正常过渡到看病变”。可作为影像科医师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必备书。

各新华书店、当地医学书店和当当、卓越、京东网上书店均有销售。

为方便读者购买, 出版社可以邮购, 邮购联系人:王兰, 电话:010-51927252。

影像解剖与临床图解丛书已出版 篇5

本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全书的X线、CT及MRI解剖进行了详细阐述。编写极具特色,其一,图中重要结构用虚线勾画出其轮廓;其二,较为详细地列出了各部位正常解剖测量的方法、正常值以及临床意义,方便、实用。帮助临床医生顺利的从“看正常过渡到看病变”。可作为影像科医师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必备书。

各新华书店、当地医学书店和当当、卓越、京东网上书店均有销售。

为方便读者购买,出版社可以邮购,邮购联系人:王兰,电话:010-51927252。

影像解剖与临床图解丛书已出版 篇6

本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全书的X线、CT及MRI解剖进行了详细阐述。编写极具特色, 其一, 图中重要结构用虚线勾画出其轮廓;其二, 较为详细地列出了各部位正常解剖测量的方法、正常值以及临床意义, 方便、实用。 帮助临床医生顺利的从“看正常过渡到看病变”。可作为影像科医师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必备书。

各新华书店、当地医学书店和当当、卓越、京东网上书店均有销售。

为方便读者购买, 出版社可以邮购, 邮购联系人:王兰, 电话:010-51927252。

影像解剖与临床图解丛书已出版 篇7

本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全书的X线、CT及MRI解剖进行了详细阐述。编写极具特色, 其一, 图中重要结构用虚线勾画出其轮廓;其二, 较为详细地列出了各部位正常解剖测量的方法、正常值以及临床意义, 方便、实用。帮助临床医生顺利的从“看正常过渡到看病变”。可作为影像科医师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必备书。

各新华书店、当地医学书店和当当、卓越、京东网上书店均有销售。

为方便读者购买, 出版社可以邮购, 邮购联系人:王兰, 电话:010-51927252。

上一篇:自考教育管理下一篇:荧光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