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手段利用

2024-06-12

多媒体手段利用(精选12篇)

多媒体手段利用 篇1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效率, 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建议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把抽象的语言教学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 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像结合的特点, 使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词汇、短语的讲解。为了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重点知识, 授课教师必须把讲解和板书充分结合起来, 调动学生视觉与听觉的活跃性。但大量的板书书写, 耗时耗力, 限制了教师知识的扩展。

例如, 当讲解短语free someone/something from/of时, 我们要将该短语解释中的一部分写在黑板上, 即to allow someone or something to go free;take away from anything uncomfortable, inconvenient, difficult, unwelcome, etc.然后还要将例句写出:

e.g.She is trying to free herself from a threebook contract with net publisher.

We must do whatever we can to free some parts of the country of poverty.

She opened the window to free the room of smoke.

再如budget这个词, 我们要讲解并板书以下内容:

vt.Plan the spending of or provide (money) in a plan.

e.g.The government plans to budget a new hospital.

The government has budgeted 10 million dollars for education spending.

vi.save or spend money (for particular purpose)

e.g.If we budget carefully, we'll be able to buy a new car.

They budgeted for a new copying machine.

n.[c.u]a plan to show how much money a person or organization will made and how much they will need or be able to spend.

e.g.It is important to balance one's budget.

They are preparing for the company's advertisingbudget for 1993.

a.inexpensive;cheap

e.g.There is a budget motel at the corner.

The travel company will only charge you a budget price for going to Florida in spring.

而每篇课文约有二十多条词或短语, 每个单元又有两至三篇课文。在有限的课时内要讲解并部分书写这些内容, 困难很大且影响授课教师补充相关内容。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以及教育部大学外语推荐教材应用课件中, 课文学习栏目/词汇学习一项细化了每一条重点词汇和短语, 包含了该词条、短语的英文解释、同义词、反义词、词缀、词的扩展、同义短语及例句等多项内容。授课教师在讲解课文时, 只需要点击各项目, 切换到词汇学习, 就可以逐字逐条地完成词、短语的各项教学任务, 使每一节内容知识含量大为扩充, 上述的短语及例句也只需用鼠标点击一下, 便可展示在屏幕上。在补充其他内容、展示课外资料时, 只要将计算机状态换置成展台状态, 然后将资料、补充内容放在投影仪上, 便能直接将内容投映在屏幕上。

二、改变传统的视听课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把要学的知识生动地反映在图象上, 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 一目了然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听、去说、去表演、易懂、易记、易掌握, 能使课堂教学形象化, 趣味化, 交际化, 更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 愉快地参与视、听、说等教学活动中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把音像有机结合, 营造一个近似真实的语言空间。课件中已经录制课文朗读, 学生可以边听课文录音, 同时还可以观看图片、文字内容, 使视觉与听觉有机结合起来, 更好地完成听音学习。在语言技能练习栏目中, 课件程序还配备了相关课程的听力内容, 如听力与判断、句子理解、短文理解等内容。授课教师还可以自制课件, 把一些日常交际用语、情景对话、名片节选、专业英语等口语学习及生活场景录像汇编入课件中,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把听、说、看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中Why do you like koalas?这一单元中, 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物:dog, panda, lion, monkey, tiger, dolphin, elephant等等, 用英语简要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 使学生仿佛走进了动物园, 亲眼目睹各种动物, 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具有它特有的直观性, 形象性, 这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运用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发现和创造等能力, 动物图片的演示, 把该单元的单词放在图文并茂的语言环境中去展现, 进行分散、情景、理解记忆, 用视、听、说并举的方式, 省去了原始的汉英互译和死记硬背的过程, 学生即了解了单词的确切意义, 又培养了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 熟练了口语交际, 轻松识记。

三、改变学生练习完成方式。

学生认真完成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强化。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可以把词汇练习、语法练习、阅读理解、多项选择、单词填空、句子翻译等练习, 通过系统编排, 在课堂内分期分批完成。比如在讲解完词汇和短语后, 可以将相关的练习调出, 让学生们完成, 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而且还可以掌握学生接受情况, 随时总结教学方法。同时, 在进行阅读理解时练习时, 还可以直接为学生解释生词, 讲解短文内容。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让学生模仿朗读, 培养语感的方式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要做到会说会交际。所以, 我在英语的教学实践中, 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积极大胆, 利用一切机会说英语的习惯。对于英语底子薄的学生, 我时常告诉他们不要怕说错, 重在开口, 说多了, 错误便自然而然地减少。那么怎样才能说的很准确, 语音语调地道些呢?我发现听说跟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在课堂上, 我在让学生充分听的前提下, 用多媒体让他们跟读。让他们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 多听多读, 才有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尤其对于一些典型句子, 优美的篇章, 可带欣赏的情趣去跟读, 这样才能给学生过好语音关, 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的语感, 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还能促使学生对内容加深理解。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 表达能力。

五、改变教师备课方式

授课教师可以将需要讲解的内容条理清晰地编制成课件, 不需使用旧方法即编写教案去准备授课方案。同时还可以结合所讲授内容, 挑选相关材料, 补充在课件内。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投影仪, 直接把需要补充的内容投映在幕布上。例如背景介绍、文化习俗、历史事件等。并且, 教师还能够通过制作图片, 插入歌曲欣赏、开心幽默、错句修改等内容, 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热情, 寓教于乐, 扭转学生倦怠情绪, 使枯燥乏味的语言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从而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六、改变学生平时成绩测试方法及期末考试评定方式

外语学习在于平时知识的积累, 为了给学生打下牢固的学习意识, 教师应该更加强调平时成绩的重要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学课件在每一个单元后都附加相关练习及测试,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配套试题, 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并累加成绩, 作为学生成绩测试结果;而期末考试卷面分数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应有所减少。这样, 会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加强平时知识的积累, 打下较牢固的基础。

总之,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多媒体教学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中, 已显示出了它所特有的强大的生命力。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工作将会取得更大成绩。

多媒体手段利用 篇2

提高品德教学效率

东营市春晖小学

张淑珍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及评价方式等一系列举措,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教材的教学任务由重知识传授 转变为重育人育德,重道德思维发展;由重道德认知学习转变为重道德情感学习和道德行为学习。多媒体具有生动、形 象、直观的外部特征,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作用于人的眼、耳、脑等多个器官,使知识的容量增大,内容更充实,形象、直 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 氛中接受知识,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这就为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提供了契机和再创造的空间,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运用电教媒体,增强品德教学的情境感,促进学生探究欲

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山人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上课伊始,通过电脑动画,出示一组劳动者图片欣赏,每张图片的图案色彩艳丽,不同的图片变化多样,配以优美动听的歌曲《为了谁》,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以及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对课题有了很快的理解,创设了上好课的前提。然后通过谈话,一一引出不同的劳动者对社会的不同贡献,再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疑”中生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运用电教媒体,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理解掌握新知

对品德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仅凭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能让学生理解掌握,产生道德情感共鸣的,需要激发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的激情,而在教师教学中出现“启而不发”、学生“思维受阻”时,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受阻思维顺畅发展,达成对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理解效果的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漫画、音乐、动画、视频资料,可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选用多幅战争年代人民受苦受难的照片,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的体会到当时时代带给人民的灾难,从而更好的体会当今生活的幸福,从而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借助多媒体课件既可以节省老师讲解的时间,又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三、运用电教媒体,直观导学,指导行为

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品德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比较难以理解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形象,使学生通过视觉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用以指导其道德行为。通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的直观导学,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来,记得牢,容易形成正确的概念。在不同的课型中,都有很强的优越性,如在习惯养成教育中,将正确标准的行为,用本校学生做主角制作成为小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自己身边的人的正确行为的小视频,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用以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

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教育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直观资料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当孩子欣赏影视材料时,鼠标一点,相应的视频材料就展现在孩子的面前。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品德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四、依据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运用在品德课教学中

1.漫画。漫画具有一般直观性教学手段无法具备的幽默和夸张的特点,有较强 的艺术表现力和美感。把知识融入漫画之中,用漫画的形式来再现知 识比单纯讲解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加深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讲“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时,我引入“狼来 了”和“人来了”两幅漫画,在鲜明的对比中,学生马上就认识到了当前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正确认识科技对人的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动画。动画是当前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的一种媒体表现形式,在品德课中适当运用动画可以迅速把学生引入动画情境,拉近理论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讲“思想道德建设”时,我选择 了“道德建设,从我做起”的 FLASH 动画,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 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思想道德教育回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生活情境 中自己去感悟道德,提高道德认知和道德素质。

3.视频资料。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视频资料,可增强教学效果。如在讲“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时,我直接在课件中播放沙尘暴天气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的录象资料,以及我国当前土地沙漠化状况的录象资料,无须多言,学生就已经认识到了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以及环保工作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4.音乐。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他能生动、形象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能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音乐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能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受到感染,逐渐地理解知识,认知世界。如在讲“爱自己的家”时,让学生欣赏歌曲《母亲》,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感悟到妈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和对自己的爱,从而激发其爱妈妈的情感。在讲 “我的祖国”时,让学生欣赏《大中国》,使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以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多媒体手段利用 篇3

摘 要:电化教育它更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幼儿良好规则意识的形成,同时我们也发现电化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电教媒体在幼儿园教育中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128-01

幼儿的规则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特别是在教育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 。”一般来说,幼儿思维的特点为:

1、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具体形象的东西容易接受、容易体验 。

2、情感表现比较明显,喜怒哀乐很容易在神态中表现出来,他们对事物的感知比较笼统、不精确,这就需要调动他们听觉视觉感官,提高他们感知能力 。

3、注意力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奇的剌激所吸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变化方式,采用新颖的刺激和有兴趣的事物来吸引他们的注意,达到使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 。针对以上特点,采用电教手段对幼儿实施规则意识培养有着明显的优势。这表现在:

第一,电教手段表现出的内容是具体的、形象的,使幼儿身临其境,这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第二,电教内容是经过艺术加工,生动感人,孩子们喜闻乐见,这又符合他们情感表现比较明显的特点 。

第三,电教手段信息反馈及时,规则是在幼儿内部思想矛盾一系列运动条件下,向着正确方向“内化”的长期的自我实现的过程,而在这一“内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的教育手段能使幼儿的思想得以及时反馈。电视、幻灯、录音及计算机等多种电教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反馈速度和信息量得到显著提高。

第四,电教手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这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提高感知效率。

一、发挥电教在日常活动中的再现作用,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强化的手段对幼儿行为影响很大,他们常常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评价、修改自己的行为,他人的评价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动机。小班幼儿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进入一个大集体,很多行为习惯都没有养成,为使幼儿进一步建立良好的约束自身行为的规则意识,我们在幼儿活动中采用录像的方式一方面请幼儿看示范动作、香演示的慢动作,另一方面,把幼儿日常生活的真实行为展示出来,孩子们通过自己动作的真实再现,找出差距和不足。这种手段比老师单纯的讲解、示范效果要好得多。如: 我们把幼儿进餐、教育活动等场面拍下来,再播放给幼儿看,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行为,教师加以破励正确幼儿的行为,使幼儿产生调节自己不正确行为的愿望,从而给幼儿创造了自己学习、自己调整的机会。这种建立在幼儿学习、强化、再学习、再强化的方式勇富于他们接受,同时,对幼儿良好规则习惯的养成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多种电教手段及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为幼儿提供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的机会

多种电教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把动与静、图与乐、声与像的变化对比同时展现在幼儿面前,强化幼儿的视听效果。孩子们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形式中产生出浓厚的兴趣,为幼儿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提供便利条件 。例如:在进行“升旗教育”中,老师用幻灯片打出天安门,用抽拉片表现国旗升起,录音机播出“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庄严的国歌声,孩子们在这种庄严的气氛下,孩子自觉的安静站立,眼望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族,再也没有小声私语了,这次活动使幼儿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们了解了之后,又为幼儿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的音乐,让幼儿跳《我爱北京天安门》的舞蹈,使幼儿完全被欢乐的环境感染,取得教学、教育融为一体的最佳效果。

三、计算机在幼儿形成良好规则意识中的应用

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一种必备武器,已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广泛使用。在新世纪的教育浪潮中,计算机也被广泛应用。在幼儿园教育中,计算机以它图文并茂的特点更应该为广大幼儿所接受 。 幼儿良好规则意识的形成中,我们制作了大量的幻灯片,结合幼儿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下载幼儿喜欢的动画形象,创编适合幼儿涌读的儿歌、故事,结合自制幻灯片、动画片,让幼儿从中学习有关方面的规则,如:利用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环境等。

四、引导幼儿在观察中的对比规则

在幼儿进行观察活动时,让幼儿进行片面的观察,往往是肤浅的、零乱的,留在头脑中的表面现象也是模糊的 。绘画时幼儿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如果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就容易使幼儿形成较清晰的表象,以画树为例,我先引导幼儿观察树的外部形状,树的高低,树叶大小形状及颜色区别等,这样的对比观察法,从视觉发散性思维等方面培养幼儿对空问物体结构的认知能力,使幼儿容易掌握事物的特征,提示幼儿用对比的方法说出,在观察中树的形状、大小、颜色、区别等。松树树冠像三角形,白杨树笔直高耸,柳树期娜多姿,象个舞路演员。讨论时幼儿从比较模糊的形象概念中走向完整,使孩子学会为自己的画位主题,受益匪浅。

多媒体手段利用 篇4

关键词:新课程,多媒体,教育观念,创新

这学期我担任着的数学教学工作, 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 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转变思想, 积极探索, 改革教学, 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 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 转变思想, 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积极探索, 改革教学, 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我的心, 多媒体手段进入我的课堂

怎样利用多媒体手段教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利用多媒体手段去改革课堂教学,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置身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 无疑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不断地学习多媒体的利用让我有了鲜明的理念, 全新的框架, 明晰的目标, 而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堂教学, 让我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深知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课堂教学的实践者, 为保证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落实, 我把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 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研组长、集体备课组长的带领下, 紧扣新课程标准, 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 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堂教学, 分工撰写教案与课件制作, 以组讨论定稿, 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 反复听评, 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与课件。在集体备课中, 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 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 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 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 课前精心备课, 撰写教案与课件, 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 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 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 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 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的。利用多媒体手段使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以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 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 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利用多媒体手段突出了过程性, 注重学习结果, 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样的探索实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 学中有发现, 学中有乐趣, 学中有收获, 这说明:利用多媒体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 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修炼, 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 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研讨、反思、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 让我在总结自己教学的同时, 不断反思教学, 以科研促课改, 以创新求发展, 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 把仍在困惑我的许多问题, 有个再认识。努力处理好利用多媒体展示数学教学与现实实践的关系, 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重视培养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的学生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 以科研促课改, 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打好基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 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 课堂高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新评价, 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怎样提高学生成绩, 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 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 抓课堂作业的完成,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量采用等级制, 多鼓励肯定学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强化对学生的管理, 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 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多媒体手段利用 篇5

(转载)

【摘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教师完成分层教学;可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迁移;可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还能增加教学密度,形成学生学习能力,从而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祁阳县浯溪镇白沙完小

【关键词】:多媒体 创设 逼真 动静结合 生动活泼 形象生动 声像同步 言简意赅 悦耳动听 及时有效 优化

正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靠挂图、实物教具或板书又难以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中,不仅优化了教师教的过程,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摄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把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从而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一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完成分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怕上数学课就是因为数学课太单调。多媒体融入数学课程后,将音、形、像、色融为一体,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地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我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按练习的难度把题目分为几关,有过独木桥、摘草莓、登高山、游儿童乐园,并设计了只有闯过了第一关才能闯第二关、关关都有鼓励的程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很多学生都很顺利地通过了关口,达到了目的地。练习量虽然很大,但是学生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他们感受到的是兴奋,是成功的愉悦。

二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迁移

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这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前提。为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提供哪些材料,促进知识的迁移,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必要的条件。例如在讲解利用转化法解答应用题时,教师就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一天,老师在超市里看见这样两件商品,一种矿泉水每瓶售价2元,一种冰淇淋每只1元。随着老师的叙述,出现图像:

2元

1元 然后老师让学生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提问:你能从上述两种物品的单价中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1答:1瓶矿泉水的价钱是1只冰淇淋价钱的2倍。生2答:1只冰淇淋价钱的2倍是1瓶矿泉水的价钱。生3答:1瓶矿泉水的价钱正好是2只冰淇淋的价钱。生4答:2只冰淇淋的价钱正好是1瓶矿泉水的价钱。(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现上述4句话。)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前两种叙述是抽象的倍数关系,而后两种叙述是把倍数关系巧妙地转化成了具体的数量关系。随着教师的叙述,利用多媒体演示这样的画面,直观地表示出两者的关系。

请同学用后两种叙述方式叙述说明关系,这实际上完成了第一步转化:认识这样的叙述中的蕴含的倍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做练习强化: 3瓶矿泉水的价钱相当于()只冰淇淋的价钱。8只冰淇淋的价钱相当于()瓶矿泉水的价钱。

学生在思考后回答,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印证答案:

第一题,在原画面的基础上再出现:1瓶矿泉水,在它的下面对应出现两只冰淇淋。一瓶矿泉水对应2只冰淇淋,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求冰淇淋的只数就是求3个2是多少。第二题,先出现8只冰淇淋,然后按照2只冰淇淋对应1瓶矿泉水,依次展示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学生得出只要求出8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有几瓶矿泉水了。

通过这样的情景演示,不仅使学生看出了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发现了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学习例题中的数量关系做好了认识上的准备。

三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展示知识形成过程,轻松掌握知识

知识掌握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新知识,使其在头脑中得到表象并用于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把知识看作是信息的接受加工、储存以及提取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的再现,并展示新知识在原有知识上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如复习几何图形时我们就利用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功能演示: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变长或变短,正方形就变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一条边如果变长或变短,长方形就变成了梯形;梯形的一个底边为0,梯形就变成了三角形。演示使学生体会到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梯形与长、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图形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公式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三角形面积公式与梯形面积公式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能不能用一个公式统一起来呢?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学生明白了:长方形一条边变短,长方形就变成了梯形,正方形的一条边变长也可以变成梯形,三角形可以看成上底是0的特殊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就可用梯形公式来解答了。如此,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教学密度,形成学习能力

适时适当的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使老师在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更可以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结构的内部链接,最有效和最大限度地把间接经验(或者说知识)转化成为直接经验,通过媒体和多种提示性信号,在任何时间都能够在学生思维中进行最简洁的提取和再现。

多媒体手段利用 篇6

【关键词】 多媒体 生物实验课 同化 成功性 效果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23-01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教技术的日益普及,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介入和运用日益频繁。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形象直观,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板书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生动形象的将知识呈现在课堂上,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1.节省板书时间,强化课堂监控,充实教学内容

多媒体化的教学方式,可以用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课件(影音录象)来表示。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的,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不必大量进行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的板书。这样一方面可以在老师进行试验讲解过程中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更好地突出实验中的重难点讲解;另一方面对于普通中学生来说,学生的自控能力较低,容易开小差,不注意听讲、不看老师的示范,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通过多媒体可以避免板书时对学生的监控不到位,可以强化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可以更好地充实学生试验过程的内容,补充学生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结构等,使实验课堂更加丰富。

2.丰富教学情景,提高生物实验课积极性

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经过直观而获得的知识是最可靠的,也最易于理解和记忆,因此,直观性原则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利用多媒体的视、听等动态效果,丰富实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加涅指出,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一直受到外部条件的强烈影响。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

在传统的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实验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小小的样本等进行的,是一种“单媒体”的活动。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者影音录象,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更感性的去认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从而使学生在了解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3. 实验操作过程和方法展现形象细致,提高学生的接受性,便于模仿参照,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实验的成功性,提升生物实验技能

行为心理学认为,动物的行为都会经历跟随、模仿、学习等过程,普通中学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操作也是一个新的过程,在很多过程步骤需要在模仿进行学习。

实验步骤操作的正确与否,操作方法是否规范,将很大地影响到实验的安全与实验结果。在实验教学时,只通过老师个人的讲解或简单演示由于受场景和时间的限制,大部分学生最后都觉得老师是讲而不明,演而不清的,特别是对普通中学的学生,这种问题更明显。因此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实验操作演示过程,提供一个生动的模板,能很好解决这方面的缺憾,并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生成有关的生物学原理。

4.增进师生之间互动,及时有效反馈,提升实验效果

学习的反馈是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反馈能够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加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强化主宰着人类的学习,因为学习动机阶段所建立的预期,此刻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证实。”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5.弥补操作难度大,实验成功性低的遗憾,增加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接触面

生物实验内容特别是高中的生物实验中有一些比较尖端前沿的,这些实验在普通中学中操作难度很大甚至有些仪器不具备而不能进行,如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其试剂配制使用较难、观察细胞里的脂肪粒的切片操作难度很大,PCR技术的基本操作,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酶的固定化等实验普通中学一般都不具备相关的仪器装备。那这些实验可以通过教学参考书中提供的光碟或者老师通过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视频来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相关的实验原理、仪器特点、专业实验人士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相应的实验结果等,可以弥补老师说讲等比较空白的教学,充分地通过生动的影音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弥补学生对这些实验不能操作所造成的遗憾。

实验课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一直把它视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注重通过实验课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记忆的辅助功能。多媒体声、色、形等多样的表现形式,容量大、视觉宽、诱导性好和易接受等特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提高对实验操作步骤的接受性、提高实验的成功性、培养规范的实验技巧和良好的实验素养、增进师生互动、扩展知识层面等都会起到非常的辅助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钟广源.《浅谈多媒体教学》.基础教育参考,2004(6).

[3] [美]加涅著.傅继光,陆有铨译.《学习的条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多媒体手段利用 篇7

一、导课部分

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头, “先声夺人”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 兴奋点贯穿于整堂课。例如:在二氧化碳一课中, 一开头用声情并茂的语言, 配上动画讲《屠狗洞》的故事, 设下疑问:“屠狗妖到底是谁?”或者呈上当地最近的一溶洞景观影视片断, 配上导游的简介音, 然后教师设下疑问:“到底是哪一位能工巧匠把大自然雕刻得如此美丽呢?”。又如:在讲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一课时, 我们是在网上搜索到姚明与中国男篮进行伤愈后的首次合练时使用冰袋的新闻图片, 课一开头就把该图片和商用冰袋的图片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 然后教师设下疑问:“起降温作用的冰袋里就是普通的冰吗?”。还如:在上爱护水资源一节中, 一开头, 用美仑美奂的九寨沟风景与黄河断流的影片同时展示在屏幕上, 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师设下疑问:“同一地面上,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落差呢?”。上述这些课的开头是传统教学中的挂图和语言描述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充分运用, 使导课部分声图并茂, 不仅趣味性、直观性强, 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找到最新的、与当地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实物图片、新闻图片或者是动画故事、影像材料, 展现在学生面前,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欲望, 使学生一开头就会处于一种主动积极学习的精神状态, 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 以最佳的状态接受和理解教学信息, 记忆也会牢固, 学习效率会得到较大提高。

二、探究部分

教育、心理学分析:参与学习的感官越多, 感知、理解、记忆效果越好, 先请大家对比看下列表项: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 从以上表格看出, 教学上要充分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 起用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内容丰富、活动的对象比内容单调、静止的对象引起注意稳定的时间上要长。在探究教学中, 多媒体的优势为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起了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 传统的教法往往提前一周准备实验, 上课时把实验结果 (三支试管) 展现在学生面前, 对比得出结论。但现在我们可以把试验过程制成影片, 配上音, 把探究铁生锈的整个实验过程的情境在课堂上再现给学生, 与传统教法相比, 调动学生感官量就大不同了, 而且资源可重复利用。

三、联系生活实际部分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体现学以致用的重要目标。例如:在讲燃烧与灭火一课中, 我们把火灾过程中如何自救的情境, 用动画呈现在学生面前, 并配音解释, 比传统的只凭教师文字描述的教学效果就不同了。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 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室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 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 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 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 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 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另外新闻报道中的内容, 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 因此, 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 创新情境, 非常方便, 而且教学效果好。

四、微观世界部分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能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化学中的微观世界, 而且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增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 在探究“原子内部的奥秘”时, 运用电脑动画, 从内到外依次演示原子内部的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各个部分, 并通过模拟“α粒子轰击金箔"的情境, 使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了非常深刻的感性认识。课后有学生还撰写了具有卡通色彩的我心中的原子“科幻”作文。这样的情境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还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如:对“微粒构成物质”核心概念的形成,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演示水的电解和氧化汞的分解过程情境, 通过对比, 学生马上提出问题:为什么汞原子直接聚集成物质了, 而氢原子、氧原子没有呢?学生从而知道原子、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也进一步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实践证明, 直观情境的创设, 能使枯燥知识生动化, 抽象知识形象化, 它是激发学生兴趣, 优化探究途径必不可少的机缘。

多媒体手段利用 篇8

关键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小学,学习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实践,对于课堂的教学再不是简单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时间,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将课堂教学开展得更生动,让学习更有趣,要让现代信息技术能广泛地用于教学和学习中,并且尊重科学课堂的特点。

1 科学课堂的特点

1.1 通过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

对于小学生的教学不再停留于应试教育,而是要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以此为目标,把学习当成乐趣,让课堂生动起来。

1.2 多以探究为主尊重学生主体

只有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效果才能更好,学生本就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尊重了他的个人感受,情感得到尊重,对于课堂学习内容才能更容易接受。

1.3 教学内容新颖提高学生兴趣

科学课堂中,更多的是要有新鲜的内容的呈现,不是说、教、听,而是在课堂内能有创新,让学生有新鲜感,从而提升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

作为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能用于课堂的有很多种,计算机软件中有:PPT、Word、图片浏览器、IE、视频播放软件、音频播放软件等,而一般的设备会比较常见的是:计算机、投影仪、投影布、照相机等等。对于小学科学课堂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提高主要从几方面进行和调整。

2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2.1 教师合理引导

自从新课改推出后,在课堂内及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但教师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是引导者、监督者,课堂氛围好不好,主要还是靠教师的主宰和引导,针对于科目所使用的设备和软件也是有所差别的,像“自然”这门课程,由于受课堂的制约不可能带学生经常地外出和户外的学习了解自然,但是光光靠课本的那些文字和一些配图是不够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师把一些大自然非常美丽的场景和画面用大量图片展示出来,特别是像日出日落,可以下载一些日出日落的快速场景播放给学生看,全景神奇和美丽尽收眼底,勾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能更全面地了解这门课程。教师充分地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生动了课堂,展示了学习内容,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了学习内容,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2.2 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

一般来说现在的小学也都有多媒体教室,对于学生来说是创造了更好的一个学习环境的,小学生现在大多对于计算机的操作已经在家里得到了一定的练习和培养。例如:美术和音乐课就可以尝试在多媒体教室尝试课堂教学,这两门课属于艺术类科目,美术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美感以及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图片搜集任务,主要是要学生通过网络、凭自己的理解和对美术的感受力来进行图片筛选。教师给出一个主题“春天”、“秋游”、“美丽的样子”用这些命题的布置,学生每个人搜出的图片是不一致的,对于“春天”到底什么样的图片最能展示春天的感觉呢,这就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是一种考察,一种培养和提升,这也是一种学习的实践。

2.3 变抽象为直观

在学生学习的科目中,通常课本的内容都是文字的,都较为的抽象,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他们还处在一个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较弱的时期,要让他们能更快地学习到知识,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这时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到教学中,例如:语文学科,一些课文内容,像寓言之类的,可以就借助视频的一些动画来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会比课本的文字更能让学生接受和喜欢;还有历史课程,也可以用视频等先展现一段历史事件然后教师再开始渗透主要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仿佛能身临当时的时代和事件。

2.4 创设情境

若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创设一个情境,能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例如在语文学科中,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声、光、影、画、特技等手段 , 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情境交融、形声并茂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挖掘学生的感受潜力和学习能力。

3 结语

多媒体手段利用 篇9

阅读指的是通过视觉对文字、图片等材料进行理解、领悟的过程, 而阅读推广是把阅读这种行为的范围扩大, 使之更广泛的应用, 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阅读这种行为中来。阅读推广包括阅读推广的主体、阅读推广的媒介、阅读推广的对象、阅读者等重要的因素。阅读推广的主体主要是出版社、文化教育部门、传媒公司等等机构;在进行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推广的媒介主要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所谓阅读者自然就是图书馆的广大读者;阅读对象指的是图书馆里面的各种书籍、杂志。

2 积极进行嵌入式营销, 以读者满意为宗旨

现今社会的人们已经离不开互联网, 人们习惯于随时随地的打开手机、电脑上网获取各种他们需要的信息。随着微信、微博的逐渐兴起, 人们习惯于把随时的心情和见闻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发送到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图书馆在进行新媒体推广营销的时候可以以此为契机, 利用人们这种习惯, 在网络上进行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 在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贴吧等地方去发布图书馆最新的阅读推广活动详情。还可以建立阅读书目、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QQ群、微信群、谈论组等方式进行阅读推广。

3 利用新媒体, 做好手机阅读营销

截至到2015 年底,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达到9 亿之巨, 平均每个用户每个月移动数据流量已经突破366.5 MB。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 这说明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 市场潜力巨大。因此,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不应该忽视手机这个重要的平台, 而应该借力手机上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把手机和阅读很好的结合起来, 使人们可以利用手中小小的手机时时刻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此外, 一些欠发达地区, 缺少图书馆, 又存在人口流动等问题, 实体阅读很难进行推广, 于是, 手机阅读营销成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偏远地区人们阅读饥渴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手机建立交流讨论组交流读书经验, 让读者与图书馆馆员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 这种交流也有望改观“浅阅读”带来的囫囵吞枣等现象的出现, 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感受。

4 积极进行品牌营销

良好的品牌可以树立图书馆的正面的形象, 可以代表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功能, 因此我们在进行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的过程中, 要努力树立好图书馆的品牌, 为图书馆带来积极而长远的影响。在国外的阅读推广活动中, 往往推广者很注重品牌营销工作。比如说, 美国有一个“读遍美国”的阅读推广活动, 在这个阅读推广活动中, 人们采用一致的海报、誓言以及标识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此外, 我们还可以请一些明星做代言等方式来进行品牌宣传, 拥有代言人可以使图书馆建立更好的品牌形象并扩大其阅读推广的效果。

5 网络视频也是一种不错的营销手段

现如今, 我们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视频App, 我们在利用电脑上网的时候花在看视频上的时间也不少。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营销方式存在我们的生活中。现在的视频分享网站收费低廉, 例如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录制图书馆形象宣传片然后上传到这些网站等方式进行图书馆形象的树立和阅读推广。视频网站有很好的互动性, 视频的观赏者可以利用“弹幕”等功能评论视频, 图书馆馆员也可以根据视频的内容以及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回复, 这样的互动可以为视频本身造势, 提高该视频的点击率。网络视频往往是投入比较小但收益丰厚的一种营销方式, 例如:网络红人Lauren Luke, 她在网上发布自己的化妆视频, 教授广大网友如何进行化妆, 结果一炮而红, 点击率5 000 余万, 订阅用户超过26 万。

要想获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要做好视频的创意和定位,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视频, 应该避开令人感到单调乏味的专家读书讲座, 而应该选择生动有趣的视频, 这样视频的观众才乐于去传播, 营销策略才能很好的应用到这种网络视频当中去。

6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逐渐从各个层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种改变也为图书馆阅读的推广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广大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努力转变思维方式、增强服务意识、优化营销策略, 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积极促进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 努力建立一个新媒体时代的“全民阅读社会”。

摘要:阅读是人们陶冶情操的主要方式之一。图书馆作为读者借阅书籍的重要场所, 在我国国民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图书馆应该做好阅读推广工作。近年来, 新媒体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 许多人的阅读习惯也随之逐渐改变, 这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就新媒体营销的现状来简要探讨一下图书馆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推广营销。

关键词:图书馆,新媒体,新媒体阅读,阅读推广

参考文献

[1]谢蓉, 张丽.阅读2.0:新一代的图书馆阅读推广[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 (4) :16-20.

多媒体手段利用 篇10

1 多媒体教学可模拟再现化学实验

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特征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呈出来。尤其是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的实验或是无法用肉眼观测到的实验现象, 却可以用多媒体生动又直观地模拟出来, 从而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 以生动的内容、逼真的图像、动听的声音展现在学生面前。

在讲解接触法制硫酸、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炼铁、炼钢和电解食盐水等化工生产过程的时候, 通过视频剪辑或动画模拟仿真各个工业生产过程, 可以在课堂上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 就可以利用课件来将分散、孤立的设备连接成完整的、系统的设备, 将静态的生产流程变为动态的生产过程, 将各个环节进行局部放大和反复演示, 真实感极强, 使学生看清楚、理解到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整个生产的流程。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法中, 我们在进行一些难以实现的实验, 一些现象模糊的实验, 错误实验操作的后果, 都只能靠教师的口头讲解, 学生的凭空想象来完成, 现在则可利用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 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到这些知识, 不但节约实验用品, 节约了时间, 而且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一些典型的晶体, 例如离子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混合晶型、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空间构型时, 在教学中可使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这些晶体分解和重组过程, 让学生能深入了解到各类晶体的空间结构特征, 让晶体中的各微粒的个数比, 晶体中的个数与键数比等抽象而深奥的知识变得简洁明了, 使学生顺利地突破这些难点知识。

2 多媒体教学的可重复性和交互性强

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教学是, 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信息, 来调整适合的教学策略, 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利用学生及时反馈的信息, 调整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给学生以自主权, 学生通过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整。例如在进行一个实验的多媒体教学时, 教过以后学生理解的不是很清楚, 则可以重新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 充分保证了学生获得知识的可靠性与完整性。

3 多媒体教学再现实验, 加大复习容量, 提高复习效果

化学实验是各个复习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果用常规的教学手段进行复习, 授课教师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很难把教学大纲中所有要求掌握的实验和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 也不能把实验当中涉及到的仪器、装置都一一画出。然而要是利用电脑模拟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化学实验的复习, 就可以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反应现象, 不但减少了授课教师繁杂的工作量提高了课堂容量, 还有利于学生比较、加深理解记忆, 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使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 不仅能有效的补充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 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媒体化学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概念, 并巩固已学的知识, 获得更丰富的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多媒体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模拟这些化学实验, 具生动直观又可打破时空界线, 是对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但是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 授课教师也常常不可避免的犯一些错误。

(1) 很多老师认为多媒体课件比传统的教学手段好。很多教师在进行实验课时往往只看到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 甚至对传统教学手法弃之不理, 把可以使用传统方式的, 也全部换成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如:试验中的实物展示、教师示范实验等的直观性、现实性、是多媒体课件不可替代的。

(2)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很多教师过份追求多媒体课件的媒体多样性和丰富的效果。有的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 采用了多种媒体, 丰富的视觉效果, 优美的画面。其实不然。在屏幕上看是很容易忘记的, 原因是学生看到了很好玩技术和电脑手段后, 他们对多样的技术更感兴趣, 而对内容就没多大注意了。如果我们在制作课件时, 过分追求课件所表现出的丰富效果、多样媒体、优美画面, 就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忽视了授课内容本身, 减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

(3)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实验时, 有些教师为了省事, 往往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讲解, 或者自己少讲, 甚至不讲。这样, 忽视了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交流, 忽视了教育的“人性化”, 过份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会造成学生被动和机械性的反应, 也减少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 也降低了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量, 使教师不能掌握学生学习效果, 从而不能驾驭教学过程。

总之, 多媒体课件是不能完全替代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观察实验现象需要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不同的感官去感知, 这是电脑模拟所不能替代的。计算机和传统教学工具相比, 它们的地位是平等的, 它们之间并不能相互完全替代。因此, 在教学中要有选择地使用各种媒体, 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电脑多媒体网络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彩的演示效果等强大的功能, 充分地展示了化学的魅力, 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好这一现代教育技术, 则能大幅度地提高化学课的教学效率, 使化学教学更加有声色, 让学生更加热爱化学, 使教师能更好地展现自我。

参考文献

[1]http://nxyutan.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88.

[2]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与误区http://www.lilun88.com/xhits.aspx-id=444.

[3]毕华林.化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7:11~17.

多媒体手段利用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手段有效性小学生

自古以来,数学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习科目,且是学生必学的基础科目,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目前的小学数学,想要真正的实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小学数学的基础性教学作用,还需要老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学,要主动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學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才会循循渐进的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目前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老师信息素养较差

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即老师的信息素养较差,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不平衡,导致老师在教学之中,极少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老师对于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软件,其操作能力较差,制作多媒体课件水平较低,花费时间较长,制作存在很多难题,这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极其不利。

2、宣兵夺主的现象严重

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要以此为目标,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快乐的学习。但就目前老师使用多媒体授课情况来看,老师过于追求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新鲜感,而忘记了教学最终的目标,导致学生每节课都在玩之中度过,并没有实质性的学到知识,使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自我思考、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节省老师教学时间

以往的数学教学,老师总是需要通过黑板展示较多的东西,而老师展示的阶段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占据了大量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不仅影响教学效率,还会使学生降低学习的兴趣。而多媒体如果能够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便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且多媒体教学功能较多,只要老师课前设计好,便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探究学习的欲望,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年、月、日》时,如果老师用语言去讲,学生会听的云里雾里,会比较迷惑,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2008年到2016年的日历用多媒体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认真、仔细的观察每年日历有何不同,哪一年有365天,哪一年有366天,哪个月有31天,哪个月有30天,哪个月又会出现29或者28天,这样学生观察完之后,清楚的意识到28天的那一年肯定是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肯定是闰年。自然就总结出可以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够被4整除的是平年。比如2008年,可以被4整除,那便是闰年。

2、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根据教学观察可以发现,小学生年龄小,学习任何知识都靠形象思维,理解之后才可以逐渐发挥抽象思维的作用。鉴于此,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学生此学习特征,在设计教学设计之时,必须以学生的形象思维理解为中心,还要注意不能单靠语言将知识点讲于学生,要善于利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题目等进行具体化的呈现,这样便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的展示出来,将乏味的知识灵活的展现出现,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的分析出来,使学生多个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可以真正的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加减运算》之时,如果让学生拿笔计算或者口算,会让学生觉得身心疲惫,所以,老师可以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加减环节设计成动画版的水果相加相减,这样便可以增加学生计算的热情,自然会从中掌握运算的技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必将运用到生活中去。由此可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且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曾经明确指出,教学中必须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学生自己熟知的事物为切入点,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快乐、独特的学习环境,让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真正的价值。

【总结】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教育创新发展的产物,对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有较大的帮助,不仅可以帮助老师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形象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更加快乐的学习。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合理运用多媒体,做好学生的指引人,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扬帆远行”。

【参考文献】

[1]刘洪竹,史亮思.论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34)

多媒体手段利用 篇12

回到学校, 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 花几天时间精心搞出了一个PPT, 就拿到自己任教的班上去表演了一番。然而, 一堂课上完, 心就凉了。自己什么感觉都没有, 再问学生, 他们说好玩, 就像看电影, 但不知道教师讲的是什么。从此, 在自己的高三数学课堂上, 多媒体就被抛弃了。

笔者认为:高三数学课要尽量将学生的想法、点子呈现出来, 一定要将规范的解题过程一步一步地讲清楚, 要根据课堂的进程随时加以调控。而PPT只能是预设的, 调控起来有诸多不便, 关键是重点的内容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高三数学课还是要少用多媒体。

及至最近, 笔者用多媒体上了一堂市公开课, 感觉到多媒体还是有许多优点的, 正确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课堂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这一堂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实践, 对多媒体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节省了备课时间, 提高了备课效率

这是一节错题重组卷试卷讲评课, 首先是将学生的错题收集上来, 有选择地汇编成卷, 然后让学生练习, 然后按错误类型进行讲评。以往准备这样一节课要花费学生和教师很多时间和精力。而这一次只要求学生将以往试卷练习上的试卷号、题号收集报上来, 笔者只要在电脑上剪剪贴贴一份试卷就完成了, 特别省事。

二、精确定位, 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

试卷讲评课的关键就是针对性。用电脑对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可以做到精确定位, 哪些题、哪些人做错了, 错误率是多少, 一目了然。这就改变了以往凭感觉去讲评的弊端。比如试卷中有这样两道题:

凭教师的经验, 第一道题是集合、二次函数问题, 应该是一道基础题, 错的学生不会超过5人。第二题要用到变元思想、数形结合等方法, 正确率不会高。然而, 检测结果恰恰相反, 第一题有12人错, 第二题只有3人错。这说明第一遍讲评基础题重视不够, 变元思想、数形结合因其方法独特学生掌握的情况还不错。这样, 对这一节课要重点讲什么, 怎么讲就心中有数了。

三、创设逼真情境, 增强课堂魅力

试卷讲评课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矫正学生的错误, 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拿到教师评阅后的试卷, 常有的问题是:我这样做错在哪?为什么被扣分?怎样写才是规范的?课上, 笔者将学生试卷上的优美解法及典型错误扫描后, 分门别类在屏幕上一一呈现出来, 然后让学生共同分析、讨论, 让学生们感觉这就是针对他的个别辅导。笔者认为, 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特别适合学生的口味, 学生很容易接受,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 尤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 更为重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所接受的信息, 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获取知识, 培养和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为师生的交流提供共同经验, 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想象、表述等学习活动, 变“填鸭式”教学为诱导思维式教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这样, 使学生会运用联想、化归、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 并且这样探索的兴趣也会持续下去。教学中发现, 学生在电教媒体作用下, 学习兴趣浓厚, 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维活跃, 这是非电教手段中任何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四、突破难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中的难点是由于知识的深度、学生的经历以及知识的抽象性等因素造成的,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数学教学中, 一些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给学生新知建构带来困难。

电教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发展过程。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地演示出来, 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 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使学生乐于接受, 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最终目的。

又如以下3题:

例3.若函数在区间上为单调增函数, 则实数α的取值范围是_.

例4.若函数f (x) 是定义域R上的奇函数, 且y=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则 (供题:陈炳宪等)

例5.已知函数在R上是单调增函数, 则α的范围是_。

这3题是研究含参数的函数单调性和图像对称问题, 这是一个难点问题, 以往都是从静态角度去给学生分析, 学生也因此容易走上死记硬背的误区, 更不要说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了, 且讲授知识点十分费时。为此, 笔者充分利用了电教媒体寓教于乐的特点, 设计了二次函数的二维动画片, 同时, 结合分析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 且分析函数、探索变化实质, 总结变化规律。这样, 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 复杂的思维过程被更好地展现出来, 变得容易理解了, 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五、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效果

试卷讲评课一定要有反馈矫正。在反馈练习中, 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够即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有利于及时动态调控, 提高课堂效率。另外, 课题总结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讲授结束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投影, 将本节内容瞬间重返“屏幕”之上,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而集声、像于一体的动画演示, 又可以缓解学生长时间练习造成的疲劳感,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 通过这一次的公开课, 笔者对多媒体和课件辅助教学, 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多媒体和课件辅助教学, 使得传统的数学课堂发生了根本变化, 不再是单一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 也不再是单一的学生听教师讲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可以更深层次地发挥主导作用。然而怎样更合理地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巧妙地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呢?笔者的改进对策是:

1.授课内容要适合或者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

2.不能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师只是播音员、解说员、放映师。这样就失去了教师这份职业本来的面目, 抛弃了许多传统教学中精华的东西, 如:规范的板书设计等。

3.幻灯片一般不要超过15张, 留下足够的动态调控时间和空间, 而不是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 节奏快, 难免重点不突出, 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 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 缺乏思维的过程。有时教师展示一大篇材料, 看完, 时间太长, 一闪而过学生又来不及思考。所以要想防止课件上材料、图片等过多过滥的现象, 就可以精挑细选, 展示典型的材料即可, 否则教学时间有限, 出现讲不完的情况。

4.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 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用大量时间在播放课件上甚至手忙脚乱, 指导性下降, 学生大量时间在看, 就像看电影一样, 动手、动口的实践少, 学科能力得不到提升。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其产生顿悟, 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而不是把预先设计的教案表演得如何淋漓尽致。纵观教育名家的实践操作, 无不体现一个“活”字, 表现出非常高妙的教学机智和导控艺术, 即教师的导控、学生的学思, 不断优化重组, 形成重心始终在学生的动态调控。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 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 受到启发。而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这种交流。

上一篇:继发性肾脏病下一篇:冰箱的造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