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学新理念新尝试

2024-05-09

歌唱教学新理念新尝试(共9篇)

歌唱教学新理念新尝试 篇1

歌唱是幼儿园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学了许卓娅老师的歌唱理念后,我在歌唱活动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感觉收获颇多。

一、“无意注意”,让幼儿学无压力

我在歌唱活动的导入部分也用许卓娅老师的方法,利用小朋友的“无意注意”来熟悉歌词和曲调,然后用小朋友的“有意注意”来进行“自我完善”,进行自我反省观察、自我觉错、自我纠错和相互帮助等。例如,教《柳树姑娘》,活动前,我选了一些柳树的图片,做成了ppt,活动开始我让小朋友谈谈自己对柳树的认识,接着我播放了制作的ppt,同时《柳树姑娘》的歌曲也轻柔地播放着,让小朋友在无意中感知了歌曲,然后说说听到了什么,再次欣赏后,把歌词整理出来,小朋友学的自然带劲,而且对歌曲的情感也把握得比较到位。

二、“运用图谱”,让幼儿学有所依

图谱是在教学过程中支持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图谱简单明了,易于幼儿观察理解,也便于老师教学,在歌唱活动中特别是幼儿的自主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图谱的出示:有序有技巧。歌唱活动中的图谱一般都是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设计的,很多时候一句话一个形象代表,比如在《歌唱:都睡着了》中,我在小朋友倾听歌曲后回忆歌词时,将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图片,按照歌曲的句式有序地摆放,让图谱看起来一目了然,能有效地和歌词结合,同时也帮助小朋友记忆了复杂的歌词,提高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图谱的设计:简单有留白。在歌曲图谱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有留白的图谱提醒小朋友,给小朋友主动倾听和记忆歌词的空间,让小朋友在积极的思考中学习歌词。在音乐活动《小鱼的梦》中,我把歌曲用简单的图谱进行表示,并在后面的四句留白,主要是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倾听把歌词用简单的符号记录下来,活动中,小朋友听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每当看着自己记录的图谱进行演唱就更带劲,学习效果也更好了。

(3)图谱的利用:多样有实效。图谱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是多样化的,可以是简单的动物形象,也可以是简单的符号;可以是老师画的,也可以是小朋友记录的;还可以是大家共同探讨完成的。多种多样的形式,才会让小朋友的音乐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小朋友学习歌曲的兴趣也会更浓厚。我在大班的歌唱活动中,用了动物图谱、实物图谱、还有符号图谱等,小朋友对图谱的感知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歌唱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

三、“融入游戏”,让幼儿学有所乐

(1)游戏导入新歌。在学新歌之前让小朋友无意中反复接触歌曲或歌词,一般都会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无意接触歌曲旋律或歌词,这样能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快乐地接受新歌。比如在《三只青蛙》的活动中,首先在前面用桌面玩偶结合讲述的游戏形式,让小朋友无意中了解歌词的内容,然后大家一起说说,并提炼出歌曲的歌词。以此来提高小朋友对歌曲的认识,了解歌曲中的三段内容,在无意中接触了歌曲,对后面的新歌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2)游戏巩固新歌。在音乐活动中,一般都是老师范唱新歌后,就是熟悉旋律记忆理解歌词的环节,这时我们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新歌的巩固教学。游戏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结合歌词做动作的游戏,有以歌词为规则动起来的游戏。比如在《披斗篷的小孩》教学中,大家在了解歌词后,我加入了斗篷捉迷藏的游戏,跟随着歌词的唱,然后我把斗篷盖在某一个小朋友的身上,唱完最后一句大家猜测披斗篷的小孩是谁,如果没有说对,那我就再唱一遍。这样的游戏不但小朋友玩得开心,还在玩的过程中,加深了记忆。

(3)游戏表现新歌。在音乐活动“都睡着了”中,小朋友们学会新歌后,我又教了“小精灵施魔法”的游戏,规则是在弱起的地方施魔法,然后小朋友扮演歌曲中的角色,施到魔法的就做睡着的样子,提高了歌唱的激情和衍生了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要求是提升的,提问也是细化的,引导是往高一层走的。小朋友对新歌的感知也是更深入的,比如弱起节奏的掌握,小朋友的兴趣也是要再次激发的,这一环节就是许卓娅老师说的有效的“反思评价———自我完善的环节”。

学习了许卓娅老师的音乐教学理念,对我平时的音乐教学有了很多启发,已经应用在教学之中。

歌唱教学新理念新尝试 篇2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尝试

李宏高

(福建省清流县实验中学)

摘 要: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人才,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立足校本实际,总结了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的初中历史教学尝试,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

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健全的人格是当今素质教育区别于过时的应试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把探索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而这个要求对于点多面广,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相对滞后,却又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为社会培养劳动力的广大农村初中而言,其意义更为深远。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立足校本实际,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能力,是新课程理念教学的重要尝试。

一、在活动中教学,融趣味性和能力培养为一体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强调“要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列出了13种活动形式作为参考,对此,笔者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探索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口头表达式

开展历史课堂小故事活动。在每学期之初的第一节历史课上,笔者将事先整理好的本学期小故事题目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选题,并提出如下要求:每节课讲述一个与当日授课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待笔者即将讲述相关内容时,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每两人一组,共同分享所搜集的资料,推举一人或两人登台讲一个故事,每学期全班学生各轮流一遍;小故事资料必须整理成文,字数可限制在800字以内,学期结束时,将全年级优秀文章编订成册,供全体同学传阅。

2.阅读与书面表达类

开办历史图书角活动。配合教材内容,让每位学生将自己认为最可读的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带到学校,书皮上注明班级、姓名、学号。然后将各班书籍收齐后,打乱班级顺序,发给每人两本书,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两周内至少读完一本,且每本书均要制作一张读书长卡,注明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读后感。两周后利用一节课开展读书报告会,每组推选一两名读书最有收获的学生介绍读书心得。

编辑历史小报。小报以历史知识为内容,尽量图文并茂。

3.学生观察类

组织识读甲骨文活动,以字证史。例如,笔者在讲述商朝历史时,将涉及当时社会经济的甲骨文,“田、囿、禾、籍、猪、羊、牧、鼓、磬”等字分别用幻灯片打出,让学生猜认。结果多数学生能够依照甲骨文的形状猜出文字表达的意思,并能准确说出与今天相应的文字。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以上甲骨文所反映的商朝经济的繁荣情况。

探究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活动。学习汉代历史时,笔者将散见于教材各节的画像砖、石制做成幻灯片,并依画像砖、石反映的内容分为几组向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在理解每幅图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每组图所反映的汉代社会生活。

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排疑解难的方法,通过设疑、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找问题的答案,逐渐掌握正确的思路,()游刃之时特别注意诱导学生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创见。

1.对学生进行问题启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自主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笔者在组织教学时大胆地变教师设计课堂程序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实践中采用学生阅读―自主提问―精选重组―构建知识板块的教学程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从旁点拨,适时总结,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通过观点的碰撞,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3.大胆质疑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心目中,教材是“权威”,教师是“权威”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观念极大地约束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当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的道理。

其实,过去中学教材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是众所周知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曾连续多期刊登文章,指出其缺陷和错误,其中大多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况且,随着历史学科新成就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历史教材的滞后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念和结论,已经明显过时,甚至证明是错误的,而教师由于个人知识能力和认识的局限性,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更是在所难免。尤其是近年来对学科综合能力要求的强化,教单一学科的教师与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学生之间,其知识和能力的.互补性更加突出。

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树立不迷信、不盲从的思想。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尴尬,笔者不回避,而是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探讨,甚至争论来获得“真理”,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结构教学,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殊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知识结构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线索,学习起来就会驾轻就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

教材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各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掌握。鼓励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数学的“集合”概念,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途径。

而在章节的教学中,在学生阅读讨论、质疑问难、师生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笔者不失时机地总结、归纳、概括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巧妙地转化为板书提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有序的认识,形成知识点―知识链(线)―知识板块(面)。

四、民主平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教师需要更新观念

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师权至上”的思想,破除教师中心论,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觉动脑、动口、动手,大胆探索,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勇于承认错误,多与学生平等交流、探讨,共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学生的信任。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会削弱教师的作用和威信,可笔者以为教师的作用和威信恰恰来自学生的成功。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的师生双方才能进入“谐振”的状态,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2.教师需要建立民主课堂,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如此,就需要教师实行课堂教学的民主化,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实践中真诚爱护,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自始至终都充满期望,要充分相信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能行;对学习困难者则倍加关心,并适时加以点拨,而不能动辄训斥损害其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对表现不良者,不做简单的批评,而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注意理解学生的烦恼与痛苦。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在教学中的浅薄探索,旨在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本身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成伟。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如何高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15)。

[2]李萍英。试论新课改下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

歌唱教学新理念新尝试 篇3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活力语文 探究阅读 个性化阅读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升学成绩为核心,把充满人文精神和思想智慧,继承和吸纳人类一切进步文化营养的语文学科,变成枯燥乏味的知识、技能单纯训练,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形成模式化教学,把内涵丰厚的语文教学,变得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和机械性的劳动。学习结束后,学生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无法感受到文本的精彩世界,很难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呢,下面谈自己的几点教学尝试。

一、转变语文教学观,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往往表现的就是缺乏开放性,学生只是知识被动接受的容器,没有自己选择的任何余地,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无须思考,无须智慧,只要记住教师的话就可以了。教师的话似乎就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具有不可怀疑的权威性。同时广大教师也迷信教参,迷信专家,教参这么说的,专家这么讲的,我就这么做,一味强调标准答案、规范化思路和规范化的模式,看不到生机与活力,把多姿多彩的语文教学限制的僵硬、沉闷,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参和教材提示都说明本文的主题: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表现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但学生认为这种说法很牵强,不符合作者心理实际。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学童时代的无限留恋之情,通篇洋溢着欢快、舒畅、愉悦的情感,无论是百草原,还是三味书屋,都让步入中年的作者回味绵长,提笔成文。教书先生是我认定的“渊博的宿儒”,先生没回答我“怪哉”是怎么一回事,因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些问题是不屑一答的,作者只有敬畏,并没有丝毫的不满。在教学课堂上,孩子们可以溜到园子里玩耍,先生发觉便大声吆喝,“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放开喉咙,人声鼎沸的读书,还可以“做戏”,“我是画画儿”,比之今日学校中正规严肃的教育还令人向往。先生读的“铁如意,指挥倜傥”,“金叵罗,颠倒淋漓噫”被认为是无用的教学内容,也是不恰当的。鲁迅先生成为现代文学的建筑师,私塾所学的教学内容无疑为作者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不满之情由何而来?学生标新立异的积极探索,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激活创新思维,张扬个性。

二、转变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

《語文课程标准》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也要适应时代要求,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和特殊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材即知识”的束缚,大力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形式,彻底改变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勇于创新形成有效积累。如宁鸿彬老师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但只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是不是中国的石拱桥有一部分类似赵州桥,有一部分类似卢沟桥?学生马上认识到作者说了中国石拱桥“千姿百态”,可为什么只举这两个例子呢?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说明的对象属于几种类别,但一般只需举相应的几个例子。课文中的两个例子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同时两例又各具特色,所举例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样举例才是最好的说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思维突破了层面界限。

三、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尝试 篇4

一、认真揣摩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的理念核心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以多种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情, 自己的爱好, 用新课程理念引领高中生物教学。

二、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实施

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 教师要很好地领悟教改的主旨, 大胆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作出的战略性规划。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就是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 规划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 教师营造问题环境,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应注意多方面的因素,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有胆量敢于提问;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提问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提问, 从问题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有多种: (1)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生物领域中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 像“克隆技术”“遗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在讲到这些内容时学生都表现出很强烈的好奇心, 就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如何;遗传工程都运用到哪些领域;什么是转基因食品等等。以这些问题为中心翻阅资料、展开讨论, 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摄取新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追问心”。在生物教学过程中, 分析色盲基因的传递规律, 即色盲男性的色盲基因一般由其母亲传来, 其母亲的色盲基因又由她的父亲传来, 这样追查下去, 学生就会产生“这个家族的色盲基因最初是从哪里来的?”问题, 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能快速切入基因突变的知识。 (3) 激发学生的矛盾心。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 因此, 黄豆种子在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 有机物减少了。有的学生提出了质疑:“有机物减少了, 而豆芽的重量为什么又增加了呢?”讨论这一问题, 就可知晓种子萌发过程中, 吸水量多于有机物的分解量, 因此, 其重量反而增加了。

(二) 教师在学习中注重引导,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念

1. 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上, 不仅能将新知识、新概念同化到已有的概念和知识系统中, 而且能利用新知识新概念去改造旧概念。例如, 在讲授遗传的物质基础时,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而是对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进行回顾分析,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活动有一定的规律。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一次, 有丝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具有一套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保证了每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一定形态和数目的染色体;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其有性生殖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其结果使得性细胞染色体数减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经过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恢复到原来的数目。这说明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 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因此人们认为染色体在遗传上起着主要的作用。从细胞的角度来看, 染色体即为遗传的物质基础。接着, 再从分子水平上对染色体进行研究, 知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其中的DNA在染色体里含量稳定,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样就完成了新旧概念的改造, 原来认为的遗传物质———染色体, 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要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2. 在解决问题时, 不死套公式, 而是融会贯通, 善于多渠道, 用简捷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 在讲解自由组合规律时, 为了让学生搞清其实质, 我围绕等位基因互相分离,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这个实质, 出了多种类型的练习题, 根据亲代基因型推出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根据子代同一对相对性状的表现比, 直接推出亲代基因型等一题多解的练习题, 用多渠道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在解决以上问题时, 我发现有的同学当题目中出现不同于书本上的遗传比例时, 不知所措或解题方法繁琐, 我便告诉学生应学会化繁为简, 逐一研究局部的问题, 最后再把局部问题的结果综合在一起, 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像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看似复杂, 但只要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是独立分配的, 就可以把复杂的遗传现象分解为一对一对的相对性状来研究, 即用分离规律来研究。把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问题研究清楚后, 把它们综合起来, 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

3. 在创造活动中, 不因循守旧, 不墨守成规, 要有创新意识, 有丰富的创造想象力。例如, 高中生物实验, 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 需要培养洋葱根尖。以前, 都是教师培养出来供学生用, 现在我要求洋葱根尖由学生自己培养, 希望他们除了按照书本上的要求培养外, 也可选用其他的材料或方法培养。一段时间后, 我吃惊地发现根尖培养出来了。学生培养的根尖, 有的是用洋葱水养成的, 有的是洋葱沙培成的, 也有少数用蚕豆沙培养出来的。后来又进一步发现沙培的洋葱, 当根尖用完后, 继续把洋葱放在湿沙中培养, 长出的根又可用来做“观察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如此一来, 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又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效果

歌唱教学新理念新尝试 篇5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其要义在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为了能很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在五十四中、八十二中、九十八中等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和高一语文教师一起,就“改革评价方式”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验。我们借鉴他人已有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本区学生的特点,在高一和高二年级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入手,将日常发展性评价、学期阶段性评价与学段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不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之中,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期中、期末检测,采取面试和笔试相结合,全区统一命题和学校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改革,对学生特别是普通校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素养起到了激励和促进作用。

一、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做法

我们在反复研究、学习、思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对学生学习活动全过程评价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分项达标评价、自选难度评价、自选强项评价、成长过程评价、展览展示评价、描述性评价等。

1.分项达标评价。我们把“知识能力”领域的评价内容分解成若干子项目进行评价。高一必修课程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方面。这部分内容的评价既重视笔试,也重视其他方面的语文素养。高一年级期中、期末考试中的知识积累及行为习惯的考查,教师一般要在平时进行。比如背诵默写、讲述故事、谈读书体会、演讲比赛等形式的考查,就采取平时面试的方法进行。学生如果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可以随时找语文老师测试。评价十分重视学生观察、体验及搜集、整理资料等实践能力,强调知行结合。

2.自选难度评价。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我区期中、期末检测仍实行统考的情况下,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采取全区统一命题与学校自主命题相结合,有的学校还让学生自己命题。测试时,提供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三者比例为8∶2∶0和7∶2∶1和6∶2∶2的样卷。在测试前,教师把几种试卷的不同难度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跟家长、教师商量后自主地选择试卷。考试后,如果认为自己选择失误,可以选另一张试卷再做一次,按做得好的一张评定成绩(初中课改中也尝试过此做法)。

3.自选强项评价。学校对学生评定的内容,设置多个奖项,如:文学创作奖、阅读收获奖、资料积累奖、诗歌鉴赏奖、优秀作业奖等,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找到由弱项通向强项的桥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树立自信心,选择强项,弥补弱项。自选强项评价,除了平时要做好评价和过程记录,期末每个学生要用汇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在语文学科上的特长或相对较强的项目。

4.成长档案评价。

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通过汇集学生作品来展示学生学习过程和进步轨迹的评价方法。成长档案评价不仅体现过程评价,同时也体现学生发展评价,并且强调自我纵向比较。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成长档案袋”。档案袋包含学生认为最能展示自己成就的作品。除了装入学生自选优秀作品(包括课外创作的作品)之外,还可装入作品的文字介绍、同学或老师对作品的评价意见、参赛或参展的获奖证书、刊登自己作品的报刊、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等。“成长档案袋”定期让学生带回家请家长翻阅、评价。成长档案中的作品,可在期中和期末进行展览。

5.展览展示评价。展览、展示评价是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展览或展示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一专题的学习成果,由同学和老师给予评价。生活随笔、演讲练习、课外阅读、文学鉴赏、书法比赛、作文大赛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适用于这种方法。

6.描述性评价。描述性评价提倡用鼓励性评语对学生进行描述。教师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和学生拉近距离,达到师生平等对话、情感交流的目的。通过评价给学生以具体的方向指导,使他们看到希望,并通过老师鼓励的话语找回自尊与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与勇气。

为了能较科学严谨地落实评价,我们还将主要内容制定了评价量化标准:

1.作文:每学期六次大作文,每次最高积2分,共积12分。每次作文成绩90~100分,积2分;80~89分,积1.5分;70~79分,积1分;60~69分,积0.5分;不及格,积0分。每次作文,假若第一次成绩不理想,允许作第二次,以成绩高的一次计算所积分数。

2.生活随笔:每学期生活随笔(共5篇)共积累8分,计入学期成绩。其中优等文占1/2以上,积8分;占1/3以上,积6分;不足1/3,积5分。有一次未完成,积5分;有二次未完成,积3分;三次未完成,积0分。或者,生活随笔共8分,每篇优等文得1分,得满为止;欠一次扣3分,欠二次扣6分,欠三次扣8分;评改仔细认真者,奖励1分。

3.演讲练习:共累积5分,计入学期成绩。其中讲话占4分,同学评议占1分。讲话练习按学号轮流进行,一人讲完另一人进行评议,每学期轮流一次。

讲话要求:内容完整,声音洪亮,神态自然,没有语病,有一定感情。完全符合要求,积4分;做到前4条,积3分;做到前3条,积2分;做到前2条,积1分;只做到第1条,积0.5分。

评议要求:能较完整、准确地指明优、缺点,讲话流利自然,没有语病,积1分;只做到后2条,积0.5分。

4.名著阅读:名著阅读共积5分,计入学期成绩。能认真、按时阅读全部必读课外书,有完整的笔记和较高水平读后感的,积5分;只做到第一条,并书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积3分。

除规定的必读书外,阅读了其他有益的课外读物(三本以上)并有较好的读书笔记的,奖励1分,计入学期成绩。

5.浮动分:共积3分,计入学期成绩。

作业一贯认真、按时完成,课上一贯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并取得成绩的;对语文教学提出较好建议的,均可获得浮动分。

此办法在一些学校的班级试行后,我们发现由于各学校、各年级情况不同,教学侧重点不同,有些规定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年级。所以我们又规定,在总体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对分数分配的具体比例,对构成分数的各项内容,任课教师可作适当调整。

二、实施评价方式改革的成效和反思

我们觉得这项改革大方向是对的,已经初显成效。

1.多数师生充分认识了发展性评价的作用、意义,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实施常态化。教师深入探索不同单元的不同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如作文课、实践活动课、古代诗歌鉴赏课、文言文阅读课,分别有不同的评价项目和方法,使评价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由于在评价标准方面尊重学生能力差异的客观存在,根据他们多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避免了把分数作为唯一评价依据的弊端。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清醒地认识了自我,通过与别人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自觉改正自己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良好的态度、情感和学习方法在综合评价过程中得到强化,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实现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3.评价过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锻练和提高,钻研教材的主动性有所增强。

实践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反思。

1.高中与初中语文教学有一定差异,各校生源水平不等,评价办法在初中实施比较顺畅,在高中实施还存在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至今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方案。

2.评价过程中计分方法比较繁琐,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有一定畏难情绪。

3.计分方法与现行中、高考不尽一致,教师担心此种评价的成绩难以作为指导高考的参考,此试验在毕业班阻力较大。

4.对此项试验,不是所有的校领导都能给予很好的支持与帮助,教师做起来有一定难度。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坚信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当我们承认智能的多样性时,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允许、支持、鼓励多样化评价的存在。当我们用更科学、更宽泛的态度来理解人的智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我们就能更坚定地肯定学生之间智力和学习能力的独特性,我们就越觉得有必要为教学的平等提供必要的空间,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我们相信:

歌唱教学新理念新尝试 篇6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改革;实际问题

一、尽量以实际问题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教材中已有许多示例正是如此设计的,比如,在学习圆时,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入,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例子了。把它与圆联系起来,得到一些圆的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实践——理论——实践。再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草坪四个角经常被走出一条小路,大家都愿意挑近路走,这就无形之中引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如,现代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在合作中学习肯定是好的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讨论交流要用的恰当,对于那些难度较大,讨论要花费很长时间,最终又得不到定论的问题,就不易进行讨论。

三、课堂上减少一些繁琐复杂的运算论证,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新教材减少了老教材中那些繁琐复杂而又无实际意义的计算题,对一些复杂数字的计算也要求用计算器完成,教学活动中注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繁琐运算与论证,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是有益的。但是对计算器的使用不是什么时候都要用,否则会造成学生对计算器依赖而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后果。其实,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它不可能像看小品或做游戏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而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然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比如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数学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运算、“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讨论中挖掘数学的“严谨美”;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中挖掘数学的“奇异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美无处不在。只要有了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四、注重开放性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求异思维。

五、突出创新,重在探究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今天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新教材中添设了探究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围成什么图形?什么情况下中点四边形会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可给学生提供探供探索空间。教学中插入了“镶嵌”活动,要求学生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并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些探究性活动的添设,充分说明教材的潜在功能和拓展性,也体现了教材内容上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若能引导学生对新教材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探究一般规律及其本质,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新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尝试 篇7

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对词汇的要求是:(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4)学会运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通过三年学习,学生要达到以上要求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我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在培养学生在综合运用语言的前提下,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加强词汇学习,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原则

1. 强化认知单词的音形关系,让学生熟悉掌握语言。

我们知道,语言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存在的外部形式,没有语言就没有有声的语言,语言与词汇有着密切的关系。加之,初中英语课程没有专门开设语音课,对英语初学者来说熟悉掌握正确的读音来记忆单词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语言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辅导,让学生感知语音与拼写单词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其找到单词的拼读规则。这样他们对学习英语就更加有信心了。

2. 以意义为核心,在语境中帮助学生理解词汇意义。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知识”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的形式,而且要求学生理解语言形式所包含的意义,并要学会在话题中熟悉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有效地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比如熟悉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科学文化、家庭、学校生活等方面的话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并切实贯彻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新理念和精神,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词汇的处延意义和内涵意义。词的处延意义是指一个语言单位与其所指的非语言实体之间的关系。而词的内涵意义是指一个词在概念之外的交际值,是词的附加意义或联想意义。这种附加意义是人们对该词或短语所指的人或物所特有的特殊情感或态度。内涵意义因人或文化的不同而存在不同意义。例如:初三英语教材(仁爱版)中介绍了“狗”在西方国家被看作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如:“Every dog has its day.”“A dog catching a mouse.”“sick as a dog”“You are a lucky dog.”等。但在中国文化中,“狗”的内涵意义常常是贬义的。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某些词是如何被使用的来学习文化差异。(2)注意词的搭配意义和惯用法。(3)词汇的意思由语境决定,极少数孤立存在。

3. 在语境中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用语言做事的能力。为此,教师就应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实际活动中认真感觉体会词的含义搭配及其用法。这样,教师通过直观演示、讲解或操练、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的确切含义,并掌握其用法,只有把词汇放在语境中,学生才能通过上下文猜测理解掌握词义,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实践中尝试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课文中所提供的丰富语言材料,设计多种形式的词汇练习,以加强词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帮助学生排除学习课文及情景对话的障碍,更加准确地理解课文和情景对话。第一,对课文中的新知识点进行解释词义与改写,让学生在改写后的语境中领悟新词的意义与用法,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第二,就所学的新词进行改写,复述课文的大意,训练学生对新词的运用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第三,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即“归类法”来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的新词,减轻学生记忆单词的负担,现以话题traffic为例:(1)交通工具:motor-cycle, car, bus, bike, train, truck, etc.;(2)交通事故:shout for help, knock somebody off something, break down, be badly hurt, crash into, etc.;(3)交通行为:drive at full speed, slow down, park the bus, etc.;(4)交通设施及参与者:passenger, driver, the green/red traffic light, etc.。第四,提供必要的所学过的单词,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作,培养学生的句子生成能力和技巧,以便掌握各种文体特征及其写法。第五,通过有意义的体裁相似的短文将生词串联在一起,让学生阅读、欣赏、增加阅读量。在阅读中观察,感悟生词的习惯搭配和固定用法。第六,课外要求学生加强复习,从而巩固记忆。

歌唱教学新理念新尝试 篇8

一、转变教学观念,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 更新教学理念, 顺应教材改革要求。

传统的地理教学, 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 这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及能力的培养, 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薄弱, 远远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 教师是关键, 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则将直接影响教师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又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因此, 实施新教材, 必须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适应教材改革形势。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 选择课程资源, 组织教学活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 都应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己任, 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 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推进新教材实施进程。

为了及时了解新教材的实施情况, 了解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意见, 也为了用好新教材, 改进调整地理教学, 我们地理组经常深入到各校各班听课、评课、研究, 举行师生座谈会;让学校定期将学生的优秀的新教材征文登在学校的学习园地上, 在全校进行交流探讨。对学生提出的个别问题, 采取个别解决的方法;对普遍的问题, 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解决。

二、活用新教材, 让学生动起来

新的地理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就是以活动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把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的具体做法是:创设情境, 诱发动机, 让学生活动起来。运用不同的策略, 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也正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根本所在。

1.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我在讲授“天气与生活”这一课时, 先让学生课前预习, 让学生收看天气预报, 这样学生在收看天气预报的过程中, 熟悉了一些常用的天气符号。学生在家里, 无意中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 为学习新的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学习这一节课时, 恰巧出现了大雾天气, 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机会, 一上课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 今天早上出现了什么天气?”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回答:“大雾天气。”“请说一说, 在这样的大雾天气中, 你在上学的路上有什么感觉?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有一位同学抢先站起来说:“这种天气, 能见度特别低, 上学骑车很不方便, 应注意交通安全。”“由此可见, 天气的变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遇有这种天气, 同学们上学的路上可要注意交通安全, 你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有关天气的知识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想。”这样, 巧妙地联系实际, 借眼前之景导入课题, 缩短了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 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接着, 我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让学生朗读课本插图中有关“天气与生活”的描述, 自然进入下一个问题的学习。在读“中国城市天气图”时, 改变了过去教师读、学生听的做法。先让学生合作预报北京的天气情况, 然后让同桌学生合作进行练习。

2. 密切联系社会热点, 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激起学生关注社会变化的兴趣。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已不再是当代学生的追求。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敏捷, 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在当今信息时代, 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新教材中尽管增加了大量的现代信息, 但仍不能满足当代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当代的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应当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家、天下事, 事事关心”。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及新地理教材注重人文地理的特点, 及时将社会热点事件引入课堂, 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和国际时事的兴趣, 为地理教学增添活力。我在讲授“地图”一节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为寻找本·拉登的确切地点, 最需要什么?大部分同学想到了地图, 接着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本中的几个问题, 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使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3. 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观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 不仅能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 而且可以配合动感的图像, 使学生对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 从而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我讲授“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这一课时, 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软件:一个运动的云朵, 遇到山地的阻挡, 顺着山坡逐渐上升, 到达一定的高度, 形成降水;而到了背风坡, 云朵逐渐下降, 却没有形成降水。学生在观察中自己得出了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三、构建“主动参与, 勇于探究”的学习新模式

1. 充分运用地图, 让学生主动参与, 学会学习。

新地理教材的又一个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各种地图中贮藏着大量的地理信息,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地图并从图像上获取信息, 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新教材增加大量图像的出发点。在新地理教材的教学过程中, 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讲述为辅, 学生活动在前, 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尽量地减少教师的讲述,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图, 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 从而逐渐树立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2. 让学生走上讲台———给学生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以活动教学为中心, 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则由台前退到幕后, 成为导演、策划者、组织者;教师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 与学生平等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在教学中, 我尝试着选择部分课题让学生讲解, 事实证明, 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3.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的体会与尝试 篇9

关键词:主动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 重视探索过程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含有方向性的总体目标和最高目标,它所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好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①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的实施就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物理教师要转换角色从“指挥者”、走向“引导者”、“合作者”。

一 抛弃陈旧的教育观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的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从各种媒体上获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选择信息、如何变信息为知识,使学生能在今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必须彻底改变传统观念,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推行开放式的课堂结构模式。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让其自主表现、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物理本身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的统一。三维课标乃是物理学本身在教育中的反映。物理知识是教学的基础,但什么比知识更重要呢?例如,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中,以“双基论”的培养目标看,可能认为牛顿第二定律最重要,因为它能用来解题。不过,从三维目标看,牛顿第一定律包含极富成果的科学概念,如力、惯性、参考系等。正是它摧毁了亚里士多德观念的基础,引导人们以新的观念看待引力。它是一个不亚于哥白尼日心说的科学革命,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物理学不应该再使学生痴迷于题海之中,而不去思考科学究竟是什么!

二、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经验背景的差异,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在探究者的群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资源。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非常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一定目标的学习活动。”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会产生争论的,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例如,在自由落体教学之后,笔者对学生提出诱发性思考的问题,如“如此司空见惯的落体运动为何成为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源头?” “智慧如亚里士多德者何以构成大错?”“伽利略为什么能成功?”“他的成功对物理学的发展有何意义?”“其他星球上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可能是多少”“自由落体加速度很大或很小的星球上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一个学生可能思考不了这些问题,但学生通过小组探究,众说纷纭,有些小组虽然考虑的方法不同,得出了结论却都是正确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们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学生发言、质疑、聆听、积极探讨来完成。成功的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科学的人文价值。

三、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把物理学知识应用到学生生活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物理应用问题学生觉得比较困难,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实践认识,情境感到陌生;理论与实践脱节。比如在学习交流电的产生时,如果能带学生到电厂实地参观,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因素制约了物理应用的积极性。如何消除应用意识的障碍呢?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使物理知识贴进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精选相关事例组织在教学内容中。在教学方式上使物理知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教学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来。可让学生感受——如乘电梯、到游乐园坐过山车感受超重和失重;可让学生调查——如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史和前景的资料写调查报告;可让学生设计——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设计一种能显示加速度大小的装置等。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可乐瓶、胶带纸等带进课堂或利用身边常见的事物进行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在摩擦力的教学中笔者用随手可及的书本,粉笔,黑板擦做实验。书本平放,带动上面的黑板擦加速或减速运动,让学生体会摩擦力的作用,既可做阻力,也可做动力,然后在黑板上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不管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它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然后让学生自己用身边的事物设计实验,比如双手互搓,推桌子等,亲身体验摩擦力。同时让学生课下在座公交车,骑自行车时体验摩擦力。

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索,多给学生动脑、动手、实践、探究 的机会。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实践经验。鼓励学生用常见的生活器具做家庭物理实验或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做一些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四、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有用的学习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其应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功效,使课堂更丰富更亮丽。”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为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如何使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更好的整合。

首先,选好整合内容。必须先确定高中物理哪些内容适宜与信息技术整合,即选好整合点。例如:有关分子运动理论、原子物理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验是高中现有器材无法做的。如微观粒子的运动,α散射实验,原子核裂变和衰变,借助信息技术动态模拟后,变得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了。又如:“磁场”一节中,可借助信息技术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变得直观又清晰,化静为动,化平面为立体,使学生充分领略磁场的立体感。再如“两球弹性碰撞”,“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过程时间跨度小,学生根本看不清或无法观察,可借助信息技术变快为慢,延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其运动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只要能用实验的一定要做实验,不能图省事用课件代替实验。

其次,注重思考过程。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如果只顾展示课件,匆忙追赶进度;偏重视觉华美,技术流于形式,忽视分析启发,无暇顾及学生。

改革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创造,获得认识世界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问题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要跟上新课改的步伐,让学生超越“书本是科学的世界”的观念,认识到“世界才是科学的书本”。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瓦斯检测设备下一篇:电力系统自动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