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与措施

2024-06-04

条件与措施(精选8篇)

条件与措施 篇1

鸡东县新华灌区兴建于20世纪70年代, 它的主要水源是由哈达河水库供水, 原始设计灌溉面积1.67万亩, 灌区地势狭长, 总长达15公里, 平均宽度0.7公里, 坡降水比较陡, 纵向1/1500, 横向1/500, 主要渠系由中干渠和十几条支渠组成, 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进水闸、六处分水闸、十几个跌水、一个陡坡组成, 渠系最大输水能力3立方米/秒, 三十几年以来, 由于灌区地理条件较差, 工程年久失修, 使得整个灌区的灌溉造成较大难度, 改善灌溉条件, 已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1 主要问题

1.1新华灌区面积扩大已超出了设计能力, 近年由于开荒, 旱改水面积的不断增加使现有的灌溉面积已达到2万亩, 超出设计0.5万亩之多, 渠系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导致了部分地块出现缺水现象, 供水不均, 给灌溉管理造成很大难度。

1.2灌区的自然条件差, 造成了水的利用系数较低, 新华灌区土地不平整, 加上一些农户为了维护自己高地段的用水, 私自开挖渠道扒口子取水, 这就造成了用水的严重浪费, 全灌区2万多亩水田, 年需水量达2700万立方米, 亩均用水1300立方米, 超出田间耗水量近一倍, 过去几年水库水源比较丰富实行按需供水, 因此用水多少不成为灌区的基本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的出现, 水作为商品, 这就提出了节约用水、计划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的严峻课题。

1.3灌区的渠系, 不能满足灌溉要求, 由于渠系的设计进水能力为3立方米/秒, 加之多年来的维修养护没有及时跟上, 使整个进水能力下降, 与日益增加的水田面积相对比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 特别是泡田期延长灌水时间需20天, 水库每年5月5日放水, 5月7日进入灌区, 由于近年来, 水田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 农民的抢前抓早意识增强, 插秧的时间不断提前而且集中, 特别市下游插秧都集中在5月15日至20日之间, 因此就要求我们供水泡田时间要缩短, 扩大渠系的进水能力, 使之在泡田期间大流量集中供水, 这样才能缓解目前存在的矛盾。

1.4渠系工程的输水能力的下降, 降低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新华灌区四面环山, 主要干渠布置在山脚下, 以控制最大面积, 每到雨季, 特别市急雨或者是暴雨造成的坡水全部进入到干渠, 产生严重的淤积和冲毁干渠, 给社会经济和灌区管理都造成了很大负担, 影响了灌溉用水, 现有的渠系满足不了抵抗不了坡水的能力。

2 应对措施与对策

对于整个新华灌区存在的问题, 必须确定一系列的办法与措施, 对上述问题加以改善和消除, 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2.1扩大渠系的过水能力, 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用水需要, 一是要加宽干渠的宽度, 在渠首至长山村底宽, 必须扩大到六米, 通过最大流量, 达到6米/秒, 这样就可以满足灌溉要求和抵御洪水的能力, 二是加大干渠上构造物的过水能力使之与拓宽后的进水流量相适应。

2.2迅速搞好土地平整, 特别是那些地势较高的地块, 这样就加大了改善用水条件, 使渠道输水畅通, 提高水的利用率。

2.3搞好排水的重复利用, 由于新华灌区地势狭窄坡降较陡, 侧向渗漏较严重, 排水量较多, 所以, 要在不影响上游排水情况下, 搞好排水的利用, 对于上游的退水, 在保合至陡坡处修一条用水渠道, 拦截上游退水, 送入三支渠, 降低干渠的用水负担。

3 加强灌溉管理

目前整个灌区由于渠系不配套, 造成个别地块的缺水, 农民自己挖壕引水的行为有所增加, 对渠系供水工程造成危害, 破坏了正常用水秩序, 因此, 加强灌溉管理, 势在必行, 要建立健全专业管理组织和群众管理组织的管理责任和制度, 以干渠为主成立用水户协会, 以地块为区域设立看水员, 要搞好责任分工, 灌溉时节必须把供水工作严格做好。

4 搞好流域内的水土保持

4.1生物措施。封山育林, 退耕还林, 宜林坡造林, 逐步恢复林地生态, 提高森林覆盖率。

4.2工程措施。在流域内山上坡下修建水土保持工程, 如塘坝、谷坊、截留沟等。

新华灌区灌溉条件的改善措施应主要从加大渠道的宽度, 渠系工程的过水能力入手, 同时搞好平整土地, 加强灌溉管理, 搞好排水的重复利用, 做好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 采取上述综合措施, 我们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条件与措施 篇2

郭 靖

(西北师范大学地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兰州市地质灾害种类繁多,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兰州市地质灾害现状提出几种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关键词:兰州市 地质灾害 防灾减灾.兰州市的地理概况

兰州市位于北纬36°03′,东经 103°40′,中国大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被称为中国“陆都”。深居大陆腹地,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域而过,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和适宜,海拔平均高度1518m,年均气温9.8℃,年均降水量327mm。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市域总面积1.31万km2,其中市区面积1631.6km2。

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形起伏、沟壑纵横、谷深坡陡、黄土广布,气候干燥、降水集中、植被稀少,加之人口稠密、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使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非常活跃。2.兰州市地质灾害类型

兰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四种类型。甘 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005年在全区进行了调查、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754处,其中泥石流218处,滑坡181处、崩塌102处,不稳定斜坡236处,地面塌陷17处,分别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28.91%、24.0%、13.5%、31.2%、和2.2%。21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综合预测评估、潜在危险程度特种的隐患点有96处,占总数的12.9%;潜在危险程度重的隐患点有131处,占总数的15.0;潜在危险程度较大的隐患点有414处,占总数的55%;威胁程度一般的113处,占总数的17.1%。初步评估,兰州市有105678人,196371万元的财产处于地质灾害的威胁之中。2.1泥石流

泥石流是兰州市最为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山基岩出露地带,如城关区的青白石东部、白塔山至沙井驿等地段。泥石流暴发的频率约为每年2~3次至几十年一次。泥石流以冲毁灾害为主,淤埋灾害次之。如1966年8月8日晚,盐场堡地区降暴雨和冰雹,大砂沟山洪造成罕见的稀性泥石流,冲毁农田2334亩,瓜菜等农作物损失严重,冲坏住房300多间,受伤群众69人,死亡72人。泥石流涌入甘肃任命广播电台发射台等单位,致使电台短时间停播。2.2 滑坡

滑坡是仅次于泥石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分布面广,密度高,规模较大,活动性强。兰州是滑坡灾害主要有黄土滑坡、堆积层滑坡和基岩滑坡滑。黄土滑坡滑体主要由各种成因的黄土及此生黄土组成。分布于市区南、北河谷Ⅳ级阶地前缘及各沟谷台地前缘和黄土丘陵区。堆积层滑坡,其滑坡体由各种成因的残积、坡积物组成,主要分布有南北的基岩出露地带,该区域山体坡度较陡,残积物厚度较小,一般2~5m,若遇大雨或暴雨,堆积层即可突然发生滑动,滑坡前兆不明显,该类滑坡规模较小,多为潜层滑坡。2 基岩滑坡滑坡体由坚硬的层状、层块状岩石组成。滑坡往往分布在斜坡临空条件好,冲沟发育,地形陡峻的地段,其规模较大,如皋兰山南部、阿干镇一带。2.3 崩塌

兰州市地质灾害的崩塌类型按分类依据划分为黄土崩塌和基岩崩塌两种类型。黄土崩塌主要发生于河谷阶地前缘及黄土丘陵区的高陡斜坡地带,其起始远动形式为倾倒式或滑移式。兰州市高陡斜坡脚往往有人居住,一旦崩塌发生,便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2003年10月12日发生的由海石湾镇沿301线进入享堂峡向窑街镇方向行进6公里后的灾害,导致公路毁坏,6辆车被推出路面坠入享堂峡大通河,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灾情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基岩崩塌主要分布于兰州市基岩出露的南北两山红层出露地带和基岩出露的青白石东部,白塔山至砂井驿、七里河区、西固区南部山区、红古窑街一带。2.4 地面塌陷

兰州市窑街煤矿、阿干镇煤矿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老矿业基地,长期地下开采造成地表严重沉陷,地表裂缝纵横交错,陷坑、陷槽大量分布,山体开裂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不断增加。2005年2月18日新增塌陷面积1025m2,使185户200多间房屋受到影响,变形开裂。3.地质灾害现状 3.1 地质灾害的分布

全市现有地质灾害754处,其中城关区140处,占18.56%;七里河区98处,占13.00%;安宁区37处,占4.91%;西固区54处,占7.16%;红古区65处,占8.62%;皋兰县47处,占6.23%;榆中县77处,占10.21%;永登县236处,占31.30%(表1)。表1

兰州市地质灾害空间分布

单位:次

行政区 城关区 七里河区 安宁区 西固区 红古区 皋兰县 榆中县 永登县 合计 滑坡 32 31 3 12 19 7 25 54 181 崩塌 8 4 2 6 8 0 22 52 102

不稳定斜坡

31 10 12 14 26 0 76 236

泥石流 30 27 22 24 23 14 24 54 218

地面塌陷 5 0 0 3 0 6 0 17

合计 140 98 37 54 65 47 77 236 754

所占百分比(%)

18.56 13 4.92 7.16 8.62 6.23 10.21 31.3 100 3.2 地质灾害灾情

经调查统计,1919年以来,兰州市累计发生地质灾害237起,其中特大型8起,大型15起,中型53起,小型161起,已造成656人死亡,累计直接经济损失7.56亿元。其中城关区死亡290人、西固区死亡269人,分别占全市的44.2%和41.0%;红古区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为3.0亿元,其次七里河区是1.58亿元和西固区1.35亿元(表2)。

表兰州市地质灾害危害

单位:次

行政区 城关区 七里河区 安宁区 西固区 红古区 皋兰县 榆中县 永登县 合计

灾情等级

特大型 4 1 0 2 1 0 0 0 8

大型 0 5 1 8 1 0 0 0 15

中型 15 14 8 8 4 2 2 0 53

小型 28 31 7 16 35 16 6 22 161

人员死亡(人)290 59 0 269 12 6 10 10 656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11241

15770 1820 13565 30417 538 540 1686 75577 4 4.地质灾害成因

陡峭的地形、充沛的降水和流域内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日益活跃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加速了地质灾害的爆发强度和频率。

据调查资料分析统计,斜坡坡度在30º左右,坡高在100~200m,容易产生滑坡灾害。另外黄土斜坡上大量发育的串珠状水洞、陷穴等黄土溶蚀地貌,有利于降水入渗,增加坡体自重,降低抗滑力,诱发滑坡崩塌的发生。

兰州地区新构造运动强烈,大部分地段属强烈上升区,因地壳上升引起构造剥蚀作用加剧,区内河谷、沟谷强烈下切,相对高差加大,为滑坡。崩塌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临空条件,另外老断裂带的复活,造成岩体破碎,是滑坡、崩塌较为发育。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十分发育,使得岩体十分破碎,极易遭受暴雨和水流的侵蚀,形成崩塌和滑坡,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松散固体物质。

降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区内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而且往往以一次或几次大(暴)雨的形式降落,极易诱发泥石流的暴发。降水通过岩体节理裂缝面、黄土落水洞及地裂缝渗入斜坡体,加大斜坡体自重并软化岩土体,降低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指标,使斜坡失稳,导致滑坡、崩塌产生。降水形成的洪水,冲刷、掏蚀斜坡坡脚,消弱斜坡体的支撑部分,促发滑坡、崩塌的产生。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方式有:一是居民建设中不合理的认为削坡,引发的滑坡、崩塌灾害。二是采矿、开挖洞穴造成滑坡灾害。5.防治对策

地质灾害应本着“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通过对兰州市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及重要的地质灾害点的危险性评估,提出以下防治对策:

5.1搬迁避让

针对兰州市部分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密度大,规模小、危害、威胁成都小,地质灾害治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当地居民搬迁避让,恢复当地的地质环境。5.2地质灾害治理

根据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对稳定性差、危害性较大,需要进行治理的重点灾害点,采用招标的形式,由具体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的勘察、设计、治理、监护等。

生物治理主要用于对泥石流的防治,该项目应配合南北两山绿化工程、重要交通干线绿化工程、矿山环境恢复、水土保持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展开。5.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 5.3.1气象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在建立全市地质灾害数据库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及空间分布规律和地址灾害易发区图,开展降水特征、暴雨特征、气温及地质环境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的相关性研究,建立兰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在汛期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电信等媒体向全市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同时,建立地质灾害预报的反馈制度,验证预报的准确率,从而不断总结经验,修改完善预报预警模型。

5.3.2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预报

根据兰州市地质灾害分布特侦,选择典型的、危险性大、危害、威胁严重,灾害形成后社会影响巨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专业监测预警预报。同时,总结检测结果,分 6 析被监测灾害体发生、发展规律,以便总结经验,指导邻近同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在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选择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组织专门人员,采取必要的监测手段进行监测预警。5.4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人类工程活动是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因此,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当地居民保护地质环境及防灾减灾意识,使当地居民认识地质灾害发生的空间、时间规律性及掌握发生地质灾害时的应急自救知识,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5.5 广泛应用“3S”技术,建立动态预警信息系统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对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3S”技术建立和完善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数据库以及地质灾害动态预警信息系统。5.6 建立科学、高效、合理的地质实施受地质灾害威胁。

实施地质灾害威胁居民的迁安工程。对位于山区或农村且单点威胁人数较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扶贫搬迁、退耕还林登政策相结合,对受威胁的群众有计划的实施搬迁、避让妥善解决好搬迁居民的生产生活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5.7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保障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充分发挥省、市、县和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保障地质灾害防治资居民的迁安工程。参考文献:

条件与措施 篇3

1 奶牛养殖小区场址选择的要求

养殖小区要建在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地坚实、地下水位低、便于排水排污并且有斜坡的开阔平坦地方, 最好是沙壤土地。应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能保证生活生产用水。养殖小区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应符合规定标准。一般应在居民点的下风头, 距村镇工厂500米以上。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交通便利, 供电方便, 要求距主要交通道路500米以上。远离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 特别是化工类企业, 远离噪音。

2 奶牛养殖小区场区规划的要求

应本着因地制宜、科学饲养、环保高效的原则, 合理布局, 统筹安排。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做到紧凑整齐, 提高土地利用率, 节约用地, 不占或少占耕地。生产区封闭隔离, 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养殖小区内可划分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生活管理区和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等, 要求布局合理、分区严格管理, 分设净道与污道、雨污严格分开, 便于防疫消毒灭源等。多场 (户) 入住养殖小区的, 生产管理要有统一要求、统一标准。

3 牛舍建筑的要求

奶牛舍最适合的温度是10℃~18℃, 温度低于0℃或高于24℃, 对奶牛有一定影响, 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环境, 对产奶量影响较大。应采用半开放式牛舍, 设有顶棚, 四面敞开或座北朝南、前面敞开。奶牛舍可设计为单列式或双列式, 单列式牛舍一般跨度为5.5~6.0米, 双列式牛舍一般跨度为11.2~12米, 双列式中间通道宽1.5~1.8米。牛床应做成斜面, 一般坡度为1%~1.5%, 成年牛的牛床长1.8~2.0米, 宽1.2~1.3米, 床下坡面设有排粪沟。牛床前设有固定的水泥饲槽和颈枷, 饲槽宽0.5米, 深0.25~0.3米。每栋牛舍的前面或后面, 要有运动场, 在场内设有饮水池, 同时有凉棚、盐槽, 运动场面积不小于每头牛20~25平方米。

4 养殖小区的动物卫生防疫要求

在生产中应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 制定有隔离措施和传染病控制措施, 有预防、治疗奶牛常见疾病规程, 有传染病发生应急预案, 有效防止和消灭奶牛疫 (疾) 病, 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4.1 建立完善的防疫消毒制度

4.1.1 据奶牛小区的饲养规模, 在小区周围应建围墙, 大门口应设消毒池等消毒设备。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区分开。生产区门口应设置消毒池和消毒室 (内设紫外线灯等消毒设施) 。车辆消毒池要求:长4.5米、宽3.5米、深0.1米;人行过道消毒池要求:长2.8米、宽1~1.4米、深0.05米。池底要有坡度, 并设排水孔。消毒池内应常年保持足够量的2%~4%氢氧化钠溶液或其他有效消毒药。外来人员一般不得进入生产区, 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 必须进入时应更换工作服及鞋帽, 经消毒室消毒后方可进入。

4.1.2 定期使用2%的苛性钠溶液或10%的石灰乳等消毒液对牛舍、周围环境、运动场地面、饲槽、水槽等进行消毒处理。

4.1.3 小区奶牛要实行《奶牛健康证》管理和免疫标识制度, 通过对奶牛佩戴耳标, 实现一牛一标一号, 建立档案, 详细记录奶牛免疫、饲养和用药情况, 及时掌握和监控牛群疾病状态, 为小区原料奶卫生安全追溯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4.1.4 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动物疫病的检疫检测和健康检查。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疥癣等体表寄生虫病的检查和驱虫;6~9月份, 梨形虫病流行区要定期检查并做好灭蜱工作, 10月份对牛群进行一次肝片吸虫等的预防驱虫, 春季对犊牛群进行球虫的普查和驱虫工作。按免疫计划实施口蹄疫等疫病的免疫接种, 一般每年进行2次, 可分春、秋两季各一次或按免疫时间注射。根据牛场实际, 必要时可选择注射炭疽、乳房炎、布氏杆菌病疫 (菌) 苗等。使奶牛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及时处理粪尿, 防止污染环境。

4.1.5 新引进的奶牛必须持有法定的检疫合格证明, 并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即购进后, 隔离饲养2个月, 经检疫无疫病、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入小区饲养。

4.1.6 饲养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如发现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者, 应及时调离, 以防人、牛交叉感染。

4.2 发生疫情时的紧急防制措施

4.2.1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疫情。迅速隔离、处置病牛。

4.2.2 当发生口蹄疫等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时, 应及时划定疫区封锁, 隔离、扑杀病牛, 建立封锁带, 出入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消毒, 同时严格实施环境、栏舍、污物消毒和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4.2.3 当发生牛流行热、梨形虫病等一般动物疫病时, 对病牛及隔离区内的牛只实行合理的综合防制措施, 包括疫苗的紧急接种、抗生素治疗、特异性疗法、化学疗法、增强体质和生理机能的辅助疗法等。

4.2.4 当检疫检出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慢性或隐形长期带菌 (毒) 疾 (疫) 病时, 应淘汰病牛。

4.3 普通病的防治

抓好奶牛不孕症、乳房炎、蹄病这三大病为主的普通病防治工作。

4.3.1 分别制定保健、防治计划或防治规程, 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4.3.2 及时处置可能引起这三大病的诱因。采取及时治疗子宫疾病、做好干奶处理、修蹄、浴蹄等措施, 有效防治奶牛不孕症、乳房炎、蹄病这三大病的发生。

4.3.3 一旦发病及时治疗 (含所有普通病) 。

4.4 建立养殖用药档案

做好防疫、用药、治疗、处置等各项记录, 按规定执行休药期和牛奶废弃。抗生素及其他兽药使用符合《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要求, 有抗生素和有毒有害化学品采购使用管理制度和记录, 有奶牛使用抗生素、隔离及解除隔离制度和记录。按规定保存档案、病例和处方。

5 养殖小区要实行统一管理

条件与措施 篇4

一、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条件

当前, 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有有利条件, 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一) 有利条件

近年来, 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从外部条件来说, 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以及社会掀起的传统文化热, 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创造了极好的外部环境。 2006年国家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建设先进文化和培养文化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党和国家提出了很多重视国民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举措。目前, 社会上还掀起了一股国学热, 从于丹、易中天成为 “学术明星”, 到央视“百家讲坛”等各类国学电视节目热播, 再到书店里摆放的大量与国学有关的历史学读物, 甚至到各地纷纷恢复的祭孔等传统礼俗, “国学热”正迅速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从高职院校内部来看, 受社会“国学热”的影响, 有相当多的师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学习拥有极大热情, 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尤其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需求, 是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部分驻济南高职院校中进行的传统文化调查发现, 近9成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高达93.9%的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 9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校期间学习传统文化。

(二) 不利因素

不可否认, 在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利条件。第一, 从高职院校的宏观层面对传统文化教育不太重视。高职院校普遍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十分重视, 这本身无可厚非, 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却差强人意, 造成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困难。在大多数院校, 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统一的部署、 领导, 没有系统的教育措施, 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成效的主要原因。第二, 从传统文化课教师方面来说, 教师人数配备不足, 有些老师没有相关的学科背景, 很难灵活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而且传统文化课的教师培训机会少, 知识日渐老化。第三, 从高职学校的学生方面来说, 学生的综合素质比本科院校的学生稍低, 文言文的基础差, 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 而且为了减轻就业压力, 一些高职学校的学生忙于提高学历水平或者考取各种职业证书, 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够。

明确了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可以在今后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 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 尽量克服不利条件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改进

(一) 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的改变

高职院校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不仅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更要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贯彻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 提高人文教育的地位。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人才除了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 更需要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健全的人格。将传统文化教育可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实现技术培养和道德培养的统一, 高职教育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改进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 浩如烟海, 而高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 学习精力有限,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传统文化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必须精心选取教育内容。内容选取的依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在人才素质中, 思想道德素质是其核心和关键。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该选取传统道德的精华内容, 并对之进行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新解读, 使学生通过学习, 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2.服务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性。可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深厚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精华, 运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去教育学生,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崇高感, 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

3.服务于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身的特点, 对人才素质有不同要求。如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在实践中的具体作法是:针对学院是一个警察类、法律类高职院校, 培养的毕业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司法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法律工作、警务工作, 这些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要求尤其高。从学院实际出发, 主要选取传统道德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 以古代《弟子规》为主要教材, 对其内容进行了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解读, 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实际,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提高其素质。

4.应与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尽量选择浅显易懂, 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内容。如高职学生对于哲学、伦理等内容兴趣不大, 但对民俗、艺术、文学等更直观生动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最好能与本地的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相结合, 使传统文化教育生动、活泼, 富有民族气息和地域气息, 在教育的过程中,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 能力得到提升, 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三) 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高素质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是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的保证。高职学校应该提高培养专职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的意识, 加强对传统文化教师的培训。尽快建成一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 并能熟悉传统文化教材、教法的专家型传统文化教师队伍。教师在传统文化的授课中要改进教学方式, 减少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尽量用现代的教育手段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借助生动的视频、音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他课程的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各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传统文化的内容或者精神, 通过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展现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 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 传统文化向校园文化渗透

高职院校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 校园文化中人文环境的熏陶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比课堂教学更直接更有效。学生每天生活在校园中, 优雅的校园环境、具有传统特色的人文景观对提升学生的人文气质都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除了比较流行的文艺类和体育类的活动外, 还应该增加一些书画比赛、武术表演、诗歌比赛、演讲比赛、摄影比赛、文学讲座等能凸显传统文化特点的形式, 让学生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 领略更多传统文化艺术。此外, 高职院校还应将传统文化融入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活动中去。应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 艺术馆、文化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的载体, 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提高人文素养。通过多种形式, 使传统文化渗入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各个部分,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既有有利条件, 又有不利条件。高职院校应该克服不利条件, 在对学生做好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提高高职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基于此, 分析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并针对不利条件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条件与措施 篇5

茶叶是一种亚热带的多年生植物, 其特点是“喜暖怕寒”, 属于阴性植物。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 所以茶叶对生长的气候条件的要求十分严苛。由于对温度的敏感, 热量会对茶叶的生长发育速度及其生长周期以及茶叶最终的质量口感形成影响。气温的变化也会对其质量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 在年平均温度12~26℃间, 地区性的茶叶种植在这样的温度下是最合适生长的, 这样的环境下, 茶叶的生长环境优良, 茶性较醇厚, 口感好, 回味中甘甜, 无苦涩味。本文主要从茶叶种植所需的适宜的气候条件出发, 对气候条件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规划出一些合适的防治措施, 从而保证茶叶种植的质量。

2 茶叶种植适宜的气候条件

2.1 对温度的要求

茶叶的种植对于温度的要求是苛刻的, 茶叶的特性是喜好温暖的地区, 因此在茶叶种植中对于气候的要求便是温度较高。通常情况下, 茶叶种植适宜的平均温度为15℃以上, 当温度处于15~20℃的时候, 茶叶的生长速度是飞快的, 然而当温度高于这样的适宜温度, 处于20~30℃时, 茶叶的生长便会变得缓慢。这样的情况下, 茶叶会出现易老化现象, 当温度再高一点, 达到35℃以上, 这时茶叶便会出现停止生长的现象。所以在15℃的气候温度下, 茶叶的生长最好。

2.2 对水分的要求

茶叶种植的过程需水量是极大的, 只有在充分吸收水分后才会出现旺盛的生长。通常情况下, 每年的降水量约在1500mm, 相对湿度约为88%以上时, 是最适宜的。这样的水分下, 茶叶的种植过程中的生产才不会受到气候的破坏及影响。由于气候的影响, 水分的过多或过少, 以及降水的质量, 都会茶叶的种植形成影响。一旦发生干旱或洪灾, 都会对茶叶的种植形成危害。

2.3 对光照的要求

由于茶叶属于绿色植物, 其生成的有机物90%以上都是依靠光合作用来形成的, 因而光照是茶叶种植中的必要因素。而光照中红光和黄光容易被茶叶表面所吸收, 更有利于茶叶的生长, 所以在茶叶种植中需要增大对红光和黄光的接收, 以便于茶叶表面的吸收和利用。合理的光照下, 茶叶的叶子才会长得更加肥大, 香味才会更浓, 才会形成高质量的茶叶。

2.4 对热量的要求

茶叶在生长中, 热量影响着其生长发育的速度, 其生长周期的长短也会受到热量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 适当的热量是茶叶质量的保障。在茶叶生长中, 日夜温差的存在会影响热量的生产, 进而影响茶叶的生产发育速度和其质量。在冬日里, 热量通常情况会达不到茶叶所需标准, 这就会造成树体在冬日里无法安全过冬, 从而会在种植过程中形成茶树被冻死或冻坏的现象。

3 气候条件对于茶叶种植的影响

3.1 干旱

茶叶种植的最适宜的降水量为1500mm左右, 然而由于气候的变化, 年降水量常会出现与往年同期降水量不同的情况, 当降低到一定的数值后, 便会出现干旱的现象。在一些茶叶种植地如南糯山种植中, 在1979年的秋天到1980年的7个月内, 该区较常年同期降雨量减少了170%~180%, 属于重旱, 春茶减半。实验数据表明, 当降水量低于1500mm时便会对茶叶的生长产生影响。

3.2 风雹

大风和冰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局域性的灾害气候, 大风会肆意吹拂茶园, 冰雹会打压茶园中茶树, 这样的气候条件, 会影响茶树的正常抽枝开叶。当大风和冰雹的威力较大的时候, 茶树上的枝条和茶叶便容易受到损坏, 茶树的枝条也常会被大风吹乱, 被冰雹砸折, 这样恶劣的气候会影响茶叶的生长和种植, 一定程度上降低茶树的产量。

3.3 极端温度

极端天气是指相对于正常天气, 气温处于极低或极高的情况。研究人员做过对比研究, 实验表明:当温度处于15℃时, 茶叶中的生长酶活性处于最大值, 在酶的作用下, 茶叶的生长最快。相对于对比实验, 温度处于15℃以上和以下, 其生长速度明显是缓慢的, 当处于-5℃左右时, 其生长将会处于停滞状态, 其受冻的程度和低温的持续时间是有关的, 当温度处于极高时, 茶叶的生长也不会是顺利的, 最高在34~44℃左右下, 茶叶生长, 临界温度为45℃, 超过这个温度, 茶叶将不会生长。

3.4 蒸发量

当气候出现变化时, 其蒸发量会出现明显的波动, 当水分蒸发后, 空气中的湿度便是在发生着波动变化。在茶叶生长期间,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为80%~90%时, 茶叶的生长处于最大化的。而当空气中湿度小于40%时, 茶树上枝丫的生长速度是最慢的。所以当蒸发量出现波动时, 这样气候对于茶叶的种植及生长是有危害的。

3.5 倒春寒

倒春寒指的是一种突发性的冬春寒气袭击的现象, 这样的现象具有突发性, 寒气是直逼茶园的。这样的气候情况多数是出现在春季的。当遇到这样的倒春寒时, 茶园中的茶叶大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冻伤等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茶树的产量和茶叶的质量。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防灾减灾的意识

在气候多变的面前, 人们是无法预知气候的变化的, 能做到的只是一些防范措施。在茶园种植中, 可以时刻关注气候变化, 在遇到大的干旱, 春寒等气候突变时, 及时做好防范灾害的工作, 同时也要加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尽可能的降低气候给茶叶种植带来的影响。

4.2 精细化服务, 组织气象技术人员指导

气候的变化具有突发性, 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在茶叶的种植过程中, 可以推广精细化服务, 在遇到气候灾害后, 对茶叶进行精细化的服务和补救。还可以定期的组织气象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茶园工作人员进行指导, 使得茶园工作人员对于气候产生一定的了解, 从而减少气候对于茶园种植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4.3 选用抗寒抗旱的茶叶品种

由于气候常会出现干旱严寒的情况, 所以在茶叶种子的选择中, 为避免受到气候寒冷和干旱的影响, 可以选用一些抗寒抗旱的种子。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茶叶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受到气候的影响, 而影响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4.4 建设气候监测系统

由于气候是属于自然界中不可预测的一部分, 所以人们无法预知气候会在何时发生何种变化。在茶园的种植中, 可以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气候监测系统, 通过系统对于数据的分析整合, 从而分析出气候的变化, 以及气候存在的潜在的危机和灾害, 并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 从而做好迎接气候突变的准备。这样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气候的变化会起到一定的监测作用, 从而会大大的降低气候对于茶叶种植的影响, 保证了茶叶的质量。

5 结语

在探究茶叶种植的气候适宜条件时, 其意义是重大的, 茶叶种植必须要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区及适宜的生长条件下, 因而对于茶叶适合的气候条件必须要做相应的研究。在对于气候条件对茶叶的种植影响的研究中, 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茶叶种植中会遇到的各种气候问题, 如干旱, 风暴等等。以至于在茶叶种植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气候的变化, 从而做好适当的防治措施, 来保障茶叶种植过程中的质量。茶叶种植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 对于茶文化的研究会是越来越深入的, 茶文化的发展也是会源远流长的。这就更加要求对于茶叶种植要十分严格严谨, 必须对气候灾害进行一定的了解及防治, 从而保证中国茶业的文化的源远流长, 同时保证茶叶的高品质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利才.南糯山种植茶叶的气候条件分析[J].农业与技术, 2012, 32 (12) :82.

[2]李云杰.宜宾县茶叶生产适应性气候分析及高产对策[J].四川气象, 2005, 25 (4) :25~27.

[3]谢绍宁, 李莲康, 吴进忠, 等.道真县茶叶种植区气候条件分析[J].科技与生活, 2010 (20) :7.

条件与措施 篇6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优点及现状

(一)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优点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仅是一项高科技的运用, 更是当今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 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 它具有以下优点:

1.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绩效, 降低管理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关心的问题, 尤其是在经济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 它已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手工管理时期, 人力资源部门不管是设计工作、组织培训、招聘人员, 都必须依靠手工操作, 不但效率极低, 还容易出错[1]。而将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能有效地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结构, 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绩效。此外,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还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操作成本、降低员工流动率、减少通讯费用等, 从而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2.规范人力资源的业务流程, 实现管理的标准化

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面对繁杂的行政事务, 所以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规范人力资源运作体系的业务流程[2]。信息化后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散信息都能紧密集中在一起并进行分析, 大大优化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全面划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 而且能将经过优化的业务流程在系统中体现。

3.优化信息渠道, 使沟通便捷化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每一位员工, 保证了人力资源信息传递畅通有效。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传递速度比较慢, 而且信息容易发生改变, 往往到最后会改变管理者的初衷。而e-HR的实施, 使信息和资料可以直接传递到基层员工, 利于管理和政策的实施。同时在外部信息技术为雇主和雇员提供了直接沟通的渠道, 使沟通更加便捷。他们可以通过共享信息和数据库等方式, 建立和维护需求关系, 从而缩短响应时间、改进服务水平。

4.改变管理理念, 提高员工满意度

信息化不仅是一种技术, 更是一种理念和思想。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自上而下, 层层递进的管理, 不仅费时费力, 贯彻起来也不容易。而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应用使得企业全体员工都能参与进来, 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命令的状况, 形成了新的互动管理的局面[3]。这样能提高管理的透明度, 不仅增加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还大大提高了员工满意度[4]。

5.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增加企业利润

在信息社会激烈竞争的形势下, 企业都在不断寻求自身在特定环节上的竞争优势, 同时将企业的非核心因素排斥在企业组织以外。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有助于企业找到并集中精力提高发展的核心环节, 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加。

(二)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在我国企业中实施的现状及问题

每一项新技术的实施都会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 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产物,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其自身的优点, 但是其在企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1.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必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资金投入

目前很多企业的生产销售网络已经相当完善, 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却仍然处于滞后的状态, 其主要原因是领导者依然抱持着传统的管理观念, 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5]。领导者往往只关注营销、财务等直接经济效益, 而忽视人力资源的间接经济效益。而不论是自行开发还是购买软件产品, 都是一项重大投资。企业领导者的不重视再加之有些企业本身规模较小、效益较差, 很难将巨额资金用于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2.目前尚没有突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产品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在我国已有超过十年的发展历程, 但还存在产品不规范、厂商过于混杂等问题[6]。这也是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很多软件的设计都不是针对企业量身定做, 企业不知道该购买什么软件, 不知道哪些软件适合自己。

3.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基础相对薄弱

一个企业要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施成功,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畅通的网络、基础的夯实、流程的规范[7]。一些企业的电脑普及率很低, 而且有的即使有电脑但服务器性能和网络状况并不是很完善, 给实施带来困难。另外, 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不扎实, 信息化以后人力资源部门更显得力不从心。在实施过程中, 一些企业还是遵循旧的管理观念, 并不能严格按照流程规范地进行, 信息化的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4.企业目前缺乏信息化人才

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能力, 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IT应用能力一般, 没有信息化人才, 企业即使想要实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着传统管理无可比拟的优点, 但实施现状却不甚乐观。传统的管理适应于每个企业, 但人力资源信息化作为一种新技术, 对企业有一定要求, 它的导入需要企业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 企业有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仅是信息化的要求, 即使对于传统管理来说也是必需的。企业需要有扎实稳定的管理体系, 保证各项命令都能认真贯彻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位员工在企业里安心工作, 促进企业成长。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更进一步的信息化。

(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当业务水平

再好的软件也需要人操作, 只有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能保障新技术的顺利实施和推广, 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要求管理人员遵循一定的规范, 如实做好对工作步骤和流程的记录工作[8]。

(三) 全体人员的重视和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 更需要全体人员的协助和配合。作为企业领导者, 要认识到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和优点, 积极给与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对于企业其他员工, 也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给自身带来的益处, 积极配合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改革。

(四) 确保充足的资金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后盾, 那信息化的梦想也只能成为泡影。企业应利用自己的优势, 在保证遵守国家法律的同时, 积极稳妥地调集资金, 投入到这一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中。

(五)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我国企业在新系统的开发方面, 35%的企业选择委托专业公司开发的模式, 29%的企业选择合作开发的模式, 只有30%的企业进行自行开发[3]。目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开发的供应商数不胜数, 只有选择项目优良、售后服务完善的供应商才能确保人力资源信息化成功。

三、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导入及应用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但是管理毕竟是出自实践的, 如果仅仅依靠一套人为制造的软件, 却忽视传统的管理方法, 那效果也不理想。如何将软件和传统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企业充分发挥其功能, 在这一过程中以下措施是值得注意的。

(一) 根据企业自身特点, 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1.大企业集团——自主开发型:

大企业资金雄厚, 人才济济, 在进行信息化的过程中, 可以考虑自主开发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资金, 更重要的是自主开发的软件是根据本企业量身定做的, 适应性较强, 容易被企业员工接受。

2.中小企业——委托开发型:

中小企业没有充足的研发资金和人才, 也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开发, 这样的企业应该选择委托专业公司开发。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分析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诊断后交由专业公司, 委托其开发一套适合本企业的软件。

3.虚拟企业——外包为主型:

虚拟企业由于注重核心竞争力, 外包周边业务, 许多人力资源职能变得更加虚拟, 应依赖外部资源如专门的咨询公司提供完整服务, 完成大部分职能, 提高企业的效率[10]。

(二) 加强人本管理, 避免对管理软件的依赖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仅仅是传统管理所需求的, 即使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这一思想仍要被重视。有些企业对于软件太过依赖, 应用软件时生搬硬套, 没有考虑到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这不仅会削弱软件本身的功能, 更容易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管理软件是“一把手”, 人性管理也是“一把手”, 一定要两只手一起抓, 只有这样, 才能使企业更快地适应信息化,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绩效。

(三) 重视心理契约, 合理有效地沟通

心理契约是靠沟通、信赖、承诺、感情联系来实现的, 因此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柔性沟通将成为未来组织的发展方向[10]。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一项改革和挑战, 如果不能合理有效地与员工进行沟通, 则有可能会破坏他们的心理契约, 进而导致满意度下降、忠诚度下降, 影响企业的绩效。

(四) 调整心态, 合理定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现实中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解决方案”是不存在的。企业必须对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所处的阶段有清楚的认识, 盲目追求“万能解决方案”很可能导致企业为适应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 而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创新[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一种手段, 没有了应用的环境和使用它的人, 则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

(五) 营造学习型组织的氛围, 强化企业文化

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 组织中的人们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使自己能够跟上潮流, 保证自己的领先地位。信息化是一项新技术, 这就要求员工必须不断学习先进思想和观念, 以应对社会、企业竞争对手和组织带来的挑战。刘超 (2006) 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硬件建设虽然重要, 但人与人之间社会网络的建设更重要。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信任机制, 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社会网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3]。

(六) 注重长期规划和持续发展

很多企业在导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后就认为已经成功, 忽视了后期规划和发展。其实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需要长期给予关注和规划的。只有不断地规划和改进它的工作, 才有可能将它对企业潜移默化的影响转变成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不仅在导入期要重视人力资源信息化, 它的后续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小结

要面对信息化的挑战, 并且有效地解决种种问题和困难,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 打造新管理技术, 进而直接改善企业的生态环境, 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14]。尽管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信息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 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契机, 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乃至企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新的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模式。和ERP、CRM等企业信息化前沿问题一样,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也正日益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优势,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则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目前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指出了人力资源信息化实施的条件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12]喻婷, 刁凤琴, 梁志.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初探[J].台声.新视角, 2006, (1) :255-256.

[2]周翔.浅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J].时代经贸, 2006, 4 (52) :100-101.

[3][9]朱建仪.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10 (2) :17-20.

[4]葛芳, 吴二刚, 周鹏飞.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6, (2) :164-165.

[5]孙霞, 许维.ERP与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的问题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6 (7) :229-230.

[6]熊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 9 (3) :11-13.

[7]陈志福.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4) :161-163.

[8]笪开源.人力资源信息化三问[J].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6, (43) :36-37.

[10][11]刘晖.信息化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虚拟管理系统应用模式[J].情报科学, 2006, 24 (10) :1551-1555.

[13]刘超.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社会网络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 2006, (1) :70-71.

条件与措施 篇7

关键词:单季稻,稻瘟病,症状,发病条件,防治措施,山区

庆元县岭头乡地势高低错落, 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属我国单季稻主要分布区之一。山间盆地海拔在800~1 000 m, 年平均气温17.6℃, 年平均降水量1 740~2 350 mm, 这样的气候、地理条件同时也非常容易引起稻瘟病的流行。稻瘟病作为山区单季稻最主要的病害之一, 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在高山地区常年发病, 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在当地采取合适的措施控制稻瘟病流行, 减少损失尤其重要。

1 稻瘟病症状

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会发生, 根据发病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 其中以穂颈瘟对产量影响最大。苗瘟多由稻种带菌引起, 以高山单季稻秧田最重, 多发生在幼苗二至三叶期, 主要症状为秧苗变黄枯死, 基部变黑褐色, 潮湿时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 严重时可使秧苗成片枯死;叶瘟发生在秧苗和成株的叶片上, 病斑因水稻抗病性和气候条件的差异而不同, 病斑有4种类型, 分别为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白点型;节瘟一般发生在剑叶下第1~2节, 节上初生黑褐色小点, 后期病节变成黑色, 造成茎秆弯曲, 易折断;穗颈瘟发生于穗颈、穗轴和枝梗上, 病斑初呈水渍状浅褐色小点, 之后病斑向上下扩展, 颜色加深, 最后变黑枯死或折断, 造成瘪粒甚至白穗;谷粒瘟发生在谷克和护颖上, 发病早的病斑呈椭圆形, 中部灰白色, 之后整个谷粒变成暗灰色的秕谷, 发病迟的常呈不规则的褐色斑点[1,2]。

2 稻瘟病发病条件

2.1 稻瘟病病原菌的特性

稻瘟病的发生必须有该病的病原菌参与, 该病病原菌属于半知菌类丛梗孢科, 梨形孢属,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草病谷上越冬。病草和病谷是翌年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 在稻草上越冬的病菌, 在翌年气温回升到20℃左右时, 若遇降雨, 便开始不断地产生孢子, 孢子通过风雨传播, 接触稻株后萌发并侵入表皮感染稻株, 也可从伤口侵入。此外, 未腐熟的烂肥及散落地上的带病稻草和病谷, 也是初次侵染的病源。

2.2 气候条件

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除了与稻瘟病病原菌有关外, 还受品种、水肥管理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温、湿度对稻瘟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很大。当平均气温在20~30℃, 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 往往会发生病害。特别是旬平均温度在24~28℃, 又遇多雨、湿度饱和的天气, 往往造成病害流行;山区单季稻分蘖盛期正值梅雨季节, 在此期间叶瘟容易流行;当抽穗期受台风影响, 日平均温度在20℃以下连续1周, 或日平均温度在17℃以下延续3 d, 并有连续降雨, 也会造成穗颈瘟流行;光照少的山垄田, 稻株生长柔嫩, 也会降低其抗病力, 加之雾多、露重、湿度大, 稻瘟病常发生严重。为此, 当出现上述易于稻瘟病发生或流行的气候条件时一定要择机喷药防治[3,4]。

3 防治措施

3.1 选用抗病高产良种

水稻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 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国审或省审的抗病品种, 并注意品种合理搭配与适时更替对防控稻瘟病很有意义。如发现某一品种丧失抗性, 应及时换种其他优性品种。

3.2 消灭菌源

做好种子消毒工作, 除去种子上的病菌, 以减少菌源。可选用25%咪鲜胺2 000倍液浸种48 h (杂交系列的种子间隙浸种24 h) , 预防恶苗病和苗瘟, 浸种后可直接催芽播种;处理病稻草, 消灭菌源, 水稻收割后, 要及时将田间的病稻草清理干净, 带出田间垫圈和堆肥, 必须在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病稻草不能堆放于田间, 也不能用来捆秧。病谷不能用来作种, 且要在翌年3月底前处理完毕, 以免造成病原菌萌发。

3.3 提高栽培技术

3.3.1 培育无病壮秧。

在山区应全面采用秧田塑料薄膜覆盖的育秧技术, 及时喷药防治, 确保秧苗生长健壮, 不把病秧带入大田;科学用水用肥既是高产要求, 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在山区单季稻区实行改水、搁田的措施是防治病害的有效办法, 其余时间采取湿润灌溉, 可以起到壮秆健叶提高抗病力的作用。

3.3.2 合理施肥。

肥料应根据水稻生育特点施用, 水稻在圆秆前以营养生长为主, 需要较多的氮肥;圆秆拔节后, 以生殖生长为主, 此时氮肥过多, 稻苗贪青, 容易诱发病害。生产实践证明, 单季稻在多施有机肥及氮、磷、钾平衡施肥的基础上, 还需十分重视施肥方法和控制氮肥用量, 既有利于水稻高产又能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3.3.3 合理栽培。

有研究表明, 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降低水稻密度, 扩大行距能推迟稻瘟病的发生, 将该技术与药剂防治相结合, 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降低生产成本。

3.4 药剂防治

3.4.1 常用药物。

目前常用的农药有25%嘧菌酯、25%咪鲜胺、75%三环唑、30%己唑 (稻瘟灵乳油) 、40%异稻瘟净、40%富士一号、30%克瘟散等, 高曙辉[3]通过试验研究发现, 三环唑预防稻瘟病的发生有良好效果, 可在未发病时喷药预防, 发病后使用嘧菌酯和咪鲜胺治疗效果较好。

3.4.2 药剂防治。

注意事项稻瘟病药剂防治的策略是“抓两头, 巧中间”, 即狠抓穗瘟与苗瘟, 巧治叶瘟。在发病情况的调查中, 发现急性型叶瘟病斑或有发病中心的稻田, 特别是生长嫩绿, 肥料施多, 以及感病品种的稻田都应定为防治对象, 在多雨、闷热潮湿、雾多露重的天气应及时用药;防治苗瘟、叶瘟, 主要抓住在发病初期用药, 从分蘖期开始, 发现发病中心或叶片上有急性病斑, 应立即打药防治;穗瘟是药物防治的重点, 其防治指标是当水稻进入孕穗末期, 叶发病率2%以上, 或剑叶发病率在1%以上;或孕穗至齐穗期, 遇日平均20℃以下的低温连续3 d以上, 对未达到防治指标的感病品种和生长嫩绿的稻田都应喷药防治, 防治适期为水稻破口至齐穗期, 尤以破口期 (80%稻穗露出剑叶鞘) 更为重要。另外若气候有利于发病, 如近日有雨, 要抢在雨前喷药, 病害流行时, 对生长嫩绿、叶瘟发生普遍而又感病的品种, 分别在破口和齐穗期各喷药1次。

参考文献

[1]温小红, 谢明杰, 姜健, 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3) :190-195.

[2]太一梅, 袁琼芬, 杨从党, 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稻瘟病的控制作用[J].西南农业学报, 2012, 25 (1) :149-152.

[3]高曙辉.水稻稻瘟病的药剂防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9) :11508-11509.

条件与措施 篇8

关键词:强约束,现浇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

1 引 言

建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结构裂缝的原因很多, 主要是由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变形作用引起的。据有关统计, 由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几乎占全部裂缝的80%以上。其中,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强约束部位工程裂缝出现的概率更大、裂缝更宽。结构物的变形受到约束后才产生约束应力, 当约束应力超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时便产生裂缝, 因此约束强弱对结构物是否产生裂缝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2 结构在强约束条件下的变形与裂缝特点

高层建筑中地下室外墙板、二层梁、顶层梁板与屋面女儿墙由于所受约束极大, 比一般情况下更易产生裂缝, 工程实践中经常会在这些部位出现裂缝。

2.1 地下室结构

地下室工程中最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是外墙板, 底板与顶板产生裂缝的概率不大, 其主要原因是: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往往超长, 外墙板受到地下室底板的强大约束, 其约束远远大于地下室底板与顶板所受的约束。外墙板产生的裂缝绝大多数为竖向裂缝, 多数缝长与墙高相当, 两端逐渐减小。裂缝大部分出现在拆模后不久, 有的还与环境温度变化梯度有关。一般情况下为表面裂缝, 有时也有贯穿裂缝。

2.2 底层结构

高层建筑一、二层在上部结构中所受约束最大。地下室外墙板与顶板厚度大、配筋密集, 地下室结构本身受到地下室基础、底板、外侧土体的约束, 因此地下室结构对上部一、二层的约束很大。高层建筑一、二层结构梁板经常会出现横向裂缝, 特别是位于两个电梯井间 (电梯井采用筒体结构) 的大梁, 该大梁还受到两个钢筋混凝土简体的强大约束, 实际工程中经常有竖向裂缝出现, 裂缝一般位于板下梁的两侧, 有时裂缝在梁底跟通, 这些裂缝通常是表面裂缝, 深度在1 cm~2 cm以内。

2.3 中间层结构

高层建筑中间结构层梁板产生裂缝的情况很少,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所受的约束较小。

2.4 顶层结构

高层建筑楼层结构越往上所受的约束越小, 其水平位移越大, 符合“约束强变形小、约束弱变形大”的规律。因此, 距离底部基础约束最远的顶层结构所受的约束最小, 其水平位移最大。但是顶层上部由于无约束或约束极小 (如屋面机房对其的约束) , 受到的下部结构约束与上部相比很大, 再加上顶层结构温差变化大, 屋面板面大体薄对温度变化敏感, 加上屋面板转角部位分别受到两个方面的约束, 因此屋面板容易在转角部位产生八字形裂缝。还有一些屋面南侧边梁受到日照温差相当大, 因此南侧边梁也容易产生竖向裂缝。

2.5 屋面女儿墙

屋面女儿墙的约束情况与地下室外墙板、顶层结构相似。女儿墙受到的下部约束很大, 而上部由于一般只按构造要求设一道压顶梁, 上部约束很小, 再加上女儿墙为薄壁结构, 温差变化大, 极易产生收缩裂缝。

3 大底板多塔楼建筑结构在强约束条件下的变形与裂缝

大底板多塔楼高层建筑产生的裂缝除具有一般高层建筑的特点外, 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大底板底板与地下室楼面在塔楼部位受到的水平约束与竖向约束均很大, 因此在塔楼与裙房 (或广场) 的连接部位容易产生裂缝。

3.1 大底板底板

大底板多塔楼高层建筑经常采用桩筏或桩箱基础其特点是竖向荷载的差异, 使塔楼与裙房或广场产生差异沉降, 这种类型的桩筏或桩箱基础的一个特点是底板厚度H远小于长宽尺寸L, 当H/L小于或等于0.2时, 底板在温度收缩变形作用下, 离开端部区域, 板的全截面受拉应力较均匀。在不均匀沉降作用、地基约束、塔楼竖向作用力下, 将出现水平法向应力, 该应力是引起垂直裂缝的主要原因, 尤其在底板厚度或肋梁较小的裙房与广场部位特别容易产生裂缝。一般横向裂缝产生是由于上部荷载的不均匀作用, 导致地基与基础受力不均匀, 在差异沉降、底板收缩与地基约束下, 底板自身的刚度不够, 调节不均匀受力的能力较弱, 遂产生了横向裂缝。沿底板对角线分布的斜向裂缝, 其裂缝宽度一般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枣核状, 具有较明显的受剪破坏的特征, 也是在差异沉降与地基约束作用下, 底板自身的刚度不够而产生的。有时在塔楼与广场连接处的柱子会出现沿柱根呈“口”字形的裂缝, 裂缝进一步发展时, “口”字四角再向外呈斜向发展, 长度一般较短。

3.2 地下室顶板

大底板多塔楼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顶板平面尺寸一般都很大、各边长度超长, 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与混凝土自身收缩值均较大。塔楼大量的混凝土墙柱与剪力墙是结构中重要的抗侧力构件, 它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抗侧移能力, 加大对顶板变形的约束。由于顶板受到周边塔楼结构的强约束, 而中间广场部位有一个较大的空间, 只受到地下室墙柱的弱约束, 因此顶板周边受到的约束远远大于中央部位受到的约束, 周边受到的应力也远远大于中央部位。由于顶板在塔楼附近应力集中, 因此裂缝首先在这里产生。由于平面尺寸大、结构超长, 顶板其它部位也逐渐有裂缝产生, 顶板中心由于约束很弱, 一般无裂缝产生。塔楼部位的顶板受到地下室与上部结构的约束均较大, 而自身的梁板跨度均较小且梁断面较大、刚度较好, 一般不会出现裂缝。

3.3 地下室外墙板

大底板多塔楼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板除具有一般地下室外墙板的特点外, 由于外墙板受到塔楼结构的强约束, 因此外墙板除具有一般的竖向裂缝外, 在裙房 (或广场) 与塔楼连接处易产生较大的裂缝, 裂缝一般呈竖向略带斜向, 裂缝上部靠近塔楼, 下部靠近裙房。

4 其它结构在强约束条件下的变形与裂缝

4.1 汽车坡道

现代建筑物经常具有车辆直接进入二层的汽车坡道, 一层通常作为车库。车道一端与一层楼面连接, 另一端位于室外自然基础或地下室顶板上, 平面布置如图1。由于车道的斜向布置使其具有极强的约束, 特别是另一端位于地下室顶板上的情况, 使车道产生平行于横向的裂缝, 裂缝经常为贯穿性的。

4.2 回字形结构

有些工程由于使用的需要, 设计成“回”字形的内外两个钢筋混凝土简体, 两简体间采用梁板连接。当内外两个简体间距较近时, 梁板受到的变形约束极大, 容易在楼面产生裂缝。某工程为地下一层结构, 由内外两个简体构成, 中间为无顶板水池, 四周为走道有顶板,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内外简体墙板厚度分别为250 mm、300 mm, 顶板厚度为120 mm, 顶板配筋为上下双层双向10 mm@150 mm。顶板刚度相对简体很弱, 受到的约束很大。顶板产生的裂缝如图2所示, 在角部呈45°角分布, 中间呈垂直于简体方向布置。

5 强约束条件下结构裂缝的技术控制处理措施

5.1 减小约束

减小约束从根本上缓解裂缝的产生。对超长结构和大底板塔楼结构可以采用后浇带、伸缩缝, 充分释放混凝土的伸缩应力, 给结构留有合理的伸缩空间。对处在基岩或老混凝土上的基础或结构采用设置滑动层和铰接点的方法。如对斜形车道, 可将其另一端设在具有滑动层的自然基础上。

5.2 加强刚度

加强结构刚度, 提高整体抗裂能力。在强约束区提高配筋, 减小钢筋间距和钢筋直径, 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协同作用, 提高抗裂能力。如:可在地下室外墙板中设置暗梁;在竖向荷载变化很大的连接部位加密钢筋;对加强大底板多塔楼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整体刚度, 提高其调节不均匀沉降的作用与抗裂能力;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等。

5.3 施加预应力

施加预应力直接约束结构的变形, 减小因约束而产生的内力, 从而防止结构开裂。预应力技术尤其适合于楼面结构, 楼面结构的裂缝以横向为主, 纵向钢筋的配置对其有重大的影响, 一般可在纵向主梁中采用预应力筋以施加预应力。

5.4 施工措施

加强施工,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严格掌握后浇带的封堵时间, 使混凝土有充分应力的时间等。

6 工程应用实例

6.1 实例1

湖南某工程有地下室一层且连成整体, 上部由7幢高层主楼组成。整个平面呈一个大的“L”形, 两个长边分别达到153.5 m、133.6 m。主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广场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 柱网间距8.2m。每幢主楼有两个东西对称布置的电梯间和楼梯间混凝土筒体。地下室外墙板产生较多竖向表面裂缝, 间距在3 m~4 m, 个别有渗水现象。地下室底板无明显裂缝与渗水现象。地下室顶板产生了较多斜向45°裂缝且大多有渗水现象, 裂缝主要分布在强约束区与应力集中的大阴角处, 如图3所示。

7幢主楼连接两个电梯间、楼梯间的二层大梁均有裂缝产生。裂缝在梁侧呈竖向分布, 上端接近于板底, 下端通到梁底, 梁底下侧个别也有连通。裂缝深度在1 cm以内。三层该部位大梁也有少量裂缝产生, 四层以上该部位大梁没有裂缝发现。由于顶层边梁配筋得到加强, 屋面板转角均配置了上下层放射筋, 因此顶层结构没有发现裂缝。

6.2 实例2

湖南某工业科技园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56 100 m2, A楼地下一层, 地上六层, 结构长度 (含悬挑结构) 为300.5 m, 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与钻孔灌注桩, 底板厚度为40 cm, 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结构,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上部建筑采用通透式设计, 外墙采用落地式大排窗。

6.3 强约束条件下地下室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1) 减少约束。

在29轴设置一条伸缩缝分成东西两块, 每块底板又设置了两条后浇带, 如图4地下室平面示意图所示。地下室底板、外墙板、室外顶板及后浇带的混凝土均采用掺入10%UEA-H的微膨胀混凝土, 提高混凝土抗伸缩能力。

(2) 加强刚度。

地下室底板与外墙板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纵向钢筋的小而密。底板上下配置18 mm@150 mm钢筋网。外墙板厚度为300 mm, 水平筋配置为14 mm@150 mm。掺加粉煤灰、膨胀剂、外加剂等减少水泥与水的用量, 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值。黄砂采用中砂, 碎石采用连续的5 mm~25 mm粒径, 塌落度为12 cm。

(3) 施工控制。

按后浇带为界分块分批浇注, 保证每一块混凝土的热量能最大限度地释放, 使混凝土内不会集中较大的收缩应力。加强养护, 加快土方回填。后浇带的填充时间为结构混凝土浇捣后三个月, 使结构的总降温与收缩变形进行到一半以上, 以有效释放应力。

6.4 上部裂缝控制

(1) 加强刚度。

板的配筋采用连续式配筋, 上部结构楼面板厚为120 mm, 纵向板筋为上下18@150 mm, 屋面板厚度为120 mm, 纵向板筋为上下12@125 mm, 对转角处楼板配置上下两层放射筋。

(2) 预加预应力。

纵向框架梁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按施工段划分为6个区块, 每个区块以后浇带为界进行分段张拉, 每段长度均在50 m左右, 后浇带处梁增设骑缝筋连接, 也采用预应力技术。

(3) 施工控制。

材料控制与施工控制类同于地下室结构施工。

6.5 施工效果

通过采取了一系列技术处理措施后, 该强约束结构部位情况良好, 经过近两年多的使用, 没有发现结构裂缝和渗漏水现象。

7 结 语

实践表明, 尽管在强约束条件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容易产生结构裂缝, 但只要对结构裂缝部位产生的原因深入分析, 并采取合理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其结构裂缝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ID:5571]

参考文献

[1]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JGJ3-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王铁梦.超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J].混凝土工程新技术, 1998.

上一篇:中药代谢组下一篇:对中专语文教学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