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化学

2025-01-04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化学(精选12篇)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化学 篇1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比如酱油、醋、酒是由粮食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更多的物质不是天然生成的, 而是用化学方法由人工合成的。如,化肥、农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它们形形色色、无所不在,使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衣、食、住、行”中的化学

人们的服装材料的纤维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化学纤维又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类。人造纤维是用天然原料利用化学方法加工而成的, 合成纤维用的是纯粹的化学原料, 再利用化学方法加工而成的。如果没有合成纤维的化学技术, 那世界上大多数人就要挨冻了, 因为有限的天然纤维根本就不够用。何况纯棉纯毛等天然纤维也是棉花、羊毛经化学处理制成的。没有了化学,就没了生活保证。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等化学制品, 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我们住的房子中,石灰、水泥、钢筋、窗户上的铝合金、玻璃、塑料等材料,都是化学制品。还有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香皂、化妆品、清洁用品等,无一不是化学制剂,我们每天24小时都被人造化学用品所包围着。

二、 化学常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利用化学知识除水垢。水中都含有碳酸氢钙,烧水时,碳酸氢钙受热后逐渐分解, 转变为二氧化碳、水以及碳酸钙。这些含有碳酸钙的开水倒入茶壶或者热水瓶内, 碳酸钙就逐渐沉入瓶底或附结在内壁上,时间一长,就成了水垢。我们可以用盐酸除水垢,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生成一种叫氯化钙的新物质。氯化钙能够溶解在水中, 所以只要用水一洗就没有了。这样一来,水垢就除掉了。除掉水垢后, 要用水认认真真地冲洗几遍,才能把盐酸除去;亦或者,我们可以改用食醋除水垢,醋酸是种弱酸,腐蚀性小,且为厨房必备品,取材方便。烧水的壶中有了水垢,可放入一些醋,再加水烧一会儿,水垢便可除去。

2.快速膨胀馒头。在面粉中加入适当的白醋和苏打(Na2CO3),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便可使馒头膨胀,松软可口。

3.食物的酸碱性。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 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一般来说,大米、面粉、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山芋、土豆、豆制品及水产品等则都是碱性食物。饮食方面,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上述物质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是产生结石的诱因。

4.加碘食盐的使用。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 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 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 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 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

5.医药方面 ,服药通常是用温开水送服的,而不能够用茶水。因为茶水中含鞣酸, 它会和药物中的多种成分发生作用, 从而使药效降低以至失效。如,贫血病人服用的铁剂会同鞣酸反应生成难以被人体吸收的鞣酸铁。抗菌素类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抗菌素药类大部分是胺类化合物, 人空腹服用后药物易被胃中胃酸分解,既降低药效,又对胃壁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而饭后服用药物,由于胃酸被食物冲淡, 药物就不会被胃酸分解。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留心观察。只要大家多留心、多观察、多发现,化学知识的增长将会突飞猛进。我们生活中的奥秘也将进一步被发现,生活将会更加方便、舒适,所以我们要用心去体验,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化学书。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化学 篇2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学生学习语文成了一种负担,出现不爱学、不愿学、甚至不会学的现象。因此,把语文教学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生活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也才能够真正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呢?我认为应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

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其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些偏差。有的课文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从而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历史上许多事例也充分说明在生活中学习的重要性: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没有跨进过大学的门槛,他把社会视作自己的大学,照样写成《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光辉的 篇章,成为不可多得的大文豪。由此可见,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凡事留心,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的。

2.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倾听

语文的学习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来获得的。听在这些训练中是放在第一位的。有关资料也表明:人类获得知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听这一渠道。善于倾听,首先要学会静听。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说:“你想成为一个健谈的人,首先要成为一个静听的人。”我们不但要教育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而且要在平时的生活中静心地听广播,听新闻,听别人谈话。在听的过程中,学习别人是如何运用语言来描述情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在一次次的倾听中增强自己的语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也是如此。有这样一个例子,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第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比较而言,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生活中的苹果”“自己的苹果”,中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很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老师的苹果”!这个例子虽然是一个形象化的笑话,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实,却能折射出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两种做法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寻找和创设教育情景,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亲自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想一想,身体力行地去体验。

4.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表达

学习语文,达到真正理解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师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适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我们可以用文字表达来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如为班级的活动设计串联词;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设想;为学校的艺术节、联欢会设计广告用语、海报;在校运动会上当小记者;在“三八”节、教师节、母亲节给自己的老师、母亲写感谢信。当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表扬与鼓励,成就感就会促使他们对语文越来越感兴趣。平时老师的教育就会在真实具体的互动交际中,变得可以触摸和亲切起来。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篇3

一、创设生活现实情境,感受知识

知识寓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创设生活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数学。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创设分桔子的情景:“把10个桔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该怎样分?”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会体会到:只有分到剩余的桔子不能在平均分了,剩余的桔子就是余数。同时,学生从分桔子的活动中深刻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既可以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和现实性,又能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二、挖掘生活素材,体会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可以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从起床到上学之前要用多长时间,然后从上学到来到学校要多长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在一周中买文具时,知道单价和数量,估算一下总价钱等。利用生活中的估算技巧,迁移到数学 课堂中去。学习估算的数学知识,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它并不神秘。因此,在教学中挖掘生活素材,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三、回归实际生活,应用数学

数学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真谛。学以致用,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够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算出所在教室的用砖数量或自己家客厅的用砖数量。在学习了“圆柱体的表面积”后,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教室内水桶要用多少铁皮来制作等。通过大量的实际运用,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在分析问题中学会探索,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创新。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篇4

一、利用媒体学语文

每个学生都有看电视、上网的喜好, 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学手段的运用”, “利用图书馆, 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这些是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见。我们地处农村, 学生学习资源短缺, 视野狭窄,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我经常提醒学生在看电视过程中学语文, 电视剧中人物精彩的台词, 曲折离奇的情节, 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都有必要学习。根据学习的要求, 适时要求学生上网查找资料, 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请他们帮助监督, 还要求学生将资料打印出来, 以与大家分享, 如“探索月球奥秘”和“追寻人类起源”两次语文综合性活动, 都要学生上网查找资料, 再将资料整理编辑, 与大家分享,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利用其他课程学语文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很强的课程, 是一门基础学科, 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 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好其他学科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语文学习,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历史、地理知识可以使学生上通天文, 下晓地理, 能引经据典, 数学、物理、化学等科教材措辞严谨、内容逻辑性强, 思维严密, 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像英语中与汉语的不同构成方式、语法习惯, 都对开拓学生视野大有裨益。

三、利用图书、报纸、杂志学语文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 它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新课标环境下老师不再是“教课本”, 而是“用课本教”, 也就是说师生的阅读视野要有大的拓展, 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中要有所作为。

1.开展好读书读报活动。开学初, 我即根据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和语文教材的指定阅读书籍, 要求学生或买或借, 在每周的语文阅读课上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还推荐学生订阅了《中学生报》、《语文报》, 《学生天地》、《读者》等报刊, 我自己也将平时读书读报时发现的好文章好语句摘抄给学生共享, 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同时要求学生阅读要与积累相结合。“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一定要做到能脱口而出、随手写出, 此外还要背一些自选的“古代经典名句” (如七年级上册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名句) 。这样, 学生初中毕业时, 肚子里就装了100 多篇古诗文和100 多则中外经典名句, 使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断加厚, 语文能力逐步加强。

2. 课前几分钟进行的短小语文活动。如读一首小诗, 讲一个小故事, 唱一支好歌, 抄一条名言, 记几条成语, 发布一条新闻 (包括学校新闻和班级新闻) 。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 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四、利用门牌、广告、标语、对联等各种社会文化学语文

“学以致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语文:一个招牌、一条标语、一则广告……小到请假条, 大到法律文件, 语文几乎无处不在。要让语文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 前提就是要学好语文。在“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实践中, 我组织学生走上街头, 去搜集广告语、公司匾额、产品说明书、对联、报刊病句、荧屏错别字等, 然后加以筛选、梳理, 整理成各种门类的小册子, 还组织了一次活动汇报会, 同学们生动、风趣的演讲, 让大家都感受到语文实践的无限乐趣, 学生自然也不再觉得学习语文是枯燥的了。

五、利用生活实践学语文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所以我坚持课后向生活延伸。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把学生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

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相映成趣, 生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更是学语文的一片天地, 让学生抓住自己在生活中的独到体会,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 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领悟人生的意义, 使其精神日益丰富、健康纯洁。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知识 篇5

[摘要]: “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本文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课后实践活动生活化”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真正让思想品德大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当前,课程改革日益深入,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用新理念、新知识、新视野去直面课改的新形势,激活教学,教活学生,努力让思想品德课变得有滋有味。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了解、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自身的发展。

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本人结合自己近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指那些与学生的生命经历密切相关,以学生的生命需要为依据,能够引起学生生命体验的科技和生活内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感悟,注意将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知道了的知识,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活动中,不妨仔细思考一下,学生对有关章节的知识点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这样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就会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一旦有了完整的回答,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比如,在上《我和父母》一课时,出示母亲节、父亲节、妇女节、中秋节、妈妈的生日、爸爸的生日等这几个节日,然后问学生想在哪个特别的日子里向爸爸妈妈献上一份爱的礼物?你的礼物有什么特别含义呢?让学生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并要求学生以爱和孝敬来回报。这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可以化解“爱的冲突”,从而拉近亲子关系。这样,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用生活情景再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体验。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以往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往往被固定在课堂的某一位置上,不容许乱说乱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缺乏足够宽松的生活空间和交往空间,不能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教学方式生活化,就是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贴近生活的操作形式,让学生在这种形式中轻松愉快、主动地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种生命需要,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让他们产生经验与顿悟,在感情的体验中学习。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比单纯的言语教育更重要,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如采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音乐、漫画、小品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

比如,在教学“男生女生”一课时,将男女生分成两队,举行一场辩论赛——男生女生谁更聪明?正方观点:男生谁更聪明,反方观点:女生谁更聪明。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每一种性别都有其存在的优缺点,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接着,学生自编自演小品:一颗钉、一根针。男生衣服破了不会缝,女生櫈子烂了不会修,然后男生帮女生修凳子,女生帮男生缝衣服,做到男生女生优势互补。通过这样一个参与体验的过程,将生活中的鲜活材料请进了学校小课堂,同学们在笑声中凝思释疑,可谓“乐”在其中,教学效果显著。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空间,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把学生置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来开展教学活动,没有了高高的讲台,没有了插秧式的座位安排,以往课堂教学给学生施加的各种束缚得到了释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氛围。学生交流更真实,师生更融洽,学生说我思,谈我想,诉我忧,议我惑,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融洽的亲密朋友,课堂中弥漫的是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

三、课后实践活动生活化

课后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

以《融入新集体》一课为例,我在教学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小调查:(七年级2班在本年级的军训汇演中荣获第一名),让学生去调查七年级2班的同学对集体活动的看法和态度怎样?同学们在准备活动中表现如何?在集体活动中班集体的凝聚力如何?教师从中点拨,学生从而得出七年级2班获得第一名的原因,并反思自己班同学在这些方面做得怎样,以后应该怎么做?最后派代表在班上交流调查结果和结论。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思想品德课教师可就一些学生关注的问题,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拓展活动的空间,实现从教室到社会的转移,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生活大环境中,通过报刊、图书、上网,收集相关主题内容的资料。可以是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活动:为校园绿化设计宣传标语,提合理化建议;可以是社会访谈、社会考察;也可以组织新颖活泼的情境表演:现场直播、模拟法庭、辩论赛等。对收集到的多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的能力。实践证明,教育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他对其的感悟和理解。

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篇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74-01

摘要: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如何变为语文学习的资源?本文从语言交际、课外读写、各学科、影视、网络、班级学校的各种活动、各种社会文化等七个方面阐述作者的一些尝试性的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语言交际; 课外读写; 各学科; 影视网络; 各项活动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进而改变生活、创造生活。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学语文的种种渠道和资源,我主要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语言交际中学习语文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点组成部分”,这就注定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新课标提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时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根据这个要求,实践中我鼓励学生在与进行语言交流时注意正确使用文明语言,并留心倾听别人的语言,对其好的、美的语言加以吸收,对其不好的、粗俗的语言予以舍弃。比如社会上一些文明礼貌用语、校园里一些洋溢师生亲情和同学情谊的话语,都提醒学生记载下来,揣摩品味,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成熟度,增加自己的语言美感,努力达到新课标口语交际的总体要求“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在课外读写中学习语文

在新课标环境下老师不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教”,也就是说师生的阅读视野要有大的拓展,在课外读写的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

2.1开展好读书读报活动。开学初,我即根据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和语文教材的指定阅读书籍,要求学生或买或借,在每周的语文阅读课上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还推荐学生订阅了《中学生报》、《语文报》,我自己也将平时读书读报时发现的好文章好语句摘抄给学生共享,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阅读要与积累相结合。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一定要做到能脱口而出、随手写出,此外还要背一些自选的“古代经典名句”(如七年级上册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名句)。这样,学生高中毕业时,肚子里就装了200多篇古诗文和200多则中外经典名句,使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断加厚,语文能力逐步加强。

2.2课前几分钟进行的短小语文活动。如读一首小诗,讲一个小故事,唱一支好歌,抄一条名言,记几个条成语,发布一条新闻(包括学校新闻和班级新闻),发表一篇一分钟讲演,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3读写中既重视文内功,又重视文外功。文内功指的是写作的方法技巧,文外功主要是思想感情、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文外功,一是千方百计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使之具有说、写的素材和内趋力;二是千方百计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知识的积累是有用的经典性、哲理性的文化精华。积累,一是记在本子上,二是记在脑子里。

2.4既重视写的训练,又重视说的训练。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各种说的机会,如讨论、辩论、讲演等,以提高他们的口才。

2.5既重视写,又重视改。这里的改,指的是学生的自改。自改的方法有:集体批改示范,四人小组批改,二人互改,小组评改竞赛等。自改与互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6作文与练笔的命题,尽量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让他们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3在各学科中学习语文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好其他学科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科教材措辞的严谨、内容的条理,都是大可值得学习借鉴的,几何证明题的逻辑性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像英语中与汉语的不同构成方式、语法习惯,都对开拓学生视野大有裨益。

4在影视中学习语文

影视是学生喜爱且经常接触的。电视新闻的规范语言,电影、电视剧的剧情结构、语言风格、背景材料,等等,引导得法,都可以变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好教材。我就要求学生在收(观)看影视之后的观后感中不但要记故事梗概,还要记好的台词语言,并尽量用自己的风格语言来进行评述。

5在网络中学习语文

经调查,我班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我提醒学生根据学习的要求适时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帮助进行监督,还要求学生将查找的资料打印出来,以与大家共享。如“探索航天飞机”和“追寻人类起源”两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求学生从网络中查找并下载资料,再将这些资料编辑整理,与大家交流。

6在班级、学校的各项活动、会议中学习语文

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学校,在班级,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少不了学生的参加。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当然都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这都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机会。如学校组织的“艺术节”和“运动会”,我班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动手制作生物标本、绘制科学漫画、写作科幻故事、撰写消息报道,在相当大程度上进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实践。

7在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学习语文 

“学以致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语文:一个招牌、一条标语、一则广告……小到请假条,大到法律文件,语文几乎无处不在。要让语文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前提就是要学好语文。在 “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我组织學生走上街头,去搜集广告语、公司匾额、产品说明书、对联、报刊病句、荧屏错别字等,然后加 以筛选、梳理,整理成各种门类的小册子,还组织了一次活动汇报会,同学们生动、风趣的演讲,让大家都感受到语文实践的无限乐趣,学生自然也不再觉得学习语文是枯燥的了。

“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领域拓宽之后,语文学习的资源更丰富了,我和我的学生们也深深感到语文课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赵福祺 李菀编著《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 篇7

一、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理解数学知识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 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 让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 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数学真有趣。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 我把讲台变成了学生演示的舞台, 让学生当演员, 分别表演相对、相向、相背而行;同时、不同时出发的相遇情景。这些表演生动真实, 费时不多, 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了相遇问题中不同情况下的数量关系, 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在情趣与知识的交融中, 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不能光凭书本, 要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脱离生活的数学, 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身边的生活事例割裂开来, 既不利于理解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 又无法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 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引出数学知识, 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易懂。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 虽然百分数是学生刚要学习的新知识, 但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电视上、报刊等媒体上经常出现, 学生似懂非懂, 在引入时, 我就以新闻的形式, 边出示边播出条文新闻:

1.2012年上半年, 我市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7.4%

2.2012年上半年, 我市人民纯收入实际增长5.1%

然后提问:新闻中出现的数字你们都认识吗?从而揭示课题:“在生产、工作、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 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从今天开始, 我们将系统地探索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这样引入, 让学生初步感知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把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体会到了学会百分数对于指导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用处。

三、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数学虽然抽象, 但它来源于实际生活, 并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 教学生学会数学, 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的练习课时, 我让学生把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包装成一个大长方体。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拼摆、交流等形式, 总结出共有几种包装方法, 哪种包装的样式表面积最小, 哪种包装的样式表面积最大, 并说明理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讨论、拼摆。通过讨论、拼摆、举例、计算等, 最终得了出结论, 并从中发现, 利用表面积最小的包装样式可以节省材料。然后让学生运用研究出来的结果去解释:为什么同样的物品会有不同的包装?商场里的商品为什么有不同的包装?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交流着。个个都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篇8

一从学生亲身经历中学数学

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为了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有效的数学情境要能让学生“触景生思”, 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引起他们更多的数学联想。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教学中, 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 知识背景相关,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我们要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始, 以学生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在情境中蕴含学习数学的目标, 激发学习情趣, 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 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一课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让学生很自然地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 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了生机。

师: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出现过一不小心把同桌的作业本带回家的情况?

生:有过。我上次就和同桌拿错了, 我都急死了。

师:是啊, (3) 班的陈×同学就一不小心把同桌张×的作业本带回家了。这样一来, 不仅把张×急坏了, 陈×也很着急。你们说这时如果是你的话, 你会怎么做?请你和你的同桌商量解决的办法。

给予同学充分的讨论时间, 他们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想法, 陆×说:“打电话, 让张×去陈×家拿。”王×不满意地说:“我认为是陈×造成的, 应该给别人送去。”朱×却说:“如果不认识路怎么办?就打电话约好, 一起从家出发, 在中途相遇。”这时, 课件一步步出示同学想到的三种办法。

方法一:陈×给张×送作业本。已知陈×每分钟走70米, 走了12分钟。 (让同学们根据已知条件补充问题, 并解答。)

方法二:打电话让张×来拿。已知张×每分钟走60米, 两家相距840米。 (你知道张×走了多长时间吗?)

方法三:两人同时从家出发, 面对面走来, 经过7分钟两人相遇。已知陈每分钟走70米, 张每分钟走60米。 (你能根据这些条件得到两家之间的路程吗?)

在学生读完题后, 板书相遇问题核心内容:两人同时出发, 面对面走来 (相向而行) , 在中途相遇。

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例子中学习新知, 使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

二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学数学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 并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 给学生一双慧眼, 让他们以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分析、解决生活问题, 架起数学与生活经验之间的桥梁, 化生活问题为数学问题, 学会数学的思维, 给学生一个数学的头脑,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 体验数学问题的深刻性。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的教学中, 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课题的:

师: (出示苏州乐园的图片) 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乐项目, 想看吗?

生:想。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注意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变化的。 (分别出示苏州乐园中的一些动态画面, 如:旋转木马、观缆车、豪华波浪、小火车、缆车、青蛙跳等)

师: (出示6个画面) 这几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它们分别是怎么运动的, 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把它们进行分类吗?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吧。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说分类方法)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揭示课题:像上面这三种 (即缆车、小火车、青蛙跳) 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 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 (板书:平移) ;而像下面这三种 (即旋转木马、观缆车、豪华波浪) 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 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 (板书:旋转) 。

由于创设的情境着眼于儿童的生活, 在学生熟悉的游乐园欢乐的娱乐项目中引入课题, 充满情趣, 又提示了新的学习内容。概念的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把握本质特征, 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实在难以用语言描述, 因此通过让学生进行动作模仿, 使学生有了丰富的感知, 加强了对平移和旋转的体验, 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获得了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三从学生现实生活中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数学问题的源头活水, 并合理地借用生活材料, 把数学问题融于丰富有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中, 让数学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面临的问题, 有效地启发学生探究思维方法, 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数学问题的现实性。

如在二年级分类统计一课中, 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小朋友, 早晨是谁送你们到学校的?是怎么来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 最后我总结说:我们就来看一看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是爸爸妈妈送来的, 有多少是爷爷奶奶送来的?有多少是乘校车到学校的, 有多少是乘摩托车到学校的?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化学 篇9

一、钻研教材,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选择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作为学习的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周围现实生活里。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大胆地、创造性地去处理教材,重组教材,去捕捉生活数学,采撷生活实例,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内容来取代,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来个收集图形的大行动,先让学生找出现实生活中外形是圆形的物体。学生举出很多种圆形实物,比如自行车、汽车的轮子、锅盖、水桶、呼啦圈、碗等,那么,为什么要把他们设计成圆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候,教师因势利导,再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由于联系了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有选择地、有目的地收集,不仅使学生对圆的知识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教学《面积的认识》这一章节时,学生对“面积”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教室内现有的物体的表面,如黑板、课桌、课本等物体的表面等,然后让学生把课本平放到课桌上,比较课本与桌面所占地方的大小。学生明白了桌面大、课本小。紧接着再让学生比较黑板和墙面的大小, 学生得出了墙面大、黑板小。于是,我又让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再找出一些物体,并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在学生的比较中,我因势利导,很自然地引入了“面积”这一概念及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对“面积”理解起来就比较直观、简易。通过这样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生活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注重运用,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在讲了面积一课后,我联系生活,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生活数学问题:木匠师傅有一块长120厘米、宽50厘米的木板,要把它锯成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问最多能锯多少块?怎么锯?请你帮助木匠师傅算一算。学生看到问题后,立刻展开计算,有的说15块,有的说12块,有的说20块……面对答案不一的局面,我与学生一起进行了探讨:先把木板锯成6块20厘米长、50厘米宽的木板,然后每块木板又可以锯成2块20厘米长、20厘米宽的木板,而剩下的10厘米木板不能锯成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所以一共能锯成2×6=12块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通过计算使学生认识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仅要计算正确,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又如,学习了“圆的基础知识”后,可请学生解释车轮为什么不能做方形、三角形、圆形,而要做成圆形。再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问学生为什么电线杆支架、自行车等等要做成三角形而不是长方形、正方形。学习了“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请学生计算如果给教室铺地砖,需要买多少块地砖等等。这样学以致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事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体验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如何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篇10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

1.创设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使学生追求知识、探索奥秘。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导入设计:“买袜子时不用尺子,你怎么知道这双袜子大小是否适合你?”“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发现罪犯的脚印,你能估算出罪犯的身高吗?”然后告诉学生,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用这些人体比例的有趣例子,引入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自然会明白数学和生活有很大关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探究性的场境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求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准备三个圆形纸片(直径在1~10 厘米),上课时让学生任意说出圆形纸片的直径,我马上说出圆的周长。学生觉得既神秘又有趣,探求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按照我的提示迫不及待地拿出绳子和尺子测量、计算,并展开激烈讨论。

二、突出数学教学中活动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教师应注重强化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并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如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量一量课桌、教室、篮球场等的长和宽。又如,在“圆锥体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首先给学生提供直尺、水、细沙、大小不一的圆柱、圆锥,让学生自由选择,分组讨论、实验,发现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索,使数学融入实际生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规律解决问题的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意身边的数学现象,养成善于思考,及时总结规律的习惯。这样,不仅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还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感受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趣味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生活,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然后,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组织学生及时交流,互相启发,收获体验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耐力并不能持久,因此,在将数学和生活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既要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创造,又要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时间保证。例如,在学完“圆的认识”后,为了使学生能灵活、正确地使用圆规画圆,进一步了解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教师鼓励学生指出生活中的圆,并画一幅此圆的图形。学生把作业交上来后,有各种各样的图画,有些让人忍俊不禁,总之不理想。遇到此种情况,老师不能急于评价,而要适时联系生活中的原物,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让每个人谈自己创作的体会。这样,即使学生经历了失败,但获得了方法、丰富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体会了过程,更增强了以后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总而言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从而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青.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14).

如何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篇11

关键词:数学与生活;实践性;问题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让抽象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就成了每一位数学老师值得探究的课题。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

1.创设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使学生追求知识、探索奥秘。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导入设计:“买袜子时不用尺子,你怎么知道这双袜子大小是否适合你?”“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发现罪犯的脚印,你能估算出罪犯的身高吗?”然后告诉学生,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用这些人体比例的有趣例子,引入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自然会明白数学和生活有很大关系,以

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探究性的场境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求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准备三个圆形纸片(直径在1~10厘米),上课时让学生任意说出圆形纸片的直径,我马上说出圆的周长。学生觉得既神秘又有趣,探求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按照我的提示迫不及待地拿出绳子和尺子测量、计算,并展开激烈讨论。

二、突出数学教学中活动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教师应注重强化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并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如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量一量课桌、教室、篮球场等的长和宽。又如,在“圆锥体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首先给学生提供直尺、水、细沙、大小不一的圆柱、圆锥,让学生自由选择,分组讨论、实验,发现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索,使数学融入实际生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规律解决问题的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意身边的数学现象,养成善于思考,及时总结规律的习惯。这样,不仅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还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感受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趣味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生活,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然后,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组织学生及时交流,互相启发,收获体验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耐力并不能持久,因此,在将数学和生活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既要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创造,又要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时间保证。例如,在学完“圆的认识”后,为了使学生能灵活、正确地使用圆规画圆,进一步了解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教师鼓励学生指出生活中的圆,并画一幅此圆的图形。学生把作业交上来后,有各种各样的图画,有些让人忍俊不禁,总之不理想。遇到此种情况,老师不能急于评价,而要适时联系生活中的原物,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让每个人谈自己创作的体会。这样,即使学生经历了失败,但获得了方法、丰富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体会了过程,更增强了以后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总而言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从而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青.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14).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化学 篇12

一、感知生活素材, 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 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越高, 越有兴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采用“问题情景———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生动,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为此, 教学中应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兴趣、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灵活运用教材, 把生活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数学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 教师可在上课一开始开展别开生面的30秒钟跳绳比赛, 让学生分别记下各自跳绳次数, 然后教师也提供自己跳绳次数的信息:我跳的次数比王××同学的2倍还多3下, 我跳了几下?这样通过让学生亲历活动感知生活素材来分析自己身边的问题, 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都很高涨, 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这样一下子就把数学学习与生活拉近了距离, 学生学得轻松、活泼, 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反思生活经验, 培养问题意识

思源于疑,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 是学生探索的起点, 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如果课堂上教师不断地问, 来个“满堂问”“满堂灌”, 牵着学生鼻子走, 学生就会被动地应付, 课堂看似热闹, 实际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探索空间, 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 激发学生反思生活经验, 自主发现问题, 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 在教学“平均数”时, 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跳绳比赛, 课上出示两个小组的比赛成绩:

两组同学一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

请同学们做判断:哪组同学跳绳的本领大?同学们提出多种意见:

第一种:求出两组中每个同学的和进行比较, 但由于人数不同, 这样比不公平。

第二种:两组同学—一对应比较, 如第一组的1号和第2组中的1号比, 2号和2号比……看哪组获胜的次数多;由于7号无法比较, 也不合理。

第三种:让第二组去掉一位同学, 再和第一组比, 但又有同学不同意, 认为既然是组与组比较, 集体不能随便抛弃个人。

……

同学们提出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能否找到一种更合理的方法来反映两个组同学的跳绳水平呢?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学生学习平均数的基本目标所在。这样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思考问题, 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又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大胆想象的意识, 同时也使学生真实理解了求平均数的意义。

三、创设生活情景, 促进主动探索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认知倾向。它推动人们主动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 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因素, 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在动力。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 教师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我们学校一年级有60名小朋友要加入少先队组织, 学校要买一些红绸做红领巾, 如果让你当采购员, 你打算怎样做?学生有的取下自己的红领巾测量、讨论, 有的目测、估计, 最后把问题归纳为要学会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教师接着引导:今天我们都来当一回小数学家, 利用身边的学具, 自己拼一拼, 小组同学可以讨论, 看谁能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 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为下一步教学的开展夯实了基础。

创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景,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 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并不神秘, 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四、设计“生活化”问题, 提高应用技能

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 也强调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动手实际的能力。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创设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优化课堂教学, 又能做到活学活用, 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 又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商的近似值时, 课本中只有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但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同的要求, 可设计如下问题:

1. 一根木材长330厘米, 把它截成16厘米长的小段用来装饰家具, 这根木材可以用来装饰家具的有多少小段?

2. 王叔叔买了165千克汽油, 要把它分别装在同样大小的油桶里, 每只油桶最多能装50千克, 需要这样的油桶多少只?学生解答如下:

(1) 330÷16=20.625, 用“四舍五入”法应该21个, 但学生都知道实际却只能用20个。

(2) 165÷50=3.3用“四舍五入”法应该是3只, 但根据实际情况需油桶4只。

通过这种拓展习题的解答, 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多种方法求近似值, 而且使学生懂得了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学用结合。

上一篇:就业服务下一篇:物资供应需求量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