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基本功

2024-05-13

教师教学基本功(共12篇)

教师教学基本功 篇1

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部署,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2]41号) 精神, 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为指南,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更好地推动广州市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 结合市总工会《关于开展2014年“当好主力军, 建功三个重大突破”劳动竞赛活动有关要求的通知》 (穗工办[2014]47号) 精神, 决定举办2014年广州市中职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竞赛活动。竞赛的主题是“中国梦·园丁美”——打造优秀双师型中职教师队伍。本次竞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广泛参与和层层择优的原则。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 市教育工会、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承办。竞赛分为公共基础学科组和专业组两个组别。其中:公共基础学科组设语文、数学、英语、职业道德与法律 (含法律事务专业) 、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和公共艺术等7个项目。

笔者是一名中职数学教师, 有幸参加公共基础数学课的全程竞赛。现竞赛已结束, 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基础课数学教学基本功大赛概况

本次比赛继承了以往的优良传统, 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完整,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比赛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 发掘新人, 培养后备力量, 形成教师队伍梯队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适应优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青年教师搭建了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

二参与基础课数学教学基本功大赛后的感悟

比赛后, 我的感慨很多, 同时收获也很多。也许最后的结果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但最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让选手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磨砺自己, 提升自己!一次一次的挑战和机遇才成就了名师, 所以本人很珍惜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下面我就谈谈在此次教师基本功大赛中的感悟:

1.态度端正, 团结协作, 共同进步

接到市里竞赛的通知后, 我们学校领导非常重视, 马上召集老师们开会, 宣读比赛通知细则, 安排比赛人选。接到比赛任务的老师们都按照比赛要求认真准备, 先自己看书, 然后互相讨论, 最后写出比赛方案, 反复地强化训练。

比赛当天, 老师们注意着装仪表, 精神饱满, 答题认真, 讲课有条理。从比赛的现场和结果来看, 每位选手都精心准备、认真思考, 努力呈现自己的专长和特色, 较好的呈现了基本功训练的成果, 提高了数学老师的整体素质, 比赛成绩良好。

2.筑牢教学基本功,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教育学心理学考察和数学专业知识考察中, 我的感触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知识水平的素质迫在眉睫。“书到用时方恨少”, 古人们尚且知道“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对于我们教师而言, 要学的东西太多, 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 教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而且是一桶不断更换的水。本人认为, 教师不仅要有一桶不断更换的水, 而且要是“自来水”。因此, 我们应善于主动性地学习, 使自己的思维更敏捷、更广阔。

在讲题比赛中, 要求每位教师抽签决定讲题的题目, 题目确定后, 参赛教师独立备课, 可借助参考资料, 准备时间为20分钟, 讲题时间为10分钟, 要求:审题分析、解题过程、总结提升。当我站到讲台的时候, 已经感觉到自己没有底气, 临时准备的内容可能是准备得不充分, 上台后我擦了一下黑板, 发现自己已经忘记要讲什么了, 结果语无伦次, 而且没有任何的激情, 本来想好的亮点忘记讲了, 易错点也没有提出来。自己感觉比平时讲课差了很多。我想, 作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站在讲台上不应该那么紧张呀, 可能因为准备不够充分, 或者说太重视这次比赛了。虽然最后综合评定本人获得了二等奖, 但本人对自己的表现, 还是不满意的。安静下来想想要得了二等奖也好, 就说明本人还有进步的空间;对自己不满意, 也说明还有进步的要求。

经过了这一届教学基本功大赛, 使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竞争和压力与进步并存。我觉得平时我就要注意以下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第一, 要夯实备课基本功。在第一轮教学设计环节, 写函数的概念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体会到教师应必备的专业知识。能正确理解教学大纲, 熟悉教材。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指定的课题教案。教学目的明确, 要求恰当, 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注意思想教育, 教学程序合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教案格式规范, 书写文字也要端正。

第二, 强化组织教学基本功。在第一轮中考察教育学和心理学时, 我体会到教师要熟悉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教学层次清楚, 教学结构合理。注意学法指导, 能激发思维,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同时要精选练习, 作业布置批改及时, 认真, 规范。及时辅导, 因材施教。

第三, 修炼语言基本功。在第二轮讲题比赛时, 我体会到:如果教师普通话流利, 声音有磁性, 语速恰当, 学生会更喜欢听讲。教师若能正确使用名词和术语, 语言清晰准确, 具有启发性、逻辑性、趣味性, 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 磨练板书基本功。板书时, 布局合理, 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字迹工整规范。让人看了有一种愉悦的心情, 有一种美的感觉, 学生自然也会喜欢看黑板了。所以平时我们做老师的要练练字, 上课时也要有意识地把字写得更好, 格式更规范, 做学生的好榜样。

第五, 苦练作图基本功。作图要求教师能正确使用各种教具。绘图顺序规范, 迅速, 大小适中, 美观大方。能徒手绘出较正确的草图。具备熟练简笔画技能, 随手画出各种物品, 画图辅助教学, 增强教学直观效果。如本次竞赛讲题环节中的第3题, 就是作函数的图像。此题重点是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 最后得到一条光滑的曲线。教师首先分析题目的隐含条件是说明图像在第一象限或者在第三象限, 又知图像还经过原点, 所以得知画图时取点, 以原点为中心取对称点, 解决了教学的一个难点。但对学生来说取了点, 把点描到坐标系里去, 也是难点。还有一个易错点, 就是学生描点之后, 用尺子连线, 连成一些折线。即使会画的图, 我们也有画的好看不好看、标准不标准的区别, 我们做教师的, 要想把图画的美观, 平时也必须多练习画图, 提高画图的基本功。

第六, 加深解题基本功。解题基本功, 主要要求教师能在规定时间内, 编拟出制定有用的试卷。并能进行试卷分析。会设计试卷的双向细目表, 试题一定要能扣住教学大纲, 知识覆盖面广, 重点突出, 难易得当, 有一定的梯度。

三基础课数学教学基本功大赛的成效

通过比赛后, 我们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 我们数学组的老师更爱学习了, 更爱反思教学了, 研讨的气氛也更浓了。我们要学习名师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巧, 但不能全搬全套, 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吸收精华。同时, 我们也知道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心态也是获得的好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

虽然比赛过程是艰辛难熬的, 但收获还是多多的, 如果还有机会, 我愿意去参加比赛, 使自己在比赛中不断地进步。我也相信, 多参加比赛, 下次比赛时, 我将会显得更冷静、更从容, 赛出更理想的成绩;多参加比赛, 也可以激励我去不断地学习, 从而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为教育事业贡献我的微薄之力。通过教师基本功比赛, 能使教师们多思考、多反思、多交流、多讨论、多总结, 从而筑牢教学基本功,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摘要:笔者参加了2014年广州市首届中职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竞赛活动。竞赛的主题是“中国梦·园丁美”——打造优秀双师型中职教师队伍。通过比赛, 笔者认识到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端正态度, 与同行团结协作, 共同进步, 筑牢教学基本功, 才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关键词:中国梦·园丁美,筑牢,教学基本功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 (第四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杜殿坤译)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3]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教师教学基本功 篇2

一、知识、技能方面

(一)语言

1、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能按音序查字典。能熟练掌握400个音节,发音准确。

2、能用普通话教学、交流,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阅读

3、具有阅读的基础知识,能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文艺等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教育专业理论读物。

4、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的字典、词典和一般工具书。

(三)书写

5、会写符合规范要求的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握笔运笔正确,笔顺笔画准确,字迹端正。并达到一定速度要求。

(四)表达

6、具有语言表达的基础知识,能正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在较大场合发表即兴演讲,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7、具有写作的一般能力。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各种常用实用文;会写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教学经验总结和实验报告等。

8、能选择、改编、创作儿童小故事。

(五)计算

9、具有算术、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一般运算、解析能力。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四则运算,运用常用的速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会用算盘和计算器。

10、能较熟练解决实际生活和农村生产中的估算问题。

(六)艺术

11、具有音乐、美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一些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常识;对环境和艺术作品有正确的感受美,欣赏美和鉴别美的能力。

12、会画阔笔画和简单的铅笔画、水彩画;会写黑体、仿宋两种美术字;掌握报头设计的基本方法,能按指定题目设计图案,能制作小工艺品。

13、掌握基本的歌唱技能,能识乐谱,会演唱一般歌曲,会演奏一种简易乐器。

14。具有一般的体育、运动基础知识。掌握跑步、跳跃、投掷和常见球类的简单的运动技能。

(七)科技

15、具有一般的自然、社会和生活科学知识,熟练本地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16、掌握防近、龋齿,防常见病一般卫生保健知识和急救护理技术。

17、能规范地操作教材规定的一般的学科实验,自制小科技作品。

二、课堂教学方面

(一)备课

1、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了解所教学科的全程教材的编排体系,能抓住教材的重点、特点、难点,并能熟悉任教年级的有关学科教材。

2、能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计划,编写规范、实用的教案。

3、能根据教学需要制作简易的教具、学具,包括做模型、制标本、防制图表等。

(二)上课

4、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能独立的组织好课堂教学。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坚持使用普通话上课,注意教学卫生,完成课时教学任务。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会合理实用教学手段和运用现代化常规电教手段辅助教学,能正确熟悉地指导、组织学生使用学具。

6、能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运用板书,做到目的明确,安排合理,书写规范。

(三)作业和检测

7、能独立设计作业,内容恰当,负担合理,批改正确。

8、能独立组织教学质量检测,会采用多种方式了解教学效果,并根据反馈信息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活动。

2008年9月

实验小学教师教学板书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板书是教师为辅助和强化课堂教学而写在黑板或写在投影片上的文字、符号或图形。课堂教学板书一般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提炼加工过的语言等,由于板书是高度概括和提纲契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浓缩,它对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复习巩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板书应该书写及时,字迹规范工整,美观大方:

一、教学板书应书写及时

上课前对板书就要有周密的安排,上课时教师按照预定的步骤及时,适时的书写。

二、教学板书应书写规范

必须按照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简化字表》正确书写,字迹要写得工整、清楚。切忌潦草,避免错别字,不要自造字,更不能随意简化,以防误导,产生不良后果。

语句要力求简明、精炼。要在有限的板面上容纳较多的内容,传播更多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板书语句的选用上下功夫,力求简明,精炼。争取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复杂的内容,要抓重点、抓关键,莫要不分重轻、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辛辛苦苦写了一黑板,到头来缺少的仍然是重点和关健,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板书应美观大方

板面要做到干净、利落。板书就是任课教师在黑板上绘制蓝图,这幅蓝图新不新、巧不巧、美不美,关键在于教师的巧妙安排。因此,教师在板书时要对板面上书写的位置、字体的大小、间距的宽窄、排列的次序以及标点的运用等细节问题都要周密考虑,合理分配,科学编排,力求做到干净、利落,使板面这幅蓝图更加绚丽多彩,发挥出它应有的辅助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小学语言文字工作基本要求

一、教师普通话的要求

1、凡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在教学和集体活动中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否则不得参加教学评估,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为先进个人。

2、鼓励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教师在教学和集体活动中说普通话。

3、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和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的一项条件。4、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担任了教学任务的教师普通话应不低于二级乙等,鼓励语文教师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二、学生普通话的要求

学生在校园内说普通话,鼓励在校外也使用普通话。

三、教师对外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

四、印刷的文件。宣传材料,颁发的奖状、奖品、证书,制作的各种标牌、课堂板书、各种教具、板报、宣传栏,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错别字。学校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文体活动的会标、标语、请柬等用字,必须达到文字规范要求。

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知识教育和用字规范基本功训练。

城南实验小学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2010年9月

实验小学教师课堂守则

一、课前必须认真备课,上课时应持教案和其它教学用品进入教室。

二、每节课前约五分钟到达教室门前,督促学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的一切准备工作。

三、课堂上不准吸烟,不准向门外张望,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不得随意离开课堂。

四、上课时应衣着整洁、大方,给学生以严肃和谐之感。

五、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谈吐文雅,行为文明。对于违犯课堂纪律的学生,可视其情节用眼神、手势或语言加以提醒、制止或批评,不应动辄大声训斥,影响授课。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严禁罢教。

六、无特殊情况,上课时师生均不得接受外人来访。

七、上课时,对全体学生应一视同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八、下课铃响后,应立即停止课堂活动,按时下课,以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和下堂课的正常进行。

九、下课时要整理好教学用品,放回原处,以便于保管和他人使用。

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解读 篇3

[关键词]教学 基本功 解读 学习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068

基本功是“从事某种工作所需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工作当然有其必须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必须掌握的基本的技能是什么?过去我们评价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很好,就说他字写得工整、漂亮,普通话说得标准,课讲得清楚。长期以来,“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技能,是教学的基本功。

但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尤其随着人们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它也在不断充实着新的内容。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网络培训课程《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就提出了教师的七项新基本功,分别为语言交流基本功、教具使用基本功、教学实施基本功、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教学资源开发基本功和教育教学研究基本功。当前在各地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有不少争议和问题。本文试图对此做一梳理,提出自己的浅见。

一、从通用和专业来解读

基本功在不同的学科中,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怎样的,哪方面的更加优秀的基本功。如果语言学科的教师在语言交流方面有特长,会有助于学科的教学。但学科的教学不单单是本门学科的教学,作为教师也不能只侧重涉及本门学科的基本功的学习,一个优秀的教师,在各种基本功的素质能力储备方面是平衡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他会在本门学科的不同内容教学当中,展示自己的不同的优秀的基本功,是一种动态的优秀,是整体与个体的有效结合。

二、从“教书匠”和“组织者”来解读

过去人们普遍地认为,教师总是某一门具体学科的教师,教师的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特定学科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在特定学科内容的检测、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以,教师的基本功仅是单纯的“教书匠”基本功。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转变。首先,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在一种良性的、合作的、对话性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其次,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带来了个体差异的日益显著,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并针对不同个体有效地组织教学,协调与学生关系并且解决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第三,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最具革命性的举措之一,但综合实践课没有课程标准,也没有教科书,需要教师结合本地特色创造性地开发,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探索、实践。这一切变化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创设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的能力,即组织管理基本功。

无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基本功”、“安全教育指导基本功”,还是“与学生的交往的基本功”、“突发事件的处理”,都属于组织管理(团队)基本功。

三、从“课本”和“课程标准(大纲)”来解读

是“解读教材的基本功”,还是“课程开发基本功”?过去各学校使用的都是“人教版”,后来有了“教学大纲”,但教材仍是“大一统”。再后来有了“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放开了,版本比较多。但无论哪个版本,都有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管着,版本只是完成课程标准的一种方式。传统上,教师是“教教材”,书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而新课程要求“用教材教”,只把教材当个例子。所以,教师必须从“解读教材”上升到“解读标准”,具备“课程开发基本功”。

新教材,无论是哪一种版本,其内容的综合性、弹性都很大,对不同地区、不同班级、不同程度的学生而言,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这就需要教师的驾驭和取舍。即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对课程“微调”,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重组、挖掘、扩充、超越。此外,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立足“预设”,巧于“创新”,这就更为课堂“不确定性”与“生成”的发生留下了足够空间,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设计和开发能力。否则,一旦这些“不确定性”与“生成”发生时,教师就会惊慌失措,乱了方寸。

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出现,对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而且要会“编”书,不仅要考虑怎么教的教学问题,更要思考教什么的课程问题。为了成功地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也需要教师具有基本的课程开发基本功。

四、从“教”和“学”来解读

传统的“教学实施基本功”直接服务和作用于课堂教学。当教师在引领学生走进教学时,需要语言交流的基本功作为核心,在建立学习组织活动时,教学课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在考验一个教师自身的各项基本功修炼程度的高低,一个优秀的教师会用自己的基本功合理、恰当地处理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会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纳入自己所掌握的基本功的范围之内。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会用他的语言交流的基本功,展示他的语言技能与技巧,引导学生快乐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或者利用教具展示基本功,生动有趣地对课堂内容具体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任何一个教师可以做到的。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因为教师就是“教”的一方,学生就是“学”的一方,教师通常高高在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新课程理念下,“有了学习者才有了教育者”,意味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如果学生能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完全可以不到教室,或者学校里来。教师先要研究“学法”,把“教法”建在“学法”这个扎实的地基上,才能有效和高效。所以,学生学习指导和教学评价(反馈)都是教学实施的必做功课,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都属于教学实施基本功。

五、从教学工具的变化来解读

从粉笔、黑板和传统教具,到“电脑+投影”,到信息网络,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三字一话”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能够努力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合格中小学教师的标准之一。“一话”提升为语言交流基本功,仍占据基本功中老大地位。

“三字”的使用却发生了变化。板书仍然是课堂教学中重要“帮手”。借助板书,教师可以清晰、简要或生动形象地呈现出要求学生掌握和学习的内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规范、美观、整洁、流畅的板书,不仅给学生一种美感,而且对学生把字写规范、写清楚、写整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现在软笔代替了粉笔,在交互设备中,手指也是书写工具。因此,“三字”中,粉笔字必将成为历史,而其他俩字,钢笔字的用途和使用范围也在逐渐缩小,毛笔字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更加遥远。由此看来,过去的“三字一话”基本功可缩减为“一字一话”。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教师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网络以及进行课件制作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准备的第一个新的基本功就是在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日益成为国际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借助网络,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工作,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信息技术已经从“教学工具”转身为“平台”,所以,基于教室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必定要转变为基于网络的网络教学的基本功。

因此,我认为教师基本功可以分为语言交流基本功、课程开发基本功、组织管理(团队)基本功、教学实施基本功、教具(教学平台)使用基本功(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基本功。教师基本功的修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不仅受到个人素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教育这个大环境的锤炼,自己的学习提高,同事的监督促进,都会影响到自己基本功的修炼,如何处理好这些因素的关系,才是个人基本功能否有效快速提高的关键。

(责任编辑 韦淑红)

谈教师信息化教学基本功训练 篇4

但是,现实的教师队伍对信息化教学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却不容乐观。尽管教师都较年轻,学历也很高,有的还是计算机专业毕业,而且多半取得了计算机合格证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所以,不妨把运用这些技术的能力纳入到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中。过去提倡教师“三项基本功训练”,情随事迁,现在应提倡“四项基本功”训练。

一、先解决认识问题

计算机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即使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否则会在新技术面前手足无措。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一般情况下我们所掌握的操作程序,往往都停留在简单的层面上,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应用仍然需要深层次地探索。

诚然,教学中所需要和运用的信息技术,并非那么高深和复杂,但存在着一个“手熟”的问题:操作讲究速度,一味地“慢条斯理”,势必影响教学效果;熟能生巧,计算机操作,需要常动手,不断摸索,才能达到手急眼快,运用自如的程度。所谓“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所以,无论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还是经过短期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教师,毕业证和合格证只能说明往昔,都有继续学习、继续训练的必要,至于对计算机技术只略知一二的教师,更需要学习、训练。

二、保证训练设备

应提供设备,信息化教学,关键在设备。计算机师机比、生机比,多媒体录播、卫星接收、网络控制等设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设备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志,而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是衡量教师整体综合素质的标志。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首先要提供相应的条件。师机比要达到1:1,这样才能随手用、随时练。对于软件装置比较简易、功能不健全的计算机,需要适时更新或调配。

三、坚持自学、动手、应用三步训练方法

对于信息化教学基本功训练,行政信息部门、培训部门、学校与教师个人四方面有必要协调一致,在每年的学期初纳入培训计划。学校方面应根据培训计划为教师安排时间,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训练内容;行政和培训部门每学期有必要举办讲座或信息化教学经验交流会,一方面,传递新的信息,让教师及时了解信息化教学“前沿”发展动态,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通过经验交流,解决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推动整体训练工作,信息化教学涉及许多程序问题,仅靠摸索是不够的,需要“点拨”;学校方面应举办经验交流会,推举技术较强的教师做中心发言或现场演示,现场演示是直观的,效果会更好。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所谓技能性,即操作性,也就是实际动手能力。如何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有人总结提出:自学、动手、应用三步训练方法,信息技术需要动手、操作,只有亲自动手,才能掌握,常动手、常演练,才能手熟,才能运用自如。所以,在宏观了解的前提下,仍要做到坚持自学、动手、应用三步训练方法,这不仅是训练的有效途径,而且将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决定因素。

四、制定考核、激励机制

引导、激励教师加强基本功训练,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激励措施。才能使这项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要有考核制度,也要有相应的奖励措施。适时总结、表彰,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培训计划 篇5

沿河四中:刘庆虎

为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关于印发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师发展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一、2013年培训目标和任务

1、分层培训。

1-5年教龄的教师,依托教案备写、笔记摘抄等强化训练,能够流利、工整、规范、美观的书写钢笔字;依托课堂教学强化训练粉笔字,通过临帖提高毛笔字书写水平。1-5年教龄教师会做PPT课件,并能初步运用于教学;微型课做到普通话较为标准、教学语言较为生动,课堂讲解基本清晰,教学设计基本合理。在上好汇报课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标准为主要依据完成达标课验收。

6-10年教龄的教师在搞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初步实施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即: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课堂语言准确规范;启发教学设计较好,板书设计清晰;能尝试采用新教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能较为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承担本学科的公开课。年以上教龄教师实施教学研究和评价能力的培训。即:能适度把握前沿教科研动态,能理解新课程标准,整合使用教材;能命制较为有效的学科试题考查学生;基本能承担课题研究,能指导引领其他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娴熟驾驭课堂,熟练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好示范课或优质课。力争本至少达标30%。

2、全员培训

实施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达标培训。达到:基本明确任教学科的性质、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教材的基本特点,能全面把握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2013年全员参与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达标手册学习。

通过广泛深入开展精读教育经典书籍活动,培养教师正确的教育观,提高教师文化修养。

二、培训形式

按照“全员参与,分层培训、整体提高、滚动发展”的原则,通过片区、校本、个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通过组织学习、撰写笔记等方式,使每位教师深入了解本次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提升培训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了解自己所处教龄段需要重点提升的内容及达到的标准,并做好准备,全身心投入到此次达标活动之中。确保达标活动顺利实施,如期完成。

2、摸清教师教龄结构,制定校本培训工作总体规划和计划,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和个人发展目标。

3、按照一定比例额预算培训经费,多方筹措资金,为教师订购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达标手册,字帖、描红本等,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二)、实施阶段 1、1-5年教龄教师。以“三笔字、简笔画、课件、微型课”等项目基本功训为内容,钢笔字和毛笔字以规范的描红仿贴为主,作业量每周2篇毛笔字(4开),3篇钢笔字(16开)简笔画每周一篇(A4纸),课件每2周一件。微型课以一个教学片段为单元,侧重于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教学语言及板书设计等能力的培训,每学期每人至少完成5节,按书面材料和学校记录计算。(注:每学期按14周计算)。培训方法:三笔字、简笔画、课件的训练提高,以自修为主;学校定期安排有特长的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微型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相互讲课、相互听课、相互评课,共同促进。可以积极联系片区开展竞赛或展示活动,促进基本功有效提高。2、6-10年教龄教师。(1)、培训要求:积极主动的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一学期主备课不少于5节;指导同事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技巧,一学期研究解决一个能力模块的小专题研究;听评课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0节;组织交流课每人每学期不少于2节。(2)、培训内容:教学设计技能,运用语言技能,设疑和提问技能,板书小结技能,组织驾驭课堂教学技能及多媒体应用技能。(3)、培训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把理论培训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以片区成立集体备课组,通过个体和集体备课、听评课、交流课,小专题研究等实现培训目标。3、10年以上教龄教师。(1)、培训要求:每学期命制两份本学科检测试题,会排版,试题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特色,体现知识、能力与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能写出高质量的试卷分析及学生学习评价报告,每学期不少于1篇;每学期承担1-2名青年教师的结对帮扶任务,并取得一定成果,帮扶期间要做好相关资料收集,以备查阅。每学期至少上1-2节示范课。(2)、培训内容:教学评价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3)、培训方式:以校本培训、自身研修为主,听取专家讲座,参与集体调研,组织外出培训。

4、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达标培训。(1)、达标要求:从2013年秋季,我校将全方位组织教师利用假期时间熟悉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达标活动。2013年7-8月要求全体教师利用假期时间熟悉课程标准。

教师教学基本功 篇6

关键词:科学教师 教学基本功 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因而科学教师不仅应具备所有教师都具备的课堂教学(诸如备、讲、批、辅、考、评研等)、“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即规范字、普通话)、语言表达(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针对性、条理性、启发性、生动性、审美性、独创性等)、电化教学(器材操作、软件制作及适时使用等)等基本能力外,还应有其自己的职业特点和基本素质。

一、探究能力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科学教师要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保护、保持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首先要热爱生活,永葆一颗不泯的童心,参与孩子们的科学学习,诸如一起捕捉小动物、一起种植花草树木;再则养成凡事爱问“为什么”的问题意识、“怎么解决”的思维习惯、不弄清楚不罢休的探索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提高了。

二、学习能力

“加强学习”是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会学习、善于学习、能够终生学习相对科学教师而言则意义更加深远。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仅喜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而且思维活跃,提出的问题往往让老师意想不到、始料不及。老师一次、两次答不上来还情由可原,如果经常答不上来,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将大打折扣。因此,科学教师不仅要像其他教师那样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课改经验,学习课标、教材和教师用书,而且要博览群书,使自己具备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

三、动手能力

一要会做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这里的“会做”,不能肤浅地理解为只要能够照葫芦画瓢完成了实验就算会做了。这里的“会做”是指对每一个实验的目的、材料、技巧、时间、效果、注意事项甚至改进方法都心中有数,操作规范,得心应手,并明确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二要会制作简单的教学具(如模型、标本)或对已有的器材进行合理改造。能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简单、实用的教学材料,是科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三要会引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种植饲养、科学考察、制作加工、查问资料等等动手实践活动。教师不仅要亲身参与,而且要随时掌握和调控学生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四要会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够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四、观察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础,而在小学阶段则以观察为主,且多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它是小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活动方式。这就需要小学科学教师一是自己会观察,二是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活动之前,要明确为什么观察、怎样观察;活动时,要让学生充分地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外部特征;不仅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善于透过表面看本质。通过观察活动,要使学生逐步明白:(1)要综合运用感官;(2)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3)探究能力、科学素养是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而内化形成、发展的;(4)观察必须全面、认真,只有尽可能多地收集事实,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5)学会记录,能够用文字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对象;(6)学会统计和比较,自己观察的结果与他人观察的结果相比较,相同点、不同点有哪些?说明了什么?

五、表达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中一些看似浅显的规律,其背后常涉及到一些深奥的科学道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适时适度地讲解,将学生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所蕴含的科学道理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并且能使学生爱听、听懂、乐于接受。小学科学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自行构建知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有的老师不敢讲解,怕别人说他又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了。有的不会讲解,一种表现是将科学课上成了物理课或化学课、生物课,学生不知所云;一种是低估了学生,怕学生听不懂、看不明,反复讲解、反复示范。再则,儿童充满了幻想和好奇心,总会提出许多诸如“太阳为什么是圆的”等问题,我们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愿望,讲一些自然界中的未解之谜,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在提高我们自己表达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刻意锻炼他们,将自己想的、做的、看的、听的问题或实验或现象或结论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流畅地表述出来。

六、绘画能力

科学教师不仅要会写,写教学案例,写实验报告,写教学论文,写制作说明等等,而且要会画,能画简单的挂图、线路图、说明图、流程图,能绘制投影胶片,能办科技板报或科普专栏。这些基本功是科学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

教师教学基本功 篇7

一、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发展的必要性

(一) 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相关理念

1.《明天的教师》一书中提出教师专业学习的课程计划至少包括5个方面: (1) 把教学与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来研究; (2) 学科教育学的知识, 即把“个人知识”转化为“人际知识”的教学能力; (3) 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知识和技能, 即能够创造一种集体氛围, 使各类学生都能学习并得到发展; (4) 教学专业独有的素质、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 (5) 各方面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2.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指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化, 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念转化为方法的能力, 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发展的综合水平, 既要做‘经师’, 又要做‘人师’。这些都是对教师职业的特别要求和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最好诠释。”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马力在北京市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上提出了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的概念和内容。她认为教师的能力包括: (1) 娴熟地驾驭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2) 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 (3) 问题解决即行动研究能力; (4)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5) 批判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1.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重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由教师为主转变为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2.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指导者、促进者。

3.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被灌输对象转变成知识意义上的主动构建者;由被培养成统一规格的人转变为尊重差异、发展个性特长的人。

4.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由保持教师的权威变为建立融洽、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即教学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而教师则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得到发展, 体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由此可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 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必将被赋予新的内涵。

二、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变化

(一) 对现行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

现行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突出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 总结了过去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历程的经验与教训, 以当今的时代精神和国际化学校体育教育的视野, 整合了学科、社会、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 也是综合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人文本位为一体的素质教育理念的综合表现。具体地讲, 第一个理念为,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二个理念为,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第三个理念为,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四个理念为,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由此, 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已成为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变化的核心内容。

(二) 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内容

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 使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基本功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 而应在继承传统的体育教学基本功的同时, 不断依据新的理念和教学需求, 进行发扬、转换、创新、提高。下表即为笔者对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认识和理解。

三、提高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策略

(一) 在实践中勤学苦练

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 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勤学苦练, 才会提高;是凭借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合理应用, 以及运动体能的表现来评价的。因此, 只有勤学苦练、扎实掌握, 才能熟能生巧。结合体育教学项目内容繁多, 练习方法手段不尽相同, 教学资源、教学对象差异性较大等特点, 体育教师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勤加练习, 做到“拳不离手、令不离口”, 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由单一到综合、由普通到特长, 力求各项基本功项项精湛。如, 不仅要在口令指挥、口哨应用方面做到正确、规范、到位、洪亮, 用以合理指挥调动队伍;要能够在脱离音响设备后, 口令指挥800人的广播操, 让学生能辨别出集合的哨音、开始练习的哨音、停止练习的哨音;还要能够做到哨不离口, 连吹两遍广播操。

(二) 在培训中快速提高新旧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要求对照表

1.听专家、名师关于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专题讲座。通过专家、名师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案例的分析, 以及针对教学决策和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 逐步掌握、积累体育教学基本功的相关经验。

2.借助“传帮带”, 快速提高实践能力。“传帮带”也被称为“师徒结对”, 青年教师通过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子, 采用听课、评课、教学经验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 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教学基本功的水平。

3.积极参加体育教研组的校本教研, 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形式, 展开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合作研究, 这也是一种立足本校的、快捷高效的促进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的校本培训。

4.参加短期集中式的体育教师培训班。培训班的培训时间可长可短, 培训内容主要针对体育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这种培训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培训内容正规、与时俱进, 符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二是学习时间相对集中, 便于教师深钻、细学, 以及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

5.观摩省、市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评优课, 并认真参与评课。 (1) 要端正观摩态度, 虚心细致地观察、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 使自己从多方面吸取营养, 改进、扎实教学基本功; (2) 认真记录同行教师特色、创新之处, 如果条件许可, 还可以进行摄影、摄像, 并将影像资料保存; (3) 在听取同行教师的评课建议后, 要互换角色, 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 运用这种教法手段, 能否胜任, 并加以分析, 通过逐步积累,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三) 教学中深刻反思

深刻反思是体育教师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 也是体育教师提高教学基本功、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方法包括:

1.总结反思。主要总结、反思在教学过程中, 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的表现水平、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如, 在学生集合队伍时, 什么情况使用口令, 应该怎样喊;什么时机用口哨, 应该怎样吹;什么时候将两者结合使用, 才能使学生能有序、快速地集合。

2.对话反思。主要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研讨交流、与学生的对话交流, 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如, 讲解示范在什么时候讲, 讲什么, 怎么讲, 学生如何站队可以便于观察, 这些都需要以学生情况、教材内容特点和教学时机为依据, 并尽量在准确、合理的前提下, 使语言表达更加有效出彩。

3.录像反思。该方法是教师通过录像再现教学过程, 让自己以旁观者的身份,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 可以获得“旁观者清”的效果。通过观看录像, 教师可以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 反思评价自己主要教学环节所体现出的教学基本功的水平, 以及需要进一步提高完善的策略。

(四) 在参赛中勇于展示

教师教学基本功 篇8

一、教学基本功的两个层次

在普遍意义上说的教学基本功指的是“普通课基本功”,大致包括三类能力:一是基本的表达能力、技术,如“三字一话”、基本的信息技术等,能讲授,能板书,能制作课件;二是基本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活动、维持纪律、与人沟通、处理问题等能力;三是教学实施能力,包括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掌握教学流程,能完成备课、上课、布置并批改作业等任务。这些教学基本功所保证的是教师能完成基本的课堂教学任务,但不能保证教师教出精彩的好课。这些知识与能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手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差距。

根据初步研究,我们认为更高层次的“优质课基本功”包含了三类能力:一是对学科思想与体系把握的能力,能够吃透教材,把教材放到学科思想与体系中去;二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过程的把握能力,了解学习不同类型的知识,学生各需要怎样的心理环节、步骤、梯度方能掌握;三是在前两种知识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的思想和套路的把握能力。这三类知识与能力构成了普通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差距。

二、制约“优质课基本功”的瓶颈因素

1.“优质课基本功”本身并不容易获得,潜在构成“优质课基本功”的核心知识在当前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中是相对“缺失”的

首先,关于学科思想与体系的知识。对学科思想与结构的把握,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例如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理解,在专家教师的头脑里,其含义或许是“只要是三角形,无论三个角的大小怎样动态变化,三角之和始终为一常数,即180°,这反映出图形背后的一种制约的关系”。而在普通教师的头脑里,其含义可能仅仅是一个公式“∠A+∠B+∠C=180°”或“三角形内角和不就是180°吗,这有什么好讲的”。基于后一种认识,教师的教学很可能是讲例题,做练习;基于前一种认识,教师则可安排学生体验三角形的动态变化,猜测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否为定值,值是多少,并验证。教师理解的深度不同,教学发挥的空间是不同的。这是一个“专业功底”的问题。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基层教师,在大学里所接受的多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式的教育,毕业时就可能把大部分记忆内容还给了教师,很难说对学科有深刻的理解。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往往默认基层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过关的,而鲜有对其专业知识方面的考核或培训。

其次,关于学习心理过程的知识,在职后教育中也是比较稀缺的。例如,以现有水平为起点,掌握一个新的概念或规则,学生的认知是要迈过几个“小梯子”的。学生要迈过的几个“小梯子”是什么样的?“小梯子”之间的梯度有多大?这些问题,就是学习过程的问题,不弄清这些问题,教学设计便缺少依据,变得十分盲目。遗憾的是,职后教育并没有给基层教师提供这类真正实用的知识。课程改革专家所提供并传播的更多是诸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而非诸如“学习心理过程”的规律。

最后,关于教学设计的思想和套路。理论研究者尝试用“任务分析”的方法分析教材,按照“知识分类说”及信息加工理论刻画学习心理过程,提出一些有启发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专家所提出的教学模式,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布卢姆的“指导式教学”等,让基层教师有一种或过于机械,或脱离学科,与教学实际隔了一层的感觉。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专家教师,各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套路(深入比较后会发现他们的教学思想和套路,有许多相通之处),之所以能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套路,是因为他们对学科思想、学习心理及教学方式等有一个长期的学习和摸索的过程。对普通教师而言,向专家教师学习是专业成长的一个捷径,但对于学科思想、学习心理等知识,也需要自己去学习和摸索。

2. 教师负担重,没时间、没动力,也没太多机会去学习提高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平均一天要上三节课,看管一个早自习,还要完成当天的备课、默写、订正、补差、护导、看饭、作业批改等事项,一天的工作会令他疲惫不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状态大多如此,教师一边开会一边批改作业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会迫使新教师去花大力气获得基本的工作能力,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一旦适应,他们便很快进入专业发展的停滞期。他们太疲劳了,有空闲时间,与其学习,不如休息。只有少数喜欢钻研、勤于读书的教师,才能突破这个停滞期,悟出学科思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总体来看,对于大部分普通教师而言,他们缺少时间、动力、机会去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是相对停滞的。

三、“优质课基本功”的“精细培养”策略

1. 建立平面化的激励机制,解决教师负担重,缺少时间、动力、机会的问题

教师负担重,缺少时间、动力、机会,其背后有制度、体制方面的原因。我们正在做的是:规范教学常规程序,确保日常教学水平;同时,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学习的动力、机会。我们采取激励机制,主体是金字塔式的,从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到特级教师,越往上人越少。这种激励的方式,对于广大的一线普通教师作用有限。现在我们正在建立一种平面化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的、有才能有付出就会得到认可的机制。

例如,基层学校让每一位教师申报讲座,在校内对全体教师开讲,把讲座纳入学校“十二五”的实践课程。现在我区98门区级培训课程中,就有三十多门一线教师开设的课程。这样,教师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研究价值会得到认同,有想法有才能的教师也会涌现出来。这便是一个平面化的激励机制。

2. 攻关专家教师必备的“核心知识”,对全区教师进行“精细培养”

不获得关于学科思想、学习心理、教学设计的核心知识,不具有“优质课基本功”,无论哪一级职称的教师,其水平可能都是停滞在普通教师的水平上,其教学方式可能会一直停留在“讲授—练习”的方式上。唯有获得这些核心知识能力,教师才能更好地吃透教材,领会学习心理过程,更加自如、有效地组织教学。唯有大部分教师获得这些知识能力,一个地区的教育才能实现升级转型。如何做到这一点,是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转型期区域“精细培养”优秀教师》课题的研究目标。我们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一是发现不同层次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差距点及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我们正在着手开展调查,争取完成一份或几份调查报告,画出差距点及缩小差距的详细图表(分学科)。

二是研究梳理构成这些差距点的知识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科思想、体系以及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方法;知识分类学、学习心理过程模型;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模式;专家教师的教学经验。我们组建研究小组攻关研究这些知识,初中语文、小学数学两个小组的先期试验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教龄3~5年的新教师一旦掌握教材分析的思路和做法,便能变通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出有水平的“家常课”,试验成果让我们很受鼓舞。同时,我们发动教师参与申报课程,激励他们一同研究、归纳。现在,在第一轮区级89门培训课程中,已经有二十多门构成这类“核心知识”的课程。

三是为最需要的教师提供知识能力的培训。我区第一轮“十二五”教师培训已将课程配成套餐,配置到了各个培训班中。这个培训的特点是“课程超市,学分银行,组班配课”。从第一轮培训开展的情况来看,实现我们设想的“将最有用的知识培训到最需要的教师那里”的“精细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接下来,我们会不断改进做法,向“精细培养”迈进。

教师教学基本功 篇9

1 教学基本功

1.1 什么是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必备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的教学技能和修养,是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包括如下内容:

(1)理解课程标准和编制教案的基本功。对所授课程有整体宏观的、正确的认识,包括课程目标、要求、课程特点、在专业中所处地位和作用、应重视的问题等。

(2)备课的基本功。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构思教学方案,组织课程内容,使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科学、合理、适用。

(3)课堂教学的掌控基本功。课堂上重视组织教学,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做到从开始到最后师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教与学,掌控课堂秩序,端正学生的学习状态。

(4)教学语言基本功。语言是教学劳动的特殊工具,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语言要求讲解完整准确、规范化、合乎逻辑、语言朴实、言简意赅,同时又要求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尤其是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5)灵活运用教学技术的基本功。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能够恰当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同时能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板书,与多媒体取长补短,有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清晰脉络的把握,能够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6)学科专项基本功。各专业教师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在本专业领域内有所建树,并能将独到的见解和科学实践融会贯通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7)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基本功。教师是“教书匠”,不是“教学机”。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思想、看法、见解去影响学生,使课程有人情味、有鼓动性。学生只有从情感上接受教师,才能认同教师讲授的知识。

1.2 如何提高教学的基本功

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才能有效提高教学基本功。

1.2.1 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1)写好教案。青年教师应在开课前准备多种教材撰写教案。教案不能多年一贯制,内容上应该不断地追求更新。

(2)做好上课的准备。要预先对课程内容进行安排,对课程有整体的把握。

1.2.2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青年教师应该大胆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同时,又不能忽略板书的作用,好的板书不仅有助于传授知识和方法,而且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3 强化教师课堂表现力

讲台如舞台,一个演员的表演效果,取决于演员的表演技巧和临场发挥,教师讲课如同演员表演一样,讲课的方法技巧以及教师的临场发挥都决定了教学效果。

(1)培养良好的教风。作为教师要更加严格遵守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迟到早退,更不能旷课。

(2)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可能并不是天才的表演家,但应该是专业知识传授方面天才的演说家。青年教师的表达应做到条理分明、生动、流畅、准确,而且要求做到严谨、缜密,同时尽可能声情并茂,生动活泼。

(3)尽量脱稿。讲课时要脱稿,不要有口头语,内容要有逻辑性,还要注意多和学生进行互动。

(4)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教师掌握扎实地专业领域知识是正确传授知识的基本,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造诣,培养敏锐的学术思维,不断地进行学习并提升科研水平,有效地促进教学和科研的相扶相长。

(5)参加比赛。用比赛来激励青年教师积极进取是向他人学习和提高自己水平的有效途径。

2 参加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经验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及技能水平,以促进高等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而基本功比赛就是促进青年教师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通过观摩和参与北京林业大学的教学基本功比赛,首先体会到教学比赛和课堂教学的不同:

(1)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比赛的对象是专家评委。

(2)课堂教学一堂课一般是45~50分钟,教学比赛时间限制在20分钟内。

(3)课堂比较小,比赛的场所比较大。

(4)课堂教学没有录像,比赛有摄像和摄影。

(5)课堂教学只有学生听课,而教学比赛除了评委、学生外,还有其他很多教师、学生等在旁听。

这一切都注定比赛要略为夸张一些,视觉效果强烈一些,更接近于演讲,或者说是表演。而表演结果的优劣,则取决于评委们的评价。因此,单纯针对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笔者介绍以下几点经验:

2.1 选题内容非常重要

基本功比赛的时间只有短短20分钟,要求青年教师讲解内容不仅要流畅贯通,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让评委们理解所讲授的内容及其重要价值。因此,选择一个能激发听众兴趣或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题,尤其能够贴近生活的专题非常占优势。例如:一名参赛教师,选择专题是通过分辨触角来区别蝶和蛾,并初步讲解蝶和蛾各自的生活习性。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科普性,贴近生活,很容易引起评委们的认同和共鸣,所以此教师在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2 理论联系实际是点睛之笔

理论联系实际,是将知识信息转化提升的一个最有效途径,是体现教学基本功高低的一个标志。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不但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专业的重要性,提高正确自我评价的能力。例如理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讲解的是深奥的流体力学原理,但却以罗纳尔多的一个完美进球所划出的弧线作为例子,清晰明了地解释了弧线产生的原理,声文并茂,完全体会不到数字和公式的枯燥感,得到所有评委的一致好评。

2.3 重视多媒体教学

在本次教学基本功比赛中,一名包装专业的教师,在讲解彩色复制色彩再现原理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网点大小的图片,让学生一目了然地认识到网点图像印刷的必要性。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充分发挥教学基本功、展示青年教师各种才能的有效途径,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

2.4 青年教师要注意教容、教态、教学语言

教师的课堂形象十分重要,教师的妆容和穿着会给评委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良好的教态应该是大方、亲切、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此外,一些细节如出场、退场、向评委致意等也特别重要。

2.5 要有设计合理的板书

板书设计布局的是否合理、科学、美观也是体现教师个人素质魅力和教学基本功的一个要素。传统黑板板书与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屏幕板书各有优势和不足,需要我们在扬长避短、巧妙整合后加以运用。因此,在比赛中,适量的板书必不可少,同时又要条理清晰,重点明确,大方美观。

2.6 比赛时间的掌控

基本功比赛的时间是20分钟,不能超时,这也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中对课堂教学掌控能力的体现,所以赛前熟练的备课是必需的。

2.7 要有总结和埋下伏笔

虽然比赛只有20分钟,但要求参赛教师要完整的再现一堂课的教学情况,因此,一定要有问题的引入,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本次课重点和难点的一个归纳、总结和复习,并要引出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埋下伏笔。这是评判青年教师对课程总结凝练能力高低的一个因素。

2.8 要调整好心态

学会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才不会紧张,临场发挥得好,轻松愉快,拿得起放得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当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磨炼,赛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3 结束语

通过参加北京林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深刻认识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工作中的价值。教学基本功比赛能够拓宽青年教师的视野,提高专业与文化素养,激发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发挥青年教师的特长,是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青年教师,提高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笔者通过参加比赛,体会到青年教师要想在比赛中胜出,必须强化一些知识和技能,把握好一些关键要素,做好每个教学环节的训练,才能在讲台上完美发挥,获得较好的成绩和荣誉。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韩霞,李庆社.现代教师的基本功[J].师道,2009,2:32~34

[3]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核心任务[EB/OL].http://www.cnsafe.org/a/shizhengxinwen/2011/0425/13029.html

[4]闫卫东,刘宾元,张旭,等.现代条件下高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内涵浅析[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3(4):19~22

[5]姜丽.谈情感交流在教学中的作用[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4,1:70~71

[6]孙胜玫,李慧友,姜艳华.青年教师怎样打好教学基本功[J].解剖科学进展,2010,16(2):187~190

[7]吕兵文,宋志强,刘进松.给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的自编健美操项目的老师们的几点建议[J].体育教育,2010,5:125

教师教学基本功 篇10

1 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1.1 高学历综合型人才

高等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拥有硕士、博士学位, 接受过规范的专业化教育, 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他们不仅思维敏捷、观念新颖, 而且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高, 因此对各种新环境适应力强, 易于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 对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他们精力充沛、记忆力好, 对各种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 授课时信息量较大, 在知识的全面性、前沿性等方面要优于中老年教师[2], 属于高学历的综合型人才。

1.2 非师范专业毕业

高等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医药类非师范专业, 未受过系统规范的师范专业培养, 因而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等教学基本功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正是因为他们来自于非师范专业, 缺乏系统的师范教育训练, 很少接受系统科学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的培训[3], 因此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 部分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缺乏, 常常出现课堂驾驭能力低、课堂教学内容生硬、教学艺术匮乏等现象, 从而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1.3 教授课程实践性强

高等医院校青年教师肩负着为我国培养医药学专业人才的使命, 教授的课程很多都为实践性极强的医药类学科知识。很多青年教师为来自于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临床工作者, 他们不仅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职责, 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而高等医药院校教授的很多课程, 实践性强, 这不仅要求任教的青年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技能, 而且还应该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

2 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现状分析

2.1 教学目的与内容

虽然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多为高学历综合型人才, 具备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 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从事教育事业之初教学经验几乎为零。而当他们正式成为高校教师后, 又因为教学时间短, 往往对自己所教授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足、把握不够, 同时又缺乏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技能与手段灵活性不足, 从而导致授课内容随意性较大, 系统性和逻辑性不完整[4]。

2.2 教学方式与方法

由于教学经验的欠缺, 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与其他高校的青年教师一样, 在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上有很多的不足。比如, 有学者研究发现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在教学组织、教学安排等教学方式方面有所欠缺, 而且他们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思维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整个教学过程还处于起步阶段, 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5]。

2.3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

尽管高等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 学科专业知识丰富, 但是很多医药类人才都是理科专业出身, 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再加上很多年轻教师由于授课经验不足, 授课过程难免出现紧张情绪, 因此在实际讲课过程中会出现语言生硬、表情严肃, 缺乏语言灵活性和幽默感。而部分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在语言表达时普通话表达不够规范, 带有方言, 这也妨碍了实际教学效果[6]。

2.4 课堂教学板书

由于多媒体技术拥有将文字、图画、声音、视频相结合的优点, 因此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在当今高校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高等医学院校中, 多媒体技术将医药学等专业学科里, 许多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内容, 变得生动活泼、浅显易懂,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 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课堂板书, 却由于使用较少, 同时缺乏相应的教学培训机制, 从而使得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在板书书写规范、板书文字功底上面普遍存在问题。然而作为经典课堂教学手段的板书教学却具有多媒体教学无法替代的优势, 能在知识提示、总结等方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7]。

2.5 教学文案设计

教学文案设计又称为教案设计, 是体现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表现之一, 教案设计能力的提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而引导青年教师重视和研究教学, 推进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培养医学生传承能力和创新思维, 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而高等医学院校的很多青年教师, 特别是临床教师以临床工作为主, 缺乏系统的教学方面的培训, 因此在如何备课、撰写教案和讲稿等教学文案设计方面有所欠缺[8]。

3 分析探讨

从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特点和基本功现状分析来看, 尽管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多为高学历的综合型人才, 接受过规范的专业化教育, 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在教学目的与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板书、教学文案设计等教学基本功方面却普遍欠缺。再加上各高等医学院校在教学管理手段和方法上面尚不十分完善, 对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培养机制和训练模式上没有制定出统一规范的标准。

针对这一现状, 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 不仅要发展健全学校现有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和训练模式, 而且应制定出统一规范的标准, 在青年教师入职前、入职后进行标准化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校级、院系级等各级别青年教师教学系列竞赛, 以此提高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引导和鼓励年轻教师重视教学、研究教学, 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 这对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高等医学院校整体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 各高等医学院校在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中, 不仅需对青年教师培养方针进行整体规划, 而且更应长期坚持开展各类教学竞赛, 以赛促教, 发挥其在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提高高等医学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牟林, 唐树戈, 王耀晶, 等.“青教赛”后对教学基本功的再思考[J].科技视界, 2015, (3) :136-137.

[2]谢云, 黎东升.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劣势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6 (7) :170-171.

[3]吴云.论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 2005, 13 (3) :270-271.

[4]宋敏.论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J].中医教育, 2009, 28 (2) :32-34.

[5]杨莉, 石焕焕.广西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及培养问题的研究[J].高教论坛, 2006, (6) :136-140.

[6]刘芳.“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后的思考[J].医学教育, 2003, (2) :37-38.

[7]陈静, 李树清.参加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 (2) :25-26.

教师教学基本功 篇11

[摘要] 高校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未来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是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使高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就要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分析,阐述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争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分类号】BI28

课题: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35。

一、高校青年教师现状

青年教师是今后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更是高等教育的传播者。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青年教师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认真做好教学本职工作。

以本人所在学校为例,学校原属于军队院校,转入地方办学后的十年间,通过公开招聘、工作调动等方式接收了很多的青年教师。目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校专业教师总数的70%,教师队伍年轻化。这些青年教师分布在全校11个教学单位,担任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从教师学历层次来说,大多数青年教师具备硕士以上学历,部分青年教师具备博士学历,他们均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是一种有效推动;从教师年龄特征来说,多数青年教师思维活跃,观点新颖,敢于开拓创新和挑战自我,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均有所帮助;从引进渠道来说,很多青年教师来自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身份特征,如企業员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公务员等,不同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也得看到,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就是缺乏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这种能力的缺失影响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转化,也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

我校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在其他高校也都有所体现,作为高校的职能部门也很早就意识到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就目前来看,多数高校已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学历、组织听查课等方式,不断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加强岗前培训工作。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高校必须组织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参加高等教育教师岗前培训学习,通过学习高校教学的基本规范、教学要求等有关知识,强化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责任,再结合普通话考试、身体检查等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1]。

注重专业能力培养。青年教师在进入高校后,其所在教研室会有计划地进行专业能力培养。通过组织集体备课、说课,讨论教学案例等方式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青年教师按时进行听课,做好听课记录,积极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图书馆设备学习、教育技术理论学习,保证今后教学过程中各类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强青年教师参与科研的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推进所学专业的理论纵深,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2]。

这些做法虽然对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帮助,但仍与理想的教学效果尚存差距,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指导还远远不够。以岗前培训为例,其内容多以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思想政治为主,有关教学法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欠缺严重,培训过于形式化;多数培训工作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青年教师无法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

三、借助教学基本功竞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正是看到了青年教师与成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和问题,很多高校也在积极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师培训方案,改革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方式,重点解决他们缺乏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实际问题。自2004年起,我校由教务处牵头,开始组织每年一届的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通过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比赛的方式,达到锻炼教学技能,加强教学交流,检验教学成果,促进教学能力提高的综合目的。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不仅可以弥补学校岗前培训中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缺失,还可以促使青年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

从学校教学来说,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在比赛过程中,通过对青年教师的选题设计、课程结构和教姿教态的观察,专家和评委可以更好地检验他们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也为学校推荐各级精品课程大赛提供了较好的素材。

从青年教师来说,通过参赛能够从语言表达、板书书写、课件制作和教案编写等方面借鉴优秀选手的先进经验,吸取失败选手的经验教训,审视自己的教学能力,取长补短,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3]。通过赛前的对各项准备工作的筹备,青年教师经历了一次全方位的教学训练,从精心选材到课件演示,从组织语言到结构设计,均需要认真、细致地安排和构思,整个参赛过程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参赛,青年教师能够逐渐提高竞争意识,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四、对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的几点建议

青年教师作为教学基本功竞赛的参与者,除了应该重视比赛的过程,总结比赛的经验外,还要正确对待教学基本功竞赛。首先,教学基本功竞赛毕竟是一种汇报式的比赛,要以比赛为契机,抓好教学方面的各项基本功。其次,教学基本功竞赛不能只重视成绩而忽略了比赛的初衷,仅仅对准备比赛下工夫,想在比赛中一举成名,崭露头角。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比赛的形式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时间安排方面较日常教学还是有区别的,比赛所取得的成绩是日常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体现和积累,只有重视平时的教学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年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1]薛素铎,李庆丰.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长效机制 保证和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0,(5).

[2]熊志勇.讲课比赛对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教师教学基本功 篇12

1. 信仰坚定,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传播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追求,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传播者。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要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的传播者,成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 读懂学生,因材施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因此,要想使学生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理论,认同教师的价值判断,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情况有全面的把握。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要掌握学生的一般情况外,还要掌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和看法,因为在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的高校,学生已经主观地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用、可有可无,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态度和看法,以及产生这些态度和看法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读懂教材,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是国家统编教材,没有区分不同高校的具体情况,而且教材内容主要是理论阐释,没有相应的案例。教材的这种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考验着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一要熟练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二要完成教材的转化升华,结合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用自己的方式和语言把教材的内容组织起来,为教学的有效进行搭建良好的平台。

4. 善于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因此,在工作中,善于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经常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在日常工作中言传身教,可以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密切和学生的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难题,比如考研、就业等人生选择问题,用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上一篇:环境伦理论文下一篇:社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