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叙事(精选7篇)
班主任教育叙事 篇1
班主任要使自己能够以一种在教育叙事中审视自我生存状态和体验教育生活幸福感的自觉态度来积极构建一种有意义的职业生活, 如此, 班主任就可以在对日常班级管理事件的审察、处理和反思中获得正确的自我认同和丰富的管理智慧。将叙事研究应用于中小学班主任职业生活中使其成为 班主任个体的日常行为习惯, 是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自我叙事: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印迹素 描
班主任自我叙事是班主任个体对自己所遭遇的班级管理、教学事件的回忆与叙述, 其实质是班主任通过再现教育事件来验证和反思自我的班级管理理念和具体实践行为, 从而在汲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和实现个体身心平衡。换言之, 班主任自我叙事就是班主任对职业生活的通俗表达和对成长经历的微观记录。
“了解世界和了解自我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叙事。”[1]班主任将那些尘封在个人历史时空中的生动故事讲述出来, 既是对自己以往教书育人岁月的美好回忆, 也是在记述班级管理故事的过程中梳理班级管理的经验脉络和概括个人独特的管理风格。倡导班主任进行自我叙事的出发点是通过班主任的叙事反思来对班级管理和自我状态有一个 理性的认识, 终极点是以有效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来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
班主任自我叙事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 叙事者身份的双重性。在我国中小学, 班主任往往积“教学者”和“管理者”两种身份于一身。“在教学中管理, 在管理中教学”的复合型角色决定了班主任的教育生活世界是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融合体, 班主任的教育故事是教学事件和管理事件的统一体, 那么, 班主任自我叙事其实是班主任两种角色的“交融”与“演艺”。第二, 叙事内容的意义性。叙事是借助于典型事件的微观阐述来观照整个教学生活图景, 它的“生活性”来源于对事件的“原貌”呈现, 是叙事内容的“意义”归宿。班主任所叙之事是其经历过的教育事件的真实再现, 典型性和生活性是其重要特征。班主任自我叙事的直接目的就是要使班主任在回忆那些具有丰富意蕴的教育故事的同时, 去探寻深藏在其生命深处的自我确证与人性价值。第三, 叙事程度的适切性。班主任自我叙事只是对个体经历的梗概叙述和对现场感受的心境描写, 要努力避免“为追求叙事的精确而过度‘深描’”[2], 致使叙事文本内容显得主次不分、层次紊乱。叙事程度的适切性在于对诠释事件“意义”的把握程度。
此外, 班主任需要正确辨析“叙事”与“叙事研究”的异同:“叙事”重在故事的再度呈现和叙事主体的感性表达, 而“叙事研究”则重在故事的事理分析和叙事主体的理性宣扬。班主任自我叙事是其教育生活世界的敞开和教育实践印迹的素描, 而班主任自我叙事研究则是对班主任教育生活经验的深化和独特教育人格的建构。后者才是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应然举措。
二、职业价值:班主任身份认同的叙事呈 现
班主任作为一种教育职业, 是学校组织系统中的基层管理者。但现实情境是, 中小学班主任的设置却是“一岗多职”, 其职业化色彩被过度淡化。担任班主任的学科教师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 又要致力于班级管理秩序的维护和班级集体竞争力的提升, 以致于有学者连对“班主任专业化”这种提法都产生了怀疑, 认为其“尚有待论证”[3]。班主任专业成长不等于班主任专业化, 前者强调班主任的成长需要规范性和法理性的制约, 而后者只是一种人为性的结果预测。
班主任必须清晰地认识自我角色的定位, 努力缓解甚至消除“学科教授者”和“班级管理者”双重职业身份带给个体的张力。班主任身份的正确认同不仅是班主任顺利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和成功实现 班级和谐管理的迫切需要, 也是班主任促进个体专业发展和实现教育职业价值的内在诉求。理解自我的存在形式, 是为更好地完善自我, 也是为更好地理解和改造世界。一个成功的班主任来自于个体身份的完整性认同, 在认知和理解个体生存方式的过程中演绎教育人生的精彩故事和建构教育实践的生活世界。
班主任自我叙事是班主任对个体生活图画的“裁剪”, 以使那些充满教育智慧和经验教训的真实故事借助于文本载体得以保存和重现。但叙事只是呈现自我的生存面貌, 还没有融入叙事者的批判性思维以便展现出鲜明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 班主任自我叙事必然走向教育叙事研究范式, 以专业化的学术视野来理性地审视教育身份的价值性存在和教育故事的情境性建构, 以体验式的研究流程来深层地进入教育故事的事理分析和哲理诠释当中去感受班主任身份为自己带来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愉悦。那么, 班主任自我叙事研究就变成了班主任“通过收集和讲述个体的教育生活故事, 描述个体的教育日常生活, 进而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其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4]。
当班主任从价值评价角度来思考其职业意义的时候, 他也就达到了一种崇高的教育意境:无私的热爱与执着的创造。热爱班主任工作, 将它作为发挥个体教育特长的一个广阔的平台, 用宽阔的教育胸怀和理性的人文实践去获得广大学生的认可, 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班主任工作的价值取向是以育人为宗旨、以热爱为原则、以创造为标尺、以自觉为目标。判断班主任自我叙事及其研究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就是要看班主任个体是否在叙事及其研究中确立了这种价值取向并将单纯的教育故事讲述引向不断深化的诠释境遇。
三、精神建构:班主任叙事研究的体验导 向
身在教育情境中的班主任往往将工作对象指向班级的管理秩序、学生的学习状态、班集体的良好声誉等等, 唯独没有将个体的自我锻炼、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纳入班级工作的目标当中。教育不仅是为了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也是为了教育者的完满发展。班主任自我叙事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班主任在翻阅自己教育历史篇章的过程中学会理解自我、学会理解学生、学会理解教育以及学会构 建自己的职业精神。
“教育本身就是个体精神建构的主要方式。”[5]班主任的主要责任是用正确的航向和真诚的师爱来引导受教育者走上良善之路, 而不是用强制性的班规班纪使学生处于“受压迫者”的规训情境之中。班主任的职业精神是以人为本, 是身为学生监护人的本职所在和作为教育者的价值体现;班主任的职业精神是促进个体自主性发展的不竭动力, 只有发自内心的精神冲动才能强化个体实践行为的持续改善和赋予行为方式更为深厚的人文蕴涵。班主任将其教育故事用饱含深情的朴素文字记录下来, 是对教育管理经验的提炼和分享, 是对自我生命世界的关怀与表达。
班主任需要以一种审美性的态度在叙述个体生动活泼且印象深刻的教育故事的过程中, 重访曾经所走过的教育印迹和体验所经历过的喜怒哀乐, 尝试用自我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教育生活的个性化理解。“体验”是班主任自我叙事研究的关键词, 是班主任从自身的存在形式去思索教育人生的价值, 将自我重新置身于教育文化世界中展开一场个体与教育、个体与学生、个体与自我之间的理性对话, 以便更充分地认知个体所扮演的职业角色和理解个体所生存的教育世界。
在德国哲学家狄尔泰的以“体验—表达—理解”理论构架和方法论基础的精神科学视野中, “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 “对象对主体的意义不在于它 (或他) 是可认识的物, 而在于在对象上面凝聚了主体的客观化了的生活和精神”[6]。班主任自我叙事研究将“过去”的教育情境中的“自我”及其教育故事作为审视的研究对象, 走进真实的教育生活中并以“理解”的哲学思维来表达教育经验和个人历史对改善“生存”状态的现实意义。体验以教育故事为主体的职业人生、表达以生活感受 为基点的实践意蕴和理解以生命自觉为主旨的构建目标, 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筑造班主任个体健康美好的精神家园。
班主任自我叙事研究是以质性的探寻方式去追问“班主任”职业存在的应然与必然, 在破解“我是谁”、“我为何存在”以及“我该如何存在”的困惑中去规划一种有意义的班主任职业生活: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谐的师生交往、良好的教育环境、高昂的敬业精神以及不懈的自我超越。有意义的班主任职业生活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以无私热爱为准则和以 超越自我为标杆, 以一种发自于班主任个体生命世界的完整职业精神建构作为班主任自主性发展的生长点和动力源。深化班主任自我叙事研究, 实质是在引导班主任在理解教育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萌发角色建构的生命自觉。
参考文献
[1][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刘石海.教师叙事研究的误区分析.教育发展研究, 2010 (12) .
[3]陈桂生.班主任制.上海教育科研, 2007 (11) .
[4]傅敏, 田慧生.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5]苏林琴, 孙晋.理解与个体的精神建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 (4) .
[6]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班主任教育叙事 篇2
用真诚去感化,用爱心去引导
从事农村教育十余年,从2006年开始担任班主任,期间有乐也有苦,有喜也有忧,有得也有失,可不是吗?现在农村的孩子有四大特点:一是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娇气、金贵。二是在农村家长双双外出打工,孩子寄托给他人,家庭教育跟不上。三是新闻媒体连篇报道学生因教师管理不当出现的案例,使班主任心有余悸。四是班主任管理方法、措施稍有不当,虽有良好愿望,甚费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显得无奈、无助,感觉心苦、心累。
班主任累!这话一点不假:每天7点半到校,早自修、晨会、午会、午间管理、课间巡视、读书时间,还有学校的各项常规检查、比赛,加上自己的任课和学生的各种偶发事件处理,一天差不多九个小时,战战兢兢,不敢出一点差错。暮色降临,关好门窗,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常常是一进门就倒在沙发上,连话也不想说。班主任是幸福的!这话也是真的!每天早上站在教室门口,看到学生欢快地进校门,微笑着对我说:“赵老师早!”,心里总有莫名的感动。
一、真诚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领头雁,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而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工作,在工作中,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不断总结过去工作的得失,探研新的工作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想素质是学生的灵魂”。教师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灵魂的引路人、手术师、护花使者。班级管理“柔”和“刚”都必不可少,该“刚”则“刚”,因为我们必须维护校纪班规的尊严。该“柔”则“柔”,因为教育需要我们去感化心灵,触动灵魂,以境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记得2008年9月,我接手七年级班主任不到一个星期,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王磊与班里另外一个男生闹矛盾,却把怨恨强加在与他闹矛盾的男生的好朋友刘素芹身上,他与几个要好的朋友晚上下自习后对刘素芹施加威吓行为。据了解,王磊是个聪明、能干的学生,自从学会了上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有时甚至一个星期不归家„„当时我第一反应是“请家长”,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提高嗓子说:“说你家长的电话号„„”等了半天没有反应,我抬头看他,他由刚才傲气的面孔变为了仇视的面孔,攥紧着拳头,我震撼了:一个不满12周岁的孩子竟然有这样复杂的心理变化表现,我知道他唯一怕的是爸爸给的皮肉之苦。沉默了几分钟,我开口了:“王磊,老师知道你现在知错了,也知道你很聪明,你曾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那时老师夸奖你,同学们好羡慕你呀!自从你六年级迷上网吧后不能自控,发展成这个样子。现在新的学年开始了,你长大一岁了,老师知道你会痛改前非,努力学习,重造自我,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听了我的话,他满脸泪水,哽咽着,他没说什么,只是深深地鞠了一躬,离开了办公室。一天以后,我抽屉里放着王磊的字条:老师,我知道错了,给您添麻烦了,你能给我一次改过的机会我很感激,以后我会慢慢改掉我的恶习的。看到他的字条,我很欣慰,是因为我教育方法的改变起到作用。
二、爱心
当班主任,除了关爱自己,亲人,朋友以外,大部分的心都分给了自己的学生。在学校里,班主任的心除了教学就是学生,学生是工作的重心和全部。有时侯,面对自己的学生,对他们的治理,既是爹又是妈,更是保姆。因为学生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待人处世,学习生活,班主任要全盘把握和了解。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假如学生稍微听话点,自己倒觉得挺开心和欣慰,假如学生都调皮捣蛋或把自己的话当耳边风,自己心里有时候挺难过的。感觉自己的关心学生感觉不到,体会不到。那么如何做才能做一名快乐的班主任,不因为学生的琐事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心情呢?
许多人说,学生的情绪会影响到老师上课的情绪和心情,同样老师的情绪和心情也会感染学生,这个自己也深有体会。可能有许多的班主任,一走进自己的班级,看到卫生差了,学生吵闹了,纪律乱了等等,估计没有多少老师的脸上是愉快的,相反,大部分班主任都拉着脸,一顿训斥,学生安静了,如果长期这样,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紧张,可能导致学生对这个班主任反感,对班主任交代的事情不是那么愿意去做,同样,班主任也觉得带这样的学生感觉很委屈和感到不值得。
那么假如班主任在碰到类似的事情,能够先控制自己冲动和不良的情绪,换个方向和角度,善意地提醒学生,这样似乎更好一些,因为学生毕竟还是学生,而且是十多岁的学生,毕竟不是那么懂事和自觉,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假如还和学生计较这样,就显得我们也太不懂事了。并且,有些学生并不是不去做,而是真的忘记去做,我们大人经常有健忘的时候,都原谅自己,为什么别人忘记了就不能原谅呢?所以,面对有些学生,我们还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他们的无知,宽容他们不是故意犯错误,顽石只要精雕细啄,都有成为玉璞的可能。学生做了那么多次为什么还做不好,可能是做的、练的还不够。
三、责任
人们常说,学生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遇上技艺精湛的雕刻师就会成器成宝。哪一位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成名成家,但只有那些用心去雕琢的人才可能领会到其中的乐趣,也只有那些用情去雕琢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学生的爱戴。我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明白教育的伟大意义和自己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常常告诫自己:教师的每一点疏漏都会带来学生一生的知识或人格缺失。为力求自己在工作中不出现任何差错,我努力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理论学习,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记得班上有一位体格健壮,思维活跃而又不喜欢约束的学生,迷恋网吧。虽然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学生进“三厅一吧”,可他仍然一次又一次的彻夜不归。我寻找过,教育过,愤怒过,失望过,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可他并没有感觉怎样。我开始一次次地找他谈心,他当面表示改正,可一转脸,又进网吧了。有一次晚自习,我发现他没有来,我推测他准又去了网吧,于是我便挨着网吧去找,终于找到了打游戏正入迷的他,那时已是夜里近12点。过了仅仅两个星期,他又开始逃课了。于是我又一遍一遍去找。他的父母对我说:“赵老师,您别费心了,对他我们早没信心了。”学生也劝我:“赵老师,算了吧。他都这么大了,应该什么都知道的。不值得的。”我说:“不,既然你们的父母把你们交给了学校,学校又把你们交给了我,把你们带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的感化下,这位学生终于稳下心来,最终考上了一所高中。今年春节放假回来,他约了几个同学一起来看我,说话时,他非常感慨地说:“赵老师,您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责任心!我们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
“老师的真诚就是那一米阳光,可以使坚冰融化;老师的爱就是那一缕春雨,可以使枯草发芽;老师的爱就是那神奇的魔术棒,可以使点石成金。”作为班主任,我们第一所面对的就是形形式式不同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付出更多的爱,用爱来感化孩子,多鼓励,少挑剔,做到爱心、真心、耐心。真心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心去爱他们,去培育他们,因为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一位“苏派”班主任的实践叙事 篇3
一、用核心理念引领班级建设,做有主张的班主任
推动班级建设的高度文化自觉,是“苏派”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从根本上推动着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为,也显露出“苏派”班主任群体的独特气质。班级建设如何超越经验主义,走向更具内在学理的品质教育?有专业追求的班主任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加强专业素养修炼,努力形成稳定的个性化“教育哲学”,用核心理念引领班级建设。
笔者在实践探索中,基于学校情境教育的特色,以专题形式对情境课程从文化维度进行细化开发,以“小学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载体,在班级实践层面具体化落实。一是明晰核心理念,努力使班级建设“有魂”。始终坚持“基于班级、为了班级、发展班级”的核心理念,在班级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现实需要及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班级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并实施适合班级学生发展需要的个性化课程。特别倡导从课程建构的视野优化班级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使之更具适切性和实效性。二是坚持实践探索,努力完善班主任“教育哲学”。结合班主任工作,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探索,在基于班级情境开发实施德育课程方面,逐步建立起富有个性的课程哲学和主张:在“课程意识”上,树立起“依托针对性课程有效育人”的观念;在“课程内容”上,以满足学生一生的发展需要为价值追求;在“课程开发”上,精心选择有利导引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课程资源;在“课程管理”上,努力适应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趋势,在广泛的对话与沟通中凝聚教育的合力[3]。
二、围绕重点任务细化班级建设,做有方法的班主任
德育的重点和根本在哪里?——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对此,包括“苏派”班主任在内的所有教育人都必须以生动的实践作出明确的回答。“苏派”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必须有明晰的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使各项工作的开展凸显系统性和策略性。
围绕“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笔者在班级建设层面,将育人目标的达成路径具体化为“在班级建设中实施情境式公民教育”。具体而言,即以情境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培养现代公民为价值追求,立足班级实际实施公民教育,主张通过社会情境的利用、课堂情境的创设以及活动情境的优化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程体验,培养学生的责任主体意识、良好行为习惯、大爱公益精神、公共事务参与技能和健全的公民人格。在这一过程中,我的实践体会是,围绕“一个重点”,注重“三个结合”,即围绕班级文化的内涵建设,尤其是班级所有成员的价值观引领,着力建设“班级共有精神家园”。注重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角色相结合,优化学科育人方式;注重常规教育和即时情境相结合,发挥公共事件的公民教育功能;注重学校统一行动和班级创意实施相结合,增强校本公民教育课程的适应性。在日常的班级教育教学中,笔者努力优化教育结构,并初步归纳出公民教育“班本”实践的五条途径:一是思品社会教材的挖掘,二是主题实践活动的强化,三是德育实践作业的依托,四是学科日常教学的渗透,五是常规教育时间的利用。
三、瞄准根本目标优化班级建设,做有思路的班主任
学校教育生活中,班主任带班的实际情况有时会遭遇不确定性,比如突然接手新班,而不是继续跟班等。而在教育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原本基于某一特定班级的探索经验是否具有普适性?如何根据学生的变化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实践证明,必须瞄准育人的根本目标,不断调整班主任工作思路,优化班级建设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思路的“苏派”班主任其实应当是一名“智慧型”教师,具有针对变化的教育情境及时调整班级建设思路的专业能力。
2011年9月,笔者接手新的一年级,并一直相伴至今。刚接班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在童年的初期,我们的这班孩子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鲁洁教授指出:“理想的教育并不是要以各种现实的规定性去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从现实性看到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并善于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它要使人树立起发展与超越现实的理想,并善于将理想赋之予现实。”[4]哲学家南怀瑾说:“教育最高的目的是培养人性,指向人性。教育,应当启发人性,引导人性向正的方向走。”李泽厚则认为,应“通过教育,重新培养健康的人性”[5]。这些追根溯源的识见给教师的职业行为以价值和意义的确证,也让我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从混沌走向清晰,进而找到前行的方向。拥有健康的人性乃是“人之为人的标识”。于是,实施启发人性的教育,帮助儿童成为“人”,成为我班主任工作实践的新理念,开启了我在小学低段实施班本德育课程的新方向和新实践。我的具体做法是:构筑合乎人性的心理文化环境,在角色担当中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结合学科教学进行价值渗透,注重审美体验对人格精神的涵育,以此引导我们自身和儿童不断健全人格,丰满人性。
四、与时俱进探索课程管理,做开拓创新的班主任
作为有开拓精神的“苏派”班主任,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班本课程管理能力,加强与班级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协调,引导所有参与者形成共同的教育哲学,使各种力量都能集合到发展班级学生素养的旗帜之下,在班级建设全过程中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
nlc202309081835
围绕“从教师主导到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班本课程”这一主题,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培养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能力,发展其综合素养,从二年级起,我就在班上开设了“儿童讲坛”,让孩子们登台介绍自己在节假日、周末的所见所闻,以及专题学习收获,进行好书推荐等。一年半下来,全班大部分学生走上了讲台,深度介入了专题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而引导家长参与班本课程建设,则包括了提供咨询、服务,参与决策等,这些对完善立体丰富的班级特色课程建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初,我引导家长参与建设班级阅读课程。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以“故事妈妈(爸爸)”为依托,围绕绘本阅读,发挥家长参与班级阅读课程建设的能动性。事实证明,家长参与班级课程建设,除了直接让儿童获益,增进了学校和家庭的互相理解之外,也树立了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履行公共责任的榜样,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对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探索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在这方面,走向专业高地的“苏派”班主任需要扮演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的多重角色,通过创新班级课程文化制度,引导班级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并走向“高处”。
五、以开放心态优化成长环境,做包容会通的班主任
作为拥有强烈育人情怀的“苏派”班主任,在自我砥砺专业水平方面,同样应表现出“追求卓越”的自觉性,这份对专业修炼的自觉,将推动我们在实践研究之路上“包容会通,上下求索”,进而找到更为准确的“属于自己的句子”。
在教师职业生涯的展开过程中,除了个人的躬身探索实践,来自学术共同体的智慧激荡也不可或缺。当我们怀着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的时候,会遇到更多志同道合者,并进而不断优化自己的专业成长环境。2012年,笔者参加了“苏派”班主任高层论坛,并作主题发言,从情境式班级公民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带班主张和班级特色。此次活动中,恰逢由朱永新、朱小蔓、崔允漷联袂推荐的“苏派教育”系列丛书之一《名班主任的带班智慧》首发,我的班级管理主张和经验案例也被收录其中。虽然我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远早于“苏派教育研究”这一概念的提出,但这次机缘相遇,却为我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并因此认识了许多躬身实践的优秀班主任,为我的专业成长打开了又一扇新的窗口。带班主张的明晰,学术交流的激荡,使我的班主任专业发展视野更加开阔,发展方向更为明确。此后的每届论坛我都密切关注。我们在交流与探讨中,丰赡彼此的精神家园,分享有意义的教育生活,帮助彼此认识到真正的自己。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前进步伐。
熊彼得说:“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我期待,包括“苏派”班主任在内的所有教育人,都紧接地气勇于作为,使自己的专业实践成为一种积极优化学校教育生态、提升儿童精神生活品位的文化力量,真正实现“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成尚荣. 教学流派研究的文化阐释——以苏派教育研究为例 [J].课程教材教法,2016(5):36-44.
[2]张俊平.名班主任的带班智慧[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吴海丽.基于班级情境的德育课程实践探讨[J].小学德育,2008(9):6-8.
[4] 教育研究杂志社.教育研究的时代足音[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56-264.
[5]杨斌.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一位班主任的爱的叙事研究 篇4
小杜家庭环境挺特殊,从小就和姥姥在一起生活,妈妈长年在外地,很少回家,一家人对孩子生活上特别溺爱。可是,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又特别严格,孩子稍有一点马虎就会挨打,开始时,我和家长谈过,可是孩子的姥姥总是有自己的道理,不希望老师去干预。时间长了,我也不好再说什么,而且和家长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只想去尽力去教育好他吧。可是到了高年级,这个孩子性格上的缺点渐渐暴露出来:他是一个很极端的孩子,虽然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可是其他方面,由于家长这些年来的放任使他养成了很多坏毛病,到后来发展到不仅拿同学的东西,有时一次还能偷家里几百元钱。现在,当他的姥姥认识到这一点再来管他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有时觉得自己年龄大了难免在孩子的妈妈面前有一些抱怨,结果孩子的妈妈和姥姥之间也是矛盾不断,每次孩子犯错误姥姥就会向妈妈告状,然后妈妈就会给我打电话说我管得太严了,不要老盯着孩子的错误,弄得我反到不知道自己管得是对是错了。所以,每次一想到和小杜的家长沟通时我都特别头疼。
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考虑到孩子的妈妈长年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情况可能不是很了解,所以平时有事时我尽量去和他的姥姥沟通,并且和她姥姥约好,我们一起去教育孩子,不要什么事情都去向她妈妈告状,因为毕竟妈妈不在身边,可能她也是不想每次一听到的都是孩子在犯错误吧。以后每次孩子出了问题后,我都是把我怎样去教育的想法和家长说明白了,而且让家长理解是站在她的角度去教育孩子,这样才能支持我的工作,试了几次,效果很好,现在我和孩子的姥姥经常沟通,谈一谈孩子的情况,我不仅能看到小杜在学校里变得和同学融洽了,也经常能听到孩子的姥姥表扬他在家里也懂事多了。我想和家长沟通也是一门学问吧。
有一天放学后,刚刚送走了不坐班车的孩子,在教室里整理了一下讲桌,然后又指挥着坐班车的同学站队,剩下几个值日生最后一遍收拾教室,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马上就要把最后这些孩子送走了,我紧张了一天的心稍微得到了一点松懈,也就没太在意走廊里站队的同学。值日生收拾完了教室,我按照惯例最后检查了一遍,就在这时,走廊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们班一个男孩子去卫生间,出来时脚上带着水,因为他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在站到队里时,原地转了几个圈,可是停下来的时候,脚下一滑,两腿又拌到了一起一下子摔倒了,顿时,鲜血从他的嘴里流了出来,是嘴唇被牙硌破了,学生们都慌了,我听到声音赶紧从屋里跑了出来,让另一个老师帮我把剩下的学生送走,赶紧扶着他打车去了医院。医生给他处理了一下,幸好没有什么大碍,他的家长接到我的电话也赶来了,虽然家长丝毫没有埋怨老师,可是我看着孩子略微肿起的嘴唇,心里依然充满了歉疚。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我想,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了对学生的监督,我时常想,如果那一刻我在走廊里多走动几回,如果放学时我能多嘱咐他几句,如果……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希望大家都能够做到腿勤、眼勤、口勤,因为我们身上的责任重大。
上学期班里新转来了一个叫小雪的孩子,一双忽闪闪的大眼睛透着些许单纯,同时我也从别人口中知道了她的身世:她的父母后组成的家庭,然后抱养了她,而且妈妈有间歇性精神病,爸爸是捡废品的。也许是特殊的家庭原因,在这个孩子身上我看到了与她的年龄不相符的一种坚强。于是我在生活上对她的照顾自然多了一些,当然我从没有在她面前谈过她的家庭,因为我知道她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
一个周末,学校艺术节在广场演出,要求我们每班出10名观众,小雪自告奋勇地举起了手,我犹豫了一下,这时她旁边的一个小女孩子说她妈妈可以把她们俩个送去,我想孩子参加这种活动的机会也不多,于是就同意了。可是,到了散场的时候麻烦来了,那个孩子因为家里有事被她妈妈提前接走了,所以我只好亲自把她送家去,小雪看我实在不放心就同意我送她了,但前提是送到她家楼下就可以了。
到了她家楼下,我看到楼道很黑,就坚持把她送上楼,她推辞了好长时间终于还是答应了,但是告诉我,她家住在5楼,我只要送到4楼就可以了,我忽然想到孩子的用意了,于是,我没有揭穿她同意了。到了4楼后,我用电筒给她照着楼上,可是过了好长时间后也没听到她开门的声音,我轻轻地叫了她一声,她慢慢地从楼上走下来,对我说:“老师,其实我家住在4楼,可是我家里……我爸爸和妈妈……”我抱住她,对她说:“别说了,老师知道,孩子,以后有什么事就和老师说,把老师当成妈妈吧!”她紧紧地用小手抱住了我。
在那一刹那,我突然觉得我应该用更多的爱去对待这些孩子们,因为我感觉到,她们是那样的依赖我。
又有一次是学校发杂志的日子,最高兴的要数小东他们几个订《我们爱科学》的孩子了,因为这一期,他们的课外书里还有个小礼物是一个微型的小收音机,我看见小东拿着那个小收音机惹来了一片羡慕的目光,可是放学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小东苦着脸和我说他放在书桌里的收音机不见了。我当时听了也是又气又急,气的是班里居然有这样贪小便宜的孩子,急的是已经放学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查这件事。没办法,我只好让大家先回家了。
第二天,事情没有什么进展,我决定找一节自习课的时间和同学们谈一谈。首先我讲到了最近班里的好人好事,我有意点到了那几个有过小错误的孩子,表扬了他们最近为班级出了不少力,察言观色下仍然没发现有什么动静,接下来我进入了正题,我轻描淡写地说到:王小东的收音机昨天不见了,我不相信这样的事能在我们班出现,老师相信你们每一个人,我也相信这个收音机能够回来,我特别不希望因为这样一件小东西而让你整天背着沉重的包袱,当然你送回来后这件事我不会再去追究,我只会记住班里有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而你会知道那个被老师称赞的孩子就是你自己。
第三天,我被那个至今我仍不知道是谁的孩子感动了,因为放学时我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小收音机被放在了我的讲桌里,上面还多了两个小粘贴:一个是对不起,一个是小笑脸。之后再没有其他任何字迹,我知道这时候我应该做的不是再去追究,而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去感谢。感谢那个孩子对我的信任,感谢那个孩子能在刚刚迷失了道路时回到集体中来。
这件事后来再没有人提起,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可是我知道,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有两个字的份量会更重了,那就是“信任”。
“我以我心照明月,照亮我心中的明月,也照亮学生心中的明月。”现在,我终于找到了我教育的方向:让每一个学生都快快乐乐地读书,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健康康地成长!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我想这句话应该浓缩了“老师”一词的全部真谛吧!
摘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快快乐乐地读书,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健康康地成长,是每一位教师最真切的渴望。以叙事的方式讲述了走近学生、关爱学生的若干案例,从中可以挖掘出信任、关爱、理解、监督、沟通等走近学生、贴近学生、感化学生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爱的教育,沟通,信任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美]内尔·诺丁斯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漓江出版社,2008.
班主任教育叙事 篇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我的教育行为是否贴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从三个角度来描绘它。第一是我们学生的情感??”,因此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是我们所个性需要注意的。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取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
1、3241985968-3999396498
2、324968-4000400500
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我的意见,“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悲哀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思考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忙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期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反思一:教学就应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就应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构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透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心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到达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明白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就应思考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就应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仅让他们能够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证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证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教师对自我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潜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职责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潜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
应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到达的,儿童务必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理解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1、该课例思考的问题有前瞻性。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学生情感领域的重视性,本文体现了一线老师对本领域的深刻理解。
2、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设计,就应在思考教学的同时,更全面的思考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叙事 篇6
根据教材,七年级的学生第一章是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由于这个内容理论知识较多,所以,为了让学生掌握要点,我用Word制作了导学案,把本节内容设计为填空题和选择题,希望学生在自学的過程中完成这些练习。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应该会在30分钟以内完成练习,之后核对答案就可以提交作业了。而我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学生整整完成了一节课,居然提交上来的作业还不到20人。我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打字速度太慢,并不是他们没有找到答案。
第二周的信息技术课,我给学生电脑了安装了金山打字通,让他们利用里面的“速度测试”,每人设定10分钟,我来记载大家的打字速度。10分钟后,大家的速度让我大失所望,一分钟在5个字以下的同学占了三分之二,突破一分钟10个字的同学全班屈指可数。我问大家:“你们平时上QQ吗?”居然有十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没有QQ号。此时我觉得打字必须得练习了,否则上课的难度将增加。
在第三周的信息技术课上,我首先让学生认识键盘、了解键位图的分布和手指的位置,然后进入金山打字的键位练习,牢牢记住每根手指负责的键位,最后我让他们打开金山打字通里面的打字游戏。学生此时十分有兴趣,都兴致勃勃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有的学生选了“警察抓小偷”,有的选了“青蛙过河”,还有的选了“打苹果”。我要求他们必须把手指放到正确的位置玩游戏,刚开始学生不习惯,经常被“Game over”,后来我告诉他们,每根手指会负责上、中、下三排对应的字母键,不管按了哪里的键,手指都要记得迅速回到基本键的位置。
打字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此时有人发现虽然手指位置是正确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很快就“Game over”了。这时我和学生一起玩“警察抓小偷”,我的速度要快多了,他们发现我的眼睛是不看键盘的,是盲打的,他们在惊叹的同时也反思了自己。
之后几周的信息技术课,我会每节课给他们15分钟玩打字游戏,他们很有兴趣,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练熟了指法,打字速度也在提高。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准备在七年级举行一个打字比赛,评选出打字高手进行奖励,学生听说这个消息之后都更加努
力了!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游戏来练习指法,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这让我对之后的教学设计开始高度重视,既然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学科,何不让它以特殊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到在娱乐中学习知识,在小组竞赛中提升技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成果。
小学英语教育叙事 篇7
在上Look at me这一课时,首先播放了歌曲“Head、shoulders、kness、and toes”。让学生指出能听懂的单词(所学的单词)head、eyes、ears、nose、andmouth。用他们来做Touch游戏,即老师发指令,学生边做动作,边重复身体各部位名称。如,老师说:“Touch your mouth.”学生边指自己的嘴巴边说:“Mouth,mouth,this is my mouth”。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在呈现新课时又利用投影仪出示几张肖像画来学习身体其它部位的名称词body、leg、arm、hand、finger and foot。通过录音让学生自己区别hand和head的发音,同时边听边指着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力求做到心、口、手、眼和听、说、做、练相结合。当学生对这几个单词比较熟悉时,再放一遍上面的那首歌,要求唱的时候必须快速触摸自己身体的部位。在本次课中我还进行了两个“比一比”的趣味操练游戏:先是由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组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教师发出指令,学生按指令做动作,看谁做得准、做得快;再以小组为单位,先派一位代表画出人物肖像,然后本组成员标出身体各部位名称(每位同学写出一个名称),看谁写得快、写得准。以上两个游戏均给成绩最优秀的小组送出小礼物。这样学生通过听歌曲、听录音,看图片,做游戏等方式在本次课中即学得开心、又能灵活运用、牢固掌握。
而在Let's learn这一课开始的时候我先展示了一个简单的生日party过程,学生一边跟着唱“The Little Candles Dance”歌,一边拍手,听完后让学生猜蛋糕上的蜡烛数,学生说出很多数字后让学生一起数并给猜正确的同学一个小奖品。接着假设学生Sarah过生日,老师点出课前收集好的生日礼物:ball、balloon、car、doll(引出新单词),并将这些礼物送给Sarah,所有的学生都说“Happy Birthday,Sarah!(之前的party里是这样说的)这样学生带着愉快、好奇的心情进入了新课。
在教学Animal时,用孩子们百看不厌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的片段创设隋景,使学生从一开始的紧张,慢慢地沉浸于动物的世界中,在这样的意境下,复习一些旧知识,不管哪类学生,都自信地积极举手发言,为整节课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再观看本次课中涉及到的几种小动物的特征,让学生边听录音边读单词边模仿动物做动作,边做动作边找相应的单词卡片,整个课堂就像是在一个动物园里,学生们的表现欲特别强,情绪高涨。这样既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增强了记忆,活跃了气氛。
但凡事皆有度,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生动和丰富的教学效果,把课堂变成展览馆、动画观摩或音乐会,必然是舍本求末,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再说它呈现的时间太短,学生的认知过程难以展开。所以,在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适时、适度。“适时”就是运用多媒体时要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要点,并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时机,将资源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有利于学生内化教学内容之处。“适度”就是多媒体的运用要做到:既不喧宾夺主地滥用,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全然不用。要找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同时,还要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针对性,避免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英语教师应当明确,多媒体仅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教师只有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结合适当的语言讲解、板书和直观教具的运用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班主任教育叙事】推荐阅读:
班主任教育叙事演讲稿11-06
小学班主任教学叙事-班主任工作案例05-27
高中班主任教学叙事08-16
浅谈班主任“爱的教育”-班主任论文07-29
班主任品德教育05-22
班主任教育策略06-27
班主任教育反思08-12
班主任教育案例08-15
班主任工作情感教育08-29
中职班主任感恩教育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