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不足(共12篇)
研究不足 篇1
酒歌,是我国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海洋中非常独特的门类之一,它流传于各个民族中,各地均有不同的名称。目前学术界对其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是,总体来说,研究现状主要有以下不足:
一、对于酒歌概念的确定、类别的划分有待商榷
首先,关于酒歌的概念,虽然各个民族对于酒歌都有不同的称呼,但是这些称呼大都过于笼统,所以学术界在研究之时,应该重新确立更为准确的概念。但是从已有的成果看,对其概念的确定,依然有待商榷。《中国传统音乐导学》认为:“酒歌,就是人们在相聚饮酒时唱的歌曲。”这个定义过于笼统,没有说明人们相聚饮酒唱歌的时间、地点、场合。《迎宾待客中的贵州民族酒歌》一文则认为:“对酒歌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酒歌,指内容须与酒有关,主要为劝酒而饮唱,称为酒礼歌。广义的酒歌,指在喝酒时唱的歌。”其实,不管狭义的酒歌还是广义的酒歌,都必须与酒有直接的关系。陕北男子喝酒时也偶尔唱唱山歌、号子,这算是酒歌吗?《仡佬族婚礼中的酒歌》一文认为“仡佬族婚礼酒歌是仡佬人民在婚姻嫁娶仪式中演唱的风俗性民歌,人们按照婚姻礼仪本身的程式与步骤,分别在不同的场合演唱此类歌曲。”但是,从其后文看,所谓的仡佬族的婚礼中的酒歌,根本与酒没有任何关系,这算是酒歌吗?仡佬族人们将其称为酒歌,也许只是长久以来约定俗成的称呼而已,但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首先应该将概念界定清楚。
其次,在酒歌的分类上,几乎都没有从宏观上分类,而是倾向于细致的划分,比如《少数民族的酒歌及其社会文化功能》一文认为:“按时间和场合划分,少数民族的酒歌可分为日常待客酒歌、婚礼酒歌、满月酒歌、祝寿酒歌、贺新房酒歌、丧礼酒歌、节日酒歌等等。按酒歌的内容和作用来划分,少数民族酒歌可分为敬酒歌、劝酒歌、谢酒歌、拒酒歌等等。”这种非常细致的划分,是有必要,但是如果没有从宏观上对酒歌进行大的属性的分类,那么在研究中,会进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承德地区满族酒歌浅析》一文认为承德地区的酒歌“内容上随着普及和发展又分为民族酒歌和宫廷宴歌两种”,并各自举一例进行分析。但是,现在民间能找到的所谓的宫廷酒歌,早已在宫廷音乐流入民间的世俗化、平民化的过程中演化为民间音乐。用静止的观点去划分,意义在哪里?《中国传统音乐导学》一书,在酒歌章节中,将酒歌分为迎宾礼仪酒歌、祭祀礼仪酒歌、婚姻礼仪酒歌、丧葬礼仪酒歌、节庆礼仪酒歌五类。这种划分法是从仪式性角度出发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忽略了这五类之外的非常重要的猜拳行令时演唱的歌曲。其实,从宏观上而言,酒歌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酒令性歌曲,如陕北的猜拳调、宝鸡市陈仓区的西山酒歌;第二类是敬酒性歌曲,比如敬酒歌、劝酒歌、谢酒歌、拒酒歌等;第三类是仪式性歌曲,比如婚礼中的酒歌、丧礼中的酒歌等。这样大的分类,可以很清楚地确定各类酒歌的文化属性:酒令性歌曲属于酒令文化,敬酒性歌曲属于礼仪文化,仪式性酒歌属于制度文化。这样,很方便研究者对每个类别的酒歌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关于酒歌历史渊源的论述有待深入
考察、考证一个音乐艺术形式的起源、流变,可以更好地阐释它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和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对于酒歌的历史渊源的论述,最早应该算王昆吾先生的专著《唐代酒令艺术》,书中,其主要论述宫廷酒歌的历史渊源。但是,民间的酒令性歌曲的源头在哪里?它与宫廷的酒令性歌曲是否存在联系?如果存在,那是怎样的联系?至今还没有见到相关的论述。另外,涉及民间敬酒性歌曲的历史渊源的论文有《对嘉绒藏族酒歌<阿拉呛色>和<尕尔觉忠则>的辨析》与《四川茂县羌族酒歌的历史与分类》两文。对于嘉绒藏族茂县羌族的酒歌做了类似故事性的过程介绍。它既没有嘉绒藏族的敬酒歌产生的确切时间或者大致时间段,也没有相关的证据,因此,论述显得苍白无力。后者认为“《新五代史》和《五代会要》均记载有:五代后梁明宗时,党项之众竞赴中原都下卖马,明宗都劳以酒食,赐食于禁廷,党项羌商人开胸畅饮,既醉,连袂歌呼,道其土风以为乐。由此看出,早在1038年前的西夏王朝,羌民豪饮放歌的习俗就已经形成。又据《旧唐书》卷一九八《西戎传·党项羌》记载:南北朝,羌族中的党项羌开始繁盛,它东至松洲,西接叶护,南杂春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处山谷间恒以三千里。而松洲即为现今四川茂县、松潘县毗连的地区。因此,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四川茂县地区的羌族酒歌最多不晚于唐朝就已存在并发展了。此推断的依据为:其一,古老的羌酒文化是四川茂县羌族酒歌产生并发展的丰厚的文化基础。其二,羌族古老的祭祀活动对四川茂县羌族酒歌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其三,羌族古老的歌唱习俗为四川茂县羌族酒歌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但是两点疑问是,第一,我国历史上豪饮放歌的例子很多,远在公元前的秦汉时期就有,比如,《史记·高祖本纪》对于刘邦和将士豪饮唱歌就有记载。但是,人们豪饮时放歌中的歌曲,算不算酒歌?它们没有酒令性质,没有礼仪性质,没有制度性质,所以不是酒令歌曲,不是敬酒性歌曲,也不是仪式性歌曲,仅属于酒酣之后的娱乐之作,且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它能否算是酒歌的源头,确实是个疑问。第二,我国的酒文化、祭祀活动、歌唱习俗,起源非常早,甚至在原始先民中就已存在,比如对于酒文化,“从目前来看,最早的酒液,是在距今约9000年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上发现的。”[1]P17当然这是我国酒文化中的实物文化。祭祀活动、歌唱习俗更不必说了。如此三个司空见惯的事象,能否作为《四川茂县羌族酒歌的历史与分类》一文关于酒歌起源说法的有说服力的证据?恐怕很难。
总之,酒歌研究现状不容乐观,不论在概念界定、类别划分,还是源流考证上都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万伟成,丁玉玲.中华酒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17.
研究不足 篇2
一、我国财务战略理论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财务战略的本质范畴也进行了探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财务战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资金流动,这是财务战略不同于其他各种战略的质的规定性(刘志远,1997);财务战略是对企业总体的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其出发点必须是站在企业全局的立场之上的(陆正飞,1999);‚财务战略是在企业战略统筹下,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促进企业资金长期均衡有效地流动和配置为衡量标准,以维持企业长期盈利能力为目的的战略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活动(魏明海,2001);科学地界定财务战略的本质,既要反映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又要揭示其‘财务’个性(陈兴述,2003)等。
上述学者从不同的战略管理角度,对财务战略本质范畴作了开拓性研究,但仍有商榷之处。资本结构和资金计划是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或目标;以适当的方式筹集并有效管理资金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关注企业的资金流动,并非财务管理所独有;将财务战略界定为指导思想和原则,并未揭示其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战略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活动只是财务战略实施的一种过程。
二、我国财务战略理论研究的不足
首先,目前财务战略理论研究处于严重滞后的现状,‚财务战略‛还没有上升到学科的高度来加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财务战略基础性理论研究缺位较多,成果不多,诸如‚战略财务管理者的行为
机制问题‛、‚财务战略的制度基础问题‛、‚财务战略利益相关者问
题‛、‚财务战略文化管理问题‛、‚财务战略选择一道德困境问题‛等。从事财务战略理论研究的学术界和实务界没有形成一股合力,致使很
多经理还停留在经验管理和主观确定战略阶段,对财务战略与公司整
体竞争合作战略的关系还体会不深(卢斯•班德、凯斯•沃德,2003)。第二,财务战略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有待突破与创新。目前财务战略理
论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理论导向型‛思路,即按照企业战略理论体
系分类的要求,沿着企业战略理论发展的逻辑,分析企业财务战略面
临的问题。这种规范研究思路往往使得财务战略难以形成一个相对独
立的理论体系,战略管理中的‚财务‛个性无法从感性逾越到理性,同时对于同一战略问题由于不同角度的分析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导致企业财务战略理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盲人摸象‛。为
了克服财务战略‚理论导向型‛研究思路的不足,企业财务战略理论的研究,应该引入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方法的价值在于其能够更加
有效地研究问题,实证研究主要依靠的是数据,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
实证研究所需的基本条件。证券市场的发展及其规模的扩大为实证研
究提出了很多课题,也提供了数据上的可能。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为
我们提供了特有的研究课题,如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等,使我们能作
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研究(张朝宓、苏文兵,2001)。通过实证研究所
得出的结论能在更大程度上对企业战略财务管理发挥指导作用。
第三,财务战略思想管理模式高度缺乏。企业如何将财务战略与
其战略目标和经营战略相配合,即在一定环境下,企业如何制定与选
择其财务战略(包括财务战略的类型与选择模式),以支持、服务其经营战略,包括提供经营战略实施所需的资金以及控制经营战略实施中的风险,最终协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第四,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发展经济工作。企业近期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和创新基础之上的。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最大化应该作为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研究和探索可持续的财务战略理论,无疑成为当前学术界所要面临的富有挑战意义的现实课题。
研究不足 篇3
关键词:有效供给;市场体制;改革
一、引言
供给与需求本来应该一致,有需求才有供给,有供给才能需求。然而,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供给和需求常常处于不平衡状态。供给绝不只是适应需求,它对于需求有很强的能动性。宏观经济政策绝不能只侧重于需求推进,还应该注重加大有效供给,这不仅可以消除那些无效供给,而且可以在需求创新方面拉动需求。这样的话,怎么才能加大有效供给呢?
二、有效供给的含义
文章的开始,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有效供给。
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有效供给要求物品具有使用的价值,这种物品通常是常见的、受到认可的产品。像那些缺乏满足购买者需要的品质和性能的劣质商品,不能够满足购买者日常生活的需要,不符合有效供给的特点。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形成有效供给的使用价值,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使用价值,而是社会的使用价值。社会的使用价值是指产品不只可以满足社会需求,而且能反过来创造和推动社会需求。只有这样的产品的买与卖才可以构成有效供给。
三、有效供给不足的表现
谈及有效供给不足,我们应该明白它是指在一定的消费品市场空间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也许待以出售的产品很多,但符合广大消费者购买力水平的、能被大多数消费者认可与接受的商品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足的最直接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给理念未完全改变
传统的厂商一直追求产品的产量及数量,而不以服务市场为主,因此在供给观念上有所落后。
(二)重复建设严重,粗制滥造现象频频发生
在过去,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经济市场的竞争压力较小,人们忽视了固定资产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导致工厂内部大多数的设备陈旧,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十分的单调,重复建设的现象相当普遍,影响了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很多工厂和企业的领班人缺乏工作经验和改革意识,粗制滥造,高投低效,不积极为企业探索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导致商品的质量欠缺,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三)量少价高
大多数的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单调,劣质简单,技术含量不高,和购买者的实际需要不符,导致了很多消费者产生了不愿购买的情绪。另外,还有一些产品定价过高,与大部分购买者的消费水平脱节,因此产生了产品过剩的问题。
四、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现在,导致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例如中国经济市场体制陈旧、买卖双方的观念落后、产品生产环节创新力度不够等等,接下来就让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体制陈旧是造成有效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
受几千年来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体制改革仍然处于不完全的状态,而这种情况也严重制约了有效供给的增加。按照传统的思维,资源按照市场需要向需求方向移动形成约束,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市场需要不相符合.从而使有效供给不足。商品在政府直接管理下生产销售成本极高,消费者无力承受较高的价格,反过来导致了产品的销售难问题。随着产品不断的积压,其制造和储蓄成本更是持续上升,价格进一步增加,这样的循环最终导致了有效供给的严重不足。
换一个角度思考,和那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新意识略显薄弱,企业的制度创新也一直不见起色。另外,企业的市场化进程较慢,企业持有者缺乏创新和改革意识,企业约束和管理机制也未完善建立,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等等问题大量存在。
(二)买卖双方的观念落后是造成有效供给不足的直接原因
市场是由供给和需求两个部分组成的,因此在看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要将视线分到两个角度,一是生产者,另一个就是消费者。对于产品供给方——生产者而言,他们大多缺乏正确的营销观念。现在活跃在中国市场的企业和消费者普遍没有树立起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从而导致了真正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这便加剧了有效供给与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
第二就是消费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落后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受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影响,再加上较低的收入水平,我国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与市场经济所推崇的观念间产生矛盾,严重导致了有效供给的不足。
(三)企业技术水平落后和人力资本含量低是有效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
中国目前的企业大多数技术落后并且有着创新力薄弱的缺点,这直接导致了有效供给的基础不牢。与此同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力资本含量低,中国的劳动力整体水平较差,并且高素质人才不足,缺乏领导者和企业家,造成有效供给的增加在人力资本方面缺乏坚实的基础,宛如空中楼阁。
五、增加有效供给的方法和策略
(一)针对体制陈旧问题进行创新和改革
针对几千年来的大家习以为常的体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有效性供给不足的问题,必须要深化改革,优化体制,强化市场的调节能力。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市场体系,不仅仅是发达而健全的,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使其能够与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相适应,从而使得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另外,我们需要积极应对我国供给结构的缺陷,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加快体制转型、建立新的市场制度等等。
(二)致力于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文化水平,改变陈旧观念
为了改变市场风气和人力资本基础,我们应全力改革教育制度,提高生产者、劳动者和消费者的素质,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我们需要将书本上的知识投入实践,学以致用,积极探索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道路,响应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真正提高现代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为经济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三)提高产品质量,淘汰过剩产品
在中国,供给大于需求的问题屡见不鲜,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的反压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产品质量,对一些劣质的、不符合消费者实际要求的产品进行减产和停产行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品的有效供给,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对于一些性质相似的企业,政府可以有计划的进行整合,鼓励企业间进行联合生产;而对于一些“垃圾工厂”,可以进行改制和兼并,优胜劣汰。
(四)积极研发新设备、新技术
有效供给的增加不能仅仅依赖于制度的改革,更需要有创新技术的支撑。政府应该加大对新设备、新技术研发的支持,设立一些激励政策。然后进行科技创新,新的技术将直接使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受益。另外,政府也可以积极邀请外资企业来中国进行发展,在他们的帮助下也可以促进我国技术的创新发展。最后,政府应通过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新技术发展。
增值会计研究现状与不足 篇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物质资源的浪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忽视等问题日益突出。从资本雇佣时代沿袭下来的企业目标,即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发展,同时还要更多的肩负起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为此,增值会计、绿色会计以及环境会计等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增加价值思想源于马克 思的劳动 价值论 , 而将其引 入会计的 则属Suojanen,他指出,随着大型工业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美国经济本质发生彻底地变化,根据企业对外年报的研究发现,企业开始呈现出社会概念,基于此他分析了问题背后所隐含的会计理论以及提出了增值表的披露。此后的几十年间增值会计在欧洲国家荷兰、法国、意大利等以及英联邦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区别于传统会计,增值会计是为了与企业相关的利益相关者服务,以增值额为核算对象,反映的是增值额在股东、债权人、员工以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情况。
增值会计自提出以来,一度成为会计界的热点问题,相应的理论研究也在各国学术界内开始兴起,并在此后的几十年内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此同时,各国也争相披露反映增值会计信息的新报表———增值表。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1975)提出,增值表反映了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员工、股东、政府等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有必要加以披露。早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法律就明确规定编制增值表作为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而70年代,随着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公司会计报告》中要求企业必须编制增值表作为年度报表的一部分,相应的专业会计机构对增值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80年代,英国以及德国企业约有半数以上提供增值表的披露;由于法国中央银行以及其它大型的国有银行采用披露增值表,法国的上市公司也在相当长的时间披露增值表信息以及对增值表专业的财务分析信息。我国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对增加价值做了大量研究。在此时期,从增值会计的理论分析到各国增值表的披露以及根据增值表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均得到发展,无论是关于增值会计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有研究显示,关于增加价值的英文文章、研究报告等80%都集中在1975-1990年期间,随着英国企业停止公布增值表后,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也开始减少了。
随着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理论界、政府以及企业自身都对社会责任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之下,学者们提出应该将社会责任这一外部约束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之中。高汉祥(2012)认为,应该在价值创造导向下重新审视公司治理理论体系,将公司治理界定为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目标的制度安排。社会责任具体表现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情况,而增值会计以增值额为核心,反映了利益相关者在价值创造中所做的贡献以及分享,从而较为直观的展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增值会计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近年来,美国、日本、南非及国内一些学者在该领域都做出了贡献。
本文详细阐述了增值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部分成果实例,总结了增值会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进而为增值会计的后续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基础理论指导。后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阐述了增加价值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展现了已有文献中增值会计主要研究的问题,概括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
二、增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价值理论增加价值的思想来源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商品的价值W=C+V+M,代表的是商品价值等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及剩余价值之和。其中C=C1+C2,C1代表劳动对象转移的价值,C2代表劳动资料转移价值。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分析中提出,商品的增值即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是V+M。由于对C2的处理不同,产生了增值毛额V+M+C2这一概念。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目的是为了揭示活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揭示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本质。增加价值理论是为了度量企业创造的新增价值,揭示企业为社会创造新增财富的大小,目的是揭示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途径、增加价值在其利益相关者中分配以及用于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而反映企业资源配置绩效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在增加价值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或以增值净额为重心或以增值毛额为中心,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价值理论是增加价值思想的来源。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期,企业组织模式发生变化,社会责任及社会伦理备受关注,这些变化使得股东权益唯一性的观点遭到质疑,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应运而生。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应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形式,将股东也视作利益相关者之一,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目标。而Suojanen将企业定义为各参与方的决策中心,认为企业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的利益,并指出增值表相比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倡导增加价值的其他西方学者也认为,利润的计算是基于股东的权益,仅仅将股东看成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受益者是不全面的,增加价值从更广阔的视角,考察了企业内外的参与者对企业生产经营所作出的贡献大小及相应的收益情况,并且指出,相对于利润指标来看,增加价值指标可以更加全面的反映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增值会计的理论基础之一。
(三)西方福利经济学西方福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英国学者霍布斯和庇古创立,是社会经济矛盾,贫富差距恶化下出现的新的经济理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成员的福利问题,公平是福利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财富收入的均等分配。按照福利经济学观点,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具有外部性,也就是产品的生产或消费会给不参与该产品的生产或消费活的社会其他个体带来正面或者负面影响,其中正面影响称为外部经济,负面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企业为社会带来正面效益时,本身得不到更多的补偿,而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时又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这样导致企业的收益和成本与社会的收益和成本不匹配,企业往往会选择做出对社会无益的行为,使得社会福利经济不能达到最优状态。因此,为了限制外部不经济,社会要求企业核算其经济行为引起的收益以及成本。而科斯对企业本质的解释为,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企业的存在降低了交易的费用。他认为企业是一种契约关系的连接,认为企业的边界取决于市场交易费用和内部组织成本之间的比较,由此开创了契约理论研究。契约理论认为,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契约关系,企业必须对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增值会计正是基于上述理论,以增值额为核算对象,反映的是增值额在股东、债权人、员工以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情况,能较清晰的展示企业经济行为带来的收益与成本。
三、增值会计研究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一)增值会计研究的主要问题增值会计早期的研究主要针对增加价值理论的研究,近几年围绕增加价值的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增值额的计算、增值表的编写格式、增值表披露的优点与不足、结合增加价值所做的实证研究。
(1)增值额的计算。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1975年给出增加价值的定义:增加价值是指销售收入减去买入原材料以及服务的成本。但究竟是以增值毛额为重心,还是增值净额为重心,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两者的区别在于增值净额是在增值毛额的基础上扣除了折旧。增值毛额的优点在于克服了折旧计算(如折旧率的确定、折旧方式、残值估计等)的随意性,因而比较客观。而增值净额能真实反映创造的新增加价值。也有学者赞成以增值净额为重心,认为折旧在传统财务会计中一直作为成本,不应用于分配领域。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法是在计算增值额的过程中,先计算出增值毛额,扣除折旧后得到增值净额,然后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用增值毛额还是增值净额。
增值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增加价值定义的减法来计算,又称为“生产法”。山口裕康(2002)在《图解经营分析》中提出增加价值是从销售额中扣除外购价值得到的,其中外购价值包括原材料、委托加工费以及发货运费等外部服务费。他认为该种方法计算下得到的增加价值既能反映企业生产的全部增加值,同时有利于企业开发其他企业不能效仿的独特生产技术,进行以高增加值为目的的经营,适用于事前的预测与计划。具体公式为:
增加价值=销售额-外购价值(原材料费+买入零件费+委托加工费+外部服务费)
另一种是基于分配去向,从企业的损益表和成本明细表等报表中挑出构成增加价值的项目,将其加总得到增值额。计算过程是把企业的分红(股东所得)、利息支出(债权人所得)、员工的报酬(员工所得)、上缴的税费(政府所得)以及企业的留存收益(企业所得)加起来得到企业创造的增加价值。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增值净额=股东所得+债权人所得+员工所得+政府所得+企业留存
由于目前增值表在我国尚未纳入财务报告的编制,采用减法得出的数据尚不能够统一,许多学者,如杨春清、朱卫东(2012)在实证研究中采纳的都是加法计算。
(2)增值表的编写格式。国外对增值会计的研究早于我国,许多国家要求企业编制增值表并且披露,其中代表国家有日本、英国等。增值表又称为附加价值计算书。其形式主要由三个问题所决定;第一个是编制增值表的目的,是发生基准还是销售基准,也就是认识时点的问题;第二个是增值表编制的数据源泉;第三个是增值额的计算方法,是基于加法还是减法的问题。
1975年6月日本会计学会附加价值会计特别委员会第2回报告发表的附加价值计算书,是作为损益计算书在会计制度上的补充财务报表。该表以粗附加价值为基础,重视经营成绩时序的比较以及企业之间的比较。采用减法计算,以修正生产价值为认识时点,制作资料源泉为损益表等,其形式如表1所示。
英国会计基准运营委员会 (ASSC)1975年的《公司报告》(complete report) 提出了如表2所示的附加价值计算书(以制造业为例)。它是以销售基准作为认识时点,附加价值计算书作为利益概念的补充,提倡各财务报表能整合作为一张报表。对生产附加价值采用减法计算,分配项目为职工、资本提供者、政府以及资产维持准备。计算的附加价值为保留折旧的粗附加价值。
从上述两张表中可以看出,日本的附加价值计算书详细的列举了增加价值的创造与分配,涉及的科目较为精细,清晰地呈现了增加价值的形成来源及分配去向,而英国制造业的增值表结构和内容都相对简单,较为直观的呈现了增加价值的形成的来源及分配去向。由于我国对增值会计的研究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在实践方面,尚未有企业编制增值表,增值表的格式与内容也尚未明确,因此笔者认为日本的附加价值计算书对于我国企业未来编制增值表的借鉴意义更大。
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大多基于英国《公司报告》中提出的增值表的格式与内容,分别结合自身国家的特点编制增值表。国际上对增值表的编制没有统一格式,通常都是采用报告式或账户式。虽然形式略有不同,但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是给报表使用者呈现了增值额的形成与分配。无论哪种形式的增值表,均反映的是企业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按照社会责任会计的角度,企业对社会履行的责任还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环境以及社区等其他与企业相关的这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问题。因此,增值表在后期实践中还应该加以完善。
(3)增值表披露的优点与不足。由于增值表反映的是企业增值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并且有学者研究证实增加价值相对于利润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而言,具有更大的解释力。增值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英国等国家的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增加价值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企业披露增值表的行为,相对于传统的财务报告方式,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而言,披露增值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相对于传统的财务报告而言,增值表的披露有哪些优点与不足,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相关的研究。
首先,增值表的披露对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奖金测量等具有明显的优势。Egginton(1984)等学者认为增值报告披露了员工对企业最终创造的价值所做的贡献,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Maunders(1985)认为增值报告对员工而言比传统的报告有用性更加明显,因为增值报告的披露会影响工会的愿望,特别是那些工会谈判代表。Morley(1979) 提出增值报告为生产奖金测量提供了更为实用的方法,并且基于增加价值的比率在解释和预测公司重要的经济事件中更加有用;而且论证了增值表的披露使得增加价值作为一个新的财务指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Morley(1981)提到增加价值在衡量公司规模和重要性时要优于营业收入和资本等指标。Sinha(1983)指出,在绩效衡量方面,净增加价值指标要优于净利润指标,特别是会计计量方面的差异导致的利润指标不准确等情况下。
其次,增加价值在衡量国民收入、作为股权投资的工具以及跨国公司对自己国家的经济贡献方面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Maunders(1985)认为增值报告在用来衡量国民收入时更加一致以及经济学家更容易将它和宏观数据与技术建立起联系,并且提到增值报告作为股权投资者的一个工具,可以预测公司的利润、所期待的汇报以及证券的总风险。Rahman(1990)研究得出,跨国公司提供的增值会计报告可以提供信息以便于分析该公司对自己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国内学者楼土明(1996)认为商品的增值,不仅反映了企业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余绪缨(1996)认为,由于利润计算受到较多可变因素的影响(如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可能导致利润不同),而选择增加价值为基础进行相关指标分析,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因而更加具有客观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认为增加价值概念本身以及增值表披露存在一些不足。代表学者有:Riahi-Belkaoui(1992)认为,增值表披露会导致一些现象无法解释,特别是在衡量企业财富时,采用增加值衡量时显示企业财富增加,而采用收入或者其它指标衡量时,企业财富却是减少的。Gilchrist(1971)认为增值表的披露可能会误导管理者一味的追求公司增加价值的最大化。Rutherford(1977)指出关于增加价值的披露存在一些错误的解释,比如,增加价值的增加就可以增加利润,单位劳动的增加值的增加可以使股东收益,一个相对较高单位劳动增加值就代表着良好的经济绩效等等。
(4)结合增加价值的实证研究。在增加价值出现之前,学者们衡量企业绩效多是基于收入或者现金流,而所得到的实证结果常常不一致。鉴于增值表的披露,国外学者结合增加价值数据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基于增加价值来衡量企业的绩效,研究公司的财务特征。
在企业绩效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上,国外学者们发现以增加价值衡量的企业绩效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比以收入或者现金流衡量的企业绩效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Karpik和Riahi-Belkaoui(1989)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会计指标和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增加价值会计信息比利润指标和现金流指标具有更大的解释市场风险的能力。Pavlik和Riahi-Belkaoui(1994)以一组英国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增加价值和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增加价值和股权结构之间有显著的非单调关系。Riahi-Belkaoui和Picur(1994)研究了企业收入和增加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净增加值的变化和收入的变化呈相关性,并且他们研究得出无论是净增加值的水平还是净增加值的变化均在证券估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uvarunGoswami和Niranjan Mandal(2008)选取了印度的巴拉特重型电气有限公司(BHEL)自1999年起连续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增值毛额指数和增值净额指数在1999-2007年都呈持续上升的现象(除了2001年),而这些指数增长的主要是由于企业产品值的不断上升所导致的,并且结果显示增加价值和企业产品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9。
国内一些学者基于增加价值角度,研究了员工薪酬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许云芳、朱卫东(2010)基于增加价值研究了职工所得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净资产收益率与职工所得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在不同行业中存在差异。杨春清、朱卫东(2013)基于沪深两市的A股数据,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职工薪酬与企业价值创造(增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将样本数据按绩效高低分为两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高绩效组企业中职工薪酬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低绩效组则没有这样的关系,统计分析还发现,企业的高薪酬与高绩效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特征。
(二)增值会计研究的不足增值会计发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作为一个新兴的会计研究领域,其发展还尚未完全成熟,依旧存在许多难点,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从文献梳理的结果看,研究增加价值的文章多集中在上世纪中后期,2000年以后,研究增值会计的文章相对较少。而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综合性社会契约的汇集,是社会中的一员,所以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在作经营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的决策时,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的创造所作出的贡献,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均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应当只是单纯地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应该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谋求利益均衡。这些理论的核心理念与增加价值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并且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完全相符。但可能正是由于这些理论的核心理念与增加价值的核心理念一致,因此部分学者将研究精力投入到利益相关者及社会责任等理论中去,使得增加价值理论的研究数量有所减少。实际上增值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领域,对其研究是有意义并且是有必要的。
其次,关于增值会计的研究,多数研究都是关注增加价值会计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会计处理,而对增加价值会计理论与传统会计理论的关系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国内研究增加价值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加价值理论的阐述以及增值表披露的形式与内容的构想,并且尚未针对我国基本国情编制出自己的增值表,因此增加价值的计算方法也尚未统一。增加价值作为企业创造的总价值,其分配模式的评价与分类的相关研究甚少,更缺乏用现代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证明。而这些问题正是与我国目前应该如何解决的收入分配问题一致,因此研究这些问题具有实践意义。
然后,在进行公司价值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几乎用的都是传统的利润指标以及托宾Q值等,将其作为公司价值的衡量指标,较少学者基于增加价值视角,研究相关财务问题。利润指标由于会计计量方法的差异会导致指标不准确。托宾Q值是公司市场价值对其资产重置成本的比率,但是在我国,重置资本很难计算,而且由于存在非流通股导致公司市场价值也很难估计,在这种情况下,托宾Q值的计算不够严格。除了衡量偏误,利润指标、托宾Q值等均是站在股东的视角来设定的财务绩效指标,而单一的股东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显然已经不适合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目标应该是谋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而增加价值指标正是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来衡量企业的绩效,能较好的反映企业创造的总价值,因此更加适合作为公司价值相关研究的指标。
最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这类技术运用到财务研究上。目前的增加价值相关研究,一般都是基于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需要在必要的研究假设条件下进行,而在现实的研究中可能对研究假设了解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相关方法进行研究。而目前类似于智能数据挖掘这种现代数据分析技术还未用于增加价值相关领域去发现未知的规律。如智能数据挖掘方法,由于该方法具有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的优点,可以直接对数据信息本身进行处理,以获得数据信息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因此可以用来解决许多不能用实证研究方法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
增值会计是以增值额为重心,反映企业增值额的形成与分配所运用的一整套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旨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平服务的会计。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增值会计的发展历程、理论渊源、主要研究问题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展示了增值会计研究过去几十年间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尽管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增加价值以及增值表披露等相关问题,仍存在争议,但是,从增值额的形成来看,增值额的大小可以反映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提高经济效益;从增值额分配来看,其分配有利于揭示相关利益主体从企业获取所得的情况,确定自身在企业增值额分配中的地位;从增加价值的核算角度看,有利于企业增值会计的核算与国民核算有机的联系起来;而从会计自身发展来看,增值会计有利于拓展会计理论的视野,如企业会计报告体系等问题将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领域。因此,增值会计的研究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研究不足 篇5
吴庆宝
根据第7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对《民事案件案由(试行)》进行全面修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于2008年2月4日以法发〔2008〕11号正式颁布,并决定于4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规范民事审判工作的一个重大举措,对进一步统一全国法院的民事审判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特点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与原试行规定相比,应当说有了很大发展,规定案由更加全面、细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主体参与竞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纠纷情况,对前一时期各类案件案由归纳总结也比较到位,其特点是非常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加全面和细化
民事案件案有10个一级案由,30个二级案由,361个三级案由,还有200个四级案由,案由总共有560多种。比《民事案件案由(试行)》规定更加全面、具体、细致。可以说,截至目前为止,能够想到的、遇到的案由均进行了规定,没有落下明显的大类案由,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案由规定的一个显著特点和成功之处。将案由细化有利于审判业务的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专业法官正确适用法律,也有利于进一步统一裁判标准规范,充分体现人民法院严肃执法的权威,方便当事人选择恰当的案由进行诉讼,可以更好地保障当事人地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体现司法为民的指导思想服务。
(二)突出规定了债法、物权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的案由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基本上是按照法律调整的范围、性质、特点来进行规范的,也适当考虑了各级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分工。尤其突出规定了《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担保法》、《破产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制定和实施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案件特点和指导方向。通过案由规定的轮廓设计,可以看出我国现已基本形成完善的民事法律体系,对于各级法院的法官们正确把握市场脉搏,调整审判思路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物权法制定实施之前,法律并没有规定物权制度,《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将物权类案件作为权属类纠纷进行了规定。《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根据物权法调整范围的广泛性,将物权类纠纷与人格权、债权等民事案件并列为专门的民事案由类型,使物权纠纷案件的重要性得到充分重视,为物权法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可操作性更强
1、各级法院在确定案件案由时可以更加有的放矢,不需要再列“其它合同纠纷”或者“其它纠纷”。以前各地法院乱列案件案由的混乱现象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案由基本可以囊括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纠纷类型,可以直接根据规定确定案件案由,即使个别案件案由规定可能不够完善、准确,也可以通过实践加以弥补和完善。
2、在传统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基础上,重点规定了近年来市场条件下,随着《合同法》、《物权法》等法律规定和实施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将以前模糊的案件类型详细加以规定。各级法院的法官们可以不必再去推敲案由,猜测案件类型。根据本案件案由规定,可以直接确定案由,避免更多的法律资源的消耗。
3、对各级法院案件及时准确统计打下良好基础。统计案件是为了及时总结规律、经验和教训,为了及时调整司法工作思路,以适应变化的经济形势和审理案件的需求。案件的类型、数量的及时统计汇总,也更加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制定调整、规范市场经济关系的司法文件,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及时制定
相关司法解释,更加有力地规范全国法院的审判工作,提高执法水平,树立司法权威,保障我国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二、《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不足
我们看到《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成功的主要方面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在起草制定该规定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表述、规定、案由等级确认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为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该规定,正确适用法律规定精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现对该规定中规定不甚妥当的地方进行评判,并供大家参考。
(一)铁路运输合同纠纷单列为第一级案由不妥
案由第八部分“与铁路运输有关的民事纠纷”,将其单独列为一部分不是不可以,制定起草者意图在于铁路运输是涉外民事审判的一部分,因与涉外、海事、海商等关系不大,所以单列。但要看到,经过近些年来专门审判的发展和行业规范,铁路运输纠纷案件已经很少,且该合同类型属于《合同法》规范的15种常见合同类型之中的一个合同门类,不属于无名合同或者新类型合同,所以,从规范意义上来说,应当将第八部分“与铁路运输有关的民事纠纷”合并到第四部分“债权纠纷”中第90“运输合同纠纷”之后,单列为第91“铁路运输合同纠纷”,作为第三级案由对待。将其按照第一级案由对待,由于案件类型单薄,甚至不如买卖纠纷更为典型,所以,不应将其案由级别提高。
(二)保险合同纠纷应列为第二级案由
1、案由第四部分债权纠纷中第98“保险合同纠纷”下列了7项第四级案由,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不论是财产保险合同纠纷,还是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其中都有很多案由可以列举,例如保险费用纠纷、保险合同成立纠纷、人身保险复效纠纷、保险公司拒保纠纷等,应将保险合同纠纷列为第二级案由。
2、保险合同纠纷所在位置不妥当。案由规定将保险合同纠纷列在债权纠纷之中,意思在于保险合同属于《合同法》规范的范围,其实这种理解不妥当。因为:(1)从行业管理上看,行业依据的主要是《保险法》,对于一般性、普遍性的法律问题,才会去适用《合同法》。(2)从《合同法》分则规定来看,该
法只是包含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等15类常见合同,并未包含保险合同,而是根据保险合同的特殊性将其在《保险法》中另行规定。(3)从法律属性上看,《合同法》既包含民事内容,也包括商法内容;而《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商法方面的内容,虽然其中有一些与人身有密切联系,但严格的讲,《保险法》应当划为商法调整的对象。(4)保险合同纠纷应当放在第九部分“与公司、证券、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之第二十六“期货交易纠纷”之后,第二十七“信托纠纷”之前。
(三)部分案由重复、交叉或者不足,应当相对集中规定
1、关于抵押和质押
案由第四部分债权纠纷中第79、80抵押、质押纠纷与第三部分物权纠纷中第58、59 〔
58、抵押权纠纷:(1)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抵押权纠纷,(2)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纠纷,(3)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纠纷,(4)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纠纷,(5)动产抵押权纠纷,(6)在建船舶、航空器抵押权纠纷,(7)动产浮动抵押权纠纷,(8)最高额抵押权纠纷;
59、质权纠纷:(1)动产质权纠纷,(2)转质权纠纷,(3)最高额质权纠纷,(4)票据质权纠纷,(5)债券质权纠纷,(6)存单质权纠纷,(7)仓单质权纠纷,(8)提单质权纠纷,(9)股权质权纠纷,(10)基金份额质权纠纷,(11)知识产权质权纠纷,(12)应收账款质权纠纷。〕 是重复的,还不如第58、59规定的更清楚明确。在债法中规定79、80两个案由,不如统一到物权纠纷中一并规定更好。
2、关于“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案由第四部分债权纠纷中第103是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第107是“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1)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纠纷,(2)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纠纷,(3)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纠纷,(4)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同纠纷,(5)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合同纠纷。”农业承包与农村土地承包是大概念与
小概念之间的关系,农业承包以土地种植和其他农作物多种经营为主,土地承包是农业承包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所以,在第三级案由层次中出现种属概念的表述是不太妥当的。应将二者合并为农业承包纠纷,适当增加如农业养殖承包纠纷、水资源承包纠纷、种植养殖技术承包纠纷、乡村企业承包纠纷等。
3、关于“合伙协议纠纷”和“与合伙企业有关的纠纷”
案由第四部分债权纠纷中第99“合伙协议纠纷”,与第九部分与公司、证券、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中第二十三“与合伙企业有关的纠纷:263、普通合伙纠纷,264、特殊的普通合伙纠纷,265、有限合伙纠纷。”有重复和交叉的情形存在,对此,似有必要将其合并在第二十三之中,不宜将其分开规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主体的市场行为都是参与竞争的行为,将其界定为民事或者商事,实际并不一定科学,对于买卖、土地开发等规定在债法范畴,其实其中就既有民事内容也有商事的内容,如果不过于计较其性质,可能会规定的相对集中和规范,也更便于各地法院及当事人加以准确把握案由规定的执行。
4、与“联营合同纠纷”有关的案由
案由第九部分中第235“联营合同纠纷”,尽管这类案件最近几年大幅度减少,但作为一类案件还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今后各种新的联营形式还可能会出现,故应当在其后增加一种“合作合同纠纷”,既可能是公民个人之间的合作,也可能是公民与公司企业法人之间的合作,还可能是公司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应当忽视其存在的现实性。
(四)几处案由的位置应当调整
1、几处一级案由的位置应予以调整
(1)第六部分“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应当放在第二部分“婚姻家庭、继承”案由之后、第三部分“物权纠纷”案由之前。这主要是因为劳动争议、人事争议与人身关系密切,虽然其也通常是因人的劳动、工作所引起,似乎与经营管理距离稍微远一些,但其人身属性,决定了其在民事领域的特殊性,放在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之后似乎更能体现其人身属性,以此与民事主体的正常经营管理行为引发的财产后果相区别。
(2)第九部分“与公司、证券、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应当放在第五部分“知识产权纠纷”之前。主要是因为按照民事审判的划分,是将传统民事、民商事、知识产权、涉外海事海商进行依次排列的,特别是在第四部分“债权纠纷”中夹有大量的商事案由,将商事案由与第四部分衔接是顺理成章的,也符合案由按照性质相对集中规定的制定原则。而将知识产权、涉外海事海商等列在后面是符合一般案由按照性质划分的基本标准的。
2、关于“人民调解协议纠纷”的位置
案由第四部分债权纠纷中第112、“人民调解协议纠纷:(1)请求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纠纷,(2)请求变更人民调解协议纠纷,(3)请求撤销人民调解协议纠纷,(4)请求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无效纠纷。”该内容与整个规定的体例不相吻合。因为这四种第四层级的案由基本属于程序类案由,且是由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所引起,并非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所引起,放在债权部分是欠妥当的。应当将其放在“第六部分劳动争议、人事争议”之中,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相协调衔接,且应当结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新规定相衔接,并提出不服调解的案件的案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的案件案由,使立法与司法实务有延续性,不要产生脱节。
3、关于与一般民事行为无关的特殊侵权纠纷的位置
案由第四部分债权纠纷中第119――127属于第三级案由,包含“第119、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纠纷,122、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军人执行职务侵权纠纷,123、防卫过当损害赔偿纠纷,124、紧急避险损害赔偿纠纷,125、公证损害赔偿纠纷,126、义务帮工人受害赔偿、补偿纠纷,127、见义勇为人受害赔偿、补偿纠纷。”
该部分案由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并非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般性债权债务纠纷,有的涉及个人补偿、赔偿,有的涉及公共道德领域,例如义务帮工人、见义勇为人受害赔偿、补偿纠纷,与一般民事合同权益是有区别的。最好在第一部分人格权纠纷之后增加一部分“与公共利益有关的特殊侵权纠纷”,否则,将其放在债权部分有些不伦不类。
4、与破产有关的纠纷的位置不当
案由第九部分“与公司、证券、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之第二十四“与破产有关的纠纷”应当放在第二十九“信用证纠纷”之后。
该部分的内容包括“266、申请破产清算,267、申请破产重整,268、申请破产和解,269、职工权益清单更正纠纷,270、破产债权确认纠纷,271、取回权纠纷,272、抵销权纠纷,273、别除权纠纷,274、破产撤销权纠纷。”其内容没有问题,但根据公司、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模式和法律规定的常规方式,会将破产的内容放置在法律的最后,也是公司、企业生存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通过重整、和解等程序不能使公司、企业重生,那么公司、企业只能等待破产还债、消亡。故而,在公司、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突兀地加入“与破产有关的纠纷”实为不伦不类。所以,该部分应当置后放在“与公司、证券、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部分的最后为妥。
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研究的三点不足 篇6
[关键词]编辑学基本规律理论研究不足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1)04-0029-03
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编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是编辑学的立学之本,因为对一门学科的理解和把握,首要的是认识它的发展规律。但令人失望的是,关于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近30年各家学术观点一直争论不休。中国编辑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邵益文先生在《30年编辑学研究综述》一文中详细介绍了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讨论情况,列举的实例都很有代表性。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中心范军先生在《关于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讨论》一文中,对国内二十多年来关于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讨论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把研究者们的理论研究方法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哲学视野中的编辑活动基本规律,代表人物是林穗芳、向新阳、徐柏荣、邵益文等老一辈学者;二是社会学、文化学视野中的编辑活动基本规律,代表人物是阙道隆和王振铎;三是传播学视野中的编辑活动基本规律,代表人物是刘呆和田胜立。
毋庸置疑,各家各派的观点、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都颇具建设性,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基本要索和合理内涵,就差一层窗户纸未捅破。可是,欲捅破这层窗户纸并非易事,研究者们争论来争论去,一直没有达成统一认识。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以为是三方面的不足阻碍了编辑基本规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1概念表述词语存在争议
从哲学角度探讨问题的研究者们,认为想弄清编辑活动的发展规律,首先要摸准编辑活动的基本特征。多数论者认为“选择”和“加工”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特征,在概念表述中用这两个词比较贴切和精准。其代表人物是陈景春先生。他认为“选择和加工”应当是编辑基本规律的核心,用这两个词来界定编辑活动的基本特征具有同一性、概括性、简单性和可操作性。仝冠军先生的观点与上述观点一致,但在语词的选用上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把“选择和加工”作为编辑活动的本质特征是不准确、不清晰的,“价值判断与规范化才是编辑活动的本质特征”。他把“价值判断”与“选择”进行了比较,认为前者比后者内涵丰富,更能体现社会环境对编辑活动的影响,同时,“规范化”比“加工”更明确地指出了编辑活动的行业准则。我认为,在编辑活动中,选择作品就是在进行价值判断,不然怎么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呢?其价值判断的涵义是不言自明的。加工稿件,也是一件使原创作品规范化的工作,有的论者用“优化”一词,意即使之优异化,完全符合出版要求。但如果说成“价值判断作品,规范化稿件”,则有生造词语之嫌。试比较这样两句话:“随着书籍的诞生,以选择和加工为基本特征的编辑活动便应运而生了”和“随着书籍的诞生,以价值判断和规范化为基本特征的编辑活动便应运而生了”。显然,前者语意简洁明了,贴切自然;后者复杂,不通畅,甚至有些别扭。因为,“价值判断”的语义非常宽泛,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认识,都需要作价值判断。所以,用它来表述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是不合适的。
2基本规律以偏概全
编辑活动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是异常鲜明的,社会环境对编辑活动的影响力之大,制约性之强,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所以王振铎先生把编辑基本规律分为内部生成规律和外部运行规律的看法是很有见地的。“规律即关系”,搞清楚编辑活动这一事物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外在的运行关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正确地揭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可惜后来没有看到王先生进一步的研究成果,而从人类文化学角度研究编辑活动的“文化缔构规律”观点却成了王先生探讨编辑基本规律的主打议题。十分看重编辑与社会的关系的论者是林穗芳和阙道隆两位老先生。林穗芳先生从编辑活动的矛盾分析人手,认为解决好编者、作者与读者之间供需关系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要,就是编辑基本规律。阙道隆先生从编辑社会学角度切入,把编辑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到了极致,直截了当地说:“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编辑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就是编辑基本规律”。从编辑社会学的层面来看,两位老先生的意见十分中肯,但如果把他们的观点当成编辑基本规律的正确表述却不妥,理由有二。第一,探讨某一事物的规律,最要紧的是搞清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弄懂了该事物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其规律便昭然若揭。上面说王振铎先生的观点很有价值,意即他所说的内在生成规律是编辑活动赖以存在的前提,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之间的关系,才是这一事物最原始、最直接、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是研究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根本要素。合此,只强调事物的外部因素来界定编辑基本规律显然是不够全面的。第二,规律是某一事物所特有的,不同于其他运动形式,同其他活动有着质的区别,它是不能相互转换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两位老先生的观点过于宽泛,编辑与读者供需之间的矛盾,编辑活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问题,在出版学、传播学、新闻学的研究上同样适用。
3规律多元,以繁代简
在上述列举的关于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表述中,有这样一种研究现象——编辑基本规律多元论。比如徐柏容先生的求同,求异,求和与求同、异、和互济规律;质量效益同步规律;主体、客体矛盾统一规律。任定华先生的信息知识有序律,信息、知识载体结合律,信息、知识传播律。逸士先生的三条编辑规律:一次性和创新规律,增值性和优化规律,有序性和最佳运行规律。还有陈建国先生提出的编辑四大规律:“和之律”“质效同步规律”“同异互济规律”“主客观矛盾统一规律”。如此多的“三规律说”“四规律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不可否认,这些观点均有其不同程度的合理内涵,甚至很有见地。但关键是这种编辑规律多元论会使问题复杂化,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某一事物的基本规律只有一条,编辑基本规律也是如此。我们探讨的是编辑活动基础的、基本的、根本的、本原的、一贯的、稳定的、决定着编辑活动发展方向的规律,这个规律只能是唯一的。它要求研究工作者通过对编辑活动各种关系的充分论证,用准确的语言和科学的概念把它界定下来,使人看得懂,明其义。如果将规律多元化,把本来比较深奥或不太深奥的问题搞得玄妙,深不可测,学习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靳青万先生致力于编辑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也颇有心得。他认为“推拉创变律”应是编辑活动和编辑学唯一的基本规律。应当说他的这一见解很有创意,可给人的感觉太深奥。乍一看,什么是“推拉创变律”令人费解,再一看,推是“源体推进律”,拉是“用体拉动律”,创是“主体创新律”,变是“客体变革律”,还是没弄懂。抛去“推拉创变律”之玄妙、深奥不论,单是“源体”“用体”这两个新名词就够伤脑筋的了。在文学艺术领域,创作最高的境界是简洁、自然,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理论研究是解惑、答疑的工作,努力做到深入浅出、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应是研究者的责任。如果以繁代简,故作深奥,制造玄机,生造词语,只能使理论研究工作陷入怪圈中,得不偿失。
由此引发我的一个思考:自编辑活动这一事物诞生之日起,编辑规律就蕴藏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事编辑工作的人也完全是按照这一铁的规律来做事的。显然规律是客观的、公正的。可是,为什么当我们回过头来研究、探讨它时,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相形见绌呢?“不识庐山真面目”,难道真的是因为“身在此山中”吗?笔者以为,社会科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等同于自然科学中的公式、定理,一定要科学、精准,来不得半点草率或偏执。也许理论研究者改变一下研究策略,调整一下陈述语言和表达风格,效果就不同了。期望与大家共勉。
注释
[1]陈景春.选择与加工: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核心[J].出版科学,2004(2).
[2]仝冠军.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J].出版科学,2003(3).
[3]林穗芳.编辑基本规律新探[J].出版科学,2002(2).
[4]阙道隆.试论编辑基本规律[J].出版科学,2002(3).
[5]徐柏容.编辑创意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
[6]任定华.关于编辑规律的探讨[J].中国编辑,2003(4).
[7]逸士.关于普通编辑学的随想[J].出版科学,2000(3).
[8]陈建国.略论编辑四大规律[J].中国出版,1997(4).
[9]靳青万.编辑学基本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研究不足 篇7
一、资本不足风险的内涵
金融控股公司资本不足风险,是指其资本金规模与监管要求相比,名义上符合监管要求,但实际资本充足水平不足而形成的经营风险。
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相关风险准备金以及稳定的长期负债等资金来源。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e,CAR)是指监管资本(Regulatory Capital,RC)与风险加权资产(Risk Weighted Asset,RWA)的比值。即:
其中:监管资本是指金融监管当局认可的、可以计入资本金的项目之和,是监管部门对金融控股公司资本金的最低要求;风险加权资产是按照各金融行业的标准方法,对各资产项目按一定权重求和计算得出的结果。
目前,多数国家采用巴塞尔协议推荐的资本金计量方法,将按照该方法计量得出的资本作为监管资本,即最低资本要求。《巴塞尔协议Ⅲ》将资本金分成三级,并对资本金充足水平提出明确要求:一类资本金充足率不得低于4.5%,整体资本金充足率不得低于8%,此外还要求保留资本金留存缓冲、逆周期缓冲资本,并要求杠杆比率(资本/账面资产总额)大于3%。
在金融机构的实际管理中,为了提高资本收益水平,多采用“经济资本”来管理本机构的资本金。所谓“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EC),是指在一定置信水平α下,为吸收风险引发的非预期损失和保持公司的正常运营而需要的资本量,置信度一般选择为99%。经济资本表示为“在险价值”(Valueat Risk,Va R)超过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EL)的部分:
从金融监管角度看,监管当局必须要确保金融控股公司能够足额偿付其到期债务,避免引起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因此,监管当局更加倾向于要求金融机构保有尽可能多的资本金,用于抵御金融风险;而从金融控股公司角度看,其更加倾向于使用较低数量的资本金,支撑更大规模的资产,以获取更高水平的资本收益。这样,监管要求与金融控股公司自身诉求就形成一对矛盾,很大程度上有可能会出现逃避资本监管或资本充足水平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问题。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纽带关系复杂,掩饰较低的资本充足水平不被监管者发现,这种博弈将诱发资本不足风险,而这一风险在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体制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金融控股公司的盈利预期与资本监管要求是一对矛盾,根据纳什均衡,其资本金在冲突博弈中会形成一种均衡状态。根据(1)式,采用边际在险价值(Marginal Value at Risk,MVa R)确定n个子公司对于金融控公司整体风险贡献水平,子公司i的资产为Ai,则第i个子公司的为MVa Ri(α):
由于MVa R具有可加性[5],即金融控股子公司MVa R之和等于金融控股公司总的Va R,因此
故而,单个子公司的经济资本金为:
ELi为i个子公司的预期损失。
显然,对于金融控股子公司需要满足:ECi≥RCi
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业务和范围不变的情况下,假设α置信度下在险价值和边际在险价值不变,通过在子公司之间调整风险资产、资本金等手段,以减少账面预期损失,使得账面经济资本相对于实际经济资本需求降低,从而降低监管资本,但其面临的实际风险并没有减少,这就是资本不足风险。
二、资本不足风险产生的主要成因
金融控公司的资本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外部资金和自我积累,能够真实的抵补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损失;其次是由于资本重复计算所导致的虚增资本。孔立平(2008)指出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结构使其形成“资本扩音器功能”,资本不足风险主要由于重复计算所致。归纳起来,资本重复计算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双重财务杠杆。金融控股公司通过长期负债筹集资金,并将其投向子公司作为资本金,即为双重财务杠杆(巴塞尔委员会,1999)。金融控股的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控制人,将其计入自身资本,反映到财务报表中,就是控股公司负债与权益同时增加,会导致资产负债率下降,掩盖公司风险。双重财务杠杆表示为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的比值。
以Ii表示金融控股公司n个子公司中第i个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Ei表示第i个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βi为金融控股公司控股比例,X为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互相持股及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所形成的资本重复计算额,在计算中应该予以扣除,则双重财务杠杆k为:
例如:2010年底,国内某金融控股公司所属证券公司的净资本不足,受到监管部门的诫勉。为迅速改变资本不足状况,2011年4月,该证券公司发行人民币次级债券,额度4亿元、期限5年,由其控股母公司全额认购,所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二级资本。金融控股母公司以认购债券形式,向子公司注入二级资本,在不增加集团总资本规模的情况下,使证券子公司满足了资本监管要求,这是典型的双重财务杠杆融资。
这次融资后,该证券公司的合格资本指标和相关风险指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对其正常经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对控股母公司及整个金融控股集团而言,其整个集团的财务风险增加、偿债能力减弱。由此可见,双重财务杠杆虽然为金融控股公司提供了一种风险转移手段,但会导致金融控股公司整体风险增加。
2.股权融资重复计算。金融控股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向子公司注入资本,该资本又作为权益计入母公司资本中。对金融控股公司而言,这种方式并不增加负债,但使得资本双倍增加,可以隐藏部分资本不足风险。不过,资本的绝对增加会导致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收益率降低,因而实际操作中金融控股公司并不倾向于以此种方式实现资本扩张,故而该效应可通过资本金管理的负反馈自动得到矫正。
3.内部资本市场。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形成资金市场,同一集团内的不同法人实体相互之间资金往来频繁,易导致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的资本相关度提高(Murllo Campello,2002)。如果单笔资本金在不同子公司间往来,作为资本金出现在各自的资产负债表中,使得该笔资本金重复计算,从账面上提高了各子公司的资本金,容易导致资本不足风险增大。
4.子公司外部融资。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通过对外进行债务融资,投入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孙公司中,会产生如上述1、2的效应。
图1表示了金融控股公司资本重复计算的三种主要形式,HAi、Lai分别表示高流动性资产和低流动性资产,而金融控股母公司投向子公司的资本都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即低流动性资产Lai中;HLi、LLi、Ci表示高流动性负债、低流动性负债和资本金,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从外部获得的长期负债(低流动性负债)和股权融资可以补充资本金。
通过合并报表计算的形式,将子公司增加的资本金计入母公司资本中,从而虚增资本,降低杠杆比率,会掩盖金融控股公司资本不足风险。而这会对债务人和投资人产生信息误导,会导致风险溢出效应和传染效应。
三、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资本金分配模型
有限的资本金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如何实现最大的效率?按照经济学理论,该资本金必须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最大的收益率,即风险调整收益率达到最大化。风险调整收益1(Risk Adjusted Rate of Capital,RAROC)是指将风险因素剔除以后的收益指标。定义为:
Return表示公司收益,cost代表为获取收益而付出的成本,EL为预期损失,EC表示经济资本金。
金融控股公司采用RAROC对其拥有的资本在各子公司之间的风险收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进行分配抉择。
首先,根据投资收益原理,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所有的子公司必须满足基本的收益率rbasic,公司才能确定投资第i个子公司:
R和C分别代表收益和成本。
其次,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必须最终拥有相同的风险收益率,从而形成资本流动的均衡状态。因为,如果存在不同收益率的子公司,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假设,金融控股公司总是倾向于向收益率高的公司投入更多的资本,直到该公司最终的收益率与其它子公司持平。即:
根据(8)式,金融控股公司资本金收益率决策上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资本金的最优化配置,另一个是成本的控制,即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实现经济资本金最小化下的最优状态。
四、有效控制资本不足风险的建议
从资本不足风险成因可以看出,金融控股公司资本不足风险是涉及到公司内部运营与外部监管,因此,需要从金融控股公司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以防范和化解金融控股公司资本不足风险。
(一)构建基于RAROC的资本金管理机制
首先,RAROC是经济资本分配原则,它从董事会高层管理战略和风险偏好延伸至前台具体业务,涵盖不同子公司、业务领域、不同职能部门的资本金分配,从而可以将每一个岗位加入到风险控制中来。其次,采用资本金分配方法,一方面可以从金融控股公司整体高度考虑所有风险,并将各子公司风险之间的收益叠加放大;另一方面通过测定和衡量各种资产和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可以实现某一类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内部风险组合管理。再次,资本金分配为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了一个平衡点,能够准确的度量风险与收益的配比关系,为控制资本不足风险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
(二)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
金融控股公司的复杂性使得其风险关联到内部每一个部门和公司,因此要控制资本不足风险,需要强化内部控制。首先,要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水平和风险偏好,并以此制定公司经营的内部资本不足风险控制边界条件,合理规划公司资本需求和补充方案,形成有效的内部资本管理方法;其次,金融控股公司应及时向内部子公司披露集团风险信息和内部关联交易情况,子公司应在其职责范围内有效控制风险,并及时向股东和债务人披露公司资本充足情况;最后,金融控股公司应避免权利滥用,母公司过多干涉子公司经营容易将资本不足风险等转移到某个子公司。
(三)建立完善的并表监管制度
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并表监管,从整体上考察其风险状况,明确其资本不足风险水平,避免由于财务并表形成双重财务杠杆风险。监管当局应当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并表监管范围,根据金融控股公司报送信息,实时监控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总体水平,并深入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监测其子公司的风险水平,对其整体资本不足风险进行审查和评价;对于跨金融子行业的金融控股子公司,需要银监会、证监会与保监会等监管部门联合组成监管小组进行共同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控股公司都受到监管、评估和控制。
(四)形成有效的资本充足率监管
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充足率作为第二支柱,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架构、资本流动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增强资本充足率监管,建立多层次的监管要求,形成包括核心资本、一级资本、逆周期资本、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资本等涵盖金融控股公司可能面临的特定风险及系统性风险的资本要求;明确金融控股公司风险覆盖范围,针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及不同公司,设置不同的资本计量要求和计提标准;鼓励金融控股公司采用高级计量方法对公司的资本不足风险进行有效的定量分析,提高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摘要:金融控股公司的快速发展使得其面临的资本不足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运营安全构成威胁,对我国多部门并行监管的体制带来一定挑战。从资本不足风险成因可以看出,金融控股公司资本不足风险是涉及到公司内部运营与外部监管,因此,需要从金融控股公司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以防范和化解金融控股公司资本不足风险。
职业动机的研究现状、不足及展望 篇8
一、职业动机的研究现状
1、职业动机理论模型
关于职业动机的权威理论较少,London的职业动机理论模型是在这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理论模型。London用前瞻理性(预期结果和获取结果的欲望对个人的职业行为的引导)和反省理性(个人利用时间思考、检讨自己的职业决策和行为)来描述个人特征、情景条件、职业决定与行为三者间的关系。其中,个人特征包括职业弹性、职业洞察力、职业认同三个结构维度。情境变量是工作环境中对个体职业动机产生影响的因素。职业决策和行为是与职业有关的决策和行为,包括产生备选行动方案、搜集信息、评价信息、设立目标、做决定、执行决定等。London认为,情景条件对个人的职业动机有直接的影响,最先作用于职业弹性,良好的情景条件有利于员工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较高的职业弹性有助于员工形成正确的职业洞察力。而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对员工的职业选择具有导向性,促进职业认同的形成,由此直接影响员工的职业决定与行为。员工对个人的职业决定会有一定的自我感知,这对员工的职业动机产生影响。同时职业决定与行为的自我感知和员工的职业动机也对员工情景条件的感知产生影响。
2、关于职业动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1)职业动机的结构。麻省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埃德加·H·沙因认为职业锚是个人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定位,它反映出个人的职业追求与职业价值观,当面临多种职业选择时,职业锚是其最不能放弃的自我职业意向。沙因教授认为职业锚由以下八种组成(见图1)。每种职业锚的产生都是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职业锚产生的职业动机直接作用于员工的职业选择。沙因认为职业锚是个体主观认知和外部客观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个体长期职业意向,它是个体的内部“职业”,个人具体的职业形式则称为外部“职业”,而外部职业与职业锚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某一职业可能对应多个个职职业业锚锚。 。
(2)职业动机的测量。London于1993年编制了《职业动机问卷》,包含测量职业弹性、职业洞察力、职业认同三个方面的17个项目,该量表的信度大于0.8,并且具有清晰的三因子结构,表明此问卷在信度、效度方面的得分较高,能较好地反映员工的职业动机。而此问卷的设计主要聚焦于个人对职业的感知与态度,是对员工职业价值观的系统了解。根据London的三维度理论,Noe等人编制了包含27个项目的《职业动机问卷》,此问卷主要侧重于由职业动机产生的职业行为,其中包含职业洞察力、职业认同以及职业活力三个方面的测验,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44和0.58。在London和Noe的研究基础上,Day和Allen对二者的职业动机调查问卷进行整合,形成一份职业洞察力、职业认同与职业活力各7项共21个项目的职业动机问卷,并在London本人的指导下增加了关于“对晋升的要求”的项目。经检验,总量表信度为0.84,三个分量表信度也在0.8以上,证明问卷信度良好。
(3)职业动机的影响因素。一是社会环境因素。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就业形势也在相应地发生着改变。社会环境的变更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动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首先是经济形势的变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兴职业相继诞生,员工的职业动机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高收入、安全稳定,而是更多地向独立自主、自我实现、自我挑战方向转变。其次是社会职业导向。近年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证券、保险、期货等行业由于高风险、高收益吸引了大批自我挑战、追求高回报的从业者。这种职业期望突出表现了社会职业导向的转变。
二是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对企业员工职业动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所在区域、父母文化水平等几个方面。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员工在职业动机方面,更注重职业声望;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一般水平的企业员工职业选择时缺乏冒险、挑战的精神。城市员工在职业动机方面,习惯以自我为主要考虑对象,但农村员工由于更早的自立,更懂得为他人着想。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职工的职业观,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父母,更看重职业的自我实现与社会声望,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企业员工更重视职业的薪酬与稳定性。
三是个人因素。企业员工的职业价值观选择某种职业的出发点,是财富还是奉献,是寻求安稳还是自我挑战。它是职业价值观职业动机形成的根本因素。拥有专业技能的企业员工在职业选择时会尽可能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因为这样更加利于企业员工自我能力的最大发挥。此外,个性特征也要与职业相适应。
二、职业动机研究的不足
1、职业锚的确定标准不明确
影响企业员工职业选择的动机因素较多,每个员工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自身的职业价值观都存在差异,但如何确定职业锚的标准还比较模糊,准确了解员工真正的目标与需求,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标准或模型,并且这一标准要以社会环境为依托,注重客观环境和人的主观意识双层作用。
2、理论研究的层次还没落地
职业动机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该理论涉及职业认同、职业弹性、职业洞察力等一系列的理论知识,以及职业动机驱动因素的探索、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研究等。并且职业动机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涉及到员工职业生涯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整个过程。所以就职业动机整体展开研究会较为笼统。目前的研究还处于笼统研究的层次,没有细化与落地。
3、职业动机的测量有待改进
员工职业动机的现有测量方式十分有限,我国自有的职业动机权威测量量卷和创新式测量方法处于稀缺状态。 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员工职业选择的考虑因素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且我国与国外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形势、职业氛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直接运用原有国外的测量方式会使测量结果精确度降低。因此,职业动机测量方法有待创新与改进。
4、职业动机的研究与企业操作层面的结合不紧密
职业动机的研究要与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相结合。职业动机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次,还要与企业员工实际职业生涯相联系。目前落后的人事管理制度、员工体制和员工不断改变的职业需求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了解企业员工的真正需求与目标,是企业留住人才、提升绩效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展望
1、继续深入职业锚的研究,尤其要加强操作层面的问题研究
沙因的职业锚理论为我们了解和运用职业动机,并展开职业动机的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但在准确了解员工真正的目标与需求,准确确定职业锚方面,还需要以社会环境为依托,注重客观环境和人的主观意识的双层作用,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标准或模型。这需要学术界和实业界继续深入有关职业锚的研究,提出一个可操作的、公认的确定标准。
2、职业动机理论研究层次要下移
笼统的职业动机理论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将研究层次下移,细化到更精确的研究点,如对职业动机包含的职业认同、职业洞察力、职业弹性等理论进行针对性研究,或深入探寻职业动机理论的具体影响因素。并且,现有职业动机理论大多针对职业生涯的前期或中期,而职业生涯晚期的职业动机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3、加强职业动机测量方面的研究
我国职业动机的测量大多采用国外学者的测量方案, 但由于经济形式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直接照搬国外的量卷对我国员工进行职业动机测量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并且现有的测量问卷的抽样调查的地域范围和职业范围较为狭窄,在可靠性方面还比较欠缺。所以,必须结合我国经济政治发展趋势和文化习惯,研究适合我国员工职业动机的测量方案。
4、加强职业动机与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的结合研究
职业动机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具体实践作为基础。将该理论与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结合研究是该理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例如职业弹性理论与激励政策的结合研究、职业认同理论与企业凝聚力的结合研究等。此类研究可使双方进行相互检测和推动,增强职业动机理论的实用性。
摘要:本文运用现有职业动机及职业选择的理论,阐述职业动机的研究现状,在沙因的职业锚理论基础上,分析决定企业员工职业动机的动力因子,并从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个人选择三个方面分析影响企业员工职业动机的因素,对当前企业员工职业动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职业动机,职业选择,职业锚
参考文献
[1]BROWN B L.Career resilience[J/OL].http://www.vtaide.com/png/ERIC/Career-Resilience.htm.
[2]李霞、傅红梅、谢晋宇:London的职业动机理论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9).
[3]李焕荣、曾华:职业弹性的研究现状述评及展望[J].经济管理管理学动态,2010,32(5).
[4]张锦、梁海霞:国外职业动机理论研究进展[J].社科论坛,2007(24).
[5]魏世平、卓光俊、周莹莹: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动机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
[6]向东:影响人才流动的非体制性因素[J].中国人才,1997(7).
[7]何华宇:London的职业动机理论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2).
《中医药条例》有关不足问题研究 篇9
《中医药条例》法规冠名问题, 表现在从语言文字表达上给人以平淡的感觉, 使人不能够从冠名的导语上就知道这部法规所要调整的法律关系的前瞻性, 就事论事, 没有多大的启发性, 不能够夺人眼球, 引人入深, 我们知道, 中国的中医药科学技术博大精深, 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不仅需要发扬和传承, 还需与国际交流, 所以, 法规名称应当直截了当点明立制这部法规要做什么。
2总则中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1) 《中医药条例》的第一章第一条中关于制定这部法规的目的和意义阐述的不够明晰、完美, 原文是:“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 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保护人体健康, 制定本条例。”没有突出传统医药的优势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笔者认为第一条表述应该是: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 发挥我国中医中药资源优势, 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适应民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保护人体健康, 制定本条例。使人读到这部中医药法律后, 首先感觉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文字表现要比较细化, 有亲情感。完美地反映出政府把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医疗民生作为制度来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第一章第二条里的第二款规定:“中药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执行。”没有提到行业管理。而行业管理恰恰也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和服务器, 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这一行业里的得力助手, 曾经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传承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 今后在修改《中医药条例》时一定要把行业管理写进去, 使它在法律上有一个应当有的空间和地位。
3)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行业自治) , 这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科学理念。但这一原则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直接提出来。应将“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作为原则之一予以明确提出。这是因为中医药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发展规律, 与西医药区别明显。中医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疑难病方面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独特优势, 在养生保健、亚健康干预等方面优势明显。中医诊疗技术简便, 成本相对低廉, 有利于减轻民众的看病负担。
4) 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使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没有提出实质性落实措施。为防止政府职责落空及扶持政策不到位, 落实这一规定, 需要刚性措施。第一、要把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纳入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目标进行考核。第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 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关部门制定涉及中医药的政策时, 应当征求同级中医药行政部门的意见。以此方式来落实中医发展问题。第三、对计划、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怎么去解决, 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 没有体现出来, 应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发展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协调解决发展中医药事业中的重大问题。加强中医药科研, 开发中医现代诊疗仪器设备、中药新药和中医药保健产品, 有利于提升和壮大医药产业。发展中药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 促进服务业发展, 发展中医药服务与产品的国际贸易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 提高我国医药科技和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完善中医药法律制度将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5) 第一章第六条关于中医药的管理归属问题是这样规定的“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中医药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但谁去监督、怎样监督执法在法规设计中没有明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农垦、林业部门如何管理没有提到。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中药材就产在垦区、林区地带。所以在修改《中医药条例》时务必把垦区、林业部门如何管理规定清楚。
6) 学会、协会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的作用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突出。它们是发展中医药事业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应该在总则中充分肯定它们的历史贡献和今后的责任与义务, 使中医药行业协会、学会建设, 发挥其在学术交流、知识普及、咨询服务等活动中的作用。
7) 文化遗产传承纪念性活动日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中医药是我国民众防病治病的重要的措施之一, 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渊源的组成部分, 应将“国际传统医药日”, 定为我们国的“国医日”, 以增强国医意识, 定时地去提醒, 以此来不断地加深影响。设一个传统文化节日, 不是为了走形式, 而是要加深民族文化意识。我国在七十多年前就有过《中医条例》, 而且就有国医节, 时间是从1929年3月17日开始的, 每年的3月17日为“国医节”。当时的口号是:“提倡中国医药就是保全中国文化经济”。据笔者知道的目前我国甘肃省在《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第二章管理与保障的第十一条中将每年十月二十二日的国际传统医药日定为全省中医药宣传日;黑龙江省、江苏省也都在发展中医条例的相关条文中作了规定。
8) 如何使国民在年少的时候就有传统医药的意识。可在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中补充一些通俗易懂的中医药常识, 但这一问题要写进法律中加以肯定才行。2009年7月8日晚22∶00, CCTV4中华医药节目介绍了北京一退休中医大夫在北京办了一个国医少年培训班, 招收了一些年龄5、6岁的儿童, 经过3年的中医学习, 佳绩频传, 不仅学习的那些孩子及孩子的家长对这种学习方法比较满意, 而且前来观摩的家长也为之震撼, 反映很好。这样使孩子在幼小的年龄段就深深地种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健康意识、健康观念、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掌握了一门生存的技能, 为弘扬祖国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9) 如何发挥中医药在民众亚健康养生诊疗和亚健康保健方面的作用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提及。因此, 在修改《中医药条例》时应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鼓励社会力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发展中医药非基本医疗保健事业, 推进中医药非基本医疗保健的市场化、产业化。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亚健康诊疗方面的优势, 开展预防、保健性服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亚健康诊疗方面的优势, 开展预防、保健性服务。将“治未病”首次写入法规中, 为中医药机构开展养生保健、亚健康保健和“治未病”服务提供有力地法律依据。
3第二章中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1) 这一章的问题主要是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导语中的“从业人员”称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中的定义有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均在第二条执业医师、执业护士的概念框定的很清楚。执业医师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助理医师资格, 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医生。” 执业护士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依照护士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 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执业凭卫生行政机关依法核准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方可从事医疗服务活动。所以在这一章的导语应该改为中医医疗机构与执业人员较为妥当。
2) 社区医疗机构中医与农村基层中医医疗卫生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刻意去提, 例如乡 (镇) 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条中第三款将乡 (镇) 卫生院、中心卫生院、街道卫生院并列为一款之中, 但是在《中医药条例》中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 而且千百年来中医药在这些地区非常吃香和看好。城镇社区的中医医疗服务中心或者是服务站也是一样, 深得民众的喜欢和尊崇。所以, 在下一次修改《中医药条例》时应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工作中的作用、城镇中医医疗机构应当组织中医人员到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和技术协作, 充分体现在中医医疗机构与医疗服务中条款里。
3) 在《中医药条例》的第八条中规定:“开办中医医疗机构, 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和当地区域卫生规划, 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 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这一条中的开办中医医疗机构表述不太确切, 笔者认为应该在开办中医医疗机构之前, 首先是有人要申请才行, 是谁要开办中医医疗机构, 当然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他们要开办中医医疗机构, 然后再接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和当地区域卫生规划, 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 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这样表述符合语句的逻辑性。
4) 中医西医一视同仁如何体现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直接的答案。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同其他医疗机构共同承担社会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工作任务。比如说有关部门、单位在确定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 交通事故等伤害救治医疗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构, 急救中心、急救站以及招生、用工、征兵体检和伤残病退鉴定医院时, 应当根据技术配备的基本要求同等对待中医医疗机构。通过立法的形式, 才能确保中医得以与西医享受同等待遇, 能在同等的条件下公平竞争, 共同发挥作用。
5) 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诊所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规定, 过去药店里中医坐堂就有, 医与药是不分家的, 中医药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是具备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具有独立的中药营业区;坐堂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总数不得超过3人;中医坐堂医诊所的负责人可以由药品零售企业负责人担任, 以此来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规定对具备相关条件的, 可以向省中医药行政部门申请设立中医馆或者是国医馆、国医健康城、国医健康俱乐部等。
4保障措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1) 中医机构扶持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规定的不具体。怎么扶持中医机构, 比如说,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年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财政投入, 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人员工资经费补贴标准等。
2) 特色中医专科发展问题没有提及。在CCTV4频道中华医药节目中经常可以看到介绍我国某地某中医院、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特色中医专科治好了不少XX绝症, 患者起死回生。无数鲜活的生动事例唱响了我国传统医学的伟大和光彩。希望在中医条例扶持措施的章节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设立发展中医药专项基金, 用于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比如:建设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有独特疗效的特色中医专科。真正明确政府在中医药行政奖励、保护濒临灭失的传统中医药资源、支持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推进中医药国际传播以及依法维护中医医疗机构合法权益和工作秩序等工作中的作用。
3) 中医事业经费实行预算单列事宜没有在《中医药条例》中规定, 如果走预算单列考核就有的放矢了。所以《中医药条例》中的扶持与保障条款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对中医事业的财政投入, 增加的幅度不低于本年度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中医事业经费实行预算单列, 便于以考核来落实中医药事业的经济对现。而且还可以防止有些单位截留、挪用中医事业经费和中医发展专项资金。
5管理与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1) 建立名中医制度的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提及。名中医具有表率、师承等方面的作用;其功用在于激励、学习、传承、发扬和标化, 同时对著名中医药实行保护。希望今后在修改《中医药条例》时在管理监督的条款中规定建立名中医称号制度, 对社会公认的医德高尚和医术精湛的中医药学科有突出贡献人员可以授予名中医称号。具体办法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管理机构会同省级人事行政部门制定。
2) 中医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提到。如果出现中医药医疗事故, 怎么处理, 哪些人员参加技术鉴定、人数要求等要在法规中体现出来。
3) 监督管理问题没有单列出来。第一、医疗机构的医疗秩序的维护问题没有涉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各级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维护中医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和工作秩序, 对于损害医疗设施, 侮辱医务人员的行为, 依法进行处罚。从医疗机构内部首先中医药行政部门和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中医药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减少医疗差错, 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规范医疗行为。第二、象开展医疗性中医推拿、按摩、刮痧、拔罐和中医美容等活动, 应当经县级以上中医药行政部门批准,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 再办理其他审批手续。这是管理, 许可之后就涉及日常性监督问题, 谁去监督, 要有个交代。比如, 中医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规范中医医疗市场秩序, 依法取缔以中医名义非法行医的行为。非医疗机构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和美容等活动, 在机构名称、经营项目名称和项目介绍中不得使用中医、医疗、治疗等医疗专业术语。
4) 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提及。医疗机构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行为文明的窗口, 反映时代人文素质的尺度和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资源的步伐。所以希望在修改《中医药条例》时, 在管理与监督的章节里规定各级中医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中要有指导中医行业的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
5) 执业年龄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也是没有规定。执业年龄问题涉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问题, 有的省在中医药条例中规定执业年龄不受限制, 笔者认为还是有问题, 如果一个年龄七、八十岁、或者九十岁的大夫, 假如他本人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 自己行动也不太方便, 有的甚至还需要人来搀扶, 但为了挣钱给别人诊病, 那么把脉的准确度、患者的安全等问题是令人忧虑的。
6) 濒临灭失的中医药资源保护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也是没有规定。政府可以有偿收购使中医药知识产权得到保护, 也体现了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爱护。比如说各种中医药文献、民间验方、秘方和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医疗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宝贵的中医药资源正逐步减少甚至灭失。为此, 要在《中医药条例》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中医药等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捐献有价值的中医药文献、民间验方、秘方和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药诊疗技术, 对于濒临灭失的, 可通过有偿收购的方式进行抢救和保护, 在资金、人员方面应当予以保证”。
6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问题与讨论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提到。为了不断提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诊疗水平, 是否可以这样规定:中医药机构和城市社区及乡 (镇)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保证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 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与在岗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7加快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不是很突出。希望在修改《中医药条例》时, 在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条款中规定省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规划, 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科研体系, 加强中医药科研机构和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 支持开展中医药理论、中医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 组织重大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 加快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8法规结构有关问题不合理
关于《中医药条例》无论是地方还是国务院都有, 发展它, 弘扬它, 目的只有一个为国民健康服务。2003年4月7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医药条例》结构体例是:总则、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中医药教育与科研、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在整个法规中前面是总则, 之后是管理于帮扶, 机构与执业人员的要求, 科研与教育, 对外合作与交流, 法律责任, 附责;唯独没有监督, 监督是保障措施得以落实的有效方式之一。唯独我国黑龙江省发展中医药条例中设计了监督管理章节, 笔者认为:监督是促进工作的助力, 概念是浓缩意识和认识的范围, 法律是政策客观标准化的升华。结构是形态的基本要素, 法律是社会公正、公平、合理的象征。
9专业术语存在问题与讨论
例如《条例》中所出现的“中医经典处方”、“中药协定处方”、“中医经验方”这几个概念, 不仅在中国药典中出现, 并且在一些教科书和媒体的医药报道中、学术著作中都经常可以看到, 然而笔者查词典、查药典, 甚至上网百度百科去查却是查不出来合理的解释。我们知道,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以下简称医师) 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以下简称药师) 审核、调配、核对, 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医师处方:医师为患者诊断、治疗和预防用药所开具的处方。协定处方:医院药剂科与临床医师根据医院日常医疗用药的需要, 共同协商制订的处方, 仅限于在本单位使用。法定处方:“主要指《中国药典》、局颁标准收载的处方, 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生产处方:“一般是指大量生产制剂时所列制剂的质量规格, 成分的名称、规格、数量以及制备和控制质量方法的规程性文件。数量比较大。这类处方仅限用于生产”。一部法规的实施, 它的常用专业术语的含义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法规是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 不明了常用术语对法规的实施是有一定限制的, 因为话没有说明白, 别人不知道怎么去做。所以, 应把常用的专业术语通俗简要地作一表述, 使不懂专业的人一看就明了, 便于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
10建议
中医药 (民族医药) 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 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 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 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面临不少问题, 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依法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反映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 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1) 上述问题的存在, 说明我国《中医药条例》需要尽快予以修订。在法律制度整体设计上, 既具有宏观指导性, 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既立足现实, 又着眼长远。既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 又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
2) 在法律的技术设计特点上, 一要体现我国政府在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二要体现我国政府始终贯穿着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这条主线, 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 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三要体现我国政府强调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方向。
3) 在法律的核心上全面系统地渗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特别是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任务:一是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提出要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二是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提出要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 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三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要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 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 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 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四是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提出要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 加强中药管理。五是加快民族医药发展。提出要加强民族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重视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民族医药继承和科研工作。六是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提出要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 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七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出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开展的传统医药活动, 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对外宣传。
4) 在指导思想设计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 推动继承与创新, 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 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5) 在法律原则的设计上要反映出我国政府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五个主要方面:一是坚持中西医并重, 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是要坚持中医药与西医药在思想认识上、法律地位上、学术发展上和实践应用上的平等地位, 促进中西医药协调发展, 更好地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二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就是要认识到继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 创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 要在继承中医药学术的科学内涵、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基础上, 充分吸收借鉴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手段, 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三是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 促进中西医结合。就是要尊重我国中医与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发展的一大特色, 坚持中西医相互学习,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特色, 相互取长补短, 促进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推进医学进步;四是坚持统筹兼顾, 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统筹规划, 协调发展;五是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 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事业关系民生,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领导,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制度措施, 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和政策环境, 同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关心和重视, 要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发展中医药事业。这五个基本原则坚持凝聚了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体现了新时期中医药工作的客观规律,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
6) 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设计上。要突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在城市, 综合性中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构成了城市中医药服务网络;在农村, 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村卫生室构成了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健全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也是我国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城乡基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还十分薄弱, 基础条件差, 人才匮乏, 需要加强建设, 所以, 需要法律制度来加以保障。
7) 在法规中关于政策的倾斜设计中要体现政府鼓励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因为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是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中医专科专病优势突出、服务方式多样、运行机制灵活等特点, 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机构规模普遍较小, 综合服务能力还不高;二是人才结构比较单一,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三是服务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需加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规范管理;在医保定点、税收及人员职称评定以及人员培训、科研立项等方面应享受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待遇, 一视同仁。
8) 应将村镇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因为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众看病就医问题, 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 受到民众的欢迎。
9) 希望在修订《条例》时, 向社会征集意见一定要将时间段适当放长一些, 比如现在国务院法制办征集意见时一般在10天左右, 能不能放宽到20天或者是一个月, 因为有些问题还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详细地琢磨与推敲;另外, 是否给参加意见的人有个凭据, 比如说在电子邮箱中自动为意见参加人回复一个感谢参加此次×××法规意见征集之类的函件以示真诚谢意和正视尊重, 使参加意见的人有一种荣誉自豪感、社会责任感, 便于今后积极主动参与此项活动。正式法规出台后, 给参加人赠与一本法规, 以示留念。
10) 应制定中医药条例或者是法的实施细则, 以便操作。
11) 在内容的充实上应注重以下七项制度的渗透。一是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二是中医药执业人员管理制度;三是中医药评价及名中医保护制度;四是中医药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制度和师承教育制度;五是中医药传统资源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六是中医药监督管理制度;七是中医药文化制度。
12) 将乡 (镇) 卫生院、中心卫生院中医药门诊、社区中医医疗服务中心或者是服务站也列入新修订的法律制度中。
摘要: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财富, 是我国卫生事业、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卫生事业独具的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以下简称《中医药条例》) 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中医药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对于保障和促进中医药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积极作用, 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实施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 我国中医药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已不相适应, 中医药事业在发展中面临一些亟带解决的问题, 完善中医药法制建设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中医药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更有利于民众的身体健康维护, 有利于推动我国中医药对外交流,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其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提出了一些笔者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中医药,管理,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Z].2003.
[2]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规定[Z].2009.
研究不足 篇10
1 矿井供水方式
矿井开采不论是平硐开采、斜井开采、立井开采等, 一般均采用在地面建立蓄水池, 铺设管路沿井筒到达井底及工作面, 供生产、防尘用水使用。
这种在地面建立蓄水池, 蓄满水后靠水面与底及工作之间垂直落差自然压力供水称为静压供水方式。
当煤矿开采垂直深度在200-500米时, 静压供水压力约2-5MPa, 在这个范围静压供水压力能满足生产需要;当开采垂直深度大于500米时, 水的静压力超过5MPa, 大于生产用水的要求, 此时要在井下供水管路中增加减压装置, 防止水压过高冲击生产设备及伤害人员。当煤矿开采垂直深度小于200米时, 静压供水压力将小于2MPa, 保证不了井下生产防尘用水的要求。
在此我对煤矿开采垂直深度小于200米时, 如何保障井下生产用水需求做以下简述。
2 解决浅井供水压力不足的方案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井下水压必须达到2MPa以上且不大于4MPa。对于浅井开采垂深小于200米的煤矿, 井下供水的压力远达不到规程的要求, 为了能保证生产供水的要求, 我们必须对井下供水进行人为的增压, 采用动压供水方式进行增压。方案如下图
方案说明:在清水蓄水池出水的管路上安设一套增压泵站组合, 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泵站组要求出水压力大于3MPa, 流量50m3/h左右, 能够实现自动切换控制。
自动控制要求, 蓄水池低水位报警并自动补水, 高水位报警并关闭补水, 管路超压卸载装置, 当不需要增压时, 由旁路静压供水。该方案主要在于选择合适的供水泵, 只要泵的压力、流量满足要求, 可以实现增压供水, 保障矿井生产需求。我们选择MD46-50*6离心泵做增压泵用。该泵流量46m3/h, 压力3MPa, 该泵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初期建设可采用人工控制, 逐步实现自动化。如果资金满足可一步到位实现自动化控制。为保证供水质量, 在泵站进水管路安装过滤器, 可安装两道。超压卸载管路返回到蓄水池。旁路阀可采电动控制阀, 以实现自动控制。
泵站组细节设计, 为了保证泵站能正常的工作一台泵的增压水不至于反回到另一台水泵或旁路管路中, 我们在泵的出水口安装一组阀门, 包括一个闸阀、一个单向阀 (逆止阀) 。为保证静压水池的水不直接进入水泵全便于维修水泵, 我们在水泵的前级与蓄水池间安装一闸阀, 此闸阀安装与过滤器之前也便于清洗过滤器。
过滤器选择提篮式粗过滤器, 它能保证一般的过滤要求也不至使泵口吸液口压力增大。
安全阀的卸载, 把安全阀的出口由管路引出到蓄水池中, 这样超压后, 水流直接返回到蓄水池。
自动控制, 如果泵站组安装在地面, 自动控制采用矿用一般型控制柜, 闸阀采用一般型电动控制阀。如果泵站组安装在井下, 自动控制系统应采用矿用防爆型控制开关, 电动闸阀控制电机采用防爆型电动机。
蓄水池水位控制传感装置, 在蓄水池中下部安装一组下水位传感器, 当池中水位下降至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时, 传感器发送信号并启动补水装置给蓄水池中补水。在蓄水池上部安装一组上水位传感器, 当水池水即将满时传感器发送信号并停止补水。
旁路供水, 在旁路供水管路中在下井侧也应安装一组单向阀 (逆止阀) , 当井下不需要增压供水时, 将关闭泵两侧闸阀, 打开旁路供水闸阀给井下进行供水。
泵站其它细节, 在泵站进出液口安装压力显示器 (压力表) , 高压端安装压力传感器进行超压控制和失压控制。
失压控制:当供水管路出现异常情况, 例如管路爆断出现大量失水, 些时泵出口压力骤然降低, 此时水泵要停止工作, 防止蓄水池大量失水。
泵站工作方式, 泵站主要采用一主一备方案, 当井下用水量突增, 一台水泵供水需求不了时, 可开两台泵同时供水, 备用泵供水只作为应急使用, 不可长时间两台泵同时工作。
为保证两台泵均衡工作, 供水过程中两台泵可采用一定时间后轮流工作, 一工作一检修。
管路、管件参数, 由于选择的泵的进出液口均为六寸接口, 帮管路、管件均采用与泵配套的六寸接口, 压力要求为5MPa, 通往井下的主管路均采用六寸设计, 管路承压要求5MPa。
3 总结
增压供水是解决浅井开采水压不足的优化方案, 他能够完全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井下供水压力要求, 能够保障生产用水压力。
对于新建矿井可在矿井初步设计中进行规划建设蓄水池、增压泵站组。对于已生产矿井可在矿井合适位置增设蓄水池, 或利用废巷道设蓄水池, 建增压泵站来满足矿井用水需求。
总之, 增压供水是解决浅井开采水压不足问题的唯一方案。
参考文献
[1]煤矿安全规程[S].
研究不足 篇11
伏案工作者应该不时站起来走动走动,使每天累计站立和走动时间达到2~4小时。研究证实,坐立结合的办公方式有助于降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一天中,人们有60%~70%的时间处于久坐状态,20%~30%在轻微活动,只有5%~10%在中重度运动状态。《英国运动医学/Br J Sports Med》
荔枝含果糖量较高,而果糖要在肝脏中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利用,这时身体就会产生大量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出现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症状,重者嗜睡昏迷、抽搐、四肢瘫痪、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成年人一天吃荔枝不要超过300克,大人一次食用在8颗以内就可以了,儿童不要超过5颗,老人也注意不要多吃。而且切忌空腹吃。(人民网)
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显示,在嗅觉测试中得分最低的参加者有45%在平均4年的随访期内死亡,而最高得分的参加者中,只有18%的人发生死亡。在2014年《PLOS ONE》的另一项研究中也发现,在老年人中,嗅觉功能的减退可能是一个预示5年内有死亡风险的有力指标。《神经学年鉴/Annals of Neurology》
一项大型研究显示,40岁时罹患糖尿病、中风、心梗这3种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会使
男性的
预期寿命
丧失23年
女性的
预期寿命
丧失20年
与没有这3种疾病病史的人相比,有其中1种疾病者早死风险上升2倍;有其中2种疾病者早死风险上升4倍;患这3种疾病者早死风险上升8倍。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心衰患者45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实际数字远远不止于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6岁,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提早至少4岁,主要是因为我国心衰危险因素控制较差、诊断不及时、冠心病患者药物应用依从性不佳。住院心衰患者中49.4%有冠心病,11.2%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占19.9%,瓣膜性心脏病占17.6%,近三成患者存在房颤。而感染、劳累过度或应激反应、缺血是急性心衰发作的前三位诱因。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大型长期随访研究显示,经常喝橙汁或吃柚子的人患黑色素瘤的风险更高,这可能与柑橘类水果中含有的光敏感物质有关。
研究者强调,此研究并未证明二者确切的因果关系,不应据此研究结果改变多吃水果的好习惯。
研究不足 篇12
1 技术中介对林业技术供需不足的影响
当前我国林业技术存在着供需双重不足的现象, 究其原因, 与我国林业技术中介机构有着很大关系。
1.1 林业技术中介的职能不够明确
当前我国的林业技术中介机构, 往往承担着多重职能, 而多重职能并存极易导致技术中介的工作重心移位。技术中介的服务工作常常会因为政府计划的影响, 而不能以技术供需现状进行灵活调节。很多时候, 技术中介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行政工作上, 而不是林业技术的推广方面。
1.2 林业技术中介缺乏内部竞争
目前很多林业技术中介的性质都属事业单位, 技术推广人员的收入高低与其在林业技术推广中的贡献值没有多大关系, 这就导致林业技术中介内部缺乏竞争, 很多职员安于现状, 使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徒有其形、不具其实, 不能将技术供给者和技术需求者联系起来, 无法促进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2 当前我国林业技术供给不足的原因
2.1 技术的研发脱离实际
当前很多技术科研人员都是在技术先进性、成果高档次的观念下进行科研工作, 却很少有以一线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技术的实用性为指导思想进行技术研发的, 这就使得很多林业技术缺乏实用性, 与实际工作存在着出入。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技术的供给者往往都是科研部门, 他们不是技术的需求主体, 无法全面了解技术需求的实际情况, 技术的研发环节相比于技术的推广使用, 较为封闭, 研发部门不必直接面对需求者的生产、经济等方面的压力。
2.2 功利性现象严重
林业技术的研发、推广以及使用各阶段的要求不像工业技术那么严格, 往往很多林业技术的研发成果, 只是经过简单的鉴定之后, 就会投入使用, 研究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很容易就能得到名誉、经济的双重奖励。另一方面, 在技术推广环节, 推广主体往往不能直接从推广过程中获得物质上的奖励, 他们的工作动力主要源自于自身的事业心。
2.3 技术研发和推广的资金问题
当前我国在林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中的资金, 主要来源于国家, 而非科研机构本身或是社会其他资金, 这就导致林业技术在交易过程中无法实现其商品价值, 国家重视的只是技术成果, 而非技术带来的利益, 这就使得资金无法在研发、推广、使用等环节中形成循环体系, 科研资金仅是单向流动而已。因为上述原因, 很多社会资金不愿意投入到林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中, 而仅仅只是政府的资金, 很难保证林业技术的先进性和技术含量, 同时还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
2.4 技术成果的管理体制问题
当前我国林业技术成果的管理职责多由政府部门承担, 而不是经营性实体组织。而政府部门在对林业技术的管理中往往只是重视其公益性, 而非技术能给政府带来的经济效益, 这种管理体制使得技术产权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 政府管理往往还会导致林业技术在开发过程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足, 使其实用性下降。
3 当前我国林业技术需求不足的原因
3.1 林业的产业化程度低
林业的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同时推广和使用又可以反过来推动林业的产业化发展。但是, 目前我国林业的产业化程度低, 很多林业技术在推广上基本都是无偿的, 甚至某些应用主体关注的是政府在技术推广方面的配套经费, 而非技术本身。由此可见, 我国林业的产业化程度低, 生产力不足, 这是制约我国林业技术内在需求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3.2 林农的经济条件、技术观念等方面的影响
我国山区林农的比例不高, 而且其收入水平也较低, 缺乏技术投入的资金。这部分林农所关心的主要是与自身资金能力所能适应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而且国家资金对林业技术推广环节的支持, 还存在着很多操作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对林农应用技术的资金支持很难落实到位。同时, 林农在技术观念上也还存在着缺陷, 小农经济观念束缚了林农的思想意识, 很多林农会以安全风险最小的决策为首先, 对新技术的应用存在着质疑, 这也是导致我国林业技术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
4 结语
总之, 导致我国林业技术推广供需双重不足的因素众多, 不仅有来自技术研发主体和需求主体方面的原因, 同时还有来自技术推广中介方面的原因。我国政府要想加大林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扩大供需双方面的需求, 就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调节。
参考文献
[1]戴国辉, 翟建强, 李莉君, 等.如何加强林业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J].现代园艺, 2013 (6) :199-199.
[2]胡丛叶.林业技术在基层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 2012 (22) :558-558.
[3]王贵亚, 卢尚河.浅谈林业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 2012, 32 (8) :81.